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

第1篇: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职责调整

(一)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

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县(区)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作用。

及时修订调减投资核准项目目录,大幅度提高市级核准项目的规模(限额)标准,缩小投资审核范围,下放投资审核权限。

国家、省、市级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少数需报国家、省、市政府审批、核准或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核准外,区分不同情况由县(区)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审批、核准,或由企业自主决策。

2、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专项产业政策,除按规定需报国家、省、市政府审批的外,由县(区)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国家、省、市级规划和政策的指导下分别制定。

3、取消已由省、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

重点是拟订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维护经济安全;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投资宏观管理,调控全社会投资总规模;加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增强扩大开放条件下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统筹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

(三)划入的职责

将原市工业交通办公室承担的“协调解决全市工业口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调节工业经济正常运行”、“负责煤、电、油等经济运行保障要素及铁路运输力的综合协调和重要储备物资的应急调节”以及“石化、电力、煤炭等能源行业管理”职能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划出的职责

将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划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具体包括:全市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技术改造投资管理;按市政府规定权限,审批、核准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贯彻国家、省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工业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稀土行业发展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市内外经济形势,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价格总水平调控和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政策,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负责监测全市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责任,研究宏观经济运行、总量平衡、全市经济安全和总体产业安全等重要问题并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负责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调节经济运行,负责组织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

(三)负责汇总分析全市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制定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综合分析全市财政、金融、土地政策的执行效果。

(四)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搞好重要专项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衔接,指导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改革试验区工作。

(五)拟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及措施,衔接平衡需要安排政府投资和涉及重大建设项目的专项规划。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性项目建设资金,安排市级财政性项目建设资金,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重大投资项目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建设资金的使用,引导民间投资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指导工程咨询业发展。

(六)推进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负责石化、电力、煤炭等能源行业管理,拟订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

(七)组织拟订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负责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承担西部大开发工作。综合协调全市开发区的规划和发展工作。

(八)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并监督执行,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对进出口总量计划进行调整,拟订战略物资储备规划,负责组织战略物资的收储、动用、轮换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市级粮食、棉花和食糖等储备。

(九)负责全市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及政策,维护社会稳定。

(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全市节能降耗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全社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政策措施。

(十一)拟订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负责全市招标投标综合管理工作。

(十二)组织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动员规划、计划,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有关工作;承担市国防动员委员会有关具体工作。

(十三)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职责

根据上述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12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机关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接待、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后勤服务、机关财务和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负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

(二)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科

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总量平衡及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组织拟订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提出全市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统筹协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协调国土整治、开发、利用和保护政策,参与制定土地政策,参与编制水资源平衡与节约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指导地区经济协作;协调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提出重大项目布局建议并协调实施;负责使用国内资金项目进口设备减免税的确认初审工作。

(三)国民经济综合科

监测分析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和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研究总量平衡,提出宏观调控的目标以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开展宏观调控经济评估;组织拟订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起草综合计划报告;组织编制应急预案,提出年度重要商品平衡的总量目标和相关政策建议;提出国家重要物资储备政策建议,拟订并协调全市国家重要物资储备计划;指导县区经济发展计划工作;研究分析全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提出建议;提出直接融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研究审核企业债券的发行和资金投向,牵头推进全市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的发展及制度建设;承担新闻和信息引导等工作;承担市苏陕协作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四)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与政策法规科

研究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提出年度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参与研究和衔接有关方面拟订的专项改革方案;指导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改革试验区工作;负责统筹城乡工作;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五)固定资产投资科(市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监测分析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研究拟订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措施,编制下达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投资计划、市本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年度投资计划;负责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保设施、廉租住房、公检法司等设施项目审批和投资安排;负责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和房地产项目备案,编制下达全市经济适用房建设指导性计划;负责全市招标投标综合管理工作;指导工程咨询业发展;承担市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六)农村经济科

综合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体制改革及有关政策建议,协调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提出重大项目布局建议并协调实施;承担市以工代赈办公室日常工作。

(七)产业协调科(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

综合分析全市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统筹工业、服务业的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利用外资、淘汰落后产能、外资项目减免税确认等有关工作;承担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日常工作。

(八)高技术产业科

综合分析全市高技术产业及产业技术发展态势,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及产业技术进步战略、规划及扶持措施;组织管理高技术产业化示范相关工作;统筹衔接平衡全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参与组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协助管理新材料基地建设;推动全市国民经济新产业形成。

(九)社会发展科

综合提出全市社会发展战略,组织编制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和广播电视、教育、卫生、体育、文物旅游、民政等发展政策;组织编制有关专项计划,协调全市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综合分析提出全市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建议;推进相关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安排全市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十)经济贸易科

监测分析全市流通和物流业运行状况,组织拟订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和重要商品总量平衡计划,并根据经济运行变化提出计划调整建议;会同有关方面管理市级粮油、化肥等储备计划;组织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协调流通和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十一)能源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

研究提出全市能源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年度指导性计划和产业政策;拟订能源对外开放战略、规划及政策;承担全市石油、天然气行业管理工作;指导能源行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承担科技进步和能源装备相关工作;组织拟订能源行业标准;组织拟订新能源、水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拟订并实施全市煤炭工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拟订煤炭加工转化为清洁能源产品、火电、核电和电网有关的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有关部门开展煤层气利用工作;协调全市电力行业管理;综合分析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组织拟订全市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指导节能执法单位开展节能执法工作;组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工作;承担市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二)交通发展科

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综合分析交通运输运行状况,协调有关重大问题,提出有关政策建议;负责拟订全市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监测和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编制市公路、城市轻轨、铁路、机场建设项目规划;负责交通运输项目的前期工作,配合做好交通运输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和初步设计评估及审查;负责与部、省有关部门的工作联系,落实交通建设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承担市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机关党的机构按规定设置。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行政编制53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4名(1名兼任市物价局局长),总工程师1名,市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1名(副处级),科级领导职数20名(含监察室主任职数1名)。

五、其他事项

(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挂市物价局牌子,主管全市价格工作。

(二)管理市粮食局。

(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编制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量计划,市商务局负责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的总量计划内组织实施。粮食、棉花、煤炭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市商务局在进出口总量计划内进行分配并协调相关政策。

(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市粮食局的有关职责关系。(1)市粮食局拟订的全市粮食流通发展战略、重大规划、产业政策和提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议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定或审核后上报。(2)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拟订粮食进出口计划。(3)市粮食局提出的粮食储备的收储、动用建议,经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后上报。

第2篇: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协会工作

各位理事、同志们:

我代表区计划生育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理事提出意见。

一、2003年计生协会工作回顾

我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计生局的大力支持及市计生协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根据中央、省、市、区计生协会既定的工作思路和省专职副会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心,积极引导乡、村、企业开拓进取,在学习先进、争创示范、深化“一流协会”、建设企业协会、参与抗击非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协助党和政府推进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落实“两办”通知精神,加强协会组织建设

1、领导重视,搭建协会可持续发展平台

浙委办发〔2002〕31号文件下发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协会机构、编制、人员到位的基础上,又下发了金东组复〔2003〕2号《关于同意区计划生育协会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范围的批复》。协会考核工作力度也有所加强,分值从原来的40‰增加到94‰。

2、创新机制,加强基层协会队伍建设

根据2003年7月29日市计生协会工作会议精神,区计生协于7月30日制发了金东计生协〔2003〕5号《关于选聘镇乡(街道)、村(居)两级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的通知》,全区11个镇乡(街道)根据通知要求全部配备专职副会长,其中孝顺、岭下、赤松、东孝等四个镇乡(街道)的专职副会长确定为原班子退二线的老领导担任,成为名符其实的专职副会长。

同时全区245个500人以上的行政村也配备了专职副会长,协助秘书长开展工作。245人中有男性166人,女性79人,多为退居二线的原村两委班子成员或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他们一直以来就是村里计划生育的宣传员、带头人,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热心公益事业,拥护计划生育政策,尤其认可计划生育协会的宗旨和任务,认为计划生育协会是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好组织,非常乐意接受专职副会长这个职务。目前这些新当选的专职副会长已经在协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经费落实,改善协会工作条件

我区计生协会活动经费在计生局正常性经费中列支。局长表态:协会经费需要多少拨多少,且随时划拨。有了一把手的明朗态度,协会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去年区计生协积极参与非典防治工作,轰轰烈烈开展“5·29”活动,与计生局的经费支持分不开,仅“5·29”活动就花费5万多元,全年用于计生协会建设经费18万余元。乡、村级在同级行政经费中实报实销。

(二)学习朱缀绒,争先进创示范

1、广泛开展“远学朱缀绒,近学身边人”活动,

为了响应省委发出的关于向“一心为民的模范村党支部书记”朱缀绒学习的号召,区计生协于2003年5月9日转发了浙计生协〔2003〕11号《关于深入开展向朱缀绒同志学习、深化创建“一流协会”活动的意见》,在2002年广泛开展学习朱缀绒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号召乡、村两级协会深入开展向朱缀绒同志学习,并把此活动与争做“育龄群众贴心人”和“两为”活动结合起来,让每个会员都积极参与,让每个会员都积极参与,让一心为民的良好风气遍布城乡,并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典型。促进了计生协会建设和作用的发挥,推动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镇乡(街道)计生协利用召开理事会、每月一次例会,组织理事、计生服务员、村计生协会秘书长学习朱缀绒先进事迹,同时结合村级优质服务培训、会员活动组织会员、育龄妇女进行广泛学习。通过层层学习,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如:孝顺镇计生协联合镇农办举办了大型科技下乡活动,科技专家与12位协会会长、会员签约结成对子。东孝街道组织会员开展“我为协会添光彩,协会为你做好事”的一帮一活动,到敬老院帮助老人洗衣洗被、打扫卫生,并结成对子,以后定期上门服务。源东乡计生协考虑到非典时期大量水果销售受阻,及时与移动公司联手建立源东大白桃销售网站,使水果之乡的水果外销非但未因非典受阻,反而比往年更畅销,大白桃销售由往年局限于金华地区扩展到了广东、上海、辽宁、山东、福建等10多个省市,货源供不应求,果农也因能卖个好价钱心里乐融融,交口称赞计生协会好。多湖街道东山村协会理事应金堂,带领周边群众养殖广东山黄鸡,三年内带动3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源东乡邢村七十多岁的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邢子道老人,十年如一日,协同老伴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义务为村里修凿机耕路约5公里。还义务为村里清理水塘,并且个人出资修筑塘坝和排污沟,使污水塘变成了清水塘,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邢子道在两项工程中无私地投入近万元,村民把邢子道老人称赞为“身边的朱缀绒”。

2、开展评比先进、争创示范协会活动。

发挥宣传品的知识传播阵地作用,推进计生知识的普及,为推动协会工作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003年,我区开展了评先创优活动。在帮扶群众脱贫致富中,无私奉献的多湖街道养殖专业户应金堂被评为全国先进志愿者;曹宅镇计生协建立企业协会富有成效,被评为市级示范协会。这些典型为协会整体工作的推进树立了典范。同时,各镇乡(街道)也开展了自评活动,评选出了先进村(居)协会和示范协会。评选中坚持标准:有一个精干、高效、议事能力强的理事班子;有一个富有生气的会员活动阵地;有一个热心服务群众的志愿者队伍;有一个“少生快富”项目。

3、开展新家庭计划“少生快富”项目活动

2003年,我区各镇乡(街道)开展了源东大白桃基地项目等十个“少生快富”项目建设,帮扶一百多户脱贫,取得良好社会效应。同时70%以上村(居)也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项目,利用会员联系户制度实行一帮一、手把手的帮扶结对,使会员联系户制度得到了深化。协会通过建立和发展项目活动,组织、帮助会员群众学知识、学技术,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奔小康,在拓展协会服务领域的同时转变了群众的生育观念,为稳定我区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加强企业协会建设,参与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区“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集贸市场发展较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加强这些地方的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已显得十分必要。实践也证明了企业计生协会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种很好组织形式和工作载体。2003年我区将企业协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做了部署。

根据浙计生协〔2003〕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计划生育协会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区政府于10月24日下发了〔2003〕86号会议通知。10月30日,区首家企业计生协会试点单位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计划生育协会成立暨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全区各镇乡(街道)的协会专职副会长、秘书长、计生局领导及35家企业负责人都参加了会议。

这次成立大会是推进企业计生协会建设的序幕,全区各镇乡(街道)年内在各自辖区内确定一个企业进行试点,并顺利完成,2004年将在剩余的25家企业全面铺开。具体做法有:一是开展培训。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使员工对计生协会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在协会建设之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除计生协的性质、任务、工作方法、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知识外,扩展到致富技术、市场信息等。至2003年底已在企业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近2000余人。二是推行“零距离”宣传服务。镇乡(街道)服务站设立“三优”和生殖健康咨询点,企业设“会员之家”方便员工咨询。区、镇乡(街道)计生协还将法律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生殖健康知识的光盘、录像带、小折页、知识单、刊物等送到企业,由企业组织员工进行观看、学习。三是民主推荐会员、理事。在前期铺垫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民主原则层层推荐会员、理事,使会员理事真正具有群众性、代表性。四是落实协会制度建设。对会员的帮扶、学习、活动等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有些还写进章程,经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四)发挥协会网络优势,积极参与“非典”防治工作

去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牵动了全区协会会员的心。区计生协紧密配合局党组,层层发动,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工作,一手抓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到人口与计生工作要求不变、思想不松、力度不减、精力不散,努力把非典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根据区委、区政府和上级计生协要求,我们积极做好一切准备,迅速投入到防治非典的工作中去。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2003年4月22日成立了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担任组长,协会专职副会长担任副组长。接着又成立了非典防治应急小分队,由区协会理事指导站站长任队长;明确责任科室和信息联系员,做到定期向市计生委报告疫情和发送信息,即每逢4、7、10报非典疫情,每天报一则防治非典工作信息,每隔10天汇总上报一次。同时,实行局机关全体成员和指导站科以上工作人员轮流昼夜值班制,把责任落实到人。

2、调整部署,加强宣传

区计生协积极配合区计生局先后于2003年4月22日、4月28日、5月9日、5月13日四次召开了防治非典专题工作会议,传达上级协会和区委、区政府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布置非典防治工作任务和措施,并于4月29日制发了金东计生协〔2003〕2号《关于转发浙计生协<关于切实做好非典型肺炎预防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向乡、村两级协会作了全面部署和要求.

为配合卫生部门更好地做好农村非典防治工作,专门准备了有关防治非典的基本物资。一是制作宣传资料。如为农村地区制作、发放通俗易懂的非典防治墙报,向全区3万多名计生协会会员和志愿者、600多名计生宣传员发放一份《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和一封公开信,每个计生专干、协会秘书长、计生服务员配备一份《区计生局非典型肺炎防范与应急处置预案》等;二是投入防治医用物资。对计生指导站、各计生服务站有关防治非典的最基本医用物资、技术设备进行了一次清查,发现如温度计、防护服、防护眼罩存在严重缺货。因此,自购了温度计6000多支,发到区计生指导站和各镇乡(街道)计生服务站。区计生指导站还自制口罩100多只用于自身防护。同时向区非典防治办公室申请补助经费15万元,用于购买非典防治急需的物资及X光机等设备。

3、率先垂范,防范工作卓有成效

进村入户做工作是计生协会工作的强项。2003年4月29日,区计生局、协党组一班人深入到曹宅镇杜宅村与干部群众座谈,共商防非典的具体措施,还借此机会,宣传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与干部群众一道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并拨出2万元解决该村资金短缺问题。在区计生局、计生协的率先垂范下,全区有2万多名计生协会员骨干参与了农村非典防范工作,参与消毒面积达4300万平方米,排摸来金返金人员1680人,发放防非宣传资料15万多册,发给外地工作人员慰问信4400余封,利用农村集市开展非典防治、实用科技、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等知识咨询11次,发放资料7万多份。

4、发挥服务职能,危难中送温暖、献爱心

按照上级要求,利用计生协会员联系户制度这一协会组织优势,建立每日一报制度,各村如有来金返金人员,特别是从北京、广东、内蒙古等6个疫情严重地区来的人员要及时报告村协会,并监督其在到金的第一时间先到定点医院接受体检,把情况反馈给镇乡(街道)“非典”防治办。各镇乡、村(居)也正是严格按这一要求,发挥了爱心服务职能。如:江东镇雅湖村育龄青年胡玲莉将乘火车到广州打工,联系胡玲莉一家的村协会秘书长了解这一情况后,即动员胡父母与其一道赶往火车站,劝其暂缓外出,返回家里。多湖街道叶宅村将有两名人员从广州回乡,村协会班子成员从联系户会员处得知这一消息后,早早等候在车站,一等下车立即送他们到定点医院进行体检,在确定正常后,还要求他们在家14天医学隔离观察,每天两次由村卫生服务员上门测体温,报街道记录在案。同时,协会骨干在这场战斗中身先士卒,表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金东村民王国强于2003年5月11日从阿联酋途径新加坡和上海返金,为安全起见按规定需要对其隔离观察十四天,对此,王国强一家四口无法理解,不予配合。村协会会长金长江冒着随时有可能被传染的危险,近距离地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村计生协会理事日夜轮流值班,协会秘书长冯倩英每天到菜场为他们一家购买食物、生活用品,大家熬红了双眼,却毫无怨言,最终也感动了王国强一家。岭下镇的39名协会会员,入党积极分子,自愿为告急的浙江血库献血。江东镇横店村协会骨干杰英乳品厂厂长项坤炉亲自组织23名职工参加志愿者献血活动,为抗击“非典”献上一片爱心。9名村协会秘书长也自愿加入了献血队伍。

在这场抗击“非典”的伟大战役中,我区计生协会发挥了组织网络优势,广大理事、会员在危难中挺身而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和奉献精神实现了“我为协会尽责任、我为国策做贡献”的誓言,体现了新时期协会组织的巨大生命力和凝聚力,为协助当地党委、政府阻断疫情蔓延作出了贡献。

(五)应群众需求,有声有色开展“5·29”活动

根据市计生协“5·29”活动《通知》精神,确定2003年协会会员活动日以围绕在广大会员和群众,深入开展以预防艾滋病和非典型肺炎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

1、“5·29”活动早部署。4月下旬,区计生协就着手部署镇乡(街道)“5·29”活动,各镇乡(街道)于5月9日前把活动计划交到了区计生协,由区计生协对活动计划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再返还各镇乡(街道)进行完善后,由区计生协统一安排时间,协调市人民医院、区计生指导站医务宣教人员到各镇乡(街道)开展巡回妇女病普查,“防非”、“防艾”知识咨询等。

区计生协于2003年4月25日制发了金东计生协〔2003〕3号《关于组织计划生育图片展的通知》,各镇乡(街道)计生协按照文件精神认真收集有关图片,制作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帮扶计生贫困户脱贫致富、项目实施成果等34块图板,参与了“5·29”活动图板巡回展,丰富了活动内容。

2、开展互帮互助活动。通过计生协会网络,组织会员和群众开展互帮互助活动。随着源东乡白桃销售旺季的来临,“非典”成为白桃销售的大障碍,外面的人不敢进来,里面的人不敢出去。该乡的协会骨干组织白桃种植大户寻找白桃外销出路,把客户引进就地收购,还与移动公司联手开发销售网站,使源东水果远销10多个省市,保障了种植户的利益。澧浦镇、孝顺镇等10个镇乡(街道)计生协都不同程度地组织村级协会帮助敬老院、老年活动室打扫卫生、消毒。

3、优质服务,送方便下乡。由于“非典”疫情的出现,为避免人员密集,取消了往年一贯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区计生协要求各镇乡(街道)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农村集市分批多次组织小规模、形式多样的活动。各镇乡(街道)利用农村集市开展“非典”防治、实用科技、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等知识咨询11次,发放资料7万多份。同时发挥服务站优势,并联系区指导站医务人员,组织小规模的妇女病普查21次,有5300多人接受了检查,查出宫颈息肉患者24人,子宫肌瘤26人,小叶增生32人。

4、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在这次活动中,充分显示了理事牵头,部门联动带来的社会效应。2003年5月初,在区计生协着手调查各镇乡(街道)“5·29”活动计划的同时,联络了市防疫中心、区防疫中心、区教育局的计生协会理事,在各理事的全力支持下,上述部门的具体科室积极参与了活动。市防疫中心宣传科将“非典”防治、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的58块宣传展牌借给了各镇乡(街道)巡回展出11场,参观人次近8万人;区防疫中心宣传科帮助制作传染病防治传单5个品种,发放7万多张;区教育局制发金东教办〔2003〕8号《关于下发<区教文体局2003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的通知》,结合《青春健康》VCD教学碟片,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目前区各所高中、初中及乡镇中心小学都已购得《青春健康》VCD教学碟片一套,制定教学计划,并有计划地分班、分年级进行观看。同时,开展对在校学生人口国情教育,在高中开设人口理论课,初中开设人口理论讲座,小学五、六年级开设人口与青春期教育课,并开展适合中学生的人口与计生知识征文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人口资源后备力量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构筑基层协会服务舞台,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

根据浙计生协〔2001〕31号《转发<中国计生协关于基层计生协会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及金区委办〔2003〕3号《关于印发金华市区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区计生协积极参与村(居)级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试点和推广工作。

1、整建协会,充实理事班子。在半年明查暗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协会班子进行调整充实。通过调查摸底,把村里的产业带头人吸收进协会理事班子,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任会长、副会长,500人以上行政村配备专职副会长协助秘书长工作。

2、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小组。经调查摸底按行业、户籍地、亲缘关系建立计生协会小组,推选这些小群体中威信较高的人任组长,并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同时给予外来人口会员以当地同等的优惠待遇。

3、加强会员素质培训。结合其他组织,以学文化、树公德、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提倡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活跃群众精神生活。为尽快培养和增强会员实行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区计生协与计生局联手组织专题培训,提高协会会员对村民自治的思想认识,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核心内容,组织计生协理事、会员进行专题培训,并通过广播、倡议书、宣传手册、入户宣传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强化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和村民自治的主人意识、参与意识。

4、争取会员优惠待遇。在区委出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影响下,通过协调,出台了针对独生子女、两女户的优惠政策,其中“一免二优六减半”(一免:免收普通挂号费;二优:优先挂号、住院床位费优惠20%;六减半:心电图、B超、血、尿、便、X光透视检查费减半)适用于协会会员。由村集体出资,每年给全体会员一次全面体检的优惠政策在全区得到推广。另外,借助村民自治的东风,协会阵地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制度规范、活动场地、经费支持等得到落实。

5、建立计划生育保障金制度。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区计生协协助计生局出台了《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区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暂行办法》。各镇乡(街道)及部分行政村在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中都出台了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真正感受到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目前为止,已有297对放弃生育二胎的夫妇享受到了养老保险的政府补助。

6、落实会员联系户制度。在村民自治的推广中,通过调查摸底,把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户与行业领头人、致富能手结成对子,签订合同,实行帮扶,真正把会员联系户制度落到实处。

(七)、加强队伍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区计生协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抓好计生协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树立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思想,不断提高协会干部对协会工作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2003年9月25-30日,区计生协联合计生局对全区900多名乡级秘书长、村级秘书长、服务员、妇女主任分三期,每期二天,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政策法规、优质服务、计生统计、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等。这次培训工作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认为是夯实村级基础的有效举措,并亲临现场动员指导,这也是区建区以来规模最大的计生系统专题培训。同时,区计生协会工作人员还对乡村两级协会进行不定期下乡上门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一年来,我区计生协会围绕当的中心工作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协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平衡,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差距较大; 帮扶职能发挥不够,部分镇乡(街道)联系户制度未落到实处;围绕群众“三生”需要开展的活动不经常;部分协会对协会作用概念模糊,仍停留在“三查”和四项手术服务上,未拓展到生产、生活上来;协会项目工作发展不平衡等等。

二、2004年协会工作建议

2004年协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牢牢把握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个主要任务,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

(一)顺应形势发展,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

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概括的讲一是工作目标变了;二是工作对象变了;三是工作方法变了;四是工作机制变了。这四个变化对计划生育工作和协会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创新观念,改变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的旧观念,树立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改变单纯依赖行政管理的旧观念,树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多方面功能,实行综合治理的新观念;改变群众是计划生育工作“受控对象”的旧观念,树立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观念。通过观念的创新,促进协会工作思路、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同时,我们协会干部要深入基层,树立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结合实际,把许行贯会长提出的“会长抓、抓会长、一级抓一级”要求一以贯之加以落实;进一步激发广大理事、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活动质量,推动协会工作不断上新水平。

(二)抓好以整顿、健全基层协会组织为重点的组织建设

协会工作要开创新局面,关键在于基层基础,核心是队伍建设。首先,要抓住机遇,进一步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中央、省、市、区“两办”《通知》精神落到实处。一要把“两办”通知基本精神和要求向乡、村两级延伸,在去年配备乡、村两级专职副会长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好调整,发挥作用,做到人员、职责、报酬三落实,切实加强协会组织的队伍建设,重视专职人员专职使用的问题,确保人员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专职副会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协会工作上。二要继续抓好协会组织整建工作。针对兼任乡、村协会会长、副会长的党政领导每年都有一部分因工作调动,形成协会领导空缺的状况,要及时进行调整充实,随缺随补;针对当前还有一部分协会存在着“挂牌协会”、“名册会员”的现状,在继续深入开展“示范协会”创建工作,通过推选先进来带动整体工作的同时,继续抓好对作用发挥不够好或不起作用的协会的整建工作,重点放在组织、制度、机制和能力的建设上,使更多协会服务群众,活动经常,促进面上工作平衡。三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关键是要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群众利益作为协会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我们工作好坏的衡量标准。要继续广泛开展远学朱缀绒近学邢子道活动,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树立和学习身边的典型。四要抓好会费的收缴工作。进一步增强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各镇乡(街道)要抓好试点,这项工作将列入2004年度省市“示范协会”和先进单位的评选条件。

(三)强化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

要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紧紧围绕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健康的需要,大力开展服务活动。一是继续抓好新家庭计划“少生快富”项目。一方面要认真做好现有项目的调查评估,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管理、服务水平和项目的效益,把“少生快富”工程落实到家庭,惠及群众。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基层,搞好调研,探索路子。抓住区委、区政府对乡村整治的机遇,紧密结合本乡镇(街道)实际,大力培育和发展与劳动力经济、特色经济、增长点经济有关的项目(如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农业、来料加工业等等),切实帮助计划生育家庭增加收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 “三结合”。此外,还要发挥能人优势。群众中不乏各类人才,吸纳他们为会员,选举为理事,注重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作用,鼓励他们带头开发项目,焕发能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抓好宣传和服务的结合。充分利用人口学校、会员之家等阵地及发挥文艺宣传队的作用,进行计划生育国策、生殖保健知识、性病艾滋病防治、关爱女孩行动等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协助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推进。三是抓好宣传服务载体。与有关部门合作,认真部署并做好“5.29”协会活动日、“7.11”世界人口日、“9.25”公开信纪念日、“10.28”男性生殖健康日、国际家庭年中国宣传周等有关社会宣传活动。活动要有计划、有重点,力求活动热在基层、重心在基层,让更多的村(居)协会和会员在“两为”活动中参与并做出贡献。四是部门联动整合资源。建立协会牵头,政府有关部门、技术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的有序合作机制。如目前在各镇乡(街道)开展的家政服务培训、农机部门的技术培训等,协会都可积极参与组织。

(四)深化改革,不断创新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机制

新的一年,计生协会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改革,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力求在以下工作有所创新和突破。

一要在村(居)民自治中不断创立新机制。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民主管理有组织,要有一个有决策议事能力强的理事班子,有一名德高望重又热心计生的会长和专职副会长;二是制度上有规范,进一步实行由村两委、村服务员、计生协会会员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村民按照居位近、活动方便的原则,成立自治小组,建立会员联系户制度,共同发挥作用;三是行动上有参与,在决策、管理、监督三个环节中发挥作用。同时按照省计生协要求,积极开展“村两委负总责,协会具体抓”的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和宣传推广。

二要在民营企业计生协会建设工作中再上新台阶。各镇乡(街道)对企业计生协会组织的建设要在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的基础上,加快推广步伐。要求对100人以上的企业有60%建立协会,其中50%要达到浙计生协〔2003〕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计划生育协会建设的意见》中规定的“六有五到位”要求。对100人以下50人以上且职工比较稳定的企业要积极建立协会组织,并努力发挥作用。在年底将选出示范民企协会参加市级示范民企的评选。同时,已将民企协会建设工作列为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与评估的内容之一。成立企业计生协会主要目的在于开展活动,关键要在发挥作用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各地要围绕协助企业落实计生基本国策、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发挥生产为核心内容,开展好企业计生协会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流动人口集居地计生协会组织的建立,通过在企业和流动人口集居地建立协会组织,参与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协助并推选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

三要在协会自身工作机制方面有新突破。乡、村协会要建立相对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各镇乡(街道)要根据新形势下基层协会服务领域越来越宽,承担任务越来越重的情况,结合村民自治工作抓好试点,积极探索研究基层协会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

第3篇: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1-5月份共出生人数310人,其中违法生育12例,计划生育率为96.12%;目前怀孕393人,生孕合计703人,生孕合计占上年出生比例为72.77%;计划外怀孕73例,计划外怀孕率0.38%;采取各种避孕措施的人数2*65人,综合节育率为92.9%;知情选择的落实率为99.6%;外来育龄妇女48533人,其中已婚妇女24647人,查验率为90.99%,查环查孕率为59.99%。外出育龄妇女269人,其中已婚妇女255人,发证率为95.91%。违法生育12例,立案率为100%,金额兑现率为43.3%;半年来无行政侵权行为发生。

二、主要工作简要回顾

(一)领导重视,统一思想。

20*上半年,织里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在领导重视、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创新机制,狠抓责任措施落实。2月25日计生分管领导召集召开计生工作基础薄弱村计生指导员会议,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并明确了工作措施。3月初召开了镇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各村、社区书记、部门负责人、村、社区计生服务员、企业计生指导员参加的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分析2007年的人口计生工作,表彰奖励先进,层层签订新一年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4月份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创建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区的文件后,镇党委书记陈鑫堂在区政府下发创建文件上专门作了批示,要求镇党委政府班子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创建方案的有关具体要求,每季听取计划生育工作汇报,并对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指标执行情况作通报。成立了织里镇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工作领导小组。

(二)规范信息管理,夯实基层基础。

计划生育工作基层基础管理是关键,上半年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完善村、社区计划生育帐、册,和各类制度上墙及存档。深入基层摸清底子,分类管理,重点管理,排出重点对象,建立随访联系制度。每月与镇防疫结种、镇公安户籍进行核对。每季与市区各医院出生名单核对。认真校正计划生育网络信息库信息工作。正确率达100%。认真及时正确地做好每月育龄人群的信息变动输入,及时规范完成月报和季报上报工作。及时反馈各、村社区计划生育每月生孕合计和人口结果实施表。

(三)发挥协会作用,提升宣传服务品位。

健全计划生育协会网络组织,发挥协会作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计划生育协会组织是宣传计划生育系列知识、服务群众的最佳途经。在“5.29”全国计生协会会员活动日之际,织里镇、村、社区共开展各类活动6次,举办了大型的《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知识竞赛活动。印制了计划生育宣传品围裙2000条,《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知识竞赛宣传手册500份。发放宣传品1500份,接受宣传咨询服务人数2100多人,为*地震抗救灾捐款5万元;慰问独生子女贫困母亲16人并赠送慰问金。参加活动的有镇党委政府领导、镇工会、妇联、团委、科办和文化站的领导,各村、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小组长和社会爱心人士。

(四)网络队伍保障,制度完善。

20*上半年,是织里镇村、居两委换届之年,为确保村(居)计生工作正常有序开展,镇党委政府统一思想,确保村、居计划生育队伍的稳定,提高了计划生育指导员的政治地位。换届后46个行政村45人列入了村两委会班子人员,其中有5人列入村支部,40人列入村委会。加强村、社区主要领导和计生指导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在(织政〔2007〕17号文件已下发的基础上又作了《关于计划生育专项奖励制度的补充规定》,下发织政〔20*〕13号织里镇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百分考核办法;实行了计划生育专项奖励制度;为进一步规范管理计划生育工作,制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制度,为今年织里镇计生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层。

(五)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管理。

20*上半年,织里镇计划生育严格依法管理,提高计划生育执法水平,加大对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针对上半工半年12例违法生育对象征收社会抚养费,立案率100%,应征金额75.6万元,已征32.8万元,兑现率43.3%。严格依法管理,抓重点难点,上半年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遗留问题9例,已结案6例,征收社会抚养费26.07万元,行政拘留1例。加强违法怀孕补救措施落实制度,针对上半年18例违法怀孕工作难度较大的对象,通过镇计生办和村、社区干部苦口婆心,多次上门做引产动员工作,分别落实了补救措施。严格执行一孩办理身殖健康服务证,二孩生育审批制度,上半年一孩办证215本,二孩办证158本,持证怀孕生育率达95以上%。

(六)把握重点环节,强化流动人口管理。

流动计划生育人口管理与服务一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流动人口管理这个平台创建已有三年了,织里镇流动人口信息网络管理不断完善,健全网络管理服务体系。制定了20*年织里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施行方案(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理服务考核细则、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督查制度)查证、验证率达95%。签订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协议书,签订率95%。

(七)推进示范社区管理,创出新亮点。

年初下发了关于创建织里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示范社区的实施意见,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社区、示范社区活动,提出了创建目标和创建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双向管理和重点管理。创建好六个一”工程建设,完善社区管理,逐步分类达标。做到组织领导好,宣传政策好,制度建设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

(八)优质服务、知情选择有新的进展。

根据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标准要求,充分发挥镇计生服务站作用,四月份举办了各村、社区计划生育指导员参加的优质服务、避孕知识和药具管理培训班,全面掌握计划生育的科普知识。计生服务站印制了《计划生育便民维权联系卡》2万份发放到各村、社区育龄群众手中。为育龄群众提供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

(九)完善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实施后,织里镇现享受奖扶对象921人。每年3月份要办理奖扶对象调查摸底审核手续,下年享受备选对象调查摸底。20*年新增办理对象131人。2009年备选对象129人。把享受对象和备选对象认真规范地输入网络管理。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基层基础工作仍是重点。据去年专项治理行动清理获悉,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越来越突出,人户分离对象信息掌握滞后,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计划生育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及科普知识的知晓率偏低,违法生育现象时而发生。

2、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乃是难点。目前镇区的流动人口主要房屋出租、社区店面娱乐场所;企业单位用工人员;买户口的绿色户在人不在。这类人员的特点一是流动频繁、生育观念陈旧,也是违法生育的危险对象,他们中大多数来自农村,生育观念习惯于农村,在生育政策上误认为原农村生育政策,而且这一系列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难于解决,也许是长期困扰着织里镇计生工作的难点。

3、社会抚养费征收乃是难题。一是县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幅度与实际人均收入差距较大而导致经费兑现难;二是部门配合难而导致对那些富人收入取证难;三是对那些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对象就是申请法院执行,经费兑现率也达不到要求,造成一定的社会不良影响。

4、基层计生队伍总体素质有待于提高。部分基层计生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优质服务、独立工作的能力不强,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四、下半年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1、强化责任意识,实施督查制度。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生育工作督查制度要求,对村、社区的计划生育基础工作定时进行督查指导。计生办全体人员工作要求以计划生育制度汇编为指导,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意识,保持计生工作的高压态势,咬死工作目标,巩固有效成果,确保20*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完成。

2、狠抓基层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村、社区服务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水平。注重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根据村、社区指导员面向群众、做群众服务工作的特点,培训以违法生育典型案例分析、工作经验介绍等为主,指导他们针对违法生育情况如何处理,提高他们做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新情况新要求,培训以集中辅导、现场会等为主,指导他们如何规范管理服务工作,提高他们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规范基层计生统计,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关心爱护基层计生干部,落实好他们的相关待遇。

3、深入推进示范村、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以村(居)民自治示范村(社区)、婚育新风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巩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成果。加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重视与育龄群众的面对面教育,以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宣传为主,引导育龄群众树立新型生育文化理念。

第4篇: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2009年,××市计生协根据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省计生协的统一布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协会组织建设,继续推进生育关怀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协会评估认定工作,强化服务,开拓创新,计生协会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规范达标

今年以来,我市把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真正做到四个规范、一个注重:一是规范队伍建设。严把会员入会关,加入协会严格履行书面申请,注重会员的先进性、代表性,体现会员的严肃性。二是规范阵地建设。镇、村两级加大经费投入,严格按照中国计生协《关于加强计生协会会员之家建设意见》要求,规范镇、村会员之家。全市已有245个镇、村计生协会会员之家达到规范化要求。三是规范制度建设。全市各镇、街道计生协会都建有理事会联系会员小组长,会员小组长、会员联系群众制度,制定学习、会议、活动、评比奖励制度,同时认真落实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会职责。四是规范档案建设。形成“一证两册三表”规范化档案(会员证、村级计生协会活动手册、会员小组活动手册、入会申请表、会员名册表、会员缴纳会费情况表)。五是注重发挥会员小组作用。会员小组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活动,活动的重点是对本季度计生中心工作进行一次评估,并及时将评估结果交村计生员,最后交计生办,由计生办进行梳理、核实或整改。此项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计划生育“双评”活动有声有色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计生系统行风建设,5—7月份,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和“请居民和流动人口评计生”活动。 由于我市在“双评”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基层计生协会组织网络为载体,充分发挥协会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有力促进了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行风建设。10月17日,在全国人口计生行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我市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发挥协会作用,开展“双评”活动,大力加强人口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经验交流。

三、积极开展“关爱贫困母亲,共创和谐计生”主题活动 四、依托流动党员党支部,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协

8月中旬,我市计划生育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国计生协《关于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针对育龄群众流入北京较多且服务管理难以到位这一现状,依托驻京流动党员党支部这个工作平台,成立首个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即××驻北京

崔各庄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主要开展五项工作:一是积极主动宣传计生方针、政策和法规;二是协调、配合做好流入地计生部门服务管理工作;三是积极主动帮助流动人口排忧解难,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四是及时通报育龄妇女婚、孕、育等情况;五是加强与流入地计生部

门、计生协会联系,争取支持和帮助,及时解决困难,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五、扎实开展基层计生协会评估认定工作

根据皖计生协字20093号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市计生协制定了《××市基层计生协会评估认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基层计生协会评估认定标准》。基层计生协会评估认定工作从时间安排上分为开展试点、全面启动和查漏补缺三个阶段。

为认真做好基层协会评估认定工作,市计生协适时举办了由各镇、街道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计生办主任等参加的专题培训班,组织学习了中国计生协、省计生协和本市计生协评估认定工作实施方案、评估认定标准,并就开展基层计生协会评估认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确保评估认定工作有序、顺利开展,各镇、街道计生协分别确定3个工作基础好、活动开展扎实的村计生协进行评估认定工作试点,通过总结经验,召开现场会,全面铺开,整体推进。在评估认定工作中,按照协会评估认定标准严格把关,对其中一条达不到标准的村,一律不得通过评估认定。未通过评估认定的村级协会,按照“一证两册三表”和“有制度、有活动、有记录、有宣传品、有档案”要求,认真查缺补漏,完善整改。同时坚持做到评估认定标准明确,方法步骤具体,注重自查整改,务求实效,真正通过评估认定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协会工作规范化,达到组织强化、制度健全、活动经常、记录规范的要求。

六、巧借首届中国××文化节之东风宣传计生政策 本次文化节主会场设在××市政务新区,主会场对面是市人口计生委新办公大楼和计生服务中心。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抓住有利地形和大好时机,巧借此次首届中国××文化节之东风,大力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大楼上悬挂着“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公民生殖健康水平”、“维护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开放、文明、美丽新××”等宣传标语与“热烈庆祝首届中国××文化节隆重举行!”、“预祝首届中国××文化节圆满成功”条幅交相辉映,大厅内展出了《奋斗的历程

金色的事业——××市人口和计生工作巡礼》计生工作展板。一幅幅标语、一块块展板,吸引了大量过往的四海宾朋和市民驻足观看,使人口计生政策得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2012年我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部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新时期计生协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全面提升各级协会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扎实开展富有群众特色的活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任务:

一、认真做好基层计生协会评估验收和总结提高工作;

二、扎实开展“完善村民自治,打造阳光计生”试点工作;

三、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和双评活动。把生育关怀和双评活动作为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来抓,抓出成效。

四、加强镇村两级协会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拓展其工作能力

第5篇: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强力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

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讲话中指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坚持专门队伍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在推进人口资源环境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新时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之一是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要把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这一方针认真贯彻,落到实处,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计划生育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作用,积极协调参与,强力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逐步形成“两委负总责,村(居)民搞自治、协会当骨干、群众做主人”的村(居)民自治格局,为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笔者就此进行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计划生育协会在村(居)民自治中的优势

在工作实践中,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已建在最基层,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计划生育协会,在村(居)民自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组织优势。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已经建立了一个会长抓小组长,小组长抓会员,会员带动联系户的组织网络。协会小组(会员小组)处在村(居)民自治工作中的第一线,开展本组日常的计划生育工作,是育龄群众的活动中心,为村(居)民自治提供十分清楚的底数。县、乡(镇)、村(居)、组协会组织为村(居)民自治工作的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群体优势。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一般是村(居)人口总数的15%左右,会员多、联系广,会员生活在群众之中,与周围群众朝夕相处,对群众的思想和要求较了解,可以随时随地做工作,能为村(居)民自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职能优势。计划生育协会工作五大职能中,宣传、服务两大职能在村(居)民自治工作中表现得尤为重要,宣传、服务两大职能是村(居)民自治工作得以贯彻落实的剂。

(四)权威优势。根据会员结构的特点,会员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会员还有各方面能人、才人,在群众中有威望,能得到群众的信任、认同。

二、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协调参与作用,强力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

(一)提高认识,增强参与的自觉性

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是将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公共事务,纳入村(居)民自治轨道,由村(居)民代表及其代表组织(村居委会、计生协),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婚姻、生育、节育等行为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村民能够依法有效地处理本村(居)范围内的计划生育事务,直接行使计划生育民利的一项新机制,是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实践,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还权于民的本质,是落实依法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关系到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计划生育协会作为协助政府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组织,具有会员众多、人才济济、群众面广、网络覆盖面宽的优势,是推行村(居)民自治的有效载体。在基层全面实行村(居)民自治,为基层协会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依法积极自觉地主动协调、参与村(居)民自治,在参与过程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协调参与村(居)民自治的能力,认真履行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职能,做到事前参与当参谋,事中监督当骨干,事后评议上水平,推动农村、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充分显示计划生育协会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计划生育协会协调参与村(居)民自治应坚持的原则

1、党委(党支部)的领导原则。坚持党委(党支部)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县(乡镇、村居)的有机统一。党委(党支部)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计划生育协会必须在党委(党支部)的领导下参与村(居)民自治工作,特别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2、合法性原则。村(居)民自治组织要依法建章,以章定规,按规办事。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章程、村(居)规民约、村(居)委会与村(居)民签订的计划生育合同,会员小组长(育龄妇女小组长)与环情孕情服务对象签订的计划生育协议,其内容不得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计划生育政策相抵触;制定的程序上,必须由村(居)民大会、村(居)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计划生育协会依法按照章程、村(居)规民约、合同、协议积极参与村(居)民自治。

3、群众性原则。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村(居)民自治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依靠群众、发动群 众、组织群众,充分调动群众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让群众做计划生育的主人。计划生育协会要参与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的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落实民主监督职能,切实协助“两委”,做到决策讲民主、办事重民意。凡涉及计划生育等重要事务,协会都应参与意见,反映民声。同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敢为人先,奋力开拓,只要与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不相抵触,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能有效地调动群众积极性的自治形式、内容都可大胆尝试,大胆改进。

4、各负其责原则。县、乡镇计划生育协会要加强对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的指导,基层计划生育协会要认真协调参与村(居)民自治,并作好日常管理和服务。

5、稳步推进原则。各地要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6、注重实效原则。决不能搞形式主义,一定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

(三)计划生育协会协调参与村(居)民自治的形式和内容

1、参与形式。

(1)建立相关组织。要积极协助“两委”,主动参与村(居)民自治的相关组织。积极推荐协会中的积极分子参加村(居)委选举,同时,争取“两委”成员,村民组长参加协会领导集体,使计划生育协会更好地参与到村(居)各项活动的决策和管理之中。

(2)在村(居)民自治章程中明确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的地位和作用。村(居)民自治章程是村(居)民依法参与村(居)民自治的基本准则和制度。计划生育协会参与村(居)民自治,必须在村(居)民自治章程中确定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的地位和作用,保证计划生育协会参与村(居)民自治的合法性。

(3)参与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计生协《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暂行办法》,积极参与村(居)民自治章程、村(居)规民约的制定,在“章程”、“公约”中明确协会的任务和要求,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基层协会要制定各方面的工作制度,使基层协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各项制度要与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居)规民约相吻合。

(4)加强基层协会组织网络自身能力建设。要把基层协会组织网络建设成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重要实现渠道,建设成为宣传网、服务网、民意网,通过有组织地参与城乡以计划生育为主的各项工作,促进基层民主自治。

2、参与内容。

(1)参与经济发展,推进小康和谐社会建设。要组织会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农业适用技术、种养经营技术,积极发展生产、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要组织会员帮扶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积极开展救助贫困母亲活动,要组织和发动会员,在推进小康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2)参与人口计生工作,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一是参与有关计划生育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并监督落实;二是参与行政执法和行风监督,维护群众在计划生育中的合法权益;三是参与生育政策的落实,对干部和群众的婚育状况、节育情况、计生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参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优先优惠政策的实施,对扶助对象和帮扶对象进行审核、把关、落实;五是参与群众性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娱乐健身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服务;六是参与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八是参与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关注母亲活动,促进生育观念的彻底改变;九是参与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创建优质服务县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十是参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做到居住地人口与户籍地人口同管理、同服务;十一是参与以合同管理为重点的法制化管理,按照“制度健全、主题明确、双向对等、依法行政”的要求,做到“法制宣传落实、执法主体落实、双向约束落实、权利义务对等落实、执法监督落实”。

(3)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文明程度。参与“四在农家”、“双创”示范点创建活动,参与“五好家庭”、“新风户”评选,参与协调邻里纠纷,参与移风易俗和社会综合治理,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基本建设,参与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特别是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宣传,参与敬老爱幼和社会公德教育活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村(居)民自治示范达标县创建,加快城乡基层法制化进程。

三、加强基层协会建设,为在村(居)民自治中发挥更大更好作用提供能力保证

要使计划生育协会在村(居)民自治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使其有能力担负起有关法律、法规和村(居)民自治章程以及计划生育村(居)规民约赋予的重任。

(一)加强组织建设。

巩固“协会组织建设年”活动成果,按照“三个优化”的原则,大力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协会组织建设是整个协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1、选配一个好会长。协会会长一般由党政领导担任,也可由计划生育积极分子、科技致富能人担任。协会会长要努力做到:讲奉献、懂法规、会组织、会协调、会带头、会宣传、会服务、会管理。

2、选举产生一个议事能力强的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必须做到“三强”:一是议事能力强,能代表群众提建议,能帮助党委、政府、村(居)“两委”实施决策;二是责任心强,“理事理事”,必须“理事”,理事要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三是群众性强,理事会成员中,干部不能超过20%。

3、建设一支好的协会小组(会员小组)体系。协会小组(会员小组)人员构成要合理,在划分上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以村民组为单位建立协会小组,一个会员小组一般由10-15人组成,这样的规模,开个会在组长家里就能进行,切合基层实际。会员小组的构成可按三个方面进行划分:一是邻里型,即根据居住就近,活动方便的原则划分;二是亲戚型,即根据亲戚关系,划分会员小组;三是专业型,比如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可以划分一个会员小组或几个会员小组。会员小组长可通过直选的方式产生。在农村一般由女同志(育龄妇女小组长)担任。女同志担任会员小组长,有三个好处:一是女同志做计生工作方便,因为计生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女育龄群众;二是中年妇女比较稳定,外出打工的不多,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三是女同志心比较细,做计生服务工作扎实。会员小组至少一月开展一次活动,活动要做到六有,即有题目、有内容、有要求、有措施、有效果、有记录。

4、建设一支好的会员队伍。教育引导村(居)民,愿意当会员,愿意为村(居)计生工作和三个文明建设 做奉献。在吸收“五老会员”的同时,重视吸收有知识、有专长、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入会,不断提高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制度建设。

计划生育协会应根据村(居)民自治的要求,建立健全参与村(居)民自治、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制度。如列席社区、村民委员会有关计划生育的重要会议制度,介绍情况,参与决策。协会定期向社区、村民委员会反映群众意见要求的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协会与社区有关单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制度,互通信息,交流情况,协调关系,整合资源。再就是计生协会内部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工作制度,比如:会员大会制度、理事会议制度、分会长和小组长参加的工作会议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评比奖励制度、小组活动制度、会员活动日制度等等,以保证协会参与村(居)民自治工作健康地向前发展。

(三)强化教育培训。

对计生协会会长、秘书长、理事会成员、协会小组长、会员小组长、广大会员,认真进行教育培训,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一法三规一条例”和省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学习村(居)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村(居)规民约,学习协会的有关知识,开展入会为什么、入会干什么的大讨论,开展学章程做主人搞自治当先锋活动,不断提高广大会员参与村居民自治的能力。

(四)建立激励机制。

第6篇: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镇共有计生协会某个,其中企业协会个,外来建设者协会个,会员小组某个,会员联系户某户,会员总数达到某人。某个村级计生协会中,有某个村有会员之家,有会员小组学习室和会员联系户,全镇协会组织网络已基本形成,运行也逐步走上轨道。

二、主要工作

2006年,镇计生协以推进“村两委会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工作为载体,在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五大优势(即群众优势、人才优势、工作方法优势、网络健全优势和便于沟通优势),较好地转变了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促进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我”方针的落实,切实加强了群众的民主意识,在加大宣教力度、开展优质服务、强化自身建设、推进村民自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主要表现在:

(一)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进一步健全计生网络组织。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对计生协会工作的重视,将计生协会工作列入党政联席会议议事日程,进行专门的讨论研究并决策。切实加强计生协会组织建设:紧跟形势,及时调整了镇计生协会理事;并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做好村级计生协会换届工作,配齐配强新一届计生协会领导班子。

(二)规范基层管理,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为了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将工作重点下移到村,切实规范基层管理,协会以推广新机制试点工作为契机,按照民主议事,充分保障广大育龄群众的知情权、表决权等民利的要求,在全镇个村开展了“村两委会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扩面工作,我们集中时间、精力、财力,分类指导,具体落实,开好三个会,发展好计生协会会员,落实好联系户,填好一本证,收缴了一部分会费,研究制订《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并通过各村民委员会的表决后生效,成立好村级计划生育协会各类班子,建立健全协会各项工作制度和职责。根据市计生协要求,下发《村民自治工作评估表》,逐项对照落实,真正发挥协会的自治作用。发挥协会在“村民自治”工作中主力军作用,扩大协会知名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对村民自治开展较好的村,强化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发动协会会员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做好村级民主评议,增强广大群众的主人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村民自治管理水平的提高;对村民自治工作薄弱村,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宣传和指导。月底,省计生协会对我镇省级示范协会进行了回头看,作出了较高的评价。在新机制工作的推广中,我们逐步探索,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了一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协会工作队伍。

(三)强化优质服务,拓展项目建设。一是镇、村、企业各协会紧紧抓住服务这个中心、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积极开展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特别是在会员、育龄群众碰到难题时,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做好人、办好事,切实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如村级计生协会积极为育龄群众提供科技帮扶,引进科技项目,引导群众科技致富;企业计生协会不断为育龄群众提供技术比拼机会,增强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扩大项目面,抓好个重点特色协会项目,提高协会“自我服务”能力;拓展“青春健康”教育面,已与五所中小学共同开展青春健康教学;开创上路西生育文化特色、求家坎的科学帮扶基地等,延伸服务领域,以满足育龄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的需求。

(四)更新群众观念,切实抓好特色性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企业协会建设。集中时间和精力,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建民营企业计生协会和流动人口联合协会,如奔奔针织有限公司、喜得马领带有限公司、三源针织有限公司等,做到发展好会员,落实好阵地,制订好各项制度,职责上墙等工作;二是结合“生育文化特色村”、“村级示范服务室”的创建工作,镇计生协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建立“生育文化园地”,抓好上路西村的生育文化特色协会、上高村的流动人口特色协会等创建工作。三是积极开展特色活动。结合镇开展的“三学一创”活动,组织了卡拉ok歌咏比赛,全民健身运动,以及上街义务咨询等活动,切实丰富了育龄群众的生育文化生活;抓住“.”这一协会重要活动日,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组织企业计生协理事、会员代表、“五老”计生协代表等某余人,开展了协会会员系列活动,如参观三鼎文化体育室、协会活动室,开展知识答题和文艺汇演活动;积极开展计生下乡活动,月日和月日,镇计生协联合计生办到上路西村、甘一村开展了现场计生知识咨询、义诊等活动,并分发宣传资料某余份,为群众提供服务共某多人次,并指导、布置上路西村的生育文化角,有效提高了协会的自治功能,营造了良好的群众参与氛围。

(五)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自身素质。

切实把加强培训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今年年初镇计生协制订了学习培训计划,在甘三、尹家等村开展群众评议活动,充分发挥了村级干部和群众代表的民主参与意识,倾听了他们对镇计生协的意见和建议,博采众长,力求改进,切实提升镇计生协工作水平。同时,组织开展培训班,举办了三期会长、专职副会长、秘书长的培训班,并组织了个协会新机制推广村到上路西村实地取经。通过这些活动,切实提高了她们对协会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协会工作的信心,在实地参观后,增加了他们的感性认识,为她们下一步做好新机制的推广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6年,全镇各级协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些同志对协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认为协会组织一无权,二无钱,作用不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个别村级协会组织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活动开展不经常、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三是一些村级协会的人员活动经费等问题没有解决,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四、2007年工作要点

2007年我们计生协会工作,要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计生协的工作目标和安排,把协会的重点放在农村,重心放在基层,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努力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切实解决问题。

计生协是协助党委、政府动员广大群众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是党的群众路线和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新时期,转变群众生育观念,使计划生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计生协会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努力做到“有人干、有钱干、有事干”,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整建成果,更好地发挥计生协组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一是学习宣传好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大力宣传计生协会组织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通过会议和举办培训班或利用新闻媒体,坚持集中和经常宣传相结合,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消除误解,把工作落到实处;坚持“.”会员活动日制度;坚持社会舆论宣传与群众性宣传和服务相结合,协会宣传与“婚育新风进万家”、人口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宣传等相结合,做到生动活动,丰富多彩,规模大、效果好,以促进计生协会的建设和发展。二是抓典型的培养和推广,掀起学习先进的高潮。各级协会都要有典型,包括协会的组织整建、宣传活动、生殖健康、流动人口、村民自治、项目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典型,以点带面,真抓实干,坚持经常性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三)采取多种形式,把协会活动引向深入

一是以例会为突破口,把协会会员小组和会员联系户活动落到实处,使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和协会活动网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以培训为抓手,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户,特别是每季度组织对理事、会员小组长进行一次学习培训,每次培训要突出重点;村培训后,会员小组再组织会员学习,然后会员再到联系户进行宣传。三是开展帮扶活动,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推行计划生育“三结合”,为育龄群众做好事、办好事,搞好生育、生产、生活服务;组织协会中致富能手和生产骨干与计生贫困户结对子,努力争取或创造条件做到项目、资金、技术、信息、销路帮扶“五到位”,切实做到少生快富。四是继续实行“村两委会负总责,计生协会具体抓”的新机制推广工作,深入推进村民自治。要引导村级协会善于想大事、顾大局、抓关键、促稳定,把群众合理化意见及时反映给村级“两委”并协助解决或及时做好解释;同时,又通过会员带动群众,落实好“两委”决定的各种有利于群众的实事、好事。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好“两为”活动,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积极开展“我为协会尽责任,我为国策做贡献”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理事、会员为计划生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光荣感、使命感。

第7篇: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市计划生育示范乡创建工作,全面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在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中的作用,推进村级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计划生育,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不断完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方式,逐步建立“两委负总责,协会做骨干,关怀为核心,群众做主人”的协会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运行新机制,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群众民主自治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依法自治原则。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计划生育“一法三规”和《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

2、民主管理原则。组织群众开展计划生育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既参与计划生育管理,又反映群众诉求,提出意见或建议,维护村(居)民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讲求实效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做实做好生育关怀项目,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搞活服务形式,强化服务实效。

4、不断创新原则。计生协会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管理与服务,村(居)党支部、村(居)委员会所承担的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和任务不变,计划生育协会在村党支部和村(居)委会的领导下,承办计划生育日常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三、工作目标

20__年完善村级协会组织网络,加强硬件建设,充分发挥协会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完善提升__社区居民自治工作,开展东沟社区居民自治工作,健全麻池、土桥、韩河、曹家沟四村计生协会组织,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在协会参与村民自治上实现新突破。

20__年在巩固提升__、东沟居民自治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土桥、韩河、曹家沟三村村民自治工作,夯实麻池社区居民自治的工作基础。

20__年全乡实现协会参与村民自治,为全县协会参与居民自治工作树立典型,总结经验。

四、工作任务和要求

1、健全组织网络,完成计生工作任务。各村(居)计划生育协会要按照《甘肃省村级(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健全完善村(居)协会组织,明确“两委”和村(居)民代表大会等有关组织的计划生育职责,科学制订《村民自治实施方案》、《村民自治章程》和《计划生育承诺书》等,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计划生育村(居)务公开制度、协会理事会会议制度、会员小组学习培训等制度,村级设立协会办公室和会员之家,各社设立协会中心户,积极参与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2、开展生育关怀,落实优先优惠政策。各村(居)计生协会要依托乡上成立的“子女成才、养老、扶贫济困、产业发展”四项120万元的生育关怀公益基金,结合各自实际,筹集资金,设立生育关怀基金,深入开展生育关怀活动。在确保各项优先优惠、奖励扶助全面落实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__乡计划生育优先优惠制度》(政府发[20__]129号)文件精神,做好群众优惠政策落实对象的申报、审核、发放及档案管理等工作。积极宣传有关优惠政策或项目,让广大群众充分知晓;根据提出的申请,组织部分有代表性的群众进行资格评议,及时公示评议、审议结果。

3、创新活动载体,广泛深入开展活动。依托协会活动阵地,以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特困救助、“生育关怀行动”和项目工作为载体,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协会的宗旨、任务,扩大协会的影响,在广大会员中形成“四带四帮”、“三建三包”、“双脱双促(“四带四帮”即带头科技致富,帮助发展生产;带头扶贫济困,帮谋群众利益;带头文明行事,帮建文明新风;带头美化环境,整治村容村貌。“三建三包”即,建生产小组,包技术培训,提供致富信息;建生育服务小组,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关注群众生殖健康;建生活小组,包文明创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双脱双促”即,计生贫困家庭脱贫促致富、子女脱盲促成才)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会员在引导群众致富中看位置,在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中看作用。

4、 创新工作思路,搭建争先创优平台。要按照“组织建设好、活动开展好、制度坚持好、工作效果好”的“四好”要求,积极开展“群众自治模范村、先进村、合格村”争创活动。要坚持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循序渐进、扩面提质的方法,积极探索“ 党政领导、协会运作、部门联动、社会捐助、群众受益、经费保障”的协会参与村民自治工作的新思路、新作法。把村级“两委”的注意力引导到带领群众少生快富建设新农村上来,把群众的注意力提高到积极参与村级民主自治建设、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上来,提高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热情和满意度。

5、发挥协会作业,提高村(居)民自治能力。充分发挥协会参谋、带头、宣传、监督、交流的职能作用,一是组织起草《自治章程》,明确规范干部和群众的职责、权利、义务,逐步使村民自治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二是制订双向《承诺书》,明确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建立“会员联系户”制度,发挥理事和会员“管自己、教子女、帮亲属、带四邻”的示范优势,带头实行计划生育、遵纪守法和建设和睦家庭,引导群众充分行使知情权与监督权,提升计生协会的工作能力。三是各村(居)协会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参政理事、产业发展、民事调解、致富信息、文体活动、宣传教育、治安保卫等活动小组,丰富活动载体,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三生”服务,增强协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四是利用“5.29”会员活动日、世界人口日、男性健康日等节庆机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认真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以及新农村文明风尚的宣传,积极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主动了解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需求。五是协会广泛参与村(居)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代表村民监督村民委员会和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反映群众呼声,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公开计划生育事务、应答群众计划生育投诉和质询、民主评议村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追究决策责任。确保民主管理做到“六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程序规范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建章立制到位、组织学习到位、开展活动到位)。

五、实施步骤:

宣传动员阶段(20__年12月15日---20__年1月31日)。各村(居)要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和协会会员大会,反复学习有关文件,充分认识计划生育协会参与村民自治的目的和意义。要运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和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同时要做好村干部、村(居)计生协会骨干的培训工作。

组织实施阶段(2月1日---7月31日)。各村(居)要修订完善村级《自治章程》、《村(居)规民约》和《承诺书》,由村(居)协会承办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协会骨干作用,完成上级人口计生部门和村“两委”交办的各项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广泛开展生育关怀系列活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管理和服务,会员带动群众,增强自身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提高群众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总结验收阶段(8月1日---31日)。乡计生协会组织人员

对各村协会参与村民自治工作进行自查验收,验收结束后,

报请县人口局、县计生协审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要充分认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重视协会参与村民自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乡上将成立由协会会长任组长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计生协会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各村(居)“两委”也要成立相应组织,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计生协会参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的实施,结合实际搞好民主自治。

(二)加大工作投入。各村、各单位要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障,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确定专门工作人员,谋划工作、落实工作。各包村计划生育干部要切实负起指导、落实的责任,自始至终,一抓到底;各村(社区)要在政策宣传、知识培训及设施配套方面给予资金支持,确保创建工作的正常运转。

第8篇: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指标”的评估主要可采用数值对比方法,难点在于约束性指标的评估。约束性指标包括可均分性指标和不可均分性指标,即有的指标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这些指标均分后通过数据对比直接测度。许多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受自然规律影响,工作成效难以逐年体现。为此,一方面,应注重科学合理确定指标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应放到较长周期考察。还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国家已对每年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确定,可对照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科技创新工程等探索性、试验性、风险大等项目进程往往具有时间不对称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况,对其评估应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标进行处理。

第9篇:文体协会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指标”的评估主要可采用数值对比方法,难点在于约束性指标的评估。约束性指标包括可均分性指标和不可均分性指标,即有的指标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这些指标均分后通过数据对比直接测度。许多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受自然规律影响,工作成效难以逐年体现。为此,一方面,应注重科学合理确定指标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应放到较长周期考察。还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国家已对每年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确定,可对照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科技创新工程等探索性、试验性、风险大等项目进程往往具有时间不对称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况,对其评估应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标进行处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