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琴文化范文

古琴文化精选(九篇)

古琴文化

第1篇:古琴文化范文

古琴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千百年来一直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位列“琴棋书画”之首。相传王母娘娘在天宫瑶池宴请诸神演奏而得“瑶琴”的美名。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是中国古代文人引以为傲的四项技能,也是四种艺术。其中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历代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更是其自我陶冶的一种雅好。古琴虽然很少在公众场合演奏,现代人对它的了解十分有限,但是古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多彩性,其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琴的琴体结构本身,文化内涵积淀厚重

中国古琴的形制,大约在汉魏时期就基本固定下来(七弦琴)并一直延续至今。古琴由桐木和梓木所制,由来颇有典故,最早的古琴为何人所制,传说不一,一说为神农所制,一说为伏羲所制。始为五根弦,名五弦琴,古代典籍有“舜以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的记载。至周,文王拘里七载,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把,青幽哀怨,谓之文弦;后武王伐纣,为鼓舞士气又添弦一根,谓之武玄,从此而成七弦。古琴依人身凤形而制,独木而成,其结构富有分寸讲究。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为扁平的狭长体。琴身要求底用梓木,面用桐木,底平面穹,中空。底面有两个共鸣孔凤沼、龙池各有所讲,凤沼,取凤凰来仪、沐浴自如之义;龙池,龙为变化之物,潜于深池,迹虽隐而声自出。琴面呈拱弧形,代表天;琴底平,则代表地,象征古代的天圆地方说。额宽腰窄象征尊卑之别。琴身全长3尺6寸5分,象征一年有365天。琴身外侧有13颗圆点,被称做“徽”,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泛音和按音,象征一年有12个月,中间第七徽象征闰月。琴肩下面的凤翅处,最宽的部分为8寸,象征一年有8大节气。凤腰为琴身最窄的部分,宽4寸,象征每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琴身厚为2寸,象征着阴阳二义。琴原为五弦,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外合金木水火土,内合宫商角徵羽。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从古琴独特的形制、结构及发展历史来看,古琴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而在于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个弹琴者最终的归宿,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像古琴这样本身蕴涵着这么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神韵,即富有教化人伦的深意,在古今中外的乐器中,是绝无仅有的。

古琴的弹奏讲究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文化素养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古人亦说古琴“难学、易忘,不中听”,“琴到无人听时工”。其实正因为古琴音乐属于淡静、虚静、深静、幽静、恬静等静态的美,这也是为什么古琴最适宜于夜阑人静时弹奏,因为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与琴乐的风格和它追求的意境配合,这就是古琴音乐艺术所讲的“琴道”。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其文化修养品位与思想境界的象征。众所周知,春秋时期,大圣人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周游列国,还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留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月不知肉味”痴“琴”的佳话;战国时期的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美谈;“三国”时孔明巧施空城计,操琴退司马十万大军的故事;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在他的名篇《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恬静淡泊的境界。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中足以显示古琴善通灵性,操琴者须深谙琴道,修有琴德方可为之,因此,自古以来,琴家往往都操守“五不弹”之原则:其一,疾风甚雨不弹,疾风声枯,甚雨音拙,所以不弹。其二,于尘市不弹。尘市喧闹,嘈杂不静,俗气又重,与琴文化精神相违。其三,对俗子不弹。市井粗俗之人,不解雅趣,不识风情,难体琴道之妙,自然不为知音。其四,不坐不弹。操琴须气定神闲,不可有浮躁之气。故琴家不能立而弹琴。其五,衣冠不整不弹。琴家操琴时,须洁净身心而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如《红楼梦》第八十六回中写道:“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仪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身心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

操琴通乐是古代君子修养的最高境界,人与乐合一共同显现出一种平和敦厚的风范。尤其在孔子时代,琴乐不仅仅是君子个人的修身之乐,更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如《诗经・关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中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都反映了琴和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于琴乐之中,孔子听到了文王圣德之声,师旷听出了商纣亡国之音。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中国千年“礼乐治国”的正统思想和文化。古琴伴随着人民的生活,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千古传诵的故事。

古琴具备一套完整的弹奏风格审美准则,其审美价值和艺术追求与中国哲学两大支柱――儒家与道家的功能观相辅相成

由于古琴独特的形制结构,使之形成其独特的音色和韵味:古朴、典雅、深沉蕴藉、飘逸潇洒、余韵悠长,再加上古琴嘹亮深厚、声如洪钟的散音,透明如珠的泛音,柔和如歌的按滑音三种音色的变化对比,以及吟、猱、绰、注等指法的综合运用,更加丰富了古琴音乐的表现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追求。古琴音量虽然不大,但却颇有君子谦和之风,其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古淡的、典雅的美,不求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洒脱的气度,它往往与诗歌密不可分,古诗词一般都能弦而歌之,韵律和顿挫是完全统一的。琴乐又讲求韵味,虚实相生,讲求弦外之音,从中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来。这又和绘画的审美追求是统一的。诗歌、琴乐、绘画虽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却有着共同的美的追求,在古琴那里,审美追求和道德追求融为一体了。由于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而道家主张“自然”、“希声”,是为了生命的修养在安静心态中获得安宁。回归自然的本质得道生长,儒家主张“中和”、“乐仁统一”,是为了人伦教化;在“和”、“静”的不偏不颇的愉悦心态中得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和谐与升华。儒道两家的音乐观都强调音乐心理的静态,《乐记》指出:“乐由中出,故静,礼由外出,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静”是自然安静,生于人之根本天性,即“乐由中出”。此处所谓“中”道家视为“赤子(或婴孩)”之“性”。由此种自然天性中流出的音,自然有宁静的特性,人受此音乐艺术洗礼和熏陶,就会向宁静、纯朴而无欲、无妄的人生境界升华。此种音乐艺术,就是顺天地之律、成万物之性的至高艺术。故“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简、易生于静,又成于静,简易至极,至于无声之乐。儒家的“乐以载道”与道家的“通神养生”的音乐观,对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的发展都有深刻影响。

源远流长的古琴艺术,在音乐历史的长河中,历尽人间沧桑,朝代兴亡。因其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神韵,时至今日依然吸引着芸芸众生追之操之;又因其超凡脱俗、孤芳自赏,更显得曲高和寡,不能像围棋、书法、绘画那样普及。昔日的辉煌如今几近灰飞烟灭,正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感喟:“月色满轩白,琴声亦夜阑。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随自爱,今人多不弹。为君投此曲,所觅知音难。”面对古琴艺术的每况愈下,发掘研究、继承光大古琴音乐艺术也是责无旁贷,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应高度关注这“大音希声”,努力寻觅和培养古琴制作和曲谱研究人才,使这一古老的、优秀的民族文化重新绽放光彩。

第2篇:古琴文化范文

【关键词】古琴 非遗 保护

古琴,即中国古人所称的“琴”,也有人以名琴代指,例如绿绮、蕉尾等。古琴音乐是中国古代雅乐和雅文化的代表,深受古人尤其是士人们的喜爱。中国古琴艺术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对于古琴艺术的保护应当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原则,而鉴于古琴艺术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保护。

一、保持原真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琴音乐是雅乐,历朝皇家和贵族朝会、祭祀、举行典礼时无不用到。“琴”多次出现在《诗经》中,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①,“琴瑟在御,莫不静好”②,至少在春秋时期,古琴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乐器。随着历史的发展,弹奏古琴逐渐成了古代士人必须具备之能以资修养,并位列“琴、棋、书、画”之首。士人们把琴作为修心的“圣器”,视古琴音乐为“正音”,古琴音乐寄寓了中国士人的正统思想,古琴音乐是一种是原生文化,是“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的、未经任何刻意干预、修改过的传统文化……它保留有大量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信息”③。

古琴音乐的琴谱为减字谱,将指法名称与弦、徽位相结合,以 为例,弹奏时左手大指按住六弦七徽处,右手食指挑六弦。图1是琴曲《平沙落雁》的部分曲谱,和现代所常用的五线谱和简字谱都不同,减字谱中没有表示音长时值的符号,现代琴人为了传承古琴艺术,把西方记谱方法用于古琴记谱,的确方便了艺术的传承,但是同时也导致古琴音乐渐渐失去原貌。例如,《酒狂》原本有很多版本,不同的琴人根据对琴曲的理解弹奏出自己的风格,但以现代记谱法传承的结果是,所有人演奏的《酒狂》都是一样的,不仅失了古琴音乐的原貌,还抹杀了它的多样性,这就得不偿失了。

二、鼓励独特性

古琴艺术的独特性除了表现在它有专用的记谱方法外,还表现在它的演奏和欣赏。弹过古琴的人都知道,古琴音乐讲究声韵的结合和气韵生动,华丽深情、悦耳激昂的琴曲本就很少,如《酒狂》《广陵散》之类并不为琴人推崇,琴人弹奏《酒狂》只为备其一格,《广陵散》失传是因为它杀伐之音太重。

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人类极为重要,古琴艺术的多样性对于传承者也同样重要,近几年很多琴人为保护古琴音乐,从《秋风词》《酒狂》入手教学习者,把减字谱固定为简字谱或者五线谱,究其原因,无非是这一类曲子接近现代音乐,流利中听,符合大众口味,改成现代记谱法能更便利地传授琴曲。只是这样做有一个隐患,易导致古琴音乐失去独特性。中国古琴的音乐品格是清、和、淡、雅,寄寓着文人的风凌傲骨和高士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一味追求乐曲的好听恰恰会背离古琴艺术,岂不闻有琴人说,若嫌琴音不华丽,可以去弹筝,若嫌琴曲不婉转,可以去跳舞。古琴史上也从不认为两人演奏不同的《秋江夜泊》,其中一个人是错的,而把琴谱固定为五线谱之后,所有人的依谱演奏就没什么不同了。

三、坚持活态保护

现今存见年代最久的琴谱是南北朝的《碣石调幽兰》,从南北朝至清代琴谱不下百余种,琴曲3000余首,遗存大量关于琴制、琴艺、琴家、琴论的文献。然而,“判断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技艺是否流传了下去,所依凭的不是看它保留有多少文物,而是历史上所创造的那些技术和技艺能否以活态的形式完整地传承下来”④。

保护古琴艺术并非是把传世的古琴和琴谱收藏起来,定期展览出来,也并非是灌制成千上万的唱片发到每个中国人手中,普及古琴音乐,而应该采取活态保护的方法。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受西方音乐影响的中国新音乐逐渐形成音乐文化的主流,古琴音乐在主流音乐语境中显得格格不入,虽如此,仍有不少琴人主动传承这一艺术。对于古琴艺术来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护并传承老琴人的琴艺和琴曲,避免人去艺亡的遗憾。另一方面便是遵循古琴音乐的规律,先继承后创新。

古琴艺术的传承应该走原来的路,老琴家怎么教,新琴人就怎么学,忌学了一点皮毛就追求创新,更不能因为它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传承方法上勉强和国际接轨。在现代音乐的影响下,不免会有一部分人在演奏古琴时追求跌宕起伏的旋律,用现代音乐的模式处理琴曲,这并不是古琴音乐的现代化或古琴艺术的创新,这种做法会使得很多琴曲走了样变了味儿,会导致古琴艺术的变异甚至消亡。

四、注重整体保护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仅应该保护非遗项目本身,还应全方位保护非遗项目的生存空间。古琴艺术不单指古琴的演奏,还包括各琴派的传承人、古琴技法、古代琴谱、斫琴法式、琴学研究等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极为丰富的内容,忽略了哪一个方面,都无法实现有效传承。

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生活习惯不同、性格气质也有差别,古琴流派的划分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例如,唐朝的时候有蜀吴两大琴派,蜀地琴人往往弹奏出激浪奔腾、激流勇进的意味,而吴声尚清婉,如同长江流水一般,绵延不断、逐渐消失。到了明清,古琴流派就很多了,广陵派、浙派、川派、中州派、诸城派、闽派、虞山派、金陵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在保护古琴艺术的过程中不能厚此薄彼,以某一流行琴派为标准,其他琴派依例而行,只要这一琴学流派有传承的价值,就应进行保护。

古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华夏的文化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也包括对其生存环境的整体保护。古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还有赖于传统文化的提倡,古琴艺术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演奏技法和制琴工艺,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和文人精神,如果传承古琴艺术的人没有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脱离了古琴艺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他所学到的技法只能徒具其形。

注释:

①②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2,109.

第3篇:古琴文化范文

[关键词]琴 文人古琴家 蔡氏父女 嵇康

琴在中国是一件历史悠久的弹弦乐器,现在称为古琴或七弦琴。相传它最早是伏曦所制。古琴从诞生之日就与人类形影不离,就如同一位最亲密的朋友。而自古以来,古琴就是君子、文人雅客爱逾性命的一件乐器。顾况在《王氏文陵散记》说道:“众乐,琴之姬妾也。”在嵇康的《琴赋》中我们也看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说法。可见我国古代的文人对琴的评价是极高的。琴在他们心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这也是出现了“古琴文化”的一个原因。

古往今来,人们对琴的评价都非常之高,琴仿佛就像一种品格,一种高尚情怀的象征。文人雅士们将它作为寄托情怀的工具,在弹奏琴时,将自己内心世界最深处的情怀与思想铺开在琴弦之上,琴音的高低起伏,低回宛转仿佛就是内心世界的情绪起伏一样。在中国古代漫长的文化历史中,有许多都是我们深感熟悉的著名人士。琴在古代曾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一个必修课,在古代,有着“琴音调而天下治”的说法。琴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浸透了古往今来创作者和演奏家们留下的智慧和理念,它的进步和发展同精神知音密切相关。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所熟悉,是一段永久流传的佳话,琴的故事总是伴随这一些让人掩卷叹息的故事,也因为这样,在我们所必须提及的古代琴家中,文人成为了其中庞大的构成部分。

首先要提到的是孔子,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几千年的思想精髓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教育着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可是他身为一位擅长演奏古琴的音乐家却鲜为人知。孔子流传至今的琴曲有《敏操》,《猗立操》,《陬操》等等,其中《陬操》是为了纪念两位被赵简子杀害的大夫而作的,这位伟大的人留给世人的琴曲数量很少,但不可否认他仍然是最早的古琴演奏文人之一。

为我们所熟悉的蔡氏父女是擅长古琴演奏的两父女,东汉末年的蔡邕以及他的女儿蔡琰。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也通晓音律,精通古琴,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他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的十二年间,创作了中国古琴史上最著名的蔡氏五弄,即《游春》,《绿水》,《幽思》,《坐愁》,《秋思》,今日现存的《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等琴曲都传为蔡邕的作品,蔡邕还著有《琴操》,被称为“中国早期最丰富的重要琴学文献”,内容大都是首先阐述琴的形制和作用,再为琴曲的解题和歌词,颇多故事,史料丰富。蔡邕是身为文学家,又身为一个古琴家的典型例子。他的女儿蔡琰,即我们所熟悉的蔡文姬,更是个千古传诵的才女,她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音乐,书法,绘画方面颇有造诣,在天文,数术,辞章,文史方面无不精通。她是三国时期著名女诗人、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蔡文姬自幼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蔡文姬生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年代,一生命运坎坷,颠沛流离,饱尝人间辛酸。兴平二年(195),她被作为礼品献给匈奴左贤王,在风沙滚滚的塞外边境生活了十二年,直到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统一中原之时,得知她的下落,才遣使者以金璧赎还。回到南朝后蔡文姬振作精神,将昔日为一般人所难以承受的痛苦经历,写成了著名的《悲愤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她又自编曲写词,依照胡笳的音乐风格在古琴上弹唱出千古不朽的《胡笳十八拍》。这是一曲是感人肺腑的绝唱,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赞誉说:“无论在形式上或者内容上,那种不羁而雄浑的气魄,滚滚怒涛一样不可遏止的悲愤,绞肠滴血般的痛苦,决不是六朝人乃至隋唐人所能企及。”“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喷发着熔岩的火山,那是用整个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叫,我坚信那一定是蔡文姬的所作,没有那种经历的人,写不出那样的文字来。”在中国古代音乐历史中,《胡笳十八拍》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既是文人又身为古琴音乐家的人,在古代的例子还有很多。除了以上提及的几位外,还有一位著名人物,他就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嵇康,字叔夜,本姓奚,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三国时魏末著名的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写的《声无哀乐论》、《难自然好学论》、《太师箴》、《明胆论》、《释私论》、《养生论》千秋相传,并且他弹得一手好琴,倍受人们关注。史称的魏晋名士那种清风明月的胸怀和仙风道骨的风采,在嵇康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嵇康好老庄学说,生性放荡不羁,而他最擅长的一首琴曲,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广陵散》,据说嵇康由于生性耿直而遭到奸人陷害,被勒令斩首,在临刑前,他要求抚琴一曲《广陵散》,寄托无限哀思,这首寄托了嵇康心中无限情感,伴随他走完最后生命旅程的琴曲《广陵散》成为了当时黑暗统治的历史见证,也因此负有盛名,使后人不胜唏嘘,惆怅!

第4篇:古琴文化范文

龚一老师让我每天放学后去他家练一个小时的琴,他总会在一旁耐心地倾听与讲解,当时老师家只有9个平米,琴桌是一台老式缝纫机,也是饭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一年。在我的印象中,他好像就没有对我发过脾气。

后来1979年我小学毕业,正赶上结束后上海音乐学院重新招生,父母就想让我报考附中的古琴专业。当时附中还没有古琴专业,由于我顺利考进去了,校方才认真考虑开设古琴专业。龚老师也为此给院方写了一封信,阐述了开设古琴专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终,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终于决定录取我并正式开设古琴专业。从此以后,一学又是十年,直到大学本科毕业。龚老师精心地培养和教育我,还安排我与已故古琴泰斗张子谦先生学习。

1989年我大学毕业后,决定赴法进修西方古典音乐。临走时,龚老师把他刚刚收藏到的一张名为“养和”的清朝琴送给了我。在法国旅居的日子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西方的文化和体验,也让我可以回头审视古琴。当时,我先后学习钢琴、作曲和指挥,也继续着自己的古琴音乐之旅。我在欧洲举办个人古琴独奏音乐会,也和一些作曲家尝试着用一些西方音乐的表现形式与古琴艺术相结合,尝试演奏古琴协奏曲。我在西方音乐的严谨中,领悟到中国音乐的意象之美和自由魅力;从西方音乐的铺陈中,窥见了中国音乐的留白之美。同时,在法国的生活也使我的音乐意识发生了变化,我会站在世界的角度去看这件乐器,觉得以前总是谈古人怎么弹有点不对,因为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大师的崇拜会让我们对自己信心不足。

2003年,我回到祖国,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攻读硕士学位。我一直坚持相信,要想使古琴悠久的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就要为其注入新鲜血液、时代的元素。比如原来古琴原来是文人雅士独自或在朋友之间弹奏的,现在我把它搬到公众面前公开演出,因为琴声是轻的,所以它的演出比交响乐的难度要大得多。

比较特别的一次演出应该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当时是第一次在8万人的现场演奏。作为奥运会第一个节目的第一声,让全世界第一次同时聆听中国古琴音乐文化,就是想通过古琴来拉开中国文化复兴的序幕。

古琴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它其实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艺术的综合结晶。而人们对这种音乐的渴望是一种必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它能让人的心平和、安宁。古琴文化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主要受儒家中正平和、温柔敦厚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思想的影响,音乐风格倾向于静态、含蓄、和雅、清淡的美。琴境的最高追求就是以最少的声音物质来表现最丰富的精神内涵,即琴意得之于弦外,言有尽而意无穷。我每次弹奏古琴之前,都需要让自己进入寂静状态,这种音乐是需要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氛围,就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种感觉。音乐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东西,它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

第5篇:古琴文化范文

2013年6月8日,中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同时也是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第十个年头,一场由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等主办的“古琴雅集”活动在上海吴中路的“二一会馆”举行。

活动现场,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古琴演奏家杨致俭先生为听众演奏了古琴与钢琴协奏曲《流水》、《梅花三弄》、《酒狂》,琴箫合奏《平沙落雁》,以及古琴独奏曲《阳关三叠》等经典曲目,展示了东方“圣人之器”与西方乐器之王钢琴的对话与合作。

会后,就古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对古琴作为艺术门类参与市场化运营的探索等问题,杨致俭会长接受了《张江新经济》杂志的专访。

圣人之器

古琴,亦称瑶琴、七弦琴,是现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成熟的、活着的艺术。它在中国古代是文人贵族的艺术,有着至高无上的音乐地位,位列传统文化“琴棋书画”之首。

历史上,孔子、蔡邕、诸葛亮、嵇康、陶渊明、白居易、坡、欧阳修等都以弹琴名世;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等,皆为千古美谈。

杨会长介绍,关于古琴可以用两个“三千”来描述:一是古琴有三千年历史。《礼记》曰:“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可见,古琴最初为五根弦。周代时,文王加一弦,武王又加一弦。至东汉时期,古琴七根弦、十三个徽的形制已基本稳定,且一直延续至今。

二是古琴流传至今,遗存了三千多首曲谱,如《流水》、《幽兰》、《广陵散》、《离骚》、《阳春》、《胡笳十八拍》等。正是有了这三千多首琴曲,让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轨迹。

“古人认为琴为‘圣人之器’,所有乐器中,只有古琴有‘琴道’之称。”杨致俭表示。

圣器蒙尘

作为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以及审美高度的艺术,古琴有着几乎和中华文明史一样长的悠久历史,它曾有着“户户必有,人人会弹”的辉煌,也曾遭遇“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尴尬之境。

古琴的衰微始于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随着当时国势飘摇,文人士大夫优裕的生活逐渐丧失,宫廷专职琴人少而又少。特别是清室,与明室琴风盛行不同,皇族不习琴,所藏的古琴仅视为古董,宫廷琴艺基本停滞。

清朝末年,废止科举制度,文人入仕无望,琴的保存和发展大受影响。在《红楼梦》、《聊斋》等清代文学作品中都可寻到琴的衰败痕迹。加之战乱和社会形态的变迁以及自身的局限,古琴艺术一度濒于失传的危机,而且战乱频繁,大量传世名琴、琴谱被毁于战火,琴家更是流离失所。

封建统治被后,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了中国后,一时间人们忙于接受新鲜而完全不同的文化,古琴文化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成为“旧的文化”而遭受冷落。十年“”让古琴文化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一些古琴名家被批斗,传世的名琴被损毁,大量珍贵的传世琴谱付之一炬,以至于此后的几十年里,古琴文化一直处于最低谷。

“近现代的战乱和变迁使得文化长期处在礼崩乐坏的状态之中,建国初期能演奏古琴的人数不足百人,懂得制作古琴者更是凤毛麟角。”杨会长忆及圣器蒙尘唏嘘不已。

重见天日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切呼唤中,经济复兴的同时,文化复兴也迎来了宝贵的契机,濒临失传的古琴重获生机。古琴之于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越来越为文化界人士认同,并得到国际社会的看好。

1977年,美国宇航局向太空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向外层空间可能存在的生命体介绍地球的概况,所用方式包括语言和文字,其中代表中国音乐的就是古琴曲《流水》。

2003年,古琴继昆曲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入围世界级“非遗”名录的项目。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故宫所藏千年唐琴——太古遗音用深邃悠远的妙音将一幅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琴弦波动间向世人展现出中国文化底蕴的源远流长。

古琴名家传人逐渐受到关注,在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演出增多,向人们宣传了古琴文化;许多琴馆兴起,招收学生学习古琴和古琴文化。古琴文化又开始出现升温向上的趋势。10年来,高校中的古琴社团已达100余个,同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能够弹奏者数目相当。

2011年1月28日,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获批设立,主管单位为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古琴文化之传承、保护和发展为目的的基金会。

基金会理事会成员由李祥霆、唐健垣、杨青、赵家珍、杨致俭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荣誉会长、秘书长、副会长等诸多古琴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构成。由杨致俭先生担任第一任理事长。基金会本着传承、传播与保护古琴文化的宗旨,成立以来开展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不断扩大公众影响力。

市场魔力

除了上述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改变古琴命运的还有市场的魔力。拍卖市场,古琴成为近年来一个越来越热门的板块。十年前一把清代古琴几千元,如今几万、几十万元还难觅精品。

一张王世襄的旧藏唐代“大圣遗音”琴,2003年现身拍场时以891万元创造了当时古琴拍卖的世界纪录,2011年再次现身时以1.15亿元成交,7年上涨13倍。同年,一张乾隆皇帝亲笔题名“松石间意”的宋徽宗御制古琴在北京拍卖会上以1.4亿元成交,创下世界乐器拍卖纪录。

第6篇:古琴文化范文

——田青

「中国传统音乐不是一个狭隘的、全封闭的文化系统。它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融合和变异片延续着艺术生命的 同时,它又穿过无数岩石与坚冰的封锁,经历过种种失传威胁,才得以流传至今。 ——黄翔鹏

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是90年代起知识界对民族群体身份关注的凸显,也是现代民族国家运用权力技术的表现之一。2000年,扬州用古琴的演出接待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先生。2002年,民间古琴界发生的另一件事情是广陵派民间古琴大师刘少椿先生的唱片首发式暨纪念会。传统意义上的古琴的陈列空间仅在文人琴斋书阁等私人场域,但现在却来到了民族-国家最高政治权威的体现场域——人民大会堂,这对古琴艺术而言,是民族-国家赋予它文化地位的侧显。“为领导人弹琴”、“人民大会堂举办古琴家纪念会”这些“世俗仪式”赋予了古琴艺术前所未有的社会资源。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为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成功是古琴艺术真正获得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关注的一个重要契机。古琴文化之所以被国家定义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无外乎其特具的两种特质: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弹拨乐器,另外,它代表了“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最有资格代表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音乐文化大使形象。民族-国家寄希望于系列本土艺术文化资源,能在世界文化领域的排行榜上占一席之地。通过古典音乐的悠久历史来见证本国的文明程度,迂回地表述民族-国家在文化纬度上雄厚的国力——这样,传统艺术也在官方的反复指涉中扮演出政治形象。

国务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对古琴音乐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对古琴音乐传承人的保护。保护他们在传统古琴音乐文化生态根基上的原生性传承,并通过各种创造性的传承途径和手段使古琴能够继续发展。

但外来文明导致的审美方式改变、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式微、传统文人阶层的消亡,以及由自娱自赏的生活艺术向舞台艺术的转变等诸种因素,使得古琴音乐在当今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压力。

“大众化”还是“化大众”?

“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提倡学习西方,引进西方音乐,以西方音乐为参照体系,从音乐技术和音乐思维上改良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造成了近代中国音乐被西乐同化的现象,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整理、研究、学习,相对较为滞后。西方音乐教育制度的移入,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促使古琴开始丧失作为文人提高文化素养及自娱自乐的功能,并迫使它从自娱自赏的生活艺术向舞台艺术的转变,形成了“艺术化”、“表演化”的新发展趋向。

有专家认为:如果失掉古琴的本质精华而迎合观众的习惯,为求舞台演奏效果而失却古琴静美清雅的本性以及涵养品性,那么古琴的形式虽在,但它其实是死掉了。也有专家对此论点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如果不走向舞台,不走向观众,古琴就无法生存下去。古琴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化为一种娱人的乐器。

另一方面从2001年起,文化部授权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进行民乐考级,古琴也被列人民族乐器考级项目之一。古琴考级制度也招致了不少传统古琴家的反对,他们认为“自古以来古琴的传承靠的是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古琴是修身养性的东西,文人之间讲究的是以琴会友,讲的是交流,没有高低之分,无所谓技巧,无所谓音乐。古琴本就生存于民间,音乐厅扩音器里传出的是‘走味’的琴声。”再者,音乐院校设立古琴专业,确实也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古琴演奏者,但院校里实施的西方教育体系,使这一批演奏者具有较扎实的演奏技术,但很明显,第二、三代传人对于传统的艺术意境的体会与审美的理解已与第一代传人有较大的距离。

雅还是俗?

无独有偶的是古琴作为一种高雅音乐,自古以来都盛行在文人阶层,局限在小圈子里,至今仍不普及,为此政府和音乐界已采取了一些普及措施,如在上海、北京两地民族乐团设立古琴席位,曾经参与乐队,但考虑到古琴独特的韵味在合奏中实际演奏效果不明显,以及它的小音量,所以古琴其实很少参与乐队,近来也被迫取消。

创新还是复古?

据查阜西的考证,古琴曲的传承历史说明,除了南宋郭楚望创作的《潇湘水云》和清初庄蝶庵创作的《梧叶舞秋风》之外,其余作品都没有作者可考。这固然是因为中国古代缺乏版权意识,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古代琴家并不在意个人的独立创作。

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古琴人开始走向创新之路,虽然琴界仍然有很多人对他们保持怀疑态度。如成公亮、吴文光在用不同的方式打谱或者创作新曲,李祥霆通过传统古琴的程式,做即兴主题音乐,赵家珍尝试把古琴放进电影配乐,与其他的民乐乐器或者交响乐进行合奏,杨青尝试把近现代歌曲编成古琴谱演奏,巫娜联合了窦唯把古琴引入电子、摇滚和氛围音乐的实验。

古琴的衰微还有自身的一些原因。有琴家指出,古琴之不能发扬光大,原因在于“难学、易忘、不中听”。旧式文人群体消失,使得古琴音乐失去文人士大夫这一依托背景,古琴的生存环境日趋艰难。如今,古琴音乐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振兴和繁荣的表象,但仅有这种量化的普及,如此下去,学琴的人虽越来越多,但古琴失去的却是它的传统和精神。古琴作为古代文人精神的象征,与其探讨古琴的复兴不如探讨文人精神的重建。

现代商业和非物质遗产各有自己的发展条件、追求目标和生存价值。两者的结合实际上包含了内在的矛盾。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挑战面前,无形文化需要花钱、甚至赔钱才能加以保护和发展,它们关注自身的精神内涵和功能。理想的方法,似乎应当是先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传统加以研究保存,然后再拿去做商业资源。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无形文化总是在毫无精神准备的情况下,被动的、带有强制性地被商业掠夺做了资源。这样,许多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就被扭曲、做假、破坏。

《高山流水何处寻》

千年的琴千年的曲

平沙落雁又起伏

又起伏渔樵问答倾诉

七弦瑶琴洒一路

洒一路乐谱

绿绮琴弹凤求凰曲

千古美传逐成姻缘

逐成姻缘

夕阳萧鼓一片新绿

阳春白雪不在不在独舞

千年的琴千年的曲

高山流水何处寻何处寻

铮铮傲骨聂政魂

从容嵇康魂凝固魂凝固

第7篇:古琴文化范文

日前,“桐雨茗烟两省三地古琴交流演奏会”在哈尔滨市举办,来自长春、吉林和哈尔滨的古琴演奏家和爱好者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走近古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的妙不可言的心音。

无功利色彩 只为怡情养性

“桐雨茗烟两省三地古琴交流演奏会”是在哈尔滨市黄河路的一家茶庄举行的。两架古琴静静地安放在那里,在茶香缭绕中,省实验中学高二学生赵子天首先走上前来,轻抚古琴,演奏了一曲《梅花三弄》,曲子如泣如诉,时间似乎在音乐中慢了下来。

赵子天说,他中考后到扬州旅行,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了古琴演奏,于是便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到哈尔滨后,他在龙江琴社学习了一年半,已经可以弹奏《忆故人》《梅花三弄》《孔子读易》等几首曲子。赵子天说,学习古琴的人都是从心里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古琴完全是出于爱好,没有功利色彩。弹奏古琴能让人的心静下来,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哈师大文学院古代文学教师、慕雪琴社指导教师刘斌说,2003年对古琴来说是新生之日,那一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古琴经历了10年的兴盛,尤其是2008年,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弹奏古琴的恢宏场面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古琴。

刘斌介绍,哈师大文学院的慕雪琴社从2010年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名学生学会了弹奏古琴,现在每周三下午都有琴社活动,学生们学习古琴的热情非常高。

乐器“活化石” 琴价逐年走高

在这次演奏会上,琴音悠悠,茶香袅袅,文人雅士抚琴弹奏,颇似一幅现代文人雅集图。

长春丝庐琴馆馆长张海鹏说,我们在古籍中见到的“琴”,都是专指古琴这种乐器,在古代诗词、小说、戏曲、绘画等中都能看到关于它的大量描写,如《诗经》中提到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等。古琴用料讲究,制作周期长,名家的琴一年或者几年才能制作一张。现在,国家重视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导致“原材料”涨价。就拿制琴名家马维衡的琴来说,四五年前也就四五万元一架,现在要二十几万元一架。因为一架古琴不是几年的寿命,而是几百年的寿命。这也是古琴价格看涨的原因。

据记载,历代流传下来的琴曲约有三千余首,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通过琴曲演奏流传至今不衰,如有关孔子学琴的《文王操》、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嵇康临刑弹奏的《广陵散》,还有代表文人不屈傲骨的《梅花三弄》等。

古琴难学 影视作品中常出错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黑龙江省已有400余名古琴痴迷者,除哈尔滨之外,大庆、齐齐哈尔、鸡西等地都有古琴爱好者,哈尔滨能弹古琴者约有200多人。这些古琴爱好者或者是师徒间相授,或者是朋友间切磋,或是通过网络自学。此外,在从事古琴宣传、教学的组织中,影响较大的有三家:龙江琴社、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慕雪琴社、哈尔滨市兴华小学。古琴属于小众艺术,这是因为其一是“曲高和寡”,了解的人、懂得欣赏的人不多;其二是教师稀缺,目前黑龙江省无一专业院校毕业的古琴教师;其三是各地琴人分散,相互交流困难,影响了古琴的传播。

刘斌对记者说,虽然古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乐器,但是现在很多的影视剧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古琴的错误,像《甄嬛传》中古琴放反了,《三国演义》中演奏古琴的手法不对等等,还有琴筝不分的情况,常常闹出笑话。

第8篇:古琴文化范文

>> 我的古琴音乐理解 谈影视剧中的古琴音乐 流淌在文化长河中的古琴音乐 《赤壁》中对古琴音乐的运用分析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中的道家思想 浅析中国古琴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元素 中国古琴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元素分析 赏析古琴音乐看其艺术特性 文人情致:古琴音乐文化鉴赏新探 古琴音乐会北京举行 等 钢琴音乐与影视的契合 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行为与传播策略 试论音乐的网络传播与当代音乐观 浅谈古琴音律中五音“宫、商、角、徵、羽”与养生的关系 论网络环境下财产的继承 大真大美古琴音 2006北京・国际古琴音乐文化周综述 钢琴及钢琴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分析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与现状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与意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同[2].

[5]杜晶.诸城派古琴的传承与生存现状之调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p12,P17.

[6]同[5].

[7]施咏.西湖琴社琴乐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一[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 (4 ).

[8]刘善教.梅庵派古琴家刘景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2(1).

[9]曾遂今.从音乐的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下)[J].黄钟,2004(1).

[10]聂芳.计算机互联网络媒体的音乐传播优势[J].中国音乐学,2006(1) .

第9篇:古琴文化范文

与综合音乐网站相比,这些网站更具有指向性和专业性特点,是属于上文所提到的专题性网站类别。古琴网站与传统音乐专题网站具有一致性,即同样涵盖官方、民间、高校三个类型。就笔者所了解由隶属于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的古琴学术委员会创建的“中国古琴音乐网”是目前国内最重要的具有官方背景的古琴传播网站,网站内所涉内容中有具体的组织架构和章程,不仅涉及琴乐本身,还涉及琴乐以外的社会性活动,如考级、评奖等,具有一定官方性和权威性;民间古琴网站主要的创建人分为专业琴家建立的综合性网站;专业琴家建立的个人性网页;琴社或琴坊等民间组织建立的综合性网站以及古琴爱好者建立的网站,如琴家丁纪园主持的“中国古琴网”、由皓月琴坊创建的“太仓古琴网”、由成公亮主持的“秋籁———成公亮古琴音乐网”等,这些网站基本关注于琴乐及琴乐文化本身,网站的专门性更强。具有高校背景的独立古琴网站并不多见,常见的形式是建立在门户网站的博客或是其他社区网站中,如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就是以“人人网”的轻博客“人人小站”为依托建立的交流博客、四川大学古琴社则有建立在“天涯社区”的博客、中山大学澄心琴社则依托“新浪博客”建立等,这类网络传播由于受众群群主要集中在社团、琴社成员中因此相对与前面两类传播其受众群较窄,内容也以博客文章为主要形式进行古琴研习上的交流、相关活动信息等。在此基础上依据传统音乐网络传播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在古琴音乐网络传播类型中静态传播与动态传播并行,但两者的传播的侧重各不相同。从网站内容来看,一般独立的专题网站静态性特征更为明显,动态性特征相对较弱,传播者与受众的交流只是网站的一部分内容,如:中国古琴网,从网站内容可以分析古琴网因具有官方背景,而导致其传播的信息不仅仅是以古琴艺术本身进行传播而带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权威性,是官方政府部门对古琴这艺术形式的管理代言窗口。因此,它更注重的是代表官方的重要信息的如:学会活动等;古琴艺术在国家语境中的管理如:学会章程等;政策层面或权威机构对这一传统艺术的规范如:考级等。此外,通过“百度”搜索引擎以“琴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便会找到“西湖琴社”、“燕京琴社”和“春风古琴社”等专业社团所创建的与古琴艺术相关的专业网站。这些琴社网站都设有相对固定的栏目,它们一方面从古琴艺术、古琴欣赏、古琴教育、古琴论坛等方面推广传播古琴艺术,另外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推荐琴社本身,以此提高其琴社的知名度。因此,静态传播形态下的专题网站的特点在于,其一,信息源都通过传播中的把关人经过信息筛选后上传网站,受众在进行人机交互时只需要接受这些信息,反馈特别是即时的反馈不是网站的主体功能;其二,受众只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无法即时反馈,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透明性在这个过程中被忽视;其三,由于是专题网站的性质,信息源的输送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但受众却没有任何限制。据CNNIC的第三十次调查报告显示至2012年6月中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的用户达35331.3万,而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7364.5万。

古琴的网络动态性传播则即是指依托网站建立的这些博客、个人空间或微博等网络虚拟社区(空间)平台进行的互动交流。如于2007年开始在“搜狐网”上开办了个人博客的琴家赵家珍,借此平台为广大古琴爱好者提供各种古琴演奏视频及其古琴讲座,并通过留言与受众进行交流,其2007年创建始至今的访问量为485805(数据来自赵家珍个人博客)。但就互动性来说最强的要数新兴虚拟平台———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这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随时随地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的网络社交平台。在古琴网络传播中,微博依靠它瞬间、即时、零门槛的特点已成为古琴音乐传播的重要手段。四川大学古琴社在“人人网”上开通了“四川大学古琴微博”,主办者通过与古琴爱好者的互动,充分利用了网络社区、论坛、微博的资源进行古琴艺术的动态传播;岭南古琴传承人谢东笑建立的七木琴社所创办的同名微博“是集创作、交流、传承于一体的古琴文化空间”②,共发表微博2074条③。笔者通过网络搜索新浪微博,其中具有“古琴”标签的认证用户为337位,微博群129个,古琴活动455个,与“古琴”相关的微博1680117条④。微博的即时性、广播性的特点加快了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播以及古琴文化传播与受众之间的更为直接的交流与互动。由此可见,动态传播形态下的虚拟社区(空间)与静态传播的特征相比区别在于,其一:所传播的信息源虽然同样都是通过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经过筛选后上传至平台的,但由于其更注重交互性特点,使得传、受两者的身份往往会在信息的双向传播中互换,即受众可以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这也是动态传播中最典型的特征;其二:各个终端用户是处于一个平等的交互平台之上,而传、受双方是否能就信息顺利解码,并得以反馈,完成良性互动,则要看接收者能否具有解码信息的能力。因此,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对传播者的专业性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反之接收者则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以达到有效性反馈的目的。

传播环境的变化对古琴音乐传承方式的影响

根据以上议题分析,可以显见当代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必定会因为传播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传统的琴乐传承不外两个主要途径:其一,民间传承:自古以来中国传统音乐是建立在师徒关系之上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方式的传承,古琴也不例外。主要有如下三类表现方式:第一类为家族式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古琴艺术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传承的对象一般是具有血缘或者建立在宗法、血亲关系之上的家族成员,这就注定了古琴技艺传播者的自主选择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导致琴艺继承人的数量和演奏风格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琴师王既甫(1807—1886年)将琴艺传给了自己的四个子女,其子王心源又将琴艺传给自己的儿子和同宗晚辈[5];与王既甫并称“诸城二王”的王冷泉的徒弟王燕卿和王占亭也是王姓家族传人[6]。第二类为琴社传承:琴人通过结社,完成宗派认同,并通过琴乐教习活动,达到传承目的。而琴社的组成倚靠琴派核心人物建立,并通过琴社雅集促进不同琴人、甚至是不同派别、不同地域间的交流和传播,如:闽派古琴代表人物祝凤喈在其琴艺练成之后建立的“琴楼”在当时当地都产生了较大反响,而西湖琴社每年定期举行的元宵琴会、清明琴会、端午琴会、重阳琴会、岁末琴会等主题琴会,为古琴文化的推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7]其二,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学校成为古琴传承的另一重要场域。具有重要文化象征性的琴乐,原本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具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即“阶级性”———士大夫阶层。而随着近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琴乐被列入该体系的音乐学科内。部分高等音乐院校开设了古琴课程,如1956年,梅庵琴派的刘景韶在上海音乐学院担任古琴专业教师,培养出一批当今活跃在琴坛的著名琴家龚一、李禹贤和林友仁等。[8]这些传统的音乐传承方式在历史上无疑对传播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其传播的形态主要是集中在人际传播的范畴。然而就传播面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显然无法与当代大众媒介相比,更无法与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网络传播相比。事实证明“全方位的网络音乐传播已把音乐教育纳入其中”[9],古琴的传承也不例外。根据传播学原理,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传播具有远程性、即时性和延时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改变了古琴传统的传承方式,使得琴乐打破了固有的文化、政治和阶级界限,获得较人际传播中更为多的受众,从各网站点击率研究过程中虽然笔者无法深入到每个被研究网站或博客内部获得更为核心的数据,但如表中所述,无论是网站的点击率还是博客的访客量也足以说明网络覆盖下受众的普遍性。下面笔者将从古琴网络教学的角度来阐述古琴传承的变化:首先,无论是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或是后来的学校教育体系,基本都是师傅(老师)与弟子(学生)近距离地人际传播。传承空间是现实的物理空间,因此受到场域的阻扰,被传授者的数量有限往往只是单个或几个人。而网络的发展,打破了场域空间的物理限制,琴乐学习的信息源通过上传通道到达终端服务器实现远程教育的目的。远程网络教学内容丰富,社会不同群体中爱好古琴的受众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在终端服务器上学习琴乐。古琴的网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琴乐传播受众小,传播面窄的不足。如前文所述具有静态传播特点的专题网站就起到的这样的作用,琴社和著名古琴演奏者(比如成公亮),通过网络上传古琴教育视频,教授学生如何演奏古琴;部分专业音乐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远程古琴音乐教学内容。其次,动态性网络传播的虚拟社区(空间)由于其操作性强,普及面广,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的即时教学工作”的发展。师生在网络的两个终端进行授课与学习的互动(如传承岭南古琴的七木琴社腾讯qq社区等)。教师与学生的琴声、姿势、语言等得到了及时沟通和交流,克服了静态网站视频单向传播的弊端,进一步拓展了古琴网络传承的互动空间。其三,古琴的网络传承,还有具有延时性的特点。所谓延时性即受众可以无限制的搜索储存于网络空间的大量古琴音乐信息进行学习或讨论,而这时音乐信息的使用对于的时间来说是延长的。这样的延时性打破了传统传承方式中对时间和人的限制。这一特点在古琴网站以及网络社区都存在。当习琴者或传播者对某一问题话题进行网络讨论时,受众即可以选择即时参与讨论,也可以在话题一段时间后再登陆社区进行讨论或研究;另外,习琴者对于某段视频或者某个古琴问题产生兴趣时,亦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主动寻找网络中该学习项目进行学习或讨论,而针对同一问题在网络中往往可以找到好几个不同的学习范本。

网络环境下古琴音乐传播的利与弊分析

网络是一个开放、互通的自由平台,其特点就是“有选择性,网络媒体可以使人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和音乐话题”[10]。选择的自由给古琴爱好者以各种便利。然而,网络毕竟是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途径来传播古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弊病。通过古琴网络传播的利弊分析对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更好的为古琴以及传统音乐的传承服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上文分析以为无论古琴网站属于那种类型,其传播形态都具有静态和动态的特质。在这样的特质之下,古琴音乐的网络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介传播必然具有专业性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使用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优势:一、专业性强。由于“古琴”身份的限制,注定了该类网站有别于其他网站而具有特定音乐种类的专业性指向。而网站或社区的建立者往往是该领域中的“局内人”,因此,上传信息具专业性特点。同时,网站的建立更为古琴音乐的创作者在自由的状态下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古琴理念与音乐审美的场域空间,极大地激发创作热情。二、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网络环境下传播不再受到载体的限制,其传播不仅是网状的,而且呈指数速度递增。即每一接收音乐作品传播的主体会和传播者一样成为新的传播者,而原有的传播者仍然可以继续传播。同时,更加多元化的网络音乐终端包括个人电脑、手机终端、车载终端、网络游戏终端、企业的终端、家庭视频终端等可使网络琴乐传播无处不在。而受传者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或者无线终端就可以任何时间自由地选择在线视听或者下载古琴资源。三、使用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网络资源库中海量的的音乐信息为古琴专业人士搜集资料提高古琴水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古琴的爱好者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古琴视频或者某些观点上传至论坛,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网络传播的便捷性,选择的自由性、资源的丰富性将对古琴的传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当下,古琴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对网络过分的依赖将影响到古琴艺术偏离该艺术发生的本源———文化属性———“儒家文化的精英艺术属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11],导致只关注其表象中的表演与技术,而弱化了古琴音乐背后的审美趣味、文化象征,同时由网络发展可能带来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首先,网络传播对于古琴艺术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影响。“小众精英”艺术的古琴音乐,历来为传统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自省之道,其以清远古淡为至美,体现了清雅致远,闲适虚静的审美情趣。然而,网络平台是一个在市场规则和商业利润支配下,倚靠在科学技术之上的大众传播虚拟空间。由于其零门槛的界线导致将文化的“大众化”、“娱乐性”推向极致。凡是在此平台之上的文化都离不开“被大众化”的宿命。琴乐网络传播也越来越驱向于让更多的人喜欢、听懂为宗旨,也就是说在大众传播的技术手段之下让更多的受众接受这一“传统的”“精英化”的艺术种类。网络中的琴乐演奏不再是一种自省的行为而是一种面向更多人的表演;网络中的琴学教学更多的是关注于技术层面的表达;同时由于网站运营的需求,有的甚是是一种隐形的商业性的行为。如此,网络传播中古琴文化势必由精英化、自省性、审美性向大众化、娱乐性、技术性妥协。“在古琴的大众化传播中,特别是在运用一些现代形式通俗载体的过程中,亦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甚至出现严格意义上传承质量的下降琴乐在大众传播媒介的传导中,也会进行价值与精神的消解。”[12]如何避免过分重视网络传播古琴艺术而导致其审美、文化内核被剥离,最终失去其传统神韵和审美价值,仅仅只剩在“演奏”、“技术”等表象层面上的传统琴乐。是我们对古琴当代传承保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千年以来的琴乐发展已经跳出了单纯的技术与表演构成的纯音乐层面,进入到涵盖艺术、文化乃至儒、释、道三教为主的诸子百家之琴道的审美境界,也使得它具有其他音乐形式所不具备的文化含义。这些承载的文化意义时刻依附在琴乐的“口传心授”的传承中过程中。琴乐演奏中讲究“吟、猱、绰、注、上、下、进、复”等多种手法,单单一个吟的指法就有细吟、大吟、游吟、飞吟、长吟、落指吟等多种精微分类,不同的演奏手法能表达出不同的音乐神韵。而这些只有在传统教学的师徒相授过程中才能达到。师徒相授的传承是透明的,无障碍的传播,受者可以直接感受传播者对音乐、技术的理解以及他传达出来的要领。在这种一对一、面对面的过程中,传者和受者才有可能以最小的心理距离进行艺术交流,并在互相配合之中来共同完成对古琴音乐形象的塑造。即使最先进的技术传播手段,也无法完整地替代这种师傅当面指点和示范所传达出来的古琴艺术的神韵和灵动。依靠科技技术发展的网络传播,是通过技术处理将琴乐传播内容储存在网络数据库中,并通过终端处理器实现信息的还原。虽然人们可以这样无障碍的、具有自主选择性的随时接受琴乐信息,但接收到的是数字化的技术音像,即使是高清的技术,它依然是通过机器过滤后的信息。这意味着古琴艺术的传播必受到非琴以外的设备的影响,如:服务器配置的高低、网络传播的速度等。因此,即使在具有即时反馈的特点的网络互动平台上,琴乐传播的“透明性”“即时性”仍是有别于人际传播中的口传心授的。这种传授方式因为受到技术媒介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会影响到古琴艺术传授的效果。其三,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虽然网络传播的整体发展有利琴乐传播,但也应该看到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或有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目前,对于广大的网民来说,从互联网上下载免费音乐信息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一些未经合法授权的数字音乐能够得以下载,以及部分网站受利益驱使提供某些盗版链接的行为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甚至出现未经任何许可在网站上提供音乐的浏览、试听、传播和下载服务,并通过这项盗版业务,获得巨额利润的现象。随着网络在古琴传播过程中影响面的不断扩大以及古琴学习热潮的兴起,古琴音乐传播过程中的商品性也在不断增强。为利益驱使琴乐的传播也将出现同样的问题。但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立法较早,实在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实际要求,一些网络传输等重大法律问题缺乏规范与定位,而且也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规定。音乐网络传播侵权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始终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在通过网络最大范围内促进古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依法地维护原音乐作品版权人(琴曲演奏者或琴曲创作者)的著作权,以及音乐制品出品人的邻接权的权益,保护好音乐创作者、表演者、制作者、传播者的积极性,从而最终促进古琴的健康传承和发展。

结语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