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术语翻译论文精选(九篇)

术语翻译论文

第1篇: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为了规范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美国《工程索引》(EI)要求信息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应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一般不超过150 words),且在用词、句式、时态、语态以及人称等不易把握的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以方便论文的国际交流。国家标准GB7713-87中规定,为了国际交流,学术论文应附有英文提名和摘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于2002年9月还专门了《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质量标准》,明确规定了英文摘要的写作规范。

但是,对于论文摘要的翻译研究还存在很多方面的空白和不足,比如,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翻译评估标准,这势必造成摘要翻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找到可行方法提高中文摘要英语翻译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文摘要及其英语翻译基本概念

(一)摘要的定义和分类

国际标准IS0214-76,摘要是“对文献内容的准确压缩不加以解释或评论”。

论文摘要主要有2种类型: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和概括型摘要(Summarized Abstract)。信息型摘要也称报道型摘要,主要用于实验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论文。概括型摘要也称指示性摘要,多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论文。

(二)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特点

句式:句子陈述结构比较多,所包含的动词常常是be,have等。

人称:英文论文摘要句子的主语通常用单数第三人称(the/this paper/article),即以论文或文章本身为主体,很少用第一人称或作者自称。

时态:摘要开头表示本文所报告或描述的内容,结尾表示作者的观点和建议的做法时,可采用一般现在时;叙述研究过程及过去的工作,多采用一般过去时;说明某课题现已取得的成果,采用现在完成时。

语态:为了突出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避免提及有关的执行者,论文摘要英文句子的谓语动词常用被动语态。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表达作者或有关专家的观点时,又常用主动语态,其优点是鲜明有力。

(三)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原则

1.规范

根据目的法则,译文要取决于翻译目的。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因此翻译出来的摘要应该要符合英文摘要的国际标准。

2.易懂

根据连贯法则,译文要能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因此翻译出来的摘要应该要清楚简单、通顺流畅、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3.准确

根据忠实法则,译文应以原文为基础,不能随意创作。因此翻译出来的应该要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意义。

三、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

由于部分中文论文作者写作的英文摘要,绝大多数都比较粗糙,质量不佳,离参与国际交流的要求相距甚远,需要修改或者重写。一方面是由于论文作者英文写作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多数论文作者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和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中文论文摘要在过去英语摘要语法、用词错误率降低的基础上,出现了复合句的一致性,上下文逻辑关系和意义完整性等问题,深层原因是用英语包装汉语思维,机械对应式的英译汉。

(二)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解决策略

1.明确翻译目的

即有效记录学术成果,通过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过程(Procedures)、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等方面清楚诠释。

2.分析原文

对原文的分析可以分为部分。第一部分,译者重点关注文本外因素,确定原文提供的材料是否与翻译指令一致。第二部分是详细而全面地分析源文本,重点关注文本内因素。

文本有不同的功能,也因此有不同的文本类型。学术论文摘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告之读者整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因此属于信息型文本。且不同的用途专业领域,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农业英语、工程英语等因其特殊性,要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看英语在这些不同的领域是怎样运用的。专业词汇应与国际用语保持内涵一致性。

3.选择翻译策略

诺德根据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的关系,提出了“文献翻译”和“工具翻译”两大翻译方法。“文献翻译”强调源语文化。重在“再现原文化发送者与原文接收者之间交际时的情境”。“工具翻译”强调译语文化,重在表达“原文发送者与译文接收者之间在新的交际情境下的互动”。在文献翻译中,交际语言虽已改为译文语言,但交际情景还是源语文化,源语文化的语言特征仍得以保留。在工具翻译中,交际语言和环境变成了译文语言和环境,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仅做交际中的参考,重点是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传递原文的实际内容。

摘要翻译的重点是传道原摘要的实际内容,而且尽可能满足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学术论文摘要翻译不能完全只依赖于文献翻译或者工具翻译,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摘要内容的语法、逻辑的整体把握,提高受众理解度。

4.构建目标文本

中文摘要英语翻译为符合学术目的和要求的功能文本。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句型应简单凝练,一般由10个左右意思完整,语句通顺的句子构成。在这个环节,摘要的翻译可以从词汇、句法等语言层面着手,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许多翻译技巧。最终文本应以双方理解一致性为目标。

翻译的本质是“a textual thing”,及在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必要且有用的跨文化交际(Gregory,Michael,What can linguistics learn from translation)。通过前面的研究,学术论文中文摘要英语翻译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中文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马立军,邱建军,宋二春.论文英文摘要翻译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2]姜天元,殷莉,刘亮显.浅谈中文摘要的英语翻译[J].时代教育,2012(15).

[3]王芳芳.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谈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J].中南大学,2012(2).

[4]李惠英.谈学术论文的摘要及其英译[J].语文学刊,2009(4).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第2篇: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关键词:功能主义;武术文化;外宣翻译

一、武术的文化内涵与语体特征

武术又称“国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下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哲学、兵学、医学、养生和民俗等其他传统文化密切相融。

1.武术与中国传统哲学水融

中国武术蕴含八卦、太极论、阴阳论等深厚的哲学原理。自从明末以来,出现好多拳种诸如“内家拳”,以及后来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他们的拳理富含古代哲学思想,拳理内容意境深厚复杂。将这些内容的形和神用另外一种语言完全展现出来,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2.武术与中国古典文学浑然一体

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还在于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单是武术套路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学意象,如“金鸡独立”“猛虎出洞”等。武术典籍多为文言文,包含歌咏诗赋,采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大量修辞格,对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武术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

(1)模糊性。与西方思维的精确性相比,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模糊性。在中华武术中,“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精、气、神”意义就很抽象,不同门派的阐释也不尽相同。

(2)悟性直觉。“中国古代文化的确不大重视逻辑推理,而是强调直观体悟。悟性的高低是判断一个人聪明才智的基本指标。”中华传统武术追求“体悟”和“顿悟”,充分地印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思维方式特点。

(3)有机性、辩证性,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武术的习练是从整体出发,天、地、人三位一体,讲求的是象形取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表现着天人合一的观念。

这些思维模式显然会给予中国思维方式截然不同西方人在认识和理解中华武术时带来困扰。如何充分认识到中西方思维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恰当利用翻译理论进行外宣翻译对译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武术文化外宣翻译的现状

1.文化意象和自然物差异大,目标语文化缺少相似或相同的对应物

中国武术种类繁多,流派纷呈。仅以河北沧州为例,就有劈挂、燕青、八极、八卦、杨家枪等53个拳种,疯魔棍、苗刀、戳脚、阴手枪等多种特有拳械,在英语中很难找到自然对应物,也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导致文化缺省,所以通过翻译充分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无法实现,实现语言的语义和语用对等也将不可能。

2.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很难反映武术文化精髓

武术外宣翻译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武术文化,其东方武术哲学思想、民族文化给翻译带来了难度。相对而言,西方拳击术是在拳击场形成的,只是作为格斗的工具或手段,毫无文化内涵。因此,把西方拳击术语生搬硬套到中华武术中,就会引起西方人对武术的误解,造成误译或欠额不对等翻译。有学者曾建议将太极拳英译为“China Boxing”或“taiji boxing”,这样就会使深厚的太极拳文化在英译中丧失,给西方读者错误的理解成太极拳也是一种拳击。

3.武术术语英译参考标准的缺乏,阻碍了中华武术文化的外宣

在武术的翻译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标准化程度低。武术翻译尤其是武术术语的翻译五花八门,缺少参考标准。目前,国内出版的武术翻译的汉英对照文献较少,同时缺少对武术术语的翻译标准,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武术文化的外宣进度和效果。

三、功能主义的核心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的功能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凯瑟琳娜・赖斯、汉斯・费米尔和克里斯蒂安・诺德。他们提出的主要翻译理论如:文本类型论、功能翻译论、功能目的论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抛弃文本中心论,而是更多考虑译文读者、考虑如何实现译文的交际功能和社会效应。其中,诺德的目的论是最引人注目的,此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要重视翻译目的,遵循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忠诚原则。

1.目的原则

目的论倡导目的原则(Skopos rule)是翻译的首要原则,译者的行为要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翻译过程中译文要为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还要实现原文内涵的充分展现。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分考虑使用文本、译本人的目的,又不能使原文产生异义。

2.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连贯性(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 )。也就是说,译文需要句法表达符合目标语读者习惯,具有可读性,译文语义和内在文化内涵能为目标语读者从认知和心理上接受,具有交际意义,具有可接受性。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也就是说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3.忠诚原则

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不同于忠实性。一方面,译者对目标语读者要有翻译伦理,解释自己的翻译行为以及背后的动因;另一方面,译者要忠诚于原作者,尊重原作者的意图,协调译文的目的与原作者的意图。诺德提出译者应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主要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客户、目标语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要协调,主张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 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这样,与功能对等理论相对比,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以上三大原则为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更符合我国武术文化外宣翻译实践。

四、功能主义视域下的武术文化外宣翻译策略及建议

根据上述功能翻译理论及其三个法则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我国武术文化外宣翻译实践,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

1.根据武术文化外宣的翻译目的,确定相应的翻译策略

武术文化外宣是让中华传统武术被国外友人所了解和接受,外宣的主要途径是汉译外。根据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功能,翻译分为工具性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和文献性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工具性翻译主要意图是实现一定的译文文本功能。译文的文本功能可以和原文保持一致,也可以为了实现既定的功能,进行适当增删甚至重写。后者主要是再现原文本的异质特征。做好武术文化的外宣工作,译前要首先确定译文的主要交际目的,再选择具体的翻译模式。

(1)武术文化外宣工作的工具性翻译。介绍武术技击理论和技击技巧的语言属于应用性文体,在翻译这些文字的时候采用工具性翻译比较恰当。武术翻译向读者传达武术理论和技术技巧时,应抓住语言的实质,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使译文实现既定的功能即可。另外,一些西方的体育词汇可以直接拿来套用或借鉴在一些技巧性强的武术术语翻译中。例如,武术散打很多拳法与西方拳击相差无几,在翻译时可以借鉴拳击里面的术语,直接借用其约定俗成的名称更利于达到译文的交际目的。同样,翻译剑术的动作术语时也可借鉴西方国际击剑术语。

(2)武术文化外宣工作的文献性翻译。文献性翻译则适合再现武术文化底蕴。正如前文所述,这些武术文献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信息在英文中找不到具体对应物,也没有相应的英文词汇来表达。根据诺德的目的论,由于目的语文化缺省,这些武术文献需要通过翻译尽可能地将其独特的文化专有的内容再现出来,这就是文献性翻译。例如,“拳”在传统中华武术文化中一般指拳术,既不是一般的拳头更不是拳击,所以翻译成fist 或boxing 都不太贴切。“拳术”和“拳击”在内涵、外延和历史渊源上差异巨大,不能等同。这时对于武术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最好不过音译了。例如,八极拳译作Bajiquan,太极拳译作Taijiquan或Taichi等。当然对于音译注解不可或缺,尤其是某一概念首次出现时,再次出现则无需再加注。

2.牢记武术外宣翻译的民族化、专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1)保留武术独有的中华文化特色。中华武术的外宣翻译要按照翻译的目的来进行,保持语内和语际的连贯性,也要兼顾忠诚法则,协调好原文作者意图、译者和目标语读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地照顾英语的表达习惯而使失去中华武术独有的文化内涵。诺德认为:“没有原文,就没有翻译。译者应该同时对原文和译文环境负责,对原文信息发送人和目的语读者负责。” 比如,“手挥琵琶”如果译为“Play the guitar”,即用“guitar”来替代“Pipa”,原句所蕴含的武术文化就丧失殆尽,对西方人也是一种误导。如果采用直译加音译再加上文内注解,将其译为Play the Pipa (a ki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就能让英语读者容易接受,同时又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从而达到双重效果。

(2)提升译者翻译能力,实现武术文化外宣翻译的专业化。译者的翻译能力决定了译文水平。武术文化外宣翻译需要译者非常了解和熟悉中华武术文化,这样才能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将原有的文化内涵充分地用目标语展现给译语读者。外宣翻译工作人员在提高自己英汉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与驾驭能力的同时,又要对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知根知底,用译语传递武术的文化内涵,从而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宣工作。

(3)规范武术术语翻译。目前,外宣翻译市场整体不规范,尤其是武术术语的翻译缺乏标准化,缺乏权威的武术英文语料库和武术术语参照词典,甚至连一本权威、公认的规范武术术语英译词典都没有。鉴于此,规范武术术语翻译对于规范整个武术文化外宣翻译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德)汉斯・费米尔.普通翻译理论框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德)克里斯丁・诺德.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第3篇: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科技术语;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引言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科技信息资料的翻译处理越来越重要。科技翻译是专业翻译的一部分,具有非文化性、普遍性的特点,科技带来的利益惠及整个人类社会。科技翻译与其它翻译种类的主要区别在于术语,尽管术语通常在整个文本中只占5%-10%的比例,但科技翻译的核心困难是新术语的翻译。如何解决这个困难,及用什么翻译理论、原则和方法指导科技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功能目的论

20 世纪70 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在德国诞生,摆脱了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指出仅仅靠语言学无法解决翻译问题.作为标志性人物,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于1971 年出版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首次提出要根据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译文,这被视为功能派理论思想的基础.之后,赖斯的学生汉斯.威米尔(Hans Vermeer)创立了功能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优先考虑文本功能和文本接受者,要贯穿翻译过程的始终。

根据“功能目的论”,翻译首先要遵守“目的法则”.翻译的目的决定从始至终的翻译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第二个法则是“语内连贯”,即译文必须符合译文阅读者的表达习惯;是第三个法则是“语际连贯”,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结合文本类型、功能和翻译方法, 提出四大功能文本类型, 即“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操作型文本”和“视听媒体文本”。其中, “信息型” 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告知读者客观世界的物体和现象,强调“文本类型是影响译者选择适当方法的首要因素”。

根据“目的论”,充分性(adequacy)是评价译文的标准,意思是译文要符合翻译目的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以目标为基础选择实现翻译目的的符号”。

2. 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

不同的文体的翻译要求不相同, 应相应地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科技术语的大量使用是科技英语的基本特点,这是因为专业术语构成了科技理论的语言基础。凯瑟林娜·赖斯将科技文献列为信息型文本, 与此相对应,科技英语的翻译就不同于文学翻译,,该类文本以实现传递信息功能为目的,必须做到概念准确、措辞严谨,而不注重语言的艺术性,也不要求译文与原文完全对应。

3.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根据科学原理和概念,准确严格地反映对应事物的特征,按照事物的本质和内涵,给出合适的译文术语。例如:

discrete离散

laser 激光

multi-dimension多维

filter滤波器

multi-processor多处理机

(2)单义性原则

科技术语具有单一、专有的特点,即一个概念只能有一个专门固定的术语。例如:

thermal-transfer热传递

byte字节

digit数字

printer打印机

voltage 电压

(3)简要性原则

科技术语应该简单易懂,便于人们记忆。 根据此原则,在翻译由首字母组成的缩写词时,一般不翻译出全称,否则不易记忆。例如:

PPT (power point) PPT

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

CT (computer-aided tomography)CT

Laser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激光

Micro-blog (micro-web log) 微博

(4)国际性原则

在翻译术语时,尽可能采用国际通用的术语和符号。例如:

CD (compact disc)不翻译成“激光唱片”,保留使用CD;

DVD (digital video disc)不翻译成“数字化视频光盘”,保留使用DVD;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不翻译成“液晶显示屏”,保留使用LCD;

LED (light-emitting diode)不翻译成“发光二极管”,保留使用LED;

(5)约定俗成原则

有些科技术语的译名不够准确,不够科学,但由于长久以来广泛使用,已为大家所接受和熟悉,如果改动,势必造成误解和混乱,不利于科技术语的推广使用。例如:

Computer翻译成“电脑”并不准确,就本质而言,它不是脑,而是“计算机”,但由于人们将计算机形象地称作电脑由来已久,不应再改动。

4.新科技术语的翻译方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新概念和术语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了科技术语。但同时也给翻译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困难,常常遇到这样的难题:对新的术语不认识,辞典上没有,不知如何翻译成汉语;有些新术语即使有汉语译名,但不符合翻译文本的要求。这就需要翻译工作者根据“目的论”,自己解决那些晦涩难懂的科技术语译名了。

要解决新科技术语的汉译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形译。对带有单个外文字符的术语,根据其形状用适当的表示形状的词汇翻译出来。例如:

U-shapeU型

T-junctionT型结合

Y-level Y型水准仪

(2)音意兼顾。译名既能反映原文读音,又包含其概念的含义。例如:

Motor马达

Engine引擎

Copy 拷贝

(3)根据外文字母翻译。对带有单个外文字符的术语直接采用其外文字母翻译。例如:

A-scope A型显示器

C-clampC型夹

D-layer D层(电离层的最下层)

(4)采用外文缩写词。对翻译全称过长、不易记忆的术语,可以直接采用外文的缩写词,不作翻译。例如:

DNA,CT, modem, MSN, IDD, email

(5)使用简称。当需要翻译的科技术语中的人名或词语过长时,可以使用简称。例如:

centigrade temperature 摄氏温度

Fahrenheit temperature 华氏温度

Webster’s English Dictionary 韦氏大词典

Widmanstatten Pattern韦氏组织

Bayesian network 贝氏网络

第4篇: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关键词:译学术语,社会认知

中图分类号:N04;H083;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2-0032-06

引言

传统的译学术语研究往往局限于概念的诠释,仅仅强调译学术语的标准化与共时性,没有考虑译学术语的语用与交际功能,因此不利于翻译学科译学术语的发展。而且其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导致术语收录的平衡性较差、定名不够规范、译名不够统一、释义比较单一等问题。译学术语要想有较大改观,需要和现代术语学理论相结合,通过各种规范措施,如编纂译学词典,使译学术语语言规范、内容明确,并能顺利进行学术交流与对话,这是译学术语建设的任务,也是翻译学学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译学术语的规范需要吸收传统术语学基本原则,同时也应结合翻译学自身特点,坚持规定和描写相结合的原则。传统术语学理论认为:(1)术语的单一性,无同义词;(2)概念的精确性,即一词一义;(3)术语研究的共时方法;(4)概念地位的突出(概念先于定名)以及术语定名原则和方法的统一。后来,术语学的扩展概论对原来的术语理论进行了补充,如承认有限的同义术语或同义词,接受某种程度的同义术语等。虽然这些理论对减少科技语言中的歧义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不完全适合翻译学术语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科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学科术语标准的普遍性特点,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学科术语的多义性与模糊性特点。因此译学术语中的定名、译名与释义往往采取描述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强调译学术语的动态性、社会性与交际性。相对而言,社会认知术语研究理论则可以为译学术语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般说来,译学词典编撰通过尽可能全面收录翻译领域的术语或话题,以期系统反映翻译领域知识概要的专科知识。因此,编纂译学词典有助于集中提供大量科学、稳定、系统的译学术语,但是由于传统的译学术语研究不能科学反映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导致某些译学词典的编撰不够权威、规范。我们将从社会认知视角进行探索译学术语研究,并且为了研究需要,将从《翻译研究词典》中选取译学术语实例进行分析。

一 社会认知视角下术语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泰莫曼(Temmerman)于2000年提出了社会认知术语研究理论。泰莫曼认为术语概念的定义须依据原型理论,概念的原型属性又依据于社会、文化、感知与认知的模式等,并提出了五个相应原则:(1)社会认知术语研究始于具有原型结构的认知理解单位(unit of understanding);(2)认知是一个结构有序的事件;认知理解单位在认知模型中发挥作用并具有内与外的范畴结构;(3)依据认知理解单位的类型和交际双方专业化的层次和类型的不同,术语定义所需的必要信息也会随之变化;(4)同义术语和多义术语在认知中无处不在,需要对它们加以描述;(5)认知理解单位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术语的历史演变过程对认知术语单位有重要的影响;认知模式,例如隐喻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在新思想的形成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它是术语发展的动因。泰莫曼把传统的术语研究与社会认知视角下的术语研究做出比较,如表1所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传统术语研究的关键词汇是“概念”,认为概念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而存在,强调术语的单义性、共时性、逻辑性与指称功能,没有考虑语言在类典型与交际中所起的作用。而社会认知视角下的术语研究的关键词汇则是“理解单位”,强调术语的多义性、比喻性、历时性与动态性。社会认知视角下的术语研究认为,“概念”很少能够客观存在,人们往往通过“认知框架(cogni―tire frames)”或“理想化的认知模式(ideahzed cog-nitive models)”来理解世界,而这些模式往往与“理解单位的原型结构(prototype-struetured units of un―derstanding)”密切相关。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主要观点为:原型是一个概念范畴或语言范畴中最具突显性、代表性的成员,所有其他成员与原型具有相似性;原型理论在基本范畴中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原型最大限度地利用基本范畴的效能,两者互相依存,共生于人类的认知机制之内。由于原型义释义法的核心问题是概念结构研究问题以及义项间自然语义网络的复现,强调充分而准确地描述事物的典型表征概念,从而使“一词多义”等问题在原型义释义框架下得到较为满意的解释。由此可见,社会认知视角术语研究理论强调术语描述的认知面、历时面和社会面,从而使传统术语研究中的概念一知识一决定一经验的模式受到了认知科学的质疑,并进一步促进了现代术语研究的发展。但是泰莫曼局限于生命科学的范围,没有进一步指出术语的语用与交际功能如何在术语活动中起作用,因此存在一定缺陷。二以《翻译研究词典》作为个案分析

笔者以社会认知术语研究理论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承认术语的语用与交际功能,以《翻译研究词典》作为个案,对其中的译学术语做出分析。《翻译研究词典》(Dictionary of Trans―latlon Studies)这部译学术语词典汇集了当今西方译学研究状况的最新介绍,有力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

在社会认知视角下,同一术语的不同描述可以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此术语的发展脉络,并且可以解决术语的“模糊特征”的问题。译学术语的描述性是由翻译学自身特点决定的。翻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定位决定了翻译学实践及研究必须注重直觉阐释和价值判断,翻译学的综合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开放性品格,译学发展的现状又决定了翻译学上还有很多实践及理论问题悬而未决,因此译学术语研究的描述性原则有其客观必然性。人们有时认为,术语并不存在意义上的“模糊”,但事实上,除了某些含义精确的专门术语外,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对术语的意义做出准确区分。例如,该词典中关于“传意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的释义有三点:

1.传意翻译;交际翻译(又名communicativeapproach[传意翻译;交际途径])用来指任何一种把翻译视作“发生于社会情境之传意过程”。

2.纽马克(Newmark)将此界定为两种翻译模式(另见semantictranslation[语义翻译])之一,在此模式中“译者试图在目标语读者身上,产生相同于原文在源语读者身上所产生的那种效果”。

3.赫维(Hervey)与希金斯(Higgins)(1992)用

来描述一种文化置换[cultural transposition]的术语。他们将传意翻译界定为一种自由翻译[freetransposition],其中涉及“在目标语中用符合语情境的文化对等语来替代源文本的表达形式”。

从以上释义还可以发现:(1)释义的排列顺序是按照信息的强弱来排列,也就是说,读者首先习得的释义往往是其核心词义,也是此术语的高频词义。(2)每个释义都增加了参见与再阅读,以丰富、明确释义内容,增进人们对此术语的多方面理解;但是这些文献是按字母顺序,而不是按重要性排列。这两种编排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接近或符合读者的心理表征,有助于读者查找并识别译学术语含义。

此外,某一译学术语的同义词也可以增进人们对此术语的多方面理解。例如,该词典中关于“直译”的同义术语的词条主要列出三个:“隔行翻译(interlineal translation)”“逐行翻译(interlineartranslation)”与“字面翻译(1iteral translation)”,并给出简明扼要的解释加以区分,指出隔行翻译是赫威和希金斯在1992年创造的术语,指极端偏重源语的翻译类型。它与不那么极端的字面翻译有所不同。虽然字面翻译也会普遍使用脱离语境意义的词语,但是字面翻译策略通常会遵循目标语语法。隔行翻译基本上和逐行翻译相同,不同的是,它不要求目标文本各单位直接出现在它们所对应的源文本的上下方。同时,“逐行翻译”与“字面翻译”词条释义中也分别给出各种简明扼要的阐述,这对我们掌握这三种翻译策略与处理相关翻译实践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译学术语研究必然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如果缺乏统一审定并纵容各种术语存在,就会引起学术混乱。翻译学发展到现在,很多理论和实践中曾经悬而未决的问题已经逐步趋向一致,这是翻译研究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理应在翻译学术语研究中得到真实而准确的反映。术语定义时追溯缘起过程后加以总结定性,客观上能够起到学术上的导向性、总结性作用,避免在同一议题上反复无谓争论。古人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我们必须牢记:“有时困扰我们的不是要言说什么,而是如何言说”。

为了有助于创建或发展某一学科,首先应该全力厘定现行术语,尽量精确地描述出那些含义相近词语的内涵与外延。例如,诺德的目的论中提到“faithfulness”“fidelity”与“loyalty”,这三个术语分别译为“忠实”“忠信”与“忠诚”,这是因为虽然“faithfulness”和“fidelity”在意义上并无多大差异。只是语体上后者比前者略微正式些外,“loyalty”一词却由诺德增加了一层“道德”含义,诺德认为对原文保持“忠诚”是交际过程参与者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道德”原则,因此三者含义不可替换。其次,术语应该遵循“前后一致”原则,以术语翻译为例,当同一术语反复出现时,除非因上下文不同而在概念上另有所指,一般应译法一致。例如,“semantic translation”应统一译为“语义翻译”,而不是“意义翻译”与“语义翻译”并存,“tex―tual function”应统一译为“语篇功能”而不是“篇章功能”与“语篇功能”并存。目前建立的一些电脑辅助翻译术语资料库有助于实现术语翻译的一致性。

在社会认知视角下,比喻性语言由于被看作是译学术语描述的一部分而得到认可,这是因为,比喻性语言可以把翻译的某些方面与其他相关的世界现象联系起来,从而增强译学术语的“实用价值与解释能力(practical usefulness and explanatorypower)”,并进一步增强人们对译学术语的理解能力。如“translation as industrial process(翻译即产业过程)”“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翻译是科学)”“the art of translation(翻译是艺术)”等翻译比喻,表现出翻译比喻创造者和使用者的智慧和诗学表现力。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人们想象力的丰富,更重要的是语言活动本身在本质、功能和方法上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背后隐含的文化多样性。因此,比喻只要运用得当,就会比平铺直叙更易打动读者。但是,产生误导、引起误解的也恰恰是比喻。常言道:“比喻都有缺陷。”人们常常因为重视喻体的相似之处而忽略了相异之处,因此,在建构译学术语时应该注意这一修辞手段的正确运用。

在社会认知视角下,译学术语的语用与交际功能得到强调。由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影响,许多译学术语常常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文化一般定义为某一特殊社会生活方式的整体(广义)或以民族精神和气质为核心的属于价值形态的定义(狭义)。“意识形态”作为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具有一种认知性的特性和功能,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套概念体系,帮助人们认识相应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以及周围的生活世界,因此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同时也需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协调与对话。

文化与意识形态对译学术语描述起着重要作用。这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1)很多译学术语往往是本民族文化的体现。虽然东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很多译学术语存在不谋而合之处,如“字面翻译/直译(1iteral translation)”“自由译(free translation)”“可译性(translatabili―ty)”等,但是“中西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同的价值体系,以及不同的语言文化,始终对中西译论体系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中西翻译理论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便无可避免地打上了不同的文化烙印”。西方哲学强调定性分析与客观描写,而中国的哲学传统则重视悟性与心灵感应,这种中西哲学和思想体系的差异,对各自译论术语的形成与发展无疑起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国翻译史的术语大多强调直觉、悟性以及感性认识,如“信达雅”“神似”“化境”等;而西方翻译理论常常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大多重视理性,注重科学的论证方法,不断提出并完善各种翻译理论模式与翻译术语,如“dy―namic equivalence(功能对等)…‘pragmatic transla―tion(语用翻译)”“translation as text(语篇翻译)”等。相形之下,我国译论在这方面就比较缺乏。正如谭载喜所言:

西方的现代翻译研究并没有达到尽善尽关的境地,翻译学也尚未完全从语言科学中游离出来,而成为真正独立的一门学科,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特别是在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现代译学研究的成果是十分突出的,产生了许多非常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由于西方这些翻译理论与思想所形成的时代,恰恰是我国翻译研究停滞不前的时代,因此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我们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把目光投向西方

时,我们从西方丰富的理论成果中得到重要启示,从而促进了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促进了翻译学建设。

由此可见,西方的译学术语是西方文化历史的产物,与中国的译学术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一定会存在非相似性。

(2)译学术语的引进与借鉴常常反映文化问题。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翻译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许多译学术语的形成过程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复杂的互动过程。对外来译学术语的引进,无疑有助于拓宽我们的研究思路,开阔我们的视野。但是,我们应注意正确理解引进术语的渊源、发展、动向、内涵与外延等,避免因误读而影响译学术语的可信度。另外,所引入的译学术语译名应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虽然,不同语言中产生的思想、概念和术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但是把二者等同起来是不正确的。文化身份是动态的,经历着不断的变化与转变。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不能为译语意识形态在某一历史时期所容忍的源语意识形态中的译学术语,很有可能在其他时期被接受。

(3)译学术语的创新常常需要考虑文化问题。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在译学术语研究工作中,应该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在全面分析中西方文化背景与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抽象程度高、概括能力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译学术语,而不应不顾国情,强行推出或刻意追求标新立异、理论脱离实际的译学术语。因此,“如何发展既切合自身特点,又能与国际接轨,易为外界理解与接受的一整套译学术语,便成了我国译学界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社会认知视角下,由于文化交流与历史发展,人们的理解与认知不断变化,因而对译学术语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发展,人们对不同时期的译学术语演变往往有着不同形式的理解。因此,虽然术语是“帮助理解的重要工具”,但我们不能让他们去“规定它们所释事物应当或不应当具有何种性质”。例如,equivalence在自然科学中译为“等值”是指“量值”或“效应”大小方面的“等”。在某些学科中也就只译为“类”“代”而已。某些西方学者如卡特福德(Cafford)认为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是目标语言的等值项,因此,翻译理论的中心任务是定义翻译等值的性质与条件。奈达提出“dynamic equiva-lence”和“functional equivalence”,我们将其分别译为“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强调源语读者与译语读者的反应基本一致,是与“formal equiva-lence”(“形式对等”或“静态对等”即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对等)相对应。后来,科勒详尽地描述了等值关系,根据不同的参照框架,定义了不同的等值类型,如“外延等值”“内涵等值”“文本规范等值”“语用等值”“形式一审美等值”等。尽管设立了这些翻译等值类型,但是无法在翻译中将之全部实现,译者必须有所选择,即译者必须制定一个等值级别以遵照执行。但是翻译工作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还要受到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历史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翻译中出现“等值”是非常不现实的,而且在人文科学中根本没有像自然科学中所具有的量化公式。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翻译中是不存在完全等值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相对概念,等值并非完全一样,等值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于翻译行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于一系列通常不可调和的语言和语境因素。因此人们在理解与使用术语时应该考虑广阔的文化语境与历史背景等各个因素,强调文化与意识形态对术语活动的影响。但是如果认为文化与意识形态完全决定术语盼性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而陷入理论的谬误。

第5篇: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关键词]翻译;改写;本质;写作;关系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134-04

20世纪末,勒菲弗尔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著书《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1],石破天惊地提出了翻译的改写理论:翻译是一种改写(rewriting),并受诗学、意识形态及赞助人三大要素的操纵。而改写是对原作进行的翻译、编选、批评和编辑等加工和调整的翻译过程。

如果翻译是改写,翻译与写作有何关系呢?我们又该如何认识翻译的本质呢?这是经典理论家没有阐述过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尝试进行如下讨论。

一、翻译的本质

关于翻译本质讨论一直是翻译理论界研究的焦点。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翻译的本质认识一直模糊不清。理论家对翻译本质的界定也因视角或流派不同而各异。这从经典理论家们对翻译的定义中可略见一斑。

Translation is“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2].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3]

“Translation is the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target text maintaining a relationship with a given source text that is spec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ded or demanded function of the target text.”[4]

上述定义从不同的视角阐释翻译,对翻译的认识也相去甚远,莫衷一是,认为翻译或是文本转换,或是信息转换,或是功能对等,使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如雾里看花,模糊不清。但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改写,受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要素的操纵。勒菲弗尔的论断并非下定义,因此不可能像上述定义那么精确。但笔者认为“翻译是改写”的论断为认识翻译的本质认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揭示了翻译的实质,是关于翻译本质的客观真实的描述。那么勒菲弗尔的“改写”是指什么呢?根据勒菲弗尔[1]的解释,“rewriting is at work in translation, historiography, anthologization, criticism, and editing. It is obviously also at work in other forms of rewriting, such as adaptations for film and television”。可见,勒菲弗尔认为对文本或作品的各种加工或加工调整都属于改写的范围,翻译只是改写的一种。改写的性质其实也可从它的英文概念中得出些认识,“rewriting”即“writing again”的意思,按《新英汉词典》[5]的解释,“改写”就是“重写”的意思,即修改旧作,重新编写的意思。而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改写就是通过重写或修改使适合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或情况,但意思不变。改写的方法包括改变文体,改变语体,改变人称,和改变句式等”。可见,改写属于写作的范畴。

由此可知,翻译是改写,其本质上是一种写作。当然,勒菲弗尔的改写概念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改写,因为他的改写主要是指对文本的操纵,是对文本形象的一种形式的重写,翻译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其他形式如文学批评、传记、文学史、戏剧、电影、拟作等也属于对文本形象的改写。[6]243但不管怎样,翻译是一种写作确凿无疑。

二、翻译与写作的关系

其实,国内外一些学者也早已认识到翻译与写作的密切关系和相似性,并有过相关论述。国内的思果[7]认为“翻译为重写”,不会写作的人做不好翻译。而李长栓[8]更直接指出写作是翻译的基础,并宣称翻译就是写作,只是参照物不同而已。所以他认为写作时应遵循的原则,翻译时也要遵循。余光中[9]认为:“翻译,也是一种创作,一种有限的创作。”而杨士焯[10]甚至提出以翻译与写作的共同属性为基础建立翻译写作学的构想。国外的像法国释意派德利尔指出:“翻译是基于写作技巧上的一种重新表达的艺术。”勒菲弗尔[1]在多元系统框架下研究文学翻译时即提出,翻译是文学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见勒菲弗尔早就认为翻译只不过是归属于文学的某种文艺创作而已。当然仅从文学的视角讨论翻译是不全面的,因为翻译涉及的题材不仅局限于文学素材。但这些认识为他提出翻译是改写的观点做了铺垫。

如果翻译就是一种写作,那么两者的关联性是什么?有何共性和差异?写作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作者的主观意识在恰当的文字形式中的正确反映。[11]凡是为了某种目的,运用书面语言以表达一定思想内涵的实践行为,都可称之为写作。[12]这一定义也有局限性,因为写作也包括口头作文,与之对应的则是口译。

写作是创作,是艺术,写作有技巧,通过培训和实践可以提高技能。写作是以主题为依据,其表述内容必须忠实于主题,否则会离题千里;同样,翻译也是为了交流目的而进行的语言实践,它是客观事物(原文)通过译者的主观意识在恰当的文字形式(译文)中的正确反映。翻译也是创作,也有技巧,翻译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因为翻译是以原文为依据的,其表述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否则就失去翻译的意义。其实,像写作一样,原文就是翻译的主题。因此,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如果说翻译是以原文为主题或标题的命题作文或看图作文可能更形象、更容易理解。

当然,翻译和写作两者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的两种技能。共性是两者都是语言技能,是语言创作,是符号转换和思维转换,都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两者的差异在于翻译不单是语言转换,还包含文化转换,而写作则是本土文化内的语言编码。根据俄籍美国翻译理论家雅各布森[13]划分,翻译包括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及符际翻译,但我们通常所指的翻译是以语际之间的转换为主的,而写作是以语内信息转换为主的,伴有符际转换,鲜有语际转换。

三、对翻译的新思考

(一)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

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在翻译学界是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要确定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首先要区分艺术与艺术性,科学与科学性两对内涵不同的概念,因为艺术相对于艺术性,科学性相对于科学是更为宽泛的概念。如王克非[14]曾指出,“说翻译是艺术,不如说翻译是一种艺术性活动”。但笔者认为不必先纠缠于概念表述之争,因为艺术抑或科学的定义在字典里可以轻易找到清楚的阐释,难点在于如何认清楚翻译本身的客观性质。因为“翻译是人的活动,具有极强的主观性……翻译有理解和表达两个必经的过程”[15]63。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其整个过程涉及人的大脑复杂的思维活动,是一种脑力劳动也需要机械的体力劳动。所以要揭开翻译本质的全部面纱,揭开人类语言及认知之谜还面临太多障碍,至少在神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没有突破性进展之前难以真正实现。

但我们可以通过类比求证的方法略知一二。既然翻译是一种写作,而写作尤其是文学写作属于艺术的范畴,翻译就不可能不属于艺术。此外,翻译与写作都是一种技能,就像绘画、音乐、舞蹈、雕刻等其他技能一样,既然是人的技能,当人经过创造性劳动并使之给人以美的享受时,它便成为一种艺术。因而,绘画、音乐等是艺术,翻译也是艺术。翻译是艺术并不影响把翻译作为研究对象,积累知识,形成体系,建成一门学科――翻译学。翻译是艺术与研究翻译建成翻译学科完全是两码事。

关于翻译是艺术的观点,笔者非常赞同张经浩[16]7的表述,“翻译是门艺术,不是科学。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发现。艺术的学习和提高途径主要在于实践,理论只起辅助作用。科学的学习和进取主要靠理论,但也离不开实践”。翻译是艺术的观点其实可以从美国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翻译思想的巨大转变中得到证实。在进行翻译研究几十年后,奈达最终表示翻译是艺术而不是科学,也用不着理论。[17]

(二)翻译到底有没有理论,需不需要理论?

翻译理论肯定是有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点不能因为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而予以彻底否定。写作需要写作技巧的指导,上升为艺术后受文艺理论的指导。同样,翻译也有翻译技巧、翻译经验总结之类的东西,对翻译实践确实有指导作用。从这点来看,两者是无甚差别的。

但翻译理论确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翻译理论可分为规定性和描写性的,两者都以翻译为研究对象。虽然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理论关注的是实践经验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本身的指导作用,但描写性翻译理论关注的却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描写与被描写的互动关系,它并非以指导翻译实践作为其直接理论目标,因此也就并不直接作用于翻译实践。显然,我们不能因其不能直接指导实践就否认它的理论价值,因为描写不仅是一种理论形态,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能通过某种特定的视角去揭示被描写对象的某些本质属性,其理论成果对于被描写的实践行为也经常具有相当的概括性、预测性与前瞻性,有些方面甚至是规定性理论难以发现和解释的。[18]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翻译理论对实践缺乏指导作用而否认理论的必要性,甚至否认翻译理论的存在。

不过,目前确实有很多翻译学派、翻译理论,如文化学派尤其是女权主义学派、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食人主义翻译理论等已基本脱离了为翻译实践服务的本质,过度侧重于翻译文化社会因素研究而忽略翻译作为语言文字转换过程的实质,甚至单纯为了理论而理论,缺乏实用或应用价值。不少理性学者因此呼吁翻译研究回归理性,回归翻译研究的本体。赵彦春[19]认为翻译归根到底是离不开文本的,因为文本(源语文本抑或译语文本)承载着语言和语言的转换,包括文化元素的转换。换而言之,没有了文本,翻译便不复存在,文化交流随即消逝。因而,语言之间的转换规律涉及的是翻译研究最核心的问题。而当今文化学派推崇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无限扩大翻译研究对象的外延,研究范围过于泛化,使翻译学科界限模糊,最终结果只会使翻译学的学科建构失去可能。简而言之,即翻译的文化研究实际上回避了翻译的本体研究。[20]但谢天振[21]认为翻译的本体与翻译研究的本体是不同的两个范畴,并对翻译研究本体回归一说进行了驳斥。

虽然翻译过程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还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包括对两种语言文字转换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各种文本以外的诸多因素”[21],但毕竟整个翻译过程中语言转换才是真正的主体,其他则是由该主体衍生的从属性元素。既然翻译的主体是语言转换,所以翻译研究也应该以语言转换为主体,不然就是本末倒置。从实践的角度而言,翻译理论的产生最可能在机器翻译或智能翻译领域里找到它的真正应用价值,而这种理论必然是同智能翻译技术相关的认知理论或计算机技术理论相关联的。

(三)翻译标准和翻译批评标准有何区别

翻译标准是翻译时译者应遵循的原则或规范,如信、达、雅,忠实、通顺、流畅等,是常以原文及目标语为参照系统的概念;而翻译批评标准,是在译文进行批判或评价时应遵循的标准,常以翻译标准为参照系统。写作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范文。因为同一命题,可以写出风格、内容各异的文章。同理,同一原文译者不同,则译文各异,千人千译,因而翻译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如果翻译无标准答案,那翻译能力如何测试呢?翻译既然是改写,是一种特殊的写作,且“译”与“听、说、读、写”同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能力,那么翻译能力的测试亦可借鉴写作能力甚至其他几种能力的测试方法。在教学中,翻译实践课甚至可安排在写作课里,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文体(口译属于口头作文,笔译属于书面作文)加以教授。

(四)翻译研究是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很多人认为翻译研究有跨学科的特点,甚至推出了翻译研究的跨学科理论。如苏珊・巴斯内特认为,“翻译研究并不是比较文学的分支,也不隶属于语言学,而是一门与文体学、文史学、语言学、符号学、美学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即跨语言、跨文化研究特点的独立学科”[6]220。其实这种观点只是一种误解。因为任何涉及人类语言思维认知的学科必然会产生学科交叉的复杂性。如写作学或文学也同样与文体学、文史学、语言学、符号学、美学等戚戚相关,但并非意味着它们都有跨学科的特点,也不意味着需要从其他学科的视角来研究写作或文学。同理,任何学科在国际交流时都可能导致翻译交流甚至翻译问题的产生,这也并不意味着翻译的其他研究视角随之产生。这种观点使翻译理论研究成了万金油,只要换一个视角,就可产生所谓的新理论。目前翻译理论众说纷纭的现状其实从侧面验证了翻译理论研究缺乏对翻译本质全面、正确的认识。当然,时至今日翻译学界研究成果丰硕,我们也承认翻译研究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的高校已把翻译学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建立起来,但翻译研究是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还是值得斟酌。

(五)机器翻译能否实现

历经几十年的变迁,机器翻译为何总是无法突破瓶颈?当然除了客观技术原因外,主要可能还是由于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化间的机械转换,而是一种写作,是重新创作,需要创新,只是创作的素材局限于原文而已,正如命题作文或看图作文创作的素材亦同样局限于作文的标题或图画。两者在思维本质上应该是一样的,思维过程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翻译是先把源语内容转化成母语(目标语或译入语)信息并编码成母语符号输出,而写作是把标题或图画内容转化成母语信息并编码成母语符号输出。因为科学家对人类大脑思维的本质尚未弄清楚,人们并不了解大脑内部的信息转换机制,所以完全实用的机器翻译目前还不可能实现,就像目前机器不可能学会真正的写作一样。因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即使是所谓的智能机器也只能按预先编好的程序操作,没有任何自我创新的能力和创作力。所以,我们认为机器何时能实现自由写作和进行作品创作,何时就能成功实现机器翻译。

参考文献:

[1]Lefevere A.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2.

[2]新英汉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156.

[3]Catford J 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Oxfor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20.

[4]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Oxford:Pergamon Press Ldt.,1982:7.

[5]Nord C.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M].Amsterdam:Rodopi,1991:28.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43,220.

[7]思果.翻译新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01:1.

[8]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3-15.

[9]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40.

[10]杨士焯.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11]徐振东,李保初,桂青山.汉语写作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管金麟.文章写作原理[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6.

[13]Jakobson R.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C]//Venuti L.The Translation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14]王克非.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

[15]张经浩.再谈翻译之梦[J].外国语学院,2001(9):63.

[16]张经浩.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吗? [J].上海科技翻译,2003(1):7.

[17]Nida E A.Translation:possible and impossible[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8]王东风.翻译与实践的关系是互动的[J].上海科技翻译,2003(1):7.

[19]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

[20]张柏然,辛红娟.西方现代翻译学学派的理论偏向[J].外语与翻译,2005(2).

第6篇: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术语汉译,术语特点,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N04;B84;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4-0017-05

收稿日期:2013-03-21

作者简介:王成礼(1985—),男,山东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术语翻译。通信方式:wangchengli2003@163

引言

“术语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1],术语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是相关学科建设的重要保证。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开展,术语的跨语际传播成为学科术语应用的一种常态。在中国的心理学术语中,外来术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因此翻译外来术语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拟从翻译学的视角和心理学历史的角度,归纳总结中文心理学术语的特点,并对主要的翻译策略进行讨论。

一中文心理学术语的特点

心理学始创于19世纪初,由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将其从哲学学科领域中划分出来,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尽管古典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也“有一套完整而独特的范畴体系”[2],但其作为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独立学科则始于20世纪初,比西方晚了一个世纪。“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的成立被视为我国现代心理学学科的形成标志。”[2]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心理学确定为一级学科,确立了心理学的学科地位,也标志着该学科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由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的源头是西方心理学,具有和西方现代心理学相同的科学概念体系[2],因此,其术语系统中有大量概念借自外来术语,术语翻译成为中文心理学术语产生的主要方法,很多心理学术语经过术语泛化进入日常汉语中,常见的如“抑郁(depression)”“孤独症(又称自闭症,autism)”“从众(conformity)”等。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心理学研究仍继承了中国古代和近代心理学的宝贵学术思想,自然也沿用并保留了一些本土经典的心理学概念范畴,比如“性善论”“七情”等。这两类术语来源构成了中国心理学的术语体系,从数量上看,外来术语居多,本土术语较少,其中中国本土术语英译则更少。

从心理学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沿革来看,中文心理学术语有其鲜明的特点,即以多源头的翻译术语为主。“中国现代心理学术语中的外来术语主要有两大源头,一是西方心理学在中国的直接传播,二是西方心理学经日本学界间接传入中国。”[2]例如在《西国记法》中,利玛窦提出记忆在“脑囊”[2],这里的“脑囊”指的是人的大脑,而术语“直觉”(intuition)则假道日语传入中国。

鉴于我国心理学术语构成的特殊性,据作者对心理学术语数据的观察,发现心理学术语有如下三个特征:

1)基本概念体系借自西方心理学,本土术语少,如黑林错觉(Hering’s illusion)、非条件反射(又译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等;

2)术语产生方法以翻译为主,且翻译方法多为逐字翻译和直译,中文术语欧化程度较高,但渐有本土化趋势,如格式塔治疗(又译完形疗法,Gestalt therapy)、心理年龄(又译为智力年龄,mental age)、人格心理学(又译个性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等;

3)心理学术语翻译和使用尚欠规范,使用大量含源语成分的短语型术语缩略词,如CR(conditioned reflex,条件反射)、F分布(F distribution)等,通过对南大术语库(NUTERM)动态心理学术语数据库关键词底表观察,保留英文字母的关键词涵盖了从A到Z的所有字母,在林崇德等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里也有同样的现象。

二术语翻译方法探讨

“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活动也就是翻译活动之中,人们首要的任务是致力于符号意义的再生。换言之,翻译就其根本是意义的再生。”[3]术语的意义即是其概念意义,也就是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综合表征。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符号包括能指与所指两个部分。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音响—形象。它们与某种概念发生联系,在使用者之间能够引发某种概念的联想,这种概念就是所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有任意性,对于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又是强制的,即约定俗成。

术语是属于某一学科的特殊词汇,本学科内所有术语构成该学科的概念体系。它与普通词汇的最主要差别在于它所表征的是概念。但是,从语言符号的一般属性来说,术语也有其能指和所指的区分:“概念叫作‘所指’,音响形象叫作‘能指’。”[1]也就是说术语的能指是其物质形式,即术语符号或指称形式,而其所指则指相关的概念及其意义。本文依据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这两大分类,将术语翻译方法分成三大类进行讨论:所指为主的翻译策略、能指为主的翻译策略和所指能指融合翻译策略。

1所指为主翻译法

对于因语言文化差异所限,能指形式较难对应创造的术语,译者应确保其所指概念意义的传递,可主要针对所指进行翻译,相关翻译方法包括:逐字翻译,直译,意译,音译+意译。

(1)逐字翻译、直译

逐字翻译是指翻译中不考虑语法结构等因素按照原文顺序进行翻译的方法。

“很多科学术语可以按照汉语从左到右的顺序来翻译(现在一些外国语言学家称这种结构叫作“积木”结构)。”[4]心理学作为侧重理科的交叉学科,“积木”结构术语比较常见,而且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线性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很多英语心理学短语术语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如:private self译为“私我”;social control theory译为“社会控制理论”;role coordination译为“角色协调”等。

逐字翻译法是比较简单的术语翻译方法,适用于汉英语法结构和搭配相近或相同的短语,例如“积木”结构术语。对此类结构的术语进行翻译时要考虑源语的概念,和译入语的语法、构词规则,勤查字典,适当时候应采用直译的方法。通过逐字翻译方法翻译的术语由于保留原文短语顺序和搭配,欧化程度比较深,多为新创术语,在翻译中概念意义变化较小,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概念基本吻合。

直译较之逐字翻译而言,考虑到了目的语的语法等诸多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调整,是既保持原文概念又尽量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逐字翻译也可纳入直译中,作为直译的起点。直译能较好地保留原文的形式同时也能比较准确表达概念,较少出现翻译过剩的问题,如术语identical element theory of transfer应译为“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2)意译

意译是指:“扬弃外来语语音,用汉字单字按汉语构词法制造新词,以表达外来词义。”[5]

心理学中personality是一个重要术语,译为“人格”,借自日语。《牛津心理学词典》对该词的定义为:The sum total of the behaviour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distinctive of an individual(个人特有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的总和。)[6]

《现代汉语大辞典》(第三版)对人格的定义为:①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②个人的道德品质;③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

《汉语辞海》对人格的定义为:①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公民人格平等,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②在心理学上,即“个性”;③人的道德品质。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学术语“人格”的概念意义和两本汉语词典不同,其概念意义要小于汉语词“人格”。《汉语辞海》中这样定义“个性”: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概念意义与术语personality相符合。“人格”可作为“个性”的上义词,心理学术语personality译为“个性”似乎更为具体。

意译是对于概念而非名称的翻译,从而容易出现译文术语与原文术语在概念上的偏离,特别是用本国对等术语来翻译外来术语。这种翻译方法走的是本土化的道路,大众易于接受和传播,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种翻译方法存在较大程度的意义流失,有时会导致误解。但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术语的翻译“名符其实”,可以提高效率,减轻读者负担。

2能指为主翻译法

所指概念与目的语文化差异较大的术语,译者可暂时先对其能指进行翻译,确保其所指的有效输入。相关的策略有借译和音译。这种策略体现了术语跨语传播的历时性特点,其有效性主要通过时间的检验,是一种权宜的策略。

(1)借译

借译是指直接借入外文术语,将符号和概念完全引入,是对索绪尔所说的能指即“音响—形象”中“形象”的零翻译。通常出现在学科发展初期,大量外来术语引入,无法短时期内对所有外来术语进行翻译和本土化。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本国语言的翻译、吸收,借译术语逐渐被本土化的术语所代替,同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等价术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之间表达同一概念的术语) [1]。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框架源自西方现代心理学,加之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国民教育的发展和深入,大量中文心理学术语中保留了英文字母,很多英文术语通过借译、零翻译的方法进入到中文。

如:ID(本我);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questionaredata(Q-资料);JND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最小可觉差)。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ID)位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

借译术语IQ是概念和语言符号完全从英语里引入的典型例子。虽然这个术语译为“智力商数”,简称“智商”,但IQ还是经常出现。

术语questionaredata的翻译采用的是保留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翻译第二个单词的方法,两者结合构成了汉语术语“Q-资料”。

借译通过概念或词汇的完全借入,填补了目的语词汇空白。从翻译的角度看,目的语采用源语的符号和概念意义,不存在概念意义的变化。但借译术语不宜过多,它们提高了术语学习和使用门槛,不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能指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借入概念的同时借入语言形式,丰富本族语的同时也会造成目的语的污染和混乱。

(2)音译

音译:“翻译外来词时,汉字扬弃其意义,仅充作记音符号。”[5]音译也称不翻之翻。

如:hysteria(歇斯底里);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学,又译完形心理学);Eros(爱洛斯);ID(伊底)等。

心理学术语hysteria音译为“歇斯底里”,又译为“癔症”,是一种神经病(neurosis)。在西方心理学概念中神经病(neurosis)和精神病(psychosis)的界定是比较模糊的,美国精神病家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st Association)把神经病、精神病都称之为精神错乱(mental disorder)[7]。根据刘烈的分析,神经病和精神病患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能自省,而后者“极少自省或不能自省地为幻觉所惑” [7]。所以“歇斯底里”属于神经病范畴,“癔症”为中医术语,与精神错乱概念相近,在民间指“疯”。

术语Gestalt来自德文,音译为汉语“格式塔”,意为“完形、形状”,其含义在于强调意识经验的完整性或完形性。“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

Eros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借到心理学中代表宇宙和人的欲望与爱的一部分,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术语,意为“生的本能”。

心理学家高觉敷将ID译为 “伊底”,取意于成语——伊于胡底,表存在中最深层的地方,现改译为“本我”。

音译基本不能从字面理解其概念意义,但由于音译只是对“发音”的模拟,概念意义完全借自源语,不存在概念意义的变化。同时它也是实现源语术语和译入语术语在概念上最对等的翻译方法之一。由于汉语同音字很多,在音译时应规范汉字的使用,使其具有系统性。

3所指能指融合翻译法

译者要从术语概念意义出发,即针对其所指概念进行翻译,选择符合目的语可接受性的能指形式,使两者有机融合。我们称之为对术语所指和能指的融合翻译策略。

借译+直译:phi phenomenon译为“phi 现象”;substance P 译为“P物质”;

音译+直译/意译:Gestalt psychology译为“格式塔心理学”,又译“完型心理学”;

结构翻译法:根据构词原理进行的翻译。metamemory译为“元记忆”;quasi need译为“准需要”;sense of … 译为 “……感/意识”。

就术语翻译而言,要综合考虑对能指和所指的翻译,以概念意义为出发点,寻找最佳对应等价术语。

三结语

术语的翻译具有很强的学科性,需要从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具体翻译理论对心理学术语汉译进行综合考量。本文从翻译的视角对心理学术语的特点及其汉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依据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理论,英语心理学术语汉译策略可分为三大类:所指能指融合翻译策略、所指为主的翻译策略和能指为主的翻译策略,并对每类翻译策略下的翻译方法分别进行了讨论和例证。这为英语心理学术语汉译的具体实践和其他学科术语的翻译提供操作性较强的对应策略,同时也希望能有益于术语翻译研究与标准评价的新思考。

参 考 文 献

[1]冯志伟现代术语学引论(增订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55

[2]杨鑫辉心理学通史: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第2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3-63

[3]许钧 翻译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7

[4]张彦 科学术语翻译概论[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2-53

[5]冯天瑜 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及近代汉字术语生成[M] 北京:中华书局,2004:108-110

[6]Andrew M Colman Oxford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Z]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564

第7篇: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论翻译中的忠实原则

何为启蒙?我之管见

《脉经》首部英译本评述

国家机构对翻译活动的规范

林语堂审美观的互文性透视

翻译教学中文化信息的处理

论汉译法中的语篇视点问题

中央文献翻译中的等值问题

汉英语体翻译研究的一个误区

试论翻译“忠实”与创造性变通

外宣翻译中的增译与减译技巧

中国人的语言认知与“望文生义”

翻译过程中语域对文体功能的制约

译者主体性在新闻翻译中的彰显

从有关翻译的隐喻看翻译的本质

论汉诗英译中英语语言优势的发挥

政策术语潜势意义的英译研究

中共中央重要政治文献术语翻译研究

译画入诗、译禅入诗和译典入诗

英若诚的戏剧翻译观与翻译风格探析

帛书本《道德经》梅维恒英译本探析

《金缕衣》英译所蕴含的翻译原理

宇文所安的英译王维诗的翻译诗学

“天”概念翻译:比较文化的探究

列夫·托尔斯泰解读老子的《道德经》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意识形态影响

图像在民族典籍对外译介中的应用阐释

翻译教学中“道”与“器”的狂欢

探析英汉互译中谓语动词的显化现象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翻译中的法律意识

的论视角下的湖湘景点对联英译研究

《文选》翻译工作的心得和体会

论意识形态对政治文献翻译的操纵

依循政治的逻辑——中央文献英文翻译

中央文献政治术语英译之“达意传神”

“中译外”政治语篇中的语言个性问题

术语译名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及其规范化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其恰当处理

论中日互译时日语被动句多发现象及其本质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读者意识

从奈达的翻译标准来看《文选》的翻译实践

《狼图腾》英译本对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启示

论社会科学文献英译中的引文规范——以APA格式为例

试论汉语民歌的英译——兼评孙大雨《竹枝词》英译诗

从《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看赵元任对谐音修辞的顺应翻译

对“学术型”翻译硕士研究生(MA)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论汉语博物馆展品介绍文字英译过程中平行文本的作用

第8篇: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英语 翻译 雅 文学欣赏价值

(一)引语

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是专用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简称esp)中学术英语的分支,用来客观表达科技的实质,叙述客观真理。它具有自己相应的语法和句法特点:逻辑性强、多用被动句、长句以及派生词。人们通常认为科技文章使用的语言要准确、明白而简练,作者只要阐明观点和主张,提出论据,加以论证就可以了,不像文学作品语言丰富生动、形象具体,具有表现力和吸引力。因此科技文章翻译的作者要避免使用一些带感彩的修辞语或修辞格等,以免引起歧义。其实这种对科技文章语言的理解是片面的,因为各种翻译活动都有其科学或艺术的对应。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一样都是翻译的一部分,对文学翻译要承认其科学属性,同样对科技翻译也应该承认其艺术属性。

(二)科技翻译的标准之“雅”

绝大多数科技翻译工作者认为,在严复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中,“信”与“达”是科技翻译的基本准则;而“雅”是一种装饰,可要可不要。或者说,相比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对“雅”的要求则不那么严格,因为“雅”一般指译文要有美学价值,而科技作品描述的是客观事实,因此很少采用文学修饰手段,如比喻、夸张等。那么科技翻译中到底需不需要“雅”呢?郭沫若先生曾说:“所翻译的东西如是科技著作……如果能做到信达雅,不消说是更好。”(罗新章,1984)显而易见,科技翻译中也是需要“雅”的。笔者认为高质量的科技译文也应具有审美价值,也应文采飞扬,即科技翻译也可以体现其“雅”的一面。

(三)科技英语翻译之“雅”的主要体现

科技英语翻译的“雅”主要指,译文的语言必须通顺易懂,行文流畅,符合汉语规范。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也没有生硬拗口、“中文欧化”等弊病。而对一些比较讲究文采的科技文章则应多注重文字修饰的工夫。

1.译文必须“得体”,即译文必须能够反映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

王佐良教授在《英语文体学论文集》一书中将“得体”解释为“适合”,他指出:“适合就是一切。”译者的任务在于再现原作的面貌和精神。“原作是细致说理的,译文也细致说理;原作是高举想象之翼的,译文也高举想象之翼。”(王佐良,1980:108)而且科技英语作品具有高度的正式性,因而译文也应保留这种正式程度。看下面例子:

we must find ways of detoxifying toxic productsproduced by industrial plants. we must find substitutesfor packaging, substitutes that are recyclable. we mustfind substitutes for chemicals that destroy the ozonelayer.

译文:我们必须寻找消除工业企业造成的有毒物质的方法。我们必须寻找可以再利用的包装替代材料。我们必须寻找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替代品。

本句以3个we must find的句式并行排列,形成一种极富美感的结构—平行结构,其目的在于增强语势,加强表达效果。译文既表达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形态美,同时又给人以余音燎绕、不绝于耳之感。

2.体现出科技翻译之“雅”的译文应尽量使用科技行话或技术术语来表达原文的内容

在科技作品中,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专业术语,这些是不能随意改换的。科技翻译工作者除了要掌握原语和译入语的基本技能以外,还应熟悉他所翻译的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术语,在翻泽时尽量使用这些术语,避免生造,逃避或

使用自己懂别人不懂的词,否则只会贻笑大方甚至带来重大损失。如:

siemens propose 1250℃or at least 10 minutes tobring the alloying elements in solution.

译文:西门子建议给板坯加热到1250℃,至少保持10分钟使合金元素溶解(“给板坯加热”属技术术语,虽然原文并没有出现,翻译时应补充并说明,否则出意义不全)。

3.“雅”的科技译文须注重语言和修辞

科技译文的语言应简明规范,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不宜抒情但也不宜含糊其辞,要有朴素美。例如:

the leakage current from each circuit conductor tothe grounding conductor is to be calculated by dividingthe voltage indicated by the voltmeter by the accuratelyknown resistance of the resistor.

译文:把电表所示的电压,除以电阻器所示的己知电阻,即计算出每条导线到地线的漏电情况。

该译文形神兼备,简洁有力,并按汉语行文习惯做了调整。如果只追求语言形式的对应和形似翻译,就会显得罗嗦含糊,略欠文采。

另外,科技翻译中也还应讲究修辞。修辞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创作手段,是非常凝练的语言艺术。许多科技译文往往晦涩难懂,不讲究修辞就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有些翻译工作者认为修辞对于科技译文无关紧要,只要译准译对了就行。实际上这种观点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是不妥的。如:

the 20`" century has seen many wonderful achievements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arnessing of the powerof the atom being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译文:20世纪在科学技术方面有许多非凡的成就,原子能的利用就是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

原文表达中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翻译时灵活处理。如果照字面翻译为“20世纪目睹了许多……”,则显得生硬不顺,也不符合汉语表达,从而失去了原有的修辞效果。

4.科技翻译也要适度体现出其文学欣赏价值

alastair fonler在他的《文学的种类》一书中指出,如果科学论文仅以传递信息为目的,那么当科学内容被认为过时的时候,该论文也就走入了坟墓。(毛荣贵,2001)因此,他提倡科技工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不仅要考虑其科学的价值,同时也要考虑非科学内容的因素,即科技论文不但要有科技价值,而且要有文学欣赏价值。其实,不少现代科技文章写得文才斐然,而译者也应该在译文中能够挽留这种难能可贵的文采。

out goes any lingering assumption that the geneticmodification technology is inherently safe, and in comesa new requirement for industry to demonstratepractically that its products will not have adverseecological effects.

译文:过去人们往往抱住这样的观点不放:即转基因技术是绝对安全的。现在这种观念己经过时了,代之而起的是对工业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也就是工业技术必须切切实实的向人们证实:转基因产品不会带来生物环境的不利影响。

译文根据修饰的需要增加了一些词,如果不这样就不足以清晰的表达原文意思,也会使译文不堪卒读。“out goes”“in comes”是很普通的词汇却用的很好,但如果只按外形意义机械翻译,效果就会很差。

当然,科技翻译的文学欣赏价值当然不可能象文学翻译那样要体现在华丽的辞藻,丰富的修辞和想象中,因为科技译文首先必须是科学的真实,但在科学技术严谨的前提下同样也存在一种统一、协调和内在语言的美,特别是有些本身就很有文采的科技论文。因此,优秀的科技翻译必然是:层次分明,前后呼应,逻辑清晰,是创造美的探索,给人以艺术享受,人们从中得到的不仅是科技信息,而且也得到文学艺术欣赏。

(四)结语

第9篇:术语翻译论文范文

关键词:技术翻译技术交流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243-01

自古以来,科技知识始终被认为是最宝贵的财富。通过翻译进行的信息交流,在人类文明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毫无疑问,翻译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特别是它让我们感觉到正处身于“信息时代”。事实上,斯克特·蒙哥马利(Scott Montgomery)始终坚持这一观点:虽然英语在全球范围内通用,而且不少人以英语作为商业与科技交流的通用语言,但我仍是确信技术翻译将出现前所未有的需求。

一些人在习惯上曲解了技术翻译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这些人认为技术翻译纯粹是信息的转换,而且只要“源”信息不变,人人都会满意,译者亦有所得。但是,贝特丽丝·门德斯-肯顿指出:仅以科技文本呈现信息远远不够,文本中必须要有正确的语句和文本结构,从而使文本其成为连贯、易读的目标文本。本文与其它文章引用的不同文献阐明了技术翻译的实际情况:技术翻译受到一系列问题和因素的影响,对于在全球环境和多种语言环境中技术信息产品面临的问题,这些简单列出的情况仅属于冰山一角。

我们从《专业翻译杂志》关于技术翻译特刊的文章中看到:大家从不同角度对技术翻译进行研究,这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虽然一些方法看来很遥远,甚至与多种方式背道而驰,但是它们仍从不同方面对技术翻译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视角。这些视角通常很隐蔽,却总是揭示出新的重叠领域,这些重叠领域由不同的专业相辅相成,或者以其它地方进行的工作作为基础。结合其它地方在LSP领域进行的研究,这些文献表明:在如何看待、教学和研究技术翻译方面,技术翻译领域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成熟水平。

克劳斯·舒伯特表明:技术翻译作为一项专业的交流活动,不能完全在传统翻译研究的语境内进行描述和塑造。他描述了技术翻译发生的复杂、高度跨学科环境,他指出其中有各种各样的控制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影响译者的工作,而且影响他们使用的材料、资源和策略。正如苏珊娜·格里希表达的观点:对于包括在多语言环境下技术信息的设计、规划、制作、翻译、评估和管理的一个高级科目,在从技术翻译的研究受益的同时,也需要在技术交流方面进行考虑。必须强调的是:这样的多语言环境将不再是例外情况。事实上无论是法律原因或出于良好的商业意识,绝大多数技术信息的商业制造者发觉自己正在一个多语言环境下工作。在格里希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中,她指出我们需要一个更广泛且跨学科更多的研究法,此研究法应胜过经常用来比较ST和TT以鉴定非等价各种型式的传统TQA方法。

玛丽贝尔·耳塞多尔·桑切斯和她格拉纳达大学的同事们的论文中反映了技术翻译的跨学科性和多样性。作者在文中指出:技术文本经常采用非语言策略和方法,以便有效传达它的信息。舒伯特的论文也显示出对我们培训技术译者方法的有趣暗示。玛丽贝尔·耳塞多尔·桑切斯也在技术翻译和本地化之间做了有趣的连接,因为它们两者都涉及对多峰多媒体信息的处理

如果仅翻译研究不能解释技术翻译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种种因素和情形,那么仅仅基于翻译研究的培训计划能真正的为学生们提供他们需要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使他们成为专业技术译者吗?彼得·卡斯特伯格提供了一个实际的例证,证明如何通过使用与传统翻译研究无关的学科补充和增强译者的培训。他还论述了个人知识管理(PKM)的使用。PKM提出以研究和信息管理技巧装备学生以应对技术译者所面临的范围浩淼的学科。

更多的观念加强了这个观点:技术翻译不仅仅是保证内容的实际准确性。雷德噶蒂斯·斯托尔塞指出技术翻译与它所涉及的语言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家始终不认可这点,因为技术翻译的焦点总是以某学科或术语为中心。实际上,斯托尔塞自己注释说技术文本的翻译“不只是对术语的处理”。格哈德·亨佩尔在他的意大利语和德语技术手册研究中指出了文本中如何演绎不同文化,不同文化习惯之间的冲突如何能影响翻译质量的。

斯托尔塞宣称:除非术语标准化,否则它就可能出现问题。如果术语没有标准化,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意味着必须对术语进行仔细核对,因为不同文化间的不一致可能导致相同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表示。尽管科学的事实是“术语以准确的定义为基准”、“各系统层次中的每个术语都具有准确定义”。同样地,戴维·威尔姆森和拉赫曼·约瑟夫也注意到上述术语的问题甚至在同一语言内也存在。从阿拉伯语的例子中他们注意到技术术语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显示出显著的偏离,即使在理论上它本应被语言和它所应用的科学或技术领域标准化。

威尔姆森和约瑟夫的论文也强调了那些母语不是英语的科学家所面临的挑战。如果他们要成功,他们就不得不学习国际语言(英语)学科。这也反映在阿拉伯本土化科技政策中,它的作者们也主张这一点。蒙哥马利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论述,然而他强调通用语(他确定就是英语)的普及并不排除科学家使用他们自己国家语言进行工作的需要,不管怎样,使用英语工作的压力很大。

鉴于舒伯特的主张,技术翻译作为学科领域对发展机器翻译(MT)系统兴趣欠缺,而当丽贝卡·费德雷尔和莎伦·奥布莱恩说明在技术领域工作的译者很有可能触及MT系统时,我们注意到整个车轮象是要翻转,这令人关注。他们的研究力图确立MT系统是否能产生与传统翻译的质量相匹敌的翻译用户指南(为技术译者许多主要部分提供参考)。根据透明度、准确性和文体对MT的翻译作品进行了检查,很明显,如果技术翻译的标准只是基于准确性,那么该标准比本来假定的标准要更为复杂。

从包含这个问题的这些论文中显露出来的最突出和令人鼓舞的就是我们感受到大家忙于技术翻译的活力和热忱。论文证实了它的价值和复杂性并牢固确立了技术翻译作为一门学科领域,它是令人兴奋的、有活力的、可信的。远离那些被误解为纯粹术语练习的日子,技术翻译似乎最终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乔迪·伯恩.翻译示警:认识专业翻译错误所带来的法律后果[J].专业翻译杂志.7:2~24.

[2]珍·德莱索和朱迪思·伍兹沃.历史上的翻译家[M].阿姆斯特丹:本杰明出版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