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范文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精选(九篇)

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

第1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范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断桩 原因 解决

中图分类号:U443.15+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形成以及原因分析

(一)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形成

钻孔灌注桩的断桩并不是一步造成的,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对灌注桩进行钻孔,然后要制作钢筋笼和压浆管,然后清洗灌注桩的桩孔,将压浆管绑扎在桩孔上,紧接着放下钢筋笼,最后一步就是将混凝土灌注进桩孔,之后就可以进行压浆施工了。然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繁琐而紧凑的,每一个步骤都很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选用何种材料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施工都会对灌注桩的质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这些步骤中,某个或者某些环节操作不规范会引发错误或者失误,这往往直接导致了灌注桩断桩的形成。比较常见的断桩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表现为钻孔出现偏差,这种情况会由于钻孔相互之间出现偏差而导致断桩;第二种是因为灌注液的选择不恰当,这种情况下断桩往往是由于填充的不合格造成的;第三种是人为疏忽导致的断桩,比如有一些施工条件比较特殊,这时应该采取一些特殊手段进行灌注,然而实际上却没有采取;最后一种就是错误的灌装方法造成的断桩等等。

(二)钻孔灌注桩产生断桩的原因分析

断桩虽然容易形成,但是只要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就不难发现其产生的原因。灌注桩断桩产生的主要原因将会在本节进行简要分析。

1、钻孔偏差使相互间出现斜漏而导致的断桩。科学地选择钻孔条件是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灌注桩进行合理施工才能成型高品质的灌注桩。质量过硬的灌注桩要求桩孔必须是科学合理的,因此桩孔成型性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灌注桩的品质如何。钻孔是形成桩孔的必要条件,所以钻孔的质量也就决定了灌注桩的质量。因此,为了防止断桩问题的发生,我们必须对钻孔的问题慎之又慎,必须就钻孔问题进行严谨的科学计算,密切检测钻孔位置的准确性。

2、混凝土配制不科学问题导致的断桩。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由于混凝土的量少导致的,比如灌注桩的桩身由于首次灌注时混凝土数量过少而不能饱满等。第二种是混凝土本身的的质量不合格造成的灌注桩断桩。灌注液的选择直接影响灌注桩的质量,所以选择的时候要慎重,必须明确灌注液的比例,压浆的比例,水泥的生产厂家等。例如当导管下面距离孔底很远时,冲洗液就容易稀释混凝土,这会导致水和灰的比例增大,从而造成混凝土凝固不起来,出现灌注桩断桩现象。

3、人为疏忽导致的断桩。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比较明显,某些施工人员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太过依赖经验,而没有遵循实际,在特殊施工条件下靠着“差不多主义”灌注桩,也就是没有针对实际问题采取相应的手段处理而导致了灌注桩断桩。在一些另类的水文地质条件情况下可能会需要这种经验主义,但是不能何种情况都照搬照抄。例如,地下水的活动变化以及导管的密封性不好等都容易造成断桩的形成,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冲洗液浸入混凝土,造成混凝土的水灰比增大,从而使混凝土不凝固,出现断桩;还有就是灌注混凝土的时候直接从孔口注入,这种注入方法会造成混凝土凝固后密实度、坚硬度不够,就会产生空洞、疏松的孔段,这种空洞体出现在桩身就会导致断桩的形成,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应该采用“回顶”法对桩孔进行灌注。

4、没有严格执行规定,在灌注的过程中应急准备不充分,没有有效的应急方案造成的断桩。钻孔灌注桩成型的过程很复杂,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桩孔形成以后,及时清洗桩孔,保证混凝土的功效稳定持久,避免被其他附着物污染。即使如此,清洗不彻底的情况还是有可能发生。另外有一些施工人员凭借经验主义拔出导管的时,造成导管拔出过多,使混凝土面在外,还有就是没有充分的应对停水停电等特殊状况的方案,这些外部因素都会造成灌注桩断桩。

二、预防断桩的可行性路径

钻孔灌注桩断桩会造成重大的工程问题,危害极大。一个马蹄钉就会造成一个国家的覆灭,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保证灌注桩质量的重要性,提高确保其质量的意识,使灌注桩能够在有效期内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因此,预防钻孔灌注桩断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采用合理的手段,尽可能的避免灌注桩断桩的产生。本节就如何预防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问题,从钻孔、灌注和后期维护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确保钻孔质量

钻孔是关乎灌注桩质量的关键工序,为保证钻孔质量,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打孔。首先必须对好中线垂直度、压好护筒以确保开孔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连续地添加泥浆和抽渣,还要时刻注意检查成孔是否笔直。冲击式和冲抓式钻机在施工时会引起附近土层的震动,为避免其影响邻孔的稳固性,要及时清洗已经钻好的孔,下放钢筋笼并进行灌注。不仅要保证上个桩孔不受下个桩孔施工的影响,而且要保证钻机的移动距离使钻机之间不会相互干扰,这就要求事先规划好钻孔的顺序。其次,要在桩孔成型以后及时对桩孔进行清理。通常条件下都是采用泥浆清理桩孔,即根据孔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泥浆比重和合适的冲洗时间进行冲洗。沉渣过多的情况下就要求冲洗时间稍长。因为灌注桩的质量直接受到桩孔的清洁程度的影响,所以必须确保做好这些保证灌注桩质量的最基本工作。

(二)混凝土质量达标,灌注过程规范。

钻孔之后,在成孔时需要严格控制孔底沉淤量和泥浆的密度。第一次清洗钻孔时彻底清除泥块是必须的,此外冲清洗干净之后还要及时地灌注混凝土,但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灌注合格,灌注前要做到以下几项工作:首先,科学计算所需求混凝土的量,既包括第一次灌注时需要的量又包括整体所需要的量。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的量充足,特别是首次灌注必须保证足量的混凝土,所以必须对桩孔的孔径进行科学准确的测量,精确计算出首次灌注和整体灌注的混凝土需求量。其次,必须做好充分的后备工作,确保灌注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保证水和电的供给充足,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停水、停电的特殊情况,还需要做好应急措施。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时,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例如,在地下水活动频繁,波动较大的地段,如需灌注混凝土就要先进行止水处理,止水成功之后才可以进行灌注。基岩中的孔径扩展可能引起首次灌注量不足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另一方面,绑扎钢筋笼过程中需要的铁丝要仔细选取,选取的规格主要取决于首次灌注量的多少,谨防铁丝折断。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和导管的拔出时要避免采取经验主义,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例如,在砼灌注过程中,特别是快到桩顶时,必须要缓慢地提升导管,大幅提升容易使导管破裂,破坏灌注桩。为了防止桩孔发生破裂,还要控制导管的埋深、拔掉导管之后砼的埋深等。

(三)做好灌注桩成型的后续工作。

在完成桩孔的灌注和有效的导管拔出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对要整个灌注桩的检测和监测等后续工作。必须要有充足的事先准备才能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为了监视断桩是否出现,就要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定时测量导管内外混凝土的深度,精确绘制曲线。一般情况下,导管内外的混凝土界面的距离变化是有规律的,开始时先变大,随之慢慢缩小,最后重合。断桩的预兆主要表现在灌注的曲线距离一直拉大,导管内的混凝土曲线慢慢变陡,导管外则逐渐地变平。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必须立刻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同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振辉,浅析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J],铁道技术监督,2011年02期

[2]隋静,刘金山,郭恩珠,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断桩现象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年02期

第2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范文

关键词: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探讨

公路桥梁桩基的施工环节多,工艺复杂,稍有不慎则会导致桩身承载力下降,严重时可能造成病桩、断桩等重大质量事故。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全过程,控制好成孔、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等环节的质量,确保灌注桩的成桩质量。

1 桩型选择原则

首先,按桥梁上部结构传递给桩基础的荷载大小,确定单桩承载能力,确定选择桩的类型和施工方法,此原则为主要参考。

然后,根据桥位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和持力层的深度,比较不同桩基础结构的承载力和经济指标,确定选择桩的类型。

最后,考虑施工的工期,施工紧迫时,可以选择打入式预制桩,时间充裕时,可以采用机械或人工挖孔桩。

总之,在选择桩型时,要考虑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机械设备,造价以及工期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最后选择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的桩型。鉴于现实桥梁桩的深度日益增长,桩基础多采用钻孔灌注桩,此施工方法已经运用比较成熟。下面主要介绍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

2 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2.1 准备阶段施工要点

2.1.1 场地平整

场地位于旱地时,清除现场杂物,硬化场地。场地位于浅水时,采用筑岛法(引桥),场地位于深水时,采用钢管桩施工平台法(主桥)。平台必须平整,连接牢固。

2.1.2 桩位测量

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用方木桩准确标识各桩位的中心及标高,同时埋设护桩。护桩埋设方法:在桩中心向外大于桩径50cm均匀分布三个并量出距离,护桩顶要与地面相平,并用砂浆固定牢固,做出明显标记。深水桩基的定位由钢护筒定位架固定。

2.1.3 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钢护筒,水上主墩钢护筒用12mm厚钢板卷制,在顶部和底部用12mm钢板加固,直径2.5m的钢护筒用14mm厚钢板卷制,其余则用10mm厚钢板卷制。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cm~40cm,护筒高视土质而定,最小不小于2m。安置时,护筒顶高出地面30cm以上,高出最高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m~2.0m。旱墩护筒周围50cm范围内黏土夯实,深度至护筒底,并用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护筒的埋设位置必须保证其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超过50mm,并应注意两节护筒的连接质量,护筒埋深为2m~4m,水上主墩护筒应沉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m~1.5m。

2.1.4 钻孔泥浆

在开钻前,应选择和备足良好的造浆黏土或膨润土,科学选料配制,泥浆比重1.1~1.2,泥浆粘度一般地层为16Pa・s~22Pa・s。含砂率必须小于2%。钻孔时泥浆需要不断的循环和净化,故在施工前应对泥浆的循环和净化做适当布置,设置好制浆池、储浆池、沉淀池,并用循环槽连接。废弃泥浆根据现场情况在桥旁设置一储浆池,作为废弃泥浆的倾倒场地。

2.2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为:平整场地、埋设护筒、泥浆制备、定位安装钻机、钻进成孔、清孔、下放筋笼、水下混凝土灌注。用推土机或挖机将施工场地整平并压实。利用全站仪将桩位确定,标示出来,并进行护筒埋设,护筒一般由钢板卷制而成,护筒直径一般要比桩的直径大 200~400mm 左右,长度也可根据具体地质情况而定,一般为 2.0m,埋设的护筒应高出原地面 30cm 左右,护筒四周要用粘土分层回填并夯实,避免地面水渗入孔内,造成护筒根部坍塌。

当钻进至设计桩底标高时,找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检查合格后停止钻进。然后立即清孔,清孔时,泥浆泵连续向孔内输送泥浆 20~30 分钟,清理残留钻渣,然后用清水泵向孔内输入清水 10 分钟左右,确保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下放钢筋笼,用平板车将钢筋笼从预制场运输到施工场工地,在运输时要注意,不能使钢筋笼发生变形,钢筋笼采用孔口分段焊接安装,钢筋笼中心要与桩孔中心重合,下放钢筋笼时,要顺利进孔,不能过度振捣,避免钢筋笼发生变形,钢筋笼下放好后,立即固定。

水下灌注混凝土,首先安装导管,导管安装前需进行水密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以使用,导管应在桩孔的中心,避免导管接触到钢筋笼,而发生挂笼现象,导管一般距离孔底 30cm 左右,导管安装完毕后,需进行二次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满足要求后即可灌注混凝土。灌注的混凝土要求要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制生产,计量须准确。

混凝土应该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首次灌注混凝土时,确保导管底部埋进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 1m,灌注混凝土要连续,灌注过程中,随时检查导管的埋入深度,导管埋入深度控制在2~4m,任何情况下埋深都不得低于 1m,在钢筋笼底部灌注时,灌注速度不得过快,以免导致钢筋笼上浮。混凝土灌注至超过桩顶实际标高0.5m 左右。

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应真实可靠地作好各项记录,记录结果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签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24 内,距桩位 5m 以内范围内不得再进行钻孔施工或者其他具有振动性的作业,以保证新浇筑的桩基混凝土凝结质量。

3 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防治办法

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有:桩孔坍塌、桩孔倾斜、断桩等问题。

3.1桩孔坍塌

可能造成桩孔坍塌的原因主要有:孔内泥浆压力不足、泥浆的比重太低、钻进速度过快导致泥浆来不及护壁、护筒埋设过短导致护筒下口孔壁坍塌等。防治办法: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不同泥浆比重,确保泥浆具备足够的稠度,并且随时注意孔内泥浆的水头高度;根据不同地质情况调整钻进速度;当孔口坍塌时,可以拔出护筒回填、压实从新安装护筒进行钻进,当发生孔内坍塌时,首先确定坍塌位置,然后回填土至坍塌位置处以上 2m,夯实回填土再钻进。

3.2 桩孔倾斜

造成桩孔原因主要有:钻机安装就位稳定性不足,作业时钻机因震动而发生移位,土层中夹有大孤石等情形。防治办法有:确保场地整平,压实;钻机开钻前检查钻机底座是否水平,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机;当遇到土层中夹有大孤石时,需减慢钻进速度。

断桩是钻孔灌注桩中可能会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如果发生断桩,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治措施,避免产生断桩事故。

防治办法有以下几点:在灌注混凝土时,必须使用水密性好、不漏水的导管,并严格按照水密性试验的编号逐节安装导管。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导管底部距离桩底不得过大,首批混凝土灌注时,必须确保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超过 1.0m 米,上升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深要求控制在 2~4m 内;混凝土必须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易性;在提升导管时,需要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灌注深度,确定导管提升的高度,计算拆除导管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一次只能拆除一节导管。

第3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范文

[关键词]后压浆;钻孔扩底(支盘);应用实例及优势对比

中图分类号:U443.15+4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设计时要求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也越来越大,采用预制桩或钻孔灌注桩的工程日益增多,但由于桩长、工程造价及施工缺点等因素难以满足工程需要。近期,我市开始推广后压浆钻孔扩底灌注桩施工工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简介

该施工工艺首先是采用泥浆护壁钻进成孔,然后根据地质条件,在底部或上部强度较高的地层放入扩孔器进行扩孔,形成扩底或支盘,清孔后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施工前首先在钢筋笼上预埋两根注浆管(可作为主筋使用),施工完成一定时间后,即可开始注浆至桩顶四周开始渗出水泥浆为止。在施工过程中,其中注浆管与中压泵管的连接及止浆阀等是施工中的关键点,应严格控制。止浆阀在0.60MPa左右的压力下即可自动打开,注浆压力一般在1.5―4MPa,注浆可在砼初凝后注浆,也可在砼施工后数天甚至数月后注浆,并且可以二次注浆。

3、工艺设计优点

3.1、采用扩底(或支盘)的优点:

在桩的底部或桩体某一深度处形成扩底或支盘,增大了桩的端面积或部分桩体(支盘处)截面积,并且使桩端土或支盘处土体因扩孔而挤密,可明显提高桩端承载力(扩底)或侧壁阻力(支盘),从而提高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

3.2、采用后压浆的优点:

钻孔灌注桩由于清孔较难控制,钻孔壁泥浆不可能完全清洗掉,且桩底沉渣不易除净,故较大的影响桩的侧阻力及端阻力值。

通过中压注浆,首先使桩底沉渣被排挤出来,并且使部分水泥浆进入桩端土层中,可明显改善桩端土的强度,同时通过中压注浆使桩底扩孔后回缩部分明显扩张,并形成达到设计要求或更大的扩大头,这样又保证桩端具有较大的截面积,以上两个因素较大的提高了桩的端阻力值。

其次,通过注浆,是水泥浆沿桩周(由下至上)向桩体及土体内渗透,使桩体周围土体强度明显加强,并通过水泥浆使桩体与四周土体形成一个“凝结带”,从而使桩与桩周土体形成密实的接触,使侧阻力明显提高。

4、工程实例及优势对比

4.1滨州市某工程:原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为18.00米,桩径为0.60米,施工完成试验桩并进行静载荷测试,测试结果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800kN,而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2100kN,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后经我院建议采用扩底(支盘)桩进行施工,设计采用13.00米处形成直径为0.80米支盘,18米处形成直径为1.00米的扩底,施工后试验桩测试结果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2200kN,明显提高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

采用扩底(支盘)钻孔灌注桩使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提高幅度由设计的扩底截面积、支盘截面积、支盘数量及桩底或支盘部位的岩土条件决定,通常情况下多采用扩底或扩底加一个支盘的设计方案,桩的长度较大或岩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扩底加二个(或多个)支盘的设计方案。

4.2滨州某工程:设计采用后压浆钻孔扩底灌注桩,工程桩施工前首先施工二组钻孔扩底灌注桩(设计有效桩长为17.90米,桩径为0.60米,扩底直径为1.20米)及二组后压浆钻孔扩底灌注桩(设计有效桩长为17.90米,桩径为0.60米,扩底直径为1.20米,中压注浆泵注浆,水灰比为1:1)进行静载荷对比试验,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1#试验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为2200kN;

2#试验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为2400kN;

3#试验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为3200kN;

4#试验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为3400kN;

其中1#、2#为钻孔扩底灌注桩,3#、4#为后压浆钻孔扩底灌注桩,测试结果表明,增加后压浆工艺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可提高40%-50%。

5、结束语

采用后压浆扩底钻孔灌注桩可较大幅度的提高单桩竖向承载力值,同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减小桩长、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工程桩的数量、降低工程量,从而降低造价,施工工艺简单,工程质量容易保证。因此,该工艺在我区及周边相同岩土工程条件的地区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 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2] 桩基工程手册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第4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范文

关键词:桩基;施工质量控制;钻孔机;混凝土浇注

因桩基工程施工受地质条件影响大、施工工艺隐蔽强等特殊性,所以桩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桩基施工质量的好坏既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又影响建筑物后期沉降均匀平衡及主体结构安全,所以桩基施工常常被施工操作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列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就桩基施工中质量控制谈一些体会,供同行探讨和参考。

一、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测量放样,选择钻机、钻具、场地布置等。钻机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设备,可根据地质情况和各种钻孔机的应用条件来选择。

(二)钻孔机的安装与定位

安装钻孔机的基础如果不稳定,施工中易产生钻孔机倾斜、桩倾斜和桩偏心等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安装地基稳固。对地层较软和有坡度的地基,可用推土机推平,在垫上钢板或枕木加固。

(三)护筒设置

钻孔成败的关键是防止孔壁坍塌。当钻孔较深时,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在静水压力下会向孔内坍塌、甚至发生流砂现象。钻孔内若能保持壁地下水位高的水头,增加孔内静水压力,能为孔壁、防止坍孔。护筒除起到这个作用外,同时好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钻头导向作用等。

(四)泥浆调制

钻孔泥浆由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调制的钻孔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应根据钻孔方法和地层情况来确定泥浆稠度,泥浆稠度应视地层变化或操作要求机动掌握,泥浆太稀,排渣能力小、护壁效果差;泥浆太稠会削弱钻头冲击功能,降低钻进速度。

(五)钻孔

钻孔是一道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成孔质量,首先要注意开孔质量,为此必须对好中线及垂直度,并压好护筒。

(六)清孔

钻孔的深度、直径、位置和孔形直接关系到成装置量与桩身曲直。为此,除了钻孔过程中密切观测监督外,在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应对孔深、孔位、孔形、孔径等进行检查。

(七)安装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

清完孔之后,就可将预制的钢筋笼垂直吊放到孔内,定位后要加以固定,然后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不要中断,否则易出现断桩现象。

二、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钻机的选择、就位安装及钻孔速度的控制

1.钻机的选择。根据地质资料及钻孔柱状剖面图,本场地内的地质由上往下的地层描述为:素质土、粘土、砾砂、圆砾、泥岩。结合地质及施工情况,我们主要采用回旋钻机进行钻孔施工,部分特殊地质采用冲击钻机为辅。

2.就位安装。首先对桩孔位置地面机械清除杂物,场地平整,然后采用精度为2并经过计量单位检定合格的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定出桩位,用沉桩锤下沉钢护筒,钢护筒宜高出地面20cm,复测预埋钢护筒的平面位置,并用红油漆标在钢护筒上,即可安装钻机就位,钻机就位使用汽车吊装钻机,拉十字线使钻头中心对准孔中心,确保桩位准确。

3.开钻。采用泵吸反循环排渣,开钻时均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确保桩基成孔质量。若发生施工中偏斜我们就在在偏斜处吊起锥钻反复扫孔,使钻孔正值,偏斜严重时,回填粘性土到偏斜处顶面,待沉积密实后重新冲孔。在钻进过程控制好钻机摆动,避免扩孔的发生。发现钻锥磨损时我们及时焊补钻锥避免缩孔的发生,若缩孔已发生,我们就用钻锥上下反复扫孔扩大孔径。

(二)泥浆制作及控制

泥浆的选择应根据钻孔的工程地质情况、孔位、钻机性能、泥浆材料条件等确定。场地表层覆盖土如满足造浆要求,可直接利用原状土直接造浆。先根据现场条件布设泥浆池与沉淀池,再根据地质情况及钻孔方法,按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泥浆性能指标,通过试验,以控制泥浆的浓度,避免坍孔现象的发生。

(三)钻孔灌注桩钻进

1.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钻孔,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开钻时均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

钻进。

2.采用正、反循环钻孔均应采用减压钻进,即钻头的主吊钩始终要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具重力之和的80%。

3.用全护筒法钻进时,为使钻机安装平正,压进的首节护筒必须竖直。钻孔开始后,应随时检测护筒水平位置和竖直线,如发现偏移,应将护筒拔出,调整后重新压入钻进。

4.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

(四)清孔

1.清孔方法有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喷射、砂浆置换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2.不论采用何种清孔方法,在清孔排渣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3.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清孔,清孔后应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规范规定。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淀土厚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4.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五)钢筋笼

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制作一般使用热扎钢筋,材质与焊接要求应符合国家的相关强制标准。钢筋笼制作的技术要求主要是:(1)钢筋笼直径应符合设计尺寸;(2)每节的长度不宜超过9米,也不宜短于5米,因为过长则吊起时易弯曲变形,过短则增加焊接时间,对成桩的质量不利;(3)使用法兰接头导管时,最下面的一节钢筋笼底端应使主筋向外张开,以防导管挂钩导管造成钢筋笼上浮;(4)制作好的钢筋笼应平卧堆放在平整干净的场地,堆高不得超过两层;(5)钢筋笼在下笼过程中应从速,一般桩孔应在2~4个小时内完成。

(六)混凝土浇注

1.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选用。可采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2.导管埋置深度的控制。混凝土施工时应确保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在灌注过程中由现场施工人员用测绳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调整导管的埋置深度,确保混凝土浇注过程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m~6m。

3.混凝土浇注速度的控制。首批混凝土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米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米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避免了钢筋笼的上浮。

4.灌注的桩顶标高控制。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m~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

第5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范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1.前言

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快了社会转型的步伐,而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行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与基础工程中。

2.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流程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施工的工序比较多,因此要保证施工中成孔的安全,保障成桩的质量以及孔桩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施工前应熟悉各个施工的工序,了解常见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案等。并掌握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整个流程:首先是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开始前应先将整平场地,以便安装钻机;其次是钻孔,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中第一道工序是钻孔;然后是清孔,当钻机钻进一定深度时,要对其进行清孔,清孔采用的是换浆法,主要是由于该方法的含砂率比较低,且黏性较好;接着是放置钢筋笼;最后是浇筑,并进行桩基础检测。其流程图见图一。

3.钻孔灌注桩的基础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前应准备场地、钢护筒、钻机以及泥浆等,然后再进行钻进、清孔以及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等。

3.1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的准备

3.1.1场地的整平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地质环境,将施工现场的场地整平并压实,才能展开桩基的施工。科学、合理的选择钻孔的顺序,安排钻孔的具体桩位,并在桩位的四周设置好护桩装置。

3.1.2制作并埋设钢护筒

制作钢护筒时采用厚6毫米的钢板,若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或深水、大孔径中,钢护筒应采用12毫米至16毫米厚度的钢板制作。制作完成后,进行钢护筒的埋设,但要准确定位钢护筒的埋设位置。钢护筒的内径值应大于桩径20厘米,且钢护筒的顶端应留有20厘米宽、40厘米高的位置,这样泥浆才能够很好的循环。若施工现场的地质比较差时,应加高钢护筒的埋设。钢护筒的高一般在2米到4米左右,护筒顶端应高出孔外水位或者地下水位的1.5米到2米。

3.1.3安装钻机

完成钢护筒的埋设后,进行钻机的安装,采用枕木来支垫钻机的底座。钻机就位后,对其稳固性及其性能进行检查,测量钻机的位置是否处在水平线上。并保证钻机垂直度,将其位置偏差控制在小于允许数值以内。

3.1.4 备制施工泥浆

钻孔灌注桩整个施工的过程,泥浆的备制以及处理,是整个桩基的质量保证。因此在备制施工泥浆时,应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来调制。

泥浆的循环系统主要是由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水化快且造浆力强的粘土,泥浆备制完成后,紧接着备制泥浆护壁。在其制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水下施工时,泥浆的比重冲击钻孔时应小于1.4;且泥面需高出外表水或地下水位1米,若受水位的波动影响,应将其提升1.5米;钻孔清洗时应循环换浆,及时清渣,直到浇筑完毕。

3.2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工序

3.2.1钻孔灌注桩基的钻进

开钻前仍需检查钻机设备的状态水、电是否畅通、正常。开钻后首先向钻孔中注入泥浆,若钻孔中有水,可以将粘土投入钻孔内,并使用冲击锥反复冲击,直接在孔内造浆。整个开孔、钻进过程要保持孔内的水位应超出地下水位1.5米至2米,但要低于钢护筒顶端0.3米。钻孔过程中,打浆应在护筒中进行,带泥浆均匀后再钻进,并且要控制好尺度。

工程中钻孔灌注基桩钻进过程中,应连续进行,并且保持操作的平稳,不得中途中断。若因故障不得不停钻时,应对孔口进行防护,提起钻头,做好避免孔塌或处理不当措施。维护并管理整个钻进过程的泥浆,每隔半小时查验泥浆的相对密度以及稠度,以便能够根据其变化做出处理。

终孔后要采用专门的检孔设备查验成孔的质量,以及成孔的孔径、孔底的岩石是否出现变化、嵌岩的深度等,一旦发现与设计的要求不相吻合或不符合规范的,应及时通知设计部门对其进行处理,保证工程的质量。

3.2.2钻孔灌注桩基清孔

钻进完成并且达到桩底设计的标高要求且检测完毕后,做好相关确认工作,并及时清孔。清孔采用换浆法进行,主要是利用净化过的泥浆将孔中含渣的泥浆替换了。清孔时应注意:不能采用加深孔底的办法来替代清孔;保持孔内泥浆的高度;保证孔内泥浆的比重,避免出现缩孔或塌孔等情况出现。注入净化的泥浆要与从孔内取出来的泥浆相近,并且要保证孔底沉渣的厚度要在设计范围之内,然后安装钢筋笼,然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3.2.3制作并安装钢筋笼

钢筋笼的制作应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定位和箍筋,所选用的钢筋应平直,没有弯折的情况,无漆皮、油渍或鳞锈等。制作时首先要确定主筋位置,且将误差控制在10毫米以内。主钢筋的焊接应双面焊接,且焊接的长度大于5d;钢筋笼吊装采用的是单面焊接,其长度大于10d。

安装钢筋笼时要尽量避免钢筋笼出现变形,平稳的放进孔内,避免碰撞到孔壁。下放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水位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并且检查孔有无坍塌的可能。检查钢筋笼平面位置、标高、保护层的厚度以及垂直度等,合格后采用粗钢筋把钢筋笼与桩机架相连,避免在进行水下的混凝土灌注时钢筋笼漂浮,与此同时将钢护筒与钢筋笼焊接、固定,以免钢筋笼偏位或倾斜。完成钢筋笼的安装时,将管道与泥浆泵连接,并进行第二次清孔。

3.2.4桩基础水下的混凝土灌注

二次清孔合格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主要采用的灌注方法是导管法,因此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时,首先要进行导管的安装。使用导管前,应检查其拼接、质量等,以水压力0.6~1.0PMa进行试压。导管的底部到孔底应留出300毫米至500毫米的位置,并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米以上,导管的顶端应比桩顶高4~6米,浇筑中,导管埋深宜为2~6米。

安装导管完毕后,应再次查验孔底沉渣的厚度,若超出设计要求,应再次清孔后再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首批混凝土的灌注,应符合导管初次埋深的深度,并连续不间断进行灌注。

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时,要定期检测孔内混凝土标高,以便及时的调整导管的埋深深度。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必须有节奏、连续不间断的进行,减少拔管时间,并将灌注的时间控制在5个小时之内。若导管内的混凝土未满时,应缓缓灌注,避免出现缩孔或坍孔的现象发生,在整个灌注的过程中,要确保孔内的水头高度符合设计的要求。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0.5米至1.0米,保证桩顶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多余部分日后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灌注的过程中要随时对混凝土的塌落程度进行检测,禁止将不满足设计要求或规范的混凝土灌注进导管中。

第6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范文

1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原理

在水利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原理是以足够的首批混凝土浇灌量,迅速将孔底的水或泥浆排开并一次将导管出料口包裹在混凝土一定的深度之中,使后续浇灌的混凝土始终与孔内水或泥浆隔离开来,而后持续不问断地将高流态混凝土从进料口通过导管输入桩孔。在输入混凝土过程中,随着孔内}昆凝土不断增加,不间断地提升导管,但必须使出料口埋设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中的一定深度。后续输入的混凝土是通过出料口与人料口之间密封导管中的高差形成的压力,使混凝土冲挤入已浇筑的混凝土之中的。首批灌人的混凝土中的一部分作为隔离层而被顶在最上面,并始终被不问断灌入的后续混凝土逐步冲顶向桩口处移动。

2施工前期的桩基勘察

2.1合理选择桩端持力层

桩端持力层是指地基中能对桩起主要支承作用的土(岩)层。无论何种桩型,都有合理选择桩端持力层的问题,即使是摩擦桩,亦有将桩端选择在桩侧阻力相对较大的地层t的问题,设计上经济合理选择好持力层,要求勘察人员除按成因类型和岩土性质分层外,还要求细致地作好持力层的力学分层。

2.2正确提供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标准值

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是桩基设计的关键。目前,国内主要是根据土的状态和密度按有关规范查表确定,这些表格来源于大量桩的荷载试验和工程实践经验,一般是可信和合理的,但在实际选用中要注意避免过于机械、简单化的倾向。理论和工程实践证明,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岩土工程师在提供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标准值建议时,应充分认识并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2.3正确估计成桩可能性

当根据地质条件、地层分布特征选用了桩端持力层后,还应充分考虑桩是否能顺利地达到所选择的持力层。例如,对于预制桩,当选择了下部有比较适宜的持力层,但岩上部分布有比较厚且密实的砂层时,必须充分研究和判断打入或压入桩的可能性;对于钻孔灌注桩,当下部有很好的持力层,而其上有很差的淤泥层时,应充分估计和研究在钻孑L灌注桩钻进和水下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有无缩径和断桩的可能性等。

2.4提出桩型选择和桩基设计施工的建议

在充分研究上述问题之后,提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包括地质条件、地层分布、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以及桩侧阻力、桩端阻力建议值,同时应提出桩型选择和设计施工的有关建议。

3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桩位测量

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用方木桩准确标识各桩位的中心及标高,同时埋设护桩。护桩埋设方法:在桩中心向外大于桩径50cm均匀分布三个并量出距离,护桩顶要与地面相平,并用砂浆固定牢固,做出明显标记。深水桩基的定位由钢护筒定位架固定。

3.2埋设护筒

护简采用钢护简,水上主墩钢护简用12mm厚钢板卷制,在顶部和底部用12mm钢板加固,直径2.5m的钢护筒用14mm厚钢板卷制,其余则用10mm厚钢板卷制。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cm~40cm,护筒高视土质而定,最小不小于2m。安置时,护筒顶高出地面30cnl以上,高出最高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m一2.0m。旱墩护筒周围50cm范围内粘土夯实,深度至护简底,并用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护筒的埋设位置必须保证其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超过50mm。并应注意两节护筒的连接质量,护筒埋深为2m~4m,水上主墩护筒应沉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m~1.5m。

3.3开钻成孔

首先安装钻机时底架要平稳,钻头和钻杆中心对准护筒顶面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其次钻孑L时钻杆(吊绳)要保持垂直,施工期间随时用线锤检查,避免钻孔倾斜。最后建议在钻孔时采用低挡、慢速均匀钻进,特别在护筒出口处避免失稳和渗漏。在地层变化处控制钻速和钻压,以防孑L斜。对易缩径土层配合必要的复钻。在硬塑的粘土层中钻进时采用中高挡钻速,在淤泥和粉砂层钻进中采用低挡钻速,从硬层到软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从软层到硬层时少加压慢速钻进。

第7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范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43.15+4 文献标识码: A

钻孔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施工工艺成熟,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不是很大,因此在各种基础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钻孔桩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的因素比较多,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施工全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监控,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或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

1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

1.1坍孔。钻孔施工时,出现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现象时,即为坍孔。造成坍孔的主要因素有:①泥浆性能不符合要求,护壁效果不好。②护筒本身漏水或因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③孔壁土质松散,泥浆加固孔壁作用较差。④清孔后未及时补水造成孔内水位不够,清孔时间过久或清孔后停顿时间太长。⑤在松软砂层钻进,进尺太快。

1.2孔斜。当桩孔倾斜超过规定值后,将影响其承载力。造成孔斜的主要因素有:①护筒埋设时,其垂直度不符合要求。②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安置不稳定以及钻台发生不均匀沉陷。③钻孔中遇到较大孤石或探头石。④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石倾斜处或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够。⑤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1.3扩孔与缩径。扩孔一般来说是由于孔壁坍塌造成的。若孔内局部坍塌而扩径,钻机仍能达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若扩径后持续坍塌影响钻进,则应按前述坍孔处理。造成缩径的主要原因有:①钻锥严重磨耗,焊补或更换不及时。②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③泥浆失水量大,形成厚泥皮,在泥页岩地层造成地层软化膨胀形成缩径。

1.4孔底沉渣厚度过太。原因:清孔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泥浆比重过小或注入时不足,无法将沉渣浮起;钢筋笼吊放过程中未对准孔位而碰撞孔壁使泥土坍塌桩底;消孔后待灌时间过长,致使泥浆重新沉淀等。

2 灌注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

2.1导管进水。导管进水的主要原因:①首批混凝土数量不够,不能埋没导管底部,导致泥水进入管内。②导管连接不严或橡胶垫被高压气流冲开,造成漏水。③导管提升过猛,管底提离混凝土面,底面涌入泥水。

2.2卡管。卡管的主要原因:①由于混凝士离析,粗细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②一次灌注时间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造成导管堵塞。

2.3浮笼。浮笼是指钢筋架被混凝土顶起。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面到达钢筋笼底部时,灌注速度过快,灌注量过大,混凝土对钢筋笼的上冲力大于允许值。

2.4埋管。当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或管内外混凝土已初凝使导管与混凝土间摩阻力过大,造成导管无法拔出,即为埋管。

2.5断桩、夹泥。导致断桩,夹泥的主要原因有:①上述各种事故引起的次生结果。②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坍孔。③清孔不彻底或灌注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已初凝,而续灌的混凝土冲破顶层而上升,在两层混凝土中央有泥浆渣土,形成断桩或夹泥。

3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预防措施 3.1坍孔的预防方法:①选用比重、粘度、胶体率较大的泥浆。②堵塞护壁漏洞或用粘土在护筒周围夯实加固;当发生孔口坍塌时,应立即拆除护筒,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③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用粘土重新回填,待沉淀密实后再钻进,加强泥浆护壁。④清孔时专人补水,保持内外既定的水位差;清孔后及时进行下道工序,减少停顿时间。⑤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严格控制进尺速度、冲程速度。

3.2孔斜预防方法:①护筒埋设时严格测量垂直度、筒径及高度。②安装钻机时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边缘、固定钻机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点一线,并在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校正。③钻孔中如遇到有较大孤石或探头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改用冲击钻。④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控制进尺,低速钻进。⑤钻杆、接头逐个检查,及时撤换已变形的钻杆。

3.3缩径的预防方法:①检查钻锥,及时修补或更换。②在易发生缩径的地层钻进时,采用上、下反复扫孔,扩大孔径。③根据需要及时调整适用的泥浆。 3.4孔底沉渣厚度过大预防措施:成孔后,应根据设计要求、钻进方法、机具设备条件和地层情况等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并通过提取泥浆试样,进行泥浆性能指标试验,不得用清水进行置换。钢筋笼吊装时,应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的中心保持一致,避免碰撞孔壁,并采用先进的工艺加快钢筋笼的对接速度,减少空孔时间,防止沉渣重新沉淀。

3.5导管进水预防方法:①严格按要求备置首批混凝土;若已出现导管进水,应及时将灌人孔底的混凝土清除,换新导管,重新灌注;若混凝上无法清出,按断桩处理。②使用合格导管;若进水,按断桩处理。③在灌注过程中,随时测量孔内混凝土标高,控制和保证导管埋设深度,避免导管提升过高。

3.6卡管预防方法:①混凝土拌和物必须均匀,尽可能缩短运距和减小颠簸,防止离析;若已发现卡管,可用长杆冲捣管内混凝土,如无效果,按断桩处理。②如混凝土已初凝按断桩处理。

3.7断桩、夹泥预防方法:①采取措施,避免上述事故发生。②如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坍孔,应停止灌注,将导管、钢筋笼拔出,回填粘土,重新钻孔,重新灌注。③严格检查清孔质量,清孔后及时灌注,连续作业,一气呵成,避免任何原因造成灌注中断。④槽注砼前,应作好灌注砼的各项准备工作(设备、材料、人员等安排)及应急措施的临时处理,以保证灌注砼的连续性,尽量避免灌注过程中的停待。⑤灌注前应用清水冲洗漏斗和导管,检查导管的对盘或丝扣联接是否密封。灌注过程中除做好灌注记录,还应随时观察、记录出现的一些现象,并及时分析判断罐注质量好坏或是否出现灌注事故。

结语

现今,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虽已成熟,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其多为地下施工的不可见性,钻孔灌注桩造孔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地层,只有控制好常见技术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成孔质量。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规范,熟悉各项技术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并做好事先指导和技术交底工作,确保各环节都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并做好预防措施,使每根桩的质量都能得到保证,最终使整个工程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熊孝波.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3.

[2]刘吉士.桥梁与隧道施工监理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李世京,等.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11.

[4]筑龙网组.建筑桩基施工技术实例精选[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4).

第8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范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原因分析;处理解决方法

1 引言

钻孔灌注桩是用钻孔机械在土中钻成桩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在孔内吊入钢筋骨架,灌注桩身混凝土而形成的,是深基础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在我国公路桥梁及其它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适应于各种土层条件,具有单桩承载力高、造价低等优点。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钻孔灌注桩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技术复杂,作业要求紧密、连贯,成桩过程具有隐蔽性,成桩后较难检查,容易出现塌孔、缩孔、偏孔、断桩等质量问题。

2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及处理、解决方法

2.1 施工准备阶段出现问题的对策

2.1.1 桩位误差

在施工测量中,桩中心位置放样错误,导致与图纸不符。

主要原因是由于测量放线中工作不细致或测量仪器失效引起。

解决办法,要求前期的测量准备工作一定要细致增强测量人员的责任心,确保点位正确,与图纸相符。

2.1.2 原材料不合格

施工中所用的钢筋、水泥、碎石、砂子等原材料不合格,达不到规范、图纸的要求。

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不严造成。加强管理,严格把关是它的解决办法。

2.2 钻孔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2.2.1 护筒移位

护筒倾斜和移位,外壁冒水,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造成钻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

原因: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护筒水位差太大;钻头起落时碰撞护筒。

处理措施:下护筒时,护筒底与四周应选用黄土分层夯实。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

2.2.2 塌孔

钻孔过程中如发现井孔内泥浆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后骤降并冒出气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可能是塌孔征象,可用测深锤探测。若在钻进中,测得的孔深比原孔深减小很多,可证实已经塌孔。

塌孔主要原因:护筒埋深不够或周围没有用粘土回填夯实; 泥浆稠度低,不能很好保护孔壁;空转时间太长,或钻头在夹层中转速太快。

解决方法,当发生塌孔后,应查明原因,采取加大水头、加大泥浆比重、移开重物、排除振动等相应措施,以防继续塌孔。对少量塌孔,如不继续,可恢复正常钻进。

2.2.3 缩孔

是塑性土膨胀流变造成。

防治措施,在成孔时,加快成孔速度,快速通过不利土层,控制泥浆比重,确保泥浆比重合理,保持孔壁平衡。

2.2.4 偏孔

成孔后桩孔出现超过规范要求的垂直偏差或弯曲。

造成偏孔的原因:施工场地不平整、不坚实,钻机支架的承载力不足,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杆不垂直;护筒埋设倾斜;钻机部件磨损。

因此,在安装钻机时,要夯实支架基层土,垫实支架底脚,使钻机底座水平,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竖直垂线上。

2.2.5 钻机卡钻

卡钻常发生在冲击钻孔时,多因形成了梅花孔;

卡钻后不宜强提,可用小锥冲击或用冲、吸的方法将钻锥周围的钻渣松动后再提出,或采取插人高压水管置换泥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2.3 灌注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2.3.1 导管进水

(1)初期导管进水是由于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或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没导管,造成泥水从底口进入。

它的处理方法是:立即将导管提出,并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和物用反循环钻机的钻杆通过泥石泵吸出;然后重新放人钢筋笼、导管重新灌注。

(2)中期导管进水,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由于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内高压气体挤开或焊缝开裂,水从接头或焊接裂缝中流入。

它的处理方法是:拔换原导管重下新导管。下新导管后必须用潜水泵将管内的水抽干,才可继续灌注混凝土。

2.3.2 卡管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无法继续进行。

造成原因:初灌时,隔水栓堵管;混凝土的离析原因,造成和易性、流动性差,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

处理办法:可用长杆冲捣管内混凝土,用吊绳抖动导管,提升导管迅速下落振冲,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

2.3.3 埋管

灌注过程中导管提升不动,或灌注完毕后导管拔不出,称为埋管。

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导管埋深过大,或导管内外混凝土已初凝,使导管与混凝土间摩擦阻力很大。

解决方法:初时可用链滑车、千斤顶试拔,还可插入一根直径稍小的导管至已灌混凝土中,用吸泥机吸出混凝土表面泥渣再拔。

2.3.4 钢筋笼上浮

钢筋笼上浮:主要原因是由于灌注的混凝土上表面接近钢筋笼底端以下3m至以上2m范围时,混凝土浇注的速度过快,使混凝土下落冲出导管底端,产生向上反冲的顶托力大于钢筋笼的重力所引起。

浇注中,在混凝土面接近和进入钢筋笼时,应使导管埋深保持在许可范围内较深的位置,并连续灌入混凝土。

2.3.5 断桩

断桩是泥浆等杂质或离析的混凝土混合料形成强度低的薄弱层,把灌注的混凝土隔成上下两段。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由于灌注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已近初凝,形成硬壳,使混凝土上面压力较大,灌注困难,造成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引发断桩事故。

解决方法:可根据断桩的位置、地质条件、工程的重要性等具体情况选择处理办法

(1)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重新用专用钻机彻底清除原断桩后,在原位置重新浇筑一根新桩。

(2)接桩,对于断桩位置距离地面不太深的情况,首先准确测定断桩位置,采用挖孔至断桩位置,在该断面采取增加钢筋等加强措施,用挖孔桩方法浇筑混凝土接桩施工。

(3)钻孔补强法,此法适应条件是桩基混凝土严重蜂窝,离析,松散,强度不足时,常用高压注浆法来处理,但此法施工质量控制及检测难度大,一般不宜采用。

无论用何种处理办法,断桩都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处理前,要请建设、设计等有关部门经过充分论证,制定有效的方案、措施后方可执行。

3 结语

总之,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难度比较大,不可预见因数多,施工质量难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系统地调查、分析,从中发现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使工程质量问题尽可能在事前得到控制,达到进一步完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提高成桩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第9篇:钻孔灌注桩首件施工范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市政桥梁;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交通建设中,桥梁建设处于重要的地位,而桥梁建设中基础施工显得尤为重要,钻孔灌注桩是目前桥梁建设中适应性较强且经济性适中的基础建设,以其简便的施工方式在桥梁建设中予以推广,并得到了一致的认可。大部分桥梁的基础施工的环境都较为特殊,在水下的施工环境无法观察整个施工过程,并且也不能对已经完工的灌注桩予以开挖验收。所以必须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否则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成桩造成影响,一旦出现问题形成缺陷桩,那么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工期造成影响是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往往是建设方不愿看到的。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特点

(1)由于施工过程是在泥水中进行灌注,其水下施工的难度相对较高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备很强的适应力,能够在众多类型的工程建设中使用其桩的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因此应该重点控制灌注的沉淀时间,以保证桩的施工质量。

(3)和传统的锤击施工技术相比,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噪音小、灌注直径大等方面的特点。

2、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1)施工前的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对于桩基的施工至关重要,因为要根据具体的地层地质条件来设计具体的施工工艺。对于钻孔灌注桩基施工地质勘察,主要是分析地层中岩石的类型,通过岩石类型来确定施工类型。一般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锁勘察到的岩石类型大多数是粘土、碎石以及一些风化的岩石等。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具体的施工桩基类型主要包括四种灌注桩:正循环钻孔灌注桩、反循环钻孔灌注桩、钻孔扩底灌注桩和冲击成孔灌注桩。

2)施工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场地的准备、场地的测量、放样,设置钻机以及灌注泥浆的制备。中心桩位的确定需要在测量放样的过程中予以确定,并在这一过程中设置护桩,对桩位进行校核以确定准确的位置;制备灌注浆时需要同时配备回收池和泥浆池,以方便泥浆的制备,在钻孔泥浆的制备过程中需要采用膨润土或者粘土(高塑性),从而保证在钻孔时孔壁不会发生坍塌;设置好钻机后应当保证设备能够平稳、固定,不会发生歪斜以及移动现象。

3、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3.1、埋置护筒

护筒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首要内容,利用全站仪定位桩置完成放样,规范设置桩体在桥梁工程中的平面位置,然后根据桩置淮备埋置护筒。护筒与桩体的中心位置保持在统一水平线。护筒对桩体而言起到保护作用所以护筒的直径要大于桩体,为保障护筒埋置的准确性规划护筒参数加:钢板材质、顶部埋置距离高于施工桥梁平面的0.3m、深度高于1.sm。埋置护筒时不能出现倾斜、偏倒,严格保持垂直状态俐用粘土填充稳定周围结构。

3.2、制备泥浆

桩内灌注的泥浆主要是维护桩体稳定保护桩体的基础结构。泥浆制备需要根据桥梁工程的实际需要必须保障泥浆的合理性不能出现稠稀问题。制备时使用碎粘土将合格粘土一次性灌入护筒内,采用设备冲击粘土呈现泥浆状态时实行钻孔。

3.3、钻孔清孔

钻孔清孔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主要部分,首先完善各项准备工作稳定钻机位置营造钻机环境实际冲钻时加果存在不规则的石块河以利用粘土处理平整表面后,再次实施钻孔。钻孔时需要明确记录每一项施工行为提高泥浆的施工性能避免土层变化引发钻孔问题。钻孔完毕后实行适当清孔保障钻孔的完整性。例如:快速处理钻孔过程中多余的泥浆,尽量保持孔底清洁,防止沉淀狈l定清孔后的泥浆指标保持指标稳定。

3.4、骨架制作

骨架制作以钢筋材料为主首先检验钢筋级配确定级配后按照制作设计定型钢筋笼结构,准确构建完骨架后,利用吊车安装。吊装方式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确定,一般分为单吊、双吊平衡钢筋笼的位置,防止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松散影响骨架的稳定性。

3.5、水下砼的浇灌

1)导管的安放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砼导管的规格,桥梁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所使用的砼导管一般采用螺口砼导管,其分解长度大于1米小于2米,且壁厚可达10mm,最下端一节的长度一般在5米,且一般采用直径为300mm的导管作为砼灌注导管。在进行使用前应当对导管进行质量测验,试验内容包括导管的承压试验、水密性试验以及导管接头的抗拉试验等,并进行组装编号,对其尺度进行标示。在安装过程中,应当保证导管的轴线顺直且位置居中,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由于碰撞造成的孔壁损伤,同时也应当注意防止钢筋笼的卡挂现象。

2)砼浇筑

A、配制水下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会受到水泥质量、用量以及施工技术的影响,因而应当注意选用标号大于425的水泥,且用量控制在380kg/m3,灌注结束后期初凝时间应当大于2.5小时;另外混凝土材料的主要原料还包括骨料,其质量也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因而在骨料的选择上也应当予以重视,选择粒径应当为1/6导管内径至1/8导管内径,且小于1/4钢筋最小径距,同时骨料最大粒径应当小于40mm。在配制细骨料时应当选用中砂作为级配原料。为了增加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应当选用0.4的材料含砂率,且保证材料中水灰比为0.5。另外应当将拌和物坍落度控制在180mm至220mm之间。

B、水下砼的浇筑

在进行水下首次砼浇筑时,应当控制导管深度,保证导管的下口同所需要关注的孔底距离保持在250mm至400mm之间,且关注过程中保证砼储备充足,在储料斗中始终有砼,且导管在砼之中的埋深在拔球后应当大于1米。当进行拔球灌注时,灌注作业应当为连续作业。测锤是用来测试灌注砼面高度的工具,应当在灌注后经常使用测锤对砼面高度进行探测,以便对导管埋深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应当派专人对砼灌注的状况进行记录。应当保证导管埋深始终保持在大于2米小于4米的位置,若情况特殊时则应当保证深度在大于1米小于6米的范围内。当灌注位置同钢筋笼接近时,应当减缓砼灌注的速度,以防钢筋笼出现上浮的问题,从而降低由于砼灌注产生的冲击力。桩顶的质量还应当通过加灌的方式予以保证,在灌注完成后还应当在桩顶进行1米左右的加灌,并在接桩前凿除多余的部分,并保证桩头紧密不存在松散层。在结束灌注前应当对灌注桩内的砼的数量进行核对,以确定灌注高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防范措施

4.1、掉钻问题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钻孔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是掉钻和卡钻问题,在本论文中,我个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相关的总结,主要的原因分为下述两点,一是钻杆安装接头的紧密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以免造成自身结构的不稳定性,这样会导致卡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钢丝线、钻杆、钻机等方面的全方位检定,对于破旧磨损的零件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换,以便保障施工中的工具实用性良好,能够遵循正常运行过程中的施工需要。

4.2、孔壁坍塌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孔壁坍塌问题,需要对相关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操作不当或者是由于护筒埋设深度不足所造成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钻孔作业。

4.3、钻孔偏斜问题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总,造成钻孔偏斜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由于钻机不稳定性所导致,其中会出现零件磨损,钻杆无法达到垂直的状态;其二是钻孔程度过深或者偏大,最终使得钻杆变得弯曲;其三则是钻孔过程中的土层不平,存在一些障碍物的阻碍。

防范上述现象的有效措施有以下三点,其一是在施工过程中,对钻机的安装进行仔细有效的监察,确保其安装的安全性、稳固性;其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钻孔偏大的情况,需要对粘土进行填充处理;其三是依据钻孔内障碍物的体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敲碎,利用C20低标号的混凝土进行填平处理。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实践应用不但提高了市政桥梁工程的质量而且在实践的应用中积累经验不断的提高桥梁施工技术对保证市政桥梁工程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让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积极的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深度研究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该项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中充分的发挥其优点进一步保证市政桥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献亮.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09:139.

[2]朱磊,占上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