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第1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

一、品读――渐渐入味

读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对于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读的情况了解学的程度,以便更好地顺读而导。

比如,笔者在讲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时,首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引出重点句子。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们发现伯牙和子期各有什么特点?

生:伯牙善弹琴,子期善听。

师:你们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伯乐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然后把焦点引向对重点字的理解上)

师:“善”一共出现4次,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善鼓琴”和“善听”中的“善”是擅长的意思。“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

师: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古文中很常见。“善哉”表示赞叹、表扬,用我们现在的话可以怎么说?

生:太好了!妙极了!

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赞叹读句子。

(生读)

师:你读时为什么把“哉”和“兮”字的音拖得这么长呢?

生:为了把赞叹的语气体现出来。

接下来的教学是结合注释和语境理解双音节词(峨峨和洋洋),进而体会句子内涵。

师:你们通过看注释理解了“峨峨”和“洋洋”的意思,它们分别用来形容什么呢?

生1:“峨峨”和“洋洋”分别形容泰山和江河。

生2:这个回答不对。

师:请给出理由。

生2:我从“若泰山”和“若江河”中看出“峨峨”和“洋洋”是形容琴声而不是形容泰山和江河。

师:你说得有理有据。那“若”字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

师:“峨峨”和“洋洋”形容琴声怎样呢?

生:“峨峨”和“洋洋”形容琴声雄壮和宽广。

师:雄壮、宽广的琴声与泰山、江河又有怎样的关系?

生:雄壮、宽广的琴声像泰山一样巍峨,像江河一样广大。

师:伯牙表达的仅仅是琴声吗?古人往往喜欢托诗言志,那伯牙是否借助琴声表达什么呢?

生:伯牙借助琴声表达泰山一样高大的志向。

另一生:伯牙借助琴声表达江河一样广阔的胸怀。

师:这高山流水般的气度是谁听出来的?

生(齐说):钟子期。

师:他真不愧是伯牙的――

生(齐说):知音!

师: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句子。

(生读)

师:从你们的读中我感受到泰山更高了,大家的朗读水平也更高了。

笔者考虑到学生学《伯牙绝弦》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教学从一个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出要品读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注释理解字意,一步步理解、体会句子的内涵。在理解、体会句子的同时,学生也渐渐地读出古文的韵味。

二、对话――渐渐入境

由于文言文比较抽象,又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因此,长期以来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浓。笔者在教学中借助师生对话,丰富和充实文言文的语言,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触动他们稚嫩的心弦,领悟文言文的意境。在《伯牙绝弦》这课的教学中,笔者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对话。

首先,让学生充分想象伯牙琴声的表意之丰,体会他的善弹。

师:伯牙琴技妙绝天下,他的琴声肯定不仅表达高山流水,同学们想一想,还会表达什么呢?

生:清风、芳草、春雨。

生:瀑布、晚霞、乌云。

接下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钟子期,想象他从琴声中听出的具体内容,体会他的善听。

师:你们就是钟子期,正在听伯牙弹琴,学着文中的句式,或用平常的句子赞一赞伯牙。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生:妙呀!善哉,萋萋兮若芳草!

生:我想知道,如果伯牙用琴声表达对女人的朝思暮想,子期是否也能听出来?

师:你的想象与众不同。伯牙与女人是什么关系呢?

生:他们是一对恋人。

师:哦,是恋人关系呀,那是否将“女人”一词换成更贴切的词表达呢?

生:“姑娘”“女子”或者“美人”。

师:恋人一旦坠入爱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急切的心情被子期听出来了,他会怎么称赞伯牙呢?

生:妙呀!切切兮若思美人。

最后,笔者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小结学生的发言,并引出句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让学生理解句子,在对话中悟情。

笔者在学生理解句子(伯乐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基础上,通过对话,让学生想象伯牙善弹和钟子期善听的具体内容。学生入情入境,领会知音的难能可贵。

三、练笔――渐渐入心

练笔应该是阅读教学的自然延伸,这样才能使得读写顺理成章。但必须在触动学生心弦时,为学生搭设练笔的平台。

教学《伯牙绝弦》时,笔者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感知知音的基础上,着重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练笔。先让学生写下对伯牙摔琴绝弦这一举动的看法。

师:对伯牙失去知音时采取摔琴绝弦的举动,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生:我觉得伯牙失去知音的痛苦可以理解,但他用摔琴绝弦的方式了结绝妙琴技是不可取的,这分明是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

师:我从你的表达中体会到了你为伯牙感到遗憾。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所写,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伯牙摔琴绝弦的举动。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接下来笔者设计了让学生劝说或者述说伯牙心声的练笔。

师:看到如此痛苦的伯牙,你想劝劝他或者说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吗?

(学生动笔写)

生:我是伯牙的妹妹,我想劝劝他:哥呀,你千万别因失去知音而消沉,振作起来吧!子期在天上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会很伤心的。

生:我要当一回伯牙――你们就别再劝了,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但你们是无法体会子期在我心中的地位和分量的。子期死了,我的心也死了,就让我的琴追随他而去吧。

此时能深切地感受到同学们的内心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笔者顺势对学生所写进行点评,点明了主题。正是这摔琴绝弦体现了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难能可贵,才使得故事更加美丽动人、荡气回肠。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颂着这千古佳话,高山流水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成了知音的代表。

第2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资料袋 提高效益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在有的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形式多样,或文字介绍,或图片介绍,教材编写资料袋的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显然,“资料袋”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了解到不少教师轻视,甚至忽略了“资料袋”,致使“资料袋”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用好,用活资料袋,为课堂教学服务是教师教学的一大智慧。

一、运用资料袋导入课文。

课始,教师板书课题后:

师:“孩子们,在每个星期一的早上,我们都会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你望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会想到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顺势而导引入对“资料袋”的学习)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资料袋,划一划,你能从资料袋中获得了哪些知识。(全班同学默读圈划)

生:我从资料袋中知道了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的升起表明了新中国的成立,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

生:我知道五星红旗的选用是由人民决定的。

生:五星红旗是受法律保护的。是中国的象征。

师:《国旗法》规定我们的每一个公民和组织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国旗。让我们怀着这份尊重,恭恭敬敬地再读一遍课题。(生读课题)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很好地引导学生感知“资料袋”的内容,学生了解了国旗的来源,尊重和爱护国旗是公民应尽的职责,有了这些知识的积淀,对于课文中的中国留学生宁可忍饥挨饿,也不愿拿国旗换面包的举动做好了情感的铺垫。然而,教师的教学并不满足于知其然,还要用“其然”引用关键的句子让学生带着情感读课题,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说,这样就把资料袋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运用资料袋理解课文

充分运用“资料袋”中的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甚至于引用这些资料来解决问题可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雅鲁藏布大峡谷》(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的教学片段:

师:作者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生1:因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

生2:因为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千米。

生3:因为“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师:是吗?

生3:我从“资料袋”中知道,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长370千米,最深处2133米;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长90千米,最深处3200米。

师:嗯!你真会读书,把“资料袋”中的资料都用上了。雅鲁藏布大峡谷长――

生:504千米。

师:平均深度――

生: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

师:赶快计算一下,是它们的多少倍。(学生拿出笔计算)

生:长是科罗拉多大峡谷的1倍多、是科尔卡大峡谷的5倍多;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的近3倍、是科尔卡大峡谷的2倍多。

师:所以作者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学生练习朗读)

三、巧用资料袋创境激情

教学片段《伯牙绝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师:同学们,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更加荡气回肠。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传诵它!课文后边有个资料袋,就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出示课后“资料袋”内容)

师:同学们,伯牙和子期,这知音的故事感动和温暖着一代又一代渴望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中国人。就在故事发生300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古书《列子》就记下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记下了这对知音的名字(出示)――全体齐读!

师:时间在流逝,500多年过去了,秦朝的《吕氏春秋》依然为我们呈现了这对知音相遇时那最美好的瞬间(出示)――男生一起读!

男生:(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1000多年后的唐代,人们在古诗中也都为那伯牙的破琴绝弦叹息不已(出示)――女生一起读!

女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2500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六(1)班的孩子也在无限神往地传诵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大家会背的就跟着老师一起背,还不能背诵的同学请朗读。

(生集体激情朗读、背诵)

第3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

一、抓住“传情点”,体验作者情感

文章的情感信息总是附着或蕴藏于一定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方式之中。所谓传情点,是指那些在传情达意方面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传情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情感交流的桥梁。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教师要抓住“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的“悲伤”传情点展开情感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伯牙伤心欲绝的心情,然后深化引出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所创作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从而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再如《一夜的工作》一课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感知工作辛苦、生活简朴后,抓住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中的独白,着重指导学生朗读。“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作者的这两段独白,感情炽烈,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作者那抑制不住的如潮水般的情感。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被作者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有的在抽泣,有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这种入境人情的朗读,学生的内心怎能不激发出对的敬仰之情?恰到好处的朗读指导,唤醒的是学生潜在的激情。有效的朗读,抓住“传情点”,老师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传情点”,就能让学生更直接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地体验和领会作者的情感。

二、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教师面对活泼好动、反应敏感的学生,使他们听懂,愿意听是一个起码的条件,还需要运用情感的独特作用。所以充满感彩的教学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教材的内容形成共鸣的状态,达到和谐的程度,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金色的鱼钩》一文,作者借鱼钩这个道具来歌颂主人公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鱼钩为挽救红军生命起了不小的作用,而且要让学生学习在生死关头,怎样对待自己与别人。导入新课时,教师要用富有启发性、引人入胜的语言把学生带入遥远的年代:—个小小的鱼钩,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是在艰苦的年代里,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它挽救了红军的生命。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作者就是紧紧扣住鱼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的赞歌。你们将看到在这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平凡而又珍贵的鱼钩,不正是红军精神的生动写照吗?这深沉凝重的语言拨动了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进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强化心灵兴奋点。升华情感

一堂课虽然是短暂的,但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在课堂上,注意设计引起学生兴奋的兴趣点,就有利于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情感体验,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以“读”为兴奋点。在学生对课文的语言充分理解之后,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或静思默读,或低吟慢诵,或高声吟唱。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充当课文描写的角色,加强对语言的感悟,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完《倔强的小红军》一文后,我先指导学生分好角色——叙述人、小红军、陈赓,按照各自不同的表现,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朗读时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要读出小红军满不在乎的语气,语速放慢,强加重音;小鬼把腰一挺,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要读出小红军不服输的口气来,透出一股倔强之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就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升华了感情。

2.以“演”为兴奋点。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寓言、童话都适合让学生表演。通过表演,最容易使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情景中获得情感体验。如《狐假虎威》这一课,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不言而喻的。

第4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情境创设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即情景、背景或环境)。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媒介,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自融其中,融情入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一、以情激情

学生学习情绪的高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往往是与教师的情绪同步变化的。首先教师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始终精神饱满,目光有神,满怀激情,对上好课充满信心。教师语言要准确优美,富有感染力,要活泼风趣,有感召力。要分清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似月白风清。在这样的和谐课堂氛围中,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教师激情的感染,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同时教师要善于用情感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当理解完伯牙和子期是知音关系后,我满怀悲痛地讲到,相聚是短暂的。不忍分别的他们相约明年中秋再见。第二年,伯牙乘一叶扁舟,满怀期待再赴知音之约。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冰冷的墓碑。从此以后,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再无人赞道――此时学生大声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再没人赞道――学生大声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我接着说,此时伯牙肝肠寸断,他绝望的呼喊――用低沉的声音齐读,“世再无知音――”在悲痛中,伯牙――(学生齐读)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我强烈的渲染下,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及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学生的激情夜自然流露在朗读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并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整堂课才能激情绽放,更好的实现情感教育。

二、问题探究

1. 质疑问难: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如:针对课题质疑;针对教学重难点质疑;针对内容细节处或空白处质疑;针对文章中心质疑等。让学生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以求得真知。

2. 自主探究: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好的“引路人”,在教师的点拨下,他们就能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进入课文情境。如教《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教师没有按常规逐段讲读,而是根据教材的重点,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

三、情境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应用挂图、实物、多媒体课件,或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形象的比喻等,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阅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以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如教学《三亚落日》一课,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基于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教师便为学生播放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画面展示蓝天、碧海、白鸥、椰树、沙滩的南国风光,再配以优美柔和的轻音乐,同时穿插鸟声、风声、浪声。学生感到十分的新奇,完全被吸引住了。用心听,仔细看,仿佛身临其境。此时,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以“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开头,从看到、听到、感受到的这三方面来说一说它的迷人景象。这样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了“三亚”。通过生动的语言实践,灵活地积累文本语言,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同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四、借助多媒体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多媒体的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多媒体的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多媒体的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在运用多媒体的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再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同时配上有感情的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五、拓展想象空间

第5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程资源开发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46-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一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运用最为广泛,也是最易于准备和操作的往往是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这类资源就如同架设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信息桥梁,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灵动的姿态,彰显着无穷的魅力和特殊的价值,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张力和感染力。然而,只有有效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才能使其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

因此,教师一方面应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为宗旨,精心选择与开发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应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适当契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环节中去,从而引领学生深层次触碰文本灵魂。同时,要把握好资料性课程资源运用的“度”。

一、精心筛选,精彩呈现。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找到很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有些课文资料不仅图文并茂,而且有丰富的动画、歌曲等影像资料。而一堂课的容量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一一呈现全部的资料。因此选择什么内容和性质的资料在课堂中呈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选择上,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本身的情况。只有那些为达成该课的教学目标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同时为该学段的学生年龄、身心特点所接受的资料,才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对于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教师应精心筛选,精彩呈现。

1.视听资源的开发选用

(1)图 片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特征,特别是中低年段的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有些语言文字比较抽象,让学生凭空想象难度较大,此刻运用图片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教学《背篼》一文时,文中的“蜿蜒”、“炊烟袅袅”、“田埂”等词语,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小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在教学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了包括这些词在内的一组词语,让学生提出疑问。当学生普遍问到“蜿蜒”一词时,我就适时出示几幅表现河流、山脉蜿蜒盘旋的图片,边出示边对该词做出解释。这些图片将学生带入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不仅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了教学目标中预设须掌握的这一词汇。而且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为学生更准确地解读和把握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音 乐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阅读教学应通过凝聚着作者灵感和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情感和灵魂。而借助音乐叩响人类心灵,触动人类灵魂的魔力,则可以更好地为解读文本服务。语文课文中有不少与音乐家有关的课文。比如,《伯牙绝弦》、《月光曲》等,在这些课文的教学时,运用音乐资源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当读到“凡是乡村里能听得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此刻,配上美妙的《春天交响曲》,以动人的音乐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到扬科沉浸在大自然的音乐中,是那么陶醉,那么快乐,不仅让学生对扬科痴迷于音乐的特质有了感性的认识,更让学生深切关注起扬科悲惨的命运。

(3)视 频

阅读是通过作品的语言,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也就是说,作品的语言是第一层面的,然后是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进而才是内在意蕴和情趣。教材中一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因受其认知和阅历的局限,会产生体验的隔膜。教学时运用形象的视频资源,可以启发学生更好地去体会和感知文本。比如,教学《观潮》一文时,在读到作者对潮来时壮观景象的描绘,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壮观的气势用朗读表现出来。当发现学生不能很好的用声音表现那样壮观的气势时,再播放视频。通过比较,学生会为作者语言的准确性感到震惊。这样再来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2.文字资料的开发选用

视听资源在教学中的助力作用不容忽视,但过多过滥地运用这类资源,可能造成学生依赖视听资源,不愿意认真阅读文章的倾向。随着年段的升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因此,高年段语文课堂中,文字资料的涉入更为广泛。而这些文字资料也分别以文章、段落、诗句、对话等形式呈现出来。

比如,教学《江姐》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那一天,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的阴暗牢房里还关押着大批的共产党人。1949年11月14日,就在即将攻克重庆的时候,丧心病狂的敌人在他们逃离的前夜,凶残地杀害了这些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在被害的共产党员里,有一位29岁的女性,战友们亲切地称她为“江姐”。(出示课题,齐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回到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姐的世界……

二、把握契机,有效运用。

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更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时机,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触碰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因此可以说,把握最佳教学时机,事半功倍;失去最佳教学时机,事倍功半。同样的,只有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最佳时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才能真正发挥资源的作用。

1.导入新课,激发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诱发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步入文本。例如教学《伯牙绝弦》时,我摒弃了原来设想的以音乐创设情境和课题设疑等导课方式,出示了这一组名句:“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从来难觅是知音。今宵离别后,何日再追寻。”“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然后请学生自由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这些学习资料中,每一句都有“知音”一词,而所有的句子都在抒发“千金易得,知音难觅”这个含义时,追根究源的好奇心便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了。紧接着,我以这样一段导语引出了课题:是啊!千金易得,知音难觅。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知音”一词最早的出处吗?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去重温这段关于“知音”的千古佳话。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故事,这又是一个超越音乐的故事。这样,以带有“知音”一词的古诗文引出本课,引起学生追究“知音”一词源头的好奇心,也将课文的主题基本确立。 2.加深理解,突破难点。

同样是教学《伯牙绝弦》这一课,我并没有在教学的开始就出示主人公俞伯牙的介绍资料,而是将这个资料展示的契机稍作调整,在学生解读文本的关键处出示了该内容:“伯牙姓俞,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人,后为晋国大夫,春秋时代著名的琴师。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俞伯牙的作品。”

师:从这段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伯牙在当时已是极富盛名的大音乐家了,大家觉得这样的人平时会缺乏赞美吗?为什么伯牙会将子期视作自己平生唯一的知音呢?

师:设想一下别人是怎么来赞美伯牙的琴声的?

生:真好听,弹得太好了!

师:而这一切赞美同子期发自心灵深处的赞美相比都显得那样的空洞、虚假。

师:当子期尚未出现时,伯牙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失望、寂寞孤独,感叹自己无人理解,曲高和寡。

师出示俞伯牙的名言: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请学生读一读)

师:一日伯牙在汉江口弹琴,子期出现了。听到了子期发自内心的赞美,伯牙会是什么感觉,会说些什么?

生:快乐,激动。感到幸运,感到欣慰。……知我者子期也,酒为知己饮,曲为知音鸣……

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生: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为什么伯牙会将子期视作自己平生唯一的知音,最后做出那样壮烈的举动,是小学生理解的一大难点。而通过资料的展现与适当点拨,难点就这样突破了。

3.调动情绪,把握情感。

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念智慧的产物。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发掘出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然后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满足。在指导朗读时,教师可以轻易感知学生的情感是否到位。有时通过提供一些的资料,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世界,触摸到作者鲜活的灵魂,是十分必要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我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感到学生由于没有此类生活体验,又从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一个虚假的童话故事,所以不能很好地将小女孩又冷又饿、孤独无依的感觉用朗读表现到位。于是,我出示了这段资料: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然后我告诉学生:“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有其深刻的生活根源,即使是虚幻的童话也不是作家空想的产物,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遭遇中有着安徒生自己母亲的血淋淋的影子,所以他的文字才那么富有感染力。”而后,我请学生再读一遍这段话。这一次,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准确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因此读得非常投入,感情也很到位。

4.总结写法,升华认识。

还是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读到这一句话:“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有学生对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作者却用这样的语句来表现,不太能理解。我于是出示了安徒生的这段名言:“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我问学生:“在安徒生的眼里,活着才能真实地把握幸福。你觉得安徒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结局的?”学生经过思考体会出:悲愤、谴责、控诉、含泪的笑……于是我最后总结:这是“以喜衬悲”的方法,这种写法令人倍感辛酸。

5.课外延伸,巧妙迁移。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热爱生活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学习完这篇课文,我出示了《故乡》里描写中年闰土的一段话:“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可以想象,闰土少年时与中年时的形象反差,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问:闰土究竟怎么了?从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于是,我就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介绍小说《故乡》以及其他鲁迅相关作品给学生阅读。

三、适度拓展,走出误区。

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和拓展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它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但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也并非越多越好,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必须把握好“度”,课堂上的资料性课程资源的拓展必须走出盲目拓展、为拓展而拓展的误区。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第6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

一、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共鸣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图片、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教学情境,力求使学生处于眼动、耳动、脑动的思维和情绪的兴奋状态,不仅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提高了文学审美情趣,很好地培养和拓展了学生的语文思维。有些课文记叙的人或事,因为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或者因为学生的社会知识、生活体验的欠缺,阅读时,往往理解困难,出现思维停滞。比如《麻雀》一文,庞大的猎狗面对弱小的麻雀,竟然不战而退。这是为什么?从十来岁孩子的生活体验来看,显然不合常理。如果教师仅凭讲述,使学生知道是麻雀面对凶残的猎狗,面对强者,敢于搏斗,敢于牺牲的精神和气势吓退了猎狗,这样做,学生仅仅囫囵吞枣地记下答案,而没有真正跨越思维障碍,突破教学上的难点。这时网络教学的优势可以得到有效发挥。我们可以设计情景再现,通过幻灯再现三个情景: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走近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地飞下来掩护小麻雀,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慢慢后退了,然后选择音乐渲染环境,准备一段节奏鲜明、强烈,表现激烈搏斗的音乐,随画面的变换、事情的发展,音乐由弱到强,再到弱,充分渲染弱者敢于战胜强者的紧张气氛。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了,在不知不觉中与麻雀产生情感共鸣,意会出“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这种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趣、有情、有味地沉浸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培养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探究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兴趣的广度是指兴趣范围的广阔程度,它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经常注意多方面的新问题,增长新知识,丰富生活,提高自学能力,促使其个性得到发展。当今的语文课堂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无所不容,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首先,自学语文必须是先广博方可变通,如仅仅只是陷于狭小的“小语文”圈子之中,这样新的信息量得不到丰富,同样,知识也得不到延伸。

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的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这些学习资源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一方面,这些资源可为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同时使用,没有任何限制;另一方面,所有学习者都可以 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资源加入网络资源库中,供大家共享。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扩大信息量,要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赏心悦目的教学环境,将与每一课或每一单元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经过筛选展示给学生,使之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学习,获得全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资料预选,拿出标准和要求,并且准备评选最佳“资料员”并给予奖励。这些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自学过程中,兴趣更浓,并且在“知”的环节中,各抒己见,大放光彩。

三、学会合作,培养表达能力

教师要减轻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把学习的重压变成学习快乐的源泉,必须选择学习易于接纳的方法,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思想意识的相互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民主的、融洽的、自由的交流环境,为他们畅所欲言、合作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定要充分发挥网络化学习环境这一平台,可以让小组成员在网上查阅作家生平、作品背景的资料,以及教学内容涉及的相关资料,通过多媒体播放,使学生一目了然,又节省了时间。讨论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表达能力。因此,上诗词鉴赏课,由于这些课文距现今太远或未曾见过的东西都不容易理解,传统教学难以为学生学习提供充分的素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让小组合作来上网查阅这些资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师生互启,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理论让我们懂得: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和主动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真正让语文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堂”变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启”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学生启发得当容易激活一节课,使学生兴趣盎然,乐学易学。在“启”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对课文中的关键点设计出精练的问答,让学生围绕问题更好地理解课文,这样教学才抓住了中心,把握了重点,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会提高。网络多媒体教学在启发学生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丰富的音频和视频功能,可将文字符号变成可感的形象,通过视听感觉器官,对人产生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时,我首先预设几个教学生成点(出示课件):学生自学后回答三个问题:(1)文中四个“善”用法有什么不同?(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3)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问题,教师放视频,师生互动。师:为什么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生:钟子期就好像看到了巍峨的泰山。师:为什么伯牙志在流水?生:钟子期就像看到了浩荡的江河。师:伯牙是个音乐家,他的琴声肯定不止是高山流水,还会表现哪些景色呢?生:还会有皎皎明月、皑皑白雪、芳草萋萋、大海汹涌。师:为什么说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好一个善鼓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生:钟子期必得之。师:他们是一般的朋友吗?生:是知音。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第7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

英国导演罗兰・乔菲拍摄的正剧片《传道》,通过18世纪中叶发生在南美洲、涉及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殖民地争端的一个历史事件,隐喻了今天的某些大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世界基督教界内部始终存在的争端与分歧。埃尼奥・莫里康内为影片写下的配乐,成为他创作生涯中的一座无人企及的里程碑。但正如这位真正的音乐大师日后数次经历的那样,由于他艺术构思的宏伟与深刻大大超出了“商业熏心”的奥斯卡评委的审美水准,以至他屡屡“败在”一些名不见经传者或者作曲新秀的手下:《传道》的音乐仅成为莫里康内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原作音乐提名的作品。或许正是这次显而易见的不公,引起了世界评论界和音乐爱好者对这位公认的音乐大师的关注。

影片中加布里尔神父在丛林中吹奏双簧管,是编导者精心设计的情节,同时这一场景也具有多重的内涵。需要指出的是,导演罗兰・乔菲和剧本的作者、著名编剧罗伯特・博尔特(《阿拉伯的劳伦斯》和《日瓦格医生》等影史经典的剧作者)似乎在借助首次与他们合作的埃尼奥・莫里康内的实力,在故事情节中有意突出了音乐的存在。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了土著男孩的独唱,阿尔塔米兰诺主教来到印地安人建立的教堂时听到令他内心激动的童声赞美诗合唱和孩子们的提琴伴奏以及随后他对土著人建立的乐器作坊进行参观;最后是神父指挥信徒们的赞美诗合唱(这次他试图用音乐来唤起葡萄牙殖民者的良知,以保护那些善良无辜的印地安人的生命)以及屠杀过后的特写镜头中,水面上飘过的那架小提琴。而全片充满希望的结尾镜头,正是拾起这把小提琴的女孩和部落里劫后余生的孩子们一起,乘小舟消失在南美洲热带雨林掩映下那纵横交错的河道里……

而神父在丛林中吹奏双簧管正是影片叙事与音乐直接相关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这里,他试图用音乐来保护自己,用音乐去化解生活在原始密林中、不希望被打扰的土著民族的敌意。他用自己手中的唯一武器――美妙的乐器奏出的真挚、流畅、沁人心脾的旋律,幻化成了配乐的核心主题。

看见奴隶贩子门多萨(著名演员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皈依宗教痛改前非,土著印地安人对他表示了原谅和接纳。门多萨忏悔的灵魂受到感召,喜极而泣。此刻,令人感到温暖无比的双簧管主题再次奏响,不但抚慰着正在注视眼前感人一幕的加布里尔神父和每个善良的印地安人的心,也打动了银幕下的无数观众。随双簧管主题动机过渡的下一组镜头,是影片《传道》最具代表性的场景之一,毫不掩饰地颂扬了印地安部落淳朴、善良、勤劳的品质,颂扬了他们和谐、融洽、与世无争的原始生活。由这一段落所标志的影片配乐,也成了莫里康内在其代表作“往事三部曲”特别是《美国往事》之后树立于世界电影音乐界的一个无人超越的新高峰。

第8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古筝;教学;审美

1 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形式

(1)听。

音乐是一种听的艺术,用耳感受其灵动的美感,每一个音符在耳中旋转与大脑产生美妙的摩擦,每一个细胞跳跃起来,为其伴奏。演奏者陶醉其中,听者乐在其中。

(2)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授人中思,在学习中思。古筝学习技巧中思,增加自身学习能力。将古筝演绎的更加完美,品味其中奥妙,演奏出更加经典的曲目,供所有古筝爱好者学习。

(3)写。

古筝教学也是在与学生一起学习,传授学生经验与方法。也可以让同学自己思考提出更好的建议。总结古筝学习的技巧,找出更适合自己的套路。做出更美妙的曲子。

2 古筝美学探讨

(1)古筝文化美。

古筝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件古老而又重要的乐器具有鲜明的美学。古筝美学教育不只局限于艺术创造美和艺术欣赏美领域,还应该体现在社会生活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声音美、节奏美、韵律美、姿势美等,所有这些美的因素,既表现为人的审美规定的条件,又表现为人本身所创造的美。

(2)古筝经典中的美学思想。

唐代诗人吴融在《李周弹筝歌》的描述,“五音六律皆生之,就中十三弦最美妙”。筝,这件古老的乐器,以清丽柔和优美悦耳的音色,清韵迷人丰采多姿的表现,赢得了海内外的众多知音。古筝在其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外观构造和技法,都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演奏体系。

古筝曲《箜篌引》是作曲家庄曜根据李贺《李凭箜篌引》的诗意而写成的一部当代古筝作品。乐曲的曲式结构与诗歌的结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乐曲的核心音调源自古代西域调式特性小二度音程的核心音调,长大的散序,运用起伏多变的节奏,虚实相间的旋律和织体,表现了“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幻想境界。

(3)古筝曲风美。

“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高山流水觅知音,该曲有这样一段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锤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该曲婉转悠扬,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堪称曲中精品。

3 古筝教学审美

在古筝教学中应不断引导学生提高对音乐的领悟能力,以此不断提高他们 对音乐的审美领悟能力,而音乐想象力又是音乐审美领悟能力提升的关键,如《渔舟唱晚》是一首优美、典雅而富有情趣的曲子,它描写的是美景如画的湖面、夕阳西下辛苦了一天的渔民满载而归的情景。在教授该曲时,应当把这种境界讲出来,让学生们去体会,去想象。但是由于学生感性经验的贫乏,思维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音乐学习中,想象的材料也就比较缺乏,想象的空间也会受到影响。而网络资源的介入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想象材料,为展开丰富联想打下了基础。

学习古筝是一项周期性长、实践性强的音乐活动,教师除了要拥有个人所具备的审美修养、较高层次的音乐艺术修养、广博的综合艺术知识和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增加学生练琴的耐力和持久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增加他们演奏古筝的表现力,培养其创造力,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心理特点,强化兴趣、情感。要将启发、引导和发展学生学筝兴趣,提高到重要议事日程上予以研究。在我的教学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个别学生开始学古筝时很高兴,但后来渐渐下降,甚至于坐在筝前愁眉苦脸。原因是虽然家长喜欢古筝艺术,很热情地让孩子来学习,但不考虑学生心理,对孩子“恨铁不成钢”,总是责备。诚然,兴趣不能替代意志力的培养,更不能替代才能,但是有了兴趣,就可以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这样的学生,我在上第一节课时,先请程度深的学生表演几手曲子,如《渔舟唱晚》《战台风》等,并做乐曲介绍,这时我发现他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听着,羡慕得不得了。这时我就告诉他:音乐就像语言一样有其自己的文字,你必须会读会看,才能学懂。这样第一节课的乐理知识的教学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但是下课时,学生拉着我问:“老师,什么时候教我弹琴?”可见,学生对弹琴产生了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学琴,学生即高兴主动的积极学习,效果就比较好。

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和学生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欣赏自己,从而更好地要求和教育学生。教师应该主动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开窍的早晚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布置适量适度的作业,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加以肯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强他们练筝的兴趣。

因此,只要不断了解学生、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才能探索出一套更为贴近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学筝的持久兴趣。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采用多种多样生动、通俗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减少学生学筝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从学习古筝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尹丹.具范兼容 方成大家――浅谈古筝与传统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2] 汪莎.传统古筝演奏特点分析[J].艺海,2011(05).

[3] 周.浅议古筝学习中想象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2011(20).

[4] 赵星.“阴盛阳衰”:古筝艺术繁荣表象后的潜在危机[J].艺术评论,2011(12).

第9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范文

一、找准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提问

提问要有切入点,抓住了这些切入点,就找到了提问的“拐棍”。教师要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学习情况,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不是先天具有的,需要教师用心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还要能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给学生一双会生“疑”的“慧眼”。 在教学《开天地》一文时,教师一出示课题后即刻启发学生寻找题眼,抓住题眼“开”字设置疑问:为什么开天地?怎样开天地?开天地的结果如何?由于一下子抓住题眼发问,学生想读书的欲望油然而生。

在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提示他们可以针对课题提出一些问题。一般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方面来提问,久而久之,使学生逐渐养成见题生疑的习惯,从而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常常在问题边上写上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提这个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这样保证了提问的有效性,使无目的无价值的问题不提,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不提,没有思考力度和张力的问题不提。比如:看到课题《掌声》,学生就会从:“这是给谁的掌声?”“为什么要给他掌声?”“这掌声代表了什么?”三方面思考。看到课题《微笑着承受一切》,学生就会发问:“谁微笑着承受一切?”“为什么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是怎样承受着这一切的?”不管这些问题是否稚嫩,但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步,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教师都应鼓励。

二、针对课文的疑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的,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深入剖析,层层引导,才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解除疑点,突破点,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教《陶罐和铁罐》这课时,师:对于寓言故事,我们以前了解得不多,读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我们接触到了两个罐子:陶罐和铁罐,老师不知道这两个罐子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结合课文有关词句谈一谈吗?再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让学生围绕“我的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不同?”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很多同学认为父亲太严厉,甚至有点不尽人情。于是再让学生细细体会写父亲的句子后,学生才发现父亲这样也是一种爱,不过他的表达方式不同。

课堂上的问点要立足突破难点,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细心把握提问的恰当时机进行有效提问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想突破教学重难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就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细心选择课堂提问时机。实践证明,时机把握不好,往往会使学生启而不发。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应该注意控制等候的时间。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一二秒钟就开始点名,请学生回答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加上精神紧张等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者因仓促回答而导致错误。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后的等候时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一般认为,自提出问题到请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三四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十秒左右为宜。

四、运用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提问进行提问的有效性教学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是《学记》中告诉我们的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课堂提问归根到底是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弄懂课文的写作方法,老师的课堂提问既不可让学生不假思索,也不能使学生面面相觑,这就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老师对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有思考性,启发性,真正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教师的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问题的思考性和层次性。在进行六年级语文《伯牙绝弦》一文的教学时,有一位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四个问题:(1)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属微解答距或的问题,一般由中差学生回答(2)钟子期为什么能成为俞伯牙的知音呢?属长解答距的问题,一般由中等生回答(3)仅仅会听音乐就能成为知音吗?属长解答距的问题,一般由中等或优等生回答,(4)现在人们常常用“知音”来形容怎样的人?这四个问题目的清晰,层次分明,引导学生由“文”及“道”,从“内容”到“内涵”,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教师问题的驱动下,透过语言文字,去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讨论中,感悟中对“知音”的理解趋于正确,从而懂得“知音难求,友谊可贵”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