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景观文化论文范文

景观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景观文化论文

第1篇:景观文化论文范文

人生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特征在于其精神活动和心理感受。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文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即人们越来越渴望自由、舒适、便捷、和谐的生活,这就对各领域人性化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景观设计人性化设计是以人的基本生理、心理、行为、社会文化特征、生活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设计,是服务大众生活的设计。简单地说,人性化设计就是从过去对功能的单一满足上升为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关怀,在设计中赋予更多情感的、文化的、审美的内涵,建立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妙境界。

2景观设计人性化的主要内容

据刘滨谊的“景观三元论”理论,景观设计的内容包括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3部分。大众行为心理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2.1对生理需要的满足

景观应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城市居民,不同的生理活动需求,如运动、休憩、交往等。设计中,应注意令人感到舒适的各种物理性指标:如光照、温度、噪音、通风等以及生理尺度与行为尺度的合理运用。尤其应对残疾人使用景观场所给予更多的重视。

2.2对安全需要的满足

景观环境应避免对人造成威胁与伤害,保持自身安全和个人私密性,运用设计手段增强人对环境的定向与认知能力。

2.3对交往与归属需要的满足

人是社会的,社会是人们在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景观环境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更是交往的空间,因而景观设计应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交往空间,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2.4对尊重需要的满足

尊重侧重于心理的感知与精神的共鸣,是建立在交往的基础之上,获得社会与他人对自身的认同感。好的景观给人受到尊重的感觉,劣质的景观忽略了人的需求,否定对人的尊重。

3景观设计人性化的运用

3.1道路设计

道路的设计应该尽量采用使人感觉亲切的尺度与造型,比如人行步道宜采用自然曲线。除了车道外,其他道路不应过宽,以增加游客之间的接触机会,促进游客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设计师还需要结合当地城市道路发展的特点,考虑到人们实际的需求进行道路设计。例如,在设计某条道路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流量,对于人流量大的区域,可多安置一些座椅,并选择一些更经久耐用的石材进行道路铺设等,这样才能够保证道路的设计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3.2场地设计

好的场地设计,应在具备休闲活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强打造趣味性和参与性。如今,许多场地的设计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风格设计,比如罗马式柱走道,看起来很豪华气派,但这样既不能挡风遮雨,又不能提供休息空间,徒有其表,缺乏实用性。而中国传统园林就很注重人与景的交融,山可登,石可坐,水可赏,园林道路更是曲折有致,趣味无穷。

3.3植被绿化

植物景观人性化设计,要求首先达到相关规定的绿化面积,满足量的要求;但更要考虑绿化的质量。第一,要注意植物种类的搭配,注重地被植物、灌木和乔木结合;第二,要注意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的结合,长廊、建筑外墙、阳台、护栏等可以用攀爬植物或悬垂植物加以各种小材料配合,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第三要注意植物的合理布局,比如乔木不能离建筑太近,以避免挡光的作用;第四注意植物在时间上的搭配,包括速生与慢生结合,不同季节、不同的观赏植物结合等。

3.4水体设计

在水体景观设计中,应该巧妙地利用现状地形、水体、雨水等有利条件,加强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对水体的宽窄、形态变化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这样的水景不仅更接近自然,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界的向往,还可以完善水体的循环和净化机制,减少管养成本。不同的水景设计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便可形成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进而有助于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水体景观的观赏,满足人们对于水体景观的需求。

3.5景观构筑与公共设施

景观构筑的设计应加强挖掘当地历史文脉,重视视觉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这样才可以使游客在观赏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达到“情与景”的相遇,令人愉悦目心,韵味无穷。另外,还要注重细节方面的设计,缺少细节刻化的景物容易让人觉得产生简单化,缺少激情。公共设施布置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设计规范,在充分研究人的行为活动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设计构思进行合理布局。平面构图上,要对植物种植、道路交通、设施布局进行统筹考虑;立体造型上,更要注重公共设施与周边景观环境之间形成的空间关系。

3.6夜景照明设计

夜晚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于白天环境的独特氛围。良好的夜景和舒适优美的灯光环境,可以营造出娱乐氛围、文化气氛和休闲气氛。照明依照“点、线、面(重点、道路、广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达到“和谐统一”的夜景照明效果。同时推广应用新型节能光源LED灯和分时段灯光设计等措施,使夜景照明设计更有针对性。

4人居环境中景观人性化设计方法

4.1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科学的规划

在景观设计人性化的实践中,设计师应该对当地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人们的需求制定景观设计的流程,使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保证人性化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在景观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当地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景观设计规划中,积极地为景观设计献计献策,如此设计出来的景观作品才能够与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相符,实现人性化设计的目的。

4.2运用环保生态手段进行景观的设计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生活环境景观的环保也越来越关注,希望生活中的景观都能够生态环保,确保人身体的健康。因此,景观设计师可以利用环保材料作为景观的主材料,能够吸附有毒气体、阻隔噪音、保持水土、调节气温等,有助于实现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而这些也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社会人文特点,科学地进行,进而使设计出来的景观能够与当地融为一体。

4.3注重景观环境的共享性

所谓景观环境的共享性,是指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周围居民能够共享。如居民的文化水平不同,在进行景观观赏的过程中感受也不同,如果设计的景观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将导致很多文化层次低的居民无法欣赏,进而影响到景观的实用性。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充分权衡各方面因素,确保景观能够实现共享,这样设计出来的景观才能够符合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4.4科学的设计景观空间网络

进行观赏性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设计亲地空间、亲水空间以及亲绿空间。所谓的亲地空间主要就是指创造适合人们活动的场地,使人们在平时工作之余可以到景观周围进行活动、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等。亲水空间主要就是指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使人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亲绿空间主要就是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人居景观设计师通过充分的设计景观空间网络,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人们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观赏景观。

5结束语

第2篇:景观文化论文范文

一、引言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良好,提高了对文化性的重视度,深入挖掘旅游景观文化内涵。文化作为支撑旅游发展的精髓,体现的旅游的内在美和形态美,深入发掘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十分有利于旅游景观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现的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投资管理者以利益为发展目标,过分注重收益和利润,忽视了旅游景观文化内涵,导致很多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乱象发生,如景观标准化、组合程度不高 文化内涵趋于同化等,不注重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发掘,使得旅游景观文化内涵逐渐消失和的越发的庸俗。所以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重塑是现代化旅游景观发展的重中之重,从人文和美感两大主要方面探讨和分析旅游景观文化内涵重塑的重要性。

二、什么是人文旅游景观

(一)国家标准对“人文旅游景观”的界定

由人类创造和发掘的富有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且能够吸引旅游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统称为人文旅游景观,不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不论是历史遗留的或是现代创造的。跟自然旅游景观相比,人文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旅游价值表现出更加鲜明的主观性和潜藏性。相比自然旅游景观而言,从旅游审美的过程中发现,旅游者从人文旅游景观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其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享受呈渐进式。

(二)学术界关于人文旅游景观的定义

根据学术界的定义,人文旅游景观指的是人类基于自然环境,根据一些实践需要,自发创造的有形的文化景观。多谈及的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表现人为性、历史性、地方性、民族性、科学性、知识性等,而且这些特性都表现的十分鲜明。人文旅游景观可以看作是人类辛勤付出和智慧的结晶。人类通过创造一些文化去表达和体现人类生活,引起人们的关注,吸引人们的眼球,使得游客在观赏的过程中,体念和感受多样化的美感。区别于自然旅游景观,人类通过创造将自己的意志和审美意识融入其中,所以人文旅游景观是无形的精神氛围和有形的物质景观的完美结合。

三、文化及其流变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满意的解释,下面所阐述的一些看法和文化产业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性。1987年,加拿大联邦通讯部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其中包括道德、法律、知识、信仰、艺术及一些特殊性的风俗习惯等。欧盟委员会对文化定义则更为广泛,包括传统、绘画、书法、语言文字、艺术、音乐影片、建筑规划、科学技术等。加拿大的部分研究者表明,除一些文化活动以外,文化不只是人们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感悟,其还触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他们认为文化不是一般人们认为的力量产物,它是人类共同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始因素;美国的部分学者重新界定了文化,他们将文化看作是商品,可能文化始终就是一个难以精准定义的概念。

(二)流变中的文化类别

由罗森塔尔・尤金撰写的《哲学小辞典》对文化进行了广义的解释,他认为文化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所创造所有的财富,其中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狭义方面则只是精神文化,其中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和文学艺术等。 上个世纪中期,国外知名文化学家发表了《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书,在整理和分析西方国家80年内有关文化近170种的定义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了综合性的定义;文化包括显露的和隐藏的行为模式,通过象征性符号进行传递;文化体现了人们的显著成就,如其在人造器物中的表现;文化的主要核心在于传统观念,特别是其产生的价值;文化体系既是活动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这样具有综合性的定义几乎得到了整个学术界所的认可和肯定,具有非常大的意义。通常,人们根据层次将文化划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观念文化,代表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与哲学和意识形态都存在差异,处于哲学和意识形态的中间层次,不能被认作是哲学理论,属于深层次的文化;制度文化,指的是受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制度,不是抽象的看不见,但又无实际存在的物体,属于中层次的文化;器物文化,具体体现某些特定的生活方式,实实在在存在着,如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用品等,这些都是由人们创造出来的,同时也服务于人类的,是真是存在的事物或实体,属于表层次的文化。总结以上内容,对于文化的概念,还是一个备受争议,难于严格和精准进行定义的。而至少有一点是得到众多肯定和认可的,那就是人是文化的核心问题,人是文化存在的根本,不一样的人创造了不一样的文化。

四、人文旅游景观的文化蕴含

(一) 我国人文旅游景观的特点

通常,人文旅游景观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就是非物质遗产,历史古迹、社会文化、宗教等,跟自然旅游景观存在的差异性相比较而言,人文景观所呈现的历史差异和文化差异就更为突出,这也就表明人文旅游景观耶哦比自然旅游景观更加丰富,人文景观浓厚的历史底蕴,承载了时代的文化气息,体现了时代的文化特色。人文旅游资源很好地体现了每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将人文旅游资源誉为人类历史的写照也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对于国家和地区而言,人文旅游景观的丰富程度跟历史、民族、文化传统和文明发达程度等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1、历史悠久,文化传承。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距今有超过50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勤劳和智慧留下了不胜其数的历史文化瑰宝;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不断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和文化蚕食,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中华文明的根基从始至终都没有被动摇,经历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断侵蚀,传统文化的精髓依旧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源远流长,世代流传。因此,我国所有的旅游资源、旅游对象和旅游服务者都参透了中华人文精神,我国的旅游产业和人文资源可谓是一脉相承、骨肉相连。很多历史悠远且整体具有明显文化继承性的人文旅

2、数量众多、层次丰富的多元化形态 。中国历史悠久,也曾是世界上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一,经济、文化、科技令人瞩目,存留下来数不胜数的多层次化的人文旅游景观,如建筑、寺庙、道观、园林、雕塑等,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道德情操、思想观念、精神追求和审美追求。其中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人文旅游景观就超过30项,这些人文旅游景观所蕴藏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凝聚了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一些独立成景,一些则交相辉映,人文形态的多元化造就了多层次的旅游产品。根据我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目录的记载,能够看出:1987年之后的每一年都会有或多或少优秀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被记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其中仅2000年就有4项人文旅游景观被记入。这些数据说明我国人文旅游景观资源深厚博大,国家有关部门对人文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越来越重视。

3、分布广泛,特色显著。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族多样,通过民族风俗,人文、经济和当地自然风光的结合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情,产生了多样化韵味的地域文化,如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中原文化等,不一样的人文气息、不一样的文化遗产、不一样的风俗习惯、不一样的历史传承等等。然而,因开发历史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我国人文旅游景观种类分布差异性比较大。具体表现为,像主题公园、游乐园等影响力较大的现代娱乐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开发历史较为久远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历史文化名城等;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则集中于少数民族集聚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不同地域集中的人文旅游景观的造物风格对比十分鲜明、多样化,以园林为例,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居多,规模宏大,庄重、宁静;江南则以古典园林居多,玲珑、纤巧、精致、秀丽;在民族文化方面差异性更为突出,我国西南地区细腻、委婉的民族特色与西北的粗犷、豪放对比十分鲜明。以上就是使得我国人文旅游景观在世界上独具特色,为我国人文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二)人文旅游景观蕴含的文化内涵

1、科学性内。涵旅游景观的科学性内涵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不同的科学类别、时代的科学性、发生的科学性、设计的科学性、发展的科学性、保留的科学性和用材的科学性等。

2、历史的积淀。人文旅游景观承载着历史,体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典型的历史遗存、历史的演变和差异等。

3、文学性内涵。散文游记、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是旅游景观的文学性内涵。从古至今,数不清的文人雅士,流连于自然山水,赏心悦目,创作了无数文学作品,将旅游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赋予旅游景观浓厚的文化韵味。

4、艺术性内涵。旅游景观的艺术性内涵包括多种艺术形式,如影视录像、摄影艺术、音乐舞蹈、雕塑、书法绘画、风土民情、工艺品、纪念品等。譬如雕塑,雕塑主要是经过雕刻和塑造而制造的具有体积感的空间形象。曾有人将伟大的雕塑比喻为国家、民族城市的象征和精魂。

5、社会性内涵。旅游景观的社会性内涵包括喜庆节日、风土民情、香烟、酒、茶水、食品、饮料、杂技表演、说书、博物馆、动物园等,任何某种形式都在某些程度上向人们展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就譬如说北京的一条又一条的胡同,北京独有的胡同文化其实就代表着北京人历史社会习俗文化,表现出那个历史时代的封建社会礼制和家庭宗法制,反映的就是以种封闭的社会生活方式。

(三)人文景观旅游文化蕴含的价值

1、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所有文化的存在都是以具体事物作为载体的。开发和保护人文景观其实就是传承和发展特色文化的过程。兰州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蕴涵,应进行不断地发掘和充分的展示。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冲击和侵蚀,使得原本灿烂的本地文化慢慢走向衰败,难以得到传承和弘扬。针对这种看似平缓实际波涛暗涌的文化侵蚀,只有积极寻求本地文化的发展渠道,才能将本地文化发扬光大,推动文化传统的发展,保护我们的文化精髓。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传统文化,还能够将本地的灿烂文化传播和推广到更多的地方。

2、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展示市民精神文化风貌。城市承载的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毕业于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曾发表过相关的言论,建筑代表的是一种艺术,一座城市的街景代表的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城市内有一条条的街道,街道上又有一幢幢的建筑。建筑不只要具备其内部的使用功能,还应重视外部街景观瞻。街景的造型、色调和周边等方面都体现着文化的特色。通过他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人文景观的开发和建设只有跟文化相结合,才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特色,进而提升城市品位。城市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于文化的累积性,也就是城市的人文环境。景观开发实际上就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进行整体构思和综合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还为人文景观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主要就是为人们的活动创造独具特色的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全面体现城市功能、审美、历史、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需求。现代城市的功能不断多样化和复杂化,人文景观的开发设计的风格、内容、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是史无前例的,体现了城市的人文景观对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的人文景观记录着人类溶入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过程,还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制度。国外著名的史学家曾说过,“每一部真正的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由现代人撰写,参杂了现代人的思想,但历史遗存下来的人文景观却是实物,真实地反映出社会阶段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是为我们研究社会发展史提供了实物参考资料。此外还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程度,更好地展示了市民的精神文明程度。城市的现代化离不开城市文化上的进步。所以,不断开发和加强保护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和衡量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第3篇:景观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古代,园林既是技术层面的,也是文化层面的。当时,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称谓,园林的建造主要靠一些文人雅士与工匠艺人共同沟通协作完成,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提出“三分匠,七分主人”,“主人”相当于现代的设计师,在古代当属文人之列,他们的人生背景,学养深浅影响了园林的面貌,反之,园林也获得了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机会,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从中国数千年的园林史中可以看出园林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受主流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在主体建筑、装饰色彩、植物搭配等方面均有不同。以下举例为证。

1.1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园林艺术

我国的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都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对比两处园林,都不乏耗资巨大,心思巧妙的传世佳作,然而,两个园林在地域文化内涵上却不尽相同,由此也影响到了艺术风格的呈现。北方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深受帝王文化影响。其布局严谨,多为前朝后寝,即宫殿的布局是园林处于宫殿的后部或侧位,如故宫的御花园;居家住宅是住宅在前、花园在后,如恭王府花园。景物的配搭强调轴线对称,规模雄伟宏大、建筑主体突出。色彩辉煌华丽,红黄墙、琉璃瓦配上雕梁画栋,很好的体现富贵雍容的特色。南方园林,多为私家园林。与北方园林相比,南方园林因为“天高皇帝远”,所以更“接地气”,它比北方园林文化更充分展示自我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园林的布局潇洒活泼,厅堂自由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台水榭,宛转其间,规模虽不及北方的气势宏大,但善于以小见大,景物安排曲折幽深,色彩淡雅明媚,建筑朴素,富书卷气。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总体来说,北方园林沉稳大气,南方园林明秀典雅。

1.2儒释道文化影响下的园林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影响力的便是儒、释、道这三家,在中国园林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儒、释、道的思想互为交织,共同影响了园林的发展。首先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首重“伦理”,北方园林中前朝后寝,轴线对称就是儒家思想的反映,前朝后寝与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观点对应,轴线对称则是儒家提倡“礼制”,“居中不偏”的思想渗透。“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古典园林也将“崇尚自然,师从造化”视为最高准绳,把建筑、山水、植物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尽量充分的利用自然条件,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中抒发无限的情怀,以物喻德,以花木寄情,如兰花寓意幽谷自芳,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等等,创造出心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生相协的园林艺术。二是佛家思想的影响,佛教对园林影响较大的是禅宗思想,它关照人的“心性”,将园林空间升华到“意境”的层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为园林这种有限的景物形式提供了超越时空直达最高灵境的可能性。三是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道教是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成长的宗教,主张“道法自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还体现在崇尚神仙境界方面,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池三山”布局方式与道教有极深的渊源,道家传说东海之东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并有与日月同生的仙人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宫殿中营造园林,为追求仙境,建造一池湖水,曰太液,而湖中有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至汉代,此格局尤为兴盛,汉高祖、汉武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建岛,以效仿仙境。此后这种模式成为历代帝王营建宫苑时常用的经典布局方式。我们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古典园林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中证实了文化与园林艺术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让建筑“建”起来的是理工科的知识,测量、计算、绘图等等,让建筑“立”起来的却是人文艺术学科的知识,二者交相辉映。由此可见,建筑价值不仅体现于建筑本身的工艺技术,也体现在建筑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民族特点与时代精神上,我们研究园林艺术与文化的关系,重视历史文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有助于提升现代园林建筑的高度。

2传统美学观念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美学思想早已深深融入了园林发展过程。无论是如诗画般优美的景致,如书法般巧思的布局,还是如音乐般空灵的境界,都让我们体悟到中国人特有的美学观念。传统的美学思想是快速形成中国现代园林自身特色的捷径。园林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既拥有可触碰的物质形态,又有耐人寻味的精神形态,只是它的精神形态容易掩盖在纷繁复杂的物质形态之下,尤其是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的今天。因此,从中国诗、书、画、乐的表现手法中提炼园林艺术的民族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而以诗、书、画、乐的创作手法进行园林的空间处理和营造意境更具有代表性。

2.1传统美学的空间意识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西方的园林多是由建筑师设计规划,以建筑的眼光来观察运用自然环境,讲究科学的透视方法,用建筑设计的手法打造环境空间。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师多是文人与画家,他们是用诗人的心理,画家的眼光来观察自然,将建筑引入自然环境,他们重视的是,房子和人以及整个环境的和谐关系。众所周知,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异于西方,宗白华先生是这样表述的: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中国传统画家作画,不是从一个视点观察物体,他是从有限中看到无限,再从无限回顾有限,具有高度的心灵自由,是《易经》上说的:“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正是这样的空间意识形成了中国园林艺术独特的风格。我们看扬州个园,个园是典型的文人山水园,相传清代大画家石涛曾参与造园。个园最令人称道的是设计者将四时美景设置在一园之中,人们可以随时感受四时美景。春景沿花墙点缀石笋,似春竹破土,加上竹林呼应,春的气息迎面而来;夏景以湖面假山为主,青灰色的太湖石,碧绿的池水,秀木紫荫将整座山体衬映得分外灵秀,清幽无比;秋景以棕黄色的黄山石堆叠假山为主,山势较高,面积也大,可登上山顶,欣赏园景;冬景所处的位置几乎终年不见阳光,地面用白石铺成,山体用宣石堆叠,宣石雪白的颜色一眼望去似积雪未消,令人惊叹。个园占地面积并不大,却表达出“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郭熙)的境界。中国人的空间处理还重视“虚实结合”,在中国人看来留白的空间是物与心之间交流的通道,是可以借助观众的再创造联想将它补足的,就好像“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所生成的意境自然各异,而这正是艺术的情趣所在。传统园林设计者通常都会预先埋设虚实相生的空间,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营造虚空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灵魂所在。水既可成景以供观赏,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溪涧潺潺,渊潭深邃。也可激发变形、虚幻的意境之美。比如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上天天光”,利用水面形成的虚幻倒影空间与天连成一片,大面积的虚空为欣赏者留下了联想的空间,欣赏者凭借自身的美感经验在这虚空中领会到各自的意境。乾隆帝就曾御笔题诗曰“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来翼,中为广亭。榖纹倒影,滉瀁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可见,擅用虚实互补正是园林灵性所在。

2.2传统美学的意境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中国园林独特的意境美是我们区别于其它园林风格的重要标志,意境也是中国艺术最富民族意味的语言。我们要凸显现代园林的民族语言,就必须彰显园林的中国意境。诗词书画的艺术境界与园林最为契合,王国维将诗词境界分为“优美之境”、“宏状之境”、“古雅之境”和“眩惑之境”。园林主要追求的是“优美之境”。“优美之境”,优雅,从容,淡定。如江南园林,精雕细琢中飘溢着清雅气息,清新、淡雅、宁静的色调,高洁的气质令人遥想闲逸淡泊的诗人情怀。园林与诗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园林是在一个固定空间环境中营造意境,只有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情意相通时,才产生意境。同时,它的意境随着日升月落,四季更替而变化,有些景致只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气候出现,如“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园林艺术的意境是综合自然环境、建筑、诗、画等多种艺术的成果,不是所有园林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产生意境,因为难得,所以可贵。意境无疑是一代代中国园林设计师追求的核心,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对仗、赋、比、兴,绘画的“气韵生动”、“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书法的向背、曲直、疏密、聚散等创作手法中汲取灵感,用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语言创造中国意境。

2.3传统美学的音律对园林造景的影响

《乐记》:“声成文,谓之音。”就是说只有合乎规律的声音才能组织起来成为乐音,构成乐曲,其中包括了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的音乐形象,表达各种情感的起伏,是一种微妙的创造性形式,启示着最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律、度、量、衡结合起来,从音律时间性、规律性来规定空间性的度量,正如《史记》所述:“阴阳之施化,万物之始终,既类旅于律吕,又经历于日辰,而变化之情可见矣”。中国园林造景参照了音乐的严整形式,依照节奏旋律的张驰疾缓,运用门、亭、台、廊、桥、水面、假山、植物、观赏石等等,造成园内的各种曲折变化,空间上的层层深入与高低起伏,像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置身园中的人产生不同的情调感受,使园林建筑成为凝固的音乐。

3在全球化语境下反观中国园林民族性的价值

第4篇:景观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文化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 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 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 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 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 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 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其四,其他文化。此外,都江堰景区还有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

3.2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3.2.1 水利文化为核心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3.2.2 园林文化为依托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

3.2.3 祭祀文化为皈依

二王庙、伏龙观、城隍庙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敬神、庙会、放水节都是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二王庙、伏龙观都是为了祭祀都江堰的修建者的。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表达了当地先民淳朴的感恩心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郎的生日、六月二十六李冰的生日,人们都要在二王庙举行隆重的庙会,将他们当神仙进行祭祀。从宋朝起,每年清明放水节,地方政府高官要亲自主持都江堰放水大典,沿袭至今,形成了一个盛大的集会和节日。这些祭祀文化对于弘扬水利文化精神,净化和升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都有莫大的好处。这就如同宗教旅游者的朝觐一般,可以升华旅游者的精神。因此祭祀文化为景观文化系统的皈依。是我们建立景观文化系统的目的—增智益神、提升旅游者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在开发旅游景区时高屋建瓴,从文化的深度解读旅游景区。而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需以水利文化为中心,园林文化为背景,祭祀文化为皈依。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R.戈尔德耐,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 李琼英,方远志.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3] 刘敦荣等.旅游文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

[4] 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第5篇:景观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传统文化;景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我们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取舍,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而中国传统文化景观记载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兴衰变化,是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有形见证和物质载体,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人们过于注重对于物质的追求,开始忽视和淡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景观陷入破碎化、边缘化的困局。

一、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内涵分析

景观包括庭院街道、公园广场、桥梁绿地等所有与人类工作生活相关的室外空间的形象。文化景观是指人们以时代和地域的文化为依据,通过对身边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形成的人文景观,通过景观的形态、功能、风格、色彩等外在形象,反映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其独特性、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景观有着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承载着中国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样,同时也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以徽州传统文化景观为例,青砖、黛瓦、马头墙是徽州建筑的三大特色,其砖瓦上的雕刻细腻婉转,带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值得人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另外,徽州因其自然景观的山水相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口文化”,人文建筑依山而建,依据山的地形,在打造住所时注重门窗的角度,保证采光,并使居住者能够随时欣赏山景。徽州的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雕也极受人推崇,而佛教的吉花莲花,因其气度和风采受徽州文化景观的青睐,与莲花造型相关的装饰物成为徽州传统文化景观的精美点缀,既栩栩如生又大气清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意义

1、延续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城市景观不仅是人们工作生活的载体,不仅要具有功能性,还要具有审美价值,在保证了现代人生活工作需要的功能的前提下,将中国传统文化景观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这样才能通过城市景观给城市居民和游客带来精神的感染和熏陶,陶冶人们的审美情操,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2、 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

中国传统文化景观丰富的元素和内涵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素材,其建筑材料、造型体现出的理念、底蕴给设计师带来了无穷的灵感,赋予了现代城市景观建筑思想与灵魂,使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之余,能够从视觉上获得更多感受,感受到现代城市除工业气息、灯红酒绿以外的更具有持续性的生命力,体会到更加内在的不同城市所特有的精神内涵。此外,中国现代文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景观也从另一个角度向人们呈现了现代城市文明的先进、继承和包容的特征。

3、 满足大众生活和精神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然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城市居民一年当中只有非常少数的时间能够真正走出并远离城市,去充分体验大自然的

风光。大多时候,城市居民会挤出空余时间,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或临近的城市休闲和娱乐,城市旅游受到现代人的热捧。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景观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才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让人们不仅仅看到城市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还有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特色景观,让人能够消除长期保持的精神紧张感,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景观的传承和延续能让城市居民获得情感上的慰藉,找到自身更加根源的存在价值,获得更多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增加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使人们内心更加平静安宁,生出更多美好的祝愿。

>>>>>>好像更多的讲述城市景观

三、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

随着生活或生产方式的转变,创新和保留村镇文化景观,强过对历史文化景观的简单的移除。传统的风俗习惯或建筑风格都是这样形成和保留下来的。

1、自然景观的保护

自然景观保护是维持村庄原有景观格局和空间结构,传承村镇文化景观的最重要方式。

2、人工景观的保护

不同地域产生特殊的地域性质,决定特殊的乡土文化。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方式符合村镇人民的文化和传统认知。

3、聚落景观的保护

聚落景观的保护应考虑到村镇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空间的整体布局、交通流线的组织、景观细节要素的表达 , 最好通过对乡土景观的重塑和乡土意境的营造,协调村落空间序列、建筑和道路、绿化、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增强村镇景观的可别识性。因此,在对村镇文化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不应限于构建物质实

体,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当地人在环境当中的人文生活。例如图岭南骑楼,根据岭南地区的隔热、遮阳、通风、防潮四大基本功能的要求,形成独特的岭南建筑聚落。骑楼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公共活动场所。其所形成的室内与室外过渡的虚空间,丰富并促进人们的生活交流,在购物逛街中增添生活情趣。在两广、福建、海南、赣南等地,有很多这样的建筑。

图 岭南骑楼

>>>>>>>>尽量以景观传统文化为主

四、村镇文化景观的保护方式

1、本地材料的使用

为了能更好地营造新农村乡土景观的田园风光和朴拙韵味,利用乡土材料的各种形态和特质,彰显地域特点,强化地方传统,维护农村的景观传统和自然生态环境,可以采取乡土材料与现代材料使用相结合的手法,或者使用现代材料模仿乡土材料的手法,来实现乡土材料质感与实用性的双赢。比如江西南昌湾里区梅岭镇新建民宅中 , 通常使用乡土材料――竹,经过现代技术的简单处理 , 就可以用来做栏杆等设施 , 即经济又环保。

2、发展地域性植物

在村镇文化景观中最简单实用的景观要素,莫过于乡土植物的栽培。地域性植物是每一个地区永久性的标记 , 代表不同地区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同时还可以更加完整地保护原生态系统 , 展现地域特色。

3、使用传统景观符号

借助符号学对村镇文化景观进行剖析 , 有效延续传统文化内涵,将乡土景观的一切要素如柱、天花板、墙壁、楼道、窗户、入口、露天空间等均看作符号 , 并将这些符号以现代设计手法配置于村镇文化景观中。

4、使用地域色彩

江南乡村传统建筑物通常使用青砖灰瓦、青石板或麻石板等材料 , 整体呈现一种灰色调,或是加入木材的构造 , 呈现棕灰色调。在一些重要的建筑或建筑的重要部位 , 如门罩、房梁、屋檐边等用以红色为主的彩绘图案作为点缀。比如江西、安徽村镇文化景观的地域色彩倾向白色和灰色调的对比,福建、广东村镇文化景观的地域色彩倾向与砖瓦红和青灰色的对比。

5、空间尺度的使用

在村镇景观设计中 , 控制建筑高度 , 推敲道路空间的比例与尺度 , 营造具有亲切感和安全感的村镇文化景观是非常重要的。

五、村镇文化景观问题的解决办法

1、文化景观的模拟

模拟各种景观赖以生存的环境 , 探索环境磨合的过程。为了传承文化景观,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意境游。景德镇古窑场的制陶学习游就是好的例子,再比如红色革命线路游,都是文化景观下的重构和模拟。

2、改建、扩建或新建

为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可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需求,改建、扩建或新建新农村,一来防止乡土生态景观的消失,二来防止千篇

一律、千村一面地片面追求欧陆风、国际式、高层建筑。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完全照搬旧有的村落建设模式,也不能照搬与农村景观完全不能融合的城市建筑形式和环境景观,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外部环境、丰富的空间场所才是村落最为重要的特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同区域的村镇有自己不同的村镇景观,保护当下村镇景观和景观要素,适当整合、模拟、重构和景观提升,不仅是村镇发展保护的需求,也是新农村建设和村镇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平.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村落文化景观保护[J]. 湘潮(下半月),2010,02.

[2]刘春腊,徐美,刘沛林. 新农村建设中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J]. 经济地理,2009,02.

[3]魏峥.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景观保护与发展途径探讨[J]. 江西社会科学,2009,11.

第6篇:景观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地域文化;文化景观;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

立项者:范寅寅

项目的类别: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青年教师基金

项目名称:文化景观中场所精神再现的设计方法探索

编号:12NZYQN02

一、引言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间联系日趋紧密,城市规模随同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已进入“成熟期”而言,我国的城市发展可以说还处于“成长期”,而成长的过程,往往又是一个丧失的过程。[1]在“大拆大建”的开发建设中,全国城镇普遍出现“千城一面”、“伪”地景等现象。虽然设计完成了形式和功能两大要素的结合,然而,城市形态特色越来越模糊,人们走进家园的感觉也越来越淡薄。

城市出现这样的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设计形式背后的文化薄弱。人类赖以生存的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的内涵特质,这种内涵特质是在自然与人文历史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设计背离了文化基础,必然导致地域文化的丧失。

现今我国的城市依然面临地域文化磨灭的危机,甚至愈演愈烈。地域文化的丧失已是不回避和搁置的问题,而地域文化的保护是城市长远发展的必要前提。那么,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应该如何更有针对性的实现地域文化的保护?

二、城市的文化景观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多种要素按一定方式或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物质文化属于文化的表层结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2]在文化的相互作用中,文化的表层结构具有显性特质,易于改变;而深层结构具有隐性特质,难于改变。然而,在特定的情况下,表层结构的变异会导致深层结构的瓦解。

就设计层面而言,能够作用的更多的是文化在空间中的物质形态,即文化的表层结构。设计通过人们对文化表层结构的感知,影响其深层结构。因此,忽视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尽管目前只是改变了文化的物质形态,然而这样的改变正在侵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危及文化的本质。

设计是通过“物质”作用于“精神”,对于这些物质形态,可以尝试以“文化景观”的概念进行理解。

“文化景观”来自文化地理学。它探讨的是人的活动与“原生”景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理学家苏尔(Carl Sauer)指出文化景观是任何特定时间内形成一地基本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复合体;是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文化景观区别于其他的景观类别,具有更深刻的内涵。文化景观具有延续性,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景观具有象征性,是人们生活方式、民族身份和信仰系统的象征。

可见,文化景观无论是概念还是内涵都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及文化的深层结构。正因如此,在探讨地域文化保护的时候,将“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在空间中的物质形态进行理解,整个研究工作将更具地域针对性并更体现设计的人文关怀。

三、城市的场所精神

城市为人所用,是生活发生并具有特性的空间,它不仅包含着构成城市空间的一系列物质要素,还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与情感。在对城市的认知过程中,如果片面的强调城市的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和系统等各种抽象内容,而忽视城市作为“家园”这一层面更深刻的意义,城市可能将会失去其可见、实在的具体性质,甚至包括不可替代的人文特性。因此,在地域文化保护的前提下,更应该将城市作为一个“场所”进行理解和分析。

场所不是一个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城市作为场所,必然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及“场所精神”(genius loci)。场所精神的产生是依赖于环境客体与感知主体双方相互建构的。一个有意义的场所的产生,是源于丰厚的文化积淀,精神的巨大张力通过物化的文化景观以“冰山的一角”显现出来。具体而言,城市通过其文化景观,如建筑、广场、构筑物等与人们的记忆对话。当提及某一建筑、或某一广场时,便能唤起人们对此相关的全部记忆和情感。当然,不同的人对于城市的记忆也是不同的。但是,那些令人难忘的场所,给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景观,对于多数人而言往往又是一致的。在那里承载着一些让人感动的内容,也就是它的场所精神。[3]这些具有普遍性的集体认同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深层文化,它们显现于那些人们所熟知的“核心”文化景观,而这样的“核心”文化景观就成为了人们在城市中得到归属感的情感寄托。

地域文化是靠积淀而成的,不可能运用某种设计方式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与此同时,地域文化涵盖内容众多,很难凭借某种设计手段对每一层面的内容进行同等力度的保护。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更关注现有的集体认同,并保存城市的特性(即场所精神)。通过人们对于城市场所精神的体验,完成对于城市地域文化的感知,最终实现人们对于“家园”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产生。

四、地域文化的保护需要彰显和强化核心文化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在城市的发展中,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固定和永久的状态,文化与时代的适应性发生碰撞,文化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有时甚至非常剧烈。文化景观作为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可避免,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与发展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体系,给予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种感受来源于人们对场所精神体验的过程。场所精神是一种特质文化,即在一段时间里所保存的集体认同,个人认同性与社会认同性的发展是一种缓慢的过程,无法在连续的变迁中产生。[4]

终上所述,由于文化的可变性以及人们对稳定精神的需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承载的集体认同的“核心”文化景观是保护的重点,设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空间手法彰显和强化核心文化景观中的场所精神。

在重庆渝中区闹市中心,矗立着一座世人皆知的“解放碑”。这座“纪念碑”的由来和发展历程是典型地域文化保护的案例(图1)。

“解放碑”的前身是抗战时期的“精神堡垒”。1941年12月31日,当为了激发全民族的抗战决心和鼓舞士气,在曾数度一片火海、断垣残壁的民族路、民权路和邹容路三条主干道交叉中心,修建了一座木质纪念建筑物,即“精神堡垒”。抗战期间,每当重庆经历一次轰炸,人们都会聚集于“精神堡垒”周围,庆祝自己的幸免于难,并鼓舞坚持抵抗的民族士气。“精神堡垒”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改建为“抗战胜利纪功碑”,由于历史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又被改名为 “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尽管,这座“纪念碑”在历史的变迁中,经历了名称、建筑形式和纪念对象的改变,然而,“纪念碑”作为重庆“核心”文化景观被保存至今,它所承载的场所精神也得到了彰显和强化。因此,无论是“精神堡垒”还是“人民解放纪念碑”,都作为重庆的地标,作为群众性活动与聚会的重要场所,一如既往的满足着市民对于集体认同与历史记忆的情感需求。

五、结语

城市的发展、现代化的进程对于地域文化保护而言,是不可回避的挑战。而那些人们所熟知的生活环境,给予人们归属感的“家园”,不仅承载着人们大部分的生活内容,还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历程,它们更是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漠视城市的场所特性,削弱其场所精神,采用肆意拆除重建的景观设计方式,最终的成果可能是无人问津的失落空间。景观设计中,对于地域文化保护的倡导,并不是拒绝发展,也并不意味着盲目的保存所有的文化景观。然而,对于那些承载着某种强烈感情、集体认同的“核心”文化景观是应该给予重点的保护,它们所积淀而成场所精神应该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强化。

参考文献:

[1] 张松.为谁保护城市[M].北京:三联书店,2010.p13.

[2] 戴代新,戴开宇.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p4.

第7篇:景观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校园景观文化;景观文化功能;文化挖掘;校园文化内容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campus landscape culture as a starting poin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ccess to inform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culture, campus culture landscape important function, expression, elements, context inheritance and other aspects of culture,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theory and examples from many angles were the analysis, finally tak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new campus of Ank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culture application.

Key words: campus cult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culture;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content of campus 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2

校园是育人场所,存在于校园的景观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设计者必须要根据一定时期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社会价值观而赋予其一定的教育意义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校园中通过自身对景观的理解,结合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自觉自发地影响学生本人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此校园文化是具有某种规范力量及潜在的教育功能,能使学生领会它所提供的信息的景观形态。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发展校园文化景观的重要性。

1、校园绿地景观文化在校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闻其臭”。可见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好的环境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相反,恶劣的环境则往往使人形成坏的行为习惯,不利于人们高尚品质的培养。校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是专门用来教书育人的场所,其使用主体是在校学生,因此,其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1.1教育和传承文化功能。大学校园本身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它是接受高等教育和从事学术研究的场所,是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载体[1]。因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对学生都会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首任校长大卫·乔丹曾经说过:“那些长廊和庄重的柱子,那一排排棕榈树,都将对学生起着一份教育作用,实实在在地和化学实验室一样……这座庭院中的每一块石头都在进行着教育。[2]”特别是校园文化景观,它赋予了校园景观更多的文化内涵,包括传统的教育理念,求学精神,道德、价值观等都通过校园绿地景观文化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它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高尚人格的塑造都起到了引导性的决定作用。另外,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校的成长印迹,往往是通过物化的设计来阐述和展现的,以象征性和激励性的校园景观、建筑、雕塑等各种园林要素来体现,致力于熏陶、引导和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创造能力。此外,校园文化景观积淀着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显示在校园空间中,反映出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蕴藏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

1.2美育功能。中国古代既有“则圣地”、“依山林”,选择“文物荟萃”的地方作为治学的理想场所的传统,它不但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而且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拓宽人们的思维,激发人们创造的灵感,使人们达到忘我境界专心治学。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可连柯认为:理想的学校应是校舍阳光充分,……实验室、图书馆整洁优美,各个房间要有美的装饰、鲜花、壁画等,使人得到艺术的熏陶[3],可见校园环境对学生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特别是校园里精心设计的文化景点,用心配置的带有文化底蕴的植物群落无不给人一种优美、舒适的感觉,促进人们形成积极的审美心理态势,从而不断提高学校师生的审美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

1.3激励调节功能。校园文化景观承载了一个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一个学校的个性,同时也反映着一个学校的校园精神,能够激励校园主体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意志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此外,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消除师生紧张、疲劳的情绪,放松身体、愉悦心情,让人们在不经意间享受美的感染。

1.4价值导向功能。价值导向也叫价值取向,指的是校园文化景观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对校园整体和校园个人的价值与行为倾向产生引导作用,使之符合学校所确定的目标[4]。《诗经.序》中有“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之说,表达是对于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景观就像诗一样发挥着“风以化之”的作用。

1.5凝聚功能。校园文化景观的凝聚功能是指,通过他所反映出来的校园精神、价值取向、文化内涵得到校园主体全校师生的认同,并在他们之间产生一种合力,促使他们建立起一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达成对真理的共识与追求,从而使校园个体的信念和行为同校园整体的方向一致,形成稳定的文化氛围,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的内容

大学是微缩的城市,它也是一个小型的生活环境[5],所以它也应包含一定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这种惯性是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它本身就具有延续和继承发扬的价值。所以校园文化应是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渗透交融。它既折射过去,有反映当代,还预示未来。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师生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及交流等方面,具体可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外部标志。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的关键,它是隐形的、深层次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结合。它包括校园文化观念、历史传统、政治等为校园大多数主体认可、遵循的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生活信念等内容。校园景观是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精神文化。了解校园文化的内容对校园个性化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在设计中更准确地实现个性景观的价值,体现校园景观特色。

3、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的表达

校园丰富的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学校的财富,而怎样去将它们表现出来,发挥出它特有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四种依据:大学精神、办学性质和办学特点、大学历史、办学地点的自然地质特征和区域文化的特性。只要有依据,就会有方向的去设计,更好的体现出校园的文化。

3.1建筑文化。建筑是无声的诗,也是有形的画。蕴涵着人文、艺术、科学精神的校园建筑,是传播文明、养成道德的生动教科书。通过建筑这一特定的载体表现出来的文化即建筑文化[5]。这种建筑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的大学校园建筑物文化,能使人一踏进校园便可以明显的感受它的影响和气势,生活在其中能深刻的体会到大学的气氛、大学的使命,甚至大学的价值和精神。

3.1.1校门文化。校门,它是一所大学的“门面”,是大学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人们认识大学的重要窗口。目前各所大学都在学校的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点及其内涵。为了体现自身的特点,学校校门的设计在创意和处理上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为力求使自己的校门更独特,更能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理念。

例如清华大学的二校门,它位于清华大学东西主干道中央路北,是一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牌坊”式建筑,门楣上书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清华园”三个大字。无论远望还是近视,校门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外形挺拔清丽又不失巍峨庄重,在背后两颗古柏的衬托下更显得美丽。它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鲜明标志性建筑,更是清华大学日新月异发展和飞跃的见证,还是长期以来清华师生勤奋求实、“行胜于言”之品格的象征,体现学校的悠久历史和它的历史的厚重。

3.1.2校园建筑文化。校园建筑可以分为新建筑和老建筑。新建筑代表着学校新的发展、新的希望;老建筑是大学的历史的积淀,是校园的文化传承,是我们与过去的校园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是维系学校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例如东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是建于1931年的大礼堂,庄严雄伟,外部用青铜薄板覆盖,在灰色的建筑主体映衬下,显得分外耀眼,虽历经百年,依然承载直立式的凝重和建筑的经典。各百年名校的建筑都保留的古老的建筑,如梁思成先生设计的四川大学行政楼,中国海洋大学具有西洋风格的校园建筑群等,这些都承载者各校的发展历程。随着时光流逝,建筑老去,凝结在校园建筑之上的校园文化随着年代的久远而越加突出,让人探寻其中,感受历史文化的伟大。

3.2植物文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人类植物造园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植物被赋予人的性格,承载了文化的内涵。如传统的中国园林中,常将松竹梅配置在一起,他们被誉为“岁寒三友”,人们看见它们,就会想到松的坚贞、竹的虚心及梅的高洁;还有梅兰竹菊四君子,兰花高雅,迎霜怒放,寓意具有高尚的节操;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银杏树金秋来临英姿飒爽,催人奋发向上等等[7]。大学校园中不同的植物的配置,除了营造出一个安静读书与思考交流的户外空间外,其本身具有的深厚植物文化也营造出一种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

3.2.1植物主题园。主题鲜明的专类花园和主题园是各个大学常见的植物景观。各类园巧妙地运用障景、对景和借景等不同的造景手法,采纳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衬托与对比等美学原则,熟练的掌握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态的变化,合理地配置植物,构思理想的文化空间。如华中农业大学中的“求是园”时时提醒学生对科学求实地态度。“拙园”告诫学生勤能补拙,需勤奋学习。

3.2.2 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和活的文物,是学校发展的年轮和文明进步的载体,彰显着学校特有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东南大学古木“六朝松”,相传是六朝时梁武帝亲手栽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称为精神的象征,深受全体师生的共同喜爱。它成为维系东南学子的情结,也是古城南京的绿色瑰宝。

3.2.3校花、校树。在许多的高校中,他们根据学校的历史,办学的理念,办学的目标而确定校树、校花。它们大多树姿优美,观赏期长,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化特性,能体现学校育人目标,展现学校风貌。山水明德,花木移性,校树校花作为学校的特色植物景观,既符合高校师生员工的追求清远、高雅情致的需要,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师生性情,树立向上的人生观[8]。

3.3艺术文化。艺术文化指的是通过人工建造的园林小品、雕塑、及各项设施组成的景观体现的文化。它的景观包括小品、雕塑、水景、假山等为美化环境而设计的“艺术品”。

3.3.1园林小品。园林小品是园林中提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既方便游人的小型建筑设施。它们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园林小品在园林 塑造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在园林建设中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

3.3.2雕塑。雕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它们应用广泛立意悠远,既点缀环境,丰富了景观,又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景观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反映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特征,是各个时代文明的产物。浓缩着历史的校内雕塑和人文景观,是学校的传统和精神的示范与延续。

例如安康学院图书馆前的雕塑“沈氏三贤”,他们三兄弟“五四”时期积极倡导新文化,为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就激励着我们要不断的创新,不断地发展新思路。

3.3.3碑刻。纪念碑是各个大学中最能反映学校悠久历史,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重大历史题材的建筑小品。自古以来,人类以各种方式对认为有意义的事件做某种纪念,纪念碑就是人们用建筑这一物质手段已达到精神上的纪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不同的纪念主题,有历史名人纪念碑,有校训碑等等,都以不同的主题纪念和传承先辈求学的精神。

3.3.4石景。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这就体现出石在造景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学中景石除了造景作用,还有特殊作用—传播校园文明。它们有的刻上学校校训,如清华大学校训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国人民大学校训石“实事求是”等等,时时刻刻提醒本校师生毋忘校之根本。有的镌刻各类至理名言,让各种修身厚德的名人名言时刻警示自己,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精神品格。

4、安康学院新校区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元素分析

安康学院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的安康市区,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弘扬“笃学、尚行、励志、创新”的校训以及优良的校风和浓厚学风孕育出一代代的精英人才。它所具有的文化内容有:丰富的地形空间、优美秀丽的秦巴山风情、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安康特有的植物树种、安康的风土文脉、安康学院校训以及所具有的特色文化等等,这些都可以很好的表现出安康学院的特色的文化特点及历史积淀。

学院总的构思是以中国特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笔、磨、纸、砚”为载体,再结合中国传统的造景手法,营造出具有意境的山水人文园林,体现出了传统的文化色彩。

4.1入口及广场的文化设计。安康学院新校区有东、北两个大门,位于安康大道上。北门为校园的礼仪广场,即为整个校园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60米宽的景观路线,烘托出一种校园礼仪空间的大度与宽广的胸怀。而东门为校园的侧门,主要以大树景观设计为主,体现出一种含蓄美与生态美。

在这次广场设计中,体现出了古典的文学气息,如入口处的书香春秋广场,让人感到一种求知的氛围,同时在中间的平台上设计有反映安康学院历史文化的浮雕,造型宛如展开的书卷,烘托校园的文化气氛,意为“开卷有益”。再往上是校训石“笃学、尚行、励志、创新”,时时刻刻在提醒每一个学生谨记校训,艰苦奋斗,不断创新;汇知广场以圆形的形式展开,一层层的同心圆寓意该地是知识汇聚的地方;沉思空间广场,位于图书馆前,采用方方正正的形式处理,与汇知广场呼应,天圆地方的理念。中央设计有雕塑一尊:沉思者。环境与雕塑都给人提供一个素净、雅致的沉思空间;才艺广场,理性与浪漫并存 。采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大弧线层层跌落的草台阶成为最生态的看台,圆形的表演舞台临水而建,更有利于才艺的表现。一圈圈的同心圆更强化了整个广场的向心力。

以上的设计不仅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而且它们所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也在无形中教育熏陶着学生。

4.2校园庭院文化

4.2.1傲霜园、澹泊园、秋爽园和清雅园。庭院的设计有傲霜园、澹泊园、秋爽园和清雅园,它们分别以梅、兰、菊、竹[9]为各园的主题植物。并搭配其他的植物,构成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景。

梅兰竹菊自古就被人们誉称为“华中四君子”,几千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和品行。在古代,一些文人雅士常常把这几种植物种植在自家周围以自喻,以示自己追求高雅的生活,有着高尚的风格和修养。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于老于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10]”,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历来也被人们当作高洁、典雅的象征。

,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1]”,悠哉其乐。淡泊清华,凌霜自傲,自蕴情致。

竹,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例如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韧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被视为高风亮节、做人之楷模。

4.2.2在宿舍楼的小空间中设计了百树园、春诵园、夏弦园。百树园又设计两个景点绿叶广场、只争朝曦。绿叶代表着生命生长,静坐其中让人遐想未来。只争朝曦,时光流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就时刻提醒学生时间的宝贵,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春诵园、夏弦园,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这不仅利于学生平时的娱乐休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区,感受到生命的生长,体验一种生命的文化。

4.2.3艺术交流区的嘉实园。由于地势的原因,设有园路,犹如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在大树的根部设计有几颗古树,是来自老校区的,犹如生命之树,作为老校区的一种传承,寓意新校区将秉承老校区的办学宗旨,使新校区茁壮成长。

4.3道路景观文化。在新校区的道路设计中,传承安康学院的历史文化,分别命名主干道为笃学路、尚行路、励志路、创新路、春蚕路。分别种植七叶树、马褂树、栾树、香樟、杜英,构成不同的风景线。当学生走在道路上时,不仅可以欣赏沿途的美景,而且又在无形中教育学生笃学、尚行、励志、创新,像春蚕一样默默耕耘,结出最华丽的蚕丝。这无形的文化对于学生的教育有一种潜在的推动力,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和无形的精神文化。

4.4水体景观文化。古人称水是园林的“血液”、“灵魂”,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古代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12]”孔子对水也有很高的评价,认为水是有德、有义、有勇、为善、循理、智慧而公平的。[13]在新校区的设计中,整个水体的立意取之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砚月湖由于形状像弯月而得此名。上面有一座钢架拉索桥。桥的柱子为一支笔的形状,整个校园的山水都在这支笔下恣意,山水相依。犹如大师画出的一幅动人的水墨山水画卷。湖中心设有一喷泉,同时岸边放置一龙舟,与安康的汉水文化相呼应。

水面上建有挥墨桥和爱莲桥。挥墨桥为连接艺术楼与教学楼的主要通道。因此结合创意独特的艺术楼,以笔和墨为载体,犹如神笔在天际划过的彩虹,增添一种文化底蕴。爱莲桥取之北宋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桥边栽有满池荷花。十面荷风清香宜人。当学生走在桥上,便可体会荷的高洁,也可体会《荷塘月色》中描绘的那种意境,提高人的修养。

再看水的源泉—溯本追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位于学术交流中心的东侧,采用12块高低错落的景观石柱,象征这安康学院的12个系。汩汩的泉水由顶部冒出,寓意安康学院的发展源远流长。

美丽的水景不仅仅给予学生美的享受,而且在实际中也给予他们教育。水,万物之灵魂,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熏陶和享受,触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

以上就是安康学院新校区的景观文化设计,将安康学院的校训、历史发展、学院的组成以及文化特色基本都体现出来了。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都越来越注意对学生精神方面教育,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5、结束语

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的建设实践重在培育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个性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以激发、教化和启迪学生。优美而整洁的人文景观, 可以陶冶学生、培育学生、启发学生、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欣赏中净化, 在激动中感悟, 在陶醉中升华, 在润物无言、寓教于乐之中潜移默化。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需要有锲而不舍、薪火传承的精神,它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它对整个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其建设状况,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质量和整体水平, 这点应该成为每个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重视。这也说明校园景观文化设计将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会有很大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卓德雄.高校校园规划之我见[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1(4).

[2]周江评.走进21世纪:一流大学内涵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J].华中建筑,2000,(03);134-135.

[3]马可连柯.马可连柯教育文选[M].1987版,第241页.

[4]寿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0.

[5]白菡.大学景观探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10.

[6]阮宇翔,吴浩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校建筑文化教育[J].高等建筑教育;2001,04.

[7]杨先芬.花卉文化与园林鉴赏[M].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10.

[8]庄夏珍.中学校园植物文化性设计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9]李先源.观赏植物园[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9.

[10]陈维东,邵玉铮.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1]陈维东,邵玉铮.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第8篇:景观文化论文范文

在各种景观设计中,历史文化的渗透,是重要组成元素,在展现景观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同时,使景观更加充满活动,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欣赏品味等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北方人具有的豁达、豪爽等性格特点,南方人具有的温婉、细腻等性格特点,都与各地区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必须注重不同历史文化的选用,注重本土历史发展历程的运用,通过使用不同的符号和标识,使景观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只有合理运用历史文化,才能体现景观设计的文化底蕴,从而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各地区的整体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在合理利用地方历史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景观环境的形成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客观载体,具有一定引导性和启发性,是给人提供寻找社会属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必须尊重地方历史民俗文化,以将某种集体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在针对不同的地域文化进行景观设计时,对地方历史民俗文化给以的尊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不同地域传统文化活动的参与;其次,地域传统形式的合理借鉴;最后,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重新展示。例如: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将文人的事迹和文学创作结合在一起,整个景观具有古典高雅、简单祥和的特点,通过以理服人的方式设计景观,让人不由自主的被古代文人的情操所陶冶。

二、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应注意的内容

(一)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在实践过程中,景观设计必须不断继承、发扬和体现不同区域的地方特色,在合理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的同时,注重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地形、气候植物和动物等的合理利用,是现代景观设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合理利用原有的地形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各种工程的不断开发和实施,使土地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质破坏。一旦土壤的结构发生改变,土地结构的稳定性便会逐渐降低,使生物的栖息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还会改变光照的特性等。因此,在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各地区原有地形的合理利用,才能避免倒塌、不稳定等情况出现,从而提高景观环境的稳定性。

(三)合理利用气候

一般情况下,气候条件是通过对光照条件、空气温度、湿度等,给人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务必做到合理利用气候,以保证整个景观的视觉效果和感观效果。在某些情况下,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来调理环境的微气候,提高环境质量,以改善人的生活舒适程度。例如:在居住环境中的景观设计,南方设置有很多开敞的室外活动空间,与南方的气候有着密切联系。

(四)合理利用植被

在植被的合理利用方面,主要是指乡土植物和城市植物的选择。其中,乡土植物作为本地区的土生物种,在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较多的采用乡土植物,不但不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保证它们的正常生长,还能很好的展示地域特色。而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向性,例如: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受到植物功能特殊性的限制,使得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体现以其它景观设计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在合理利用地域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原生生态系统的有效保留,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三、结束语

第9篇:景观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南后街;地域文化;修复;传承

福州,一个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基本维持了明清时期以来的城市格局中,福州形成了以自北而南贯穿全城的八一七路为中轴线的“城中有山”的“三山、两塔、一中轴”的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位于福州城区中心的三坊七巷、东临八一七路,南接吉庇路和光禄坊,西靠通湖路,北至杨桥路,其内深宅云集,大院比肩。而在三坊七巷中的福州南后街北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m左右,南后街牌坊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明、清时期的南后街依旧是“粉墙黛瓦石板路”、两旁铺面林立的热闹街市。至民国时,将路面拓宽,改成柏油马路古街区建筑格局、明清古民居、名人故居等都是人类的一种物质文化遗产[1];而存留在坊巷中的诸多民间习俗、民间工艺等则是人类的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后街在三坊七巷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景观价值、旅游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不论是普通商业还是文化商业都是三坊七巷所固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街区日渐衰败,为保护这座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古街,保护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其修复与重建的意义重大。

1 福州南后街的修复景观空间特色

在此,以三坊七巷中的南后街修复景观的空间特色为例,分析福州地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在南后街中各景观要素中的应用。在现有的三坊七巷中,居住用地占57.8%,而商业用地占9.9%[2],也就是说以居住为主的坊巷中还是有着集文化、休闲、商业旅游为一体的福州传统建筑及文化特色的里坊式街区。在对其进行景观修复的同时,应注重历史文脉的尊重与传承,文化与商业并重,景观与建筑的融合。规划后的南后街的功能被定位为传统文化商业街,这一定位使福州南后街的景观修复具有高度的传承地域文化特征的综合,沿街的建筑立面均采用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商业建筑风格,继承与参照福州地域传统文化,就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和情感的认同,有了存在于此时此地的意义。

南后街的景观修复体现在“外在修复”与“内在修复”的并存。外在的修复主要体现在形似方面,而内在的修复重在神似方面。这其中形似属于较低层次,属于表象的东西,也是景观艺术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最低要求;而神似则是我们在对地域文化深刻理解、吸收的基础上对其精髓的升华,也是我们设计追求的目标。形似,神似,形神兼备,形似中有神似,神似中有形似,二者共同交融于设计中[3]。在南后街中兼具文化、商业以及旅游为一体的商业文化街的景观修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

1.1 尺度宜人,空间通透

自杨桥路口至吉庇路的南后街长634m,经过景观的修复后,街内路面宽度扩展到12m,其中,位于中间部分的主要步行街街宽7m,两侧路侧带为2~2.5m左右。沿街的商铺建筑均为1~2层,临街狭长排列,街道氛围感强。其景观尺度比H/D=1:1,产生了古典式方正构图和韵律的统一,这种舒适的尺度与坊巷间的小尺度空间相比给人更为畅通的行走空间。时而漫步,时而驻足、时而快速穿过,都为游者带来舒适方便的流通空间。对于南后街这一突出的商业文化空间,其宜人的尺度感为其便于进入的功能而增添色彩。多个出入口也起到了欢迎游客穿越及逗留的作用,使过往的人们真正体会到步入其中,体现了参与的自我实现性。

1.2 传统建筑与当地材料的融合

在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应该体现现代建筑的地域性,并且继承和发展我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传统建筑特色。南后街的建筑是福州人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习俗、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的体现。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三坊七巷中的南后街从其商铺建筑到景观细节,均保留着明清至民国时期亦商亦文的传统地域风格。

1.2.1 南后街的总体建筑风貌以木构建筑(柴栏厝)为主,并伴有少量近代砖石及粉墙结构建筑,体现出福州传统地方商业建筑的主要形态。其现状多为“鱼鳞板”式外墙。“鱼鳞板”是在木框架外满铺8~12cm宽的木板条,体现杉木的感觉,有横铺、竖铺、斜铺几种方式,但主要还是以横铺木板条为主。一层多为插板门,二层“鱼鳞板”开小窗,立面较实[4]。福州南后街的二层商业木构建筑是福州传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为福州古民居文化留下重要的研究价值。此外,南后街中的三坊七巷美术馆更是运用了福州传统建筑的特点:“粉墙黛瓦”来诠释不同于普通传统商业店铺的建筑设计。南后街中的青砖建筑采用主立面灰塑点缀,砖缝小,形式多样,二层运用民国时期特有的洋楼铁栏杆及彩色玻璃窗,带来与明清时期不同的西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