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阳光体育运动精选(九篇)

阳光体育运动

第1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2007年4月,面对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严峻形势,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件),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与我国现行的体育课程改革并行,不少人把它们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有必要理清二者关系,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加大实施力度。 1“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异曲同工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阳光体育”运动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针对学校体育采取的两个重要举措。二者在实施对象、最终路径和目标是一致的。 1.1以学生为实施的对象 尽管在表述上,“阳光体育”运动的对象多采用“青少年”,它与学生的外延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一点,我们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标题及行文可以得到印证。 1.2实现的最终路径都是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无疑要通过学校体育来完成。“阳光体育”运动最终目的实现也同样要以学校体育为平台。中央7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就说明了这一点。 1.3实现目标相同 都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增强学生体质。体育课程的表述为“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而阳光体育运动的表述为: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第二,掌握运动技能。新课程改革目标是“较为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高中生达到的目标“掌握2—3项运动技能”与阳光体育运动目标是“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基本一致。第三,二者都以学生终身锻炼为立足点,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和习惯。第四,二者对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时间做了明确要求:使多数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2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在实施主体、社会影响、效力上有所不同 阳光体育运动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牵头发动的,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现行学生体质下降问题而采取的重大决策,是向全社会发出的呐喊。表达了党中央对提高学生体质的高度关切和坚强决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政策性,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极强的号召力;实施力度大,影响范围广,在社会上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导向。实施主体除了学校,还涉及教育部门、行政部门、社会团体、家庭和其它社会各界。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主要是在学校内部,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进行的有关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革新和教学理念的改变。它是庞大的社会改革工程的一部分。其行为的性质属于教育行为,影响范围主要在学校。 3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二者互为目的和手段 3.1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是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手段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旨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促进其身体健康的规模浩大的社会工程。其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行政部门、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社会社团组织、家庭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合力。学校体育是阳光体育运动大会战的主战场,阳光体育运动目标最终要靠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来实现。因此,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是“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 3.2阳光体育运动是实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 阳光体育运动是为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而发起的。实际上,青少年体质下滑也正是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从1985年起,我国进行的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已经连续发出青少年体质下滑的警报。新世纪开始的体育课程改革一开始就直面这一难题,苦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青少年体制的下滑原因涉及到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单靠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难以遏制青少年体质下滑的脚步。由此,中央号召全社会的力量,发起阳光体育运动,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清障开路。 4阳光体育运动是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4.1阳光体育运动明确提出了解决青少年体质下滑的计划和具体要求 《通知》指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目标是“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时间期限为3年,达到的具体效果是:85%以上的学生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在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保证上,也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有目标无计划的不足,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4.2建立了明确的监督机制 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要求各地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结果进行通报。其二,实行督导制度。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定期监测,并对执行情况实行奖励和惩罚。其三,制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卫生条件和师资条件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 再次,完善考试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记录体系,并存入档案。初中以上的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加大体育测试成绩在升学中的权重。最后,加大财政投入,落实配套资金。中央决定设立专项资金,对阳光体育运动器材进行支持,重点帮组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配备体育运动器材。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p#分页标题#e# 这些措施,从源头上有助于解决体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领导不重视、计划不周、监督不力、经费短缺等问题,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助推器”。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是进入21世纪初我国学校体育中的重大决策。它以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改变着学校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对“应试教育”以迎头痛击,为学校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铺平了道路。

第2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体育——是培养勇敢者的天地;

体育——是荣誉的殿堂;

体育——是和平的使者;

体育——是生命的动力。

“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健康一辈子!”我们学校倡导我们要多锻炼身体。上个星期,我们南胡小学开展了一次阳光体育活动——比赛一分钟踢毽子,跳绳。虽然说我踢毽子得了个全年级第五名,跳绳得了个第二名,但我一点也不骄傲,等待着2010年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下午,举行了精彩的体育活动。“加油,加油……”这是我们全校在给参赛着助威呢!看到同学们这么辛苦得为我们呐喊助威,我们真的得好好努力,加油在加油。可是,我们班就有一个不认真的男生,他就是蔡少锐同学,他认为这次比赛不重要就没有努力,结果跳绳就跳了个八十几。嘿,我们真的不该学蔡少锐同学那样不尊敬体育,而相反我们应该尊敬体育,好好发展阳光体育!要不是我跳绳决赛断了一次绳,相信我跳得更好。

第3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课堂;发展

阳光体育运动是增强青少年体魄的有效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体育锻炼机会,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最终在促进体育课堂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笔者针对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促进体育课堂发展这一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阳光体育运动让课堂充满情趣

体育课堂是否充满情趣,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就小学生而言,游戏是他们最为喜爱的,因而教师就可以充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穿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借助游戏整合教学内容:单纯的跳绳是枯燥的,但是教师可以将其转化为形式多样的游戏,比如由单人跳转为多人跳,由跳绳转化为跳竹竿,且在跳的过程中还可以花样百出,让这一体育运动更像充满情趣的游戏。此外,广大小学体育教师还可以充分将时下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的一些休闲性、竞技性、新颖性的体育运动引进体育课堂教学中,如滑板、溜冰、独轮车、大众健美操等等。在丰富体育教学资源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从而通过情趣盎然的体育课堂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阳光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掌握技能

体育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运动技能,它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及自我锻炼能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于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运动技能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许多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未能掌握相关的体育运动技能,不能真切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因而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应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运动技能。

对此,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注重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运动技能,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无疑对其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带到户外,开展适合其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本技能的强化练习,令其夯实基础,稳步发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练习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实践中运用相关运动技能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自信心会更强,而运动技能的掌握及运用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三、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自我锻炼

阳光体育运动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着“阳光体育,健康人生”“我阳光,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天阳光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思想,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人数更多,项目也更丰富,而且阳光体育运动比体育课教学更加休闲、更加灵活。因而阳光体育运动更能让人们积极运动起来,并由此提高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而就小学生而言,阳光体育运动更能调动他们运动的积极性,并在锻炼过程中逐渐掌握技能,运用能力,对体育教师学习上的依赖越来越小。

另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比如:让学生轮流组织体育活动,在此过程中充分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不仅有体育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还有组织协调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趣味十足,从而在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基础上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四、阳光体育运动彰显学生个性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就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学生在身体素质、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正确认识到学生的这些差异,在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体育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比如:女学生可以组织健美操、跳绳等体育活动,而男学生则组织篮球、足球、滑板等具有挑战性的体育活动。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通过阳光体育运动来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积极通过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来促进体育课堂的发展。并由此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及实际运用能力,最终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育春.科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2).

[2]邓民科.浅谈阳光体育运动推动学校体育课堂健康发展[J].学园:教育科研,2012(10).

第4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一、常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

常规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跟上时展的新要求,并成为了当前阻碍中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常规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的口语传授,学生呆滞木讷的听讲为主,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必然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学中对抽象的体育知识感到十分的茫然,甚至不明白教师想要表达什么样的目的,这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依旧没有起到“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收获真正的健康三维观”,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依旧没有得到提高。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也会让体育教学的开展变得难上加难,甚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与要求[1]。

(二)重视学生的运动成绩,忽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当前的体育课程已经不仅仅是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最主要的发展前提,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社会适应。而当前的体育课程,大都以提高学生运动成绩为主要目标,并将学生的运动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健康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教学条件写培养出来的中学生,大都存在亚健康的现象,即身体虽然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了提高,但是学生的心理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注意力也不在学习上。

(三)师资力量不足,难以开展特色体育教学

在各大学校中,都存在这一普遍的现象,即一名体育教师分管若干个班级,班级之间甚至出现跨年级的现象。这对于体育教学的发展来说,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就意味着每一位体育教师的任务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就要重得多,或是因为教师的资历稍浅,在教学中难以出现创新点或是寻找到关键的突破点,让学校的体育教学依旧的停滞不前,最终导致学生的健康在经过教学后出现更多的问题。

二、阳光体育运动让体育教学更加“阳光”

在国务委员陈至立宣布“阳光体育运动”正是启动时,体育教学便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阳光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也让体育教学变得更加“阳光”。

(一)阳光体育让体育教学形式更丰富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而中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是越来越重要。以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各样的教学形式,比如体育游戏,体育竞赛等等,让学生在欢乐与竞技中享受欢乐带来的乐趣。比如现在的课间操已经不再是以前乏味的广播体操,而是逐渐演变成阳光慢跑与跳舞等形式,学生在这样的体育教学中身体更加健康,心理更加开朗,与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是越来越融洽。又比如,现在各大学校搞得有声有色的体育兴趣小组,也是在阳光体育教学的理念下诞生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组成兴趣小组,这样一来,既方便教师的管理,也方便教师的专业教学,让学生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了解的更多。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将阳光体育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二)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阳光体育教学在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已经为学生们将来的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上面提到的体育兴趣小组。在学生进入学校后,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选择兴趣小组,然后教师经过认真的编排与分析,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划分,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程与教学设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最专业的体育教学并获得更多的体育专业的知识,并在每一学期的开始,让学生变换自己的兴趣小组,从而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达到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自觉锻炼的重要性,为将来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正确的符合人才培养的健身教育观念[2]。

第5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一、武术运动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1.武术运动深受青少年学生的青睐。

当代的影视功夫巨星成龙.李连杰是无数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了强有力的动力,通过教学实践感受到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学习兴趣的保持是最持久的,每次学生学会一个动作或是一段拳术总是缠着老师教下一个动作或是拳术,学完拳术又想学器械,学完器械又想学对练,在不知不觉中武术运动成为了学生想学愿练的终身体育的忠实伴侣。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这就促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体育教学大纲中把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求,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武术运动中丰富的练习内容和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的与武术运动结缘。

武术练习的形式多样,一般有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单人练习和双人练习等,在练习内容中有基本功练习,套路练习,基本功包括上肢练习、下肢练习、腰部练习、跳跃练习、平衡与跌扑练习、组合练习(五步拳)、功力练习等;套路就可分为拳术、器械、对练三大类。在现在的学校教材中多以拳术、器械、武术操为主,这些练习提高了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受益在其他运动项目上。

3.武术运动有较强的防身自卫功能。

武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练拳习武,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学习一定的攻防格斗技术。掌握防身自卫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灵活和对意外情况的应变自卫能力。武术以攻防动作为主要内容而存在,攻防动作就是它生存发展的土壤。武术教学大部分是以套路为主,武术教学中,学生对于动作难易程度不在乎,更加关心的是武术的攻防作用,它是否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防身自卫.就象为什么朝鲜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能在我国广泛开展,甚至风靡全球,就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攻防技击性。人们对武术感兴趣是因为武术的攻防技击性,所以武术的攻防技击性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我们在武术教学中就应该将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性讲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普及推广武术。

二、武术运动有利于在学校普及开展

在学校开展武术运动与开展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受时间和气候的影响较小,古人有“闻鸡起舞”的优良传统,学校一般可安排在清晨.这不但可使青少年学生养成早起早睡的良好习惯,而且“一日之际在于晨”早晨空气清新,学习工作还尚未开始,晨起而练正好奠定一天学习的精神基础.然而,既是业余训练,晨练的运动量就不易过大,以通身畅快,略感疲劳即应结束,并且还应距上学的时间略早些,以便有所调整和平复。

其次,也可以利用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最后,也可晚上锻炼。晚上练要在饭后半小时才可开始。结束后要修整半小时到一小时才可睡眠。学校也可以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和课程安排制定适合学生的锻炼时间和练习强度。如果遇到恶劣天气还可在室内进行。

武术运动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不论学校还是家里只要有一块空地就可做为武术运动的活动场所,这对于很多缺乏运动场地的边远山区学校来说无疑是首选的运动项目。

练习器械也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如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刀术、剑术练习中就可以根据器械尺寸用木板教学生自己制作或用木条代替,这样一来降低了器械练习的风险,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也不用为没有器材上课发愁。

武术运动在学校体育中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武术教学历来讲究“身传口授”,即教师要注重直观的演示,身体力行,多以领做为主,配合语言提示,恰好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最易被学生接受,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习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武术运动注重内外兼修, 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

“与西洋体育相比,武术注重形体锻炼之处,还讲究精、气、神的内在运动,她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伍绍祖语)。练武讲究武德,尊师重道,尚武崇德,强身养性,不持强凌弱。尚武指倡导与参与武术锻炼,以求强身健体,自强不息,培养勇于面对现实的竞争意识.崇德指推崇道德修养,诚信正直,谦和忍让,见义勇为,遵守社会公德。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习武以德为先”说明武术练习历来十分重视武德教育。尚武崇德的精神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6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关键词】阳光体育学校体育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199-02

一 前言

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和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与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视力不良率,中学生已超过2/3,大学生则高达83%。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据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大多数以新闻报道、总结等形式展示成果,理论指导较强,但缺乏实践性指导;专门研究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论文较少,缺少对基层中小学的具体指导。本文对兴国县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建议,为促进兴国县各中小学更好地丰富阳光体育运动和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兴国县中小学的阳光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名不同乡镇的体育教师为访谈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检索与本文相关的“阳光体育活动”论文共114篇。通过“谷歌”和“搜狐”网页检索与本文相关的文献20篇。

运用访谈法向兴国县随机抽取20所不同乡镇中的小学教师进行访谈,就兴国县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体育教师上课态度、开展的体育项目内容和活动时间等进行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整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三 结果与分析

1.阳光体育运动概述

阳光体育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以增强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一项体育工作。阳光体育是以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载体的一种体育锻炼形式。

2.兴国县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

场地、器械情况:城乡中小学运动场地面积差别较大,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场地标准要求的,县城中小学较多,乡镇中小学普遍达不到要求。重点中小学在场地、器械等硬件设备上明显好于普通中小学。场地、器械装备与体育教学内容及课外体育活动需要的比例不协调。

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情况:有95% 的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时间是每次30分钟以内,主要以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为主要内容;有90%的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形式以班级或集体活动为主,个人自主锻炼的人数非常少。

3.兴国县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制约因素

第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通过对兴国县中小学的访谈调查发现,有90% 的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思想认识不足。体育教师只着重于以提高运动技能为目的进行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第二,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单调,缺乏创新。调查发现,有93.5% 学生认为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项目单调、形式单一,除跑步、做广播体操外,其他体育项目开展较少,尤其缺乏对球类、体育舞蹈、韵律操类等项目的开展。这些因素严重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开展体育项目的硬件设施匮乏。调查发现,84.9% 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认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健全,直接影响了体育项目的开展。由于这一因素的限制,有很多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受到限制,制约着体育运动项目的广泛开展。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在调查中发现,兴国县乡镇中小学,特别是小学专职体育教师普遍较少,乡小学才一两个专职体育教师。由于这一因素的限制,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无法开展。

4.兴国县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对策

第一,加强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研究学习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游戏的创新等理论知识,重视体育技能的培养,使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完美结合,创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开发体育资源。改造体育设施和场地,为中小学提供体育锻炼必需的保障,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条件。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大经济投入,进行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配备,还要因地制宜地结合校内与校外体育设施与器材、学生自制体育器材等方式,使学校在改善体育教学环境时广开渠道、多方筹措。

第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角色转换。在体育课堂和课外体育锻炼中,教师应热情、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多鼓励、多支持,充分发扬学生的特长,相信他们的潜力,体育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体发展为中心,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第四,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开展地域特色体育项目。学校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时,要对学校体育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牢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把校内和校外体育资源整合起来,把课外和课内结合起来,给予学生相对宽松的时间和空间。同时,阳光体育持久有效地开展,还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开展特色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让校园的阳光体育真正得到阳光,使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更加阳光,培养学生自觉形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进一步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四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增强青少年体质问题刻不容缓。兴国县中小学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积极响应国家的新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落实的实际行动中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兴国县中小学体育项目的硬件设施匮乏、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单调、缺乏创新。

2.建议

兴国县政府和体育局等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小学的资金投入和政策照顾,特别是对贫困的农村中小学,以保障学校在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经费的充足。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各项评价指标,完善奖罚制度和做好体育监督工作,积极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中发〔2007〕7号

[3]陈至立、周济等.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6(12)

[4]周济.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学校体育,2007(1)

[5]毛振明、赖天德.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关键词:高校 阳光体育 述评

1 概述

伴随着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金牌榜第一的身份,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又以奖牌总数第二的身份勇夺佳绩。与我国奥运健儿摘金夺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大幅度滑坡,特别是当前的大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令人堪忧[1]梁启超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可见青少年学生的身体,不仅仅是隶属于个人的身体,更是民族的身体、国家的身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国家、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针对当前我国在校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局面,国务院下达中央七号文件,通知指出,为全面贯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学者们对阳光体育的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通过对学者们的研究论文和成果进行梳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2 关于阳光体育的研究

2.1 关于阳光体育的内涵研究 关于阳光体育的内涵,教育部官方文件[1]解释为:阳光体育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享受阳光的温暖、享受运动的快乐,让运动给学生带来快乐,带来健康。黄祖林[2]认为阳光体育运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覃少菊[3]将阳光体育概括:“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的体育健身计划,是与建设和谐社会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战略规划。它的重点实施对象是青少年,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以上对阳光体育内涵大多依托教育部七号文件并对其进行内涵的诠释。就是针对学身体素质下降的局面,让学生总出教室,走向自然,进行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对此也有学者对阳光体育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的见解[4]。

2.2 关于阳光体育开展现状的研究 聂盼[5]对北京市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进行调研指出:①北京普通高校存在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运动,85%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体育技能。②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是仅少部分学校经费紧张,场馆开放时间和收费以及体育器材都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这都是阳光体育开展的制约因素。③重点高校和非重点高校在师资和场馆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师资力量和经费支持力度都要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水平,北京阳光体育开展并不能代表全国阳光体育的开展。

唐克己[6]发现阳光体育在高校的开展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各高校并没有严格全面的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随着时间的迁移,良好的阳光体育舆论氛围变得淡薄;在组织领导层面上缺乏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瞿惠芳[7]指出:当前阳光体育运动存在“虎头蛇尾”现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效果参差不齐。大部分流于形式,仅有少部分学校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王凤春[8]以聊城大学为例指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随意性较大;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需求量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和次数达不到相应要求;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单一;早操流于形式,锻炼和教育效果差。

2.3 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研究 当前制约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因素具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社会因素的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家庭来自学校本身体育教学的影响。肖文在[9]指出当前影响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因素:领导的重视程度;当前学生的自我锻炼习惯;高校场地器材不足;高校体育师资相对不足。张自强[10]指出当前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为:一是学校场地器材缺乏;二是对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缺乏有效组织与指导;三是大学生缺少一起进行体育运动健身的同伴。除此外,学生学业压力大、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也是制约和影响大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郝小刚等[11]指出:学生的“健身意识”是制约“阳光体育运动”的首要障碍;体育场地的缺乏使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得不到保障;课程时间段混杂,课外时间得不到保障;“上级压力”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分太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校的实施大打折扣。归纳起来当前制约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主要为: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重文轻理观念;学校体育设施的对学生参与的满足程度;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学校开设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单调性等。

2.4 关于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对策研究 冯唯锐[12]等提出:应将“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导思想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树立融教学、锻炼、竞赛于一体的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建立了选项分层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显然这种模式有利于高校体育运动的开展,但对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整体系统规划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不是每个学校都能达到。瞿惠芳[13]等提出:明确阳光体育推行的责任主体;鼓励阳光体育的实施主体创新,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完善阳光体育在校园推行的监督机制。显然明确阳光体育运动的责任主体,鼓励创新有利于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监控,防止形式主义的套路;对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主体创新,则有利于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展望

3.1 阳光体育运动发展要具有系统性 当前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看起来是学校体育的问题,然而从社会角度看,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下降是一个从社会-家庭-学校体育的一个系统问题。在学校体育中是一个从体育课-课外阳光锻炼-各种类型的阳光竞赛的系统问题。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要考虑到系统的一系列问题,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再到整体进行系统规划。

3.2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要具有创新性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多年,其效果有目共睹,然而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最根本的问题是阳光体育运动参与形势的陈旧性,不能满足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因此需要从学校体育课入手,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势入手,从阳光体育竞赛的举办形势入手,不断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和创造力。

3.3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要具有长效性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远政策,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形式主义现象,也有应付主义现象。要真正将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到实处,一方面要加大资金、师资力量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监督机制,例如采取对高校学生定期抽查的措施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7-04-26.

[2]黄祖林.从阳光休育的内涵与特征审视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92-94).

[3]覃少菊.“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3).

[4]陈晓.关于“阳光体育运动”本质的再思考[J].考试周刊,2009,(107).

[5]聂盼.北京市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B],首都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1.5.

[6]唐克己.山东省高校开展阳光体运动现状对策与研究[J].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8.

[7]瞿惠芳等.大国崛起看中国学校体育中的阳光体育实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0.

[8]王凤春.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解析与重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

[9]肖文.江西省普通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体育教育[J],2012.4.

[10]张自强.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现状调查与深入开展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5.

[11]郝小刚.“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的“冲突与共融”,首都体育学院学报[J],2011.9.

[12]冯唯锐等.“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7.

[13]瞿惠芳等.大国崛起看中国学校体育中的阳光体育实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0.

第8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模式 推广 小学

“阳光体育,健康人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这种运动模式的提出,基于我国近些年不乐观的健康监测报告。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近视率、肥胖率普遍提升,小学生的耐力和体能素质普遍下降,加之我国小学教育体育课程较少,体育设施配备不齐全,使得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在小学阶段提倡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教育,正是为了把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快乐地走向操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体育运动中吸取能量,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阳光体育运动,能够使小学生从被动的运动走向主动的运动,从而养成乐于运动的习惯,终身受益。

一、小学阶段推进阳光运动模式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孩子发展的基础阶段,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是体育运动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生近些年来的课业负担不断加重,课余时间较少,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近视、肥胖的小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在小学阶段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正是贯彻了教育部的号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不单单重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小学生养成乐于运动的习惯。

阳光运动模式的推广,正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佳体现,它以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体育运动的重点,结合多样的体育运动形式,使孩子在快乐中享受体育。小学的阳光体育教育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学生喜欢怎样的运动课模式,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阳光运动模式在小学体育教育的推广,能够使学生作为体育课堂的主体,能够使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小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小学生的个性、运动技能以及意志力,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阳光运动模式的推广是对传统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在传统小学体育教育的基础之上,扬其长,避其短。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小学体育教育的弊端,在传统体育教育中,课堂中老师是主体,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体育课往往表现为一种“被迫的运动”,而阳光运动模式的推广,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是老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阳光运动对推进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阳光运动模式推广存在的问题

由于阳光体育运动是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模式,其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与以往的教学目标有所不同。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因为教育体制的因素,小学的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始终无法撼动,都是“一切服从于科学文化教育”,体育运动的教育往往不受重视,甚至有的学校的操场就是一片空地,没有任何运动器材,这种教育模式和教学观念,都使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举步维艰。

由于我国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往往许多班级的体育课都是由一个老师教授,有的老师甚至还会承担其他的教学任务。阳光体育运动,则需要老师花费很大的精力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备案课堂教学内容,甚至有的新颖运动形式需要老师花费时间去学习,再来教授学生。老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之无法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丰富体育课堂,这是阻碍阳光体育运动进行的重要客观因素。

阳光体育运动提倡引进多种样式的体育运动形式,但是引进的体育运动要简单、易操作危险系数低,适合小学生。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难度系数不高,而且容易学习,对于改善体质有着极大的作用;健美操是一种相对新颖的运动形式,传统思想认为健美操不适合孩子,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健美操有利于展现孩子的活力,活动身体各个环节,增加身体柔韧性;队列比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但是由于现阶段思想的局限,多样式的体育运动很少被引进。

阳光体育运动是以多样的运动形式为基本特征的,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仍然缺乏多新颖的体育运动形式,依然在沿袭传统的体育教育方式,踢足球、跑步以及拍篮球仍然是体育课教授的重点内容。另外,体育课的形式也趋于单一,仅仅是老师教授,学生模仿,缺乏师生互动,更是缺乏一些趣味比赛,无法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三、阳光运动模式推广的可行性措施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模式,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体育教学课程,树立牢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小学体育老师应该积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必须避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运动的意识,使学生养成终生运动的习惯。

2.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阳光体育运动的课堂教学是在一种师生关系融洽、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进行的,阳光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是为了学生有一颗阳光的心。愉快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孩子们在快乐中运动,因为运动而快乐,也能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被迫运动”的尴尬局面。小学体育老师要注重把快乐带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有一个放松的心情,正式运动之前要进行课前热身运动,老师可以讲一些关于体育趣闻笑话,充分活跃气氛。

3.引进多样化的运动形式

阳光体育运动要充分体现其多样化的运动形式,要实现师生的平等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引进新颖的运动形式,同时又要适合小学生,这样才有推广的价值。诸如队列操、健美操、太极拳等简单易行的体育运动形式,同时,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赛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积极参与运动,组织运动,积极发言,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

四、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模式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多样的运动形式,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先进的理念,弥补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孩子们自主锻炼,乐于运动。但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存在一定的阻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希望本文提供的建议对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蕾.关于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02):55-58.

第9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一、走向自然,沐浴阳光,构建绿色阳光运动观

生态式阳光体育运动观强调人的主体性发挥,并将体育运动纳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认为体育只有根植于自然生态系统中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在阳光下组织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不仅仅是限于空间上的户外活动,还要在环境选择上下工夫。摒弃传统封闭式操场教学的局限,推动阳光体育可持续发展。

比如:以“前滚翻”教学为例,其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并提高学生对身体的掌控力。教师选择了充满阳光的绿色草地作为学生锻炼的场所,利用草地的柔软性帮助学生完成训练。为了让学生掌握训练的要点,教师首先教授学生徒手操:头部运动、肩绕环、腹背运动、腰绕环。让学生在阳光下、绿色环境中享受自然环境对人的恩赐,实施有氧运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选择阳光指数、绿色指数均高的环境进行锻炼,以转变学生局限于体育课堂锻炼身体的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生态化的阳光体育运动观。

二、调适心理,养护心态,构建全面的阳光运动观

人是生态式阳光运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阳光运动要符合人自然成长的规律,顺应人成长的自然天性,主要包括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谐的阳光心态等。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化教学策略,如体育游戏、精神激励、心理暗示等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让学生体会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

比如:以“立定跳远”教学为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的发展,要求学生掌握跳跃的操作要点,让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起跳、脚跟着地、落地平稳。教师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从而让学生体会学中玩、玩中练、练中创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体育运动理念。游戏中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精神上得到放松,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实现阳光体育从身体到心理的全面阳光。

三、生态开发,优化项目,建构开放的阳光运动观

生态式阳光体育要在原有体育项目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根据地域化的资源,让老游戏焕发新的生机,并吸取科学的元素,进行创编,大胆地将音乐、美术、表演、民间艺术资源、时尚元素等整合到体育项目的开发中。如轮滑、滑板这类受小学生欢迎的时尚运动,也应引入到阳光体育中,彰显阳光体育的时尚魅力,形成开放性的阳光体育运动理念。

比如:以“仰卧起坐”教学为例,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培养学生灵敏性、速度性等。由于仰卧起坐通常是固定在垫子上练习,而这种反复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失去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将滑板车引入到教学中,通过滑板车比赛,锻炼学生对方向掌控的灵敏性和奔跑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弹跳能力的发展。这一创新运用,迎合了学生的喜好,激起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重塑学生体育运动观念,从而构建时尚、开放性的阳光运用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