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造林技术论文范文

造林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造林技术论文

第1篇:造林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阐述了山苍子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播种、扦插、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同时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抚育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山苍子的造林技术,对山苍子的产业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山苍子约有250余种,中国约有46种,为我国主要的林副特产之一。目前我国部分省区已进行人工营造山苍子林,以福建、湖南和四川等省营造面积最大。山苍子果实提取的山苍子油是一种天然混合型香料。主要成分是柠檬醛,含量占66%左右,其余为甲基庚烯酮、双戊烯、芳樟醇等。利用山苍子油生产高纯度紫罗兰酮、柠檬醛、二乙缩醛、鸢尾酮系列,在医药、食品、饮料、日用化学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医学化工的发展,市场对山苍子油的需求日益加大,开发利用山苍子资源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1生物学特性

山苍子(Litseacubebapers)别名山鸡椒、木姜子,樟科木姜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m左右,最高可达10m。树皮幼时黄绿色,光滑,老时变褐灰色,都有白色斑点。小枝细瘦,绿色、单叶互生,有香气,纸质光滑。长圆形或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11月着生花蕾,翌年2~3月开花,花先于叶;花序生在短枝上,腋生,伞形,具细总梗,有花4~6朵,花小,黄色。核果有短柄,近球形,3~5颗簇生,7~8月成熟,成熟时由青绿色变深红色或黑色。

2繁殖技术

2.1播种繁殖

山苍子种子于8月底成熟后进行采种。在播种繁殖时,种子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发芽率有较大的影响,未经任何处理的种子由于其果皮、果肉均还存在,抑制了种子的发芽,其发芽率仅为17%,因山苍子油主要存在于果皮、果肉中,林农常采用这种种子繁殖,致使发芽率很低。一般情况下,对山苍子种子繁殖必须按常规方法(去除果皮、果肉,用流水冲洗)进行处理,然后圃地育苗。即使按常规方法处理种子,其发芽率还不是很高,仅为51%,其主要原因是抑制山苍子种子发芽的抑制物质未完全清除;通过试验[1],利用草木灰揉搓种子,用H2O2浸种,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提高其发芽率,其发芽率可高达71%,即提高20%。这说明去除山苍子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是提高种子发芽率的关键。

2.2扦插繁殖

通过试验[2],山苍子扦插育苗插条的采集部位与其成活率有很大的关系。从根颈部位采集萌条作为扦插材料比树冠南、北部采集嫩枝扦插生根成活率要高的多,分别可提高32%和34%不等。而从树冠南、北部采枝扦插其生根成活率也有差别,但它们相差不大,仅为2%;同时采用生根粉(30mg/kg)对扦插材料进行处理均能提高其生根成活率,相比之下,这种处理对树冠上的嫩枝扦插影响比对根颈部位萌条的扦插影响要大的多。树冠上的嫩枝扦插生根率可提高15.7%~17.0%,而根颈部的萌条仅提高了1.7%。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山苍子扦插繁殖,可以采用其根颈部位的萌条作为其扦插材料来进行繁殖,其生根成活率可达70%。如因扦插繁殖材料来源有限,也可采用树冠上的嫩枝给予适当技术处理来繁殖,其生根成活率可在51.7%~55.0%。

2.3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由于山苍子多野生,人工栽培极少,传统栽培主要是种子繁殖,而种子发芽率低,且极易丧失发芽力,因此常导致育苗失败。通过离体组织培养可以快速获得整齐一致的苗木用于生产。以成年植株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接种于MS+BA210mg/L+IBA15mg/L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中,10d时侧芽萌动,15d后侧芽打开,同时外植体切口处有白色愈伤组织,并逐渐转绿长出丛生芽。通过试验,其生根率高达86.17%,生根整齐,根质量较好。另外,种苗组培快繁技术可直接控制雌雄异株比例,节约投资,是山苍子苗木繁殖发展的方向。

3造林技术

3.1造林地选择

丘陵和山区选择阳坡中下部微酸性土壤作为造林地。低丘岗地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中等、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作为造林地。低产荒芜茶园内也可种植山苍子。

3.2造林时间

容器苗为5~7月;裸根苗、扦插苗为12月至翌年2月。

3.3抚育技术

山苍子造林株行距2m×2m,栽2505株/hm2。松土抚育施肥每年2次,5月下旬进行1次,施用尿素100g/株;11月下旬进行1次,施用复合肥200g/株。修剪每年1次,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疏伐雄株在开花期后进行,雌雄比为7∶3左右,形成“品”字形,使雄株均匀分布。

4参考文献

第2篇:造林技术论文范文

造林方法就是森林树种的具体采用形式,一般来说,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3种常见的方法,即播种造林、植苗造林以及分殖造林,这3种方法各有各自的优势特点,在具体的选择上要以实际情况为准。

1.1播种造林方法分析

播种造林是一种把树种种子直接播撒到地面的造林方法。因为是直接播种,所以对造林地区的土质条件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出苗后不需要再进行后期的移栽。它的播种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分为撒播和条播两种。前者是把树种种子均匀的播散在地面上,不需要过多的表面覆盖,种子在暴露的环境下进行生长发芽,具体的撒播形式又可以分为人工撒播和机械撒播两种,它的优势就是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量,种植效率较高,成本投入少。后者条播式的种植方法就是在造林地区的整个地面,按照一定的行间距进行单行或多行的播种,播种的行可以是连续式的也可以是间断式的,种子播撒后予以土壤掩埋,比较适合于机械化,人工操作相对来说较为繁琐,对种子的储备量较大。

1.2植苗造林方法分析

这种造林方法也可以称之为植株造林,主要造林材料就是苗木,把苗木进行裁植。植苗造林在我国的应用较为广泛,受到的地形、土壤等的限制较小,而且所需要的苗木一般都具有较为完整的根系以及发育良好的地上部分,栽植的成活率较高,适应性也很强。具体的裁植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是穴植法,穴的深度必须要大于苗木的实际根长度,宽度大于根幅。首先,对于裁植的深度来说,深度大小一般要高出苗木根茎位置原土印的3~6cm,如果深度不够就会使苗木的根系直接,容易造成水分的缺失,深度过深的话会造成外界空气的难以进入,不利于后期生长,因此,要对深度有合理的把握;其次,从裁植的技术来看,树穴的尺寸大小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进行确定,安放树苗要居中,保持苗根向下,然后进行踏实再把树穴进行填满后再进行踏实,完成之后在表面铺设一层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水分的稳定。

2混交林造林技术分析

2.1具体的混交类型分析

(1)对于混交林的树种来说,是可以划分为多个类型的树种的,划分的依据是根据树种,在混交林中的数量以及所发挥的作用来决定的,一般是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以及灌木树种。主要树种是现代造林中常用的对象,它的一大优势就是所具有的经济性非常高,而且除了经济性之外,另一特点就是防护性也很强,是现代人工造林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往往在同一个森林内,主要树种一般是一个,但是有时也会是2~3个,这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有关,特别是对南方地区来说,更是如此。伴生树种是依附于主要树种而生的一种乔木树林,它在总的森林构成中并不具备优势,具有为主要树种提供生长条件的作用,生长速度也很慢。对于灌木树种来说,其适合主要树种生长在一起的树种,所发挥的所用就是稳定土壤、抑制杂草生长,给主要树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并起到配合协调的功能。

(2)混交林树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具体的搭配类型也是不固定的,是根据实际生长环境来确定的。其搭配从大体上来理解就是把3种树种(主要树种、伴生树种、灌木树种)在人工协调的作用下进行有针对性、计划性的组合,较为常见的搭配组合类型有3种,即乔木混交类型、主伴混交类型以及乔灌木混交类型。针对于乔木混交类型来说,它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壤肥力,提供丰富的木材类型,构成独特的景观;主伴混交类型就是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的混合种植,它一般是构成多层林冠,上层是主要树种,下层是伴生树种,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防护性能,稳定性较强,可以大量的应用于立地条件适合的地区,像本地区就可以积极采用;而对于乔灌木混交类型来说,它是主要树种与灌木结合的类型,两者结合可以有很好的稳定性,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和主伴混交类型的应用环境相反,它的应用大多是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

2.2具体的混交方法分析

由于各个树种的差异化较大,并且在森林造林中的应用都有独特的优势所在,因此,在具体的混交方法选择上也要有一定的规划,确保科学合理,常见的混交方法有以下几种。

(1)星状式混交。它是把一个树种的播种以点状的形式散生与其他类型的树种之中,进行穿插模式的混交,一般常见的是杨树在刺槐林中的种植以及马桑林中柏木的混交。

(2)株间式混交。这种混交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上较为繁琐,需要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一般的适用范围是在乔灌木混交类型当中,从混交形式来看,也可以称之为行内隔株式混交法,由于操作较为繁琐,因此具体的应用范围并不是很广。

(3)行间式混交。这种方式从字面来看就是在造林工程中进行每行每列的穿插种植,其造林施工不需要太多的投入,施工操作较为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适用性,较为常用,主要的应用还是乔灌木混交或者是主伴树种混交的类型中。

(4)带状式混交。其种植特点较为独特,是一个树种连续的种植在3行以上行程一条“带”状,然后与另一种的树种“带”形成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

(5)块状式混交。它是把一个树种裁成多个小片,然后与另一树种裁成的小片进行轮番配置的一种混交方法,相对于其他的造林方法来说,它的施工操作并不是很复杂,较为容易掌握,在进行施工造林的过程中要注意块的面积把握,尽可能的稍微大一些。

3结语

第3篇:造林技术论文范文

1.1林木深根苗的快速培育

1.1.1育苗容器

林木深根苗的育苗容器选用能反复利用的PVC管筒状育苗容器(以下简称PVC导根筒)或一次性利用的塑料蜂窝状育苗容器(塑料导根袋)。PVC导根筒采用内径8~10cm、壁厚5~8mm、长度60~100cm的PVC管,沿纵向将其切割成大小相等的两半圆筒,通过两根2cm宽的自粘带将两半圆筒组装在一起而成。塑料导根袋采用山西省林科院生产的蜂窝状育苗容器,每板蜂窝状育苗容器有约250个长筒状单个容器黏合而成,单个容器的规格为(8~10)cm(口径)×(60~80)cm(高度)。

1.1.2育苗场地

为了降低苗木运输成本,林木深根苗的培育应选择距预定造林地较近的苗圃进行。育苗场地应选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排灌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在苗圃按南北方向挖深80cm、宽80~100cm的土槽,土槽底部要平整,其长度和数量可根据育苗数量而定,一般1m长土槽约可培育林木深根苗100株左右,另外,为便于操作和管理,每两排土槽间应留宽50cm以上的过道。

1.1.3育苗基质

选用的育苗基质应就地取材,具有良好的土壤理化性质,质地较轻、通透性较好并具有一定的粘性,pH值适中为7.0~7.5。其体积比如下:过筛大田原土60%+河沙10%+草炭土10%+珍珠岩10%+蛭石10%。其中,草炭土、珍珠岩、蛭石等轻基质亦可以采用腐熟玉米秸秆或腐熟杨树叶等替代以降低育苗成本。另外,配制基质时每立方米应加入过磷酸钙3kg和颗粒型保水剂0.5kg,对用于塑料导根袋的育苗基质,每立方米土壤还需要加入土壤凝结剂1kg以防止起苗时土团散落。基质要充分混匀后再进行填充。

1.1.4基质填充

对于PVC导根筒,填充基质前要在导根筒底部罩一层纱网以避免基质滑落,填充完毕后将PVC导根筒置于挖好的育苗土槽内,导根筒之间要摆放紧密以避免倒伏。而对于塑料导根袋,首先在挖好的土槽内将蜂窝状育苗容器完全展开,然后将配制好的育苗基质填充到每个单独容器中。填充完成后,在育苗容器与土槽壁之间的空隙处平放成捆的玉米秸秆,厚度不低于20cm,最后在玉米秸秆上用土将育苗容器四周填实。完成以上操作后,向土槽灌足水待用。

1.1.5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要根据立地条件、造林目的和树种特性进行,切实做到适地适树。选择的树种要具有抗旱、抗寒、抗风沙,根系发达并具有深根性,且寿命较长。在河北省原生风成沙地和河成沙地,推荐选择的树种种类有樟子松、白榆、沙棘、油松、侧柏、柠条、枸杞等。

1.1.6苗木培育

采用在PVC导根筒或塑料导根袋中直接播种或移栽小苗的方法进行。对于生长较快的阔叶树种(如白榆等)可采用直接播种的方法,播种前种子应进行消毒,为了达到当年播种当年出圃的目标,播种应适时早播。而对于生长较慢的针叶树种(如樟子松等)则采用移栽1~2a生小苗的方法,用于移栽的小苗可以是容器杯苗也可以是大田裸根苗。为了保证当年出圃,移栽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上旬进行,移栽时要对小苗根系进行适度修剪,以保证幼苗根系能直接向下生长而不窝根。

1.1.7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养分管理以及病虫杂草防除等。水分管理应及时,避免苗木受到水分胁迫,另外,为了促进根系的尽快向下生长,浇水采用土槽灌水、使导根筒(袋)自下而上吸水的方法,并随着苗木根系的伸长,逐渐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养分管理本着少施勤施的原则,肥种以磷肥为主、辅以少量氮肥,随浇水一同施入即可。另外,育苗过程中注重苗木病虫及杂草的防治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除。

1.1.8苗木出圃

苗木垂直根系长度是衡量深根苗合格与否的最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根系较发达、垂直根系长度超过导根筒(袋)高度、地上部生长健壮的苗木均视为合格深根苗。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苗木培育,一般播种或移栽3~4个月后,垂直根系均能长到60cm以上,达到合格深根苗的标准。另外,出圃前应浇透水,起苗时特别是塑料导根袋的深根苗要轻拿轻放,以避免根系土团散落。

1.2林木长茎苗的快速培育

适合沙地进行超深栽造林的长茎苗有白榆、杨树、国槐等树种,其1~2a生苗木主干较长且直,无轮枝或丛生枝,主干具有较强的耐埋能力和发根能力。苗木培育可根据树种特性,采用播种、扦插等方法,具体可参考相关树种的常规育苗方法。适时进行水分管理,施肥以N肥为主辅以少量磷肥,做到少施勤施以促进苗木高生长。与此同时,密切留意苗圃地的杂草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除。苗木生长1~2a后,当其胸径达到1.5cm、苗高2.5m以上时即可出圃。选择干型较直、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较完整的苗木待用。苗木应尽可能随起随栽,不能马上栽植或需长途运输的,起苗后苗木根系应蘸泥浆或蘸保水剂。

2超深栽造林技术

2.1造林地选择

采用沙地林木超深栽造林,可选择在原生风成沙地和河成沙地的半固定和固定沙地进行,沙层厚度应达到60cm以上,沙层内无大块碎石。

2.2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前要做好造林规划设计,规划设计要在对造林地的土壤、水文、气候等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另外,为了尽可能地缩短起苗后的搁置时间,要合理计划起苗时间、运输、挖穴、栽植等造林中的各个环节。为了今后便于管理等,还要考虑树种配置、栽植密度、造林模式等。

2.3造林时间

林木深根苗的造林,在保证根系土团完整的前提下,从3月底至11月底均可进行,其中针叶树在雨季(7月初至8月底)造林较为适宜,而阔叶树在春季或秋季造林较为适宜。而对于林木长茎苗的造林应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2.4造林密度

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特性、造林目的、作业方式和中间利用经济价值的不同来确定。运用《主要造林树种密度表》,根据不同情况,在规定范围内分别选定适宜的造林密度。乔木树种一般为1650~3300株/hm2,灌木树种一般为1650~4950株/hm2。

2.5造林模式

种植点配置有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3种。风成沙地造林应采用三角形或长方形配置,而河成沙地宜采用三角形配置。提倡根据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和造林目的进行混交造林,确定合理的混交类型、混交方式和造林密度。2.6造林方法林木深根苗和林木长茎苗均采用穴植法进行造林。造林时宜用机械打坑机或人工土壤挖掘器(土钻)挖穴。对于林木长茎苗,栽植穴的直径应大于20cm,深度大于60cm,具体深度根据造林沙地土壤水分状态而定,以根系能探到墒为准。另外,栽植前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以及进行蘸泥浆或保水剂处理,能大大提高其造林成活率。而对于林木深根苗,栽植穴的直径应大于导根筒(袋)直径4~5cm,其深度较导根筒(袋)的长度深2~3cm,在注意不弄散土团的前提下除去不可分解的育苗容器,将带有根系的土团插入到栽植穴中。填土时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层层踏实,避免根系土团和栽植穴壁之间残留空隙而影响成活。采用上述方法在沙地进行造林,栽植时一般无需浇水。

3栽后管护技术

第4篇:造林技术论文范文

由于北部特点,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比较合适的治理方式。在治理林木时发现当地存在一些问题。

1.1绿化面积在减少在北部风沙区灌木比较多,它可以维护土质,可是北部地区没有结合当地的特点种植树木,没有按照相关要求种植树木的密度,影响树木之间的生长,时间一长,很多树木植被慢慢出现枯萎的情况,治沙的作用也在下降,不能有效的治理当地的风沙问题。

1.2林业发展受到限制当地种植的主要是耐旱的植物,对树木加工可以为当地企业创造效益。当地树木加工企业在发展中年产量比较低,经营不合理使得很多企业慢慢倒闭。1.3环境问题影响当地发展北部地区种植面积比较小,很多地区出现荒漠化,导致当地林木景观非常匮乏,要重视树木的养护,避免出现树木死亡的情况。环境和经济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导致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在开发当地林木资源时,发现当地树木呈现下降趋。在当地新建生态项目,没有重视当地环境保护,也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北部在治理风沙问题时没有结合环境情况种植树木,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的种植方法,导致很多植被出现死亡。

2植松治沙造林技术

2.1沙丘的治理沙丘治理时采用植松治沙造林技术,在沙丘区域种植比较合适的植物,例如松树。在种植时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保护松树生长。第一,分析沙丘的特点,然后在沙丘比较稳定时种植,这样可以固定沙丘,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在种植其他植物。观察流动沙丘的特点,在合适的位置种植柳条,在沙丘侧面选择其他植物种植,先注意树木的生长情况,生长比较好以后在种植松树。第二,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种植松树,这种地势的沙丘比较稳定,可以根据风的方向种植带状的柳树,土质得到改善后种植油松。第三,在风较大的地方,树木比较容易受到风的侵蚀,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位置种植树木,抵抗风蚀。种植树木时需要控制植物之间的距离,保证植物能够顺利生长。

2.2稳定沙丘植松沙丘比较稳定时,植物生长比较好,其他树木会影响松树的生长。在种植松树时需要对土地进行整改,改善土壤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固沙的作用。可以在降雨季节种植松树,降雨后土壤比较容易整改,还可以清除杂草等,土壤中含有充足的水分,利于树木的生长。

2.3植松治沙造林技术的种植方法

1)垂直造林。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非常常见,它挖种植坑时保留一定的深度,严格控制种植坑周围的大小和深度,这样可以保证植松的质量。后面挖坑的土填充到前面的坑中,可以提高种植的速度。

2)控制植物之间的种植距离。预留的空间不足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有些植物生长比较快,会阳光和水分,导致有些植物生长比较慢。在种植树木时可以采用设备,这样可以提高种植的效率,利用设备整改土壤,对种植的树木进行压实,这样可以保护树木的生长。而且机械的方式可以扩大种植的面积,改善当地绿化面积比较小的情况。这种方式不受季节的限制,可以在不同的季节种植,在种植时需要注意挖坑的深度,控制树木的密度。树木的密度和闭郁度存在一定的关系,要注意树木之间的距离,树木的距离可以合理控制,可以在树木之间建立隔草帯,它可以削弱风沙的作用。

2.4对树木的管理对种植的树木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减少树木的死亡率。树木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生长比较慢或者出现枯萎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树木。

3植松治沙造林技术在治理北部风沙起到的作用和效益

在北部风沙地区环境受到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改善当地的环境,可以采用植松治沙造林技术,根据当地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提高树木的存活情况,增加绿化范围,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树木的存活率比较高,可以种植的树木也会比较多,推动林业的发展。树木加工企业也可以大力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种植的树木比较多,对改善土质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发展农业。采用这种技术也可以改善环境,保证当地的生态效益。每年农田受到风沙的影响比较大,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农作物减产。采用造林技术,可以改善农作物的产量,为居民创造收益。北部地区每年花费比较多的费用治理土地和风沙问题,采用植松治沙造林技术可以改善植被情况,扩大林业的种植面积,带动林业和农业的发展,为居民创造经济效益。风沙问题会导致北部地区绿化面积慢慢减少,甚至可能会发展成为荒漠化。增大种植范围,可以改善绿化,也可以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生活环境。

4结语

第5篇:造林技术论文范文

首先,造林整地的第一个步骤是对目标土地进行清理,清理的目的是对土地表层以及地表下不算深的泥土进行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清理。由于土壤成分的复杂性,具体的清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一般肉眼可见的杂物等可以使用机器清除或者人工清除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清除完毕后需要对整块土地进行铺平等工作,如果土地里的杂物实在太多难以清理或者在机器或者人工清除后,可以用原始的火烧法进行彻底的清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使用化学试剂清理的办法来消除土壤中的害虫,确保苗木在土地上健康成长。其次,对于整地的具体办法一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林地是在平地上,一般使用犁沟等方法,如果林地是在山地上,一般使用水平阶等方法。还有,目前所广泛使用的整地方法是块状整地法,是将一块土地进行集中翻整来造林整地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大量节省时间与劳力。

2植树造林的具体技术

2.1直播造林法

这是一种原始、简单而又被广泛运用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易于操作,没有技术难度,如果播种的面积越大,直播造林法的优势越能够显现出来。但是,直播造林法也有其一定的缺陷,缺陷之一就是对土地的质量的要求略高,而且播种后对幼苗的管理、灌溉等管理措施的要求也是相当之高的。因此,为了应对这几点难题,使用播种造林法的种子一般都是颗粒饱满、生命力顽强、对环境是盈利极高、经过多代杂交之后品种优良的树种。

2.2栽植造林法

栽植造林法所利用的原料就是一株根系发达、完整的树木,以其来作为材料进行造林,这种方法有着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即使生长环境差,也能够对环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生长情况相当的稳定。而且与直播造林法不用,栽植造林法对土地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这种方法对树苗的根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在栽植的过程中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产生对根系损伤情况,因此,为了克服以上弱点,现代的栽植造林法首先要培育好苗木。

2.3分殖造林法

从技术层面来说,分殖造林法一般使用树木的枝干部分以及相关的营养器官来作为造林的原料,这种方法目前正在大面积的推广,其主要优点有:节省了大量的树种以及幼苗,不仅如此,利用分殖造林法所长出树木的生长速度都远远快于正常生长好的树苗,而且分殖造林法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成活率极高,能够很好地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

3人工播种

3.1撒播

撒播是一种工作效率比较高的播种方式,就像其名字一样,工作人员只要将其种子撒到地表即可,而且在撒播之后基本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也不需要用土将种子覆盖起来,在撒播之前如果实际条件不允许也可以不进行整地工作。撒播这种播种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相应的生产成本。但是由于其粗犷的播种方法,常常会有野生动物等破坏撒在地表的树种。因此,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于撒播,一般来说,撒播应该利用在急需绿化、大型机械难以到达的地方。

3.2条播

条播,即在树种之间保持一定的行距,这种播种方法比较随意,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来排成单双行,但是在条播之后要用一定质量的泥土对种子或者树苗进行覆盖。一般来说,条播不适用于大型机械化造林,因为这样会造成巨大的树种消耗,因此,在林地改造等运动中运用条播的方法较多,对于使用条播方法的树种也有要求,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一般来说是灌木类的树种使用较多。

3.3块播

块播,顾名思义,在一块土地上大面积地种植树苗,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大面积地培育树林,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是步骤多、繁杂。如果不是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很容易出错,因此块播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地较少。

3.4穴播

首先,要在土地上挖上定植穴,同时注意每个定植穴与相邻的定植穴之间的行距、间距。在定植穴挖好后,在每个定植穴内投入一定数量的树种,播种完成之后对定植穴进行覆土处理。这种方法有其一定的优点:实施起来简单,难度较小,而且对土地质量要求不高,对树种的要求也不苛刻。

4总结

第6篇:造林技术论文范文

固沙造林

地处第二松花江源。由于大陆性季风影响,使右岸的土壤被风侵蚀,形成沙丘,并不断向前推进,埋没大片农田,甚至危及民宅,河床也随之向东移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良田沙化。由于栽植杨树不易成活,即使生存,其生长量也非常低,成林特别慢,春季大风来临,杨树叶片尚未展开,防风效率低,防护周期也较针叶树短,因此必须实施计樟子松容器苗造林绿化工程,以提高防护效力,锁住沙龙保护农田,建设家园。为使这一宏伟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保证造林两率的提高,特将采取樟子松幼苗营养袋单株移植,培育樟子松2~3年容器苗用于沙地造林,营造具有长期防护效益的绿化带。

1起苗运输

起苗前5d撤去防寒土,不必浇水。因袋内土壤湿度大,运输容易散坨。起苗用铁锹从床头开始挖掘,有的苗木根系穿透塑料袋扎入土壤中,要用铁锹切断。装卸车时要小心,勿碰坏顶芽,尽量避免弄破容器袋造成散坨影响成活率。

2栽植

植被稀少的平缓沙地及沙丘地,造林前不必整地,流动沙地造林前要设防风障。造林时间可早些。因沙地上阳光辐射强、地温高、土壤解冻早,4月初便可造林。栽植方法:大多采取1m×3m、1.5m×3m、3m×3m,前2个株行间距可以小坑倒土栽植,3m×3m的不宜倒土。具体栽植方法为2人一组,一人用铁锹挖宽28cm见方,深25~28cm的栽植坑,另一人将容器苗置于坑中,用手撕破袋底,持锹人填土埋没袋高的2/3,植苗人将塑料袋提出或直接埋入土中,持锹人将坑填满土,植苗人扶正踏实,以此类推。栽植后入冬前要进行埋苗防寒,翌春4月20日前撤去防寒土。最好连防2年,第2年防寒苗已较大,要在苗旁垫一锹土,将苗轻轻压倒,垫在土堆上,再往苗上盖严土,俗称“枕枕头盖被”。目前绿化带北起社里林场大杨树连绵不断向南延伸,途经集中片林富达村四间房、青山林场、增盛林场松江营林区,奔向长发、五家子营林区,一直向东南延伸。第二松花江右岸百万亩樟子松绿化工程已具规模。

第7篇:造林技术论文范文

(一)实生苗的培育推广应用容器育苗技术,可提高栽植成活率。

1.种核的采集及沙藏采收成熟的山杏果实,搓去果肉,将种核淘洗干净,阴干后沙藏,沙藏时间为2个半月至3个月。

2.容器的选择、营养土的配制选用直径20厘米的黑色再生塑料营养钵作为育苗的容器。营养土的配比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份,沙子3份,耕地表土4份,将营养土充分混合后备用。将少量的粗沙垫在容器底部做排水层,再将营养土装入容器,同时每个容器施用5克~10克的复合肥做底肥,营养土装至距容器上口4厘米时即可。营养土装完后浇透水,使肥料充分溶解,20天后即可播种。

3.播种及苗期管理播种时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前一周左右将沙藏的种核取出并浸泡24小时,捞出后在背风向阳处将种核平铺于苇席上,用湿麻袋覆盖,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25摄氏度,每天水洗一次,防止高温霉变,85%左右的种核开裂后即可播种。每个容器播种2粒种核,播种深度5厘米。播种后每个容器均要覆盖地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稍高、排灌良好的地块,挖出南北方向的长方形育苗床,育苗床长3米,宽以4行容器的宽度为准,深度比容器高10厘米~15厘米。平整好育苗床底部后将容器依次摆放,用细土将容器之间的空隙填满,每个育苗床之间留出50厘米的作业道,之后浇水保墒。播种后要检查出苗情况,如有缺苗及时补种,幼苗期要做好间苗、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每个容器保留一株苗木。苗高30厘米时,要切断其主根,使伤口处发出大量须根,以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

(二)嫁接苗的培育嫁接在7月中下旬进行,由于杏腋芽基部有凸起,为了使接穗的接芽与砧木密接从而提高成活率,夏季“T”形芽接时接芽嵌入“T”形接口之后,要先绑缚接芽的基部即凸起部分,然后再分别绑缚接芽的上下两端,这一点非常重要,切不可顺序颠倒,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接。次年春季剪砧后要做好除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使其正常生长。

二、造林

山杏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不耐涝,因此山杏实生苗和嫁接苗生长的最佳立地条件是地势稍高、光照充足,山地、平原均可,但不要选择土质黏重的低洼地块。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采用等高线鱼鳞坑方式整地,规格1米×1米×0.8米。坡度25度以下的山地,采用水平沟方式整地,宽、深各1米。整地时表土放在上侧,心土放在下侧,回填时将有机肥与表土混合均匀置于鱼鳞坑或水平沟的底部,心土置于上部,施肥量为每亩5吨。平地采用栽植沟方式整地,南北方向,沟的规格及施肥等环节与山地水平沟相同。

(一)实生苗以生产杏仁和水土保持为目的,栽植密度1米×3米、1.5米×2米或2米×3~4米,土质瘠薄的地块密度应大一些,土质好、土层厚的地块密度可小一些。采用苗高40厘米以上、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根系完整的优质壮苗,栽植时去掉容器,每株使用10克的抗旱保水剂。浇水封埯后树盘要覆盖黑色地膜,以增温保墒、防止杂草危害。

(二)嫁接苗以实施优良品种杏高效栽培为目的,兼顾水土保持,栽植密度为2米×3~4米或3米×4~5米,同时选择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粉亲合力好的品种作授粉树,授粉树比例占20%~25%。

第8篇:造林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榉树;繁育方法;造林

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H-M),又名大叶榉、血榉、红榉、黄榉、岩郎木等,榆科榉属树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属二级保护植物,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重要的风景园林观赏树种。目前,榉树苗木已被广泛用于园林配置、城市街道绿化美化及生物多样性方面。

榉树为深根性树种,是一种落叶乔木,主、侧根系都很发达,性喜光,喜温暖气候和肥沃湿润条件,在酸性土、中性土、石灰岩山地及轻盐碱土上均能生长。榉树初期生长较缓慢,八年生以后加快,可持续生长70~80年,成年树高达30m,胸径1m以上。榉树在我国分布很广泛,主要产于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生于海拔800m以下山坡。

1育苗方法

1.1扦插育苗

榉树资源稀少,生产上可采用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育苗。硬枝扦插的枝条取自一至二年生健壮枝条,插穗长度10~15cm,粗度0.5~1.0cm,每个插条上至少含有2个以上健壮饱满腋芽,时间以春季扦插为好,其平均成活率可达16.7%;扦插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插条生根率达到80%以上,当年苗高可达50~180cm。绿枝扦插宜在6月上旬进行,自母树年龄较小当年生半木质化的粗壮嫩枝上剪取带2~3片叶的插穗,迅速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做到随采随喷水,随用生根剂处理,随扦插。扦插苗床基质以蛭石、河沙等为宜。扦插密度以插穗间枝叶互不接触为宜。插后喷水1次,上罩塑料膜弓形小棚,再搭起1.2~1.5m高的框架,用草帘或遮荫网在上方和两侧遮荫,保持20%~30%的透光率。扦插前期要做好叶面喷雾保湿、消毒防病、通风换气和喷水降温等工作;中期要以揭除薄膜和逐步移去遮荫物炼苗为主;后期做好消除杂草、施肥等。

1.2嫁接育苗

选择一至二年生、地径1.5~2.0cm的白榆实生苗作砧木,以一至二年生的榉树枝条作接穗,在树液流动季节进行嫁接,嫁接可分枝接和芽接2种。枝接一般在4月进行,操作时可用劈接和皮下接方法。适时嫁接、避开连阴雨天气、接穗削面光滑平整、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准、绑扎适度是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芽接宜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方块形芽接比“J”字形芽接为优。为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时要将塑料薄膜带轻轻插入接穗芽与皮部内皮层与砧木密接,在操作技术保证的情况下,榉树嫁接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枝接当年生长量80~160cm,地径0.8~1.5cm左右。

1.3播种育苗

榉树种子采集时间常在10月中下旬,采种期3周左右,选择树龄30年以上,结实多且籽粒饱满的健壮母树,在果实由青色转为黄褐色时进行采种,采得的种子去杂阴干,装入布袋或麻袋贮存备用。播种分秋播、冬播和春播。秋播需随采随播,发芽在翌年3月上中旬,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较高,苗木生长期长。春播宜在雨水至惊蛰时进行,最迟不得迟于3月下旬,播种量150~200kg/hm2。当年种子翌年播种,发芽率高。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可对种子进行选种、浸种、消毒、催芽、低温存积处理等。播种后,25~30d种子发芽出土,应防止鸟害。出苗后要及时揭草炼苗。幼苗期应及时间苗、松土除草、灌溉追肥。此外,榉树苗期普遍有分叉现象,应在苗期进行修剪,蓄好1个主干,以利干形通直。

1.4组织培养

利用大叶榉树未成熟种子的胚依次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芽分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可生产出3~5条不定根幼苗,生根率达30%,生根幼苗移植到温室花盆中成活率在50%以上。日本在榉树组织培养方面成功较早,有许多可供参考的经验。2造林与管理

造林地宜选择在坡度30°以下,低山丘陵区土壤肥沃、保水较好的群山中下部、谷地、溪边。采用全垦方式整地,整地规格为50cm×50cm×40cm。3月上旬左右,选取无风阴天或小雨天气,用榉树一年生实生苗栽植,栽植前用10%~15%的过磷酸钙泥浆沾根,以提高成活率。栽植时要根舒不弯曲,严禁大土块和石块压在根部,回填土要实,深度为苗期地面与地相接触处印痕之上3~6cm为好。栽植密度可为1.6m×1.6m或2.0m×1.6m。另外,可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栽植不同的树种。如山顶、山脊可栽马尾松、栎类,山脚、山腰栽榉树,形成马尾松、榉树、栎类块状混交林。在立地条件好的山坡中下部可栽植榉树与山杉木行状混交林。苗木栽植后,前3年,每年抚育2次,分别于6月和10月进行。随时注意培蔸、抚正,剪去干上丛生小枝,将分叉株去除弱的分支,每年

不少于1次,清除绕干的藤本,留心有无蛀干和食叶害虫为害,一旦发现及时除治。3年后,可用刀砍去杂灌,以利通风透光。前5年可结合抚育加施复合肥或尿素,每株100g左右,撒于树蔸周围表土内。坚持修枝,有条件的地方可持续10年,使枝下高在5m以上。在10年内进行1次卫生伐,将虫害而无主干、歪斜弱小、无培养前途的植株去除,或萌芽更新,留下3450株/hm2左右,使之形成干形通直,林相整齐。15年时可考虑间伐,砍去50%。20年时应进行高强度间伐,再去掉65%,留下630株/hm2。25年时正值生长高峰期,应再度间伐30%,留下405株/hm2,培养大径材。

第9篇:造林技术论文范文

影响干旱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保存因素较多。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按大小排序为:光照、干旱程度、风、土厚、苗木质量;造林保存率的影响因素按大小顺序为:风、光照、干旱程度、苗木质量、土厚,并且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总体说来,可以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2个方面。樟子松苗木质量差是造成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主要内在原因。苗木是人工造林更新的物质基础,植苗造林成活的前提是苗木必须有旺盛生命力,苗木质量的优劣和保持生机状况如何是造林成功的核心。传统的经验和科学试验都证明了地上部分粗壮、根系发达的苗木抗性强,活力高。茎根比越小,根系越发达,造林成活率越高。樟子松苗圃幼苗的这些特点直接影响到樟子松本身的抗性,这不仅影响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问题,即使成林后,这也有可能是导致其衰退的一方面原因。另外,种源选择是保证苗木质量的关键。樟子松地理种源间存在着遗传变异,各地种子及其幼苗形状也存在着显著差异。造成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外在原因主要是来自气候的影响,归纳有3个方面:早春发生干旱;冬季干化导致苗木缺水;沙地风蚀使根系导致苗木死亡。特别是在早春至5、6月份,由于受沙地风蚀(沙尘暴)的影响,加上苗木抗性的下降,不仅导致造林成活率下降,甚至直接影响到幼林及成林的健康生长。可见,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外部环境,即土壤、气象和生理干旱等外部因素;二是苗木自身的内部因素,即苗圃培育苗木的质量和种源。

2樟子松造林技术

2.1培植地的选择和处理在北方沙区,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一般都是以固定的苗圃地以及农耕地育苗为主。而考虑到樟子松的特性,育苗地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通气性的土地。如果土地黏度较大,需要进行掺沙改良,则要保证土地处理的均匀和平整,尽可能保证整地的细密性,同时要施以足够的基肥。

2.2苗木选择与组织在造林时要选择品质优良的苗木作为造林苗,造林苗木要充分木质化、无机械损伤、顶芽饱满、根系完整、无病虫害,以使成活率、保存率高、缓苗期短、生长迅速。

3搭设障蔽与整地

3.1搭设障蔽流动沙地在造林前搭设防风障蔽。障蔽搭建规格视立地条件及风沙危害轻重不同而定。一般在风蚀严重的流动沙丘中、上部,应搭设1m×1m或1m×2m障蔽,在流动沙丘下部、平缓沙地、丘间地等地段应搭设2.5m×2.5m障蔽。障蔽材料选取沙柳、沙蒿、麦秸和稻草等。障蔽形式为低立式(地上高20cm左右)。

3.2整地固定沙地采取带状或小斑状(小块状)整地措施,也可在种植穴进行局部整地。带状整地宽2.0~2.5m,走向尽量与主风向垂直,带间距6m。小斑状(小块状)整地规格直径或小块边长2.5~3.0m,穴状整地规格为穴径50cm、深40cm。半固定沙地及盖沙黄土地采取适当的防风蚀和局部整地措施,一般随整随栽。

4树种配置与栽植

树种配置形式为樟子松与现有灌木,例如沙蒿、沙柳、花棒、踏郎等混交,樟子松也可分别与长柄扁桃、沙地柏、沙棘、紫穗槐等树种混交。造林方法均采用人工植苗造林。造林方式采用穴状栽植,樟子松1穴1株,长柄扁桃、沙棘和紫穗槐等灌木1穴2株。灌木可采用泥浆蘸根栽植。

5樟子松促活实用技术

①套笼防护技术。用3年生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栽后及时套笼。编笼材料为沙柳或柽柳枝条,笼呈上小下大圆筒形,上口直径30cm、下口直径50cm、高60cm。②保水剂的使用。在栽植坑里撒入5~10g保水剂,栽植后浇入3~5L水。该技术适用于困难立地条件下的樟子松容器苗造林。③客土定植技术。樟子松沙地造林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栽植穴内填入适量黏土或黄绵土,能够改善局部土壤理化性状,蓄水保墒,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④容器苗的使用。容器苗栽植时要撕掉根部的塑料袋,但不能弄散根部土块。

6樟子松浇水

为了确保樟子松造林成效,需要提供便利浇水条件,栽植要及时浇灌,干旱时要浇灌,封冻前也要浇灌。浇水时以小水漫灌浇足浇饱为准。

7樟子松在北部地区造林前景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