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科实验班范文

理科实验班精选(九篇)

理科实验班

第1篇:理科实验班范文

明晰学生特点,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创立我校理科实验班,陆续培养出国际奥赛金牌、国家集训队成员、高考理科状元。每年约有3名学生获得北大校长实名制和清华领军计划的推荐。每年有数十人次在北京市和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科竞赛中获奖。高考成绩名列北京市前茅,为高等学校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理科预备人才。理科实验班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称赞。

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优势表现突出:智力和能力水平高于同龄人,喜欢独立思考,善于做出决策;有很强的接受力,愿意主动地接受挑战和战胜挑战;具有优良的学习品质,意志力强,在数理学科方面有兴趣,优势潜能明显,对未来的发展有追求。理科实验班的学生不足表现明显:需要加强人文情怀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不足;阅读与写作能力有待提高;乐群性不足,倾向于少参与社交活动、不偏好与人打交道的心理状态。

在高质量、校本化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构建出适合学生特点,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理科实验班课程体系,开设的课程有:拓展课程、竞赛课程、专修课程、讲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科技与人文社会实践课程等特选课程。

培养人文情怀,突出数理学科“高精实”的特色

学校制定的《理科实验班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针对学生特点,加强人文情怀的培养,坚持注重启发、引导,灵活运用“问题推进”和“启发探究”的教学模式,在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规定的必修必选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数理学科“高精实”的特色。

1.加强人文学科课程建设

首先,开设语文和英语的《阅读与写作》专修课程,如《英文小说阅读》、《中文写作指导》等,加强阅读与写作方法指导,拓展中英文阅读范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为今后阅读大量中外文献和撰写论文奠定基础。其次,整合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突出构建知识结构,采用自主学习,读、讲、议、练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提升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

近3年,学生个人和小组撰写的课题有12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22篇论文获区、市和部级奖励,学生个人出版书籍10余部,如2010届金一娜出版了《我同时考上了清华和伯克利》,学生的人文情怀得到提升。

2.突出数理学科“高精实”的特色

理科实验班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喜欢独立思考。因此,补充、整合和深化数理学科专业知识十分必要。主要的方式有:以专题形式呈现,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启发探究、合作交流,邀请专家指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高精实”特选课程

近3年,理科实验班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荣获一、二等奖人数达46人次;参加全国及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荣获一等奖的课题有4个,二等奖的课题有6个。这种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类别的特选课程,实现了学生的兴趣和优势潜能匹配,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凸显出理科实验班在数理学科“高精实”的特色。

开设特选课程,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老多次提出的问题。我校理科实验班有一批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学校一直坚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借助大学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个性化的指导,激活有潜质学生的发展内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人格与创新思维,为他们今后在某些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1.大学先修课程

通过“大学先修课程”给予潜质学生更高的学术挑战,增加学生对学科的分析型思考,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高中到大学在学术和心理层面的过渡,从而增加在大学的成功机会。通过多次调研、论证,我们将逐步开设《中国文学史》、《微积分AB》、《英语语言学入门》、《普通物理》、《化学原理》、《生命科学导论》等课程,将大学的教授请到高中来授课,形成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的有机衔接,使高中的教育更具有连续性、延展性。

2.研究性课程

研究性课程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志向提出学习研究方向,教师根据学生发展方向,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通过自学、集体讨论、导师指导、成果展示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一门个性化指导课程。

研究性课程侧重两方面发展,一是学科专业的深入发展,着重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科进行专业书籍的指导阅读,加强专题系列的实验操作,通过学生间的阅读交流、实验互动,满足学科专长的发展,聚焦属于自己领域的学习。二是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在高质量完成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与专家接触,与大学实验室建立联系,联合培养,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研究性课程”为具有特殊发展潜质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指导教师有自己的得意门生,让学生的特长获得充分发展,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深厚的任课教师。

开展丰富实践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理科实验班坚持做好个性化的社区服务和长短期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第2篇:理科实验班范文

一、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假设及研究方法

㈠理论依据

研究生物课堂教学如何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化,就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应试教育的弊病,在不影响正常知识传授的前提下,探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综合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并检测其效果。本课题组研究的内容包括:改进实验课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突破难点内容,掌握相关知识;改进习题课的评讲方法,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落实德育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等。

我们所研究和实施的生物课堂教学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化的以上诸多途径和方法,从理论上看,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起到明显的作用。

首先,从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方面,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较高的劳动者,而我们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所探讨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探究能力、科学素养、思想品德素养等,无疑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其次,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发展水平看,该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方面虽然大脑的发育已经过了高峰时期,但却正在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因此,他们对事物的敏感程度高、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容易接受,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在心理方面,他们处于由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时期,一方面具有儿童天真、单纯、依赖性较强,在学习中过分顺从教师而缺乏自我管理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独立、爱表现自己,愿意陶醉于因为自我努力而取得成绩的喜悦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的诱导他们动手、动脑,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就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在各个方面真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从以上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积极实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再其次,从学科特点看,生命科学是本世纪自然科学的排头兵,生命科学的研究是目前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尤其近几年,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充斥各种媒体,为大众所瞩目。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又与人类自身的生活关系最密切,尤其对中学生来说,中学生物学科所讲授的内容相对其它学科来说,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最接近,也更易激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只要采取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抓住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抓住学生关心的话题,则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更具有学科优势,也最容易产生实效。

㈡实验假设和研究目标

根据以上实验研究的目的及理论依据,结合研究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心得,针对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根据我校教学装备和设施的现状,我们提出了以下实验假设和研究目标。

实验假设:1、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有许多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以上途径和方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研究目标:1、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关系。

2、改进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实施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评讲习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能力,课堂教学贯彻德育目标等)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系。

㈢研究方法:

由于高中生物课学习周期相对较短,尤其在2000届学生之前,每届学生只有一年的生物课学习时间,这给我们课题研究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2000届以后,高考科目恢复了生物学科,才使学习生物课的周期延长了一年。所以我们在实施研究时,采用了比较灵活的研究方法,即:将“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系”的研究内容,采用相邻两届学生进行对照实验的方法,由于学生人数基本相当,任课教师相同,学生的自我学习目标都是通过毕业会考中的实验考查,故虽不同届,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我们以2000届高二年级学生作为对照,将实验因子施加于2001届高二年级的学生,实验后,严格按照相同的标准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进行量化打分,将结果进行对照,以判断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及科学素养的变化情况。而将“改进常规课堂教学模式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系”的研究内容,采取同届不同班学生进行对照分析。在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时,尽量挑选高一时成绩接近、男女生比例接近、任课教师基本相同的班级。实验测试以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科分数作对照参数,选取:①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科分数;②高三下学期高考“理科综合”科目分数作实验参数,以判断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变化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进行对照分析,以判断学生基本思想品德素养的变化情况。

本研究实验的干扰因素有:①不同届的学生虽然生物学科任课教师相同,但其它科目任课教师不同,故其它学科占用学生时间有可能不等,班主任对会考科目的重视程度也不相同。我们排除或减轻干扰的方法是:将实验因子尽量只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不让学生有额外的时间占用。②同届不同班的学生(2001届)由于理、化、生在高考中合并为“理科综合”科目,最后的高考成绩不能单纯体现学生的生物单科成绩,但我们认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综合体现的。因此,在其它参数的基础上,“理科综合”成绩应该能够反映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本状况。

二、实验研究的内容和过程

㈠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的内容及实验过程

在2000届对照年级及其以前年级,我们上分组实验课时,均采用教师先讲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大约要花一节课的一半时间,即20分钟),然后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实验效果的程序进行。由于实验是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无操作机会或者下课后还未完成实验的情况比较常见。在2001届高二年级,我们通过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对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程序作了如下改进:①课前针对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基本过程,使学生对该分组实验提前形成较完整的知识轮廓和操作轮廓,并在上课时抽查提问,从而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②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如“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师介绍了多种色素分离的方法)、针对实验中出现的科学性错误(如“观察根对矿离子的交换吸收附实验”中对照实验不是单因子对照的情况)和方法上的失误(如果显微镜使用中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升高镜筒、“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和染色的次序颠例等),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抽查作答。③教师提示实验过程中应避免的错误,但在正常操作完成后,鼓励学生去实践错误的操作,观察结果,提出问题,从而与正确的操作形成鲜明的对照,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观察根对矿质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中,让学生用自来水冲冼浮色,用自来水与CaCl2溶液作对照,观察现象)。④对课堂上没有顺利完成实验操作的学生,鼓励他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实验室继续完成,直到能熟练操作。

改进后的学生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程序为:课前预习(要求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用具、初步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教师抽查预习效果(3分钟)教师交待注意事项,但不解释(3分钟)学生动手操作(20分钟)(之间教师针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和简单讲解)学生自由实验(10分钟)(学生可以自己设计相关小实验,也可以针对注意事项尝试错误操作,以形成对照)教师小结(4分钟)补习(课余时间)。

通过以上改进,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由原来的不足20分钟,增加到30分钟甚至更多,而且不仅增加了操作的时间,还增加了操作的内容,并能够对实验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思考和改进,而且课外活动实验室的开放对那些在课堂上没有解决问题的学生有了补习的机会。所有这些措施都力求使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㈡改进常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及过程

在生物常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过集体讨论,反复研究,针对学生特点,制定了以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改进内容及实施过程: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特点,合理调整课堂教学中讲与思、讲与议、讲与练的关系,使学生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我们的作法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课堂过分依赖教师讲授,而学生的主要活动集中在被动听讲和记笔记方面的作法,而是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①对于以介绍科学实验得出相关结论的课堂教学内容(如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生长素的作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遗传规律),我们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实验中的每一步现象得出相关结论,一环扣一环,最终使学生完全融入到科学实验研究的虚拟过程之中,感受到科学实验的严谨氛围,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对于有些教学内容,尽管教材中没有安排相应的实验介绍,但我们总是尽力寻找相关的实验介绍给学生,或者给学生布置简单的家庭实验任务,最终让学生通过实验内容理解相关知识,反过来又间接鼓励学生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②对于一些内容比较枯燥,又不能花过多时间去充分发挥的教材内容(如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保护等),我们事先设计好完整而又能够吸引住学生的自学提纲,鼓励学生自学;再将重点知识设计成问题进行抽查提问,然后教师小结,从而使学生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还保证了重点内容的进一步巩固,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③有些教材内容的掌握,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也比较感兴趣,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往往掌握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如蛋白质的结构、DNA的结构及DNA分子中碱基的计算问题、基因的概念的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染色体组的概念等),对于这些内容,我们注重了在备课时先精心设计好授课的程序,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形象的比方说明,挑选最具代表性的例题,并且在讲授时重视知识点的衔接,力争做到知识结构严谨。在课堂上还要注重观察学生听讲的情绪和反应,有针对性的调整讲授的方法和深度,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课堂和课后练习进行巩固。最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④还有一些整体性和系统性强的教材内容(如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动物的物质代谢、生物的个体发育、生物进化学说等),由于教材的设计决定了这些课的课堂容量较大,教师中易使学生产生疲劳,精力很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集中,造成虎头蛇尾,知识掌握不全。对于这些内容,我们采取了以知识主线为纲的方法,即先用较少的时间将知识主线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先明确知识的前因后果,再围绕这一主线有针对性的逐一解决相关的知识点,使知识点分散;还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明确知识主线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逐个击破,真正做到纲举目张。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效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大局观、整体观。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即针对生物课的学科特点,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印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我们的作法是: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呆板教条的教和死记硬背的学的情况,为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和考试命题的变化,我们首先坚定了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信念,通过集体讨论,制定了生物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应把握的原则(相关论文获省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并将之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中去。即:①针对学生实际的原则:根据所教学生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和知识水平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②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原则:要对生活实例合理取舍,挑选出学生熟悉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与教材内容结合;③把握适当时机的原则:不能把举例仅仅作为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更不能以此哗众取宠、不讲时机、不分场合,而要使生活实例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④利于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原则:所举的生产生活实例应是正面的或是中性的,要符合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水平、符合国情、符合教师身份。

3、考试、作业及其评讲是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学生来说,习题评讲也是他们比较关注的环节。因此,习题评讲应该是教师应该重视的环节,尤其在高三阶段。关于习题的评讲,我们总结出了一整套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科学能力)的方法,用于课堂教学,力争从评讲习题这个环节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我们的作法是:按照学生解题的一般程序,我们在评讲习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答题,即:①浏览全题、理解题意,培养学生突破局部,把握整体的能力;②研究条件,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能力;③联系教材、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知识迁移的能力;④明确要点,注意条理,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的训练,学生的上述能力明显提高,具体体现在解题能力上,即使碰上一道很陌生的习题,他们也能做到不惊慌、不惧怕,他们会认真分析题意,积极开动脑筋,按照老师平时的要求一步一步找到解题的钥匙。

4、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其中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直观、形象的优势对于有效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我们的作法是:通过打听信息,我们购入了武汉大学“华软”高中生物多媒体课件,从广州邮购了一套中南六省教师自己制作的高中生物优秀多媒体课件,我们还积极自制课件(曾获省级课件评比优秀奖),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我们挑选出一些制作较好的、能有效突破难点知识点的课件,及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由于条件所限,我们没有规范的多媒体教室,只能在微机教室采用这种手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我们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次数不是太多,只在必要的时候进行。

5、德育教育也是学科教育的重要任务,提高学生素质的内容中,做人的素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我们根据德育大纲,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每一个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诸如世界观、人生观、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爱心教育,力争在学生的其它素质提高的同时,使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也能有明显的提高。

我们的作法是:通过讨论,我们制定了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断修正(相关论文获《中学生物学》杂志社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市一中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在德育研讨会上交流),将之落到实处。如:①我们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如“生命起源”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比较、“生物进化”中的量变质变规律的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和结构”所体现出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遗传和变异”的关系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等)。②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如“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环境教育、“遗传和变异”中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介绍我国科技成就的爱国主义教育、“自然保护”内容中的国情教育等)。③进行人生观教育(结合科学家的人生轨迹和卓越追求)。④进行爱心教育(如结合有关内容宣传义务献血、骨髓捐献等)。

三、教学实验的实施方法

从1997年9月开始,利用近一年的时间,我们进行了本实验的前期研究工作。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重新学习了教学大纲,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之后,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制定了本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案。

从1998年9月开始,我们开始对2000届和2001届学生实施研究方案,具体如下:

1、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关系研究

我们选取2000届高二年级8、9、10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分组实验教学模式。选取2001届高二年级5、6、7班为实验班,采用改进后的分组实验教学模式,以对照班和实验班在毕业会考中的实验考查生物科目成绩为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但在取数据时,只取考查项目中的操作项目分数,而舍弃其它项目分数。又由于考查的实验有四个,而每位学生只参加其中一个实验的操作,而不同的实验中动手操作项目的分值又不一致,所以我们将每个学生操作项目的得分均换算成百分制,以使每个学生的得分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尺度,便于对结果进行分析。在考查打分时,我们严格按照相同的标准,对给分点具体到操作中的每一个步骤,力求使结果公正统一。

对于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衡量,由于可作为参照的因素有限,且在实验考查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手太少,不能逐一观察。于是,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只选取了一个参照因子,即在“观察根对矿质离子的交换吸附”的实验考查项目中,将对比观察时的“CaCl2溶液和蒸馏水的体积是否相等,放在两种溶液中的根的数量是否相等”作为参照因子,统计完全符合对比实验单因子对照原则的学生人数和有任一项不符合对比原则的学生人数,作为分析依据。

2、改进常规课堂教学模式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系研究

对于这个实验项目的实施,我们选取了2001届的五班为实验班,六班为对照班,在高二、高三两个学年进行实验。其中在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前两个班均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取其期中考试的生物科分数作为对照参数;之后,在实验班施加实验因子,经过高二上学期下半学期、高二下学期共近九个月时间的实验,在此期间,主要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等实验内容,取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的生物科分数为实验参数一;在高三学年,除了继续实施上述实验内容外,针对高三年级教学的特点,我们增加了在评讲习题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实验内容,取高考中的理科综合科目的分数为实验参数二。

在实验过程中,选取对照参数的考试,由非任课教师出题、流水阅卷、教务处电脑室统分;选取实验参数一的考试,是全市统考、流水阅卷、教务处电脑室统分;选取参数二的考试是全国统考、全省统一阅卷统分。均具有足够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对照班和实验班均由同一名教师任教,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对对照班和实验班除了课堂教学方法的区别外,均一视同仁,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对学生同样严格要求、耐心辅导,对作业批改、评卷均同等对待。在年度学生评教活动中,该任课教师在两个班均获得好评,从而最大限度排除了实验因子之外其它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可信度。

在该实验阶段,对于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情况,我们针对学生实际,适当结合教材内容和社会现象,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调查项目虽然不多,但却很具体,不抽象,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学生在思想品德素养方面的现状(见表1)

表1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情况调查表

项目

答案(在同意栏打“√”)

1、你对持何种态度

反对

顺其自然

赞同

2、你对北京申奥的态度

大力支持

无所谓

反对

3、假如你是袁隆平,国外有人拿几亿美金收买你的技术你会

不同意

考虑考虑

同意

4、你对我国人口政策中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看法

符合国情

一个太少

不应限制

5、你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你会

帮它包扎,养好伤后放飞

觉得可怜,但没什么行动

不理睬

6、碰见小孩捉蝌蚪,你会

制止

不理睬

和他一起捉

7、成年后你会参加义务献血吗?

拿不定主意

不会

8、针对我校目前实际,你认为学生遇到老师是否应该主动问好?

应该

看情况

没必要

9、你对同学友谊的态度是

十分珍惜

有所选择

可有可无

四、实验结果测试及分析

1、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基本科学素养的结果测试:

在1999年5月和2000年5月举行的全省毕业会考生物实验考查结束后,我们根据上述实验参数的测定方法,使用Z检验对共6个班的学生成绩作了统计、整理、分析。结果见表2。

表2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检验结果

人数(N)

人均分(x)

标准差(δ)

Z值

P值

差异显著性

实验班

163(N1)

78.3(x1)

11.6(δ1)

Z=4.73>2.58

P<0.01

特别显著

对照班

161(N2)

71.8(x2)

13.1(δ2)

分析:从以上Z检验的结果看,实验班和对照班的P值<0.01,故差异极显著,也即两组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对于实验考查过程中出现的对照实验违反单因子对照原则的学生人数,我们认真观察、详细统计,结果见表3。

表3学生实验中科学素养指标统计表

总人数

出错人数

出错人数百分比(%)

实验班

68

3

4.41

对照班

65

15

23.08

(:考查中做该实验的人数占全部学生人数的约2/5,故总人数与表2不相符。)

分析:从结果看,实验班学生至少对照实验的单因子对照原则的理解和习惯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班,该结果可以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状况。

2、改进常规课堂教学模式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系结果测试。

①我们在1999年11月对2001届高二5班(实验班)和高二6班(对照班)的期中考试生物科成绩用Z检验方法进行了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见表4。

表4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检验结果①

人数(N)

人均分()

标准差(δ)

Z值

P值

差异显著性

实验班

55(N1)

76.8(x1)

13.9(δ1)

Z=0.35<1.96

P>0.05

不显著

对照班

53(N2)

75.9(X2)

12.8(δ2)

分析:在本次考试之前,我们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均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从结果看,两个班的学生成绩所反映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无显著差异。

②我们在2000年6月对上两个班的期末考试生物科成绩用Z检验方法进行了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见表5。

表5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检验结果②

人数(N)

人均分(x)

标准差(δ)

Z值

P值

差异显著性

实验班

55(N1)

74.9(x1)

13.1(δ1)

Z=2.96>2.58

P<0.01

特别显著

对照班

53(N2)

67.5(x2)

12.9(δ2)

分析:在本次考试前的近九个月中,我们将实验因子施加于实验班,从结果看,实验班学生在考试中反映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显著超过对照班。要说明的是:对照班的成绩虽然不如实验班,但在全年级八个理科班中,仍处于中游。

③我们在2001年7月底,对以上两个班的高考“理科综合”成绩用Z检验的方法进行了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见表6。

表6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检验结果③

人数(N)

人均分(x)

标准差(δ)

Z值

P值

差异显著性

实验班

55(N1)

210.8(x1)

28.9(δ1)

Z=2.90>2.58

P<0.01

特别显著

对照班

53(N2)

196.4(x2)

29.1(δ2)

分析:从表中结果看,又经过一年的实验,增加了一个实验因子,实验班的成绩仍显著好于对照班。由于高考“理科综合”成绩是理、化、生三科的综合成绩,而Z值仍高达2.90,我们甚至可以推测,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否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④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情况的测试,我们在对照班和实验班各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在2001年5月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前我们特意向学生说明要反映自己的真实态度。问卷调查结果见表7。

表7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情况调查结果

项目

答案(在同意栏打“√”)

1、你对持何种态度

反对

实验班

35

顺其自然

实验班

5

赞同

实验班

对照班

31

对照班

9

对照班

2、你对北京申奥的态度

大力支持

实验班

32

无所谓

实验班

7

反对

实验班

1

对照班

29

对照班

9

对照班

2

3、假如你是袁隆平,国外有人拿几亿美金收买你的技术你会

不同意

实验班

20

考虑考虑

实验班

12

同意

实验班

8

对照班

16

对照班

15

对照班

9

4、你对我国人口政策中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看法

符合国情

实验班

31

一个太少

实验班

7

不应限制

实验班

2

对照班

28

对照班

10

对照班

2

5、你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你会

帮它包扎,养好伤后放飞

实验班

25

觉得可怜,但没什么行动

实验班

10

不理睬

实验班

5

对照班

20

对照班

16

对照班

4

6、碰见小孩捉蝌蚪,你会

制止

实验班

29

不理睬

实验班

10

和他一起捉

实验班

1

对照班

27

对照班

11

对照班

2

7、成年后你会参加义务献血吗?

实验班

35

拿不定主意

实验班

4

不会

实验班

1

对照班

20

对照班

15

对照班

5

8、针对我校目前实际,你认为学生遇到老师是否应该主动问好?

应该

实验班

33

看情况

实验班

5

没必要

实验班

2

对照班

29

对照班

8

对照班

3

9、你对同学友谊的态度是

十分珍惜

实验班

28

有所选择

实验班

12

可有可无

实验班

对照班

24

对照班

16

对照班

分析:从统计结果看,实验班学生的整体思想品德素养要好于对照班,原因是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了相关的教育。

五、结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有许多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第3篇:理科实验班范文

【关键词】高职 检验班 班主任 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89-02

1.前言

近年来,高职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在检验学生录取门槛上相对降低,学校招入的学生类型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这也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对检验班班主任提出极高的要求。教师在担任检验班班主任初期,通常对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不够了解,容易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导致管理起来事倍功半,管理有效性有待提高。班主任老师必须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积极与其他班主任交流管理经验,优化检验班班级管理方案,提高管理效果。

2.高职检验班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方法

2.1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

班主任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注意针对理论以及实践开展科学处理。尤其是对于检验班学生,对于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检验实践能力的熟悉程度均有较高要求,教师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强化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使其了解丰富的书本知识,掌握良好的检验技能。

2.2构建学习型班干部团队

良好的班级管理需要有足够的班级凝聚力做支撑,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科学、民主选拔班级干部,保证班干部具备良好的品质,尽量要求品学兼优,以便在整个班级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通过构建一个表现优异、成绩突出且组织管理能力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帮助科学构建学习型班集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干部的组织能力,扩大其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号召力,在优秀检验学生的带领下营造良好的检验学习氛围,形成浓厚的检验学习风气,提高检验班学生学习检验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2.3充分发挥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

教师必须要鼓励班团干部积极与班内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大家的真实想法,发挥其在学生以及班主任之间的桥梁作用,增强班干部的责任感。班主任应制定科学的班团干选举方案,选择推荐以及自荐的形式开展班团干选举,将班干部试用时间设置为2个星期,班主任以及班级学生共同进行监督,之后选择表现优秀的班团干正式录取,坚持公平公正。高职学生年纪还比较小,在考虑事情方面容易出现不周全的现象,班主任要赋予班团干一些班级管理权力,使他们能够大胆执行相关工作,而且要避免他们,防止出现的权利。如帮团干部出现错误的,班主任应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对他们工作中好的表现给予肯定,维护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威信,之后再慢慢指出其不足,分析其缺陷,指导其纠正,提高其工作能力。

2.4注重对检验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学科知识一定要顺利转化成为人文精神,同时外化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才可以形成较为稳定的个人品质结构[2]。检验班的学生尤其需要培养其人文精神,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检验工作本身要求对人文精神进行彰显,同时将这种精神化为人文关怀,才能不负“白衣天使”的称号。班主任可以选择人文知识相关文章和资料,通过阅读等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共鸣,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以及仁爱心,实现对学生人文关怀的有效诱导。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选择一些院内出现的检验反面例子开展深入讨论,引导其换位思考,感受一下假如自己作为患者,遇到例子中的待遇会有何感想。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精神。

2.5基于就业导向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人际交往能力对于检验班学生而言十分重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大幅提高。在实施检验工作时,检验人员不但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丰富的检验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还应该要具备优异的人际交往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才可以让检验学生更好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需要,提升检验有效性,改善患者检验满意度。

3.结语

由于高职阶段的学生相对比较复杂,大部分班主任需要兼任任教老师,单纯依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很难实现对检验班学生的有效管理。所以,班主任必须要积极构建学习型班级,老师们在构建学习型班干部团队之后,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班团干部以及班主任的联系和配合,通力合作,共同为检验班班级管理奉献力量。同时,要加强对检验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使其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第4篇:理科实验班范文

关键词:实验班;管理制度;人才培养

早在2009年,教育部就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场“计划”,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重要基础学科开始试验,其目的就是使受该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根据国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围绕我院建设“国内一流的复合型数理力人才培养基地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奋斗目标,学院确立了“分类指导,分类发展,夯实基础,提升水平”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自2013年学院开始组建了理科实验班,致力培养数理基础理论水平高、有较好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进入学校优势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高端后备人才。在实验班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学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实行全程导师制(前两年为学习导师,后两年为专业导师),注重个性化培养,经过了两年的探索,基础学科实验班教学管理模式日臻成熟,但其不足之初也逐步显现,实验班管理模式仍然有值得反思和完善的地方。

1规范个人培养方案及优化课程大纲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的核心体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以成立较早的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为例,该学院对于实验班的培养计划较于普通班级有较大的调整,专为培养拔尖学生而量身而作,总体上通识教育、大类培养、扩大选修和分流培养的理念在其实验班的课程结构上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依据我院人才培养目标,虽然学院为实验班前两年制定了专门的培养计划,但大部分课程沿用与普通班的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无法满足底子扎实、求知欲强、思想活跃的理科实验班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我院的实验班制度规定由专业导师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学生后两年的个性化培养方案,该制度自实施以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大程度地满足学生自主性,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学生过分参与个人培养方案的制定,个人对特定课程的好恶,通常表现为只选自己喜欢的课程而不去考虑课程系统的完整性,不可避免地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如果专业导师缺少全面统筹的意识和能力,这种弊端将更突出。因此,明确基础学科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功能定位和修订针对性、固定性的培养目标成为首要任务,据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选课范围并通过学分权重分配来表达人才培养的侧重,不光可以充分地尊重学生权限,还可以保证他们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另外,较于普通班,目前我院实验班学生的必修学分数更多、学习任务更繁重,导致了学生无暇主动进行课外探究性学习。因此,合理整合课程内容,甚至为实验班量身定制学时紧凑、难度合理、综合性要求高的针对性课程,将有助于更深入地推进人才培养改革。

2建立专业导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我院基础学科实验班实行“一生一导师”的管理模式。专业导师除了要进行教学工作,还有一定的科研任务,这两者均进行定量考核。现有教学激励与科研激励机制相比,在评价导向上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问题现象。并且,担任专业导师虽然有一定的酬劳,但这项工作往往需要占据大量时间,尤其是业余时间,且缺乏评价考核标准,难以进行量化考核。同时,专业导师的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与辅导员工作重叠,易造成责任推诿,从而出现管理漏洞。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教学质量保障责任主体,如学院领导、专业导师、班导师、课程负责人、辅导员等,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责任。其次,整合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增强其系统性,保证涵盖教学所有环节。学生、督导对专业导师评教机制有待建立,针对不同指导环节,建立评价标准、管理方法、评价指标、咨询指导等一系列质量保障流程文件。最后,可以通过提高专业导师工作津贴来保证专业导师队伍相对稳定,激发导师队伍创新活力。

3整合全院资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院应建立推进实验班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在课程改革与建设、国际交流、学生创新基地、科研训练、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专项投入,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积极探索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考核方法、信息化教学模式,力求为学生创造多元化学习的良好环境。提升高职称特别是教授给实验班上课的比例;进一步积极引导实验班学生参加学院开设的新生研讨课、核心课程以及国省级精品课程。除此之外,聘请外教组织英语学习、开辟英语角、开设适量英文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充分利用部级、省级、校级、院级的留学项目,为实验班学生提供可选择、学术背景丰富的正规交流机会;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建立本科生联合培养机制,通过短期访学、学术交流、学分互认等机动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雄鹰.我国重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实践与反思.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3).

第5篇:理科实验班范文

一、文科实验班

文科实验班的培养目标: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文科人才的要求,满足对人文科学具有浓厚兴趣,并有志于将来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学生的需求,为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文科预备人才。

文科试验班课程特色:文理兼顾,侧重人文科学:加强基础,注重能力培养;重视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在完成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规定的普通高中所设置的全部课程的基础上,突出人文学科“宽、厚、实”的特色,增设文科实验班特选课程,增加人文社会实践课程,加强人文和社会学科专题研究,强化创作实践,提供多种文化的交流平台。

1.国家课程的整合和拓展

科学课程: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学科的必修内容整合为“科学与技术领域”,分为4个模块。

指导阅读:分阶段为学生开列文史社科类书籍的必读和选读、精读和泛读书单,将学习型阅读与休闲型阅读有序安排,以实现让学生阅读以培养思维,阅读以指导人生的培养目标;设立文心书屋为学生的阅读提供硬件保障。

2.文科实验班特选课程

特选课程包含数学专题选修、英语专题选修、语文专题选修、综合文科专题选修、艺术专题选修和综合专题研究课程,每学期每个类别分别设置3~5个专题供学生选择,分为必修和选修。学校还组织编写了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等5个学科共计12本《文科实验班特选课程教材》,使特选课程形成一个系统性、延续性和稳定性的体系。

3.人文特色活动课程

人文特色活动是一种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和生成性的交往活动。学校制定了《文科实验班特色活动整合方案》并组织实施,活动内容主要包含读书会、文学创作大赛、中英文朗诵比赛、中英文戏剧表演、书籍出版、人文社科领域研究性学习、志愿者活动、国际文化交流等。

4.讲座课程

讲座课程充分借助校外资源,课程包含文史类、经济类、法律类、时政类、艺术类、中外文化交流、生涯规划等。每学年举办各项讲座20余次,40课时,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北京教育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外交部等单位的数十名专家学者担任讲师。

5.人文社会实践课程

文科实验班社会实践线路分为长途线路和短途线路。长途线路主要是地域文化考察。如徽文化、陕北老区、江南名人故居行、晋文化、秦汉唐文化等线路:短途线路指北京市内及周边的线路,市内线路包括故宫、孔庙、国子监、雍和宫、恭王府等文化景观,周边线路包括爨底下村、潭柘寺、戒台寺、天津等。

二、理科实验班

理科实验班的培养目标:适应国家未来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满足对自然科学有浓厚兴趣,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的学生的发展需求,为高校输送全面发展、专长突出的高水平理科预备人才。

理科实验班课程特色:突出“高、精、实”,在数学和科学领域开设学科思维拓展课程;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等学科的竞赛选修课程:整合文科课程,强化人文教育;开设《阅读与写作》特选课程,提升学生中、英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进入高校和研究所的高水平课题研究:有计划、分系列地举办专题讲座;开辟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长期社会实践线路,建立以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基地的短期社会实践项目。

1.拓展课程

开设数学类和科学类学科思维拓展课程。拓展课程以专题形式呈现,引导学生针对学科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发散的、多角度的探讨和研究,产生有价值的生成性成果,提高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水平,拓宽学科知识的宽度,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竞赛课程

为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等学科有浓厚兴趣和一定特长的学生开设学科竞赛选修课程。学校成立竞赛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安排。对于能力突出的学生,配备“学科导师”,系统地指导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3.理科实验班特选课程

一类是《阅读与写作》课程,提升学生中、英文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力,提升学生中、英文不同文体的写作能力;一类是实验课程,包括《生物实验观察》、《化学实验与技巧》和《物理实验与技巧》等。

4.讲座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加强科学精神的渗透,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学生的发展规划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讲座课程的一种实施形式是组织学生走出去,到中科院、科技会堂、北京图书馆以及清华、北大、师大等北京著名大学听比较专业的学术讲座:一种形式是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结合社会和科技热点,以及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邀请教授、专家、学者来校举办科技动态、科学方法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讲座,每个学期安排6~8次。

5.社会实践课程

采用长短期相结合、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方式。在每学年的寒假,进行短期社会实践,以“走进部级实验室”、“走进清华北大”、“走访院士或知名科学家”、“走进博物馆”等为主题。每学年的暑假进行长期的社会实践,目前开发的线路主要有甘肃酒泉航天城与敦煌文化相结合的甘肃线路、自然保护区与江南文化相结合的徽州线路、以及高科技基地与汉唐文化相结合的西安线路等。

6.研究课程

学校在北京师范大学的8个学院设立了科技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本科生的课题研究课程:学校与中科院部分研究所、部分理工科大学和部分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组织学生进入这些机构的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聘请相应的专家指导学生;利用“翱翔计划”、“北京市科技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和“北京市科技俱乐部”等渠道,使学生接触并参与高水平课题研究。

第6篇:理科实验班范文

一、日常教务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年级组长的管理能力,调动本年级各班班长的工作积极性,带动班级工作共同进步。加强日常工作,特别是细节工作的督导,教学管理人员经常下班,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制定专教工作计划和课程安排,由专教组长负责本组日常工作的督导和本组人员的管理工作。继续开办美术、舞蹈、足球、国际象棋、英语兴趣班,满足家长和幼儿的需求,由专教教师负责制定课程计划。

二、教研工作

1、围绕四个有序深入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

1)环境有序:从环境入手,充分利用好教室的每个地方,注重空间的运用,丰富个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包括孩子和教师自制的玩教具和区域活动材料),幼儿作品表征的手段、方法和展示,各班增设一个角色区,为幼儿多提供真实的活动材料,加强幼儿扮演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2)学习有序:半日活动开展以“计划——工做——整理——回忆”途径实施,教师根据班级情况,调整计划内容,体现层次性。加强学科教学和小组活动的研究。

3)生活有序:教师组织各生活环节的过度自然、合理,减少孩子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高幼儿自我服务(喝水、穿脱衣、洗手等自我生活照料)及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以外伤害。

4)观察有序:各种检和核的目的性明确,做到能及时整理和分析观察记录。

2、特色教育开展贯穿一日生活

1)全语文教育: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让幼儿认识主题活动中渗透的文字和网络中的文字,并作为主题检核的内容,增加阅读活动内容的时间和内容。

2)数学教育:丰富数学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的途径与方法,各班建立数学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数学活动操作材料,并加强数学活动的指导。

3)双语教育:加强日常英语活动的开展,提高带班教师英语水平和配班能力。本学期将进行配班教师英语活动观摩。

4)音乐教育:日常音乐活动也要有计划性,重点加强对唱歌教学和舞蹈教学的研究。

三、科研工作

我园所开展的教育科学研究是为我园园本课程的建构服务的,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以推进园本课程的深入开展,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为介入点。反思上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还存在着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验班成员与专家、教研组成员间的交流不够,阶段性的工作总结工作做得不够;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成员对实验的过程工作不太重视,实验得资料整理工作还应加强;

——实验班成员在工作中得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进一步调动,在教学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加强对科研方法的认识,认真阅读相关的科研文献,提升全体科研工作的专业水准。

为了促进我园科研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促进科研工作的良性发展,现制定计划如下:

1、根据园本课程发展的需要,及上学期实验情况,确定实验课题和课题负责人:

1)重点工作:市级课题试点的研究“幼儿发展评价”——穆文敏、陈俞负责;(继续上学期的研究)

2)园级课题研究“园本课程的研究”——在全园展开;

3)“感受音乐,培养独特的音乐玩家”的试点研究——段帆、薛愔负责(继续上学期的研究);

4)“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试点研究——郑颖、王超琼负责(继续上学期的研究)。

2、研究工作要点:

——针对上学期出现的不足之处,在对三个实验班的管理中需要进行以下调整:

1)加强实验班教师与专家、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实验负责人加强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与参与,发现问题及有好的想法时及时与实验班教师交流。尽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每周至少有一次与实验班教师的正式交流,每月进行一次有专家参与的阶段性总结。

2)科研负责人调动实验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实

验班排头兵的作用。鼓励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以提供材料、资料支持等形式,参与实验活动。通过经常性结合实际工作的反思学习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3)抓好实验班“以点带面”的工作。教研人员要及时发现实验班中好的经验,并及时向其他教师推荐,可以通过实验班教师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经验文章推荐等形式,向全园推广实验班的经验,促进幼儿园的全面发展。

各实验班的具体工作:

重点工作:将小一班的“幼儿发展评价”课题进一步深化。

上学期在科研工作中,在开学初期面临新生情绪的安抚工作,教师对幼儿有一个了解的阶段,三位教师因为是新的组合,需要一个磨合期,教师间、教师与幼儿间都需要一个相互认识、相互适应的过程。实验班教师虽然做了不少的工作,对原有的幼儿档案整理方式进行了调整,但是作为“幼儿发展评价”课题组的教师在记录、整理上所花费的心思、精力还是不够的。通过对上学期工作的反思,确定了本学期小一班的工作重点:

1)提高教师的记录、整理意识和评价分析能力。三位教师对记

录时机、记录内容的把握,主要是要提高随时记录的意识,尝试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记录。使用适宜的言辞对幼儿的实际发展进行评价分析,调整计划。

2)在研究过程中对现在使用的“幼儿发展评价指标”——即“58

条关键经验”进行调整,尝试整理我园特色的“评价指标”。

3)根据本班幼儿情况,设计适宜的幼儿发展检核表。

4)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理分配班级工作,有效利用工作时间。

教师定期将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整理、分析。

关于音乐和数学教育的研究:

1)继续在中三班探讨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上学期研究的基础上,注重为幼儿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开展丰富的、有计划、有层次的音乐活动,以有趣的游戏、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在玩音乐的过程中得到发展。重点为丰富幼儿舞蹈语汇、肢体表现能力、唱歌等方面。并将通过活动观摩,向全园教师介绍经验。

2)继续在大三班探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上学期探索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小衔接方面关于数学活动的探索,将结合班级对班级幼儿的观察分析,确定学期计划,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注重以不同的教学形式开展数学活动,并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丰富、有层次的数学学习环境。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教师、幼儿、家长三方的共同成长。

所有科研课题都让教师自愿参加,课题负责人有权利自结研究小组,课题负责人在学期初拟订研究方案和本学期课题研究重点供大家讨论,修改定稿后执行。其中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准备使用的方法和途径、资料收集方法等内容。学期末召集各课题负责人进行交流,总结一学期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对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由科研工作负责人写出总结。对课题研究认真负责,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要给予奖励或表彰。

四、大型活动:

1、组织各年级编排早操

2、结合季节组织幼儿春游;

3、“三。八”以年级为单位举行“我爱妈妈”亲子活动

4、四月举行“国际象棋月”系列竞赛活动

5、“庆五。一”家庭亲子环保小制作比赛

第7篇:理科实验班范文

Abstract: To meet needs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 fully uses quality resources, actively explores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chooses the omni-directional innovation mechanism for the top-notch person, and founds top innovation talent class, implements series new exploration in training plans, implementation programm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areas, and made significant results, laying 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 of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our school.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探索

Key words: top-notch creative talents;personnel training;explor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65-02

0引言

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为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本,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验班依托学校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科研环境作为学生培养的优势资源,不断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在全新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灵活化的管理模式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实验学院作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学改革试验基地,全面负责学生的培养和日常管理工作。

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构建

1.1 成立教育实验学院,统筹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我校于2003年为本科教学改革尝试而成立理论实验班,理论实验班由各专业学院管理,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计划内容外,利用周六时间强化数学、英语教学,夯实学生理论基础。2007年,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学校成立了3个教学改革试验班,共招收90名学生,以学校管理为主,由教务处统管。为全面细化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我校于2009年3月5日正式成立教育实验学院。教育实验学院成立后,从学校教务处接管2007级、2008级教学改革试验班162名学生,并将教学改革实验班更名为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教育实验学院成立以来,2009年招收学生92名,2010年招收学生150名,2011年招收学生220名。目前,学生数已达到580人的规模。

1.2 明确了指导思想及培养目标为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贯彻“因材施教,优才优育”的原则,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选拔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本科新生组成石化类、机械类、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验班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并通过宽厚扎实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和先导。根据学校对实验班学生的培养思路,学院规定了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现代石油石化产业需要,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1.3 确立了培养模式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确定了“2+2”的两阶段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即基础阶段培养和专业阶段培养相结合。

基础教育阶段是指本科一、二年级阶段,该阶段强调宽基础的通识培养,强化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的精深教育,并为各大类学生统一搭建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生进入二年级按学科大类进行重点培养,突出其学科基础及应用的教育。此阶段的学习重点是打好理论基础,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加强数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专业教育阶段是指本科三、四年级阶段,实验班学生第五学期转入相关专业学院进行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学籍仍保留在教育实验学院。该阶段加强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优秀学生能脱颖而出。

1.4 制定了学生选拔及管理制度学生选拔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尽可能将那些高考成绩优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热爱科学、在学科方向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挑选出来。选拔过程包括初选和复选两个阶段。初选在新生入学后由各学院按既定标准组织实施考核,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复选。复选进行数理化综合、英语课程的选拔考试,择优选拔通过面试后,方可进入教育实验学院学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动态选拔机制,使首次没能入选的优秀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也能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行导师制。在第五学期,教育实验学院为学生配备具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担任导师,实现“一生一师”。导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后续的选课计划和实施进程,指导参加科研实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

我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初步的明显效果。

第8篇:理科实验班范文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公司党代会、职代会精神,按照公司“五好”领导班子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中小学总校创建活动以“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教育理论深厚、管理经验丰富、工作业绩突出、教职员工满意”为总要求,以“学习?提高?创新”为主题,以《中小学总

校科级管理人员发展性目标管理》为载体,以领导班子成员“六个一”实践活动为途径,努力建设一支能够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工努力创办省内外名优学校的领导班子,全面推动公司普教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创建目标

以“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好,用人导向好,作风形象好,科学发展实绩好”为标准,着重引导领导班子形成强烈的政治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务实意识、群众意识、团结意识、廉洁意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教学策略、科研成果、学校文化武装头脑,指导学校发展。建立“星级”五好领导班子层级评价体系,调动积极性,促进实效性。通过创建活动,为创办省内外名优学校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组织保证。

(一)政治素质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认真落实公司党代会、职代会精神,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宗旨,为公司职工子女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树立大局意识,为集团公司实现“打造千亿企业,建设百年金川”的战略目标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团结协作好

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落实各项议事制度。党政积极配合,相得益彰,发挥成员个人优势,形成班子合力,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作用,调动积极性。积极开展领导班子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提高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能力。

(三)用人导向好

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继续完善、创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校管理干部,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用人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积极选拔年轻干部,形成梯级结构,确保中小学总校基业常青。创新“校长论坛”、“科级管理人员学习报告会”的形式,加大现代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养化力度。建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业领军人才”四级培养体系,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需要。

(四)作风形象好

争做努力学习的楷模。深入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理论,牢固树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小学总校的发展,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探索破解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的新途径。争当真抓实干的楷模。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细化、优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争做密切联系教职工的楷模。及时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情况,坚持定期到教研组、班级中听取师生意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执行《总校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听评课制度》,通过听评课发现学校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育教学反馈制度。教职工队伍和谐稳定,教职工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五)科学发展实绩好

全面完成中小学总校各项教育教学质量目标,高考各项目标的完成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中考各项目标继续保持本地区领先优势。力争在教育特色、办学特色、品牌学校建设上有所突破。

三、具体措施

(一)以“学习?提高?创新年”活动为载体,深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

中小学总校党委将2010年确定“学习?提高?创新年”,就是要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命感。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学习是发展的基础,两级党组织要将创建“五好”领导班子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成果,学校管理方法,进一步丰富学校管理者的思想,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促进学校精细化管理,推动中小学总校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学校竞争力。

(二)以领导班子成员“六个一”主题活动为途径,全面提升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

为扎实深入的创建“五好”领导班子,总校党委决定在全体科级管理人员中开展“六个一”主题教育活动,确保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即每一位科级管理人员研读一本教育管理名着,对标一所名校办学经验,为学校发展提一条高质量建议,承担一项教育、管理课题或教育专题讲座,讲一次党课,跟踪指导一名青年教师或教研组、学科的教学,以此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务实意识、群众意识。党委将全面考核每一位科级管理人员“六个一”活动各项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以科级管理人员发展性目

标的落实为途径,引导班子成员形成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良好作风。

结合“五好”班子创建,继续实施科级管理人员发展性目标管理,引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创新性学习计划和创新性工作计划,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工作,增强班子成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个人素质,提升管理水平,树立良好形象,朝着教育专家型的学

校管理者标准迈进。总校职能部门切实抓好科级管理人员发展性目标管理的考核工作,确保实效性。

(四)以“校长论坛”、“科级干部学习报告会”为手段,引导班子成员对教育教学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坚持定期举办“校长论坛”、“科级干部学习报告会”,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在研究中不断增强科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驾驭现代学校管理的水平,寻求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对策,不断增强学校管理的活力,提高办学品位。

(五)尝试选派优秀学校管理人员到国内名校挂职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尝试选派不同岗位的学校管理人员到国内名校挂职锻炼,深入学习名校的管理经验、感受名校的学校文化、体验名校的办学特色、加强与名校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中小学总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按照总理提出的“让教育家办教育”的目标迈进。

(六)以完善“五好”领导班子创建机制为目的,建立促进领导班子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领导班子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制度,加大中心组学习的力度,增强实效性。二是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制度、互通情况制度,促进民主集中制建设。三是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广泛吸取和吸收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联系教职工制度,引导班子成员深入教学一线、服务广大师生的意识。

(七)以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为切入,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总校被公司确定为“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要以此为切入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廉政意识教育,做廉洁文化的引导者、传播者,为教职工廉洁从教做表率。

四、创建步骤

创建“五好”领导班子活动,总校采取学校申报、总校考评、逐级晋升的方式进行,创建期为两年。2010年,重点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可行方案,全面启动创建工作(3月底前)。“五好”班子创建工作涉及面广,活动周期长,各校要统筹规划,逐年安排,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按照总校《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创建方案,明确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要有明确的考评标准。各校创建活动方案要上报总校党群办公室,总校党群办公室对各校的活动方案进行评价排序,并进行结果通报。

(二)明确创建目标,确定创建重点,扎实推进“五好”班子创建工作(4月份--6月份)。方案形成后,各校要结合方案所列内容,认真开展一次自查,广泛听取职工群众对班子和班子成员的意见,形成问题整改方案,并按所列突出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和问题核销。

(三)开展校际互检,抓好阶段考核,有效指导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7月份--9月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校组织开展互检活动。总校党群办公室牵头,组织部分基层学校党支部书记,进行互检互查,互检结果与评优晋级、绩效考核挂钩。

(四)交流创建经验,发挥榜样作用,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的活动质量(10月份)。在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注重发现和认真总结活动经验,召开“五好”领导班子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

(五)对照实际情况,进行分级验收(11月份-12月份)。各校对照创建标准,根据完成情况,选择对应级别,进行星级申报,总校党委按照专项考核标准,组织相关部室,对申报的学校进行检查验收。考核验收原则上与年度班子定期考核同步进行。根据工作需要,也可单独进行。

(六)巩固成果,循序推进,积极做好跨年度的达标验收工作(2011年)。对没有达到考核验收标准,未通过验收的单位,总校党委将指出存在的问题,确定整改期限,指导基层学校尽快达标,并通过验收。各基层学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彻底整改,并申报参加下年度的达标验收考核。

五、领导小组

组长:成员:

六、考核命名

考核工作以“五好”班子创建标准为依据,采取各校自查、党支部(总支)申报、集中考核、命名确定的方式进行。

1、学校申报。各党支部对照标准,对各自的创建活动进行自查,在确定达到验收标准时,分别进行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五好”领导班子的申请验收。

2、组织考评。考评由党群办公室负责组织,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民主测评、个别座谈、查阅资料、考核组评价等方式进行。考评实行百分制,包括专项考评得分、年度教育教学目标考核得分、民意测评得分三项内容,分别按50:30:20的权重比例综合计算。

3、分层命名。为增强创建积极性,不断推进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总校采取“星级”五好领导班子命名方法,综合得分85至90分的,方可提名命名为一星级“五好”领导班子。综合得分90至95分的,方可提名命名为二星级“五好”领导班子。综合得分95以上的,方可提名命名为三星级“五好”领导班子。总校要求,基层学校班子两年内全部达到一星级五好领导班子。对不达标的学校,在年终班子考核中,不得进入“优秀”行列,并限期达标。总校党委在本年度争创公司“五好”班子。

4、动态管理。对已达标的学校,实行动态管理。总校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查,对符合标准的保持命名,不符合标准的降级或取消命名。对有“否决项”的学校,不得申报和提名“五好”班子达标验收。对已命名的要取消称号,责令限期整改,重新申报评定。

七、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开展“五好”班子创建活动,是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总校发展,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和学校管理者思想政治素质、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总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任务。总校两级党组织要从加强班子建设,推动学校发展的高度,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制定好实施方案,靠实工作责任,抓好措施落实,确保活动效果。

第9篇:理科实验班范文

一、经验与成绩

无锡市锡山区的“科学认读”历经十六年的探索,经历了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经验与成绩:

1.长期实验,体现了不懈探索的科研精神

1998年底,时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的周德藩先生向当时的锡山市教委及荡口实验小学、荡口中心幼儿园推介“科学认读”的实验构想,得到热烈响应并且形成了共识。这些共识实际上是一种研究的假设。围绕研究假设,课题组及实验学校――荡口中心幼儿园共同制定研究方案,组织实验小组,确定实验班和实验教师,作为周德藩先生倡导的“科学认读――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实验研究”总课题下面的一个实验点,从1999年9月入学的“小班”正式开始实验。这是实验的第一阶段,历时三年。2002年9月~2008年6月是实验的第二阶段,在幼儿园和小学同时开展。小学阶段的实验分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阶段分别制定实验方案。2008年9月~2011年6月,实验进入第三阶段,分别对前几年的实验措施加以梳理,凡重复实施证明有效而且可行的措施,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并且坚持实施,使它们常态化;存在问题的经过调整以后继续进行实验。2011年9月至今,实验进入推广与深化的阶段,形成了区域性推进的局面。

2.实验追求科学性,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本真追求

科学认读实验自始至终努力追求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科学的认识、态度、方法、举措;追寻符合汉字认读、学生认读、教育现实的规律;基于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在自然的状态中融入课程;做到教者有心,学者自然,反复接触,潜移默化,同时防止小学化的倾向。

(2)实验分幼儿园、小学及初中不同学段进行。不同学段的科学认读实验的要求是不同的,实验组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也在努力探索符合不同学段的实验要求、策略及方法,在实验验证上也有不同的要求,得出了不同学段实验的结论。这样的实验不仅保证了实验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创新了不同学段的实验样式及实验成果。

(3)探索出不同学段的实验策略。幼儿园阶段充分认识到幼儿的阅读不是零起点,同时也认识到儿童的识字与认读的不同,因此,在实验的要求上不追求识字的数量,而在于兴趣培养,防止小学化的倾向。小学阶段的实验分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阶段分别制定实验方案。低年级“科学认读实验”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自主阅读”,中高年级的实验则是在实现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使学生以阅读素养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比《语文课程标准》所设定的水准有大幅度的提升。这样实验就依托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而建构起从科学认读(幼儿阶段)到自主阅读(小学低年段)到研究性阅读(小学高年段)的阅读工程体系。

(4)实验不仅停留在课堂上,还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及学科间的贯通。为达到实验目标,低年段采取这样一些实验措施。一是改革语文教学,延长一年级开头的拼音教学时间,同步开始阅读教学;综合运用“集中识字”“随文识字”“注音识字”“韵语识字”等识字教育的先进经验,提高识字教育效率;改革语文阅读课教学,积极实行课内、课外拓展阅读。二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识字教育或者课本阅读。三是进一步开展亲子共读。四是开展各种评价激励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持续动力,实验组将其概括为“学科全覆盖,教师齐参与,家校共配合”。

(5)实验结论可靠,研究成果丰富。幼儿阶段的实验班经历三年实验,经过对实验过程资料(包括阶段工作安排、孩子群体和个体行为的观察记录、家长反映、个别了解等等)的分析与综合,得出下列实验结论:一是周德藩先生关于识字教育科学化的理念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原则,在荡口中心幼儿园一个实验班的三年实验中得到初步证实。二是所取得的实验经验可以在后续年级推广应用。三是进一步积累实施经验,并且开展深层问题的探讨。

锡山经过16年来的“科学认读”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科学认读”理念,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让8岁儿童实现自主阅读这一目标来看,在幼儿园和小学开展“科学认读”实验,理论上是可信的,操作上是可行的,成效上是可靠的。近年来,为了深化“科学认读”实验,全区又成立了6个“科学认读”实验协作组,幼儿园3个协作组分别就科学认读生态环境创设、科学认读家园共建、科学认读绘本阅读3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小学3个协作组分别就低年级识字教学高效化、科学认读学科全覆盖、语文课内外拓展阅读3个方面深入开展实验研究。目前,实验正在全区小学、幼儿园扎扎实实地开展着。

二、问题与建议

尽管锡山区的科学认读实验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化认识与改进的问题。调研小组成员在交流反馈时,分别肯定了这个实验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课题组的探索精神,形成的一致意见主要有这样几点:

1.需要深化对实验本身的再认识

十六年的实验,课题组一直将其称为科学认读,而在幼儿园、小学、初中不同阶段的实验过程中,其实验目标与举措是不同的。幼儿园阶段主要努力方向为培养儿童的认读兴趣,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儿童的自主阅读与研究性阅读能力,初中阶段是更高一个层次的阅读素养的培养。因此,用科学认读这样一个概念是不能统领整个研究的。我们理解为这项研究实际上是识字教育科学化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追求科学性的识字教育思想、识字教育模式。

2.需要加强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在听取实验情况介绍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课题组反复在“认读”“阅读”“识字教学”“阅读素养”“识字教育”等概念上摇摆,这种纷乱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实验本身的表现,不理清这几种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会造成实验行为的迷茫与方向错失。其实,三个阶段的实验目标与追求是不同的,对学生培养的素养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实验过程中有将几种不同的教育要求混同一样的表现。

3.实验举措的再推敲

调研组一致认为,幼儿阶段的科学认读实验科学性强、效果好,其做法值得大力推广,而小学阶段的识字教育实验的举措多是语文教学上识字教育策略及方法的组合。这种组合本身也许是创新的,但是在其他学科及教育活动中全部渗透识字教育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因为这个有违机会成本的规定。当我们为某项教育目的而占用其他教育活动时间时,这个做法本身就值得质疑。

4.需要对实验设计的反思

这项研究从最初开始就努力追求科学性的研究设计,因此,采用的是准实验的方式进行,这本身值得肯定。尤其是在幼儿园的一个试验班的设立体现了教育准实验的价值追求。因为实验班与对照班是均衡设立,除了实验教师的语文素养及研究能力相较平行班教师强之外,其他因素基本均同。在幼儿园三年的实验过程中,其实只是强化了科学认读这一个影响因素,所以得出的儿童阅读素养得到提升,身体成长、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对自然和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感知能力、艺术兴趣与表演能力都见长于对照班这样的结论就比较可信。

但是,在小学阶段的实验班的设立就不太科学了。课题组是将幼儿阶段的实验班39人整建制地作为小学阶段的实验班,而同年级其他班级自然作为对照班,并且不断地强化这个班的科学认读实验,也得出学生阅读素养及其他各方面的表现明显高于对照班的结论。这种结论是需要质疑的。这是因为经过幼儿园三年的实验,该实验班儿童的阅读素养基础是好的,是明显超过平行班的,再经过小学六年的实验肯定会在阅读素养方面超越平行班,因此,小学阶段的实验班学生阅读素养明显超过平行班的结论就缺乏科学实验的验证。当然,初中阶段的实验编班稍有改变,将另外的12人编入,证明了中考成绩好于平行班的结论还是可信的,同时也证明阅读素质好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这个结论本身也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