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结合教学范文

结合教学精选(九篇)

结合教学

第1篇:结合教学范文

一、“教”与“玩”结合的提出依据

1、小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的修养,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二、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1、集分结合。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2、课间穿插。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躁、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命题发挥。就是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4、内外联系。就是把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学生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规范要求进行,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

三、教与玩结合的原则要求

1、服务中心。即为教学教改这个中心服务,把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寓教于“玩”。“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玩,即无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一种是有要求要实现一定目的的“玩”,两种玩虽都以身体的运动

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则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

3、循序渐进。从引导、诱导的角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躲闪游戏活动。

4、而不乱。“玩”是助“教”的一种手段。因此,体育教学中应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必须注意分寸,把握尺度,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

四、教与玩结合的实践效果

1、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玩”达到了学生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3、加快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第2篇:结合教学范文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

工学结合是工作与学习的结合。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是将需要工作的人教育成为工作需要的人,学习的内容就是企业的工作内容。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最终实现与企业的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学习内容来源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学校全真实训教学下,知识与企业文化的积累,技能与工作经验的提高,无不体现了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可以说学校就是企业,教室、车间就是岗位,学习就是工作。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理论来自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推动实践的发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好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个过程就是“结合”,就是解决如何教、怎么教、如何学、怎么学、如何教好与学好的问题。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提出与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思路和办法,只有理实结合,才能真正学深悟透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基本内涵,掌握其精神实质,才能在具体的教与学过程中做好“结合”的文章。

三、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的有机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是现代教育规律。技能人才的成长通常都是从初学者到专家、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是人才的成长规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设计、学习情境创设选择了企业员工代表性工作任务,是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单一到复杂的层次递进的,使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达到了有机结合。

四、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有机结合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以行业需求定标准。课程标准来源于职业标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最终指向的是工作岗位群。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起点,针对的是学校学生;职业标准的要求是终点,针对的是企业员工。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是同一个人,只有起点与终点形成闭环,有机结合,用同一个标准,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五、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教学法与学习法的有机结合

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原则的反映和具体体现,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教与学不可分割。通过工学结合一体化实施,深刻体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统一的,彰显了合作能力、参与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

六、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积极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

工W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教师单纯地教、学生被动地听的传统教育方式。学生在接受工作任务后,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制订计划,实施与检验完成某一情境、某一任务或某一产品并达到计划要求时,得到教师与同学们的评价,或找不足,或积累经验,或举一反三,或技能迁移,体现能工作、有动力、创新性。这种良性循环无疑是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机结合的结果。

七、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领域课程终结性评价是每个学习情境过程性评价的总和,每个学习情境的评价是每个学习活动评价的综合。每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有过程评价,活动结束后,有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是活动的终结性评价。过程评价里含有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隶属于过程性评价,可以说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八、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核心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有机结合

第3篇:结合教学范文

任何教育教学改革都是通过教师去实施,教师队伍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改革成败。“工学结合”不是实习,也不是实训,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期间教师干什么?怎样让专业教师被动介入变为主动参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必须利用这一机会安排各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开展工教结合,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生产组织管理流程,置身前沿、拓宽视野,担当工学结合活动中的主角,自我锻造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职场品格,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一、专业教师工教结合是素质提升必经之路

要以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定位“双师型”教师。为了缩小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差距,让学校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无缝"对接,深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很有必要。"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具备资质证书更要具备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如何提高“双师型”教师含金量?中职教师必须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生产流程,在实践中学习、充电、提高。要更好地服务学生,教师必须主动参与工教结合,在学生进行工学交替时教师自己也在进行“工教交替”。先发展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生产实践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形式,必须摒弃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黑板上种田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提高自己的终身学习能力,努力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

二、专业教师工教结合是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必要之举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积极试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这对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否具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要深化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提高中职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丰富企业实践经验。引导教师下厂实践、工教结合,学习掌握现代企业所需知识和技能,不仅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也是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必要之举。

三、完善专业教师工教结合机制势在必行

目前对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与考核指标体系,没有涵盖工教结合、生产实践方面的内容,考核制度不健全,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考核机制;一方面要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含金量,另一方面要保障双师型教师应有的待遇。

第一,要把教师参与工教结合的情况,与教师的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年度考核、奖惩等挂钩,制定科学指标体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工教结合。

第二,设立职业教育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专项经费。随着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技工的需求不仅量大,且规格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要能生产、会经营、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保障投入到位,解决专业教师工教结合后顾之忧,才能更好调动专业教师参与积极性。

第三,建立健全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长效机制。要纳入教师培训的总体规划,利用国培、省培扩大专业教师培训范围,让更多教师有参与机会。结合学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专业调整和课程的设置,制定出教师中、长期继续教育计划和具体的培训方案,并分步实施。

第4篇:结合教学范文

〔关键词〕算用结合 正确处理 思考

新课程将以往的计算与应用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问题教学贯穿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作为一种新的教材呈现方式,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包含算与用的解决问题类型,因此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与过去相比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算用结合的话题至今已被广大数学教师所探讨。笔者参加新课程实验已近三年,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深入探究计算教学内容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但是如何在继承和创新中寻找计算教学新模式?如何真正使算与用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呢?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以用引算,情境引路,让计算可爱些

新教材出现了单元主题图和大量的情境图,给计算教学提供具体的生活情境,有了鲜活的情境,计算就有了活力,也变得有趣味,可爱起来了。如:10以内、20以内加减法口算,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题、做一做、练一练选取近百个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图,特别是金色的秋天,热闹的小河,孔雀开屏练习,运动会上数学,游泳池里的数学等等,都能激起学生很高的学习热情,学生愿学乐学,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学生深刻地感悟加减法的意义。算用结合教学,能使学生体验到计算是有用的、有趣的。例如:《有小括号的算式》过去直接出示例题,明确运算顺序,运用法则进行练习,单调乏味。现在算用结合教学,教材中创设卖面包的情境:“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我们买了22个,他们买了8个面包,还剩多少个?”以用引算,结合具体情境,自然引出小括号的使用。新课程教学实践表明从现实的情景中引入计算教学,学生自主地探究计算方法,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能充分感受到计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把计算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以用引算,能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2 以用促算,算用结合,让计算现实些

算用结合教学时,笔者认为不能抛弃传统的有关计算与应用题教学的双基,让学生理解算理以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思路步骤,把算与用教学的隐性目标贯穿于长期的课堂教学中,算用结合教学时,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并且加强操作,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与感悟,积极探究算与用的方法和策略。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口算》是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领悟“从十位退一当十后再减”。教学中大多教师选用摆小棒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笔者多次实践,不断比较与反思,如何引导学生在操作体验与算法抽象化、多样化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在第三次执教时,是这样设计的:先创设买文具情景图,充分发挥“买东西要找钱”这一生活场景作用。聪聪有15元钱,选购一种文具后,还剩多少钱?唤起学生用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问题的旧知。再以明明用32元钱去买7元的钢笔,想一想怎样付钱?算一算,还剩下几元钱?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联系主题图,在具体操作“实物”(人民币学具)中很直观明了地理解了算理,产生解决32-7的不同方法:①付10元找回3元,再加22元,还剩25元。②先从32元中拿出2个1元,发觉不够5元,再付10元找回5元,还剩25元。③从32元中拿出12元付钱找回5元,还剩25元。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理解也比较轻松透彻,紧接着让学生看着32-7在脑子里想一想,你喜欢怎样付7元钱的?可以怎么算?让学生对算法进行想像,使具体操作活动与算法之间建立表象。有效可行的表象活动,是促使学生从“实物操作”到“算法操作”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根据学生发言写出计算方法与过程。

(1)32-7=25、10-7=3

(2)32-7=25、32-2=30 (3)32-7=2512-7=5

22 10 22+3=25 2 5 30-5=25 20 12 20+5=25

笔者认为有效操作实物是学生认识的基础,教师要及时解读学生操作思维,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获得问题解决,让学生在直观算理的支撑下学习抽象的算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解决用32元去买4元的笔记本,还剩多少钱?试着算32-4,小组交流自己算法。再解决教材中例2:我有8元,想买一辆36元的玩具车,还要再攒多少钱?在解决问题中,学生逐渐优化了自己的算法。整个教学过程,实物操作活动用时约8分,表象活动约5分,算法抽象活动约25分。教师为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提供合理的时间,通过不同层次的操作,学生数与物对应,并加强了有效可行的表象化活动,使直观算理和抽象算法有效结合,这是突破计算教学难点的有效策略。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实践操作、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构建,以用促算,使计算教学现实有效些。

3 以用激算,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使计算方法优化

倡导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难题。让我们走出单纯追求算法多样化的误区,正确处理好多样化与最优化的思维过程。在群体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组织比较讨论,摒弃不合理的及思维层次较低的算法,得出大家比较认可的算法,在练习中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逐步感悟出哪种算法最合理,使算法最优化,这就是内化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层次的过程。把算法多样化探索落实到算法的最优化,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最优的,学会取长补短。也许这就是我们追求算法多样化的最终目标所在。对于没有优劣之别的算法,则应鼓励其并存。如: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破十法、连减法、想加做减法可以并存,只需学生个体优化。

4 算用结合,各有侧重,和谐全面发展

第5篇:结合教学范文

地理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逐步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智力和能力的过程。受传统教材的影响,以往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偏重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在教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地妨碍了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在编写上一改传统的“注入式”为“探究式”,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改变以往的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呢?笔者通过在地理课堂上改革和探索认为,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四结合”。

一、注意讲、读结合

即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等指导性的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学性的阅读活动相结合。新教材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及“读一读”这一栏目的设置为实施这一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讲到“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及“读一读”栏目中“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等内容,然后教师再总结出“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结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地形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地理知识的印象,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地形变化原因的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讲后读,还是先读后讲,可视教学内容的深浅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掌握。对于比较通俗易懂的内容一般可以先读后讲,如上述“地形是变化的”这一内容。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如“褶皱和断层”,可先讲后读。即先由教师分析讲解,(包括必要的演示),然后再由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有关文字内容及插图,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

二、注意问、答结合

这是教师们在上课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新教材“想一想”这一栏目中设置的问题及一些教师自拟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可以及时检测和了解教学的效果,以便教师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并且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究“褶皱和断层的形成及其对地形的影响”这一内容后,以学生回答课文“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就能较好地检测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当然,课堂提问的内容不必局限于课文中现有的题目,教师在上课时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设疑提问,以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如学习经纬网知识时,教师可提问:一艘海上遇难船只如何向别人报告自己所在的准确位置?教师可引导学生相互回答,最后总结出这实际上就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问题。学生根据在教室找位置的方法,很容易得出遇难船只只要报告出自己所在的经纬度就可以了。这样不但增强了同学们的兴趣,也培养了爱动口、动脑的好习惯。

三、注意图、文结合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都无法代替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作用。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图册及课本中的插图,把课文内容与有关的图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读图、填图、分析图或绘图,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图象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上课时,注意利用这些图象和课文中的“读图”要求或者是一些教师自拟的读图提纲,引导学生积极开动筋,认真查阅地图、分析地图,将课文中用文字表述的地理知识与地图形象语言紧密结合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又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及其与六大板块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把两个图放在一起进行对照,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掌握“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带,即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一内容。

四、注意练、评结合

即教学中先让学生动脑、动手完成教师布置的适量练习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分析,并订正答案。这一活动一般是在讲授完一定量的教学内容后,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课文中的思考题或一些自拟的题目来进行的,旨在通过练习和讲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弥补知识缺陷,并掌握一些地理的基本技能。这种练习活动主要是书面作业练习,但也可以是针对课文某一内容而进行的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活动。新教材“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中的许多内容都是进行这种练习的好素材。

例如,在讲授完“地形的变化”一节课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对地形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并要求他们列表比较这两种力的来源、表现形式、影响结果等内容。课后带学生到校外做一次野外考察活动,让他们看一看当地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的岩层中有没有裼皱、断层的痕迹,探讨流水对当地地形的影响,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考察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作必要的补充。这种总结性、实践性的练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培养他们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

第6篇:结合教学范文

一、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就是说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的素材和材料,帮助其更快更好地写出更多好的文章。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实现以读促写,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基本点着手:一是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注重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生字词,并能够从中学习到所读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二是注重对文章写作思路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以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三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能够广泛汲取各类文章的写作手法、内容和写作思路,让学生的知识量得到有效丰富的同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从而真正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姑娘》这篇文章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相应的生字词,并利用字典或者是多媒体软件去查字词的意思,完成字词的积累,以确保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用到这些词汇;其次,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思路进行分析研究,并说一说自己所学到的内容;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到几个问题,来强化其所学习的知识,并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精髓,例如,作者为什么要花花费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小女孩的幻想,又为什么要在课文的最后突出已经被冻死的小女孩会带着微笑,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更明确理解文章的主旨之后,让学生学会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花大量的笔墨从正面、侧面等多个角度来烘托自己所要描写的内容,以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巧妙。

二、以写辅读

以写辅读就是说通过写作来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并能够有意识加强阅读量,阅读更多相关的文章,从而使得自己的阅读量得到丰富的同时,也使得自己的阅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阅读前就让学生写相关的文章,以此来激发阅读相关文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幸福是什么》《给予是快乐的》这样的文章之前,教师就可以拟定“我的幸福”“我眼中的给予”等类似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来写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对给予的理解,之后,在完成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之后,再让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文章,并与自己的文章进行对比,从多方面比较,看看自己的文章有什么优势和不足,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解决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仅提高了阅读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差异性教学的实现,让不同的学生能够从文章的阅读中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这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的。

三、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就是说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的结合,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景物描写的相关文章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自己觉得写得比较好的句子,并分析其应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或者是写作技巧,是从什么角度写的,为什么觉得比较好,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内容以学校的景色或者是自己身边的景色为内容来写一段描写景物的话,做到随学随用,这样一来,在使得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都得到有效提高的基础上,也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有所成长和进步。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久而久之,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水平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结语

第7篇:结合教学范文

一、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在课堂上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这种教法中,学生自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的指导是关键环节。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艺术,就在于打开学生的思维的大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启发、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和发表见解。因而,我的指导不是全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是在学生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照处给他们提示。设疑时,我注意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力求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难易相间、深浅适度。讲解时,我注意精炼生动,在粗壮处,力求讲得雄浑洒脱;在精细处,力求讲得丝丝入扣;在激昂处,还其激昂;在低沉处,还其低沉。用设疑启开思维,引导思路;用讲解教授知识、指点方法并传递感情。设疑和讲解,未曾或缺。

二、读听说写相结合

在我看来,读听说写,读是基础,应列首位。我常常让学生用多种形式反复阅读课文,只有多读,才能使学生产生语感、文感和情感,领会语文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精妙之处,学到知识,摸到规律,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我特别注重复读,即上完一课后,再让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综合知识,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听,我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把握要点,听出精妙,也听出纰漏。说,我要求学生口齿清楚,声音宏亮,有条理,分主次,言简意赅,逻辑周密。我注意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如复述、质疑、解疑、答辩等等。写,主要是课堂作文和课外练笔。读听说写;紧密结合,说起来是老生常谈,尽人皆知,做起来却并非易事,须努力实践。

三、不求全解和务求甚解相结合

所谓不求全解,是说对课文的内容不要求学生全部理解。中学课本中入选的课文,多数是名家名作。作者生活面之广、知识面之宽、阅历之深、思虑之精,是非学生所能及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强求学生面面俱到地理解课文。再如,学生的心理素质、兴趣爱好和智力投向各不相同,我们也不应该强求他们一模一样地理解课文,而应该允许他们存在理解上的差异,舍取上的不同。见仁见智,原属正常。所谓务求甚角,是说对课文的重点内容、纲目关键、警策语句必须条条缕析、精雕细刻,深入透彻地领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务求甚解,正是“断的指”之法。久而久之,何愁不能“断其十指”!我觉得如一教法既能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又能使学生掌握实质,是切合学生实际的。

四、课文与课外短文相结合

第8篇:结合教学范文

一、语文教学与语文实践课相结合

教学中,学生是对教材的主动自学的求知者和探索者。语文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课。教师只是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的特点,把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文学鉴赏课、讨论课,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们在种种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

例如,教《荷塘月色》一文,笔者将它变为朗读比赛加讨论鉴赏课。课文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主题朗读比赛。要求学生自发报名,在上课前三天让学生练习准备并由老师发下比赛有关的各项通知。参加的学生可以自主朗读,可以选择两人合作或两人以上合作朗读。教师提倡合作朗读,评委是教师和所有听读的学生。笔者还特别强调不主动报名的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任意挑选。比赛奖惩分明。这样就避免了一些惰性严重的学生拒绝参与。通过第一课时的朗读比赛,学生完成了对课文的感知和领会。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学习语文、积累语言最好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赏析,就容易很多了。

二、语文教学与课前课后相结合

职业中学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来讲比较差一些,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上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学习习惯。平时要多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传授。使课前准备、课上实践、课后巩固形成一条有力的教学战线。师生课前主要精力放在对所教课文的有关资料的收集、筛选、占有上。课上师生的精力主要放在对课文的理解、赏析、吸收上。而课后课上师生的精力主要放在对所学课文的消化、迁移、运用上。这样,师生的教学目标、任务、方法明确。使语文课的教学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师生互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间共创一种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语文教学与思维相结合

第9篇:结合教学范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不能再单纯地把学校的单一评价作为学生综合能力考核的标准,而应该把企业和学校的综合评价作为考量学生的指标体系,这就要求要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学生质量的“双评价”机制。“双评价”机制的评价标准包括评价内容、指标体系以及运行办法等等。

1建立双评价机制的依据

1.1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考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对正常儿童的基恩那个开况与脑残病人的技能丧失情况做深入的研究,同时对超常儿童,学者,患孤独症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人类的七种智力,分别包括: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际关系智能,数学逻辑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而由医学界专家进行研究表明,人类的每一种智力都是由大脑的一个部分决定的,例如在大脑右侧的某个位置,主要控制着人类的音乐天赋,影响着人对音乐创作及欣赏的水平。人的智力是由很多功能组成的,各个功能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人类自身的智力是由以上七种智力表现出来的。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不同程度的具备以上的几个智力,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水平并不相同。有些人在某一个智力上比常人更丰富,他们如果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这种智力,就会做出比常人显著的成绩;而有些人在其他的智力上有突出的天赋,经过自己的努力,也会取得成功。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知道:人的智力是由功能不同,但是相对独立的智力组成的;(2)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具有多重的智力,只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智力水平不等,(3)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水平,发挥个人的特长,都能取得成功。

多元智能理论的建立,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应当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状况选择相适应的评价形式,也就是多元的评价体系,即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做出客观的评价,实施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教育在每个人身上得到成功,取得最佳效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2关于职业特殊生的思考在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直都只重视着普通中学的学生评价,从没有重视过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工作。职业学校的评价工作,大多都是在模仿普通学校的学生评价方式,不能根据职业学校的独特点去挖掘新的评价方法,导致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工作受到各方质疑,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欠缺。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使得职业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不利于教学质和效率的发展。

目前,在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体系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有些学校把学生的评价工作成为象征性的形式,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欠缺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如果仍旧以理论学习效果作为评价依据而忽视学生实践教学效果,会造成职业学校只重视理论学习而轻实践的学风,会使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考试分数高,但是实践能力低下,影晌到以后的学生就业。一言以蔽之,现阶段缺乏一个有职业学校特色的、多元的、较为准确的学生评价体系。

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2.1对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评价文化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没有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称不上职业教育,而是培训教育。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应当包括人文知识的积累、文化修养的陶冶等方面。对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用人的重要依据。但是,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教育与普通学校的也是不同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标准不能完全套用普通学校的评价标准,不能以学生的笔试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不同的专业对文化基础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对于对文化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课适当调高对文化基础的评价标准,但有些专业对文化基础的水平要求低,可以适当的调低对文化基础的要求,但总体而言,应该体现以下几点:(1)对文化基础有一定的掌握或了解,便于在实践中的应用。(2)将该文化基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要,与学生将来毕业后要实现的目标相衔接。这是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的特色和实际教学中的难点,在评价中应该占有较大比例。

2.2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应用型的特征,高职学生素质主要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一个人可否进入职业以及能否胜任职业工作的条件,包括有胜任职业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等。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要与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培养敬业精神,增强服务观念,倡导诚实守信,全心奉献社会。其次,要加强价值取向引导。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各种价值标准为核心的基本价值信念、理想的观念系统,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所持有的内部标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是一种行为动力,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再次,要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特征。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负。

2.3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评价对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过运用纸、笔对答问题,根据对问题回答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分数,依据分数的高低对学生做出评价的方式固然有必要,但这种评价只能说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的情况,而难以判断在未来职业活动中的成败。

从目前情况看来,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实际状况的矛盾较为突出,用人单位普遍感觉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较差,缺乏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差距。这种状况的改变也牵动着对现行的评价方式的改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职业教育目标,职业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除运用传统方式外,应更加注重在更接近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情况”条件下进行,即在情境中评价。这种评价能够对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最重表现做出较好的预测,学生的智能技巧也是在具体情境中开发和培养出来的,情境中的评价不是一门课程结束或任务完成后才进行的评价,而是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是在个体参与学习过程中轻松进行的,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自然进行的,这种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优异的反馈,识别他们的强项和弱项领域,提出应该继续学习有关领域的建议或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提出有用的建议。

2.4对学生社会能力的评价所谓社会能力,是指在从事职业

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即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它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主要包括交往与合一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组织执行任务的能力,竞争能力等等。

l社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的,与专业能力并重甚至超过专业能力的一项必备的能力。在实际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不仅要与物(机器)打交道,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一个不善于与人进行沟通和文流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可能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社会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指望课堂教学,也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对其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对于社会能力莱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透过日常观察或其他渠道实施过程性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映学生的能力。

3评价体系的建立

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通过对来校招聘的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调查问卷显示,具备下列八种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①价值吻合(认同企业文化及理念)②忠诚企业(诚信)③较强的学习能力④敬业精神⑤专业技能⑥沟通能力⑦协作能力(团队精神)⑧富有激情(自信力)

我们认为高职学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坚持以下几个指导思想:一是要力求现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和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为前提,着重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和组织、协调、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素质。三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自我评定与互相评定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各类用人单位的调研,可从下列指标中初步判断一个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基础性素质(占80%)

①思想品德素质(20%),包括诚信素质、行为规范、公益劳动等;②科学文化素质(50%),各门课程考试成绩;③身心素质(10%),体育活动及心理素质等。

(2)发展性素质(占20%)

包括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体特长、外语与计算机能力、社会实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