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理财的认识范文

对理财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理财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理财的认识

第1篇:对理财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把握机遇,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者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等不少问题。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是公司企业,针对财务管理、财务工作制定的公司制度。订立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财务制度,并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在实际工作中起规范、指导作用。现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同时财务管理模式较为落后,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

2、管理者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文化知识素质水平较低,缺乏基础的财务管理知识、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有些管理者集所有权和经营权于一人,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完全出于个人意愿,具有明显的随意性。有些管理者具有重技术、轻管理和重销售、轻理财的理念,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靠业务带动的而不是财务管理的指导作用,严重忽视了财务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3、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融资较为困难,资金主要来源于合伙投资人,其投资人一般是亲朋好友,易产生家族企业,经营者多独裁领导,很多造成人才的流失,企业缺乏活力。近年来,政策倾向于大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或者上市企业,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据有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流向中小企业的实际贷款总额仍不足20%。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具体应对策略

1、健全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第一、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从计划指标到企业效益盈亏,都应有一套完整、明确、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是会计业务处理程序高效公开进行,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中的偏差及制止营私舞弊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第二、要制定明确的财务控制标准,分解落实责任,按责任与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各项预算任务已可量化的形式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使每位员工、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准确、高效地完成工作,同时制定的标准也要便于落实和考察。

第三、中小企业应增大财产管理和财产记录方面的透明度,财务的管理、记录、检查、应职责分明,保证企业内部的公正性、提高企业信息的安全性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

2、转变财务管理观念,重视财务工作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中小企业要切实转变财务观念,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理念。坚持人本理财,把满足人类需求作为一切理财行为的出发点,建立一套完整的责任与权利相结合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中有效组织筹资、投资、营运、分配财务管理活动,满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所需要资金。

3、加强融资管理,增强融资能力

企业融资管理就是规范企业项目融资行为,降低资本成本,减少融资风险,提高融资效率。企业通过好的融资管理模式来低成本地为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同时做到资金成本、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之间优化和平衡,是企业财务规划和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则。现在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有股权融资和负责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负债融资就是对外的一种借贷关系,负债过多会造成企业破产的危机。因此需要对两种融资方式权衡利弊,在短时间内负债融资可选,但是一般性的资金募集还是考虑股权融资,降低企业的成本与经营运行风险。

中小企业要切身考虑经营业绩和健康发展的态势,分析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根据不同阶段环境制定融资计划。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转变财务管理意识,重视财务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之英.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粗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7)

第2篇:对理财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利润;股东权益;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国

财务管理是组织好资金运动,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应该保持一致。作为企业获利是最终目标,但要想获利,首先是能生存并求得发展,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财务管理所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基本要求。这样财务管理除了考虑企业目标外还要考虑环境和条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企业的财务体制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那么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有了一定的选择性。

1 几种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

对于财务管理目标流行的观点有: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1.1 利润最大化

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投资者办企业目的就是获得经济利益,当投资者有了利益相应国家和职工也会受益。另外利润的一部分资本公积金可以扩展企业发展。也会有社会和企业效益。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转向商品经济。企业的经营权限不断扩大。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确认。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关心市场,关心利润。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把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经营情况的指标,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同实现利润的多少联系在一起,这样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很合理了。另外,企业如果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有其缺点①利润多少未考虑投入资本的多少。②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③未考虑风险因素。④追求利润容易造成短期行为。

1.2 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主要是通过股票的市场得以体现。其好处是:①股票市价受多方面影响风险很大,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市价产生影响。②克服短期行为,因为股市不仅体现的是现在更重要的是投资者看到的是未来。③容易定量化是实实在在看的到的。其缺点是:①股东的权益通过市价体现,但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如企业业绩、经营品种、国家的经济政策、政治环境、投资者心理预期等。这样股东的权益衡量上很难有一个系统的客观尺度。②企业最高层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目标往往不一致,中小股东考虑马上获利,企业考虑的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

1.3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总价值,是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予期的获利能力。这一提法强调了①货币时间和投资风险价值。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定股利政策。②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的增值。③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作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应用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3.1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十分抽象,而且很难具体确定的目标,对于上市公司,证券交易还应该有待规范。市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这样就不是反映的企业真正的价值。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其未来的财富和价值既不能在会计核算中揭示,也不能依靠股票价格的变化加以显示,而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或被并购时的卖价才能确定。由于有多方面的影响,这种评估要十分准确是比较困难的。并购时的卖价在日常财务程序中又无法得到。如果以企业价值最大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就会有失误。

1.3.2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际运行时可能会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它利益主体间的矛盾

1.3.3 我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

1.3.4 追求股价的最高化及市场形象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正常的经营轨迹

1.3.5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容易误导投资者,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

1.3.6 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其中银行借款占绝大多数。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目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3.7 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大,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是必然的,虽减少了行政干预,但也常用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的发展。

2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考虑本国所处的文化背景,政治法津环境,生产力水平和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等因素。

以上分析看出: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都有其科学的地方,只是考虑角度不同而已,我认为由于我国目前经营规模、组织形式、管理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差。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作为现实的选择。理由是:①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利润额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收入与经营费用的差额,而且是按照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加以计算的,它反映了当期日常活动中投入(所费)与产出(所得)对比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效益的高低。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关心经济效益的高低。③以利润作为出发点和基础使企业重视产品关注市场需求。能保证企业保值和增值,保证每股收益和现金股利的稳定增长。利润是增加业主投资收益、提高职工劳动报酬的来源,也是企业补充资本公积、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④企业的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资产重组、资源的优化配置、兼并分立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⑤利润最大化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利润最大化对国家、企业都有是有利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自主经营条件下,利润的多少不仅体现企业对国家的贡献,而且与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⑹选择满意长远利润可以增加投资者收益,提高职工劳动报酬,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短期行为。

[参考文献]

[1] 黄耀成 论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第3篇:对理财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

一、管理缺陷

(1)国有企业内的一些企业因为内部管理松懈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导致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无法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2)国有企业内的一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在对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才聘用和培训上欠缺。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档案资料丢失;风险意识薄弱,业务技能不高,缺乏创新能力。(3)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财务迅速兴起。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的最显著特点是实时报告,单位管理人可以进行在线管理。目前各单位还依然以手工为主,电脑为辅的时代。(4)单位领导人会计法制观念淡薄,模糊财务核算,使他们的非法意图有实施的空间和可能;总是希望会计能够处理好领导的一切事务,违法干预会计工作,导致会计工作人员执法难度加大。

二、核算和会计报表缺陷

(1)固定资产核算。国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二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提取折旧,而是提取修购基金。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价值背离。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账面价值与现时净值会逐渐背离。二是虚增净资产。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以账面原值核算固定基金,使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指标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无法保证其会计信息质量。三是成本不完整。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业务活动成本相应也不包括折旧费用,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2)会计报表。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有两个最大的不足和缺陷:一是从会计报表体系看,国有企业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二是从具体会计报表的结构上看,资产负债表采用“科目余额表”的结构形式。传统财务系统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需要,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有些过去看来不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没有在财务报告中出现,一些小用户无法从财务信息中提取小部分信息。因此,切实采取措施,把传统的财务系统升级到适应财务网络化、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加强财务与会计管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三、改进措施

(1)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实行一把手领导下的财务部负责

制,各项开支由财务部统一掌握,合理安排。各项开支实行经手人、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签字;经一把手领导签批后,方可报销,否则追究财会人员责任。(2)本单位的经费开支,原则上执行预算管理,施工生产实行经济目标管理;禁止公款外借(包括局属各单位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特殊情况应请示书面批准。严禁任何人以公款、支票为个人办私事。严禁将公款以个人名义存储。严禁用单位资产或银行存款为其它单位和个人作抵押贷款、担保。(3)机械设备、车辆的购置、院内基本建设工程等项目开支,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制单、记账、报账,做到手续齐备、数字准确、账目清楚、处理及时,执行好国家财会制度的统一规定。本单位的车辆原则上在系统内修理厂修理,由修理厂向本单位清算,本单位能够维修的尽力自行解决,严禁在修车中弄虚作假,损公肥私。(4)建立监督机制,工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结算,必须于原始票据上由主管领导和经手人签字,并开具统一发票,否则,财务不予结算。本单位及各项目经理部所需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原则上由行政办室统一购买,统一合理发放;测量仪器、工具、订购科技书刊、报刊、杂志等文化用品需请示一把手领导批准。(5)干部职工的差旅费、劳保用品等按统一规定的标准执行。各项奖金、分成补助的发放(包括临时工、机手、管理人员)其金额、数量由领导班子研究确定,行政办公室统计,财务部负责发放;临时工由统计股审核后,列出临时工工资表,经一把手批准后财务部负责发放。(6)出纳人员在每周完成出纳工作后,应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上存、收入、支出、结存情况,编制“出纳报告表”,并对库存现金,由会计或一把手指定人员进行定期对账实地盘查,其他时间不定期进行抽查。(7)现金支票或转账支票的使用凭一把手批准单,否则财务部有权拒绝提供使用。严格控制签发空白支票,特殊情况需签发的,必须在支票上填写收款单位名称、款项用途、日期、规定限额和报销期限,由支取人在支票登记簿上签字。银行支票确认的财务专用章及出纳手章必须分开由财务负责人和出纳负责保管。(8)会计人员根据财务收支计划,逐步核算开支,对计划外和不符合规定的收支应向一把手领导提出意见,以便领导及时处理。(9)现金出纳必须按财务规定存放现金,库存现金超过一定数额时必须存入银行,日清月结。如发现现金与账目不符,责任自负并追究责任;现金支票或转账支票的使用凭一把手领导填写“支票领用单”,由经办人、部门经理、财务主管、一把手领导签字后出纳方可开出,否则财务部有权拒绝提供使用。

四、建议及策略

(1)国有企业引入权责发生制,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予以资本化,建议固定资产取得的会计处理如下:取消“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会计科目,增设“在建工程”、“待处理财产损溢”会计科目。对于购置的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财政补助收入”或有关资产帐户;对于发生的在建、改扩建工程支出,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或相关资产账户,项目完工交付使用,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在建工程”。(2)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增设“累计折旧”,计提折旧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累计折旧”同时借记“固定基金”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单独列示;这样使得资产负债表能购真实反映国有企业的资产、净资产的情况,以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利用真实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3)现金流量表。作者们可以参考企业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基本原理,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内部管理报表——国有企业现金流量表,反映国有企业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整体情况,对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4)资产负债表。首先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表平衡公式“资产+支出=负债+收入+净资产”改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其次将资产负债表中收入、支出项目删除,以其净额通过资产负债表“净资产”部分予以反映。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众多市场的开放都将改变着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内容、方式,乃至整个财务管理机制。相比较之下,具有国有企业行业特色的行业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办法和行业国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相对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扭转。另外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国有企业系统会计电算数据网络化、资源共享化,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科技化、效率化,出台具有行业特色,反映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要求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已势在必行。

参 考 文 献

[1]潘飞.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会计——案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

[2][美]罗纳德·W·希尔顿等著.管理会计学:在动态商业环境中创造价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第4篇:对理财的认识范文

一、利润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

任何一种财务管理目标,都是一定政治、经济环境下的产物,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财务管理目标也会发生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尽管财务管理的目标从未明确提出过,但财务管理是围绕国家下达的产值指标进行的,故可以概括为“产值最大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更加关心利润的多少,因而可以把财务管理目标概括为“利润最大化”。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重视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效率。这些措施无疑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利润最大化末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二是利润最大化未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可能导致财务人员不顾风险去追求最大的利润;三是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随着证券业的蓬勃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及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可以解决时间价值及风险等问题,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其—,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十分抽象而且很难具体确定的目标。对非上市企业而言,其未来财富或价值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这种评估会受到标准或方法的影响,因而很难准确确定。对上市企业而言,其未来财富或价值虽然可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来反映,但由于股票价格的变动不是公司业绩的唯一反映,而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因而股票价格的高低实际上不可能反映上市公司财富或价值的大小。这样,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被企业管理当局和财务管理人员所把握。

其二,企业价值哺最大化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企业的财富最终都归所有者所有,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直接反映了所有者的利益,是所有者希望实现的利益目标。这—目标可能与债权人、经理人员、内部职工和社会公众等希望实现的利益目标发生矛盾。

其三,我国证券市场的规章制度还很不完善,股票和债券往往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正价值。

其四,追求股价的最高化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正常的经营轨道。如企业为迎合股市而作出某种决策,目的不是为了发展企业,而是为了迎合股东对某类题材的炒作等。

其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容易误导投资者,使其作出错误的决策。另外,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财务管理,在会计核算中使用的计算公式复杂,且多使用估计的方法,企业难以操作,实用性不强。

事实上,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绝大多数企业也不是把企业财富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的目标或唯一目标。例如,法国企业选择的是“税后收益”和“资金的流动性”两个目标。在日本,除了索尼、三菱等少数几家大公司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外,大部分公司选择的也是“税后收益”和“资金的流动性”两个目标。美国的企业多选择“每股收益增长”目标。

由此可见,不同国家的企业面临的财务管理环境不同,其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并不完全一致,即使是同一企业,由于其财务活动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其财务管理的目标也不是唯一的。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实现生存、发展和获利的目标,必然要求其财务管理完成筹措资金、有效使用资金之重任。企业的所有者为了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的目的,必然要求企业提高资金使用率,维护其合法权益。企业的债权人为了到期收回本金,并获得利息收入,必然要求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动性,维护其合法权益。社会管理者为了建立一个规范、公平的企业理财环境,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必然要求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经济法规,履行其监督职能,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标。从资本保全、资本保值增值、利润和经济效益四者的关系来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关键。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没有资本保值与增值;没有资本保值,就没有资本保全。二是提高企业“三个能力”目标,即科学、有效地组织企业财务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三是维护利益目标,即正确处理与协调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这三个目标的关系是: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财务活动;要提高“三个能力”,也必须以各种财务关系协调发展和各方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为前提。对财务活动实施科学而有效的决策与管理,实际上是经济效益方面的决策与管理,提高“三个能力”,实质上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化,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实质上是使各方的经济效益和谐统一。因此,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而提高企业“三个能力”目标和维护利益目标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直接目标或基本目标。

那么到底应该选取什么样的目标才更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呢?笔者认为,依然应选取利润最大化目标,但要对过去的观念作必要的修正。

其—,利润最大化只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概念。因为利润额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不可控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选择次优化目标。为了获得利润而不惜任何代价的做法,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取的。

其二,利润最大化不等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净成果的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收入减去生产经营支出后的余额,而效益最大化则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投入产出之比是最高的。这就提醒管理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提高效益,使企业规模扩展与集约经营并重,效益和利润协调增长。

其三,利润最大化不仅意味着报告期的利润最大化,而且应包括更长时期内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在实现当期利润目标时,要顾及本期决策可能给以后各期带来的不良影响。

鉴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坏账过多、负债过大、成本费用过高、净资产收益率过低等问题,我们还应考察一些辅助性指标。(1)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税后利润/销售收人×总资产/净资产。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分解中可以看出,要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就要不断提高税后利润,提高销售收入,加强内部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销售利润率,同时要求企业有适度的负债,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使企业获利更大。(2)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资产中两个重要的项目。存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占用资金的水平,影响着销售成本及销售利润。这里要指出的是,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规模相差很大的企业存货占用的绝对数和周转率是不可比的。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是企业坏账的根源,应通过加强管理解决坏账问题。(3)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成本费用过高是当前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而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已成为许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指标。这是考查企业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负债经营已为企业普遍采用,但负债过多会加大企业风险。能否偿还到期债务是确认企业破产与否的界限,同时也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和债权人据以借贷的评判标准。这些指标的计算结果至少不应低于行业的平均指标水准,否则就意味着该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和经营的亏损。

第5篇:对理财的认识范文

一、逻辑起点之标准

科学的认识论认为,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均有着统驭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笔者认为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该学科研究所揭示的最终成果。它之所以能成为逻辑起点,是因为它是关于该学科研究对象的一般规定性的理性认识,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这样,以它为出发点,并沿着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再现抽象进程的路径,就能把该学科的其他理论要素再现出来,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理论体系。

基于上述对逻辑起点的一般认识,笔者认为能够充当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论要素,应当具备下列主要标准:

(一)它是关于财务管理实践的一般规定性的理论认识,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

(二)它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基点,从此开始,通过逻辑推演,层层递进,再现其他理论要素,就能构建起前后一贯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三)它在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能起到统驭的作用,即它不仅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并且对其他理论要素的建设和发展以及相互协调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各种观点之评价

充当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论要素是什么?目前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6种观点:

(一)环境起点论认为,财务管理理论是从财务管理实践中产生的,而财务管理实践又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应根据环境的需要确定出财务管理目标,进而确定出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比如有人认为,“西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以企业为中心,随着企业生产条件、经营条件的变化,先后经历了筹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投资财务管理等几个阶段”(张传明等,1994年)。诚然,财务管理环境对推动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性是无法否定的,但并不能因此而把它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理由主要有:第一,它是极为复杂且不确定的,因此以它为逻辑起点,就很难建立起相对稳定、成型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第二,它只是财务管理及其理论发展的外因或条件,而且对其他任何活动及学科研究都有影响,因此它不能将其自身与财务管理及其理论联系起来,更不能演绎推论出财务管理其他理论范畴。

(二)假设起点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然而在财务学的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它对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陆建桥,1995年)。财务管理假设作为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高度抽象与提炼,反映了财务管理同其环境之间的联系,是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及其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自然也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要素。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认为它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理由主要有:第一,财务管理假设作为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高度抽象和提炼,总是与特定的财务管理环境相联系,因此当财务管理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之后,原来的假设就可能失去其效应;第二,财务管理假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要素,既包括对财务管理有全面性影响的假设,也包括对财务管理有局部性影响的假设,还包括对某种财务管理活动或事项有影响的假设;第三,财务管理假设只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前提条件的理性认识,而不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定性的理性认识,因此不可能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起到统驭作用,更不可能由此再现其他理论要素。

(三)产权结构起点论认为,“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然受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说,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王仲兵,1994年)。产权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企业财务管理确实有着较大的影响。如资本结构、资产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等内容均会受到产权结构的影响,因此在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考虑到产权结构的影响,对于完善财务管理,理顺财务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尽管如此,但仍不能把产权结构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理由主要有:第一,实际工作中,在产权结构与财务管理的联系中财务管理可能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这是因为通过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包括优化资本结构、有效配置资产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等内容,就可使产权结构得以调整或重新安排,变得更加合理。所以,如果以产权结构为逻辑起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便势必会限制财务管理的这种能动作用的发挥;第二,产权结构是产权经济学所必须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它虽与财务结构有一定的联系,但它本身并不是财务范畴;第三,产权结构实际上属于影响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因此它同上述的环境起点论一样,也不能成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四)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我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是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王化成,1994年)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于规范和指导财务管理活动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把它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有其片面性。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只是对财务管理目标达一实践要素的理论性认识,而不是揭示财务管理实践一般规定性的基本概念,因而它不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理论要素;第二,目标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因此它必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具有较大的主观成分;第三,由上述逻辑起点的一般涵义可见,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与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财务管理活动的起点是不同的,如果把它们等同起来,就违背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五)对象起点论认为,财务管理对象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针对性较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关于财务管理对象的理论只是对财务管理对象这一实践要素的理性认识,而不是揭示财务管理实践一般规定性的基本概念,因而它不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一抽象、最简单的理论要素;第二,财务管理对象是一个历史范畴,其范围及深度要受到财务管理的环境、目标、方法、主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而它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不可能起到统驭的作用;第三,财务管理对象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因而这种具有复杂性的理论要素,是不可能成为逻辑起点的。

(六)本金起点论认为,本金是财务理论的基本细胞,财务应用理论无不与本金的运动联系在一起,财务基础理论也蕴含着“本金”这一基本概念,因此现代财务理论的研究,应从分析本金及其运动规律开始(郭复初,1997年)。的确,本金是企业十分重要的财务资源,加强对本金的管理与研究,对于保证本金的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把本金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缺乏科学性的。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本金属于财务管理的对象,因此它和上述的财务管理对象一样,也不能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第二,尽管本金是财务管理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毕竟不是财务管理对象的全部,因此如果以它为出发点来从事财务管理及其理论研究,就势必会限制财务管理的作用范围,很难构建起内容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第三,财务管理的对象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显然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问题,正如森林不是造林学的研究对象一样。本金属于前者,而这里所研究的逻辑起点则属于后者。可见,把本金作为逻辑起点就违背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上述各种观点虽有见地,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有必要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加以重新选择。

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逻辑起点之我见

根据上述选择逻辑起点的标准,在对上述各种观点评价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是财务管理的本质。其理由主要如下:

(一)在把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中,必须从反映事物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规定性出发,才能把事物各个方面的规定性统一起来,达到多样性的统一认识。财务管理本质作为关于财务管理实践的一般规定性的范畴,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所揭示的最终结果,是造财务管理理论要素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所以从此出发,并沿着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再现抽象过程的路径,就能把其他财务管理理论要素再现出来,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理论体系。相比之下,其他每个财务管理理论要素包括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环境等在内,都是关于财务管理实践某个要素的具有多样性规定性的具体范畴,所以均不能成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第6篇:对理财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理财观 和谐校园 理财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014-02

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当前 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出现一些新变化与新问题。2005 年大 学生每学期的人均消费支出高达 4819 元,人均年消费超过城镇 居民人均年收入。万事达卡 2008 年 5 月份对北京、上海、广州、 成都及台湾五个地区 30 所大学的 2500 多名在校本科生、硕士研 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的“2008 年大学生 理财观念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近 80%大陆大学生对高校的理 财教育表示不满,75%受访大学生对个人理财培训表示感兴趣。 相对于其他人群,大学生收入不稳定,消费心理不成熟,因而非 常有必要接受相关理财教育。

一、国内外大学生理财教育研究现状

1.理财观的概念的由来

理财观是指个人财务管理方面的观念,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 与运用。如何认识财富、获取财富和管理财富,不仅有助于有效 控制大学生的财务安全,同时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重要意 义。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正确的教 育和引导将有利于他们良好理财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建设和谐、 安全的大学校园。因此,如何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理财教育 的基本准则,创新教育路径,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理财行为和 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高校德育 工作的重要课题。

2.国内外大学生理财教育研究现状

目前在西方,个人理财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个人理财或者个 人财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问。而在我国,理财近几年才成为热 点问题,大学生产生了对个人理财的强大现实需求,但对于如何 理财又普遍缺乏相关知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家庭教育 中父母很少与孩子谈“钱”的问题,本身也没有接受过现代的理 财观念和理财技能方面的教育,也很难讲清楚现代的理财观念和 理财技巧。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仅仅只有不到 30 年的时间,人 们对培养大学生的“财商”的重要性,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由此国内许多学者提出了大学生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 关建议。孙秉欣(2008)认为,大学生理财教育应根据学生身心 发展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价值观,使他们系统掌握理财基 本常识与理财基本技能,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生活中,提高社 会适应能 力、 生存竞争 能力 与社会责 任感 。曹素芳 和彭 兴富

(2006)认为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 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 他们的理财观得到正确教育和引导将有利于他们良好理财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培养大 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有利于建设和谐、安全的 大学校园。由上述可见,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理财重要性的 认识上,提出应开设相关理财课程,也有学者指出高校应以社会 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但怎 样将理财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校园建设联系起来, 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则很少涉及。

3.我国大学生理财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投资股市、信用卡消费等都是合 法的,高校很难通过制度禁止学生的行为。因此,如何为学生在 学习理财知识和进行投机冒险之间构筑起一道有效的“防火墙”, 是高校应当重视的新课题。人是思维的动物,信念系统和思维是 行为的基础,认知的扭曲会导致一个人的不当行为。大学生在他 们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种种认知曲解,也构成了导致其错误理财 观念和物质主义的重要的主观因素。高校不仅要传授理财基本的 知识,更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理财观。

(2)高校单一的评价机制,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刻板灌输,缺 乏人性化的教育,学习成绩的不好引来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从而 使大学生经常在学校体验到挫败感,沉迷炒股等不健康理财行为 就以特有的角色进入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并与其个性等 因素相结合。聚焦于发展大学生的能力和潜质比强调他们的问题 更为有效,高校教育应能够减少工具理性,以学生成长为本,发 展积极心理品质(荣辱观、责任感和成就动机等)。

二、和谐校园视野下的大学生理财教育路径选择

1.建设和谐的校园理财文化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 空间的属性,即人的行为是由场所决定。用公式 B=f(PE)来表示, 其中 B 表示行为,P 表示个人,E 表示环境,人类行为是个人与 其环境的函数。因此,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形成不好的理财习惯, 与周围的校园理财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培养和谐的校园理 财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理财具有较大影响。“科学”是和谐校园 之基石,所谓“科学”,指遵循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教学, 使校园生活有张有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理财教育理应成为 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学校应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传授相应理财知识、加强校园理财文 化建设、加强家庭教育与配合等,具体措施比如开设相关讲座、 大学生道德实践、典型个案宣传等。

2.通过“体验式学习”学习

“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注重对学生 实际能力的培养,而不同于应试教育的灌输及强化,提倡通过知 识内化和主动接收的方式进行学习。现代大学生的自我观念很 强,对外界知识的接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偏好,只有掌握正确的 方法,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心理学认为,人们对外部世界所形成的信念中,核心信念是 最根深蒂固的、被接受和被认为是绝对真实的信念。核心信念通 过中间信念的过渡作用转变为人们的自动思维。从而自动思维、 中间信念、核心信念共同构成了一个人解释自我与世界的认知体系。如果仅仅采用说教或灌输的应试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理财观教 育的话,往往只能触及到他们的表层思维或中间信念,而对于核 心信念的触碰是很少的。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更能够将知识内 化、认可并吸收,从而达到知识学习和价值观内化双重目的(如 左图)。

参考文献

1罗丽榕.加强大学生的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J].集美大 学学报,2004(3)

2孙秉欣.大学生理财教育论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

3曹素芳、彭兴富.加强大学生理财观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

第7篇:对理财的认识范文

在高等院校逐步完善和发展过程中,需要运用资金进行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投入,而且财务工作是整个院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影响着学校的资源配置。在其内部财务工作中,应该加强管理,但是目前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内部财务控制的完善措施。

二、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的问题

(一)缺乏足够的内部控制意识

经济环境日息万变,但是在部分高校中,仍然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财务工作内部控制过程中沿用陈旧的经验,不能与时俱进,改变方法应对变化多端的环境。在财务工作内部控制方法和观念上,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地更新,认识不到其重要作用,将财务管理工作看作是资金的核算和管理,认识不到财务工作对高校运转的重要作用。一部分财务工作人员认为自身的工作是形式化的,不能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对自身的工作义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导致财务工作的内部控制不到位[1]。

(二)内部控制活动范围狭窄

部分高校的财务工作内部控制范围过分狭窄,不够全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制度进行控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果。财务工作不仅仅是简单地财务清算,其与高校其他工作有紧密的联系,应该积极发挥财务工作的额内部控制作用,让其带动其他工作的完善。比如当前高校的财务分配更多地是在学校的教育设施、师资力量建设上,对学校文化建设上的投入较少,这就影响了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促进其积极进行文化建设活动,这就缺少了对校园建设的促进、调节作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认识不到非财务性的隐性指标,脱离了学校的最终发展目的。对学校财务资金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深入地挖掘深层次的信息,比如学校加大了教育设施的投入,但是财务管理人员往往忽视了教育设施质量和数量的管理,这就造成了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内部控制缺乏监督

在高校财务工作中,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体系,这就不能有效地监督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作为学校,在教育活动上投入更多的关注,忽视了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如果财务工作没有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活动,通常不会被过多地注意。很多高校财务管人员在工作中态度不认真,不能根据新形势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工作中依旧沿用陈旧的工作方法,严重影响了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进步[2]。同时,在财务工作中,其涵盖的范围较小,不能涵盖到学校财务的方方面面,比如对院系开支、班级开支的很多费用不能进行监督和管控。此外,对于财务工作的外部监督通常是形式化的,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起到实际作用,和内部监督脱离关系,不能相互协调。在社会上对高校财务工作的监督部门,在工作缺乏执行力,而且缺乏统一的监督标准,监督体系比较松散。

(四)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高校财务工作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当前高校的发展更加繁荣,全社会非常关注高校教育发展,内部的财务工作必须为其发展做好强大的后盾和支撑。但是现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完整风险评估体系,在工作中造成了很多财务隐患。有些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不能把资金合理地分配,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对资金管理和运用缺乏正确的规范,导致在各种教育活动、师资建设中缺乏足够的资金,造成了一定的资金风险。

三、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

(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强化内部控制意识。这主要是针对于高校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而言的。高校管理人员在做出决策和指示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内控意识。财务工作人员也应该认识到财务管理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强化财务内控意识。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要重视财务学习,强化自身的财务内部控制素养,形成争取额的财务管理意识,在决策工作中融入内控意识,提升财务工作的地位。财务人员应该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更新和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意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3]。

(二)扩大内部控制活动范围

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应该扩大控制活动范围,保证学校资金的同时,让资金投入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让其在学校发展的各项活动中发挥实际作用。财务工作不仅仅是进行简单地资金核算,而是要延伸到高校建设的很多方面,报货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对财务工作的内部控制,对各项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要对资金的流动进行规范的审核,任何资金的流动都要经过规范的程序,不能出现私自挪用或批用现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要对资金的去向,来源做好记录。

(三)创建监督体系

为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建立严密的监督体系,严格把控财务工作的程序。首先要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通过对财务的审计工作监督内控工作,对其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或纰漏,要及时地发现、指明,采取措施,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加强外部监督作用,来自国家政府和社会的监督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其能够补足内部监督工作的不足。只有内外监督联合起来,才能在财务工作中发挥强大的监督作用。对财务工作的监督体系一定是规范的、科学的,而且有标准的评价原则,这样在评价过程中才能保证公正和客观,通过对其评价,才能促进其不断地完善和改进[4]。

(四)加强风险评估

在高校各种活动中,财务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要加强风险评估,减少在投资、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保证资金的正常使用。高校要做好财务预算工作,认清潜在的财务风险,做好资金的使用规划,防止后期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在投资过程中,对投资项目做认真的了解,不能盲目投资。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也要将筹资项目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这样能够避免一切潜在的财务风险,在运营过程中减少损失,让财务管理内控工作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第8篇:对理财的认识范文

一、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在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在财会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是专业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有着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对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应用理论的研究。这门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是财会专业学生在高年级才能够学习的专业课程。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中涉及的财务理论,需要学生全面掌握了经济学、企业管理、会计实务、高级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金融学、财政学、经济数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才可以较好地领会和掌握的,因此,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在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高屋建瓴的作用,是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体现了财务理论研究的全面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由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受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阶段对财务管理理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还反映在财务管理方法上,所以,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包含了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对各类企业都有的通用财务管理业务适用的通用财务管理理论(如,投资理论、筹资理论、分配理论和只对特定时期、特定企业才有的特殊业务适用的特殊业务理论(如,并购理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跨国业务的财务管理。这些理论分别反映了财务管理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不同层次,高级财务管理针对的是特殊业务理论和发展理论,居于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应用研究性很强。与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如,中级财务管理相比,高级财务管理学的内容设计和安排的侧重点是那些突破了财务管理假设的有关内容。其内容更具有探讨性和研究性,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活动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完善,在本课程都得以很好体现。本课程的开设通常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对高年级学生确定毕业前论文写作方向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级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理论研究学科,在教学方面不可仅仅局限于目前通行的传授式言堂”方法,尽管这种方法在有限的授课课时中讲授了丰富的知识,但是不符合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定位要求。所以,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在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应加以改革,应在使用传授式言堂”方法之外,还需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认识实习和课堂讲授相结合法等创新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对已掌握知识的运用能力。采用该教学法的形式比较灵活,可随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听课情况,就某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不必点名让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后可即时讲出自己的想法。该种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听课,跟随教师授课内容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律专业的课程中被运用得较多。该方法通常的做法1般是先由教师对某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讲授,然后给出学生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这种案例教学方式的好处是,学生可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其不足之处表现为有的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不甚重视,对案例分析应付了事,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来说,这种先讲授后案例分析的方法仍可运用,但不可频繁,避免学生得案例分析运用疲劳症。

考虑到修学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学生都是大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财会知识、金融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统计学知识和数学知识等,所以,在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另外一种可以使用的案例教学方式是先案例后讲授。教师可对某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先给出案例,让学生运用以前已经掌握的各种知识先对案例分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教师针对其不足,将本案例中所需要的本章节内容讲授出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丰富的知识结合案例传授给学生,也规避了学生案例分析应付和知识内容重复、课堂时间浪费等问题。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并购管理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两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广泛,都各包含两章以上甚至三章内容需要讲授,其中的大量案例都是企业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所以,并购案例和企业集团筹资管理案例、投资管理案例等都需要学生加以分析。笔者认为,这些内容应将先讲授后案例方式和先案例后讲授方式交替使用,效果会更好。

(三)认识实习和课堂讲授相结合法

作为财务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务是解决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分配活动出现的资金问题。所以,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1样,都要求学生在学修该课程后能具有很好的财务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财务管理课程时应作出课时的科学安排,应给学生到公司财务部门顶岗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安排。这个实习任务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授课学期的前一个假期或授课学期开学之初,让学生对财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和企业财务活动有感性认识之后,带着对相关知识的渴求在课堂听课,事半功倍。

(四)授课方式与课程考试方式相结合

过去教师满堂灌的知识注入式授课方式下对应的考试方式往往是考卷测试,但在高级财务管理课程采用多种授课方式并存的情况下,只通过一纸试卷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显然有失偏颇。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测试方式,可以在学期内就同步进行。每堂课或每个内容学习结束之后,就可采用实习报告、学习心得、案例分析报告、问题论述、问题简答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考核并计入平曰成绩,期末考试可采用闭卷测试、写小论文等形式对学生考核,对平曰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计算,最后得出学生的本门课程的总成绩。该种课程考试方式和成绩计入方式不仅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手段,更是促进教与学、提高听课率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认真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结语

第9篇:对理财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财商;高职学生;投资理财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一、引言

财商,普遍被认为是个人或集体认识、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本文将其定义为作为社会经济人对财富的认知及获得能力。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成为新时代高水平人才的基本素质,对当代大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自身发展、优化消费结构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财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财商教育,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编制了《大学生财商现状调查问卷》,对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200名在校生进行了调查。为确保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结合实际情况,向大二、大三学生各发放100份问卷,包括金融、会计和市场营销等三个专业。收回有效问卷197份,问卷有效率为98.5%。

二、高职学生的财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不了解“财商”,渴望了解“财商”

调查结果显示,没听说过财商的学生有136人,占学生总数的69%;听说过但不清楚具体内容的学生有45人,占22.8%;知道或大概知道什么是财商的学生有16人,占8.1%。想了解财商、提高财商的学生有169人,占85.8%,对财商没有兴趣或无所谓的学生有28人,占14.2%。可见,高职学生普遍不了解财商,但又想了解、提高财商。

2.呈现出一定的投资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当个人有资金盈余时,60.4%的学生选择投资使资金保值增值,共119人,其中78人为金融专业学生;18.8%的学生选择购物来提高生活品质;20.8%的学生不愿意参与,而让爸妈决定。一半以上受调查学生偏好“钱生钱”,体现出一定的投资意识,但具有较明显的专业特性。

3.对理财知识的了解和应用有限

经调查发现,目前,有136人把钱存入银行活期储蓄、7人存入银行定期,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9%和3.6%;55人将个人资产投资于余额宝、理财通等知名度高、风险低的理财产品,占27.9%;以现金形式保存个人资产的学生有72名,占36.5%。此外,有28人、7人、7人分别购买了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占14.2%、3.6%和3.6%,且全部来自金融专业;有47人表示几乎没有闲钱,10人有负债。可见,多数学生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或持有现金,也有少部分会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但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学生很少且体现出专业特性。受调查学生普遍来自农村,经济实力较弱,但盈余资金的投资渠道也体现出他们对理财专业知识掌握较为薄弱的特点。

4.消费观念较保守

经调查发现,在提前消费、分期付款的态度上,112人选择了“等钱攒够再花,不愿意分期付款”,占学生总数的56.9%;54人认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可能会借款,占27.4%;31人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即使分期付款也会买,占15.7%。可见,半数以上大学生对提前消费持排斥态度,消费观念较为保守。

经过以上调查发现,95后高职学生普遍对财商不了解,金融专业学生因课程设置而掌握了部分投资理财知识,其余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理财消费观念淡薄、保守,获取财富能力较弱。整体来看,受调查的高职学生财商水平较低。

三、高职学生财商较低的原因分析

1.受传统文化影响,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我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自古以来重义轻利的思想就根植于百姓心中,在大多数家庭的教育中也体现着这样的思想。家长从小就以应试教育为主、以“正经”学业为主,不重视财商的培养,也不愿意过早地教子女掌握获得财富的能力,以至于目前很多大学生都对家庭财务状况、如何获得财富和投资理财都没有清晰的认识。

2.认识不到位,学校教育跟不上

我国教育行业普遍对财商教育的认识不足、执行力不够。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又逐步实施大众化教育,更多地重视专业课程的培养,对财商教育的相关课程开设数量少、趣味性太差、实践环节薄弱,学生自身不理解财商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导致目前高职学生存在财商水平低的现状。

四、加强高职学生财商教育的建议

1.营造家庭财商教育氛

家庭是每个学生的根,尤其在上大学之前,更是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场所,贯穿始终的家庭财商教育对高职学生财商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父母应该更新思想,积极了解和认识财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子女财富教育和消费意识培养上做到良好的、正面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子女的理财能力,让子女参与家庭财务管理,支持、引导他们自由、合理支配压岁钱、自由资产等,营造良好的财商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子女合理消费、积极理财的能力,加强对财富的认知和掌握能力。

2.加强校园财商教育

学校在大学生财商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渴望获得投资理财、消费支出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开设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实际、实践性强的财商课程是目前对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尤其是对于一些理解起来有难度和门槛的理工科学生而言,设置的课程要格外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要从课堂衍生到课外,从理论上升到实践。学校要积极营造财商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平台,成立理财协会、组织理财模拟大赛等活动,调动学生投资理财的积极性,加强高职学生对基本投资、消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良好的投资、消费习惯。同时,学校对于财商教育的引导和重视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整个国内教育行业应该重视起财商教育,积极探索培养财商的途径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梁向东,乔洪武.关于我国大学生财商水平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对一所理工大学学生的抽样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