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建模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建模技术论文

第1篇: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又称迪拜塔,由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建造,总建筑面积 52.7 万 m2,塔楼建筑面积 34.4 万 m2,该建筑 601m 以上为钢框架结构(768~828m 为钢桅杆),601m 以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筒中筒剪力墙+端部柱+板式结构体系。迪拜哈利法塔模架工程技术主要由奥地利Doka 模板公司提供:①竖向模板技术主要采用木工字梁大模板和液压自爬升木工字梁大模板体系。②水平模板技术主要采用可以早拆的移动台模,模板为木工字梁大模板。③单个液压自爬升建筑保护屏与塔式起重机可以早拆的移动台模配合。

2 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技术问题

从总体来看,目前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如下:

2.1 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结构不够简化

通过考察欧美各国的超高层建筑,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与迪拜塔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采用剪力墙核心筒板式结构,其各层间结构变化差异性不明显,整体结构与模架工程施工都较为简洁,很少出现一些繁杂的结构。同时,在进行施工时,施工方一般采用大型模板进行施工,保证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但相比于国外,目前国内的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结构优化仍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般结构繁杂,同时其建筑结构边梁较小,这就增加了施工负担,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进度。

2.2 超高层建筑施工模架工程方案制定不合理

从超高层建筑施工模架工程的整体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等方面考虑,受建筑自身特点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必须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才能最终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的模架工程方案,以保证整个工程的正常进行。但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在制定工程方案时,由于考虑不全面,从而导致制定出的工程方案不合理,不能适应实际施工发展的需要。

2.3 超高层建筑缺乏统一的产品生产标准以及流程操作规范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常因缺乏统一的产品生产标准以及流程操作规范,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正常的工程管理活动。超高层建筑模架技术是在原有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和改造生产技术模式和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4 先进的模架施工技术和工法使用范围有限

目前,随着超高层住宅建筑,尤其是核心筒结构的超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模架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积极创新超高层建筑模架施工技术和工法,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建筑施工单位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拼装式全钢大模板、短流水以及快转换模板施工技术和工法的出现,则有效地解决了一些施工技术难题,其具有高效率、低能耗、高精度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一致欢迎。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此类先进的模架施工技术和工法的适用范围仍较为有限,有待进一步推广和扩展。

2.5 多功能建筑保护屏技术发展不完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外,还要符合环保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此背景下,多功能建筑保护屏技术应运而生,它极大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安全,同时也适应了超高层建筑复杂的结构需要,但在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技术发展不完善。

3 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

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的管理与检查力度,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施工单位,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影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架工程管理缺乏权威性规范和依据,管理标准不统一;二是一些新制定的规范实用性不强,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模架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三是在选择模架材料时,一些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往往选择那些价格低廉、质量无保证的产品,造成模架工程建造不合理,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四是在监督管理环节,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工程安全意识,安全监督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影响了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五是专业化模架工程管理人才不足,缺乏较为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现有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水平不高等。

3.2 解决对策 为解决上述问题,施工管理单位可以

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质量:

3.2.1 从工程管理实际出发,在考虑各项规章制度合

理性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统一完整的管理规范,并保证其切实可行。同时,施工管理单位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模架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安全管理监督手段,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2.2 提高模架施工的专业化水平

实行模架工程专业化承包制度,激发工程承包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当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施工单位也纷纷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因此,实施模架工程专业化承包制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承包单位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合理安排和设置建筑模架工程专业,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二是积极补充和完善项目承包制度,严格市场准入机制,明确项目承包单位资质;三是积极研究和发展整套模架施工技术,提高承包单位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四是大力推动模架施工租赁承包行业的发展,建立健全模架施工承包机制。

3.2.3 建立健全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积极扩宽人才培养领域,推动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企业可以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定期组织多种主题培训活动,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模架工程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其模架工程整体管理水平。

4 结语

第2篇: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

1引言

在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运用一些数学模型将数学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进行讲解,有效提高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质量,而高等数学理论本身就是研究实际问题而建立的一系列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包括一系列的数学符号、公式、定理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数学建模思想,目前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有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数学建模融入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和数学建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文就数学建模融入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进行探讨。

2数学建模融入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中的探讨

2.1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现状

在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中教师讲解重心在数学理论、公式证明,而忽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实践,教学方法陈旧,教训模式老套,教学仍是一层不变的粉笔黑板展示模式,不能很好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数学问题的解决可以利用很多软件,例如spss、matlab等可以很好的实现数据分析,而教学中只是简单的理论讲解并没有实际应用;在数学考核中只有一张试卷定成绩,考试内容只重视对计算、理论的考核,忽略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严重影响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数学的特点是局域高连贯性,而因为教师的放松政策使学生间歇性上课,导致数学学习中跟不上老师节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2数学建模融入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的意义

2.2.1数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数学建模的过程是不同学科的结合讨论来解决问题,建模的过程是理论的应用过程,数学教学中融入建模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自主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2.2培养学生的创新、逻辑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一系列数学模型的建立解决问题,建立模型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想,通过合作分工完成数学建模,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建模活动,使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2.3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观念数学建模以实验室为基础,利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丰富知识经验的同时,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及高科技解决问题的意识,训练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观念发挥重要作用。

2.3数学建模融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的途径

2.3.1加强数学建模思想的宣传活动数学建模融入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数学建模的重视,加强数学建模思想教育工作。学校可以开办数学建模协会,组建数学建模专业团队,由老师指引学生进行建模活动;开展数学建模系列的讲座或课程,搭建校内数学建模网络平台,不仅可以利用平台对数学建模相关项目进行宣传,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网络咨询服务,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相互交流,缩短学生与数学建模的距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考核融入数学建模,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建模的重视。2.3.2教学内容与数学建模的有机结合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模型进行教学活动,数学建模将复杂的数学理论通过特定数学公式转化为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基于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原则,结合专业知识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例如电力专业讲解导数教学时,结合非恒定电流的电流强度建立模型进行教学。2.3.3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需要学生的多次应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数学建模的活动,使学生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反复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是高校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数学建模知识面涉及范围广,能力提升大,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定向分析后,经过抽象思维将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并结合计算机软件与数学知识应用,解决问题,同时还提高学生的撰写科技论文的表达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3结束语

数学建模在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中有很大的意义,利用数学建模进行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而将数学建模融入教学要从思想上加强教师与学生对建模的重视,开展建模活动从实际中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马书燮.数学建模融入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中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0,(8):74-75.

[2]唐秋洁.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第3篇: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仿真理论 仿真技术 仿真应用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系统仿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的融合在一起。目前,有的高校采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系统仿真的教学。

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并通过建立模型进行科学实验的技术。它具有经济、可靠、实用、安全、可多次重用的优点,是利用模型对系统进行研究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性技术。

现代仿真技术的发展是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联的。控制工程和系统工程的发展促进了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计算机技术则为仿真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和工具。因此,计算机仿真在仿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仿真学科的理论体系

1.相似理论

相似理论是研究事物之间相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仿真科学的基本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相似定义、相似定理、相似类型和相似方法。

2.模型论

模型论是以各应用领域内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建立符合仿真应用要求的、通用的、各领域专用的各种模型的理论和方法。

3.仿真系统理论

研究和论述构建符合应用需求的仿真系统理论和技术。包括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构成,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其公共关键技术,仿真系统的研制和运用仿真系统的规范、标准等。

4.仿真方法论

结合各应用领域的不同要求,研究仿真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定量仿真方法和理论、面向对象仿真方法;智能仿真方法等。

5.仿真的可信性理论

表述仿真过程及结果评价、控制的概念和方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仿真环境和真实环境的相似性理论和方法,研究提高仿真可信性的各种方法、技术和规范。

6.仿真科学和技术的应用理论

论述仿真运行实验设计、仿真管理、仿真过程的可视化、仿真及其结果综合分析的理论。

二、几种主要的仿真技术

1. 仿真建模

仿真建模是一门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的技术。建模活动是在忽略次要因素及不可测量变量的基础上,用物理或数学的方法对实际系统进行描述,从而获得实际系统的简化或近似反映。

2.面向对象的仿真

面向对象仿真是当前仿真研究领域中最引人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面向对象仿真就是将面向对象的方法应用到计算机仿真领域中,以产生面向对象的仿真系统。

3.智能仿真

智能仿真是把以知识为核心、人类思维行为作背景的智能技术引入整个建模与仿真过程,构造智能仿真平台。智能仿真技术的开发途径是人工智能与仿真技术的集成化。仿真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即所谓的智能化仿真;仿真模型中知识的表达。

4.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现代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在综合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学科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建模与仿真,通过建立模型,对人、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本质的描述,并在计算机上实现。

5.分布仿真技术

分布仿真技术作为仿真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它在高层体系结构上(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建立了一个在广泛的应用领域内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各种仿真系统之间实现互操作和重用的框架及规范。HLA的基本思想就是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开发及实现系统不同层次和粒度的对象模型,来获得仿真部件和仿真系统高层次上的互操作性与可重用性。

三、仿真的一般步骤

仿真过程的三个主要活动是“系统建模”、“仿真建模”、“仿真实验”,而联系这些活动的要素是“系统”、“模型”、“计算机”。其中:系统是研究的对象,模型是系统的抽象,仿真是通过对模型进行实验来达到研究的目的。

要对一个系统或对象实施计算机仿真,首先必须把握系统的基本特征,抓住主要的因素,引入必要的参量,提出合理的假设,进行科学的抽象,分析各参量间的相互关系,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仿真建模的过程是在已有的一些先验知识的基础上,试探地写出研究对象所满足的或近似满足的数学规律,再结合实际的研究目的,对猜测性的数学关系进行反复修改和优化,从而得到既符合客观实际又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数学模型。

四、仿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仿真技术来自于军事领域,但它不仅用于军事领域,在许多非军事领域也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军事领域中的训练仿真;商业领域中的商业活动预测、决策、规划、评估;工业领域中的工业系统规划、研制、评估及模拟训练;农业领域中的农业系统规划、研制、评估,灾情预报、环境保护;在交通领域中的驾驶模拟训练和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医学领域中的临床诊断及医用图像识别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仿真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军用和民用领域中更深更广的应用也促进了仿真技术的进步。分布仿真技术作为仿真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在“仿真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综合集成方法,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战略性技术”这一观点上已达成了共识。21世纪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连兴:仿真技术与软件[M].北京:国防国业出版社,2006

[2]康凤举:现代仿真技术与应用[M].北京:国防国业出版社,2006

第4篇: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教育技术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为汉语教学的创街开砰了广阔的空间,教学模式是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街的突破口,本文以教育技术理论为依据,从多嫌体角度探讨了教育技术在多探体时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中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已经看到多媒体技术对学习者产生的良好效果,有些优秀的软件和恰当的教学内容的结合确实帮助学习者解决了过去头疼的若千难题,使学习变得更流畅、自主、丰富、快乐而深人。这一由多媒体所成就的实效也同样适用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留学生学好汉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师探究的课题。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就是应此而有的建设,它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技术支持而发展的。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而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思想在198,年美国出台的“2061计划”(project206)中被清楚地描述出来。它更快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为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提供可能。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为课堂引入崭新的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让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较好地适应满足信息时代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情境教学,互动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等教法得以精进,课堂教学成效得以提升。

本文以教育技术为主要依据,探计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中的作用,为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分析和指导。

1、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教学论的重要概念,在教学中起着连接理论和课堂教学的桥梁作用,对关联基本概念的厘清有助于对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概念内涵的理解。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在特定领域的表现形式,而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又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在这两个概念基础上界定的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会呈现更清晰准确的面貌。

1.1教学模式的几种定义

1972年,美国的乔伊斯·威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学习的过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和范型。”

何克抗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钟志贤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对理想教学活动的理论构造,是描述教与学活动结构或过程中各要素间稳定。关系的简约化形式。换句话说,教学模式是一种反映或再现教学活动现实的理论性、简约性的形式。”

祝智庭认为“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和构型。研究教学模式,有助于我们对复杂的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做简要的表述,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基本特征,进行合理分类。”

赵金铭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学习范式。”

周淑清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下,将教学诸要素科学地组成稳固的教学程序,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规范教学课程中的种种活动,使学习得以产生。”

崔永华认为“教学模式指课程的设计方式和教学的基本方法。”

由上各家之言,让我们对教学模式的内涵有较为充分的认识。每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都会有所侧重。为便于理解及进一步阐述所论主题,本文择取《教学论》中的定义,即“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完成某一类学习目标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简明教学结构框架及其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通常是对几种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组合应用”。

1.2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运用在具体领域的过程中,学科的特点对教学模式的特定性有决定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就是从汉语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应用特点出发,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在汉语教学中形成或提出的教学(学习)范式。这种教学(学习)范式以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或学习理论为依托,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出课程教学的具体程式,并对教学组织和实施提出设计方案。它既是一种形而上理论的反射体,又具有清晰的可操作性的教学范式”。

1 .3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参考上述教学模式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界定,我们认为基于多煤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媒体认知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媒体为技术手段,整合资源,创设情境、互动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优化教学各要素,运用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

该定义内涵中有四个“突出”,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技术手段的作用,突出了要素组合的必要价值,突出了以学为主的策略方向。

2、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的体现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所强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模式的探索中起了相当关键的指导作用,它对“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作以修正。而且,它涉及的诸多范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指导作用显著,其依托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运用对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起着核心作用。

2.1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ect)成立,这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学科和研究领域形成的标志。1994年,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发表。书中给教育技术作如下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2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对象、五个范畴”。

“一个目标”是指学习。教育技术是为了学习。

“两个对象”是以学习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在促进学习的过程与资源设计两个方面的研究结果,产生出各种教学设计模型(models,或模式)。

“五个范畴”是指相互作用的五个研究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其内涵说明分析如下。

设计是指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指定(教学策略中又包含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等两个方面),教学内容和相应知识点排列顺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的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设计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的考虑等等。

开发是指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利用是指应强调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并要设法加以制度化和法制化,以保证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

管理是指包括教学系统、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研究计划与项目的管理。

评价是指既要注重度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以此作为质量监控的的主要措施。

以上定义,传达出现代教育技术的精髓。

首先,反映出以学为中心的新的教学理念,用技术促进学习者的“学”。

其次,突出了学习者的作用,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认知过程。

再者,强调学习资源设计,指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设计。教学环境的设计一般指与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关的教学设计。

最后,以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2 .3现代教育技术在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中的功能体现

(1)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多媒体信息的“教导”功能。

信息技术可以将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融为一体,从文字、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多个角度去刺激学习者,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点理解、记忆和掌握,促进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代替了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功能。实现了媒体的跨越,媒体由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学习工具。传授知识的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丰富了课堂教学功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手段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习结果可以立即反馈。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汉字、词汇等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现代教育技术体现了让对外汉语学习者在情境和资源中“角色满足”的功能。

在多媒体教学中,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用资源学习是一种崭新的认识。教师用各种相关优化的教育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更能开阔思路,发展创新。

(3)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和体现了多煤体汉语教学手段的“持续开发”功能。

第一,信息技术注重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多样,而信息技术的开发,因其强调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在教学中能相应地给予多元的、丰富的、优化的辅助资源。

第二,利用超文本技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使学习内容的调用极便捷,能满足学习之需。其模拟人类思维特征,将教学内容通过节点(用于储存各种信息)和链(表示各接点之间的关系),组成含有许多分支的信息网络。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方式组织管理信息,使得学习者不必按一定顺序提取信息,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

3、现代教育技术对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指导作用的分析

以上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范畴和它在教学模式建构中的功能体现作了介绍与分析。在建构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将这一理论思想贯穿其中,在四个方面产生出其有价值的指导。

第一,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为中心的模式。它需要进行语言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指定,教学策略包含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信息内容设计。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核心的应用之一。

第二,多煤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用技术促进学习的模式。建构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运用目的语(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大量交际活动或模拟交际活动,从而让学习者提高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

第三,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具有互动性的模式,让学习者通过协作、会话完成交际过程。该模式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实现人机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不同层面的互相沟通和反馈。如在多媒体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学习规定课程目标下的相关语言知识,也可以实时的人机互动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

第四,多媒体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是重视媒体的呈现、制作与利用的模式。煤体是学习过程所必须借助的工具,本身即是学习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把含有不同媒体信息的教学内容(如听、说、读、写,话题交际等)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设计大量交际活动或模拟交际活动,创设出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多彩的目的语仿真环境。

第5篇: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教学模式;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一、引言

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表明,《中国文化艺术导论》通识课与艺术学院其他通识选修课程有所不同,艺术的创作源于文化的修养,一个艺术家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这个艺术家未来的艺术成就水平的高低。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涵盖面非常地广泛,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在本课程中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结合艺术学院9个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让本科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摆脱从理论到理论的普通通识课讲授的怪圈,让学生最终获得对专业发展有用的中国文化之精华。学生应该不是为了学分去选择通识课,教师也不是为了课时去教授通识课,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真正达到学生从实际出发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角度自主选课的目的。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纷繁复杂的流行文化,光怪陆离的网络文化以及新鲜的西方科学主义和现代文明纷至沓来,从而造成了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困惑和质疑,这也使得传统文化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惑中。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挤对,社会不良文化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熏染,青年流行文化的盛行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冷落,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滞后。本文借鉴相关国内外最新研究理论与实践,从教学模式角度对《中国文化艺术导论》通识课程进行研究,担任这门通识课的所有老师必须实实在在的努力,去做好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和弘扬工作,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本质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人文关怀的情结、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在精神上真正成人。保证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共同努力,力争打造一门具有艺术学院特色的精品通识课程。为了克服一个教师授课的知识结构欠缺的困难,尝试团队通力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一门课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按照专题讲授,讲透讲好。在正式上课前,负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导论》的各位老师们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及了解别人所讲述的内容及课件,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把握本门通识课程的教学体系,在上课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再辅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和吸引力。

二、通识选修课大学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徐岚(2014)提出通识选修课要改变大学内部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首先应该改变以往政策对“研究卓越”的完全聚焦,在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中建立“教学卓越”的概念,政府需要在市场与大学之间重新定位;其次,把互联网引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关教育学者们对通识选修课“教学模式”这一概念的系统研究是继乔伊斯和韦尔出版《教学模式》一书之后。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教学模式的创建及应用实施等方面。但是以大学教学模式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很少,大多集中在大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如何创新大学教学模式及大学教学模式变革的走向等方面。钟志贤在《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与走向》一文中提出当前大学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十大问题,并且分别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改革的方案。大学教学模式变革已经不是一个很新鲜的话题,已经有一些国家走在改革前列,他们正将教学的考量纳入整体的卓越计划中,例如西班牙的“国际卓越校园计划”、德国的“卓越计划”和爱尔兰的“学校研究计划”,他们是同时强调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性的;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培养卓越教学理念制定了专门计划,例如芬兰的“大学教育卓越中心计划”、英国的“教学卓越中心计划”、德国的“卓越教学计划”、法国的“创新教学卓越计划”和台湾地区的“教学卓越计划”,这些计划是用来资助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建立或着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钟志贤教授针对当前大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研究模板,详细的论述了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即培养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注重高阶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走向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培养建构主义技术应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走向弹性且灵活的教学设计、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运用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评价。目前,通识选修课“翻转课堂”已经应用到很多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的教学不足现状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也逐渐被学校引起关注,这种信息化的教学资源能够囊括很多的教学信息,并且能够集合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丰富利用能够极大地扩充学校的教学资源。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也是优化教育资源的一条途径,但是目前为止《中国文化艺术导论》大部分教师还没有足够的敏感度去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偏向于运用固定一种教学方法,这就映射出对教学资源利用的过于简单化,不能够很敏感的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多方式的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经过调研统计的数据可以得出,50%以上的《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认为他们自己有较为敏感的教学资源意识,近60%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能开发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品类,近70%的教师不能够及时的意识到生成性教学等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我国大部分学校教师有能力辨别有用的课堂教学资源,但是还存在22.3%的教师不具备辨别有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总体来说,《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对教学资源优化的敏感度还相对较差。分析当前我国学校教师对教学资源优化的敏感度相对较差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教师对教学资源观没有形成彻底的认识。其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固定的、习惯性的思维进行教学,从而缺乏开发有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总的来说,在我国《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学模式变革的过程中,教学资源方面的各种问题都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并且要在教育资源的优化上借鉴新的教学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从而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学模式的变革。

四、《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对策研究

(一)构筑《中国文化艺术导论》完整的课程体系

1.打造一流《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核心课程

一个事物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或者想得到长期发展必须有出色之处。教育既是如此,一所学校要想变得更优秀,除了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外,必须具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课程。如果一个学校核心课程不具备竞争力,那么这所学校的竞争必然会处于劣势地位,很快会被一些更优秀的院校所代替。学校要不断地巩固学校核心课程或者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建立核心优势,注重培养全面发展且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扩大学校的优质课程面,进而培养出一流的学生。由于学校教师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由这些教师讲授的课程质量自然也参差不齐,引进必要的优质的新的教学模式课程可以弥补所造成的课程质量差。学校的非核心课程过于繁杂,有的已经开设的课程质量不高,有的选修课根本开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引进高质量的新的教学模式课程可以让学生选修到高质量的课程,进而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开展新的技术运用于《中国文化艺术导论》线下教育

新的教学模式在线教育之所以得以顺利发展是由于有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技术作为支撑。学校可以把这些技术运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教师应该学会这些技术的应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分析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为每一位学生打造出一整套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这不仅满足了不同特征的学习者的学习的需要,正好也迎合了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开发《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数字化教学环境

1.明确建立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指导思想

在建设《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数字化教学环境之前,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明确建立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指导思想,即统一规划、全面设计、整体安排以及分步实施。数字化教学环境是一种跨时空、跨平台的一个概念,并且是由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以及技术服务体系共同支撑的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涉及很多个领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技术也相对复杂。因此,在开发数字化教学环境时要充分整合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硬件设备资源以及充分利用教育技术优势来顺利推动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2.应注重《中国文化艺术导论》多媒体系统的建设

学校在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应注重多功能多媒体系统、开放式的学习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答疑系统等子系统的建设。因为这些子系统可以丰富教学课堂教学手段,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系统的开放化可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的获取学习资料,可以丰富所学课程的相关资料,这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促进了学生的多功能学习。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和支持服务系统可以对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出很大的贡献。最后让教师学会用技术教学,学生学会用技术学习。

(三)建立校级《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

处在新的教学模式时代,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可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最近几年,政府和学校对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是就目前来讲,我国学校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建设的程度还不能够满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应用等方面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笔者将从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理念、思路以及设计架构这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明确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设计理念

要明确《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设计理念,即“共享、聚合、应用”。共享是指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在网络上分布的学习资源,并对其进行共享和有效利用;聚合是指运用一些资源管理技术手段把所需的教学材料集中在一起,并把集中好的学习材料放在网络上供学习者学习;应用是指提供给不同背景层次的学习者学习、利用这些聚合学习资源的环境,并且最大化的利用这些聚合过的教学资源,使这些聚合的教学资源的作用得到更大化发挥。

2.理顺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思路

要从《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概念上、技术上以及运行实施上理顺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思路。从概念上来讲,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目的是为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也就是说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并且建立一种机制来保障所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能够顺利运行并且起作用;从技术上来讲,是运用相关的技术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教学资源进行多方式的共享,从而可以解决多方向的教学资源共享和协作;从运行实施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方面来说,教学资源中心应该面向全球建设教学资源网点,把线上线下所有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聚合起来,为世界各地所有的学习者提供丰富且优质的教学资源信息。我们可以把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分为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制作、知识整合以及教学资源扩展四个模块。在教学资源管理方面,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作用是对聚合过的教学资源进行储存、管理、评价等,不同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在网络上对聚合过的教学资源进行搜索、浏览或者下载等,并且可以了解所下载学习资料的属性,将其收藏在自己的资源库中进行储存;教师们在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制作时应该针对不同模块的教学资源进行不同的模块设计,并且还要运用多媒体剪辑器等相关技术对教学资源信息状况进行追踪记录,以便于学习者后期的使用;在知识整合阶段,这个阶段的作用就是对线上线下的零散的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性并且有效的教学资源系统。

(四)更加注重《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评估

1.明确学生学习成效教学评估的评估主体

要明确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成效教学评估的评估主体。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和受益者,提高学生的全方面的素质水平是高等院校办学的目的所在。因此,学生才应该作为高等院校教学评估的主体。把学生设定为学校教学评估的主体,那么学校教学评估就应该围绕学生来开展,譬如,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掌握技能的情况等。从调查显示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映射出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样可以保证评估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被评估的主体在评估过程中占据被动地位,以防出现各种不必要的干扰,增加其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从而更好的反映出学校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让学校更明确的认识到学校自身所处的地位。

2.保证《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评估中介机构的独立性

基于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成效的教学评估的评估主体的非官方的评价机构。这些评估机构所作出的评估结果主要是用于提高原有的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估机构与被评估机构没有隶属关系,是合作关系,评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有权利对被评估机构进行咨询。评估结果不会对学校后期的发展有任何的影响,因此,在评估的过程中,被评估机构不会感受到有强制性的压力。这种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评估的评估方式可以避免政府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评估结果会具有较高的信度。

3.确保《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评估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

要针对不同领域的学校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细节化的评估标准,并且对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校进行评估时,其评估标准都可以准确的体现出其领域的特色。社会上多样化的评估机构的存在可以供院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由于社会上评估机构的多样化,这些评估机构为了生存下去,必定会最优的做好本职工作,赢得社会及院校的认可。他们彼此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这种竞争机制属于良性竞争,也就是说,评估机构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们会优化自身的评估方式,更准确的变大出评估的信息,从而会营造出越来越健康的评估环境,最后使学校教学评估一直往更科学化、更现代化以及更先进化的方向发展。

(五)注重对《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的培训

1.建立《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交流中心

建立《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交流中心,服务于提高教师《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堂教学能力。除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熟练应用计算机,探索在线教学模式外,还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术的应用,另外还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即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教学技术方面的咨询服务。教师发展中心还应该对教师进行持续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技术水平的教师制定出分期培训计划。让教师及时的掌握教学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教学新的理念,并且在知识上丰富自己,能够合理的运用教学媒体,强化教学设计,能够做好课程设计与组织实施并且在知识上丰富自己。教师发展中心除了服务于教师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素质发展等方面的服务于指导。新的教学模式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教师发展中心这一平台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倡导《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科研型教学

倡导《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进行科研型教学,把科研引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新的教学模式的以学生学习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做出了示范。我国高等院校也逐渐开始重视教学理念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进行科研型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认为认知个体要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就必须通过同化与顺应,并且所达到的平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个体的不断丰富发展和提高就是在这种动态的循环中进行的。知识是通过主动建构形成的,而不是通过被动接受形成的,因此,知识不能够对一切问题提供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在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时并不是一用就准,而是针对具体问题所处的情景对个体所具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进行科研型教学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办法:第一,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变成教学资料展现给学生,以供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二,教师为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课下教师就会非常注重对教学的科学研究,进而在不断的科研过程中会关注到很多与科研相关的前沿问题和实际问题。这就会使教师不断地挖掘新的、真实性的、前沿性的教学材料,不知不觉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教学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是不可分离的,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纪薇,王红松,苏本江.关于高校选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Z1).

[2]张利平.选修课教学改进探讨[J].科技资讯,2008(16).

第6篇: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Abstract: Based on the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2002 to 2010 in China is analyzed from the time,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respectively. Further more, some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papers are given und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Finally, our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类;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Key words: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categories;research method;research content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005-02

0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一直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复杂的系统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创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型,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这些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基于众多研究,郭晓川[1]曾对国内11种科学与科技管理专业期刊1989~1994年间发表的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198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论述;原长弘等[2]也对1994~2002年间发表的243篇相关研究论出了分类统计和分析,这些阶段性的总结回顾对于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主要研究统计了2002~2010年度中,国内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论文,分别从时间、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这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研究的现状,给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研究成果,并对国内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1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分类

2010年,笔者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上,分别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对题名或关键字进行了检索,时间是从2002~2010年,得到377篇论文,这也正说明了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纵览这些论文,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汇总:

1.1 按研究时间进行汇总笔者将得到的377篇论文,按照研究时间进行了分布汇总,如图1。从图1可以看出,2002~2010年之间的数量的总体走势呈现类M型。两次峰值发生分别在2003年和2007年。由于2010年的数据收录不全,因而2010年的相关论文数量最低。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个峰值的数据明显高于第一个峰值的数据。这就说明国内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学者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呈上升态势。

1.2 按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按照以前学者的分类[1][2],我们将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五种:理论分析,观点陈述,经验总结,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笔者对377篇研究文章进行了分类统计。可以发现,各类研究方法的大致格局分布较明显,约占75%的研究文献均属于观点陈述型和经验总结型;约10%的研究文献集中于理论分析型,较之郭晓川和原长弘的调查数据有一定的提高;其余为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型的文章。

笔者还发现近两年来,在调研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论文数量在逐年增加;同时,不少学者将博弈论的研究理论应用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研究。例如汪侃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一文中,从经济分析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讨论[3]。雷永等在《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4],通过分析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博弈中各自的期望收益,探讨了产学研联盟利益的形成机理和补贴策略,认为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政府补贴收益政策也可能改变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产学研联盟的形成。此外,还有学者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理论基础,研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糊性的特点,学者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的模糊化和良好泛化能力,建立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5]。

1.3 按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按照以前学者的分类,我们将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8种类型,对377篇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并与1989~1994年、1994~2002年两个时间段的论文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可以发现图2。

在研究内容上,2002年~2010年之间,对策建议、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的研究成为了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重点。按百分比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对策建议、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制约因素、作用与优势、管理机制、转化模式、概念与理论。在百分比的高低排序上,较之郭晓川的调研结果的排序(由高到低:转化模式、对策建议、障碍因素、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概念与理论、作用与优势、管理体制)有很大的差异,研究内容更多的侧重于现状与问题、对策建议以及运行机制的层面。较之原长弘的调研结果的排序(由高到低:对策建议、现状与问题、运行机制、制约因素、管理机制、转化模式、作用与优势、概念与理论)高低顺序变化不大。虽然主要研究内容的排序不变,但是在各指标的百分比上变化较大。例如,原长弘的调研结果中有关作用与优势、转化模型、管理机制这几项指标的研究内容均超过总内容的10%,而2002~2010年之间,均不足10%。

究其原因,研究内容的变化,与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进展是分不开的。由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蒸蒸日上,逐步的突显出问题,学者们根据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运行机制。研究内容上的变化,说明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以及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

2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2.1 新的理论分析工具与方法的应用例如前文提到的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高校与企业的博弈模型。又如,以实物期权的方法,分析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研发项目和市场化项目中所包含的实物期权的类型以及项目价格评估的框架[6]。梁燕在广东省高校专项课题的支持下,以广东省高校作为样本,检验了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经营的状况与科技成果转化中技术转让实际收入的相关性,为发展高校科技产业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7]。但总的看来,新的分析工具与方法的研究还太少。

2.2 问题与对策建议的相关研究由上文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现状与问题研究以及对策建议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主流。学者们总结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科技成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缺乏激励机制、缺乏企业人才和资金、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对此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有: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校企人才的交流、建立新型的联盟模式、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等。在一般研究的基础上,梅姝娥等从高校科技工作的特点与一般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差别、技术交易的特点和必备条件,以及我国企业技术吸纳能力的现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阻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8]。

2.3 制度创新持续深入李平在原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的支持下,从创新理论及公共管理理论出发,基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研究和探索了地方政府的管理创新问题,侧重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9]。郭晓东等分析了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高校和企业存在的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种种弊端,并从体制改革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10]。

2.4 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备受重视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的河北省发展高新技术的对策建议。作者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上,论证了高校在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中的地位[11]。王铁军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几种适合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12]。

2.5 比较研究进一步开展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转移到了国外。通过对国外著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借鉴,达到对我国高校的启示和比较作用。例如,胡冬云介绍了美国的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的运行模式和成功经验,以及其如何促进美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然后,作者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完善符合我国高校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建议[13]。陈兰杰在分析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14]。

2.6 研究方法继续拓展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中,多采用的是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于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的采用较少。特别是用于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层面的机制问题。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开始在这方面有所倾注,尝试运用新的定量的研究理论,例如博弈论,灰色系统理论等方法来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预测机制等问题,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研究分支。鲍新中等从博弈论的观点,分析了产学研的组建和运行的过程,建立了合作收益最优分配系数的模型,考虑了学研方技术风险条件下的合作收益分配系数,并对合作各方在协议的收益分配方案下如何进行自己的最优行动选择进行了非合作博弈的分析[15]。

3总结

2002~2010年之间,学者们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社会的科技型组织和教育中心,在科技创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还将是今后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郭晓川.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现状评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3):25-29.

[2]原长弘,杨鹏,惠龙等.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新进展:1994,-2002[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6):94-101.

[3]汪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的信息不对称博弈分析[J].武警工程学报,2007,6:91-95.

[4]雷永,徐飞.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产学研联盟形成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26):28-31.

[5]王桂月,王树恩.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194-209.

[6]杨家伟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物期权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21.

[7] 梁燕.广东省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9:278-280.

[8]梅姝娥,仲伟俊.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3):22-27.

[9]李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3):292-296.

[10]郭晓东,韩汝军,王德青.加强体制创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39-42.

[11]梁平等.河北省发展高新技术的对策~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心[J].商场现代化,2008,25:269-270.

[12]王铁军.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96-100.

[13]胡冬云.美国AUTM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4):152-154.

第7篇: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能力本位 应用化工技术 课程体系 模块化设计

一、高职课程体系整合的原则

1.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对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模式设计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整合必须在深入了解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后,从传统的学科式课程模式框架中走出来,真正做到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2.课程知识和技术多元整合的原则

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运用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形成以应用性、技能性为特色的高职课程内容体系。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要求打破原有课程、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目标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内容取舍和结构组合的标准,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做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必需的基础性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3.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

实现整体优化首先要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协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明确核心课程、支持课程、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在课程体系中。

4.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原则

高职的理论教学特别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以指导实践,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有利于学生用科学的技术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操作。因此,课程体系应对理论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和重组,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内容的调整与合并,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过程性课程。

5.重视特色课程的原则

高职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结合上。区域经济结构不同,产业布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的类型要求、专业要求也不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是值得探索的主要途径。

6.适应职业结构与岗位的变化的原则

高职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市场需要做出快速反映,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调整组合、在评价上动态反应。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职业结构和劳动岗位内容的不断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速度愈来愈快。高职课程体系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具有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认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适合以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岗位技能训练为特色的高职教育要求。“宽基础、活模块”的两段结构,呈现出与其他课程模式不同的结构特征。宽基础部分作为横向的课程集群,其学习内容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针对一个职业内的一群相关岗位所必须的学识和能力,将工作性质相通的若干个岗位集合为一个群,着眼于一个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通用知识的获得和通用职业能力的训练及学习能力获得。“宽基础”阶段侧重于全面素质与关键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奠定发展后劲的基础。“宽基础”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活模块部分作为纵向课程集群,强调针对特定的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和从业能力,追求教学内容与特定岗位需要的一致性。其任务为:一是岗位专项技能的训练,使学习者具备顶岗能力:二是在专项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兼有提升学习能力的功能。“活模块”阶段注重专项能力、综合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跨岗能力及个性特长的培养,着眼于就业适应性的培养,立足于市场经济和人才的需求。

二、通过社会需求分析确定能力本位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结构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从2005年开始筹建,2006年招生。专业设立之初我们对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发现电池行业由于能源危机的影响焕然一新,它集技术、资金、劳动密集于一身发展迅速。

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调查表,就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就业状况的关系进行调查。初步结论是:文化素养和专业基础理论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自主创业,专业技能的高低和宽窄决定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面。高职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模块化课程的教学体系能从整体上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富有成效。因此,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这也正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我们还重点调查了毕业生的就业层面,它们主要涵盖在这样一些领域: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检测、分析化验、技术开发、技术管理以及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技术服务等。我们把这两项调查结果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挂钩,具体做法是:从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出发建立与就业岗位对应的能力模块,再根据能力模块的内涵来决定课程模块的数量和内涵以及每门课程及每个课程模块的培养目标。这样构建课程模块有利于我们集中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整合方案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与体系的整合问题。因此,我们以高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高职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由职业公共课模块、职业能力课模块、集中实践模块、人文选修模块组成。

1.职业公共课模块

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必备的科学、人文、身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是职业高校区别职业中专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等课程。该模块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2.职业能力课模块

首先针对职业所需,确立核心课程。核心课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教学上侧重于技术方法的讲授。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学好这些课程,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知识和技术。围绕着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开设专业技术、职业考证、职业方向等课程

(1)专业技术模块

各专业除了核心层以外需要开设的专业技术课。这是对核心技术课程所需专业知识的强化、拓宽和补充,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本专业的核心技术课,强化技术操作,以熟练和丰富技术操作经验。

(2)职业考证模块

职业考证模块保证职业资格的获取,落实双证书制度。这一模块重视职业技能的考核,将职业考证的相关课程尽可能融入培养计划之中。该模块课程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从而有利于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的课程,重在职业基本技能。

(3)职业方向模块

职业方向课模块以当前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每个专业设立3个左右的专业方向,在第四学期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对他们进行分流。此模块侧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以适应多层次岗位的需要。

3.集中实践模块

这一模块的课程强调实训、职训等实用性操作训练,以满足第一线应用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

4.人文选修模块

以人文课程为主,兼有科技、管理、文体类等课程,为学生多方面个性发展提供帮助。

四、“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应用效果

“宽基础、活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特点是:这种课程结构模式灵活性大、针对性强,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模块的组合,及时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满足各种教学计划需要,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灵活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使教学要求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保持同步。各模块均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这个核心,体现出:“职业技术核心”、“动手能力优先”和“注重人文和科技素养”的高职课程的设计原则,贯彻了从高职学生发展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体系是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按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设计合理的岗位技能或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由一组相近的专业岗位综合技能课程或若干个相应的岗位证书课程所组成,这些课程包括相应的实训课,以及参与实际生产或社会服务、实际运作的实战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实现与企业零对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歧奖.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整合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 2002, (4).

[2]张尧学.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5).

[4]黄尧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 2005, (5).

[5]郑晓梅.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9).

[6]卢学红.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J].职教论坛, 2004, (1).

第8篇: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要素投入;技术进步;经济增长;VAR

一、前言

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根据当前主流的内生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关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证研究,运用内生增长理论的模型分析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且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一种结论认为,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关系。麻文奇(2010)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技术进步对东莞经济的贡献率,通过调查统计运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技术进步对东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约为12%,但规模经济效应非常明显,并进一步指出劳动力对东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胡磊(2011)基于内生技术进步理论,引入集约化指数,采用2002~2007年间各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进口和RD支出对经济增长方式有促进作用,并根据估计结果给出政策建议。吕冰洋等(2008)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同时受经济转轨、新古典式增长和二元经济结构三方面影响,通过发展战略转变、产权改革、技术模仿、价格市场化等因素,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三方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角度出发,运用非参数方法对中国各省市经济增长中这三方面作用进行分解,从而说明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变化。张新(2007)试图将技术进步、研发创新与人力资本这些新增长因素结合起来,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两个层面来共同探讨长期经济增长的推动源泉,尤其是在传统分析框架下引入对外贸易与吸引外资等因素,试图来构建一个分析经济开放情形下的内生增长模式。通过对模型竞争性市场均衡的求解,研究发现长期稳态增长率依赖于人力资本存量、研发产出效率以及贸易开放程度,因此拓展了已有增长模型对开放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实证研究则运用中国区域面板数据,对理论研究结论进行了检验,其中技术外溢渠道包括进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两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样本期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而言,投资率是关键的推动因素,然而研发投入与人力资本积累同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在研发投入方面,来自国外研发外溢的技术进步作用更为显著;比较两类技术外溢的传播渠道,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果可能要比进口贸易更为显著。

二、模型介绍

1928年美国数学家Charles Cobb和经济学家Paul Dauglas提出以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的生产函数模型,后经不断改进,使得模型对技术要素的描述更贴切。

改进的C-D生产函数的形式为(19)

其中,Y为产出,A0为初始技术水平,ert为综合技术因素,是与时间t相关的函数,集合了技术进步对产出的作用,包括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等综合结果。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投入,α为资本投入对产出的弹性系数,β为劳动投入对产出的弹性系数。

当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条件,有:

α+β=1

那么,(19)为对上式进行对数变换,得到:

1957年Solow提出用总量生产函数度量技术进步的增长方程,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为产出增长率,为技术技术进步率,为资本投入的增长率,为劳动投入的增长率。

令代入(22),得:

分别用EA、EK、EL表示技术进步贡献率、资本贡献率、劳动贡献率。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处理

本文数据采用年度数据,时间跨度从1991年―2010。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社会从业人员人数(L)、劳动报酬、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年度数据采用福建省统计年鉴的数据,地区生产总值(GDP)以GDP平减指数折算成1978年不变价格,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到。

(二)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利用计量模型对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得到如下方程:

从回归结果来看,在显著水平取5%的条件下,方程整体通过F检验,各估计参数通过T检验,并且显著性较高。可决系数R2=0.983573,表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由(27)式得到福建省的生产函数:

则索洛增长速度模型为:

各个要素的贡献度见表4。

注:八五到十一五阶段的平均值为五年间增长率的几何平均值,1991-2010的平均值为20年间的几何平均值,增长速度为相邻两年之差与前一年的比值。

结果表明,1991年-2010年,福建省的经济增长的年平均速度为23.86%,其中资本投入的贡献度为28.47%,劳动投入的贡献度为7.30%,那么经济增长中35.77%来自要素投入。而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64.23%,说明福建省经济增长更加依靠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大。

分阶段来看,“八五”、“九五”阶段,技术进步取得较大的发展,贡献度超过平均水平,分别达到68.95%、79.60%。而在之后的期间技术进步的贡献度逐渐下降,“十五”、“十一五”阶段,技术进步的贡献度低于平均水平。说明福建省技术进步的速度逐渐放缓,经济的增长转而依赖于要素的投入。要素投入的贡献度在“十五”、“十一五”阶段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主要是来自于我国投资推动政策的影响。福建省在“十二五”阶段应当注意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不应过度依赖要素的投入对经济的贡献。从集约型增长的角度考虑,加大对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的投入,把社会资源用于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实现集约型有效的经济增长的方式。

四、结论

1991-2010年,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年平均速度为23.86%,要素投入的贡献度为35.77%,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64.23%,说明福建省经济增长更加依靠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大。但是分阶段来看,“十五”、“十一五”阶段技术进步贡献度显著下降,因此福建省在“十二五”阶段应当注意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不应过度依赖要素的投入对经济的贡献。从集约型增长的角度考虑,加大对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的投入,把社会资源用于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实现集约型有效的经济增长的方式。

参考文献:

[1]Robert M.Solow,Technical Chang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8).

[2]Solow Robert.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1).

[3]张军,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7).

[4]李治国.转型期中国资本存量调整模型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2(6).

[5]麻文奇.技术进步对东莞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

[6]胡磊.基于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研究[J].中国外资,2011(8).

第9篇:建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学;信息技术;辅助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40-03

当前,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支撑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核心之一。计算机所具有的强大的视频、音频信号处理功能和计算机网络高度发达,带来了突破空间、时间的交互能力,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实践提供了巨大空间。高校作为教育技术理论实践的尖端领域,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一、高校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很早就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设信息化高校,全国高校掀起了一阵信息化建设的高潮。目前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在硬件方面都建设了自己的校园网络、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室等基本硬件设施,为信息技术在校内的大量应用铺设了良好的基本环境;软件方面则都有自己的网站、学生论坛、数字图书馆等网上资源站,为学生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网上学习环境作了基本的准备。在高校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室教学,课堂中使用PPT来辅助教学,使用邮箱、BBS、聊天软件来教学内容或答疑,在各高校已基本普及。部分高校还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虚拟课堂、网络授课等虚拟的、远程的教学。总体来看,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虽然高校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使信息技术参与教学,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定位问题,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学中的信息技术支持与当前高校中的信息技术定位。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自主学习等建构主义[1]教学理论体系。它的教学理论核心由从前的以教为主转换到了以学为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者、学习目标的施放者、学习进程的控制者,而转为教学关系中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咨询者。学生则根据学习目标,更加自主地获取各种学习内容,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知识加工的主体[2]。这种教学关系中教与学主导位置的变化,使媒体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引入使得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有了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应当积极地使用它们来构筑以学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彻底转换教学结构关系,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但现今高校中,信息技术并未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实践的基石,而是在教学中成为传统教学媒体的替代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错误定位,使它在高校教学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信息技术的应用在高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现今高校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给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了滞障。高校中多数教师对于新兴的信息技术了解不够,部分教师甚至拒绝使用新技术加入到教学中去。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对利用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理念发展的阻滞。第二,年轻教师虽然热衷于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授课,但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的授课方式有时反而给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造成障碍。例如,一部分教师分别使用不同的信息技术进行授课,而另一部分教师则不使用,那么在多门课程之间,学生就必须分别适应各种信息技术平台的差异,同时还要保持传统的授课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这种“多”媒体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自我学习管理。第三,多数高校都没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信息技术的使用在高校中仅仅是遵从国家规定,定额、定量地让教师使用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等硬件环境进行授课,而使用程度完全由教师掌控。教师在授课中所使用的媒体和信息资源没有统一的管理,滥用和泛用时有发生。第四,教育本身带有惰性,教育体系对新技术、新理论都带有先天的抵制。教育管理阶层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定位、资源投入与应用、教育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使用等方面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思维和观点。这给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所提倡的彻底转变教学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3]的实践步伐带来了阻力,造成了资源投入的浪费。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平台构建

现今高校良好的基础资源建设使得可以通过搭建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来整合、调配和管理教学资源,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