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草原文化范文

草原文化精选(九篇)

草原文化

第1篇:草原文化范文

关键词:草原文化;建构;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58-02

进入21世纪的今天,草原民族及其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因此,发掘草原文化的合理内核,保护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对草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已为众多人士关注。笔者在研读大量相关资料基础上,立足于草原文化自身研究现状,对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类型、分期及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总结现有成果,推动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一、草原文化的概念

关于草原文化的概念问题,学者们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1.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陈光林等人士认为:“所谓的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1]

2.“草原文化主要是指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在适宜放牧牲畜的草原区域创造的独特文化 , 是由草原地理环境 (自然因素) 、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 (人文因素) 多方面作用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复合体。”[2]

3.“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先民 ,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 [3]

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创造主体以及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概念的主要内容。从上述的三个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是草原,创造主体是世代生活在草原的居民,与其他文化一样,其具有丰富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说,生活在草原地带的人们创造出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就应当是草原文化,该种文化包括游牧文化、狩猎文化以及农耕文化等。

二、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问题,目前是学术界在草原文化研究领域很难形成共识的焦点。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内涵“一是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理念;二是以多样的贸易需求为特征的经济贸易理念;三是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开放生态理念。”[4]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崇尚自然,践行自由和英雄崇拜”[5];也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生命文化、生态文化,基本精神是英雄精神、自由精神、务实精神、开拓精神和顽强精神。”[6] 这些提法,从不同的层面论述了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正如吴团英所说,“草原文化作为统一的认知对象……应当具有基本的、稳定的、同一的内在属性和特质。” [7]基于此,草原文化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是自然生态理念。草原文化是以游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形态,而游牧生产是最具生态特征的生产方式。不仅将人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将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草原文化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

二是诚信伦理观念。诚信伦理观念体现在物质生产过程、生活习俗和政治文化之中。草原民族推崇以诚立命的道德标准。

三是自由开放。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生活方式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环境,自由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

四是英雄崇拜。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蒙古族是拥有英雄史诗最多的民族之一。

三、草原文化的分期

关于草原文化的分期问题,学界提出众多观点,仅就中国草原文化的分期就存在以下观点。

1.按草原文化的发展演变脉络,即草原文化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实际进行分期。有学者对草原文化作如下分期:“(1)扎赉诺尔文化――朱开沟文化为北方草原文化起源期。(2)朱开沟文化――公元209年为草原文化形成期。(3)以游牧文化为突出特点的草原文化发展期(公元前209至公元906年,约1116年)。(4)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嵌合、交融的草原文化拓展丰富期(907―1911年)。(5)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期(1911―1949年)。”[8]

2.将北方草原文化进行历史分期,又考虑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基本特征,对草原文化历史分期进行划分:“ 以原创游牧文化为主要特点的区域文化形成期(公元前 209 年至公元 906 年); 拓展地域空间和经济类型的文化跨越发展期(907 ―1205 年); 在统一中国的大背景下创新与吸融相互渗透的全面发展时期( 1206―1911 年)。”[9]

草原文化的发展既有逐步的形成过程,也有在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下的剧烈变化。所以,对草原文化的合理分期对研究草原文化有重要意义。

四、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学界大致有以下观点:(1)多元化特征。李登样认为:草原文化系统本身具有多样性,“草原文化与其他文化类型如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10]因此,草原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另外,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创造的,因而,草原创造主体具有多元特征。(2)生态化特征。乌云巴图认为,游牧必须具备三要素:人、家畜和环境,而人(牧民)充当调节者的角色,相当于一个生态因子。“牧民的所作所为必须服从于其他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的维持。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态属性。”[11];马桂英认为:“……质朴的自然观,再加上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 , 使他们同大自然融合为一体 , 导致各民族原始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归顺自然、顺应自然、适度师法自然的价值观。”[2]。(3)开放性特征。李登样,马桂英认为:“ 游牧民族四海为家 , 视野特别宽阔 , 能够广泛接纳各种文化 , 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 ,任何时候都能恰倒好处地融合、吸收异族文明。”[2] (4)历史传承的悠久性。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等,都证明了草原文化的历史可谓悠久。(5)区域分布的广阔性。在历史上,广阔的北方草原一直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地域,所以草原文化一直是这个广阔区域的重要文化形式。(6)构建形态的复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是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光林.深化草原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 2007-09-21(9).

[2] 马桂英.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2006,(1).

[3] 论草原文化的建构特征[N].光明日报,2004-12-21.

[4] 王利俊.草原文化传统价值的当代启示[J].实践,2005,(2).

[5] 吴团英. 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1).

[6] 乌云巴图.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J].实践,2006,(1).

[7] 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

[8] 金海.深化草原文化研究 推进文化大区建设[N].实践,2006,(10).

[9] 何天明.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对本区域文化历史分期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07-20(9).

[10] 李登祥. 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1] 乌云巴图.草原传统文化的流变与特征[J].实践,2006,(3).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grassland culture

PANG Yu

(Humanity and tour school,Huhehaote vocation college,Huhehaote 010021,China)

第2篇:草原文化范文

找准依托,打造游牧文化特色品牌

作为内蒙古19个少数民族边境旗(市)和33个牧业旗之一,达茂旗有距离呼包二市最近的天然草原,有1.6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历史上,林胡、楼烦、匈奴、鲜卑、蒙古等众多游牧民族,在这片草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游牧文明,其中以蒙元文化为代表的游牧文化最为典型。达茂旗境内留存的大量岩画,表明这里很早就是游牧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史记》记载的匈奴人第一位首领头曼单于,其统治中心头曼单于城,即在达茂草原一带。这是全世界草原民族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城”(筑城或帐城)。王昭君出塞和亲是千古传颂的佳话,而王昭君和其夫婿曾长时间留居“幕南光禄塞”,即阴山以北的今达茂草原地区,至今遗迹尚存。特别是座落在达茂旗境内的敖伦苏木古城,有八百年历史,是草原游牧文明的集大成者,其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得天独厚的生态草原优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为达茂旗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带动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的“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和包头市“5421”发展战略提出的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思路,2013年,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和包头市政府的共同支持下,达茂旗承办了为期80天的首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2014年又承办了为期90天的第二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

紧紧抓住载体,着力打造文化品牌

游牧文化崇尚速度和力量,最突出的表现是被誉为蒙古族男儿“三艺”的赛马、射箭和搏克,因此被确定是贯穿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始终的三项活动。此外,还引入了很多体现速度与力量的现代体育项目,如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全国汽车耐力赛,环达茂全国汽车集结赛、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为文化旅游节注入了时尚元素。

借助游牧文化旅游节的兴办,祭火、祭苏力德、祭敖包等各类祭祀活动,也在不断走向规范,建立了一套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完整仪式;牧区苏木镇举办的“蒙古人的一天”活动,让游客走进原生态牧民家庭,体验牧民从早到晚一天的生活,感受蒙古族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骆驼比赛、蒙餐制作比赛、马文化节、策格文化节、擀毡节、奶食文化节、最美蒙古包评选、牛羊选美大赛、家庭那达慕等活动,让游客在参与体验中,充分领略到蒙古族独特的祭祀、服饰、饮食、民俗等原生态民族文化。

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3篇:草原文化范文

一、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历史任务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北方草原民族的摇篮。大窑文化将中华先民的足迹追寻到70万年以前,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来的地方”,东胡、匈奴、乌恒、鲜卑、敕勒、突厥、契丹、蒙古等草原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牧文化,各个民族创造了多元复合的草原文化,留下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因此,内蒙古自治区是草原文化资源大区。

但是,文化资源大区并不能等同于文化强区。倘若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开发,宝贵的文化资源有可能因为自然的、社会的因素而受到破坏,也可能被他方窃取或掠夺,最终使文化资源的优势丧失殆尽。

内蒙古地区的草原文化,是由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共同创造的,具有久远的历史、独特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草原文化与时俱进,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消费需求、提高内蒙古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保护、传承草原文化的基础上,着力弘扬草原文化、创新草原文化,是使内蒙古从草原文化资源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时代要求。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这对于内蒙古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深化对草原文化的研究,促进草原文化学科建设

自从2002年内蒙古学者在昭君文化节上提出“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三大主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命题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影响。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了“弘扬草原文化,建设民族大区”的战略部署,并相继组织、实施了一期、二期草原文化研究工程,有力地推动了草原文化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草原文化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过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比较研究,科学论证了草原文化对中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对关系草原文化学科建设的一系列具有重要学科价值和理论意义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系列专题研究,着力揭示草原文化的深层结构和丰富内涵,系统研究解决草原文化学科建设问题。

推进草原文化学科建设,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文化探源,集中提炼、总结草原文化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传统及其精神特质,并在现代条件下发扬光大,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研究表明,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生活于北方草原地区的各民族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尊崇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豁达乐观、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崇信重义、友爱互助的伦理观念。这些内在的精神特质,贯穿了草原文化发展的全部历史和各个层面,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成员均应恪守的行为准则。其中包括了草原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交往的价值标准,具有深刻、丰富的精神内涵,是草原文化形态特征的集中表现,是草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基本品质特点,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彰显草原文化瑰宝

党的十七大阐释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性,强调“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内蒙古是草原文化资源大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至2011年,自治区首次进行并完成了全区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全区共发现文化资源19个大项目,134427个具体项目。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文字、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进行了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通过普查,共形成文字468.8万字,图片68477张,音频1353小时和影像2141小时的资料:共发现传承人22962人,搜集线索40371条,深入调查1312项,登记实物8104件,搜集珍藏4661件。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为形成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奠定了基础。

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将纳入的项目更好地保护起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内蒙古已基本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5级名录体系的建立,6级名录体系开始形成。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已被公布的部级项目有63个、自治区级项目299个、盟市级项目726个、旗县级项目1723个、乡镇级项目59个。确认了部级传承人26名(其中1人已过世)、自治区级传承人323名、盟市级传承人1477名、旗县级传承人2209名、乡镇级传承人108名。

2012年6月24日至7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实现了内蒙古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标志着内蒙古世界文化遗产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推动内蒙古建设草原文化强区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打造草原文学艺术精品,推进文化产业开发

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地区之间竞争的重要方面。创造文化精品,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途。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以打造草原文学艺术精品为目标,相继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艺作品创作投入扶持办法》《进一步改进“五个一工程”奖评审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片)精品奖励办法(试行)》等重要文件,加强了创作文学艺术精品的宏观引导和政策、资金的保障,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实施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内蒙古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等重点工程,举办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等重点项目,带动了文学、音乐、舞蹈、电影、电视剧、戏剧、美术、书法等创作精彩纷呈,佳作频出,硕果累累,形成了创作文学艺术精品的高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文化产业建成我国的支柱产业,确定了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了抓住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推动我区发挥草原文化优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2012年7月4日,自治区党委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相继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促进民营文化事业发展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促进了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响沙湾旅游有限公司、包头乐园、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等4家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昭君博物院、《北方新报》、大召文化产业群落等34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文化产业项目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带动内蒙古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区将建成40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0家骨干龙头企业。

近年来,具有浓郁草原文化色彩的舞台剧和动漫作品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第九届全国戏剧获奖作品《鄂尔多斯婚礼》成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的经典之作,被誉为“鄂尔多斯的名片”。第十届全国戏剧奖获奖作品舞剧《草原记忆》在全国巡演超过100场,2011年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优秀舞剧全国基层巡演剧目,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中华德育故事》在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各地卫视热播,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播出。《中华德育故事》图书系列也远销到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第4篇:草原文化范文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北京100070)

摘要:文章辨析了草原退化与土地荒漠化2 个概念,草原退化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最终演变为土地荒漠化。选取鄂尔多斯草原与坝上草原2 个北方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概述其现状,两者均发生生态退化现象。从自然机制上说,自然气候、降水、土壤、植被、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易发生的生物灾害等均是导致其退化的原因。鄂尔多斯草原和坝上草原的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表现出一致性,例如不合理的开垦土地,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挖掘中药材,不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工程建设等。退化机理表现为:自然地理因素决定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人文地理因素进一步影响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这样导致草原退化,反作用于人类生态系统,又进一步反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因此,从草原退化演替规律、定牧的原则、制度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文章认为草原畜牧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落实“以草定畜”与“草畜平衡”制度,实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

关键词 :草原退化;定牧;鄂尔多斯草原;坝上草原

中图分类号:K901.6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36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遗产地铭刻时代痕迹与旅游发展研究”(12CJY088);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提升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及创新模式研究”(BG125YB012);希望工程激励行动BC计划“京津冀Pro-PoorTourism(扶贫旅游)的公益性研究”(201101)。

作者简介:张祖群,男,1980 年出生,湖北应城人,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遗产旅游等,主持各类课题15 项,出版著作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 余篇。通信地址: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张家路口121 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E-mail:zhangzuqun@126.com。

收稿日期:2014-04-10,修回日期:2014-09-05。

0 引言

在不合理草原利用情形之下,草原生态系统表现出失调性的生态结构(主要指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降低)、下降的物质再生产能力(主要指草地植被的产量和质量下降)、衰退的生态功能(主要指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恶化),从而产生逆行演替(草场熟化和退化)过程[1]。草原退化的实质是草食动物压迫草地、产生负荷,草食动物与草地互为能动的、产生对策的综合反映。任继周[2]研究表明,如果合理调控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由能,使自由能的积累量等同于输出量,则可有效地跟本地防止草原退化。笔者认为,草原退化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在深入研究鄂尔多斯草原和坝上草原的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原因的过程中,需要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考虑。荒漠化的实质就是土地退化,草原荒漠化的过程就是土地退化的过程。中国现已形成的荒漠化土地,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过度的砍伐、垦殖、放牧,导致了大面积的森林、草原、植被退化乃至消失,再加上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干旱、多风、土壤疏松等因素所造成的[3]。

金海[4]认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统一。吴佳正[5]从保护物种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出发,建立自然保护区,这将对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起到重大作用。高秀芳等[6]从实际调查出发提出增加农牧业投入,实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退牧还草,加强天然草场的合理利用。刘正恩[7]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主张对生态建设进行合理规划,用生态学的原理指导生态建设,避免盲目性。笔者理解:(1)草原退化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从现今的危害程度和范围来讲,草原退化已进一步的演变为更严重更广泛的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2)放牧程度作为检测草原退化过程的外在指标和向量系统,不是草原退化的根本动力和本质体现。只要合理利用草原,进行更新和管理,可以保持相应的生产能力和维持相应的生态功能。

1 研究视角与对象

1.1 研究视角

选取鄂尔多斯草原与坝上草原2 个北方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笔者2011 年7 月进行实地考察,2013年进行电话采访补充,并与工作人员访谈,获得部分第一手资料[8]。北方地区风力作用显著,这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一个主要自然原因,其次就是人为原因。根据学者朱震达[9]的研究,其类型如表1 所示。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是造成这2 个草原土地荒漠化(或者说草原退化)的主要人为因素。笔者将围绕“造成鄂尔多斯草原与坝上草原草原退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这一主题,进行对比研究。经笔者调查,鄂尔多斯草原和坝上草原的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表现出一致性,都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土地,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挖掘中药材,不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工程建设等。人口多,耕地少,人类就开始发挥出独有的主观能动性,使草原变耕地;政府为了能够吸引外资、开发矿产,大规模建设公路和配套设施。

1.2 中国当今草原概况

中国草地面积有4 亿hm2,其中草原面积为31908万hm2。在草原面积中,可利用草原22434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3.4%,主要分布在内蒙、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梁宁、吉林、黑龙江等10 个省区。国内的草原可以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4 种。中国草原面积虽大,但其质量、产量和生产能力都比较低;大多数草原处于干旱地区,缺水的近30%,有的草原水热资源配合不好,植被稀疏。丰盛的草原仅占1/4,其余大多是产量低的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单位面积载畜量较低。

1.3 鄂尔多斯草原

位于黄河中上游鄂尔多斯高原腹地的鄂尔多斯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总人口150 万。全市主要有风沙区(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为主)、水土流失区(以丘陵沟壑为主)、干旱区(以波状高原为主)、冲积平原区(以黄河、无定河沿岸为主)4 个地貌类型亚区。其西、北、东3面被黄河环绕(黄河流经全长728 km),是黄河中上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和风蚀沙化区[6]。鄂尔多斯草原面积日益减少,植被覆盖率逐年降低,草原呈现出“三化”的趋势,即退化、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而且草原“三化”的面积正以每年近乎1.45%的速度扩大,截至2000 年,鄂尔多斯草原的退化面积高达68%以上,天然草原的完全退化离人们越来越近。但是从2004 年起,内蒙古自治区退耕造林面积为106.67 千hm2[10],2005 年为144.00 千hm2[11],2006 年为15.589 千hm2[12],2007 年为19.73 千hm2[13],2008 年为18 千hm2,2009 年为20 千hm2。“十二五”期间通过退耕还林(草)的持续努力,植被的覆盖率还是大体上呈增加趋势[14]。政府退耕还草、还林的步伐加快,与20 世纪末的草原景观产生了很大的不同,成效显著。而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可以带来一系列的良性效应。

1.4 坝上草原

坝上地区包括张北、沽源、康保、尚义、丰宁和围场6 个县大部分,总面积为17729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3%。是高原地形,系内蒙高原的东南缘部分,平均海拔1500 m,总地势为南高北低,相对高差在50 m以下,呈波状高原景观。在坝头一带,地势较高,与坝下地区有一明显的过渡地带,即坝缘区。因为相对高差不大,所以远看是山,近看是平原[15]。1990 年以来,在自然因素件和人为因素的持续影响之下,坝上草原地区以4%以上沙化面积年扩展率加剧了荒漠化程度,成为中国北方沙漠化速度最快、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7]。不仅如此,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草原的植被覆盖率骤降,草地严重退化。再加上坡地开垦和过度放牧,坡面植被稀疏甚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图1)。截至2013 年,河北省自然保护区个数高达34 个,其中部级的为11 个、省级的有18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有56.7 万hm2,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3.02%[14],这个数据虽不及内蒙古自治区大,但是景观已有很大不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自然因子与机制

2.1.1 鄂尔多斯草原

(1)气候干旱,多风。鄂尔多斯草原位于中国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再加之受到重重山脉的阻挡,夏季风的能量和水分被削弱,大气中的水分含量较少;冬季时受到北部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大陆性显著,气候干燥。年蒸发量大(2000~3000 mm),所以年降水量稀少,多数地区在200~400 mm,年际降水量变化大,雨量集中在夏季,夏季暴雨强度大,引起水蚀。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冷热变化剧烈,物理作用显著,裸露的岩石和土壤被严重风化。鄂尔多斯多风,冬春为西北风,夏秋为偏南风或者偏东风,全年大风日数多,年平均风速在3~4 m/s,风化作用强。在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就表现为风蚀作用显著。

(2)沙源丰富。鄂尔多斯草原的北部以风化残积物为主,土层薄;南部以风积物、河湖沉积物为主,整个地面物质多为沙或沙壤,结构疏松,容易遭受风蚀而引起沙化。土层薄的地方,经常由于受侵蚀而砂岩裸露,砂岩继续风化,不断增加沙源。所以沙源丰富,形成了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为主的沙源区。

(3)虫鼠灾害严重。草原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缩短,食物网简单化。草原上鹰、雕、蛇、刺猬、蜻蜓、螳螂、瓢虫等作为害鼠、害虫的天敌急剧减少,鼠害虫害盛行,泛滥成灾。仅2004 年统计内蒙古自治区草原鼠害面积就达4700 万hm2,蝗虫成灾面积常年达66 万hm2,严重地区蝗虫密度每平方米达200 头以上,牧草全部被啃光[16-17]。发生大规模鼠虫害严重破坏草原植被,加剧草原退化。

总之,在干旱的年份,牧草返青较晚,扎根较浅的牧草迅速衰败,地表植物减少,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地表疏松裸露,再加上当地的风蚀作用显著,草原逐渐退化为荒漠。

2.1.2 坝上草原

(1)春旱、沙尘暴频发。从气候特点来看,坝上地区地处中纬度的西风带,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冬季风控制时间长,风力大,不利于草类植物的生长。这里在西风带的控制下,气温低,雨量小,蒸发强,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0 mm左右,蒸发量却高达1500 mm,蒸发量为降水量5 倍之多。一年之内12 个月降水量极度分配不均,降水大多数集中在夏秋雨季,冬春雨雪少,春旱多。年平均大风日达65 天、沙尘暴日达8~12 天之多(最多达20天),起风起沙频率高,时间长[7]。

(2)土壤沙化严重。从地理区位来看,坝上6 县地处内蒙高原向东部平原的高寒型过渡地带,平均海拔1100~1500 m,贫瘠疏松的沙质栗钙土壤。盲目开荒导致面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壤蒸发量加大,易受侵蚀的栗钙土出现沙化现象,导致了大风扬沙。

(3)鼠害。鼠类对草原的破坏是严重的,它主要以牧草的根茎叶籽为食,抑制了牧草的萌发和再生,使草原退化。还有鼠类的挖掘活动,洞穴星罗棋布,洞口堆积沙土,在风的作用下造成局部草原沙漠化。当地牧民总结一句打油诗“老鼠打洞,地下挖空,土壤沙化,寸草不生”,这很能反映当地情况。

(4)由于植被被破坏,草原面积减少,载畜量过大,土壤受畜蹄践踏严重而变得坚实,其上层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土壤的蓄水能力减弱,植物蒸腾作用随之降低,近地面空气水汽含量减少。

2.1.3 对比鄂尔多斯草原和坝上草原草原退化的自然因素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看,2 地皆属温带,鄂尔多斯草原大陆性显著,坝上草原季风性突显,一致的是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降水较少并集中在夏季,近年来草原的植被覆盖率逐年降低,全年大风天数多。鄂尔多斯草原风化作用强,表面多为沙或沙壤,土层薄,结构疏松,土壤保水能力弱,土壤易被风蚀,而坝上草原土地贫瘠,保肥保水能力弱,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质疏松,自然灾害则表现为易发生春旱、沙尘暴灾害(表2)。

2.2 人文因子与机制

在深入研究鄂尔多斯草原和坝上草原的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原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人地关系的问题。人口多,耕地少,人类就开始发挥出独有的主观能动性,使草原变耕地;政府为了能够吸引外资,开发矿产,大规模的建设公路和配套设施,鄂尔多斯草原和坝上草原的草原退化的人为原因表现出一致性,都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垦土地,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挖掘中药材,不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工程建设等。

2.2.1 过度开垦

(1)鄂尔多斯草原。根据鄂尔多斯干旱草原的环境特征,年降水量大于300 mm的地区才适宜旱地耕种。东部坡度小于20°的黄土丘陵缓坡地带可以耕种。其他沙地若没有灌溉则不宜耕种。明清以来汉人向鄂尔多斯草原移民,开荒垦种远远超出这种自然规律界限。1949年以前的2次开荒高峰开垦出130万hm2以上农田(包括废弃的农田)。1949 年以后的3 次大规模开荒高峰遭受自然报复,迅速侵蚀、沙化乃至变为裸地,居民为流沙侵扰。1974年以后才稍微有所改观。

从表3可以看出,近几年来该区耕地面积逐年大幅度增加,而其有效的灌溉面积却变化不大,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百分比也呈逐年降低的趋势。这说明,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带动了耕地面积的增长,但是由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因素,开垦后的土地并不能得到有效地使用,进而随着时间演变成荒地。

(2)坝上草原。农垦是冀北坝上草原退化最重要的原因。具有吹扬灌丛沙滩及片状流沙覆盖的农田占草原开垦区总面积的17%,虽然未有流沙覆盖,但具有风蚀作用的农田占草原开垦区总面积的40%,具有表土风蚀、地表粗化并有薄层风成沙覆盖的农田占草原开垦区总面积的43%[18]。这反映出沙区草原随着开垦的程度加深,土地沙漠化加剧发展。农牧民主要种植马铃薯,虽然配套了水利灌溉措施,减少了夏秋扬沙,但冬春风力吹扬仍不减。

从表4 可以看出,近几年该区耕地面积逐年降低,而其有效的灌溉面积却逐年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百分比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笔者认为这与政府务实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也从侧面说明,当地农民已经认识到了草原的重要性。这个成绩是可喜的,虽然变化不是特别大,但在不久的将来,这里的变化会是显著的,给其他地区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2.2.2 过度放牧

(1)鄂尔多斯草原。长期以来,强调过牧放牧、牲畜数量,不注重草场的持续力及再生产力,使得鄂尔多斯草原东部、西部呈现相似的高“过牧率”。依据伊盟畜牧局统计,鄂尔多斯草原所在地区1986 年的冬季过牧率为32%,1987年为34%,1988年为34.78%,1989 年为80%[19],总体大致呈增加的趋势,说明当地冬季过度放牧的程度加深,情况越来越严重。

(2)坝上草原。坝上地区过度放牧同样导致土地沙漠化。农民急于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增加牲畜头数,使得草场负荷量加大,重演“公地悲剧”——草原植株变得低矮,覆盖度稀疏,裸漏地表零星分布。最为明显的是牲畜饮水的井泉附近。在井泉附近0.5 km 半径范围内,原生植被破坏,呈现砂砾质粗化或流沙地表;在0.5~1 km 的半径范围内,仅生长部分杂草,成为沙漠化发生圈(desertification ring)[18]。凡是有沙漠化圈的草场,预示着草原开始了不可逆转的沙漠化过程。2.2.3 过度樵采及挖掘中药材樵柴和挖掘药材是沙漠化成因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农牧民主要依靠自然植被作为燃料。在鄂尔多斯地区,农村牧区住户炊事使用的能源主要为柴草。其中,主要使用柴草的246.3万户,占71.4%;主要使用煤的87.6 万户,占25.4%;主要使用煤气或天然气的3.1万户,占0.9%;主要使用电的0.7万户,占0.2%;使用其他能源的7.6万户,占2.2%[20]。甘草、麻黄、苦参、甘草、苁蓉等中药材的挖掘、资源储存、收购量等没有秩序,乱挖乱采、偷挖偷采严重。

2.2.4 不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草地作为国内陆地面积中最大生态系统类型,有效维持自然生态格局、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草地生态系统可直接性提供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和间接性的使用价值,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21]。笔者讨论的这2 个草原天然草原面积辽阔,草原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视野的开阔性、夏季气候的舒适性、生物的多样性、文化的丰富性、草原与其他景观具有较好的组合性、景观的相对单调性等突出特点[22]。例如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种子植密度达20~30 种/m2,干旱的荒漠草原也有12 种/m2。而且草原上的动物丰富,如温带草原上的野驴、骆驼等。动态性、开放性、包容性、和谐性的牧业文化在居住、交通、服饰、饮食、信仰、婚俗等方面均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草原作为地带性植被与一些自然景观互相映照,产生极大视觉冲击力。草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草原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常常忽视生态规律使草原旅游带来生态危机。①游客以车辆代步,践踏草原,导致草原沙地裸露,随处可见。②草原景区马匹经营缺乏统一有效的精细化管理,致使草群稀疏低矮,牧草迅速减少,草原迅速退化[23]。③草原景观的均一性。因为多个利益主体的博弈,草原处于无序管理甚至无人管理状态,当地群众随处放牧,乱垦、乱占、乱挖、乱踏,造成沙化、退化、荒漠化。④对于环境脆弱的草原文化景观加强管理和保护,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可以依据生态学原理划定一定的“禁游区”和“休游期”,以有效保护自然环境[24]。

2.2.5 城镇工程建设随着牧民定居,草原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和草原旅游业兴起,原来散点状的牧民居住聚落形态逐渐向以市镇、定居点为中心的居住聚落形态转变,也在市镇中心周围形成相应的沙漠化圈,加速了草原退化的过程。

2.2.6 鄂尔多斯草原和坝上草原草原退化的人为因素笔者将不同草原退化的人为因素总结如表5。

3 结论

根据鄂尔多斯草原与坝上草原中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及挖掘中药材、不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城镇工程建设)制作机制关系图,说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对草原景观的综合影响(图2)。退化机理表现为自然因素决定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人为因素进一步影响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这样导致草原退化,反作用于人类系统,又进一步反作用于自然系统。

4 讨论

针对草原退化的严重问题,学术界趋同于认为定牧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比较综述中几位代表性的学者的观点,并结合笔者2011 年7 月的实地考察、2013 年访谈补充,依照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认为具体措施有2 个:(1)落实“以草定畜”与“草畜平衡”制度。(2)实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

4.1 关于草原退化演替规律的讨论

草原退化演替导致物质传输、能量流程、生态收支平衡之间失调,使得生态系统自我调控得以打破,从高一级的能量固定与转化效率的系统状态下降到低一级的能量固定与转化效率的系统状态[25]。廖顺宝[26]从市县单元转换到公里网格尺度计算表明,30年来以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正在发生急剧的退化、萎缩,草地的总生产力呈现下降趋势。从理论上说,草原退化演替总是与一定强度放牧压力保持平衡,同时又保持相对稳定,是否达到退化阶段的动因在于牧压强度与放牧持续年代。冷蒿广泛分布于草原带和荒漠草原带,沿山地进入森林草原和荒漠草原,多生长在沙质、沙砾质或砾石质土壤上,是草原小半灌木的主要组成部分。冷蒿也是其他草原群落的伴生植物,为生态幅度很广的旱生植物,最可信的正向量放牧指示植物和草原退化的阻击者。在持续性放牧影响下,内蒙古高原主要草原草场最后演化趋同于冷蒿草原[27]。当群落退化到以冷蒿作为主要优势种群时,该群落发生数量消长变化,而物种丰富度改变不大。随着恢复演替的进化过程,以均匀性衡量的退化群落植物种群空间格局会随着某些种群斑块增大而增强空间不均匀度[28]。为此,王炜[29]依据群落优势种更替和主分量分析方法,归纳出退化草原的“冷蒿优势阶段”“冷蒿+冰草阶段”“冰草优势阶段”“羊草优势阶段”的恢复演替过程,群落生产力的变化体现阶梯式跃变和亚稳态阶面之特征。鄂尔多斯草原与坝上草原的生态演替需把握草原退化演替规律,进行科学判定,以实现科学调控,有效阻止草原退化。

4.2 关于生态恢复原则性的讨论

只有坚持“三生”、“三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落实以草定畜与草畜平衡。只有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统一,实施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及饲养管理方式的转变,才能建立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尽快彻底优化家畜品种、彻底改善畜群结构,使草原畜牧业生产步入高效、优质的集约化发展道路。根茎禾草的生态恢复速度大于丛生禾草,草原群落恢复过程呈现单稳型态,恢复演替动态对应于牧压梯度空间变化。因此紧密结合草原保护与畜牧业生产,大力种植根茎禾草,切实防止过牧超载,实行草畜动态平衡[30],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3 关于牧业制度的讨论

实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据鄂尔多斯市草监所统计,截至2007 年9 月全市禁牧草原面积达到234.5 hm2,占草原总面积的39.9%,涉及74 个苏木乡镇812 万头只牲畜;休牧草原面积达353.2 hm2,占草原总面积的60.1%,涉及21 个苏木乡镇牲畜552.6 万头只;草畜平衡面积309.78 hm2,占休牧面积的87.7%,涉及18 个苏木乡镇500 万头只牲畜;划区轮牧草原面积158.9 hm2,涉及18 个苏木乡镇237 万头只牲畜。天然草场产草量普遍提高了30%,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由2000 年的61%下降到目前的56%,流入黄河泥沙量减少了12.5%[6]。最近3~5 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在国家退牧还草工程项目支持下全面加大草原建设力度,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草定畜”政策,采取人工种草、种灌木、飞播种草、草原围栏等措施,整体遏制了草原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倾向,使之局部好转。“十二五”末,新一轮退耕还林(草)的补助政策还在研究阶段,本研究所针对的2 个草原退化地区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了解地方政府(即政策执行者)、农民(即政策受益者)、媒体、NGO等不同利益主体对退耕还林(草)的政策诉求,为新一轮退耕还林(草)政策提供更多依据,为新一轮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自和.草原退化的后果及深层次原因探讨[J].草业科学,1995,12(6):4-5.

[2] 任继周,朱兴运.中国河西走廊草地农业的基本格局和它的系统相悖─—草原退化的机理初探[J].草业学报,1995(1):69-79.

[3] 李云鹏.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遥感监测与气候成因[J].华北农学报,2006(S3):56-61.

[4] 金海.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探讨[J].牧业论坛,2005(3):21-24.

[5] 吴佳正.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及自然保护区建设[J].内蒙古科学与经济,2006(12):76-80.

[6] 高秀芳,余亦东,裴文皋,等.鄂尔多斯市草原生态现状及治理措施的探讨[J].内蒙古草业,2008(4):22-25.

[7] 刘正恩.河北坝上生态退化现状、原因及对策措施[J].生态经济,2010(1):166-169.

[8] 李民,赵涛.FDI 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96-110.

[9] 朱震达.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J].第四纪研究,1998(2):145-154.

[10] 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部编.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71.

[11] 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部编.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91.

[12] 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部编.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93.

[13] 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部编.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98-99.

[14] 国家统计局和环境保护部编.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15] 刘濂.河北省坝上草场资源特点及其利用改造[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5,1(1):13-14.

[16] 刘庆德.河北张家口坝上草原草场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037-8038.

[17] 王云霞.内蒙古草地退化成因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13.

[18] 张龙.冀北坝上地区沙漠化成因分析[J].科学资讯,2009(28):106.[19] 冷疏影.人类活动对鄂尔多斯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及未来可采取的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7(Z1):32-33.

[20]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次全区农牧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四号) [EB/OL].Http://nmg.gov.cn/nmdt/ArticleContent.aspx?id=27211&ClassId=276&ChannelId=211,2008-10-27.

[21] 赵同谦,欧阳志云,贾良清.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评价[J].生态学报,2004(6):1101-1110.

[22] 刘丽梅.草原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3):92-95.

[23] 刘丽彤.承德坝上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16(2):14-16.

[24] 刘敏,陈田,钟林生.草原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6(1):156-162.

[25] 刘钟龄,王炜,郝敦元,等.内蒙古草原退化与恢复演替机理的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84-91.

[26] 廖顺宝,秦耀辰.草地理论载畜量调查数据空间化方法及应用[J].地理研究,2014(1):179-190.

[27] 李永宏.内蒙古草原草场放牧退化模式研究及退化监测专家系统雏议[J].植物生态学报,1994(1):68-79.

[28] 王炜,刘钟龄,郝敦元,等.内蒙古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Ⅰ.退化草原的基本特征与恢复演替动力[J].植物生态学报,1996(5):449-459.

第5篇:草原文化范文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及其世界级的深远影响,为内蒙古打造综合性文化品牌奠定了无可比拟的人文基础。

1.蒙古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的民族,被称为“马背民族”。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他们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和蒙古族生产、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他们住在蒙古包里,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食物,以勒勒车为交通工具,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擅长骑马、射箭、摔跤。其独特的民俗民风和文化艺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蒙古族是一个曾经对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民族,在元代这种影响达到顶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是蒙古族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在统一了蒙古各部的基础上,建立了范围东至朝鲜、日本,西至伊朗、巴基斯坦、黑海、莫斯科,北至北冰洋,南至越南、老挝、印度,疆域横跨欧亚两洲的强大蒙古帝国,形成了有史以来地球上面积最广大的国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过巨大的促进作用。

3.近半个世纪以来,以草原为背景,以蒙古族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作品数以十计,其中一大批影视作品如电影《成吉思汗》、《悲情布鲁克》、《嘎达梅林》、《黑骏马》、《静静的艾敏河》等在国内外广泛放映,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呼和浩特市为中心产生的关于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小说、诗歌、绘画、摄影、歌舞等艺术作品和大量研究辞书、文章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专门素材和标志性符号。

(二)辽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及其世界顶级品质的草原景观为内蒙古打造文化知名品牌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自然环境和绿色形象。

内蒙古大草原拥有13.2亿亩草原,为我国五大天然草原之首。其中局部地域的草场具备世界顶级草原的形态和品质,被公认为迄今为止保护最好的草场之一,极具生态、旅游价值。在当今时代追求绿色,崇尚回归大自然的旅游风尚生活理念的引导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并来到内蒙古,走进大草原。

(三)世界级的矿产资源和生产加工基地,使得内蒙古具备了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知名品牌的物质基础和后续动力;而千百年来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与北进的中原文化在内蒙古地区的汇聚交融,使得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绚丽的色彩。

(四)国内一流的专业营销队伍和星罗棋布、风格各异的旅游景点,使内蒙古打造文化知名品牌与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了难能可贵的感召力、吸引力,并可从多侧面、多层次丰富文化节庆与文化产业的内容。

(五)进入新世纪以来全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入世”以后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近10年来形成的回归自然与体验异域文化旅游时尚以及国内居民消费支出中旅游支出比例的逐步上升,等等,这一系列以开放、交流、文化、发展为特征的未来趋向共同构成了内蒙古开发大型综合性文化节庆活动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宏观背景。而内蒙古历经新中国成立后60年建设的基础设施,20多年开展文化节庆活动积累的经验,以及全区上下谋求通过文化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及理性思考,又直接形成了内蒙古打造文化知名品牌的现实动因。

上述分析表明,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当代文化异彩纷呈,其中能称得上内蒙古文化大观主体的非草原文化莫属。不仅如此,内蒙古的草原文化资源和发展草原文化产业的环境条件,还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在研究、开发和利用草原文化,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方面,内蒙古可以说具有当仁不让的地位。而要打造草原文化品牌,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草原文化内涵的探究和对其功能的分类。

二、内蒙古草原文化的内涵及类型

――以保护草原、利用草原为目的,以倒场游牧、走场放牧为表现形式的蒙古族绿色游牧文化。

――以丰富生活、维护公德为目的,以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为表现形式的蒙古族诚信商业文化。

――以自然崇拜、敬畏感悟为特征,以萨满教和喇嘛教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宗教文化。

――以文明富裕、发展进步为目的,以兼收并蓄、多元融汇为表现形式的蒙古族对外开放文化。

――以治国安邦、长治天下为目的,以突破族限、选贤任能和不断改革、鼓励交往为主要表现的蒙古族政治文化。

――以强悍尚武、勇往直前为特征,以杀伐征服和蒙元帝国为主要表现的军事文化。

――以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为目的,以蒙汉和亲、通婚通俗为表现形式的昭君文化。

――以天人合一、天地为室为原则,以毡帐、蒙古包为表现形式的蒙古族穹庐文化。

――以崇尚天然、就地取材为特征,以畜牧产品和草原植物为主要原料的蒙古族饮食文化。

――以粗旷豪放、热情率直为特征,由歌舞艺术、民族器乐赋丽的蒙古族婚庆文化。

――以严肃庄重、虔诚恭敬为特征,由特定程序和固定物象构成的蒙古族祭祀文化。

――以法乎自然、和谐优美为主要特征,以云纹、火纹、卷草纹等为表现形式的装饰文化。

――以雄壮矫健、纵横驰骋为特征,以终生相伴、爱马养马为主要表现的“马”文化。

――以驱寒解乏、放松纵情为目的,以歌舞相伴、大碗豪饮为表现形式的酒文化。

――以异彩纷呈、韵味独特为特点,以多种形式、丰富内容为载体的蒙古族文学、歌舞、绘画、说唱等艺术。

――由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构成的“三少民族风情文化”。

――由蒙古族、满族、回族、俄罗斯族、赫哲族、朝鲜族等内蒙古境内少数民族构成的民俗文化。

――有待发掘的其他文化内涵和形式,如宫廷文化、丧葬文化、旅蒙商文化,等等。

近年来,内蒙古快速发展的一些文化产业项目绝大多数是对上述文化内涵深度挖掘,对不同类型文化优化组合,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利用的结果。如响沙湾、成陵等旅游公司推出的鄂尔多斯婚礼,就是集蒙古族婚庆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餐饮文化、穹庐文化、祭祀文化、酒文化、马文化、歌舞艺术等为一体,充分展示草原文化多姿多彩艺术魅力的典型文化产品。近年来,一场婚礼表演的门票100元仍场场爆满;在一年365天中,这些表演团体要表演400多场。而在每年冬季内蒙古的旅游淡季,他们大多被邀请到南方的旅游景点去演出。有的还远赴法国、俄罗斯及东南亚演出。

实际上,内蒙古的许多知名工业品牌,如“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也是因为插上了草原文化的翅膀,才迅速腾飞,并翱翔于国内、国际市场辽阔的空间。他们在产品研发、生产和营销中所依仗和秉承的绿色、诚信、开放理念,恰恰是延续千年的草原文化的精髓。

三、“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的提出与举办

虽然内蒙古拥有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但直到上个世纪末,文化产业由于认识、体制、投入、人才等多种原因一直相当弱小。特别是在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日益显现的情况下,内蒙古的文化产业明显落后于其他省份,落后于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通过打造文化品牌,加快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并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和持久动力,已成为新阶段内蒙古建设文化大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走进前列目标的战略抉择。

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内蒙古党委政策研究室从2000年起,即对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和全局意义的旅游文化节庆与会展活动进行跟踪调查和比较研究。到2003年,《关于举办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暨绿色产品国际博览会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上报自治区党委后,得到了多位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自治区政府的采纳,经进一步充实后于2004年起正式举办了首届“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到2008年已举办4届。

举办草原文化节的宗旨,是借助文化节庆与会展活动,紧扣草原文化主题,充分展示内蒙古各少数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及负载当代草原文化的绿色产品,广泛吸引国内外旅游者和商务、公务、会务人员来内蒙古游览、参展、参会,进而打造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内蒙古文化品牌,带动全区文化、旅游和展会经济发展,促进内蒙古和谐社会建设。

其总体构想是:以内蒙古大草原为背景,以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城市、“线路”、景区、场馆、产品为载体,以极富感染力的少数民族歌舞艺术、民族风情、草原风光、绿色产品及相关项目为表现形式,向全世界全面展示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和绿色产业。目的是通过对历史悠久的草原文化的发掘、总结、整理和展示以及对绿色产品的评估、推介和营销,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和弘扬草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理念和表现形式,倡导环保意识、诚信原则和绿色消费。目标是把草原文化节打造成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影响巨大的综合性文化品牌。

四、办好“草原文化节”,打造中国文化知名品牌的对策建议

(一)关于草原文化节的整体框架和举办地问题

已经举办了4届的“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基本上是采取了由自治区政府主办,盟市轮流承办的方式。这样做固然可以减轻一个地区每年承办的经济压力,但也降低了“文化节”的层次和影响,不利于品牌的塑造。所以很有必要对现行运作框架进行审视和重新设计。

在给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建议”中,我们曾提出了“一个主会场、一个核心区、几条辐射线”的草原文化节基本框架,目的是想举全区之力打造品牌,以内蒙古的整体形象统一对外,最终形成“以线串点,以区带面”的总体格局和“一个品牌,大家分享”的局面。鉴于前几届草原文化节轮流坐庄反映出来的明显弊病,在这里还是建议主办单位采纳最初的设计,对草原文化节的整体框架进行调整,并把举办地固定下来。

(二)关于草原文化节的国际化和运作模式问题

基于草原文化节已举办4届,经验积累和品牌认知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建议从2009年开始,借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之机,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商洽国家文化部、旅游局、国家民委等国家部委联合主办,同时考虑商请国家出面,邀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或其他权威性国际组织联合主办。在运作模式上,建议采用市场办法,通过国际招标,让国内外知名企业或实力强大的地区性联合体竞标承办。

(三)关于草原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和品牌形象

目前的草原文化节,随举办地的不同,活动内容也有很大区别。总的特点是“会多展少,需多实少”。对主办者来说是政治任务,对承办者来讲是赔钱的营生。问题的症结在于,草原文化节至今缺少对企业界有吸引力的固定内容或活动形式。企业看重的是展示功能、宣传效应、市场影响、经济价值,而举办者邀请的主要是各地的官员、政府的代表,展示的是发展成就、成功经验等。老百姓的参与形式也更多地停留在“看节目、听新闻”层面。这种功能设计与活动形式的不对称、效能与期待的错位,使得文化节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一定损害;塑造品牌的努力,也遇到了来自主观因素的挑战。

有鉴于此,很有必要组织力量,深刻总结前几届草原文化节的得失成败,以此为基础,对草原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和整体形象进行重新规划和编排设计。

(四)关于草原文化节活动内容的几点具体建议

1.建议在草原文化节期间举办“中国・内蒙古绿色产品国际博览会”,并把这项活动作为文化节的基本内容固定下来。

在国内外许多人的眼中,内蒙古是蓝天白云故乡,是遍地草原的绿色世界。事实上,基于大自然的恩赐和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内蒙古拥有了一大批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天然资源和绿色产品。以这些天然资源、绿色产品为内容,在我区创办“中国・内蒙古绿色产品国际博览会”,不但可以借助绿色产品这个载体深入表现草原文化的内涵,丰富草原文化节的内容,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也更符合企业家的愿望。如果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国际化的模式,紧跟时尚,顺应潮流,广泛吸引国、内外的绿色产品加盟“博览会”,那“博览会”在为草原文化节聚集人气、扩大影响的同时,自身也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大型展会。

2.建议举办“草原文化与绿色产品国际论坛”。

草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丰富的内涵,同时也给当代人留下了不朽的遗产、众多的课题。其令人向往的绿色主题千百年来始终激荡着人类的情感,吸引着智者的目光。在一年一度的“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期间,举办高层次、高级别、高水准的“草原文化与绿色产品国际论坛”,不仅可以使游牧文明中至今堪称优秀的部分得到深度挖掘,从而为全人类寻找走向未来的道路提供理性启迪,而且可以把人们对于草原文化的普遍心宜和向往升华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让世界在对绿色环境和产品的期待中拥有共同的理念。

举办这样的论坛,同时还可为草原文化节的真正国际化和国际组织的加盟创造条件。

随着我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文化开发的深入、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创意、策划一系列新的节庆与展会活动,如“中国蒙古族歌舞艺术节”、“北方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节”、“国际蒙医药博览会及学术研讨会”、“中国医药及保健食品大会”等,也势在必行。

第6篇:草原文化范文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进程中,无论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草原上的人们》《草原英雄小姐妹》,还是到20世纪90年代的《黑骏马》《天上草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嘎达梅林》等,再到获得第2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季风中的马》以及获得第57届柏林电影展金熊奖的《图雅的婚事》等,草原电影正以其独特的艺术质素引起了国内和国际影坛的关注。早期电影对草原生活进行了“揭秘式”呈现,对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关注较少,而到了《天上草原》《季风中的马》《图雅的婚事》等电影的出现标志着草原电影走向成熟。草原电影在视觉和听觉元素上体现出草原文化特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观造就了它独特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草原电影中所蕴涵和依托的生动鲜活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厚重的历史底蕴,也正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影坛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研究草原电影的成熟壮大对于研究当今的中国电影的生存和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草原电影与草原文化

草原电影是以电影的方式反映草原自然历史和社会历史,用镜头捕捉草原之美,关注草原人的生活状态,描绘草原风俗习惯、社会背景,带有浓郁民族气息的视觉艺术。在实际拍摄和制作中,草原电影以反映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貌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草原人民的影视作品居多。

草原电影是草原文化的表达和书写。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先民,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是地域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草原文化在经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元、满清、现当代几个高峰期的发展以及与中原文化的长期碰撞、交流、融合后,今天已经演变成为以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草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本文由收集整理的主源之一,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因为有了草原文化的强大内核才使得草原电影有了发展的巨大空间,草原电影在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以表现草原历史、草原文化特有的文化观念和审美特征为主。

以《季风中的马》为例看草原电影的文化思考

《季风中的马》聚焦在一匹蒙古牧民家的老马身上,马的命运和牧民乌日根一家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伴随着牧民对马的态度将草原生活的细节处和真实处、草原文化核心的民族心理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

(一)马的符号化表达

蒙古族历来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马在蒙古族民族历史中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生产工具伴随着民族的发展壮大。“马的驯养和骑乘,使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畜牧部落逐渐具备了驰骋于无垠草原上的能力,转化为真正的游牧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马是他们忠实的朋友,为之负重致远;在狩猎过程中,马的快速奔驰使得牧人随心所愿地围追堵截猎物;特别是在战场上,马是牧人战士们须臾不可离开的战友,正是马的速度造就了北方草原民族铁骑的高速机动的能力和强大无比的冲击力。”②马已经进入蒙古族的文化观念之中,马身上所承载的奔放、自由、刚烈、执著、坚忍、老成负重等性格元素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稳定成分,甚至抽象为草原文化的符号,代表着草原主体的文化价值和自我塑造。电影中乌日根从养马——护马——卖马——赎马——画马——祭马——放马一系列的情节中,马的符号化意义尤为明显,它不仅是动物意义上的存在,更是草原人情感投射的对象,是乌日根草原生活的标识和民族身份的重要见证。对于沉默而倔强的乌日根,潜意识中民族性格和心理本能地抗拒生活的变化,内心曲折复杂的情感又无法直接抒发,只能将所有情绪宣泄在他的参照系和对应物——一匹曾经血统名贵的老马身上。

这是乌日根惟一的和最后一匹马,为维持草原生活,乌日根找草场,借草场,甚至不惜为草场的事和人发生冲突进公安局。哀伤、愤怒、行为暴躁、丧失理性、无奈苍凉都统统汇入了这一人物的情感之中,最终乌日根无奈地将马卖了。直到舞厅重遇老马的一幕,最为震撼人性,使电影的情感冲突达到了最高点,当乌日根看到白马的眼睛被一副胸罩蒙着,背上骑着一个半裸的女人在酒客的嘈杂哄闹中扭动着身体时,他彻底愤怒了,自尊和信念的底线被冲垮了,于是整个人像疯了一样企图夺回老马。最终乌日根的画家朋友帮他赎回了白马,并要求他穿着古代铠甲骑在马背上,作为绘画的模特。曾经驰骋在草原上勇猛难敌的骑士已经不复存在,那样一种鲜活生猛、斗志昂扬的民族精神也在现实和平安宁的生活中退去了光环,而这样一幅企图复制往昔时光、追忆民族精神的骑士图显得如此颓败和可笑。

(二)文化冲突反思:草原生活的挽歌与忧患

乌日根的生存困境,一方面是沙漠化的草原无法保障游牧生活的继续;另一方面是城市文明的侵袭,发达富庶的城市生活吸引了无数草原人放弃游牧的生活到城市中谋生。当自成一体的、崇尚自由的慢节奏的草原文化与开放多元、快捷便利的城市文化狭路相逢时,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正如城里酒厂的宣传车开进草原时,乌日根的妻子、孩子根本无法理解人群的行为和内容,只有本能地捂住耳朵以抵抗喧闹,而老马更是因此受惊,隐喻着草原文化在未知的城市文化面前猝不及防和惊恐拒斥。

乌日根有一句经典的台词:“鱼是鱼,马是马。”这是一种草原牧民特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在他看来,牧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由于生活观念、民族习惯和性格的差异必然选择不同的生活道路。对于文化冲突,很多人会把影片解读为哀叹古老草原游牧文明消逝的挽歌,然而仅仅将影片定位在怅惋和忧伤的情绪基调上,这样的评价未免过于简单粗糙。在对待老马去留的态度,乌日根一家三口人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具体而微地演绎了草原人对待文化冲突的不同态度。乌日根眷恋草原生活,对老马的感情更是坚决;而妻

子却与丈夫不同,她虽然熟谙了游牧生活,却在现实压力下计划去城里谋生,对老马也没有太多留恋;年幼的孩子几乎是高高兴兴愿意去城里,虽然他留恋老马,但这种单纯的感情和脱离贫苦生活相比分量要轻很多。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成年人或多或少对草原文化有所眷恋,在是否离开草原的问题上犹豫徘徊,而新一代草原人在还没有对草原产生依赖之前已经被城市文化所吸引。

作为一个蒙古族电影编导,宁才在拍摄和主演电影的同时融入了对草原文化的自身体认和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对民族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将乌日根这一典型的草原牧民形象演绎得如此执著质朴,让人为之忧伤,另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城市文明的推进,倔强执著地固守在草原上也并不是惟一出路。影片中,乌日根对于妻子去卖酸奶极为愤怒,这是古老的草原民族性格中顽固和保守的一面。再如乌日根的画家朋友活在成吉思汗直系子孙的自负虚荣之中,靠吃祖宗饭生活。在文化冲突之中一些草原人墨守生活常态,拒绝接受新事物,在现实无奈与忧伤中又不敢面对未来。影片中的季风也是时代更迭、文化触碰的隐喻。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少数民族电影编导,宁才致力于带领观众感受真正的草原文化以及其在现代文明中的发展变化,产生的种种问题,在乌日根的身上也包含着宁才对民族文化和文化冲突的深沉反思。宁才带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希望民族文化在这种生态恶化和文化冲突的嬗变中重获变革和新生。

(三)草原生态与文化生态

电影中贫瘠暗黄的草原、耳边的风沙声、牧场被圈起来保护以及乌日根寻找牧场的艰难,无一不凸显着草原的生态问题对人类的作用。虽然电影没有探讨草原沙漠化的原因,然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战乱、过度放牧、把草原变成耕地等行为都加剧了草原的沙漠化,人类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逐渐毁坏自然与人的关系,造成了今天草原人的生存危机。在生态断裂的背面更是潜藏着人类的中心主义观念。《季风中的马》以电影的方式传递忧患,深入思辨,必然会影响到观众对于自然价值观念的重现建构,把对生态的关注纳入人类的文化范畴,审视人类膨胀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建立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草原的生态恶化也会作用在草原文化之上,挤压草原文化的发展空间。作为草原文化的传承者,人们很难想象一个离开草原的牧民如何去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乌日根对于老马执拗顽强的态度、不肯搬离草原是他珍视民族身份、难以割舍民族传统的情感流露。电影的最后,乌日根采用郑重的萨满宗教仪式,请萨满诵经,将马放归自然。虽然他本人不得不离开草原,对马的祈愿和祝福,正是对草原生活方式的祈愿和诀别,从中可以感受到淳朴的草原人对大自然始终保有的一颗敬畏之心。诚然这种敬畏之情是以宗教力量作为支撑未免有些无奈和苍凉,而现代人正是缺少这种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神秘感和敬畏心境。如果以宗教精神可以抵御外界利益诱惑,宗教的虔诚和谦卑可以对自然给予足够的尊重,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救赎方式。在蒙古族历史上,萨满教曾是成吉思汗号召众族统一的精神支柱和意志召唤。作为一个身处都市的蒙古人,编导宁才努力挖掘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独特的地域特点和宗教色彩,旨在现代生活中重建民族悠久强健的文化,保留住更多丰富的文学资源。

第7篇:草原文化范文

一、草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草原文化以其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丰厚的文化积淀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诸多方面的精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中,草原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草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草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草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基础。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又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草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蒙古族文化传统,它贯穿于蒙古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也都体现了蒙古族文化传统。如蒙古族文化传统中的“恪守信义、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等等。因此,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草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蒙古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性的道德文化、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才形成了当今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既吸收和借鉴了草原文化的优秀内容,又对草原文化进行了综合发展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也是草原文化的精髓。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永恒的主题,也贯穿于草原文化发展的始终。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民族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同民族的发展历史联系在一起,体现为一种文化。当今时代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也深刻地影响着草原文化的改造和创新。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草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道德观与草原文化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是息息相通的,同时又被赋予新时代的气息、内容、形式和精神,充满新的活力,体现出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草原文化的传统道德规范的内容是先民对社会生活准则认知的逐渐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为旧的统治阶级服务的烙印;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荣辱观是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其中的精要,以先进的无产阶级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所构筑的一种崭新的道德体系。第二,草原文化的传统道德规范追寻的目的是调和社会人员间的矛盾,使之更有利于统治阶级对人们的奴役;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体现了人民主人翁的地位,以充分发挥公民个人才智,构筑现代和谐社会为目标,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第三,草原文化传统道德规范执行的约束力主要来自宗族势力、神权及君权,上层统治者则可凌驾其上,使之沦为一种维护统治的工具;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倡导、遵循与实践主要依靠的是公民的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创造精神,是为了造福全社会。

三、弘扬草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思考

悠久灿烂的草原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当今,我们弘扬草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厘清草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够形成全国各民族人民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

要达到这个目标,第一,要充分重视草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草原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见和谐社会的建设与草原文化的相通之处和密切联系。为此,我们一是要充分重视、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认真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精神。二是要认真发掘。草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值得很好地发掘。例如,草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是蒙古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期草原文化的爱国主义已不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因此,我们弘扬草原文化,发掘和培育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三是要批判地继承。通过文化的视角、文化的手段和文化的途径来审视、处理和协调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问题和各种复杂关系,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以及文化的审美、娱乐、教育和对社会群体的凝聚作用,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普遍共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正确认识草原文化,注意鉴别草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批判地继承,即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从草原文化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能够反映各族人民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观。批判地继承,才是弘扬草原文化的正确方式。

第8篇:草原文化范文

西乌旗位于北京正北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腹地,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草原风貌的旗县。这里草原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地域文化特色非常鲜明,被世人誉为摔跤健将摇篮,民族服饰之都,蒙古长调长乡,游牧文化之源,北方华丽草原。

 

近年来,西乌旗立足资源优势,挖掘民族文化,大力推出“多彩西乌珠穆沁—草原民俗风情节”。这个节庆活动中,主要有蒙古族男儿三艺的赛事,即摔跤、赛马、射剑;草原文化与国际文化、国际体育互动的中国铁木真国际草原山地车挑战赛暨草原马拉松极限挑战赛,冬季的国际雪联中国巡回赛西乌旗站比赛等赛事;民族风情的表演,如蒙古族女士技艺赛、草原乌兰牧骑汇演、银色西乌珠穆沁—草原冰雪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整个活动每年6月28日至12月28日,长达6个月。

 

西乌旗在多彩西乌珠穆沁—草原民俗风情节活动中先后创造了三个民族文化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04年7月,2048名摔跤手参加了摔跤比赛,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摔跤比赛纪录;2005年7月, 800蒙古马阿吉乃大赛暨蒙古族马文化艺术节,创造了参赛马匹最多的世界纪录;2010年8月,又成功举办“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1024人射箭大赛”,创造了参赛选手最多的民族弓射箭赛纪录。从此,西乌旗将蒙古族“男儿三艺”的文化提上了世界纪录,也成为国内外游客集中体验蒙古族文化的区域。

 

今后我们更好地进一步提升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节庆活动中群众的参与度,进一步加强与民族节庆专委会的联系,进一步与学者专家学习探讨民族活动的新做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把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第9篇:草原文化范文

这是耕林童书馆总编辑敖德和儿子敖特尔去年草原之行时发生的真实故事。从儿子幼儿园毕业至今,四年间每年暑假,敖德不会给孩子报任何补习班,哪怕工作再忙,他都要留出一周以上的时间,带儿子去草原寻根。7月27日到8月6日,一家的寻根之旅又起航了,这次他们将去新疆的草原,至此从东到西,他带儿子走遍了国内所有的草原。

身为蒙古族,敖德并非从小在草原长大,尽管上了六年蒙式学校,但自己的蒙语并不标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慢慢意识到,自己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了解并不多。而随着全球化、多元化的时展,每个人更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文化也一样。每个人都有义务传承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其实外国人对中国各个民族独有的文化很感兴趣。“找寻自己的根,补上民族文化的这一课”便是他在暑假最希望给予儿子的。

去年7月下旬,敖德照例带着儿子、家人,驾车1800多公里深入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新巴尔虎草原。踏上草原的那刻,他发现儿子仿佛回到了家,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兴奋怎么也掩盖不住:大口吃肉、在草原上尽情打滚、周围常回响着放肆的笑声。平时喜欢静静看书的安静小伙儿回到草原后,骨子里流淌的蒙古族的“血性”“粗犷”仿佛也被激活,如爬到皮卡车驾驶室的顶上,一点也不怕。此外,到达呼伦湖时,为了感受草原湖水的温度,尽管天气偏凉,很多成人都不敢入水,敖特尔还是二话不说,脱掉衣服和爸爸跳到湖中,肆意玩耍。这也让见惯了儿子安静一面的敖德吃了一惊。

每次草原之行,敖德总是有意识地做些准备,如这次草原行,他将特意带着《小狼小狼》这本书,晚上讲故事给儿子听。与很多家长旅行不同,每次去草原,拍照都不是敖德最重要的事情,他总要带着儿子去寻找当地特有的植被、动物,并住在当地牧民家中,感受他们最真实的生活。此外,“祭拜敖包”是每年草原之行必不可少的仪式。也许在外人看来那只是一堆石头,而孩子也可能不明白背后的意义,但敖德还是期待在一次次真实的经历的氛围中,激发儿子骨子里对民族的认同感。“我的目的达到了,我们家车里都是蒙古歌曲的光盘,放别的歌,儿子就会有意见,他常常骄傲地说‘我是蒙古族’。”

今年的新疆之行总共11天,他们开车走了2800多公里,选择的路线有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湿地草原巴音布鲁克,也有高山牧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胡杨林。敖特尔在这次旅行中,了解了罗布人不种地、不放牧,在沙漠里捕鱼为生;见识了哈萨克牧民在3000多米的天山放牧、养蜂采蜜的生活;深入地了解了锡伯族的从东北万里迁徙到新疆,改道河水,在戈壁滩创造绿洲、使之成为鱼米之乡的故事;亲眼看见了维吾尔族的生活和文化。到草原、住牧民的毡房、品尝当地的饮食,这是敖德带儿子上的一堂必修课。他认为,只有深入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了解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和对家园一草一木的热爱,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才会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此次新疆之行,带给每个同行的人(包括孩子)以巨大的震撼,他们一路尽情领略了新疆的地域之大、民族之多、气候多变并且植被多样,寸草不生的戈壁和连绵不绝的山脉也给了他们内心最直接的冲击!敖德说:“这次旅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有多渺小,人定胜天的豪言多么可笑。同样,我们也看到了脆弱的生态对以此为生的牧民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敖特尔对‘珍爱草原,爱护每一处水源河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次草原之行让敖德有了另外一种收获,他认识到要了解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定要去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因为,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才会有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也就有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他感慨:“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他们,不然容易产生狭隘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这是旅行的意义,也是我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