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翻译技术范文

翻译技术精选(九篇)

翻译技术

第1篇:翻译技术范文

关键词:翻译技术 课程设计 翻译记忆

一、引言

在信息数字化、经济全球化、翻译市场激烈竞争三个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翻译技术正从翻译实践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职业翻译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工具;基于翻译技术对翻译实践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的趋势,翻译技术也随之成为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中日趋重要内容和课题。当前,市场需要大量既具有较高翻译技能又掌握翻译技术的翻译人才;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已经或即将成为翻译工作者进入大型企业、跨国公司、本地化公司、翻译公司工作的必备条件。

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培养翻译人才的目标定位主要是高校教师、文学翻译和口译人员,培养模式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文学和语言学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袁亦宁,2005)。因此,一方面,翻译市场需要的主要是掌握翻译技术的从事非文学翻译的翻译人才;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包括翻译专业)的翻译教学内容主要是文学翻译,而对翻译技术几乎不涉及。当前中国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与当前我国高校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在英语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的已有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翻译技术课程十分必要;这正是本研究――翻译技术课程设计的内容。

二、课程设计理论

James Dean Brown提出了课程设计系统法的理论。此理论框架包括六项主要内容:分析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对象和制定教学目标、目的,教学结果测评,选择、编写、改编教学材料,教学实施,全面评估大纲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此六项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整体,使课程设计得到不断完善。Brown的课程设计模型系统实用,可以用于

指导翻译技术课程设计。

三、需求分析

为了具体了解翻译技术课程的可能对象对本课程内容的具体需求,笔者通过对某大学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

1. 绝大部分学生都学习过计算机文化基础或类似的课程,并且大部分可以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完成日常的文字处理任务。

2. 大部分学生仍然主要使用纸笔工具进行翻译,而对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代表的翻译技术与工具所知甚少,有过使用经验的更是寥寥无几。

3. 大部分学生对翻译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并且愿意学习翻译技术,培养非文学文本的翻译技能。

4. 在教学方法方面,认为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较好的居多。

四、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

翻译技术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和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他们专业知识提出的挑战。修课者在计算机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及入门水平以上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在语言基础方面需要具备较强的英文和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翻译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 掌握一般软件中与语言、翻译相关的功能;

2. 掌握一种以上的本地电子词典、翻译记忆系统、机器翻译系统的使用方法;

3. 掌握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

4. 掌握语料库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5. 初步掌握各种实用文体文本的特点与翻译方法。

五、教学测评

教学结果测评由以下部分构成:1. 到课情况及对课程的贡献(20%);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0%);3. 课程翻译项目(30%);4. 期末考试得分(20%)。本课程,虽然有期末考试,但是基本上采用形成性评估,重视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课程翻译项目完成情况。

对课程的贡献主要是指参与课堂讨论和寻找、分享课程学习资源。翻译技术涉及计算机应用,文科专业出身的人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达到精通,即便是教师,也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这是跨学科带来的不利于学习翻译技术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正因为翻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所以,网络上有关翻译技术的资料很多,这又有利于翻译技术的学习。因此,使用翻译软件时遇到问题,既可以提出作为课堂讨论,也可以到网络上查找解决方案,而后到课堂上分享学习资源或解决方案。

课后作业视课程的各个具体模块而定。

本课程在第六周布置课程翻译项目。该项目为将英国利兹大学翻译研究中心联合欧洲其他几所大学制作的多语言翻译技术教学网站(http://ecolore.leeds.ac.uk)翻译为中文。网站语言包括多种欧洲语言和日语版本,但是没有中文版。该网站文字长度适中,设计符合标准,内容又是翻译技术教学,非常适合作为本课程的课程翻译项目。通过翻译本网站,学生既可以体会到翻译技术在翻译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又可以练习非文学文本的翻译,还可以从中学习翻译技术,可谓一举多得。全班学生既有分工(每个学生完成若干网页的翻译,具体数量依据班级人数而定),又有协作(全班学生翻译的是一个网站,术语应该一致),最后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将翻译成果通过免费空间,供中国学生学习。

期末考试有填空和问答两种题型,主要考察本课程讲授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材料

翻译技术课程的现成可用的教材不多,国内市场上可以见到的翻译技术方面的教材是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中一本《译者的电子工具》(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本课程的纸质教学材料可以选择本书。但是这本教材的缺点是:内容深度欠缺,基本上没有动手练习,不针对汉英互译。

教学材料的第二部分是课件,包括演示文稿课件和录屏动画课件,这是教学材料的主体。演示文稿主要是概念讲解和操作的静态演示,而录屏动画则主要是操作的动态演示。录屏动画既可供学生课堂学习,也可供学生课下复习或参考(因为操作步骤很可能会忘记)。

教学材料的第三部分是课程支持网站。可以使用网上提供的免费空间,如赛腾网或Google提供的免费建站空间解决课程支持网站的搭建。课程支持网站主要为教师收集的网上资料集锦;同时鼓励学生分享好的学习资料,并及时更新支持网站内容。也可以尝试让感兴趣的学生制作、管理课程支持网站。

教学材料的第四部分是翻译软件。

七、教学实施

本课程将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模块:

1. 电子词典(软件:金山词霸、灵格斯;练习文本:法律文本)

2.术语管理(软件:MS Excel和塔多思翻译套件中的Trados MultiTerm;练习文本:财经文本)

3. 翻译记忆(软件:TRADOS Translator’s Workbech和TagEditor;练习文本:科技文本)

4. 机器翻译(软件:Google翻译;练习文本:科技文本)

5. 搜索引擎与网络资源利用(软件:Google搜索引擎;练习文本:科技文本)

6. 语料库在翻译中的应用(软件:http://省略.uk;练习文本:新闻文本)

本课程采用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先通过幻灯片简略介绍一项任务并在教师机上演示该任务的执行步骤,然后要求学生在学生机上完成相同的任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学会如何做一件事。接下来,讲解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原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可以举一反三;最后说明执行此任务时常见的问题,使学生注意到执行此任务的重点、难点和意外情况。每完成一个任务之后都有一个类似的任务作为课后作业,供学生练习之用。

八、课程评估

课程设计评估是课程系统规划不可或缺的一环。本课程的评估应该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数据收集方法,并通过课程评估来提升本课程中各个要素,从而提升整个课程。另外,鉴于翻译技术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课程必须跟上翻译技术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袁亦宁.翻译技术与我国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05,(1).

第2篇:翻译技术范文

关键词:AP1000核电技术;AP1000核电英语;翻译技巧

作者简介:万小燕(1985-),女,湖北黄冈人,中国核工业集团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浙江 台州 317112)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234-03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日见突出,核电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全面应用模块化建造技术、简化的系统设计和非能动技术,与传统的核电技术相比,大大提高了电站的建造效率和安全性能。三门核电工程是我国首个三代AP1000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项目的目标是通过三代核电的技术转让及依托项目的建造实施过程使中方形成自主建造后续三代核电机组的能力,并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实现AP1000技术的国产化。

利用AP1000技术的基本前提是实现记录AP1000核电技术的文件资料的成功汉化。AP1000核电技术专业英语(以下简称AP1000核电英语)的文件资料用词准确、语言简练、表达客观、上下文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这些特点使其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给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AP1000核电英语的特点,探讨了翻译技巧,以期对翻译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科技翻译的标准

现代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把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用译文语言、以译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确切而完善地重新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活动。[1]近百年,我国翻译界普遍采用严复的“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基本准则。“信”,即译文内容要忠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意思;“达”是指译文的语句、结构通顺,符合译语表达习惯;而“雅”则是在“忠实、通顺”的解释中集中体现为“保持原作的风格”——则可谓是笔译的最高境界了。[2]

AP1000核电英语要求用词专业、语言简练、表达客观。“信”是翻译的首要原则,对原文不准确的翻译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影响生产活动的质量。翻译求“达”,小到文中一个词的理解,大到对整个文章结构的把握,只有做到了“达”,才能使读者更好地掌握文章传达的信息,用于指导生产。“雅”是指翻译中的逻辑美和简洁美,AP1000核电英语的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对雅的追求。在翻译中,准确规范、通顺易懂处于更重要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AP1000核电英语的翻译不追求美感。AP1000核电英语最具特色的美是逻辑美,因为其表达的是科技事实、概念、原理,在翻译时要把握住结构严谨、逻辑缜密、无懈可击的原则,使译文不但呈现出极强的说服力,而且还体现出文章的逻辑美。

二、AP1000核电英语的特点

1.词汇层面

英语中的科技文体并无一套独特的语法体系,与其他文体相比,“相同之处远远超过差别。在各类英语之中,有着共同的核心语言,任何一类英语中最大量、最常见的语言现象都属于核心英语”。[3]AP1000核电英语与核心英语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即使某些词汇也同属于核心英语,但在AP1000核电英语文体中也有其特定的含义。AP1000核电技术资料中的词汇大部分从通用科技词汇中引申而来,但在核电技术背景下,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说法。如containment根据container (容器)引申而来,由于核电站“安全第一”的特点而有了“安全壳”的叫法。大量普通词汇结合核电行业的特点及核电厂的构造、原理功能等因素,引申出了核电领域内的特定含义,而且同一词汇用于不同的系统或设备有着不同的译法,如cooling shroud被译为“冷却风罩”,Core shroud被译为“堆芯围筒”。

2.句法层面

AP1000核电英语中多使用名词化结构、被动语态及长句,体现技术资料的客观、简洁、逻辑严密。

《当代英语语法》在论述科技英语时指出,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是科技英语的特点之一,因为科技文体要求行文简洁、表达客观、内容确切、信息量大、强调存在的事实。[4]AP1000核电英语较多使用名词化结构,体现文章的客观、简洁、结构严谨,如:In case of loss of both normal and preferred power sources due to operation of protective relays and devices for the UATs and MSU concurrent with a turbine generator trip, an automatic transfer will be initiated to switch over loads from the UATs to the RATs.

根据英国利兹大学John Swales的统计,科技英语中的谓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被动态。这是因为科技文章侧重于叙事推理,强调客观准确,第一、二人称使用过多,会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5]在介绍系统功能、运行原理时,AP1000核电英语使用了大量的被动语态,如:The normal ac power supply to the ECS is provided from the station main generator.

为了明确陈述事物的内在特性和相互联系,体现上下文严密的逻辑关系,AP1000核电英语中常采用包含多个子句的复合句,或包含许多附加成分的简单句,即大量使用长句,如:Isolation valves allow either train of booster/main feedwater pumps and associated suction strainers to be isolated for maintenance during power operation if necessary.

三、AP1000核电英语翻译常用技巧

AP1000核电英语的特点使其翻译不同于一般英语的翻译,译者在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采用恰当的翻译技巧,才能达到“信”、“达”、“雅”的目的。

1.词义引申

词义的引申是指将一个词的意义在其原始意义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背景和逻辑关系加以引申,选择适当确切的目标语来表达,使译文通顺流畅。在翻译工作中,有些词如果生搬硬套字典上的意思,会使译文晦涩难懂,表达拗口,因此需要对其意思进行适当的转化。

“Internals”在核电设备名称中使用频繁,是根据“Internal(内部的)”演变而来的,在指反应堆内的设备时被译为“内部构件”,而在“Pump Internals(泵芯)”中被叫为“芯”。“decay heat”被译为“衰变热”,decay的“衰变”意思是在其原始意义“衰退”的基础上,根据AP1000核反应堆的反应特点引申而来的。

词义的引申不限于专业词汇的处理,而是AP1000技术资料翻译中常用的技巧。如:The 6.9 kV 60 Hz (10.5 kV China project only) (11 kV) (50 Hz) system is designed to supply the maximum demand of the loads served without exceeding the continuous ratings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6.9kV 60Hz(中国项目为10.5kV)(11kV)(50Hz)(中压供电)系统的设计能够满足相关负荷的最大用电需求,不会超过电气设备连续运行的限值。(“Supply”没有直接译为“提供”,而是根据其搭配“supply the maximum demand of”译成“满足”,语句通顺,表达清晰,更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词义的引申不得超过原始意义允许的范围,否则,就偏离了原文的意思造成曲解。

2.词汇增减

首先,词汇的增加是指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在翻译时增添一些原文无其形而字里行间有其意的词,以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表现能力各有千秋,在表达同一概念时,使用的词语数量往往不同。有时按照原词量译成汉语后,译文会显得语义不完整,或者表达含糊不清。译者如果能够顺着原文思路挖掘出字里行间的意义,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稍作润色,便可使译文表达准确,结构严谨。例如:

(1)The load shedding does not apply to the medium voltage buses ES7 (and ES8), which have only one source of power and are energized during plant startup only.甩负荷设计不适用于中压母线ES7(和ES8);此类母线只有一个电源,并且仅在电厂启动过程中通电。(增译“设计”一词,译文前后连贯,意思表达准确。)

(2)After prolonged use the EDI demineralizer membranes and resin become ineffective in removal of impurities.经过长期使用后,EDI电离除盐装置隔膜和树脂会丧失杂质去除能力。(根据中文表达习惯,增加了具有动词意义的抽象名词“能力”。)

其次,词汇的减少是指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删除原文字有其形译文字面上不需要的词,避免译文的拖沓、累赘,甚至是逻辑上的重复和多余。例如:

(1)The power feeds for the four RCPs are provided by the ECS.4台主泵由ECS系统供电。(删除意思重复的“feeds”。)

(2)The main feed water pump discharge motor operated isolation valves can be opened or closed under manual control from the control room, or can be placed in an automatic mode. 主给水泵出口电动隔离阀可在控制室手动控制,也可以将其置于自动模式。(阀门只有“打开”或者“关闭”两种状态,因此译文中省略can be opened or closed的翻译,语言简练,表达清晰。)

3.词性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表达形式各异,要使译文忠于原文、语言畅顺可读就不能局限于逐词对译,必须进行适当的词性转换,名词转换为形容词、动词;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等。例如:

(1)Recovery of thermal energy from the blowdown fluid improves the overall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plant.(Recovery由名词转换为动词“回收”,灵活地处理了名词化结构。)从排污流体中回收热量,可改善电厂的整体热效率。

(2)To monitor the chemistry of the steam generator blowdown water,continuous blowdown samples are collected from each steam generator blowdown line and are analyzed within the secondary sampling system (SSS).(形容词continuous转化为副词)为了监测蒸汽发生器排污水的化学性质,从每台蒸汽发生器排污管线连续取样,在二回路取样系统(SSS)内分析。

4.被语态的译法

AP1000核电英语主要是叙述事理,为了表达客观,大量使用被动语态。要使译文表达通顺、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必须对被动语态进行灵活地转换。在翻译时,大部分被动语态需要翻译成主动语态。例如:

(1)To minimize the accumulation of sludge at the surface of the tubesheet in the steam generator, the BDS is operated for a short duration, generally less than an hour, at a maximum flow rate of 1.85% of the MSR (280 gpm per steam generator).为了尽量减少蒸汽发生器管板上污泥的淤积,BDS在短时间内(通常小于1小时)以MRS流量(每台蒸汽发生器280 gpm)1.85%的最大蒸汽流量运行。(被动句译成主动句,原文被动语态的主语the BDS在译文中仍为主语。)

(2)The pressure in the blowdown header is periodically monitored by the plant operator during power operation to ensure proper operating conditions are maintained.功率运行期间,电厂运行人员定期监测排污母管中的压力,以确保系统运行正常。(前半句将原主语译成宾语,而将行为主体译成主语;后半句变被动为主动。)

5.长句的分译

长句的分译使译文以简短的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原文信息,减轻了读者的负担,提高了译文的使用效率。AP1000核电英语中使用大量长句,短语与长句串成连环套形式。如果直接译成中文,会使读者有“喘不过气”之感。长句的处理,需要按照中文的习惯进行语法变换、词类变换,拆分成若干个短句,以达到准确完整地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如果死扣外语语法形式,必然会造成译文冗长,甚至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

长句的分译,并不是孤立地使用某一种技巧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各种翻译技巧的结合。以上几种翻译技巧的处理结果,最终体现在完整的译文上,也就包括了长句的处理。例如:

(1)The two breakers in series scheme is used to ensure that the RCPs are shutdown when the safety-related tripping signal is initiated.为了确保主泵在收到与安全相关的跳闸信号后能够停机,此处采用两个断路器串联的机制。(主句中的目的状语中带有一个宾语从句,宾语从句中又包含了一个状语从句,翻译时要理清句子的结构,层层分解。目的状语to ensure……翻译成一个独立的分句,主句的被动结构译成主动句,状语中的宾语从句译成主动语态。)

(2)High temperature is an indication that the steam generator inlet temperature to the blowdown heat exchanger is too high, that the heat exchanger isn’t functioning properly or that the condensate cooling water flow is not flowing at the required rate to maintain the heat exchanger exit temperature.高温报警表示排污热交换器入口温度太高,可能是热交换器运行不正常,或者冷却水(凝结水)没有达到维持热交换器出口温度所需的流量。(主句包含一个补语从句,从句包含两个原因状语从句。译文拆分成三个分句,结合上下文,增加“报警”一词,省略主句系动词,“indication”转化成动词“表示”。)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AP1000核电英语的特点,探讨了常用翻译技巧。词义的引申是AP1000专业词汇翻译常用的技巧;词汇的增减避免了英汉两种语言表现能力的不同而可能引起的意思偏差;为了实现译文的结构完整、顺畅可读,适当的词性转化尤为重要;AP1000核电英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的适当处理是实现译文通顺的必要手段;长句分译成短句,完整地表达了原文的信息,减轻了读者的负担,提高了译文的使用效率。

在三门核电项目的文件资料翻译工作中,上述翻译技巧得到了有效运用。随着翻译工作的发展,公司已形成了一套翻译规范,如专业词汇意义确定后编撰词典,在公司内部出版;部分技巧,如被动转主动、长句变短句等已被写入翻译技术要求。这些规范将进一步完善,并在行业内推广,以期对核电行业的翻译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平.科技翻译中的修辞处理[J].中国科技翻译,2011,(5).

[2]成妙仙.科技翻译体会点滴[J].山西科技,2003,(6).

[3]王佐良.英语文体学研究及其它[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1).

第3篇:翻译技术范文

论文摘要:翻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翻译技巧,实现词句之间的简单对等,更应该培养学生对于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使用能力。将超文本网络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更新了翻译课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翻译能力。

2000年卢思源教授就曾提出,“当前高等院校的翻译教学和口、笔译翻译人才的培养都是跟不上我国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早已不限于文艺领域,涉及当代社会经济、科技等实用领域的翻译已上升为翻译实践的主体”。Ci7然而,时至今日,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翻译课程设置仍以语言文学为主,大多数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以后,在从事商务往来、产品宣传、新闻、法律、金融、广告等实用性文体翻译时感到捉襟见肘,难以胜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的翻译教学大多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导,教学素材局限于有限的翻译教材和双语资料,教学内容主要着重于翻译技巧的传授和讲解。然而,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部分,翻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各种翻译技巧,实现词与词或句与句的简单对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和各种语言信息工具的综合使用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在超文本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如何在超文本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更新翻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拓展翻译理论教学,对于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超文本网络技术的内涵

超文本(hypertext)一词诞生于1965年。当时,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响应人的思维,方便地提供人们需要的信息,美国专家泰得·纳尔逊(TedNelson)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把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的方法,他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超文本(hypertext)"从此,“超文本”一词得到世界的公认,成为表示非线性信息管理技术的专用词汇。

超文本技术是一种将信息以非线性的网状结构进行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的计算机技术。它包含结点(Node),链(Link)和网络(Network)三个基本要素,并以结点为单位组织信息,在结点与结点之间通过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链加以连接,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超文本技术使用超链接的方法,将自然语言文本和计算机交互式地转移和动态显示线性文本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在文档内部和文档之间建立起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使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链接所指向的位置,利用超文本机制提供的联想式查询能力,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有关信息。

在现实操作中,英特网就是一种超文本信息系统。英特网的一个主要概念就是超文本链接。它使文本不再像一本书那样是固定的和线性的,而是可以自由地从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超文本可以链接世界上所有其他含有信息的计算机,在网上可以激活任何一点进人另一个点,一个信息单位可以连接到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3j超文本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文本的线性阅读方式,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翻译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超文本网络技术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杨柳在其《信息化翻译教学的图景》中曾提到“就翻译教学而论,信息素养就包括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分析、选择、存储、利用、创造和传递翻译信息,提高翻译能力,解决翻译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个人素养的能力。这是以信息素养为目标的翻译教学模式和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显要区别”。[4j翻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还要求学生对东西方文化背景、特定翻译课题的专业知识都要有深人切实的了解,同时还要具有利用网络获取、存储、提取信息,并进行检索和咨询的能力。

将超文本网络技术引人翻译教学,将大大拓展翻译教学的发展空间,其特有的网状链接方式和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不仅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超出课堂和书本的广阔资源,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工具辅助翻译的能力。

(一)有利于翻译能力培养

正如Kiraly所言,翻译能力在当今社会指一种“复杂、高度个体化、社会化的进程,有文化、认知以及直觉相互作用形成”,Csl,培养翻译能力应着眼于提高译者对翻译中涉及的因素的敏感程度,并使其学会运用适于自身的辅助工具。在超文本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译者的翻译能力不仅取决于他的语言水平,还取决于他使用翻译工具的能力,而目前最有效最强大的翻译工具无疑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一种检索、报道和存储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工具,通常由检索软件、数据库、索引和过滤器组成。Cs7强大的搜索引擎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使学生们可以迅速高效地检索和获取网上的专业信息。目前常用的搜索引擎主要有谷歌(),AltaVista()、百度(),Wisnut().Excite(www,)等。这些搜索引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查找到与翻译相关的背景资料,对于翻译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检验译法的准确性、判断译文的规范性均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笔者曾经在课堂上选用美国《纽约时报》上的一则关于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的相关报道给学生作为翻译练习,该报道中涉及大量金融机构名称、金融专业术语以及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给学生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现以该文最后一段为例:

Andnow,majorfinancialservicescompanieslikeAmericanExpress,GeneralElectric,DeutscheBankandAllianzarejumpingonthebandwagon.Now,analystssay,comestherealtest."ThewholestrategybehindtheIPOsisnotthatthesebanksareperfectlyreformed,butthatthey''''regoodenoughtobelisted,"saidStephenGreen,senioreconomistatStandardCharteredBank.

这段话的语言表达并不难,也几乎没有任何生词,可是学生在刚开始翻译时却觉得无从下手,虽然手头有各种词典,却难以找到相关信息,后来笔者指导学生学习利用超文本网络技术,使用搜索引擎来辅助翻译。通过检索和查询,学生很快了解到上述金融机构的正确译名,并在不同的语境中体会了短语“jumponthebandwagon'''',的真实含义,从而很快地完成翻译任务,顺利给出了译文:

现在,美国运通、通用电气、德意志银行、德国安联等主要金融服务公司纷纷顺应潮流,进军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家们认为,现在才是真正考验的时候。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Green)指出,“首次公开发行背后的总策略并不在于这些银行漂亮地实现了改革,而在于这些银行业绩良好足以挂牌上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前期翻译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犯了一个错误,即把“StephenGreen'''',直接音译为“史蒂芬·格林”或“斯蒂芬·葛霖”,而没有想到对该译名进行进一步的查询和核实。但是,通过搜索引擎的检索,我们知道渣打银行的“StephenGreen"是一位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因为在中国工作的关系,他专门为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王志浩”,国内的相关报道都一致采用该中文名字,而非他的英文名的音译。更为重要的是,在英国的金融界还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汇丰银行的全球总裁也叫“StephenGreen",他的中文名字一般翻译为“斯蒂芬·葛霖”。两个Green先生英文名字完全相同,两人的学习背景、工作经历和从事行业也极其相似,但其姓名的中文翻译却大不相同。如果不是借助搜索引擎,恐怕一般的学生甚至较为资深的译者都难以正确地翻译出本文中的“Green”先生的名字。

除了搜索引擎,基于超文本网络技术的在线翻译词典、双语语料库等众多网络翻译工具都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进人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翻译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基本的翻译知识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使用上述工具,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

(二)有利于教学资源更新

翻译课的教学资源一直是困扰翻译教师的一大难题。鉴于翻译课的特殊性质,传统的翻译教材所呈现出的线性文本模式使学生们打开课本就直接看到原文和译文,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在翻译中的创造性和自主能动性,因此,几乎所有的翻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得不抛开教材,另外搜集资料。而传统的资料搜集方式通常是由教师翻阅大量书籍,查找合适的双语对照语篇,再根据课程进度加以编排,应用于课堂教学。由于纸质文本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资源搜集过程中,往往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却难以找到几篇题材新颖、内容恰当、难度相当的教学素材。超文本网络技术所具有的资源丰富新颖、内容更新及时的特点则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一弊端,改变传统翻译教学资源落后、教材陈旧的缺点。

在浩如烟海的超文本网络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双语文献资源,运用搜索引擎和双语语料库,教师能轻而易举地检索到大量的双语信息,特别是其中一些时效性强、内容新颖的双语资料,不仅可以有效地用于翻译训练,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将这些信息用于辅助翻译教学,既更新了教学资源,又拓展教学思路、增强教学效果。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当晚发表了著名的获胜感言“ChangehascometoAmerica",该演讲语言优美、难度相当,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作为翻译训练的极好素材。我在第一时问搜集到相关的中英文语料,将其加以修改并配以奥巴马演讲时的视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翻译课堂教学,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而这样的资料即使在一年后恐怕也难以在纸质的翻译教材中找到。

时隔一年,奥巴马卜任后首次访华.于2009年11月16日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并发表了名为"ZseeChina''''sfutureinyou”的演讲,引起了中国学生的广泛关注。我同样将该演讲中的精彩部分作为教学资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翻译,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演讲词的翻译训练使学生接触到了鲜活的翻译资料,体验了真实的翻译场景,不仅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翻译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翻译教学真正做到了资源更新与时俱进,授课内容与社会发展同步。而这一切,无不归功于超文本网络技术的强大力量。

(三)有利于理论教学拓展

目前,随着翻译研究的逐渐深人和翻译学科地位的不断提高,翻译理论开始被引人翻译教学。先进的翻译理论不仅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翻译实践、理解翻泽现象、开展翻译批评,还可以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撰写翻译类毕业论文提供理论基础。因此,越来越多的翻译教材中开始引人翻译理论介绍,根据丛滋杭的分析和整理,我国翻译学者一直在努力尝试将先进的翻译学理论引人翻译教材。如陈宏薇的《汉英翻译教程》中“结合对比语言学、语用学、篇章分析学、文体学、文化学、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讲述汉译英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方梦之的《翻译新论与实践》把语言学、社会符号学、心理学和思维学放人教材;王宏印的《英汉翻译综合教程》吸收了现代语言学、心理学、文艺学、传播学和翻译学的最新成果;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以传播学的框架结构将各种内容归于其中;叶子南的《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着重培养译者的翻译观,通过对中西方译论的介绍,激发读者对翻译的深刻思考,并增加了对西方学者的翻译思想介绍。

上述翻译理论的引人,对于翻译教学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仅仅依靠某一本教材或介绍某一种理论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理论学习的要求,而超文本网络技术的引人则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国际译联的会刊I3abe1杂志一直是翻译界的理论前沿,各种最新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该杂志上,然而在国内一般高校的图书馆却很难看到该杂志的踪影,而通过超文本网络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我们却可以迅速找到该杂志的出版社网址。登陆网址http;//www,benjamins.corn/c:gi-bin八_seriesview.cgi''''}series=Babel就可以看到13abe1从1984年至2009年的所有文章的日录和摘要,并可以在线汀阅相关文章的全文,同时该网页还会提供某一期杂志的全文PDF版本作为样本供读者下载阅读,读者可以在线免费下载全文,非常方便。而如果想要查看加拿大的著名翻译研究期刊Meta,只需登陆页面eru-/en/revue/meta/,就可以在线订阅并下载1991至2009年的论文全文。同样,要了解英国著名翻译专家MonaBaker的翻译研究最新动态,我们只需要通过搜寻引擎就可以查到其个人主页,登陆网站就可以看到她出版的所有学术著作和她写的所有论文。通过搜索引擎,我们还可以轻易地查找到以色列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多元系统理论的倡导者之一GideonToury教授的个人网页tau.ac.il/}-toury/。在该网页上,我们不仅可以查阅其代表著作的概要并在线订阅该著作,甚至能够直接看到其多篇著名论文的全文。

第4篇:翻译技术范文

【关键词】技术传播;语言服务;复合型翻译人才;MTI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24-02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是一种信息转换与信息传播的行为。随着语言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翻译技术的不断进步,仅仅关注翻译文本本身,在语言服务发生巨大变革的新时代已经略显乏力。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与高新技术双重驱动下,技术传播开始面临一个“井喷”的发展趋势,而与语言服务相比,技术传播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因此对于翻译人才的职业前景未尝不是一种新的方向。本文将从技术传播的内涵、传播形式以及所需能力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的MTI教育从新的角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一、技术传播的内涵

技术传播是为某一特定目的,向特定受众对象传递特定信息的过程。这三个“特定”体现了技术传播的特殊性质,这种以需求为基础的特性令其不同于普通传播和文学传播。根据美国技术传播学会的定义,技术传播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介(如书籍、手册、项目报告、网站、图片、视频等),针对目标受众,创造与传递技术或特定领域的产品和流程信息(如通过网站传递医疗程序信息)。

技术传播19世纪起缘于美国工程英语,二战后逐渐开始走向专业化,出现专业技术传播者。通用电器、通用汽车等大型企业先后设立了技术写作部门。技术传播虽然在美国发展日臻成熟,但在中国却刚刚起步,尚处于萌芽期。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有大量企业开始意识到技术传播的重要性,如中兴、联想集团成立了文档部,华为也有资料构架部。但是由于我国技术传播领域教育几乎空白,教育与应用的脱节致使没有专业的技术传播人才供应市场,因此技术传播工作质量并不高,大大降低了企业竞争力,阻碍了中国企业“走出去”。

虽然技术传播与语言服务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技术传播也可称之为实现语言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技术传播的传播方式与语言服务实现方式十分契合,如技术写作、本地化等。

第二,技术传播所具备的技能与语言服务业涉及的大部分技能不谋而合,如写作能力、排版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等。此外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需的语言服务类型也属于技术传播的范畴。

二、技术传播的范畴

一般而言,以下学科皆属于技术传播范畴。

(一)技术写作。这是技术传播最主要最常见的一种传播方式。其实质可理解为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令专业的技术信息能够被特定读者理解和接受。技术写作涵盖一切传递技术信息的文本类型和文本格式,包括技术报告、操作手册、商品目录、各种说明书,等等。

(二)技术编辑。属于质量控制工作,除了保证行文清晰流畅,语言具有说服力之外,主要关注文档的技术内容,确保技术信息清楚、准确,能为读者所理解。能够处理印刷、电子、视频脚本等各种格式的材料。

(三)技术插图。依靠2D或3D图像将所要传递的信息内容或过程可视化,直观准确地呈现给读者。一般分为手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如CAD)两种方法绘制。

(四)翻译/本地化。本地化即对客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项目的语言材料、程序、包装方案、用户界面等在另一种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下进行翻译和改编设计,以适应特定国家和地域的市场需求的过程。

(五)信息构建。信息空间构建是以建筑师的眼光,从宏观方面利用美学原理、实用效率原则对信息空间的整体外观、功能进行规划。目前主要针对网站信息进行构建,典型体现信息空间构建的元素包括导航工具和图标、浏览式等级体系、站点地图等,即了解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和体验,然后对信息进行组织、规划,令其合理地表达出来。

(六)信息/文档设计。为满足用户实现某一特定目的的需求而定义、规划、塑造信息内容,使之便于用户访问和使用。包括文本文档、数据、图片等信息的设计。

三、技术传播所需的技能

作为一项专业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技术传播需要传播人士具备一定技能支持完成,笔者将这些技能按不同传播形式进行划分和总结。

在技术传播所需的上述技能中,与语言服务相关的技能涉及技术写作、本地化的全部技能,编辑排版技能,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使用工具的技能,而网页设计、图形设计等技能也是与本地化密切相关的技能。

CSA在2015年《语言服务市场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4-2015年,语言服务市场增幅较大的业务有多媒体本地化、软件本地化、桌面排版、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手机软件本地化。

此外,2016年《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中提到,中国企业走出去需求最大的服务类型包括文案写作和文档排版。

可以说,近年语言服务业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所涉及的大部分技能与技术传播的实现方式和具备技能不谋而合。因此笔者认为,技术传播可以称之为实现语言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形式。

在语言服务类型趋于多元化的今天,仅关注文字本身的翻译已无法满足行业需求。编辑排版等技能看似与翻译无关,实际上却处处相关,并与译者不可分割。如今技术传播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在即将面临“井喷”的发展时机,译者应该利用专业优势,牢牢抓住发展契机,将自己塑造成为具有技术传播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四、对MTI教育和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启示

目前MTI的学校教育以培养笔译与口译人才为主要目标,对翻译技能的培养也大多局限于语言技能和文本文字的翻译策略,充分关注翻译技术类课程的院校为数不多,少数学校开设CAT、技术写作、本地化、术语管理等课程,但是许多课程尚处在开发阶段,涉及内容并不深入,仅停留在最为基础的知识技能上,如CAT课程。多数学校目前只教授CAT工具的基本操作,诸如复杂的翻译记忆技术,用辅助工具转换格式、排版、处理乱码、分析文本等深入的研究并未充分涉及。

反之,境外院校翻译技术类课程的开设比之国内深入且细化。

其中不乏涉及技术传播所需具备的技能,如计算机编程、数字出版、网页软件本地化、术语管理、信息挖掘、图形编辑等,翻译人才已然在潜移默化中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传播能力。此外MTI课程若能与技术传播涉及的技能相结合,则比按语言服务领域构建课程更有优势,因为语言服务涵盖技能多,针对性不强,难以实现培养目的,而且目标分散,不便评估,而技术传播更具目的性,适合MTI的培养计划和目的。

五、结语

作为技术与信息之间联系的桥梁,技术传播的价值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利用,在国内对技术传播的急切需求与专业人才稀缺的双重驱动之下,培养具备技术传播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才无疑将成为译者未来的发展契机。

然而,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MTI教育的支持,与境外高等院校相比,国内MTI的课程开发还有待深入,与技术传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也需继续探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Rizvi, M Ashraf. Effective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M]. Tata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 2005:10-18.

[2] Carliner,Saul. Physical,Cognitive,and Affective.A Three-part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Design[J].Technical Communication,2000,47(4):561-576.

[3] 苗菊,高乾.构建MTI教育特色课程――技术写作的理念与内容[J].中国翻译,2010,(2):35-38.

[4]苗菊,朱琳.本地化与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翻译,2008,(5):30-34.

[5]李箐,赖茂生.“信息空间构建”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79-81.

第5篇:翻译技术范文

关键词:科技英语 科技翻译 美学艺术 翻译美学

一、引言

科技翻译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优秀的科技翻译必然是: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前后呼应,条例清晰,逻辑合理,是创造美的探索,给人以艺术享受,人们从中不仅得到教益而且得到艺术欣赏。”“科技翻译奉献给专业技术人员的不仅是科学研究的珍品,还应该是美的奉献。这就要求科技翻译不但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美学意识和美学修养,来创造美的科学价值。”(何晓娃,1995:12)科技文本、科技翻译的“美”不仅充分体现在自然流畅的选词造句、准确客观的表达方式上,还表现在逻辑严谨的篇章结构等方面。例如:

(1)In case of leakage of mercury,a defective appearance and inaccurate readout will be created, so the regular checks and maintenance is imperative.

译文:如果水银泄露,就会损伤外观,影响读出,因此,应注意进行定期检修。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就词类来说,同一个意思在两种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类别的词来表达,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词类,使译文展现出原文的文通意达、自然流畅效果。原文中的名词“leakage”“checks and maintenance”转译为译文中的动词“泄露”“检修”,而形容词“defective”(有缺陷的)“inaccurate”(不准确的)“imperative”(必要的)分别转译为动词“损伤”“影响”“注意进行”。对比原文和译文后发现,这种自然的词性转换可以有效地消除译文中的生涩感,展现了译文的自然地道、浑然天成。这就是词类的转换展现出来的自然流畅美。

二、科技英语中的美学艺术

在从事科技英语翻译时,译者必须运用美学思维,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和审美品质,使科技译文在形式、内容以及审美价值、审美情趣、审美感情等方面最大限度地等值于原文。

(一)逻辑美

语言之美在于逻辑。科技英语文章逻辑较严密,一个主要的陈述通常有一个或几个次要的陈述――引证、重复、例证。如果推理合情合理,论证具有说服力,例证清楚,能说明问题,那么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符合逻辑的(戴伟华,1993:169)。杨寿康进一步总结说:“科技英语最具特色的美就是逻辑美,因为科技英语是表达科技事实、概念、原理的,和解释自然现象的,因此逻辑缜密,推导合理,无懈可击。”(杨寿康,2003:16)科技翻译中的逻辑不仅表现在译文对原文的语法逻辑的把握,更体现在译者对译文表达的逻辑思维上。例如:

(2)After all,all living creatures live by feeding on something else,whether it be plant or animal,dead or alive.

译文1:因为,毕竟所有活着的生物,不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死的还是活的,都靠吃某种别的东西生存。

译文2:所有活着的动物毕竟都是靠吃别的东西来生存的,不管这些东西是植物还是动物,是死的还是活的。

比较发现,译文1是对原文的逻辑误解。撇开原文不说,译文1表述有逻辑错误,句中指“活着的生物(死的/活的)都靠吃某种别的东西生存”,试问死的生物何以继续吃东西生存?译者没有准确理解代词“it”所指代的对象,故而导致误解。实际上,“it”与“something else”具有某种关联,故译文2正确。

(3)The sounds heard in the heart are due to the closing of the valves.

译文1:心脏内听到的声音是由于瓣膜的关闭。

译文2:心脏的声音是由于瓣膜的关闭所产生的。

比较两则译文,发现译文1较为别扭,将“The sounds heard in the heart”理解为“心脏内听到的声音”,容易让人误解为心脏除了正常心跳声外,还有别的“杂音”。但分析原文后发现,“The sounds”正是瓣膜关闭产生的,根据常识可知,心脏的跳动声正是由瓣膜关闭所产生的,故译文2正确。

可见,对原文的理解不仅仅靠语法上的分析,更要靠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喂有正确地判断出原文的逻辑关系,才能在准确的基础上达到翻译的“雅”。

(二)完整美

科技英语中有不少长句、复合句,它们能完整地表达一个复杂的概念,体现一种完整、圆满的美,因为“每一个科技陈述必须是完整无缺的,否则就不成为科学。每一个论证通常会产生由此而来的复合逻辑的结论,而每一个结论又必须是完整和令人信服的”(戴伟华,1993:167)。如:

(4)Automation is a concept through which a machine system is caused to operate with maximum efficiency by means of adequate measurement, observation,and control of its behaviour.

译文:自动化是通过对机器系统的操作进行适当的观察、测量和控制,使之以最高效率运转的一种概念。

该句完整地说明了自动化这个概念以及它的功能和工作方式。又如:

(5)The coupler resembles a jointed steel hand,extended horizontally,which engages automatically with the coupler of the next coach when the two are pushed together;release is by the withdrawal of a pin.

译文:这种联结器像是一只握着的钢手,水平地伸张着。当两节车厢推到一起时,它就同另一节车厢的联结器自动啮合起来。抽掉插销,联结器就解钩了。

(三)匀称美

正确、合理的句式结构有利于提高科技英语的客观性、严谨性和准确性。句子或段落中含有两个及以上的子意群时,要按照其重要程度来组织句子结构。科技英语的逻辑性强还体现在其匀称美上。“一般来说,当一句里包含两个不同概念,又不同等重要时,须采用主从结构。反之,当一句里有两个意义相等、起相同语法功能的并列成分时,则采用并列结构。”(鲍德旺,2006:2)例如:

(6)With different impurities added, semiconductors are made into two types――the N type,which is ready to give up electrons,thus having a negative character, and the P type,which is liable to accept electrons,therefore being of a positive character.

译文:半导体,根据增添的杂质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N型和P型。N型是准备释放电子的,从而具有负电性;P型是易于接受电子的,从而具有正电性。

例(6)表达了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概念,不仅层次清楚、形式对应,而且意义明确。此外,该句还具有匀称美、节奏感,读者在阅读过程能根据句前部分推知句后部分,从而享受到一种美感。

(四)流畅美

林一樵和范武邱曾撰“英语,你美在哪里?”系列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英语中的各种美,他们认为英语的美“庞而不杂,杂而不乱,乱而有序。其‘庞’,其‘杂’,其‘乱’,又生出了逻辑美,分析美和层次美”(2004:45)。科技英语也具有一般英语的“庞”“杂”和“乱”的美学特征,但由于“科技英语常用来表达各种生产和科技实验的过程和步骤,因此必须环节相通,连贯顺畅”(杨寿康,2003:15)。这就形成了科技英语的流畅美,亦称顺序美。若无视顺序性,前后颠倒,则会失去逻辑性,不但没有呈现顺序美,反而丧失了基本的说服力。例如:

(7)Each cylinder therefore is encased in a water jacket,which forms part of a circuit through which water is pumped continuously,and cooled by means of air drawn in from the outside atmosphere by large rotary fans,worked off the main crankshaft, or in the larger diesel-electric locomotives,by auxiliary motors.

译文:因而,每个气缸都围着一个水套,水套形成循环水路的一部分,由水泵驱动水在回路中不断地流动,并由大型旋转风扇从外部鼓入空气使水冷却。大型旋转风扇是由主曲轴带动的,而在大型电力传动内燃机车上则由辅助电动机来带动。

原文不仅逻辑性极强,还展现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之美。细细分析,发现该句由主语“Each cylinder therefore is encased in a water jacket”和“which”及含有副词关系的关系代词“through which”等定语成分组成,句子层层推进,飘逸洒脱,可读性极强,让读者不会感觉到晦涩拗口。对照译文,可发现译文逻辑清晰,让读者顷刻间感受到流畅美。

此外,还有一种顺序美是在英汉语句法层面得到体现的。英语所要突出的信息往往置于句首,以示强调;而汉语则将其置于句尾,以示重视,也称末端核心(end focus)。在翻译时还应顺应英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如:

(8)The earthenware which was invented in China as early as thousands of years ago,was a daily utensil,although it may be complicated,exquisite and fascinating.

译文:尽管(现在)陶瓷复杂、精致、令人迷恋,但是早在数千年前就发明于中国的陶瓷器是一种日常用具。

(五)修辞美

科技英语中,作者为了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偶尔也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段,包括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前者以语言明确、通顺、平匀和稳密为标准,科技、新闻、法律等文本所用方法属于这类修辞;后者往往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出具体形象、新鲜活泼的动人力量,诸如比喻、拟人、双关、夸张等都属于这类。例如:

(9)The program ready for computer to“read”is prepared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language.

译文:准备给计算机“读”的程序,是用专门设计的语言编制的。

例(9)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赋予计算机人的灵性,能像人一样“读取”程序。

(10)In the well-known water-tank test, the fuselage is subject to cyclic pressurization and depressurization at least 10,000 times,each cycle representing on flight.When one actually sees a fuselage expanding and contracting under the cyclic load,like a breathing monster,it is no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how its structure may eventually become weakened.

译文:在著名的水箱实验中,飞机蒙皮至少要经受10,000次的循环增压和减压,每个环节代表一次飞行。当人们实际看到蒙皮在循环负荷作用下,像一头喘着粗气的怪物,就不难理解它的结构总有一天会变得脆弱不堪。

由于所描述的事物离人们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所以这段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段,将在循环负荷作用下的飞机比喻为喘着粗气的怪物,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11)Development is rather costly,at least $10 billion for ConcordeⅡ.“It would be madness to make two versions,”said Aerospatiale chief Henri Martre.But his first task is to prove it would not be madness to make one.

译文:开发费相当高,第二代协和机至少要100亿美元,法国航空宇航公司总裁亨利・马特尔说:“发了疯才会制造两种协和机。”不过,他的当务之急恐怕还在于证明:只造一种不算发疯。

原文中使用了对照修辞格。“It would be madness”和“it would not be madness”,“two”和“one”字数相近,语法结构相同,排列整齐,衬托鲜明,寓意深刻,起到了俏皮、甚至是挖苦的效果。“发了疯才会制造第二代协和机”,但是“只造第一代难道不算发疯吗?”译者在翻译时,保留了这两个结构相同、既有含蓄又有文采的对照,使译文与原文形近而神似。

(六)客观美

科学上的每个陈述必须建立在引证的基础上,主观的推测决不能代替引证,因此科学家必须用客观事实和证据来说服读者。历史学家沙文说:“因为科学理论的宗旨是发现自然界的和谐,所以能够立即看到这些理论必定有美学价值。”(何晓娃,1995:12-13)巴普洛夫说得更明确:“浏览大自然的巨著会给智力以深深的满足,并能发现特别多的事物……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里,在数学公式的严整性里,在哲学推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里……真正感到美。”(何晓娃,1995:13)科技文本要体现的是自然界的内在规律,讲究所述事物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换言之,客观美是科技英语的第一要义。翻译时,译文所表达的意思一定要与原文所表达的意义一致,做到准确无误。例如:

(12)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on its own axis causes the change from day to night.

译文:地球绕轴自转,引起昼夜的变化。

原文解释了昼夜形成的原理,是对自然规律的客观解释。翻译时采用了拆译法,将作主语的名词化结构译成主谓结构,类似于英语中的主语从句。

(13)The temperature decreases with elevation through the troposphere at a rate, normally, of about 0.6℃ for 100 m.

译文: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其递减率通常为每上升100米下降0.6℃左右。

原文解释了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变化的规律问题。翻译时,将用作状语的介词短语拆译成一个并列分句。

(七)简约美

科技英语的重要文体特征之一就是简洁(Brevity)。T.A.Sherman和Simons Johnson认为:“要是一件活可以用简单的机械很好地完成,那就不必造一个复杂的机械来完成它。要是对试样的分析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取得相同的结果,那就不必使用复杂的方法。同理,如果用简单的形式可以很好地表达思想,那就不必创造复杂的语法结构来表达它。”例如,在表达“下一步在于寻找一些方法,来消除轴承的损耗”这一思想时,科学家宁可用句式1而不用句式2:

句式1:The next step consisted of looking for methods by which the losses that occurred in the bearings might be eliminated.

句式2:The next step consisted of looking for methods to eliminate losses in the bearings.

从以上两个句式可知,科技英语结构紧凑,用词简洁、明了。可以用少量的词来表达的,就不用更多的词来表达。不必要的细节,应尽量删去。

翻译时,也要考虑到科技语言的这一特征。科技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科技文章,所以译文之美,除了靠思想内容的真实准确外,还要力求表达形式的简洁精炼。

有学者对科技语言进行研究后发现,其精炼不仅表现在词汇层面,还表现在句法层面。“在词汇层,科技英语的简约美体现在:①以单词代短语,如以‘metal surface’代‘the surface of metal’,以‘steel bar’代‘the bar made of steel’。②大量使用复合名词,如‘database’(数据库)‘railcar’(动车)。③大量使用混合词、缩略词,如‘communication satellite’混合为‘comsat’,‘magnetic levitation’混合为‘maglev’。④使用科技术语代替日常用语,使表达内容更准确,并使表达形式更精练。如用‘radiate’代‘spread out in all the directions from the center’,用‘reassemble’代‘put the component parts together again’。在句法层,科技英语的简约美体现在以名词化结构(nominalization)代替从句或句子,简化句型结构。”(田玲,2010:20506)例如:

(14)Mechanical energy can be changed into electrical energy and vice versa.

译文:机械能可以转变为电能,而电能也可以转变为机械能。

原文体现了科技英语的简练美,如果将原文写作“Mechanical energy can be changed into electrical energy,and electrical energy can be changed into mechanical energy as well”就显得呆板,没有活用“vice versa”(反之亦然)代替前一分句的逆转情况而使句子更为浓缩。

此外,名词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使用名词修饰语(noun modifier)来代替短语修饰语,使表达更为简练。不过,有的名词修饰语可能会产生歧义,要避免使用。如“engineer guidance”既可理解为“guidance for engineer”(工程师指南),也可理解为“guidance given by engineer”(工程师的指示)。

总之,科技英语中体现行文简约的方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之外,还可以采取使用代词、重复关键性名词等诸多其他手段。

(八)精确美

精确亦指准确、求真。准确理解是产生准确译文的前提,这在科技翻译中尤为重要。因为科技英语文章中所下的定义应是确切的,所作的分类应是清楚的,公式推导、计算和计量的结果必须正确无误。例如:“carrier”意为“携带者”,在医学科学上意为“带菌体”,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医学色彩,译者需要根据不同专业领域进行语义选择。不过,有些词即使在同一专业领域中,也具有多个涵义,例如“power”在机械动力学中有“力、电、电力、电源、动力、功率”等意思,译者在词义选择时也需仔细考量。在语法层面上,即使对一些简单的句子也不能马虎,稍有不慎便会造成误解。例如:

(15)The cooling tower is elevated above the level of the condenser.

译文1:使冷却塔升高到冷凝器水平以上。

译文2:冷却塔高悬于冷凝器水平位置之上。

译文1中,译者把“is elevated”看成被动语态的谓语,把主语作为动作的对象,所以“elevate”取“升高”之意,因而给人的印象是“冷却塔是活动的,可以升降”,这在专业上是讲不通的,是译者把语法关系弄错了。仔细分析原文后发现,“is elevated”不是被动态,而是系表结构,用来说明主语“cooling tower”所处的状态,故译文2正确。这是典型的理解错误导致的误译。

精确美除了理解上的准确、精准外,还体现在译文表达的准确上。简言之,科技翻译的精确美具体还体现在译文表达须合乎汉语规范与科技语体特征等方面。例如:

(16)That the vitamin is sensitive to light was recognized only later.

译文1:维生素感光只是后来承认的。

译文2:维生素的光敏效应(或光敏作用)只是后来才为人们所认识。

译文1只追求了原文的语言形式对等,其词义选择不科学、句式选用不规范、表达逻辑不严密以及对原文语言现象的不理解导致了译文不准确。“维生素感光”表述模糊、不精确,“维生素感光只是后来承认的”不符合规范的汉语表达。应该说,原文理解并不难,关键在译文的表达规范上。而译文2文通意达、通俗易懂,不仅用语规范,而且措辞专业化,美感十足。

当然,有时理解的准确和表达的准确是交织在一起的,理解的不准确必然导致表达的不准确。

三、科技英语中的美学翻译

(一)直译

英汉翻译中,直译是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按照不同的文体/文本特征,直译的使用也不尽相同。与文学文本相比,科技文体属信息功能型文本(informative),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科技文体通常采用直译法。按照原文的句子结构进行翻译,即通常所说的逐字逐句的“对号入座”式的译法,并非直译。结合翻译的定义,直译应是照字面意义译出原文的意思(也包括一些句子无需改变句子结构),这是其区别于意译的一个重要标志。例如:

(17)The strongest spring leads to fatigue caused by excessive high stress.

译文1:强度最大的弹簧会导致疲劳,这种疲劳是由压力过大导致的。

译文2:即使是强度最大的弹簧,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也会疲劳。

原文具有科技英语行文的逻辑美和简约美。其实,“the strongest spring leads to”暗含一种让步关系,其完整表述应为“even the strongest spring leads to”,而后面的“caused by”也暗含一种因果逻辑关系。译文1看似是忠实于原文的直译,其实是“死译”,没有弄清字里行间的逻辑关系。译文2较好地掌握了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直译中经常需要适当增减词语,使译文表述更清晰。如例(17)译文2中增加了“即使”“在……情况下”,使意思更为明了。又如:

第6篇:翻译技术范文

【关键词】网络技术 英语翻译 能力培养

前言

在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深入的现阶段,随着国家间交流的日渐频繁,语言翻译在其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彻底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且各个行业领域都已经对网络技术予以了高度的重视,网络技术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而言,将网络技术合理的应用到英语翻译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学习内容,而且还实现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因此,英语翻译教学应与网络技术实现有机的结合。

一、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教育教学改革将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为: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听、说、读、写、译是英语人才所必备的五项基本技能,每项都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性。然而,从目前英语课程的设置现状来看,对于翻译能力的培养所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少;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甚至不安排翻译教学的内容,再加之现阶段所使用的教材中缺少翻译的练习,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等方面没有涉及,使得学生英语翻译能力较差。

二、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途径

1.丰富学习材料。在我国实现迅猛发展的现阶段,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实现快速且便捷的对各种信息的获取。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学生所获取的课外学习资料大都是纸质形式,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不便于携带,无法向学生直接提供影音资料;而利用网络技术,其中包括了超大容量的电子图书,如读书网和e书吧等,同时还具有各类翻译软件,如金山词霸和谷歌翻译等,不同的网站中也具有不同种类的学习素材,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查询和参考,且这些信息资源的形式多样,除了文档之外,还包括音频和视频文件,能够极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性的下载,丰富了英语翻译教学的素材。

2.有效安排与反馈教学内容。在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当中,教师在课后所布置的任务有时候无法实现及时的通知给学生,且教师也无法及时的受到来自学生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而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利用其中的社交网络,如QQ、飞信和微信等,将教师和学生加入在同一群当中,教师可以将学习资料上传到群共享当中,学习任务的布置可以在群公告中通知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安排实现明晰,并对自身的学习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还可以将问题和成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实现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统一。

3.构建合作性学习。将网络技术应用到英语翻译教学当中,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所具有的局限性,且不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英语翻译的学习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学习。在网络平台中,学生可以和教师之间实现一对一的即时交流,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实现讨论组之间的翻译训练,能够有效的减轻内向型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得英语翻译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网络技术为学生英语翻译的练习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人机之间多重交互,使得英语翻译教学的交互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同时也增强了英语翻译的社会实践性。

4.构建评价体系。英语翻译的相关网站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开放且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以金山词霸和有道词典为代表的翻译软件还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诊断,对学习的内容、层次和进度实现合理的调整。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能够以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估,形成多元化的测试评价体系。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构建英语翻译教学的网络平台,例如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配套网络信息平台,对学生的登陆次数、翻译理论的自学和自测、译文的、讨论、修改等情况实现准确的记录,还能够对学生的各项资料实现分类归档,为教学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阶段,依托网络技术,应建立起网络平台和英语多媒体翻译教学二者实现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对与之相匹配的多元化测试评价体系予以完善。对于英语翻译教学而言,一方面要对其教学的内容、方式等实现优化组合,另一方面还借助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平台,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有机统一,并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力利用网络技术来自主的进行英语翻译的学习,从而全方面的提升学生自身的英语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项睿.社交网络应用于辅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9:214-215.

[2]梁金萍.图书馆及其网络外文资源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甘肃科技,2011,05:86-87.

第7篇:翻译技术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应用型人才;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48-02

一、应用型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特点

一般而言,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学术型、学科型)人才而言的,两者存在类型的差异,前者强调应用性知识,后者强调理论性知识;前者强调技术应用,后者强调科学研究;前者强调“专、精、实用”,后者强调“宽口径,厚基础”。

首先,应用型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及英语语言功底,具备广泛的科普文化知识。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同时对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要有较深入的了解。

其次,应用型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具备把英语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进行实践的能力,即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同时应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结合起来,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母语和英语的思维转换,把自己的专业技术转译成英文资料,或把英文资料梳理成本民族语言,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最后,应用型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素质。扎实的语言文化是基础,专业知识是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具有创新素质是成功的必要保障。在应用型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力。

二、应用型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翻译教学目前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翻译方法通常注重对单词、词组、句子的翻译以及对语法结构的分析,通过做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翻译技巧与能力。这种翻译教学方法忽略了知识的内涵以及文化的特性,没有很好地把语言、文化和本专业知识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英语环境差,缺少足够的语言环境与交际氛围,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练习与交流,课外也只是看看英文电影、杂志,很难把机械记忆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目前的英语翻译教学并没有把语言与实际交流环境以及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更没有注重学生的翻译心理。

三、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应用型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程设置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教学模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附加活动型,也就是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以外的网络环境来学习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教师定期指导;一种是综合型,即传统教学法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教学结合起来,由教师制定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学习计划,指导、监督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对目标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在选择网络资源时考虑所选素材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以及提高到什么程度。

教师要制定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教学大纲,包括主题选择、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生英语水平评估等。

(二)课前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提前浏览网站,选择适合学生使用的翻译学习信息及相关的任务内容;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安排难易不同的学习资料。

(三)教学实施

教师应明确指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然后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安排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四)学习效果评估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检测学生是否能够合理而有效地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

参考文献:

[1]孙启勤,周卫.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快速入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2]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李韩芬.互联网免费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工具述评[J].农业网络信息,2007(4):87-88.

[5]冯雪红.论在线翻译工具的作用及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2009(3):119-122.

[6]章宜华.计算机辅助翻译漫谈[J].上海科技翻译,2002(1):55-57.

[7]李蓉蓉.在线翻译网站英译汉排歧质量比较[J].考试周刊,2008(38):161-162.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actical English Teaching

SHAN Yu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2, China)

第8篇:翻译技术范文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CAT)是在翻译中运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设备辅助整个翻译过程的一门技术[1],其在现代翻译事业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出现之前,翻译工作十分艰辛,比如傅雷先生翻译《高老头》花了20年。1990年,德国翻译公司TRADOS将其术语管理工具MultiTerm投入到市场之中,从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被加以商业化运用,并在世界各国快速发展起来[2]。从那时起,翻译人员的工作形式得到了质的改变。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国际翻译界的广泛运用推动了我国国内软件开发公司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且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国内声誉较高的雅信CAT等[3]。故而,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智能化的发展是必然走向,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化发展或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的研究充满了时代意义。

 

具体而言,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重复或相似的单词、句子,如果是人工笔译,则需要将每个重复部分多次书写,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有自动记忆和搜索功能,能根据用户使用的需要选择性地存储某些翻译内容,当用户遇到重复翻译时,系统会自动搜索相匹配的翻译结果,对于相似的翻译则会给出翻译参考和建议[4],即完全匹配和模糊匹配。由此可得知,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核心是翻译记忆技术。而其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则是术语管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术语进行保存,保存的术语集合形成术语库,为当前翻译和以后的翻译任务提供快捷翻译服务。这些即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翻译的一致性原则的实现。

 

1 智能化的介绍

 

“智能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词,它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方面的应用[5]。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正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由此智能化概念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手机、智能住宅小区。智能化是自动化的突破性发展。

 

计算机辅助翻译是由高自动化的计算机来完成人类翻译的辅助工作,是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发展的必经阶段。所以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智能化趋势的分析必须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自动化有一定的认识,从中找到突破口,促成其智能化的实现。

 

2 计算机辅助翻译自动化的特点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是翻译工作的自动化的变革,正如前文所言,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议员的工作效率,是人类翻译史的巨大进步。尽管如此,计算机辅助翻译自动化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如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理论的融合不理想,翻译结果较为死板,以直译为主[6]。

 

2.1 与翻译理论的融合

 

正如前文所说,计算机辅助翻译是将多种计算机自动化设备运用到翻译工作中的一门技术,其工作的完成主要是借助翻译记忆技术和术语库。在这一记忆、复制、粘贴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理论的地位必将受到忽略,如此发展下去,翻译理论的地位和作用极有可能如同译者主体性在文化转向之前那样被边缘化、隐身化[7]。

 

但是,翻译理论的地位和作用从来都是不容忽视的,它对翻译实践有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是翻译实践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它帮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翻译活动,从最初单纯的对译本、原文的研究到对译入语读者的研究,再到文化转向后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从更深层次帮助翻译质量的提高。

 

2.2 与翻译实践的融合

 

由文体的多样性和词义的多变性,译者的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灵活变通,不可盲目套用以前的翻译结果。对于文体而言,主要是指文学和广告语等的主观占主体、感情色彩比较强的文体的翻译。例如翻译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按照字面意思进行匹配,则结果可能变成“只是做了它”、“仅仅做它”。而关于词义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例如对“Never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的翻译,第一和第四个“trouble”是动词,意思是“麻烦”,第二和第三个“trouble”是名词,意思是“困难;麻烦”,如果只是让计算机自动匹配形成翻译结果,则会闹出大笑话。自动匹配固然省时省力,但是其中存在的这些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由此可见,提高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化水平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求[8]。

 

2.3 学习概况

 

现在社会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需要日益迫切,这也推动了对相关的翻译工具和语言服务管理的培训。但是,作为新生事物,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教学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特别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发展的不完善性特征更是增加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9]。例如,该软件虽然对单个词的术语提取效率高,但是多词术语提取效果不好,而且对齐工具的结果质量良莠不齐,仍需人工校对,比较耗费劳力。人们学习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迫切需要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自身发展的需要都在推动这计算机辅助翻译智能化的进程。

 

3 计算机辅助翻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推进工具之一,其目标是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逐步将计算机转化成翻译项目的主体,实现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化,节省人力,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10],而笔者认为该发展可以称之为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Smart CAT)。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发展的构想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提高与翻译理论的结合。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应当和翻译理论紧密结合。计算机辅助翻译和翻译理论的结合可以采用选择式操作,即建立一个根据翻译理论来分类的术语库,并在文本翻译前由用户根据源文本选择相应的翻译理论,诗歌等的文学作品的翻译可选择许渊冲的“三美”理论,非文学等作品的翻译可以选择尤金奈达的动态功能对等理论,或者根据情况和客户需求选择直译和意译、同化和异化等。

 

简单而言就是以翻译理论为分类总标准,其分支之下以各具体翻译理论为分类名目,同时因为翻译理论是动态发展的、不断完善的,所以还应直接附加一些翻译方法为名目。接着在各分类名目下设各个单词、短语、篇章的翻译汇总。最后在翻译实践中,经过特定的程序辨别系统对翻译结果进行精确选择。这将从理论上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其次,扩大术语库的来源面。要实现译文翻译的准确性,还可以从扩大术语库的来源面入手。术语库是人们在翻译实践中对术语的自行收集、归纳,这就决定了一个人术语库的大小取决于其翻译工作量和翻译时间,可是在当今社会,专职翻译越来越倾向与转入兼职翻译,所以单个译者很难形成系统、全面的术语库。由此可见,术语库的存在并不能单纯地靠译者个人,将术语库的来源由点推广到面是明智之举。基于对个人劳动成果的保护和尊重,这一变化的实现需要有偿机制来帮助完成。

 

可以这样理解,可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中增加一种术语库智能用户识别系统,术语库可以随意导入,但是只能以特定形式、特定程序导出。当第一译者和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开发公司达成协议后,第一译者将其整理的术语库有偿共享给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开发公司,然后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开发公司将该术语库有偿共享给有该术语需要的第二译者,但是术语库无法直接通过第二译者共享给除第一译者外的其他译者。如此,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开发公司就作为共享中间承担这术语库集合的作用,从某种意义而言,该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开发公司即为所有译者的术语库,这为智能计算机辅助翻译提供了资源支持。

 

最后,简化操作程序。智能化的要求之一就是操作简单。简单的操作不但是高智能水平的体现,还是该技术得以广泛推广的关键所在。例如电脑打字软件的简化,最初打字软件要求使用者要掌握五笔输入法,然后变成掌握拼音输入法,而现在早已经能在台式电脑上进行手写模糊输入,而打字软件的这一改进极大地扩大了计算机使用者的年龄范围。由于译者性别的构成以女性为主,且考虑到家庭、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先阶段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操作程序对许多译者而言有些有待简化,简化该软件的操作程序翻译任务的合理分工,促进翻译事业的良性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的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智能化发展既是对计算机辅助翻译强大功能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大胆预设。相信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能解决该软件亟待解决的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等主要问题,实现记忆库和术语库的省时省力的转变。

第9篇:翻译技术范文

1.1科技英语翻译的含义科技英语是指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相互之间进行学术交流或者向广大读者介绍科学知识时经常运用的一种语言方式。而科技英语的翻译过程就是指能够充分理解原文并对文章创造性地用准确而精练的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科技英语的翻译要尽量避免带有感彩,应该运用准确、清晰、严密的词语和句子,使所译出的文章充满科技文章的韵味和风采。

1.2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认识人们对翻译的相关认识一般是从不认识或简单认识开始,经过实践考验最后达到深刻本质认识程度的过程,人们对翻译的理解大都是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理论上可以把翻译理解成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而语言所表达的是语义精髓,其中也包含原文中所要表达的风格及文章通顺性等。要想做好翻译,必须抓住翻译的本质,才能了解翻译的表达精髓。

1.3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首先,由于学术界的科技知识更新速度快,科技英语翻译工作者在处理科技英语翻译时要以最新的科技术语表达习惯进行翻译。其次,在词汇方面上,科技英语大量使用专业知识方面的词汇,而且同一词语词义多样化、广泛使用缩略语、前后缀出现频率较高。科技英语的语法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大量使用长句,并且在语态方面广泛使用被动语态,这些会给翻译过程带来很多麻烦。最后,科技论文文风质朴、文理清晰、描述准确、多用具有严谨性和单一性的专业术语,以使论文更准确、更简洁,主要描述客观事实,多数是给出定义、定律或概念、原理以及生产工艺等。

2科技英语翻译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1科技英语翻译的问题首先,科技翻译工作者对相关科技行业的专业知识了解不透彻。例如,会在译文中出现错译、漏译、随意增译、译文欠准确等问题。其次,在科技英语翻译中不能合理区分正式词和书面词。再次,在科技英语翻译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词语的内涵意义,很多人往往忽略句子结构的重要性,导致翻译中句子的意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后,很多人对翻译软件过度依赖,甚至有的人把需要的文字用翻译软件翻译后不作任何修饰改正,这样就会在所得的译文中出现很多错误。

2.2科技英语翻译的应对策略首先,科技翻译工作者应熟练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且了解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其次,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应明确文章要表达的语义,准确了解语境,并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做到合理利用正式词和书面词,使译文更加符合科技英语翻译的规范性。再次,应尽量多使用科技语言,使译文充满科技文章的色彩。翻译的实质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科技英语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以原文作者的民族文化背景为根本,争取做到正确合理的理解。最后,科技翻译工作者要仔细慎重选择翻译的辅助网站,按照英文的语法原则和通用习惯书写规范正确的中文句子,之后再利用相关的翻译软件得到结构合理、句式通畅的译文。

3科技英语翻译的方法及技巧

3.1科技英语翻译的常用方法科技英语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在准确表达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使表达文字准确无误,达到通顺易懂的要求,在中文意思上合乎逻辑规范。在技术上应该符合习惯用法,要达到质量标准,掌握科技英语翻译的常用方法。在翻译中精读原文不仅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译好原文的前提。翻译人员要想充分理解原文,可以在精读过程中,查阅有关专业技术书籍、辞典或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和学者请教询问。此外,翻译工作者必须对译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推敲、加工和提炼,以便提高译文的质量,要耐心认真地对译文进行加工和修改。

3.2科技英语翻译的主要技巧首先,科技英语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认真处理词汇和词义问题,创造性地对辞典词义作翻译上的处理,并根据各个具体行业选定术语。其次,对科技文章的正确理解主要是建立在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熟练的专业知识上以及恰当的阅读技巧和分析方法,要了解数量时态和三个基本语法在科技翻译中的作用,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翻译过程中。最后,要想真正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经过语义辨认、语法分析和逻辑分析三个过程。逻辑分析能帮助我们弄懂从语法分析角度不能解决的问题,而其中逻辑判断主要是指对原文语言思维逻辑的判断和译文的技术逻辑的判断。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