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峡教案范文

三峡教案精选(九篇)

三峡教案

第1篇:三峡教案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献;归类;三峡库区

处在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宗旨之一。如何将当地各民族的文献档案归类管理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的立足程度。随着电子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地方高校必然适应这一发展模式。国家档案局于2001年1月和推行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可谓是我国档案工作发展历程上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的出台为我国地方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指明了科学的方向。笔者在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一直从事档案管理工作,鉴于此,笔者将结合重庆三峡学院为三峡库区经济、社会服务的宗旨,联系三峡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献档案归档管理的工作实际,探讨地方高校整理民族文献档案模式,希望对地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有所助益。

一、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少数民族文献的按“件”归档

(一)少数民族文献按“件”归档在地方高校中的适用性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对“件”的含义是指: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等一册(本)为一件,来文与复文为一件。重庆三峡学院校级重点学科――民族学,自2002年本科招生以来,已经历经十余载,该专业学生是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借阅专业图书最多的,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也给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图书馆将民族学专业图书进行了相应归类。按照《分类法与规范》将高校档案分为党群、行政、教学等十个一级类目和声像档案的要求,我们将少数民族文献档案归入教学类档案,一方面是为了科学分类,另一个方面是为了民族学专业建设的客观需要。图书馆的宗旨之一就是为了本校的学科建设服务,从而更好体现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与实际意义。另,笔者认为面对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我们可以开辟一个专门的阅览室,将相关专业图书收集整理归档,为学校所有重点学科建设服务,这将为这些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借阅平台,可以有力促进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为这些学科将来申报市级重点学科夯实基础。随着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招生的推进,校图书馆也应该为研究生学习研究之便,设立研究生图书阅览室,这可以纳入我校培养研究生工作计划之中。

(二)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少数民族文献的按“件”归档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库区少数民族文献档案的排列问题

重庆三峡学院坐落在三峡库区,面对重庆民族地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区、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近300万苗族、土家族的丰富的历史文献档案,重庆三峡学院学院图书馆应遵循这些档案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尽可能将这些文档按照民族类别、经济类别、军事类别、民俗类别等排列归档,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笔者认为,在档案归类中,将重庆民族地区的文献档案除了分类编号之外,还应保持这些民族文献之间的固有联系,只有这样处理才能反映出这些文献鲜活的历史原貌,而且为以后面对这类文献时可以提供一个成功的案例。

2.民族文献归档的装订问题

传统文献归档都是按照“三点一线”的装订方式,文件页数一般都在30页之内,但是民族文献有的是已经成文的,有的是调查材料未发表的,有的由于条件成熟已经出版,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档案工作者要面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一方面既要坚持传统的良好方法,又要与时俱进,创新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方法。笔者认为,对档案本身符合传统装订的就按照传统方法装订;对那些较厚的文献,先用细线装订、分册、装套保存;对较为罕见的珍贵档案,这一类档案一般很薄,就采取粘贴的方式保管;对那些不薄不厚的民族文献,用不锈钢装订针来装订。在时间和人力充足的情况下,学校图书馆应组织专业人员将这些文献编辑上网,做成电子档案加以保管,这样可以防止传统保管方法的固有弊端(如防火、防盗、防虫蛀等)。

3.民族文献在后续保存中的问题

由于库区少数民族既有聚居区,也有散杂居现象,这就为收集民族文献提出了新的问题,就是少数民族文献的收集不是一个毕其功于一役的完美收集,而是一个逐渐收集的过程。在归档过程中就需要不断补充新的文挡,这是一个需要耐心与细致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调查类材料的按“卷”归档

(一)调查类材料按“卷”归档的原因

由于重庆民族地区除了渝东南的四个民族自治县与黔江区之外,还有分散在重庆各地的十四个民族乡,这些地区的民族文献资料收集需要我校师生利用假期下乡深入调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言之,对于收集的文献,在收集的过程中就需要加以鉴别,重庆民族地区土家族、苗族由于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在家谱、宗教、民俗、社会组织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有的家谱由于年代久远纸质已接近腐烂,调查者只能拍照保存,宗教文献中有的明显带有三教合一特征,甚至深受外来宗教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在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与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十二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重庆民族乡概况丛书》中都有反映。可见,面对这样的民族文献,档案管理工作就需要面对实际,采取按“卷”归档的办法应对。

(二)对民族文献按“卷”归档的几点建议

1.民族文献按“卷”归档模式应相应改进

按照《分类法与规范》,高校档案的档号模式是“年度号+分类号+案卷号”,这种档案编号方式能够较好反映档案实体的分类体系和结构层次,对于档案类目较多的地方高校而言,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档案编号方式。但是实际操作中却不利于民族文献档案的排架与库房管理。前文已述,民族文献是一个逐渐收集的过程,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预留一部分排架或者有相应的预案,以避免后续文献涌入时捉襟见肘、一筹莫展的现象出现。此外,我们还可以参照借鉴机关档案中利用档案目录号组织档案排架的方法,把档案模式中的年度号与案卷号另栏标记,在分类号后面加上档案目录号的办法办理,这样既能反映档案实体的分类体系,也有组织档案排架的存址代号。

2.民族文献按“卷”应借鉴按“件”归档的办法

按“件”归档最明显的优点是检索方便,研究者只需要在电脑里输入所需材料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到相关档案材料。面对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我们图书管理者因借鉴这种办法,为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学者提供方便,同时,为民族文献档案的归档管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是办学定位之本,重庆三峡学院位于三峡库区,这里有世代聚居于此的苗族、土家族,还有散杂居民族四十余个,其民族文献相当丰富,收集整理民族文献档案是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档案工作者本职工作,我们应尽心尽责,将这份宝贵的民族文献档案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分门别类科学归档,以期为三峡库区建设服务。(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S](DA/T22-2000).

第2篇:三峡教案范文

论文摘要: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法学教育方法。21世纪初以来逐渐引入我国高校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学校近年来开设法律诊所课程,在诊所法律教育实践方面积极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新的法学教学模式,在本土化过程中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应积极开设诊所法律教育课程,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多途径解决案源不足,指导教师的来源可多渠道,同时加强学制和评价体系制度改革。

论文关键词:诊所式法律教育;职业技能;法学教育改革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

诊所式法律教育不仅在美国法学院普遍开展,并且迅速传播到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拉丁美洲、非洲、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诊所式法律教育在国外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从2000年9月开始,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我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7所高校法学院尝试开设诊所式法律教育选修课程,此后很多院校陆续开设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至今已有上100所高校成为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式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单位。开办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形式较为丰富,主要为诉讼类法律诊所,如农民工维权诊所、消费者维权诊所、公益诉讼法律诊所、老人维权诊所、妇女维权诊所、刑事法律诊所、民事法律诊所等,也有少数为立法诊所、综合性法律诊所等类型。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法律诊所的建立和相关的研究基础

重庆三峡学院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依托重庆市律师协会三峡库区农民工维权中心开展工作的。同时重庆三峡学院领导对诊所式教育也高度重视,在师资配备、经费资助和图书资料上均给予了较大支持。在校内还特别为诊所课程指定有专门的80平方米法律诊所专用房(作为接待室和教室),并配备有专门的办公与教学设备。在重庆三峡学院政治法律系挂牌的“重庆三峡学院青少年维权咨询服务中心”这一特殊机构也是引导学生参加校内诊所法律实习的一个重要机构。重庆三峡学院于2009年5月25日加入中国法学会诊所式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成为加入该会第100位单位委员。由重庆三峡学院申请的课题——《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诊通字[2009]第4号)获得了2009年度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式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诊所式法律教育课题研究资助。2009年法律诊所课题组以《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实践探索》为题,获得重庆三峡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立项。诊所式法律教育课题组还得到香港大学法学院内地项目的支持进行法律咨询援助服务以及社会调研活动。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重庆三峡学院诊所式法律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认可。

(二)法律诊所课程的开设

重庆三峡学院法律诊所于2008年5月正式启动。而《法律诊所》课程于2008年9月开始开课,每学期开设一次。开设对象是本科法学专业学生,其性质为选修课。于2010年3月开始调为必修课。学生完成既定教学计划,可以获得3个学分。同时,学校亦认可指导教师在诊所教学中的工作量。参照兄弟院校相关制度,重庆三峡学院法律诊所先后制定了《重庆三峡学院法律诊所管理制度汇编》和《重庆三峡学院法律诊所教学文件汇编》。

(三)关于诊所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的选择

为了方便指导学生,重庆三峡学院诊所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负责课堂教学的模拟训练,还安排教师到法律援助中心定期值班,了解学生接待当事人或者提供法律咨询的情况。对于诊所学生的案件,诊所教师跟踪指导,并主持结案评析讨论。考虑到诊所教育的特点,我们把诊所法律教育课程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因为主要的法律课程都已经或正在学习,有利于法律诊所实践工作的开展。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诊所课程由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课堂教学的做法:全学期16周,安排课堂教学6周。在教学内容上,以学习律师实务和执业技巧、方法为主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以角色扮演、实案练习、讨论交流、及课后作业、汇报晚会等训练方式。在实践教学设计上的做法:将教学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7人左右,指定1名协调能力较强的同学任组长。每周二安排一个小组轮流到农民工维权中心进行法律援助服务,其他小组在课堂学习,另外每周六安排1个小组轮流到法援站进行法律援助服务。由任课教师作为法律援助服务现场指导教师。保证每组每生可以轮流至少有2次参加实践活动。成绩考核方面参考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咨询接待记录的完整性,整理归档及时性、诊所法律教育宣传推广、学期总结报告,按时提交,内容充实、学生自评等方面内容加以评定。

三、关于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思考

由于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引进较晚,开展的学校比例较低,对于这一从国外移植来的新的法学教学模式,在本土化过程中难免水土不服,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

(一)更新法律教育观念,积极开设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法学教育模式亦受到大陆法系的影响,大陆法系教育习惯采用讲座式的教学模式,强调法律的概念性、抽象性、逻辑性、理论性、科学性,而法典也为这种教育模式提供了现成的材料。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一门法律实践教育课程,既是一种新的法学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新的法学教育观念。我国高校应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将诊所式法律教育纳入法学教育课程体系,明确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法律实践教育课程是与其他部门法学教育同等重要。应根据其教学资源、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开设一门独立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明确课程性质、开设对象、课时安排、课程学分,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建立教学评价体系,配备有实务经验的教师、专用的教室和设备等。 转贴于

(二)多渠道解决经费问题

诊所式法律教育需要比传统理论教育高得多的经费投入。法律诊所的建立和日常运转都需一定的资金支撑。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进行筹措:一是学校的支持。各高校对诊所式法律教育不但在课时和学分安排上应高度重视,同时应该拿出专项资金来作支撑。二是与法律援助中心进行合作。法律诊所的学生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服务,既可以解决法律援助中心人力不够的问题,又满足了社会对政府法律援助的需求,同时使法律诊所有了稳定的案源,诊所式法律教育也得以开展。这一点在重庆三峡学院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三是寻求政府和相关司法部门的支持,得到政策上的优惠和工作上的便利,允许诊所法律教育的学生在办理非援助案件时,可以收取一定费用。四是争取社会支持。积极宣传法律诊所的教育目的和公益性质,让社会认可法律诊所,争取接受社会捐赠。比如,重庆三峡学院诊所式法律教育得到香港大学的资助,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三)多途径解决案源不足

诊所式教育要求学生参与真实的案件办理来提高其实践技能,而案源少也是实践中一个困扰我国诊所式法律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为作为当事人很难放心地将自己的财产和前途命运托付给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即使其提供的是无偿服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与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单位合作的方式进行诊所式法律教育,让学生多参与办案。另外,可以多进行模拟训练,包括如何立案,接待和咨询、调查取证、谈判、法庭辩论等内容。还可以利用音像设备重复模拟训练,以扩大参与面和达到最好训练效果。

(四)法律诊所指导教师的来源可有多种渠道

诊所式法律教育要求既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的双师(既是教师又是律师)型教师。一是单独设有诊所教师序列,确定有意愿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担任专职的指导教师,保证与从事教学的授课教师享受同等的待遇;二是也可以优厚待遇鼓励从事理论教学的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兼职担任指导教师;三是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和其他司法工作人员担任诊所指导教师。

第3篇:三峡教案范文

“(他者)形象的塑造虽然包含着塑造者的想象和欲望的折射,但又非不顾社会现实基础的纯粹想象之物,而且社会基础还影响着形象塑造者的视角,影响着对待他者的态度和评价。”“形象作为一种文化隐喻或象征,是对某种缺席的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想象性、随意性表现,其中混杂着认识的与情感的、意识的与无意识的、客观的与主观的、个人的与社会的内容。”(周宁,《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而认同又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弗洛伊德语)。看来,社会对三峡工程的认同还有很大的距离。江河时空格局的改变、恢复、平衡,社会秩序的重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短时期内三峡工程公共形象得到改变是不现实的。三峡工程公共形象建构,过于乐观抑或过于悲观都是不可取的。

正确认识不同语境下三峡工程公共形象,是建构三峡工程公共形象的前提和基础。将三峡工程公共形象生成的不同历史背景、话语体系、主要表现形态等基本问题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是非常必要的。

一 三峡工程与民族工程、民生工程的形象定位

中国历史上,堪称民族工程者并不多见。民族工程具有一些特质。其最根本的是,不管哪种政治派别在关涉民族和国家问题上,始终具有一些显著的共同性。三峡工程作为“民族工程”、“民生工程”,其最重要之点就在于它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著名新闻记者卢跃刚认为:“三峡问题不是个简单的对错问题,不是简单地技术分析利益的问题,需要将三峡工程放到现代化的背景下,放到三峡的历史背景下,放到中国社会特殊的体制背景下来看,才可能看清楚。”

1919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由宜昌而上,……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30至40年代,国民政府也曾着手三峡工程的勘测设计准备。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以后,20世纪6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曾考虑分级开发或分期开发方案,想缩小规模争取上马。70年代初先建下游的葛洲坝工程,想以此促进三峡工程上马。80年代初提出150米的低坝方案。后经过重新论证,最终确定为现在175米中坝方案。

显然,不能把三峡工程仅简单看成一个水利工程,也不能简单地仅从某一个历史阶段来认识这项工程。三峡工程不仅关涉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更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休戚相关。三峡工程的背后深刻地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国共两党之所以都钟情于三峡工程,原因也就在这里。因之我们可以说,三峡工程,是一定政治、经济、技术条件下,中华民族治理长江的必然选择,是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治江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水利工程思想、水利工程科技、水利工程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中华民族治理长江的里程碑。长江中下游水患,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千百年来,根治长江水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一项伟大的政治工程,是一项伟大的民族工程和民心工程。

三峡工程作为民族工程、民生工程的公共形象,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这种形象贯穿于三峡工程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建设管理、综合效益发挥和科学运行的全过程。这种形象体现了三峡工程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符合历史与现实条件,具有科学性,应该是三峡工程科学发展和社会认识的主线与基调。

当然,此种形象还需要向纵深开掘,向历史细节探寻,将视野和触觉延伸到全世界,体现国际视野。治水,是一个历史话题,也是一个国际话题。在治水与治国语境下,不同国家治水的模式如何,工程与国家、社会,工程与科技等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建构,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释,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和规律性。而不是依靠历史进行印证式的说明。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更宏大的历史视野、更开阔的历史场景来认识三峡工程的历史地位及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将三峡工程与世界其他大坝联系起来、对照起来,而不是就三峡工程谈三峡工程,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二 “三门峡工程”、“阿斯旺大坝”与三峡工程公共形象

“三门峡工程”、“阿斯旺大坝”一直被视为水电工程建设中最为失败的典型例子,但是在网上,也总有不少人将其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

第4篇:三峡教案范文

        一、实施“洗脑工程”,促进观念和行动的转变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知识、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让全体教师积极地认识、接纳,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西峡县城区一小采取多种形式实施“洗脑工程”:一是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启动“读书富脑工程”。制订了教师业务学习方案,就教师的读书范围、读书方法、笔记、时间数量等做了具体要求,使教师在自学的过程中走进新课程、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模式。二是借助课堂观摩,使教师亲眼目睹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新模式给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三是立足校情,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组织学校业务领导、骨干教师分专题办讲座,开展讲学活动,从不同侧面将新的教育理念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相结合,变抽象为具体,使广大教师找到学习实践的方法。

        二、实施集体备课制度,促进共同进步

        为了能让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揣摩、实验和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西峡县城区一小提出了淡化形式、注重过程,有形备课与无形备课相结合的三轮备课制:即个人自主备课———教研组集体备课———课前自我加减。通过三轮备课,让教师充分体验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妙之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的共同进步。

        三、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在课例研究中共同成长

        为了加快教学改革,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发展,西峡县城区一小建立了精品课机制,开展了“多人同上一节课”和“一人一课上多班”的观摩研讨活动。

        “多人同上一节课”,即在同级、同科里统一教学内容,同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设计教学,通过听评课,真切感受同事的教育智慧,以弥补自己在使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共同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  

        “一人一课上多班”,即选定一位教师经历“独立备课———说课———修改教学设计———上研讨课———进行交流———写教后反思”这一研讨历程,使其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灵活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这样以具体的课堂实例进行研讨,就人人有话说,有问题谈,教学中的问题容易被发现,个人的智慧也容易被激发,“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也自然地结合了起来。最终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打开课堂大门,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

       四、在不断反思中逐步提高

        经验+ 反思= 成长。通过反思,教师能更好地结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独立性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城区一小规定教师在教前、教中、教后都要进行及时反思。教学前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在集备教案中增设个性设计;教学中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状况及时作出调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实;课后要及时在教案上写下教的反思和学的反思。同时,还鼓励教师写个案研究、教学心得和案例分析,使教师在分析解剖自己时,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愉悦。

        五、在课题带动下促进发展

第5篇:三峡教案范文

一、造型特征

艺术的造型是艺术表现的手段。任何艺术都需要用造型的手段来揭示艺术形象、精神、意境、美感……。不同地域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造型手段和方法,就中国的民间美术而言,有形象化造型、谐音化造型、意义化造型、情势化造型、功能化造型等民间美术共有的造型规律,三峡民间美术也包涵着这些造型方法。但是,独特的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宗教思想、感情气质等又形成了不同的造型特点,所以虽然我国众多的民间美术在材料工具的运用,取材内容、表现形式、造型手段等方面都十分相近或相同,但最后形成的艺术风格、艺术特点却各异奇趣,各具特色,这便是因为造型特点与审美追求不同的缘故罢了。从三峡民间美术来看,已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彩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地域广阔、民俗风情浓厚的艺术造型特点,特别是在以下三方面有独到的造型妙处。

1.“寄善”写意的造型

人中圣哲有许多倡导向善说。抑恶扬善是人们的理想,三峡民间美术家正是从“寄善”着想,用“仁善”心理,洞察自然物象,民情生活,风俗习惯,发现“善”美;用“善”美的心灵,托物喻理,晓喻人生,融慈化于艺术,造“善”美之形;用仁意“善”美之形寄情万类,衍生意象,陶冶人们心灵,舒豁人们的胸怀、思想、境界。“寄善”的心境使他们因物移情,缘情发思,开拓意境,畅意写神,塑造出善和、天真、妙解物趣的万物生灵的美好意境。三峡民间美术家在造型中,从平静、自由、随意、真切等中立意,去感受生活的脉搏,求索自然意趣的“善”形,从和顺、爱慕等构想中,去发掘具有生趣和神采的意象,透出浓浓的民俗情结;从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中,去追寻“善”与“意”的多样造型情致,达到内涵丰富、意趣盎然的境地。例如:闻名于世的丰都“鬼城文化”,以美妙离奇的传说与故事,塑造出千姿百态、精彩传神的众多鬼神雕像与神秘恐怖的场景,视感阴森恐怖,实际寄托着宣扬忠孝仁爱、扬善抑恶的文化内涵,那形神各异、惊恐万分的鬼神则透视出不同的“善”美。这些“善”形造型夸张、诙谐、有说唱艺术的滑稽夸张神气,加上鲜明艳丽的色彩和粗犷线条的表现,揭示出意境深邃的哲理兴味,富有生活的热情和生命的意义。又如:被誉为三峡奇葩的“白帝文化”,融诗词、书法、绘画、雕刻、装饰、园林建筑于一体,从外在看似展现夔州文化历史、山川风貌、民俗故事、峡江传说,其内在为思念、盼归、情爱、悲伤等“善”意之情的精妙揭示,很有发人遐想的意趣。这些充满“善”美的形象很少以仁慈宽厚、温顺虔诚,合掌微笑的佛像造像,大多是蹙眉怒目、刚健强横、气势逼人的非佛似佛、非僧似僧、意义深邃的小雕像、小工艺品等。雕绘手法概括、简单、象征,很少突兀的转折和生硬的棱角形状,主要以弧线造型为主。用色单纯,单涂为主,色不掩线,装饰性强。这种从“寄善”中写意,从写意中“寄善”的美术造型是三峡民间美术的一大特色。

附图

图〈1〉三峡石《孔子行吟图》

2.寓意生灵的造型

相传古代画龙,常常不画眼,因为一点,龙就飞跃起来,腾空而去,后谓“画龙点睛”。三峡民间美术造型继承了中国艺术对事物“活”的表现、“灵”的表现,在形和神上,以传神为主;在朴实和华丽上,以朴实为主。具有画外有意,形外有动,动中有“灵”,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精神的艺术内涵。三峡民间美术家把造型生动,灵捷、活泼、有趣的物象,经过巧妙构想,营造出体态爽朗,舒展夸张,姿态含蓄,喻意深邃的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美术形象,从而揭示出具有象征吉祥幸福,如意顺遂,欢乐吉庆,和谐美满的三峡民俗风情,达到寓情灵动的艺术境界。如:长江三峡石艺术,从自然中寻觅、遴选、构思、加工、塑造等都浸透着寓意生“灵”的造型观。首先,美术家要带着创意和丰富的形象思维去寻觅,经反复观察、审度,确定峡石的寓意内涵,或形似人物、动物、植物的峡石,或具有诗意文采的峡石,或富有绘画形式的峡石,或奇状怪形内涵深厚的峡石……。其次,有些峡石还需匠心描绘,加工处理,组合成造型美妙,寓意深刻,趣味无穷,比自然美更高的“灵美”。看吧!《孔子行吟图》(图〈1〉)一尊仅22  厘米高的深蓝色峡石中,露出与峡石外轮廓十分吻合的一块乳黄色,一个鬼斧神工的深蓝色造像展示其间,看似一个婉雅俊逸,严谨持重,微微俯首圣哲的孔夫子在行吟、说教。这尊三峡石与底座的色彩、石质,造型都结合得相当和谐完美,酷似一个整体,表现出作者寓意生灵的艺术思想。又如:三峡根雕又与其它地方的根雕有所不同。长江三峡根艺蕴藏十分丰富、独特,是千百年三峡江水冲刷、浸泡、挤压、腐蚀所成,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千奇百怪、十分绝妙的造型树根。有的质面光滑、细腻,有的粗糙斑驳;有的姿态易妙,有的十分简括;有的大如磐石,有的细小如微;有的沉如铁石,有的轻若芦蒿;有的色泽光亮,有的暗洗晦涩;颜色或白、或黄、或紫、或黑……,有的气味芳香……。三峡美术家把这些天然造化树根作为一种情愫的载体,赋予丰富的想象与创造,神奇地构建了三峡根雕的美。《孔雀》(图〈2〉)是一件三峡根艺品,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敞开美丽的翅尾,独脚直立,俯首凝视,象是一个开屏的孔雀,象是孔雀面对明镜的水面而映照,或者正在觅食……。使你能从造型中体会出更多的艺术精神。这无不表明三峡民间美术家运用这种造型的审美意义。

附图

图〈2〉根雕《孔雀》

3.实用与美观的造型

游过三峡的人,往往会被矗立在江岸的历史文化景观的天然的艺术造型美所吸引,赞叹不已。当身临其间,欣赏这些景色壮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时,琳琅满目的书画、雕刻、装饰与游乐的艺术空间相映成趣。这些古文化景观形态优美,形姿俊俏,自然和谐,显示出整体与丰富的美感。构成采用“上下呼应”、“前后@①护”、“左右对称”、“外张内顾”的布局,尤其是利用变化的直线、弧线与艳丽浓烈的民俗色彩描绘形体,求得鲜明强烈、和谐统一的艺术神韵,把功能与美同三峡地貌、风俗、情感互融,体现为适合于三峡自然环境的实用与美观完美结合的艺术精神。其它三峡民间美术:蓝印花布、挑花、刺绣、编织、皮灯影、年画、竹帘画、根雕、石刻等更是运用实用与美观造型的杰作,这些民间美术选材质美,造型生动,表现美妙,寓意深刻,直接为三峡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成为意趣鲜明的三峡民间艺术。如著名的梁平竹帘画,《辞海》记载:“竹帘画,在细竹丝编的帘子上加上书画的工艺品产于四川梁平。”历史悠久的梁平竹帘画,采用当地盛产的慈竹作为原料,经过精细加工制成纤细如丝的竹丝,运用纺织方法制成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各种形式大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直接美化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梁平竹帘画,色泽素雅,质地锦薄,工艺精密,有“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的美。浓厚的地方艺术特色成为国内外友人收藏和馈赠亲朋好友以及友好交往的艺术礼品,成为三峡民俗艺术的一绝。

二、审美特征

民俗艺术的审美凝聚着某一民族或地区人们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有强烈的民俗性和共同性。地域的文化积淀、习俗风情、地貌环境必然给这个地区的民众意识、情调、志趣、喜好等提供营养和土壤,并留下一定的烙印。这便是艺术上形成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通”的艺术情致,这是人们主观情感与外界事物同形同构的关系所致,是外界事物情感化,意识化,即“自然人化”的结果。故民俗流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三峡人世代生活在这大山大江,风繁物茂,地理环境复杂,生活习俗丰富的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相融的渝东地区,这里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使三峡人逐步形成了合符于自身物质与精神需要的审美,三峡民间美术家用真诚的情感把时代,民族的精神融合,构建出符合三峡地域文化情致的审美,其审美特征如下:

1.阳刚之气的刚健奔放美

咆哮的峡江水,怒涛奔涌,一泻千里。使居住在峡江两岸的三峡人具有强劲的体魄、卓越的才能和惊人的意志与毅力,铸造了峡江人高亢、明朗、激进、坦荡、率直、雄壮有力的刚毅之气。三峡民间美术家的情感、品格、审美直接受长江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经过长期劳动、生活、追求积淀所成,他们世代生长在三峡,依附三峡的美,深研自然物貌,吮乳长江水的精神,融入民众精神品质,讴歌时代生活,形成了合符于自然美而又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气度宏阔,气贯意连,浑厚大气的“力与美”的审美快感,构筑了博大、响亮、兴奋、活跃、奔放的艺术精神。从博大神秘的丰都鬼文化,到粗犷深厚的涪陵江边石刻,挺拔俊逸的忠县石宝寨,矫健雄奇的云阳张飞庙,沉雄博大的奉节夔州文化和壮观神奇的巫山悬棺、岩画等数千里宏大浩瀚的三峡文化,巧妙而深刻地展示着这种审美的内涵,是豪放俊逸的艺术美再现,是三峡人阳刚之气与壮丽神奇的三峡美相交融的绚丽文化。这样的审美在三峡文化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产生着极大的物质和精神价值,形成了三峡文化的长廊。这些审美,气势宏大,表现力强,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如:长江三峡阴沉木雕(图〈3〉)以硕大、深沉、壮美著称,  有的重如青铜,黝黑发亮,其重量甚至可达几千斤。这些阴沉木造型简括,向外张扬,充满力量,是三峡自然力的美与人的刚劲豪放精神的展现。

附图

图〈3〉阴沉木雕《八阵图》

2.阴柔之气的飘逸细腻美

在长江两岸苍翠连绵的山峦中,纵横交错的溪流、山地、田野、农庄形成三峡自然与人的和谐的佳景。生活在这里的三峡人被风光明媚的气候,郁郁葱葱的树木,奇形壮美的山石,较肥活的山地、农田等自然环境所提供的丰富自然美熏陶、养育,塑造了三峡人细腻、柔情、丰厚、温情的品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这里的三峡人喜欢抒情、柔美、安详、对称、精细、含蓄、温馨、和善的审美情趣,崇尚欢乐、幸福、喜庆、活泼、热烈的民俗美。三峡民间美术家把这样的审美注入在绘画、编织、装饰、雕刻等中,营建出自然、柔美、朴实、生动的艺术形象,采用色彩明度高,短对比与细柔流动的线条,表现出清明、柔和、丰满的美,使人陶醉,“一见如意”、“一见倾心”。开县蓝印花布门帘,构图十分精巧,富丽丰满,图案完美丰富,变化统一,生动活泼,喜气洋洋,印制精细准确,色彩和质料感都十分俊美。在三峡,梁平县和开县的蓝印花布流传民间而闻名,制作方法比较传统,常采用纸版、木版、皮版雕刻图案,印刷彩色一般自配,图案印制在较细的纯棉布上,图案常有林木花果、飞禽走兽、龙凤麒麟、鱼类昆虫、日月星辰、仙山琼阁,以及人物神话等,可印制出罩帘、床帘、床单、台布、枕巾、围腰、衣料等品种,甜甜细美的蓝印花布无不反应着这阴柔之气的飘逸细腻美。

3.粗拙之气的古朴纯厚美

在远离三峡的崇山峻岭,自然环境尚差,缺少与外界交流的广阔深远的大山里,居住着劳动、生活、服饰、情感、信仰、风俗习惯仍基本保持着古老民俗风情的三峡人。他们用简单、粗糙的生产与生活工具,用纯朴的思维方式,用坚毅而虔诚的性格与大自然抗争,经受着大自然的锤炼。他们言谈朴实,性情纯朴、持重,热情好客,讲究礼义,民俗传统深厚。这里的三峡民间美术家是广大农村妇女和少数工匠艺人,他们有广泛而深厚的生活基础,浓厚的宗教信念,用粗大勤劳的双手,和纯朴真诚的情感编织出古朴、纯厚、凝重、苍老的美。这里的民间美术如桃花刺绣、剪纸、雕刻等都展现了古朴纯厚的民俗美。这些作品取材传统,贴近自然;造型随意,简略概括,十分生动;色彩对比,纯洁,明快,直接用原色;构图对称均衡,随意自然;材料素美,富意象征。当你目睹这些民间作品时,那对生活的热爱,深情,把心灵、情感及整个生命注入作品而形成的浓郁的乡土气息的虔诚艺术精神,令人感动,并愿为之探寻,追求。挑花《围腰》(图〈4  〉)是一件造型新颖别致,舒心醒目,构图既严谨又随意的巫溪桃花围腰,作者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妇,图案有龙、凤、锦、鸡、蝴蝶、石榴、花草等,除围腰上粉红色、绿色、金色、红色色边装饰处,所有图案均用纯白棉线,运用经纬法挑钩在蓝色棉布上,基本技法较为简单,但形象造型极为生动,天真纯厚,极富艺术情趣的艺术形象有儿童画造型特征之感,其形式构成也表现出极高的艺术特点,即:外形方圆直曲的形式美,运用阴阳线技法构成黑白对比,使图案组织变化统一,疏朗、匀称,给人以恬静、怡然之感。图形所传达出的寓意有象征爱情的龙凤,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有象征美好生活的锦鸡、花草,生动地体现了三峡广大劳动群众、亲切、纯真、直朴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趣味。在三峡还有许许多多象这样直朴淳厚的民间艺术品。

第6篇:三峡教案范文

提出:先建葛洲坝为三峡工程做试验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按照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治理长江洪水的初步打算,刚刚成立的长江水利委员会,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研究长江防洪上。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提出在荆江大堤南岸兴建荆江分洪工程计划。同年国庆期间,、刘少奇和听取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关于兴建荆江分洪工程的汇报,详细询问了工程情况,并审阅了荆江分洪工程设计书。1952年初春,荆江分洪工程开工,75天后工程全部竣工。1953年2月19日,乘“长江”舰从武汉启航,顺流而下对长江防洪进行考察。第二年底,和又在京汉线专列上,听取水利部长林一山汇报三峡工程技术问题和坝址查勘情况。

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荆江分洪工程3次开闸分洪。虽然这次保住了武汉的主要市区,但长江的汉口提防仍有64处决口,仅湖北境内农田被淹就达2127万亩,受灾人口926万,死亡3万人,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中断100天。经过此次洪灾,新中国领导人认为,对于长江防洪来说,荆江54亿立方米的分洪能力只能起到缓解洪灾的作用,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患。基于上述考虑,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决定在长江三峡建造大坝。

1956年《中国水利》第5、6期发表了林一山《关于长江流域若干问题的商讨》一文,指出“长江流域规划中必须首先解决防洪问题”,“三峡是防洪性能最好的地区……三峡水库可以根本解决中下游平原的水灾”;以蓄水位235米计,三峡工程可以改善川江航道,使万吨巨轮终年通航于长江之上,发电方面可以装机2300千瓦,每年可发电1500亿度。同年,再次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三峡工程的勘测和科研方面的汇报,并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工作成绩。7月,到达武汉。他畅游长江后便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诗句。这也是中国第一代领导人首次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述了兴建三峡大坝的决心。

不久,国家水电总局局长李锐在《水力发电》杂志刊登了题为《关于长江流域规划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此文针对林一山《关于长江流域若干问题的商讨》提出了许多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如果用建235米高的三峡大坝来解决防洪问题,那就过于绝对化了。因为此举将迁移人口125万,淹地120万亩,即是从淹没损失来考虑,这样的方案就值得怀疑。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先修支流水库、后建干流水库、逐步提高长江防洪标准的设想。

1958年2月28日,带领水利专家、部长和相关的省长,包括李富春、李先念两位副总理来到荆江大堤铁牛湾考察水情。此地正是历史上两次大决口的旧址。站立在铁牛湾滩头,默默注视着荒凉的江滩。这时,水利部长林一山告诉,这里的长江水位能高出地面十多米,站在沙市楼房上看长江,轮船像是从屋顶驶过一般。荆江大堤在洪水季节万一决口,江汉平原几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边听边点头,浓眉紧蹙。同时,他又仔细看了看江滩上咸丰皇帝赐来压镇洪水的锈迹斑斑的大铁牛,随即叮嘱林一山说,在三峡大坝未兴建之前,荆江大堤要加固加高。考察结束后,一行继续乘“江峡”轮逆江而上,边查勘边讨论三峡工程。

3月6日,一行到达重庆。下榻后不久,立即主持召开会议。他说,三峡工程必须搞,而且也能搞,技术上也是可靠的。搞好了三峡,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具有伟大意义。还说,大家对这项工程的争论是好事,两年来的争论是必要的,真理越辩越明,今后还允许有反对的意见,只要不妨碍工程,有利于工作,就应当提倡和鼓励。3月下旬,党中央在成都开会,会议听取了率队查勘三峡后的总结报告。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这是自1953年提出方案以来,中共中央以“红头文件”下发的第一个有关三峡工程的决议。

1960年4月,在广州协作区会议上,讨论并原则同意在“二五”期间投资4亿元,准备在1961年开工建造三峡大坝。不久,因国际国内风云突变,兴建三峡工程的计划被迫搁浅。此时,国际上,中共与苏共的矛盾公开化、表面化,随后苏联撤回专家,催逼还债;在国内,带来的恶果已露端倪,开始在全国蔓延。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长江规划工作会议上,及时调整了三峡建设步伐,强调“雄心不变,加强科研”。9月,原定召开的三峡第三次科研大会即改成分组开小会,会议还制定了“1961年一1962年两年科研计划”。到了1961年下半年,不仅原定的开工-方案落空,就连长江水利委员会也被改成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而且三峡设计人员一下子从上千人削减到了仅剩40人,工作重点开始转为在长江流域“大办农业”。

1962年12月,三峡科研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并把“1961年――1962年两年科研计划”调整为“1963年――1972年十年科研规划”,三峡工程开工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迫于无奈,又一次“调整三峡工程建设步伐”。随着1966年“”的到来,三峡工程从此就很少有人问津了。到了1969年9月,湖北省革委会副主任张体学请示,建议兴建三峡工程,鉴于当时国际矛盾尖锐,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没有同意他的意见,但要求张体学先着手建造葛洲坝工程,为准备建造三峡大坝作一次试验和探索,也赞成先建造葛洲坝做试验的意见。他们认为葛洲坝出现的问题,可能在三峡同样会出现,搞好了葛洲坝,就为三峡工程打下了基础。

葛洲坝位于西陵峡出口处,距三峡工程坝址三斗坪40公里。当时,在地质情况不清楚、连一张总体设计图纸都没有的情况下,上万名建设者唱着语录歌,喊着“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与“万人设计,万人审查”的口号开进了葛洲坝工地。开工后不久,建设者们便发现葛洲坝下面地质条件不好,有70多层泥化夹层,而且按照操作规程,在浇灌混凝土时必须要加冰搅拌,以降温防裂。但指挥部竟称这是“资产阶级的陈规旧律”,宣布: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谁加冰就抓谁去坐牢。由于工程不按操作规程,不久,灌注的混凝土坝体开始出现“蜂窝”,后来整个坝身共出现了86条裂缝。加之施工没有规划,又造成了长江主航道的交通阻塞。此时,交通部十万火急地向国务院报告了这一现状。

1972年11月,紧急主持召开

国务院葛洲坝工程汇报会。听完工程设计者的汇报后,他毅然宣布暂时停建葛洲坝。他在会上痛心疾首地说:建国二十几年了,在长江上修一个坝,垮了,要载入史册的!会后,在的指示下,林一山随即开始着手组建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同时决定结束“斗批改”的局面,使所有人员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工程设计之中。1974年10月,在停建22个月之后,葛洲坝工程正式复工。1981年1月,葛洲坝工程长江截流成功。同年7月,一号初组并网发电。1988年底,葛洲坝1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

邓小平强调: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978年6月下旬,林一山带领一个工作组前往川东地区调查研究三峡库区的移民工程。6月23日一到成都,即与四川省委书记交换意见。林一山表示希望三峡工程能够得到四川省委的支持,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四川不是不想搞三峡工程,而是想晚一点搞。这几年川东人民被“”搞得很苦,想缓一口气。同时也认为,搞移民工程,因地制宜,就地后靠,搞多种经营是好的,但四川山多,在山上粮食问题不大好解决。林一山随即解释说:工程和移民都可以分期分批进行。书记表示:三峡分期搞,移民20万左右,问题不大,可以考虑。并希望考虑在四川其他水库先搞一个试验。

1980年7月,邓小平从重庆顺江东下,越过瞿塘峡和巫山。当江轮驶过西陵峡的青滩之后,邓小平被眼前的一个小岛所吸引。他站在江轮甲板上,举起望远镜久久地凝视着这座船形的小岛。此岛叫中堡岛,是三峡中唯一的岛屿,后来设计中的三峡大坝轴线就是从这座小岛上横贯而过。邓小平到达武汉后,马上召集、姚依林和宋平三人研究三峡工程问题,并认为建设三峡工程经济效益和防洪作用巨大。两年后,国家计委在向邓小平汇报三峡工程勘察情况时,他坚定地说: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983年5月,国家计委召集会议,国务院16个部委、湘鄂川3省和58个科研施工单位及11个大专院校的专家与领导共350余人参加,会议审查通过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编制的《三峡水利枢纽150米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1984年2月,国务院财经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念并发表讲话,说: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能源。水利工程施工相当艰苦,党和人民决不会忘记葛洲坝工程建设者们的艰苦劳动。修建葛洲坝工程是为建造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在葛洲坝工程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可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为建造三峡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葛洲坝一下来,就立即前往荆江大堤视察。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面对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滚滚长江,对沙市和荆州地区的负责同志及随行人员语重心长地说:对防汛抗洪千万不能麻痹。共产党就是要为人民办实事,造福于人民。今后凡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同志都要下去,到第一线和群众中去,与群众同甘共苦,组织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保证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随后,一行从沙市登上“昆仑号”客轮顺流而下驶往武汉。在船上,在听取有关人员对三峡工程的专题汇报后,他说:我此行目的,主要是实地看看,了解荆江地区防洪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三峡工程对防洪的作用。

7月24日上午,驱车从武昌来到汉口,视察沿江大道和防护大堤。同时,他还认真地看了立在滨江公园内刻有1955年3月31日题词的纪念碑,碑文写道:“庆祝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随后,又看了看新整修的钢筋混凝土的防水墙壁。这时,身边的陪同人员告诉他说,近几年长江堤防向外扩建,既拓宽了沿江大道,又提高了防护高度和质量,听后十分满意。

当天下午,不顾一路劳累,又参观了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的模型场,当他看了荆江河段防洪模型试验和三峡水库泥沙模型试验后,又详细询问了有关泥沙的一些问题。随即,在现场对科学家们说,我们国家几代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不能离开科学和教育,也不能离开广大知识分子。我向大家表示感谢!从试验台上下来,来到大厅中央接着说道,这次来湖北,主要是了解一下长江大水的情况。江汉平原是我国的粮仓,对长江大水大家都很关心。我和总理商量,决定来看一看。说着,他又指了指身后的黑板说:刚才看到黑板上写的三峡工程库尾重庆河段泥沙模型的试验数据,我明白其意义。三峡论证中一些争论的问题,我相信你们会作出正确的结论。科学家们对热情洋溢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视察完三峡工程并看了长江大水及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说,三峡工程要争取早上马,一定要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把几代人的梦想在我们手中变为现实。

1990年7月6日至14日,国务院召开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被邀请到会的共有116人,他们都是论证领导小组成员、特邀顾问、各专家组顾问和正副组长,以及没有在专题论证报告上签字的专家和部分持不同意见的政协委员。历时9天的会期,竟安排了6天的大会发言,共有76人发表了意见,其中30位是书面发言。、姚依林等亲临会场,直接听取汇报。其中,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马世骏在发言中说:一方面,今后我国应大力发展水电,因为水电与火电、核电相比是清洁和安全的,三峡工程应属于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对象。另一方面,长江流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此巨系统的干流上建设任何大工程,必将会引起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新问题,而这种矛盾的心情,在当时社会上具有普遍性。

第7篇:三峡教案范文

古诗的背诵出了新问题,满分7分,最高分得6分,问题出在不是没有背过,而是理解的不到位,例如《赠从弟》中——,——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柏树的可贵精神。学生回答了松柏有本性,岂不罹凝寒,这是抒发感情的而不是描写的,答案是“风正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梁甫吟》中描写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是——,——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很多同学回答了这几句,可是答案是柴门和萧条,狐兔翔我宇“。”陆游的《病起书怀》学生就没有背过,自然就会打不出来了。

第八小题是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答案是“三峡大坝对游客开放”。你看看出了这么些理解偏差:解传祺说游客参观三峡工程大坝,黄丽晓观三峡工程大坝,孙文慧游客登上三峡大坝拍照,姜子豪三峡大坝的伟大工程。

古诗的赏析表达的感情学生很少看出来是写思念情人的,只有苑权,陈朝阳,魏源,杨丹几个同学看出来,多数理解的是思亲思家的感情,这就错了。

“一个农村校长的避险意识”这个阅读题,第一个小题只有陈朝阳回答全了,一是制定了避险方案并每学期实施演练,二是对楼房进行加固修整,而多数学生针对第一条说出了三点,你就是说出花来也是一个方面。那俩小题是针对通讯的写作特点来分析的,就更不好做了。

第8篇:三峡教案范文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按照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治理长江洪水的初步打算,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研究长江防洪上。

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荆江分洪工程3次开闸分洪。虽然这次保住了武汉的主要市区,但长江的汉口堤防仍有64处决口,仅湖北境内农田被淹就达2127万亩,受灾人口926万,死亡3万人,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中断100天。经过此次洪灾,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决定在长江三峡建造大坝。

1960年4月,在广州协作区会议上,讨论并原则同意在“二五”期间投资4亿元,准备在1961年开工建造三峡大坝。不久,因国际国内风云突变,兴建三峡工程的计划搁浅。1969年9月,湖北省革委会副主任张体学请示,建议兴建三峡工程,鉴于当时国际矛盾尖锐,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没有同意他的意见,但要求张体学先着手建造葛洲坝工程,为准备建造三峡大坝作一次试验和探索。也赞成先建造葛洲坝做试验的意见。他们认为葛洲坝出现的问题,可能在三峡同样会出现,搞好了葛洲坝,就为三峡工程打下了基础。

1981年1月,葛洲坝工程长江截流成功。同年7月,一号机组并网发电。1988年底,葛洲坝1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

邓小平强调: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980年7月,邓小平从重庆顺江东下,越过瞿塘峡和巫山。当江轮驶过西陵峡的青滩之后,邓小平被眼前的一个船形小岛所吸引。此岛叫中堡岛,是三峡中唯一的岛屿,后来设计中的三峡大坝轴线就是从这座小岛上横贯而过。邓小平到达武汉后,马上召集、姚依林和宋平三人研究三峡工程问题,并认为建设三峡工程经济效益和防洪作用巨大。两年后,国家计委在向邓小平汇报三峡工程勘察情况时,他坚定地说: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1984年2月,国务院财经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上还批准了三峡工程采用正常蓄水位150米、坝顶高175米的方案,并决定力争在1986年正式开工。

1985年3月,全国政协常委、政协经济建设组组长、长期致力于国家重工业建设的92岁的孙越崎不顾年迈,奔走四川,对三峡开展调查活动。考察后,孙越崎向中央呈送了《三峡工程近期不能上》的调查报告。当时,对三峡工程“上”与“不上”的争鸣,已成为舆论报道的焦点。

1986年3月31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中报”董事长傅朝枢时说:中国政府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人民,对于兴建三峡工程这样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一定会周密考虑,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否则是决不会草率从事的。同年4月,透露:国务院准备成立三峡工程论证委员会,重新论证这一工程的可行性。邓小平再次强调说:如果技术经济可行,还是应该上,上有政治问题,不上也有政治问题,不上的政治问题更大。后来,陈云、李先念、等领导人也都先后表示赞成。在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的大力推动下,三峡工程勘察工作进入了调整期。

最终,综合经济评价专家组在充分比较三峡工程“上”与“不上”、“早建”与“缓建”的得失利弊后,通过大量计算得出的结果是:“早建”三峡工程的费用最小,“不建”为最大。在论证过程中,专家组还委托航空航天工业部701所,运用国民经济宏观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论是:兴建三峡工程不仅不会影响200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而且还能促进2000年以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1988年11月,三峡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九次扩大会议,大会原则通过了最后一个论证报告,其基本结论是:建设三峡工程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最终412位专家中有403位在论证报告上签了字,另外9名持不同意见者没有签字。

指示:一定要把几代人的梦想变成现实

此后,关于三峡工程的辩论,并没有因为持“早建”观点的人数多而结束,相反争鸣变得更为激烈了。

1989年6月,刚刚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在任总书记的第26天就选择了三峡作为他第一次考察地。7月21日上午,总书记乘坐专机到达湖北当阳机场,在宜昌桃花岭饭店稍作休息后,便乘车直抵已被确定为三峡工程大坝坝址的三斗坪。边走边问陪同他视察的有关人员关于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及移民、泥沙、环保、投资等问题。看完三斗坪,又即刻驱车前往葛洲坝工程参观,在那里他还与电厂二级单位以上干部合影留念并发表讲话,说: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能源。水利工程施工相当艰苦,党和人民决不会忘记葛洲坝工程建设者们的艰苦劳动。修建葛洲坝工程是为建造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在葛洲坝工程建设过程中有许多可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为建造三峡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葛洲坝一下来,又立即前往荆江大堤视察。说:我此行目的,主要是实地看看,了解荆江地区防洪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三峡工程对防洪的作用。

在视察完三峡工程并看了长江大水及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说,三峡工程要争取早上马,一定要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把几代人的梦想在我们手中变为现实。

1990年7月6日至14日,国务院召开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其中,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马世骏在发言中说:一方面,今后我国应大力发展水电,因为水电与火电、核电相比是清洁和安全的,三峡工程应属于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对象。另一方面,长江流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此系统的干流上建设任何大工程,必将会引起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新问题,而这种矛盾的心情,在当时社会上具有普遍性。

第9篇:三峡教案范文

从黑龙江省同江市到海南省三亚市的“同三线”是交通部规划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沿海大通道。同三线有五个大型工程,由北向南依次为:渤海海峡跨海工程、长江口越江工程、杭州湾跨海工程、珠江口跨海工程以及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它们都要经历国家发改委、交通部、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博弈。

“凡是跨河跨海工程,必须要同时设计和报送两个方案,一个是桥梁方案,一个是隧道方案,以便比对,这是规矩。”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副总工程师王梦恕说。

与两个方案同时并呈的是,围绕技术和利益,“桥梁派”与“隧道派”展开的绵密较量。 杭州湾大桥对潮汛、海洋垃圾的影响以及自身寿命,都成了业内争议的焦点。

反复的琼海工程

这被称为“桥隧之争”的战略分歧,一个焦点是琼州海峡通道项目。目前,从大陆前往海南岛主要是跨海轮渡。“琼州海峡的轮渡横跨80公里,一天运营要贴进去10万元,为此迫切需要修跨海工程。”王梦恕表示。

而关于琼州海峡跨海工程,采用隧道建设方案还是跨海大桥,争执持续了30多年。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跨海大桥技术不成熟,恰好有两台先进的掘进机闲在那里,使用寿命还有30年,于是决定调来挖通琼州海峡,结果挖到海底下面300-400米还是没挖到岩石,这只能用盾构机,但当时没有这种机器,于是工程就停下来了。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到2008年,广东省交通厅和虎门公司通过多年研究,建跨海大桥成为主导方案,交通部做了正式的可行性研究。1996年起,以王梦恕为代表的“隧道派”开始力挺建海底隧道。

但自2008年起,由于中央决定在海南省扩建洋浦港,面向东南亚贸易,在文昌建设新的航天发射基地以及在三亚加强南海舰队基地建设,为此,明确要求铁路过海峡以替代目前的轮渡运输,并决定由铁道部替换交通部,牵头进行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的重新规划和前期研究。

今年1月,中国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总工向外透露,中国将在琼州海峡兴建第一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建成后驾车跨越琼州海峡只需20分钟,列车通行也将压缩在10分钟以内。

王梦恕对此焦虑万分,便于“两会”期间向全国人大上书8条意见,反对建桥。同时,王梦恕打电话询问负责全国重大工程方案评议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得到的答复是,跨海阶段并没报到发改委。

“后来在海南开了一次会,国家发改委参加了,基本同意隧道方案,现在处于基本论证阶段。”王梦恕说。

王梦恕表示,每天30万吨油船从非洲过来,要经过琼州海峡,大陆通往东南亚也要经过这里,此外,我国的潜艇和未来可能的航母都要通过这里。因此,琼州海峡是生命线,必须要保证的。

而若要建琼州海峡大桥,满足30万吨油轮的航行,则需要桥高70米以上,桥墩宽1100米以上。对此,大桥设计专家私下坦承,铁路大桥没法修,而且投资也至少1000亿元。

“即使修了,也只能采用大跨度悬索桥,否则台风一来,整个桥可能就被掀掉了。”王梦恕说。据测算,琼州海峡平均每年8级大风11-8天,雾天长达21~29天,急性龙卷风5次。如此恶劣的天气将使桥梁不能全天候运行的天数达每年50天左右。

于是,隧道方案逐渐占了上风,这让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项海帆感到无可奈何。项海帆表示,目前在桥隧之争中,桥梁方案经常被不合理的通航标准所制约。“如正在计划中的琼州海峡,航运的现状是仅在万吨以下,现却要求预留30万吨的通航标准。”这使桥梁方案降低了经济性和竞争力。 南京长江大桥已日益成为长江航运的掣肘。

王梦恕说,已基本确定的30公里的铁路隧道方案,什么时候开工,还没提到日程上。但3-5年内就要修了,原因是国家要求除了青海等少数边缘区外,北京到各省会要形成“8小时交通圈”。

渤海通道的“军方因素”

与琼州海峡南北呼应的是渤海横跨方案。

随着南堡等重大海洋油田发现,有3万平方公里海域的渤海交通瓶颈凸显出来。

从地图上可以发现,从烟台蓬莱到大连旅顺的直线距离只有106公里,但由于渤海海峡的阻隔,通行两地需要绕道1800多公里。

如果在渤海海峡之间的最短距离(蓬莱至旅顺)建成海底铁路隧道,大连与烟台的运距可缩短1815公里,按每小时160公里速度计算,通过海峡只需40分钟,并可使京沈、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运输紧张局面得到历史性缓解。

鉴于如此利好,烟台市1992年率先提出,进行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研究,此后18年间,不断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和论证,桥梁方案一度成为热门。

今年5月21日,烟台市常务副市长郝德军对外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项目,目前已上升到国家论证层面,先期建设蓬莱到长岛的跨海试验工程。

蓬莱到长岛距离6公里,方案为跨海大桥。长岛到旅顺距离45公里,基本方案已敲定为隧道。

“渤海湾是军事重地,海军设计院提出不允许建桥。如果我们有航母了,要给它通行,潜艇进出时如果前面有很多桥墩,速度就会有阻力。”王梦恕说,一旦建桥时桥墩扎坏了,海军全出不来,问题就大了。

由于军方的强势介入,长岛到旅顺的桥梁方案,没多挣扎便成为陪衬。黄岛到青岛长达6公里多的跨海工程,围绕修桥还是修隧,足足争论了10年,才因军方介入而告息。

王梦恕表示,除了军事考虑,即使从成本来看,连接青岛黄岛的修桥方案因拆迁和征地需要45亿元,而隧道方案只要32亿元,便宜得多。

于2007年9月开始动工的青黄隧道,将于2011年通车。由于“青黄”长期不接,黄岛被认为耽误了10年,发展很慢,而青岛因空间狭小则挤得要命。

不过,在王梦恕看来,青岛似乎并不死心:修隧道同时又在青岛侧环胶州湾高速公路李村河大桥与黄岛侧胶州湾高速公路之间,修建一座青岛海湾大桥。根据规划,大桥将于今年建成。

长江桥隧烟云

桥隧之争也弥漫在长江上空。

1987年,长江口的上海南浦大桥建设之前,12个隧道专家与12个桥梁专家参加了跨江方案的投票表决,最后,18票同意建隧道。但据说后来因某中央领导一句“金子是贴在屁股还是贴在脸上好”的意见,使得方案逆转。建桥中,为让1万吨船进来,桥身被抬高到50米,但随之导致引线加长,众多楼群处在桥下面。如今,还成为了阻挡5万吨轮船进来的拦路虎。

如今,进入长江的万吨以上货轮行至南京长江大桥,99%不得不结束自己的行程。南京长江大桥当初设计时只考虑3000吨轮船能进入武汉。万吨轮只能卸下货物,换成众多小船再上行。

上世纪80年代,铁道部考虑花上百亿元把南京长江大桥从24米加高到50米。但正在讨论过程中,南京提出了再修一个24米高度的公路大桥方案,并得到了当时国家计委的审批通过。遭此打击,铁道部放弃原先打算。

上世纪90年代,三峡工程开工后,3000吨轮船也遭遇铁门关,无法再上行。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镇,重庆只得通过修建铁路公路解决自身的物流瓶颈问题。

每30公里就有一座大桥,武汉一个市,便在长江上建了七座桥。长江于是成了航运部门最伤心的地方。

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金义华利用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多次呼吁改造南京长江大桥。与金义华意见相同的,还有安徽等长江中上游省份负责人。

在一次长江干线七省两市协调会上,安徽省长的发言稿写得很清楚,要求改造南京大桥,但是考虑到江苏省长在场,不得不把相关内容给删掉了。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则没这么多忌讳,在上海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需要炸掉长江上两座净高度不够的老桥,解决重庆的货轮“上不去下不来”。

大陆一名桥梁专家直言:与其花数十亿元改建,不如干脆炸掉南京长江大桥,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到十年就能超过上千亿元。

金义华提供的一个数字是,由于南京长江大桥“腰斩”长江,使得国家先后投资数十亿元在芜湖、安庆、重庆等港口建成的数十座五千吨级外贸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处于近乎荒芜状态。

“这些桥是长江身上的一把把铁锁,目前只能这样了,只能等着它们老化退役。”铁道部运输司一位官员说,铁道部暂无改建方案。

难得的台海通道共识

关于台海通道的建设,王梦恕介绍,今年六七月份,将会专门召开一次两岸专家的研讨会,然后九月,每年一次的两岸隧道交通会议将在河南洛阳召开。

“目前,台湾专家也认同修隧道。”王梦恕说。

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几乎没有异议地投向了隧道方案。

相比琼州海峡平均20多公里的宽度,台湾海峡却是前者的7倍――150公里。如此距离,桥梁难以完成。

2008年3月,铁道部与福建省政府签署了《关于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记录》,京台高速铁路从京沪高速铁路的安徽蚌埠站引出,至福建厦门,之后考虑选择海底隧道的方式从厦门入海,抵达台湾。根据规划,京台铁路于2010年开工建设。

另一条高速铁路是昆台路,线路是经昆明、贵阳、湖南郴州、江西赣州至福建厦门,再从海底隧道接至台湾。

台湾海峡隧道工程构想中有北、中、南三条不同路线的建设方案,最短的是北线,起于浙江温州,止于台北或者高雄。一旦修建,将超过琼州海峡隧道,成为世界第一隧道。

目前关于隧道选址,两岸学术界聚焦在了北线方案即福清-平潭岛-台湾新竹,长约122公里,

对于这个方案,厦门大学海底隧道专家蔡爱智说,修建台湾海峡的海底隧道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剩下的只是政治气候。

非技术分歧

王梦恕称,修建跨河跨海通道,在方案的比对中,桥梁与隧道研究单位之间还是比较客观理性,最大的干扰因素不是技术争论,而是领导和部门干预。

王梦恕介绍,根据统计,因领导横加干预,建国50年来的土木工程,错误方案占到52%。

因担心在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中出现差池,王梦恕在一次有铁道部两个副部长和一个交通部副部长参加的研究论证会上直言,跨海方案最后的选择,关键是看领导的品德。领导即使不懂技术,也没关系,关键是听大家对方案的评议,如果只听部门的利益,那什么也搞不成。

“结果,部长们一听笑了。”王梦恕回忆。

目前,修隧道是由铁道部主导,而修桥则归交通部。王梦恕介绍,对于桥梁隧道施工,铁道部和交通部起先是合作。在合作建成一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后,由于桥长六公里,船经常撞桥墩,导致大桥每年维修费损失达300多万元,但这个钱公路部门不出,铁道部掏,双方就此掰了。“现在两个部委的施工队伍也是各干各的。”

部门的纠葛有时也内部存在。

交通部下属有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和水运局,但上下级间未能理顺。考虑率修桥对航运业的影响,航运部门一般是反对修建跨海大桥的,但交通部则需要统筹考虑水运、公路及桥梁建设问题。

作为地方政府,也有独特的自己利益。“多数更习惯的是建桥”,王梦恕分析,―方面政绩工程通过景观效应而显性化,另外的好处是,桥梁的过路费比隧道的高,而且修桥的队伍多半地方可以来做,而修隧道只能由铁道系统的研究院和大国企来承担设计、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