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范文

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第1篇: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河道;生态;修复;建设模式

海宁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南缘,钱塘江北岸,是闻名中外的钱塘江涌潮的激射地段,誉称“潮乡”,总面积699.92 km2。境内河流众多,分属运河水系和上塘河水系,水系发达,全市共有大小河道2469条,总长达1931.655 km,常水位面积27.53 km2,常水位蓄水量为3998万m3,水域面积50.99 km2。

通过调查分析已整治典型河道的运行情况,结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道整治生态水工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省水利厅“浙江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植物措施应用研究”、“河流健康诊断研究”和“河流效益评价研究”等项目,与省河道管理总站就生态修复技术联合进行了一些科学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适合海宁市的河道生态修复措施。

1 河道生态建设案例之辛江塘

1.1 辛江塘生态修复措施

一方面,通过对河道清淤,腾出水体空间,加大河流蓄水量,强化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河道疏浚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宜宽则宽、宜弯则弯,避免裁弯取直,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持蜿蜒曲折的水流独具的生气和灵气,尽显自然生态之美,也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减低流速、减少冲刷。另一方面,保证河道两岸的修复需要,划定一定的范围(7~8米),以植物作为建筑材料来替代硬性护岸,保护河道边坡,防止水土流失,应用“人工活木桩”原理选择具有木桩作用的根系植物来抵御常水位处河流冲刷,同时配备岸坡植被防止表层土流失。增强岸边动植物栖息地的连续性,营造出多种多样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

1.2 植物群落构建方案

根据海宁市河网水位特点,河道植物配置主要抓住了河道的三个线:

一是河道的常水位线。河道常水位线以下主要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葱、野茭白、香蒲、再力花、千屈菜等。主要功能是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活动栖息场所,兼顾以柔韧枝条缓解波浪冲击和净化水质。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按其生态习性混合种植和块状种植相结合。

二是河道的洪水位线。在河道常水位线至洪水位线区域主要种植湿生植物和短时间耐水淹植物。区域下部以湿生植物为主,上部以中生但能短时间耐水淹植物为主。在平面布局上满足水利功能要求,选择比较超常规(小且密)的梅花桩型的密集种法,以多年生灌木为主体,如夹竹桃、海桐球等,可种植少量乔木树种,如水杉、重阳木、枫杨等;另外,由于灌乔木在前期不能有效减缓冲刷,故配备速生草本植物(在灌乔木有效发挥作用前),减少冲刷与坍塌,如狗牙根、高羊茅等。

三是河道安全线。也就是河道洪水位线以上的部分。该区域是河道绿化的亮点,更加注重的是河网林带特色和景观功能。并且根据不同土壤、周边环境,配置不同的乡土树种,该区域树种最为丰富,如香樟、湿地松、女贞、无患子、木芙蓉、夹竹桃、早园竹、海桐等。

1.3 岸坡稳定性分析

针对河道水位特点,利用测钎法、对比法等方法对河道边坡及水口植物的固土护坡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1)测钎法:通过对测钎的出露数据统计,有草本植物段测钎最多出露0.34mm,无人工种植草本植物段测钎平均出露0.81mm。当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后,去现场查看,测钎的位置已无法发现,均被枯叶草根等覆盖。

(2)对比法:对比种植草本植物与未种植草本植物的水土流失情况,种植草本植物比其他段没种植草本植物的水土保持能力要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未种草本植物地段土壤逐步在流失,有草本植物地段,土壤流失伴随植物生长的繁茂而逐步减弱。同时,有这样一个现象将会在进一步的观察中得到证实:当一定时间后,野生植物生长繁茂程度达到,甚至超过草本植物时,其保持土壤稳定性的能力也就显现出来。

2 河道生态治理建设案例之木场桥港

2.1 木场桥港治理指导思想

木场桥港河道生态建设及保护规划遵循“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的河道治理理念,以地方及流域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等作为规划的基础,根据海宁市水利体系框架,以景观生态学为导向,植物群演替为核心,通过河岸带生物恢复与重建技术,保持和提高河岸物种多样性,恢复和促进群落结构的稳定及演替的健康发展。

(1)全面保护、生态优先、最小干预。 对河道流域的地貌、水体、植被以及周边环境等进行系统、全面的维护和修复,选择合适的树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并辅以科学的人工介入。在治理过程中,不动或少动原有的植物群落,不必变更已有的树木。新建植树木只是对已有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及群落垂直结构层次上的补充,确保群落结构的稳定。

(2)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整治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观点考虑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恢复、植被群落的配置等问题,综合整治和优化生态环境,提高木长桥港流域的自我维持、自我修复能力。

(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对河道流域的生态修复不可能是返回到某种不清楚的原始状态,也不是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而是立足木长桥港河道流域的地貌、土质、植被、河岸的侵蚀情况等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理办法,强调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创造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河道。 (4)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对农作物用地、果园地、荒地等的改造都要对照就近植物群落的外貌、内部结构特征进行相应的植被、林相重建,并注意植被类型、生态廊道的连贯、景观过渡的自然。 (5)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宣传教育相同步。

2.2 木场桥港生态治理理念与措施

(1)实施科学合理的人类干预,改善河流受胁迫现状,引导河流健康发展。

(2)河岸带是控制陆地和水域的关键系统,加强河岸带的植物生态系统营造。

(3)木场桥港整治采取全面疏浚河道、因地制宜的采取植物绿化和水土保持措施的河道整治方案,通过下挖(河底)方式使河道达到防洪和引、排水、生态修复要求,使河道能明显改善水环境和减少水土流失。

3 结束语

就海宁市而言,生态河道建设虽然已经起步,但尚未达到发展成熟阶段,河道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加强,更多的措施需要摸索和完善。要站在尊重河流传承文化的角度,准确把握人类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好新时期河道生态建设的实践者、传承者、守护者。

参考文献:

第2篇: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范文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县地处**岭南端西麓,地势丘陵起伏,是全省水土流失重点县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42.9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4.13。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仅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峻的现实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水土流失现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遏制,必将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遗害子孙后代。为此,20__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瞄准生态立县目标,突出人与自然和谐主题,本着“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会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全县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4.1万亩,占流失面积的30.84。20__年我县**两条小流域治理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20__年我县部级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也顺利地通过了上级的验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强化组织领导,保证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实践证明,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工作力度。为此,我们切实在强化领导上狠下功夫。一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水务、环保等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全县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为生态县建设的重中之重,由部门行为上升为党政行为。县委书记**、县长**同志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我县还制定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的通告》、《**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和十多项乡规民约,并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县、乡、村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年初落实任务,半年进行检查,年终严格兑标,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为让群众充分认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自觉从传统的思维定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中冲脱出来,主动投身到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我们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土保持法颁布纪念日等有利契机,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水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环保板报评比、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等宣传活动,切实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守土有责”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三是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各乡镇、各部门都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密切配合,合力攻坚。在实施生态修复试点工程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水务、林业、土地、环保等相关业务部门的30多名干部和技术人员,多次深入项目区进行实地踏查,收集整理基础材料,联合制定实施意见,为科学编制《**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实施方案》提供了翔实依据。

二、采取综合措施,务求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坚持预防为主,生态优先,以小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治山、治坡、治沟统筹兼顾,工程、生物和农耕措施综合配套,治理、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五位一体,全面加大了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规划先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区内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程度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封禁、小治理”、预防与保护兼顾的治理方略。对水土流失严重、群众治理愿望迫切、工程比较集中、示范作用大的区域,规划为重点治理区;对水土流失程度较轻,降水条件适宜,破坏不严重,超坡度耕地退耕还林成活率高,人工林面积比较集中的区域,规划为重点生态修复区;对超坡度的荒山、坡耕地面积比较!集中,生态脆弱区域,规划为重点监督管护区。同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了科学的治理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为了确保治理效果,我们本着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大力推行了适合我县特点的“封、管、建、改、轮、监、创”治理模式。“封”即封禁,通过设立标牌和标志碑、修建工程围栏以及植物围栏等措施,对成片的林草进行封禁保护。“管”即培育管护,对幼林、中龄林进行定期抚育管理,对疏幼林进行补植,对残次林进行更新改造。“改”即改灶、改圈舍,解决封育后的燃料、放牧等问题,大力推行节能灶,提倡种草养畜、舍饲养畜。“建”即建设小型水保工程,在林草与耕地交界处开挖截流沟,减少坡地径流,提高生态修复效果。“轮”即轮牧,根据牲畜数量和草被再生与恢复情况,以不破坏草场再生能力为原则,将项目区草场分成几个小区,实行轮牧。“监”即监测,在项目区内建立了坡地径流观 测小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标准样方地,并结合水文、气象等资料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等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创”即围绕绿色、特色经济创办第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加工业、餐饮娱乐、观!光旅游业等,推进水保产业化发展。三是突出重点,打造精品。积极对上争取扶持项目,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先后实施了前头、前六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三个样板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前头、前六小流域1999年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20__年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前头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318.27公顷,新增林地面积146.5公顷,林地覆盖率达到20.55,草地面积达到19.5公顷,林草覆盖率达到23.29。**小流域治理面积达到905公顷,新增林地面积240.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3.25,草地面积达到85公顷,林草覆盖率达到18.2。通过治理形成了网、带、片,乔、灌、草相结合的林草防护体系,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小流域环境。

三、着眼长远发展,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第3篇: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范文

一、活动名称

2021年草原普法宣传活动

二、主题和时间

主题:依法保护草原建设绿美

时间:2021年4月1日-6月30日

三、宣传重点

(一)大力宣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

宣传贯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草原保护”“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长新的美丽中国”等重要论述,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推动全县草原生态保护。

(二)草原法律法规

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草原防火条例》、《草种管理办法》、《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规范》、《省草原管理条例》和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贯彻落实草原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国家关于草原生态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草原承包经营、草原禁牧休牧、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草原野生植物采集及草种生产经营许可等内容、标准、范围和要求。

(三)草原保护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立足当前工作实际,着眼未来发展趋势,紧紧围绕草原保护工作艰巨任务,深入宣传草原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重点宣传草原监管任务的繁重性,草原确权登记的艰巨性,草原征占用管理的复杂性,草原行政执法的重要性,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形成强化草原监管共识。

(四)草原保护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

大力宣传完善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强化草原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总结和广泛宣传草原承包、基本草原划定、草畜平衡、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草原防火、草原野生植物和草种管理等方面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启动阶段(4月1日至4月20日)

根据省林业和草原局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情和春季草原监督巡查、草原防火等工作实际,制定宣传活动方案,细化宣传任务,做好准备动员部署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4月16日至6月15日)

按照工作方案,因地制宜、有序开展集中宣传,举办各种形式的草原普法宣传现场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草原普法宣传活动推向高潮,形成强大声势,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6月15日至6月30日)

认真贯彻落实草原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破坏草原违法犯罪行为,守护住保护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取得的成绩,总结交流开展草原普法宣传活动经验和成果。

五、宣传形式

(一)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宣传,保证草原普法宣传广泛深入

利用多种形式针对不同时机、不同场所、不同对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抖音短视频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草原法律法规知识。结合“法制进乡村”、“科技三下乡”、“6.18宣传日”、召开村民大会等活动扩宽宣传渠道,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在街道、乡镇农贸市场,人员集中活动的大集天,通过制作过街横幅、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材料、设立咨询台、召开乡镇村领导群众座谈会、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草原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群众依法保护草原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依法保护草原的法律意识,为建设草原生态文明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开展草原违法案件警示教育

结合春季草原执法监督巡查、全县打击毁林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整治草原放牧、开垦草原、占用草原、滥采滥挖、乱捕滥猎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草原违法犯罪,曝光草原违法违规典型案件,并将违法违规典型案件拍摄制作成警示教育公益广告、微电影、动漫等,在机关、公交车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电子显示屏播放,扩大警示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做到“惩罚一个,警示一批”。

第4篇: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范文

边坡工程设计的特点

非标准设计:不同类型的边坡有不同的特点,同类边坡和灾害也会因形成条件、成因机制、稳定状态等的差异而具有各不相同的特点,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对每个边坡的治理部位和范围、采取的方案和措施也是互不相同的。所以,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属非标准设计,必须对每个边坡进行具体的针对性设计。

风险性设计:

不稳定边坡都是不良的复杂地质体。

治理工程承受来自边坡体和外界的各种荷载,不仅自身应具有足够的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而且还要求下伏的地质体也具有优良的性质。

边坡治理工程技术迄今还是一门不严谨、不完善、不成熟的科学技术。因此,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必然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性。

应急设计:边坡形成虽然都有一个较长的孕育过程,但其发生灾害却往往具有突发性。为了防止边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或减轻其危害程度,在边坡灾害发生前后开展的防治工程设计,不少情况下具有应急设计的特点。此种情况下,通常是边勘察、边设计、边监测、边施工。

综合防治设计:单一的治理工程措施有时难以承受来自边坡体和外界的荷载,

从而导致工程失效。因此,针对每个边坡的特点,在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工程投资不能一次到位,也应在治理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分解,采取分期、分步实施的办法进行综合防治。

二、边坡植被物种配方应遵循的原则

遵从植物生态习性,因地制宜

植物的生态习性是指植物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气候生态条件、土壤生态条件、生物生态条件等。气候生态条件(光照、湿度、温度等影响植物的生长繁殖,决定植物能否顺利越冬,越夏,土壤生态条件(养分、肥力、结构、pH值、盐分等)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生物生态条件关系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果外界环境不能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生长就要受到阻碍甚至发生退化。因此,在选配植物时应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

保持物种多样性,建立自然群落结构

目前.学术界就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很多假设,如冗余种假设、零假设、特异反应假设、铆钉假设等,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多数生态学家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稳定的一个重要尺度。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的群落,物种之间往往形成比较复杂的关系,植物链或植物网更加趋于复杂,当面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或群落内部种群的波动时,群落有一个较强的反馈系统,可以缓冲干扰。

遵从生态位原则,优化植物配置

基于物种多样性的考虑,在利用植物进行边坡防护时采用的植物种类较多,这就要求拟定一个合理的配方,因自然群落中的物种、种群不是偶然的组合,而是生态上的协调与组合。绿化植物的选配除了要考虑它们的生态习性外,实际上还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这是生态防护工作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系统生态功能的发挥和景观价值的提高。因此,在选配植物时,应充分考虑植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特征,从空间、时间和资源生态位上的分异来合理选配植物种类,使所选择植物生态位尽量错开,从而避免种间的直接竞争。

三、边坡植被防护技术分类

人工种草护坡

人工种草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坡面简单播撒草种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多用于边坡高度不高、坡度较缓且适宜草类生长的土质路堑和路堤边坡防护工程。具有施工简单、造价低廉等特点。但由于草籽播撒不均匀,草籽易被雨水冲走,种草成活率低等原因,往往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使得该技术近年应用较少。

平铺草皮护坡

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一种传统边坡植物防护措施。具有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适用于附近草皮来源较易、边坡高度不高且坡度较缓的各种土质及严重风化的岩层和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防护工程,是设计应用最多的传统坡面植物防护措施之一,但由于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困难,平铺草皮易被冲走,且成活率低,工程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达不到满意的边坡防护效果,而造成坡面冲沟,表土流失、坍滑等边坡病害,导致大量的边坡病害整治、修复工程。近年来,由于草皮来源紧张,使得平铺草皮护坡的作用逐渐受到了限制。

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

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是一项类似于干砌片石护坡的边坡防护技术。是在修整好的边坡坡面上拼铺正六边形混凝土框砖形成蜂巢式网格后,在网格内铺填种植土,再在砖框内栽草或种草的一项边坡防护措施。该技术所用框砖可在预制场批量生产.其受力结构合理,拼铺在边坡上能有效地分散坡面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坡面冲刷。保护草皮生长。这种护坡施工简单,外观齐整,造型美观大方,具有边坡防护、绿化双重效果,工程造价适中,略高于浆砌片石骨架护坡,该技术多用于填方边坡的防护。

喷混植生植物护坡

喷混植生植物护坡,是在稳定岩质边坡上施工短锚杆、铺挂镀锌铁丝网后,采用专用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种植基材喷射到坡面上,植物依靠“基材”生长发育,形成植物护坡的施工技术,具有防护边坡、恢复植被双重作用,可以取代传统的喷锚防护、片石护坡等措施。

四、边坡防护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路基防护应按照设计、施工与养护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工程地质和材料等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适当的工程类型或采取综合措施,以保证路基的稳固。不要轻易取消或减少必要的防护工程措施,而给养护遗留繁重的工作量。

路基防护措施是根据沿线不同土质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坡度、高度和当地材料、气候等因地制宜选择,应密切结合路面排水作综合考虑。

在防护方案设计时,应参照上述设计原则,初步选出护坡方法。在施工阶段,要对每个边坡的排水、土质等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变更原设计。

在不良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下,对粉砂,细砂与易于风化的岩石边坡,以及黄土和黄土类边坡,均宜在土石方施工完成后及时防护。路堑边坡应根据边坡岩层组成及坡面弱点分布情况考虑全面防护或局部防护。

对于土路堤的坡面铺砌防护工程.最好待填土沉实或夯实后施工,并根据填料的性质及分层情况决定防护方式。铺砌的坡面应预先整平,坑洼处应填平夯实。

对于不宜采用植物或混凝土网格中空植草的破碎岩路堑边坡,应综合考虑地形关系、基岩风化破碎程度、地震、暴雨、漏水、施工难易及经济性等因素,慎重选择喷浆(混凝土)、护面墙,落石防治等方案。

第5篇: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范文

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1基本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抗逆性、生产力与可持续、先锋群落与顶级群落的发生、发展机理与群落演替规律,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及预测等。对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而言,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在原位经过自然的生态过程,因此,事实上各生态学原理均可应用于生态恢复的实践中。生态系统修复涉及的基本原理主要有限制因子原理、能量流动原理、种群密度制约及分布格局原理、生态适应性理论、生态位原理、演替原理、生物入侵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等。其中,干扰与演替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是应用于海洋生态系统恢复中的重要原理。

2基本过程

修复行为实质上是对生态系统的一次新的干扰,很难保证所有修复行为均对目标系统的修复起到正效应。要想系统向预期方向发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框架,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Zedler以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为例,将生态恢复的整个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即目标设定—开发概念模型、恢复区域的选址优化、原地非生物环境的操控、原地生物区系的操控、生态系统维护等。

Clewell等将生态恢复的过程分为修复计划准备、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修复计划制定论证、修复行动实施、修复后评估和管理等5个阶段,并指出了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的51条指导原则。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

1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artificialreef)是人为放置在海底的一个或多个自然或者人工构造物,它能够改变与海洋生物资源有关的物理、生物及社会经济过程,并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用于建造人工鱼礁的材料种类很多,礁体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礁体的结构特征和礁区生物的增养殖效果。根据材料的来源不同,人工鱼礁使用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废弃材料和人造材料等3大类。礁体设计对人工鱼礁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主要包括礁体材料、重量、形状、几何尺寸、内部结构等因素。礁体的材料、重量、尺寸、结构复杂性、表面粗糙度等应根据规划要求与生物因素和水动力学特征相适应。根据投放的不同目的和用途,人工鱼礁可以分为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和游钓型鱼礁等3种。

2增殖礁及增养殖设施

根据增殖对象生物不同,人工鱼礁可分为藻礁、鲍礁、参礁等,而增殖海参、鲍等海珍品的礁体可统称为海珍品增殖礁,又称海珍礁,。由于礁体可以保护刺参、鲍等海珍品免受敌害侵扰,并可为增殖海珍品提供食物来源和遮蔽场所,因此,海珍礁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海珍品增养殖中。在我国,很多种材料被用作刺参的人工附着基或礁体,例如石块、瓦片、混凝土构件、扇贝养殖笼、编织布、塑料构件,甚至柞木枝等。

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近岸泥沙质海湾、离岸开放海域和静水围堰等增养殖生境的受损现状和刺参、鲍等海珍品的生态习性,发明了适用于近岸海湾的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贝类排粪物再利用装置,适用于离岸开放海域的大型藻类抗风浪沉绳式养殖设施、“海龙I型”底播式海水增养殖设施,以及适用于围堰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这些设施设备实现了对不同类别生境的有效修复和高效生态增养殖,为海洋生境修复与海水增养殖产业高效健康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1海洋生境修复与改良技术

1.1海草床修复技术

海草是单子叶草本植物,通常生长在浅海和河口水域。海草床对海域生境的修复和改良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海草群落不仅是海洋初级生产者,具有高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还可起到稳定底泥沉积物、改善水体透明度及净化海水的作用;同时,海草还是许多海洋动物重要的产卵场、栖息地、隐蔽场所及直接的食物来源,在全球C、N、P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据《世界海草地图集》显示,1993年到2003年,全世界已经有约26000km2的海草床消失,达到总数的15%。海草床的衰退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国家都开展了海草床恢复方法的研究工作。海草床的恢复主要依靠海草的种子或者构件(根状茎),主要的方法有生境恢复法、种子法和移植法。

生境恢复法投入少、代价低,但周期长。移植法恢复大叶藻海草床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草皮法、草块法和根状茎法,草块法成活率高,但对原海草床有破坏作用;根状茎法节约种源,但固定困难。应用种子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的恢复海草床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种子法破坏小,但种子难收集、易丧失、萌发率低。

1.2牡蛎礁修复技术

牡蛎礁(oysterreef)指目前正在生长及挽近刚停止生长的、于河口洼地中的牡蛎壳堆积体。牡蛎礁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促进渔业生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美国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Bay)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了生境的退化(富营养化和大叶藻藻床的破坏)及生物资源的衰退(美洲牡蛎数量大为减少)。近年来,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VirginiaInstituteofMarineScience)的科学家实施了牡蛎礁恢复计划,对礁体生物学、群落发生和营养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恢复情况进行了追踪,如Harding研究了恢复的牡蛎礁区域浮游动物群落丰度和组成的水平分布和时间变化,作为切萨皮克湾牡蛎礁恢复进展的潜在标准。该系列研究对当地牡蛎礁的成功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牡蛎礁的修复主要通过结合防浪堤设置专用礁体以及利用牡蛎壳礁体两种方式实现。

1.3珊瑚礁修复技术

珊瑚礁(coralreef)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被称作“热带海洋森林”,其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的鱼类的幼鱼生长地。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海水消耗、过度捕捞、海水污染等原因,导致珊瑚礁的衰退现象严重。世界珊瑚礁现状调查显示,全世界19%的珊瑚礁已经消失,15%的珊瑚礁在10~20年内将有消失的危险,20%的珊瑚礁在20~40年内将面临消失。珊瑚礁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有性生殖法(sexualreproduction)、珊瑚移植法(transplantation)、底质改良法等。有性生殖法是通过自然产卵产生的珊瑚幼虫来培育珊瑚幼体,再将幼体进行移植;珊瑚移植是把珊瑚整体或者部分移植到退化区域,以改善退化区的生物多样性,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修复珊瑚礁的主要手段;底质改良是通过稳固底质或在底质中增加化学物质,以吸引珊瑚幼虫的附着和珊瑚的生长。

1.4人工鱼礁构建技术

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特征研究可以为人工鱼礁的选址和设计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了解人工鱼礁水动力学性能需要首先研究人工鱼礁受水流作用时受力的情况和人工鱼礁内部及其周围流场的实际分布情况,其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等。黑木敏郎与中村充在回流水槽中,观察和测定了圆筒形、四角形鱼礁模型周围水流的变化。Fujihara等运用数值计算法对设置鱼礁后的定常层流水域的流场变化进行研究,得到了鱼礁流场的上升流范围及分布特点。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鱼礁的阻流作用下,鱼礁下游的流场根据紊动程度可分为3个区域:紊流区、过渡区和未受扰动区。通透性礁体和非通透性礁体所产生的紊流区长度比和高度比均不同,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小于1,长度比小于4,而非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一般要大于1而略小于2,而长度比小于14。

合理的选址是人工鱼礁规划设计的基础。人工鱼礁投放区域的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其功能能否正常发挥,投放区域不当会造成人力与财力的损失,并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李文涛等认为人工鱼礁的选址涉及地质科学、海洋科学、气象科学、生物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考虑海洋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其中国家的海洋功能区划以及海底底质类型、水深、水流等因素在人工鱼礁的选址中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王飞等根据水深、底质类型、地形坡度、生物密度、平均流速、离岸距离等影响人工鱼礁选址的因素,并根据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权重,建立了舟山海域人工鱼礁选址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式。

Tian对台湾省老鼠屿沿岸海区的五个预选礁区进行了综合性的选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了海底地形、地貌、底质特性以及海况,调查中使用了回声测深仪、旁扫声纳、重力岩心提取器、地质测试仪、GPS、ADCP(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ROV(水下机器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2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2.1人工增殖放流技术

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渔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是通过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类等各类渔业生物的苗种来达到恢复或增加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和资源量的一种方法。19世纪中期,美国、加拿大对红点鲑进行了移植孵化实验,后来又将一种溯河性鲱鱼从北美大西洋沿岸移植到太平洋沿岸,并形成了有价值的自然种群。挪威、英国、丹麦和芬兰也先后进行了鳕鱼和鲆鲽类的资源增殖工作。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栽培渔业”概念,并在濑户内海进行了对虾、真鲷、梭子蟹和盘鲍的放流增殖工作,至2002年,日本放流水产苗种已达83种。

长距离洄游的大麻哈鱼类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成效的增殖种类,前苏联、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先后进行了大麻哈鱼的增殖放流,放流数量每年高达30余亿尾,回捕率高达20%。目前世界上有94个国家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其中64个国家开展了海洋增殖放流工作。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放流工作起步较晚,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展对虾增殖放流以来,已经开展了海蜇、三疣梭子蟹、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梭鱼、真鲷、黑鲷、大黄鱼、牙鲆、黄盖鲽、六线鱼、许氏平鲉等游泳生物以及虾夷扇贝、魁蚶、海参以及盘鲍等底栖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其中中国对虾的增殖和移植、海蜇的增殖、虾夷扇贝的底播移植等工作已初具生产规模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增殖放流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科学研究相对薄弱,缺乏规范的增殖放流技术规程等问题。农业部下发了《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范和细化了各海域增殖放流任务,提出了渤、黄、东海及南海具体适宜增殖放流的种类,对45种经济物种的适宜放流海域进行了规划。

2.2多营养层次综合增养殖技术

多营养级的综合养殖模式(integratedmulti-trophicaquaculture,IMTA)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理念。对于资源稳定、守恒的系统,营养物质的再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由不同营养级生物,如投饵类动物、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和沉积食性动物等组成的综合养殖系统中,系统中一些生物排泄到水体中的废物成为另一些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因此,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输入到养殖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可以把营养损耗及潜在的经济损耗降到最低,从而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容纳量和经济产出。近年来,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浅海筏式、底播和岛屿的不同特点和增养殖对象的生态特征,研发了筏式贝-藻-参综合养殖、藻-鲍-参生态底播增养殖和离岸岛屿生态增养殖等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增养殖新技术。

3海洋牧场建设技术

海洋牧场(oceanranching)是一个新型的增养殖渔业系统,即在某一海域内,建设适应水产资源生态的人工生息场,采用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的方法,将生物种苗经过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后放流入海,利用海洋自然生产力和微量投饵育成,并采用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控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使其资源量持续增长,有计划且高效率地进行渔获。建设海洋牧场需要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如人造上升流、人工种苗孵化、自动投饵机、气泡幕、超声波控制器、环境监测站、水下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是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

1978~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韩国于1994~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海洋牧场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美国于1968年提出建造海洋牧场计划,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建立起海洋牧场,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大型藻类,效益显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的设想,90年代又有学者对南海水域发展海洋牧场提出建议,并对南海水域进行了多项综合和专项调查,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提供了背景资料和技术储备。目前中国海洋牧场的开发还仅限于投放人工渔礁和人工放流,并且由于规模较小,形成的鱼礁渔场对沿岸渔业的影响甚微。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评价

1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系统的监测

生态系统的监测是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信息的收集是决定恢复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可以确定修复工程是否向既定目标发展。因此,制定监测实施标准和规程对于复杂的监测活动十分必要,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区域海带修复计划中制定了海带恢复和监测规程,规程为参与潜水的志愿者列出了详细注意事项,以保证监测的一致性和精确性;全球海草监测计划(SeagrassNet)也制定了有关海草恢复的监测规程、野外取样和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科学监测手册等。

监测主要分修复前监测和修复的长期监测。通过修复前监测,可以了解生境和生物资源的受损程度,确定现存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有助于确定恢复的目标和恢复方式。修复的长期监测是自修复计划正式实施以后对修复的全过程进行的监测,通过长期的系统监测可以对比修复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特点,便于准确确定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生态变动过程及变动方向。

2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

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作用下,恢复的目标和效果可能会偏离既定的恢复轨道,因此,对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对恢复和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参数特征的变异性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技术手段也相对复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直接对比法(directcomparison)、属性分析法(attributeanalysis)和轨道分析法(trajectoryanalysis)。评价生态修复效果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直接对比法,即对比恢复的和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参数,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参数;属性分析法是将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属性转化为定量和半定量的数据,以确定生态系统中各属性要素的恢复程度;轨道分析法是一种正处于研究过程中但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定期收集恢复数据并绘制成趋势图,以确定恢复的趋势是否沿预定的恢复轨道进行。

恢复的生态系统的评价标准较为复杂。从生态学角度,恢复的生态系统应包含充足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其能够在没有外界协助的情况下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持续正常运转,且具备能够应对正常环境压力和干扰的抗性。国内外在采用系统模型评价修复效果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Madon等提出了用于规划湿地恢复的生物能量学模型(bioenergeticsmodels),该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环境条件下鱼类的生长情况,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评估了河口湿地系统恢复过程中鲑鱼幼鱼的生长情况。Pickering等运用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益分析(CBA)和条件价值评估(CVM)等方法从生态学角度评价了人工鱼礁修复近海生态系统的潜力。

Pitcher等采用生态系统空间模拟技术(ECOSP-ACE)预测了香港禁捕保护区内人工鱼礁的资源和渔业的效益。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综合管理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是海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研究。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应该从规划开始,一直持续到修复效果达到预定目标。管理的目标是保障修复行动和修复效果的有效性。近年来,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ecosystem-basedanagement,EBM)理念得到充分重视与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资源环境管理方式,其核心内容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该理念强调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渔业管理决策,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加强各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适应性管理(adaptivemanagement)是海洋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中强调的另一种管理模式,该模式承认恢复计划指定过程中无法预测某些不确定发生的事件,管理的目标是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不确定事件。该模式涉及附加恢复计划的实施,恢复系统中部分区域的实验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并行研究计划实施、评估整个过程有效性的实施等。适应性管理的模式广泛应用于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实践中。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研究展望

海洋生境的退化与生物资源的衰退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在典型生境的修复、关键物种的保护、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价、修复的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缓解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物资源的持续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开展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相对较少,也是制约海洋生境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热点。

1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是开展生态系统恢复计划的依据。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演替规律、功能群结构与功能、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依然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2生态高效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设备

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的研发是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基础。该领域未来工作的热点将主要集中在生态高效型人工鱼礁、藻礁与海珍品增殖礁的研发,资源与环境远程监测设施设备的研制,水下摄像与测量仪器的研制等方面。

3环境友好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是实现预期修复效果的核心。未来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关键物种的筛选与功能群构建技术、碳汇渔业新技术、海洋牧场构建技术、智能型远程监测与预警预报技术等方面。

4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

监测、评价与管理是修复行动有效实施的关键。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将集中在监测、评价与管理的智能一体化系统,监测、评价与管理的动态模型等方面。

第6篇: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范文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我国耕地草原河湖资源长期过度开发与利用,导致资源承载力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局部地区耕地基础地力下降明显,土壤污染加剧,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近20%。2015年全国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为13.5%,草原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河湖污染加重、水生态退化的态势仍在继续。加快建立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制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必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粮食局等部门,编制了《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同意,11月18日,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规划》(发改农经〔2016〕2438号)。 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新闻会现场

《规划》的总体情况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表示,耕地草原河湖是至关重要的农业资源和不可或缺的生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用养结合的原则,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耕地草原河湖资源的保护。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基本国情。多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通过强化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了我国耕地草原河湖资源的保护和修复。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耕地草原河湖资源的开发与索取超出了承载能力,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合理降低开发强度,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划》重点是从顶层设计上,明确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以指导各地开展相关工作,推动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维护国家资源和生态安全。

除引言外,《规划》共分为7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现状与形势,主要包括耕地草原河湖资源保护现状、成效和问题,以及有序实现休养生息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了推进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三、四和第五部分,分别提出了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第六部分是经济社会效益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第七部分是保障措施。

吴晓指出,推进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必须有序、有度,要着眼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有序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坚持用养结合的基本原则。《规划》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系统提出了推进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目标、措施和制度安排,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突出降低开发利用强度。二是坚持分类科学施策。三是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四是强调稳妥有序推进。

《规划》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确保耕地草原数量,有效恢复河湖生态空间,稳定湿地面积,稳步提高耕地质量,耕地草原河湖生态功能初步改善,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总体得到遏制,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基本建立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政策与技术支撑体系,改变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到2030年,耕地草原河湖资源利用与养护全面步入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建立完善的资源休养生息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规划》贯彻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按照顺应自然、自然修复为主,把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要求,首次系统地提出了耕地草原河湖三类资源有序实现休养生息的目标、任务、路径和措施,对各地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推动农业资源的有序利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规划》的特点有七个方面: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二是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三是加快转变利用方式、形成长效机制。四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五是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六是释放信号、增强信心。七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

“打个形象的比方,一个人生了病要治、要调理,工作一段时间要休息。耕地、草原、河湖也一样,只有定期休养生息,才能实现永续利用,才能更长久地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吴晓说。

河湖修养生息的下一个目标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高敏凤表示,河湖修养生息是本次《规划》重要内容。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态之基,河湖水系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蓄水量、保障供水、改善气候条件、维系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河湖水系众多,长期以来,由于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河湖水系格局发生了较大的调整,一些地区水生态系统受到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规模土地开发和城镇化建设侵占河湖水域,导致部分河湖湿地等水生态空间有所减少,河湖受到阻隔,水循环系统不畅,对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二是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三是大量废污水的排放,导致一些河段水体污染加剧,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部分区域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从河湖休养生息的目标和主要措施来看,实行河湖休养生息就是要保护和修复河湖的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水生态空间不减少、生态用水得到保障,水质能够维系良好的状况,生物多样性能够得到保护,从而达到保障国家水安全的目的。

高敏凤指出,本次提出的河湖休养生息的具体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系数提高到0.55%以上,河湖的生态环境用水有所增加,生态基流基本得以保障,入河污染物总量逐步减少,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的比例超过7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河湖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的保护,河湖水域面积不减少,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水生生物资源逐步恢复,初步建立河湖休养生息保障制度。

实行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提出的主要措施是以开发利用强度大、水环境恶化、生态脆弱的河湖为重点,采取了“治”、“保”、“还”、“减”、“护”的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总任务

国家林业局退耕办主任周鸿升表示,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5部委联合印发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丹江口库区和三峡库区15-25度坡耕地约42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要求,逐步将25度以上不适宜耕种且有损生态的陡坡地退出基本农田,合理调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保有指标,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经报国务院批准,2015年12月,财政部等8部委又下发了《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明确对25度以上坡耕地划为基本农田且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各有关省可在充分调查并解决好当地群众生计的基础上,研究拟定区域内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范围,并提出省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调整方案。到2020年,包括2014-2016年已经安排的3010万亩,预计可以退耕还林还草8000多万亩。

“养、退、休、轮、控”,退耕还林还草是重要的举措之一,把不适宜耕种的或者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的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对水质有可能造成污染的重要水源地周边耕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也是《规划》的重要措施之一。

耕地和草原修养生息具体措施

农业部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表示,耕地休养生息方面。主要是因地制宜,采取“养、退、休、轮、控”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养”,就是耕地养护,主要是针对耕地土壤酸化、耕地层变浅、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开展对耕地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实施好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东北黑土地保护等重大项目,到2020年,确保完成8亿亩,力争完成10亿亩耕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

二是“退”,主要是退耕还林还草。

三是“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的前提下,对土壤污染严重、区域生态功能退化、可利用水源不足的地区等不宜连续耕种的农田实行休耕。

四是“轮”,就是轮作,因地制宜推广粮豆轮作、粮经轮作、粮饲轮作等轮作制度,率先在东北冷凉地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开展轮作试点,争取在“十三五”试点基础上,大规模推广新型轮作制度。

五是“控”,主要是防控污染。重点针对畜禽粪便排放、水产养殖残留、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农膜残留等问题,从源头控制、过程削弱、末端治理为基本思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刘北桦进一步表示,关于草原的生态保护方面。主要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禁牧。主要对生态极为脆弱、退化严重、不宜放牧、位于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地区的草原实行一年以上的禁止放牧利用。加强草原围栏棚圈建设,促使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转向舍饲半舍饲养殖为主,禁牧并不是禁养。

二是休牧。采取季节性的休牧方式,减轻放牧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增加优质人工饲草供给,拓展饲草料来源,以草定畜、草畜配套,推进农牧结合,实现草畜间的动态平衡。

三是划区轮牧。通过围栏饲草基地建设,科学将草原放牧划分为若干个区域,以用养轮换的方式,促进草场植被的生长和繁育。

四是人工种草。在水、热、地形等自然资源比较适宜的地区,建立人工饲草料基地,为养而种、草畜配套,实现草牧业可持续发展。

不会影响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有关《规划》会不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问题,吴晓表示,退耕休耕对粮食减产的影响,最高的年份,大概是1500万吨。1500万吨是什么概念?和我们国家粮食这几年的年均总产量来比,低于近年来粮食平均产量的2.5%,对粮食供给的影响不大,比例很小,完全在可控的范围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目前粮食库存比较充裕。稻谷、小麦、玉米生产总体比较稳定。“十三五”的粮食供有保障,这也是实施《规划》的有利条件。

从长远来看,耕地质量提升以后,单产水平还会有比较大的提高,也可以抵消一部分减产的影响,《规划》的一项保障措施是要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出休耕不能减少耕地,确保急的时候能够用得上,产得出,能够保证粮食的安全。

第7篇: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边坡生态修复;施工工艺;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在公路、铁路、水电、矿山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避免地进行开挖与回填,形成大量土石边坡,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中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边坡防护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边坡生态修复显得尤其重要,其意义在于使人造环境融于周围大环境,最大限度地恢复自然植被状态,创造优美、宜人的绿色环境。

1.工程概况

安徽省黄山至祁门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在方案设计上呈现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同时也遵循了生态恢复性和生态保护性的设计。我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质量,针对不同的边坡状况采用不同的防护技术和施工方法,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按实际情况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程序组织施工。在针对坡面实际调查中,路堑边坡坡面主要面临有以下施工问题:

1.1因开挖出来的坡面多为贫瘠生土和破碎岩石,坡面持水性差、缺乏团粒结构。部分坡面植物因缺乏水肥供应而表现生长不良,或出现客土基材与坡面分离、脱落。

1.2陡峭岩质边坡陡峭不平,且坡面存在大量风化岩石。

1.3框架锚杆、拱形骨架部分深度超深。

施工工艺选择

2.1植生带施工

针对框架锚杆、拱形骨架中超深坡面所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案。植生袋采用专用的编制袋,将各类草种、肥料、绿化培养基拌合装袋,并成‘品’字型堆叠,而且每层植生袋用专业连接口固定,以确保其稳定。

植生带的立体网状纤维结构吸收了雨水冲击所产生的能量,能起到防止土壤侵蚀之功效,并且有效阻止土壤颗粒的移动;雨水在纤维层内的流动,减小了雨水形成径流对土壤地表的冲刷力;植生带使植物种子分布更加均匀,且不受人为因素和水流冲刷的扰动,保持稳定状态,改善了绿化效果。同时节约了种子的播种量,省时省工,增强作业面及种子抗雨水冲刷能力;抗风、保温、保湿,种子出苗整齐,美观。

2.2液压喷播植草

液压喷播植草防护,是把草种、肥料、粘合剂、保水剂、纤维料、土壤改良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混合箱内配水搅拌,通过专用喷播机喷到待播表面从而形成均匀的基质覆盖层,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边坡坡面而形成的植草施工,其特点是:施工简单、速度快、发芽整齐成坪快、效果好,该项施工工艺只局限与土质边坡且边坡高度不超过三米的坡面。

2.3厚层基材喷播

又称为客土喷播,主要针对较高的岩石坡面采用,其原理是将草种、草炭土、腐殖土(过筛)、草纤维、粘合剂、保水剂、有机肥等材料经搅拌混合后运用专用特制喷射机械喷射到岩面的三维镀锌铁丝网上,使客土形成密实结构,植物纤维在其中起到类似植物根茎的网络作用,造就具有耐降雨侵蚀、牢固且透气、与自然表土相近的生长基础。

厚层基质喷附在施工时要与高强度镀锌机编网锚固坡面结合在一起。锚固在边坡上的高强度镀锌机编网,即可以加固坡面防止碎石脱落,又可以与喷附的基质混成一体防止基质脱落。当植被在坡面形成覆盖之后,植物的根系与机编网纵横交错,在坡面上形成了一个由植物的叶、茎、根系和机编网相互交错所组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防护层,并与坡面紧密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最终达到保护坡面、修复植被与景观的目的。

厚层基材施工时,对现场陡峭光滑的坡面,清理坡面的杂物和松动岩(或土)块,对光滑岩面进行粗糙处理,以增强喷播材料的附着性,对低洼处适当覆土夯实回填或以袋装土回填,平整坡面。对于凹凸不平部位,锚钉适当加密,保证铁丝网和坡面的间距不小于5厘米。同时在坡面顶部开挖一条80cm的截水沟,以疏导暴雨形成的急流,避免冲刷坡面形成水土流失。

在喷播技术改进方面,原先设计采用的GZ350混凝土搅拌机筛选喷播客土,在土壤利用效率上不高,还会造成一定的浪费,而且筛选的弃土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后经我项目部通过技术和实践探索,采用滚动搅拌筛的施工工艺,在土壤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大的土壤颗粒和杂物可以做到一次筛选成功,而且在筛土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同时将草种和草纤维、粘合剂、保水剂等材料在喷播基材中搅拌均匀,也避免了原先工艺中材料随着弃土浪费的现象,在施工成本上做到节约。

3.物种选择和处理

在物种选择上采用灌木和草本植物物种混合组配方案,同时还考虑浅根植物和深根植物的结合、豆科植物与非豆科植物的结合,构建乔灌草立体防护生态体系,使用的植物种子主要是乡土物种,通过种间竞争、自然演替成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稳定植被群落,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绿化边坡、美化边坡的目的。

设计草种主要有:紫花苜蓿、马棘、紫穗槐、盐肤木、马尾松、二月兰、高羊茅、狗牙根等,使其在今后的几年里迅速恢复原有的种群。。我们在绿化施工过程中针对部分边坡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例如,增加少量波斯菊点缀、灌木的选用把马棘与紫穗槐交替使用,以确保景观生态效果。

对于种子发芽不均匀的现象,我们将选好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而后用粗细草纤维、有机质、粘合剂、保水剂、有机肥经过搅拌,在喷播机的作用下,均匀喷洒在工作面上,加盖遮荫保温材料,进行养护。覆盖后注意种子发芽和生长情况,待植株长到3-4厘米时再揭掉。

在草种从出芽至幼苗期间,及时浇水养护,保持土壤湿润,初期坚持每天浇水至少一次(浇水时应呈雾状喷洒),随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喷射完成后一个月,全面检查植、草生长情况,对生长明显不均匀的位置予以补播。

4.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在草坪、乔、灌木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天气以及边坡干旱程度不定期的对其洒水养护,并适时施肥和防治病虫害。施肥时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以保证其良好效果。

针对坡面灌木生长率不佳的情况,采取人工栽植灌木(紫穗槐)的方式,增加坡面植被品种。

针对部分坡面植生袋有下沉现象,安排人员将框架内杂物清除,从下至上填充植生袋,填充完成后覆盖无纺布进行保温保湿及防止雨水冲刷,安排专人洒水,一个月后将生长不均匀部位进行补填。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养护,不论是植生袋、液压喷播植草还是厚层基材喷播凹凸不平的坡面,尽管刚施工完的坡面很好,在雨期都有可能被冲刷的可施工完成后都必须覆盖无纺布,其起到保湿保温的效果,待草籽发芽长至3---5公分时及时掀开无纺布。

黄山地区多雨水,而且有不少红砂岩层,在我们结合其他项目施工的经验,主动采取了栽植紫穗槐的方案,在栽苗过程中采用技术手法(栽植前修剪、生根液浸泡),使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为了确保黄祁高速公路通车时的效果,我们利用合适的天气进行追肥,并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

5.结语

黄祁高速公路路堑绿化工程目前生长良好,坡面出苗率和成活率达到80%以上,两侧边坡已巧妙的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之中,给高速公路的使用者创造优美、宜人、舒适、和谐的绿色行车环境。生态防护技术坡面植被中不同花期叶色的植物,随着季相变化,营造出多姿多彩的路域景观,极大地提高了公路的观赏性和舒适性,真正起到了绿色长廊的作用,做到了高速公路的自然和谐。该工程将对以后公路边坡的生态防护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海芬;卢欣石;江玉林;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进展[J];四川草原;2006年02期

[2] 胡晋茹;杨建英;赵强;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年S1期

第8篇: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范文

    麻疯树是一种耐干旱、耐贫瘠的多用途树种,广泛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主产于美洲及非洲热带。麻疯树可在雨量稀少、条件恶劣的干热河谷地带生长,是防风御沙、保水固土、抗水库堤坝虫蛀、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树种。此外,麻疯树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作物。麻疯树的叶、茎、果实还可作为抗菌杀毒生物制药、生物农药的原料,脱毒后的油渣还可制作白蛋白粉饲料和复合肥料等。近期,联合国将麻疯树及其提取物广泛用于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建设,并作为扶贫的重大项目加以扶持。因此,麻疯树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麻疯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广西、广东、海南等地,以云南最多,四川次之。其主要分布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山地灾害较多,生态环境较脆弱。因此,充分利用边际土地,在干热河谷地区、生态退化严重、植被恢复重建困难的区域大面积种植麻疯树,不仅加速此类地区的植被恢复,还有利于改善相关流域植被状况、防止水土流失,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云南麻疯树生物质资源是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的优良种类,生态价值高,其产出的生物质林产品经济效益好。采用先进的榨油技术制取原料油,得到种壳、原料油和饼粕,副产品种壳是优质的活性炭原料,饼粕进行简单处理后可作为优质蛋白饲料或肥料,对饼粕进一步深加工还可得到药用价值很高的毒蛋白;对原料油进行精加工的同时可得到价值很高的医用甘油。因此。在生态退化严重、植被恢复重建困难区种植麻疯树,尤为重要,其对生态恢复,保持水土,防止沙化,确保库区、堤坝安全,减少灾害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四川、云南等地正在大面积人工种植,主要是采用种子育苗种植和扦插种植2种种植方式。种子育苗种植方式较为经济、适用,但一直以来,种子苗种植仅停留在经验和与其他植物参考的层面上,没有一个标准的技术指导,种植成活率很不一致。为此,本研究提出麻疯树实生苗规范种植、管护技术,以提高种植成活率和造林质量。

    2种植技术

    2.1确定株行距株行距为2.5m×3m。

    2.2挖塘规格及方法挖塘规格:40cm×40cm×40cm;塘底留10cm松土,待种。

    2.3定植方法根据苗的大小安排种植深度,以苗根基部低于塘面5cm为宜,过长的根系可以切除。将苗直立于塘中央,一手扶直苗,一手回填土,回填的土要细碎无杂物。回填土至塘深2/3时,在距苗15cm的周围施入基肥,基肥以1∶2的高效复合肥和钙镁磷肥回合而成,每塘基肥施入量为45~50g。继续回填土至塘平时,用脚踏实,边踏边用双手将苗轻轻向上提拉2~3cm。浇定根水,原则上定植时都要浇定根水,因受条件限制,在土壤潮湿的雨季种植可以不浇水,但种植时的土壤一定要湿度适宜。干旱季节种植必须浇足定根水,必要时还要考虑地膜覆盖保湿。定植完后,鉴于气候的干热,一定要清理塘边的杂草,将塘边或其他地方的小杂草(地上部分)覆盖在已定植的麻疯树苗周围,覆盖至不见表土,以保持土壤湿度,防止表土高温对幼苗的灼伤。

    3管护

    3.1植后管理要加强巡管工作,观察定植后的苗情动态,加强造林区防火工作;防止牲畜践踏和人为破坏。及时进行病虫害监控与防治,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报告,阐述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危害程度,采集代表性标本,送有关专家鉴定并提出防治方法,按照专家提出的防治方案进行防治。

    3.2定植3个月后的管护定植3个月后,要同时进行补苗、修剪整形和除草。

    3.2.1补苗在定植3个月后检查补苗,补苗方法同新种植。

    3.2.2修剪整形对确定已经成活的苗要进行修剪整形,在距地面20cm处,用枝剪刀去除顶上部分,剪口玻璃胶带封口。剪下的枝条可带回作育苗插穗,较大的枝条可直接用于扦插种植(方法同育苗种植)。

    3.2.3除草在苗周围50cm内进行除草,将除下的杂草同样覆盖在苗的周围。

    3.3定植6个月后的管护定植6个月后,要同时进行修剪整形、追肥和除草。

    3.3.1修剪整形在第一次修剪整形的基础上,对新分生的枝条进行二次修剪整形。在距新枝着生10cm处,用枝剪刀去除顶上部分,剪口玻璃胶带封口。剪下的枝条可带回作育苗插穗,较大的枝条可直接用于扦插种植(方法同育苗种植)。

    3.3.2追肥在距苗20cm的周围开3~5cm深的小沟,施入追肥,追肥以1∶2的高效复合肥和钙镁磷肥回合而成,每塘追肥施入量为45~50g。

    3.3.3除草在苗周围1m内进行除草,将除下的杂草同样覆盖在苗的周围。

    3.4定植第二年后的管护定植第二年,分别在3月和6月进行修剪整形、追肥和除草。

    3.4.1修剪整形对分枝少于10枝的,在第二次修剪整形的基础上,对新分生的枝条进行三次修剪整形。在距新枝着生5cm处,用枝剪刀去除顶上部分,剪口玻璃胶带封口。剪下的枝条可带回作育苗插穗,较大的枝条可直接用于扦插种植(方法同育苗种植)。对分枝在12枝以上的,在新分生的枝条基部,按照保留外向型枝条、树形美观、受光充分的原则去除多余的枝条,对交叉、重叠的枝条要进行错位拉伸定型。

    3.4.2追肥在距苗40cm的周围开3~5cm深的小沟,施入追肥。追肥以1∶2的高效复合肥和钙镁磷肥回合而成,每塘追肥施入量为80~100g。

    3.4.3除草在苗周围2m内进行除草,将除下的杂草同样覆盖在苗的周围。

    3.5定植第三年后的管护第三年以后,分别在3月和8月进行修剪整形和追肥。

    3.5.1修剪整形在已经定型,对无花芽和不挂果的枝条顶部5~10cm处去除顶梢,促进分枝和花芽分化。对交叉、重叠的枝条要进行错位拉伸定型。

第9篇:草原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范文

水利工程是一项浩大的土木工程,工程建设涉及道路修建、场地平整、取土采料、大坝基础、岸坡开挖、弃土弃渣堆放、移民安置等项目。具有土石方量巨大、占地范围较广、施工周期较长、弃渣量多、点线布置等特点。例如北京市永定河生态治理工程,河段治理长度M.2km,土方开挖455.6万m3,回填种植土148万m3,绿化面积278万m2,整个工程区域面积达608hm2,充分体现了上述水利工程的各项特点。因此,在土石方量巨大,施工范围广的情况下,水土流失在水利工程中变得不可避免,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水土流失以点状、线状分布

水利工程场内外的施工道路线路长,道路布设多沿江河两岸布置,施工中土石方易滚落至下游,占压植被,甚至滚落入河,破坏沿线植被,形成边坡,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大坝、料场、渣场及生产生活等设施呈点状布设,大坝坝基、岸坡开挖、场地平整、料场开采、弃渣堆弃均将扰动原地貌,破坏占压植被,形成面,引发水土流失。

1.2破坏占压植被,经扰动后增加植被恢复难度

水利工程占用林草地大,工程占地不仅破坏了原有植被,而且改变了其利用现状,而且水利工程中有大量的永久占地,永久占地被硬化或建筑物占压,难以恢复植被,使原有水土保持功能损失。同时,经施工扰动后的地表被压实,且多为土石混合,使土壤肥力下降,增加植被恢复难度。

1.3土石方量大、弃渣多,人为水土流失严重

水利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工程本身会产生大量的土石方挖运。例如北京市通州区运潮减河治理工程,其土方开挖量为303.54万m3,土方回填量为28.42万m3,弃渣量为123.73万m3。大量的土石方挖填、堆弃不仅形成面,为水土流失创造条件,而且松散堆猹体成为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源头。

1.4工程项目多,水土流失形式多样

水利工程项目涉及道路、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回填等众多施工项目,因工程施工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形式多样,主要表现为由水力和重力作用引发的滅蚀、面蚀、沟蚀、山洪侵蚀、崩塌、滑坡,甚至可能引发石洪、泥流。

1.5水土流失重点时段为施工前期

水利工程在“三通一平”等工程施工期为土石方挖填的高峰期,在项目施工的同时,水土保持措施尚未实施或未完全发挥固土保水的功能,地表面,是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几项技术

我国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设主要以工程措施为主,措施布设先是满足主体工程的要求,对不稳定边坡、堆体、场地等扰动区多采用工程治理,导致水土资源保护、生态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防治模式难以满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形成的要求。按照生态修复理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注重保护、转变观念、重视改良、合理配置重建结构。下面通过北京市永定河生态治理工程这一案例,分析几种主要的生态修复方法和措施:

2.1保护表层种植土,确保生态修复植物重建旳土壤资源

土壤是生态修复措施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土壤资源的数量、质量同生态修复的效果密切相关。在水利工程“三通一平”等工程施工时,表层种植土往往同开挖弃渣堆至渣场,或被回填掩埋,因开挖、回填施工具有不可逆转性,在后期迹地生态修复植被重建时,短缺的表层种植土成为重要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植物措施实施的质量,甚至能否实施也是个问题。因此,开展表层种植土收集储存是水利工程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历史悠久,河道经过长时间逐渐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坑,由于坑壁陡峭,大部分卵砾石地表,部分地段分布有杂填土,因此,在河道主体工程施工之前,特别区分了杂填土和原有种植土,将杂填土运弃后,留下了原有种植土,为后期绿化工程做好了准备。

2.2减少生态植被的破坏,维护其原有生态系统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减少对现有生态植被的破坏,维护其有生态系统是最有效的生态修复途径。水利工程施工扰动面大,原地表植被被扰动破坏后,将散失其生态功能,被施工地所取代,不仅造成水土流失,而且增加植被重建难度。水利工程施工虽然在征地红线范围内进行,但并非红线范围内可以随意进行施工扰动。施工中应避开植被良好区,控制施工占地,提高场地重复利用效率》在永定河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工程的三家店水库段属于植被良好的地段,为了避开施工临时占地对现有植被的破坏,于是将施工临时占地往下游移动了800m,同时对土方开挖回填重新平衡,避免因施工临时占地位置变化造成工程投资的增加。

2.3转变治理模式观念,采用新型生态修复技术

边坡遍布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根据所处位置和其重要性多采用喷锚等工程措施防护,此类工程措施虽然保证边坡的永久稳定,但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降水难以渗人,隔离了原边坡的水汽微循环系统,生态系统难以自我恢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喷混凝土、植生槽等新型技术巳成为开发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永定河河道生态治理采用了新型的护岸材料,主要以连柴柳枝与各种柔性护岸相互结合,柳枝可用作护岸中的栅栏、筑堤的材料,也可以当作附生海苔的材料使用,这些枝条也被称作“柳木"或“枝柴”,可形成连柴栅栏植物护岸的形式。加工连柴栅栏需要长度约为1.5?3.0m、直径10?25mm的枝条,并需要应用活木桩(长度约为0.8m)、死木桩(长度约为0.7?0.9m)和粗麻绳若干(直径5?30mm)对连柴栅栏进行锚固。这种新型的生态护岸,可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换,滞洪补枯、调节水位,恢复河中动植物的生长,利用动植物自身的功能净化水体。这种护岸既能稳定河床,又能种植芦苇、菖蒲、鸢尾等高等级的水生植物和水柳等根系较为发达的树种等水边植物,形成自然的水陆过渡带,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从而更好地形成河流生物链,同时,水边植物可以削减波浪对河道冲刷影响。

2.4综合恢复,重视土壤改良和植物配置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设中,人工植物措施类型和植物物种单一,缺乏多样性,同时,土地经施工扰动后,土壤板结,肥力降低,有机质减少,直接恢复植被将影响其生长效果,以至植被恢复后生态效益低下,易退化。如在水利工程网格梁植草护坡施工时,在网格梁完成施工后,未经土壤改良便散播单一草籽,其边坡生态效果极差。因此,实际施工中,应在网格梁内先进行除杂整治,然后覆盖种植土30?40cm,选择狗牙根、紫花苜蓿、三角梅、黄花槐等进行草、灌配置,效果会非常好。要注意的是,在植被重建前,应对施工迹地进行除杂清理,所有植物根系、种籽需建植在肥沃的种植土上,以保证植物生长效果。

2.5用于水利工程生态修复的植物物种

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植物物种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植物物种应适合项目区的自然环境,同当地物种不互克;耐贫瘠、耐干旱、抗逆;速生、管理粗放,应优先考虑能固氮的物种;生态效益明显,兼具景观观赏性;在不同区域的建植时,应考虑植物根系对工程的影响。永定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是形成以溪流湿地为主的生态景观带,故此在地被植物材质的选择上,主要选择了适合沙质土壤条件的地被植物,如紫花地丁、二月兰、麦冬等,这些地被具有耐瘠薄、生命力强等多种特点,便于后斯粗放式的养护管理。在植物材质的应用上,以混播为主,打造大色块的大地景观效果,形成单一色调,多种材质。同时,将河道根据三年一遇洪水线划分成多个区域,根据植物的特点合理布置,力求体现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护坡覆土较厚,土壤条件干燥,故此以各种旱生草本组合搭配灌木,形成大面积单一色块的地被植物效果。三年一遇洪水线以上覆土相对较厚,且离水面有一定的距离,相对来说比较干旱,故此种植主要以灌乔为主。乔灌下较阴处,种植耐阴的单一品种,如麦冬、二月兰、白三叶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种植各种旱生草本组合,形成缀花草坪。三年一遇洪水线以内土壤条件比较湿润,种植以各种湿生组合为主,局部种植单一开花植物品种,如马蔺、鸢尾、花叶芒等。湿生组合以开红花植物为主,主要为红蓼、红花酔架草、沼生柳叶菜按2:1:1的比例混播。湖岸线高程1.5m内搭配多种挺水及浮水植物,丰富水面景观,形成了门城湖、莲石湖、宛平湖、晓月湖等几个重要湖面景观。主要的植物品种有荷花、荇菜、再力花、梭鱼草、凤眼莲等。

3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