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精选(九篇)

制冷专业技术总结

第1篇: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炉膛 炉料 冷却 水套 风机

中图分类号:TK1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b)-0000-00

1前言

工业炉是一种用于高温处理,以天然气、油和电等燃料作为能源,直接或间接用于冶炼、催化生产特种化工品的设备。炉体在生产过程中高温辐射散热强,导致周边环境温度急剧升高,炉体及炉体配件由于高温流体的侵蚀和机械磨损出现寿命缩短现象,同时,炉体的辐射散热导致操作工人无法安全检测炉内加热情况,故需要大量的冷却介质对其进行降温 [1-3]。

炉体是一个大型工业设备,具有体积大,温度高,操作复杂等特点,故涉及冷却部件中不仅要考虑到与高温环境密切相关的炉衬、炉膛和加热管等,还有炉盖、炉门、出料口、烟道、喷嘴等其他附属部件的冷却。

而炉体冷却中炉衬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故国内外一直将炉衬冷却作为炉体冷却的一个热点研究,而从冷却方式上划分,主要有气态冷却,液态冷却,以及气液结合冷却。

窑炉连续烧结物料,若不进行有效冷却,烧结后的制品容易发生破裂、变形,生产效率降低,故在烧结中采用冷却技术使冷却温度分布最佳。故设置冷却装置均匀冷却。

2窑炉冷却专利技术的整体情况

2.1 炉窑冷却技术专利申请量趋势分析

炉窑冷却技术是窑炉安全生产的主要技术之一,国外窑炉生产起源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而国内窑炉生产盛行于上世纪80年代,窑炉冷却技术也用运而生,尤其是在近10年内,关于窑炉冷却的专利数量激增,冷却的技术手段也更加细致。

2.2 主要国家专利申请情况和申请人分布

经过梳理发现该技术领域中专利申请量的分布相对较集中,主要涉及几个工业大国,诸如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并且排名第一的中国的申请量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与改革开放后,国内大力发展工业建设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起步较早的美国申请人可追溯到40年代的Midland-Ross Corporation,70年代后,国内对于窑炉冷却技术也从开始的萌芽到最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对于该技术的研发保持持续的热度,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远超国外。通过对国内申请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约85%的申请来自企业,而仅有10%的申请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而个人申请只占极少数,这与大窑炉领域中的企业申请多的总体趋势相同。

2.3 主要技术分支

在炉的冷却领域中,根据冷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炉体的冷却、炉料冷却、炉体和炉料的结合。从冷却方式上共有三种,即液态冷却、气态冷却和气液结合三种,液态冷却有水冷、油冷、冷却剂等冷却工质,气态冷却有风冷、蒸汽冷却、气氛冷却等。

其中,炉体的冷却占总申请量的近80%,炉料冷却占18%,其余为两者冷却结合。首先,通过筛选发现,炉体的冷却中液态冷却占绝大多数,这也是由于水具有比热比较大,资源丰富,成本低等优势作为首选冷却方式,在浏览中发现早前的冷却方式有气态冷却,但由于气冷效率低,故逐步被液态冷却所替代,但随着技术不断改进,在炉体部分特殊区域并不能采用带有水汽的水去快速冷却,故将局部采用气态冷却,其余可采用液态冷却的部分依然采用效率较高的液态冷却。其次,炉料的冷却主要是对炉体中烧结物料、加工工件等的冷却,故采用液态冷却和气态冷却的申请数量接近,例如,对于烧结球团的冷却通常采用风冷,而冶炼金属部件通常采用水冷,后期的申请中出现两者的结合。最后,随着技术不断的改进,申请人发现炉料冷却和炉体冷却可以同时结合,故申请中出现其两者的结合,而申请数量上并不多,且该种冷却方式主要为气态冷却和液态冷却。

3 窑炉冷却专利技术发展总体趋势分析

对于炉体冷却,从发展趋势来看,炉衬的冷却数量最多,尤其是在近10年间,对于炉衬冷却的专利申请更是居高不下,这与炉衬面积大,且容易被冲刷、侵蚀等因素有关,且炉衬的冷却技术改进几乎贯穿了整个窑炉冷却各个阶段;近几年炉膛冷却专利申请较多,这与工业窑炉的产量不断增加,体积扩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浏览文献过程中,早前申请大多每种窑炉仅针对一种物质进行冶炼或加工,而随着窑炉体积增大,窑炉生产种类增加,故在生产完一种物料后急需将炉膛快速冷却方便下一道工序,故炉膛的冷却数量在近几年申请数量激增;对于炉盖和炉门的冷却申请数量一直持平,炉门从单层炉盖改进为双层或多层炉门,炉盖从简单的喷射冷却到后面的螺旋线型降温盘管持续冷却;对于炉壳外的冷却主要采用冷却水直接喷射炉壳外形成水膜快速降温,随着技术改进,最后在炉壳外设置散热器,冷却效果大幅提高;本文加热管还包括电极、感应线圈等的加热手段,其中,冷却方式主要为液态冷却和气液结合,而美国公司Midland-Ross Corporation提出的顺序喷入空气、水、雾液体的冷却方式较先进,既可保证加热管的冷却效率又不会对加热装置造成损害,国内申请人在加热管外设置夹套的冷却方式较多,后面改进为加热管和冷却水管交替排列的方式;出料口主要为流槽、出料辊子的冷却,主要采用喷淋降温亦或是设置多个散热孔和冷却管进行降温;其他配件主要为轴承座、烧嘴等附属配件,其中在近几年对于烧嘴的冷却研究较多,采用紧急降温水枪可实现其快速降温。

对于炉料冷却,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烧结加工过程中物料需要快速冷却,故物料冷却研究的较早,且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而物料冷却技术也一直没有突破,这是因为采用传统的风冷即能满足要求,且在专利技术筛选中发现,通过控制窑炉炉内气氛可以较好的控制物料温度,故物料通过不同区域温度控制下的区段即可达到所要求温度;而在窑炉生产中,燃料温度需要得到严格控制,故在燃料温度过高时依然需要将其温度降至所需温度,故存在少数专利涉及燃料冷却。

参考文献

[1]吴懋林,王立民,刘述临.高炉冷却壁和炉衬的三维传热模型[J].钢铁,1995,30(3): 6-11.

第2篇: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长期以来,中冶南方“以科技立足市场,以科技壮大企业,以科技推动发展”,承担了10多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课题,完成科研开发课题400余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00余项,荣获各类科技奖励150余项(次),获得专利授权百余项。在全国勘察设计企业综合实力百强评选和全国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排序中,一直位居前10名。20多年来,中冶南方在自主创新道路上成就了多项行业第一:第一个尝试大型工程总承包这个“巨蟹”的企业;第一个设计完成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冷轧系统工程的企业;捧回冶金行业第一个全国优秀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和行业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企业。通过实践,我们切身感受到:企业要想提升市场竞争力,自主创新才能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冶南方就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瞄准了研发的广阔前景。我们引进美国罗可普方坯连铸技术,在推广已掌握罗可普连铸技术的基础上,又借助自身技术力量,自行研制开发了“自适应型刚性引锭杆无辊浇铸技术”、“三维立体锥度高速结晶器”等新技术,依托新技术开发出市场发展空间。此后几年时间里,中冶南方相继设计并建成投产了80多流连铸机,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研制开发并积极推广应用的《威仕新型方坯连铸技术》,荣获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

小试牛刀的中冶南方看到了创新技术为企业发展注入的巨大活力,从此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一路领跑,成为行业科技主力军,在冶金、环保、建筑行业均有建树。

――在冶金科技领域,中冶南方先后承担了武钢RH多功能真空精炼技术、珠钢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大型宽带钢冷连轧设备研制等一系列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任务。在原国家经贸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武钢RH多功能真空精炼技术开发中,公司承担了6个子课题的研发工作,并担任项目的设计总成,与国内10多个科研院(所)及生产厂家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在武钢二炼钢厂建成国内第一台RH-KTB/WPB多功能真空精炼装置,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获原国家冶金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此同时,中冶南方成功开发完成了KR脱硫系统、VD炉外精炼技术,并依托技术优势,先后完成了马钢、酒钢、珠钢、大冶钢厂等一系列总承包项目,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冶南方开始在现代宽带钢冷轧成套设备开发和设计领域的探索,并且创造了诸多第一:第一次在洋设备上“动刀子”,通过技术改造,将武钢硅钢片厂CA1机组的生产速度由70m/min提高到了90m/min,大大提高了机组的产量,直接效益非常显著;开发设计了国内首条国产化宽带推拉式酸洗机组,项目建设投资仅为当时引进装备的1/10;开发设计了国内第一条连续宽带钢热镀铅机组,为后续的热镀锌机组大规模国产化做了有益的尝试;开发设计了国内第一条中、低牌号硅钢退火脱碳涂层机组,其速度是引进同类机组的两倍。中冶南方凭借自主创新成果,敲开了工程总承包的大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

――在环保科技领域,中冶南方从钢铁企业污水、废气、噪音治理及能源综合利用起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原则,开展城市环保工程建设,寻找技术空白点,在极具发展潜力的能源环保市场抢占了先机,开展城市垃圾综合处理、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环保热电等四大领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依托技术优势先后承担广州资源电厂垃圾发电和武汉市垃圾焚烧等工程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先进技术,如:垃圾焚烧发电及烟气处理技术、填埋制气发电技术、厌氧发酵制气、热解气化以及回收再生等技术,并顺应清洁能源要求,在秸秆发电等新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在机电制造领域,中冶南方固化专利及专有技术,建立了重工制造和自动化公司,为用户提供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设备。

中冶南方在2000年以前的自主创新是以跟踪开发为特征,随着企业的发展,中冶南方在技术上逐步拉近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鞍钢冷轧2号生产线为拐点,开始走上领先型研发之路。

鞍钢新轧冷轧2号生产线是中冶南方承担建设的国内首条立足国内技术资源,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开发的酸洗轧机联合生产线,具有世界先进的联合生产工艺和国内一流技术装备水平的生产线,其机械设备由中冶南方联合一重设计、制造和供货,中冶南方自主完成了酸洗线控制系统设计,基础自动化,二、三级计算机软件编程和调试等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填补了国内设计的空白,真正实现了大型设备和控制软件国产化,自此中国企业具备了冷轧技术总成能力。2005年3月,该项目通过了由辽宁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等11名国内知名专家在实地考察后,对这一自主创新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冷轧这个高科技领域,中冶南方用自主创新逐步提高了国产化设备的比例,使国产化设备按重量计量已经达到85%以上。从鞍钢新轧冷轧2号生产线开始,中冶南方的研发之路实现了由单个技术的研发向系统工艺研发的转变。2005年,中冶南方历时五年完成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大型宽带钢冷连轧设备研制”中“酸洗轧机机组工艺技术研究与参数优化”、“酸洗和活套设备研制”、“酸洗机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软件模型研发”三个子项的开发工作,公司下达的18项研发课题均取得实质性成果。2006年,中冶南方首次获得宝钢总承包项目订单,承担两条全国产化冷轧处理线的建设,实现在自主创新领域新的跨越;同时,在通钢100万吨冷轧项目中承接了两台六辊可逆冷轧机和一台四辊平整机的自主研发,为实现在冷轧“心脏”轧机技术开发的突破,集中公司优势资源全力投入技术开发,力求在高水平现代冷轧轧机国产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为中冶南方完成从单纯设计走向工程总承包,从专业单个项目迈向大型系统工程,由项目设计“幕后”走到工程管理“前台”的角色演变铺平了道路,2000年中冶南方新签合同额不足3亿元,2001年提高到近7亿元,2002年上升至13亿元,2003、2004年分别跃上25亿元的业绩水平,2005年创下了36亿元的历史新高。

经过持续的创新和积累,中冶南方已经掌握了大型高炉、炉外精炼、冷轧碳钢、冷轧硅钢以及城市垃圾综合处理、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环保热电、高层住宅钢结构等技术,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专利。2002-2005年,中冶南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达46项,其中,2项总承包工程分获行业、全国优秀总承包项目“金钥匙”、“铜钥匙”奖;7项工程获得行业、国家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28项工程获得行业、国家优秀勘察设计项目奖;7项成果获得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奖;2项管理成果获得行业、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依托技术实力完成的涟钢2200m3高炉总承包项目获得行业唯一的全国优秀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鞍钢新轧冷轧2号生产线获得行业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优质工程银奖。

从多年研发实践中,中冶南方深刻体会到,要想使自主创新与市场、与企业结合,让研发工作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贴近企业实际,贴近行业发展,必须抓住两个根本点。

第一,自主创新要履行好社会责任。自主创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这不仅要求研发的方向要符合产业政策,同时要借助研发成果为客户创造更多的效益,为此科技型企业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必须肩负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即:科技型企业的研发工作必须立足在工艺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与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为加速行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型企业要大力开展符合产业要求的前沿技术研发;科技型企业要顺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满足工业环境改善的行业趋势需要;科技型企业立足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效益为中心,自主创新要着眼于企业打造百年老店和长富久安。

第二,研发体制要不断创新。中冶南方研发体制的创新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重构研发组织机构,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研发流程。中冶南方根据工程总承包业务拓展的需要,构建以“研发管理委员会”为决策咨询主体,技术质量部为管理中心,事业部、专业化公司、专业室为研发主体的研发体系,形成“集中决策――统一管理――分层实施”的研发模式。

二是自主创新以项目管理方式运作,考核与管理更加到位。按照项目管理方式实施研发项目运作,按项目运作模式建立研发项目管理责任制,使自主创新的“软”指标“硬”化,明确了自主创新的责任、工期、成本,严格实施控制、考核及成本核算,加大责任,加强考核,有利于研发体系的正常运转。

三是发挥研发主体作用,整合资源高效利用。为强化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公司整合内部资源成立了冷轧、轧机、自动化等事业部,事业部目标明确,技术力量集中,具有自主经营权,为自主创新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创造了条件,这种组织形式不仅应对市场反映更加灵活,能够直接按照客户需求做好研发工作,同时缩短了管理链条,减少了内部摩擦,显著提高了组织的运行效率。

四是加大研发投入,营造重视研发的良好环境。近年来,中冶南方抓住行业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机遇,加大技术投入,按照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研发基金,并通过积极申请政府科研课题,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2005年中冶南方研发投入达6000多万元,2006年预计投入近1亿元。同时借助有效的激励政策,让研发成果与研发人员的自身利益挂钩,极大地激发员工从事自主创新工作的热情。

第3篇: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制冷 膨胀阀 专利

中图分类号:TB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106-02

作为制冷循环的四大部件之一,节流装置在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节流机构与制冷系统匹配是整个制冷设备降低能耗的重要环节。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其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汽,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节流机构与制冷系统的匹配度决定着制冷系统中的节能环保效果,膨胀阀作为主要的节流机构,研究其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对于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1-2]。

1 膨胀阀专利申请现状

图1中,国外申请人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很大程度上垄断了该行业,但自2002年后,国内膨胀阀逐渐发展起来,突破了技术瓶颈,2005―2007年,国内研究进入白炽化。随着技术逐步成熟,该领域逐渐开始回落,但每隔4年会有一个小的峰值,也就意味着该项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而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总体上呈现出缓慢增长,国内研究成熟之后,开始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在制冷系统膨胀阀的技术发展中,国内申请占据申请总量的75%,日本在华申请量达到20%以上,远远领先欧美等国家;日本是国内制冷行业的强劲对手,其中,日本的株式会社不二工机制作所占有绝对的优势,其在苏州设有在华独资企业,主要涉及空调和膨胀阀的研究。

分析国内的专利申请地域分布情况,浙江省在制冷技术领域中膨胀阀的技术投入远超过其他省份,大部分沿海省份在该制冷系统中的整体发展趋势远远领先内陆省份,内陆省份中仅仅北京的发展相对较突出。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进步快,加之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节能减排问题,无论是国家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最先在沿海发达城市实施,还是政府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扶持,都促进了当地制冷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该技术领域中膨胀阀的发展。

2 膨胀阀在制冷领域中的技术发展

膨胀阀在制冷系统中应用发展的20多年里,主要有两大分支: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两者具有各自的优势,发展相对比较均衡。由图2可知,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在发展初期,起步都差不多,但发展的进程不太一致;相比,热力膨胀阀的研究热度集中在2004―2010年,人们逐渐将研究的热点转向电子膨胀阀。

两大分支的研究热度相对均衡,其中热力膨胀阀中的外平衡式膨胀阀结构具有绝对优势,这与热力膨胀阀可随时调节、灵活性强的优势相关;相比,内平衡式膨胀阀申请量略显单薄,分析可能与内平衡式膨胀阀只能在空调系统安装之前进行这一制约因素有关。

2010年后电子膨胀阀研究火热,分析可能原因,其由原来的机械式控制向电脑式控制发展,在家用空调领域,电子膨胀阀和变频压缩机组成的系统逐渐取得好的效果,带动了该技术的蓬勃发展。由步M电机旋转直接驱动阀针实现流量控制的电动式膨胀阀中,直动式电磁膨胀阀最传统,应用也最广,其申请量占据25%左右;相比之下,减速式则是在阀体内增加了减速装置,使得流量调节更加精确,但同时增加了成本。电磁式膨胀阀则是在电动式膨胀阀发展的基础上,由电磁线圈直接替代电动机实现,其结构简单,对信号变化动作响应快,其申请量占据18%左右。

3 结语

我国制冷系统中的膨胀阀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国外申请人尤其是日本对中国制冷系统的市场发展具有很大的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发展国内制冷系统,政府应鼓励行业发展,加大对制冷行业支柱企业的投入和要求;企业内部需统筹规划本企业在膨胀阀方面的发展和专利布局,加强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逐渐进入海外市场,逐步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第4篇: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四融合;一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3-03

高职制冷空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诚、毅、勤、朴”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制冷空调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大中型制冷空调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中小型空调系统的设计,空调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冷空调装置的维修,制冷空调设备的制造、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却普遍存在“四个脱节”的现象:(1)学生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与制冷工作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需求脱节;(2)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脱节;(3)专业教学内容与现代职业技术脱节;(4)专业教学过程与制冷空调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脱节。

要解决“四个脱节”的问题,需要校企合作,走基于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制冷与空调专业建于1997年,2007年获批江苏省省级示范专业。在近五年的专业建设中,我校遵循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宗旨,面向企业岗位,探索并实施了基于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

开办满足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订单班

为了满足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人才培养必须走校企共育之路。我校2007年首先与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天加”)合作,开办“天加班”,按企业要求开展“订单式”培养。“天加班”学生均按个人需求与天加公司签订了准员工的就业协议,在校内重点进行理论课程和基本实践技能教学,在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教学,并实现岗位轮转、竞聘上岗,形成了基于个性化岗位需求的教学案例。2009年与三菱重工空调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三菱重工”)合作,成立“三菱班”,并开设了基于岗位需求的课程——“多联机施工与维修”(包括校企合作教材、多媒体课件)。“三菱班”学生均签订了准员工就业协议,安排到16家三菱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天加班”与“三菱班”之外的其他学生则根据其自身职业发展需求,分别到南京枫叶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南京金溧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宁懋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富龙制冷设备工程公司、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不同岗位进行企业顶岗实践,接受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根据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与合作企业开办订单班后,我校根据合作企业对不同岗位员工的技术与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修订了2007~2012年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形成了“四融合、一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无论是制造、质检、产品维修岗位,还是中小型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岗位,制冷空调行业对人才需求都存在着明显的淡季与旺季。所以,我校就利用每年的旺季安排学生下企业顶岗、轮岗实习,具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新人磨炼期,时间安排在二年级暑期(6~8月),学生主要接受企业的技术技能初训,熟悉企业文化,培养守时、吃苦耐劳的精神,并按企业需求在各类岗位上顶岗实习。第二阶段,即轮岗实习期,时间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末至下学期(12月至次年6月),学生主要在各类岗位上轮岗实习,从企业的准员工逐渐过渡到正式员工。这样一来,自然打破了传统的学期和寒暑假,需要各企业和学校共同修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将企业实践教学内容(即顶岗实习课程)写入各订单班的方案中。例如,“天加班”企业实践教学的岗位课程如表1所示。

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了校企双方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发挥了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四个脱节”问题,形成了“四融合、一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企业准员工岗位培训方案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融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与教学评价相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现代技术对接,有效解决了现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背景下企业岗位要求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脱节的问题,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目标,满足了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构建体现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实践教学平台

几年来,我校通过校企融合,充分发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先进技术、设备和工作环境的优势,把课堂拓展到企业,构建了两个体现制冷空调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教学平台:天加公司生产区教学平台和三菱重工全资在校内成立的“三菱重工·江苏经贸中央空调培训中心”。这两个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充分凸显了以学生就业岗位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特点。在实践教学平台内,由企业培训师、高级技术人员、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了岗位教学建设小组,根据合作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深度调研、分析,及时把企业岗位技能与学校理论教学互融的案例嵌入到教学中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的开发,突出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相融合;围绕专业能力、专业素质要求,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形成了极具岗位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通过企业导师引领,在企业工作环境下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结合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岗位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有效解决了高职教育中校内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动态更新与提高。

形成教学双导师、学生双身份的“师徒制”教学方法

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内拥有学生和准员工的双重身份;实践教学由企业的培训师和岗位技术能手与校内专业教师相互配合进行,实现了人才培养中的双导师,并由此形成了高职制冷与空调专业独特的“师徒制”教学方法。师徒进行一定时间的共同务实操作,使学生充分领会师傅所拥有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同时学会师傅的操作技能技巧(隐性知识技能的传承),具备岗位的独立操作能力。“师徒制”实践教学过程中渗透了现代企业所需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价值观,传播了现代企业文化,使学生全面接受现代企业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忠诚企业、循规守纪等企业文化的教育,营造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环境。

总结与思考

在实施基于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如下一些经验。

第一,要使每年的企业实习都能做到“全员覆盖”,对合作企业的数量是有一定要求的。各企业每年提供的岗位数量可能会出现很大不同,有的年份能接纳30~40人,但第二年可能只需要10人左右。以我校制冷空调专业为例,平均每年学生人数为70~80人,7家合作企业,考虑到每年人数需求的波动,此消彼长,总共需要的岗位数量刚好能满足要求。由于学生人数少,实习时间较长,完全可以实现“以师带徒”,且能保证在企业内轮岗。但对于大专业或人数较多的专业,合作企业数量如果太少,就不能保证“全员覆盖”的效果了。

第二,要保证每年的企业实习时间,必须打破传统的学期制和寒暑假制,既需要学校管理部门配合,又要获得学生的理解。例如,我校的企业顶岗时间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的“新人磨炼期”安排在二年级的6月至8月,第二阶段的“轮岗实习期”安排在三年级的12月至次年6月。这样一来,学生的寒暑假就没有了,只有正常的双休和节假日。因此,校内的理论教学内容必须做出相应调整。特别是第四学期,校内教学周数必须减少,课时相应压缩。除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预先做出修订外,如遇特殊情况(如有些企业需要提早上岗或迟后返校等),还需要教务部门配合协调,灵活执行管理政策。此外,学生休息时间减少,难免会有想法和意见,需要提前做好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工作。

第三,必须配备专业教师随班下企业,负责做好实习记录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我校的做法是在寒暑假期间每个企业均安排1~2名专业教师随班下企业挂职。为不增加教师的额外工作,挂职期间等同于完成了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保证了教师的个人利益。挂职期间,专业教师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全权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如考勤、实习记录、实习报告等。另外,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常会出现消极情绪,如怕苦嫌累,不愿加班,要求更换工种、返校甚至提出回家等,教师必须及早发现,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和企业积极协调、沟通,保证企业实习能取得最大成效。

第四,必须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预防工伤事故。企业实习,最重要的是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工科专业更是如此。因此,在实习前,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工作,除了在校内做好思想动员和安全教育外,一般企业也会在上岗前做好充分的安全培训。企业顶岗期间,随班教师更应该每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生产,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处理。此外,每名学生都应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其中必须有工资待遇、工伤事故等相应条款,并购买保险。安全工作做得越充分,事故发生率就越低。

总之,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培养企业欢迎的人才,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心。只有把握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找准改革方向,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做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我校在基于企业个性化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将企业准员工岗位培训方案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相融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与教学评价相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达到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现代技术的对接,形成了“四融合、一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满足了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魏龙,张国东.高职制冷与空调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10,31(3):88-90.

[2]於红梅,辉,胡双喜.基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高职专业内涵建设—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50-52.

[3]朱立,周丽.《制冷与空调》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J].消费导刊,2009(4):256.

[4]龙建佑.就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三结合的过程管理—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空调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29):46-47.

[5]何钦波,廖翠玲.关于高职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几点思考—以08级制冷专业学生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70-71.

第5篇: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摘 要:本文就空气调节与中央空调装置课程项目教学进行分析论述,主要从学生收集项目相关资料、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角、小组互评和课堂小结四部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空气调节与中央空调装置 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技术 项目教学

空气调节与中央空调装置是制冷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笔者在教学中,除了讲授书本基本知识外,还增加了与其密切相关的环保节能型空调系统项目教学,如冰蓄冷制冷系统和地源热泵技术在空调系统的应用。以下以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技术项目教学为例展开论述。

一、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收集该项目的相关资料

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人比较合适,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生至少回答一个问题。教师把项目系统图复印给每一小组,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小组长对各组员回答的问题以海报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此项目教学相关的问题是(至少6题):解释热泵的概念;系统图的组成;系统图的工作原理;此技术的主要优点;目前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解决方法是什么;在收集资料和学习的过程中,各小组的疑问是什么。这次项目教学的系统图——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技术系统图,见下页图。

二、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角

教师让小组表述课外作业成果,表述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引导与鼓励。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外成果展示情况,再利用课件进行详细讲解。学生的课外作业归纳如下。

1.热泵技术的基本概述

热泵技术在空气调节领域的应用中主要分为三类: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以及地源热泵。在自然条件下,热量只会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要想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体传向温度较高的物体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这个装置就是热泵技术装置。地源热泵在一些发达国家已使用了几十年,主要用于生活热水和空气调节,即夏季的供冷和冬季的取暖。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四种类型:地表水式地源热泵、地下水式地源热泵、垂直式地源热泵、水平式地源热泵。前两种类型技术上和条件限制上较多,在我国推广较难。后两种类型属地埋管地源热泵,埋管换热器需要一定面积的土地,因此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非常适合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技术系统就属于后两种中的一种。

2.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技术系统图工作原理

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技术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制冷系统机组、间接制冷系统和冷却系统(以夏季循环系统为例)。

(1)制冷系统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四大部件组成。这四大部件通过铜管进行连接,内部充注一定量的制冷剂。制冷剂在机组内不停地进行循环流动,其工作过程为: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压缩四个热力循环过程,通过制冷剂的相变过程可以实现热量的转移,实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①压缩机是整个机组的“心脏”,把制冷剂从低温低压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

②冷凝器是放热即输出热量的设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由气态变为液态,此相变过程是需要放热的,制冷剂把在蒸发器中吸收到的热量以及压缩机所消耗的能量在冷凝器中放走,放出的热量被冷却介质即土壤带走,这样整个系统就达到能量守恒。

③节流装置主要是调节制冷剂的流量,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

④蒸发器是吸热即输出冷量设备,它的作用是使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液态变为气态,此相变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吸收被冷却物体(一般为水)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⑤四通阀通过改变制冷剂的流向,实现制冷和制热的转换。夏季时的冷凝器在冬季时转变为蒸发器,夏季时的蒸发器在冬季转变为冷凝器。

(2)间接制冷系统。在间接制冷系统中,制冷设备冷凝器先放热给某种液态物质(载冷剂),再利用升温后的该液态物质在需要冷气的区域中放出热量,然后再进行循环。载冷剂又称为冷媒,它在间接制冷系统中作为一种中间介质,吸收降温区域的热量然后传递给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然后制冷剂又把热量在冷凝器中释放给冷却水系统。

由上图可以看出,由于制冷系统中的蒸发器里的制冷剂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吸收载冷剂的热量后,使载冷剂的温度降低,载冷剂降温后通过载冷剂泵送到用冷区域,这样通过空调末端设备风机盘管就会吹出冷风。

(3)冷却系统。制冷系统机组冷凝器内的制冷剂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此过程是需要放热,它把热量传到冷却水中,由冷却水带走。然后冷却水再与土壤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回到太阳能地能叠加器进行热交换,流回到蒸发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3.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1)优点。

一是高效节能,属于可再生环保的清洁能源。运用热泵技术只消耗比较少的能量,却能获取较大的冷能或热能,获取的能量是消耗能量的4~7倍。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能量的取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二是该系统节省空间和运行成本,使用寿命较长。该系统易损件少,维护相对简单。由于所有的部件都安装在室内或埋在地下,延长了使用寿命。地源热泵机组紧凑,没有冷却塔和锅炉房,节省空间。另外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可节约30%~40%的运行成本。

三是噪声小,吹出的冷风或暖风柔和舒适。

(2)缺点。

地源热泵在我国农村的推广十分不理想。首先,单独住宅利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造价大概是400元每平方米,此费用对于农村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无法承担。其次,农村的房屋隔热措施普遍做得不好,这样系统负荷增大,使用成本增高。再次,相对而言,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误操作,严重时甚至使系统损坏。

(3)解决方法。

一是政府把一部分节能减排的经费用于支持在农村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按供热面积给予居民补助,参照“家电下乡”的政策进行补助。

二是建立地源热泵行业组织,修订、完善工程和产品标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政府设立相应的专业辅助机构对农村已建的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维护,专业技术人员对使用此系统的用户进行再培训。

三是除增大政府投入外,先进行试点建设,政府可以联合多个部门,如建设局、房管局、环境监督局等部门,在农村住房建设方面进行统一规划。

三、小结

每个小组的互评和教师的课堂小结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进行。在每一次项目教学中,小组间互评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可直接在黑板上画上表格,让每组的三位代表进行投票(不能投自己,只能投别人),获票最多的为优胜者。教师最好准备一定的礼物,奖励获奖的小组。

第6篇: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 制冷剂传热

制冷专业是现在社会上比较热门的专业,为了配合社会的需要,各职中都开设了相关的制冷专业,但对职中开设制冷专业,要求学生能掌握什么技术,或者技术达到什么的高度,本人谈谈职中制冷教学的一些要求。

制冷技术是职业技术教育电类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熟悉并掌握基本的制冷技术原理和制冷维修技术,具有一定的小家电维修能力的,具有初、中级资格的制冷设备维修工。但由于国家教育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整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加大了教学难度。同时由于制冷专业起步晚,师资及教学经验不足,故该课程的考证合格率不高,学生的技能不达标,使制冷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1、钻研教材,更要充实教材

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因为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决定和负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具有必然性的。只有借助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才能以简捷有效的方式,掌握基本文化科学知识,迅速站到科学技术的前沿。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制冷技术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并涌现出大量以高、精、尖技术为特征的新产品、新技术。制冷技术行业的这种变化和挑战,对具有教学主导作用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具有敏锐的科技触觉,及时吸收和更新专业新元素。

而且,当代的制冷专业技术工的就业范围已不在局限于小家电生产维修,更多的是定位于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部分安装维护、中小型冷库的维护及汽车空调养护方面。这些都已远远超出了原有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发展,教师就必须要精通专业基本知识,对教材做到懂、透、化的基础上,精选教材,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适当地调整章节顺序,更新教学知识点,在职业教育中及时充实教材内容,才能真正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因材施教,更要措施灵活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故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智力和班级状况。而且制冷涉及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理论知识,教学中还对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难度极大。对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措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1 对同一专业,学生基础的不同,决定着教学方法的不同

就以电工专业02电气班和02电信班为例。笔者了解到电信班由于专业的不同,之前电类教学的深度或实践不如电气班,学生整体的电工基础和思维灵活性较差,但纪律性好,学习主动;而电气班则在接收新知识方面有优势,能动性强,但组织纪律性和学习主动性差。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就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群体采用不同的措施。如对制冷技术中常用测量仪表,包括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和兆欧表的讲解。电信班电工基础差,故应采用实验课形式,结合实物进行详细介绍;而电气班电工基础扎实,故可利用课堂练习,以问答卷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制冷技术中常用的仪表要点,采用简略的讲法,巩固学生记忆即可。

而课后作业方面,对市外班多出基础题,对市内班则多出思考提高题。诸如此类的区别对待,都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使不同群体发挥了特长,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

2.2 对同一个知识点,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也决定着教学方法的不同

如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过程的讲解。一般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在实验室现场,对照各实物部件,先介绍制冷循环的基本组成,再连接起来,介绍整个循环过程和原理。这对普通学生有直观形象的优势,但对整个循环过程的理解,则存在死记硬背的隐患。

对抽象理解力较好的学生,我们可以换用研讨式教学方式。首先给出研讨的课题,就是“如何将教室的温度降低至低于室外温度?”学生可以根据已学的热力学定理得出:“热量总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即教室要降温,热量就要传递给低温的制冷剂。那么室内就应该有一个换热效果好的热量交换装置,同时,从生产实际考虑,同等量制冷剂,在释放潜热时热量交换最大,即效率最高,所以应该保证进入房间的制冷剂是液态的,在房间吸收热量后,蒸发为气态。所以我们称这个房间里的,直接制造冷量的换热器为蒸发器。而制冷剂又如何实现流动和循环使用?这就需要一个类似心脏的动力源了,即压缩机。它能将电能转换为动能,不断地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汽,借压力差,实现制冷剂在系统中的自行流动。照此讨论下去,就可以把整个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过程推导出来,并且也将四大组成部件的功能原理解释清楚。

3、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强调可持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也不再是简单的授人以一技之长,谋得一个职业的功利性教育,而是受教育者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掌握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为将来进一步接受教育或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更新知识、提升知识、转换知识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也正说明了教学的过程不单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要有预见性,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上不断提升个人技能,独立思考、勇于创造,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

换句话说,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教师主导地位逐步减弱,而学生主动性逐渐增强的过程。在对制冷设备维修工的培养,乃至所有职业技术人员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都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探索。

在不断的实践教学中,变成了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使之掌握知识精髓的同时,更在主动探寻中摸索出了学习的方法,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如今,02电气班和02电信班都一起在某空调公司进行毕业实践,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实践,公司领导和员工都对这两个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接受能力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这也是对我们教学的充分肯定。愿我们更多的制冷人才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吴玉琨,张宗新,邱兴永.家用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技术[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9.

第7篇: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解放思想是先导

双良认为顾客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个性化突出,先有顾客,后有生产。系统的应运而生就是双良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紧紧围绕节能环保主题,积极发现客户需求,服务社会大众,辛勤耕耘、积极创新、不断开拓的成果。由于帮助企业回收利用废气能源,节省一次能源耗费,并有效降低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余热利用技术受到客户广泛欢迎。

早在1985年,双良就用思想作为前行力,挖掘余热价值,制造出第一台双良非中央空调-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双良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又相继开发了热水型溴冷机组、直燃型溴冷机组和烟气型溴冷机组,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系列,由此奠定在中国溴冷机行业的领导地位。之后,当大多数厂商还在关注如何减少一次能源耗费时,双良已经在思考如何通过能源多次利用来显著提高能源利用率,再次走在了前列。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热电余热回收热泵系统一期工程的成功试运,标志着双良继续领跑冷凝热领域。

“在双良看来,企业排放掉的不是废气,是财富!双良的节能之道就是发挥余热价值。余热资源作为宝贵的能源之一,遍布各行各业,常常被白白排放。据统计,未被利用的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其中有60%可回收利用。双良通过回收利用工艺系统排出的废气、废渣及其他介质余热进行制冷或是制热,降低煤炭、燃油热气等一次能源投入,变废为宝,降本增效,响应国家节能号召,不让财富白白流失。”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节连山表示,“双良股份自成立之日起,就倾情节能环保,以节能环保为己任,致力于为社会提供集节能环保、性能卓越与安全可靠为一体的各类节能产品与技术,从双良溴化锂机组、余热利用技术,到环保过滤、高效换热器,再到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二十六载矢志不渝。26年来,双良共计为社会提供了近20000台节能设备,大大节约了电力供应,相当于少建15个600WM的火力发电厂,意味着每年节约2250万吨标准煤,减排5760万吨CO2,等同于再建16万公顷森林。”

科技支撑是核心

系统的成功试运,证实了双良的科技实力。系统以双良股份吸收式热泵技术为基础,依托自身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以吸收式技术为基础,以节能减排为核心,集中力量做好余热技术的开发升级,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验证系统的可靠性,2010年3月26日至28日,系统专家评审会议在山西晋祠宾馆召开,江苏双良股份副总裁江荣方、马福林、总工程师毛洪财、国阳新能总工程师李旭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郁刚、山西省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保青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天津、山西、湖南、西安、河南等10多个省市的设计院和电厂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上,专家和代表们围绕系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给予高度认可。以每GJ(10的9次方焦耳)27元计算,该系统为国阳新能每年节能毛收入7651万元,节水收益425万元,相当于年节标准煤16.1万吨,节水85.05万吨,减排灰渣10.6万吨,烟尘383吨,二氧化硫4833吨,氮氧化物2289吨,二氧化碳40.9万吨。

据了解,系统除吸收式热泵技术外,还采用淋板布液的发生器、蒸发器和吸收器,充分利用传热面积,提高机组的COP;采用溶液泵变频控制,缩短启动时间,减少能源耗损;采用完善可靠的故障预诊断、故障自恢复、故障自报警三级安全系统等技术,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并实现了机房无人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双良雄厚的科研能力一直充当着双良股份的造血剂,承载着双良人的梦想,为双良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标志性的三级研发体系:1994年投资建立的中央空调行业唯一的部级企业研发中心;2001年12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的业内唯一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成熟产品进行个性化设计和技术创新,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的技术部。通过三级研发体系形成了强大的适应目前和未来市场的技术创新系统。”双良股份总工程师毛洪财介绍,“双良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国家标准的制定者,制冷和热泵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拥有180多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达46项。”

第8篇: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1两岸冷链物流的现状

1.1大陆冷链物流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陆冷链物流不断发展,主要表现为:我国大陆食品行业迅猛增长,冷链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冷链物流技术标准的出台、法律法规的推动和市场舆论的监督,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运作逐步走向规范;专业化的冷库建设受到重视,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冷库发展较快;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开始发展,利用GPS定位系统实现无缝对接,能迅速准确地记录和回传冷藏车厢体内的多点温度,实现冷藏运输温度监控,利用RFID进行全程物流的冷链监控,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也开始发展。2009年新《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2010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公布,标志着我国大陆冷链物流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大陆的冷链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发展,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不多,绝大多数是从传统的冷藏运输商演变而来,并非真正的冷链物流企业。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商用冷(藏)库面积700多万m2,冷冻(藏)能力500万吨;保温车约有4万辆,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在全国总运行铁路车辆331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2%,冷藏运量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目前,我国大陆每年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损耗率高达25%~30%,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4]。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陆完整独立的冷链体系尚未形成,设备设施不足,冷链物流技术相对落后,损耗大、冷链物流成本高。

1.2台湾冷链物流的现状

台湾的现代冷链物流发展较大陆地区早,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能源与资源研究所的郭儒家认为,台湾冷链物流产业的兴起主要原因有:连锁销售体系的带动、食品流通形态的变革、专业分工低风险的需要、低温食品的普及成熟、都市化及人口集中、政府的积极推广等。在完成了早期基础设施建设后,台湾冷链物流行业致力于冷链物流的延伸服务及经营模式的深化。目前台湾有超过2000亿元(新台币)的冷冻冷藏食品销售市场,其中已经有较大的十余座第三方低温物流中心,有500余辆低温配送车队,每年有超过60亿元(新台币)冷冻食品配送商机[5]。台湾冷链物流经营者总体可以归为四种类型:由制造商成立的物流中心、由货运业转型而成的物流中心、由零售商向上整合成立的物流中心及由传统进口、批发商整合成立的物流中心。相较于大陆冷链物流,台湾冷链物流具有如下优势:

(1)台湾冷链物流企业有较强的冷链物流体系或冷链物流中心的规划能力,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融入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实现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客户化。

(2)台湾的物流领域信息化较高,众多冷链物流企业都拥有比较完善的冷链物流业务信息系统,拥有庞大的物流系统开发和物流系统维护团队,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可以对冷链物流全过程进行监控。

(3)台湾冷链物流企业在冷链低温作业等物流技术较领先,整个台湾岛所有必需的物品通过全岛后勤常、低温物流支援系统,均能在24小时内送达。

(4)台湾冷链物流企业拥有丰富的冷链物流人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台湾冷链物流企业在物流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操作人员和冷链物流管理人才。

2两岸农产品贸易对两岸冷链物流合作的需求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扩大,两岸农业互利互补,增长加快,两岸农产品贸易不断深入,尤其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实施的推动下,台湾农产品加速登陆营销。农产品贸易是两岸合作中关注度较高的领域,特别是2005年以来,大陆方面不断出台惠及台湾农民及农业的政策措施,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平稳、快速发展,有效地扩大了自台进口。目前,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农产品最大的销售市场,两岸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表1)。据海关统计,2010年大陆从台湾进口农产品2.47亿美元,比2009年的1.84亿美元增长34.4%,增幅创5年来新高。2011年前6个月,大陆从台湾进口农产品1.7亿美元,同比增长57%,高出同期大陆农产品进口总体增幅近30个百分点。大陆从台湾进口的农产品种类(按海关HS编码计算)已从2006年的381种增加到2010年的460种,增幅为20.7%;大陆进口台湾农产品的贸易企业从2006年的1040家增加到2010年的1195家,增幅为15%。两岸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将带来对冷链物流的需求,必然带动两岸冷链物流企业的交往与合作。农产品从采收、贮藏、包装、运输、销售都需要冷链物流支持,温度控制较好的货品,其损耗率将过5%,而温度保持不好或中间出现脱节,则可能造成大批量食品的腐化变质。可见,冷链物流贯穿着整个食品运输过程,对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能否扩大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成熟规范的冷链物流体系,全国约有90%以上的新鲜水果、蔬菜及其制品基本上处于没有冷链保证的条件下运销[7]。为了确保两岸农产品贸易更好更快发展,急需两岸冷链物流业界加强交流协调,构建两岸冷链物流体系。

3建构两岸冷链物流体系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

大陆冷链物流整体起步较晚,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对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冷链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匮乏,但冷链物流市场广大,发展潜力巨大。台湾的现代冷链物流较大陆地区早10~20年,冷链物流技术水平高、研发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管理先进、资金雄厚,且冷链物流经验丰富,有丰富的冷链物流人才。但由于经济衰退,台湾地区未来冷链物流的市场发展空间不大。两岸冷链物流业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岸冷链物流业应充分利用大陆冷链物流发展的机遇,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在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冷链物流市场中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

3.1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冷链物流模式

冷链是一条特殊的供应链,整个供应链中由多个环节组成,从农产品的种植和采购、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费的全过程,涉及许多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农产品在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始终都应处于低温环境中,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失败,所以要求各个环节参与者应具有很高的组织协调性,以保证冷链运作的成功。大陆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整体的规划与协调,农产品供应链上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因此,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各方应共同配合,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冷链各环节的参与者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冷链物流网络,特别是建设冷链物流网络中的配送中心。在农产品供应链的上下游之间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形成高效的冷链物流运作模式,以促进农产品供应链各方冷链物流运作的有效对接。

3.2整合两岸冷链物流资源

台湾冷链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设备先进、冷链物流技术先进、物流服务信息化和客户化水平高,但台湾劳动力成本高、市场不断萎缩。大陆冷链物流企业已经具备现成物流网络和物流基本环节的操作经验,拥有良好的地理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两岸冷链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共建冷链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并购整合或合资入股以及建立冷链物流战略联盟等形式,整合两岸冷链物流资源,大陆冷链物流企业可以共享台湾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丰富的冷链物流管理经验,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台湾冷链物流企业可以分享大陆的冷链物流市场份额,降低冷链物流成本,规避风险,从而形成两岸优势互补,实现两岸冷链物流业的双赢。

3.3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平台

两岸共建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冷链物流全程实施监控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使两岸供应链信息在冷链上快速准确的传递,对各种农产品的冷链仓储、运输和销售等物流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及全程温度监控,对农产品仓储进行准确有效的管理,提升冷链物流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依靠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建立食品源产地信息追溯系统、食品加工过程信息追溯系统、食品运输与存储信息追溯系统,使得同一销售单位的农产品,在产品形态变化、物权转移、管理环节变化过程中,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存储、产品可召回[8]。

3.4共同研发冷链物流技术

冷链物流技术作为一项涉及食品安全、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低温系统工程技术,是在食品加工技术和制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台湾冷链物流企业在冷链低温作业等物流技术上有较丰富的研发经验,大陆有规模较大的高校和研究所,拥有大量的冷链物流技术研发资源,两岸冷链物流企业、高校及研究所可以联合开发冷链物流技术,推进两岸冷链物流各环节的技术创新,共同研制各种速冷、保鲜、冷藏冷冻设备,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冷藏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及适合农户使用的微型冷库、农产品气调库;共同开发农产品产后低温包装和保险技术,共同研发冷藏技术,尤其是自动化冷库技术,研发节能环保的冷链运输工具,推广全程温度监控设备。

3.5共同培养冷链物流人才

冷链物流的运作管理具有科学、技术和安全的专业特性,涉及多门类学科知识,如:物流供应链、食品学、冷冻工艺学、制冷技术、机械技术等[10]。两岸可以共同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通过两岸高校、冷链物流企业的产学合作,以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为基础,开设冷链物流方向及相关课程,培养冷链物流所需的相关生物、食品和制冷技术知识,培训各种农产品的质量监控标准。两岸高校与冷链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建设冷链物流实训基地、编制技能培训资料,既可以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培养冷链物流的技能型人才,又可以对冷链物流企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冷链物流操作技术。

第9篇:制冷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升,水果蔬菜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食品,但是由于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果蔬的品质还得不到可靠的保障,对人们的饮食安全构成重要威胁。本文首先从冷链物流入手,再到果蔬冷链物流,并详细的分析了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果蔬冷链物流发展道路,使其推动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果蔬冷链物流;制约因素;信息化管理

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食品等的保鲜保质和储存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果蔬冷链物流产业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如何在果蔬冷链物流领域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如何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重点在于果蔬冷链物流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认真研究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把握果蔬冷链行业发展的关键,正确制定行业发展对策就成为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1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特点

1.1 果蔬冷链物流投资大,运营成本高

由于果蔬的易腐性和实效性,果蔬冷链物流从果蔬的采摘到消费者的手里整个过程都需要严密的温度控制来保障果蔬的品质。这一过程中,冷链运输设备,冷链储藏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冷库和购买冷藏车的费用是一般仓库和普通车辆的3-5倍,这就意味着果蔬冷链物流的投资要比常温物流大的多。

1.2 果蔬冷链物流需要全程温度控制

基于水果蔬菜独特的化学性质,如何保证水果蔬菜的新鲜程度,减少浪费,这就需要依靠低温温度控制,从而达到延长果蔬保存周期,降低损失的目的。因此,果蔬冷链物流最大的特点是需要进行全程温度控制以保证水果蔬菜的品质以及降低物流过程中的损失。

1.3 果蔬冷链物流技术含量高,监控困难

一般来说水果蔬菜的冷藏率在0℃左右,但由于果蔬的种类、品种不同,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如果贮藏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将会缩短贮藏期;如果贮藏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将会导致冷害和冻害的发生。因此果蔬冷链物流对冷藏温度及湿度控制技术要求很高,并且监控困难。

2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2.1 冷藏设施有限,冷藏运输率低

近几年,我国在整个果蔬冷链中冷藏设施主要包括:冷藏车、冷库、冷运船、铁路冷藏车,截止2011年我国冷库的容量为1000万立方米,冷藏车4万辆,铁路冷藏车7492辆,冷运船200艘,这一数据较之前有所增加,但仍不能满足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需求。我国果蔬冷藏运输率仅为15%,除少数出口果蔬外,国内的果蔬流通90%以上基本是常温运输,至多上面盖一块帆布或塑料布。

2.2 信息系统有所发展

目前我国约61%的物流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手段和企业形象的宣传工具;78.2%的企业有独立的IT部门;80%的企业有专职的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70.5%的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这说明大多数的企业都开展了基本的信息化建设。

3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投入不足

2010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总投入1.80万亿元,中央财政安排6.8亿元支持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建设,截止至2010年3月份,全国已建42万家农家店和1467个配送中心,覆盖65%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虽然国家开始重视我国农产品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距甚远,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运流通和配送中心覆盖率基本达到100%,充分满足农产品销售需求。

3.2 交通运输设施缺乏,存储设备不足

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我国果蔬冷藏运输主要采用公路和铁路两种形式。2010年我国公路交通总里程400.8万公里,铁路交通总里程9.1万公里,但是,我国运输网络密度还远低于发达国家,铁路网密度仅为美国的38%、日本的8%、德国的17%;公路网密度和高速公路网密度分别只有美国的58%和72%、日本的13%和40%、德国的22%和21%,交通基础设施缺乏,影响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

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1000多万立方米,大多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仓储型冷库为主,很难满足现代城市配送的要求,而且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储存,果蔬冷库储存量只占库容总量的20%。

3.3 相关冷链技术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由于现阶段缺乏高素质的冷链低温专业技术人才,国内各个冷冻冷藏企业的制冷技术仍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阶段,保留着以往的老一套制冷工艺和技术,相当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冷藏专业技术的缺乏,致使制冷效果能耗高,冷链成本居高不下。我国果蔬冷链物流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往往造成冷链产品流通的盲目性。

4 改善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现状的建议

4.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扶持果蔬物流产业发展。拓宽果蔬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的融资渠道。出台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社会多元化投资加大专项引资力度,广泛吸纳民间资金,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的机制和多渠道投资的格局。

4.2 加强硬软件建设

加强交通运输基础道路建设,实现城乡交通便利化,缩小城乡之间交通往来的障碍,为农村果蔬产品的运输提供便利。提高冷链物流设施装备的现代化水平,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冷藏运输设备和冷库装备。引进先进果蔬物流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果蔬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和计算机化,例如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GIS 与GPS)和电子交换系统(EDI),对各种冷藏车和冷库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冷链运输动态和库存产品的保质期与库龄,确保果蔬冷链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4.3 加强冷链物流行业管理

果蔬的冷藏运输应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的联合运输网,形成多式联运体系。同时加大对装卸果蔬运输车辆的停时、中时的考核力度,严格果蔬冷藏运输车辆在途时间的考核标准,缩短冷藏运输的运达期限。整合冷链物流流通环节,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能够提高果蔬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果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和人力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物流年鉴》〔20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