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

第1篇: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物化世界 拜物 价值观

不可否认,当今世界是一个物化的世界。我们的生活离物质很近,离精神越来越远。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讲究品位,迪奥、古奇、LV、PRADA,似乎只有披挂上一两件这样的行头才能显示出这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所以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月薪几千块的小白领宁肯饿肚子也要买奢侈品来装点门面,或者用高仿品来提升自己的“档次”。各种时尚品牌已经跳出了附属品的概念,它们自身被赋予了某种价值和主体性,成为时尚、高雅、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它们在被人类创造后,主动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究竟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恐怕这一切加剧放大要从媒介的喋喋不休说起。我们的世界是商品的世界,我们的社会是消费的社会。

在商品世界中,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并由此形成了某种“误认”,即将人的关系误认为物的关系。形成这一误认的关键并不在于物或者人本身,而在于某种特殊的“形式”。马克思对此予以明确的说明:“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形式本身来的。”可见,商品形式乃是产生这种误认的根源之所在。

马克思提出的商品拜物教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但在当今社会,却无疑有着极大的普适性。那么什么是商品拜物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说: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而这种物与物的关系在大众传播中多有体现。本文即从这个角度来探讨《穿PRADA的女魔头》和《巴黎拜金女》两部影片。

之所以把《穿PRADA的女魔头》和《巴黎拜金女》放在一起分析是因为二者的主题都明显地打上了“消费社会”的清晰烙印。两部影片中都有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国际奢侈名品的大批量展示,主角都是时尚达人,对于人们所谓“应该过”的生活有一个概念化的表达。

《穿PRADA的女魔头》讲的是小镇女孩安迪大学毕业后到世界顶级时装杂志社《Runway》做总编米兰达的助理,在影片中这里被描述成一个全世界女孩都梦寐以求的职位。因为这里是时尚的中心地带,引领着全世界的时尚潮流。小镇姑娘安迪本身是个离时尚很远的人,她对于同事们为把自己塞进小一号的衣服里疯狂减肥感到诧异,她不能理解那些穿着高跟鞋走来走去,冬天也穿着吊带的美女们。但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久她就发现她自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于是她开始装扮自己,改变的开始她就穿上一身香奈尔的衣服,吉米的鞋子。时尚的魅力是巨大的,她进入时尚的江湖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由一个土胖妞摆身成为自己曾经嘲笑的时尚达人。但是,当她在工作中越来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私生活一团糟。男友认为她只顾工作穿漂亮衣服无视感情的经营,提出分手。安迪为同事出车祸取而代之的事情感到道义上的不安。朋友越来越疏离……美丽的外表下面安迪感到困惑。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于物的亲密接触中,却与人越来越远。这时上司米兰达为了自己的前途拿时装设计师秋波作铺路石后。安迪对于这种缺乏人情味的生活终于忍无可忍,潇洒地辞职离去。去掉了一身华服后安迪过上了原来单纯质朴的生活,在她看来这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但经过了影片前面大半部分时尚奢侈品的狂轰乱炸后我们还有点不习惯最后的转折,相信所有的观众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安迪真的会过上以前的生活吗?在大部分人看来无疑香车华服更有诱惑力,那也是我们都想要的。这点在后面再详细探讨。

与影片《穿PRADA的女魔头》一样,《巴黎拜金女》对于奢华的生活也有着淋漓尽致的展示,这一切都在女主角艾琳与一个个包养她的情人的生活中展示。艾琳是一个拜金到登峰造极的人物,她生活的主题就是傍有钱的男人,让人为其奢侈的需求买单。她憧憬着运气好的话她能碰到个想与她结婚的超级富豪,瞬间实现其生活质的飞越。而这一切都在碰到男主角穷小子让之后发生了变化。嗜钱如命的艾琳把服务生让误当作了富豪,展现万种风情来诱惑让。但当她发现让其实只是个穷小子时就二话不说的离开。在艾琳的规则里没钱免谈,这是她裸地与他人的关系,所以艾琳是个彻头彻尾的被物质奴役的可怜人。陷入爱河的让为她花光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此时两人的关系被艾琳宣告彻底终结。就在这时最有喜剧色彩的情况出现了,两人同住一家酒店,分别被一个有钱的老男人/老女人所包养。艾琳将自己多年来吊男人的经验悉数相授,调教让怎样在老女人身上多刮点钱。两人还不时比较谁刮到的东西更奢侈、更值钱。在这里钱的价值无疑被无限放大。但两个年轻人之间却慢慢发生爱情,这爱情让他们开始抵制来自金钱的力量。最终两个人放弃了被包养中暂时的风光、奢华,开着机车私奔了。而到结局时相信观众会产生与看《穿PRADA的女魔头》结局时同样的感觉,他们真的在大富贵大浮华后甘于清贫,过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吗?不管怎样,影片在这里戛然而止,真正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个中可能还要观影人自己细细思量。

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替代或者掩盖,本身可能意味着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破坏。在两部影片中正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遮盖了人之间的关系。

(一)迷人的表相

两部影片中很大的看点就是奢侈品、奢侈生活的展示,它们能满足普通人对时尚界定的完美生活的窥视欲。《穿PRADAR的女魔头》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T台秀。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安迪摇身变为时尚达人后行走在街头,每辆车开过镜头后,安迪的服饰就会摇身一变,短短两分钟内十几套衣服一一展示。时尚的力量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很多人爱看《穿PRADA的女魔头》不是对剧情感冒,而是冲着大品牌的服装秀去的。也许剧终之后剧情模糊,而那些精致的服装才在脑海中印象深刻。影片中安妮卷入时尚世界迷失了内心,可影片给观众的感觉却是能否找到内心并不重要,过上顶级时尚的生活才是王道。安迪恢复淳朴装扮(即使是此时安迪实际上穿的也是香奈尔的外套),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与男朋友重修旧好。影片这样安排看似是在对时尚文化进行反思,但这点反思只是蜻蜒点水的一笔,毫无力度,相信大多数观众看完后会向物质世界缴械投降。麦克卢汉说“衣服作为皮肤的延伸,即可以被视为一种热量 控制机制,又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生活中自我界定的手段。”我们自我界定,也被时尚框定。

与《穿PRADA的女魔头》异曲同工的《巴黎拜金女》则走得更远。艾琳每次出场都身着式样不同的精致的小礼服,她的生活理念是买自己的东西,让男人刷卡去吧。有一个细节是艾琳在点餐时点了一份鱼子酱,而她吃起来却痛苦异常,她对让说:“其实我不喜欢吃鱼子酱,我是强迫自己吃的,时间长了,我就会爱上它。我确信,一旦我爱上它,它就会美味无比。”

鱼子酱既代表着身份和地位,这就是上流社会的生活。如果你想挤进去,就必须削足适履。片中向我们展示有钱人的生活,高级宾馆、豪华餐厅、精品店购物,乃至包养情妇、一掷千金来呼风换雨。

(二)冷漠的人情

在《穿PRADA的女魔头》中主编米兰达不愧“女魔头”的称号。她对待属下总是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她从不在乎为她干活的是艾米莉还是安迪,她只在意由她交予的工作能否完成。她的要求不管多不近情理属下都要玩命去做,稍不留意小兵们就会面临被炒的危险。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她不惜拿同事做铺路石。而由于自己长期对家庭的忽视再次面临离婚。

在物质的世界里米兰达是强大的,但在情感世界里米兰达只能呼吸稀薄的空气。当安迪开始被时尚牵着鼻子走后也开始面临人际关系的全盘崩溃。

《巴黎拜金女》中女主角唯钱是从,当她发现让是个穷小子时可以二话不说走开。艾琳从来不在乎身边的男人又老又丑,她只在乎他有没有钱。当让最后身上只剩下一个硬币时他要用这枚硬币让艾琳再陪他十秒钟,艾琳看着他“十秒钟到了”转身走开。在艾琳的世界中,她只在乎能否过上奢华的生活,不在乎生活的本质意义和情感的满足。这是一个极端的物质堆砌的世界。而那些有钱人则用钱买着肉体和精神的满足。影片中这种包养和被包养的关系中没有丝毫的情感的展现,是一种纯粹的买和卖的关系。影片中仅有的一点温彩是艾琳和让由于爱情的发生最终开着机车私奔了。就连此时两人的机车都是包养让的有钱女人给的,而车过收费站让投出了最后一枚硬币。在这个收费站上两人被放行了,但在下一步的生活中两人会被物质世界放行吗?

两部影片向我们展示了极端物质世界的图景。在现实中我们的生活没有影片中展示的那样夸张,但在某种程度上影片还是点到了要害。而我们对于物质的认知和接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媒体。两部影片对物质世界有批判的成分,却又摆脱不了物质的控制,对物质的渲染让人沉迷,这种矛盾的态度恰恰也是大众对物质世界的态度。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被大众传媒符号化了的世界。大众对于物质的消费不再只是消费物质的使用价值,更大程度上是在消费物质的意义价值。而这生成的意义价值叫做流行,我们都被流行的大潮挟裹着往前走。鲍德里亚说:“人们在消费符号下以某种方式庆祝着真实自我之消失和漫画般自我之复活。”

第2篇: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白羊座:你以为白羊座冲动、暴躁、没耐性?可你不知道白羊座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比金牛更有耐心、比天蝎更隐忍、比魔羯更冷静。白羊的人生,应该是不断挑战、然后战胜挑战的人生。没有什么星座比白羊对“挑战”这回事更有耐性了。所以,他对你没耐性,只不过是觉得你太无聊,毫无挑战性罢了。想靠苦情打动白羊的亲们,醒醒吧!

金牛座:你以为金牛很小气,对钱看得很重?但你不知道金牛其实很浪漫。对金牛来说,活着就是要舒适。赚钱也好,存钱也好,都是为了让他们活得更舒适。而且,他们也很乐意让自己喜欢的人跟他们一样,也过得很舒适。所以,送999朵玫瑰又怎样?带你吃超贵烛光晚餐又怎样?只要是他认为值得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

双子座:你以为双子活泼、花心,是交际高手?但你不知道,双子其实很敏感也很自卑。他不停说话,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局促。他能言善道,是因为生怕说错话,因此在观察你的反应不断讨好你。如果你以为这是因为他喜欢你,你真的自作多情了。对他们来说,能让他安静下来的那个,才是他的真爱。

巨蟹座:你以为巨蟹座很温柔、很体贴?你不知道的是,巨蟹座其实依赖性很强。巨蟹们大多很敏感,需要坚强的臂膀和温暖的拥抱。

狮子座:你以为狮子座大方、豪爽?你不知道的是,狮子其实只是嫌麻烦。他们天生对钱就不在意,最好什么事都能用钱解决不用他操心。

处女座:你以为处女座挑剔、追求完美?你不知道的是,处女座其实不知道什么是完美,他们只知道什么是不完美。他们也不是真的那么挑剔,他们只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而已。你看看处女座们对自己多么放纵你就知道了。别傻到还以为他挑剔你是爱你,他什么时候肯为了你改变自己,那才是真爱!

天秤座:你以为天秤随和、好说话?你不知道的是,天秤其实是个很固执的星座,他只是不会跟你正面冲突罢了。不要以为他看上去好说话,你就可以要求他、改变他。天秤都是消极抵抗的高手,他不想做的事情不会当面拒绝,但他会以各种理由拖到天荒地老或者拖到另一个不要求他的女人出现。

天蝎座:你以为天蝎座冷酷、善妒、睚眦必报?你不知道的是,天蝎其实是很热情,冷酷只是装给不熟的人看而已。天蝎有很强的掌控欲,但这不代表什么人都能让他嫉妒和记恨。对天蝎来说,嫉妒你,是承认你的能力;记恨你,是因为在意你。你想被他恨?好歹也等他真的把你当回事儿再说吧!

射手座:你以为射手正直、自信、仗义执言?你不知道的是,射手的正直是不分场合、不看对象的。为了他认为的正直,不论你跟他多么亲近,也不管你已经多么尴尬,他都一定要“正直地仗义执言”。而射手的自信跟他的“正直”和“仗义执言”结合起来,就会变成极度爱说教。不要尝试反驳他,一来你说不过他,二来最后他搞不好还会得出结论说你傻。

魔羯座:你以为魔羯冷静、务实?你不知道的是,其实魔羯有着强烈的感情需求,而且追求浪漫,问题是他根本不知道如何表现。因此只能借助于别人来帮他营造浪漫、感性的气氛,以满足他心里的需求。但他对生存又有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如果你不巧爱上一个没钱的魔羯,请你要学会浪漫之余,起码还要能赚钱养活你自己,最好还能帮他分担点家计。

水瓶座:你以为水瓶座思想开放、和善,什么都能谈?你不知道的是,水瓶的思维跟行为其实是分开的。如果你只是跟他“讨论”,他可以完全没底线。对他来说,开阔的思维很重要,他不愿意给自己思想设任何限制。但是倘若他要亲自去做了,你就会发现他规矩比狮子还要多。

第3篇: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目标:

1?郾认识4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12个词语。

2?郾感受托德和老板的鲜活形象及性格特点。

3?郾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4?郾激发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托德和老板的鲜活形象及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指导课外阅读《百万英镑》故事梗概;了解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及课文的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1、2、3。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郾掌握生字、新词。

(1)认读、听写4个生字。

(2)结合课文理解新词(课件1出示以下内容)。

①魔力:使人爱好、沉迷的吸引力。②通融:变通办法(如放宽条件、延长期限)给人方便。③刻薄:待人、说话冷酷无情,过分苛求。④武断:只凭主观作判断或者形容言行主观片面。⑤熔岩:从火山或地面的裂缝中喷出来或溢出来的高温岩浆,冷却后凝固成的岩石。⑥窘况:非常困难又无法摆脱的情况。⑦阔佬:有钱人。⑧撵跑:驱逐、赶走。⑨雅致:服装、器物、房屋等美观而不落俗套。{10}考究:讲究。{11}妙不可言:好、美妙得无法用言语表达。{12}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

2?郾潜心会文,边读边想。

(1)找出描写托德和老板形象的语句段落,分别做上批注符号;

(2)托德和老板各有哪些特点?课文用哪些词语突出描写了这些特点?

3?郾了解故事梗概(课件2出示以下文字)。

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借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

(设计意图:课文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属于略读课文。学生刚刚感受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再来领略外国作家笔下的人。本环节的三个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略读,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二、感受体会

1?郾感受人物形象、特点。

默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1)第一个出场人物:“我”。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第1、3、5、12、14自然段,感受“我”的形象:手握百万英镑大钞票的“我”,“一直等”,可见“我”很淡定;“选了一件最蹩脚的”衣服,既“不合身”,也“不好看”,可见“我”“没有挑剔”;“通融通融”,说明“我”“脾气特别”好;面对托德“刻薄的嘴脸”,尖酸的讽刺,“我”还向他“道歉”,可见“我”为人着想,有教养、有礼貌。

思考:你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吗?请你评价一下。

(2)第二个出场人物:托德。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第2、4、6自然段,感受托德的形象,想想在“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没看到大钞票之前,“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只会带大票子”,托德说的是反话,意即你根本没有钱,挖苦、讽刺至极。托德的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作家用夸张和辛辣的笔墨,先写托德见钱后的笑容,“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牢牢地凝结起来”。这“凝结起来”的笑容里,有难堪,有窘迫,更多的还是对钱的贪恋,“凝结”说明托德可能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吓得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思考:你觉得托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貌取人、刻薄、世故)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相,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上,马克·吐温不愧为语言大师,简单几笔,就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托德这个势利的拜金主义者令人作呕的丑态。

(3)第三个出场人物:老板。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第10、11、13、15、17自然段,感受老板的形象,老板看到钞票后又是怎样的态度。老板从趾高气扬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对他的动作和对话的描写中:老板望了一眼大钞票,“吹了一声”口哨,“一下子钻进”,“来回翻动”,这些动作描写,说明老板见钱眼开。老板先是责怪托德没有眼光,“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接着百般讨好“我”:选衣服,吹捧“真是妙不可言”,“真是十全十美”。同意欠账,肉麻奉承:“您得说永远永远,那才对哩。”赶做衣服,“快把这批订货赶出来……千万别耽误。”过分殷勤送客,“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好。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面对百万富翁的“我”,老板反反复复,啰啰唆唆,这些细腻的语言描写,把一个见钱眼开、语无伦次、极尽奉承之能事的奴才相刻画得入木三分。

思考:你看出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见钱眼开,金钱的奴隶)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2?郾解读课题《金钱的魔力》。

什么叫“魔力”?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课堂交流: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肯定他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金钱可以检验一个人的人格素质。

3?郾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作者通过了哪些描写,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如此鲜明?(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

(1)人物形象横向对比描写。①托德与老板的动作对比描写:托德见到大钞票之前,冷眼看人。(引读)“一直等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第1自然段)老板见到大钞票之后,过分热情:(引读)“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第10自然段)②托德与老板的语言对比描写:托德见到大钞票之前,刻薄讽刺。(引读)“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第2自然段)老板见到大钞票之后,讨好奉承。(引读)“无限期!这几个字还不够劲儿,先生,还不够劲。您得说永远永远——那才对哩。”(第15自然段)

(2)人物形象纵向对比描写。托德神情变化的对比描写:见到大钞票之前,“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第2自然段)见到大钞票之后,笑容“遍布满脸”;后来的变化:笑容“凝结”、“毫无光彩”“恰像……熔岩一般”。(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表情朗读,体会两个比喻句的妙用。

托德与老板的可耻嘴脸及性格特点之所以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是缘于作者对人物动作描写生动传神,神情刻画细致入微,语言描写入木三分。

(设计意图:第七组课文的导读目标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本课阅读提示明确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样的特点。”为此,此环节以三个教学步骤来完成目标要求。)

三、读写延伸

推荐阅读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摘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情描写的句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一则读书笔记,为《口语交际·习作七》作准备。

资料袋(课件3出示)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乞丐》等作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幅资本主义社会的幽默画。这些作品读来亲切、自然,充满轻松的幽默又蕴涵深刻的批判意义,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作者单位

第4篇: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美国犹太文学; “边缘人母题”;社会功能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极其重要的部分,索尔•贝娄、艾•巴•辛格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犹太文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边缘人的描写屡见于二战后美国犹太作家作品中,以往对边缘人描写的研究多围绕单个作家的个别作品,从存在主义或象征主义视角入手,本文欲另辟蹊径,通过考察《卢布林的魔术师》《魔桶》《勿失良辰》中边缘人的表征,进而探讨“边缘人母题”背后深刻的社会功能。

一、边缘化表征

学者陆建德称辛格为20世纪世界著名作家中“异类中的异类”(此处的异类是褒义词,指辛格的作品充满谜团和魅力)[1],其一生发表了许多长篇小说,如《莫斯卡特一家》《庄园》《奴隶》等。出版于1960年的《卢布林的魔术师》通常被认为是辛格最好的长篇小说,书中的雅夏•梅花尔从一贫如洗的孤儿逐渐成为名噪一时的魔术师,为了弄到一笔能把情人埃米莉亚带出国的资金,他铤而走险实施偷窃,结果弄伤了一条腿,后回到卢布林忏悔。表面看来雅夏的生活还算不错,但其物质环境其实处于被边缘状态。雅夏的技艺精湛,能够做到“用手走路,吃火,吞剑,跟猴子一样翻筋斗。”[2]3他可以熟练地打开内部结构极其复杂的锁,但其工作风险大,待遇低,他曾对妻子埃丝特说:“就在不久前,我爬上市政厅的高楼;当时一不小心,我就可能从那儿摔下来。”[2]26他曾抱怨:“我一直在演出,而我依然是个穷小子。”[2]50他的经理人沃尔斯基常和多家剧场协商给雅夏涨工资,但毫无结果,“雅夏总是属于那一批拿钱拿得最少的。”[2]78因此他只好“宿在简陋的小客店里,在冰凉的消防站演出,在危险的路上奔波。”[2]108

其精神环境的边缘状态体现在情感和信仰空虚两个方面。铁匠的女儿玛格达、教授的遗孀埃米莉亚、被丈夫抛弃的泽特尔是其三个情人,也是他用来填补和妻子聚少别多造成情感空虚的工具。另外他接触的人物中多是皮阿斯克帮小偷,其情感空虚状态可见一斑。在方面,他一直对上帝充满质疑,常说:“这话他们已经说了2000年了。但是耶路撒冷仍然是一片荒野。”[2]160即使回到卢布林进行忏悔,他仍在质疑,“他们盼着弥赛亚来临已经2000年了,还准备等待多久呢?”[2]214另外,从泽特尔看不起雅夏的犹太人身份,以及玛格达骂雅夏是个“臭犹太人!”[2]184来看,基督徒对犹太人的歧视无形中把雅夏推离犹太教,雅夏“眼下已经背叛自己的宗教”[2]62,处于情感和的荒野里。

马拉默德被称为“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3]19,他一生发表多部长篇小说,如《店员》及《杜宾的生活》等,他在短篇小说领域也颇有造诣,出版于1958年的短篇小说集《魔桶》获1959年的全国图书奖。短篇小说《魔桶》描写了犹太学生列奥•芬克尔经媒人塞尔兹曼介绍寻找伴侣,最终爱上塞尔兹曼的女儿斯丹拉的故事。列奥和塞尔兹曼的边缘状态主要体现在物质环境方面:列奥居住在相当阴暗的房间里体现了其贫困的现状。塞尔兹曼旧宅内的摆设则道出了他物质上的窘境:倾斜的床、快要散架的椅子、三条腿的桌子。列奥没有看中被介绍的对象,反而对塞尔兹曼的女儿斯丹拉产生了兴趣,列奥觉得“她给人一种青春的印象, 好比春天的花朵,然而,她岁月销蚀, 又留下了风尘的浪迹。”[4]98,“风尘的浪迹”隐射她曾沦为的过去,于是列奥对斯丹拉感到害怕,但同时他又说“这个,我们都不能幸免。”[4]99 “不能幸免”隐射物质环境被边缘的犹太人难免会在精神上被边缘。

索尔•贝娄被称为“当代首席小说家”,[5]226其作品《洪堡的礼物》《荡来荡去的人》《奥吉•玛奇历险记》等深受好评,1956年发表的《勿失良辰》被瑞典皇家学会称为现代典型作品之一,描述了主人公犹太人汤米•威尔姆一天内的遭遇:无法与心爱之人奥莉芙结婚;投资股票的钱几乎亏了本;不愿意离婚的妻子玛格丽特还催逼他寄抚养费。汤米的物质环境严重被边缘:他曾被人骗到好莱坞,虽奋斗了7年,但以失败告终,“那七个年头的顽抗和失败使他无一行一业能胜任了。”[6]6因不满公司的做法而辞掉乐嘉芝有限公司工作后,成为失业者,甚至连电话费也付不起,口袋里多是“五分、一角和两角五分的钱。”[6]141尽管如此,他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把仅有的700美元委托给精神导师塔莫金医生炒股,结果满盘皆输,连房租已无法支付,而父亲却不愿提供任何帮助。

其精神环境的边缘状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他和妻子无真情可言,两人已闹到要离婚的地步,同时,他还失去孩子的抚养权及寄托感情的宠物狗。二是他屡次求助于父亲,但父亲总是用如下恶语相对:“我不愿意做任何人的牛马。滚吧!”[6]68 “马上给我滚!看着你这个饭桶,我就感到活受罪!”[6]139,结果失去母爱的他又失去父爱。三是他的精神导师塔莫金医生种种异常举止早已引起他的怀疑,沉重打击了他的精神依托。四是“他(即汤米)不去犹太教堂,而是偶然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做祷告。”[6]109这表明他基本失去对的依赖。

二、“边缘人母题”的社会功能

作家总是通过作品预设为一定的社会功能服务的文学母题,三部小说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从直接的社会功能看,犹太民族几乎一直处于社会的边缘,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环境被边缘的现实应该起到督促犹太人切实考虑如何改变自我,适应社会的功能。雅夏不断提高技艺,而且有出国演出提高收入的打算,这种穷则思变的做法值得其他犹太同胞效仿。塞尔兹曼虽异常贫困,但能通过做媒勉强养活家庭,而列奥则打算通过读书做拉比来改变命运,他们在困境中锲而不舍的品质将激励更多的犹太人与困难作斗争。汤米梦想通过炒股、做期货等投机取巧方式来摆脱贫困的做法彻底失败,则为其他犹太同胞发出勿要效仿的警示。精神领域被边缘状态则起到号召犹太人重视、回归犹太宗教伦理的社会功能。雅夏不以犹太宗教约束自己,却周旋于不同的女人之间,他还质疑上帝,间接造成了玛格达的自杀,甚至动了抛弃妻子携埃米莉亚母女出国的念头。但行窃时,“他从一个低矮的阳台上跳下来,脚倒受了伤。明明天上那些神不允许他走上犯罪的。”[2]164得到惩罚和启示的雅夏回到卢布林,让人把自己砌在小屋里忏悔,他醒悟到自己“几乎违反了十诫中的每一条。”[2]245于是他决心做一名“像其他犹太人一样的犹太人。”[2]166小说提到他因躲避暴风雨和警察追捕两次闯进犹太教堂,联想到文中没有让他失手杀人的安排,种种玄机暗指上帝并没有遗弃犹太人,这就提醒犹太民族必须认真遵守西奈山盟约,这对犹太教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塞尔兹曼能以犹太教要求自己,在列奥提出要和自己女儿交朋友的要求时,他诚恳说出女儿的劣迹,体现了犹太教怜悯和仁爱思想。经过复杂思想斗争的列奥决心和有过劣迹的斯丹拉结合,实施对其改造工程,既传递了犹太教仁爱思想,又彰显了犹太教特选子民的意识。在小说的结尾,塞尔兹曼在为死者祈祷,暗指曾堕落的斯丹拉已告别过去,精神上重获新生,斯丹拉能获救再次表明犹太教的无穷魅力和上帝的仁慈与守约,为犹太民族继续信仰、传承犹太教给出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依据。汤米在“赎罪日”那天,误入陌生人的葬礼上,明白了勿失良辰(着重体现犹太人“行动意识”)的深刻含义,再次完成“浸礼仪式”,于是“他喉咙中那个由于不幸和悲伤而凝结在一起的大疙瘩(笔者注:比喻所有的痛苦)正在向上蹿动,他把它彻底吐了出来。”[6]149汤米的命运安排起到了号召犹太民族信奉、宣扬犹太教的巨大功能。《洪堡的礼物》《店员》《基辅怨》《撒旦在格雷》《奴隶》《再见吧,哥伦布》等中重视或回归犹太教的边缘人物传递了相似的功能。

从间接的社会功能看,边缘人母题起到了督促欧洲和美国主流社会审视历史,改善犹太人生存环境,弥补犹太教和基督教之间隔阂,促进欧美社会共同繁荣与进步的功能。《卢布林的魔术师》以欧洲大陆为背景,聚焦于犹太人口密集的波兰,起到了以点(雅夏的命运)及面(欧洲人对犹太人的种种不公)的功效。《魔桶》和《勿失良辰》则以美国为背景,聚焦于斯丹拉、列奥、汤米等被边缘的犹太人,同样传递由点(边缘人的命运)及面(美国主流社会对美国犹太人的种种不公)的社会功能。在欧洲,犹太人因宗教等原因,“注定成了基督教世界中永远的被疏远者。”[7]2他们经历大流散,遭到过包括大屠杀在内的多种迫害,从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奴役欧洲犹太人算起,欧洲的反犹持续了2000年,《卢布林的魔术师》中时而出现基督徒咒骂雅夏的话语便是明证。《魔桶》中的列奥和塞尔兹曼异常贫困,斯丹拉甚至堕落成了,马拉默德没有点出内中原因,但美国主流社会对犹太人的歧视和疏远无疑是重要原因。《勿失良辰》中的汤米在融入美国的过程中异常艰难,他和旅馆里其他人的交谈仅流于形式,汤米甚至觉得人孤独得像一头在夜晚来临时向窗外嚎叫的动物。贝娄虽没有明确批评美国,但考虑到汤米的犹太人身份、被边缘及被异化症状,美国主流社会难辞其咎。

综上所述,三部小说让“以民主自诩”的欧洲和“以山巅之城为荣”的美国直面欧美犹太人困境,迫使他们切实采取措施改善犹太人物质生存环境,进而在上尽可能地达成与犹太教融合,促进美国宗教的良性发展,真正体现基督教博怀,这样才不至于损害欧美一贯奉行的民主体系和,才能真正获得人们对其价值体系的认同,这对欧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重要。

三、结 语

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我们真心期望犹太民族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但欧美主流社会的反犹意识在短期内难以消失,因而“边缘人母题”还将是犹太作家挥之不去的话题,也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陆建德.傻瓜吉姆佩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前言.

[2] [美]艾•巴•辛格.卢布林的魔术师[M].鹿金,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 Sidney Richman.Bernard Malamud[M].New Haven:College & University Press.1966.

[4] 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C].方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5] 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6] [美]索尔•贝娄.勿失良辰[M].王誉公,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第5篇: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想出头就要冒尖:16 岁的建筑小工从钉子中萌生出头之念

今年31岁的翁达智出生在广东新会,父亲是中学音乐教师,母亲是幼儿园的老师,上有姐姐,下有弟弟,翁达智的父亲又体弱多病,经常离不开药罐子,一家5 口的生活过得很艰难。

7岁时,翁达智上小学一年级了。那时,经常有人在他家门口的市场上,用3 张扑克牌摆摊赌钱,总是有人上当受骗,但又不知如何揭穿,只好自认倒霉。翁达智从小就爱琢磨事,他每天一放学就跑去观看,看到第七天时,他终于看出了摆摊者出老千的奥秘:原来,摆摊者在双手揭牌时,右手在左手下极快地动了一动,也就在这一动之中,牌已经给换了。翁达智心直口快,马上向下赌者揭穿了摆摊者的卑鄙伎俩,下赌者气愤得要揍摆摊者,吓得摆摊者落荒而逃。

8 岁那年的春节,翁达智随父母去广东中山看亲戚。在一个公园门口,他看到一个老伯在表演空杯变水的魔术。小达智看呆了,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他马上恳求老伯教自己学这个魔术,老伯说:“魔术可不能随便教人,如果你能给我300 元学费,我就教你。”

翁达智就缠着父母要钱学魔术,他得到的自然是一顿臭骂。可小达智并不灰心,他决心自己攒钱去学魔术。回家后,翁达智每天放学后就去街上捡玻璃瓶、纸皮等废品卖钱,暑假又去卖冰棒,想尽一切办法挣钱。

第二年春节,翁达智就缠着父母再带他去中山亲戚家玩,父母拗不过他,只好带他去了。谁知,一到中山,翁达智就偷偷跑到那个公园找魔术师老伯去了。见了老伯,他激动地掏出身上仅有的282.25元钱,怯生生地说:“师傅,我就这么多钱,你教我空杯变水的魔术吧!”那位老伯又吃惊又感动,教了翁达智空杯变水的魔术,而这个魔术,是翁达智一生中唯一拜师学的魔术。

从那以后,翁达智就沉迷到魔术世界里去了,他想尽一切办法搜集到自己所有能搜集的魔术书,然后反复揣摩阅读。由于对魔术太过着迷,翁达智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六年级的第一学期,他竟然拿了个全校倒数第三,这使父母大失所望,一个劲地骂他不务正业。这时,翁达智的父亲又重病住院,家里已背了很多债。无奈之下,作为家中长子的翁达智只好主动辍学,外出打工贴补家用。

就这样,13岁的翁达智便跟着一帮大人去本市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他的任务是挑混凝土。第一天下午,他稚嫩的肩膀就被沉重的担子压得火烧火燎地疼,但他还是咬紧牙关挨到下班。下班后,翁达智的上衣已经脱不下来了,因为肩膀上被磨烂的皮肉已经把衣服粘住了……

翁达智在建筑工地一干就是3 年。平时,他除了将大部分工资拿回家孝敬父母外,自己也偷偷留点私房钱买魔术书和魔术节目的录像带。那些书和录像带成了翁达智艰辛的打工生涯中唯一的快乐源泉。

在打工的间隙,古灵精怪的翁达智就主动给工友们表演魔术节目,如简单的空杯变水、魔术扑克等等,给辛苦的工友们带来了不少乐趣。渐渐地,建筑工地周围的一些单位也知道这个小魔术师了。每逢节假日,一些单位就请翁达智去表演魔术节目,这一方面锻炼了他的魔术技艺,一方面他也获得了红包。但那时的翁达智只把魔术当成一个娱乐项目,并没有把它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来追求。

可是,后来的一次意外事故,却让翁达智改变了人生方向。有一天,翁达智挑着一担混凝土爬上三楼,却不慎在三楼的竹木架上失足跌下,双脚正好插到了钢筋堆里,解放鞋被钢筋戳破了好几个洞,而夹在钢筋堆里的一颗小钉子却穿破鞋袜后又深深地刺穿了他的脚板……

这次事故,让翁达智下决心离开充满危险的建筑工地,他也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钢筋虽大且硬,但在穿过鞋子后再也没有穿透力了。而钉子虽小,却在穿透鞋子后还能刺穿脚板,原因就在于钉子有一个冒尖的头。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不在于你选择行业的优劣,你只要能在你所从事的行业里冒尖,你就会成为状元。而自己今生最感兴趣的就是魔术了,为何不向魔术状元的目标发展,努力地去做一个冒尖的钉子呢?

正在这时,翁达智听说一年一度的世界魔术大会将在美国举行,他毅然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去美国观看魔术大会!于是,他把这3 年在建筑工地所挣的钱全部拿了出来,钱不够,他又找工友们借了一部分。他这一大胆举措,惹怒了家里的每个人,大家都骂他是败家子,父母气得几乎不认他这个儿子。

倾其所有学魔术,“不务正业”的小魔术师渐成大器

1989年,16岁的翁达智一个人跑到美国去参加魔术大会。当时,他是以魔术师的身份办的签证,因为不会英语,他在唐人街找了一个华人当翻译。来到会场时,他却被告知必须经过考核才能参加。于是,翁达智就当着众多魔术师的面,表演了一个“空钩钓鱼”――翁达智拿着一根鱼杆,走到坐满了魔术师的台下,一甩杆子,刚才还空空的鱼杆上忽然钓上了一条红金鱼。台下掌声骤起,美国魔术协会主席走上台拥抱着翁达智说:“你这个魔术不但完全能过关,而且还有参加比赛的资格。”翁达智兴奋极了。

魔术大会连续开了7 天,白天是魔术讲座,晚上是魔术表演,让翁达智大呼过瘾。在这里,他认识了不少闻名世界的魔术大师,那些神奇高难度的表演,让翁达智完全着魔了。这次魔术大会让翁达智大开了眼界,也学到了许多新奇的魔术,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背上了一屁股债,但他并不后悔。

从美国回来后,翁达智来到一家大酒店做了为旅客扛行李的门童。晚上,就不定时地在酒店的夜总会里表演魔术,工资比以前提高很多。

一天,市里一家著名百货公司派人请翁达智去给分店的开张表演。那天,许多政府官员和一些社会名流都来了,还请有歌星与相声大师,报社的记者也来了。翁达智当时表演的节目是“吉尼斯人体分割”。当他和请来的一个助手上台时,台下观众一阵骚动:年纪这么小的魔术师,能表演出什么好魔术?台上,翁达智却不慌不忙,只见他用刀割破助手的喉咙,然后又用刀把助手的身体分为3 段。这时台下观众鸦雀无声。翁达智又给助手盖上一床红色的绸布。他表示痛惜了好一会,才慢慢掀开绸布,奇怪的是助手身上的血没有了,身体也恢复了原样,眼睛开始转动,跟着站了起来……翁达智的表演成功了,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响彻了整个广场。这次,百货公司给翁达智的红包是3000 元。第二天,市报上就登出了文章――《中国最年轻魔术师初试身手》。

翁达智在这次百货公司的表演,台下一个叫何倩的女孩,把手掌拍红了还在用力地鼓掌。何倩是这家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她被翁达智所表演的神奇魔术深深地迷住了,等到翁达智第三天为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促销表演时,何倩叫一个服务员匿名送一杯咖啡给翁达智喝,翁达智好不容易查出谜底时,一场恋爱也就拉开了。

拍拖时,翁达智经常会给何倩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记得有次逛大商场,看到一个华侨贵妇人带着两个保镖,贵妇人身上戴满了表示身份的各种高贵珠宝,保镖对着旁边的人盛气凌人地说:“让一下,让一下。”这让很多人不满。但当他们来到翁达智与何倩面前时,则没有说这句话了,因为他们看到何倩身上同样戴着他们主人那么多的珍贵珠宝。吃惊的同时,3人不约而同地向何倩让开了道。等何倩兴奋地走出商场时,却发现身上的珠宝一件也没有了,原来这是翁达智刚才变的魔术。

渐渐地,小魔术师翁达智的名字不胫而走。19 岁时,他的魔术节目上了省电视台,他在节目中还揭穿一些伪科学,如吃玻璃等气功,同时又揭穿一些牌桌上的老千招数。

为了学好魔术,一有时间,他就奔赴世界各地参加表演或观摩。每到一个国家,翁达智总是能创造出一些观众没有见到过的新魔术,使得很多外国魔术师都对翁达智大为佩服,称翁达智为东方的魔术天才。虽然在国外每表演一场都有上千美元的收入,可这样一年四季四处奔走,他挣的钱绝大部分都花在了旅资上。

因为小学时就辍学了,随着演出越来越多,翁达智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文化知识的不够。到20 岁时,翁达智又重新开始读业余中学,艰苦地学英语。两年后,他终于能与人用英语交流了。后来,他又读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业余大学。

翁达智见很多人对魔术感兴趣,不由萌发了卖魔术道具的念头。因为大部分魔术都离不开道具,如果开一家魔术道具店,谁买什么道具就教会他什么魔术,这样一举两得,生意也许不错。1993 年,翁达智的魔术道具店在广州开张了,生意居然出奇的好。

1993 年8 月,中国魔术协会正式向翁达智发出邀请函,请他在每年一度的中国魔术大会上为中国魔术师讲课。在世界各地的游历中,翁达智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魔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究其原因,还是出在中国魔术师的固步自封。因为中国的魔术师一般都是拿国家工资,旱涝保收,不存在生存压力,表演之后很少研究魔术,而且表演起来总是面带威严,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外国的魔术师就不同了,他们把一生都沉浸在魔术里面,表演起来总是面带笑容。所以,翁达智在给中国魔术师讲课时强调:魔术表演在乎一刹那的精彩,它的奥妙在暗处,应该让观众看不到它的难度。

一些魔术发达的国家频频邀请翁达智去国外演出。随着名气的越来越大,翁达智的身价也不断提升,每场演出价上升到了5000 美元。

1996 年,翁达智体弱多病的父亲去世了,父亲到死也没能原谅儿子的“不务正业”。很多亲朋都说父亲是给翁达智气死的,这使翁达智深深负疚,终日沉没在悲痛与自责里。

不久,与他相恋8 年的女朋友也舍他而去。这一连串的打击让翁达智心灰意懒,失去了继续奋斗的勇气。一连两个月,翁达智把自己关在家里,借酒浇愁,对亲朋好友的劝告也无动于衷。

直到有一天去一个朋友的出租屋里,再一次被一个钉子刺伤了脚,翁达智才猛然想起最初在建筑工地上被钉子刺伤脚后的理想与决心,于是他重新振作起来,并且更加努力地投身魔术。

双手变出精彩人生,小建筑工终成亚洲第一魔术大师

1999 年11 月,4 年一届的世界魔术大赛在香港举行。在这次比赛上,翁达智表演的节目叫“东方传说”――他手中拿着一枚古钱,一眨眼,忽然变出千百个古钱;再眨眼,古钱又变成了水;接着,又什么都没有了。这个神奇的节目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最后,翁达智得到了世界魔术大会的亚军。这也是中国魔术师第一次在世界魔术大会上扬眉吐气。

从那之后,翁达智不断创造出一个个新奇魔术,他的表演充满神秘、寓意、浪漫、美感及高难度手法。这个从建筑工地上走出来的小伙子,终于摇身一变,成了国际魔术大师。而且,是最年轻的一个!

“功成名就”之后,虽然国外很多剧院都已经把他的演出费提高到每场1 万美元,但他还是相对地减少去国外演出,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新的魔术和培养中国的魔术师上。现在,翁达智的魔术节目已在世界200多个电视台播放过,他录制的教学魔术节目VCD 光盘,也在全世界发行,并且一版再版。

如今,翁达智仍然一年四季行走在世界各地,但他更多的时间不是为了演出而是在旅游。翁达智认为,一个好的魔术师,应充满天马行空的幻想,要让身边一切事物皆成为魔术的道具,要让一切不可能成为可能。现在,翁达智每年都要发明近50 个新的魔术,然后把自己所发明的魔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国的魔术师,自己又重新发掘新的魔术。

翁达智在广州西门口建的魔术培训学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魔术人才。现在,他的魔术道具店在中国开了18 家,并且开到了美国、香港和澳门。由于翁达智至今尚未结婚,在收获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他每年收到的求爱信也有好几百封,很多女孩都是万里迢迢地从异国他乡找到他,向他献上求爱的玫瑰,可翁达智仍走不出初恋深深的伤痕。

第6篇: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封神榜》说的虽是公元前11世纪的中国历史,但却成书于公元15、16世纪。我们很难说它是作者刻意对历史的回归,真要回归历史,书中就不应出现文房四宝这类东西。因此,除了客观的“历史位阶”外,还需考虑作者“心灵位阶”的问题。

在依“历史位阶”而重新排列的历史演义小说中,《封神榜》的排名即使不是第一,也是第二的。但同一时代中的不同族群,有着不同的“心灵位阶”。拿《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和《封神榜》的作者陆西星来作个比较,从这两本书的用词遣字、内在逻辑观之,我们可以发现陆西星的思想、情感、才情与见识等,似乎都不如罗贯中,亦即陆西星的“心灵位阶”较低,其意识恐怕是处于较“拙朴”的状态。这种拙朴的心灵中残存着远古时代的神怪、魔法、命运等超自然的观念。因此,从人类意识与思想发展史的观点来看,陆西星刚好歪打正着,他让神力介入商纣与周武的争霸中,比起聪明的现代人让爱情介入夫差与西施的生活中,是更符合“历史写实主义”的。他花大量的笔墨来描述神怪、魔法与命运,可以说是“忠实”地呈现了公元前11世纪的历史真貌。

部落的冲突与诸神的争辩

《封神榜》说的虽是纣王荒淫无道、姬发吊民伐罪、灭商兴周的一段历史,但却以纣王至女娲宫进香,瞥见帐幔中现出女娲的美丽圣像,“神魂飘荡,陡起淫心”,作诗亵渎神明,“获罪于神圣”,女娲怒而指派“轩辕坟中三妖”(附身于苏妲己身上的九尾狐狸精即是其中之一)惑乱宫廷来拉开序幕的。神力在一开始就介入了这场纷争。

接下来的是众神喧哗、中原鼎沸。在人间,殷商与西周由小规模的冲突而终至爆发大战;在天上,则是截教与阐教的时生龃龉而彼此撕破脸的对决。截教支持殷商,而阐教则辅佐西周,两教纷纷派遣高人下山助阵。事实上,殷商与西周打的乃是截教与阐教间的“性战争”,人间干戈的扩大乃是这些神仙“犯了一千五百年的杀戒”、“诸神欲讨封号”。

除了部落间之冲突外,个人自我意识的冲突也被视为是“诸神间的争辩”。譬如纣王的两个儿子殷郊、殷洪,因妲己害死他们的母亲姜皇后,怒而反抗,纣王欲将他们处死,结果被广成子、赤救上仙山学艺。殷洪要下山时,赤送他宝物,嘱咐说:“武王乃仁圣之君,吊民伐罪,将灭独夫于牧野,你可即下山,助子牙一臂之力。”但在途中遇到赤师弟申公豹,背叛阐教的申公豹又唆使他:“你乃成汤苗裔,虽纣王无道,无子伐父之理,况百年之后,谁为继嗣之人?”殷洪遂被申公豹一番言语“说动其心”,改而投奔殷商阵营。助周灭商以报杀母之仇与助商灭周以维宗庙社稷是殷洪心中的天人交战,这种“自我意识的冲突”在故事里被描述成两位仙人对他的指点与教诲。就像《伊里亚特》中的阿喀琉斯,一个神要他答应不参战,另一个神却催促他上战场般,“神的声音”其实是古人内视力的同义语。

魔法:异人而后有异术

做个牵强的比喻,笔者觉得“魔法”好像它惑人的血肉,而“命运”则恰似它固实的骨架。笔者少年时代读《封神榜》,惊骇于它惑人的血肉,觉得它是个鲜活的魔法故事;现今重读,却已懔然于它那固实的骨架,认为它其实是个沉郁的命运故事。但不管是魔法或命运,都和神仙有关,我们就先从魔法谈起。

在《封神榜》里,有两种人具有魔法,一是神仙和妖怪,一是这些神妖的门徒。魔法粗略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法宝,指的是由人操作而具有神奇力量的器物,譬如姜子牙的打神鞭、哪咤的乾坤圈、魔家四将的混天伞、土行孙的捆仙绳等。这些法宝原都藏在名山洞府,是神仙的所有物,经由辗转赠借,而出现在战场上。法宝虽多,反映的却是“异人而后有异宝”此一单纯的传统信念。这些法宝就像阿拉丁神灯及其中的巨人,当拥有者念动真言后,就会变大,并受主人遥控,随他的意志而行动。但无生命的法宝显然只有“魔性”而无“灵性”,它是不“念旧”的,譬如殷郊的番天印原为其师广成子所赠,但当殷郊违背师训,投奔商纣阵营时,广成子下山教训弟子,殷郊祭起番天印,番天印即对广成子照打不误,广成子着慌,只能借“纵地金光法”逃走。

另一是法术,指的是由人施为而具有神奇力量的技术。譬如殷商大将张桂芳具有一种法术,在两军交兵会战时,他口呼“某某不下马更待何时!”某某即乖乖下马,束手就擒。黄飞虎和周纪都是这样身不由己,跌下马来。这些法术尽管诡异,反映的也是“异人而后有异术”的传统信念。

魔法思想:错误的联想

神仙和凡人不同的地方,是他们有这些法宝和法术,凡人斗力,仙人则斗法。如果我们说,“诸神的声音”代表的是人类意识发展史上尚未成熟的自我意识;那么“诸神的法宝和法术”代表的,则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较为原始的魔法思想。

《封神榜》里的法宝和法术,正具有这样的原则、本质和意图。譬如土行孙所用的捆仙绳,平时藏在怀里,看来只是一条普通的绳子,但只要念动真言,祭起空中,经由“思想的作用”,就能对它作“有效的控制”,捆仙绳会飞、会变长变粗,如影随形直至捆住对方。绳子虽可以捆人,但只要将它抛出,它就能自动捆住对方,却是一种“错误的联想”。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最后的魔法”。在小说里,作者操纵文字,写出自己或大家向往的事情来。《封神榜》可以说是以魔法来呈现魔法思想的一本书,但这种魔法思想并未像诸神一般在后期的演义小说里消失(《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和《明朝演义》里的朱元璋,仍然具有某些魔法),显然它是一种比神仙更根深蒂固的观念。

命运:真人而后有真知

在《封神榜》里,命运是比魔法更深刻的一个主题。命运也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的命运”,一是“个人的命运”。

商朝为什么会灭亡?《封神榜》虽也花了不少篇幅来描述纣王荒淫无道、众叛亲离等事,但这似乎只是表象的原因。更实质的原因则是“成汤大数已去”,亦即在书中一再透过神仙之口所说出的:“一则成汤合灭,二则周国当兴,三则神仙遭逢大劫,四则姜子牙合受人间富贵,五则诸神欲讨封号。”位阶较高的神仙还一眼就看出此一“天数”的“细部计划”:譬如女娲娘娘被红光挡住云路,“因往下一看,知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而云中子也在朝歌宫墙上题了一首预言诗:“要知血染朝歌,戊午岁中甲子”。

国家的命运如此,个人的命运亦复如是。姜子牙欲下山时,元始天尊送他八句钤偈:“二十年来窘迫联,耐心守分且安然。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辅佐圣君为相父,九三拜将握兵权。诸侯会合逢戊甲,九八封神又四年。”结果分毫不爽。其他如闻太师的命丧绝龙岭,土行孙与邓婵玉的系足之缘等,举凡个人的生死祸福、际遇穷达、婚姻钱财等等均属“前定”的说词,在《封神榜》里可说是罄竹难书。

以命运来解释朝代的兴衰与个人的际遇,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因果律”的运用。人类对宇宙万象的解释,有两种方法,一是“自然因果律”,亦即现代人所熟知的科学观点;另一则是“心理因果律”,它是指利用两件事物间的“象征意义”,在心里产生一个“理想的次序”,并认为此“理想的次序”即是“自然的次序”。譬如认为一个人“五官的结构”或“掌纹的结构”反映他“生命的结构”或“婚姻的结构”等。古人常以“心理因果律”来解释自然与人事,而文明的进展即是“心理因果律”(超自然的观点)逐渐让位给“自然因果律”(科学观点)的历史。

但“自然因果律”有它的漏洞,譬如在中国历史上比纣王更荒淫无道的昏君所在多有,但却不见得会亡国;像姜子牙这样才德兼备的高人也所在多有,但却很少像他这样蹉跎青春的。为什么商纣会在“戊午岁中甲子”亡国?为什么姜子牙会在九十三岁才拜将?显然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老天的意旨”“天数”“命运”。这种“推论”虽纯属“心理作业”,但却使很多宇宙及人事上的疑难“迎刃而解”。这也是心灵拙朴的庶民阶级惯用的解释模式,它大量出现于《封神榜》这种小说中,是一点也不足为奇的。

但命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相因相成,自己的命运又和他人的命运相生相克,彼此纠缠成一个极为庞杂的网络;或者说是一个至大无形的“天机”,一般人根本就摸不着边。不过有一类人却得以“窥探天机”,譬如姜子牙、闻太师、元始天尊等,而他们“窥探天机”的模式与程度正反映了“真人而后有真知”的传统信念。姜子牙、闻太师与姬昌等“半神半人”或“半圣半人”者,只能借占卜来窥探天机,而且他们所探得的是层次较低的人间小休咎。譬如姬昌虽知道自己有“七年之难”,却不能参透灭纣而王天下的就是他的儿子姬发这种大事。神仙则是未卜先知的,而且技高一筹,像女娲娘娘一眼就看出“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

对命运或天机的参透力,反映了一个人超凡入圣的程度,更高层次的天机,只有更超凡入圣者才能参透。但最重要的是要获得有关命运的“真知”,不管是全部的知识或局部的知识,他必须先是个“真人”。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宁可花更多钱,让看起来仙风道骨的命相师算命,而不愿意让根据同一原理做成程式的电脑算命的原因。

规范与维持的命运观

命运是不可违逆的。女娲娘娘在纣王题诗亵渎后,愤而前往朝歌欲兴师问罪,但被红光挡道,在知道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后,“不敢造次,暂行回宫,心中不悦”。截教的通天教主明知“成汤合灭,周国当兴”,却因受激而助商伐周,逆天而行,结果门人俱遭屠戮。过惯闲云野鹤生活的姜子牙原本不欲下山,元始天尊板起脸孔教训他:“你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

就像陆西星在书中的旁白:“老天已定兴衰事,算不由人枉自谋。”为什么命运难以违拗呢?这虽只是陆西星乃至广大庶民阶级的想法,但却反映了一种消极、保守的哲学立场。一个人在此尘世的穷达荣辱、生死祸福、乃至一饮一啄,“率皆前定”,个人的“存在”只是显现命运的“本质”而已。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种“本质先于存在”的哲学观。

第7篇: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与前几期相比,清末民初的神魔小说数量上并不少(参见附表),但艺术质量上却要远远逊色。

晚清“拟旧小说”风行,这一点同样表现在神魔小说的创作中。尽管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可此其作品不但没有摆脱《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早期经典的强大影响,受其影响之深比之前几期,更似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些作品摆明了以前者的读书自居,如《天女散花》,第1回便开宗明义:“这部小说从唐三藏到西天佛国取经之后,发出来的一段故事”。一些作品,如陈景韩德《新西游记》(5回);李小白的《新西游记》(6卷30回);陆士谔的《也是西游记》(2卷20回);天悔生的《续封神传》(4回)等,都是打着《西游》、《封神》招牌的旧瓶新酒。当然不仅《封神演义》、《西游记》是注目、模仿的对象,前期的其他一些作品,如《东游记》、《济公传》、《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绿野仙踪》《草木春秋》、《斩鬼传》、《评鬼传》、《雷锋塔奇传》等,或明或暗,或多或少,或有意或无意也都是模仿的对象。

这些因袭、模仿的情形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第一类属亦步亦趋型。如张小山的《平金川全传》,不论是构思还是行文,基本上仿《封神演义》格局,以历史事件作为情节发展脉络,“以神演史”。讲述年羹尧与岳钟琪奉旨平定金川王罗卜藏丹为首的叛军。怪力乱神充斥全书,“天命攸归:观念贯穿始终。年羹尧的经理,有点像《封神演义》中的九尾狐妲己,本是天狗星历劫临凡,平金川之后却因为“忘却本来,杀戮过重”被打入畜牲道。

书中的世外高人诸如万衲子、云谷子等,风味正邪双方。一方替天行道,帮助清廷剿灭叛乱;一方则助纣为虐,帮金川王煽风点火。其中回教的祖师爷穴上老祖俨然又一通天教主,“广有神通,深精法术,手下有十二个徒弟,六男六女,都是由擎山举岳的才能,倒海翻江的本领,且都炼有随身法宝……”(第7回)“除了十二个大徒众之外,尚有小徒弟数百人都是走兽等类”(第12回)。他最初与《封神演义》中的通天教主一样,深知天命难违,约束门下不得逆天行事。但随着门下子弟的卷入,终于经不起蛊惑,亲自下山摆阵,用水火雾阻挡清军,后来还是在罗马教皇的劝说下回山。

纵观双方争斗方式,也和《封神》一样,主要是摆阵斗法:五行阵(第五回)、强水阵(第7回)、六合阵(第10回)、冰洁阵(第13回)层出不穷,但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就连云谷子暗算金川营中的安庆子,也是适用追魂符,用草人写上安庆子生辰八字,步罡念咒,制其死命。与《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制赵公明如出一辙。

《续封神传》同样延续此路。另外象《绣云阁》走的是《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等“寓意讽刺”的路数,其中人物“三缄”、“虚无”、“意淫”、“酒、色、才、气”,各有所指。《精神降鬼传》则明显模仿《斩鬼传》、《平鬼传》。作者自谓“《斩鬼》、《平鬼传》上钟馗俱以吃吃杀道,我家主帅以生生为道。”

第二类是杂糅型。

其一是杂糅经典作品,即改编名著。如《四大妖精》中的《孙行者》、《猪八戒》、《红孩儿》,完全是摘录《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相关情节加以串联、发挥,所以有时笔法完全照搬前书(说抄袭更恰切,如(红孩儿》第47回,见玉面公主一段,与《西游记》第60回的某些文字完全相同,只是孙悟空换成了红孩儿)。《孙行者》、《猪八戒》完全可以作为《西游记》中“老孙”、“老猪”的别传欣赏。尤其是老猪,充满人情味,他与高翠兰两厢情愿、生死难舍的爱情,很是令人同情。

至于《红孩儿》的情节则是糅合了《西游记》中的红孩儿相关情节以及(封神演义》中有关哪吒出身、闹海、学艺的故事,将二者合而为一。而《白娘娘》则基本是前期《雷峰塔奇传》的翻版,只是结局向着大快人心的方向发展:法海祭起金钵,白蛇与小青危在旦夕,白娘娘的师傅蕊芝仙子突然出现,“把手一指,那个金钵顿时变了一座宝塔,把法海和尚镇在西湖边上,永远不得超身。那塔就名雷峰塔,后来人弄错了,以为里边镇的是白娘娘,实在镇的是法海和尚。”(第41回)倾向性更明显。法海与淫贼勾结害人,实在是咎由自取。

另一种则是杂糅不同的小说类型,即混类交叉。这类作品在清中叶曾出现多部,如《绿野仙踪》、《婆罗岸》侧重人情,《瑶华传》倾向侠义,《女仙外史》则更像历史演义……其实出现这种现象是一种小说类型濒临绝境的一种无奈选择,是创作者的一种补救措施,此期的《评演济公全传》(240回)最为典型。与传统的“济公系列”(《济颠语录》、《醉菩提》、《麴头陀传》)有根本不同,明显受到当时盛行的“侠义公案”类说书影响,按照人间侠士的模式塑造济公形象,济公已蜕变为不折不扣的人间独行侠,其“脸不洗,头不剃,醉眼乜斜睁又闭”,“警愚劝善度群迷,专管人间不平气”(第2回)的形象,分明是一“糊涂大醉侠”。所不同者,济公未卜先知,可以运用法术制敌。和黄天霸(《施公案》)、展昭《七侠五义》)等依附于某一清官大僚相似,这位知觉罗汉,竟然成了秦相(秦桧之子)的“替僧”,这一特殊身份为他以后的仗义行侠创造了不少便利条件。他和官府紧紧连在一起,他的神通法术必须经过官府这一中介才能发挥作用,这就使得他的形象与传统神道有了极大的不同。他收江湖侠士陈亮等为徒,追捕采花大盗华云龙、平定妖道邵华风聚众造反、为烈女贞娘正名,故事情节多有重复,侠义公案色彩鲜明。这里边的神魔斗法,已毫无新意可言。妖魔们的法宝无非“捆仙绳”、“混元石”、“罩仙钟”一类,一望便知未脱《封神》故伎。但与其说是神魔之争,倒不如说是江湖上高手之间的比拼更恰切。需要指出的是,《评演济公传》的续书多达四十续,在小说史上蔚为奇观,足见其题材的强大魅力。这也是神魔小说不断衰微,却又不绝如缕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它如《仙侠五花剑》、《三合明珠剑》等也都是神魔与侠义的混合体。

还有一种类型是点缀式。即借用诸如《西游》、《封神》中的某些情节、人物充斥其间,另铸新说。如闻仲、太白金星、比干、魏征、孙悟空、东方朔、吕纯阳、千里眼、顺风耳(《新天地》);真武、杨戩、释迎、弥勒、文殊、普贤、观音、金刚、罗汉、洪钧、老君(《天上大审判》)等前期作品中的“名人”,在此期反复出现。特别是某些较为典型的故事情节在此期小说中也依稀再现。如《狐狸缘全传》(据弹词改编而成)第17回到第20回,玉面狐率众狐精与天兵大战、赌斗变化,明显模仿《西游记》的大闹天宫。《绣云阁》第135回,三缄化幻境试众弟子一段,分明效法《绿野仙踪》“人幻境四子走旁门”一回。《百大妖精斗法奇观》第59至75则基本上移自《草木春秋》。这种照搬、照抄现象,在紧接《西游记》之后的《南游记》、《咒枣记》等作品中也曾出现过,但二三百年之后依然如故,就值得深思了,至少说明这一流派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停滞不前了。

这样看来,神魔小说“经典”之作的影响可谓弥久弥深,一直到清末民初创作者们也没有完全走出阴影,这大概是《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经典之作强大惯性影响所致。一味因袭是不可能出现一流作品的,从这一角度看,此期的神魔小说创作只能说是强弩之末,是回

光返照。

(2)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此期一大部分作品中贯穿着新的时代意义,不仅出现了一些新名词、新观点,并且在“新小说”观念影响下,从题材到思想都有一些变化。尽管这变化有限,但可视为传统神魔小说的新变。在这部分作品中,传统的法术神通乃至人物形象都染上了

现代色彩。传统的“神魔”二元对立,逐渐淡化以致消失。与明末清初出现的“寓义讽刺类”作品更接近,但又暗藏变化。与其说是“魔幻”色彩,毋宁说是“科幻”色彩浓了,所以,此类作品可看作是近代科幻小说的前奏。

首先是新名词、新观点、新思想的大量出现。诸如:“天演淘汰”、“优胜劣败”、“专制”、“自由”等在在皆是。更有趣的是,“运动”、“联合”、“方针”等名词,居然成了孙行者在文明世界中的随身法宝,以此战无不胜,通行无阻(《也是西游记》)。除去新思想、新名词作为武器、法宝之外,还有现代化武器、装备。什么电话、飞艇、机关枪……应有尽有。如《平金川全传》第7回“安庆子计设强水阵”,所谓“强水”,“只有玻璃磁器可装,另样东西坚如五金,见了它都要消化……”所以威力无比,其实说穿了无非是今天的浓硫酸之类化学制剂;另外气球、地行车都引人双方战场,成为争强逞胜的法宝。更奇的还要数班禅大师首徒定禅转世的更生童子,世界各地寻师访道,“到欧罗巴州遇着一位瑞典国的奇人,传他一件法宝名曰‘电气鞭’,祭炼起来迅如雷,捷如电,遇着些小便能丧命……”(第8回)现代化的光电武器果然不同凡响、别开生面,更重要的是书中出现了“师夷长技”的思想。正因为有了这些现代意识的闪现,才使得这部小说与传统神魔小说有了那么一点不同,这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另外像《百大妖精斗法奇观》中的某些邪魔外道,与传统异类也有了很大不同。“蜈蚣大王修炼魔法,在西方钢铁山,状貌奇伟,力大无比,受封为神行太保”(第2则)。“西方摩达岭,有怪物焉,身躯伟硕,足踏四轮,肌肤或白如脂,或黄如蜡,或黑如漆,双目炯炯,发奇光如巨电。吼声呜呜,臂部放黑烟,奇臭不可近。”(第3则)“……有一头陀,凌空方说法,香风席席,花雨纷纷,惟形貌甚奇诡,生就铜筋铁股,清风道人见彼谈吐风生,不觉暗暗钦佩,第以夺己威权,不能无憾,乃来前叩法号,仙乡何处。头陀笑日:‘汝岂不知电风洞奇异头陀耶,余即是。’……双方斗法,头陀手执四叶蟠迎风作咒语,风声呼呼……”(19则)这几位魔头说穿了难免令人哑然失笑:一为火车,一为汽车,一为电风扇。如此这般的妖魔在此期小说中成为主流。

本应远离尘嚣的神佛仙娥,居然成了新生活的代言人,本应豺声狼视的妖魔鬼怪居然成了高科技、新产品的化身,这大概是时代赋予神魔小说的新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神魔小说一直没有消失,从明中叶的《西游记》到晚清的《也是西游记》,神魔世界永远是人间的最好参照。

拿《蜗触蛮三国争地记》来说,它形式上可能受到前期《草木春秋》启发。不同的是,《草木春秋》以草木、药剂作为人物,而《蜗触蛮三国争地记》则是以昆虫作为人物,“隐射双关”。前者出现于明末清初,似有所指摘;后者的隐喻色彩则更为浓烈,明眼人一望便知。因为创作者在序言中已经明确道出了意图:“……至于蜗牛国内之羹沸,外交之波诡,殉国之血忱,革命之风险,其他政界学界,以及社会之种种现象,皆足以考见世变焉。”③所以,尽管书中人物各以“虫天世界”的昆虫面目出现,又是“蜗牛王”,又是“叩头虫”、“应声虫”,影射时政意义却极为明显。蜗国喻中国,触国喻日本、蛮国喻俄国,这三虫国的外交、内政实则是中、日、俄三国政事的真实写照。作者对国势日衰的忧愤之心昭然若揭。

与此相类的还有“新西游”系列。这一类“西游”故事多半模式化,借用的只是《西游记》的人名。正如陈景韩(新西游记》弃言中所说:“《新西游记》虽借《西游记》中人名、事物以反演,然《西游记》皆虚构,而《新西游记》皆实事……”挑明了借神写人,神魔蜕化为外壳。

重降人间的唐僧师徒,面对“文明”世界不知所措。唐僧、悟空、八戒、沙僧4人,又是买假文凭,又是冒充留学生,更有甚者吸鸦片、打野鸡、喝花酒、叉麻雀(打麻将)乃至争风吃醋,无所不为。名为神魔,事实上称为“社会小说”、“学生现形记”、“官场现形记”、“青楼现形记”④并不为过。

而葛啸侬笔下的地府,俨然就是清廷的化身。名义上变法、裁员,把从前的十殿阎王都裁去,归并为一新阎王,而于户、工、兵、刑、礼、吏六部之外更添设一夷务部。部长方螘“是夷奴出身,生前既怕洋人如虎豹,死后更怕洋鬼像严父一般,无论什么事,只要洋人吩咐,唯命是从,不敢违扭,又赋性贪污,见钱就喜欢……”(第7回)如此的朝廷、如此的官员、如此的变法,怎不令人痛心疾首!正如王庆寿《地府志·叙》中所说:“是书以地府托名,而实关世事。骂鬼耶,骂人耶?而人为鬼为蛾,则以鬼视之,而以鬼骂之矣……”

和吏治腐败同样威胁着中国人的还有许多痼疾:迷恋鸦片、沉溺牌桌以致打着“维新”旗帜招摇撞骗……所有这些,作者笔下都有人骨三分的揭露、抨击。

对鸦片烟的危害,很多作品都有所涉及。《百大妖精斗法奇观》中先有芙蓉城主乌烟大王凭借着“金钱摄魂斗”、“收脂吸髓箫”居然大败天兵大将(第21则)。另“番邦有恶魔曰阿胶大王,专吸人精血,占据芙蓉城吞云吐雾,善大魔力,与亲善者咸为其所迷惑,沉湎而不知返……”(第83则)“阿胶大王擅吸髓迷魂枪、有法宝金银爬灰斗、长明灯、钻窍针、乌烟匣、乾坤盘。”(第85则)而陈著《新西游记》中唐僧、八戒、沙僧师徒竟然也染上烟瘾。《也是西游记》中师徒们则陷身乌烟阵中,还是小行者连破婴粟真人烟杆子、烟缸、烟枪三件法宝,最后在菩萨的指点下,方得脱身。《新天地》干脆说阴司的文官武将、吏役兵丁“十停中倒有九停是鸦片烟鬼”(第10章)。由此可见,作家们对于鸦片的危害是有共识的。他们都希望国民能够真正强壮起来,中国能够真正强大起来。

另外,对于那些打着“维新”旗帜招摇撞骗、大作表面文章者更是毫不留情地讽刺、挖苦。关于留学生,《地府志》中的假洋鬼子姚兆南是一个代表。这位不学无术的家伙为骗取钱财,居然冒充留学生,办新学,最后遭到报应。李著《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摇身变为新学生,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新天地》中众神仙下凡考察,要装扮成出洋留学生回国的样子,为逼真起见还向土地爷买了假文凭,因为“现今出洋留学生是最尊贵的”(第12章)。面对上海城城门的改建,用土地的话说:“这是现在改行宪政,人人讲求新学,风气开通的讲究。”猪八戒道:“怪不得那些新学家,讲的什么开通进步,原来是开通了城门,车子进城的进步。”(第16章)又借众神仙之口说“可见他国中内容腐败,大小官吏都是些阳奉阴违,口讲的什么维新改良,一派是欺人之谈罢了。”(第17章)

创作者一方面不遗余力抨击、诅咒旧世界,一方面又在勾画新世界的蓝图,憧憬着新中国的未来,很多作品的结局都是耐人寻味的。

如《蜗触蛮三国争地记》的结局是:“蜗牛王一怒,而二国之王称臣奉藩,厥角稽首。国日以富,兵日以强。”(第16回)而《地府志》第40 回,洋鬼子费尽心机妄想控制阴司转轮权,进而控制阳世中国,结果是机关算尽,天廷派包公重任阎王,整顿吏治。卖国求荣者老猿、汪楚生、姚兆南等皆遭恶报。英人克礼儿不得不托梦给英王,“中国大皇帝,天命所归,应享万世太平之基,嗣后彼此交往,务须诚信相孚。再不可怀奸挟诈,欺负中国,自取天谴。”从此“中英的交情,愈加和睦,共享世界承平。”

所有这些都说明,此期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是鲜明的,他们所关注的除了现实还是现实。传统的神魔小说这一艺术形式,在他们笔下又有了新的变异,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了这类小说“谈天说地”“向壁虚构”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有意淡化神魔色彩,强调现实寓

意性。他们强烈的主体意识使这些小说具有浓烈的时代性。所以,清末民初的神魔小说基本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为中规中矩沿袭传统,乏善可陈;一为有意创新,注入活力,为新的小说模式(科幻)出现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3)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新旧杂糅的局面,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神魔小说发展的强大惯性使然;另一方面则是新观念,尤其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读者的审美趣味一直是小说兴衰的一个主要推动力。神魔小说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其迷离倘恍、奇幻相生的艺术境界获得了读者的青睐。可以说,读者的好奇尚异心理,对神魔小说的创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经典作品的典范意义同样不

可忽视。神魔小说的创作一直没能摆脱它们的阴影笼罩,这是神魔小说繁盛,也是神魔小说衰落的主要原因。这几部经典之作的问世无疑为这一小说类型开辟了新天地;同时其强大的向心力也使得这一流派创作难以摆脱固有模式的影响,只能沿着惯性轨道滑行。晚清的神魔小说创作很大一部分是这种滑行的结果:因循守旧,生机渐绝。

至于神魔小说新生命力的注人,则要归功于晚清这个特殊的时代,归功于一大批有强烈时代感的作家的努力。当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老大帝国美梦的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不得不放眼世界,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西方的一些新兴观念、进步思想,诸如“民主”、“平等”、“自由”纷纷涌人,成为知识精英们启迪愚蒙的先进思想武器。而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新小说”理论的提出,在小说创作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小说成了“改良群治”,成了“新民”的有力武器。所以,这一时期神魔小说创作中出现大量的新观念、新思想也就不足为怪了。《绘图新天地序》的一段话就颇具代表性:“《新天地》二十章,绪意近事,以供硕学志士茶余酒后消闲醒世之助也。欧洲各国政治之进步,小说功多,所以目为国民之魂,岂不然哉?今《新天地》之出现,也愿我中土人民一更新象,来就立宪国下,同登《新天地》之新世界,甚新国民之厚望也。”正是在这种“改良”思想的指导下,神魔小说的创作才出现了新的变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期的许多创作者都是报纸编辑、翻译家,所作小说往往不止一种。如陆士愕,“著书不下五十种”,尤以谴责小说见长。葛啸侬作品也不下6、7种;30回本《新西游记》的作者李小白,还著有言情小说、滑稽小说多部。5回本《新西游记》的作者陈景韩,曾任《小说时报》、《妇女时报》、《新新小说》主编之职。主要从事外国小说翻译,译有《虚无党》等十余种。撰《天上大审判》的亚东破佛(彭俞),曾在上海创办《竞立社小说月报》,著有小说、译著多种。

这些创作者面对满目痰疮的旧中国,面对不断涌人的新思想,对这个世界一方面充满了僧恨,一方面又充满了憧憬。职业的优势使他们对社会的变故保持高度敏感。如光绪33年(1907)徐锡麟、秋瑾死难,此期的几部小说都有所涉及,尽管态度不一。像完成于光绪34年(1908)的《地府志》就涉及到此事,时效性可称极强。再如康梁变法、张勋复辟、军阀混战、割地赔款、出让主权……这些都是创作者所关注的。只是迫于多种原因,这些事件人物在他们笔下稍加变形,就成了饶有兴致的神魔形象,如《百大妖精斗法》第25则“曲辫子煽惑猪婆龙”明显讽刺康有为以及辫帅张勋策动复辟事件。“神魔”成了作者玩的一个障眼法。

当然,这些创作者在自觉地利用小说的形式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染上了“新小说”的通病,过分强调其社会政治功用,忽略其艺术性,“辞气浮露,笔无藏锋”。

尽管如此,清末民初的神魔小说还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它们处在一个新旧的交接点上,一方面因循守旧,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在创作中体现出新意,尽管这种新意可能对神魔小说创作传统有所背离,但却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所以,此期的神魔小说创作一方面可视为旧有小说类型的终结,一方面可视为一种新的小说类型(科幻)的发端。

①参见胡胜〈因革期神魔小说试论〉,《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1期。

②参见胡胜〈论衰蜕期的中国神魔小说〉,《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5期。

③蜗庐寄居生〈序〉

④李小白《断西游记》一琴一剑斋生〈评话〉

第8篇: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该影片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银行家安迪·杜弗雷的妻子及其情人被杀害,而安迪被法官、陪审团误判为杀人犯而被关至肖申克的监狱中。腐败的监狱导致其在即将真相大白之时仍无法得以昭雪,反而备受精神、肉体的摧残。但主人公并未被多舛的命运所摧毁,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不仅逃脱了监狱,还拯救了大批狱友,使其重拾尊严、信念。下文将以“救赎”这一主题出发,结合反讽手法等就该影片的文学特点展开探讨。

 

一、 人本主义之救赎

 

所谓的“救赎”之说,最早源自于《旧约·以赛亚书》中所提到的救赎一词,指的是所践行的基督思想,该词作为该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其所揭示的是基督教所蕴含的自由主义、宗教信仰等问题,属于美国意识形态的核心,而“救赎”作为该影片的主题,始终贯穿于该影片剧情的始终。

 

对于那位获得了迟到的自由的老者,即瑞德(Red),正是英文“救赎”(Redemption)一词字母的前三位。而典狱长沃登所哼的调子 ——“坚固堡垒”,正属于教会圣诗,其歌词大致如下:上帝就是我坚固的堡垒,是永不会动摇的保障,上帝是我随时随地的帮助,带领我脱离危险与恐慌;历代的仇敌撒旦,依然在兴风作浪,奸狡强势的他,残酷而毒辣,凶恶非常难防重重。[1]当沃登打开了藏有男主人公鹤嘴钳的《圣经》之时,所翻开的正是那篇《出埃及记》,该章节所描述的是犹太教徒仓皇逃离埃及之过程。

 

而影片这一“另类”主人公安迪,在肖申克的监狱呆了多年,却并未等到上帝对他所带来的救赎,他是凭借着自我对于善良的坚持,多次撞击、敲打着残酷而黑暗的监狱制度,不仅最终完成了自我的救赎,还试图帮助其他狱友得到心灵的救赎,最终,他成功地拯救了瑞德。从这一角度来看,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安迪,以救世主之姿态出现,但他的“救赎”并非基督教意义上的救赎,而是对当前社会、人性等各种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揭示了20世纪西方等国家信仰的严重缺失,人本主义对神本主义的替代之希冀固然美好,或许仍体现了人间的善美,也迎合了影片的主题,对于美好事物永不消逝的愿望,人们只有保持自己的尊严,永存信念,才能带来希望。

 

二、 反讽之态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反讽刺修辞手法成为当时文艺界的生存态度和思维方式,这个结果要归功于浪漫主义。反讽刺修辞富含强烈的批判主义精神,作为现代化的艺术法则,它是美学届创作的准则,运用对立、悖逆展示出人生态度和析学思考,即基本特征所在。《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反讽手段是多层面策略,从对立的角度入手,在结构中对救赎、崇高、自由和真相进行解构性的批判。结局属于温情主义,这无疑瓦解了批判的艺术深度。美国佩斯大学的著名教授罗伯特·迪雅尼说过,反讽刺修饰手法在叙事性作品中的表达方法一般包括作品事件中运用、作品语言中运用和作者观点中运用。

 

言语反讽之态。安迪在近20年的时间里用鹤嘴钳开凿通道,并把鹤嘴钳藏在《圣经》中以便逃过监狱的检查,正像典狱长说的“救赎之道就在其中”。[2]安迪曾被询问到是否无辜,瑞德则淡淡说自己是整个肖申克监狱中唯独有罪的人,言语虽然平淡无奇,但似乎更透露着对罪恶的麻木感,长期的监狱生活让他感到无罪和有罪之间没有什么差异。在最后的假释过程中,瑞德使用的反讽语气使整部作品充满黑色幽默,拓宽了观众思考的空间,加深了思考深度。

 

情景反讽之态。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丰富的经验知识使安迪成功获得自我救赎,这也符合了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是人类理想和精神上的救赎。深度思考的观众很难从《肖申克的救赎》中获得现实的解脱。安迪虽然适应了监狱的体制化生活,但他始终要重新回到社会中,就像布鲁克斯一样,布鲁克斯在监狱中生活了几乎一生,他的肉体和灵魂已经被完全体制化,不知道什么是规则,什么是秩序,他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尽管肉体获得了自由,但灵魂却永远无法获得自由,在社会中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所以最后他自杀了。由此可见,灵魂和精神的解脱才是真正的自由。

 

主题反讽之态。作者对作品的描述并没有指明现代化社会的种种弊端,而是采用金钱和逃避的手段对崇高、神圣进行深度的解构,并对主人公崇高、神圣的英雄形象进行构建。从表面上看,肖申克监狱是一个救赎罪犯、惩罚和教育社会犯罪的机构,但从内在事实上分析,它在体制上却是安迪通过自我获罪方式进行自我救赎行为的方式,也就是为诺顿洗钱的做法。这体现了现代化社会的苍白和虚无,作者的解构方式充满了悖论,救赎主题具有含混、复杂的特点,使整部作品展现出反讽的深层张力。

 

三、 影片中的宗教隐喻

 

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各种隐喻比比皆是,有如友情隐喻意味的美女海报,有如隐喻最终释放之口琴,但所有隐喻中,宗教隐喻最为显著,且很多隐含《圣经》之词汇反映了影片罪恶、救赎之思想主题。

 

(一)有关《圣经》经文之隐喻

 

在电影中,《圣经》是一个重要的隐喻道具,影片中对于经文内容的引用很多。如典狱长沃登戴着教会所颁发的30周年纪念襟章,办公室桌所摆着的纪念盘上赫然雕刻着的鎏金大字——“基督就是我的救世主”,虽然满嘴不离经文,善于采用教义对犯人进行训导,甚至为囚犯人手发放一本《圣经》,向新犯宣布 “不可亵渎的上帝,不可妄称上主之名”,但实质却是个道貌岸然之人。[3]他将自我置于一个与上帝相同的位置之上。当他在查房过程中,发现安迪手中的《圣经》,问他最中意哪一句时,安迪回答的是这一句:“因此你们必须警醒,这是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上帝何时才来。”典狱长沃登的回答则是:“我最喜欢的是‘我就是世界的光,只需跟从我,就断不会迈向黑暗,就可以获得生命的光’。”不仅如此,他严重告诫犯人:“在我这里就必须将灵魂交予上帝,将肉体交予我。”他在清晰地向犯人们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就是你们的上主,只有我能够主宰你们所有人的命运。在他的办公室和家中,各种经文刺绣有很多,而他本人对于《圣经》也极为熟悉,甚至得到了游刃有余、信手拈来的地步,但是,他的内心与行为肮脏、令人不耻,所有的表面现象都隐喻着他信仰的缺失与虚伪的人性。他要求犯人们必须严格的“遵守圣经”,甚至假借主之名训斥众人,他并不将《圣经》视为犯人的救赎之具,而是将其作为禁锢犯人们的精神枷锁,他自身残暴而邪恶,借助于犯人来为自己赚黑钱,并让安迪将他的黑钱洗白,他手握犯人的生杀之权,为破灭安迪的重生将汤米杀害,他践踏了所有的道德和法律准则,甚至借助于《圣经》做着魔鬼一般的邪恶之事。[4]安迪虽然在《圣经》中,挖了小洞用以存放锤子,表面上来看,是对《圣经》的破坏,但内心的灵魂却善良、公正。安迪、沃登在对待《圣经》时截然不同的对比,成为该影片最大的隐喻,寓意救赎者、迫害者间难以调和之冲突,展现了反派人物的邪恶,也凸显了安迪的善良,是内心光明与黑暗的对决。

 

(二)有关洗礼之隐喻

 

“洗礼”被视为耶稣所设立入教之圣事,使人们藉由圣神与水之洗礼而获得重生,象征入教者原罪、本罪获得赦免的一种神圣的仪式,作为其接受圣灵、恩典的标志。在该影片中,有关洗礼的隐喻也十分显著。当主人公进入肖申克监狱的第一天,正如其他新犯人一样迎接老犯人之嘲弄、狱警高压水枪之冲洗,劣制消毒粉的喷洒等过程,由于劣质消毒粉的刺激,安迪全身刺痛发红,需要赤裸着身子进入牢房,而那种姿态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般,所有画面所构成的就像一个基督教入教新人之洗礼仪式一般,隐喻着安迪在受到一番洗礼之后,将自己的过去深深地埋葬,并将在监狱中重新开启新生活。这同典狱长沃登所开始的训话一样,他要求新犯来到监狱的首件事,就是必须坚定地信奉圣经和上主。[5]在《圣经·马可福音》中所提到的:“信而受洗就一定能够获得救赎,而不信者必以定罪。” 沃登想要效仿上帝,为每个囚犯进行洗礼,洗礼后他的重生正是将他这位专制的魔鬼推崇为上主,并受到他的任意摆布,不然必将遭至这一魔鬼的惩罚。在他的意志下,犯人的命运被主宰,他可以把犯人关如鸡奸犯房中,使其备受非人的侮辱,他可将其单独监禁,使他孤独一世,还能将洗脱冤情的重要证据毁掉,使蒙冤者永世难以沉冤得雪,他甚至能够制造借口,使犯人无端亡命。而初入监狱之洗礼,寓意着一种邪恶的洗礼,是同基督教义本质相悖的洗礼,是要以摧残之方式将犯人们的灵魂收服,是对犯人们精神的践踏、灵魂的折磨,是一眼不尽的黑暗。

 

(三)有关救世主之隐喻

 

正如基督教所认为的那样,亚当、夏娃由于受到撒旦的诱惑而偷吃禁果,悖逆了上帝的意思,导致其罪恶传至了后代。而随着人类的代代相传,导致每个人都身带原罪,怀揣着恶念来到这个世界。这种原罪与后天的犯罪致使人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罪恶,导致人类难以自拔、无法自赎。在上帝的怜悯下,借助于童贞之女玛利亚的怀孕,诞下了耶稣,使其代人类而受难,作为人类之救世主,将其从种种罪恶中加以拯救。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这一人物形象也被隐喻成了救世主的形象,而典狱长沃登被隐喻为撒旦,肖申克监狱则是一个黑暗的王国,沃登就是这座暴力之池的国王。基督教义中,耶稣与魔鬼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并借助于复活成功战胜了撒旦,使他失去了对于罪人的统治,使人类由黑暗之地获取了赎救与自由。在沃登的控制下,使囚犯逐步丧失自我,成为他敛财之工具。安迪在那样一个魔域之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无畏与人性、敢于抗争,唤醒其他狱友习惯被禁锢的灵魂,并始终不忘积累沃登的犯罪证据,当越狱成功之后,他不忘将这些证据寄往报社,揭发沃登之罪行,使诺顿因畏罪而自杀,从而将所有罪孽终结,使其他狱友摆脱了魔域的压迫,成为肖申克监狱的救世主。

 

结语

 

总而言之,《肖申克的救赎》是人性深层次的探讨,它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运用哥特冲突和反讽刺手法充分展现了救赎的内容实质。坚强不能够拯救大众,伟大才可以,坚定信心和力量,冲破监狱体制化的束缚,重获精神自由。借助多样式的基督教符号,蕴含丰富化的宗教元素,采用明、暗两条线索进行叙述,从艺术角度出发,对人性和信仰等问题进行理性辩解,体现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此外,《肖申克的救赎》的艺术展现形式给观众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观众体会到西方文化思想和宗教信仰。宗教隐喻的表现手段深深的触动着观众的心弦和灵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进而造就了《肖申克的救赎》的巨大成功。

第9篇:金钱的魔力教学反思范文

这个奖项与FISM世界魔术大赛冠军并称魔术界的奥斯卡,与FISM不同的是,“年度魔术师”并不是一项赛事,而是由评委会综合考量全球知名魔术师当年的表演、创意和影响力,遴选出一位杰出者。

须发尽白的传奇魔术师尤金・伯格说:“得到这个奖,刘谦就称得上是‘魔术师中的魔术师’了。”

“见证奇迹的时刻”是刘谦标志性的话语,这句话从大年三十晚上那个“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流传开来。魔术学院的颁奖礼上,刘谦在一段简短的英语致辞后,特意对着镜头,用中文说了一句,“从现在开始我会继续努力的,从现在开始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一年赚到了一辈子的钱

刘谦的经纪人何晃杰原来是电视台节目制作人,从2001年起,就跟刘谦合作在各地制作魔术类电视节目。他笃信刘谦能红,“他一天能花18个小时精研魔术技巧和现场表现。这个行当里,像他这样持续用功的,我没见过第二个。”

2009年春晚,刘谦拿着两根橡皮筋上台。三个简单的魔术变完,“像一阵旋风一样火了”,何晃杰一天要接十四个小时的电话,“谈演出的、谈合作的、约采访的”。“春晚一结束,我的行程就排满了,半年去了四十多个城市。最厉害的时候,一天跑五个地方。现在说起来,大陆很多城市我都去过,但是一点印象都没有。”那一年,他赚到了“一辈子要用的钱”。滚滚而来的还有各种负面新闻,报纸版面上的大魔术师是一个见异思迁、游戏人间的负心汉,他的妈妈是假的,他的经纪人很嚣张……

“几乎每两个礼拜就有一个负面新闻,一个没完,第二个又来了。”最终还是工作救了他,因为忙得“连看心理医生的时间都没有”,他只能跟着那看不到头的工作单子,从年头跑到年尾,虽然坏消息还是走到哪儿跟到哪儿,但他已经获得免疫力。

以简胜繁

与绯闻齐飞至今的还有对他的质疑。

说他抄袭的有,说他的表演没有技术含量的有,更多的是针对他的表演,圈内圈外一起发力的各种揭秘。

1985年出生的张国洲,已经是内地的近景魔术小天王,拿过不少国际比赛的冠军。今年夏天,他将出征FISM魔术大赛。刘谦是他心目中的全能魔术师,“普通观众看得最多的是刘谦的近景魔术,其实他在自己的巡回演出中也会表演舞台魔术。刘谦最厉害的是他的表演能力,他能把一个很简单的东西演绎得非常神奇。他可以买一个很贵的、用来变人的道具,只是站在上面表演一个三连环的魔术。他就这样帅!”

刘谦坚信魔术不是比复杂,也不是比难度,“而是比在正确的时机正确的场合选择适当的魔术。魔术效果只有十九种――消失、出现、漂浮、穿透……怎样在这十九种里面做出自己的风格,让观众耳目一新,感动人心,这才是魔术师真正的工作” 。

年轻的时候,他也曾密集练习过各种高难度的魔术技巧,“练到简直要疯掉”。但后来,他很少使用这些,“就像弹钢琴,你必须经过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一样,那个会内化在你的表演里,成为你内功的一部分,但不见得需要在表演中炫技。”

4月1日的颁奖礼上,作为“年度魔术师”得主,他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魔术师们做了五分钟的现场表演。

“观众都是魔术师,很多是大师级的,许多传奇人物都坐在台下。我想了很久演什么,后来挑了一个传统经典的魔术,大概传到现在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很多魔术师都会,我希望让他们看到,同样的魔术,从我手上表演出来,跟别人都不一样。”

魔术师安德鲁・戈尔登赫什赞叹刘谦的表演,“很直接,却极有穿透力,有点极简主义的味道!”

继续等待

“歌手偶尔走音,他还可以继续唱下去;跳舞的,摔倒了,还可以继续跳;但是魔术一旦失手,你就变不下去了,所以魔术师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不能有一点失误,可能关键时候,你手抖一下,就完了。”

成名之后,稍有失手就是“身败名裂”,刘谦的焦虑日益加重。每次演出前,他都会再三确认每一个环节准备无误。即便如此,意外仍然随时发生,几乎每场表演都会出些小状况――他曾经连续7天被喷出的火焰烫伤右手同一部位,“烧到最后,我都能闻到烤肉的味道了。”

日常生活里的他,报复性地粗心大意,手机、钱包、护照都丢过。与舞台上形成鲜明反差的还有他那出人意外的沉默,张国洲参加一个魔术比赛时深深领教了这位前辈的内向。

“我当时是选手,他是评委。我发现他特别不爱说话,总是自己玩自己的。如果熟了,你主动跟他说话,他会回答你,但是你不开口的话,他永远都不会主动找你说话。”

刘谦笑着承认这一点,他觉得自己内心深处好像有个开关,“我如果把它打开,就可以变成有趣的人,但是我不能一直开着,电力会用完的。所以我平常要存着电力,当我需要的时候,再把它打开。”

小时候,他学习不好,运动能力也不出众,没什么过人之处。九岁时参加一个魔术比赛,干掉了一帮比他大好几岁的大哥哥们,从大卫・科波菲尔手中捧走了冠军奖杯。

“以前妈妈跟我说,付出就有回报,我不是特别能理解,因为好多事情,你没有天赋,实际上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唯一就那一次,我突然懂得了那句话,原来,我真的可以在一件事情上胜过其他所有人,只要我足够努力的话。”

枯燥艰苦的训练,提心吊胆的表演,渐渐磨灭了许多最初的惊喜,“魔术师其实是最难享受到魔术带来的欢乐的人,魔术师看魔术是看不到表面的,只能看到背面,我们看到的其实都是技术、手法、道具”。

“由于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看破秘密,所以我们很难看到魔术神奇的那一面。”技巧越高超,眼睛越毒,圈内地位越高,越觉得乐趣寥寥。

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无所皈依,“我认识的魔术师好像绝大多数都是唯物主义者,很少有信神的。传说中谁有超能力,谁有特异功能,谁有气功什么什么的,一般人会信,魔术师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对我们来说,任何不可思议的现象都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在一个魔术师眼里,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的摩西很像是他们的始祖,摩西凭着上帝赐予的超能力,能把手杖变成蛇,喝令红海分开,还可以敲打磐石,从石头中流出清泉……这些,后来的魔术师都可以借助道具和技巧,在舞台上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