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展服务范文

会展服务精选(九篇)

会展服务

第1篇:会展服务范文

关键词:会计服务公司 发展对策 运行原则

一、会计服务公司的总体构想

针对会计信息公允性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立场应该中立,从而形成会计人员的立场中立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应该成立会计服务公司,也就是由独立于委托者和者及其国家等相关者的会计信息“加工公司”。总体构想如下: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应委托会计服务公司进行加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由企业内部会计进行加工。会计服务公司的委托权在于董事会及经理人员的协商,会计服务公司的监督权在于国家制定的有关会计服务公司的法律,会计服务公司是一个企业性的自律性经济组织,既然是企业,就应该由企业的运行机制来约束。

二、会计服务公司发展对策

1.会计服务公司的运行原则

会计服务公司既然是以“企业”的形式存在,必然要有一定的运行原则进行限制。根据企业与会计行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条运行原则:一是建立健全会计法规及其制度,形成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多种会计规范形式并存的会计法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会计服务公司的注册登记制度、破产制度等,建议会计服务公司应该采取双重登记制度:首先,要在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登记(如公司的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等),以保证会计服务公司的业务上的合格性;其次,必须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以保证会计服务公司的企业组织的合法性(如资本金的额度、抗险能力等)。三是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市场,包括会计人员进入市场的资格认定、会计人的协会、会计人市场的配套法规(应包括会计人的职责和权利的规范、会计人协会的有关法律)等,以保证会计服务公司的人员录用。四是建立企业聘用会计服务公司的管理机制,包括聘用及解聘的权限界定(应由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协商,单方决定无效),会计信息的加工费用支出应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等。

2.会计服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及内容

会计公司服务对象应是社会各类经济实体,主要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非国有经济的企业公司及个体工商业户等。其具体业务主要包括: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经营活动,进行会计监督;根据服务单位特点协同服务对象拟定会计业务实施的具体办法,制定会计核算规程;根据服务对象要求,参与草拟财务计划预算,进行会计分析。

3.会计服务公司的收费标准及结算方式

会计服务公司应按提供业务量的数量为收费依据,可具体以提供工作日数为计算标准,绝不能以服务对象实现收益为计算收费标准,结算方式应由服务对象按月以货币资金形式支付给会计服务公司而非会计人员。具体的收费标准及结算方式应在签订的合同中列明,以避免发生纠纷。

4.会计服务公司的具体运行步骤及方法

第一,会计服务公司必须依法申请、批准、登记组建。第二,会计服务公司人员的聘任。第三,会计服务公司领取执照后,可向社会承揽会计服务业务。

首先,必须由会计服务公司法人代表与被服务单位进行协商,签订服务合同,规定各自的责任与权利。合同必须载明会计服务具体业务范围、内容、时间、收费标准、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服务对象必须提供会计核算所需要的工作环境及办公用品,如实告知会计人员本单位的经营状况,根据会计人员所制定的核算程序责成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严格按会计核算程序处理业务。合同必须经公证处公证,以便于发生纠纷时合理解决。

其次,会计服务公司依据合同规定,向被服务单位提岍服务,或者进入服务单位,依据服务对象特点,协同单位管理者建立该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具体包括日常反映经济业务的帐、表、证的填制、传递、保管、存档,及时记帐填报会计报表。同时应单位管理者的要求,进行会计预测、分析,但不参与决策(决策行为应由企业内部履行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职责的部门实施)。

5.会计服务公司的宏观管理

由于会计服务公司提供的是会计核算业务,若其行为不当,就可能给服务对象、投资人、国家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会计服务公司的宏观管理。为了使会计服务公司健康发展,在发展初期就必须走规范化管理之路:首先,要依法管理。财政部门应制定必要的行业规章,特别是有关会计服务公司组建、管理、会计核算的方法程序等。其次,财政部门要把好会计服务公司的审批、检查、审验关。可每年分两次抽查,年底进行审验。凡审验不合格者应予以注销,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查审验结果,促进会计服务公司的优胜劣汰。

6.会计服务公司的业务风险保证金制度

会计服务公司设立之初就必须建立业务风险保证金制度,业务展开后,要按规定从营业利润中按比例提取业务风险保证金,主要用于因会计人员工作失职给被服务单位造成损失时给予一定补偿。应予补偿的项目、金额必须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对失职人员,会计公司也应追究责任。

三、会计服务公司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会计服务公司正常运转,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会计法律责任

会计服务公司承揽的是会计业务,这就意味着会计公司承担法律责任、业务风险肯定大于其他行业。哪些责任属于会计服务公司承担、哪些属于服务对象承担,必须明确。作为会计服务公司,必须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被服务单位经营状况,提供会计报表、帐簿、凭证等会计资料,应服务对象的要求进行会计分析。被服务单位应严格按会计人员制定的会计核算程序进行业务处理,依据有关资料进行决策,会计服务公司对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及时性、合法性负责,对于业务活动本身的合法有效性由服务对象负责。

2.会计服务公司发展之初,财政部门必须加以正确引导、扶持、监督管理

目前,可由财政部门牵头组建会计服务公司,为社会提供服务。三五年内使会计服务公司独立运行,经济上脱离财政部门,使全社会会计业务均由会计服务公司承担,最终形成跨地区乃至全国性大会计公司,这也便于行业宏观管理,避免因业务风险导致会计公司破产。财政部门应不断完善会计法规,约束会计服务公司的行为,使其健康发展。

3.会计服务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审计主体,主要从事社会审计业务,尽管也从事会计咨询、记帐等业务,但其根本职责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鉴证、评价。而会计服务公司主要从事会计核算业务,两者有本质区别。会计服务公司作为一般公司,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同时业务也可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赵杰,曹湘平.当前会计公司的利弊分析[J].财会研究,2006,(11)

[2]范雅玲.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建立专业会计公司[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0).

第2篇:会展服务范文

关键词: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机制

公共服务社会化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英美等国政府开始推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西方各国战后采用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全面干预,导致政府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政策失效,从而引起政府的信任危机、管理危机。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给各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西方许多管理学者看到私营部门的管理精神、创新意识是卓有成效的,并将之引入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公共选择理论和管理主义(又称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强调竞争,认为竞争能够提高效率,通过竞争可以打破垄断,并迫使公营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要做出反应,从而实现消费者与“公众”,给公众提供“用脚投票”的机会。管理主义最核心的思想是认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有共同的本质,可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来改造公共管理。

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社会化方面进行了多样化尝试,并在局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推动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的有利条件有以下几点: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第三部门”日渐壮大成熟,为公共管理社会化奠定了一定的社会条件。政府和社会组织体系之间开始建立新型的伙伴关系,为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服务社会化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行政手段在弱化,社会渐渐从行政的一元化中分离出来,各种社会中介组织进一步发育、发展,他们正在逐渐成为民间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力量。社会关系分化速度加快,各种新的利益群体重新组合、构造,正寻找新的利益表达途径。广泛的社会参与要求已经动摇了“单位”和“部门”在某些领域中的特权。

政治体制改革为公共服务社会化创造了体制条件。通过改革,政府逐渐转变了管理方式,管理的触角正从微观管理领域收回而转向宏观管理领域,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变单一管理为多元管理、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使得公共服务社会化在管理制度层面上成为可能。

行政文化环境的演变为公共服务社会化提供了文化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精华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不断整合、相互渗透,对公共行政系统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心理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主、公平、效率、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已成为行政文化的主流。

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的策略

虽然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但作为一个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我国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只能根据我国的国情,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纯粹的公共产品在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很难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纯粹的公共产品,所以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只能从政府间接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内进行,不能盲目主张政府从社会中全面撤退。当前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工作重心应放在以下方面:

在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凡是属于经营性或竞争性的项目应当营造市场竞争机制。传统的观念认为,微观经济领域应该由私营企业承担,而公共服务领域则应该由政府垄断,所以公共服务、公共工程等公共经济项目由政府独揽,由此形成公共经济领域的主体单一化,暴露出其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低下的弊病。公共服务社会化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政府职能外移,将不必要由政府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移交给社会组织、“第三部门”,由社会组织向社会直接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权限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家庭、志愿者组织等应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从而形成一种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格局。一方面,通过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逐步分散或委托给社会组织使政府能够下放行政权力、简化政府职能、减少政府业务、加强政府监管,实现降低管理成本、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绩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社区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等社会公共组织健全的社会中,市民可以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共管理当中来,使公众的利益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体现出来。

放松对市场的限制,扩大准入的领域。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放松对市场的限制,不断扩大市场主体准入的领域。国家出于特殊目的对金融、出版等领域的外商投资进行限制是必要的,但绝大部分制造业领域,尤其是竞争性领域不应多加限制。比如在交通、能源、通信、电力等领域,目前在市场准入方面依然限制较多,不利于这些行业的发展。在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除少数特殊行业和部门外,大部分行业要放松政府的准入限制,减少政府的审批制度,最大限度地打破行业、部门的垄断,让市民在市场上行使自由选择权即“用脚投票”来使公共利益得到满足和实现。

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公共事业的多元化、社会化与民营化,逐步消除公营独占事业的局面。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可以在全社会中培养起一种主体意识,从而彻底走出对国家、政府的依附心理,进一步地激发社会成员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有效地监督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另一方面,事业的多元化便于生成新型的制度模式,使从事公共物品供给的单位、组织拥有了独立自主行动的权利,优化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

加强对公共服务社会化的监督。在肯定公共服务社会化是政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的同时,也需要看到,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公共服务社会化在现实中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社会公平、公共服务缺位等问题。基于公共服务社会化所产生的问题和公共服务的政治性质,在公共服务社会化过程中,政府要承担以下管理责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行政体制。制定行业服务规划政策、服务标准、质量要求和收费标准,建立公共服务资格认证和登记制度,强化政府的监督管理责任。确立公共服务全体国民待遇制度,使公共服务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特别要关心弱势群体的需求。政府要接受社会公众的投诉,对违规机构做出相应处理,以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对公共服务提供缺位问题,政府应通过授权、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政府资助等方式吸引和鼓励“第三部门”投入到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领域,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调整政府资助对象和数额。

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应该是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社会化。目前,经济市场化取向已有了共识,而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政府机构的改革上,更多地是从政府自身需求的安排,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较好的互动关系。不实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就不会彻底。

参考文献:

第3篇:会展服务范文

聂凤有是吉林省辉南县人,2002年始到农安县投资创业。几年来,累计在农安县投资达亿元以上,为加快农安县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当选为长春市人大代表。

聂凤有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并能把所学理论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2001年适应经济发展形势,主动从辉南县城建局副局长的岗位上辞职下海,自己成立吉林省凤有实业有限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多年来守法经营,照章纳税,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聂凤有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较强,能够从全国经济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不断扩大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努力增加群众就业岗位,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聂凤有响应政府号召,热心公益事业,不论是在政府部门工作,还是自己创办公司,他都坚持维护职工利益,关心群众疾苦,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特别是拥有一定资本之后,他积极投资兴办非赢利性的教育事业,2002年投资2000多万元承建了农安县实验小学,2003年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了长春大学外语学院附属中学,2006年和县政府共同投资6000多万元(其中凤有公司投资3500万元)兴建了农安职业教育中心,几年来减免学生学杂费达100万元以上,为农安县的职业教育发展和提高劳动力素质贡献了力量。

农安职业教育中心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可容纳5000名学生在校就读;学校现有教学班50个,学生2500人,教职工260人,开设16个专业;目前,是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在校生总数最多的一所县级职教中心。工程竣工后,经投资双方共同协商,聂凤有出任农安职业教育中心董事长,一年来,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办学上,农安职教中心全面快速发展,使中心同时具有职业教育、初高中教育、短期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四项功能,实现了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为域办企业服务和为域外企业服务相结合。年初,农安职业教育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中等职业教育重点校,5月份全市职业教育现场会在农安召开,12月份全省职业教育现场会在农安召开,韩长赋省长亲自到会讲话,充分肯定了聂凤有积极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的善举。一年来,农安职业教育中心共接待视察、考察、参观团队40余个,得到了省、市、县领导和全县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4篇:会展服务范文

发展态势喜人

从促进贸易的视角看,会展活动主要是指与贸易有关的研讨会、论坛、展览会以及交易会等。伴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会展活动十分活跃。

服务贸易类专题研讨会和论坛快速发展。大量与服务贸易相关的专题研讨会与论坛为满足服务行业的贸易需要应运而生。不仅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福布斯财经论坛、全球财富论坛等世界知名综合性论坛都非常关注服务贸易的发展,相继举办了大量与服务贸易相关的论坛和研讨会,而且很多专业领域的服务贸易论坛同样发展迅速,并成为推动行业信息交流和上商业贸易的重要平台。以美国的Garlner外包峰会为例,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每年的Gartner会议都会邀请著名的专家分析全球IT外包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会议,外包服务发包商和承包商既能有效的把握外包业的发展脉搏,又能深化彼此问的了解,加强沟通与合作,极大地提升了全球IT外包业的交易机会。

服务贸易类展览会发展稳健。资料显示,2006~2009年国外服务贸易类展览会共有1549场,占同期全部展会的比重为10.5%。从具体的年度看,服务贸易类展览会数量与全部展览会的数量变动呈现出较高的同步性,贸易类展览会占全部展览会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0%左右。

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服务贸易类展览会近年来不仅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而且服务贸易展览会占全部展览会的比重远高于国外。对中国2007~2009年的展会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共举办285场服务贸易展览会,这一数据2009年已经上升到334场,增长速度远高于国外;另外,国内服务贸易展会占全部展览会的比重2007年至2009年间,基本维持在20%左右,大约是国外的2倍。

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品牌展会逐步形成。伴随着服务贸易类展览会数量的增多和竞争态势的日趋激烈,许多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展会脱颖而出。如德国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Transport Logistic)、德国汉诺威举办的国际信息与通讯技术博览会(CeBIT)、英国励展集团的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博览会(IBTE)、日本东京动漫博览会、韩国首尔电子游戏大赛及产品博览会、世界广告大会、世界建筑师大会(UIA WORLD CONGRESS)、世界会计师大会(WCOA)以及伦敦创意展览会等,这些项目目前已经成为服务贸易行业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促进服务贸易中发展

会展业是促进现代服务贸易最好的平台之一,通过参加会展活动,与会者可以有效实现提高公司知名度、搜集信息、推介新产品、发现新客户及获取订单等商业目标。具体说:

有效降低服务贸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在传统的贸易过程中,企业为了达成交易,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及金钱,其中为获取市场信息而投入的成本是企业交易费用的最主要构成部分。由于服务产品的无形性,使得服务企业在对可交易对象进行搜寻以及对搜寻到的交易对象进行资历与可信任度调查中需要投入的资源远大于货物贸易。会展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贸易平台,最基本的特征是信息高度集中。以展览会为例,在没有展览会作为贸易平台的情况下,服务产品的生产者和需求者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来寻找可交易的对象;而在以展览会作为贸易平台的情形下,组展商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将数量众多的高质量参展商与专业观众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互相交流信息,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缩短参展商与专业观众的信息通路。在这一平台上,组展商代替参展商与专业观众成为信息的搜寻者,它能大范围搜寻高质量的交易者,并将这些搜寻成本分摊到每个参展商与观众,因此,这些企业支付相对较低的费用就可以享有这个庞大的信息平台、会展活动这种信息高度集中的特征能有效降低服务企业的交易费用。

有效减少服务贸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新制度经济学假设人是有限理性的,并且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有限理性是指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使得在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理性是有限度的;而机会主义意指人在经济活动中会倾向于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来谋求私利。由于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的存在,导致市场交易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由于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同步开始和结束,一般不具有实物形态并且无法被储存,因此服务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更加明显,人们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来谋取私利更加容易,因此服务贸易过程较货物贸易过程存在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会展活动的介入,可以有效降低服务贸易过程中的这种不确定性。以展览会为例,参展的服务贸易企业与组展商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一一”的关系,服务贸易企业付费让组展商代替其搜寻市场的其他高质量交易主体,并通过参加展览会大范围地与其他服务企业面对面的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市场主体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是由于展览会现场聚集了大量相关行业内的企业,如果某家服务企业在展览会上实行了欺诈行为,那么这家企业在长期内将会失去更多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即通过展会这个平台可以加大服务企业欺诈的机会成本,进而减少企业欺诈的可能性。

是服务贸易企业最有效率的营销平台之一。与其他诸如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宣传媒介相比,会展活动具有专业性、真实性、综合性以及经济性等优势,通常被认为是投入产出比最合算的宣传媒介之一。展览会是专业人士的聚会场所,观众具有较高的决策权,因而能够高效率地促进贸易的成交。《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0》的数据表明,参展的观众以部门经理及类似人士居多,且对企业购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比例高达91%,其中19%的观众可全权决策,39%的观众有部分决策权,33%的观众有建议权。事实上,会展活动在促进贸易方面的高效率特征,在很多研究中已经得到验证。例如,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CEIR)的研究表明,企业通过展览会获取销售线索来完成销售过程要比通过一般接触花费的成本低56%;针对其他渠道获取的销售线索展开销售工作平均需要3.7个电话才能完成销售过程,而从展览会获取销售线索只需要1.6个电话就能完成整个销售过程。此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会展研究中心通过对京沪穗三地16个展会338家参展企业进行调研的结果表明,在人员推销、参加展览会、报刊杂志广告、网上媒体推广、电视广播广告、公

共关系、电话营销、商业赞助等众多营销方法中,参加展览会的效果最为显著。尽管这一结果与调查受众是参展商有关,但是至少说明在参展商群体中,绝大多数企业对参加展览会的营销效果是非常认可的。

此外,服务行业关联度高的特征客观需要综合类服务贸易展览会来为其搭建交易平台。服务业中很多细分行业具有较高的行业关联度,如旅游、运输、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等,如果通过传统途径来进行服务贸易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分别搜寻相关行业的交易对象,而会展活动作为综合性的贸易平台具有一站式采购的功能。组展商可以通过举办综合贸易类展会将高度关联的服务产业联合在一起,参展商与专业观众参加一届展览会就可以达到与其他相关服务行业内的企业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的目的。

促进会展业发展三大措施

如何通过会展活动更好地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呢?我们认为以下三点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提高借助会展活动促进服务贸易的重要性的认识。尽管会展活动在促进实物产品交易中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但是很多企业对会展活动在促进服务贸易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不清楚,现实中关于会展活动在促进服务贸易中的实际成效的数据也相对缺乏。

第5篇:会展服务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经济;服务社会

1 美国“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概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被提上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协调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趋势。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实现的整体效应必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1997年7月1日,克林顿总统颁布了联邦政府促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全球电子商务框架”。该框架确立了联邦政府政策的基本框架,对于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中,联邦政府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原则和建议。发展电子商务主要原则包括因特网发展是市场驱动的所以私营部门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通过因特网进行产品或者服务买卖并达成合法协议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避免对电子商务的不当限制、政府必须参与时政府参与的目标应该是支持和创造一种可以预测的、受影响最小的、持续简单的法律环境为商业发展营造合适的环境、政府必须深化对因特网的特性的认识从而对现有的一些可能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重新进行审议、修改或者废止、打破网上交易的法律框架的地区、国家和国际之间的界限促进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发展。WWw.133229.CoM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表现为互动关系, 经过研究发现美国“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对我国电子政务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2 “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对我国电子政务改革的启示

2.1 做好灾备方案,确保信息安全

经济社会中存在大量数据,westworld 公司的报告指出,在每500个数据中心中就有1个每年要经历一次灾难。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数据,数字信息是源头活水。刘家真教授提出了制定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必须考虑管理者的责任和办公自动化网络上运行的电子消息必须作为凭证加以管理。刘家真教授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文献的档案数据面临的风险,根据国情提出文献的档案数据宜采用同城异地备份与远端异地储存其离线备份的灾备方案,并对远端异地离线灾备基地的建设、管理与可持续运作提出了建议。刘家真教授还深入研究了更新与迁移在档案保护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更新与迁移可能带来的档案内容信息损失风险,并提出了如何规避这类风险的管理策略。这些策略对于信息的更新与迁移过程中的丢失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刘家真教授指出,“保护数字文献的关键在于维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可存取性,为维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可存取,还提出了3m策略:数字媒体的选择与维护、科学管理以及技术迁移。”因此,要建立信息安全平台,保护网上政务资源。搭建安全支撑平台和安全应用支撑平台。电子政务的数据处理与保护必须放在第一位,数据丢失了,或者被删改了,起不到应有作用,甚至会起到负作用。

2.2 政府市场联动,强化信息管理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已成为公务员及社会公众日益紧迫的需求。然而,由于行政体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原因,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和问题。为了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效率,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针对这些原因和表现,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必须强化电子政务的信息管理。

电子政务的信息管理要引入市场机制、把握好电子政务的市场定位、确立客户关系管理和赢利模式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市场化建设。电子政务建设中要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尤其要让第三部门、企业集团甚至民间组织加入,让他们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体之一。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是一个巨大工程,短期的规划是注重解决眼下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制订中长远规划,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建造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模型,熟练掌握电子政务对经济效益影响的几种主要方式和内容,间接影响至少要考虑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效益,直接影响应考虑到电子政务对政府、相关企业及咨询机构等方面的影响。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的好坏标准要交给市场而不是政府,这样政府才能牢牢抓住主动权。国内外信息化的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

电子政务推进标准化必须进行正确的策略选择。为电子政务标准选择正确的类型、级别与形式就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明确电子政务标准化在标准类型归属、标准级别划定与标准形式确定方面的特殊要求,正确选择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类型、级别与形式。

2.3 协同政务建设,攻克关键技术

政务主要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三个环节,要从行政决策组织、行政决策活动、行政执行组织、行政执行活动、行政监督组织、行政监督活动、公务员培训等几个方面探讨电子政务的协同发展以降低行政成本的机理。如公务员的部分培训内容可以在网上进行降低培训成本。

降低政务成本要推进协同电子政务建设,协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自身运作能力的强化,协同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组织实现职能整合、信息整合、业务整合、流程整合,最终实现政务工作和服务的全面提高。推进协同电子政务建设中要注意解决好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必须设计好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国产软硬件的相对不成熟,在集成时出现不兼容的问题,在现有的国产软硬件的基础上,要经过反复测试和优化形成一套真正运行稳定、切实可行的国产软硬件的集成应用方案,确保应用国产的关键技术。

知识产权和隐私的保护技术急需攻克并同步更新。应当从提高公民个人信息隐私权意识,提高电子政务信息管理者道德,以及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方面来保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的个人信息隐私权。

我国知识产权电子政务建设的起点和国外比较差不多。国外知识产权类网站的开发者主要是国际协会或组织,行政管理网站占据主要地位。我国是以中央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带动地方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建设,实现各知识产权信息库的资源共享。要保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权利人享有合法权利。

2.4 依法管理政务,制度职能创新

电子政务呼唤新的管理理念。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电子政务的全过程,要运用信息时代的人本思维重塑政府管理模式,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推进电子政务实际上是要达到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内新的制度平衡。

电子政务始终要以依法行政为大前提。电子政务立法的宗旨应当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办公效率。电子政务的法律框架,本质是为电子政务提供公平、透明、和谐的环境。电子政务要立法。立法中的核心问题是立法模式、立法层次、立法效力等。电子政务的运行必须在法律监督之下,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必须基于信息法律的保障,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利于建设法制社会。电子政务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环境。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的流程角度来看,电子政务发展应完善:与政务信息有关的行政法律法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应用的法律法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标准。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创新。电子政务不仅在公共行政领域,而且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各级政府治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为构建服务型地方政府提供了现实条件。

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管理创新工具。电子政务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转变观念,统筹规划各部门网站,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利用电子政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步形成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增强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行政能力。

要重点解决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要引入it治理的思想,对电子政务中实施it治理,找到实现电子政务制度与技术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5 高效优质服务、狠抓绩效评估

我国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已在各级政府和部门中逐渐开展起来,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大发展。

电子政务绩效是政府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正在成为现代政府运作的主要方式,成为政府更好的实现其管理、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而在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后,电子政务能否真正取得预期的成效已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建设状况不容乐观,巨大的资金投后,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距甚远。究其原因,缺乏与电子政务运行特点相符合的绩效评估体系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要形成我国自己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可以把电子政务的绩效划分为产出、结果和影响三个层次,提倡综合应用模式,突破产出层次。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应突出“重在政务”和“政务为民”的战略选择,同时紧密结合电子政务建设和行政改革的进程,做好战略规划。从政府网站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政务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重点政务业务系统建设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稳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同时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家真.数据丢失的风险与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 2004,(01).

[2]刘家真.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要求[j].档案管理,1999,(01).

[3]刘家真,倪丽娟.创建我国文献的档案数据灾备基地的构想[j].档案学研究,2006,(04).

[4]刘家真.更新与迁移中的风险管理策略[j].北京档案,2005,(10).

[5]刘家真.保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存取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04).

[6]李纲,王毅彦.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平台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01).

第6篇:会展服务范文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告诉记者,畜博会滴滴和我们常用的滴滴打车没有任何关系,滴滴只是一个叫法,寓意为“配对”,之所以命名为“畜博会滴滴”,只是希望用滴滴这种耳熟能详的叫法来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帮助展商和观众实现精准对接。

畜博会滴滴应运而生

“开发畜博会滴滴功能的初衷就是帮助展商精准地找到专业买家。”刘强德介绍,所有展商参展的首要目的都是希望在展会中快速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客户,过去我们主要采取线下方式,通过媒体组织线下买家团邀约,让这些专业买家在现场身穿黄马甲或者黑马甲等以此来标示,方便展商去识别。今年赛尔传媒和豆粒也在组织买家团,且规模都在千人以上,这种方式也的的确确让展商从中获得了收益。但是现场观众每天大概有六七万人,茫茫人海中到底谁才是展商要找的目标客户呢?“这也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刘强德告诉记者,一方面虽然协会一直在做观众信息登录,但每个人的身份信息和行为信息不是特别清晰,我们也不了解他们具体做什么,也不清楚他们所在的产业规模究竟有多大;另一方面,对展商的需求信息我们也缺少详细地采集,没有系统梳理每个展商的具体客户需求。所以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协会跟中科院联合开发了一套能够在现场实现有效匹配的软件系统――畜博会滴滴。

“我们知道滴滴有这样一个基本功能,乘客提出打车需求后,附近的司机接单,就可以实现信息的精准配对,完成贸易。展会现场也是这样,展商希望找到他们的精准观众,观众希望找到他们需要的产品,我们就是用这样一个平台把观众和展商实现精准配对,双向互为。”刘强德表示,这就是我们做畜博会滴滴的一个基本想法和功能使向。

借助“滴滴 ” 真正实现参展价值

究竟畜博会滴滴是什么?该如何使用?刘强德向记者作了详细介绍。“畜博会滴滴”是结合了京东的在线订购及滴滴打车的信息实时并精准推送功能于一体的畜牧行业专属的商务平台。观众可以通过平台对产品进行查询、预订、收藏,也可以对有意向的商家发送邀约申请。商家收到相应信息后即可与相应观众取得联系,建立O2O的网络商务模式。展商、观众均可在平台上求购信息,信息发送后有针对性地推送给能够提供相应产品的展商,真正实现商务信息的精准匹配。?

关于软件的具体使用,刘强德介绍,我们有两个客户端,一个是展商端,一个是观众端。首先采集展商信息,每届展会大概有1200多家参展企业,我们会提前通知展商将参展需求提交给组委会,然后录入云平台。观众信息将在现场采集,包括基本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关键词和展商需求的关键词是相互匹配的,畜博会滴滴平台会将展商需求的客商自动匹配给展商。当然,观众也可以在平台上提出他们想见到的品牌、商品的信息,我们也会将他们需求的信息自动推送给观众。此外,畜博会展商还获得了专有的畜博会滴滴商家用户名和密码。

“畜博会滴滴通过云计算的方式瞬间完成配对,?既节省了时间也实现了效益最大化。我们也希望展会期间,展商在得到观众信息后,可以在现场及时主动联系观众,能很快地达成贸易撮合。展会结束后协会也会适时开发平台,让更多观众和展商在这个平台上完成他们的贸易撮合和精准配对。”刘强德表示,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今年已经是第14届,随着展会的发展,各种技术的应用,包括企业管理思维的转变,协会也意识到传统展会的组织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展商和观众的参展参观需求,所以畜博会开始向智慧畜博会转型。

享受展会智慧服务

据刘强德介绍,畜博会发展到今天,从文化理念上来讲,已经进入了“享受畜博会”阶段。在以往大家参加的博览会中,更多的是传统模式下的创新,在为展商、观众服务方面,协会组织专业观众、买家团,开展一些专业活动日、嘉年华、各种各样的论坛等,展商和观众在现场可以体验到很多乐趣和文化,但这仅仅停留在体验畜博会阶段。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协会和其合作伙伴,尤其是行业媒体一起为展商打造了“一周十日百家论坛”的饕餮大餐,本届展会在活动中增加了很多创新环节和新技术的应用,很多的活动日在设计行业公益宣传时,也植入了“互联网+”的概念,大云物移技术也运用到活动组织当中。

之所以提出“享受畜博会”的概念,刘强德说,首先是因为一周十日百家论坛的载体量足够大,无论是高层的管理人员还是基层的养殖创业者或者从业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活动,让他们可以尽情享受;其次无论展会在组织方式和理念上的创新,还是对新技术应用,都希望给企业树立一个榜样,希望他们在管理和营销方面获得一些改变和思考,从更高的层面带给他们智慧上的享受和启迪。刘强德特别提到,目前来看,似乎中小企业更喜欢畜博会滴滴功能,因为他们有更强烈的市场拓展和客户需求,而大企业更关心的是市场的服务和维护。在刘强德看来,中小企业在群雄争鹿的过程中还需要去挤市场,畜博会滴滴代表互联网思维,对企业而言是一种线上的工具和渠道,与线下相比,也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展会的滴滴功能之外,协会还与合作媒体推出了畜牧人红包节,刘强德告诉记者,这是一种通过抢红包游戏凝聚畜牧行业人群的活动,既有趣味性又有商贸功能,企业需要在红包池内注入一定的资金,才能入驻平台信息,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朋友通过注入资金来助力。个人进驻,则通过注明自己从事或喜欢的行业,来为行业代言。平台上注册的所有畜牧行业同仁都有机会分享红包池里的红包。红包在不同的时间段定时发放,让畜牧人一起享受抢红包的乐趣,同时还会看到一些有价值的商业信息推送。通过抢红包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畜牧人聚一起,建立起一个生态圈。

第7篇:会展服务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展会服务

一、中小企业展会服务信息化的必然

中小企业展会服务信息化,是互联网时展的必然。互联网是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传统的中小企业展会服务想要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积极迎合时展的要求,主动与时展的新元素进行融合。

中小企业展会服务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展会服务创新发展的必然。“互联网+”本质的要求就是要不断的创新和突破,中小企业展会信息化服务就是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与互联网的全面融合,创新展会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服务的信息化转型和服务层次的升级。

中小企业展会服务信息化,是更好服务中小企业的必然。就企业而言,信息和资讯就意味着商机,中小企业展会服务根本上就是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而开展的,而中小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潮中,自身也在不断的信息化升级,对中小企业展会服务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信息化要求,这是推动中小企业展会服务实现信息化的最重要因素。

二、中小企业展会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1.服务自身有局限

目前中小企业展会服务主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实施载体,通过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实现中小企业供销合作协议的达成,帮助企业积极去库存,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但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展会服务由于受到展会数量和参展企业数量的自身局限,加之缺乏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和支撑,使得中小企业展会服务所面向的中小企业的受益覆盖面很小,并不能使更多的中小企业通过完善的展会服务实现市场开拓。

2.服务方式被动

当前中小企业展会服务采取政府部门设计展会并组织实施的方式,并由政府专项资金给予企业展位费和装修费的扶持,由于缺乏与中小企业的信息沟通和互动渠道,所提供的服务的被动性明显。首先是缺乏对企业参展需求的调研,只能单方面筛选展会信息,企业对展会类型的需求难以体现,企业只能被动参展,其次是展会效果好的行业展会,由于受参展数量的限制,也没有更多的信息渠道让,难以平衡众多想要参展企业的现实需要,企业只能被选择参展。

3.服务环节有待完善

受到时间、资金、人力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现在的中小企业展会服务只是简单的做好会前筹展,组织参展等工作,很多服务细节难以到位。一是缺乏对企业参展相关事宜的培训,很多企业对如何与客户洽谈存在盲区,导致损失很多的意向定单;二是缺乏对参展注意事项的说明,参展企业出现了空展、倒卖展会等的违规行为;三是缺乏展后企业反馈和评价机制,难以对展会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三、做好中小企业展会信息化服务的几点建议

中小企业展会信息化服务是通过“互联网+中小企业展会服务”,让互联网与传统中小企业展会服务进行深度融合,通过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开发和不断完善新的中小企业展会服务模式。

1.线上线下相结合,扩大受惠企业覆盖面

一是召开现场会,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将未能参展的企业信息,在展会期间进行同步和展览展示,扩大展会信息的延伸,实现展会信息和未能参展的企业信息进行交流互动;二是制作企业宣传片、宣传单以及企业二维码,在展会期间进行同步宣传,鼓励推动参展商扫码加企业,吸纳更多的企业采纳这种方式参与到线下展会中,扩大受惠企业覆盖面;三是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推动线上中小企业展会服务的开展,使更多的中小企业信息及产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展览展示和交易。

2.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化被动为主动

积极运用腾讯微信这种最新的通讯手段,增加与企业的沟通渠道,积极升级和改进服务方式,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一是建立中小企业展会服务公众号,定时展会信息,定期做企业展会需求调研,了解企业实际展会需求,以此为参考选择展会,将展会的选择化被动为主动;二是建立微信企业数据库,即建立企业微信群,吸纳企业加入,随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动态和信息,有利于展会服务的有的放矢。

第8篇:会展服务范文

今年以来,特别是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6.1亿元,同比增长17.2%,占生产总值的38.3%,比去年年底提高1.7个百分点。1-4月份,服务业实现税收19.4亿元,占全市的42.5%;完成规模以上投资73亿元,增长69.6%,占全市的43%,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了对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服务业发展氛围良好。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充分履行职责,突出重点,密切配合,形成了较强的工作合力。市服务业办公室积极协调,及时调度,有力保障了服务业发展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各部门加大了对发展服务业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重视、参与、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了各项配套政策体系,服务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继去年下发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目标考核办法后,市委、市政府今年又印发了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服务业发展部门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政策和绩效考核体系。针对服务业各行业实际,积极落实促进**商城、现代物流业、旅游业、会展业提升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三是发挥比较优势,服务业重点产业推进工作进展顺利。1-4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3亿元,其中,批发业零售额51.6亿元,分别增长24.7%和24.9%。完成房产开发投资21.5亿元,房屋施工面积575.6万平方米,增长40.7%;商品房销售面积51.7万平方米,增长5.5%。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269.4亿元和1014.4亿元,较年初增加113.2亿元、67.7亿元。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图书馆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进展顺利。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市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服务业及载体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但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仍然偏低。个别部门、个别同志对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发展服务业的新知识学习不够,了解不多,工作指导缺乏针对性。二是服务业配套设施不足,服务业人才匮乏。服务业园区建设滞后,载体企业中的高端人才缺乏,特别是现代物流、国际商务、会展业等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专业人才更为匮乏,直接影响了服务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载体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业"三大载体"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市场主体发育尚不健全;一些服务行业缺乏集聚发展区和特色园区,尚未形成集约化、园区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格局;部分载体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拉动带动作用不强,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服务业高度重视,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市的相关政策措施也在逐步完善。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站在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抓住国家和省、市各级把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培植发展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我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商贸物流业发达、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把推动服务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拿出更大的精力、更有力的措施,下决心把服务业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进全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今年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任务目标、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年初召开的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作了明确部署;市政府下发的《全市服务业发展部门绩效考核办法》,也对市直有关部门的任务、职责作了明确分工,提出了具体考核办法。各部门要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市政府工作会议、部门绩效考核办法的要求,认真对照当前工作的进展情况,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统筹安排,强化措施,加快推进,确保全面完成服务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的突破。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着力抓好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壮大商贸物流业。大力推进商城市场公司制改造,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发展后劲,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市场加快上市步伐;积极鼓励扶持商城经营大户、工商企业依托市场大力发展地产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地产品占有率。继续整顿和规范物流市场,推进市场整体功能提升。大力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物流模式延伸。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抓好市图书馆、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整合市级文化产业资源,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和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有序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积极组建邮政储蓄银行,鼓励具备条件的信用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促进金融形式多样化和手段现代化,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省内外金融机构来**落户,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发展。大力发展保险业,推动企业多渠道、多形式上市融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健全完善科技信息业。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信息服务的积聚化、产业化。大力支持公共科技平台建设,建立一批现代服务业的测评、认证中心。规范发展房地产业。科学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形势,合理调控土地供给,建立合理的住房供给体系。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住宅,控制高档房地产建设项目,提升商务楼宇规划建设档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大力发展商务及其他服务业。开发利用好我市现有的会展资源,发挥商贸物流优势,加快培植会展企业和会展品牌。加快特色餐饮一条街、文体娱乐一条街、特色购物一条街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

(二)突出抓好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靠项目来支撑和推动。今年我市确定的109个市重点建设项目,涉及服务业的有44个,其中市直部门25个,这将是拉动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力量。从目前看,多数部门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有些部门对服务业项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策划水平不高,行业内服务业大项目较少,技术含量不高,品牌效应不强。今后,各部门要把培植服务业重点项目作为重要工作任务,立足实际,着力谋划,加快推进。要切实提升项目策划的档次和水平,用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组织精干力量,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要求,搞好项目库建设。同时,我市现有服务业建设项目多数集中在传统服务业领域,要着力搞好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的策划,搞好市场细分和预测,集中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服务业大项目、好项目。要加快服务业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在建筹备工作,争取确定的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三)千方百计增加对服务业的投入。增加投入对推进服务业发展至关重要。市里确定,从今年起,全市每年服务业投资增速要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争取到2010年,全市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40%。实现这一目标,各部门要根据各自实际和行业发展特点,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体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行业的投入,提高城乡公共服务覆盖面,改善公共服务条件。要发挥好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作用,积极争取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创新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运作方式,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发挥好导向作用。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发改部门要根据国家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落实好支持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措施,完善金融投资机制,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保险机构面向服务业开展业务。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服务行业。

(四)切实抓好服务业"三大载体"建设。各部门单位要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把"三大载体"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牛鼻子",确保我市"三大载体"的规模、效益、带动作用等各项指标在全省的位次不断前移,充分发挥其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城区建设方面,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理清思路,突出特色,加强合作,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布局,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园区建设方面,要突出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存量土地,通过整合资源、集聚发展,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服务业新的增长极,尽快改变服务业发展布局分散、无序发展的状况。重点企业建设方面,要大力推进企业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突出主业,突出特色,突出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具有竞争优势的服务业企业强化资本运营,通过联合、参股、承包、兼并、特许经营等方式,扩大服务领域,实现规模扩张。要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企业通过打造品牌提升形象和竞争力。

(五)不断深化服务业领域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发展机制,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与工业领域相比,我市服务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在部分行业还存在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发展机制不活的情况。要把培育合格的服务业市场主体放在突出位置,按照"重组一批、转型一批、引进一批"的思路,积极推进事业化管理的蒙山旅游、滨河景区、广电、电影、演艺、出版印刷等单位推行企业化管理改革,尽快组建企业集团或股份制公司。对国有服务业企业要通过股权并购、置换、相互参股等方式进行重组。对已经实行企业化运作的报业集团等,要进一步深化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植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要积极引导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进入服务业领域发展,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二三产业分离,把企业物流、技术开发、后勤服务等三产业务单独核算或成立相对独立公司,培植新的服务业主体。要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门槛,简化手续,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服务业领域。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在水、气、公共交通等公益业领域,培育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主体,不断提高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加快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等实行企业化自主经营,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要积极引进市外各类企业和经济实体进入我市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开发资源、扩大贸易。要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培训基地的作用,做响"沂蒙劳务"品牌,扩大对外劳务输出规模。

(六)加快培育高层次的服务业人才队伍。高层次的服务业,必须有高层次的服务人才来支撑。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兴业"的思想,立足培养,注重实效,积极引进,尽快改变我市服务业人才匮乏的局面。要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学校与社会合作进行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研究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服务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学习,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级服务人才。要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引进我市急需的境内外服务业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

三、加强考核,落实责任,营造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服务业发展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做到力量再加强、政策再倾斜、措施再强化,努力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推进机制。市里已成立专门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组织专门力量靠上,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和配套措施,做好各自领域内的服务业发展工作。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的作用,加强对服务业发展思路、战略、重点及相关政策等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效率、快节奏的协调推进机制。

(二)要加强督查考核,严格落实绩效考核办法。加快服务业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发展成果上,落实到绩效考核上。《**市服务业发展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共制定了31大项138小项考核指标,内容具体,任务明确。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考核办法的要求,自觉主动地开展工作,把经常性考核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切实把服务业发展的成果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来。绩效考核采取部门自查评估与集中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现在开始,各部门要对照下达的发展指标和工作任务进行自查,将自查结果报市服务业办公室汇总后形成绩效考核报告,经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公布考核结果。具体考核工作由市统计局负责提供指标测算核定方面的基础资料,市服务业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各被考核单位要实事求是、准确及时地写出书面报告,对主要指标、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采取的措施作出详细说明。凡是主要指标和主要工作任务没有完成的,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向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写出书面报告。对目标考核完成好、实绩突出的县区和部门,市委、市政府将予以表彰奖励。

第9篇:会展服务范文

杭州市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二、三产业较发达,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近年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根据当前农村实际情况,如何构建与农村经济市场化相适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1杭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调查中共向服务组织(公司)和农户发放收回问卷502份,对近30个服务组织进行走访座谈,综合分析后认为,杭州市合作与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1农民需求迫切 目前,杭州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面对的基本现实是:人多地少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变;劳动力素质偏低,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对薄弱,每个农户都必须考虑产、供、销和效益核算的问题。由此带来一系列小农生产与专业化、标准化大生产之间,小农经营与商品化的大市场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而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农业、农民的需求,解决或缓解上述矛盾。 1•1•1统一服务成为普遍需求目前农户最普遍 最迫切需要集中在农资供应、病虫防治、新(品种)技术应用、农产品收获(割)、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统一服务,以解决其掌握信息技术能力弱、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单位规模生产成本较高的困难。 1•1•2综合服务成为新的需求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从简单的统一服务转向内容全面、形式多样、层次拓展的综合服务。使农民从复杂的农业产、供、销管理系统中解脱出来,在降低生产、市场风险的同时能分享农业二、三产业的附加成果。 1•1•3经济水平成为需求动力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的山区、半山区,二、三产业相对不发达,农民对农资供应、农田灌溉与耕作、畜禽防疫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统一服务需求更为迫切;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平原地区,二、三产业较发达,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农民除需要统一服务外,对综合与拓展服务需求也十分迫切。 1•2组织形式多样近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顺应各类需求的服务主体应运而生,除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等公共服务组织外,杭州市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功能较强、运作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体上呈现消长起伏的发展态势。主要包括村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农资经营(租赁)服务组织(公司)、农村经纪组织(公司)、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等。 1•2•1合作服务组织全市有合作服务的组织4358家。其中,村经济合作社注册数为37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14家、农民专业协会58家、县级农业产业协会65家。目前3721个村经济合作社中能开展一定辅助的约为900余家,而建立专门服务队(如植保、捕捞、耕作、农资供应)开展真正统一服务的为数不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政策引导、法律保障、农民需求,但仍有1/3没有发挥作用,1/3与农户的关系不够紧密,并普遍存在资金、用地、盈利等困扰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县级农业产业协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较快,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区域机构,并起着行业自律和社会化服务的双重功能。 1•2•2经营组织全市有经营组织2230家。其中,农资经营(租赁)服务组织(公司)1675家、农村经纪组织17个、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38家。近年,杭州市以农业投入品供应和农产品销售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具有执业资质并在工商登记备案的农业经纪人员达到4600余人,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村经纪组织(公司、事务所)达到17个。 1•3服务模式创新 1•3•1“村经济合作社+农户+基地”村经济合作社对农户的直接服务尤其是技术服务的能力较弱,往往通过一些村级服务载体如公司、能人、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直接服务,但村经济合作社在产业规划引导、重大病虫害防疫(防治)、土地流转与各类纠纷的处理、对外交流联络、资金争取和扶持、办公场所提供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事实上形成了“村经济合作社(+载体)+农户+基地”合作服务模式。 1•3•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农户+基地”近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为社员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为主的服务。但许多合作社自身实力和独立性还不强,在服务中通常要借助村、公司、大户等载体开展服务。实际上形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载体)+农户+基地”合作服务模式。农民专业协会(主要指乡镇或村级专业协会)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运输、购销等的全程服务,服务按全额补偿成本,取得合理盈利,彼此完全独立。 1•3•3“县级产业协会(+企业)+农户+基地”县级产业协会由于面向基层,除具备一定的行业自律功能外,更多的是开展农业产业的全程服务和资源整合服务。县级产业协会在服务农民和产业时具有其特定的优势:广泛性、协调性、独立性。通过面上直接服务如技术培训、信息、品牌包装等形成“产业协会+农户+基地”的服务模式;会员企业通过与协会或农户之间比较稳定的定单合同形成“会员企业+协会+农户+基地”模式,企业利用自己的加工、冷藏、包装、市场等设备设施优势,负责收购农产品加工原料或销售鲜食农产品,协会负责技术服务,农户负责生产。 1•3•4“经营公司+农户+基地”本文所指经营公司主要是指通过服务收取一定费用的小型公司。在服务中形成了二类典型的模式:一是“农资经营公司+农户+基地”。多数农资经营公司向本地生产者提供生产资料,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指导使用;一部分公司则在销售的同时提供农机(植保)具的租赁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购买力不强的问题,提高了农机(植保)具使用效率。二是“经纪组织+农户+基地”。农村经纪组织利用掌握市场信息较广的优势为生产者和销售商架起沟通的桥梁,为生产者提品销售信息,为销售商提品供应信息,有力地促进了产品的市场流通。#p#分页标题#e# 1•4服务效果明显 1•4•1提高农民组织化合作服务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将“小农”变成“大农”,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抗生产市场风险能力。 1•4•2促进产业规模化农业服务的社会化解决了农户实施生产标准化的困难,促进了生产专业化,提升了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农业增效的事实引导产业逐步扩大集聚。 1•4•3引导管理简单化农业服务的社会化,通过良种、技术、耕作、收获的统一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应用和机械化水平,通过农产品收购和销售的统一服务,使农户可以安心于专业化生产管理,体现现代农业的社会化分工。 1•4•4保障产品安全化小农生产过程中购买和使用农业投入品的错误,导致了农产品安全性质量不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品牌和市场竞争力。而农业生产资料的统一供应和动植物病虫害的统一防治,确保了同类农产品整体的安全性。 2发展杭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若干问题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市政府也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和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要培育农村经纪组织、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和农机租赁服务组织等载体,建立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机制,形成品种、技术、农资、农机、市场信息、培训等统一服务的格局,促进农业服务社会化,引导农民走向市场。 2•1关于主体培育问题 不同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虽然对农业产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服务功能和作用,但总体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服务组织与主导产业的关联度不大。一些经营性公司不是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建立,而是本身已经存在,提供农资供应和租赁服务时多半考虑市场需求,没有针对当地的一类或几类主导产业开展服务,一些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自己并没有建立本地的原料农产品基地,也没有保护价的定单合同,主要原料来自于外地。二是服务组织与农民的紧密度不高。如农民专业协会、县级产业协会、经营性农资供应公司、部分流通服务企业、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与农民关系松散,利益不相关联。三是服务组织对产业和农民的服务能力不强。资金不足、人才 匮乏、服务设施简陋限制了服务的能力,目前,服务组织尤其是合作服务组织自有资金少、盈利能力弱,影响了服务设备设施的添置,加上队伍的不健全,增加了开展服务的难度。四是服务组织持续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贷款难是农业服务组织(公司)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难题,流动资金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服务组织开展农产品经营,进而影响盈利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用地难则是农业合作服务组织生存中的关键难点,许多农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或借用村办公房或入社大户(公司)的房子,开展技术、产品统一服务的仓库和交易场地就更难落实了。 因此,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培育必须坚持满足需求和自我发展有机结合的原则。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依托产业基础。要选择优势特色产业集聚的区域,建立发展相应的服务组织,围绕产业发展的目标和实际需求开展相应的服务,否则组织发展就没有生命力。二是满足小农需求。要重点针对一家一户难以办到又迫切需要帮助的内容开展服务,如统一机械耕作、收获解决农户资金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统一植保、防疫解决农户技术低、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尽可能增加服务的覆盖面,合作服务的同时要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三是形成利益共同体。合作服务组织要与成员发展平等紧密的关系,经营组织要通过产品购销合同、保护价定单等与服务对象结成可信赖的利益联盟,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有利于服务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积累一定的资金,逐步发展壮大。四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建立面向农村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向农业服务组织的小额贷款业务,解决农产品经营和服务设施配套的资金来源问题。五是注意培育新型主体。如近年适应农民和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农村经纪组织、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等。 2•2关于模式创新问题 形式多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服务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特定的服务模式,但如前所述每一种以单一服务组织为主体的模式都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单一服务组织本身发展还不够成熟或规范,服务能力较弱。二是单一服务组织功能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产业和农户的全面需求。三是单一服务组织之间可能形成无序竞争。 因此,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创新必须坚持突出壮大主体与协同服务有机结合的原则。要重点引导几种趋势:一是建立复合型的模式。即合作服务组织之间(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服务组织与经营组织之间(如专业合作社与企业、协会与企业)协同服务,互相依托,共同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效。二是明确和理顺协同服务组织之间的产权和利益关系,达到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目的。三是建立区域性专业合作社协会。建立同类主导产业的合作社行业协会,整合各合作社的资源,协调各方利益,避免恶性无序竞争。 2•3关于政策扶持问题 合作与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顺应市场而形成的经济主体,其服务农业、农民的作用日益明显,已逐步发展为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领军人,在发展的初期,迫切需要得到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但是,对其政策的扶持必须坚持鼓励与规范并举的原则,促进服务组织自我持续发展。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升组织服务能力。重点在服务设施、服务队伍、服务活动上进行扶持,对于建设内容多、服务面广、与产业带内主导产业和农户连接紧密、服务效果好的给予优先扶持。根据《杭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扶持办法》,增加扶持数量,对于重点项目增加奖励额度。同时,其他各类支农资金项目优先安排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建议将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济组织纳入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财政资助范围。二是采取优惠政策措施,形成发展长效机制。放宽土地使用政策,对于规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设用地优先考虑,不破坏耕作层临时行管理交易用地按农业用地处理;优惠税收收费政策,对于服务组织销售包装处理、初级加工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享受农业用电、“绿色通道”、免收工商管理费和人才培训费等政策;加强信贷保险支持,农业信用担保和农业保险政策在同等条件下向服务组织倾斜。三是引导组织规范管理,促进自我持续发展。通过政策资金引导培育一批规范运作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如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公司、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等将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p#分页标题#e#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