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第1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

一、当前科技翻译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科技翻译工作在规模、范围、难度、复杂程度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翻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将面临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首先,跨国公司常直接在我国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等,其中的供应、生产、销售等涉及众多的当地公司,因此我国许多行业领域的公司都与跨国公司产生联系。因此,科技翻译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且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其次,随着经济技术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将大规模输出技术和资本,汉译外的工作量将迅速增长且更易发生问题。因此,科技翻译工作的专业难度增加。再次,大量的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分公司、子公司等,随之必然带来了西方价值观。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我国也受到西方价值观的较大冲击和影响,科技翻译工作日益复杂化。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翻译产业,随之也出现了诸多问题:1)科技翻译工作总体水平不高,高水准的专业科技翻译人才匮乏,低劣的翻译产品随处可见;2)缺乏能够胜任的师资,科技翻译急需高素质专业化的翻译教学队伍;3)科技翻译服务机构缺乏规范化管理,科技翻译体系的结构布局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4)社会对于科技翻译工作尤其是科技翻译在技术引进中“一字千金”的价值和作用,缺乏全面的认识。很多人将其视为一种简单技能,认为只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就可以胜任。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们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科技翻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提升科技翻译人员的社会地位及建立科技翻译人员的激励机制;政府要重视对科技翻译工作的管理与扶持,将科技翻译归入经济范畴,加强科技翻译组织机构建设;大力提高科技翻译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探索科技翻译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途径;建立科技翻译学科体系,重视科技翻译教学,加紧科技翻译人才培养。

二、科技翻译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框架

随着我省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活动丰富多彩,而与地方经济特色相匹配的、能够胜任这种沟通任务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翻译人才严重不足。培养合格的科技翻译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科技翻译人才的需求,成为相关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当务之急。将校企合作模式植入高校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翻译教学、构建应用型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翻译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构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与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翻译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科技翻译产学研合作联盟。在行业管理方面,本联盟中的翻译协会应发挥指导作用,为校企合作搭建桥梁,商讨校企合作、翻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实习基地及兼职教师的资质认定等等,促进科技翻译产学研合作进程。

1.校企合作教育模块的应用。河南高校与省科技情报所、翻译企业及大型企业的翻译部门等合作,以本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作为翻译硕士(MTI)专业教育的方向,把培养掌握传统优势及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如化工、有色、钢铁、纺织,以及电子、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专业技术的高级口笔译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具体措施:1)建立校企合作教育机构,初步拟定培养方案;2)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聘用特定专业领域的翻译专家,建设“双师型”导师队伍;3)MTI中心分设校企合作管理小组,以保证特色专业课程的有效实施;4)遴选省内外知名翻译企业和具有专业特色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会议翻译实践;5)MTI中心与翻译企业共建网站及专业技术术语库,实现资源共享;6)设立翻译奖助金,资助翻译人才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知名度,提升了企业公关形象。

2.企业/市场发展研究模块的应用。积极实施“立足地方发展需求,以教学孵化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的发展战略[1]85,首先必须做实“研”,才能实现“学”和“产”的无缝对接。高校应当结合翻译教学和实践,与翻译企业或研究机构开展应用翻译研究,有助于推进翻译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不仅充实了翻译教学理论,还可为翻译产业发展和市场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可研究内容如下:1)就目前已开展的校企合作进行跟踪研究,积极探讨应用型翻译教学模式的效果;2)开展翻译教研项目合作研究,校企共同研究翻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翻译企业和译员的工作效率;3)围绕我省翻译企业管理、质量监控等开展研究,为增强翻译企业竞争力及促进翻译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三、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

在招生就业、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配置及实习基地等几大方面,该模式都凸显了紧贴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特色。

1.招生就业。MTI高校可以签约为有关企业和单位“订单式”培养翻译人才,既为企业提供合格人才,又节省了岗前培训的时间和成本,更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教学目标。校企合作教育培养科技翻译人才模式的教学目标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所描述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专业素养等素质,将培养翻译技术专家作为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是MTI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邀请企业界精英和业界专家共同参与MTI课程设计,使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更适应市场需求,确保MTI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MTI教育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专业技术知识课程和职业素养教育等等。校企合作单位共拟可开设的MTI专业学位课程,主要有“技术写作与翻译”、“专业知识课”等。1)技术写作与翻译课程:技术写作不仅要传递原文技术信息,还要在翻译之后,根据受众需求和文本用途加以修改。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写作概述、技术文本写作与翻译、文本编译与处理。本课程采用专利技术文本、科技论文、工程技术文本等编写翻译案例教材。由合作单位向学生提供翻译任务,其结果由教师和译文用户共同评价;2)专业知识课程:主要包括英汉语言文化比较、汉语阅读等,也包括凸显河南经济发展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特定行业知识,还包括科技翻译人才必须掌握的翻译项目管理及职业伦理等内容。该课程为选修课,其授课形式将采取“教师课堂讲授+专家专题讲座”联合模式,即将专业知识与翻译知识相结合,这是校企合作教育的又一特点。重视翻译实践,把学生带入企业或工作现场体认具体事物。拟定翻译实践融入本省特色大中型企业,如河南煤化集团、安阳钢铁集团、河南大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华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的翻译部门也是很好的翻译实习基地;

4.师资配置。翻译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补充师资力量,使教学更贴近市场需求:在校内选拔专业课教师,把翻译和专业技术知识相结合;与省内外院校合作并相互选择专业课教师;聘用翻译协会的学者、翻译企业或机构等的高翻、高管及技术专家等社会各界翻译专家为客座教师;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与优势,为高校教师进行培训,促使教师掌握最新的翻译技能及了解翻译行业动态;

第2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

(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产学研”一体化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和培养模式,然后分析了“产学研”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产学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人才;高校;企业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5 )08-0011-02

一、“产学研”一体化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产学研”能够集学习、研究和生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人才的应用性,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第一,“产学研”一体化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用生产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真伪,并且在生产实践中能够发现理论知识的不足,提出修正措施,真正实现人才的实用性培养。第二,“产学研”一体化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掌握生产的技能,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生产生活”。同时,能够在生产中更好地运用新技术和新成果,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第三,“产学研”一体化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学以致用,在生产中检验知识,为将来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模式

(一)校内生产实践模式。校内生产实践模式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建设校内训练工厂,工厂是根据学生学习内容投资兴建,为学校教学教研进行服务的生产部门。“通常是由学校投资,由教师或者学生进行管理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这里完成学习计划和生产技能训练”。第二,以校办工厂为培训基地。根据学生的主要专业,建设相关工厂,既能让学生切身体会产品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生产链条,也能为学校增加经济收入,还能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

(二)校外实习基地模式。“校外实习基地相对灵活多样,能够减轻学校的资金投入压力,让学生更全面地接触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可以建立临时性的培训基地,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到某大超市实习,实践产品销售环节,学生可以充当销售员角色,评选出当天销售冠军。另一种方式是和校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前期派专业性强的教师帮助企业进行生产和管理,随后安排学生到工厂各个岗位实习,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进行专业化的指导,把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产完整地结合起来。这种模式是高校普遍运用的“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科研与推广项目模式。高校的科研项目花费了国家很多资金,把科研和企业新技术应用结合起来,既能在生产中检验科研的价值,也能让企业率先接触新科技,这是“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形式。高校能为企业提供先进的科技和人才以及世界前沿信息,把高校的科研项目设立在企业内部,能够向企业传达先进的技术理念,也能通过企业的各种设备优化科研项目,保障科研顺利地开展。

(四)订单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企业需求为主导,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此类人才。企业在高校设立既定专业,面向全国招收人才,然后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学习和培训。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对准该企业进行就业。这种模式是企业定向培训人才的尝试,能够缩短人才在企业的适应过程,明确人才的培养目的和就业方向。该模式能够更好地诠释“产学研”的一体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方式。

(五)服务区域经济的定向培养模式。高校和当地区域工业园区相结合,以工业园区的需求模式为培养目的,进行试点培养。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明确,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基本实现毕业之后就能够就业。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校就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一到工作岗位就能够发挥出各自的才能,学校也能培养出专门人才。

三、“产学研”一体化实施的现状

(一)“产学研”一体化实施的困境。“产学研”在实施中面临很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产学研”中缺乏创新意识。创新出成果,创新出思路。缺乏创新意识,“产学研”就没有出路。在“产学研”中,高校一味地闭门造车,不想走出去,也不愿把企业请进来,校企双方缺乏对接,导致创新人才培养不力。二是在校企合作上还很低端。在校企合作上应该向更高层面发展,而现实是当下的校企合作只是技术服务,或者是直接购买现成的技术成果,这样也影响到校企的创新和校企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政府应该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在。产学研”中,政府支持不够,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也缺乏措施。这样导致很多科研项目不能更好地转化成科技成果,更不能达到产业化标准。

(二)“产学研”一体化的实施缺少保障。“‘产学研’一体化能够促进科研项目取得成功,但是科研成果产权不明确,高校、学生和企业在科研中都有参与,成果归谁所有往往成为制约科研项目推广的原因,也制约着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发挥”。在“产学研”过程中,学生管理机制不完善,有的学生把“产学研”时间当作放松时间,不但没有认真地学习技能,反而自由散漫,任意胡为,这就严重违背了“产学研”的初衷,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的项目被白白浪费。另外,高校和企业之间缺少共同点,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高校是为了培养人才,所以校企合作缺少共同目的,积极性不高,对人才的培养也处于应付了事的状态。

(三)“产学研”一体化对文科的培养少。当前,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只有在自然科学或者技术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才算创新型人才,所以就导致了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的重心落在了自然科学类和技术类型的培养上,很少专注于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这就导致了文科或者人文社会精神等方面的人才得不到全面的提高,很多学生毕业后社会生存能力差,都纷纷转行或者频繁地跳槽等。

四、“产学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策略

(一)各方配合,共同提高。为了使“产学研”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政府应发挥应有的作用,整合各种要素,“搭建各种平台,出台各种政策,保证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合作中利益分配上公平合理,各方的利益得到保护,中间的合作渠道保持通畅。同时,政府还要健全各种制度”,比如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等,提高大家在“产学研”中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使“产学研”合作得到深入发展,将高校中的科技成果、专利、信息、知识等在企业中更好地运用和发挥,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3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常州科教城;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能够建立高校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普遍脱节,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毕业后在企业的适应能力差,工作技能和综合能力普遍偏低。而产学研合作使高校及时掌握地方产业和企业人才的需求,按照市场发展需要来调整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将课堂延伸到企业和工厂一线,使人才的培养更具适用性和针对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明确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可以说,产学研合作改革了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拟结合常州科教城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深入探索科教城内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各种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性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1 科教城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常州科教城内有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职院校和常州大学一所本科院校。几所学校在园区的大力倡导与推动下,按照“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普遍采取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1.1 工学交替模式

科教城内入驻企业涵盖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生物、能源环保等行业,五大行业与高校专业对接,可以说科教城“工学交替”具有先天优势。学生的学习分为校内课堂学习和企业实践工作两大部分,两个部分交替进行: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之后,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深化了课本所学知识;再把实践锻炼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里来,应用学科前沿的理论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工学交替模式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把学生的书本学习和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经过几年的努力,科教城内各高职院校的工学交替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工学交替,自己的学用结合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自己在企业的实践中也明确了企业的用人标准,找准了努力的方向。

1.2 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的模式是企业签订用人订单,学校为用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到企业上岗后立刻能上手工作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专业设置时要适应企业人才需求,课程设计时要符合企业岗位要求、实训安排时要立足岗位技能。这种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岗位要求,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

近年来,科教城高校内的订单班相继开班,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华威世纪集团”订单培养班根据华威世纪集团制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由学院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分别授课,共同考核,校企共育了一批熟悉电子技术与产品应用、具有一定销售技巧的复合型人才。为华威集团销售系统储备了针对性与适用性并重的人才。

1.3 “2+1”顶岗实习模式

科教城内的高职院校绝大部分专业都采用了学生前两年进行校内课程学习,最后一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2+1”顶岗实习模式。这种模式给学生在毕业前一段较长的工作适应期,能让学生从学习情境顺利过渡到工作情境,深化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实践岗位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反映:这种方式实用高效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可以让他们深入企业,提高了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1.4 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企业与学校依据企业真实环境,根据各专业实际教学需要,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科教城已建有电工电子、商务实践等实训基地,这种模式转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现场教学,边讲边练,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保证了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欢迎:将课堂放到实训基地,再现了企业的实际操作环境,上课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形象更具体了。另一方面自己动手操作能力更强了,有同学形象的说:以前我们是“学”功夫,现在是“练”功夫。

2 各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局限性的分析与比较

2.1 工学交替模式

在缺乏良好合作机制的情况下,工学交替模式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企业缺乏动力,产学研合作并不积极,合作无法长期持续;低年级的学生在企业工学交替时,往往是以参观、座谈等形式为主,只能获取一些对行业和岗位的感性认知,可以说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即使是进行岗位实习,由于时间较短,企业也无法将一些重要的工作职责交给他们,学生操作的仍是一些简单重复、无需灵活处理的工作。部分企业甚至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对学生没有更高层次的培训和深层次锻炼,工作中也没有奖励机制,让学生对工学交替产生了一些想法,影响了学生工学交替的积极性和对本专业的信心。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实习时间又短,还需要将昂贵的设备提供给不熟练的实习生使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付出。

第4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 产学研;创新人才;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36?03

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主要由高校承担。然而,高校教师的优势主要在于理论研究,对产业、企业、大型工程的实际科技需求了解不够,因此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学界纷纷提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即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培养人才,发挥各自优势,使人才培养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1]但是,目前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规模较小,没有达到社会期望的规模水平。其根本原因在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活动具有外部性,参与人才培养的企业、科研院所并不能得到其人才培养的全部收益。[2]本文首先分析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其次分析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及其因素,最后提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矫正措施。

一、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外部性是指某个体(个人或者企业等)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该个体又没有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前者称为负外部性,后者称为正外部性。[3]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参与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并给社会上其他单位带来人才收益,而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任何经济补偿。[4]显然,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属于正外部性。其原因主要由以下三方面联合产生:

(一)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

为了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企业、科研院所至少需要在三方面加强投入。第一,实验方面的投入。实验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科研院所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投入必要的实验耗材,设备的折旧与日常实验耗材的消耗构成了企业、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成本。第二,高水平技术人员的指导投入。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利用企业、科研院所技术人员了解实际技术需求的优势,因此,高水平技术人员的指导能够有效解决学生面临的技术难点与重点,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是,高水平技术人员往往是企业、科研院所花费重金聘请的,承担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技术服务方面的任务较重,高水平技术人员对学生的指导投入构成企业、科研院所的机会成本。第三,技术研发的失败成本。企业、科研院所一般会把学生安排在相应的技术项目小组中,项目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又相对独立开发其中的一个子项目,学生由于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也有限,可能在其负责的子项目

[收稿日期] 2013-11-04;[修回日期] 2013-11-28

[基金项目] 2012年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机制与路径研究”(GJY201200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模型及在苏南地区的应用”(2011JSJG106)

[作者简介] 姜鸿(1970-),男,湖北黄梅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政策;刘德光(1979-),男,山东青岛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张韬(1986-),男,贵州贵阳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财政.

开发中存在失败,增加了企业、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本,学生却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吸取了经验。

(二)人才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今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技术、品牌的竞争,品牌的树立依赖以技术为核心的产品质量,而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人才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才。企业获得人才的途径主要有三个。第一,从学校招聘毕业生。其优点是毕业生数量较大,人才使用成本较低,但大学毕业生往往缺乏经验,知识结构不一定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第二,从社会招聘人才。其优点是这些人员有相关工作经验,马上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但是关键人才很难从其他企业挖来,人才使用成本也较高。第三,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这种途径综合了前两种途径的优点,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学校和企业的联合教育,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一旦毕业后就能很快在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就是企业、科研院所愿意扩大投入,与高校一起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动力。

(三)人才具有流动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具有流动性,任何单位都没有限制人才自由选择工作单位的权利,单位只能通过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事业前景、个人感情等留住人才。因此,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合作培养的人才,毕业以后并不一定能留在原培养单位工作,这些人才可以自由选择其他单位,甚至有可能到原培养单位的竞争对手那里工作,而原培养单位并不能从其他单位索回人才培养费用或得到其他形式的补偿。因此,企业、科研院所从合作培养人才中得到的私人收益小于该活动的社会收益。

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及其因素

由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存在外部性,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就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在外部性面前失去了作用。

(一)外部性导致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规模偏小

假定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的私人收益为GP、私人成本为CP,该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为GS、社会成本为CS。由于存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所以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即GP

从最优决策的角度来看,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中,企业人才培养收益最大化的决策原则是私人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相等,即:MRP=MC。而社会人才培养收益最大化的决策原则是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与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相等,即:MRS=MC。如图1所示,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均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由于存在正外部性,MRP在MRS的下方。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根据企业和社会的最优决策原则,人才培养的均衡点分别为A点和C点,最优人才培养规模分别为QP和QS。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最优的人才培养规模是QS,而实际上由市场机制决定的企业最优的人才培养规模仅为QP,二者的关系是QP

图1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

(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因素

从图1中可以看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私人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之间的差距

私人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二者差距越大,意味着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越大,自己获取的人才培养收益相对越小,越不利于调动企业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在图1中表现为MRS曲线位置越高,与MRP曲线之间的距离越大,C点就越往右上方移动,对应的QS就越大,QS与QP之间的差距也就越大。

2.人才培养边际成本曲线MC的弯曲度

假定曲线MC按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加大弯曲度,并假定MC与MRP的交点A不变,则C点向左上方移动,对应的QS变小,QS与QP之间的差距也变小。基本的解释是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的弯曲度越大,表明每新增一个人才,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成本就越高,在边际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人才培养的均衡规模就越小。

三、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矫正措施

图1表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使得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大于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从而导致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的人才规模低于社会要求的水平。因此,矫正外部性的基本原则是使企业收益与社会收益一致,主要措施有政府补贴、合并企业或建立企业联盟以及明晰企业的用人权。

(一)政府补贴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不一致,因此解决外部性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法来解决。[5]补贴的幅度应等于社会人才培养收益与企业人才培养收益之差。[6]如图1所示,企业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人才培养数量QP不需要政府提供任何补贴,但是对于QS-QP的人才培养数量,政府需要补贴,否则企业就不愿意扩大培养规模,从而达不到社会要求的最优人才培养规模。补贴幅度为ABCD区域表示的面积,其中,ABC区域表示的面积为弥补企业因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招致的损失,ACD区域表示的面积为企业因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带来的额外收益。

政府补贴有两种发放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发放给参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企业、科研院所,第二种是直接发放给学生,再由学生支付给提供合作人才培养的企业、科研院所。[7]第一种方式的优点是直接发放给合作培养人才的单位,学校容易组织与实施,但其缺点是学生缺少选择培养单位的自由,培养单位有可能不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的责任。第二种方式的优点是学生有选择培养单位的自由,可以促使培养单位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其缺点是国内知名单位很少与高校合作提供有偿人才培养服务,学校很难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为了避免拿到补贴的学生并不真正到单位接收培养,一般补贴采用教育代金券的形式,即政府根据一定的制度,把一定数额的教育补贴以有价证券的方式发给学生,学生不能持教育代金券从政府或他人那里兑换现金。学生以教育代金券支付培养费用,合作培养人才的单位再把所收集的教育代金券向政府兑换现金,从而获取政府支付的人才培养补贴。

(二)合并企业或建立企业联盟

在存在外部性的条件下,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之所以达不到最优效率配置,是因为市场机制的独立、分散决策不能把外部性考虑进去。如果一个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企业较少,把行业内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或建立企业联盟,则此时的外部性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或企业联盟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模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性,所以合并企业或企业联盟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相对于合并企业,企业联盟显得松散,但相对于无任何联盟协议的企业,企业联盟又很容易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达成协议,从而消除外部性。例如,在某企业的私人成本CP大于私人收益GP而小于社会收益GS的情况下,联盟内的企业可以达成资金补偿协议,实现帕累托改进。因为该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的损失为CP -GP,联盟内其他企业由此而得到的收益为GS -GP。由于GS -GP大于CP -GP,所以联盟协议可以规定:从联盟内其他企业得到的人才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培养人才企业的损失,结果是使社会上其他企业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企业的状况变坏。

(三)明晰企业的用人权

根据科思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最初的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思定理表明,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明确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性就可能不会发生。虽然人才不属于财产权的范畴,但企业对人才的用人权却与物品的财产权有类似的功能,人才的用人权在体育界被大量运用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于一支球队对其球员拥有用人权,并且球员的转会需要支付转会费,所以一个球队就愿意花费巨资培养自己的球员。如果球队没有用人权,显然球队对球员的培养也会产生很强的外部性,球队也就不可能大力培养球员。同样的道理,企业在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时,如果能够与被培养的学生达成一份就业协议(企业的用人权),即学生毕业后为该企业服务一定年限,如果违反该协议,学生需要支付相应的培养费用。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就被大大降低,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就接近一致,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规模也就接近社会要求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六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7-79.

[2] 赵秀华.职业教育的外部性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1-16.

[3] 倪清燃.从教育的外部性角度谈政府对教育的补贴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33-35.

[4] 李卫东.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与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8):22-25.

[5] 吴雅杰.试论教育的正外部性及政府作用[J].民族教育研究,2009(1):17-21.

第5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

一、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内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①由高校在物流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物流产学研基地或在企业内部设立物流研发基地,以苏州科技学院与苏州高新区、南京大学与泰州高港区港口综合物流园、宁波大学与宁海如意股份有限公司等的合作为代表;②组成联合体开展物流项目的科技攻关和工业性试验,如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并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创新主体承担的“现代港口物流服务示范工程”项目,就是通过产学研的高层次合作完成的;③开展联合办学培养物流人才,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南方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南方物流学院。

二、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1、合作理念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受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束缚,我国高校教学并不重视实践训练。重点院校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少数普通院校也忙于上档次,争先恐后向研究型大学转型。虽然大多数普通本科都声称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实践教学并没有真正重视。关于校企合作的协议虽然签了不少,但基本上都是摆设,所谓“实习基地建设”,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2、合作各方目标冲突

在实践中,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直接目的主要是经济效益,而不是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企业不可能愿意接纳学生的周期性实践;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根本动力则来源于培养人才,创造社会效益,缺少针对经济效益的可行性分析[1]。合作目标的不同造成双方在合作中产生冲突,尤其是合作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以后,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使合作难以深入进行。

3、资源配备存在问题

一是实践平台问题。物流管理的实践环节几乎覆盖整个企业流程,如果没有配套的资源作为实践教学平台,根本不可能完全实现教学目标。校企合作要求企业既要考虑正常的生产经营,又要投入资源供教学使用,这使企业在资源分配上面临巨大压力。二是教师资源问题。谁来教学生?是高校老师,还是企业管理人员。高校老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企业管理人员又没有精力来教学生,成为合作的一个严重障碍[2]。

4、物流教学体系尚不完善

物流专业在我国建立时间不长,物流教育理论体系不完整,教学经验还不够,致使物流教学体系不完善[3]。一是物流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过多考虑高校规模与经济利益,对高校办学可行性分析及地方经济发展分析不够。二是普遍存在将传统物流专业简单转化为现代物流专业的现象,教学质量不高。三是只注重理论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使教学与工作出现断层,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投入工作,工作效率不高。四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物流教师还十分缺乏,能够从事物流尖端前沿研究的教授则更为稀缺。

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1)高校应该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和善于利用产学研合作,面向地方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办学水平。(2)积极创新机制,形成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物流人才培养的制度安排,改变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中重学术轻应用、重鉴定轻推广、重纵向课题轻横向课题的倾向。

2、协调合作各方目标,实现多赢。

(1)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负责人、学者和政府职能部门人员担任委员,各专家根据物流企业一线需求状况和岗位需要的能力要素,对物流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课程改革、专业技能实训等问题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提出建议,协调企业、高校和政府等合作各方的目标[4]。(2)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针对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合作,共同培养兼具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5]。(3)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科研。物流企业将部分科研项目委托给高校或与高校合作研究,由企业提供资金,高校具体负责研究开发,高校对科研成果享有专利权,企业获得专利成果的生产权。

3、平衡企业与高校资源,互惠互利。

(1)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如模拟实验室。二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由企业提供资金和物流设备,高校提供科研人才和技术。(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时间,派出学校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从企业一线学习宝贵的实战经验,同时参加国际国内权威认证;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赴学院与教师就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座谈交流。

4、改革现有物流教学课程体系,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1)分析岗位需求,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采用“DACOM”方法,把各个物流管理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进行分解,确定若干个子能力及学生应掌握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打造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基础课与专业课对口衔接、必修课与选修课功能配套的理论教学体系。(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教学、物流管理实践模拟训练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时利用率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改革考核办法,采用笔试、口试、现场考核、答辩等多种形式,真正实现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3)突出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职业型”人才。主要有开展实训周、进行顶岗实习、推行多技能证书制度、举办技能竞赛等形式。(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有效推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庆满,吕赞.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讨.中国市场[J],2011,10:6.

2.贺斌. 浅谈物流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科技信息[J],2009,21:122.

3.陈国华,姜先华.地方高校物流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研究.当代经济[J],2010,11:93.

第6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在产学研多维化合作培养工程科学高级人才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证明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多维化合作培养的意义

1、促进了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以往我国高等教育过于注重传统的理论教育,对教材内容的更新不太重视,教材知识老化现象非常严重。产学研相结合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内部与社会的融合,紧跟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步伐,自觉地将已有的新知识和理论运用到教学中来。为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开拓了一条新路。

2、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学生科研意识的形成

在高等教育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通过科研向教学转换,把科研的信息渗透到教学中,为教学增加新鲜血液,这是一个研教结合以研助教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教学的同时,提供这些与专业理论相关的科研背景知识,沟通知识与科研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强化学生的科研欲望。正是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既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又可以促进学生科研意识的形成。

3、促进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产学研结合可以吸收不同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的科技开发工作,直接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对企业生产中的一些难题,进行一些高技术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教师更新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接近科技开发前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提高了业务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既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也为学校建立起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4、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产学研结合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进入实践领域,在一些岗位上劳动,承担和参加一定的科研、工程项目。首先,这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找差距,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其次,学生在参加科研或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业精神。

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国家重点工科院校,一贯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本文主要介绍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近年来在产学研多维化合作培养工程科学高级人才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院校提供一些借鉴。

产学研多维化合作培养工程科学高级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培养方案设计

哈尔滨工程大学历来以“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人才培养原则为指导思想。自动化学院产学研多维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在这一培养原则基础上建立的。自动化学院一贯坚持“学为研所用,研为产所依,产为学所想”的“学、研、产”相结合的原则,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工程科学高级创新型人才。

1、积极推广现代教学手段,激励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型的人才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和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此,我院积极推行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改革与研究。并制定了精品课程奖、教学名师奖、多媒体课件奖、教学成果奖、教材奖、优秀论文奖等一系列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和奖励教师进行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实践。

2、推进课程改革,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高等工程院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教育应确立以“面向社会、立足岗位、注重素质、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和虚用并重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在改革本科教学方面的经验。基于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将研究型的创新教学理念引入到“计算机接口与通讯”“控制系统设计”等实践性较强课程中,开展了创新的研究型课程设计,其要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基于问题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计算机接口与通讯”的课程设计为例:

一是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表现,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确定组长一人,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二是教师教学重点不放在阐述理论体系或推导公式,而是根据课程和相关资料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设计出若干来源于实际的课题项目,基于自愿原则让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

三是积极发挥任课教师的“场外教练”的作用,辅助各小组顺利开展查找资料、确定解题思路、设计解决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等研究环节,不干扰不限制学生的思路,将课堂的主导地位转交给学生和知识,将老师变成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媒介。让学生在不断的摸索、改进中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此过程中,可推荐优秀的研究生以助教的身份加入到课下分组研究学习中,做到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三位一体的立体学习模式。

四是在课题完成后一周内,各小组经组员讨论,由组长起草一份课题总结书,内容包括:课题的总结,个人完成具体情况、个人工作感受等。上交给任课老师。

五是采取老师与学生一对一口试形式,就每个学生在课题工作中承担的任务,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对计算机接口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并将课题解决的结果量化后,加入到考试成绩中给出本门课程考核成绩。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主要就是以设备完善、资料齐整并对学生自由开放的实验室以及由任课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合作实践创新团队为物质基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课题作为媒介连接课堂教授的知识与设定课题的实际问题、以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和小组合作研究方式作为主要研究方式,以课题的提出、课题的准备、课题的解决、课题的总结为主要过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表明,有86.2%的学生能够接受并喜欢这种从传

统以讲解知识的教授型教学到以研究创新为教学目的研究型教学的改变。这就坚定了我们要将研究型教学继续进行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3、创建“四段式”科技创新体系,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个性发展

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个性发展,自动化学院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即“四段式”学生创新体系。

第一阶段:初级阶段,也就是创新意识启蒙阶段。此阶段的工作主要面向对象是对专业课涉及较少的低年级学生和缺少创新实践的学生,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简单可行的课外科技活动来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思维。主要活动有开展具有启蒙性质的“点金术”电路设计比赛,在活动中指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电路设计完成一定功能来体验创新实践,并从中得到启发。此外,还围绕各种科技竞赛主题设立了若干个创新团队或创新俱乐部如智能控制俱乐部、单片机开发小组等,使一些个性或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在一定的组织范围内进行实践交流和学习,从而使参与的人都从中得到锻炼。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也就是实战演练阶段。即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内的各种科技竞赛和科研立项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和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以应用并产生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成果。如在学院层面组织开展的“凌阳杯”电子竞赛、“长陆杯”智能检测技术竞赛,学校层面开展一年一度的“五四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学生课外科研立项、科研训练计划、创业计划大赛等都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和平台。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也就是指导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科技竞赛阶段(例如: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空中机器人大赛等)。经过前两阶段活动的开展,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实践训练和创新锻炼,在此过程中,一些拔尖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潜质的学生就会显现出来,然后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指导教师加强技术指导,使其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创新技能,并获得创新成功。

第四阶段:提炼阶段,也就是指导取得创新成绩的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进行总结提炼的阶段。要求有创新经历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创新过程或创新体会提炼整理成学术论文并争取发表。

在“四段式”学生创新体系的支持下,近年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人数多,涉及面广,成绩斐然。

4、开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生创新成果寻找出口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和创新质量,自动化学院还创建了“校企合作”的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如下几种运作方式:

一是与企业联系将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难题)提取出来作为竞赛的题目,让学生广泛参与以从中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如珠海市长陆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出资与自动化学院共同举办面向哈尔滨工程大学电类专业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长陆”杯大学生智能检测技术竞赛,就为优秀工程人才的创新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二是将一些技术难题作为攻关课题,由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课题组进行科研攻关。如富士康公司目前已经和自动化学院合作共同研发。

三是企业把自有的一些模块化的、可复用的、开放性技术平台提供给学生,供他们学习、模仿、仿真、实验、研究、发展和创新。如学校已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约,联合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验室”,主要承担我校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并可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因为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部分学生技术上、资金上的问题,而且项目直接来源于现实生产,真正使得产学研紧密结合,也为学生的创新成果转向产业化搭了桥,牵了线,找到了推向市场的出口。

产学研多维化合作的人才培养效果

在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自动化学院的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提高。

1、产学研结合深化了教学改革,涌现出了一批教改成果

学院根据企业和人才市场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解决了目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产学研结合使学院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教改成果。

2、产学研结合提高了科研能力,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经过多年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一些专业教师积累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他们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承担科研课题,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发产品、转化科研成果,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3、产学研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校内的实训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仿真环境下初步的综合技能实践训练,校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环境下生产一线的综合技能实践训练,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产学研结合,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培养了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拓宽了办学路子,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自动化学院为例,产学研多维化培养的人才质量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

(1)高质量的毕业生,成就了高就业率和高质量的就业

产学研结合,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哈尔滨工程大学连续多年因学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全省首位。

(2)学生的能动性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学院形成了“学科学,爱科学,争先锋”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高。自动化学院学生每年参加校内外各种赛事近20类,400多人次,参加人数超过本科生总数的25%,近五年来,获国际、国家、省、部、校级奖114项。

(3)高质量的毕业生,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评价

第7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测绘专业;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40-02

一、引言

产学研结合是地方高校践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对于测绘工程这种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紧贴市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对于地方高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实现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2]。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研究现状。国内诸多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的高校在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已开展了诸多研究。江苏师范大学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3];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测绘工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但多是就人才培养的某一环节开展的,比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要践行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必须把产学研的思想贯穿于测绘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调查,对现有的测绘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的人才培养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1)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介绍》中对测绘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有基本的规定,但该规定具有普遍性,是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的,要培养地方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明确和具体,而且充分结合地方对人才的需求。(2)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性较多。全国高等学校测绘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反复研究,推荐了测绘人才培养所需开设的课程目录,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范,诸多学校在应用时相对独立,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体系,在应用时应该进行整合,对重复的内容应当适当取舍。(3)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较大。测绘类专业课程都比较专业,在教学环节多注重深度,而专业基础课程面较窄,这样从主观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课程体系需要优化,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4)实践环节有待提升。一方面教学仪器设备多数陈旧,且与技术进步与发展存在距离;另一方面实习基地建设多以教学为主,与生产结合的还比较少,使得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滞后于生产。(5)师资结构需要优化。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对高学历人才比较注重,但测绘人才培养不仅需要高学位、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同时也需要实践能力强、生产经验丰富的教师。(6)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偏弱。测绘人才培养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学生在实践中并不能够很好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的实践能力停留在仪器操作的层面,这与市场需求尚有较大差距。(7)过分强调以知识为导向。虽然各应用型高校一直在强调以能力为导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依然是以知识为导向,特别是在测试时依然强调对于知识的记忆。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结合测绘学科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创新构建势在必行,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办学实力、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模式构建

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方针为背景,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测绘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专业特点,我们在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学生创新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以产学研合作为背景的测绘人才培养模式。

1.以产学研合作为背景的课程体系构建。产学研合作强调生产、教学、科研的紧密合作,其中教学为纽带,因此在教学环节需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科学制定。培养方案是每所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导纲领,近年来测绘技术发展迅速,测绘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技术也在发生变化。我们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产学研合作为背景,对人才培养目标、技能要求、实践安排等做了修订,并与产学研合作单位和用人单位进行了研讨,从岗位能力来倒推培养方案,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产学研结合。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的核心,我们根据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大大提升了前沿技术、新理论所占的比重,但是也没有摒弃传统,使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市场对他们的要求。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实纲和考试大纲,各类大纲从培养目标出发,对教材选用、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注重了课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专业课之间的重复与衔接,做到教学重点突出,注重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

2.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实行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表征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素质的高低。要体现产学研合作的精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改革:一方面在课程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由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工程理念,从工程的设计、流程、关键环节等方面,注重培养工程意识;另一方面,在生产实习环节,力求与产学研合作单位结合,让学生参与具体的工程实践,共同完成生产项目,是最好的产学研合作形式。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成课程改革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这与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并不矛盾,教师的能力高低与学生培养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践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关键。培养“双师型”教师不仅要看其生产经历,更要看能力,这种服务于社会、企业的能力,再加上作为一名教师的执业能力才是一名合格的“双师”。一方面注重有企业经历的人才引进;另一方面让教师深入企业锻炼,这种依托产学研结合,由企业和学校共建科研平台,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的方式,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最好途径。

4.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效果的体现。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学校可在场地、指导、考评等方面予以支持。

5.健全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保障机制。任何政策和模式的执行离不开健全的保障机制,要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和执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完善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首先,学校应在教学计划编制和执行时力求灵活,对于测绘专业而言,要注意季节以及合作企业的工程项目安排,灵活地调整教学执行计划;其次,对于践行产学研合作的教师和学生,在成绩评定、工作绩效考核等方面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激励;再次,在与企业进行联合的时候,对于项目选择、技术支持、生产投入等方面应有相应的制度约束;最后,学校和企业在成果转化、实践场所安排、经费使用等环节需要同合作企业共同制定相关的制度文件,在效果上才能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局面。

四、效果分析

通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在运行效果上,特别是应用型大学服务地方功能、成果转化、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展示了它的优势。第一,有利于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的发展趋势,开展产学研结合,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也能够提升高校自身的内涵建设。第二,有利于学生专业技术素养的提高。传统教育模式靠课堂教学来使学生获取知识,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够替代实际的操作技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生产时间中学习,有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思路,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最大改变就在于学生在校学习是将课堂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科技、工程项目中增长知识,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环境适应能力等等。第四,有利于加速高校自身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也起到了推进作用。

五、结束语

产学研合作测绘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推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人才培养的各种条件和环节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专业工作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提升了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使学校的发展更接地气,最终形成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是地方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德仁,邵振峰.信息化测绘的本质是服务[J].测绘通报,2008,(5):1-5.

[2]马俊海,周秋生,李秀海.测绘工程专业产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32(5):208-212.

[3]詹家民.测绘工程“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外教育研究,2012,(8):17-19.

第8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产学研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明确了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因素之一,一直是高职教育界关心的焦点。因此,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成为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内涵

1 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含义。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包括三层含义: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目的是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实现学校培养与生产需要的“零距离”衔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目的是掌握先进教育理论和方法,跟踪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院的科研实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目的是适应产业生产需求,加快应用技术推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2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开放式办学的特征,就是让社会参与办学,既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对学生进行生产实际训练,是学校与社会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有以下四个实质性要求: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以“岗位”或“项目”为结合点,将理论学习同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才的培养过程处于学校和企业、学校和社会两种环境下协调进行;把完成教育任务、培养人才和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统一于一个过程之中;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密切结合,融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服务装备制造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优势与难点

1 优势。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由具备条件的省部属中专校升格而来,长期以来,都有依托行业办学的基础。这些院校在当时的行政规划和行业领导下,一般都有如下特点:布局在装备制造类企业高度密集区;与区域内企业联系紧密;早期优秀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区域内的强势企业,并成为企业的中坚;在区域内有一定的社会声誉。另外国家明确了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行业发展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必将带动服务装备制造业的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

2 难点。随着产业升级,现在的装备制造类企业具有产业链长、技术密集、工艺复杂、协作配套紧密等特点,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克服以下难点: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细化实施问题;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及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寻求利益平衡点,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育人才问题;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划协调发展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以此作为突破口,采取的改革措施才具有普遍意义。

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措施

1 对接产业基地,创新“实境教学、学训三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境教学”指课程在校办工厂、理实一体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等真实工作情境中开展。“学训三合”指三年三阶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与订单培养相结合;专业关键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

利用学院周边的产业优势,结合原有的办学经历,逐步形成服务区域内优势产业的专业特色。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与区域内“明星”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对应素质与能力要求,企业全程介入,将公共学习领域渗透到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通用能力培养过程中,专项学习领域渗透到校内专项实习、生产性综合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重点体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放性特征,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从而设计出对接产业基地的“实境教学、学训三合”人才培养模式。

2 校企深度融合,构建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学习体系。首先,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实现三年三阶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第一阶段(一、二学期)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工业实训中心和相关企业,开展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第二阶段(三、四学期)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交替实训;第三阶段(五、六学期)在校办实习工厂、校外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单位分别进行专业岗位能力培养。

其次,在真实岗位上,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半年顶岗实习与订单培养”三种模式结合。充分利用校办工厂及合作企业资源,开展两种途径的岗位能力培养:一是在校中厂进行校内生产性综合实训后,在合作企业工作岗位上按照生产任务进行“顶岗实习”;二是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完成前四学期培养后,根据合作企业需要,灵活调整第五、六学期教学内容,开设企业培训包的指定课程,开展“订单”或“委托”培养。

第三,以大赛或企业项目为载体,进行学生专业关键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在专业关键能力培养基础上,以学生技能竞赛、企业生产任务或技术改造项目为载体,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构建专业关键能力培养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融合的培养体系。

3 实施四项措施,凸显人才培养模式的产学研一体化特征。首先,“四位一体”设计专业课程,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根据职业能力递进规律和课程教学目标,将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为岗位认知学习、真实载体教学、生产性实训、顶岗实践四个教学环节,分别在校办工厂、理实一体实训室、校外基地等真实工作环境中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实现三年三阶段工作与学习相结合。这种与岗位对接的“四位一体”专业课程设计是“工作和学习”结合的有效途径,解决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及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问题。其次,校企共建,实现人才培养与完成科研、生产任务有机结合。在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充分发展与技术服务性企业合作,兼顾企业培训、科研、生产等需求,共同建设专业和实训基地,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技能训练相统一,达到校企“双赢”。第三,实施“弹替,分段实施”顶岗实习方式,实现校企共育人才。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决定了顶岗实习是实现校企共育人才的最有效途径,而企业的实际困难(岗位有限、安全责任、运营成本等)成为实施的瓶颈,为解决这个难题,探索出“弹替、分段实施”的顶岗实习方案。“弹替”是同时与多家企业合作,根据企业订单、顶岗或生产要求,弹性安排教学与实习任务。“分段实施”即依据岗位分散性和多元性特点,分段实施,使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及订单培养都能在真实岗位上进行,实现三种培训的校企有机结合。第四,以大赛和科研项目为载体,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第9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

一、前言

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金融专业来说也是如此,但就目前来看,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单一性日益凸显,高校往往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学员共同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其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对于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来说,“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无疑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二、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目标定位不明确

金融行业发展迅速,相关知识理论更迭较快,在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但就目前来看,许多金融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过于注重理论说教,忽略了业务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脱离了社会实际需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思路脱节。

(二)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相较于国外金融高校来说,我国金融高校教师大多直接从师范院校到教师,缺乏实际的金融经历,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实践经验。此外,由于当前教育体制的问题,金融高校教师与外界的联系较少,与实际金融工作脱节,许多高校缺乏激励机制,没有为教师创造深入金融企业调研的条件[1]。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往往受到制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拘泥于书本,选择的素材缺乏生动性,教学模式过于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三)实践活动基地难以发挥作用

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都积极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来说也是如此,但从实际应用上来看,虽然许多高校实践基地建设比较完善,但缺乏有效的管理,实践基地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的参与性不足,金融专业的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化严重,很难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在为金融专业学生实习机会和实习场所的过程中,考虑到许多学生都不会真正留下来,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很难接触到金融企业的核心工作,只是安排一些单调的“打杂式”工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新生厌烦,实践基地并没有发挥对金融专业创新人才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的特点,应当构建开放性的实践教育体系,实现课内教学向课外实践的延伸,实现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1、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平台。对于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来说,其开放性实验平台的建立主要包含四个层面:(1)基础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金融基础课程单向实验以及语言学习中心接受训练等;(2)模拟实训:主要指的在校内的金融专业模拟实训,例如银行业务仿真实训、证券投资业务仿真实训等[2];(3)创新性实验:学校自主建立自主创新实验平台,与金融相关企业合作,设立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校企合作平台。首先,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金融专业实习基地,为金融专业毕业实习、岗位实习、创新专项实习等提供平台,例如长春财经学院每年大四学生就可以进入农业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进行实习,实习的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度,企业员工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学生能够尽快熟悉银行的业务流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二,建设双师型队伍,学校积极聘请金融企业实务专家在校兼职任教,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传授先进的金融专业知识,此外,金融专业教师也可以在企业挂职锻炼,例如理财经理、客户经理等,以此来让教师了解到一线金融工作的相关流程,积累实践经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效果。

3、建立社会实践平台。首先,学校可以根据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专业实践机会,以此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金融专业相关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结合金融专业课程进程进行专项的社会调查和专题调研,让学生了解金融发展趋势,充实学生的知识量,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3]。

4、建立探究性科研活动平台。首先,建立学生科研项目,科研与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应当对学生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给予资金支持,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在科研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论文,结合教师课题完成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5、建立学科竞赛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正确投资大赛、金融建模竞赛等,在竞赛中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此外,学校可以定期主板正确投资模拟竞赛、金融知识学科竞赛等,深化金融专业创新性人才的教育效果。例如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就经常开展保险营销大赛、模拟故事大赛等竞赛,且“模拟股市竞赛”会被评委了江苏省十佳优秀社团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构建合作育人模式

1、合作建设研究平台。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以及金融企业应当积极建设产学研合作研究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机会[4]。例如中山学院经贸学院就与政府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山市金融研究所、中山市经济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致力于解决金融行业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不仅深化了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效果,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创新人才育人模式的改革。为了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粗创新能力,促进知识传授向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转变,学校应当积极改革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育人模式,根据金融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建立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式模式、以及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金融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深化创新人才教育质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才就业的对接。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来说,“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从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合作育人模式构建等方面探讨了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中“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旨在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作用,深化金融专业创新人才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肖.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长江大学,2014.

[2] 代国忠,刘爱华,蒋晓曙,钱红萍.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17-118+15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