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现学习范文

发现学习精选(九篇)

发现学习

第1篇:发现学习范文

【关键词】发现 学习 科学探究 学习方式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等概念,同时要求“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表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形式为唯一的评价方式”,然而在实施传统教学中,许多老师发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效率始终得不到较大的提高。主要原因在哪里呢?关键是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发现,让他们学会学习。而新课程标准课改实践中,就强调了要引导发现,学会学习。

学生学习的知识对于老师来说是已知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学生怎样来获取知识呢?韩愈在《师说》中曾说道“师道,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方式始终是教师用传授的方法给予学生,对学生来说是被动的接受。与之相反,物理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积极倡导发现学习。直接接受知识与在教师引导下发现的知识究竟有怎样的差别呢?研究表明,直接接受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而经过自己观察、分析、比较、推理、综合等心智活动发现的知识往往能长时记忆。更重要的是,在观察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得于全面的提升,坚持这样做,便能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而发现,有独立发现与教师指导下的发现两种,就学生的学习而言,主要是教师引导下的发现,那么,究竟怎样引导学生发现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一、观察发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学习物理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从初中的第一堂物理课,我们就要采取观察发现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一只装满水的玻璃杯中,最多能放多少只回形针而水不会漫出来?问题刚提出来,学生们在底下小声议论,不敢下结论,有些学生按捺不住了:“三只!”。马上就有许多手举起来了:“五只!”、“十只!”……最多一个学生放大了胆说:“二十只!”,我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只要求全班同学一起注意观察,请一位学生上来做这一实验,全班学生一起帮着数数:“一、二、三、……”。超过五只了!超过十只了!学生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数数声越来越响:“二十!……三十!……四十!……”他们越来越感到了好奇,全班的声音整齐洪亮:“六十!……七十、七十一、七十二!”此时,水终于从杯口上流出来了!“哇,七十二只呢!”学生好激动啊!这样下来,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记忆非常深刻,并且明白了学习物理不能光光凭感觉、猜想,要仔细观察各种事物,才能有所发现。如果这一过程,单单是老师告诉学生:“在一只装满水的玻璃杯中,最多能放七十二只回形针水才会漫出来。”这样的结论,恐怕无论如何也无法让学生有如此感受吧?

二、实验发现,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与理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许多物理学家正是通过大量的实验,从中发现规律,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的基础上,要验证猜想,这就要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从而发现规律:教学八年级物理“流速的大小与流体压强的关系”时,我要求学生用锥形漏斗来转移乒乓球,学生纷纷举起了手要来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的竞争性,要求男女同学各选一个代表上来分别把桌上的三个乒乓球用漏斗转移到大烧杯内。男女同学通过讨论选出了得力干将上台比赛。随着“开始”命令的,两位学生拼命地用力吸这个球,可是,球就是吸不起来,脸都红了。下面有学生就议论,可能方法不对了,“吹气试试!”有学生建议。马上其中一个男生及时调整方法,用力吹气,球真的反而被吸起来了!他憋住满脸的兴奋,“凤凰三点头”,马上就结束了比赛。这回有什么发现呀?有几位反应快的学生举手了。不行,我要让大家都能发现!马上请另外一位女生也用力吹气做一做,不一会,三个球也转移完了,又有哪些同学发现了?中等生举手了,后进生也有部分举手了。火候已到!让学生总结结论:吹气时,球上边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底部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因此把球压上来。实验发现,贯穿了物理教学的始终。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的小制作实验等,都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发现物理规律。

三、类比发现,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模式

微观世界,凭人们的肉眼时无法观察到的,怎么来了解微观世界的规律呢?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与宏观世界的类比来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内能的教学》中,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为什么具有动能,又为什么具有势能呢?这是这一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首先演示了运动的篮球具有动能,结合分子动理论:物体内所有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因而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分子的动能。然后演示被拉长和压缩的弹簧,各部分之间因为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因而它具有势能,那么分子呢?学生与此进行类比,马上就能发现: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而分子也具有势能。物体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就是物体的机械能,那么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就是内能,学生通过比较,不但理解了内能的含义,它与机械能的共同之处,而且进一步还可以得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但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机械能。类比发现在物理教学中是应用非常广的,例如在电流的教学中,把电流类比成水流,把电压类比成水压等等。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把结论告诉给学生,但这样对学生来说是接受,而且是单凭听觉系统去接受,没有趣味,也记不住,更难于应用它去解决物理问题。在新课改中,努力培养学生去类比发现,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效果截然不同!类比后发现,更加形象,并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学得有趣,觉得开心,自己发现的结论价值更高。

四、交流发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潜能

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多人交流,往往可以得到正确的规律。例如,在“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有学生通过实验,得到这样的一组数据:F1=2牛、L1=3分米,F2=3牛、L2=2分米,粗粗分析,便得出了如下结论:F1+L1=F2+L2;也有学生马上表示赞同,因为他的实验数据是:F1=1牛、L1=2分米,F2=2牛、L2=1分米,恰好也符合这个结论。可是,许多学生发现自己的实验数据完全不符合这个结论,例如这组数据:F1=2牛、L1=2分米,F2=4牛、L2=1分米……等等,于是,叫他们把自己的实验数据跟别人的实验数据进行交流,然后讨论,并且进行计算验证,从中发现上述结论是错误的,正确的结论是F1×L1=F2×L2。这样,通过全班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单凭一次实验或者一组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我们应该发现普遍性的规律,而交流,可以凭借全体学生的智慧,帮助我们发现正确的规律。

教学中,告诉与发现,效果截然不同!告诉,方法简捷,讲一讲,不就知道了,但告诉,对学生来说是接受,而且是单凭听觉通道去接受,没有趣味,也记不住。而发现,则是主动地学,学得有趣,觉得开心,自己发现的东西价值高,记得牢。告诉与发现,反映出不同的教学思想。前者,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反映,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是对主体精神的残踏,而发现是自主学习理念的反映,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在“谁有发现”的高强度心理刺激下,学生产生了内驱力,在内驱力的驱动下,集中心智,全神贯注地学习、探索,其生命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释放!

“发现”,不能局限于“优生”,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发现,由于智力、经验的差异、优等生往往容易发现,后进生难于发现,如果不加控制,“发现”会成为优生的专利,与后进生无缘,这样。上述几个案例,随着学生反复观察、实验、类比、交流,“发现者”越来越多,由个别到一群到全体,不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有所发展”的主体性教育理念的客观反映吗?

“发现”,并不局限于找规律,其实,物理教学中,“发现”涉及到概念、定理、公式及其物理知识的应用等领域,物理老师要认真备课,自己先于学生“发现”,再去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的物理教学准能生动活泼,学生的物理素养便会与日俱增。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物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2篇:发现学习范文

关键词:感性; 情感; 发现; 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78-001

依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先驱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知识的建构是以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为基础的。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充分发展感性认识,是数学概念学习的有效策略。但是,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发现学习受到进度、效率的挑战。在新课改精神的普照下,探究学习的基础——发现学习得到支持和发扬。因此,我更有勇气充分尝试我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理解——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和情感驱动的基础上建构概念。教学三年级“千克、克”,我就依据这样的理解进行了尝试。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和依据

“千克、克”是苏教国际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从这个单元的容量来看,安排三课时比较恰当。而实际上因为操作、竞猜等实践活动的需要,三课时是不够的。有明晰的教学思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特色,但也是对师生活动的最大限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习的是计量单位中的两个(也可以不是两个)重量单位,学的是概念!

满满当当地,我还是安排了三课时。我的设计是,千克和克一起教。教材上把它们分开来,是范例教学的思路,前一课紧且难度大,后一课“克的认识”则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学生没有新鲜感,思维松弛,浪费时间是必然的。两个概念在一课时接触,是出于整体的考虑——因为这两个概念的相似性,把它们看成为“重量单位”这一个概念。先是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再是理性认识和选择拓展,最后是概念应用方面的拓展。这样的安排,也是从概念形成和巩固的规律出发来考虑的。以下,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和自评。

二、教学实录和自评

1.比一比。第一课时侧重于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我设计了比较物体重量的问答:

师:谁来比较下,老师的体重也徐宴清的体重谁重?

生:(很显而易见)老师的体重重。

师:大家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生:因为你俩的体重相差很大,只要通过眼睛看就能判断出来。

师:那么谁来说说两本书和四本作业哪个重?

生:学生猜测。

师:你能用一种方法判断一下吗?(引导学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判断)请几个学生来掂一掂。

生:两本书重。

师:当两种物体比较轻重时,我们还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解决。

师:(又问)这两个苹果哪个重呢?思考一下用眼睛看能判断结果吗?如果用手掂呢?

生:用秤来称。

【自评】教材的设计是比较两袋食品的轻重,其好处是适于动手和参与。我改用体重,更为生活化和直观。教材安排“千克”的认识先于“克”,可能正是基于认识的直观性上的便利。如果像长度单位认识的数学安排那样,把“克”和“千克”调换位置,从语言和逻辑上更为顺畅,然而与学生的概念认知却是不利的——那样就先难后易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是以千克为单位表示重量,所以教材先安排对“千克”的认识,然后再接触比较微观的“克”(甚至可以介绍“毫克”等)。理解认同教材的这一安排,教学设计就要把握其特点,发挥其优势,即强调生活化,强化直观性。

为了引出“称一称”在现实中的必要性,我把物体重量比较的几种常见方法设计成三个环节:一是当物体重量相差比较大时,通过眼睛看能得出结果的;二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是很悬殊,但能通过学生用手掂一掂也能得出结果的;三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大,用手掂也不能明确判断时,我们就要借助于计量物体重量的工具——秤。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知,学生对秤也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2.称一称。当学生对“秤”充满了好奇时,让他们回忆一下你在哪里见过哪些秤?学生一一列举,教师用课件展示出来。大家来谈谈:你对这些秤的认识。将学生原有的一些零星的知识整理完整。这时教师拿出台秤和天平,让学生观察,它们各自用什么最单位的?思考:为什么台秤用千克做单位,天平用克做单位?联系它们的用途,学生不难得出:台秤平时称的物体比较重,天平平时称的物体比较轻。由此得出千克是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的结论。

再让学生分小组称出一千克的大米和一克的黄豆。学生通过刚才对千克、克的认识,都能选择恰当的计量工具。

给学生一些小组自由操作的空间,让他们选择身边的物体来称一称,并记录下来称出的结果,然后再小组汇报。

【自评】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中,初步感知到千克是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这样做,是让学生感受到观察可以获取到新知,而这样建立起的知识往往记忆比较深刻。

让学生在自己具体的操作中感知一千克和一克,这样使学生建立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比较好。也让学生在两者的比较中,对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差异有更好的认识。

让学生称一些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就是为了让他们积累经验,让他们在今后的估一估中,有借以参考的对象,为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给予帮助。

3.估一估。让学生来估一估一个苹果的重量,一根黄瓜的重量,一支钢笔的重量等。教学采用了小组交流的形式。

【自评】在前面对千克、克的认识后,又有了称身边一些物品的经验,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重量的估测就不会那么不着边际了。

设计估一估物体重量的比赛,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也在不断的比试中,提高他们估一估的能力。

摘 要:在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生活化和直观性的教学原则,发现学习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这些都是一体的。生活化是概念学习的基础,是最近发展区;生活化和直观性,又是发现学习的必要支撑;而目标的概念建构,其最为扎实的达成途径,是发现学习。在完整的学习过程中,情感驱动是动力和剂,她建基于生活化的学习素材和直观的学习内容,而又因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而激发高级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感性; 情感; 发现; 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78-001

依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先驱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知识的建构是以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为基础的。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充分发展感性认识,是数学概念学习的有效策略。但是,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发现学习受到进度、效率的挑战。在新课改精神的普照下,探究学习的基础——发现学习得到支持和发扬。因此,我更有勇气充分尝试我对数学概念学习的理解——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和情感驱动的基础上建构概念。教学三年级“千克、克”,我就依据这样的理解进行了尝试。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和依据

“千克、克”是苏教国际版小学三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从这个单元的容量来看,安排三课时比较恰当。而实际上因为操作、竞猜等实践活动的需要,三课时是不够的。有明晰的教学思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特色,但也是对师生活动的最大限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习的是计量单位中的两个(也可以不是两个)重量单位,学的是概念!

满满当当地,我还是安排了三课时。我的设计是,千克和克一起教。教材上把它们分开来,是范例教学的思路,前一课紧且难度大,后一课“克的认识”则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学生没有新鲜感,思维松弛,浪费时间是必然的。两个概念在一课时接触,是出于整体的考虑——因为这两个概念的相似性,把它们看成为“重量单位”这一个概念。先是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再是理性认识和选择拓展,最后是概念应用方面的拓展。这样的安排,也是从概念形成和巩固的规律出发来考虑的。以下,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和自评。

二、教学实录和自评

1.比一比。第一课时侧重于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我设计了比较物体重量的问答:

师:谁来比较下,老师的体重也徐宴清的体重谁重?

生:(很显而易见)老师的体重重。

师:大家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生:因为你俩的体重相差很大,只要通过眼睛看就能判断出来。

师:那么谁来说说两本书和四本作业哪个重?

生:学生猜测。

师:你能用一种方法判断一下吗?(引导学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判断)请几个学生来掂一掂。

生:两本书重。

师:当两种物体比较轻重时,我们还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解决。

师:(又问)这两个苹果哪个重呢?思考一下用眼睛看能判断结果吗?如果用手掂呢?

生:用秤来称。

【自评】教材的设计是比较两袋食品的轻重,其好处是适于动手和参与。我改用体重,更为生活化和直观。教材安排“千克”的认识先于“克”,可能正是基于认识的直观性上的便利。如果像长度单位认识的数学安排那样,把“克”和“千克”调换位置,从语言和逻辑上更为顺畅,然而与学生的概念认知却是不利的——那样就先难后易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是以千克为单位表示重量,所以教材先安排对“千克”的认识,然后再接触比较微观的“克”(甚至可以介绍“毫克”等)。理解认同教材的这一安排,教学设计就要把握其特点,发挥其优势,即强调生活化,强化直观性。

为了引出“称一称”在现实中的必要性,我把物体重量比较的几种常见方法设计成三个环节:一是当物体重量相差比较大时,通过眼睛看能得出结果的;二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是很悬殊,但能通过学生用手掂一掂也能得出结果的;三是物体的重量相差不大,用手掂也不能明确判断时,我们就要借助于计量物体重量的工具——秤。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知,学生对秤也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2.称一称。当学生对“秤”充满了好奇时,让他们回忆一下你在哪里见过哪些秤?学生一一列举,教师用课件展示出来。大家来谈谈:你对这些秤的认识。将学生原有的一些零星的知识整理完整。这时教师拿出台秤和天平,让学生观察,它们各自用什么最单位的?思考:为什么台秤用千克做单位,天平用克做单位?联系它们的用途,学生不难得出:台秤平时称的物体比较重,天平平时称的物体比较轻。由此得出千克是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比较小的质量单位的结论。

再让学生分小组称出一千克的大米和一克的黄豆。学生通过刚才对千克、克的认识,都能选择恰当的计量工具。

给学生一些小组自由操作的空间,让他们选择身边的物体来称一称,并记录下来称出的结果,然后再小组汇报。

【自评】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自己的观察中,初步感知到千克是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个比较小的质量单位。这样做,是让学生感受到观察可以获取到新知,而这样建立起的知识往往记忆比较深刻。

让学生在自己具体的操作中感知一千克和一克,这样使学生建立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比较好。也让学生在两者的比较中,对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差异有更好的认识。

让学生称一些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就是为了让他们积累经验,让他们在今后的估一估中,有借以参考的对象,为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给予帮助。

3.估一估。让学生来估一估一个苹果的重量,一根黄瓜的重量,一支钢笔的重量等。教学采用了小组交流的形式。

【自评】在前面对千克、克的认识后,又有了称身边一些物品的经验,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重量的估测就不会那么不着边际了。

第3篇:发现学习范文

关键词:自读古诗;自主发现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100-1

何谓“发现”?《现代汉语词典》这一词目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其二便是“发觉”的意思。笔者以为教学上的“发现”,含义相当宽泛,上述两种意思似乎是兼而有之,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行为。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之“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其优势是显然的。首先,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发现结论,就能充分调动他们内部动机的作用,增强独立性和自心,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在古诗学习中发现的过程也是激励学生的智慧,发挥他们潜能的过程。再次,能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另外,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的结论和规律,可以起到把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作用,学得活,记得牢,并能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总之,“发现”是实施古诗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古诗学习教学中运用发现机制,比较符合古诗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这是因为古诗教学是凭借“文选型”的学习教材进行的,古诗多是现成文章,新知识不是直线排列而是螺旋递升的。学生对每首古诗的几个生字以及几个新词,完全可以凭借语境(上下文)和工具书(字典)来自学掌握。对于古诗的思想内容,学生也可以借助自身的社会阅历与生活体验来感受。这就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去自读古诗,自主发现,创造了重要条件。

一、让学生在摘录中发现古诗中的春景美

阅读是鉴赏的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一定要先让学生沐浴在春光水色的诗的王国之中,翻阅大自然这部词典,凭他们敏锐细腻的目光搜索,并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行吟一番春景。

看看同学们交上的摘录本,听听他们的交流,就是扑面而来的明媚的春光摘要:

甲同学摘要:“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假如在晴好的日子随朱熹大人踏青,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温柔的春风,目睹百花争妍的风光;

乙同学摘要:“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了春天的小雨珍贵得像奶油一样,春天的小草还刚刚探出头来呢;

丙同学摘要:“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冬去春来,似乎听到谢灵运大诗人家的园林在不觉之间传来的春鸟招人喜爱的歌声;

丁同学摘要:“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今晚不是萤火虫提一盏灯来,却是不知趣的小飞虫来探头探脑;

戊同学摘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先生认为春天到了,江水变暖了,这是小鸭子们最先做的勇士般的试探才感知到的……

“春到人间万物鲜”,春花春鸟,春草春虫,春风春雨,春日春夜,无处不是春,无时不是春。让学生在诗海中撷取一朵朵春的浪花,闻闻春的芬芳,吟诵有关春的诗句,人似微醉。

二、让学生在体会中发现古诗中的春情美

欣赏了春景,还要善于探究诗人们的种种情怀。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品味这话的含意,不外乎两点:一是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春景是客观存在的,但诗人们写诗讲究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喻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等的手法来表达自己主观的情。

喜春悲春,伤春爱春,惜春怨春,春情绵绵。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眼里的春天是不同的,春天一旦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那就是“我”的春天,和众不同的春天。

三、让学生在鉴赏中发现古诗中的春意美

春景春情春意浓。“君子之学,不仅要入乎耳,还要著(明晓)乎心。”如同品茗,这第三道茶的滋味非尝不可。古人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因而在写诗时非凡讲究“言有尽意无穷”的空白艺术。预备一堂课,挑选一些以春天为背景的古诗,就炼字、语言、想象、意象等不同侧面作一番导游,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意境鉴赏,展开充分讨论。

1.古人作诗就有诗眼之说,“眼乃神光所聚”。因此,诗歌的语言,讲究一个“炼”字,一字出而境界生。在鉴赏古诗时,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非要仔细推敲一番不可。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让学生品评一番。再让他们评评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2.要悟透诗的意境,那还必须把握意象,因为它是寄托诗人情感和表达主旨的客观物象。如王维的《鸟鸣涧》。

3.阅读鉴赏时,还要通过诗人留下的空白来驰骋想象,丰富形象,使之成为更完整更生动的意境。

第4篇:发现学习范文

一、发现问题

(一)理论及现实基础

布鲁纳在其1966年出版的被教育界誉为经典之作的《教学理论之构建》中有如下陈述:“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某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学习如何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而非只是被动地承受前人研究的结果。”

(二)发现学习论的要义

1、直觉思维是发现学习的前奏。发现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生发现答案之前。布鲁纳认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情境先做一番直觉思维(不按逻辑推理方式的思维)。当然。直觉思维未必一定能获得正确答案,但敢于从事直觉思维者,其心智运作一定较为活跃。在直觉思维时,一旦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此直觉思维就变成了发现学习的前奏2、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发现学习只有在具有结构性的学习情境下才会产生。按布鲁纳的说法,结构是指知识构成的基本构架。在此构架中,包括着某些彼此相关联的概念。3、探索中发现的正误答案同具回馈价值。布鲁纳认为,学生探索性的反应之后,是否立即获得强化性的回馈,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回馈也未必需要由外在因素来控制(如奖惩)。布鲁纳认为,回馈是学生发现问题答案时,从错误调整到正确的认知历程。学生一旦发现错误而自行改正之后,其所产生的回馈作用,远比外在的奖励更有价值。

二、笔者思考

小学英语学习只是单纯给小学生提供说日常英语的机会。在笔者接触的这些小学生中,他们只是记住英文的中文意思来对应表达,不知道变通,哪怕中文意思只有一个字的出入,他们都可能会因此争执,不能确定对错。再接着追问,他们的同学几乎也都存在同样的情况。这样,小学英语的教学就进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其实,这种尴尬原先都可以得到改变,只要在其中加入些许逻辑思考就能改变。于是,在给这些小学生进行家教时,笔者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了引导,惊喜地发现这些小学生除了提高了学习效率外,对英语也越来越有兴趣,再加之笔者的不断鼓励和意识提醒,他们对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也开始欣赏起来,这真是个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三、对教学方案的“发现学习论”思考

首先,正如布鲁纳所说,发现学习前需要直觉思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在刚开始还可能讲英语与

汉语拼音之间发生混淆,所以在他们刚开始接触一门新的语言的时候,一定要在大量直觉思维的基础之上再加以逻辑的“发现学习”,否则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果:

其次,笔者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案中最符合“发现学习”地方是这个方案具备了结构性,所以学生才能有效学习,能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让他们知道了英语不再只是背背的东西,是有规律可寻的,并能激励他们不断去追求这方面的知识。

四、研究不足及局限

(一)理论应用局限。就本研究来说,首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本身就有一些局限。遭受了多方的批评,归纳来说有以下四方面:(1)发现教学法之使用,必先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学生必先具有相当的先备知识和先备技能,否则无从主动从事发现学习。在多半缺乏知识经验的小学中低年级,很难使用此种方式教学;(2)发现教学法之下的学生,在自行探索问题答案时,往往会因遭遇疑难求助老师却又得不到要领时感到气馁。以致减低了求知的动机;(3)因团体中各个儿童智力与经验不同,率先发现原则的智优者的表现,往往对思想较为缓慢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

第5篇:发现学习范文

数控加工机械基础学习兴趣有效教学近几年,笔者一直负责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教学。机械高技能、电脑化的使用,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认识不到这门课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学好操作就行,基础理论学得好坏无所谓。智能手机的出现,上网变得更便捷,学生一有什么不懂,就上网查,形成反正网上都有的概念,变得不爱动脑,不爱学习;更多的学生沉迷在手机中,成为低头族,利用上课时间休息,下课和课余时间(甚至晚上后半夜)拼命看手机。因此上课时,不学习地学生越来越多,教师也觉得机械基础课越来越难上。

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是中职机械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产品设计能力的主要课程,是学生必修课。怎样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得益于一次在课堂上学习金属材料疲劳时,用飞机失事原因来引出,立刻吸引了全班同学,连趴着的同学都兴奋起来参与讨论这件事,让我真正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想起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的“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自此在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说说本人的看法。

一、师生情感是培养学生学习本课程兴趣的基础

我们老师想上好每一节课,就必须得让学生喜欢你、尊重你,在他们的心中有个属于你的位置。所谓爱屋及乌,他们自然而然也就会喜欢上你的课,激发他们对本课程的兴趣。那我们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呢?

首先,必须正视现代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地老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参与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旁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点拨他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去实践操作、归纳总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课堂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的教学场所。

其次,我们教师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的魅力体现在丰富渊博的知识,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教学的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本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该了解本门课程周边学科和与此有关的知识、动态和趣闻,课堂上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敬佩。

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争取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课老师,不仅应该教给学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通过QQ、微信等方式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的愿望,与学生亦师亦友、相互尊重,从情感上使他们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从而真正赢得学生。

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1.教师的引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只有教师扮演好引导者这个角色,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导之有法方能导之有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最先引导的是一节课的导入,行之有效的导入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

在课堂中,教师的引导要做到:

(1)导之有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揭示知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他们在“困惑”“疑问”“好奇”的感觉中,在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想学”。

(2)导之有时。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教师要在学生思而未得感到愤闷时帮助开启;要在学生思而有所得,但却不能准确表达时予以疏导。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上要讲究灵活,教师要善于创设“愤、悱”的情境,要及时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的信息作为引导的“话题”,灵活地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教学学习活动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导之有法。教师的引导要有方法,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获得成功。心理学家认为: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和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这种成功的喜悦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导之有度。教师要把握“导”的程度,凡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替代,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这就需要教师就“该追问则追问,该启发则启发,该控制则控制”的引导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课堂教学中掌控了教师引导的“度”,就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探索”时间,从而使学生多学。

2.多媒体的应用

机械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机械零件、机械结构没有感性认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图、声、动、文相结合的方式将机械工作原理、运动规律、机械结构逼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结构内容转化为形象、有趣的动感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最能接受新的知识。同时课件增大课堂信息量,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所以,在机械基础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很有必要。现在大多教师上课都在用。但也正是应用多了,就显得的平常,也引不起学生的特别关注,因此多媒体的应用,关键课件内的素材是否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1)选取学生兴趣的素材。机械班学生大多都是男生,在跟学生的接触当中,发现学生对汽车、今后要从事的行业、企业的事例等方面都特别感兴趣。在课件中素材引用可选用这些方面的图片、视频。如学习同步带传动、离合器、齿轮传动等知识时,可用汽车内部结构为例,让大家熟悉汽车,这是学生非常乐意的事。还有如学生爱看中央台的《我爱发明》这个节目,我们就选其中与机械基础内容有关视频作为课件的素材。只要平时多留学生的兴趣点,我们寻找课件的素材就有方向。

(2)制作微视频,解决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微视频是新近热门的新技术,简单的微视频我们每个老师都能制作。机械基础中的机器内部的结构、工作原理、机构,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到企业参观看不到,学校也没有这么多设备让学生拆后观察,这时我们

到现场拍摄一些机器内部工作的视频,机械零件装配的步骤、过程等,制作成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这是来自学生经常用的机器设备(如车床),他们对于内部看不见的非常好奇,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我们所要的目的。

3.实践环节的设置

现在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占主要位置。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后,课堂教学中应多安排动手实践的环节,让学生乘着兴趣动起来,继续保持着学习的兴奋;又能理论联系实际,现学现用,及时巩固知识。

4.教学方法的多变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会使人感到沉闷,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根据不同的知识结构,在课堂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讲练结合、案例教学、创设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法等。例如,对力学性能的学习,理论性比较强,采用讲练结合方式,强化学生的课堂内掌握;而对轴及轴上零件的知识学习,可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装拆轴系零件,认识轴的结构,轴上零件名称、作用、固定方式等。

三、课外拓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补充

1.借助理实一体,开发教具,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学校紧跟职业教育的改革,在机械专业实行一体化的教学,除机械识图和机械基础是专业基础课程,又要求市会考,单独上课外,其它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都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场地(实训基地)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师一体化。在机械基础的教学中,借助一体化教学中的大量技能操作,制作机械基础中一些所需的零件,如用数车加工轴,数铣加工键及键槽,线切割加工齿轮、凸轮等,完工后可装可拆,作为学生上课用的教具,弥补学校可用资源的短缺。学生在画图、加工的过程中,就了解了一部分知识,同时对于自己做的,老师上课究竟怎么用,也引起学生的兴趣。

2.微课的应用

优秀的教师善于把课内有效的“教”与学生课外自主的“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与学效率的最大化。微课的利用在这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除在课堂中使用外,在课外,利用信息技术学生自学微课内容,或预习、或巩固上课的内容、或补充机械基础方面的一些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的兴趣。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表现。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机械基础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数控加工机械基础(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6篇:发现学习范文

【摘要】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可知:接受学习是以教师呈现知识为主导的学习,发现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导的学习,两者各有自己的优越性,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联。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不都是有意义的学习,运用不好将会变成机械学习或被动学习。我们所主张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同时反对用发现学习取代接受学习。

【关键词】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机械学习;被动学习;有意义学习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历来有多种多样的主张和做法,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各种主张和做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接受式学习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说自从有了学校也就有了接受式学习。然而,在当前的理论研究中,接受式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甚至有被否定的趋向,人们越来越推崇发现式学习。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拟对这两种学习方式进行一下比较研究,以期对此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一 对接受式学习的分析

所谓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部内容,基本上是由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学生不需要进行任何独立发现,而只需接受或理解。对接受式学习进行属分析,可以划分为3种不同性质的接受式学习,即:机械性接受式学习、被动性接受式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

机械性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不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以听代思,机械模仿,不求甚解,唯师和唯书,所得到的是一堆孤立的知识。这是一种没有内化、没有“活性”、不能迁移、不能应用的学习,学生从中既得不到智力上的开发,更感受不到精神上的愉快。

被动性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需要、动机、兴趣和能力而进行的非主动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或者不能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学习引向深入,或者不去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而只是满足于那些含糊的、似是而非的、肤浅的观念。

这两种接受式学习,都是在缺乏有意义学习条件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它限制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因而其学习效果自然就较差。当前我国许多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就属于这两种方式的接受式学习。正由于它的存在,才造成了人们对接受式学习的质疑与否定。

然而,接受式学习并不都是机械的和被动的,我们所主张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一种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思维与直觉等的和谐统一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这种接受式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选择。理解、整合和内化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使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以达到对新知识的把握和理解。真正倡导和研究有意义接受式学习的,是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主动的、有效的。而要实现其主动性和有效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要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的意向;二是学习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且可以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相联系。这样,新知识既可以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心理意义,又可以使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经过吸收新知识而得到改造和重新建构。

由此看来,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有着其他学习方式所不能代替的优越性。具体表现为:第一,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与认识活动,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些知识要想让后人掌握,最基本、最快捷的方式就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即让学生进行接受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使学生大量、快速地掌握知识,又可以避免认识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如果让学生去重复人类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不但不可能而且也没必要。第二,它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科学知识结构的内在功能。由于接受式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认知框架和固着点,帮助学生明确和形成学习动机,维持和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第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这种习惯和能力主要是在接受活动中形成的。

二 对发现式学习的分析

发现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它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先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然后经过分析和操作等过程,对学习对象进行加工、改组,最后从中归纳出结论,并用之来解决新问题。发现学习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是学生是否进行充分的智力活动。他特别主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和预见未知的能力。

发现学习的优越性也是相当明显的。第一,能使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得到充分激发。由于发现学习具有刺激学生“发现的兴奋感”的作用,所以通过发现可以为学生带来内在激发,使学生将外部活动刺激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使学生从发现活动中体味到发现的乐趣。第二,能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由于发现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探索过程,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因而他们的自主性能得到充分体现,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归纳出结论,再把结论纳入到自我认知结构中,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内在学习机制。这必然会形成学生独立思考和追求创造的意识,形成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迁移面广的认知策略。第三,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由于发现学习是一个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因而它可以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和流畅,使学生的心智从外部支配转向内部支配,使学生的记忆具有丰富的“再生力”。

然而,发现学习并非都有意义,它也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它要受到学习科目、学习内容及学生自身心智的制约;它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并非所有的科目都适合于用发现式学习;学生掌握知识的总量

也是有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且有些发现不一定有意义。

三 对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关系的分析

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第一,两者获得知识的方式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教师所提供,学生只需要接受和理解即可,而不需要新知识的发现过程。而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知识是其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获得的,而不是由教师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的,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建构,并从中得到了感悟和体验。第二,两者的心理机制不同。接受式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其产生的条件:一是学习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本身要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内部学习动机;三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观念的相应知识。而发现式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自主性,其产生的条件是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的排列、组织或转换,并从中归纳出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第三,两者的思维过程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的思维通常是演绎过程,即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虽然也有辨别和概括性思维活动,但与发现学习相比却有一定差距。在发现式学习中,学生的思维通常是归纳过程,即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并且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深刻性较强,能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迁移面很广的认知策略。第四,教师在两种学习方式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式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较大,起主导和控制作用。在发现式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较小,只起指导作用,而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

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两者又密切相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接受式学习是发现式学习的知识基础。有效的发现式学习之所以能够发生,最根本的就在于它以接受式学习为其知识基础。没有通过接受式学习具备一定的知识前提,其发现式学习就不可能取得较高的效率。另一方面,发现式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式学习的重要条件。接受式学习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发现式学习所获得的具体经验作为其支柱,即通过发现式学习会使接受式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和理解。把这两者综合起来,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就学生获得知识来说,他既可以通过接受的方式来获得,也可以通过发现的方式来获得。当某种知识完全由教师讲述时,它是接受式教学;当某种知识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时,它就成为发现式学习。

四 结论

通过以上对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及其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认识:

认识之一:现代社会的创新教育,应该是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紧密结合的教育,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接受式学习或发现式学习作为唯一的学习方式,两者应互补。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重要、可行的,仍然是当今课堂学习的基本形式。为满足学生精神和心灵的渴望,学生必须接受式地学量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而且,对于大多数学习内容来说,学生也特别需要进行接受式学习,因为学生不可能通过自主发现来重新建构所有的知识。然而,发现式学习确实也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方式,因为经过发现学习而获得的知识更深刻、透彻、完整。而且,随着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越来越多,这就使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按照发现的方式学习。实际上,适应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素质化的要求,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正是由接受走向发现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既要“为知识而教”,又要“为思维而教”。

第7篇:发现学习范文

关键词:发现学习法;问题;情境;适时适量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英语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学生之间互助合作、主动参与发现的学习方式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下努力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新人的社会客观要求,也是教师们孜孜以求的一种科学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本文从布鲁纳(Jerome Bruner)的发现学习法理论出发,结合日常教学实际,初步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并提出了三种可行的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发现法、创设情境发现法以及适时适量发现法。

一、 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是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学习模式。布鲁纳指出,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它还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1]。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尽管大都是人类已知晓的事物,但是,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 所谓发现学习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就是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独立探究知识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资料,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学生则通过积极思考、自己体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概念和原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重视学习的过程,他认为:“学习知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1]。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间应是协作关系。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的学习条件,而不是填鸭式的输送现成的知识,不应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学生自己成为发观者。

经验证明,发现学习法有四个优点:1.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增强提高了学生期待成功的意愿。2.重点在自我激励,而非外在的激励;外在激励体系会造成死记硬背,发现学习法促成了自我激励,因为学习者是通过非外在激励发现解决问题之道而获得满足的。3.学生学会了怎样去发现,即掌握了发现学习法;4.学生更易于记忆所学知识:学生更容易记住根据他们个人编码系统所组织形成的知识[2]。

二、培养学生发现学习能力的合适教学模式

因课程或教学内容不同,发现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不尽不同。但是,无论教什么,在发现学习过程中,教师都必须计划好为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所要提出的问题或设置的情境,并确保学生能找到相关的参考资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个人或在小组中解决问题,而非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并且在提供答案前尽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一)创设问题发现法

教学是一种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它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Dewey)就认为:“应该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习得,通过习得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确实,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堂上“独霸天下”的局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现代教育必须做到的一步。主体地位的确立也势必大大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形成,而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由原来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主体”与“引导” 的有机统一,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尝试采用了创设问题发现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布鲁纳指出,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4]。因此,问题的设置要使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5课“Twelve Angry Men” 为例,这篇改编自戏剧的课文的内容涉及美国司法制度,于是课前我事先提示学生了解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judicial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②Can you list som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law field ?

③Can you work ou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judicial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US?

第8篇:发现学习范文

【关键词】美术;发现式;学习

生活中虽然时时再现美,处处显现美,人人在创造美。但学生在学习美术这门课程中却无从去发现,置若罔闻,毫无灵感。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享受生活中的美、创造美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好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空间,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做到愿意学、主动学、乐意学。

1.1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寻找新异与变化。情景教学的道理就告诉我们美术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那里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东西。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活动场所,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设计有趣、有游戏性质的活动,引发兴趣,让他们能够自由思索、大胆想象、自由自在中接触各种色彩、形体、材料进而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例如:在上图案纹样绘制课时,我就让学生在校园中找寻几种不同的树叶,教他们观察各种叶子的不同长势,区别叶子的形态和变化,经过学生们自己动手处理,添加和删减,使单独纹样不断丰富和完善,简单的叶子变得有模有样了,有条理、有反复、有造型,达到了学们自己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作品完成后的快意。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1.2抓住美术课特点,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一是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录像、范画、实物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光、色、形结合起来,抽象的事物变成形象的视知觉,进而启迪遐想。二是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作用,从满足学生的一些重要需要入手,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尽可能充溢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对美的需要。如教《海底世界》课时,运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妙的音乐带领着他们进入海底漫游。在这样的环境中画画,学生们的情绪非常高涨,多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了,思绪想象也就无拘无束,任意发挥了。增强了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发现式学习美术的兴趣。

1.3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显美。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发现学习的动机。例如我上课时就特别注重自身服装的款式和色彩搭配,使学生亲自感受服饰美,体会色彩的层次、协调和漂亮。

1.4充分利用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情感的特质往往能在个体或整体行为和态度中显露出来,经常发生而被镶嵌在个性之中,产生某种行为。美术教育的特点正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在教学中以情施教,有利于运用情感手段来发掘教学中的美的因素,寓美于情,以情育美,从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如在讲授《蒙娜丽莎》这幅举世名作时,通过充满激情的声调和富有情感的语言,让学生深刻体会此画的美妙,体会画家当时的心境,体会达?芬奇作画的技巧,意全蒙娜丽莎神秘的、永恒的、迷人的微笑,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二、培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发现式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然而,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由于观点、信息、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方面障碍,造成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不强。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探索问题能力尤显重要。

2.1创设问题情境。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美术创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它需要美术教师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1)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发现学习的问题,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高度发现学习活动。(2)集中筛选和引导优化学生从问题情境中生发的问题,由此明确后续发现的目标和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引导学生联系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以及生活经验,自行提出问题,增强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2教会学生方法,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现代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学习品质,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在饱含丰富智力因素与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识处设问、在认识矛盾的焦点处设问、在美术技巧的运用上设问等等。

2.3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积极发现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发现、求知、创作的欲望。如在给学生讲解色彩基础知识一节时,首先提问,问他们所喜爱的颜色是什么?颜色之间的差别在哪里?颜色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和产生的因素是什么?然后解释出红、黄、蓝做为三基色的原理,色彩的冷暖感受,色彩的调配方式等等。最后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调配出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颜色,让他们领悟色彩产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色彩带给人们的视觉美,色彩的变化无穷……。

三、加强发现式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诱导积极参与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与评价,这是引导学生发现式学习的关键。发现式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有效的活动设计中,作为组织、参考、指导和伙伴关系的美术教师,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3.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在教学中,我实行美术“学案导学”学习方式的整体研究,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上几何人体课时,先让一个学生上讲台,其他同学观察了解人体的结构、身高、比例,然后讨论出身体各部分是什么形状,通过感观的认可,很容易轻松的掌握了人体的基本构成,最后用简单的线条、几何图形就可以画出几何人体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对于能力重于知识的现代社会来说,意义是深远的。

3.2自由平等的学习平台。在课堂上,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常常让学生把画好的画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来分析、比较,点评,通过这种互相交流、互相指正,每个学生的绘画水平明显提高了,兴趣也高涨了,使美术课堂里充盈着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融入其中。

3.3让美走进生活。大力改进美术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发现学习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参加到发现学习、创意自由构思广阔的创作中去。

第9篇:发现学习范文

一、归纳演绎中的发现

数学中的所谓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演绎,就是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归纳和演绎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过程,但它们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归纳得出的结论可以演绎法去验证,归纳为演绎提供前提,演绎又为归纳提供指导。

比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教师出示例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出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度。学生经过计算得到157+357=494和357+157=494,学生发现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相同,也就是157+357=357+157。教师要求学生继续观察以下两组算式:18+3939+18,154+654654+154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观察很容易归纳出:在运算加法时,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紧接着教师出示:运用加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9+16=( )+39;0+20=( )+( );125+15=15+( );a+( )=29+a。学生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这两个加数可以是任何数,也可以是表示任何数的不同字母,于是顺利推出各种字母表达式。

整个教学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却隐含着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学生从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到进一步完善认识,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围绕着观察、发现、归纳、运用、再发现去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性质、法则、运算定律都需要运用归纳演绎思维,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做好预设,穿针引线,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在归纳与演绎的过程中去培养自己的发现力。

二、类比想象中的发现

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猜想的正确性,还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类比是获得猜想的重要方法,是联想的一种重要有效的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概念的引入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实践为基础,这就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来实现,尤其是在数与代数方面。

比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首先出示:

生1:分数的分子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1: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除法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数,商不变,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数,分数值也应该不变。

师:你的猜想很有道理,还有谁想说?

生2:同时乘或者除以的数不能是0。

师:同学们你们由除法的性质想到分数可能存在的性质,那么到底这个性质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就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

通过复法与分数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商不变性质联想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的类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举一反三的发现力就是在点滴的累积中实现的。

三、抽象概括中的发现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概括就是把个别事物的某些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或者总结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两种不同的数学方法,抽象侧重于分析和提炼,而概括侧重于归纳和综合。但二者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抽象是概括的基础,概括是抽象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因为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决定我们总是选择从形象具体的入手,但是数学是离不开抽象概括的,形象具体入手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抽象概括。脱离形象具体范畴的抽象概括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中也随处可见。

比如,学习了分数后有这样一道题目:修了一条长50千米的公路,9天完成了全长的3/5,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工作共需要多少天?学生往往不会满足于50÷(50×3/5÷9)的解法,而会在探索发现中寻求抽象概括性更高更简洁的9÷3/5。这个抽象概括的过程,教师不应强加于学生,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抽象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