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染科自我总结范文

感染科自我总结精选(九篇)

感染科自我总结

第1篇:感染科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妇产手术;感染;原因;防护策略

感染指的是手术的一种并发症,就妇产科手术中的感染而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为此,我们对妇产科手术感染原因和防护措施进行深入的探讨是极其有必要的。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研究,我们需要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大量临床案例内容的前提下,分析出来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从这些因素入手,研究出相应有效的感染防护措施。下面我们以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已经确诊的400例妇产手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妇产手术中产生感染的原因和我们所总结出来的一些防护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已经确诊的400例妇产手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在这400例患者中,除了132名患者是产科的之外,其它的都是妇科的患者。他们中最小的只有21岁,在老的甚至有65岁。在这些患者中,所进行的手术,有子宫肌瘤剔除术(128例),阴式子宫切除术(46例),全子宫切除术(54例),剖宫产术(140例),卵巢癌根治术(30例)。此外,就这些进行分析的400例患者来说,已经确保他们在入院时的体温、白细胞总数、尿常规和中性粒细胞都不存在问题,并且,也没有患者存在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的状况。

1.2研究方法

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感染病例数量的时候依靠的是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临床记录以及其他各种化验结果,这样便能更为准确、有效的确定出来所有感染的患者。此外,我们还就不同的相关感染因素做出了数据相关统计和总结分析。

2结果

就患者的感染病例和感染部位而言,由调查统计和研究表明,在268名妇科患者中,有19名患者产生了感染,占到了妇科患者总数的7.1%;在132名产科患者中,有8名患者产生了感染,占到了妇科患者总数的6.1%。同时,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细致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妇科手术感染的因素包括呼吸道(最为主要)、泌尿道和胃肠道三个方面,而产科手术的感染主要包括呼吸道和手术切口两个方面。拿妇科中的19例感染患者来说,只有一名患者的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在三十到四十和四十到五十岁之间的感染患者都是3名,有4名患者是在五十到六十岁之间的,而剩余的8名患者都是早六十岁以上的。此外,我们还就实施防护策略以后的400例患者与以往传统治疗、防护的患者手术感染情况进行了比较,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实施防护策略与传统治疗、防护的手术感染情况比较

组别 妇科患者 产科患者 妇科患者感染例数 产科患者感染例数

实施防护策略 268 132 19(7.1%) 8(6.1%)

传统治疗、防护 254 146 40(15.7%) 17(11.6%)

3分析和讨论

由以上调查结果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患者发病的年龄是影响其感染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年龄越大感染的几率就越高。此外,我们通过对病例细致、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还得到以下几点。

3.1胃肠道的感染问题

患者在手术之后,不管是免疫力、食欲、肠道重吸收功能的下降,还是一些病毒或细菌的入侵都有可能给患者带来胃肠道感染的问题。该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等。此时,作为医生要首先确保规范患者的饮食,而对于情节较严重的患者,在必要的时候就要给予药物治疗了。

3.2手术切口感染问题

手术切口的感染主要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的清洁护理不到位以及手术中的触摸、牵拉等操作使患者的局部抵抗力下降而引起的。因为这些不当的操作会致使切口处的组织损伤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被加重。

3.3泌尿道感染问题

泌尿道的感染问题主要是由于泌尿管的操作不当或护理不严格而引起的患者尿道黏膜损伤。为此,我们必须要做的措施包括,对于那些需要置管处理的患者,要先对患者的会进行彻底、全面的清洁,作为医生必须保证自身的无菌操作,以及技术保证,同时,尽量选取较为合适的硅胶尿管作为导尿管。另外,就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方面来说,也要不断的加强,以便能够尽早的移除导尿管。如此,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泌尿道感染问题的出现。

3.4呼吸道感染问题

作为患者,在经历了分娩或者是手术之后,都会造成机体免疫力的下降,这就会给那些病原机带来可乘之机,进而将会致使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做的是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现象。包括在术前的时候指导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地咳痰、咳嗽;完善操作,避免出现呼吸道粘膜损伤;注意房间内的通风换气。在术后的时候,患者最好可以尽早的下床活动,在痰多的情况下,可以给予雾化吸入以便稀释痰液。

3.5年龄因素的影响分析

由以上结果分析表明,较产科患者而言,妇科患者的感染率要高很多,并且年龄越大的患者越容易被感染,尤其是50岁以上的妇科患者是感染最为频繁的。而产科患者的年龄一般都比较低,这就代表着她们有着一定的免疫力,换言之,她们的感染情况相较于妇科患者来说好多了。

总而言之,影响患者感染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手术操作、手术器具、患者身体免疫力等多个方面。我们只有全面做好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并对以上介绍的所有感染进行相应的有效防护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妇产科手术感染现象发生,并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参考文献

[1]耿小丁.妇产科手术感染患者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外医疗,2011;

[2]万娜,游惠馨,谭秀华.妇产科手术感染患者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

究,2010;

第2篇:感染科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 神经外科;颅内感染;脑脊液;细菌培养;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116-03

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为颅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转归。近年来手术部位感染已受到广泛重视,但到目前为止,有关神经外科颅内感染的致病菌流行病学的报道仍较少[2]。为明确致病菌的流行病学分布和耐药情况,现对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间神经外科手术和创伤患者的脑脊液细菌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以后合理应用临床抗菌药物及提高经验性用药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细菌分离及鉴定

本组标本均来自神经外科住院期间手术患者。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集脑脊液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共分离细菌334株。

1.2 药物敏感性鉴定

应用ATB自动细菌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1年版的标准来判断药敏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感染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率采用%表示。

2 结果

2.1 致病菌分布

病例中共收集到致病菌3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有201株,占60.2%;革兰阴性杆菌有133株,占39.8%,见表1。革兰阳性菌中占细菌总数的百分率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56株,占46.7%;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占6.9%;肠球菌属16株,占4.8%;其他葡萄球菌6株,占1.8%。革兰阴性菌中占细菌总数的百分率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45株,占13.5%;铜绿假单胞菌23株,占6.9%;肠杆菌属20株,占6.0%;肺炎克雷伯菌17株,占5.1%;大肠埃希菌14株,占4.2%;其他革兰阴性菌14株,占4.2%。在革兰阳性菌中,主要致病菌是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中有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这三类。

表1 脑脊液标本中334株致病菌分布构成比

2.2 药物敏感性鉴定

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见表2、3。革兰阳性菌对抗生素的总敏感性:万古霉素为97.0%,利福平为81.1%,四环素为78.1%,复方新诺明为71.1%,氧氟沙星为64.2%,其余抗生素均小于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肠球菌对头孢唑啉和头孢噻吩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抗生素的总体敏感性:亚胺培南为88.7%,阿米卡星为78.9%,头孢哌酮为67.7%,头孢吡肟为55.6%,头孢他啶为52.6%,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制剂为49.6%,复方新诺明为45.9%,其余抗生素均小于40.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91.1%、82.2%、77.8%、73.3%,敏感性都比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5.7%、91.3%、87.0%、82.6%。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敏感。

表2 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n(%)]

3 讨论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导致死亡率高,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3]。美国医院获得性感染监测系统(NNIS)收集了1992~2004年共43 135例次神经外科手术病例, SSI发生率为3例/100台手术[4],与我国报道的1.4%~3.7%发生率大致一致[5-7]。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一般认为颅内脑脊液感染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而阴性菌感染与住院卧床时间长、滞留ICU时间长有关[8,9]。脑脊液感染后引流效果差、治疗困难,故目前对外科患者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常为经验性用药[10]。及早使用敏感性药物与预后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了解本单位住院患者颅内感染致病菌的流行病学和耐药状况,可以为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对本院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发现颅内感染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分离菌总数的60.2%,以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多见,占46.7%,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9%。革兰阴性菌中,则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为主。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对于颅脑外伤、神经外科术后以及脑脊液分流术后患者,可选择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或美罗培南中的一种作为经验性用药。氨曲南则可作为肠杆菌属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的备选药物。本研究显示的结果也支持上述经验性用药。随着敏感抗生素的应用,脑脊液感染菌株的流行病学还会持续地演变,需要我们在合理选择抗生素的同时,加大对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为院内感染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此外,我们医务人员在手术及术后护理过程中操作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而不是依赖使用抗生素来降低感染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Bratzler DW,Houck PM.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for surgery: an advisory statement from the National Surgical Infection Prevention Project[J]. Clin Infect Dis,2004,38(12):1706 - 1715.

[2] 姜绯,岳猛. 颅脑术后脑脊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 33(5):474.

[3] 杜松州, 邱幼东.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43-44.

[4] CDC NNIS System. 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NNIS)System Report, data summary from January 1992 through June 2004,issued October 2004[J]. Am J Infect Control,2004,32:470-485.

[5] 练晓文,侯春艳,游恒星,等.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及对策[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8(4):197-200.

[6] 高勇,李秀芹,王泉相,等.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感染菌谱及耐药性的研究[J]. 中国医疗前沿,2013, (11):68-69.

[7] 赵新亮,申长虹,甄自刚.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16(3):277 - 280.

[8] 费冰.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培养结果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836-837.

第3篇:感染科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肝胆外科、切口感染、多因素分析、对策

切口感染为所有外科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当今社会无菌技术飞速发展及多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可以降低其发生率,但尽管如此切口感染发病率仍比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高得多。术后切口感染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对病人的术后康复引起严重的后果,而且还会给病人家庭增加巨大不必要的经济负担[1]。因此为了降低术后切口发病率,笔者通过回顾研究我院623例肝胆外科并发切口感染的病例,通过对比分析法总结其发生的因素及相对应的防范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研究我院在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肝胆外科病例623例,其中男性399例,女性22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55岁。623例患者实施的手术类型具体总结如下:肝移植,肝叶切除术,胰腺肿瘤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肿瘤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引流术等。

1.2 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研究我院在2008至2012年期间的切口感染病例,包括病人的病例,档案记录的查房单,病程单,辅助检查结果,切口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将其按不同发病原因统一记录于统计调查表中。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 果

通过统计分析623例肝胆外科病人,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例为123例,发病率为19.7%。通过具体的统计学方法χ2检验,发现能影响患者切口感染的确切因素有6个,分别为白细胞计数,手术时间长短,手术出血量,切口类型,医用碘伏消毒程度,术中广谱抗生素用量及种类。

2.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有无手术部位切口感染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源地、居住所在地、婚姻状况、经济状况、费用类别、居住状况、工作压力、经济压力、体型、手术季节、术前空腹血糖、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术前血红蛋白量、术前血钠水平、术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术前白细胞升高程度、ASA麻醉评分、围术期高血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营养、手术性质(急诊或者择期)、手术方式、手术室各区域布局、切口类型、手术切口长度、切口抗生素冲洗、是否放置引流、术后引流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和基础疾病自变量赋值后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手术室各区域布局合理、放置引流和抗生素切口冲洗是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保护因素,高龄、急诊手术、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长和Ⅲ类切口是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有无手术部位切口感染为因变量,选择本研究进入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的8个自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结果发现放置引流和抗生素切口冲洗是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保护因素,高龄、急诊手术、手术时间长和Ⅲ类切口是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3、讨 论

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其他外科切口感染有许多共同点也有其特殊之处,主要特点是其感染的危险因素涉及患者本身与外科医生的操作[3],具体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3.1 切口类型 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主要原因是受腹腔内肠源性细菌感染,由统计学资料显示,Ⅲ型切口的感染率高达59.4%,但由于肝胆外科的特殊性,常常需要涉及到胆道切开,上消化道分离,肝小叶切除等Ⅱ,Ⅲ类型切口,且统计学显示这两种类型切口感染率均显著高于Ⅰ型切口,所有增加了其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因此为了降低其感染率,需要外科医生在术前术后要做好无菌操作;仔细消毒切口;关闭腹腔前仔细冲洗腹腔,用碘伏反复消毒切口;术后放置腹腔引流且时刻保持引流管的畅通;选用抗生素需按照患者的引流液细菌实验室检查做相应的改变。

3.2 手术切口缝合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还发现,切口的缝合好坏直接影响切口是否感染。由主刀医师等经验丰富的医师缝合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实习医生等非主刀医师的缝合感染率。因此肝胆外科的切口感染与医生的缝合经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外科医生在缝合切口时因注意减少死腔,争取一次性缝合,打结时松紧度适宜,严密缝合皮缘。

3.3 切口消毒及冲洗 作为所有外科手术,切口消毒都是一种非常简单却行之有效的一种规避切口感染的手段,经过外科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被医学界广泛认同,这也是无菌术提高的重要原因。最常用的冲洗液是无菌性生理盐水,用其冲洗切口可以洗净切口的细碎脂肪组织,灰尘,坏死组织的碎片等,可以显著降低切口的带菌量。切口的消毒肝胆外科广泛使用碘伏。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酮的不定性复合物,医用碘伏浓度较低,其起着光谱杀菌的作用,对大多数细菌有杀灭作用,但其对蛋白质等不起损害作用,所以在医学界被广泛应用。经统计学资料显示,切口经过碘伏消毒可以明显降低其感染发生率。所以将无菌生理盐水与碘伏联合使用,是有效规避切口感染的重要手段。

3.4 术中失血量 由于肝胆外科手术入路的特殊性,肝脏等器官又是人体主要供血器官,所以术中出血极为多见。由于肝胆外科手术时间均长且操作复杂,所以病人可能会长时间的出去,经过大量输注晶体补充液和人工血液,导致组织器官血供不足,组织缺氧,似的组织发生坏死等,降低切口的愈合力,及免疫力,所以迅速精准的操作,对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术前仔细检查,做出正确的手术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对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笔者此次观察发现的几点危险因素,感染的发生除了与患者本身有关,但更多方面是关于外科医生的操作,因此为了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需要外科医生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注意细节,操作熟练迅速,最大程度的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洪锦兰,郝元涛. 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748-750.

第4篇:感染科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PDCA循环法;医院感染;持续改进

PDCA 循环法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1],通过这一科学改进方法对医院感染管理进行综合改进,经过循环验证,现介绍如下:

1 PDCA方法

1.1计划阶段

1.1.1现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原因 ①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垃圾。如药品外包盒、药物包装、注射器外包装属于非感染性垃圾,应置于生活垃圾内,存在与医疗垃圾混放情况;医疗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如将一次性口罩、帽子、注射器等医疗用品置于生活垃圾袋内;②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占职业伤害的79%[2]。在繁忙、工作量大的科室,发生几率更大[3];③科室对医院感染工作不够重视:使得科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认知程度不同,科内培训覆盖率未达到100%,各级人员规范操作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1.1.2管理目标 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制度,院感染管理科及科室加大监督监管力度,加强医务人员相关培训、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规范个人行为。

1.2 实施阶段

1.2.1重视问题、统一认识 缺乏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不但可引起医院感染发病率增高,医疗垃圾的混放还会使医务人员针刺伤几率增高;流入社会后,还将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2.2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加宣传材料,全员定期培训 医院不定期举办知识讲座,请医院相关科室主任进行现场授课,各科室感染监测医生和监测护士必须参加,保证将最新感染资料传达到科室各人员,开会传达内容应有记录,同时医院设有内部网络系统,不断更新感染知识材料及发出最新通知。加设宣传材料,医院每处洗手池旁加贴"六步洗手法"宣传图片,以方便洗手者参照执行[4],从而提高手卫生的质量和依从性。

1.2.3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①合理配置科室内工作环境,明确划分污染区和清洁区,统一配备锐器盒及带有医疗垃圾标志的黄色塑料桶与带有生活垃圾标志的黑色塑料桶,粘贴标志醒目,固定地点合理放置。按其有效期及存满标准及时更换。每日根据收集垃圾的种类及数量,与垃圾收集人员做好登记查对工作,认真填写医疗垃圾登记本并签全名,从而避免因垃圾混放而造成的医疗垃圾流失和泄漏[5]。②进行治疗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操作规程的同时,也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

1.2.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维护职业安全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医院特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包括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流程及疫苗的接种、相应药物预防应用方案、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等,其中感染管理科还要根据暴露源进行登记、建档,并按时随访,汇报分析。

1.2.5采用标准预防,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如在接诊不同新患者前应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治疗操作中应带手套、穿隔离衣、带口罩、护目镜等;应用安全注射,使用安全型留置针注射,单手回套针帽等。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保护,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1.2.6合理应用抗生素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如妇科手术,一般应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手术时可加用甲硝唑;剖宫产手术一般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等。

1.3检查阶段

1.3.1 行政部门定期监督和不定期抽查 护理部和感染管理科每月对科室进行常规检查、不定期抽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每月院内网络系统公布医院感染管理简讯,的主要内容为医院感染全院综合性监测、ICU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日常消毒效果监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MDRO监测以及日常质量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各科室根据检查汇总情况进行整改,纳入科室质控。

1.3.2 科室内检查处理 ①科内根据每月定期的检查、抽查、提问的结果、院感染管理科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培训、考核,并进行统计分析,书写培训考核记录;②科内制定量化考核细则,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措施。

1.4 处理阶段 院感科对全院的综合检测结果每6个月进行一次统计汇总并分析,科室内每季度进行感染小组会议讨论,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制定下一季度目标和加强学习的内容,并将所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

2 体会

PDCA的每一次循环都是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完善,将其应用于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可以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视程度;提高医务人员规范处理医疗垃圾的依从性;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流程,增强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参与,同事间相互监督影响,效果明显;从而有效控制了感染的源头,减少了医院感染对医务人员的伤害,同时也优化了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对社会有深远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国秀.采用PDCA循环法规范门诊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4):752.

[2]蔡亚娜,陆蓉,王燕青,等.手术室医疗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5):55.

[3]惠晓芳.急诊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现代医学,2008,35(6):491.

第5篇:感染科自我总结范文

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好好地做个梳理并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科室医护人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科室医护人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一

20__年上半年,在中心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窗口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督查科全体人员围绕“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以“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制度建设和规范服务为抓手,在巩固和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整合完善中心平台各项政策制度、全面提升中心整体形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各项制度,规范服务行为。

为确保中心大厅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督查科在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同时,结合实际,集思广益,认真调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若干大厅工作规章制度。

(一)新建“滨湖区行政服务工作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在坚决执行考评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新建了绩效考核办法。一是充分考虑部门差别,限度体现公平原则。考核内容、加分项目更加细化,体现管理考核办法的公正性和“服务至上”的导向作用。二是改革评选程序。增加了窗口工作人员月度考核,改革了服务明星的评选程序,进一步增加了窗口人员对考评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性,从而形成考评管理的良性循环;三是调整评选名额。根据现有窗口服务人员规模,结合实际,开展调研,并经中心领导同意,将服务明星的名额从每季评选4人调整为每季评选3人。尽管是微小的调整,但此举充分调动了窗口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

(二)完善考勤、请假制度。为强化中心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重新修定考勤、请假管理制度,使新的考勤制度更加严格,更加科学规范。一是严格上下班,引入指纹签到考勤制。对中心工作人员迟到、早退、旷工或未按规定时间签到、签退或无故不在岗的,都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二是严肃工作纪律,实行因事外出登记制度。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不得随意脱岗、串岗,离开服务大厅应当履行请假手续,使用中心请假系统。三是强化执行落实。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考勤管理、请销假制度,对迟到早退和擅离职守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切实提高执行力。

二、强化监督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深化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积极推进“阳光工程”建设,努力营造公开透明的行政服务氛围,进一步提高中心服务水平。

(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加强效能建设。

今年是“作风建设深化年”,机关效能建设在中心如火如荼地进行,督查科乘机关效能建设之东风,在工作中紧密结合督查措施,加以贯彻落实,来改进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半年度中心共收到锦旗6面、表扬信1封。针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群众投诉问题,做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半年度共受理群众投诉5件,经督查科认真核实情况后,均己妥善处理,并把处理意见反馈给群众。群众普遍反映在行政服务中心办事是“门好进了,事好办了,脸好看了”。

(二)齐抓共管,规范运作,加大督查力度。

坚持把加强对窗口运行的监督管理,协调运作中暴露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职责来对待。以绩效考核办法等大厅各项管理制度为依托,在工作中加以规范落实,针对一些经督查科督查之后但又经常抬头的现象加以通报,针对工作中发生的问题跟踪检查,查漏补缺,以积极的姿态对各类问题进行整改,来提升窗口服务质量。

(三)努力进取,锐意创新,加新监督方式。

充分发挥中心督查科的职能监督和中心行风监督员的外部监督作用,保证了行政审批的制度化、规范化运作。通过“一事一评”电子评价系统、发放服务对象评议表,设立意见箱,开设网上投诉、电话跟踪已办结项目听取反馈意见等手段,使办事处于群众监督之下,形成一张监督舆论之网,形成阳光办 证,有效杜绝各种违反办件规定之事的发生;建立工作督查机制,对窗口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实时监督。

(四)革新手段,电子监察,强化权力监督。

20__年上半年,区电子监察系统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对区级部门21693件和镇(开发区、街道)、村(社区)41790件办件网上运行的情况进行了监察,发现异常办件38件,部门监察组织督办38次,区监察部门督办1次,承诺件平均提速率83.03%。电子监察人员登录系统在线监察6777次,查看办件1654次。区电子监察系统的规范运行有效的促进了行权工作的规范运行,实现监督信息互通,提高行政效能。

三、按照统一部署,加强内部管理。

在做好窗口服务工作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的同时,我们督查科按照中心领导的统一部署,加强日常财务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

(一)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把握政策,规范操作,做好中心的出纳工作。另外,还做好相关的后勤保障工作。

(二)督查科虽然是中心的一个重要监督部门,但是在向窗口贯彻中心领导决策、执行规章制度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桥梁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重视做好上下衔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__年下半年,督查科将紧紧围绕中心的年度工作目标,树立全局观念,增强监督意识,加大督查力度,在做实、做细、做深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督查质量,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工作落实,为保障促进中心的各项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将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按照机关作风建设要求,利用窗口负责人会议、个别谈话教育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自律教育,促进廉洁自律,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办事速度。

(二)抓日常工作规范,强化监督检查。对工作人员上班到岗、服务态度、工作效率、规范着装等情况进行不定时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解决。严格请销假制度,维护中心各项制度的严肃性。

(三)认真办理群众投诉事项。对办事人员反映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核查、处理和答复。

(四)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一事一评”电子评价系统、上门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查找“中心”在优质服务、工作作风、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办事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一落实整改措施。

(五)做好电子监察平台日常工作。包括预警纠错、全面监控、异常督办等工作,建立工作督查机制,对窗口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实时监督(探头)。

(六)加强协调,做好上下内外沟通。围绕中心工作,主动当好领导参谋,配合服务好各部门窗口、各个职能科室,团结一致做好各项工作。

科室医护人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二

院感科上半年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环节质控、加强传染病报告及管理,并积极与各部门协调合作,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及传染病漏报的发生。现将上半年工作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有计划、有自查、有督察、有检查、有总结。

在规定时间认真执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每月自查传染病上报管理工作4次,每月督察医院内感染管理2次,每月月底进行主题年活动检查1次,并对1—5月份各类信息上报情况总结通报,有效地杜绝了院感病例及传染病病例漏报情况的发生。

二、加强院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学习院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积极性。

1、院感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积极掌握新发传染病诊断标准、防治知识及院感控制流程。

2、积极参加院外院感知识培训学习,6月14日带领全院11名院感监测员参加由___院感质控中心组织的院感学术年会,会上认真听取了四位专家关于《医院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部位院感诊断》、《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医院环境卫生学采样》等知识的精彩内容。

3、积极组织院内院感预防与控制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院感知识方面重点加强了院感诊断、标准预防、多重耐药菌等知识进行培训学习;传染病管理方面重点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麻疹等疾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培训学习,增强了大家对疾病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及学习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积极性。

三、继续完善各项制度。

继续完善了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监测等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实了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标准操作流程,完善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等。院感科定期督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指导临床,服务临床。

积极主动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工作,针对少数医生对院感诊断、传染病诊断概念不清问题,耐心督导各临床医师积极学习培训,掌握院感及传染病诊断的各项要求;指导医生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引导医生从思想上重视院感防控上报及传染病上报工作;积极做好每日一巡查工作,及时收集院感及传染病上报的各类卡片,谨防迟报漏报的发生。

五、加强院感、传染病管理及各类信息上报。

院感科每周不定期对各科室院感及传染病上报工作督查一次,每月对出院病例进行院感病例、传染病病例、死亡病例筛查,1—5月份共筛查出院病例1752份。1—5月份全院共上报院感病例20例、传染病病例303例、死亡病例14例。查出院感迟报病例5份,传染病迟报病例10份,并将1—5月份传染病上报情况以简报的形式通报各科室,采取补报措施有效杜绝了漏报情况的发生。针对自查、督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通报,积极整改,对亮点予以表扬。对上半年院感病例、传染病病例、死亡病例、血透病例、农药中毒病例、食源性疾病病例、职业暴露上报数据汇总并通报。

六、进行院感监测工作。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由此造成的损失,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或爆发苗头,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散发率,及时发现并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价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上半年我科继续按照制定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进行院感日常监测和目标性监测工作。依据相关标准定期进行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药械、紫外线灯管强度等日常监测,监测项目约200项次,对超标的个别项目及时进行分析整改;协助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完成上半年环境卫生学、消毒药械、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工作,对监测超标的项目及时进行分析原因并整改落实到位;积极协助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完成上半年透析液监测工作,通过20__年对透析管道的有效整改,两次监测的所有项目结果均合格。

七、完成院感调查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以及《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要求,根据___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__年___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文件精神,我科顺利完成了全院医院感染横断面现患率调查。

八、执行院感审核工作。

上半年继续对医院消毒药械和一次性无菌物品的采购及使用进行审核,确保产品合格,使用、保管规范。对医院新修住院大楼的血透中心、手术室、产房等部门履行审核职责,对这些特殊部门的设计、布局进行院感方面的建议,合理改进,尽可能使其符合相关标准。

九、加标准预防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

1、遵循消毒隔离与标准预防原则,各科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按照规程进行。

2、加强了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使用中的吸氧湿化瓶、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等每日清洁消毒,更换无菌液,用后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3、落实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制度。科室每月自测,院感科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监测。各科室监测登记资料基本及时、准确,监测结果出现不合格时,积极查找原因,采取对策,确保消毒灭菌效果和医疗安全。每季度对各科室和重点院感部门的消毒隔离及监测工作有通报和整改意见。

4、加强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尤其加强了标准预防的培训学习。

5、加强了手卫生宣传和管理,全体医务人员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不定期抽查抽考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和洗手,大家的手卫生依从性都有所提高。

十、积极组织准备接受市卫监所和疾控中心。

关于传染病上报、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管理检查,上半年共接受卫监所及市疾控中心的检查5次,对于检查中提出的各项问题如肠道门诊、发热门诊存在的问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污水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存在的问题积极上报医院领导,共同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十一、深刻认识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方向。

上半年我院院感及传染病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对于好的方面,我们将继续发扬光大。然而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上半年存在的问题如下:

1、医院微生物室没有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分析,对医院感染的诊断以及耐药菌反馈存在一定的影响。

2、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欠规范。

3、督查时发现有的科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有时候分类不认真,卫生员有时候不使用专车专用运输容器运送,个人防护不注意。

4、手卫生以及标准预防还要加强执行力和督查。

5、传染病疫情报告还需加强管理,做到及时、准确无漏报。

6、还有一些硬件方面的不足,比如污水处理设施、手卫生设施、干手设备等;因为无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流程不合理,医疗器械清洗设备欠缺等等。

7、手术室整体布局结构的不规范,流程不合理,器械清洗设施设备的欠缺等等,也阻碍了标准的执行。

对于存在的问题加大力度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眼下新住院大楼即将投入使用,业务的增长迫切需要规范院感管理及传染病防控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改进工作,总结经验,警钟长鸣,吸取前车之鉴,认真落实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环节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把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科室医护人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三

转眼之间,20__年已过半,回顾半年的工作,在公司领导的全面支持、关心下,在各科室的大力配合下,围绕“寻觅需求,创新经营,与时俱进,稳步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现将20__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整理工作。

对科室的培训记录、培训档案,培训实施报告表,各种报表等用档案袋进行整理统一保存。建立新表格的使用透明文件夹,添加封面、标注内容这可以对文件内容一目了然。

二、宣传工作。

1、走进学校、幼儿园发放旅游、包车宣传单,社区张贴宣传单。

2、利用假期旅客集中时到候车大厅让旅客扫二维码添加微信宣传乘车、旅游、网上购票等得到旅客的一致好评。

3、去工地宣传包车业务,网上包车信息,旅游信息联系亲戚朋友宣传旅游包车,取得一定的成绩。

三、学习培训。

1、《新安全法》的学习,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意义明确了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新安全法弥补了旧法的不足与漏洞,使的安全法更加完善。

2、学习了包车计算方法懂得了怎么计算,如何报价。

3、《弟子规》的学习,深刻学习弟子规内容及意思,并学以致用,运用到工作中去。

4、业务沟通交流把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的问题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改正不足。

5、日常英语学习学会了简单的日常英语交流,了解了一些英语知识。

6、还有学习优秀文章《公司是船你在船上》《赢在执行》等。

四、结算工作

每月九号十号按时为经营业户与车属公司结算,制定结算规章制度,统一结算程序,为了方便工作修改车属公司,利用结算时登记加班车辆信息方便开展包车业务。

五、帮助新员工熟悉工作流程。

科室新进两名新员工,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心帮助她们熟悉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并将自己的经验及好的工作方法及时教给她们,使其尽早胜任岗位要求。

回顾过去年的工作,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仍有不少不足之处:

1、对工作欠缺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对业务知识仍然学习不够多,不够透彻。

3、对工作不够灵活,缺少想法

4、未做过的事情,不敢轻易尝试,怕出错,无论是语言表达方面还是写作方面欠缺。

科室不足:

1、学习方面今后应加强。

2、上半年只注重包车、旅游工作。本职的工作没有改变,下半年要把精力多放在本职的工作上。

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1、在以后的工作中多积累经验,对工作多提意见和想法。

2、加强业务学习。

3、与科长、同事、还有各科室多沟通、多交流。

第6篇:感染科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茵;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21-01

1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0年自我院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427株。

1.2 细菌鉴定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培养分纯后,采用Bact-IST珠海黑马微生物鉴定系统,同时结合氧化酶试验进行鉴定。

1.3药敏试验采用Bact-IST珠海黑马微生物鉴定/药敏仪分析,必要时用K―B法补充,药敏纸片购自Oxoid公司,Mueller―Hinton(M―H)药敏培养基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结果判定标准按照2005年美国l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临床标本分布427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标本的主要来源依次为痰及咽拭子,超过所有的菌株的60%, 伤口拭子占有第二的位置,占20.14%;余下依次为 分泌物、 脓液、 尿液和血液标本。见表1

2.2科室分布 427 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科室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占全体总数的49.41%、呼吸科、神经内科、烧伤科、 脑外科、 骨科、 老年内科及其他病区。见表2。

2.3 耐药性 42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敏感率前三位的依次为阿米卡星(91.80%)、环丙沙星(83.37%)、妥布霉素(77.05 %);耐药率前三位的一次为复方新诺明(87.59%)、头孢哌酮(87.36%)、头孢哌酮/舒巴坦(66.99%)。具体药敏情况见表3。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2,并已成为下呼吸道感染、ICU感染的首要病原菌[3-4]。我院的统计资料,感染标本的分布依次是痰及咽拭子、伤口拭子、分泌物、脓液,特别是痰及咽拭子占标本总数的62.06%,感染科室的分布分别是ICU、烧伤科、脑外科和骨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其中ICU 占49.41%,感染标本和感染病区的分布与有关文献报道基本相似[5]。

对42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耐药率最低的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阿米卡星,为2.82%;其次是环丙沙星,耐药率为10.31%;妥布霉素耐药率为21.07%;耐药率前三位的是复方新诺明(87.59%)、头孢哌酮(87.36%)、头孢哌酮/舒巴坦(66.99%)。研究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达到29.75%,加上显示为中介的菌株比例,对亚胺培南表现为不敏感的菌株比例已接近50%。北京天坛医院在2000年和2003年的耐药性监测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8%和28%,由此看出,北京天坛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哑胺培南的耐药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这一点值得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上升与各类抗菌药物使用产生的选择性压力有关。国内、外研究显示,临床使用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以及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是产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危险因素旧J,而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产生耐药危险性最大,我院院不同科室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不尽相同,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在神经内科最高,耐药率仅2.82%。各科室不同的耐药特点考虑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不同有关,提示医院宜对重点科室、重点菌种进行细菌耐药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邱家祥,瞿秋明.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91-93.

[2] 韩佳音,何彩娟,冯瑞萍,等 &+, 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986-988.

[3] 王一兵,李卫光,朱其凤 .山东省医院感染控制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490-492.

第7篇:感染科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肾内科;医院感染;临床特征

肾脏疾病已成为一张常见病,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超过5亿人患有各种类型的肾脏疾病。

而国内相关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我国普通人群的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已达到10%~13%,总患病人口据估算超过1亿,给广大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肾内科住院患者作为肾脏疾病中患病程度相对较重的群体,其免疫功能一般处于较低水平,再加上营养不良,因此很容易出现医院感染,如果再加上手术过程中如留置导尿管、内屡手术等的侵袭性操作的话,肾内科患者出现医院内感染的概率就更高了[1]。所以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患者的易感因素,控制院内感染,对于他们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至关重要。本文对2010年1月~2013年10月肾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92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肾内科2010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患者1200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92例,性别构成分别为男性50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为40.2岁;肾病综合征患者2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0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303例,尿毒症患者240例,其他患者223例。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代表性。

1.2方法 医护人员搜集肾内科住院患者的肠道、呼吸道和肺、皮肤、尿路、口腔分泌物,作为研究的标本。病原菌培养用M-H培养基,常规分离。病原菌鉴定采用VITEK系统,用CLSI/NCCLS标准来判断结果。

2结果

2.1医院感染率及构成比 120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共出现感染92例,总感染率为7.67%,不同疾病医院感染率及构成比具体如下: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数为24例,感染率10.43%,构成比26.09%;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数27例,感染数27例,感染率13.24%,构成比29.34%;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数21例,感染率6.93%,构成比22.82%;尿毒症患者感染数18例,感染率7.5%,构成比19.57%,其他患者感染数2例,感染率0.90%,构成比2.17%。

2.2病原菌分布 从住院的患者中总共分离出11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构成比达68.97%,具体分布上:大肠埃希菌43株,构成比37.078%、肺炎克雷伯菌13株,构成比11.21%、鲍氏不动杆菌7株,构成比6.03%、阴沟肠杆菌2株,构成比1.72%、铜绿假单胞菌8株,构成比6.90%、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株,构成比3.45%、产气肠杆菌1株,构成比0.86%、其他2株,构成比1.72%;接着是革兰阳性菌,共32株,构成比为27.59%,具体分布上:粪肠球菌12株,构成比10.34、屎肠球菌10株,构成比8.62%、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构成比3.45%、表皮葡萄球菌3例,构成比2.59、其他葡萄球菌1株,构成比8.62、其他2株,构成比1.72%;真菌4株,构成比为3.45%。

2.3感染部位分布 患者感染部位、感染菌株和构成比分别如下:肠道6株,5.17%;呼吸道和肺77株,66.38%;皮肤6株,5.17%;尿路13株,11.21%;口腔11株,9.48%;其他部位3株,2.59%。

3讨论

据统计,肾内科住院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比率约为10.00%左右[2]。而这次研究的120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有92例,感染率为7.67%,与相关统计数据相比略低。在所感染的疾病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所占比重最大,占13.24%,对此要给予重视。

从92例感染患者中分离出了116株病原菌,病原菌数量超过患者的数量说明部分患者有多个身体部位受到病毒感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肾内科住院患者由于免疫功能衰退,活动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等因素的交叉影响,使得患者机体抵抗力大幅下降[3]。②深静脉置管、内瘘手术等侵入性操作的作用。③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④抗菌药物大量应用,对耐药株进行了选择,给治疗带来困难。11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多,占68.97%;革兰阳性菌占27.59%,真菌占3.45%,这些特征均符合对大部分对肾内科疾病的研究结果[4]。

本次对感染部位的分析发现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肺为主,尿路次之,占比各自为66.38%和11.21%。这是因为患者肺水肿和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同时尿量减少后使得尿液的生理冲刷作用减弱。

总之,由于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变弱的关系,肾内科住院普遍出现抵御病菌侵袭的能力大幅下降的情况,导致非常容易出现医院感染。所以,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患者自身也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这些都对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提高住院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都很有帮助。另外,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时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熟悉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5],同时加强对病房的管理,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合理安排患者的床位,限制探访人数及探访时间等,这些都是避免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最主要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学菊,刘少平,陈芳,等.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29(1):4.

[2]蒋景华.肾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综合性与目标性监测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6):2154.

[3]Mahmood N,Junejo AM,Jamal Q,et al.Association of visfation with chronic kindney disease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J].J Pak Med Assoc,2011,60(11):922-926.

第8篇:感染科自我总结范文

余姚市凤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省余姚市 315400

【摘 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对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方法与效果。方法:观察和诊断我院2013 年2 月-2014年3 月50 例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发病诱因及感染类型,并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方案及预后措施。结果:50 例患者中,彻底治愈21 例,好转16 例,治疗有效10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4.00%。结论:基层医院对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显著,但仍需继续强化管理,坚持无菌化医疗操作,从根本上防治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关键词 妇科感染性疾病;诊疗;妇产科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往往包含多种不同的诱因。一般而言,可由女性生殖道内的微生物生长过度所致,或个人卫生习惯、外伤、性交、抵抗力下降及手术等因素引起。针对基层医院,受自身卫生条件及部分消毒措施限制,诊治往往存在操作不规范现象,增加妇产科患者的感染几率。本文将简要探讨基层医院诊疗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方法及效果,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 年2 月-2014 年3 月入我院妇产科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者50 例,年龄均为20-50 岁,中位年龄(25±8) 岁;药物治疗者23 例,手术治疗者27 例。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为28 例,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为22 例。

1.2 方法

对50 例患者的发病因素、感染类型、临床症状、诊断手段、用药方案及预后措施等展开研究。

1.2.1 感染诱因

基层医院中,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多可由妊娠、术后感染( 逆行性感染)、合并糖尿病、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个体免疫功能下降、卫生习惯、性交、并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等诱因引起。较常见的感染菌群,多与生殖道寄殖菌、阴道内需氧菌与厌氧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属、场球菌属及大肠杆菌等),厌氧菌则包含消化球菌、类杆菌属、消化性链球菌、滴虫、沙眼衣原体、念珠菌、人型支原体、淋病及病毒等,均可引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1.2.2 确诊与治疗

结合患者发热(局部及全身)情况,如见局部红肿热痛则为局部性感染;如见全身性发热,体温上升,且下腹部疼痛,白细胞增加等血常规异常现象,则可确诊为全身性感染。经诊断感染后,可刮宫取物,培养和了解病原菌。治疗时,应先控制感染源,伴脓肿或局限性感染者,应先引流脓液;伴感染坏死组织者,应先清创祛除;伴可疑性感染植入物者,可予直接祛除;如因微生物污染所致,则应提醒患者远离感染源[1,2]。抗生素应用:适时、适量应用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感染。若炎症严重,应用抗生素无效时,则应联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炎性反应,增加机体抗过敏性内毒素,以避免感染性休克。

1.3 疗效判断[3]

①治愈:病人无发热症状,白细胞正常,B 超等未见感染性病灶;②好转:患者不适症状显著缓解,无发热或仅低热,B 超可见病灶缩小或逐渐愈合;③有效:患者症状缓解,体温逐步降低但仍发热,B 超可见病灶好转但仍感染性炎症仍存在;④无效:患者发热,白细胞增加,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B 超可见病灶无变化甚至有所扩张,感染性炎症未消失。

2 结果

2.1 疗效

经临床诊疗,本研究50 例患者的感染性炎症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彻底治愈者21 例,好转16 例,有效10 例,无效3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

2.2 副反应

诊疗期间,50 例患者均未见严重副反应。

3 讨论

3.1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诱因

在基层医院内,妇产科感染性疾病较为常见、多发,这和医院自身环境、条件、管理及患者等因素挂钩,具体包含:大部分基层医院的妇产科病房未得到科学布局,病理区、产前、产后区未划分开来,妇科病病人与产妇均处同一病区,同一通道,极易产生污染;病房陪护、探视者较多,人流量偏大,空气不净且通风质量差,很容易污染病房空气;病房环境与卫生不整,病人出院后,医院未对床单进行彻底消毒,地面及物表病菌相互感染,这就为医院患者埋下了感染隐患;医疗器械反复使用,消毒灭菌不到位,无菌操作流于形式。医护人员自身缺乏强烈的无菌意识,在治疗及护理期间,清洗与消毒手不彻底;产妇难产时,入院后便行手术,术前未行沐浴更衣,对其皮肤或外阴等进行清洁,上述均可引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本研究中,通过对我院50 例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诊疗,其中彻底治愈者21 例,好转16 例,有效10 例,无效3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提示及时诊疗能有效控制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率。

3.2 避免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建议

基于前述,笔者认为基层医院要减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就必须认真搞好下列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医院感染相关管理机制,具体包含医院感染管理的实施方案等二是设置相对独立区,将无菌区、污染区及清洁区区分开来,并标以相应的标志;三是认真开展消毒隔离管理工作。

总之,妇产科感染,尤其是与妊娠相关感染,患者起病急、发展迅速,如延误治疗,对患者及生育期妇女生命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安国平. 基层妇产科门诊消毒隔离技术与医院感染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2).

[2] 徐峰, 冯泽蛟, 陈文殊, 赵静, 吴洁丽. 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对策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3(10).

[3] 周莉, 牛艳红, 冀会萍.C- 反应蛋白检测在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5).

第9篇:感染科自我总结范文

关键词:病原菌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较其他科多,而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目前国内对此报道的文献较少。为了探讨我院神经内科近3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并提出一些控制医院感染的建议,现对我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7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内科自2004年12月一2007年12月收治住院患者200例,住院感染患者71例.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2~78岁,平均51.8岁。原发病:缺血性脑血管病2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7例,周围神经病8例,脊髓病变4例,病毒性脑炎2例,其他26例。对71例住院患者感染进行表格登记,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患者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2 方法:71例医院患者感染病例全部由专职医师按诊断标准逐一确定诊断,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送检的标本进行统计,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近3年神经内科出院病例200例,发生医院感染71例,感染率为5.04%,医院感染患者男41例,女30例;年龄2―78岁。

2.1 每年的感染情况:上呼吸道感染20例,构成比是28.2%;下呼吸道感染28例,构成比39.4%;泌尿道感染13例,构成比18.3%;皮肤和黏膜感染4例,构成比5.6%;胃肠道感染3例,构成比4.2%;泌尿和下呼吸道1例.构成比1.4%;颅内感染1例,构成比1.4%;其他感染1例,构成1.4%;合计感染71例,构成比100%。

2.2 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本组患者住院时间最短4d,最长120d,统计表明,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住院21d,医院感染病历数10例,住院时间21~42d,医院感染病例数11例,超过42d者,医院感染50例。

2.3 病种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脑出血感染19例,构成比26.76%;蛛网膜下腔出血感染16例,构成比23.24%;脑梗死15例,构成比21.1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1例,构成比15.49%;其他10例,构成比14.08%。昏迷患者医院感染49例,构成比69.01%;非昏迷患者医院感染22例,构成比30.98%。

2.4 抗生素与感染关系:71例医院感染的患者全部使用了抗生素,最少用2种,最多6种。其中,病原学送检前盲目给予抗生素治疗10例;感染与控制仍继续抗生素治疗5例;明显病毒感染,仍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1例,这16例属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2.5 侵入性治疗:71例医院感染的患者有50例进行了吸痰或导尿;3例进行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有15例进行了气管切开,14例安置了呼吸机。

2.6 感染管理科每年3月对内科系统、9月对外科系统1个月所有的出院病历进行医院感染漏报普查,医院感染漏报结果如下:2005年出院总例数45例,内外科分别为25例和24例,感染漏报5例,漏报率0.83%;2006年内科例,外科32例,共出院65例,感染漏报3例,漏报率0.46%;2007年出院总例数67例,内外科分别是37例和30例.医院感染漏报1例,漏报率0.15%。

3 讨论

3.1 危险因素分析:本组资料表明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主要是高血压、脑出血伴神志昏迷。这类患者正常的生理反射如乔咽、咳嗽反射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痰、呕吐物等不易排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加之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的反复实施使黏膜损伤,屏障功能降低,麻醉使吞噬细胞功能下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呼吸道慢性疾病,这种整体和局部抵抗力下降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从上述结果看,患者住院时间超过42d,医院感染的病历数是21d内的5倍,这主要与患者的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有关。

3.2 预防及控制措施

3.2.1 加强基础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口腔彻底清洁护理,减少陪护,控制探视人数,保持病房环境卫生。

3.2.2 减少宿主的自身危险性:宿主自身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史、慢性肺病史、脑卒中史、起病时意识障碍、脑出血的量、部位、脑组织中线移位和血肿破人脑室。这些因素虽不可干预,但如积极控制血糖、尽早清除血肿,恢复患者意识,对减少肺感染的发生将起重要作用。

3.2.3 加强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法: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

3.2.4 调整医源性因素:如医疗操作、治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根据病情尽量少用或不用H2-受体阻滞剂,减少侵入性操作等。但有些操作如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对那些意识障碍重、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不易吸除的患者,应尽快做气管切开,有利于分泌物的消除,控制胃内容物返流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全身缺氧状态同时也为控制肺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留置导尿应保持密闭系统,每天更换无菌引流袋。

3.2.5 合理使用抗生素:盲目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容易干扰人体的正常菌群,导致患者易感染性增高,因此,要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有效、价廉的抗生素。抗生素在患者感染已控制仍继续使用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促使细菌耐药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