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宏观经济管理关系范文

宏观经济管理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宏观经济管理关系

第1篇:宏观经济管理关系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供给机制;需求机制;供给侧改革;调控

回顾我国近几十年来高增长的供给管理政策可以看出,前几十年我国政府动用了大量的行政力量、大量的资本、土地、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为摆脱贫困近乎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所采用的管理政策几乎都是供给性政策,包括前几十年各地方政府政绩均以GDP来论高低。自2008年以后,国家的经济政策开始发生转变,逐步将供给管理转为需求管理。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两大要素是,首先要实现要素供给增长和实际总需求的增长。在供给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刺激内需和扩大外贸是当前经济背景下实现经济中长期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引擎。供需关系不能分离,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矛盾不仅有需求矛盾(内需市场还未完全打开),也有供给问题(“高精尖”需求缺口巨大)。

1供给侧与需求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

理论上宏观调控管理政策主要分为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需求管理手段主要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需求管理是一种短期的调控手段。供给管理手段主要有:产业政策、就业政策、人力政策、工资福利政策等,其调控措施耗时长,主要作用于中长期的经济增长管理中。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间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就使得我国地区在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中需要根据经济增长的不同特点做出供给侧或需求侧的管理来稳定经济增长。需求管理政策主要着眼于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市场价格水平短期内总水平保持不变,由于价格粘性,需求侧的总需求一旦不足,会导致供给侧产能过剩,这时通过刺激需求,则能有效带动供给侧总产出同步增长。在社会物价水平稳定的情况下,通过银行和政府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财政倾斜力度能有效调整需求,最终实现总产出尽可能高,实现实际产出达到极限。供给管理主要着眼于经济增长的长期。经济的增幅主要受制于社会稳定、居民收入水平、社会技术、政策因素等。要想实现经济长期处于高增长状态,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供给侧调控政策主要随总需求的变动同比例正向变动,使其产出长期处于高水平不变,通过制定中长期的产业结构政策、技术扶持、资金扶持、人才扶持等来促进实际经济增长。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不仅依赖传统的供给数量,还要在供给的质量上实现突破——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在中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还要落实各阶段的短期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1.1需求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据凯恩斯理论可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作用,会导致需求不足。通过必要的宏观调控来有效刺激消费、出口和投资,能使经济产出尽可能增大,从而达到供给潜在水平,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一般调控手段主要为:(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买入债权,降低各类企业贷款成本等,刺激企业投资和生产。(2)增加政府财政支持,提升企业产能,扩大攻击。(3)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增强各类企业活力,激励和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强投资信心。

1.2供给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供给管理主要通过改善供给要素的成本和效率两大方面来影响经济增长。

1.2.1降低供给要素成本

降低供给要素成本简言之就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生产成本、赋税成本等。降低要素成本的主要手段主要有:深化赋税改革,通过合理减税,降低企业赋税负担;通过搭建平台或信息渠道,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信息帮扶,减轻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负担;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等帮扶工作,进一步降低企业人力培训成本和人力管理成本,不仅能有效提升就业率,还能为企业解决招工难等问题。

1.2.2提高要素供给的效率

提高要素供给的效率简而言之就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条例,并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政策体系,通过优化市场环境,从而有效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来。同时通过优化自主创新和市场环境,使市场留得住人和留的住人才,并最终有发展和成果。通过优化产能、优化技术全面提高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水平,不断协调好各供给要素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现经济朝更高水平发展。

2新形势下保持经济高增长质量的供给侧和需求侧

通过我国前几十年的发展经验来看,需求管理职能扩大产能,提高经济总量和数量。新形势下,通过需求管理不仅能实现长期增长还能使传统经济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增长。在以往的经济增长中,消费不足时要想继续维持经济高增长,必须不断扩大投资、扩大产能、提升效率。一旦劳动力人口红利消失、贸易壁垒抬头,我国的经济增长必将遭遇断头式下跌。因此,供给侧问题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低下、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因此要想实现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必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能过剩、加强自主创新扶持,从政策上和财政上加强扶持和倾斜,通过需求侧来刺激内需和外贸(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来确保经济高增长、包就业和保稳定。

2.1新形势下需求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刺激投资与投资方式转变相结合。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投资管理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招商引资策略,要科学合理地引导资本进入朝阳行业,要让有限资本起到杠杆作用,撬动更大的市场。通过转变投资方式、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投资方向,最终提升投资效率,实现资本良性发展。在各大领域,不断实现资本来源多元化,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转变为由政府、民间资本或外资多元化发展,由政府灵活引导社会资本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刺激需求和绣球结构不断优化想结合。进一步落实和改善城乡居民民生需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扩大公共消费需求,进一步提高社会教育、医疗、养老、失业、住房等公共服务覆盖面,让社会居民不再为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犯愁,让人民学有所用、劳有所居、病有所医,使人民放心地消费。

2.2新形势下供给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供给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逐步淘汰产能过剩、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从产业低端逐步走向产业高端,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逐步由“中国生产”转变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大力发展创新性经济,创新能力是企业、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只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攫取市场份额。不断完善供给结构,打破贸易壁垒思维,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市场来决定供需,将政府摆放到服务的角色和位置上来。

3供给侧改革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策略分析

在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中国经济更加致力于长期增长因素的改善,并通过可持续性的生产能力改善,来达到一种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平衡。通过改善社会供给关系,将当前的短期增长任务纳入到长期的增长框架之中,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到达一种可持续性的状态。在整个供给侧改革思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兼顾短期的供给要素和中长期的发展需求,其主要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以“供给侧改革”为基本核心

以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以扩大财政支出为主要方向,希望通过强化基础设施投入来扩大国内供给从而拉动经济发展。但在目前产能过剩、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当下,整个宏观经济管理策略必须按照“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要求进行结构调整,并通过降低垄断、赋税减免等措施,减少对市场经济的管制,从而达到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促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的目的。整个供给侧改革的思路,要求社会生产资料逐步从生产过剩的行业退出,并积极转向新的产业,用新的供给满足日益增长的新需求。而宏观经济管理策略方面,也需要在金融、政策以及税收等多个方面给予便利,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效率。

3.2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我国的传统产业已经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也是由传统产业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所引发的。因此,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当下,供给侧改革必须走一条与以往所不同的、集约化的发展之路。政府要积极以“供给侧改革”主导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利用结构改革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并引导各种国内资源向着新型产业聚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资源的调控中,新型产业发展和分工体系,要注意摆脱以往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而向集约化、高效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方面要将原有的资源消耗性增长逐步转变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另一方面要将原有的数量型经济扩展逐步转变为质量型经济增长。从而保证环境、资源和经济增长的平衡,促进新型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完善。

3.3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注重短期与中长期管理的协调性

经济的增长必须考虑到短期和长期增长的协调性,只有当经济的短期波动于长期趋势相一致时,经济的增长才能保持长期且稳定的增长,也才能避免短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悲观情绪。因此,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和供给侧改革,都必须充分重视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趋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改善短期增长模式、优化长期增长效率,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影响长期经济因素、扩大生产边界和效率,达成以“有效供给”为目标的生产经营方式,从而促进国内经济体系、供给体系及产业分工体系的组织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停.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6(06).

[2]江飞涛,李晓萍,贺俊.财政、金融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基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6(08).

第2篇:宏观经济管理关系范文

关键词:规范化 管理会计 管理 应用 策略

在宏观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管理会计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决策的基础,商业的语言。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对内搞活宏观经济,对外开放,要在宏观经济领域内坚决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巩固和发展市场宏观经济中,坚持社会主义,反对形形的不正之风,管理会计更显得重要。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实务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参与。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管理会计理论和典型案例的研究,积极探索在现行体制下的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宏观经济服务。

一、深刻理解会计管理的含义

所谓的会计管理学是一门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为目的、以运筹资金为对象,阐明会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应用性宏观经济管理学科。以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为中心内容,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和分配为框架,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等理论问题以及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业务方法。对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传统的会计职能已经无法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所以要对会计管理进行革新,相应的其内涵也发生了改变。对一个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会计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生成、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可以说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以及会计资料的质量水平;但是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高低不单单会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组织运营产生影响,它还会对会计资料的使用者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产生直接的影响。掌握财务管理的各种业务方法,学会运用财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为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务管理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二、现代管理会计的产生

现代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行政事业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资产服务的信息系统。现代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执行性管理会计与决策性管理会计两大阶段。执行性管理会计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其前身是成本会计。决策性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适应当时的历史条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管理会计的现状

(1)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相关科学诸如行为科学、理论、信息宏观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相继引入管理会计,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修正了管理会计某些不合理的假设。可是,相关科学的引入并不全面系统,只是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进行个别的修正。许多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实务中,决策者往往无法准确计量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从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

(2)管理会计的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宏观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应用单利制计算利息。此外,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教学模型,有的将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加以复杂化,使其不易掌握,可操作性差。

(3)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四、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使用不广泛

迄今为止,管理会计仅在部分地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还有相当数量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了解甚少,这使得管理会计的应用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⑵.应用不深入

从目前情况来看,仅有部分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还有许多有助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微观宏观经济效益的管理会计内容未进入实质性的应用阶段,未能在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⑶.作用不协调

部分管理会计内容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初步应用,但基本上还处于零星、分散状态,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紧密的联系,尚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五、管理会计规范化的策略思考

⑴.建立管理会计组织机构和准则、制度

解决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要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从组织方面可建立一个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权威机构,创办管理会计刊物,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各项研究活动,并根据发展需要调整研究方向,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要解决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应出台管理会计准则和制度。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出台的管理会计准则规范了管理会计实践,在管理会计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应满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宏观经济体系与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制度的要求,同时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起管理会计准则和制度,为管理会计实践提供依据。

⑵.培植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文化

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有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文化背景,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的用人机制。构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员工的群体价值观,塑造行政事业单位精神。行政事业单位精神是行政事业单位文化的核心,成功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有反映自身个性的行政事业单位精神。行政事业单位精神一旦形成,将成为激励员工不断进取的动力;二是给员工自我发展的空间,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关心员工,让员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并积极参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建立公平的用人机制,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和谐度、创新力和凝聚力;三是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对员工的文化价值观、市场宏观经济观、审美观和思维方式进行培养和重塑。管理方法上不仅要有“刚性管理”,还要有“柔性引导”,要将东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动力。

总之,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参与与努力,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行政事业单位治理和管理会计相互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动关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治理的加强与外部治理的合理化导致了对理中管理会计信息的巨大需求。行政事业单位治对于管理会计信息的需求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和研究者不断对管理会计进行完善和创新,而管理会计的持续更新与变化,十分有利于健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治理,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往复和互相制约的系统。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应用管理会计必将成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制度的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及环境的变化,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以竞争力为导向,构筑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与此相适应,管理会计必将在我国宏观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郝桂岩.对管理会计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 财会月刊(综合).2005(11)

[2]杨公遂,孙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

[3]王宏.浅谈管理会计在我国事业单位实践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03)

第3篇:宏观经济管理关系范文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第4篇:宏观经济管理关系范文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信息的规模不断扩大,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便要求经济信息相关研究者要致力于经济信息的收集、开发、利用,促进经济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开头提出了宏观经济管理中对经济信息工作的要求,这些要求是针对宏观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策略:构建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保障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让经济信息引导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加快体制改革步伐的推进。

宏观经济管理中对经济信息工作的要求

改变经济信息资源开发人才不济的局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信息的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但是,致力于研究经济信息的专家很少,大多数情况是相关领域的工作者为提升自己而顺便从事经济信息研究的工作,他们在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一般是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开展研究工作,这便造成了经济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地开发和利用。信息具有时效性,不同时期的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改变经济信息资源开发人才不济的局面,培养一批专业的经济信息管理人才,以便抓住最好时机,实现经济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经济信息的作用。宏观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对我国“十一五”期间投资建设的455个大中型项目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严重亏损的项目有98个。这一糟糕状况的出现很大程度是由信息预测出现偏差造成的,这些项目在投产之后就不再关注生产经营信息,只是盲目地投产和开发,很多新项目在生产之初便面临着亏损状况。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各个阶段的经济信息的作用,做到科学决策,才能不断地优化经济结构,从而减少可人为避免的信息失误和经济损失。

实现宏观稳定、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一致性。宏观经济是一个经济变量,所以要将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作为政策定位,通过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来巩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又不能固守自封、原地踏步,要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存在的问题

宏观经济管理中对经济信息的利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经济信息是影响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如果经济信息能够被很好地挖掘、利用,那么宏观经济管理水平便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据调查,“十一五”期间投资建设的455个大中型项目中,严重亏损的项目有98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经济信息预测存在严重失误,这便造成项目的发展方向错了,即使在后面的环节中再努力,也“使错了劲”,距离正确方向越来越远;很多项目在投产之后,便开始掉以轻心,不再密切关注生产经营信息,项目的开展过程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缺少科学的分析、判断、决策;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综上所述,要充分发挥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的价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

宏观经济管理中对经济信息投资应用的认识不充分。大众眼中的经济信息便是“参考信息”,这大大弱化了经济信息在经济生活中的实用价值、适用价值;一定程度而言,经济信息开发、利用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和经济信息的大众认知度、投入量是成正相关的。现在人们慢慢开始重视经济信息的作用与价值,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因为认识不充分而“屡战屡败”,因此,相关部门要鼓足干劲,加快对经济分析、利用的研究力度,尽可能地减少大型项目在信息预测、决策等方面的失误,从而减少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损失。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信息资源开发人才明显不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经济信息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所以需要更加专业化、规模化的经济信息研究团队。就现状而言,很多经济信息研究工作者都是非专业研究者,他们一般会采取边学习边研究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在经济信息研究工作中并不适用。经济信息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这一特点对经济信息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技能要求。宏观经济管理进程中,需要擅长经济信息资源开发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实现经济信息及时反馈、高效利用。

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应用的策略

构建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效利用经济信息的重要策略之一。只有确保拥有规范化、科学化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才能使得经济信息的内容更加详尽、结构更加优化、应用更加高效。构建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全面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构建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构建与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要将两者有机结合、紧密联系起来;构建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具有独立性、科学性、整体性、经济性、实用性、适用性等;要从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切忌“妄自尊大”。

保障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为了最大程度地挖掘经济信息的价值,保障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这便要求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使得经济信息更加广泛地被应用。具体如下: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将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有机结合,对一些不规范的微观经济管理部门进行撤除,这既能起到精简机构的作用,又能杜绝“政企一家”的现象。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既存在差异性,又有共通点,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举一反三”,始终遵循政企独立的原则,这样才能为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打造稳定的工作环境;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宏观经济发展规律;首先,要以国有企业为重点,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努力寻求突破,做到创新发展。其次,营造稳定、和谐、健康、绿色的国内经济环境,跨越国内经济环境与国外经济环境之间的鸿沟,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得国内宏观经济处于“良性循环系统”中。

让经济信息引导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系统是根据收集来的经济信息分类汇总、整理分析建立的,因此,可以说经济信息引导了宏观经济管理。当收集到的经济信息信息量不大、价值不高时,研究者很难将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这极有可能使整个宏观经济系统崩溃。总之,科学、有效的经济信息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不合理、不准确的经济信息会让宏观经济管理系统步入艰难境地。因此,一定要让健康、科学的经济信息引导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实现经济信息的优化用。

加快体制改革步伐的推进。由于经济信息拥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可以在经济信息的引导下加快相关体制改革,既要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又要加强与之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坚持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合理分析国有企业现有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努力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从而促进国有经济可持续发展;准确分析国际金融形势,努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缩小国内金融组织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差距,让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都能有所提升。

第5篇:宏观经济管理关系范文

【关键词】网络化视角;宏观经济管理;经济发展

一、信息网络化影响着宏观经济管理

(1)减缓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发展具有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跟人们所做出的决策有一定的关联。美国的经济学家曾经说过,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人们不能完全了解经济信息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对当前经济的发展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断或者是不能掌握完全的市场信息,那么企业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进而导致经济出现波动。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信息网络化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首先,信息网络化引起了传统产业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指传统产业结构和运作方式的变化,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近年来,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得传统产业的经济波动对于国民经济产业的波动逐渐减少;此外,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起到合理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样有利于促进市场供给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减少了产品过剩状况的发生,加快了市场上各个要素的流通,克服了市场调节落后性的弊端;再者,信息网络化推动了我国的产业调整,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合理地调整了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为产业失衡带来的经济波动状况的发生。(2)降低经济运行所耗费的资金。实践证明,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扩大网络规模减少网络运行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网络成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建设网络时所耗费的成本,第二个是对信息进行传递所耗费的成本,第三个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耗费的成本。扩大网络人数可以减少这方面资金的耗费。此外,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当市场交易主体进入到信息网络之中时,其获得更为准确的市场信息所花费的资金将会极大地降低,再者,网络处理信息速度极快,这就使得企业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自己所需要加工整理的信息。其次,信息网络系统可以为企业生产销售资金服务,大大减少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结算,可以使得企业对于当前公司存货等资产有一个很好的了解。(3)促进效益的增加。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的利用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就可以促进资源效益的增加,有利于节约物质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当前物质资源耗费状况较为严重,推进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可以减少我国物质资源的消耗,减轻资源短缺的现状。其次,信息网络化的提高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可以为广泛吸取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做出贡献,这样就使得体力劳动者减少,脑力劳动者增加,优化了劳动力的结构,从而节约了劳动力资源。此外,利用信息网络化还可以节约资本,现在大多的企业利用信息网络实现了电子支付,一些电子支付卡逐渐普及,一些金融产业推销电子转账业务之后,大大减少了流通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有利于加速资金的周转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信息网络化对于宏观经济进行管理需要政府角色进行转变

在信息网络化逐渐推广的今天,网络化加大了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其联系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政府监督经济运行以及合理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做出了相关要求。(1)减少对于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国家经济的主要调节手段是市场,政府必须明确这一点。在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合理配置资源,不同行业的发展对于资金和资源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将会出现严重的弱肉强食的现象,一些产业根本无法生存,为了生产的平衡,政府应该做好管理人的角色;着力于向“中立型”政府转变,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角色是指导者,为此,政府应该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出发,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再者,政府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竞争原则,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政府要通过相关的立法工作来实现公平竞争,第二个原则是权力下放原则,政府需要通过权利的分开来管理,要发挥政府的“指导”方面的功能。(2)改变自身运作方式。政府要向电子化政府转变,转变的内容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自动化等。就我国而言,我国政府掌握了大量的资源,但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政府应该任用一些相关的网络技术人员来实现对于网络信息的利用,让信息充分流动。政府的采购也可以采用电子化,这样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并且有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进行监督,这就类似于电子商务,可以减少货币资金的使用,对于经济往来的记录也减少了贪污现象的发生。(3)直接与民众进行沟通。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政府工作人员很难与群众进行沟通,网络信息化则为他们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桥梁。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电子调查问卷来切实了解民众的需求,这样就有利于减少政府决策的失误,也就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贴合群众的需求。再者,政府与群众的交流也有利于民众了解政府运行的现状,切实把握政府的政策,并且对于经济政策及时进行反馈,政府还可以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三、 信息网络化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1)要求政府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提高。宏观经济的运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进行过程,信息千变万化,巨大的信息库的涌动需要政府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极大地提升。其次,政府要提高对于经济发展的预测能力,完善相关的预警系统,切实把握经济发展动脉。政府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引导经济朝着健康发展。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时需要制定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的制定需要立足于对网络信息所提供的数据之上。(2)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电子货币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纸币的使用,加速了资金的周转与配置。为此,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是必须的,要减少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情况的发生,要加强对于动态的金融系统的分析,合理控制电子货币的使用。(3)政府加强了对财政的控制力度。政府日常工作中电子办公的出现,有利于减少政府贪污受贿现象的发生。为了达到足额的财政税收入库,信息网络化为其提供了方便。信息网络化加强了对于税收的监督与管理。再者,从国际角度来看,利用网络来实现国际贸易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税收跨国发展将有利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税收发展差距。(4)信息网络化需要劳动政策。随着网络技术应用到工厂之中,使得工厂的生产与管理逐渐分离,其中不缺乏相关的跨国案例的影响。据此,对于劳动政策其也做出了相关的改变。在网络上进行工作人员的跨国分配为我国政府对于劳动力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合理制定相关的劳动政策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其关乎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以上关于信息网络化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以及政府应该如何更好地转变角色只是初步的研究,相信经过众学者的讨论,可以得出更加深刻的看法。合理应用信息网络化为宏观经济发展服务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及企业需做好迎接机遇与挑战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M].2000(1)

[2]萧琛.全球网络经济[M].2009(5)

第6篇:宏观经济管理关系范文

关键词:利率变动、宏观经济效应、房地产价格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6)10-015-04

一、中国存贷款利率的变化

我国存贷款利率的变化主要由中央银行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状况来进行调整。利率在我国经济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1990年-1991年我国连续三次下调存款利率、连续两次下调贷款利率;1993年连续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996年-2002年连续八次下调存款利率水平,连续七次下调贷款利率水平;2004年12月19日同时上调了存贷款利率水平;2006年4月28日上调了贷款利率水平;2006年8月19日同时上调了存贷款利率水平。我国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化见图1和图2,我国利率水平的调整对于宏观经济的运行和治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宏观经济过热,价格水平上升,则上调利率;如果宏观经济增长乏力,价格水平下降,则下调利率。因此我国利率水平的调整更多地和价格水平相一致,即价格水平上升,利率上调;价格水平下降,利率下调(见图3)。

由于我国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我国利率的传导机制呈现其特殊性。当中央银行调控利率的时候,会影响存贷款,进一步影响消费和投资,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变化。

二、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996年5月1日至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八次降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于1993年7月11日调整的利率水平是针对1993-1995年的高物价水平制定的,1996年成功实现宏观经济的“软着陆”以后,随着物价水平的走低,利率水平也适度下调,1998年以前的降息属于这种“恢复性调整”。1998年1月1日,人民银行取消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由直接转向间接,而在我国利率仍是非市场化的,利率调整发挥着重要的杠杆效应,是中央银行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针对1997年10月开始的物价负增长,中央银行又连续五次下调存贷款利率,以期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2003年,部分行业盲目重复建设,能源交通出现了多年少有的瓶颈制约,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中央银行采取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信贷窗口指导、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过热的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为巩固调控成果,2004年10月29日,调高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调整在不同阶段对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如何?我们运用1993年7月至2005年9月的月度数据,分阶段进行对比说明。

八次降息之前最后一次调高利率是1993年7月11日,商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为10.98%,因而分析期间从1993年8月开始。通过整个分析期间的数据分析判断利率调控的综合效应;对2004年10月29日之前的数据分析利率8次下调对存贷款增加额的影响,其中以1998年1月1日商业银行贷款限额取消为界分两阶段分析;根据1998年以来的数据分析在间接调控的经济环境下利率的调控效果;1996年6月1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进入实质阶段,对1996年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利率市场化对利率的调控效果的影响。

综合而言,利率调整对存款、贷款总量变动的影响较小(见表1)。1993年8月-2005年9月,一年期名义存款利率与储蓄存款月增加额为负相关,相关性较小,相关系数为-0.31;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1与储蓄存款月增加额相关性也很小,相关系数为-0.33;一年期名义贷款利率、实际贷款利率与贷款月增加额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11。1996年5月1日到2002年2月21日,人民银行连续8次调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这一期间,一年期名义存款利率、实际存款利率与储蓄存款月增加额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27,即无论是针对名义利率而言,还是针对实际利率而言,存款利率下降,储蓄存款额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一年期贷款利率与贷款增加额也呈很弱的负相关。分阶段考察降息效应,除1998年之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与存款增加额呈很弱的正相关以外,其余相关系数均为负,且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很小。特别针对间接调控效应及利率市场化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存款利率的下降,储蓄存款额不降反升;贷款利率的调整对贷款增加额的影响很小。总之,利率调整对存贷款增加额的调控作用很小。

从实证分析来看,存贷款数量变化和存贷款利率的调整之间不存在理论分析的相关关系。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居民储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较弱,目前而言,储蓄是中国大多数居民投资的唯一途径,因为储蓄是最安全的投资方式。

2、我国的股票市场风险较大,国债二级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的品种较少,居民可选择的投资产品有限,这些都导致了利率下调,而储蓄仍然增加。

3、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许多制度还不成熟,未来的不确定增加,因此居民预防性的货币需求上升,居民愿意储蓄。

考察利率和居民消费之间的相关性。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利率下调,居民的储蓄收益减少,同时借款成本也下降,因此应该增加消费;相反如果利率上调,则消费削减。现考察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的变动和居民人均消费变动之间的关系(见图4)。

从图中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消费和利率之间没有太大的相关性。造成消费和利率之间的弱相关性的原因可能是:

1、我国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对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决定其消费支出额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而不是利率。

2、近年来,我国有几个重要的改革项目: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市场化,这几方面的改革仍未成熟。它使得居民对支出的预期增加,尽量控制住其他的消费支出,倾向于储蓄,以备将来之需。

3、由于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一些老员工下岗,同时每年又有大量新的劳动力加入,未就业的人数上升,造成了居民对收入的悲观预期,这进一步增加储蓄倾向,降低消费倾向。因此,尽管利率下调,储蓄消费没有作相应变动。

4、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和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济相比,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整和宏观经济总量变化往往是脱节的,居民对利率变化的反应往往是滞后的。

我们分析利率与投资之间的相关性。我们使用的数据是一年期贷款利率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一年期贷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整个贷款利率结构的水平。

从图5中反映的情况来看,投资对利率的反应是很迟钝的,没有体现明显的相关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体制,投资效率低,更多的是外延性扩大再生产,没有形成很好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独立经营和自负盈亏的机制。同时企业和银行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信用约束机制。我国商业银行也存在对企业信息甄别不严格的问题。

三、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的建筑和房地产业的增加值约占GDP比例的10%。房地产既是消费品,也可以是投资品。1998年以后,我国取消了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和买房的按揭政策实施,国家金融部门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1998年,当时贷款基准利率超过10%,个人购房意愿不强,住房制度改革进展不大,人民银行决定对居民住房贷款实行优惠利率。1999年9月,人行调整个人住房贷款的期限和利率,将个人住房贷款最长期限从20年延长到30年,同时对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实行优惠利率,设有5年以下和5年以上两个档次的固定利率(见表2),5年以下的贷款利率为5.31%,5年以上的贷款利率为5.58%。为了鼓励居民个人买房,200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又下调了住房贷款利率,两个档次的利率分别下调为:4.77%和5.04%。

同时,国家对公积金贷款期限也作了相应调整,5年以上的公积金贷款利率按4.59%执行,5年以内的按4.14%执行。2002年2月21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再次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水平,5年以下(含5年)由现行的4.14%下调为3.6%,5年以上由现行的4.59%下调为4.05%(见表3)。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房月度景气指数,1998年我国房地产业开始进入复苏阶段,国房景气指数超过100。到2001年,国房景气指数超过106,指数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到2003年国房景气指数超过107。自1998年以来,我国个人住房商业贷款余额高速增长,由1997年末190亿元增长到2004年15922.3亿元,7年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长了约84倍,1998年底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830亿元,2004年底个人公积金住房贷款达到2096.2亿元,增加了约2.5倍。

尤其是近几年,房地产价格处于较高水平,虽然房地产价格的涨幅有所下降,但商品住宅房的价格每年涨幅仍然超过6%以上,尤其在2004年底超过了10%(图6)。

国家在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业出现了投资势头过猛、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的现象。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提高利率,压缩投资和需求,在提高贷款利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个人住房的贷款利率。2004年10月29日,把个人住房的商业贷款利率分别提高到4.95%和5.31%;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提高到3.78%和4.23%。央行希望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压缩住房需求,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2005年3月,人民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定价机制进行了市场化调整。2005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了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将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同时人民银行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见表4)。由于今年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继续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市场化,将其利率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扩大到0.85倍。

由于住房贷款的期限通常都要高于5年,因此住房贷款利率上升幅度为:5.814%-5.751%=0.063%,和贷款利率上升的幅度相比,涨幅不大,国家对住房消费有一定的保护和支持。

实际上,利率的提高往往会推动房地产的价格,因为贷款利率的提高,房地产商的投资成本上升,它会把这个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贷款利率的提高,意味着消费者将来还款的数额增加,同样购买同质房产的成本也上升了,必然也会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因此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而言,中央银行利率的提高应该是谨慎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整的意义更在于向市场、投资者等传达一种信号,警惕房地产泡沫的危险。实际上我国的房地产需求曲线HD已经不是常态的,而是向右上方倾斜的,随着利率的升高,房地产的需求(包括投资和消费)增加,因为预期将来房产价格上升,对房地产的需求不会因利率上升而下降,因为大部分居民相信将来价格上升获得的收益将超过利率上升而导致的成本。假定房地产的供给曲线HS是垂直的,开始状态利率水平在r1,HD大于HS,超额需求为AB,如果利率上升到r2,超额需求为CD,且CD大于AB,利率上升导致过度需求进一步扩大(见图7),因此往往会出现政府越干预,价格上升越快。

在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和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存在调整的不对称性,国家通过降低贷款利率促进消费和投资的时候,消费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高,效果较好。但政府提高贷款利率削减房地产的投资和需求时,企业和居民对利率的敏感性相对较弱,这主要是由于土地的供给有限,而对住房的需求大,同时公众预期将来价格可能进一步上升而增加现在的需求。目前我国房地产控制价格快速上升一是要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二是要压缩投机性的住房需求。因此在利率调控的基础之上,国家通过行政、财政、法规和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措施综合控制房地产的价格过快增长,实现房地产的平稳增长。

注:

1 这里运用名义利率减去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实际利率。

2 按央行有关政策,调息前已办理的房贷,次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利率,调息后新办理的房贷,直接按新利率执行。

作者简介:

第7篇:宏观经济管理关系范文

[关键词] 投资战略 现金流 宏观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公司投资战略是指将公司依据其整体战略,在对环境与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权衡风险与收益,将其拥有或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现金流)有效地投放与收回,以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投资战略是公司财务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公司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公司战略的关键。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公司的投资战略将会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宏观经济因素将对商业周期产生影响;其次政府在商业周期不同阶段的经济政策将会对公司的投融资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将给到公司的现金流带来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对对公司投资战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确保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二、基于现金流的投资战略

公司的投资战略主要涉及公司的长期资产,按照是否参与投资的运行,投资战略可以分为直接投资战略和间接投资战略。直接投资战略是指投资者将货币资金直接投入投资项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者购买已有企业的投资战略。通过直接投资战略,投资者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资产及相应的所有权,直接进行或参与投资项目的经营管理。间接投资战略是指投资者以其资本购买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债券或股票等有价证券,以获取一定收益的投资战略。

以往有关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从会计指标的角度将当期公司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项目的变动作为公司当期的投资。这样处理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公司实际投放于长期投资的现金流转情况,另一方面忽略了公司战略投资行为的另一面,即公司投资战略的调整所导致的长期投资的收回。而从现金流角度分析公司的投资战略则克服了以上缺陷。

在公司环境剧烈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金流是公司财富的载体,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日渐渗透到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分析管理之中,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财务决策、运营模式紧密结合起来。现金流体现着公司财务资源和经营能力,揭示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此外,现金流还在业绩评价等方面具有会计指标无法比拟的优点。可以说,公司对现金流的管理体现了公司财务战略的意图,公司现金流的特征揭示了公司财务战略实施的结果。

从公司现金流转的角度,公司的投资战略应当包括两个方面,资金的投放和资金的收回。资金的投放是公司实施规模扩张战略的体现,而资金的收回则体现了公司战略收缩或战略重点转移,二者均反映了公司战略的实施。

三、宏观经济环境对投资战略的影响分析

对公司的投资战略现金流主要体现在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因素波动两个方面。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公司投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经济特征,这就客观上要求公司采取不同的投资战略。因此,公司在投资现金流上也表现出较大差异的特征。

繁荣阶段,由于可以较为容易地筹集资金,且对未来的经营状况具有较好地预期,因此会采取扩张的投资战略,如扩建厂房、增加设备等。这一扩张性的投资战略将导致公司的直接投资现金流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间接投资现金流则表现为相对较小的规模。

衰退阶段,企业由于对未来前景的看淡,筹集资金成本较高,则会采取收缩的投资战略,可以出售多余设备,转产、停产,此时公司会减少直接投资现金流出,直接投资现金流入增加。

萧条阶段,企业一般维持现有规模,并适当考虑一些低风险的投资机会,如出于提高公司现金收益的目的,将现金资产投资于债券股票等长期投资,间接投资现金流增加。

复苏阶段,公司需要在市场中新的投资机会进行分析,确定未来的投资战略。此时出于未来不确定性的考虑,公司将转化已有的间接投资,为未来的投资战略筹集必要的资金。因此,公司间接投资现金流水平逐渐增加。

2.宏观经济因素波动。除了周期性变动之外,一些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如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非预期波动,给公司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公司投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出于控制公司总体风险的考虑,公司会在未来采取措施降低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使公司保持较高的财务灵活性。因此,公司将会减少退出成本高的投资,如专用性较强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投入,表现出较低水平的直接投资现金流水平。同时,为了减少公司持有现金资产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公司将资金投向于风险较小的,且退出成本较小的间接投资。因此,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公司投资战略现金流的特征表现为直接投资现金流下降,而间接投资现金流上升。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较小的时期,由于公司面临的宏观经济风险较小,公司管理者将会减少对间接投资水平,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公司的自身特征,提高直接投资现金流。此时,各公司的投资战略现金流特征表现为直接投资现金流出水平较高,且公司之间的差异也较大,而间接投资现金流出水平较低。

参考文献:

第8篇:宏观经济管理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低压 成套设备 发展趋势

从我国的电力装备以及电力生产工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其每年新增的发电装机容量增长的速度都在8%左右,预计到2020年装机容量就会达到8亿千瓦,在工业发展的空间基础上,就对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市场需求也较大。在这一市场需求下的国内外厂商竞争也日益激烈,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含量新型高低压设备产品就成了当下的迫切任务。

1.当前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1.1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机遇分析

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低压成套设备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这一关键时期要能在高低压成套设备领域产业发展上进行加强,迎接时展带来的机遇。在人们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的同时,各种现代化设备也逐渐和人们的生活得到紧密联系,其中高低压成套设备在变电及发电和输电等诸多公共设施方面有着应用,这一设备的发展空间随着应用的广,不断地扩展,迎来了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遇[1]。

在“十五”期间我国发展的重点开始向电力工业转移,倘若是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百分之七的速度来测算,在这一期间的新装机容量将会达到80000千瓦,那么城乡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就会有很大的投入,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对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是一个绝好的机遇,抓住这次机遇就能够使得高低压成套设备产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1.2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与此同时高低压成套设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首先就是国外竞争对手的挑战,在国外的高低压成套设备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就会对我国的相关设备产业产生冲击,从而影响我国的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再者就是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自身的一些原因,由于高低压成套设备的种类比较繁多,在档次以及性能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缺陷问题,其中的低压产品恶性竞争以及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等都使得这一市场的空间逐渐缩小[2]。同时产品的设计理念还处在发达国家的中期水平,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在智能化以及小型化和安全性能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努力。数字集成化在当前已有了广泛应用,所以在这一方面还要投入更多精力。

2.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1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在电气产业的发展上比较迅速,在引进以及消化和创新的发展模式上,逐渐形成了有着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链条,通过不断的努力以及创新,在高低压成套设备的技术方面,不管是制造的工艺水平还是设计或者生产过程等都有着很大程度的进步。首先从低压电器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化以及网络化,同时也有了智能型低压断路器等产品的发展。在高压电器方面一些真空技术以及组合技术等都已应用到产品结构当中,基本实现了无油化。从现阶段的500kv和以下的电压等级国产设备已经能够满足国内的实际需求,而在技术参数方面也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接进[3]。

另外,在高低压成套设备方面都已经采取了IEC的标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绝缘的要求上,还要比这一标准更加严格。诸多的电器企业已经在CAE以及MIS等技术上进行了应用,一些骨干企业已经能够采取CIMS技术。在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下,国内企业积极在自发研制有着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含量的高新产品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新产品间的借鉴以及相互利用成为了发展的时尚。在高低压成套设备的产业发展上也是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为这一产品的工艺水平和设计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虽然和以往相比我国的高低压成套设备的进步较大,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还有着非常大的进步空间,例如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外观设计和批量生产产品的质量、稳定性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2.2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我国的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的形势来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朝着智能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方向迈进,高度集成为核心的CAM等敏捷设计会得到广泛应用,在高低压成套设备的经营方面将会以CIMS为主,主开关元件的无油化发展将会得以实现。高压开关柜根据柜内的主开关元件可将其分为通用型高压开关柜和环网柜以及F-C柜,在寿命上为三万次,短路开断电流次数在一百次左右,并且在体积上有了减小,尤其是以真空开关柜最为突出[4]。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在新时代的发展特点上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随着工业以及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故此在高低压成套设备的智能化发展上将会得到加强。

同时也会向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电器元件做的愈来愈精致,对高低压成套设备做小的条件有了保障,还有就是基于电力负荷的加剧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对成本的节约以及减少损耗等方面的考虑,也使得高低压成套设备会朝着小型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与此同时在现代化的设备使用过程中,随着工艺的提高,也对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小型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再者就是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安全以及可靠性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可将其提高到更高的层面上来,在电子在线检测以及红外线技术方面的技术支持下,会使其在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得到加强,从而使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有效加强,还有就是会朝着环保的方向发展,由于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对环境问题没有得到重视,从而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恶化,所以在未来的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在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下,对环境保护这一问题得到充分重视。

最后就是在我国的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过程中国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上的竞争日益加剧,一些国外的高低压成套设备不断的涌向我国,对我国的相关产品带来了很大冲击。所以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也是今后的一个必然趋势,只有如此才能够应对国外技术带来的冲击,也才能够使得我国的高低压成套设备得到健康长久的发展[5]。高低压开关成套产品的发展,也必然要符合国家最新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强国际竞争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中,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要能够结合本国的国情,才能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接轨。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要能够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技术经验,对其进行吸收和创新,从而形成有着自己特色的技术。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下,我国会取得预期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崔成恕,高华.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发展简析[J].高压电器,2012,(2).

[2]赖颖.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J].江苏电器,2011,(4).

[3]杨磊.论高低压电器及我国企业的市场现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6).

第9篇:宏观经济管理关系范文

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剩余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确立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宏观经济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平衡和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蕴含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思想。

马克思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抽象化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其核心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和剩余价值(m) 三部分组成;在实物形态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种不同经济用途的产品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是宏观经济顺畅运行的根本和关键。只有当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和物质构成在保持一定比例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才能顺畅,社会资源才能实现合理配置。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再生产时,不仅研究了生产需求即投资需求,也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年价值产品,即等于社会劳动在当年生产的全部价值。其所以如此,因为在简单再生产中,这全部价值将被消费掉。在社会再生产即社会总需求中不能忽视消费需求。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端研究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一种增长理论,蕴含结构优化的思想。在扩大的社会再生产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积累的源泉来自于剩余价值,并且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可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追加的可变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经济增长。马克思还论证了,在相同的价值总量下,两大部类中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者之间分别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由简单再生产实现扩大再生产。换句话说,通过要素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能够实现经济总量增长。

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凯恩斯抛弃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将经济系统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包括总收入、总利润、总产出、总投资和总储蓄等,对其进行了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在政策上,凯恩斯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就必须抛弃放任自流的传统政策,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由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分析方法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对西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分析宏观经济平衡的重心放在需求上,政府干预经济的重心在于需求管理。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凯恩斯认为,一国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在内容上包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投资品的需求,在数量上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由于这三大规律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达不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失业必然出现。因此,只有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提高资本边际效率,降低利息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经济衰退,实现充分就业。

在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上,凯恩斯提出二者必然相等的观点。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创立了收入、储蓄和投资的简单模型。他认为收入=产出的价格=消费+投资,而储蓄=收入-消费。因此,储蓄=投资。这一模型的理论寓意在于为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提供了一种公式分析。但是,在现实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实现: 国民收入必须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储蓄能够全部转化为投资; 无论是投资支出,还是消费支出都能得到实物保证。显然,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凯恩斯的总量平衡模型存在不足。

三、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分析范式和逻辑起点的分野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社会关系为线索,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分析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具有微观基础的逻辑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论证了资本积累与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客观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即发生经济危机进行强制平衡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商品经济,也适用于较为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有效需求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政府干预的理论框架。但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分析和分配理论,始终没有构建好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而出现了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区分、对立与割裂。这也成为国外反对和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强力武器。例如,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传统凯恩斯主义难以给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出有效治理方案。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趁机进行了一场凯恩斯革命的逆转,凯恩斯主义由此进入低谷。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构造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均衡分析之外,马克思更多地强调动态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本身就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描述。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持总量不变的社会总产品生产,扩大再生产则可以增加社会总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他还指出,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通过对c、v和m的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为经济增长理论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也可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更多的强调横截面的静态分析和静态比较分析,缺乏长期的动态分析。

在内容构造上,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更为系统完整。以宏观平衡为例,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包括价值平衡,也包括实物平衡;不仅包括总量平衡,也包括结构平衡。凯恩斯在《通论》中关于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宏观平衡理论,只是在价格形式上分析总量的平衡,而忽视了实物的平衡。在实际经济过程中,总供给是否等于总需求,不仅取决于等号两端用货币计算的价格总额是否相等,还取决于等号两端的商品在实物形式上是否符合对方需要。如果在实物形式上不符合,单纯的价值平衡也难以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凯恩斯的宏观平衡理论也缺乏结构平衡分析。如果投资结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违背合理化发展,即使投资在总量上等于储蓄,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真正平衡。

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这对于当前我国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一)宏观经济运行要注重消费需求管理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既研究了生产需求也研究了消费需求,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从现实生活来看,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商品(抑或劳务)价值总量的实现程度,关系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满足消费需求是生产的出发点,也是生产的目的。实践证明,如果不根据消费需求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就会造成积压,最终影响生产的发展。通过消费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能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则会引起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是努力方向,且消费第一,投资第二,出口第三。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鼓励消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物质文化消费的质量、品味和层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立足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必须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消费需求领域,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在投资需求领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在出口需求领域,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二)宏观经济平衡要重视供给侧改革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强调,生产生产着消费: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达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就必须重视供给侧管理。从实践来看,一国的生产供给能力,不仅可以用来衡量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可以作为平衡宏观经济运行的物质保障,反映出该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