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

发现式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发现式教学论文

第1篇: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

一、研究型教学的内涵

研究型教学借鉴自西方教育界,从德国威廉•洪堡的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到美国杰罗姆•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经国内教育者本土化探索发展后,有了多种理解。本文的理解主要基于以下两点。首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但教学为本,研究为用。研究型教学是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的方法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中,研究是一种方式,目的是教学,知识是教学的内容载体,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把握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研究成果的获得去教学,而是为教学去展开研究、为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自然获得新知识新见解,“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考量学生在教师用研究型教学方法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状况。教师会把自己适合的科研成果转用到教学中去,而学生在研究式教学过程中推陈出新所得到的学术结论也可以转化为公开的科研成果。所以,在这个教学模式中,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对于研究型教学模式,我们应明确其是一种教学模式而不是一种科研模式,即教学为本研究为用。其次,师生之间是独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研究型教学模式,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讲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师生之间必须是独立、平等的两个主体。教师设计、预设了教学中各个环节并和学生一起执行课程教学方案,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退居一旁,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占据教学过程的主置,教师观察,以平等的话语方式与学生讨论,提示、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到结论获取知识。研究型教学,从词义结构上分析是一个偏正词组,“研究型”限定“教学”这一中心词。从词组结构高校研究型教学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系统工程,包括教学理念的确立、教育教学机制的建设、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模式设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学团队的培养、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等等;各方面需要一个长期的理论与实践间的循环推进发展完善的过程才能使研究型大学最终建立。作为课程任课教师,在研究型大学建设暨人才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应依据本课程特点,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学方式方法,为研究型教学模式贡献建设性思路。不同的课程或一个课程的不同内容即不同教学类型都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案来实践研究型教学理念,这些与教学类型相应的教学方案及相关的教学理论包括研究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通而用之即形成一种研究型教学模式。本文立足于《外国文学》课程,从教学形式到教学方法、从教学步骤到教学内容类型到典型教案的设计来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尝试《外国文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改革,此为本课程教学尤其是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抛砖引玉、为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思路、为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铺垫基石。

二、《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的形式、方法、步骤

《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的实施可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课程教学,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学位论文,专业采风,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这些教学活动或竞赛活动都可以实施研究型教学,而其中课程教学是最主要的,是占本科生学习过程的主要部分。每一种教学形式都可灵活选择、组合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课堂专题讲授式,问题式,讨论式,读书报告式,情景再现式,互动辅导答疑式。课堂专题讲授,教师把某部分教学内容统括在一个论题之下,分解为几个有机的小主题,通过课堂教学逐一讲解,最终完成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深刻系统的了解。这一教学方式的目的是给学生展示一个基本的研究性思路与学习过程,起示范作用,从而启发学生更好地完成研究型学习或自主设计研究型学习内容。问题式,教师提前将教学任务交付给学生,学生广泛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整理出关于教学题材的重要论题和疑难问题,然后将之提交给教师,师生在提出充分理由及证据的基础上共同商讨确定要集中精力解决的论题和疑难问题,学生课外独立思考及查阅资料获得各自的答案,并以小论文形式上交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小论文观点与理论运用的创新性、论述逻辑及语言进行评价。这一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学术研究的全面素养,而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小论文也有可能是质量可靠的科研成果。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生讨论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讨论式,学生深入阅读作品及广泛了解各种观点、提出与教学题材相关的主要论题,课前学生就论题深入阅读并准备好发言内容,课堂上学生见智见仁各抒己见,不求见解一致,只需自圆其说、观点明确、思维清晰,教师亦据此进行评价。这一方式,锻炼学生就某一论题提炼论点及论据,锻炼论辩能力与口才。读书报告式,主要是学生在自行阅读作品后,将所感所思提炼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在课堂上报告。这个报告不需要长篇深入阐释,也不需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只需要真实表达能给人启发即可。这一方式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抓住阅读瞬间的感受与灵感。情景再现式,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中有人物动作与对话来设计的,比如小说、戏剧,通过模拟动作与对话来表演从而体验作品人物情感、理解人物形象,还有诗歌通过朗诵,也可以再现作者的情感。这一方式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学生领会作品,同时借此培养学生在朗诵或表演方面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了解与文学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互动辅导答疑式,师生在课后面对面或通过网络来讨论问题,或老师解答学生的疑问。这一方式保证学生在日常学习随时能与教师沟通、交流,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不论哪种教学形式、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步骤都是大同小异的:备课———教学———检验效果———反馈、改进。教师备课,是整个研究性教学的总设计阶段,选择适于研究型教学的课程内容,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总设计框架内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过程,教师退隐,在这一过程中充当观察者,适当的时候起一个引导者、纠偏者的作用,但采用的是平等对话的方式。教学过程结束,师生共同检验教学效果,学生谈收获体会,教师总结,将经验运用到下一轮教学改进中去。

三、《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的类型

《外国文学》课程内容丰富复杂,时空跨度大,包含的文化种类多样,批评方法跨学科跨领域;学生学识水平参差不齐、对外国文化文学相对陌生缺乏感性体验;因此,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于让学生自己来完成,需要选择相对自成体系且适宜操作的课程内容来作为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对象。不同的内容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其被批评研究的状况进行教学设计,即每一种教学类型相对囊括某种类型的知识内容、倾向于训练某种类型研究技能和思维、展现某种研究模式;每一种教学类型具备充分的学术空间,携带多层次的专业信息,而且展现出不同维度的研究视野;每一种研究类型选择相应的一种或多种研究型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状况和教学的要求,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出以下几种类型:原著阅读鉴赏型。这一类型是选取相对接近通俗文学一类的作品来进行研究性教与学,倡导重视文本细读,体会文辞之美且尝试独立提炼作品的内涵与特色。如《伪君子》《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等,也有必要选择文字简洁易懂的英文原著一类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及马克•吐温的小说等。要求学生精读某几部作品原著,然后写作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的内容依据学生的喜好可以关注任何一方面,语言表现力、细节、人物特征、作品思想及人文内涵;可以用情景再现方式表演戏剧或小说经典情节以加深体会。这一类型是最基础的教学类型,适合于对作家作品展开精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文字的理解进行判断归纳。作家生平、社会现实与文学创作之间关系探讨型。阅读了解作家所有作品,将它们与作家人生经历殊经验与独特情感倾向或时代思潮放在一起比较,梳理其创作中的规律性的思想或艺术特色,探寻作品与作家个人经验及社会思潮之间的关联。适于作品与作家经验、时代思潮关系明显的文学现象。可以选择问题式或讨论式来完成此项内容。文学现象多元阐释类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层出不穷,对文学现象的阐释极其多元化。选择一些蕴涵多面、有争议文学现象,进行多元阐释以及前沿理论的最新解读。采用问题式方法,让学生研读作品及各种评论,提炼出重要议题与难题以供师生在课堂上讨论,关注各种批评理论解读的得与失。此后,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该文学现象的某一论题,运用某一文学批评理论对之进行自圆其说的解读并能形成小论文。这一类型,目的是在学生细读作品和研读批评理论的基础上,多角度理解作品,深入了解文学批评理论,学会将文艺批评理论运用到文学阅读的实践中去。相似文学现象横向比较或纵向归纳类型。将跨越时空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考察,追问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引导学生将文学现象置于文化的广阔视野中来审视;关注某一类型文学现象的纵向发展轨迹,梳理文学现象发展脉络,把握文学演变的内在规律。这一类型针对相似文学现象,意在总体上把握文学与外在文化的关系及归纳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一类型由于综合性比较强,可以采取课堂专题讲授型方法来完成,也可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完成局部内容。文学名著与改编影视作品比较类型。外国文学里有较多作品被改编搬上银屏,对同一个作品的两种文本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亮点并挖掘源于文本形式的原因。可以采用讨论式或问题式来完成这种类型内容的教学。

四、《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方案设计

第2篇: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教学;教学形式;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023-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13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可见,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人格特征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教学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初中语文教学已经呈现良性发展趋势,但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一方面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从而使得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然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发展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

而且,初中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初中生的思维已经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为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且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教学方式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运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多元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本身之外,获取更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一)教学形式陈旧

虽然教学改革后,引入了探究式教学模式,但受长期教学习惯影响,许多初中语文教学仍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其原因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在这种模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流于形式,教学的效果不佳。同时,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沉闷枯燥,失掉了语言学科的鲜活性。

(二)教学方式粗放

授课教师为应付考试或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语文教学,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风格,仅一味地粗放式教学,缺乏正确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使学生无法真正领悟语文素养和涵养,另一方面使学生不能够弥补自身薄弱知识点,更不能找到学习的目标和学习方法。

(三)缺少有效交流互动

对于课堂的交流互动,语文相比其他课程更为重要。语文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想等的综合能力,因此“说”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语文课堂上多采用问答式交流,这对于上述综合能力的培养见效甚微,甚至使学生对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心生畏惧。缺少有效的交流互动,学生无法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多元教学方式的方法和选择

(一)多元教学方式的基本方法

语文多元教学可以理解为思维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元,其无论对于教师传授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知识都大有益处,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沟通,提高教学质量。但多元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要依靠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积累,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多元教学方式融入到教学之中。在多元教学实践上,可通过下述三个方面促进多元教学发展:一是课堂形式的多元化,即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作用;二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即找出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加以引导教学,促进教学整体效果并增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三是课堂与实践相互渗透,即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语文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因多元教学方式包含内容很多,不能一一详举,故本文仅对课堂形式的多元化进行论述。

(二)课堂教学形式选择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获取信息的感觉通道,例如,听觉型的学生善于通过听来学习,讲一遍就可以记住要点;视觉型的学生善于通过观察来理解材料的要素;动觉型的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才有更好的学习效果。相应地,语文教学也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讲授、课堂讨论、小组探究、游戏(角色扮演)、独立学习、多媒体教学、讲座、演讲论辩、练习与背诵、实地学习(考察、参观)等多种方式。因此,语文教学形式的选择,需根据学生的不同感知风格设置教学方案。

崔峰对不同感知风格类型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感知风格类型学生对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存在显著差异。概括来说,视觉型学生喜欢小组探究、课堂讨论等头脑风暴式的教学形式;听觉型学生喜欢小组探究和多媒体教学;动觉型学生喜欢游戏、小组探究、演讲辩论;混合型学生喜欢小组探究、多媒体教学、游戏、实地学习等教学形式。不同感知风格类型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方式依次为小组探究、游戏、多媒体教学、实地学习,说明学生对于体验型教学形式的兴趣明显高于其他教学形式,最不喜欢的是独立学习的教学形式。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在常规讲授教学方式上,安排或辅以不同的教学形式,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多元教学中的主要误区与对策

初中语文多元教学固然益处颇多,但并不能为了多元教学而多元教学。在多元教学过程中,要避免“随大流”“赶时髦”。小组探究和多媒体教学是目前语文课堂中常用的两种教学形式,因此笔者结合经验,重点分析小组探究和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及其对策,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多元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小组探究

小组探究也可称作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其由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小组并对某一话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小组探究创新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变得活跃。但在具体操作时,会出现影响小组探究效果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小组探究流于形式。小组探究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组合在一起停留在形式上的合作,不是教师“一声令下”后相邻同学的匆匆讨论,也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地去选择不值得合作讨论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的结果只能将小组探究流于形式。小组探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前布置讨论内容并引导学生有效查阅资料。

其次,引导不力。个别教师认为小组讨论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需要教师插手,表现为:一方面,小组讨论开始后,教师对小组讨论过程、方向等不予引导,对讨论中的疑问不管不问,使学生失去讨论目的进而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在展示小组探究成果时,教师缺乏引导,对离题回答不能及时引导纠正,导致讨论的结果与目标相违。教师应在小组探究讨论过程中充当重要引导角色,融入讨论并解答学生疑惑,才能促进讨论的良好进行。

再次,学生参与不均。教师不可认为将学生如何分组均可,这样易造成学生参与不均匀,主要表现为成绩优秀学生之间组队,或者成绩优秀学生经常担任小组长并有很大的话语权,又或者总是优秀学生作为小组代表发言。这样使得小组探究成为成绩优秀学生的表现平台,边缘化了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最终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降低,甚至在组内讨论开始后直接跳过讨论环节而由成绩好的学生做总结发言。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讨论的话题,合理进行小组分组,并多人阐述观点。若课堂条件不允许互换位子或课堂时间不充裕,也需要适当更换小组长和发言代表。

最后,评价体系不完善。一般情况下,小组探究结束后教师便无评价或简单评价了之,表现为仅简单以主观意愿为团队打分或表扬个人。这种态度和方式难免会使学生的讨论兴致变低,久而久之便不重视评价结果,使得小组探究缺少了动力来源。而且,评价体系是鼓励学生进行有效小组讨论的重要工具。但评价体系并不容易建立,需逐步完善。完善的评价体系,既要体现出团队荣誉,又能体现出个人贡献;既要体现出教师的鼓励,又能体现出他人的认可。

(二)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活动,且多媒体本身具有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等特点。若多媒体教学使用得当,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丰富课堂内容,但如果出现课堂被课件占领、课件设计不合理、以课件代替板书、教师纯读课件而学生仅看课件等现象发生,则多媒体教学效果则适得其反。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形式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产物,不应拒绝但同时也不应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并非使用越多效果越好,语文课堂上不仅需要生动的图像,还需要知识的切实传授。这种知识的切实传授并非多媒体课件所能代替的,如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讨论而不是点击鼠标翻阅课件,需要教师精彩的板书而不是一闪而过的幻灯片。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成为新型的知识灌输工具,则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本意。

所以对于多媒体教学,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和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素材,适度运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思考、探究、体验当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教师、学生和多媒体三者的互动,提高教习质量。

四、结语

初中语文不再只限于读和写两种能力,而是包括知识扩充、情感熏陶、能力培养、思维锻炼以及深度理解等一系列的知识体系。但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之中仍存在教学形式陈旧、教学方式粗放、缺少有效交流互动等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约束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多元教学形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能够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本身之外,获取更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但同时,语文教师不能忘记教学初衷,避免走入小组探究中的流于形式、引导不力、学生参与不均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及多媒体教学过度使用等误区之中。

参考文献:

第3篇: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这一课程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长期以来,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教学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理念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考核方式上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单一闭卷考试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规格与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2008年以来,怀化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针对传统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弊端,开展了题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研究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种“学生主体、能力本位、问题中心、课堂内外联动、突出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课堂内外的联动效果。经过四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综合能力素质均得到明显提高。现就本课题的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作一阐述。

一、研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研究式教学,又称探究式、发现式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究,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及事物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与认识。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约翰•杜威(1859-1952),他提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知识不是某种孤立的自我完善的东西,而是在生命的维持与进化中不断发展的东西,因此,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探究”是主体在某种不确定的情境中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索的结果。除了约翰•杜威外,西方还有许多学者也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研究型教学及学习,如布鲁纳的认知心理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威特罗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布鲁纳认知心理理论,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发现法。认为仅仅传递教材内容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发现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发现或提出问题;二是针对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三是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四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最后结论。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重新组织或转换人类已经发现的知识,并获得新的领悟的过程。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学习的动机,并能确定自己学习的需要,而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发展的条件是“自由”。这种“自由”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和发现,能够对一切现存结论进行质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方便学习的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皮亚杰有关结构的观点发展而来的,其主要观点有四:第一,知识建构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而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第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第三,注重学习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学习被视为一个动态过程,即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来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图式,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这种学习模式把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冲突阶段、建构阶段和应用阶段。在冲突阶段,教师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则积极地搜索原有的认知结构,为认知结构的转换奠定基础。在建构阶段,由于冲突引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心态,学生对冲突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推理,借助有效的学习和思维策略解决冲突,实现冲突过程的同化和顺应。应用阶段,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顺利实现迁移。第四,强调合作与协商会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二、古代文学教学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经过四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我们建构了一种学生主体、能力本位、问题中心、课堂内外联动、突出实践的研究式教学模式。探索出了一种符合学生实际、提高学生古代文学素质和专业综合能力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突出了学生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目的上着眼于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考评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辅导也重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着问题教学,我们一方面调整优化了教学内容,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将知识点分解为以单一知识点为主的问题、以综合分析为主的问题、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问题等,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特点确立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讲解的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突破了传统满堂灌式的单一讲授方式,采用讨论式、报告式、解答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教学活动;在考评环节上,制定了以检测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考核标准,建立了一套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在课外学习辅导上,建立了学生自学、导师制、专业校园文化活动三位一体的学生课外学习辅导模式。

1.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涉及到上下几千年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时间跨度大,内容十分繁富,一般的文学史家均采用的是编年体式的编写方法。在编写的过程中,虽然均有所取舍,有所侧重,但是因为内容容量太大,即便再精简的古代文学史也是卷帙浩大的大部头。而要在260余课时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确不容易。因此,课题组根据学生的实际,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教材内容分解为以单一知识点的问题,以综合分析为主的问题,以及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特点确立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讲解的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唐代文学中“杜甫”一章的教学为例,关于杜甫的生平行实的知识,基本上是已经专家学者考据定论的,这些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确定为单一知识点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再花时间讲解,可布置学生在课外预习。而关于杜甫的思想与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则属于综合分析类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而一些目前学界尚有争论且没有定论的问题则属于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的问题,如《长恨歌》的主题等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可以发动学生去认真思考,广泛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出具有独立的研究性报告,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课堂报告会。通过以问题为中心来优化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哪些问题应该精讲,哪些问题应该略讲,哪些问题应该交给学生来解决,哪些问题应该由教师来引导,均了然一心。如此一改革,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组紧紧围绕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了讨论式、报告式、解答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讨论式就是将传统“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练习”几个环节改成了“课前准备—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的课堂结构,学生可以随机发言,互相启发思维;报告式主要是针对“以培养创新性能力”的问题,由教师布置论题,发动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出论文或报告,学生在课堂上以报告的形式交流,学生或教师加以点评;解答式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选择重点问题作深入解答。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枚乘的《七发》时,设计了两个综合分析的思考题:(1)楚太子病有何症状?根源是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身上是否有楚太子病?症状是什么?有何危害?(2)从屈原的《招魂》到枚乘的《七发》,到汉乐府及唐诗、宋词中的飞蓬、浮萍、游魂,再到《红楼梦》中的富贵闲人和鲁迅笔下的畸零人、零余人,这一系列文学形象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和相似的本质特征?这两个问题属于综合分析性质的问题,它的特点在于将文学作品的同类人物紧密地联系起来思考,既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不拘泥课堂教学的内容,上下沟通,前后映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思考的空间。学生对这一问题颇感兴趣,讨论很热烈,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多元化测评体系

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心智理论为基础,初步建构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机制:一是建立“知识+能力”的考核目标。在期末考试中,调整试卷结构,增大分析实际问题的内容和专业综合能力考核的比例;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将学生课外的课程活动项目一并纳入课程平时成绩,如将学生在古典诗文吟诵比赛、古典文学名著读书报告会、学生研究性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或作品鉴赏文章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课程平时成绩。二是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调整了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将期末考试成绩降低到50%,平时成绩提高到50%,做到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并重,并建立和落实由闭卷考试、课程作业、课堂表现、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等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合理设计《平时成绩登记表》,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课外活动项目进行如实记录,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平时成绩登记表》分“课堂表现”“上课出勤”“课程作业”“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其他”等栏目,基本涵盖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平时成绩的构成,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变化,如课堂表现,有的教师根据上课回答问题、与教师互动情况给分,有的教师还专门设计了课堂回答问题登记表、学生学术报告登记表,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如实记录。课程作业,有的是专题小论文,有的是古文翻译、有的是课堂问题提纲,有的多者兼有。还有一种做法是将古诗文默写从期末考试中独立出来,进行强化,每学期快结束时各任课老师都要组织一次全班的默写,将其记入平时成绩。课外活动项目主要登记学生在课外自学与专业活动中的表现,如文学名著读书活动获奖、公开发表古典诗词、古典诗文吟诵活动获奖等体现古代文学综合能力的项目,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权重分数综合考虑。

4.建立了学生自学、导师制、校园文化活动三位

一体的课外辅导学习模式学生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既是研究性教学的补充,也是研究性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一环节基本上处于自然无序状态,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性。而在研究式教学模式中,则通过有明确指向性的自学及教师辅导来规范这一重要的环节,构建了学生自学、导师制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三位一体的课外辅导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外学习的自然无序状态。从学生的自学角度上说,因为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即布置思考题,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报告、讨论,并且还将上课的表现与成绩挂钩,这就促使学生不得不在课堂之绕教师布置的问题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形成初步的意见,从而规范了学生的课外自学,使学生课外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提高了课外学习的效率。导师制目前是许多学校所提倡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课外辅导方式,说明这种课堂之外的以小范围为单位的学习辅导方式已经为社会所广泛认同。导师制固然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课外辅导方式,但是,其效率还在于如何去实施。如果仅仅有其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或者不能坚持落实,所谓的导师制也只能是有名无实。而我们在构建研究式教学模式时,特别注重导师制的落实,将其作为研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不仅有制度、有要求,包括指导学生的人数、研究辅导的方向,开展活动的形式及要求,同时还制定了系统的监督评估方案。课题组的成员们积极性很高,不仅按要求积极落实,而且在辅导的方式上各具特色,成效明显。

如一位教师将文本的阅读与理解作为课外辅导的重点,并选择了其比较熟悉的领域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文本的阅读作为辅导的重点,首先为学生制订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辅导计划,每个学期研读与讨论两部作品,先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反复阅读文本,对重点情节以及感受最深的部分做好笔记,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罗列出来(仅限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而其他参考资料以及老师在课堂中曾经涉及到的问题不在此之列)。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对文本十分熟悉的基础上,由学生提议召开第一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小组长主持。其基本环节是:首先由教师查看笔记,从学生所摘录的笔记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然后就文本的细节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如提出一些类似《三国演义》中在潼关弃袍断须的人物是谁,《儒林外史》中是谁主持了“泰伯祠大祭”等相对生僻的问题。然后,学生将梳理出来的问题公布出来,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清理,筛选出一些比较有意义的问题提交大家讨论,学生就这些问题发表意见。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评,然后布置学生将自己的意见撰写成为小论文,在下一次讨论会上宣读交流,教师给出成绩。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问题,如讨论《儒林外史》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匡超人在大火蔓延、浓烟滚滚之际,情急之间,为什么他首先救的是嫂子而不是父亲?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而且在过去也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尽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来,一方面说明这位学生读书十分认真细致,同时,也说明对文本的思索是很深刻的。再如,讨论《金瓶梅》时,有一位学生提出,文本中李瓶儿这一形象在嫁给西门庆前,性格很泼辣,也很不守妇道,而嫁给了西门庆后则变成了一个温柔守妇道之人,前后性格差异太大,人物塑造出现了明显的败笔。这一问题提出来后,在小组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形成了明显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类认为是败笔,而另一种认为不是败笔,而是成功的塑造,因为作者在描写李瓶儿性格变化时,缴足了铺垫的笔墨。这些讨论很精彩。课外导师学习辅导制使学生受益颇多,对文本的反复阅读与研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使他们培养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增强了他们从原始文本、原始文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他们从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印象会深刻得多。

经历了导师制辅导的学生,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几乎是水到渠成之事,根本不用为选题发愁,因为日常的阅读与研讨已经为论文的选题、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刚才提到的那位讨论《金瓶梅》的同学,其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明清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败笔描写》,这一选题就是由阅读《金瓶梅》生发出来的,很自然。专业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主要选择古代诗文吟诵比赛及古代诗文默写比赛两种形式,开展这两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它看似与研究式教学关系不大,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无疑是最重要的。他们通过不断的吟诵甚至角色的扮演,在投足举手、颦笑的揣摩之间更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体验式的研究学习。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四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我们取得的成效是很明显的。第一,教师们加深了对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认识,增强了以改革促发展的意识。第二,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强。开展研究式教学以来,学生主动与教师配合,上下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增强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了。第三,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08年以来,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申报主持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共7项,学生发表古代文学论文8篇,有近200人毕业论文选择古代文学课题,其中10篇论文获得怀化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有26人考取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研究生,以上项目的比例远远高于本专业其他课程。

四、存在的问题

第4篇: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态模式;建构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4-0111-03

引言

我国的英语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病,得不到社会的一致认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往往为了追求所谓的应试成绩而实行的英语教学方法往往不能够满足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英语的教学模式仅仅围绕英语的语言属性进行教学,忽略使用语言的客观情况和主体,缺乏主动启发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新时期的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总结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的优势和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英语教学生态模式。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与学两个方面,将英语的教放在学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实践证明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在现代化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的现代化教学水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依据

1.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概念的提出

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一定先进教学理念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它主要是将英语的日常教学植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对英语基础文化概念理解并接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英语语言的学习。英语生态教学主张以英语文化为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英语思维和英语语言的结合,从而达到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完美的教学状态。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引导因素。传统英语教学方式中的片面追求英语语言学习的教学状态,将在英语生态教学模式中得到一定的程度的改正。学生在进行英语生态教学的过程中,应从整体出发,从思维和行动上进行英语文化的实践,将英语思维结合到英语的思维过程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思维和语言学习的动态统一。我国的英语教学情况受到母语(汉语)、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学整体环境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综合利用影响英语教学情况的动态因素,使之更好地为英语的教学而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的个人能动性得到一定的发挥。将学生所在的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和英语的文化进行一定的比对,使之对英语文化实现更充分的认识,从而在动态生活中自然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这就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系统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英语生态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是进行英语教学活动的一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的英语语言学习系统中,使英语思维成为贯穿学生终身的自觉意识,使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形成一定的跨文化的人际交流能力。总之,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片面的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

2.生态哲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生态模式建构的影响

在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中,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支撑。生态哲学在英语生态教学的构建中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生态哲学是一种融合生态学理念的哲学体系,经过学者的理论构建,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概括的哲学体系。生态哲学是随着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一起发展起来的一种富含时代气息的哲学模式,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在生态哲学的视角中,所有事物都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事物每个方面的运动都是这个生命体内部的一种运作。生态哲学不仅能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于人文科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现代英语的教学活动中,相关的教育学者应用生态哲学的先进理念,对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深入的研究和改革,开始重视英语与文化、学生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发展成英语的生态教学模式。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在理论的指导下与我国的教育实践相结合,从而在实践层面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较为理想地实现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3.教育生态学对英语生态教学的理论构建

在生态哲学的理论影响下,一些人文教育的行业也开始思考自身的生态发展问题。其中,教育生态学就是在这种思潮下出现的一种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方向的教育学研究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始终是与工业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传统教育的教育理论、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基本都有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痕迹。在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中,主要体现的是工业文明下的教育价值观念,人们对于教育方面的生态性没有进行充分的重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都在走应试教育的传统路子。这种教育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学习成长的生态性,从而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而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出现,给积弊甚深的传统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策略。教育生态学不单单注意教育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注意到教育活动与其周围环境的种种内在的联系,将教育中的各种现象和教育上的改革联系起来,这样就为教育的现代化提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当今生态学理论逐渐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大背景下,教育生态学理论也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2]。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教育生态学的直接影响,因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生态教学模式。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本身就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生态教育学思维的指导下,英语的教学模式逐渐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当然,对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具有更加密切关系的还是生态语言学的建立与发展。

4.生态语言学对英语生态教学的影响

生态语言学是将语言学与生态学的某些观点进行了一定的融合,从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语言研究的方法。在生态语言学中,人们对语言存在的文化环境和语言使用的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等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从而发展出语言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模式。生态语言学认为,语言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相作用的关系。人类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与环境进行着一定的互动,而且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如地缘,文化,政治)的影响。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种文化和环境上的生态系统。使用多元的价值观念来进行语言学理论的构建,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语言学习的新的角度。英语的生态教学模式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生态语言学的直接启发。在英语的教学研究当中,生态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和思维创造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二、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应用

在进行英语生态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汲取,同时还要注意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只有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将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功能发挥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在进行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生态教学目标的确立,同时还要明确在生态教学模式中所确立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使用符合英语的生态教学方法,最后还要对生态英语的教学活动进行一定合理的评价。只有在理论上建立一定的体系,才能将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完整地应用到英语教学实践当中。

1.英语生态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理论要求

在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中,首先应该对其教学的目标进行一定的确立。生态英语教学的目标应该和我国新时期的先进教育理念相融合,在教学中首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习英语的信息,并且督促他们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在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应将英语的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应该让学生形成英语是一种独立学科的观念。只有将英语的学习和学生的日常行为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取得理想的生态化教学效果。在英语能力的培养上,生态英语教学模式应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英语的文化与汉语的文化相比较,使学生提高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力。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目标的确定首先是达到一定的语言教学目标,其次是对学生的思维和综合素养进行一定的提高,最后达到升华学生精神,培养他们健全人格的目的。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应该从英语语言应用的实际出发,综合提高学生倾听英语、理解英语以及用英语表达的能力。生态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应该掌握在英语情境下和他人沟通的基本能力,并且还可以达到在英语语境中进行文学阅读的能力。在交往和实践中提升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是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理论下对英语交往句式的生搬硬套,而从英语中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进行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体系,明白一些英语语言中的使用规则。例如,英语的语法规则、拼写规则以及发音规则等。只有在实际过程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才能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在生态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我们不应仅仅关注英语的语言教学,还应同时渗透英语语言背景下的文化,使学生的思维呈现一定的生态的整体性[3]。

2.英语生态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生态英语的教学模式中,我们还应该科学地选择合理的英语教学内容。生态英语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相互渗透的过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也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在生态英语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关联性。英语的学习必然要以英语的文化为主要的背景。英语课程的学习不外乎对于英语人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在安排英语生态教学的内容时,我们应该将一种动态的、循环的理念融入到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在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英语语言要素上的关联性,只有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出一定的英语语言功能,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在教学中也要注意适当的英语交际教学内容的添加,只有在实践中操练学生的英语水平,才能提升其运用英语进行沟通的熟练性。生态英语教学模式应该是听、说、读、写多维一体的教学结构,只有做到了内容上的合理安排,才能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经过自身合理的加工,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实际上的教学价值引导。生态英语的教学内容更应该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相适应,例如,将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网络时代英语新词的使用情况纳入到生态英语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生态英语教学模式的鲜活性和时代感。

3.英语生态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使用

英语生态教学模式中,我们还应该把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只有使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将英语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在生态英语学习中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可以将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人文知识教学等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提炼出一套生态型的英语教学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方法中,正式讲授的方式是教学活动中最普遍的选择。但是与传统的冗长、内容繁杂的英语授课模式相比,我们应该对正式授课的时间进行一定的调整。在讲授完成之后,还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消化、吸收的时间。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与老师在一定程度上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老师随堂进行解答,这样互动性的教学过程也是英语生态教学模式中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的生态模式下,我们还应注意培养他们阅读英文名著的习惯,提升他们对于英语文化的修养。例如,要鼓励学生阅读《双城记》《哈姆雷特》《简爱》等经典的英文名著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应该适当地采取一定的直观教学的方法。例如,在对初级学生的教学当中,可以让他们亲身体验一定的英文单词,诸如“hard”“soft”“cold”等单词,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之后进行相关的英文填空。将生活中的元素充分地运用到英语教学生态模式中,可以很好地提升英语学习的生活化氛围,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结语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学效率的低效性已经愈来愈受到来自各方的诟病。因此,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是新时期英语教学活动的一大进步。英语教学的生态模式将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考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更新,更加适应现代化的英语教学趋势。只有使得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达到一定的平衡,英语教学才能更好地面对新时期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吴文.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3).

[2]罗国太.英语生态课堂的理论依据与构建路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第5篇: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讨论式”教学 教师 学生 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告诉我们:“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讨论式”教学,恰好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讨论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的,是以“合作学习”、“合作探索”、“研究式教学”为具体形式。回顾人类教育史,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策略;“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时习温故策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思维策略等。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使“讨论”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有体会,认为应注意三个环节。

一、精心准备,课前准备环节是“讨论”的前提

讨论式教学课堂模式是以问题为主线的。在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中,主要涉及教师、学生和问题系统三大要素。

1.就教师而言,主要是选择与设计问题,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呈现出来,这既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任务分析时必须考虑的重要任务,又是教师教学思维设计必须重视的。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吃透”教材,该讨论的、可以用来讨论的问题就拿出来讨论,不该讨论的问题不讨论,做到“宁缺毋滥”。例如,《草船借箭》课文中,讨论哪些地方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种问题在文中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而且学生只要经过独立学习,就能不同程度的把握一些信息,小组讨论往往都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怀念母亲》这类思想性、情感性丰富的课文,则应少安排甚至不安排讨论。

2.就学生而言,在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中,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实现。教师把求知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充分融入到集体学习中,发挥他们的集体智慧,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个体发展。这时教师就要要求每位学生做到课前有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信息。为以后的讨论做铺垫,也为教师顺利推进课堂教学作准备。

3.就问题而言,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认知的对象,他们是教学的具体材料和内容。伟大的科学家爱恩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提出问题,从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师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鼓励学生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勇于创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其难度要略高于全班平均水平,这样讨论才有意义;第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往往是值得讨论的,任何一节课起码有重点内容,重点、难点问题讨论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三,问题的难点关键处就是讨论点,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有些突破口,这些突破口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四,易错易混处也是最好的讨论点,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有些知识尽管反复强调,但是学生在理解或运用时仍然免不了会出错,对于这些知识,如果组织讨论,加深学生的印象,则可减少或避免出错。

二、精巧布置,氛围创设环节是“讨论”的重点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在讨论式的课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

1.变教导者为服务者,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质疑的氛围;例如,课文《詹天佑》,教师可先对詹天佑做简单的介绍,然后抓住课文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创设讨论氛围。师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表现詹天佑的杰出吗?现在让我们分成几个小组一起来读课文,一起来讨论好吗?”这样一来,由于学生已经从教师的信息中了解了詹天佑,对詹天佑从心里产生由衷的敬佩,他们很急切的想了解具体情况,那么就会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很快进入角色。

2.留足学生敢想、敢说的空间。如果时间仓促,就会有“走过场”之嫌,不如不安排讨论。我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尽量做到精讲,然后引导学生:“帝国主义国家是怎么阻挠和要挟的?请同学们读课文后说说你们的感受,先小组讨论,然后形成小组意见指定一名成员发表感受。”之后。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汇报他们的见解。由于留给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充分思考、组织语言,他们几乎个个情绪激昂,言辞精彩纷呈,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狂妄自大而义愤填膺。发表的虽然是小组的讨论成果,但却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精确调控,过程把握环节是“讨论”的关键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讨论式教学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讨论,从学生角度想主要是当学生产生疑虑的心理状态时或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要及时讨论。

第6篇: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探究式教学模式 实践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推动下,全国各高校纷纷投入到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中,作为理论性学科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学理论对学生的培养有所变化,过去很多定论需要不断学习、深入探索,寻找新途径。因此,应将探究精神与研究成果应用于文学理论教学中。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研究开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探究式学习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设计一个好的情境和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的首要问题。在文学理论教学中,教师不能“满堂灌”,而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最好是现实的,并从情境中提出引起学生求知欲且能指向目标的、明确的问题。

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提出在学生接受范围内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对理论的思维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的提出不仅是为了一个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通过对课堂问题的激烈讨论,确立学生的主体性,确认其个体价值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注意从多角度切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热情。良好情境的创设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更好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增强提问效果,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兴趣,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算进入“探究”领域,才能提高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不断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先整体感知教材寻求理解,再感知教材重点,寻求发现和质疑,然后共同释疑、探究,获取新知。教师要不断探讨文学理论教学实践规律与方法,不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文学理论这门课的重要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灵活性,使学习文学理论成为一种享受。

二、问题主导,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在强行灌输的过程中被迫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探究式教学理论改变了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它主张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循循善诱的引导中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感知理论的深度,拓展自己的认知。问题的提出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的思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内在强烈的求知欲。有了问题才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突破事物的表层与形式。

在文学理论教学实际中,因为理论自身深度和难度需要老师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而且,老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这个过程需要贯穿整个课堂始终,在积极思考过程中,结合具体文本、具体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等逐步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通过问题的提出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慢慢内化成学生的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文学现象的感性认知逐渐过渡到深入的理性思考。

问题主导式教学均是从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关注热点、关注理论前沿与文学理论教学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不可等同。现实中,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如何?文学理论未来发展如何?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不是理论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文学理论教学如何通过可操作性的实践设计,将貌似枯燥、教条的理论和生活中的文艺现象联系起来,恢复其本有生命力。要求学生把讨论中的理论要点、基本观点形成文字,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论证结构,并学会对自己的论证进行概括和总结。

主动思考问题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寻找和发现知识。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步扭转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真正训练学生理论思维、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从而使文学理论教学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与交流,开放探究环境

探究是一个过程,探究是一种行为,同学之间需要展开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自己思想和倾听别人意见能力和态度的需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既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能促进师生、生生合作互动,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生存发展的人的阵地,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文学理论教学不单要求学生掌握文学基本概念和文学理论基本知识,更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的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理论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精神。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逐渐进入到自主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尽力为学生营造深入学习理论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的功能在于设计教学方案,并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到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体会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的依赖关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理论分析作品,或者就文学现象对文学的普遍规律进行归纳,如讲授文学活动时,对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需要学生在具体作品中认识到文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学产生的源泉,这个认识是在就这个问题具体文本讨论过程中清晰起来的。就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作品及读者的关系同样需要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多角度地思考,呈现出思考的多维度,让学生对问题中彼此的关系有明确的认知。就读者和世界的关系,在读者接受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接受者,就这个问题谈自己在阅读中的切身体会,在阐释与批评中理解和诠释读者对作品进行评价反馈的重要性。学生在合作与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论学习,不仅是对以往文学认识的梳理和修正,更是对理论思维方式的切身感知,与此同时强化学生对文学理论本身的理解。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课下可以组织学生组建各种学习团队,针对文学现象、文学思潮进行相互交流与探讨,在师生互动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不仅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而且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引导探究,课堂教学可操作性实践环节设计

文学理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需要系统阐述文学的基本知识、规律和理论,但是文学理论也是一门应用性课程。文学理论在理论指向和诠释方面具有多功能性,必须让学生清楚明晓文学理论的理论指向和最为合理、最适合的诠释方法。文学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关系,因而要让学生在理论视域方面认识到其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相浃相洽的思维脉路。文学理论具有广且厚的内容涵盖面和阐释的界域极宽的潜在理论因素。

要顺利展开对一个理论问题的“探究”活动,仅靠课堂上三言两语的思考讨论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往往只能停留在问题表面,不能将理论深化。因此,注重课外资料收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思考是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术前沿,并及时把相关学术观点带给学生,让学生在文学理论应有的语境中审视文学现象,如果不站在当下文学发展语境下,那么学生始终都会把自己当做理论的外人,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的发展状况。所有在探究理论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当下。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需要针对具体实际调整教学内容,灵活针对学生提出的关于文学理论认知的相关问题进行讲授,层层深入,理解理论精髓所在。

大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感知体验和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概念的接受、学科视角的形成、方法的训练和知识类型的再生产等。这些方面都建立在教学个体之间的感知和互动过程中。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推动学生对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逆向体验,增强学生解读文学与理解文学现象的能力。

第7篇: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现代儿童学习理论

小学语文习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字能力、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因此,合理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提高习作教学的生活化、多样化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简析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作为一项成熟理论,包括诸多内容,下面从理论发展过程、心理结构重要性、理论运用模式等方面出发,对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进行分析。

1.理论发展过程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进一步论述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因此,该理论重点探讨儿童学习的本质、过程、踊、方法和策略。其次,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这一理论能够让学生在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以及具体运算阶段都有着更加显著的成长,现今得到了许多小学教师的青睐与实践。

2.心理结构的重要性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对于儿童的心理结构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通常来说,心理结构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构成更应充分反映学生的心理结构。在第二阶段和初级阶段组成的第三个阶段被称为“练习”,在总结过程中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两个阶段应充实并完善习作教学内容,将内容生活化、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实现飞跃式提升。教师可以把习作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联系,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3.理论运用模式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运用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是利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建构一种有意义的自我认识。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和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学习模式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好奇心会得到满足,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

二、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应当具有灵活性,下面将从开发学生智能、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学生自我认知等方面出发,对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进行分析。

1.开发学生智能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起到开发学生智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发学生智能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深刻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智力有八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在习作教学中起到的效果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会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产生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不同的内容与片段作为习作主题,才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加充实。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对于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自我表现机会,引导每个学生进行自我塑造。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以便更有效地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最终取得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3.形成学生自我认知

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形成自我认知。小学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着眼于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自知的方法,可以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经验建构自我认知。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维,最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模式。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综合素质发展,因此通过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良好的习作学习体验有着极高的教学意义与教学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第8篇: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对话理论 文学欣赏 教学 应用

所谓的对话理论是关于引导人们如何遵循平等、互动等原则,通过话语交流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理论。该理论来自西方,具备平等、开放、互动、生成等内涵,而对话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为文学欣赏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考空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话理论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实现对话主体顺利交流、沟通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欣赏力,帮助其领会到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

一、对话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对话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方式

“对话”的产生最早源于人们劳动过程中思想感情交流的需要,长时间以来,对话都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项基本诉求。人类自出生之日起,无时无刻不在与人进行着交流和沟通,即使在21世纪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个人与家庭之间的交流仍以“对话”为主。这种交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交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进而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和平与稳定、繁荣与发展。

(二)对话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对话”作为人际交往中的主要形式,因其自身的主体间性,不可能在任意主体间开展,且在对话主体间性的要求下,对话参与者在开展思想沟通及话语交流时,必须以平等合作为基础来展开真诚、开放的对话活动,以此来达到相互补充、吸引的目的,在肯定和确认他人价值的同时确保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肯定。在整个“对话”活动中,对话结果是开放、具备一定开拓意义的,在丰富对话双方眼界的同时,还能使彼此的思想认识趋于一致,产生出既与对话者有关,又与对话者不同的全新意义,确保问题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

二、文学欣赏中对话理论的体现

(一)文本对话

在文学欣赏教学中,文本对话主要由教师与文本对话和学生与本文对话两个部分组成。一般来讲,所谓的“文本”是指成形的文学作品,即文学作品的物理印刷品或制成品。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其文本主要是指教材。从文本自身的角度来看,其本身并不能产生任何独立性意义,其文学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读者的阅读与认识。此外,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受自身教育水平、文化素养及阅读经验的影响,多少会形成一定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在实现文本意义的过程中,除了文本自身的体裁因素外,还需要读者的期待视野,只有在这种自由平等的对话中,师生才会不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在文本中寻求、创造答案。这一对话方式的应用,是师生实现“教材”与“思维”沟通的桥梁,并由此达到对话主体对文本新的意义的构建和师生认知结构的优化。

(二)师生对话

在整个文学欣赏教学中,师生间多呈现出“我――你”或“主――主”等平等关系,即所谓的师生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的开展是以师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为前提的,在这种关系下,师生关系被学生型的教师与教师型的学生所取代。师生之间可以敞开精神心怀,对文学作品进行交流与分享,以此来达到教学互动、互利的目的,真正实现教学意义上的“教学相长”。然而在师生对话中,需要注意的是,平等并不等于相同,教师不仅是对话活动的参与者,更是一个引导者,教师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决定了自己的学识远远高于学生,因而在师生对话中,教师仍是“首席”。

(三)生生对话

所谓的生生对话多指同龄学生间的对话,也称水平性对话。这是因为同龄学生之间的知识、智力水平、人生阅历几乎等同,因而在对话活动中呈现出一种水平互动形式。然而从接受美学这一角度来看,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即使对同一文本,仍存在着理解范围与理解深度之分。因而学生之间在开展沟通交流时,都需要经历从个体思维走向集体思维这一路线,以此来达到融合集体智慧的目的,而“对话”恰恰为其提供了条件。在整个对话交流中,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他人的片断信息,以此在文本认知、理解、情感上产生共鸣。不同的理解能够帮助学生产生新的内部认知矛盾,这种认知矛盾再促进学生进一步阅读,帮助其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对话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围绕焦点问题开展对话

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焦点问题作为一切对话活动开展的轴心,直接关系着对话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应用。围绕着焦点问题,对话教学活动主要以发现问题、对话主体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来开展。换而言之,在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交流中,问题成为其沟通的桥梁,且随着问题的发现、确立、分析、解决,对话教学也在随之深入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文学欣赏教学时,找出文中的焦点问题,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围绕焦点问题展开对话,在深化学生文本理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强化文本对话的重要性

在整个对话式文学欣赏教学中,文本对话是其教学活动策划、开展的基本前提。作为问题生成的根源,文本对话是师生、生生成功对话的基本载体,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任何读者在阅读新的文本之前,其主体心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图式,即上文提到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在阅读过程中对主体的阅读发生着类似于认知心理学上“同化”和“顺应”的作用。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新的文学作品时,习惯用已有的思想、文化来同化其他作品,一旦作品中出现的信息没有符合读者定向期待或与其相悖的话,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就无法容纳、同化,导致原视界与新作品之间就会形成审美距离。面对这种现实,读者只有调整自身结构, 以创新期待取代定向期待,才能缩短和克服这种审美距离。

在整个文学欣赏教学中,学生作为读者,在与文学文本开展阅读对话时,若要实现这种期待视野的转变, 缩短审美距离, 就会产生疑问和困惑,这时问题就生成了。然而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对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对话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评定出现的问题是否具备真实性时,首先要看该问题自身是否具备挑战性,即具备相应的难度与深度,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看该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缺失能否得到弥补,若能得到弥补,则学生的认知结构将会出现量变与质变。

(三)开展以师生、生生对话为主体的文学欣赏教学活动

对话教学的本质在于通过对话方式,将对话过程中出现的理念、精神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文学欣赏研究中对话理论的应用,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心灵相通、相互接纳的多种思维模式融合,通过外在的存在形式来展现其内隐的东西。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师生、生生对话的外在表现方式主要体现在问答式、启发式与讨论式这三种方式上。首先,问答式作为我国教学方式中最常见的传统方式,是教师活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该方法的应用,主要以“问答”为主,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练习。其次,启发式教学。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策划者与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动地位,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教师应结合着文本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求真理,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并体会其中的喜悦。最后,与上述两种方式相比,讨论式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进行的,师生围绕一个问题,通过讨论的方式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该方式的应用,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强调在教师引导监控下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互动。

在这三种模式中,问答式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够结合着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启发式的优势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讨论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结合这三种对话方式的优势,对其综合应用,确保其整体性能的发挥。

(四)建立以知识构建为目的的对话式文学欣赏教学体系

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师生在解决问题时,都会有一些新的知识出现,这些新的知识体系会引起学生对自身原有的认知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在扩充自身原有知识量的同时,更新自己的观点认识。此外,新的知识构建又会转化成下一次稳步阅读的“期待视野”,进而为下一次文本阅读做好铺垫。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话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思想,对教师、学生、文本等对话主体间的关系有着极高的要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对话理论教学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模式中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目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思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所倡导的民主、平等,沟通、合作, 互动、交往, 创造、生成, 以人为目的的教学原则, 无疑是对传统教学全方位的改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能够结合着文本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使用对话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在提高学生文学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正书.教学对话论――与“对话理论”的对话[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2]周燕.对话理论引入语文教学的适切性探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钟家莲,叶新源.简论“对话”理论及其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J].教育导刊,2008(07).

[4]蒋成.从主体性独白到主体间性对话――阅读教学对话的理论与实践[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第9篇:发现式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文学理论 教学困境 教改思路

中共十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国方略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大力呼吁的发展目标。因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成果,又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由于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和创新知识直接参与和影响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学工作,因此当下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仅不能弱化,而且理应得到强化。在这样的语境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必须得到重视。

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文学专业所属的基础性学科,担负着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文艺思想,培养理论思辨能力和分析、评价各种文学现象的能力,在高校文学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文学理论课程在高校的地位虽然很重要,但长期以来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当下尤其面临困境:教师厌教,学生厌学。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门课程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思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普遍感觉难度太大、力不从心。此外,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人追求物质财富,热衷感官享乐,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已不为他们所重视,人文学科似乎已贬值,文学理论更是被他们看作“无用之学”而遭到冷落;再加上大众传媒的变化、影视音像艺术及互联网的强劲发展,使一些学生对文学理论主要诉诸人的理性思考的课程缺乏学习与研究的兴趣。

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当下中国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之所以不够理想,固然与上述因素有关,更与当下中国文学理论这门学科知识上的缺陷有关。这种缺陷主要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常常脱离具体的文学实践和历史语境,“重论断,不重论证;重结论,不重过程;重本质,不重形式”[1],因此使得文学理论缺乏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正如谷鹏飞、赵琴所指出的,长期以来,我国文学理论学科研究与文学实践相脱离,“文学理论力图引进并吸收西方现代文学、哲学、美学乃至文化理论……,以此跟上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步伐,而文学实践则在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现代性的引领下全面走向市场,依从大众化和商业消费逻辑而与文学理论分道扬镳”[2]。这种现象的形成与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有关。这里所说的“本质主义”,乃是一种僵化、封闭、独断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生产模式。在本体论上,本质主义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质而是假定事物具有超历史的、普遍的、永恒的本质;在知识论上,本质主义设置了以现象/本质为核心的一系列二元对立,坚信绝对的真理,热衷于建构“大写的哲学”、“元叙事”或“宏伟叙事”及“绝对的主体”,认为这个“主体”只要掌握了普遍的认识方法,就可以获得超历史的、绝对正确的对“本质”的认识,创造出普遍有效的知识[3]。受本质主义思维的影响,人们在文学理论研究中总是把文学视作一种具有“固定本质”的实体,并相信只要掌握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就可以把握这种“固定本质”,从而生产出绝对正确、普遍有效的文学理论知识。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来自于实践,文学理论也不例外。科学的文学理论必须来自于文学实践,脱离文学实践的文学理论,其科学性自然会受到损伤,科学性不足的文学理论自然难以在学生中产生说服力和吸引力。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教材编写上的缺陷是导致文学理论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出版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毋庸讳言,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多数教材有拼凑之嫌,内容庞杂,某些章节的观点缺乏学术创见,或知识点之间缺乏严谨的逻辑关联。例如,作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校教育“九五”规划部级重点教材如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就是如此。这部教材在中国文学理论建设中贡献突出,影响巨大,但它也有缺陷和不足,其中最主要的缺陷是它的内容过于庞杂与沉重,并且充斥着大量学生闻所未闻的新概念和新术语。因此,学生要接受这样的文学理论自然是十分困难的。正如刘士林所指出的,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其内容往往因丰富而显得庞杂,其逻辑体系往往因无所不包而显得艰涩,其兼收并蓄的理论态势有时也显得空泛,其大量的新观念新知识也常常使学生显得束手无策”[4]。韩玲认为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在逻辑和文理上有明显的混乱和矛盾,经几次修改,却依然如故,甚至越改越乱,“这里折射出这些年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追求内容的标新立异,忽视理论话语应有的理论品格,而话语理论品格的缺乏,不仅会损害教材内容信息的传达效果,更严重的是,会损害文学理论的‘学科性’,影响到其作为学科存在的合理性”[5]。

教学方式上的缺陷是导致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很多高校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依然是以单向传授型为主,即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严谨遵循教材内容,教师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解文学理论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坐在台下听讲、做笔记。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缺点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易于束缚学生,使学生只能被动地充当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只能遵从教师的教学思路走,而不能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不可否认,当下许多教师在授课时也会通过提问进行所谓的“启发式”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似乎通过回答问题得到体现,但实质上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接受自己O定的内容要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的体现,因为学生并未获得充分选择学习的权利,没有获得提出问题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也会导致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受到不良的影响。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这种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较少关注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往往到了期末考试才临时抱佛脚,看看教材和教师的讲课笔记,背诵一些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应付考试。学生按照这种方法应付考试,即使考出了好成绩,也不能说明他们真正懂得了文学的性质、特征和一般规律,真正懂得了文学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总之,传统的以闭卷考试为主的成绩评定方式,在貌似客观、公正、科学的外表下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学术个性和学术创新能力的发挥。

以上分析了造成当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困境之原因,接下来还须有针对性地探讨该门课程教改的思路。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语境下,文学理论教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为弥补教材写的不足,必须调整章节格局,革新教学内容。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如果全盘依据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活动,则不能按照课时要求面面俱到地把很多理论知识点讲得细致、透彻,还可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厌学情绪。此外,教材中的一些详略不当、逻辑思路不清甚至观点错误的内容则更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教师必须在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教材编写的缺陷和不足,调整原来的章节格局,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时要求,以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需要为导向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做到该详细的详细,该简略的简略。此外,针对教材中不关心或疏离当下的文学实践,没有及时关注和解释当下的文学现象这一缺陷和不足,在教学中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设法弥补这一不足,即要密切结合当下的文学现象从事文学理论教学。因为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文学理论的理论性是建立在诸多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的基础之上的,文学理论学科所研究的文学活动的性质和规律来自于文学创作和欣赏的实践,又能指导文学创作与欣赏的实践活动。所以,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必须密切联系具体的文学实践。只有这样,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才会得到基本的保障。

其二,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引导学生动脑,采用探究方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把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机械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达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就说过,教师所致力的目标,是要找到这样一种教学方法,不是把知识“填入”学生的脑袋,而是让他们自己设法向教师夺取知识,通过孜孜不倦的探索获取知识。探究式教学法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它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灌输式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主动获取知识,既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又可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在当下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应积极采用探究式方法,即不再由教师单向地讲授文学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文学理论知识,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讨论及共同发现、解决文学理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共同参与者,教师与学生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其三,为帮助理解抽象概念,须创设恰当情境,切身感悟生活。如前所述,文学理论是一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思辨性的学科。学生的抽象思辨能力普遍较为欠缺,因此学好文学理论课程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而通过创设恰当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这个困难。所谓创设恰当情境,实质是模拟现实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例如要讲述“诗歌意象的朦胧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音画俱美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视频给学生欣赏。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朦胧、缥缈的境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在暖日的映照下,蓝田蕴玉之山,升起丝丝缕缕的轻烟,远观如在,近察却无,可望而不可即。作者借用难以捉摸的意象,表达朦胧隐秘的情感,显示朦胧美的魅力,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诗歌意象的朦胧美。

作为一门文学课程,与非文学课程相比较,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在恰当的情境中探究、体验、品味其中的奥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说明要洞悉文学的奥秘,必须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实践活动的理论结晶,同样不能脱离情感体验。因此,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渗透情感,并营造恰当的情境氛围,即回到文本现场,回到文学实践的现场,回到文学资源的现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求知心理,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感体验中探究、发现和认识抽象、深奥的文学理论知识。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所给的事例和问题,最好是学生所熟悉或喜欢的文学现象,尤其是当下作家、本土作家或者学生自己的创作成果。这种方法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文学理论知识的兴趣,最能体现文学课程的实践性品格,从而使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为科学考核学习效果,须考场内外结合,多种方式并用。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更为了科学考核与评定教学效果,须改革传统的单一考核与评定成绩的办法,采取考场内与考场外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检测相结合、实践能力考核与理论水平考核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并用的办法。具体而言,就是将学生的期末闭卷考试、课堂发言、课堂讨论、课堂作业、课外小论文写作、文学理论名著读后感、文学作品鉴赏或评论等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考核总成绩;而且在期末考试中要科学设计考试题目,压缩偏重于死记硬背的客观题,增加检测实际能力的题目的比例。对于期末闭卷考试以外各种学习、讨论与写作活动所得的成绩,应加大所占分值的比例,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外多读文学经典作品,拓宽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语境下,我们须正视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从认真钻研教材、密切联系文学实践、革新教学内容,创设适当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多种方式并用、科学考核教学效果等方面入手,搞好文学理论课程教改,使之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建辉.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走向[J].文艺报,2012(8).

[2]谷鹏飞,赵琴.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身份认同的曲折――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史检讨与反思[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1,41(2):87-94.

[3]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