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范文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精选(九篇)

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第1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范文

   建国虽然离我们很遥远,我们无法身临其境。《建国大业》但这部影片带我们走进其中,走近那个时代,让我们体会到建国道路是困难重重。国内外的势力全都压在共产党的肩上,然而,这不仅没有使他们退却,反而使得他们更加团结一致,突破重重阻挠,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建国大业》简述了中共与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对如何建国,如何安抚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采取了不一样的政策,双方利益分歧巨大,导致了内战的全面爆发。共产党人重视各民主党派的力量,选择了民主建国,成立联合政府,并以分田地的方式关注了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已蒋公为首的国民党人却选择了一党治国,漠视共产党人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存在,漠视劳苦大众的利益,结果失败了。那么共产党为什么会成功,而国民党为什么会失利呢?

   第一,共产党之所以得天下,一是因为得民心,二是因为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率部围剿延安的时候,毛泽东讲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较好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会以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这正是当年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死守延安,无疑会伤亡惨重,代价太大,不能做到对人的关爱胜过对地的关爱。毛泽东优先选择了对人的关爱,他的决策无疑是高明的。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各民主党派都采取了拉拢的政策。召开旧政协时,国民党承诺和平、民主建国,但其自恃实力强大,很快撕毁《双十协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欲图消灭共产党,把各民主党派当成花瓶一样作为民主的摆设。试想,在国家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国民党人是出了大力的,但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也是出了一定的力的,同样也有流血牺牲,国民党却妄想一党独大,遭致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抵抗。最后,共产党人由于赢得了民心,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同样,在政治上也把各民主党派给争取过来,与各民主党派一起在1949年9月30日以新政协的名义通电世界各主要国家,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正如唐太宗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国民党在与共产党在对国家权力的争夺上,国民党以一党私利为重,漠视共产党人、各民主党派的以及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共产党则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深得民心。

   第二,国民党自身严重腐败。党政军皆然。而共产党自身清廉,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全党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击退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

   第三,国民党社会贫富悬殊极大。四大家族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普通百姓一贫如洗,社会矛盾激化。而共产党与人民同甘共苦,大家有粥喝粥,有饭吃饭,走进群众,深入民心。第四,国民党的经济金融政策严重失败,当时全国经济片混乱。蒋经国到上海戡乱整治,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想法也未能实现。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国民党走向失败,而共产党则迈向成功。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我感到悲哀,自责,同时也感到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悲哀自己是个热血年轻人却只能静静的坐在这里,观看着这一幕幕让人心酸,无奈的历史;自责自己身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却没有实力,没有业绩,没有本事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和牺牲。寒窗苦读十几年,终于也考上了大学。但是对于自己未来的道路却是一片迷茫,找不到目标。我们新一代年轻人作为祖国未来的继承人,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我们向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新闻中经常出现某某学生因为受不了什么打击而自杀,最近我们学校附近的学校竟出现了“裸奔”事件。由此可见,共产党在历史长河中积累流传下来的精神已经被时间冲刷殆尽了。

   最近,甲流更加肆虐,我们学校中被隔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也失去了强劲的体魄。面对这些我们感到了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作为独立个体的每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共同构成一个推动社会向前的原动力。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其发展方向及其速度,相当程度取决于这个社会人的素质。小平同志曾反复强调、胡锦涛总书记多次重申: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所谓“素质”,指的是人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能力中包含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质,其归根结蒂是人的认识水平,即世界观的认识观点。青年在跨世纪的改革中能否担当一个历史赋予的使命,关键在于是否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激人奋进的世界观。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化着的时代,必然要求主观认识不断着眼现实,开拓新思维。创造新方式,提出新观点,占领新领域,以创新求发展。这是时代给我们提供的一种契机,为我们世界观的改造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寻找生长点提供了广阔“舞台”。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在这个剧变频增、竞争激烈的时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挑战,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上所担负的“天下兴亡”最直接、最沉重。责任,就在于我们要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需要青年人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为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每一个学子都无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正如种子无法脱离土壤而凭空成长为参天大树,青年也无法脱离社会而自行成才,这是从古至今相同的道理。志愿者精神,深层的内核就是社会责任感。青年志愿者行动无疑是青年社会责任与自身成长关系的一个示范:没有心怀天下、情系苍生的社会责任感就不会有献身志愿服务的行动,就谈不上爱国和报国;同样,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就不能有效地为社会公众服务。牺牲奉献的精神,源于我们对社会进步和历史走向抱有的持久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自我们日常不懈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有的青年学生和工作人员,缺乏一种“兴亡在抱”的社会关注兴趣,把自己封闭起来做学问、干工作,结果成了社会中冷漠平庸的一员,不会给他人带来热量或任何利益;也有的青年,仅凭一腔热情就冲上社会实践的第一线,急于参加志愿服务,却往往发现缺乏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徒劳无功。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现场上,许多志愿救援者因缺乏必要的救护知识而留下了遗憾。还有一些青年,把自身情况与志愿服务较好地结合起来,如南京的公务员汪学静,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一方面服务了群众,密切了干群关系;另一方面,从中了解了民情民意,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综合素质,实现了一举多得。弘扬志愿者精神,正是需要这种不失热情而又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将自身实际与志愿服务的要求结合起来,在提高素质的基础上,为社会公众提供所需而自己又能够胜任的服务,从而实现服务热情与服务效果的相得益彰。

   作为一名有理想、有知识的当代青年,报效国家是我们的最高追求,而献身志愿服务、做好本职工作,同样是报国的有效途径。要实现胡锦涛同志的期望,就要志存高远并脚踏实地,把志愿服务同加强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表里、互为促进,更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关于红色经典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精选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影片《建国大业》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它标志着中国将逐步走入富强。

   昨天,我去电影院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影片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爱国人士的风采,其中毛主席和周总理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影片中,毛主席常常因为战事而彻夜不眠,每当有主要战役的战报还没有传到时,他总会跑到屋顶上凝望远处,希望搜寻得到一点象征着胜利的标志。其中有一个镜头很有意思:在得知国门的_的55万大军被红军全部吞噬掉后,中央领导们摆酒席庆贺,毛主席喝醉酒后倚靠在床上,酣然入梦。在平时因为牵挂战事而难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己的军队大胜而不由得酣然入梦,这样的人领导的军队不取得成功还有谁会成功呢?毛主席也时时刻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革命的目标,心中始终是在为人民着想。正是由于毛主席这种为民的精神以及尤为强烈的名族责任感,才训练出来不贪民众一分利的红军,才会打败_的蒋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国。

   还有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就是周总理,周总理是个令整个红军队伍都敬爱的一位领导,他的和蔼可亲在队伍里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到最基层的红军部队去做动员工作。但是在建国大业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周总理。在得知韩玉祥将军因为共产党的邀请被国民党的特务杀害后,他非常愤怒,把所有的关于这件事的负责人都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狠狠地把他们给骂了一通,直到毛主席来了,它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是这丝毫没有损坏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和形象,反而让我们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了这位伟人,一位和蔼可亲,有责任心,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伟人!

   此外,影片中还为我们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壮志难酬的蒋经国,心系人民的张澜,甚至是阴险狡诈的李宗仁,都为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当然,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的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大到中央的领导人,小到最基层的群众,战士,只要是在解放中国的战争中为民族独立流过血和汗的,都应成为我们尊敬与铭记的对象,他们的名字应该被世代传唱!

   如今,中国已经变得富强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有朝一日该为民族奋斗,该为人民奋斗的就是我们这一辈的人了,因此,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为中华民族而奋斗!

   关于红色经典电影《建国大业》观后感精选

   今天是大骨班活动第二天,我们集体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虽然做为中华儿女这段历史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我的脑海里上演了无数次,结结实实烙印在我的心里,但是观看这部电影时的那种震撼感、激动感使我的心依旧无法平静。

   《建国大业》讲述的是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与以往历史书上的故事相比电影更能展现故事的细节,通过这些细节更能体现出建国的不易和反动政府的可恨。

   和大家分享这样一个细节,在电影中有一个小片段使我深受感动。毛主席多次邀请宋庆龄夫人北上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但夫人一直思虑颇多又因为北平是中山先生的逝世之地,夫人一直没有答应。直到一次夫人走出家门看见国共两方士兵都在自己的阵营上因为太累而睡着了。宋庆龄夫人望着四周的国共士兵,眼里浸满了泪水那一刻我的眼中也感到了湿意。

   就这样在众多人的努力之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终于正式召开。那一刻眼中的泪水再也无法忍住,悄然滑落。终于、终于、终于,在那么多革命党人的鲜血之上,在那么多战斗烈士的身躯之上,新中国成立了!看看我们今日的繁荣富强,再看看往昔新中国建立之艰难,不禁让我忆起“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第2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范文

从2009年的《建国大业》,到2011年的《建党伟业》《湘江北去》《秋之白华》。一部部主旋律电影一改以往的“传声筒”印象,以集体转向、蓄势而发之势,为国产电影的票房带来阵阵惊喜。这些“新”主旋律电影的热映景观背后,溢美之词与指责之声的评议场面也蔚为壮观。与其他的票房神话佳作相比,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的转型似乎只是其迎合市场而作出的让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转型,确实为一度黯然失色的主旋律电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些“新“主旋律电影以非传统的叙事、偶像化明星的加盟为其鲜明的特色,跳出与以往主旋律电影的窠臼。“新”主旋律电影的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于,它打开了主旋律电影的营销大门,突破了过去主旋律电影沉闷的心理印象,为中国影业的发展带来极具普适性的价值取向和颇有成效的迎合受众心理的言说方式。 一、非传统叙事迎合“差异原则” 现代心理学的“差异原则”认为,人的感知能力与感知对象的外在形式和心中“图式”的差异程度紧密相关。一般说来,只有那些与欣赏主体内心的经验图式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形式,才容易引起人的敏锐感知。“研究表明:新异性可分为绝对新异性和相对新异性。引起注意更多的是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叙事作品和观众的观影经验间隔开一定的距离,使其内在心理结构与叙事作品的外部形式模式异体同形、异质同构时,欣赏者的兴趣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 在后现代的观影语境中,主旋律电影往往被贴上严肃、庄重、刻板的标签。中规中矩、端正有嘉的叙事方式曾经成为主旋律电影的“范式”,他们的讲述和营销方式多是“请观众注意”。倚靠着“三公”(发公文、用公款、工作时间观影)模式而进入市场收回成本。但以《建党伟业》《湘江北去》等影片为代表的近期的主旋律电影,却大胆采用“另类”情节,采取了“请注意观众”的叙事方略,添加了众多具有相对新异性的“刺激物“,从观众的观影情趣和心理期待出发,以大气而不矫饰的叙事手法、独辟蹊径的商业元素,成功模糊了壁垒森严的政治主旋律与商业娱乐片的界限,填平了这两类影片貌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变“要我看”的倡导为“我要看”的自主性行动。 “新”主旋律电影不拘泥于固有范式,用叙事的创新营造话题。但这类影片又与其他普通商业大片的讲述方式不同,在基本基调上,影片仍主要定位于庄严正派,它打破了过去主旋律影片惯有的国共对立的脸谱化表现,从历史的高度进行全局俯瞰,打破了黑白人物程式化的审美定势和模式,用一个个既宏观又微观的视角去追溯革命伟人们的红色情怀与光辉岁月。这样的故事讲述方式,摆脱了过去的“红色情结”支配下的简单、截然对立的审美定势②,使影片获得了一种新的历史维度的同时,也以其“差异原则”获得观众的认可。市场经济时代的整体观影语境呈现出自由、开放、个性等特征。娱乐至上成为时代不可忽视的关键词。影视的文化消费心理愈来愈浓烈地带有后现代的特征。观众更多地将影院视为休闲放松的场所,他们走进影院为的是享受电影所带来的视听和情绪激荡。主旋律电影承担着“国家叙事”的巨大任务,应和着现代观众的观影趣味。当前的“新”主旋律电影,都无可例外地在正剧的基本叙事框架里融合了大量的喜剧性和悲剧性元素,导演力图再现历史中本真多面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极力使历史洪流中的人物内涵的情感外化于银幕之上。《建党伟业》中与浪漫地观焰火,《湘江北去》时毛、杨二人如韩剧般浪漫唯美的纯爱,《秋之白华》里瞿秋白和杨之华冲破世俗阻挡勇敢携手共浴爱河的坚定,精彩的桥段制造出点点温馨浪漫,使影片端正阐释之余“和蔼可亲”。这种不约而同的别样方式演绎,也为影片注释上了“时尚化”和“泛娱乐”的注解。《建国大业》中蒋经国的上海“打虎”,的黯然身退;《建党伟业》中袁世凯签订不平等条约时的试图挽回,这些平静审视讲述的视野背后,也为主旋律影片的历史书写打上了“人性化”的印记。正是这一个个生动的细节处理,通过“柔性表达”拉近主旋律大片与受众的亲近感。而且,并不常见的正剧中“浪漫元素”的运用、反面人物的“悲情”视角,也引发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不仅给观众带来种种诗意与浪漫情怀,在影片宣传上,也能由于“陌生化”引发一些争议和话题,为影片的宣传添砖加瓦。 这种半娱乐的外包装“柔性表达”了“主旋律”中所应阐释的历史和政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柔性表达”是吸引受众最有效的策略和手段。非传统“主旋律”的叙事方式和柔性表达遵循“差异原则”,助影片褪去了过往“说教”的成分与色彩,弱化了史实的争议和意识形态的过分纠结,使影片成为全民同心感受的主旋律意象投射体。 二、强势景观引发“认同心理” 对商业性影像文本的价值实现而言,受众的认同反应(介入机制)无疑是关键的。它必然要在影像审美建构中诉求于大众(而非小众)的认同,也就是实现影像本文表达与受众心理认知的同构。③换言之,电影心理学的这一“认同”概念,即为在欣赏影视作品时,观影主体不自觉地把自我投射到主体上,与明星或片中人物产生共鸣,与角色同悲同喜,将自我设想成主体人物,甚至与片中角色同一的心理过程。“新”主旋律电影用景观电影的典型特征,迎合观众的“认同”心理。对于革命年代的那段风起云诡的特殊时期,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庆典中,观众更想体味那历史的转折与恢宏。这些“新”主旋律电影企图用或场面或明星的强势景观为观众带来“景观电影”的震惊式的观影体验。这种富有魅力的“虚拟世界的真实”,使观众在“黑匣子”中体味那段历史,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进行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置换。在网络的分享平台日益兴盛,网路上传下载的时效日益提速的今天,正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观众移师网络观赏电影。但在影院中的这种“亲历历史”的景观实时视听刺激则很好地强调了影院观看的“在场性”和“假想式体验的真实感”,更有可能引得观众的“认同心理”青睐而相互告之,从而引发观影如潮的票房喜象。#p#分页标题#e# 在近期的“新”主旋律电影中,与主旋律故事的意识形态宣传相比,这些影片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偶像明星、大牌明星云集的强势盛举。④朱光潜在他的《悲剧心理学》中认为,模仿偶像和尊崇英雄的天性,是观众认同心理的本源。电影导演依照认同的心理学因素,借助明星和演员的魅力,创造出迎合观众心理的形象,并且还有意识地在观众头脑里创造一种幻觉,使他们感到仿佛亲身参与了在电影的虚幻空间里所发生的剧情。⑤明星作为媒介景观的代表,往往聚焦着媒介的热点,明星尤其是主旋律电影中并不常见的偶像明星的出场,为这些“新”主旋律电影营造了一个强大的吸引气场。而明星们的共贺建党九十周年的“红色情怀”,也在社会上表现出引导消费的表率作用。观众在这种有效的刺激下,产生这样一种心理幻觉:看主旋律电影表达的是一种爱国情怀,明星如此,“我”也是如此。这种明星的“可看性”和榜样力量的“有效迅速性”,更使各种媒体不遗余力地为这些主旋律电影进行“免费”炒作与宣传,于是,观众的普遍认同感越来越强。在这种景观的强力引擎下,观众们纷纷涌进影院一睹风采。 三、“天时地利”契合民族文化心理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的“移情说”对美学界影响深远。他从心理学出发研究美学,认为“产生审美享受的根本原因不在客体,而在‘自我’的‘内部活动’,美感是在一个感官对象里所感觉到的自我价值感。审美中的移情现象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思想投射到对象上去;另一个是对象本身是由线段、色调和形状等所构成的空间意志,能使审美主体的内在意识向它转移”⑥。根据移情理论,在影视的观赏经验中,情感体验更倾向于情景的交融和物人的统一。“新”主旋律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利用移情理论,它扛着猎猎扬扬的“献礼片”大旗,将影片营销成轰轰烈烈的“商业大片”;它突破了“主旋律”电影的传统模式,按照一定的心理机制提供了一种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方式,在基本遵循既定的“主旋律”电影的本真基调和弘扬主旋律意识形态的生产原则的基础上,既加强了对既有受众接受模式的运作,又从外延上丰富并确立了善用民族文化接受心理的主旋律电影的表达方式。 不可否认,从建国六十周年的《建国大业》的热映,到建党九十周年的《建党伟业》《湘江北去》《秋之白华》等一批具有商业气息的主旋律电影,举国庆典的特殊时刻使这些电影具有厚积薄发和天时地利之势。营销的时机契合是主旋律影片取得较高票房的成功因素之一。影片与举国庆典相映成趣,彼此强大的爱国气场发生了深度对接。“为祖国共贺六十年华诞”(《建国大业》);“主打热血励志,伟人应该成为当今青年的偶像”(《湘江北去》)等言语的宣传,将共庆建国、建党和观看影片的行为进行等同性的言说,使观众在特殊时期的满腔的爱国情怀找到了情感的落脚点,为他们的民族文化心理建立起一个新的参照物,激发并且放大出潜在的爱国热情。一方面使得观众这一审美主体得以把自己的一腔“爱国情”投射到观影活动中;另一方面,在观影活动中,观众的内在意识向影片转移,对主角的“移情”作用更切合观众的爱国情。 事实上,笔者认为,精良的揣测观众心理的商业运作和营销对影片的高票房贡献率同样不容小觑。在商业化的运作过程中,发行方并不是把这些“新”主旋律电影包装成商业大片,而是步步为营,审时度势,循序渐进,但始终没有偏移影片“主旋律”的本体初衷定位。一方面,发行方努力在宣传中打造历史厚重感的“主流大片”形象;另一方面,强调其社会责任感。主旋律电影在进入院线上映之际也进行公益首映放映(小范围),借此“回报社会”。小范围的“公益首映”,既是试水观影反应,又成为良性“话题宣传”。同时,在此类媒介宣传中,宣传尽力营造制片方对社会责任和文化发展的自觉的责任感,形成正面的口碑营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正面的舆论力量为观众爱国情怀的“移情”产生很好的导向作用。从片方到观众的行为,都被渲染成一种强烈的爱国的民族文化意识,以同样的方式(观看“新”主旋律电影)共表爱国情怀。 可以说,正是这些深谙观众心理的商业类型形式的宣传和制作策略客观上消弭了主旋律意识形态的政治立场和后现代观影语境的大众化之间的鸿沟,从而营造起“新”主旋律电影们的“吸金”气场。

第3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范文

电影《建党伟业》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伟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几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精选范文,希望你喜欢。

2020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精选范文1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建党伟业》,说的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10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

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建立了临时政府。后来,孙中山又把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没想到袁世凯竟然当上了皇帝。后来又被以云南都督蔡锷为首的护国军打败。我看到一个拖着长辫子的将军跪在已经退位的皇帝面前,请求皇帝复位,皇帝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他叫那将军在辫子上拴一个风筝,在紫禁城里跑。看到这里,我想这个封建王朝已不可能在这世上存在了,因为它太腐朽。

我还在电影里看到了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蔡和森、邓小平、陈毅等历史名人,当然最重要的人物还是毛泽东爷爷。是他领导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毛泽东爷爷年轻的时候勤学好问,勤于思考,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而且他心里非常想救国救民。为了人民的幸福,他和许多英雄先辈,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不畏牺牲、英勇奋战的革命先烈们。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2020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精选范文2《建党伟业》我觉得拍得非常不错,故事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几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等,都是可以单独写一部电影了,要把如此众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个小时内说清楚,其实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剧中人物形象丰满的不多,但历史事件述说着非常清楚,观看时随得剧情的起伏,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编剧的功力确实不凡,演员的演出也十分精彩,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从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运动中的大事说得非常清楚,不少人物都写着有声有色,比如,发哥演着袁世凯痛骂日本人,霸气十足,一个枭雄的形象让发哥演活了,为了当皇帝,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再比如,刘德华演着蔡锷将军,火车站与小风仙挥泪相别,与孙中山相谈时的吐血,抱病上战场的沉着,很好地再现了一代儒将以身许国的悲壮;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以及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历程,是《建党伟业》浓墨刻画的另一条主线,刘烨演着毛泽东确实不错,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着青年毛泽东初到北大,颇有乡下人进城的感觉,他听胡适讲课时与胡适的对话,蛮有意思,与杨开慧的爱情平淡之中见深情,刘烨的演技真是牛!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适、辜鸿铭等国学大师为首的保守思想的辩论和冲突,是《建党伟业》写着很精彩的第三条主线,冯远征演出了陈独秀特有的领袖魅力,看完《建党伟业》,你会觉得,没有陈独秀,可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这样顺利。

《建党伟业》的画面也很注意视觉效果,让人目不暇接,我最喜欢南湖上周迅演着王会悟撑得一把伞,坐在嘉兴南湖的船头,烟云笼罩的湖上,古色古香的木船,船头美丽的女子曼妙的身姿,构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美景,真是美极了。

《建党伟业》真精彩!

2020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精选范文3《建党伟业》我觉得拍得非常不错,故事《建党伟业》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伟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几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等,都是可以单独写一部电影了,要把如此众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个小时内说清楚,其实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建党伟业》剧中人物形象丰满的不多,但历史事件述说着非常清楚,观看时随得《建党伟业》剧情的起伏,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建党伟业》编剧的功力确实不凡,演员的演出也十分精彩,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从辛亥革命一直到五四运动中的大事说得非常清楚,不少人物都写着有声有色,比如,发哥演着袁世凯痛骂日本人,霸气十足,一个枭雄的形象让发哥演活了,为了当皇帝,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再比如,刘德华演着蔡锷将军,火车站与小风仙挥泪相别,与孙中山相谈时的吐血,抱病上战场的沉着,很好地再现了一代儒将以身许国,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以及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历程,是《建党伟业》浓墨刻画的另一条主线,刘烨演着毛泽东确实不错,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着青年毛泽东初到北大,颇有乡下人进城的感觉,他听胡适讲课时与胡适的对话,蛮有意思,与杨开慧的爱情平淡之中见深情,刘烨的演技真是牛!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适、辜鸿铭等国学大师为首的保守思想的辩论和冲突,是《建党伟业》写着很精彩的第三条主线,冯远征演出了陈独秀特有的领袖魅力,看完《建党伟业》,你会觉得,没有陈独秀,可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这样顺利。

《建党伟业》的画面也很注意视觉效果,让人目不暇接,我最喜欢南湖上周迅演着王会悟撑得一把伞,坐在嘉兴南湖的船头,烟云笼罩的湖上,古色古香的木船,船头美丽的女子曼妙的身姿,构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美景,真是美极了。

2020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精选范文4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影片《建党伟业》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看《建党伟业》,除了演员明星阵容的强大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灵的冲击。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弱国无外交”,演员陈道明在剧中沉痛的话,告诉了人民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2020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精选范文5气势壮阔的场面,渐渐上涨的观影人群,无比豪华的全明星阵容,试问哪一部中国电影能像《建党伟业》一样牵动人心?恐怕连《建国大业》都要弯下身子了吧~

看电影前,政治老师周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建党伟业》的众多看点,也许许多同学都是冲着看点一:“看星星”去的呢~周围的同学纷纷表示即使自己的偶像只有几秒镜头也要去看!电影里的明星可真是多,比如万人迷韩庚,帅气的房祖名,知性的周迅,书生气的陈坤等都是大家寻找的重点。看点二三也就被我们忽视了。我本来对《建党伟业》就没有什么特殊感情,于是就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了。

电影中的几个片段还是令我印象十分时刻的。

片段一五四运动

当时,陈独秀在北大召集学子走上街头,进行罢课,他富有激情的演讲感染和启发了学生们,大家纷纷拿着旗帜口号,上街游行,那壮观的场面,雄伟的气势都令人难忘,不只是陈独秀在宣传,周恩来、毛泽东、李大钊等爱国青年也在奋起抗战,学生罢课越演越烈,最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商,规模越来越大,人群越来越壮大,让袁世凯十分头疼。

华考|zk168片段二蔡锷的胜利

袁世凯说“蔡锷能否打下某地,决定了未来的走向。”由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十分逼真,即使体弱多病、舍不得离开妻子,但还是因为爱国情怀去前方讨伐,他义无反顾得投入战斗,精心得布置策略,赢得了民心都为他赢下这场讨伐奠定了基础,兵力不足、武器不足并不是困难,只要有一颗爱国的心便可以,蔡锷便向我们展示了这点,最终,顺利得拿下了这场胜利,当他站在旗帜的下方,心中该是有多欣慰啊~

片段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在嘉兴的一条游船上成立的,但有多少人知道成立背后心酸的历史?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处处被帝国主义密探跟踪,最后为了大家不被发现,就没有一同前往嘉兴;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本人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能够出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给中国以巨大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中国爱国青年学习布尔什维主义,立志建立自己的布尔什维——那就是最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使人民愤怒,纷纷站起来要推翻政府。这些背景令我印象深刻。

第4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中国电影;国家形象

从2001年到2003 年,我国音像制品的进出口金额之比从2∶1扩大到9∶1,并有继续扩大之势。[1]相对于中国电影每年几百部的产量,只有少数资金雄厚,导演演员阵容强大的电影能够走出去到海外营销、获奖、进入主流市场。这些电影聚集了中国电影有限人、财、力资源的大部分,但流于对传统和历史的粗浅把握,在叙事结构上支离破碎,在价值观上自说自话,没有形成统一有力的核心价值观,过于依赖视觉画面的表达方式削弱了感情的表达。中国大片是中国文化自我反抗奋起的微弱突破,构建国家形象上并未起到建树。

1中国大片的微弱突破

国际关系学家刘继南认为:“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是指其他国家(包括个人、组织和政府)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2]而这个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只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规模效应,才能形成广泛的影响,才能形成传播主体所需要的舆论环境。电影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叙事手段,展现一个国家及其人民的价值观念、政治观念和民族文化,从而影响人们对一个国家主体形象的认识。

美国著名批评家赛义德认为,帝国主义就是一个构建与维持帝国的过程和策略。所有的帝国主义离不开文化,文化扩张是一个帝国进行经济扩张的必然结果,也是其能够长久有效进行经济扩张的先决条件。因此,但是它的观众对此却乐意照单接受。美国被称为“王中王”的影视业与电视业,以及其所带动的录像带、录音带、音乐出版等方面的总收入高达60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额的第一位,其中120亿是由影视业创造的。[3]用美国专栏作家约翰・热伊尔的话说:文化帝国主义通过电影宣扬衍生其信仰和行动的根基,直接触及文化的精髓。它实际上是魔鬼,却貌似城里来的好心人。[3]观众将美国电影等同于美国,等同于美国文化,虽然美国电影很多时候是在践踏本国和他国的文化,但是全世界的观众却欢迎美国的电影。影像贸易在给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同时,直接服务于输出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影响输入国的政治和社会政治框架。

中国加入WTO,其电影产业和西方规模化经营的电影业无法抗衡。中国近两年与西方国家相比,拍摄的电影在数量和影响力上有限,我国在入世后承诺每年将进口20部外国电影。当今在国际社会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主力是美国电影,而非中国电影。美国电影中对于中国人形象和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已经淹没了中国电影自身的表述声音,逐渐成为全球标准。而美国电影中对于二者形象的构建,多是西方话语体系按照西方国家的利益和思维塑造的东方国家形象,多为负面,或者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符。

中国在构建国家形象方面,不仅需要改变西方人长期以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误解,还需要与时俱进,塑造与我国日渐发展的经济和政治实力相对等的中国形象,任重而道远。中国的电影人一直在积极的努力,从最开始的《英雄》、《十面埋伏》等大片,到后来的《霍元甲》、《夜宴》、《黄金甲》等,中国大片热热闹闹地宣传炒作、斩获票房并进军国际市场,在播出后饱受诟病,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不容乐观。

2中国大片构建什么样的国家形象

走向中国国际的大片,在主题选择、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台词画面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硬伤,其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上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主题匮乏混乱。东方文明有其固有的价值体系,有迥异于西方文明的内涵和亮点。好的电影在于讲了一个好的故事,展示了一个让人难忘的人物形象。目前的中国大片多事古装剧和武侠剧,题材大多取自中国历史,但是数千年灿烂的文明、价值观、审美等在电影里只蜕化成一层薄薄的古代服装,影像人物的语言或完全白话,或古今词汇、语法混杂,不伦不类;人物的行为举止脱离历史环境,和现在人没有什么区别;故事情节场景早已和历史脱离了关系,即使是反映历史也是尽情地展示文化痼疾,挖掘人性中的丑陋和不堪,涉及到情感都不忘表现离婚、三角恋等现代人对于“自由的向往”。各种历史符号本身的所指越来越模糊,电影单纯地借助历史复制历史,不但没有用严肃态度用现代艺术形式发掘和表现中国的传统历史和文化,反而随意解构、曲解历史和文化。中国电影大片要么倾向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扭曲、变态以迎合西方对于东方的期待和好奇,要么完全脱离或者抛弃传统文化,一味地表现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表现历史不论类,关于现代语焉不详。这样的电影主体题设置很难激起观众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想象。在外国观众的眼中,反而证明了他们对中国愚昧,落后,变态,扭曲的猜测。

二是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德国哲学家西美尔曾说过:“当文化变得越来越精致,所有感官的敏锐性实际上反而被削弱了,相反的,人们此时却更加关注自身的好恶。”“总的来说,随着文化的发展,感官对于远距离事物的感受力越来越强,对自身周围的感受力却越来越弱……”[4]西美尔的观点告诉我们,在当代电影对于故事的讲述和情感的诉求,必须足以打动观众,引起其思索,才达到了其艺术的目的。近几年的大片无一例外地选择美轮美奂的豪华画面作为其市场主要卖点。注重画面的表现形式固然没错,视觉语言本来就是电影重要表现方式,但是中国今年来的大片都过分倚重于视觉画面,反而造成了电影故事和情感的缺失。

三是叙事结构支离破碎。故事本身传递人的生存状态,人的思维方式,进而表现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有了故事结构,才能将电影中关于国家形象的诉求符号有效串联起来,并以形象地方式在观众头脑中建立国家形象的条件反射,甚至吸引他们来模仿这种生活方式。而这些大片的故事情节要么支离破碎,要么远离传统生活和现实生活,无端地增加匪夷所思的情感纠葛,爱恨情仇,杀戮,这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是起反面作用的。运用现代故事结构演绎历史故事,某种程度表现了当代中国人所思所想,那以戏谑的手法、虚构历史人物,使其演绎国外思维和国外文化的故事结构,则显示了中国电影编剧才能的匮乏。

中国电影只有认真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符合人性的共同欲望和需求的魅力之处,表现中国人在这个时代中,对于人类共同永恒主题的思考,诸如爱,生存状态等,肯定和欣赏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合理、和谐之处,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更好的建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 丁伟.发展中国对外立化贸易的历史机遇[N].光明日报,2005922.

[2] 刘继南.大众传播和国际关系[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5.

[3] 孟建.“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和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J].现代传播,2001(01).

第5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建党伟业》;市场营销;4Ps;商业化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中影集团适时推出的《建国大业》首次实现了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完美转型。2011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大好时机,中影集团于2011年6月底档期上映的《建党伟业》再次复制了《建国大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并试图探寻出一条可行的商业化道路,以期许中国电影在商业化与艺术化之间能完美结合,并能在国外大片的夹击中找到一条最具中国特色的发展之道。如果说《建国大业》是主旋律电影市场化运作的初探,那么今年的《建党伟业》则是中影集团探索主旋律电影市场化运作试图走向模式化的发展。本文试图以市场营销中的著名4Ps组合理论为分析维度,具体剖析《建党伟业》的商业化运作策略,并为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化进程做简要前瞻。

一、基本概念界定

4Ps理论: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第一次将企业的营销要素归结四个基本策略的组合,即著名的“4P's”理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由于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都是P,再加上策略(strategy),所以简称为“4Ps”。

《建党伟业》:《建党伟业》是中影集团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献礼电影。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以、、陈独秀、、董必武、、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影片《建党伟业》是《建国大业》的姐妹篇,由海南广播电视总合中影集团等机构共同拍摄,由中影集团韩三平、黄建新导演,2011年6月15日在全国上映,上映首周票房即过亿。

二、《建党伟业》的产品策略分析

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建党伟业》在《建国大业》的基础之上,吸取了其成功的要素,以主旋律故事为电影诉求点,其作为产品的卖点有如下几个策略。

(一)有效的影片定位

作为2011年度大片,更是作为对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的巨作,《建党伟业》的影片定位是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也是最能快速占有市场的选题。电影作为产品进行销售,需要在产出后得到销售回报,作为产品分析,则需要有效的市场定位才能有效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产生消费行为,以达到获利目的。市场营销策略认为,要抓住消费者的心,必须了解他们的思考模式,这是进行定位的前提。随着近年来《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主旋律电视剧的兴起,电影方也意识到主旋律不再是观众心目中“上纲上线”的选题,而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从而出现了一系列《集结号》《南京!南京!》《建国大业》等主旋律题材的电影,通过研究观众的心理取向,符合中国主流价值导向,这类电影往往能叫好又叫座,《建党伟业》乘着《建国大业》的东风,进行有效的市场定位,是产品成功营销的前提。

(二)强大的明星阵容

商业化电影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于明星的市场效应,2009年的《建国大业》中,明星强大的票房号召力是其成功的要素之一,此次《建党伟业》中,170多位的全明星阵容又创造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录。整合明星阵容,增加电影卖点,明星的出现势必是票房的保证。

从之前大片的“主角制明星阵容”到现在主旋律电影的“全明星阵容”,这不得不被认为是一种电影产品的革新,整部电影中不再仅仅是主角由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担当,而是从主角到龙套全部由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出演,并且集结了来自港澳台等多地的明星参演,这种整合形式可谓难得一见。这部全长140分钟的电影中出现了170余位明星,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具性价比的电影”,“平均1分钟不到就能看到一位明星”,“看一位明星的票价约为2角钱”。这种有效的“全明星制”的打造方式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也使得具有部分“猎奇”心理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三)史诗性电影结构

在参考了赵晖博士在《史诗性电视剧画面叙事的艺术追求》中给出了史诗性电视剧的定义,我们可以触类旁通的认为所谓史诗性影片需要具备的元素有:历史;较为完整的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人物,重大作用;悲壮和崇高的美学内涵,浪漫主义的手法;宏大的叙事策略;强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建党伟业》无一不满足上述定义“史诗性电影结构”的各项维度,而观众对于史诗性结构的电影的观影感受是具有强大震撼力和感染力的,因此,史诗性电影也是颇具票房号召力的。故事情节一定程度上尊重历史,复原历史,但是还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娱乐色彩加重,动作、战争、爱情的三大史诗性电影元素的饱满组合使得影片本身更具观赏性。因此,此类电影产品的营销相较于普通电影产品会具有一定的好感度,也会比较容易占有市场。

三、《建党伟业》的价格策略分析

价格(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与《建党伟业》同期上映的影片主要为《功夫熊猫2》《加勒比海盗4》《B区32号》等国外影片,但是上档均有一段时间,因此,在映的最新影片即为本片,在价格制定上首先具有一定优势。

(一)大片享受的高端定价

第6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国庆献礼片 叙事 人物塑造

    国庆献礼片是中国电影特有的一道风景,从1959年第一次大规模的出产国庆献礼片至今,数量众多的献礼片已经成为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电影现象,从献礼片的发展来看,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且在2009年新中国60周年大庆之际达到了一个发展高峰,引领国内的电影市场。

    从1959年我们第一次大规模出产献礼片,已经有不少优秀的电影为观众熟知和喜爱,并且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如《青春之歌》、《小花》、《早春二月》、《开国大典》等。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有线电视的普及和电影市场的低迷,献礼片虽然因为资金的保证而保持着一定的产量,但是真正为大众所喜爱的作品并不多见。可以说,献礼片的生产曾一度与市场和观众脱节。直到2009年,时逢中国电影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黄金时期,献礼片也结出累累硕果。

    得益于出色市场运作与合理配置,2009年主推的50余部献礼片不仅缔造了亮丽的票房成绩,也赢得了观众的口碑。其中《建国大业》和《风声》两部影片“占领了黄金周电影票房75%的江山”,而《建国大业》更是以4.2亿的惊人成绩创造了国产电影历史的票房之最。如此辉煌的成果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电影发展日益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今天,在观众的文化消费更趋向娱乐化的环境下,这些带有明显意识形态询唤需求的献礼片是凭着什么样的品质与优势获得口味挑剔的大众认可的?这样的成功能为国产电影尤其是主旋律影片的发展提供怎样的经验和借鉴?

    从总体上讲,60周年的献礼片与过去有所不同,除了制作规模和营销模式外,在题材和类型上更加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以《建国大业》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承接了传统又有所突破;以《风声》为代表的谍战片卷土重来,掀起了谍战题材的高潮;以《铁人》为代表的人物传记片体现了献礼片与时俱进的积极性;还有像《高考1977》和《沂蒙六姐妹》这样在大时代下描写普通人生活经历和情感的影片也受到观众的青睐。可以说多样化的题材为60周年献礼片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另外,此次献礼片对观众来说还是一场欣赏明星的盛宴,《建国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明星参与演出数,高达172位明星,并且还是免费演出,可见献礼片的号召力,自然这也展示了明星们自身的爱国情怀。对明星演员的普遍使用也显示了献礼片的市场野心。

    当然,一部影片要取得票房和口碑的双赢,不仅仅是带给观众感官享受和视觉刺激就足够,好看的电影必须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鲜活的人物。但是,由于中国电影特殊的生存环境和历史背景,献礼片作为特殊的艺术产品和电影现象,必然与国家主体和主流意识形态保持密切的联系。所以,除了在题材和风格上要与现实的时代需求保持一致,还必须通过巧妙的叙事策略和人物塑造来满足民众文化需求和意识形态询唤。纵观2009年取得成功的献礼片都在叙事和人物上做足工夫,一方面昭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而其精彩程度也丝毫不亚于其他商业片,这才是此次献礼片制胜的法宝。

    高妙的叙事策略是此次献礼片的突出特点,比如《建国大业》,故事跨越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这四年,线索错综复杂,涉及人物众多,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要全面展现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编剧难度很大。与以往此类影片不同的是,《建国大业》刻意弱化了战争,将故事讲述角度放在筹建政治协商会议前争取各民主党派。导演黄建新抛弃了明暗对立的传统模式,增加了民主党派的历史视点,叙事角度可算新颖,让观众耳目一新。而故事的重心并不是传统的奉献牺牲精神,而是“民心所向”。影片以千万革命者的气魄、国民党军的沮丧和民主党派之转变来看待人心问题,强调了国家的江山是以民心换来的。当然,作为主旋律影片,影片在情节安排上也别有用心,国民党方面总是充斥着阴谋诡计、政治排挤、暗杀等这些负面情节,而我党则通过给毛主席、周总理等安排了喝酒唱歌、与女儿共享天伦的生活化情节,增加伟人的亲切感,让观众在风起云涌的历史故事中感受到人性化、平民化的情感,增强了对影片的认同感。

    《风声》可谓此次献礼片在叙事上的佼佼者。作为间谍片,《风声》具有题材上的优势,扣人心弦的悬念是观众最爱看的,永远有新鲜感,剧中人在斗智斗勇的同时观众们也在训练自己的推理判断能力。然而不同于我们过往谍报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保密局的枪声》正邪对立的死板模式,《风声》的故事锁定在一个幽闭的空间中,日军布置的骗局,囚禁5人抓“老鬼”,通过人物关系的相互牵制,利益的冲突,矛盾的激化,恐怖的氛围在阴暗的密室中蔓延开来,挑战着观众的心脏承受能力。影片通过整个故事让我们看到,在面对种种生存的威胁和折磨后,共产党人也是普通人,但他们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在贯彻他们信念,他们也怕酷刑,也怕不能坚持到最后,那些痛苦折磨,那些惶恐绝望始终伴随。而后,他们的选择才真正实现了价值。作为主旋律影片,该片叙事的巧妙就在于影片里没有空泛的爱国主义说教,没有夸张的英雄主义,而是将坚若磐石的革命意志和信仰,用跌宕起伏的剧情自然展现,让观众的自己去感知,主动产生共鸣,不动声色地打动你。

    除了突破传统的叙事策略外,此次献礼片在人物的塑造上也让人看到了真诚和新意。电影故事不管怎样讲述,始终是关于人的故事,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人物是影片传达主题和情感的核心。影片讲述什么人的故事决定了影片总体的格局。在我们数量众多的献礼片中不仅有对历史人物和英雄人物的歌颂,也有很多关于普通人的故事。献礼片中大量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开始于文革后,钟大丰先生指出,改革开放后,“以‘善良人性发掘’作为叙事逻辑的出发点,把富于正义感和同情精神的善良人性作为人民性的基本特征。……这种基于人性的叙事出发点同时也悄悄地为‘欲望’的合理表达开出了一个通道”。“当革命战争历史巨片里缺少他们可以在情感上亲近和认同的普通人时,也就变成了战争天才对人才抑或蠢材的一场无趣的智力游戏。想打动他们必须要有鲜活切近的人物,使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把情感的认同投射其中。” 献礼片中对普通人物和情感的关注延续下来,并且在60周年的诸多影片中都收到了与观众共鸣的良好效果。

    即使在像《建国大业》这样的宏大历史题材影片中,对人物的塑造和设置也体现出与过往主旋律影片总是将人物脸谱化的不同逻辑。影片对国共两党的重要人物都有人性化描写,国民党也并不全是阴险和奸诈。除了国共两党,对民主党派的刻画很有意思,民革、民盟等党派面对毛主席的屡次邀请,都采用了打太极的策略。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人物形象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他们作壁上观、静待时局,突出了他们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身处这个水深火热时局里的身不由己。让人惊喜的还有那些有喜剧效果的人物,范伟、葛优、王宝强、冯巩等人的亲切角色显示了主旋律影片向主流商业电影的跨越,《建国大业》告诉观众们,革命历史题材也可以让你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开心的大笑。

    相对于《建国大业》中的亲民化的人物,《风声》的人物塑造要严肃得多,但也合情合理,颇有人情味。英达扮演的将军是一个胆小怯懦的投敌分子,在王志文的酷刑面前战战兢兢了断了自己,表达的是反动派与汉奸们的意志薄弱;而深藏不露的张涵予英勇的承受住残忍的折磨,还引得敌人都刮目相看,将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崇高演绎得令人信服。而李冰冰扮演的角色,在经过与周迅角色情感与理智的较量后,由一个意志薄弱的女性最终成为了理解革命精神的进步群众,这个过程虽包含了些许说教意味,却也能打动观众。

    在献礼片中有一个传统题材是人物传记,当然都是英雄或模范的传记,此类影片的人物塑造最容易陷入“高大全”的完美形象的窠臼之中。可喜的是60周年推出的人物传记影片与其他题材一样,均脱离了空洞的说教,贴近现实,追求与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影片《铁人》讲述的是已经为大众熟知的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影片以铁人王进喜和新一辈石油工人为两条主线,交错进行,营造了一种历史与现实对话的结构形式,全景式展现了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但是铁人王进喜没有被塑造成完美无缺的人物,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在60年饥荒中,大庆钻井队也断粮了,过年的时候王进喜违规地私自用油换了一些肉,当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徒弟刘文瑞不见了,他疯狂地跑到火车站,终于在车厢里看到了哭得泪流满面的刘文瑞。王进喜呆呆地看了他半天,最后狠狠地说:“受不了了,那就滚。”然后把自己的干粮袋,衣物都交给他,怜惜地说:“回去好好活着,不管到了哪里,都活出个人样来。”面对现实环境和弟子的退缩,他不是一个只讲主义和原则的英雄,而是一个懂得尊重普通人的普通人,观众会为这种感情的真实而感动。

    此外,在人物塑造上还有一部让人动容的影片《沂蒙六姐妹》。影片选取了流传在沂蒙老区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并且也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战争总是跟男性联系在一起,在献礼片中专门描写战争中女性的故事是很少见的。说起战争中的女英雄,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刘胡兰和江姐的形象,坚强勇敢的女性,甚至可以说她们身上更多的是中性的特质。《沂蒙六姐妹》的成功就在于故事中的六位女英雄是六位普通的女人。影片的前一个多小时都是轻松的,故事很有生活气息,战争只是背景,女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你丝毫感觉不到战争的残酷和恐怖,百姓们也忙着生产支援前线。影片不同于以往对战争中女性英雄单一的塑造,通过对女性爱情的描写,让她们的形象回归到女性本身的特质。无论是月芬对爱情的等待,黑雁对爱情的幻想,还是兰花的爱情碰撞都那么真实动人。直到战役进入高潮,女人们的命运也随着她们的男人而改变。她们终于展现出女性在痛苦和绝望中那份强大的决心和力量,与她们的对爱情的渴望共同构筑了丰满的女性形象。

第7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主流电影;意识形态;艺术审美;国家形象;集体记忆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1-0157-06

在中国电影发展格局中,主流电影体现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观念,成为占据主要地位的电影形态。主流电影是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某种程度上主流电影的叙事史也成为国家形象的塑造史。新世纪以来,中国主流电影不断尝试回避以往主旋律电影的叙事习惯,力图在民族精神、历史景观与文化心理等多重向度中更加突出个体形象。主流电影叙事策略的调整,使当代主导价值系统与个体生活体验开始了某种缝合,进而将权力型传播和政策性传播与消费性传播融合起来,依托影像中的历史记忆更好地建构国家形象。

一、主流电影的意识形态与叙事转型

新世纪以来,价值秩序的重建成为讨论中国主流电影叙事转型的时代语境。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相对匮乏的精神生活之间发生了某种错位,个体对于内在价值支撑和生命境界等精神生活开始有所诉求。新世纪以来,以往以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主义题材为主的主旋律电影,在叙事模式与叙事风格方面开始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在概念上选择回避,而且逐渐以“主流电影”的姿态逐渐取代,进而不断探索符合文化市场并能够承担文化功能的叙事方式。新世纪之初,《走出西柏坡》讲述了主席身边警卫员耿涛接管天津之后,在复杂形势下从大局出发,稳定城市经济、支援前线战斗的故事。该部作品显示,主流电影叙事开始远离精英主义,以平民性的主流意识形态取代政治性的主流意识形态,电影文本开始有意识地对观众主体进行内在情感召唤,通过对主流价值观的缝合与嵌入,潜移默化地建构起观众主体的意识形态。《东京审判》是在观众审美水平与价值取向逐渐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借助审判这一严重缺阵的叙事类型,传达不能忘却的主流历史观与民族记忆。《云水谣》更是对以往伦理道德化叙事的一次颠覆,摒弃了借助历史事件言说价值取向的叙事惰性,注重在无言的历史洪流中展示个体生死相依的坎坷命运,隐含了主流意识下的家国情怀。毋庸置疑,经典叙事仍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主要叙事形式,通过电影文本的设计赢得观众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肯定,需要寻找借鉴商业元素、艺术审美、主流形态相融合的叙事可能性。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选择以宏大的编年体叙事方式,对国家正史进行影像化表述,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与历史事件的阐释延续,丰富当代民众的思想,试图在主流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市场经济之间寻找平衡点。由此,主流电影传统的较为生硬的、说教的、救世的叙事模式与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型,更加注重大众的、生活的、介入式的情理逻辑,从而在一种与历史的相遇中,接受者完成对政治逻辑中观念性价值的接受。

电影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意识形态的载体,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与文化商品,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公共空间。诸多身份特质,使得电影需要在市场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下以文化转型姿态的合理性,完成对文化产品商品化逻辑取向的接纳。这就要求主流电影整合民族化和平民化的向度,突出历史语境中民族精神景观和民众文化心理空间,更加注重通过普通个体形象的塑造来构建国家形象,从而使接受者产生情感与价值共鸣,满足不同阶层的文化消费需求。影像建构与传播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代人对国家形象自我想象的重要方面,这也构成了当代文化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以独特视角再现了晚年邓小平的伟人形象,再次将电影的权威叙事话语进行历史重置,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以定性重要历史事件来凸显人物价值,成为主流价值与市场规则影响下,主流电影寻求多种意识形态叙事融合与平衡的新尝试。《张思德》则以黑白影像特有的历史质感与庄重感,以充满人性的故事唤起人们对特定历史的记忆,注重艺术感觉下的形象塑造。同时,影片还规避了将典型人物作为抽象政治符码或空洞的意识形态代码,而是将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进行缝合,将“张思德”形塑为血肉丰满又不乏精神感召力的生命个体。

主流电影的出现是社会文化发生转型的缩影,电影叙事中意识形态、艺术审美与文化资本市场之间的不断缝合,使新世纪以来的主流电影有了更加广阔的叙事空间。《秋之白华》摒弃了以往过于类型化、扁平化的倾向,以特有的人文视角进行诗意化、个人化的重新阐释,将峥嵘岁月中先驱们的光辉形象融入爱情与家庭的伦理场域中,并以话外独白的话语方式,成功地将个体的心理变化与人物形象塑造结合起来。新世纪以来,社会价值伦理逐渐趋于多元共存,主流电影一直致力于突破以往经典人物概念化创作的美学桎梏,转向以人性张扬为特质的叙事趋向。《郑培民》《任长霞》《生死牛玉儒》《郭明义》等都是以真人或真事为原型创作的主流电影,这些影像都不约而同地将情感力量作为叙事支点,聚焦个体命运的变化,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有效参与建构主流价值观念。由此,新世纪主流电影在对历史经典事件与人物的叙事中,兼顾着价值观念、历史深度、艺术水准、市场规则、大众伦理及观众心理等多方诉求,努力建构一种多元共生的叙事模式。影像叙事由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宏大主旨,逐渐转向重视大众性与商业性,开始逐渐建构以挖掘个体内在精神世界为基点、以彰显核心价值观念为导向,兼顾电影美学理念与市场需求的主流电影形态。

二、主流电影的大众诉求与叙事生态

主流电影的血液中充满了文化担当的基因,以表达本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不断建构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为己任,从而增进大众对民族精神的集体认同。“用影像建构的大众对民族、国家历史的集体认同,不仅能够引导大众对中国历史的真实判断,而且能够完成国家对国民心理的现实导向。”①影像叙事本身是话语建构的过程,电影自身文化与工业的双重性质,需要其淡化意识形态而实现其商业化诉求,走更具大众化的电影叙事之路。《生死抉择》在宣扬主旋律的同时,更多凸显了主角作为普通人的心理冲突,给接受者以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同时也获取对社会问题想象性解决的方式,蕴含了价值理性与历史哲思的深度。主流电影必须不断寻求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从而不断为自己拓宽生存空间。可以说,主流电影是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文化表征,是社会文化生态状况的影像反映,同时又成为推动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内在动力。电影的商业诉求促使其更加注重经典叙事方法,以戏剧故事的外壳有效地传递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最大限度地刺激和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实现资本的升值。《紧急迫降》以强烈的商业意识传递了同心同德的宏大主题,实现了主流文化模式的自觉阐释,成为主流电影中商业电影主旋律化和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样本,整合了意识形态与文化消费产品的双重载体,实现了严肃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双重定位。主流电影需要寻找国家话语与大众审美需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结合点,通过对影像叙事逻辑的优化,最终形成电影商业性与主流意识形态、艺术性等多元调和的话语形态。《十月围城》其实是对民众革命的想象式书写,只有建立在对主流价值背景中人性剖析的基础上,才能与大众文化产生联系,从而在宏观政治与微观视角中不断建构出可以认同的国家形象。新世纪主流电影需要承担抚慰大众精神的功能,因此,要让电影在国家形象建构上更接近于普通大众的现实经验与真实记忆,并使其在电影格局中占据主要地位。

在多元价值范畴下,主流电影作为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既需要满足大众的文化诉求,也需要自觉承担社会核心价值的传播,探索主流意识形态、民间基本伦理观念和文化市场经济等多重区域的契合点,从而实现艺术性与商业性、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立场的良性互动。电影其实也是复杂社会存在的文化显现,不仅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构模式的呈现,也是社会、民众文化心理的反映。《集结号》以当代社会转型中个体身份与社会身份的问题切入,探索出公共文化空间中主流文化与商业娱乐相互融合的路径,为世俗社会铺陈了正向的文化质地并注入了人文精神。这种以自我生命体验话语传递主流意识实现文化诉求的模式,成为主流电影发展的典型模式。

主流电影需要兼容叙事文本和社会历史文本,让文化教化、个体审美、资本诉求等权力关系,都通过影像叙事逻辑得到最大化,并在电影文本中保持博弈与平衡。《唐山大地震》是对“打造主流电影的政治类型”的大胆探索,将民众的集体经验和灾难记忆放置在家庭伦理情感背景下处理,以实现对生命个体内在环境的观照与关怀,展示中国人传统的深层文化心理。以往宏大的、史诗般的大角度、全方位的影像叙事,被对生命意义或灵魂的追问所取代,而选择了“用小视角承担大格局,用心灵史化解灾难史,用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来聚焦核心价值”②。个体的苦难记忆往往可以表达出一种集体的苦难历史,主流电影要弥补精神价值表达的欠缺,建立有效实现国家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的叙事语法,从历史和民族的宏大叙事表达个体的思考,将国家的历史变迁与命运转折转化为个人的生命体验与觉醒,将个体的情感体验与观众的审美需求进行缝合,完成政治话语的影像隐喻表达。《一九四二》就是以庶民生命的视角描摹了新的民族心灵史,打破了过往的历史叙事与文化记忆,为历史灾害进行了原型化的描摹。在这部实现多维度呈现的史诗般的作品中,民族精神历程作为表达的重点,是建立在将个别知识话语整合到庞大叙事之中,不断形成思辨性整体而实现的。主流电影的叙事生态,往往以伦理化叙事、平民化视角、国族主义、类型化等叙事策略作为缝合机制,而影像叙事在这里更多传递的是对于历史透视和认知的仪式感,是一个民族自我精神成长与成熟的表征,更是面对历史时的自信与自强。由此,寻找可以满足大多数观众审美需求的公共叙事,是电影实现市场化效应的关键,要善于将历史的、道德的、伦理的故事,放置于电影文化工业、社会历史与表述话语的功能之中,寻找能够完成建构民众集体记忆并打造公共空间的影像叙事策略。

三、主流电影的艺术审美与叙事经验

电影作为一种工业产品,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社会文化生产过程中,体现社会的资本构成及生产方式。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市场诉求、电影美学艺术之间的嫁接与结盟,正是政治、资本、审美三者之间博弈的结果与表征。政治对艺术的控制,资本对艺术的收编,政治与资本之间的合谋,艺术在政治与资本中的挣扎,伴随着电影工业运作模式的成熟与完备,这些纷繁复杂的关系之间会更加趋于合理化、系统化、内质化与常态化。“美学不再作为某些对象的特定属性,而是作为与自由个体的感性和理性相适应的生存形式和态势。”③电影的文化功能日益得到重视与强化,以传递主流意识形态为目的的文化生产兼顾大众文化市场的效益,重新获得文化领导权。主流电影迫切需要形成艺术与市场双赢格局中的叙事经验,这也加速了由政治性叙事向商业性叙事、审美化叙事经验的探索。英雄主义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被歌颂主题,在谍战题材的主流电影中,英雄主义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风声》成功地完成了文本的价值移植与市场化运作,成为商业电影概念下对谍战电影通俗美学叙事的有益尝试。它对于英雄话语的实践与审美方向的转变,也带动了大众文化消费心理的转变。不仅如此,《风声》还融合了主流片与商业片之间的内在分裂,建构了一种既能展现国共暗战,又避免正面展示两者之间冲突的叙事类型,满足了接受者的历史与审美想象。如何使主流电影中的谍战片在保证商业化、类型化、审美化叙事模式的同时,打造更具市民精神和通俗化叙事特征的美学范式,在既定套路化的叙事类型中不断创新,是电影发展格局中值得思考的重要命题。《听风者》将意识形态的诉求建立在类型叙事结构中,巧妙地以市场逻辑解构电影的审美情趣,以去政治化的叙事策略,将商业电影的特质与民族化特征进行完美结合,以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冲击、感召观众的心灵,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价值信仰话语体系。谍战电影的创作倾向与视角逐渐成为当代主流电影文本构建的模式与生产动力,改变了过去以特定历史事件及人物为对象的叙事样本,针对电影的情节、行为、镜像与人物的信念、性格、爱好等细节领域进行虚构与想象,在回避主流意识形态口号化的前提下,实现观众艺术审美与市场效益的诉求。

同时,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其叙事内容、形态、方式、结构、风格等需要与特定社会文化语境相契合,需要与体现审美话语主体与世界双向互动的变化相契合,需要与接受者所需的意义生成和价值实现相结合。消费主义的泛滥和工具理性的膨胀,使得传统以启蒙和传播人道主义精神为使命的电影艺术生产发生变化。同时,中产阶级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者,对社会主流价值与现存秩序有着认同感,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化消费的引领者,其通过影像符号构造的审美想象自然影响到电影文本形态及美学流变,以及价值伦理、政治话语、历史意义等,成为当下主流电影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观众审美心理的电影叙事,往往具有将社会历史与大众审美的娱乐性融合在一起的潜力,从而在引领社会审美走向的游移中,不断寻找官方与民间、艺术与商业互相调和的出路。《触不可及》淡化了矛盾冲突,将重点放在女性视角的新型叙事中,完全消解了人物身上的政治意义和身份符号,更大限度地展示叙事的张力。影片将宏大的政治叙事转化为对人性建构及伦理呼唤的探索中,兼顾精神维度与文化维度,借鉴了商业电影的运营经验,以感动人心的力量昭示了现实主义精神的永恒生命力。谍战题材的主流电影往往建构出一个完整的想象性封闭空间,人物命运与历史发展的逻辑在这个虚构的空间中,借助多义的隐喻形成国家与民族形象的寓言,这种方式既和空间性影像修辞有关,也受制于现实与文化语境提供的主体可能性。生活语境的细化往往可以将政治形态注入民众的生活形态,从而逐渐削弱意识形态凸显下容易导致的抵触情绪。《秋喜》塑造了一位具有缺点的潜伏者,人物的政治意义与身份符号被影像叙事进行了模糊化处理,更大限度地展示出叙事语境的象征性建构。同时,该片由于叙事景观的过多展示导致了喧宾夺主,冲淡了叙事结构与人物塑造,从中也暴露了主流电影叙事经验的不足,体现了因对国家-天下共同体及大国建构价值的匮乏而产生的明显焦虑。这也是长期将文化形态的主流电影当作文化武器的后果,较多注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了价值理性,导致电影文本创造活力严重不足。主流电影将意识形态逐渐去政治化,电影叙事的深层结构更多体现在影像的叙事经验上,这也是以社会主流文化为取向、以电影的叙事形态为核心的文化接受心理层面的问题。由此也可以看到,主流电影所处的基本文化语境,是一种传统、现代与后现代文化相互博弈的纠缠状态。

四、主流电影的国际视野与叙事认同

如何发挥电影意识形态、传播媒介、艺术样式、文化产业等多重身份特质,通过本土文化资源建构多元的话语交流空间,实现其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本价值最大化,成为全球化语境下主流电影需要面对的重要命题。电影叙事需要在满足民族意识与世俗化生活的同时,兼顾向外展示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及现实生活变化的情趣,需要建构全球化语境下的自主话语空间与艺术视野,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国与世界全方位的交流与沟通。电影叙事是对秩序的一种认知与价值构建,影像的力量往往来源于话语的建构,主流电影叙事作为当代民众的生存体验与历史想象,需要建立在虚构性乌托邦的基础之上,以民族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强化话语的生动性与感染力,寻找民族性与全球流的可能性。《紫日》是以电影形态诉诸民间话语形态进行的历史叙事,将国家、民族意识内化为民族文化记忆,显示出参与民族文化传统构建的姿态。全球化背景下影像叙事话语主体的定位,以及由民族意识与民族信仰凝聚而形成的观照,在与异质文化的对话中进行着重新阐释,从个体精神成长史的角度促成了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价值生成。全球化时代电影的叙事话语文本为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书写,提供了特殊的叙事视角与想象方式,并成为建构集体记忆与营造文化认同的语义环境,有利于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发挥影像话语的流动性、生成性与对话性。主流电影叙事需要借助文化想象进行更具人文精神的自我叙述,需要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传统资源的基础上,有效描述变化中的秩序并构建共同体认同,在多元共生的全球记忆框架中提供一种自我形象的全球化想象空间。

主流电影自身所具备的主体意识与其所承载的思想主体,某种程度上成为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与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影像叙事主体的思想力让实现民族历史文化与心理的结构观照成为可能。电影叙事话语中由本土转换到模糊场域的超地理处理,使电影的想象空间在多地域展开,进而为获得本土文化的认可,包括重构宏大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成为可能。电影需要超越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二元对立模式,寻找全球本土化或本土全球化的叙事策略,在坚守民族价值立场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同世界各民族的交流与对话。《冲出亚马逊》改变了以往“被看”身份中西方强势文化心理的意义符码,融入并拓展了民族或隐或显的人文性格与审美视域,这无疑是主流电影从现代化想象向全球化想象转变的成长轨迹,是多重语境和多方力量中民族文化表达权与话语权的体现。

中国作为世界上新崛起的大国,具有为全球提供自我形象与自我叙述的责任,需要提供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建构性力量。主流电影要将全球消费者作为对象,打造属于自己的电影叙事文本,创造更加多元与包容的文化空间,为建构文化认同和想象秩序提供有力支撑。《拉贝日记》《金陵十三钗》等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叙事中均涉及跨国经验,虽然对有关历史形态的叙述具有虚构性,但也对实现影像本土叙事进行了积极探索。《拉贝日记》融入了国际化特征的叙事策略与文化态度,将民族记忆与所谓国际人道主义进行整合,主流电影的叙事姿态或许比较容易引起西方主流社会的同情与接受。但值得警惕的是,虽然可以将文化价值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隐含在国际化影像话语之中,但这种叙事态度非常容易导致影像失去本身独立的叙事品格。因为作为文化产业内容的电影,其文化资本同样遵循资本运行的逻辑规律。《金陵十三钗》尝试在一个宏大的本土历史故事中,以强烈的主体意识融入“全球的杂合性”等因子,以民众集体记忆为视角描绘大背景、大事件等图景,以期形成某种语境的交互。在文化全球化交流过程中,主流电影更加需要将叙事立场建立在东方式的价值体系之上,发挥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性,并积极参与全球性资源分配与生产体系建构中,以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姿态,改变已有文化空间意识并淡化意识形态冲突。价值立场和话语体系的不同,导致了影像所传递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相左,主流电影作为现代化过程中的象征叙事,需要更加关注具有全球性特征的共同体验与价值理念,创造凸显本土化与民族性的“语义环境”,积极探索并逐渐确认自身的发展模式。

五、主流电影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

电影是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输出的重要媒介,也是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主流电影需要体现特定的民族意识与发展意识,更加善于将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等宏大命题进行整合,以民众普遍认同的影像叙事话语进行呈现。贾磊磊提出:“我们应当建构一种以经典电影的叙事模式为原型、以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旨、以兼容主义的电影美学理念为取向的中国主流电影,使中国传统的主旋律电影走向商业化的制片体制,同时使中国的商业电影体现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旋律精神。我们主流的商业电影现在存在着一种颠覆梦幻的叙事模式,形成了一种与经典的叙事成规相对峙的恶无恶报、善无善报的叙事逻辑,这种价值取向不仅在心理上粉碎了观众对于电影抱有的梦幻想象,而且也在精神上摇撼了观众对于社会公正与历史正义的集体认同。”④主流电影是建构民族集体记忆的结构性力量,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担负着特殊的文化职能,需要个体从虚幻的影像叙事情节中,借助情感记忆接受并建立起相应的文化逻辑,进而逐渐建构起整体性与抽象性并存的国家形象。

首先,实现影像话语中宏大命题与多元叙事主题的缝合。主流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虽然在建构与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往往由于过分强调主流话语体系而导致叙事的单一化与程序化。《集结号》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一改过于直白的宏大叙事模式,采用淡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叙事主题视角,将英雄形象进行平民化处理,凸显了不俗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社会转型时期,影像叙事话语需要在去政治化的基础上,与民众社会生活形态与个体生命体验进行一定缝合,在寻找更多不同叙事主题中,体现厚重的人文关怀。电影的叙事话语要将对信仰与生命本源等形而上终极命题的追问,与多元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文本移植并相互介入,与普通民众的精神世界和生命经验建立联系,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空间意识的话语实践,也更加迫切需要在主流价值等宏大叙事与故事情节设置、视听画面产生的情感力量等诸多因素之间,寻找合适的叙事支点。

其次,实现影像话语中价值主旨与建构国家形象的融合。社会转型是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的动态过程,民众价值观念的调整成为中国现代转型的时代语境,影像话语在倡导自身价值主旨的话语场中,需要呈现民族视域下的庶民伦理价值,从而完成民众形象与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他塑。《十月围城》对英雄群体进行的是日常化书写,带有浓重的民间世俗文化的烙印,以普通人之间的友谊、血缘亲情与伦理道德彰显中国人的民族大义与革命气节,从而较好地塑造与传递了国家形象。主流电影要避免简单的道德说教,将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态与价值构建等问题放置于影像话语框架之下,以调动观众的情感体验,使其接受隐含在电影情节中的文化逻辑,完成人类共有的美好理想、价值准则与生命情感等恒定性的文化价值认同,并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构国家形象。主流电影塑造国家形象,既是电影话语的内部对话,也是一种重要的文艺实践。

再次,实现影像话语中故事资源与多维诉求的整合。主流电影需要摆脱意识形态色彩痕迹明显的表述,需要借助好的故事有效传播主流价值观,在民族化和平民化的向度上,实现国家话语、资本市场、大众趣味、影像逻辑等多维诉求。《一九四二》讲述了一段逐渐被遗忘的社会记忆中的故事,以影像独有的视听语言为历史灾难进行了较为原型化的描述,影像话语以节制的情感传达了命运的悲怆及庶民的挣扎与不屈,在促使民众对历史集体记忆认同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也完成了对社会转型时期民众心理的引导。主流电影需要选取能够将个体命运与历史格局相整合的故事资源,表现民族自我精神的成熟,要不断探索与大众文化、文化市场相契合的电影生产模式,避免主流话语强势介入,以生动的故事打造符合主流价值取向,并不断融合商业电影技巧的电影形态,从而不断构建与完善民众需要的文化生活。

最后,实现影像话语中集体记忆与个体经验的结合。电影话语以其强烈的叙事话语功能,重构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全程参与着民族对自我与他者的艰难认知。某种程度而言,民族的集体记忆是被影像话语建构出来的,主流电影叙事话语中的文化景观表征与传播了国家形象,对民族意识的想象成为民族主体进行文化建构的过程,需要精神生产者对民众的个体经验与主流话语进行提炼。《唐山大地震》以“个体化”的苦难记忆唤醒了民众的集体记忆,将主流价值观与普通个体的生活经验进行较好结合,着力表现了人物的情感与命运,实现了以唤醒内心对主流审美意识召唤的定位。主流电影需要将民族的集体记忆进行辨析,将普通个体的经历放置在历史空间中,并使其作为历史事件的真正在场者,以主体最真实的经验与情感促使观众深入思考,在影像的光影与话语中实现对于当下社会性的建构,从而以富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引导民众在意识层面不断寻找生命的力量感、尊严感与神圣感。

注释

①④贾磊磊:《重构中国主流电影的经典模式和价值体系》,《当代电影》2008年第1期。

第8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类型电影;单一;多元;观影;互动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8-071-02

随着国际资本全球化,中国主流文化也逐渐被商业化,类型电影成为商业电影或者说成为商业电影的一种类型。类型电影的生产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其中存在着一定的空白。正是这种空白在给导演提供很大的创作空间的同时,也激发了观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召唤观者主动甚至创造性地介入到电影中去。“电影与社会精神活动是一种既表现又互动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交流的关系。” 因而互动过程中转换了观众与导演、电影与主体情感、观摩领域以及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使得观影互动成为一种可能。

一、单一化:观影互动产生的前提

(一)、对比好莱坞,中国类型电影的现状

对于类型电影的出现,人们会很自觉地与美国好莱坞的商业电影运作模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生产运作上,好莱坞电影的出发点不是为艺术谋而是为稻粮谋:它是金钱推动,商业操作;从创作过程上,它没有主旋律,而是大众选择艺术走向,艺术趣味和政治观念都很乱。”的确,好莱坞电影没有强烈的主导意识形态,只有各种类型的作品融合成一股湍流,其流向还是观众,或者说“以观众为本”是其主导意识。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好莱坞类型电影是“活力和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单一”。

然而,与好莱坞相比,中国类型电影的困境主要表现在:①受市场资本化的影响,虽然类型较之以往丰富,但是类型电影的发展状况依然并不理想,一方面仍旧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主的名导打着“伪主流”旗帜在贺岁档期纷纷推出古装武侠片来勉强维持中国电影的票房市场,另一方面是以宁浩为代表的新生代导演以低成本的商业电影仅仅为观众制造了短暂的惊喜。②处于地下或者半地下状态的“第六代”导演更多受到关注的是一种“姿态”,而并非作品,其作品坚持的只有导演自身的“个性化”,电影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却常常显得模糊不清。③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位导演占据了电影市场主导地位,新生代导演虽然给本土电影带来了一丝曙光,但是依旧徘徊于市场的边缘带,观众的目光以及影院票房更多地还是聚焦于具有主导且具备宣传价值的电影导演及其作品上。

(二)大众文化背景下,类型电影趋向单一

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电影制片人为了满足普通人对娱乐产品的日常需求,一味地追随市场,只求利润,因而类型产品被批量化、重复化的生产。“而文化工业产品的齐一性、重复性,就破坏了艺术作品的反叛性,使得现在的一切文化都表现为一种风格,甚至没有风格。”作为复制技术时代的电影,导致类型电影单一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电影的“伪主流意识”。当今以商业模式为主导的电影市场,其意识形态所体现的是消费主义在日常生活中所构建的普遍价值。导演们为了适应时代由“意识创作”转变为“消费创作”。这些打着“主流”旗帜的影片并没有真正地体现当代社会的主流存在与主流意识,带给人更多的是一种“幻觉”,并非社会的真实价值和需求。②电影创作者、媒体、受众的“无意识”。创作者、媒体、受众构成了电影的循环体系。在这个循环体系中,媒体和受众通常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被动地去接受主体的创作思想,因此电影创作主体在这个体系中起到的是“主宰者”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其结果便是创作者、媒体和受体对商品经济基本上都处于“无意识”状态。③电影形式的单一。纵览中国国内市场过去两年半类型电影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国产影片覆盖面窄,大都集中于古装武侠片、爱情片与喜剧片三种类型,而李少红导演转型之作《门》也并未打开国内惊悚片市场。尤以2006年突出,国产电影票房的大部分份额被《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霍元甲》三部古装武侠巨片占据,这种对单一类型一边倒的创作形式无法让我们对国产主流类型电影的发展持乐观态度。④电影文本内容的单一。国产类型电影在内容的创作上具备模式性、重复性、娱乐性三种明显的特征。比如,《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这些古装武侠巨片,皆选择了宫廷密事作为故事中心,同时,在视觉上奢靡华丽,在题材和故事情节上重复不断,因而,当不同的导演却以相似内容、相似风格的类型片投放到电影市场后,观者便会对国产武侠类型片产生审美疲劳。 ⑤接受群体的单一。目前商业大片在创作上都是以吸引具有消费能力的城市年轻人。由于中国电影体制并未对电影的品质进行分级,因而国产大片里多少充斥着不适合家庭观看,不适合大部分少儿观看的情节。然而,对电影类型需求旺盛的却是大中城市的青少年,而国内市场并未开拓丰富的电影类型,并且青少年对主流意识电影的接受度非常低,因而无论是商业大片还是主旋律影片,观众面则变得狭窄,接受群体便显得单一。

二、多元化:观影互动的现实发展

(一)受众心理需求电影类型的多元化

“根据心理学认同理论,当观众从银幕上见到似曾相识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规定情境时,下意识会产生一种审美接受的安全感。”电影所展现的与观者对情节的记忆存留产生了分歧,观者对某一情节暂时地期待又被后面的情形引起的期待所改变,从而创造新的期待,直至二者达成和谐,这种“期待――否定――期待”的循环激发了观者对电影类型多元化的需求,释放生活所压抑的情感,体会到愉悦和。

因此,观众对类型电影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多,更是类型的多元。武侠类型在题材上的雷同,使得观众失去了对功夫原有的新鲜感。随着《疯狂石头》契合“大众现实”而登场后,光2007年整整一年中,《命运呼叫转移》、《集结号》、《投名状》等贴近观众心理和生活的题材丰富了原本类型单一的电影市场,观众可以按照心理期待和需求,自由地选择影片,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与电影互动的空间。

(二)创作者追求类型的多元化

赵实在2007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电影必须加强引导,着力推动电影创作和电影产品的繁荣”。这就要求电影创作者一方面在创作的新中追求产品的异,另一方面又希望创作得到观众的认可。于是,导演在追求类型多元的同时,不断地颠覆以往的表现风格。张艺谋从《大红灯笼高高挂》高度的民俗化表现,到《英雄》武侠题材以及正在筹备的新片《秋日的回忆》;陈凯歌从《黄土地》、《无极》到人物传记《梅兰芳》;冯小刚从选取高科技产品“手机”来表现其如何渗透生活干涉生活的题材转向《集结号》对人性的深度挖掘,直击观众心理的弱点。以宁浩、贾樟柯等为代表的“第六代”则开创了城市电影类型,大胆地反映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小市民生活,隐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寄托。导演与观众不断地在互动中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电影类型。

3、当前市场要求电影的多元化①市场要求电影类型多元化。国产电影到2007年年产量已达402部,电影市场以多样类型、多元文化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命运呼叫转移》利用小品分段的结构,重构了当下的城市空间;《苹果》大胆对准城市底层阶级;《集结号》敢于对人性的深度挖掘。

这些类型片的创作较以往更关注了“人”的心灵世界,让人感受到电影中人物的真实存在,承载了一定的人生思考。②市场要求电影投资的多元化。目前,电影市场由中影集团、华谊兄弟等六大电影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电影投资主体构成。尤其在提出“电影产业应当作为文化软实力重要构成部分”后,以多种资本构成的新型系列片成为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中影集团参与《疯狂的石头》的制作发行;华谊参与投资发行了《宝贝计划》等;新画面则发行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市场需求大片,但大片不仅是跨国阶的合作,更是本土电影公司与电影人之间的合作,不仅为电影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更扩大了国产电影在市场中的影响力。

三、观影互动:类型电影的未来预测

(一)观众角色的转换

“观影互动”的浅层面要求观众不再作为“单向度”的人,不再作为电影纯粹静坐着的旁观者,由传统的被动观赏者转为主动创造者,从而释放其个性与潜能。

类型电影的内涵是具有意向性的,其中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因而电影就必须基于空白进行再创作。这就需要观者在角色的转换中主动甚至创造性地充实空白,使得电影“完形”。观者由“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观众希望保留自身原有的观察欲和心理期待的同时对空白的创新期待和电影的互动中体现了自身创造性价值,使个人活动于创造性界定的作品世界中,从中体会到愉悦和。

(二)后情感主义与情感主义的转换

观影互动,在观众层面还应该是“情感”的互动。有学者指出消费文化时代体现的是一种“后情感主义”,电影主体自身的情感变得淡漠,导致剧情中人物的情感越来越虚拟化。的确,从《黄土地》等早年的影片中,观众是被电影主体真实的情感所打动,体现出一种情感主义。《甲方乙方》打开了一种纯粹为日常休闲娱乐的“后情感主义”道路,随后一系列虚拟“情感”的批量产出,导演的个人“情感”在商业运作中逐渐被包装、被消解,单纯的引导观众的视觉。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集结号》的出现,使得“后情感”重新向“情感”回归。因此,后情感主义向情感主义的转换应当是类型电影在消费时代的情感本体的回归。

(三)公共领域中观看模式的转换

观影互动的深层层面应当是电影在公共领域中创作与观看模式的转换。类型电影是依靠公共领域的结构来实现其多元呈现与大众选择。哈贝马斯坚持认为“公众”只有存在于与公民的交流、交往的空间中才得以互动。数字技术的出现给传统的电影观看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手机电影,使得城市人能够随时随地观看电影,并感受到雷同影院般视觉冲击力,实现短时间内释放工作的压抑;“草根自拍”新电影类型使得电影平民化逐渐取代电影的专业化,“返璞归真”重回到电影市场。因此,公共领域观看模式的转变,牵引着观者对影片的期待,满足不同视域、不同领域中观众群的审美需求。

(四)道德文化与经济文化的转换

观影互动的核心层面则是涉及电影所隐射的文化内涵。中国类型电影无论是种类的丰富还是题材的多样,其根本是基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文化而创作。但今天由于“文化软实力”观念的树立,这迫使类型电影在文化观念上需实现与市场的对接,体现经济文化价值。这样一方面促动了本国受众群体的消费,另一方面又使得这些群体在消费中追求了电影文化传播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类型电影不再是简单的政治宣教,也不再是简单的娱乐功能,而是转变为传播本土文化的一种途径,换言之,从道德文化转向经济文化。最好的例证便是《功夫》的全球上映,带动的不仅仅是“功夫”热潮,更是向全球传播功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体现的中国人的精神。因此,只有道德文化与经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间的互动,观影互动才是未来类型电影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郝 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郝 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高概念”电影;商业化潜力;国产大片

在电影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上,“高概念”电影模式对国内电影的冲击很大。高概念电影指具有视觉形象的吸引力、充分的市场商机、简明扼要的情节主轴与剧情铺陈以求大多数观众的理解与接受的电影。所谓“高概念”是指以美国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程式化的电影制作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营销指导创意的电影生产方式及后续的市场运作。这类电影不仅明星名气高、视听效果好、电影投资高,而且电影技术含量高,票房也高。为提高我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我国电影导演也一直致力于打造属于中国的“高概念”电影。因此,我国电影市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以制作、投资、营销和市场为卖点的“国产大片”。

一、明星效应

商业电影中一个重要的票房保障就是电影中明星的含金量,“能让银行放心贷款的明星”是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率很高的一个术语,含金量较高的明星能够带来超高的电影回报率,如果一部电影中的电影明星名气很大,那么这部电影就算成功了一半。电影明星的本质身份就是以拍电影为工作的公众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媒体捕捉,呈现给社会公众。正是因为这种社会影响力,所以他们是电影营销中的重中之重。在好莱坞电影投资中,银行甚至将电影明星的影响力作为是否提供贷款的参考因素,电影明星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电影票房的高低。曾经执导过很多惊悚悬疑片的著名导演希区柯克说过:“如果电影主人公的扮演者不是明星,那么电影就算是失败了,因为知名度较低的演员根本刺激不了观众的观影欲望。”以电影明星的明星效应作为电影生产、策划、销售和发行宣传点的美国电影属于“明星制”电影,明星制对电影票房有一定的保障作用。明星效应得益于大众对演员的关注度以及接受度,大众对某一明星的关注度越高,那么大众对和他相关的新闻就会越敏感。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关注度经济”的社会,国产大片的票房保障仍是“明星效应”,明星是电影宣传策略中重要的一环。

观众决定是否观看一部电影,首先会关注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是谁扮演的,扮演者的不同往往决定了观影人群的差别。所谓的“高概念”电影同样会注意演员的选择,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多地吸引各种类型的观众。因为各个明星所对应的粉丝类型是有区别的,所以,以“明星效应”为卖点的“高概念”电影在选择电影明星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电影明星的知名度,还要注重明星的年纪、气质类型、性别或者长相等,有的还要考虑明星的国籍,只有这些选择得当才能成就一部高票房的电影。就像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英雄》,如果没有李连杰、梁朝伟、章子怡等明星的加盟就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卧虎藏龙》中,国际武打动作女明星杨紫琼、国际影帝周润发,还有张震和章子怡,再加上知名导演李安,超豪华的明星阵容,大大增加了电影的吸引力。

《十面埋伏》中的国际影后章子怡、中日混血明星金城武、香港影星刘德华的强强联合,在电影市场引发了强烈震撼。电影《建党伟业》的巨大成功离不开群星的加盟,这也说明“明星效应”能够带动电影的发展。这部电影中有100多位国内明星的亲情加盟,将“明星效应”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导演韩三平表示:“《建党伟业》是回忆的象征,以后观看影片,就会发现这部电影涵盖了这个时代顶级的明星艺术家们。”韩三平认为我国同样可以创作出好莱坞类型的电影大片,《建党伟业》的成功就说明在取得影片口碑的同时,也能获得票房的成功。当时有很多个国家想要上映这部电影,说明豪华的演员阵容十分具有吸引力,能够提高票房号召力。明星的加盟不仅能够提高电影的质量,还能够刺激观众观看电影的欲望。

影视界通用的选角规律是双明星组合,“明星效应”的影响力是非常持久的。超级巨星在票房方面的号召力被极力吹捧,片酬也是水涨船高,令人咋舌。在一部电影的制作费用中,有相当一部分则是演员片酬。

二、故事的重构与续写

变异性和保守性在艺术鉴赏中是比较常见的特质,主要表现为对电影的故事情节及场景是否另辟蹊径,是否有独到之处,以此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美国好莱坞创造出一整套制式化的电影生产线,虽然常用的主题不外乎爱情、亲情、勇气、冒险,但电影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正义战胜邪恶的结尾,让观影人员认同电影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众所周知的故事是商业大片比较倾向选择的题材,看一部新电影的时候,似曾相识的感觉能在观众心中荡起层层涟漪。经典作品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如果翻拍,那么电影的关注度就有了一定的高度,对电影来说十分有利。现在的商业大片使用的制式、类型化的手法弱化了电影的故事性,电影仅仅是为了刺激观众欲望而制造出的产物。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电影中所营造出的世界也只是观众梦想中的世界,这也是电影存在的真正意义。

“换汤不换药”是目前的商业大片呈现出的一个走势:成龙的《神话》在故事情节上抄袭了《古今大战秦俑情》,《英雄》讲述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满城尽带黄金甲》被称为古代版的《雷雨》,《赵氏孤儿》被称为东方的《哈姆雷特》。这些电影故事题材的选择就占得了先机,成为吸引大量观众的焦点。

除了翻拍之外,电影的续集是“高概念”电影的另一个比较受欢迎的拍摄内容,当然这部电影必须在之前取得了很高的票房,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这样在续集拍摄之前就能够靠着第一部的人气为电影博关注、拉人气,能够对电影续集的票房产生积极的作用。《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生化危机》和《变形金刚》等都能够代表“高概念”续集的理念。2011年是好莱坞电影续集爆发的一年,《速度与激情》《蜘蛛侠》《功夫熊猫》和《变形金刚》等高票房的电影都制作了电影续集,甚至有些影片都不再仅仅是第二部了,就像《速度与激情》如今已经制作了7部,历时15年。看到了好莱坞电影的成功,国产电影也纷纷效仿好莱坞电影的“续集”模式,这是国产电影的一次伟大创新,代表我们的电影在国际舞台上又迈进了一大步。陈嘉上导演制作的《四大名捕》系列共计三部,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共计四部,还有就是《非诚勿扰》系列等,单从电影票房来分析,电影续集拍摄的性价比要高于新电影的拍摄。如果从电影制片方的角度考虑,电影续集能够在电影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宣传,不仅拥有第一部的观众基础,在宣传电影的时候还能够节约大量的宣传费用,得到更多的资金回报。

三、视听奇观

电影是观众满足想象的一个存在。观众坐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前面唯一能看到就是一块电影屏幕,所以不管电影中展示的是什么画面,播放的是什么音乐,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大不相同,对我们来说是另一个世界,是一种“奇观”。现在“奇观”作为一种新的电影追求成为商业电影的撒手锏,不管是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在强烈刺激着观影人群,满足观众对刺激的追求与欲望。商业电影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带给观众刺激感,让他们能够被震撼到,因此,电影的重点正逐步从故事性过渡到视听体验。现在电影的画面呈现成为电影创作的重中之重,对故事性的重视程度要逊于电影视听方面的创作。著名的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曾经说过:“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领域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电影就是其中一个新的分支。每天都有许多人选择看电影作为娱乐消遣,他们不需要大量的文字解释,只需要最简单的视听感觉冲击来完成对电影故事或者感情的理解。在电影中,文字代替不了画面来表达故事的内涵,文字在电影中发挥出的作用还不够完美。”所以说,电影是艺术领域中一门关于视听感觉的学科。电影本质上属于视听文化或者艺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视听元素,或者说视觉元素。因此,视觉形象的设计是电影制作中的重中之重。就比如好莱坞电影,每一部电影中的画面、服装、动作等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目前对国内电影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电影的视听效果强烈,还要求电影的故事富有吸引力,只有满足这些要求的“高概念”电影才能刺激观众的观影欲望。精美的电影画面、逼真的动作设计以及罕见的生物无一不在刺激观众的视听感官。《十面埋伏》在电影画面的制作上十分突出,电影中一段竹林打斗的场面就强烈地刺激了观众的眼球。富有肃杀气息的一首《十面埋伏》营造出一幅征战沙场的画面。《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是视听方面的顶级之作,电影开场是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加上空灵的印度音乐,无意间营造出一个别开生面的场景;然后就是大海上的漂流,救生船外展示的雷雨交加的震撼画面刺激着人们的眼球;观众还可以在电影中看到各种新奇的海洋生物,不仅如此,还看到了夜空下大海和天空连成一线的画面,这样的场景让观众深深理解了何为“奇观”。《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场景的搭建,服饰的制作等都下了十足的功夫,但观众仿佛并不买账,这也说明单纯地追求视觉效果并不能得到观众的青睐。当年,陈凯歌为了拍摄《赵氏孤儿》,特意在浙江搭建了一座春秋战国城,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为了拍摄一部电影而搭建的影视城,这座影视城占地面积之大和建造工艺之精都令人咋舌。观众在一部商业电影中享受视听盛宴,体验感官上的刺激,获得了感官方面的满足。电影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收获更多的票房,要致力于形式的华丽、风格的夸张、主旨的新奇、画面的刺激,就像丹尼尔・贝尔说的那样:视觉观念是电影中的制胜王牌,画面和声音形成了电影美学,吸引着观众,尤其是画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四、结 语

在张艺谋导演的商业大片《英雄》上映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开始向好莱坞式的“高概念”电影方向进行创作,中国电影开始进入跨时代的“大片”岁月。紧接着出现的是陈凯歌导演的《无极》、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冯小刚导演的《夜宴》、成龙主演的《神话》等商业大片,它们都属于“高概念”系列电影,具有十分突出的商业特点。

中国电影能够借鉴好莱坞“高概念”电影策略的好多方面,具有跨时代的市场意义。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电影的商业回报,没有好的故事情节,即使有逼真的视觉效果,也会让电影观众失去兴趣,大量的快餐式大片会让观众觉得电影就是简单的故事、超级巨星加视觉冲击的组合。在这样同类型大片的冲击下,观众会期待与众不同的电影的出现,如果观众的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那么观众就不会再有看电影的欲望。在这个市场化营销的时代,电影院不能只提供一种类型的电影,还需要丰富电影的类型,满足各类观众的需要。不仅如此,还需要对电影的文化内涵提高重视,引起观众的思想共鸣,这样国产电影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尹鸿,王晓丰.“高概念”商业电影模式初探[J].当代电影,2006(03).

[2] 杨舒.高概念时代与中国大陆高概念电影的发展[J].东岳论丛,2014(03).

[3] 曹怡平.以创新为敌――反思高概念电影的商业实践[J].电影艺术,2014(04).

[4] 王靖涵.由《一步之遥》看国产电影的“高概念”[J].电影文学,2015(02).

[5] 汪剑.基于真人秀大电影的“高概念”特性研究――以《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

[6] 耿大乐,杨君顺.“高概念”电影的美学特征[J].电影文学,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