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离骚翻译范文

离骚翻译精选(九篇)

离骚翻译

第1篇:离骚翻译范文

[关键词]离骚 语气词 兮 作用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44-02

一、“兮”的意义

《说文》:“兮,语所稽也。从丂八,像气越亏也。”《说文》六篇下:“稽,留止也。”就是说“稽”指语气於此少驻,声音拖长。“兮”在古书中做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或“呀”。从丂八,像气出而得抒发之状。《汉语大词典》:“兮,古代韵文中的助词。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停顿或感叹。与现代汉语“啊”相似。”“兮”作为语气词,先秦汉语用得比较多,《诗经》中也有很多“兮”字句,《诗经》用“兮”285次。

二、《离骚》中的“兮”

《离骚》共373句,“兮”字出现了186次,而且是隔句出现。“兮”在《离骚》中是位于句末,只是语气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如果《离骚》中没有“兮”字,虽然不影响诗歌意义,但会影响诗歌的形式,也会影响诗歌的情感和气势,所以《离骚》中的“兮”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离骚》中“兮”的作用

《离骚》中“兮”的作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离骚》中的“兮”虽然没有实在的意义,但可以加强诗歌的语气,更好地表达作者屈原的浓烈的感情。《离骚》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屈原放逐江南汨罗期间所作,在报国无门、痛苦无处抒发之际,写下了这首回顾生平奋斗的历程的自传性诗作。《离骚》主要表达了屈原充满希冀的理想追求及其破灭,遭受冤屈和不能容忍昏君、谗臣误国的愤恨,最终只能埋葬自己的“美政”理想的无奈之情,但同时也表达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孤傲与自信,还有对故国故土的眷恋。《离骚》中的“兮”大多可以翻译成“啊”,可以加强语气,表达作者浓烈的情感。作者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却得不到重用,表达诗人对当时政治的强烈不满,但却无法改变当时局势的无奈之情。例如:

(1)纷吾具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2)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3)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狭隘。

例(1)(2)(3)中的“兮”都可以翻译为“啊”,表达作者浓烈的情感。例(1)可以翻译为:我天生就有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不断加强我后天的修养。例(2)可以翻译为:荃草不知我的一片忠心啊,反而听信谗言发怒于我。例(3)可以翻译为:那些结党小人苟安享乐啊,国家前途黑暗而有狭隘。

(二)具有音乐美

《离骚》中的“兮”给人一种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古代的诗歌是可以唱出来的,现在我们有时候也把古代的诗词变为流行歌曲,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成为一首流行音乐《明月几时有》。“离骚”本是楚地民歌的歌名,《离骚》这篇诗歌具有楚地民歌的特点,特别是《离骚》中的“兮”更具有楚地民歌的典型特点。周秉高先生指出:“楚辞大量用‘兮’是可以歌唱的标志。”虽然,“可歌之诗不见得一定有‘兮’字,但古籍中大量的记载可证明:秦汉之际用‘兮’之诗歌可以歌唱,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①《离骚》在古代可以用来歌唱,其中的“兮”字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可以用来调节节奏。例如:

(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于伯庸。

(2)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3)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例(1)(2)(3)中的“兮”具有调节节奏的作用,具有音乐美。例(1)可以翻译为:我是高阳氏的远代子孙啊,伯庸是我已去世的父亲。例(2)可以翻译为: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啊,我将生那天又值庚寅日。例(3)可以翻译为:父亲把我生辰仔细揣度啊,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例(1)(2)(3)都是陈述句,其中“兮”可以来调节节奏,使节奏稍微舒缓,如果没有“兮”,节奏就会加快,不利于这些陈述句的表达。

(三)具有对称美

《离骚》中的“兮”字出现的频率有一定的规律性,“兮”字在《离骚》中隔句出现,具有对称美。例如:

为兹佩之可贵兮,

为厥美而历兹。

芳菲菲而难亏兮,

芬至今犹未沫。

和调度以自娱兮,

聊浮游而求女。

基余饰之方壮兮,

周流观乎上下。

上文所举的例子共八句话,“兮”字出现了四次,而且是隔句出现,具有对称美,给人一种整齐的效果。

(四)具有缓冲作用

《离骚》中的“兮”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有停顿的时间。如果把《离骚》中的“兮”字去掉,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缓冲,会觉得很突兀,所以《离骚》中的“兮”字不可缺少。林庚先生说:“楚辞里的‘兮’字乃是一个纯粹句逗上的作用,它的目的只在让句子在自身的中央得到一个较长的休息时间。②《离骚》里的“兮”没有实在的意义,“兮”字在《离骚》中是隔句出现的,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例如:

忽吾行此流沙兮,

遇赤水而容与。

麾蛟龙使梁津兮,

诏西皇使涉予。

路修远以多艰兮,

腾众车使径待。

路不周以左转兮,

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千乘兮,

齐玉轪而并驰。

驾八龙之蜿蜒兮,

载云旗之委蛇。

上面所列举《离骚》中的12句话,“兮”在这些话中具有缓冲的效果,使句子与句子之间稍微停顿一下,增强表达效果。上面12句话可以翻译为:忽然我来到这流沙地段,沿着赤水从容缓缓行进。指挥蛟龙在渡口上架桥,命令西皇将我渡过河流。行程多么遥远天路艰险,我传令众车等待在路旁。经过不周山向左转去啊,浩瀚的西海才是目的地。我再把成千辆车子聚集,对齐玉轮转动并驾齐驱。驾车的八龙蜿蜒地前进,载着云霓旗帜随风卷曲。这12句表达了作者的“美政”理想,以及遇到困难却不放弃的精神,句中的“兮”字具有缓冲作用,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情感。

四、《离骚》中的“兮”对后世的影响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离骚》中的“兮”这种用法对后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后世的一些作品中也用到“兮”字。例如我们熟悉的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风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虽然只有简单的三句话,但表达了汉高祖刘邦强烈的感情,并且《大风歌》共三句话,句句都出现了“兮”字。《大风歌》可以翻译为: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我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大风歌》是一首成功的凯歌,直抒胸臆,全诗充满着一种霸王之气,但同时也表现了刘邦志满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征。

后世的作品除了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用到“兮”,还有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是千古绝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荆轲刺秦王前的悲壮之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话中“兮”出现了两次,增强那种悲壮感情的表达。

五、小结

《离骚》中一个简单的语气词“兮”字,可以让我们去了解“兮”字的意义和作用,也让我们了解了楚地民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有“兮”字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看出来。

注释:

①周秉.高楚辞解析.“兮”字与楚辞的音乐性[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347页.

②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楚辞里“兮”的性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

[1]周秉.高楚辞解析.“兮”字与楚辞的音乐性.[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2]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楚辞里“兮”的性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第2篇:离骚翻译范文

关键词:赋;体裁;对等;汉英翻译

引言

赋,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始于战国,止于清末,兴盛于两汉,具有重大的历史、社会和文学艺术价值,因而赋的翻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目的就是将原文(源语言)的形式和内涵用另一种语言(目的语)忠实地再现出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从译文中了解原文之内容,甚至产生共鸣和同感。故赋的英译英区别于其他诗歌体裁,认识到文体对等和“形美”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将其主要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一、对翻译中“意美”、“形美”的误区

“意美”指意境、情境之美,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描写事物所达到的情景交融,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境传译是翻译中的重中之重[1]。“形美”是指语言的表现手段(语言、文字等)和表现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形式美在美学中是个很大的课题,在翻译中也是举足轻重的[2]。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在意义体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某些译者一味追求“意美”,忽视形式,就抹杀了翻译的意义,也阻碍了其发展。

首先,“意美”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已上升到人的情感和精神层面,故衡量“意美”的标准难以把握。其次,Barthes曾说过,文学语言具有“预言式的开放性”(propheticopenness)的特点,有其创造性和多义性的一[3]。再次,由于“意美”指的是语言的深层含义,所以意境需要译者的个人体会与感悟。

二、赋的宏观体裁特点

我国古代的韵文体裁主要有四种,即诗、词、歌、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认为诗赋不同,诗可合乐而唱(如乐府诗),赋则只可传诵。清代学者郭绍虞《〈汉赋之史的研究〉序》云:“赋之为体,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言:“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曹道衡等诸学者皆认为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新文体,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4]可见,赋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其译文也应具有区别于其他诗歌形式的独特性。

其次,在西方文学中无法找出与赋对等或相近的文体,故不能将赋机械地套译为某种现有的文体。德国汉学家何可思(EduardErkes)在1926年版的《亚洲专刊》(AsiaMajor)上曾把宋玉的《风赋》英译为“SongoftheWind”。“song”有诗歌、歌曲之意,但前文已指出赋乃“不歌而诵”,故此译法欠妥。而美籍学者陈世骧(Shih-hsiangChen)则将“赋”译作“essay”[5],即西方的一种随笔散文,属无韵文。虽然赋也有散文平铺直叙的特点,但此译法违背了赋作为有韵文的根本特点。因此,美国汉学家康达维(DavidR.Knechtges)在翻译龚克昌教授的赴美讲稿以及对《昭明文选》的英译本《WenXuan,orSelectionsofRefinedLiterature》,都将“赋”直译作Fu。KatharinaReiss认为翻译过程中,是否传递原作的主要功能是评价译作的主要标准。翻译中要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采取特定的翻译方法,(转引自MundayJ.)在翻译中注重其形式对等是至关重要的[6]。因此,赋的英译也应根据其形式特点运用具体的标准及方法。

再次,赋体本身就格外关注形式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概括赋之特点为“铺彩摛文,体物写志。”,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还言:“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萧统《文选序》亦曰:“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可见,赋对其形式之美的追求真可谓“腴辞云构,夸丽风骇”。又因翻译旨在于将源语信息包括内容和形式等,尽量准确完整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故综上所述,赋体英译过程中对其形式的把握十分重要。

三、赋的微观体裁特点

根据赋的变化发展,大体可分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及其馀绪,其中古赋有包括大赋、小赋、骚体赋、骈赋及杂赋等[7]。严格对偶、平仄韵律及虚词的普遍运用等都是赋的特点。

以骚体赋为例。它是古赋中的重要体式,受《楚辞》中《九歌》和《离骚》体制的影响颇大,因而对偶句数量多、比例大,并逐渐骈化,即以“兮”字为核心和枢纽的对偶式组构方式,如《九歌》中“×××兮×××”或“××兮××”和《离骚》中“××××××兮,××××××”[8]。此处“兮”为语气词,因省略泛声而无实义,但却规定了两句之间基本的语音节奏,是句子以工整对偶的形式出现。另外,由于这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和汉字的基本特点,即汉字绝大多数为单音节且具有单音独体性,不同于英语的多音节,因而便于构筑两两相对,形成排偶。这种对偶不仅在音节节奏上对仗,而且在视觉感官上也十分工整。像“兮”、“之”、“而”、“以”等此类虚词,在英文中几乎无法找到与之功能相对的词,所以在翻译中英尽量做到译文形式对仗、整齐、平衡,保留并传递出原文的风格特色。下面是针对上述理论视角对几个例子的分析。

例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前赤壁赋》)

译文1:Ourrudderandoars,redolentofcassiaandorchids;

Strikethemoon’sreflection,cleavingtheglimmeringwater;

Butmyheartisfaraway,Longingformydearoneunderadifferentsky!①

译文2:Laurelboatandsandal-woodoars,

Beattheemptylight,piercethesheen;

Shootmyfeelingsoutofmybosom,

EyeItheBeautyacrosstheserene.②

此句是苏轼引用《楚辞》中《离骚》里的话,原是屈原用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急切之情并且体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苏轼借用这一典故暗示了自己与屈原相同的被贬之境,表达了心中的苦闷与失意。在杨译本中,译者用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情怀趋向的cassia和orchids来释译“桂”和“兰”,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借梅、兰、竹、菊等寓意高洁脱俗,同时也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境与主题,含蓄真挚。而在孙译本中,译者更是有意将sandal-wood(檀香、白檀)替换orchids来表现“桂”这一意象,其认为原典故中屈原是运用orchids的清新香气比喻自己的高尚品格,但这个暗喻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十分牵强难懂,故改之。从形式结构上来看,孙译本每句的音节数及词数较为一致,对仗较工整。其中奇数句和偶数句分别押韵,韵脚为abab,这与原赋中“光”和“方”都押/αng/韵的韵律特点相符,并且abab韵脚在英语诗歌中很常见,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例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

译文1:Wearenothingbutinsectswholiveinthisworldbutoneday,

merespecksofgraininthevastnessoftheocean.

译文2:andleadourbeingslikemitesbetweenheavenandearth,

tinyasagrainofmilletinthebluedeep.

此句描绘了苏轼感叹人的生命、自由和利益在浩瀚天地之中的微不足道,转瞬即逝。二者都较为准确地译出了原文的意义与思想。在孙译本中,两句均为10个词且音节数(syllable)分别为11和12,更加接近。故译文2的句式更显对仗工整,更符合赋的文体特点。译者用deep代替sea、ocean等词来释译“沧海”,符合英语诗歌中用deep表示“海”的意象的传统和习惯,更能引起西方人审美情怀与趋向上的共鸣。

四、赋的价值与意义

从文学角度上来说,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重要独特的文体形式本身就应当予以重视。同时,赋给后世文学提供了发展的摇篮,孕育了如骈文等新型文体及文学精神。赋的演变和发展,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体流变的内在规律[7],则在其翻译传播的过程中就不应当受到对其文体形式上的扭曲和误导。

从文化观念角度上来说,赋特有的排偶齐整的文体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阴阳和谐的理论,即“一阴一阳之为道”的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也是中华民族推崇平衡与和谐的审美心理趋向,这与西方哲学中的二元对立及二元范畴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社会和历史角度上来说,赋的内容包罗万象,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推动了整个历史的进程。在政治方面,《汉书·扬雄传》中“三世不徙官”、“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揭露了儋石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腐朽,抒发了劳动人民的愤慨。在社会生活方面,李尤《平乐观赋》中“方曲既设,秘戏连叙。逍遥俯仰,节以鞀鼓。戏车高橦,驰骋百马。”则描绘了汉代百戏演出的情况。在自然科学方面,《坠行训》描绘了地上东西南北中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以及“海外三十六国”的情形。

五、结语

俄国形式主义学者罗曼·雅各布森(RomanOsipovichJakobson)认为,“文学性”的要素不在作品内容之中,而在语言形式的结构关系之中,构成文学性的主要语言结构就是特殊的音律结构和对等结构,这两大结构使读者(听者)忽略语义内容转而注意到语言本身的美。这便是文学作品区别于一切非文学作品的地方,也就是使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9]。此观点正符合赋文英译的特点。当然,本文所说的赋文英译重的文体对等和“形美”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照搬原赋的体裁形式或者将“对等”片面地理解为数字意义上的绝对等同,而是指在尽量保持赋的体裁形式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意美”、“音美”、“形美”等众多翻译理论的优势与合理性,高度重视形式在赋文英译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旨在得到在音、形、意三方面尽可能平衡与和谐的赋文译本。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论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李栋明.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8).

[4]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陈世骧.EssayonLiterature,WrittenbytheThirdCenturyChinesePoetLuChi(陆机—《文赋》)[J].Portland(Maine):TheAnthoenesenPress,1953.

[6]KatharinaReiss.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五: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7]袁济喜.中国古代文体丛书——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8]郭建勋,邵海燕.赋与骈文[J].北方丛论,2006,(4).

[9]朱立元.20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1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0]踪凡.汉赋研究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周勋初,等.辞赋文学论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第3篇:离骚翻译范文

You have made the sacrifices. You have taken home

>> 翻译擂台(135) 翻译擂台 翻译擂台(92) 翻译擂台(95) 翻译擂台(96) 翻译擂台(98) 翻译擂台(97) 翻译擂台(109) 翻译擂台(106) 翻译擂台(105)评点 翻译擂台(104) 翻译擂台(102) 翻译擂台(101) 翻译擂台(103) 翻译擂台(100) 翻译擂台(99) 翻译擂台(117) 翻译擂台(115) 翻译擂台(112) 翻译擂台(113)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或扫描下方二维码,通过“新东方英语”微信公众号的“编读互动”菜单在线提交参赛译文;还可以用稿纸誊写工整,寄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东三街2号新东方南楼19层《新东方英语》编辑部“翻译擂台”收,邮编为100080,截止日期为8月10日(以邮戳为准)。我们将隔期刊登有关译文的详细评点,并评出若干名最佳译手(奖品:《那些触动心灵的音符》)和潜力译手(奖品:《舌尖上的智慧――美国名校最佳毕业演说(第3辑)》)。快来一试身手吧!

2015年6月号翻译擂台获奖名单

First Prize Winners (2)

游百顺 王蓉

Second Prize Winners (3)

张卓然 孙羽 肖雄

英语演讲辞是一种介于书面语和口头语之间的文体,语言上主要遵从书面语的规范,但为了适应口头表达的形式,也会融入明显的口语特征。大体来说,在句子方面,英语演讲辞通常不使用太复杂的句子,以免句子过长,影响听众理解,但也不会使用特别简单的句子,这和一般的口头交流有明显区别。用词方面,英语演讲辞的用词比较考究,既要通俗易懂,便于听众理解,偶尔也会用一些多音节的大词,以显示文采,同时更精确地表达演讲者的意思。在将英语演讲辞翻译成汉语时,翻译者既要适度保留书面语的特点,使译文显得正式而有文采,同时又必须符合口头表达的特点。除此之外,翻译者还要注意,书面语翻译的一些技巧在演讲辞的翻译中无法使用。比如,注释法在演讲辞的翻译中就不太适用,这对于演讲辞中典故的翻译会构成比较大的局限。英语演讲辞为了显得有文采,同时也为了拉近与听众的距离,经常会使用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往往有着非常鲜明的文化色彩。如果典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译者可以采用注释法,在注释中将典故的出处和隐含的意思交代清楚,但在演讲辞的翻译中却没有这种便利。译者必须把所有的含义都在正文中表达出来,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当然,也有一些典故,仅从字面就可理解其含义,不说明出处也不会妨碍读者的理解。这时,翻译的难度就会小一些。但即便如此,与原文相比,译文在语义上还是会有所损失,演讲人与听众之间通过典故而达成的心有灵犀的效果在译文中就丧失了。典故翻译的问题在本次翻译擂台的参赛译文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在下文中具体分析。

2015年6月号翻译擂台评点

题目

Strip away all of the sound and fury and what people across Scotland, England and Wales, across every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are saying is that this country doesn’t care about me. Politics doesn’t listen. The economy doesn’t work. And they’re right. But this Labour Party has a plan to put it right.

翻译要点

原文选自英国前工党领袖爱德华・米利班德(Edward Miliband, 1969~)在2014年工党大会上的演讲,其中的sound and fury是一个有名的典故。这个短语原本出自莎剧《麦克白》(Macbeth),后来美国作家福克纳借用这个短语创作了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The Sound and the Fury。在《麦克白》中,这个短语用的是其字面意思,即“声音和愤怒”,用来形容说话时高昂的声音和愤怒的情绪,朱生豪将其译为“喧哗与骚动”,梁实秋则将其译为“慷慨激昂”。福克纳小说的标题用的也是字面意思,李文俊的汉语译本采用了朱生豪在莎剧中的译法,也译作“喧哗与骚动”。由于李文俊的译本在国内影响很大,“喧哗与骚动”几乎就成了这个短语的标准译法。但在米利班德的此次演讲中,这个译法却不合适。米利班德把这个短语作为一个略带褒义的中性短语来用,“喧哗”和“骚动”却都含有明显的贬义。但是如果不沿用朱生豪的译法,又难以体现出这个短语是个典故。当然,对于一些译者来说,能够辨认出这是典故,或是理解其字面含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这个典故的翻译是本次翻译擂台的难点之一,参赛者对这个典故的翻译也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六类。

问题一 参赛者沿用朱生豪在《麦克白》中的译法,但用在原文语境中不合适,译文意思不准确。

例:我们要揭露所有的喧哗与骚动。在英国的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各地区的人们都在说这个国家对民众漠不关心:政治上不听取民意,经济也毫无起色……

评析:超过1/10的参赛译文都采用了朱生豪的这种译法,说明这些参赛者英语基本功不错,辨认出了这个典故。但在米利班德的演讲中,这个短语指的是英国各地民众所说的话,用来形容他们大声而又愤怒的抱怨。仅从原文的这一句话来看,我们无法判断这个短语的感彩,但如果结合米利班德的整个演讲来看,这个短语是完全没有贬义的,可以视为一个略带褒义色彩的中性短语,因为米利班德认为民众的抱怨是有道理的。西方政客一贯标榜亲民,在公开演讲中一定会恭维普通民众以赢得选票,绝对不可能用贬义词来形容民众的言行。译文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估计是译者只知道这个短语在汉语中通常这么译,却不知道莎剧中这个短语所修饰的对象和本句完全不同。在《麦克白》中,这个短语用来描述“愚人”所讲的故事,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而在本句中,这个短语描述的是英国各地民众的声音,没有贬义色彩。

问题二 参赛者按照字面意思硬译典故,译文意思不准确。

例:撇开所有的声音和激愤不谈,包括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在内,大英帝国每一块土地上的人民都在控诉:“这个国家不关心我们!”他们说得没错……

评析:对于典故中的sound,译文采用了词典中的基本义,却没有把原文真正的意思说出来。这个词表面上指的是说话的声音,实际是一种借代,用抱怨的声音来指代民众强烈的抱怨情绪,表明抱怨的声音很大。如果把它简单地翻译为“声音”,在汉语中看不出借代,体现不出抱怨的强烈。此外,译者在翻译fury一词时有所引申。这个词的基本意思是“愤怒”,但“激愤”却是“激动而愤怒”的意思。“激动”这一层意思在原文中并不明显,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引申。

问题三 参赛者只译出了典故中的一个词语,译文意思不完整。

例:抛开所有的吵闹喧哗之声,不管是苏格兰人、英格兰人还是威尔士人,全英国上下都在抱怨这个国家不重视他们。政界不听民意。经济运转不灵……

评析:译文虽然用了“吵闹”和“喧哗”,并且还加了“之声”来修饰,看起来是用了三个词,但对应的却都是sound这一个词,fury在译文中完全没有体现。也就是说,典故的意思只译出了一半,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原文中,两个词的意思都很重要,而且fury与后半句的联系更加紧密。因为有了后面说的那些问题,所以民众的情绪是不满的。该译文省略了fury,句子前后的联系就不够紧密了。

问题四 参赛者的译文有不合理的增译,歪曲了原文的意思。

例:除去无谓的声音和愤怒,那些来到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甚至英国的每一个地方的人都说:“这个国家不在乎我。没有政策,经济体也没有运行。”他们是对的……

评析:译文中“无谓的”是原文中所没有的,是增译成分。而且“无谓的”是个贬义词,增译之后完全颠倒了原文的意思,扭曲了演讲人的立场。如前文所述,米利班德不可能在公开演讲中用贬义词来描述民众的言行,对于民众的sound and fury,他是认可的,至少表面上是认可的,并以此来鼓动民众的支持,树立自己的亲民形象。“无谓的”一词则彻底消解了他的这种努力。在之前的翻译擂台评点中,我们讨论过增译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有两个条件:一是原文所表达的意思直接翻译过来会给读者带来理解困难,需要增译来补充说明;二是增译的内容是原文所隐含的,是可以自然推断出来的。而这个译文中增译的“无谓的”一词不符合上述任何一个条件。

问题五 参赛者的译文用词生僻,不符合演讲用词的特点。

例:剥离了所有的声嚣与愤怒,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整个英国的各个角落,人们都在讲述着这个国家弃百姓于不顾……

评析:译文中的“声嚣”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等常用的词典中查不到,是一个很生僻的词,甚至可能是译者结合“声音”和“喧嚣”两个词新造出来的。这种译法明显不符合演讲辞的语言特点。演讲辞虽然具有书面语的特点,但毕竟是说出来给听众听的,用词可以考究,但不能生僻,更不能出现不加说明的生造词,否则听众理解起来可能会有障碍。听演讲不同于读文章,无法听完之后回头再听,听众遇到生僻词,不可能要求演讲者重复这个词或是特别加以说明。所以,演讲者必须确保自己的用词能够为多数听众立刻理解。“声嚣”这个词很难让汉语听众立刻理解。

问题六 参赛者的译文用词不工整,译文不如原文有文采。

例:除去所有的吵闹声和愤怒情绪,全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们,大不列颠所有地方的人们正在说的就是一个意思:这个国家不在乎我……

评析:原文中sound和fury虽然分别为单音节和双音节词,但词的长度接近,在形态上有一种平衡感,读起来也有文采。该译文用“吵闹声”和“愤怒情绪”来译sound和fury,词的长度不同,没有平衡感,读起来显得很零碎。而且由于添加了“声”和“情绪”,把原文虚指的意思实化,译文反而不生动了。

除了典故翻译方面的问题外,参赛译文还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问题一 参赛者文化知识欠缺,误译常见的专有名词。

例:除却所有的呼声和愤怒,遍布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至联合王国每一个角落的人们正谈论的是:这个国家不关心我;政治对我不理睬;经济也不景气。并且人们的抱怨是对的。但是劳动党有计划使这一切得到解决。

评析:该译者把Labour Party译成了“劳动党”,犯了常识性的错误。Labour一词用的是英式英语的拼法,且两个词都大写,熟悉英国国情的译者很自然地就能想到,这两个词指的是英国的一个政党,而这个政党在汉语中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译名,叫做“工党”。该译者之所以将其译为“劳动党”,估计是根据labour这个词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的。还有的参赛者把the United Kingdom译成了“英联邦”,但其实“英联邦”对应的英文说法是“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语言学习必须伴随着文化的学习,学习者需要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方方面面的国情,这样才能对语言有实质性的理解。

问题二 参赛者不了解口语表达的特点,看不清原文的结构。

例:摆脱掉所有的喧嚣和愤怒,以及人们在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在英国的每一个地方所说的“这个国家不重视我”。政治上不民主,经济不景气,而且他们是正确的。但是工党有计划将上述问题予以纠正。

评析:该译者把fury后面的and翻译成了“以及”,没有发现这里的and并不表示并列,只是起到句法的连接作用,表示前面动作的逻辑结果。在正式的书面语中,and之后可能会有you will find之类的字眼,但由于原文是演讲辞,具有口语的特点,这样的字眼就省略了。译者不了解这一点,不知道and在这里的作用,自然也就看不清原文的结构。其实,译者只要细心一点,仔细读一下译文,就能避免这个错误。

获奖译文:除去所有的喧嚣与怒火,全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全英国各地的人们都众口一词――这个国家并不在乎我。政界充耳不闻。经济毫无起色。他们所言极是。不过这届工党计划改过革新。(游百顺)

评析:译者把sound and fury翻译成了“喧嚣与怒火”,意思准确。把politics翻译成了“政界”,把doesn’t work翻译成了“毫无起色”,都很准确,也很自然。但把strip away译为“除去”不太自然,这个短语要表达的是把sound and fury像脱衣服那样掀开,“除去”表达不出这层意思。把put it right译为“改过革新”也不对,似乎工党犯了错,要纠正自己的错误。Put right是个短语,意思是put into the correct position。这里是说工党计划纠正英国政治现存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这届工党”的说法也不妥,这里的this无非是为了突出演讲人所领导的工党。把这些地方修改一下,就有了下面的参考译文。

第4篇:离骚翻译范文

近年来,新课改的春风带给我们清新扑面的感觉,正如崔永t教授所说“变革课堂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增值”,也就是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这也是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基于此,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上要实现四大转变:一是变教师灌输知识为引导学生自己省悟知识,二是变教师发问为诱导学生提出问题,三是变题海战术应试训练为指导学生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变强制性教学管理为科学、民主的人本化管理。一句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排斥教师讲,而是主张教师“精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地讲,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思案”这一载体走进了语文课堂。虽然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百花齐放,但关注学情是我们不变的坚持。总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学思案的引入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学生对语文的漠视几乎从未改变,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学生要么浮光掠影地看一下,要么直接忽略,所以每一节课学生几乎都是以“零预习”的状态走进课堂的,这样的课堂有效性势必大打折扣。

“学思案”的引入将预习落到了实处,学思案分为五大板块,其中“我学我记”、“我学我问”和“我学我思”三个板块是课前预习内容,“我学我用”和“我思我疑”两个板块是课后巩固内容。

其中“我学我记”板块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我学我思”板块注重对课文内容的落实,“我学我问”板块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三个板块的预习内容就使得学生预习真正有效起来。

这是教师要下功夫的地方,精编“学思案”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根据《离骚》这篇课文的特殊性,“我学我记”“我学我思”这两个板块设置如下内容:

我学我记:

(一)了解屈原和楚辞

1.简介屈原生平

2.简介楚辞

3.小结

我国诗歌传统――①《诗经》代表着现实主义;②《楚辞》代表着浪漫主义。合称“诗骚”,或者“”。

(二)解题

1.简介写作背景

《离骚》作于公元前305年左右,即屈原被楚怀王流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怀王16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失左徒之职,又因多次上疏,终被流放。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由于其中铺漫曲折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传诗。

2.解释“离骚”

离――通“罹”,遭遇;骚――忧愁。遭遇忧愁,抒发心中感慨。

(三)基础知识识记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苗裔 孟陬 揆 肇锡余 扈辟芷 汩搴 o骐骥驰骋

2.重点句子翻译

(1)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3)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4)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3.背诵名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我学我思

(1)你认为屈原追求的理想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2)诗人诉说自己美好的出身,是在炫耀自己吗?谈谈你的理解。

(3)《离骚》中写了很多香草树木,结合本文看,诗人有什么寄寓?

(4)作为现代中国的青年学生,你如何看待屈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以上内容学生要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来完成。因为有了这个载体,改变了以往学生由于对语文的不重视而没有预习走进课堂的现象,大大提高了预习的效率。

二、教学内容选择的有效性

顾泠沅教授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三大因素之一就是“合适的学习时间和有效的学习体会”,所以在课堂上鼓励教师少讲精讲,那么其内容源自哪里呢?主要源自教师批改“我学我记”和“我学我思”中学生仍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在“我学我问”中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有些简单的不具有共性的问题教师直接在“学思案”中给予回答或面授)。而且通过批改教师会发现哪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薄弱点,在课堂上要重点强调。

比如“我学我记”板块中重点句子的翻译中,第(2)、(5)小题学生普遍翻译不准确,“我学我思”板块的第1、3题学生的理解不到位,这就给课堂提供了最真实有效的信息,教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内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化。这样选择教学内容就有详有略,学生不会的详讲,学生会的就略讲或者不讲,因为源自学情所以课堂变得更加有效。

三、教学流程安排的有效性

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既要考虑课堂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处理各种生成情况,所以个别环节会由学生来完成。

如这就是屈原一生执着追求的理想,你觉得能实现吗?屈原认为能实现吗?依据源于文本。这一环节比较简单,主要在前一个环节理解屈原的理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重点在对“内美”和自我修养自我价值两方面,从而引出内外兼修是屈原对自己的高度自信,这既是他实现美政理想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根源。

整堂课的流程就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既有像这个例子一样鼓励学生自由讨论、自主探究的环节,又有教师重点参与点拨的环节,课堂最后还会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提问答疑,如果仍有问题则写在“我思我疑”板块中上交。

不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流程,都是从学情出发,而“学思案”的引入,使我们对学情有了更真实准确的把握,更有利于有效的课堂流程的安排。

第5篇:离骚翻译范文

关键词:林文庆;厦门大学;办学成就;文化贡献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121-05

林文庆作为私立时期厦门大学校长,在我国近代大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一生跌宕起伏,时人与今人,海内与海外,对其评价颇有差异。东南亚学者,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学者,对于林文庆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1 ]。他执掌厦门大学16年(1921.7~1937.7),是陈嘉庚倾家兴学的执著追随者,我国近现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家,厦门大学校园文化传统的开创者。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其办学成就与文化贡献,对于弘扬我国大学优良教育传统颇有启迪意义。

一、造就一批杰出人才

在急剧动荡的近代中国,出任私立大学校长是个苦差使,不仅要勇于担当,更要无私奉献。林文庆在私立厦门大学办学期间,历经两次,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日本入侵我国东北,时局动荡,办学殊为艰难。但他不为其所惧,坚信教育救国,力倡科学精神及儒学价值观,采取多项举措,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坚持不懈地传承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

林文庆极为关怀学生的生活、学习,润物无声。早期毕业生回顾说:“他当校长初期,对学生爱护备至。同学有病,卧床不起,他和校医常到宿舍巡视。他很关心学生的膳食,指定厨房,每周要煮掺薏米或绿豆的甜粥一次,因为身体发育需要红糖。他劝同学要多吃猪血,说猪血含铁质多,又便宜。他体贴穷苦学生,常常把他们安排在图书馆里,得一点临时工资,维持生活。” [2 ]叶国庆教授也说:“林校长每星期总有几次到膳厅视察,告诉我们一些卫生事项。” [3 ]这类事例深为学生所感念。

每届学生毕业之际,林文庆常赠言勉励。1934年4月,他为第九届毕业纪念刊作“序”,告诫同学,在校学业有期,而求知生活无限。其序曰:“毕业岂易言哉?人之生也,会当有业,一业之精,端赖‘朝益暮习’、‘穷年累月’之功,绝非可一蹴而几!学问无止境,古人有‘卧不设榻’,‘老不废夜’,‘仕不释卷’,而至于学者,亦足见治学之难矣。今人因学校课程逐步之终结,而统以‘毕业’称之,滋惑也!庄子不云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吾人自幼而壮而老,固无日能脱离求知生活,亦无人敢以学成自诩,恶在业之能毕也?” [4 ]这一届毕业生中,就有后来成为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卢嘉锡教授。

1935年4月,在本校第十届毕业同学纪念刊“序”中,林文庆校长从“对人”、“对己”、“对校”三个方面,对毕业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字里行间,饱含儒学待人接物之精神。他说:“处世之道多端,首惟‘忍’。……诸生血气方刚,入世服务,若非于‘忍’字涵养有素,则尘世茫茫,不如意事十居八九,势必徒劳无功!一无所就!此外,‘礼’亦关重要,诸生苟能以‘礼’待人,以‘礼’接物,则人必乐于协助,事业之成,可操左券。”

“昔贤云:‘士不可以不弘毅’,换言之,即谓吾人必持之以艰苦卓绝精神,实行平素所学。盖学问无穷,学校乃形式上求学之所,诸生出校后,除一面继续研究外,一面尤须热心服务,无负所学。……”

“大学目的为国储材,毕业生乃母校有力宣传,现诸生学校生活告一段落,果能以所学出而应世,毋怠毋荒,谨慎做事,将来事业成就,本校亦与有荣,息息相通,关系綦切,望诸生永志勿忘!”

最后,他意犹未尽,还赋辞勉励,“鹭江之滨,人文蔚起。敬业乐群,至善为止。四载于兹,驹光如驶。学优致用,济济多士。发愤为雄,青蓝寒水。淬砺刮摩,学无涯。大器晚成,鹏程万里。迈后超前,拭目以俟” [5 ]。

正是在林文庆校长和历任教职员的精心培育下,私立时期厦门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 [6 ]。据《厦大周刊》相关资料及《厦大校史资料》第六辑“学生毕业生名录”统计,1921~1936年6月全校入学人数,本科生1 287人,预科(含高中部)生1 146人;1924~1937年,14届(含春秋两季)毕业生共计1 136人,其中,本科12届毕业生共计646人,预科毕业生490人①。这些人才为我国科学、教育、经济、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推动了学科发展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林文庆致力于学科建设,缔造了研究型大学的优良学术传统,不仅为其后厦门大学的发展奠定了根基,而且在我国现代大学史上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私立时期厦大重点建设的教育学、生物学、化学、商学、国文(国学)、法学等学科,后来发展为该校强势学科,跻身国内学术研究前沿,为人才培养和科学、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推动学科发展方面,林文庆校长的突出贡献在于:一是以发展科学为办学导向,积极倡导并亲自参与科学研究;二是大力引进各科名师,知人善用;三是努力创造宽松的校园学术氛围和学科发展条件,支持和激励师生追求学术研究,发明新知。

以理科植物学、动物学科为例,这一时期所取得的诸多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凝聚着林文庆校长的办学智慧与辛勤汗水,有的就是他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发现。1922~1925年间,林文庆与植物学系钟心煊教授在厦门及周边采集本地植物标本,发现漳州柳等三项植物新品种和一项新变种,后经岭南大学麦克福(Franklin P.Metcalf.)教授定名。

经过前期多方努力,厦大办学成就享誉国内。十周年校庆之际,林文庆曾评论,本校“在闽南方面,固然是个最高学府,即比之其他国内各大学,亦不多让。这一点,并不是我们的自豪,可以说是全国所公认的”。他还列举各学院院长的学术贡献及学科建设成效 [7 ]。

这一时期厦大的学科发展成就,为国内兄弟院校、媒体和校友所称赞。厦大建校十周年前夕,同为归国华侨的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博士,于1931年3月5日赠送本校横幅“百年树人”,以资庆贺。他称颂“嘉庚先生以兴学救国为己任,独捐巨资,创办厦门大学,成绩昭著,遐迩共钦” [8 ]。

1938年5月,厦大法商学院学生许荣度曾评论:“本校各科在学术上最有贡献者,首推生物学,次为教育学。”他列举厦大历年生物标本新种,“计有陈嘉庚水母、林文庆海星、丁文江黄鱼等数十种。其他如文昌鱼、海参、牡蛎、矽藻、寄生虫等经济作物,于渔业及医学上,均有重大贡献。其中尤以文昌鱼最富有国际价值,欧美各大学生物学实验之文昌鱼,多为厦门产,乃本校所供给者” [9 ]。卢嘉锡当年的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即为《文昌鱼之化学分析》。

三、开创厦大校园文化传统

校园文化是大学理念的外显形态,它反映了大学创办者和管理者的文化追求与办学风格。早期厦门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校旨、校训、校徽的制定,学风、校风的塑造,到校园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无不与林文庆校长的精心筹划与严格管理密切相关。作为厦大校园文化传统的开创者,林文庆的贡献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制定校训、校徽,奠定了厦大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

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 [10 ],校徽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两者对于师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回顾厦大92年发展历程,“止于至善”的校训,一直是师生努力追求的办学目标与文化境界。这一校训与校徽是林文庆校长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今日厦门大学,校名题字集自鲁迅书信墨迹,校训一半源于林文庆缔造,校徽亦采用其当年绘制的图案,可谓林、鲁二氏之珠联璧合。如果说少了鲁迅,厦门大学有“名”而没“字”,那么,没有林文庆,厦大则不仅校训少了一半,校徽也将面目全非了②!由此可见,林文庆对厦大校园文化影响之深远。

其次,修订学校规章制度,推动开展各类课外活动,积淀了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优良传统。

私立时期,厦大学术风气浓郁,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林文庆的倡导及相应的制度保障。他极为重视课外学术演讲和学生社团活动。建校之初,他就组织“实践伦理演讲会”,每周日晚7时亲临发表演讲,勉励学生修身,完善人格修养。他创立师生学术周会制度,每周四上午11时至12时,或下午4时至5时,邀请校内外学者作学术演讲。此外,学校还举办文艺、体育等多种课外活动,活跃和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1928年,厦大课外演讲增加了“总理纪念周”活动。学校成立纪念周演讲委员会,林文庆任主席。每周一上午11时至12时举行纪念周演讲。潘懋元先生回忆说:“林文庆常在纪念周讲话,宣传儒家思想。他重视德育。”③这也见诸校刊记载。如1928年12月31日,林文庆在“纪念周”会上,曾作《中国宜恢复仁爱等旧有道德》的演讲。此外,他还发表有关科学等方面的演讲,如1928年10月26日,应本校理科同学会的邀请,他发表了《现中国研究科学之重要》的演讲。

这类课外学术、文艺、体育活动,使莘莘学子受益匪浅。学生借此不仅获得了科学文化知识,激起学习兴致,也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强了校园文化凝聚力及师生认同感。这是林文庆开创的又一办学传统,对厦大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参与校园建筑文化建设,努力改善校园物质生活条件,美化校园环境。

厦大周边山清水秀,风景素称优美,而校园布局与建筑风格的形成,则端赖校董陈嘉庚先生的精心筹划和林文庆的建设管理。作为校长和校董,林文庆身兼本校“建筑委员会主席”,参与校园各项建筑的决策和管理,在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私立时期,一幢幢独具建筑特色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拔地而起,无不渗透这位“主席”的辛勤汗水。

经过前期建设,厦大校园建筑格局与文化风格已具雏形。群贤楼等主体建筑既运用西方建筑技术,又保持我国传统建筑与民俗文化特色,堪称中西合璧,后人称之为“嘉庚建筑特色”。其办学成就和校园文化景观,备受时人称赞。海内外学者、名人及省内外大中学校师生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如:1931年5月15日,新加坡Lim Haw Hoe 、香港大学Lim Bo Chin 及西人H. Y. G. Blits、L. Y. N. Douters等来校参观。5月24日,厦南女中学生参观本校。5月25日,荷属东印度爪哇、泗水、新锡兰恒久森林公司,新中华影片公司经理郑丛先生,及吧城陈文烈、陈文辉先生,万鸦佬育才学校王希昭、谭缘好先生,来校参观。6月3日,税务专门学校上海分校学生18人来校参观 [11 ]。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不仅如此,英国华人机构还致函厦大,征求该校校园文化、建筑照片,作为宣传中华文化的典型材料,增加海外人士对中华文化风俗的正面认识。校刊记载:“伦敦中华协会鉴于英国社会对于我国风俗习惯多有谬解,特征集国内有关文化风俗宣传之照片,用以改善外人对我之认识。日前该会函本校征求十项照片,闻学校业已检齐校景及建筑照片十桢,于5月9日投邮寄赠云。” [12 ]这些事例反映了厦大校园建筑文化的广泛影响,从一个侧面说明林文庆校长的贡献。

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教育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基本方式,高等教育尤其如此。林文庆身为校长,不忘传承与创新文化。他在大力发展科学文化,培育各类专门人才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后者主要体现在崇尚儒学,重视国文教育与国乐传承,推动海外华文教育以及翻译文学经典《离骚》等方面。

作为土生华人学者,林文庆认同和回归儒学文化,这是其教育理念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他矢志办学、传承中华文化的思想动力。就任厦大校长前,他曾发表《孔教大纲》、《The Great War from the Confucian Stand Point》等中、英文著作 [12 ]。就任校长后,他多次发表演说,强调儒学价值观的现实意义。1931年,林文庆出版了一部对于儒学文化研究的总结性著作――《中国文化的精华》(英文版)。他在书中指出:文字文学、宗教、孝道、人道主义和民主五个要素构成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容。

林文庆视中文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重视国语、国文及文科教育。厦大《学生通则》规定,学生须于本科第三学年以后毕业以前,通过国语和英语口试及特别国文与英文笔试,方能毕业。他强调人文学科的育人作用,注重文理科教育的平衡发展,借以造就社会所需要的“通识”人才。如其所言:“厦门大学重视国文、文学、哲学及文科各课程之重要,盖吾人认为国家文化之进展,全视乎此等学术之研求,因其为一切法律、经济、伦理及政治之基础。其余科学及近代学术亦皆为现代文化之不可缺者,厦门大学自当予以相当之注意。文科学生亦应有相当之科学知识,以便完全实现其所受教育之功用也。” [13 ]

为了传承民族文化,林文庆聘请国乐专家任教,发挥民族音乐的教育功能。校刊报道:“兹本大学为保存国乐起见,前月(按:1926年4月)间聘请周淑安女士为国乐学侣,集中国古今音乐各种唱谱及弹谱,并以世界通行之五线谱法存记。以便从事研究,发扬其奥秘及旨趣,使人人得知我国音乐有赓续存在之价值。” [14 ]6月11日下午3时30分,周淑安女士在群贤楼大礼堂开音乐会,林文庆校长暨校内师生及外界来宾300余人出席。此次为该女士第一次公开演奏,林文庆特为之介绍:“我国国乐,废置已久,殊属可惜。本校有鉴及此,因聘周女士为国乐学侣,从事研究。” [15 ]这次音乐会颇受欢迎,至6时余始散场。

林文庆极力推广海外华文教育。1926年底,荷属华侨学务总会为编订荷印华侨教育年鉴,使研究侨学之士有所凭借,曾致函林文庆校长:“夙仰先生文学泰斗,众所同钦。对于华侨教育,素极关怀,必有崇高议论,以光篇幅,而作楷模。兹特寄奉本会编订年鉴征文启事一纸,至希查阅。敬请台端不吝珠玑,惠赐鸿篇巨著。他日侨学大放光明,胥出大君子之所赐也。” [16 ]其征文题目共31项,包括荷印华侨教育概论、荷印华侨教育与荷兰人及土人教育之比较、廿年来致力荷印华侨教育事业之人物等方面。为此,林文庆特撰成《关于荷印侨胞教育之感想》一文,于1月10日寄交该会付印。

1929年5月,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聘请林文庆校长担任专家。1930年12月,新加坡华侨学校函请林文庆校长撰写关于提倡华侨研究国语之英文论文。林文庆在英文复函中,强调“华文学校普通话之重要性”;“在马来西亚现代华文学校中,很久以来普通话教学已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的新文学几乎完全使用白话体。普通话是中国普遍使用的语言媒介,因此,很显然,普通话是没有哪所华文学校所能忽视的科目” [17 ]。

林文庆提倡国学,喜爱阅读楚辞《离骚》。他认为:“兼具诗人、哲学家和爱国者三重身份的屈原一直受人尊崇。他的思想异常现代,品格高贵独特,毅力非凡。”④为了广泛传播中华文化精华,也为了警醒世人,汲取“历史教训”,1929年他完成了《离骚》英文译稿,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在自序中,他称“这一译本纯为本人兴趣与爱好之下的工作成果”,实际上其中饱含了译者深沉的文化情怀与强烈的现实忧患意识。他说④:“在中国,《离骚》地位独特,两千多年来一直享有崇高声望,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经历了无数朝代更替,但《离骚》的历史教训却亘古常新。今天,无政府主义的泛滥给人类带来了可怕灾难。在这样的时代,《离骚》更是一剂时代良药。”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始终秉承这样的理念,“译本要能让读者领会到一流学者们所公认的中国文学领域里最优雅最难懂的作品。因此,这些研究成果可能对那些渴望了解‘中国精神’的人们有少许帮助”。

“今天,整个世界处于混乱无序之状,男男女女虽努力寻找政治拯救却处于绝望边缘;在这一背景下,对这位胸怀为‘永远纯洁和善良’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情感、志趣的介绍可能有助于人们――甚至哪些最为胆小的人―――获取信心,去不求名利地为人类幸福而奋斗,即使他们可能会因此遭受误解、批评,甚至攻击。”

这部英译《离骚》获得中外名家赞誉。与林文庆相知四十余载的新加坡议员H.E.Sir Hugh Clifford在“导言”中称:“林博士这部精致的学术著作――对《离骚》的翻译及评述――在某一程度上代表他新的学术倾向。”剑桥著名汉学家翟里斯教授(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印度作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中国首位具有“进士”、“博士”双重学位的孔学大家陈焕章,均为该著作“序”,从不同侧面评析林文庆及其译著对于传播中国文化的贡献。翟里斯认为,该译著是外国人研究汉学的佳作。泰戈尔“序”称:“现在应是善用中国文学精神展现微妙精义的中国作家的最好收获时候,不是考古分类的收获,而是全球的思想盛宴。林文庆博士对《离骚》的翻译帮助推进了这一进程。”④

陈焕章认为,厦大初创时,“正是大变革的动荡时代,激进、破坏成为时髦,但林文庆博士行事独立,成为推进儒家事业的人物之一”。作为大学校长和儒学文化守护者,“人们遭受巨大的生活痛苦令他感到悲伤,他希望能用屈原的纯洁动机和廉洁行为矫正时偏,因此他特意翻译《离骚》,向世界传送中国人心中的理想美政”。陈焕章称这一译作“是一项辉煌而不朽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深远的教育意义。他说:“正在学习汉语的西方人和正在学习英语的中国人,若把林博士的《离骚》英译本作为学习指南,不仅会深受感动,还会发现,《离骚》不仅反映他们内心的理想本性,还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据此,《离骚》英译本的意义不仅在于进一步发挥汉语在世界上的交流作用,而且还可促进中国传统道德的普世伦理作用。”④

总之,林文庆在厦门大学开创的优良传统,推动了人才培养、科学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为纪念其兴学业绩与文化精神,厦门大学在校本部建立“文庆亭”及雕像,并复办国学研究院,深入探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如今,厦门大学设立“文庆奖”,与“本栋奖”、“亚南奖”成为本科生三大奖。这些表明林文庆的教育贡献,与陈嘉庚、萨本栋、王亚南等人一样,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注 释:

① 1934~1937年预科及附设高中毕业生人数暂缺,未计入。

② 林文庆所定的校训、校徽彼此呼应,校徽内环附有校训“止于至善”,相沿不变。20世纪90年代,厦大将创校时的校训“自强不息”,与林文庆校长制定的校训“止于至善”合为一体,作为新的校训,但并未因校训增加了“自强不息”,而改变校徽中的“止于至善”四字。

③ 2008年7月22日,潘懋元先生接受笔者访谈,谈及厦大“总理纪念周”活动。潘先生是长汀时期国立厦大最后一届毕业生,虽然在校读书时,林文庆校长已离开厦大四年了,但他还是从“私立时期留任的教师、职员口中零星地听到一些前校长的办学主张、尊孔言论和两次追述。”更重要的是,私立时期厦大校园文化优良传统为国立厦大所继承,因此,潘先生有关早期厦大的访谈,颇有史料与学术价值。

④ The Li Sao:An Elegy on Encountering Sorrows by CHüYüan,Translated English Verse by Lim Boon Keng,The Commercial Press,Limited,Shanghai China,1929.

参考文献:

[1]张亚群.从中国以外学人的称誉 看林文庆的教育贡献[N].联合早报,2013-02-02.

[2]陈梦韶.医学家林文庆[M]//厦门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天风海涛(第七辑).厦门:厦门日报社,1983.

[3]叶国庆.我们那时候[J].厦大校刊,1937,1(12):28-29.

[4]厦门大学.厦门大学1934级同学录:1934-04-10[B].福州:福建档案馆.

[5]林文庆.本校第十届毕业同学纪念刊序[J].厦门大学毕业纪念刊,1935:1.福建省图书馆收藏.

[6]张亚群.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7]林文庆.厦大十周年纪念的意义[J].厦门大学十周年纪念刊,1931:6-7.

[8]复旦大学赠送横额[J].厦大周刊,1931,(252):11.

[9]许荣度.炸前厦大之追忆[M]//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一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10]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1]参观汇志[J].厦大周刊,1931,(261):14.

[12]伦敦中华协会函征本校照片[J].厦大周刊,1935,(373):4.

[13]林文庆.文科之重要[J].厦门大学文科半月刊,1928,(1).

[14]本校注重国乐[J].厦大周刊,1926,(149):8.

[15]音乐会纪盛[J].厦大周刊,1926,(155):6-7.

第6篇:离骚翻译范文

我听见你的声音/有种特别的感觉/让我不断想不敢再忘记你/我记得有一个人/永远留在我心中/哪怕只能够这样的想你/如果真的有一天/爱情理想会实现/我会加倍努力好好对你永远不改变/不管路有多么远/一定会让它实现/我会轻轻在你耳边对你说/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不管有多少风雨我都会依然陪着你/我想你想着你/不管有多么的苦/只要能让你开心我什么都愿意/这样爱你

中国教育总网解说:"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就是"吾爱静女,如鼠嗜米"。"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 就是"卿女徐翱,华有棘兮"?以《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为代表的一些网络蹿红歌曲被称为口水歌,日前,极具娱乐精神的网友居然创造出了《诗经》版《老鼠爱大米》,令网友为之惊艳,一呼百应,大家情绪激昂地开始当古人做古诗了。

有人说《老鼠爱大米》放到古代就是《诗经》,你有什么感想?日前,有网友突发奇想,大家都骂杨臣刚、刀郎和庞龙之流恶俗,如果他们是在春秋时期唱那些歌,或许,也会被选入《诗经》呢?于是,该网友诗兴大发,将菜市场情歌的代表作《老鼠爱大米》"翻唱"成《诗经》版,"吾闻君声,乃有异觉……"还真是有几分《诗经》的味道。最搞笑的是连《猪之歌》这样高难度的歌曲都被强大的网友翻唱了,"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感冒时的你还挂着鼻涕牛牛/猪!你有着黑漆漆的眼/望呀望呀望也看不到边/猪!你的耳朵是那么大/呼扇呼扇也听不到我在骂你傻/猪!你的尾巴是卷又卷,原来跑跑跳跳还离不开它……"网友很有创意地翻译为,"噫吁戏豸,疾兮涕兮,并孔尔。噫吁乎豸,望兮不见,漆目尔。噫吁呜豸,盲詈呼兮,巨耳尔。噫吁诶豸,勿离勿离,卷卷兮。噫!"不少网友盛赞此版本的《猪之歌》,"太有才了。"《两只蝴蝶》《香水有毒》《不怕不怕》《你是我的玫瑰花》等歌曲也被网友们翻唱成诗经版、离骚版。

眼下,此贴点击火爆,已有十多万人膜拜之,并有大量精彩回帖,网友笑称进了这个帖子看见的不是油菜花(有才华),而是置身一片华丽的油菜田了,形容有才华的网友数量众多。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在看了这个帖子后,都惭愧表示自己是文盲。网友"翻译""翻唱"早已不是新鲜事,跟之前大家哈哈一笑纯粹娱乐不一样,该帖还引发了网友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豪,不少网友都震惊我们古典文学是如此之美好。"为什么这些恶俗的歌曲一翻译起来就立马改头换面了呢。"

"还是古文有魅力啊,这么恶俗的歌词都能改得这么优美,汉文化真的很优雅啊。""老祖先的雅言就是美啊,强烈要求国家全民推广古典文学教育。"记者昨日采访了四川大学古典文学方面的教授,他在看了该帖之后也被网友逗笑了,称其娱乐精神可嘉。"四字句、回环往复、语气词等确实是模仿了《诗经》的格式,不过把他们放到真的《诗经》中去,熟悉《诗经》的人还是能够一下分辨出真伪。"

第7篇:离骚翻译范文

【关键词】文献文;学生;背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 A

我本身教语文同时也喜欢文言文,很多名家名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屈原的《离骚》等,虽然都是在高中时记住的,但是经过十多年,仍能流利背出,就算是以前从未背诵过的文章,在课后也能很快背出。这不是我的记忆力好,而是因为我掌握了一些背诵的原则和方法,在此,我将自己的这些原则和方法介绍给大家。

一、背诵时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第一是化“大”为“小”。目标太大“困难感”就强,抵触心理也随之增强,面对背诵较长的文言文时,要把大段划分为多个短小的部分来完成,这样,单次背诵的容量减少了,最后把几个部分连起来背熟,速度自然加快,原来的挫败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成功”。

第二是理解文意。很多孩子在小时候表现得很聪明,记忆力好,能背诵上百首唐诗,但这些小孩子总是需要家长多次反复地强化才能记住,原因何在?那是因为他们对诗的意义并不了解。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理解要背诵文章的意思是重要的前提条件,我之所以比学生背诵得快,就是因为我对文章的篇章结构、中心主旨,对语段中字词句的用法、意义等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背诵文章会快很多。

第三是限时抢记,多次巩固。大多数学生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背诵课文时。因此,在确定背诵任务后,要强迫自己在很短或者指定的时间里背出,不能找理由推脱。一次至少完成一个完整的段落,限时背诵,可以试一试“一分钟抢记”。切记:抢记的东西容易忘,需要多巩固,这也是训练记忆力的一种好方法。

二、背诵文言文的方法

第一个字词提示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学生背到一个地方时会突然进行不下去,不管如何都想不出下一句,不过这时只要你提醒他下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就可以马上接着往下背。由此看来,“第一字词提示法”,即把每一句的第一个字或词写下来,作为背诵时的提醒。如《阿房宫赋》的第一段,在背诵时把“六、四、蜀、阿、覆压、隔离”等字词写在本上,等在背诵进行不下去时提醒自己,不断重复,直到最后不用借助这些字词就能背诵出来。

译文追溯法。学习文言文都要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而在背诵文言文时,我们可以追溯译文,即看着译文,回忆背诵出文言文,如此比较容易。此方法不仅对背诵有利,而且对掌握、巩固文言字词也很有帮助。

第8篇:离骚翻译范文

关键词:汉语数词,内涵,翻译方法

 

汉语数词是指那些表示数目的词,一般即指零、一、二、三……十、百、千、万、亿等。。由于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的差异,汉语数词在很多情况并不可以直译,而必须分清所译汉语数词的不同功用或意义,分别采用直译、改译、意译等方法。

一、汉语数词的实指与翻译

汉语数词在表示实际数目时应采取直译法:

1.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stone.

2.截至2001年底,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钢年产能力达400万吨。

By the end of 2001, Taiyuan Iron & Steel (Group) Co., Ltd. (TISCO) has annual steel output capacity of fourmillion tons.

但是,在汉语中有些数词原本是实指,后来却有了新的寓意。此时应采取直译加意译的方法。

刘备三顾茅庐。

Liubei made three calls atthe thatched cottage —— repeatedly request somebody to take up a responsiblepost.

二、汉语数词的虚指与翻译

在汉语中,数词往往并不表示本身的实际数目,而是虚指,这时数词变成为一种修辞手段,弃实就虚,以起比喻、强调和夸张的功效,从而使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夸张,言简意赅。这里的数词应采用改译、意译等方法。如:

1.我对你的好意万分感谢。

A thousand thanks for yourkindness.

这里的“万”是虚指,仅起强调作用,已不可看成数词。

2.亦余心中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屈原《离骚》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该诗句中“九”是很多的意思,是虚指,不能翻译成九次。

3.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Mount Heaven’s Terrace, five hundredthousand feet high,

Nearby to the southeast, appears to crumble down.

“一万八千丈”不是实指,而是言极高,不能直译。这里取five hundred thousand feet以及上例a thousand ,是意译。必须指出,在英文中ahundred 和 a thousand 恰是经常用来表示夸张、强调的词。另外,李白的“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尔来四万八千岁”“一日须饮三百杯”等诗句中的数词亦不可直译。

4.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Bad news has wings.

“千里”,是指很远的意思,并不是真的指一千里。因而可作如上的改译。

5.百闻不如一见。

Seeing is believing.

“百闻不如一见”在汉语中与“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一曝十寒”等成语一样,被称为“数词对称成语”。这里的数词“百”与“一”, “九”与“一”,“一”和“十”形成对应关系,实际上是表示一方“很多”而另一方“很少”的意思,以此来达到强烈的对比效果。切忌翻译成实际数目。

6.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毛泽东《十六字令 三首》

Mountains!

I whip my swift horse, glued to my saddle.

I turn my head started,

The sky is nearly above me.

“三尺三”,虚指,是形容天空离得很近、很低,伸手可及,不可翻译成three feet three.

7.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李纲《病牛》

You’ve ploughed field onfield and reaped crop on crop of grain

Who would pity you when youare tired out and done?

“千亩”、“千箱”中的“千”,虚指,强调“多”的意思,翻译时可采用英语中作强调用“n.+prep.+ n.”的词汇结构,所以这里“千亩”译成field onfield、“千箱” 译成crop on crop。。这一类的数词翻译还有,诸如:千千万万,可翻译成millions upon millions,年复一年,可翻译成yearafter year。“n.+prep.+ n.”的词汇结构,正如张智中教授所指出的,它常使“英诗语言耐呷耐品,涵咏不尽。因此,此一语汇结构在汉诗英译当中的运用,可为译诗增色添彩,此当视为发挥译语语言优势之一手段”。

三、汉语数词的泛指与翻译

汉语数词有时既非实指,亦非虚指,而是泛指“全部”“所有”的意思。如:

1.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There are topmost masters inevery profession.

2.四面楚歌。

to be besieged on all sides.

汉语数词泛指时,可视具体情况,翻译成all, every 或 each 等,不能翻译成具体数目。

四、数词缩语的翻译

数词缩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简缩方式,如:“稻、麦、黍、稷、豆”被缩称为“五谷”;“老鼠、苍蝇、蚊子、臭虫”被缩称“四害”;另外,“三座大山”、“八荣八耻”、“三纲五常”等都是在汉语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数词缩语。。数词缩语的翻译通常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如:

1.全体居民出动除“四害”。

The whole community turnedout to wipe out the four pests( rats, flies, mosquitoes and bedbugs).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It was the Chinese CommunistParty that led the people to overthrew the three big mountains (imperialism, feudalism and bureaucrat-capitalism, which weighed like mountains on the backs of theChinese people before liberation).

“三座大山”特指解放前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翻译时必须加上必要的注释,才不至于产生歧义。

3.在封建社会人们要遵守“三纲五常”。

In the feudal society, people should obey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rulerguides subject, and father guides son, and husband guides wife) and Five Constant Virtues(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wisdom andfidelity).

对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三纲”就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汉语表述时一般不需做特别加注。但对绝大多数的西方人来说,翻译“三纲五常”一词时必须采用直译加注,如是,才能使他们明白其真义。

以上是笔者总结分析汉语数词翻译时所要注意的四种不同情况及采取的相应翻译方法。中国近代译界泰斗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强调“信”就是忠实于原文,从而使译文“意义则不倍本文”;“达”,就是在“信”的基础上准确充分地表达出原文的内涵,“为达,即所以为信”,“信”是第一位的。美国著名翻译家Eugene A. Nida 则进一步指出“翻译就是从语义和文体风格上采用归宿(译入)语言中最接近和最自然的等同词语再现出发(原语)语言的信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这种功能对等的翻译才是成功的”。这实质上也是强调译文与原文内涵的一致性。笔者认为,汉语数词的翻译也应如此。汉语中的数词,虚虚实实,有时实指,有时虚指,还有泛指和数词缩语的情况。翻译汉语数词时,首先必须准确理解汉语数词的确切内涵,然后再分别采用直译、改译、意译和直译加注等方法,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数词翻译的“信”和“达”。

[参考文献]

[1] 罗新璋,陈应年. 翻译论集 [M]. 商务印书馆,2009.

[2] 卢思源. 新编实用翻译教程 [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 任学良. 汉英比较语法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 张智中. 古典诗词中数词的英译 [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3.

第9篇:离骚翻译范文

关键词:屈原 《离骚》 忧患意识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作者经历和思想的回顾与总结。对于《离骚》的具体创作年代,学界历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但据司马迁所言“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可知《离骚》乃屈原受到楚王疏远和朝中奸佞排斥,远离庙堂身处江湖之时所作无疑。屈原“明于治乱,娴于辞令”[1],怀报国之志且才能卓绝,曾官至左徒,为王排忧解难。他见楚王昏庸,楚国兵败割地,自己却遘遭流放,救国无门,心中难免生出忧怨,一腔豪情化为无限的悲伤和愤慨,由此作《离骚》。离骚,司马迁言“离骚者,尤离忧也”[2];班固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3];钱钟书道“盖离者分阔之谓,欲摆脱忧愁儿遁避之,与愁告别”[4]。从诸说可见屈原赋《离骚》之目的:传达心中强烈而浓郁的忧患意识。徐复观对忧患心理的形成有一段较详细的阐述:“忧患心理的形成,乃是从当事人对吉凶成败的深思熟虑而来的远见;在这种远见中,主要发现了吉凶成败与当事人的密切关系,乃当事者在行为上应负的责任。忧患正是由这种责任感来的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理状态。所以忧患乃人类精神开始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地表现。”[5]可见责任感是忧患意识的出发点。《离骚》是屈原以其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现状、国家命运作了深邃思考的艺术表现,凝聚了其深沉浓郁的忧患意识。鉴于此,本文谨从忧君爱国、忧生之嗟和上下求索三个方面重新解读《离骚》所表现的强烈忧患意识,不足之处望方家指正。

一、“恐美人之迟暮”——忧君爱国

中国古代君王拥有掌管天下的无上权威,君主的贤能与否基本上决定了国家的兴衰、百姓的祸福。因此在中国古代,爱国和忠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屈原所处时代,秦国最强,齐国最富,楚国最大,三国各具优势,成鼎立局势。然而此时秦国却萌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6]并派丞相张仪出使楚国,以破坏齐楚合纵盟约,从而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楚王昏庸无能,奸佞小人当道,整个楚国陷于囹圄,岌岌可危。屈原直言君王过失,并希望他引史为鉴、举贤任能,实现“美政”理想,“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直陈楚王的犹豫翻覆。君王昏庸无能,亲近小人,政令荒废,使国家逐渐走进死胡同,亡国危机日趋严重。屈原从心底里发出了呐喊:“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这是对楚王施政不走正道,将会成为像夏桀、商纣那样的亡国之君的担忧和莫大讽刺。屈原很推崇尧舜禹那样的贤明君主,“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三后”德行纯美,举贤任能,使国家安宁,人民安康,倍受后人景仰。从表面看屈原是说古之明君的功绩,实则是他献给楚王的“资治通鉴”:希望楚王以“三后”这样的明君为榜样,重用贤能,励精图治,这是典型的言古而望兴变的心理。“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指楚王)之迟暮。不扶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是屈原感叹时间易逝向楚王发出的责问:何不趁着自己年盛力壮,抛弃秽政,修明法度,选贤任能,强大楚国。屈原渴求一个明君能励精图治,施行“美政”重振楚国。但现实中的楚王却亲小人远贤臣,荒废政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他忧心忡忡、为楚王操尽了心,在诗中屈原可谓是道尽了心曲。

屈原认为楚国奸佞蒙蔽了楚王,使他难以听到良言,“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乃规劝楚王远离幽昧小道,一心治国之辞。楚王不但不听他的劝诫,反而外诱于张仪,内惑于郑袖、谗于靳尚之徒。浑浊的世事和败坏的人心对屈原的刺激很大,令他感到怨愤失望和悲哀。为此他对奸佞党人的丑恶行为,进行了揭露鞭笞:“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同僚们没有高洁的志行,只剩内心贪婪和相互妒忌。“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屈原在此直指同僚们的巧言令色,不但戕害自己,更指出他们的行为,有违先贤法度,必将危君祸国。最使屈原痛心的是,他为实现“美政”理想,培养的众多人才在世俗中不能洁身自好:“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世俗是一座熔炉,在里面既可以炼钢,也可以出渣。是做钢还是做渣,完全取决于自己在世俗漩涡中的价值取向。在屈原看来众多人才的萎绝不值得哀伤,最令他感到悲恸的是他们不能保持自身高洁,心中悲愤之感愈加浓郁。

二、“哀朕时之不当”——忧生之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诗歌开头诗人就从自己的宗祖、生辰、名字等方面说明自己不平凡的身世,并言明自己和楚王是同宗共祖的帝室之胄;名为“正则”,字为“灵均”,名以德明,字以表德。可见他具有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报效楚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他就给自己下了紧箍咒:必须加紧提升自身才能,以解国君忧患,安定社稷。他有了内在的美德,还要不断加以美好的德行:“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及兰,在此都成了诗人加强修养的具体表现物。

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是一对矛盾,这很容易唤起有志之士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感事伤时的忧患意识使历来的有志之士持有相当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自觉性。自孔子提出“诗可以怨”以来,有志之士便有了表现忧患意识的理论基础,任何一位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士人几乎都在作品中表现出了感事伤时的忧患情绪。《离骚》也明显地流露出了屈原对岁月更替、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和恐惧。由于屈原有强烈的时不我待的意识,因此诗给人极强的时间紧迫感。“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直言时间流逝,不知老之将至,而修名不立,为此他有强烈的时间观念,不断鞭策自己加强自身修养:“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朝”“夕”相对,似乎黎明与傍晚就在须臾之间,给人一种很强的时间跨越感,感时伤事之感悠然而起。

屈原加强自身修养,只图为国尽忠效力,希望能重振楚国。屈原本想“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以便实现“及前王之踵武”,奔前走后,以辅佐君王,避免“皇舆之败绩”的发生。是时楚王却并不体察他的满腔忠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信于上官大夫靳尚、公子子兰,疏远屈原,流放汉北;襄王听令尹子兰短屈原,流放江南。当渔父问屈原何故如此时,他不无悲愤地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7](P1924)这回答是多么让人愤激!楚王的昏庸,奸佞的嫉妒,使他步履维艰。他却不因此放弃自己的报国思想,反倒坚定自己忠君为国之心,“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明知忠谏会招来横祸,却还要执意忠君进谏,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但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唤醒君王,他只有“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现实中无人理解,惟有上告皇天,慰藉心灵,这是多么的可悲!“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诗人进不被用,退而修德,希望君王有朝一日能够醒悟重用自己,这是诗人怀才不遇的心理安慰。

三、“上下而求索”——忧患升华

屈原不断提升自身才能,以辅佐君王,但君王的昏庸,小人的嫉妒,使他满腔的报国热情无处施展。即使诗人一再表示自己忠心耿耿、忧君爱国的思想,换来的却是“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的不信任,“謇朝谇而夕替”的疏远,更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琢谓余以善淫”的党人的嫉妒迫害。现实使他绝望、孤独、彷徨、愤慨,看不到一丝的光明。就连自己最亲近的人,女嬃也在埋怨他。于是他转向虚境,去“求女”“神游”,开始了镜花水月的探索,以此明心中所忧。从内容上看,诗人在虚境中所探寻的,和他在现实中追寻的几乎完全相同。这种内容上复沓的形式,使诗人的“忧君爱国”与“忧生之嗟”的忧患意识得到再度升华。

关于“求女”之“女”,游国恩指出,“乃隐喻通君侧之人”[8],鲁笔认为“无女者,喻无辅相吾君之贤人也。隐隐外刺令尹子兰,内刺郑袖”[9](P292)。上述所言甚是,张仪之所以能够成功游说楚国与齐绝欢,完全在于靳尚和郑袖,《史记·楚世家》中张仪曾如是说“臣善其左右靳尚,靳尚又能得事于楚王幸姬郑袖,袖所言无不从者”。[10]司马迁认为“自古受命君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盖亦有外戚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11]可见良臣贤后对国家的治乱兴亡有莫大关系。在诗中屈原再三求女的原因即在于他认为有了贤后贤臣通君侧,自己也就能得到楚王的重用,楚王就会在宫内贤妃朝中重臣的共同辅佐下,把楚国由弱变强,这体现了屈原高度的忠君报国思想。当屈原与宓妃解佩结言后,又因为她“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立即“来违弃而改求”,充分体现了他反对恶势力的决心和态度以及自己矢志不变的追求。宓妃之后,屈原不敢轻举妄动,思考再三,最终因为“鸩告余以不好”和“理弱而媒拙”而宣告求女失败,报国行为再度受挫。

“神游”是屈原在虚境中的另一种探索。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人才流动很大,楚才晋用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一些研究者便将这里的“神游”理解为屈原想远走他国,另寻出路,择良木而居,笔者认为此观点值得商榷。如前文所述,屈原开篇就从宗祖、生辰、名字等方面说明自己不平凡的身世,并特别交代了自己和楚王是共宗同祖的帝室之胄。可以说他对楚国、楚王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并以“九死其尤未悔”言志,若“神游”为去国离乡且不矛盾。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12]这是儒家的一种处世哲学。楚君昏庸,小人当道,自己报国一再受挫,整个楚国已无“道”可言,所以屈原的“神游”并非出国,而是“出世”,不再过问楚国政事。这是他在现实处处碰壁才想出的无奈之举,其内心充满了无限的矛盾。从“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就可看出屈原虽处江湖,心却挂念庙堂,因此他并不能真正的出世。首次神游南楚,他独自向重华列举昏君荒淫无道,最终灭国,明君选贤任能,国泰民安;倾诉自己遵循圣贤之道行事,保持高洁志行却反遭屈辱缧绁的苦闷。这和他在现实中劝诫楚王的内容完全相似,而且从数量上来讲达三十句之多。屈原不厌其烦地列举众多贤君和昏君事迹作对比,足见他报国之心的强烈;言己遭遇以表报国无门的愤慨与悲恸。后三次神游所言极少,而是以大量笔墨写其扈从人员:二次神游昆仑仙境,羲和为其驾车;三次神游天境,望舒、飞廉、鸾鸟凤凰、雷师前呼后拥;四次神游西海凤凰承旂、蛟龙架桥、更有西皇摆渡。诗人用大量笔墨写其扈从,似乎是向人表示他已有坚定的出世决心。当顿足回首时,他又想到了楚国,不禁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神游也只好作罢。美好的神游出世场景,令人悲怆的现实遭遇,这是一种极大的反差,更加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是更为深沉的忧生之嗟。回望故都,“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以物悲表人悲,最终宣示自己的神游失败,也宣告了诗人对现实的绝望心态。诗人最终只能选择“从彭咸之所居”的殉国方式。

综上所言,由于屈原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我们在《离骚》的字里行间看到的是其满腔的忠君爱国之心和浓郁的伤生之嗟,而其虚境中的“求女”与“神游”更是把这种报国热情随之幻化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报国无门的哀怨,其强烈的忧患意识于此也得到了升华。

(指导教师:刘传启)

注释:

[1][2][7]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王利器主编:《史记注译(三)》,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21页。

[3]班固:《离骚赞序》,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4]钱钟书:《管锥编》(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583页。

[5]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9页。

[6]贾谊:《过秦论》,于智荣译注:《贾谊新书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8][9]游国恩主编:《离骚纂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4页。

[10]司马迁:《史记·楚世家》,王利器主编:《史记注译(二)》,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1页。

[11]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王利器主编:《史记注译(二)》,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