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门诊护理管理精选(九篇)

门诊护理管理

第1篇: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耳鼻喉;门诊;护理管理

门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门诊护理管理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及品牌,因此提高门诊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对医院来说意义重大[1]。基于此,本文为了进一步分析耳鼻喉门诊的护理管理方法与效果,选取我科门诊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门诊接待的240例耳鼻喉患者,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人性化组,各120例。常规组男62例,女58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2.6±6.1)岁。人性化组男61例,女59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2.3±6.0)岁。常规组与人性化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即安排专人在导诊台轮流值班,为患者提供咨询、指导等门诊常规服务。人性化组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热情接待患者,主动向其介绍医院环境与就诊流程,在候诊区放置健康知识宣传册,以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进而提高其依从性;②强化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其抗压能力,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之排解压力的方法,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③优化就诊流程:简化就诊流程,设定就诊流程标识牌,对急症患者设立优先就诊通道并全程陪同,制定应急预案,及时解决突发状况;④强化护士的培训:合理安排时间,为护士组织座谈会、交流会,以进行疾病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直至考核合格;⑤强化感染管理:预防并控制好就诊区域的感染,做好各种器械的消毒、杀菌工作,及时清理患者的分泌物,要求护士严格按照无菌标准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对比

人性化组的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患者满意度对比

常规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7.5%,人性化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3%,人性化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耳鼻咽喉患者的病种较多,发病时常伴有疼痛,且其交叉性、阻塞性的特点较为明显[2]。大多数患者发病突然且变化较快,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在就诊时难以保持平和心态,容易与护士发生口角。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就诊流程复杂、医院感染等因素也均会导致门诊护理管理质量下降。因此,有必要对耳鼻喉门诊护理管理的难点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切实执行,以提升门诊护理管理质量。为了探讨耳鼻喉护理管理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全面分析了其护理管理的难点,再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护理管理难点主要集中在于①患者依从性差:患者对医疗专业术语不理解,对自身疾病缺少正确的认识,导致其依从性较差;②护士服务水平低:护士的操作技术参差不齐,在不了解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可能存在重复操作而增加患者疼痛,产生护理纠纷;③感染风险大:耳鼻喉患者通常需要借助器械治疗,治疗期间患者与护士均会与器械产生接触,因此容易出现感染[3];④患者不熟悉诊疗流程:由于患者对医院的环境、诊疗流程等不熟悉,就诊期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一旦护士未和患者保持有效沟通,则会诱发护患纠纷;⑤护患配合难度大:患者通常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其在就诊时常出现不配合医护人员安排的情况;⑥护患冲突多:患者就医心切,容易在就诊时乱插队,尤其的对急症患者而言,更容易因此紧张、焦虑而与护士发生冲突[4]。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法实施后,我科耳鼻喉门诊的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对比之前的常规护理管理,(P<0.05)。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管理在耳鼻喉门诊中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闵芳.耳鼻喉门诊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2):167-168.

[2]郭雨.人性化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9):179-180.

[3]陈莉.门诊耳鼻喉患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护理对策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1):262-262.

第2篇: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 细节管理;门诊部;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18-02

门诊中心的输液治疗是一个医院最为繁忙的场所,每天进进出出大量患者,对此,护理工作非常繁重,自然会引起一些问题,引起患者的不满,对此,采取何种的护理措施或管理方式提高护理的质量,是本文重点探讨的话题。为此,本文选取我院的中心门诊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诊的200例输液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的中心门诊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接诊的200例输液患者,按照患者的医院,将其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选取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1-81岁,平均年龄为(49.9±3.1)岁;男120例,女80例,男女比例为3:2。患者在进院治疗前,其神志清醒,基本上积极配合医院治疗。这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B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A组)行细节护理管理,具体措施:①为患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有本院专业医师具体负责,为输液患者的门诊护理制定计划,具体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输液中的舒适护理等,并付诸实施。②对儿童护理。门诊输液以老人和儿童为主,由于儿童易吵闹,这严重影响小儿的治疗,对此,护士应当尽量安抚患儿的心理,在插针时,要求家长蒙蔽患儿的眼睛,紧紧握住患儿的臂膀,以此保证插针的顺利进行。[1]③输液过程中的细节护理。在输液之前,护士要耐心向患者讲解输液的过程,注意事项;输液过程中如何缓解疲劳,对发生的异常现象如何处理等。④输液后细节护理。输液后的护理。输液结束后,在为患者拔管时,要轻快,防止出现流血现象;拔管之后,护士要求患者在医院停留半小时,在没有发现不良反应之后在离开医院;嘱咐患者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来医院做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在文中,笔者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是在使用SPSS17.0软件来详细分析统计的,同时为加强可信度,本文的计量的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χ±s)来表示,文中的实验中数据均为使用的平均值。[2]P

2 结 果

经过一段时间本院的精细护理管理之后,这些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8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门诊输液的细节护理在每一个环节中体现出来,在每一个环节中都需要全程对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士、健康教育宣导、用药指导、等措施,将每一个护理细节制定表格,记录每一天的检测结果,方便查阅,也为以后的学习、科研提供详实、科学的数据资料等。[3]同时护士的业务素质是提高门诊中心输液细节护理管理的一大因素,只有护士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才会全心全意的服务患者,在每一个护理细节上为患者着想,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本文结果也显示,本院在门诊中心开展细节护理之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由先前的58%提高到98%;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有先前的84%提升到100%,效果显著,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4]

综上所述,对输液患者在门诊中心进行细节护理管理,相比于常规的护理,一方面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另一方面提高了输液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非常值得各门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艳,韩庆瑜.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2(26):163-164.

[2] 彭美丹,孔福仙.门诊护理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05),14(20):247-248.

第3篇: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开放床位343张。截止2014年12月31日护理人员215人,床护比1:0.362;在编护士115人,合同制护士100人。绩效分配改革自2012年1月起实施,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1月又改革了绩效分配方案。

2方法

2.1门诊导诊护理绩效构成

门诊导诊护理绩效由工作量绩效+工作质量绩效构成。

2.1.1设定各岗位系数,分配工作量绩效

在充分征求护理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根据门诊导诊工作特点,技术含量、劳动强度、风险程度等并结合季节特点将门诊导诊护理岗位分为六个档,设定各岗位系数,中央导诊1.6、放射导诊(10~4月)1.4、(5~9月)1.0、超声影像导诊1.1、内科导诊1.2、内科测量1.0、外科导诊0.9。工作量绩效考核具体公式为:工作量绩效=护士绩效总数×30%÷护士岗位总系数×个人工作量总数。

2.1.2工作质量绩效分配

科室根据护理部质量考核情况及门诊导诊护士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要求,每月对科内护士进行打分汇总。个人质量得分直接与本人绩效,年终考核及评优晋升挂勾。质量积分包括劳动纪律、患者满意度、教学培训、红线行为(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违反制度和标准的工作行为)。绩效分配改革的设计原则是基于科室各岗位价值量测算、护理岗位胜任能力和护理质量的考核。具体公式为:工作质量绩效=护士绩效总额×70%÷护士总质量分×个人总分。

2.2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输入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数据分别采用“x±s”与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患者对相关门诊导诊岗位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

自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实施门诊导诊护理岗位绩效分配改革前(2013年3~12月)、后(2014年1~11月)患者对相关导诊岗位护理工作满意度,内容包括护士业务技术(20分)、服务态度(20分)、服务流程(15分)、满足需求(15分)、沟通交流(15分)、健康教育(15分),总分为100分。

3.2医、护满意度情况

每月进行护理质量三级质控考评,抽取6~8名门诊导诊护士、6~8名医生,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共80名护士、80名医生参与调查。

3.3结果

实施门诊导诊护理岗位绩效分配改革后,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沟通交流、满足需求、健康指导能力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率也较实施前大幅提高。

4讨论

4.1护理岗位绩效管理

实施门诊导诊护理岗位绩效管理,使护士的薪酬与其岗位价值、岗位职责和工作绩效紧密挂钩,增强护士薪酬分配的内部公平性,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4.2护士努力胜任岗位工作,主动服务

薪酬与岗位产出挂钩,护士工作积极主动,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提升患者满意度,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患者、医院、护士三方受益。促使护理工作有效有序的进行,使得患者对护士更加的信任,从而尽量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又激励护士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护理服务,形成良性的工作循坏,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提高了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4.3护理绩效薪酬制度改革是医院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4篇: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危机管理;门诊;护理管理

危机管理属于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一个新兴的概念,其实质就是对可能产生的重大危害结果,但是不能提前预见到各种事件进行提前或者事后的管理。门诊护理管理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工作,门诊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紧存忧患意识,并且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尽量考虑各种不可能不利因素[1]。与此同时,与医生建立必要的联系及沟通机制,从而对各种位置情况进行防范。本文在2015年1月~8月在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理论,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8月在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危机管理理论,其中选取2015年1月~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人群,选取2014年1月~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人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危机产生的原因

1.2.1.1服务态度 门诊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会接触到不同阶层、不同地方的患者,为了帮助各位患者合理有序的就医,保证患者顺利有序的及时就诊。但是对于部分有特殊需求的需要提出就诊的患者,所以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为了寻找其他患者的理解与支持,合理地安排就诊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若和患者产生沟通障碍,很容易引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关系紧张,严重者还有可能干扰门诊的正常工作秩序[2]。

1.2.1.2服务质量 医院门诊所收治的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复杂,然而门诊工作人员掌握的疾病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例如工作人员的护理技术不熟练、工作效率较低,服务不周到,抢救工作不及时,从而面对这种情况,使患者和家属产生一定的不满情绪,甚至会引起护理纠纷。由此门诊工作人员应该耐心、温柔的向家属解释和服务,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合理的服务。

1.2.1.3患者自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也不断提高,患者的个人权益意识也逐渐增强。尤其是在急诊的过程中,疾病给予患者带来的痛苦,使患者的情绪烦躁、焦虑,而医生对病情的部分内容进行保密,从而容易引起患者和门诊工作人员的矛盾纠纷。故门诊的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可预见的危机因素,如果工作人员忽视,很容易引起患者和家属之间的护理纠纷。

1.2.1.4沟通障碍 门诊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及时与家属、患者有效沟通,容易产生误会,或者造成工作人员与患者的矛盾。同时如果工作人员经验不足,不懂得沟通技巧,难以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进一步增加了危险因素[3]。

1.2.2危机管理方法

1.2.2.1做好前期工作 近年来,随着护患纠纷的不断增加,给医院门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门诊服务作为医院服务的第一道门槛,就诊的患者随机性、不可控性较大,并且就诊时间较短,所以与家属、患者积极的有效沟通可以有效的降低、预防危机的出现。

1.2.2.2对危机事件进行防范 ①增大门诊巩固走面向患者的透明度:门诊工作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时,就诊透明度可以避免危机的出现,并且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沟通,可以使患者清楚就诊的各项过程。②不断健全护理、管理制度:通过应用危机管理理论,促进了门诊工作人员对危机管理的认识,并且增加了护理管理操作相关人员的有效管理。同时规范每一项操作内容,进一步保障护理工作的准确性。③改善服务态度:门诊工作人员面对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地方以及不同阶层的患者,态度都应该始终如一,并且不断完善就医指引流程,积极地帮助患者尽早就诊,减轻患者的病痛。主动关心询问患者,最大化的解决患者的一切难题。④提高护理质量:医院加强对门诊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过硬的操作技术,保证有效、和谐的沟通。在给患者护理时,应该理解患者与家属的情绪,尽量避免与患者、家属发生冲突[4]。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采取合理的办法解决患者困难。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记录数据全部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015年1月~2015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人群,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14%,2014年1月~2014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人群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3.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各种可见、非可见的因素,使门诊护理纠纷的频率大大增加。由于门诊就诊患者不确定因素较多,可控性低,并且就诊时间短,面对这些特点门诊工作人员要再较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患者尽早就诊,并且顺利就诊。

门诊就诊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应用危机管理理论,使门诊工作人与那了解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危机意识。门诊工作人员要全方位的为患者考虑各种可能的不利因素,不断提高自我危机管理理论的学习。与此同时,建立门诊沟通机制,可以促进医患的有效沟通,防患各种未知的情况,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增强门诊相关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对各种存在的危机都要最大程度杜绝。提高门诊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促进门诊工人员对危机时间的有效掌控,提高患者满意度,进一步保障门诊工作的顺利进行[5]。

通过本文以上的研究显示,应用普通管理理论时患者及时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3.28%,应用危机管理理论之后,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14%,由此可见,危机管理理论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通过两个时期的调查、对比,明确了危机管理理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所以,应该重视危机管理理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自力,徐青松.医疗纠纷及其处理的法律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13,6(4):311-313.

[2]王发强,郝瑞芝,何军,等.浅谈医疗纠纷的处理技巧[J].医院管理杂志,2012,6(4):316-317.

[3]稷云,刘志发,陆龙.医疗服务中医患法律关系的探讨[J].医院管理杂志,2014,6(36):455-459.

第5篇: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门诊护理;问题;对策;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13-01

1存在的问题

1.1门诊病人多, 就诊环节多人群杂,病人流动性大、应诊时间短、候诊时间长, 易引起交叉感染。门诊病人是不同需求、不同病种、不同层次的群体, 给门诊护理工作及门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1.2门诊就诊普遍存在“三长一短”的现象。在自然流程的模式下, 形成门诊流程的三个高峰, 即挂号、就诊、检查高峰。检查过程繁琐, 病人就诊后如果医生开了几种检验单, 由于各种检查在不同的科室进行,需要到不同的检查科室去咨询预约, 有的检查不能在1 d 内完成, 需要多次来院检查。由于医院的位置布局, 导医服务的标志设计及安放位置与病人就诊知识之间的差距, 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往往靠询问和盲目寻找要去的诊室, 导致无效移动, 增加门诊病人流量, 浪费病人的时间。

病人就诊过程中等待时间过长, 易烦躁, 易导致医患矛盾。由于未按要求进行检查前的准备, 有的需要择日再来, 病人反复来院就诊, 极易产生不满心理, 为医患纠纷的发生埋下隐患。如果医务人员由于病人多而不耐烦, 出现应付现象, 不能保证服务质量, 会增加病人的抱怨, 病人投诉增多, 引起医患纠纷。

1.3门诊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相对落后。同时,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参差不齐。多年来形成的病人有求于医生、护士的观念仍然存在。特别是门诊护理人员往往是坐等病人, 主动欠缺, 也很少考虑门诊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感受及心理需求, 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4随着城镇医保范围的逐步扩大和门诊业务量的提高, 就诊病人的文化程度和层次差别较大。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较差的病人, 特别是性格怪异的病人、被遗弃的病儿等, 都会给门诊护理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1.5门诊护理人员相对缺编, 经济收入偏低。门诊部护理组由注射室、输液室、治疗室、医疗配合、导医咨询等组成。由于门诊服务理念的转变和病人需求的提高, 使门诊护理人员的服务范围和服务量逐渐增大, 导致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或缺编。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和绩效分配后,重点倾斜的是病区和医生, 门诊护理人员的收入水平低于医院的平均水平, 导致大批门诊护理人员心理不平衡, 影响工作积极性。

2应采取的对策

2.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学习, 进行安全教育 通过岗位培训和护士例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学习医院的核心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门诊护士的法律意识,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对高风险环节, 制订应急预案, 严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我国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司法解释公布后, 病人的医疗维权意识空前增强, 加上现行的医疗体制、医保制度正面临新的形势, 很容易发生医疗纠纷, 这就需要教育门诊护理人员, 要了解和掌握《护士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药品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准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依法从事门诊护理服务, 切实把强化医疗安全和防范医疗纠纷放在工作的首位。

2.2改善诊疗环境, 提高门诊护理服务水平:门诊就诊环境的好坏、护理质量的高低, 会直接影响病人对医院的印象和感受, 同时也能体现出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进而影响病人、家属及朋友对医院的选择。因此, 门诊护理服务必须拓宽渠道、挖掘潜力, 在就诊的各个环节上尽可能为病人提供方便和良好的诊疗环境。导医护士要为就诊人员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分诊护士要做到一室一医一患, 尽量减少“三长一短”现象的发生。输液、抽血化验等护理性工作要打破常规, 合理调整工作流程、作息时间和工作模式, 提供无节假日、全天候服务及特色服务, 不断提高门诊护理服务水平。

2.3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作为护士长不仅要以身作则, 处处起表率作用, 做好本职工作, 而且要进行人性化管理,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 理解、关心、爱护护士, 为他们排忧解难。将门诊部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向分管领导汇报, 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改变其对门诊护理工作的看法, 增加门诊护士人数, 有机动护士, 使门诊护理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并能酌情考虑, 适当提高门诊护士的待遇, 减轻门诊护士的失落感, 使门诊护士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 投身于门诊护理工作, 提高门诊的护理质量,为医院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院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医院功能定位与依法行医、综合服务与专业发展、效能管理与绩效分配、人事制度与竞聘上岗等, 都对门诊护理服务的理念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适应新的变化, 门诊护理人员应以医疗需求为导向, 把提升文化、学历和多学科知识作为当务之急。开通绿色通道, 以确保急、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门诊部要成立护理工作管理小组, 每周都要对各责任岗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护理质量检查, 特别是护士长要经常深入到护理第一线, 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 督促门诊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出色地完成任务。门诊护理服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协同性与独立性的特点。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服务的细化, 门诊护理服务的关键就是要掌握、理解就诊病人的心理变化和诊疗需求, 保证病人达到接受诊疗的最佳状态, 更好地塑造门诊护理服务形象, 努力实现门诊护理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和人性化, 不断提高门诊护理服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来自墨西哥的新型呼吸道传染疾病,患上此病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此病传染性极强,一旦被传染,病情发展迅速,若是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则会由于呼吸道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做好甲型H1N1流感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以此确保在医院就诊患者的安全,本院对发热门诊进行组织管理、科学的防护,并且认真严格做好消毒隔离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1.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1.1对发热部门人员进行管理

从医院中选取50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在50例医护人员中,主要以内科系统如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感染科医护人员为主,将其安排到发热门诊,并且制定相应的职责与工作流程,例如:预检分诊岗位职责、工作人员上下班流程、甲型 H1N1 流感患者处置流程及报病流程以及患者就诊流程等[1]。对在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点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进行体温测量,确保无发热现象和无流感样病例症状。此外医院对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开展培训,除了要参加学习培训外,还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熟练掌握甲型H1N1流感诊治穿、脱防护用品顺序、就诊流程、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传染病疾病抱卡制度、穿脱隔离衣、六步洗手法等以提高护理疾病技能和消毒隔离技术,并进行考核,还相互提醒监督。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须和患者接触,为了避免被传染,医院提供医护人员免费的营养餐、新鲜水果和奶制品,均衡营养,使医护人员增强体质、提高体抗力。实行科学合理的排班,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病人,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原则,将甲型H1N1 流感的相关知识与技术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对医务人员采取针对性和广泛性培训。

1.2对发热门诊环境进行管理

对发热门诊环境进行管理主要是对发热门诊设置挂牌、指向标志醒目以及门诊采用全封闭式就诊流程等,我院将发热门诊单独设立在感染大楼一楼,通风性较好,在发热门诊病人通道口醒目位置书写“发热门诊”字样,与门诊大楼、急诊间隔开来。由于发热门诊设立在感染大楼一楼,设置比较偏远,加之又是新设置的门诊,患者及家属不易找到,所以在医院各个大门入口、门诊大厅、急诊大厅等重要区域设立明显的指向标志,把患者引入就诊范围,采用红色箭头指明方向,将患者引到目的地[2]。发热门诊应采用全封闭式就诊流程即:成立专门的挂号收费室、检查室、药房、输液室、留观室,每个医疗室都必须齐全,便于患者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大范围活动很可能感染上其他疾病,所以患者最好在固定的范围内活动,可加速病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设立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让工作人员和发热患者从不同路径出入发热门诊,降低工作人员受感染的几率。

1.3制定消毒管理措施

对医疗工作区定期进行杀菌消毒,杀菌消毒工作需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值得注意的是:(1)工作区每天保持通风,打开窗户,使空气形成对流;(2)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每天二次,每次1小时,在消毒工作完毕后要保持室内通风;(3)在病人通道的入口处放置含有1:50稀释施康(相当于1000mg/L含氯消毒液)的地垫,并要求始终保持湿润,使用1:50稀释施康消毒液擦拭器械表面、桌面、坐椅及门把手,医用N95口罩每4小时进行更换一次,特殊情况应马上进行更换,例如出现口罩潮湿。至于医用设备血压器、听诊器每次使用后都须用75%酒精棉片消毒2遍,眼罩等患者接触过的物品或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保证医用设备上没有残留任何病菌。不可忽视的是垃圾桶与垃圾的处理,垃圾桶必须有盖,桶内用黄色双层医疗垃圾袋,处理垃圾过后,垃圾桶需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垃圾袋扎紧双层袋口,袋口喷洒1:50稀释施康消毒液后做无害化处理。护士长、院、感护士要落实好各项消毒工作,同时监督环境卫生情况与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情况。

2.讨论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流行性疾病,由于此病传染性强、病情发展迅速,若是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死亡率高,因此备受人们所关注。发热门诊是医院控制、筛查甲型H1N1流感的第一阵地,每一个治疗环节都备受重视,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实行正确的治疗方案,同时门诊部适当的调整防控措施,从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到发热门诊的环境都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消毒管理措施,保证甲型H1N1流感爆发高峰期医疗工作依然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发热门诊对患者进行症状监察工作至关重要,其主要是通过监察患者的呼吸道病状,若是发现患者存在呼吸道传染病即可早期进行治疗,是遏制呼吸道传染病恶化的主要途径[3]。人们都具有2003年的“非典”经历,对甲型H1N1流感有一定的认识,医护人员对此病也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医院从医护人员做起,对参加甲型H1N1流感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在培训中医护人员可提自身的医疗护理技术,使各项操作更加规范化,提高防护意识,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抗力,避免自身受到病毒的侵害,只有在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之下才可有效进行治疗工作。对门诊进行组织管理,做好消毒隔离等防御措施,在患者经过发热门诊的集中收治,一一做诊断排查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本研究随机选取50名医护人员,安排到发热门诊为发热患者进行诊断、检查、治疗以及护理,在甲型H1N1流感期间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可见,做好甲型H1N1流感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可避免医院内产生外交叉感染,确保在医院就诊患者的安全。

总之,在甲型H1N1流感期间,医院发热门诊要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可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于晓恒.防控甲型 H1N1 流感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0,7(6):162-163.

第7篇: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妇科门诊;中医院;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85-2

妇科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保障妇女身心健康,治疗疾病及计划生育等重要任务。由于中医药越来越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近三年来我院妇科年门诊量在14~16万余人次。为满足患者的需求,更好地服务大众,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几年来病区护士长在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负责门诊的护理管理工作。现报告如下。

1管理对策

1.1从患者利益出发注重细节服务

1.1.1诊室安排为了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每天上、下午均开诊两个普通门诊,4~5个专家门诊。各诊室配有检查床、电脑、电子叫号系统、洗手池,减少了医生来回走动和书写病历、抄方等所花费的时间,每年夏、秋季节,针对病人多,来医院就诊时间早的特点,实行弹性工作制,每天上午安排医生、护士各一名提前半小时上班,满足了广大患者的需求。

1.1.2工作间的排列候诊大厅配有妇科各室分布图,使每位就诊者一目了然。导医台面对候诊大厅,既能维护就诊秩序,又能动态观察就诊人员情况。诊室及阴道镜室、B超室、护士站,相对感染手术室,手术室,手术后病人休息室等工作室依次排列,既保证了各室的独立性又符合无菌操作流程。

1.1.3人员和仪器门诊现有两名主管护士、三名导医、一名保洁工人及相关妇科医生组成。备有B超仪、激光仪、聚焦超声仪、心电监测仪、呼吸机、可视人流机、人流机、微波理疗仪、阴道镜、LEEP仪各一台以及抢救车、氧气瓶等。宫腔镜暂时放在病房。所以需要护士独立操作的仪器不多,但仪器的保养和维护护士都要一一掌握,确保各仪器时刻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护士长根据工作量必要时调配病区护士参与门诊工作,保证门诊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1.1.4就诊流程候诊大厅同时配有每位专家的专业特长和出诊时间。病人自主选择医生后挂号并自动录入电子叫号系统,然后在妇科门诊的候诊大厅等待就诊。导医及时回答病人及家属的提问,电子叫号后由导医将病历发给病人,确保一位医生接待一名患者,这样既能维护就诊秩序,又能保护病人的隐私,使服务更加人性化。

1.2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

1.2.1由于护士长不是长期在门诊,所以每位同志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是保证工作得以完成的前提。故分别制定了护士、导医、保洁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考核细则。组织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要求人人履行职责,个个参与管理。各项仪器设备均有标准操作流程,并挂在醒目位置。护理部每月质控检查一次,护士长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措施。

1.2.2由于门诊病人多,人员流动大,每位工作人员都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故制定了门诊的应急预案(大量失血、休克、防跌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并经常学习,每季度书面考核一次。

1.2.3护士长的工作重点是抓制度的落实。力求利用制度约束人,同时利用制度管理人。几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1.3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控制,提高服务内涵

1.3.1妇科门诊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之一,从候诊大厅的座椅到诊室的桌椅、检查床、水池每日均予清水擦抹两次,每日清水拖地不少于四次。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一次,每天各诊室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小于30分钟,必要时紫外线照射60min并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每周用无水酒精擦抹一次,灯管强度每3月检测一次,强度低于70uw/cm2时立即更换灯管。有报道[1],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空气感染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1.3.2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消毒区,并有明显标志。治疗室、手术室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及走动。检查及手术时均使用一次性看护垫,一人一用。进入手术室更换鞋子,戴口罩帽子。

1.3.3无菌物品专人管理,每日检查。用后器械及时流水冲洗后,放在指定的密闭容器中,由供应室回收后按要求处理。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1.3.4一次性物品按需领取,不得囤积。每月一号彻底清查一次性耗材,按有效期不同按序放置,防止过期。

1.3.5对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安排在专用手术间手术,所有物品一人一套,严格按消毒隔离规范要求处理,并按要求做好传染病上报工作。

1.3.6强化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认真执行诊间洗手制度[2],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1.4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4.1按医院制定的服务要求严格约束每位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服务流程,牢固树立‘院荣我荣’的主人翁意识。

1.4.2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规范收费,并把保护患者的隐私作为工作的一部分。

1.4.3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教育,护士利用病人检查、治疗、手术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外,还制作了相关疾病及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卡片发放给病人。如药物流产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有药物服用的时间、作用、可能出现的症状,随诊复诊的要求及药流后的饮食、休息等。对有性病的患者护士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疾病传播的危害性,交待患者治疗期间节制性生活,在进行性生活时要使用屏障避孕[3]等。另外护士根据中医辨证给予饮食,生活起居,煎药方法,服药时间的指导,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欢迎。

1.5加强专科建设,提高护理水平

1.5.1护士长除了将护理部的理念、要求传达到每位工作人员外,重要任务是如何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门诊护士年制较高,自律性相对较强,但创新意识薄弱,更新知识不够。故病区内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时尽量让她们参加,并将资料发放给她们。

1.5.2参加医生组织的业务学习和病案讨论。

1.5.3指定学习材料,做好读书笔记。护士长加强检查和考核。

1.5.4护士长每月对抢救车上的药品和物品以及相关仪器都要认真检查一次。对护士进行不定期考核。通过被动学习提高专科理论水平,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2体会

2.1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联系社会的“桥梁”,门诊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4]。中医院妇科的特点是门诊病人大大多于住院治疗病人,并且复诊病人多,故在门诊做好健康教育,实施辨证护理,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意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扩大医院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深刻体会到:利用书面、口头、诊间或妇科检查及治疗的前、中、后等多形式、不同时间段进行健康教育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2妇科的人员组成绝大多数是女性,尤其就诊者全都是女性。古人云:女子气多而血少。所以减少各种纠纷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平时工作中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处处想得全,事事做到细;使工作人员和就诊者对管理者有信赖感,做好她们忠实的倾诉对象;同时作为管理者,要熟悉一般交际活动中的礼节,态度上要诚恳,自然大方,语言要亲切,表达要得体[5]。从而化解各种矛盾的发生。

2.3针对门诊人数多及专科的特殊性,在护理管理中保护病人的隐私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这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要求门诊护士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知识丰富全面并且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在管理中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决不让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再次发生。具体抓好环节质量,控制终末质量,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不断提高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也是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被动学习,加强考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4几年来,在工作人员不变而门诊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下,保证了门诊工作的正常进行,无院内感染的发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扩大妇科门诊的服务内涵,做好健康咨询,特别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妇科的养生、保健、辨证护理,更好地满足广大妇女的健康需求是我们护理管理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文慧.手术室空气消毒管理现壮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1):61.

[2] 王莉.妇科门诊的感染管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6):502.

[3] 郭晓丽,王勇,张彩霞.性病在妇科门诊的分诊预防与管理[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7711.

[4] 张桂.综合性医院门诊部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29-30.

第8篇: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1.1门诊科普课程设计的基本范围

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大课堂课程设计。门诊患者就医通常有陪伴。70%的患者在诊区候诊2小时左右。我院就诊患者中外地患者占60%以上,且农村患者的健康知识缺乏较城市患者严重,二次就诊的患者健康需求较少,因此,门诊科普课程设计应把握基本方向,提高就诊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①结合就诊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授课内容,内容多为季节性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科普知识、自我保健、疾病预防、专题讲座和健康指导。如乳腺的自我保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流感的防控、骨质增生与酸性体质、小儿发热的处理以及家庭急救常识等。教育内容侧重普遍性,简明扼要、通俗易懂。②授课的时间:根据门诊患者和家属流动性大的现状,选择在午间患者等候时间进行集中教育,教育形式包括医务人员讲解、急救演示、伤口处理、PICC自我维护操作,并邀请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演练。每次时间在30分钟左右。③在世界艾滋病日、糖尿病日、无烟日等与医疗相关的日期配合医院整体安排进行相关主题科普宣传。

1.2门诊健康大课堂管理方法

医院首先由护理部、门诊部及科护士长组成活动的领导小组,具体由各门诊护士长负责,明确小组及各成员的职责。要求根据医院门诊分布特点每周开展一次健康科普大课堂活动,根据门诊科普教育课程的基本方向制定年授课计划和月计划,于月末将下个月的计划张贴在门诊各宣传栏内并在医院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同时护理部建立健康大课堂活动登记、统计制度,并制定和发放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1.3授课护士培训

以往门诊的健康教育方式是以护士被动地接待咨询为主,表现的形式是分散的个别指导,患者问则答,每名护士每天要回答患者上百个问题,且多数问题是重复的,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就让患者去问其他护士或找医生,门诊部每月接到患者投诉1~2例。针对上述情况护理部要求每名护士参加大讲堂授课,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分散指导为有针对性地集中指导,并对授课护士进行健康授课的基本功训练,包括理论和技能培训。理论培训包括:疾病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理论、授课技巧、患者就诊流程等;技能培训包括伤口处理、管路固定、急救技能等。课前进行试讲并集体备课,收集制作的PPT课件和要发放的健康大课堂相关宣传资料并存档。此外门诊护士除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护士培训和考核外,护理部为门诊护士举办一期基础生命支持课程(BasicLifeSupport,BLS),18名护士参加。

1.4保障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可持续性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和患者需求不断改进活动质量。活动结束后由活动小组成员发放测试问卷评价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按分工职责参加每次的健康大课堂工作,并于课后对护士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每年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总结和交流各门诊健康大课堂工作开展情况。

2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效果

2.1护士熟练掌握了护理知识和技能,提升了科普授课能力

医院门诊护士72人,平均年龄38岁。门诊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1%,比全院平均水平低13%;主管护师及以上占89%,比全院平均水平高55%。门诊护士工作经验丰富,但多数护士身体状况欠佳,且缺乏进取心。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后门诊护士工作职责和管理内容有了改变。咨询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众多患者共性咨询的问题得到归纳,科普的知识宣传或宣教得到较为广泛的落实,同时护士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能熟练掌握护理技能,多次成功抢救候诊患者,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护士在授课的同时得到锻炼,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门诊护士中营造出比知识、比技能、比服务、比奉献的氛围。2014年门诊护士对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

2.2增强了患者和家属的疾病防治意识及患者满意率,门诊就诊秩序得到了改善

患者及家属的候诊时间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改善了门诊候诊秩序,同时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防治意识。2008-2012年和2014年共发放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2199份,每年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2009年和2010年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与2008年相比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2012年和2014年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与2008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患者对门诊护士的投诉仅1例。说明随着门诊健康大课堂的不断深入开展,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3体会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坚持在门诊开展健康科普大课堂难度大,对护理管理要求高。医院门诊诊区涉及多个科室,护士平均年龄38岁,高年资护士比例大,大专学历偏多;但门诊护士大多数是从事病房工作多年,工作经验较丰富,由于上夜班困难或身体状况欠佳等诸多因素被调入门诊。门诊的护士工作内容简单,分诊、维持秩序是主体工作,久而久之失去了进取心。因此,门诊健康科普活动是机遇更是挑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决方法极其重要。整合资源,科室病房与门诊是个整体,本科生护士发挥知识创新优势,年资高的有多年临床经验的护士发挥他们善于沟通的长处,制作课件,集体备课。让护士体会到健康科普要通俗易懂、让患者感兴趣、授课时间短、需要学习者参与,它不仅包括了知识和技能,还要授课者结合患者的感受讲解或穿插小故事情节。因此,采取集体备课,诱导式授课方法,将主要的健康行为尽可能流程化,将知识点变为容易上口的短句,采用反示教方式,如心肺复苏的操作课,护士指导家属或患者进行模拟人的操作,又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形象化,使用挂图和食物模型橱窗展进行授课,门诊科普健康大讲堂生动,让门诊候诊患者愉快且有收获地度过等候就医的时间,是护理管理的有效探索与实践。

(1)近年来医院不断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门诊护士更加珍惜目前的工作岗位,自愿利用午休时间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活动,积极配合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充分调动这部分护士工作积极性,创造一系列方便条件,积极发挥护士在疾病健康指导方面的作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在门诊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拓展。在医院门诊开展健康大课堂活动推动门诊的优质护理服务,2014年患者对门诊大课堂的授课内容、方式等的满意率为96.4%。这项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门诊候诊秩序的管理,患者或家属个别咨询量减少。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加,发挥了护士在普及健康科普知识中的促进和先导作用,也是密切医患关系、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保健知识和技能,使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对防止疾病发生或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9篇:门诊护理管理范文

 

关键词:  眼科门诊 安全护理

1  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门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的影响。

1.1  管理因素  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障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

1.2  护理人员因素

1.2.1  技术因素  因为多种原因影响,目前护理人员队伍存在数量不足,流动性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而眼科门诊专科性太强,专科操作较多,各种仪器的检查的也多,既要求护士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又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各种检查仪器的使用,才能给病人满意的指导和解释,否则,医患、医护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的误会或者纠纷。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的[3]。

1.2.2  工作责任心  护士在医疗活动中,担负着患者的保护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而在家庭中又扮演者女儿,儿媳,妻子,母亲等角色。护理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护士就超负荷工作。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由此可引起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带来不安全的后果或不安全的因素,这些也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4]。

1.2.3  患者因素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病人的权利意识,保健意识,消费意识增强,对门诊的服务要求高,如果服务不到位,容易产生矛盾[5]。由于眼科患者的特殊性,如患者视力较差,不熟悉环境导致患者跌倒:保管不严造成病人物资被盗等。

2  加强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措施

2.1  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变成自觉维护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6]。

2.2  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工程中做到以礼待人,耐心地疏导,做好解释工作,合理地安排好专家、专科、简易门诊,验光等病人的就诊次序,恰到好处地请患者按序就医。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急缓酌情安排患者就诊。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新生儿、外伤及角膜异物、青光眼患者发作期都安排优先就诊。对患者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和淋菌性结膜炎的做好隔离和病情报告,以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2.3  重视专业理论和专科操作的培训  加强护士规范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习,还要着重护士礼仪,文明用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特别是要掌握突发急救技能培训等。在护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的更新质量理念,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杂出版社,1995,238~245.

[2] 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4(3):191~192.

[3] 赵炳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5.

[4] 孙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