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监狱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监狱医院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监狱医院工作总结

第1篇:监狱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为认真贯彻省监狱局关于开展监狱医疗机构医德医风教育整治活动的通知精神,做好医德医风整治试点单位,起到表率作用。切实加强监狱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医疗卫生工作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监狱党委决定从9月份开始,在监狱医院深入开展为期两个月医德医风整治活动,从思想上、作风上、医疗服务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工作,多措并举,确保医德医风整治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监狱局关于开展监狱医疗机构医德医风教育整治活动的通知精神,加强宗旨教育,坚定全体医疗民警全心全意为病犯排忧解难,为病犯服务的自觉性。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强化教育和培训,完善制度,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为**监狱的监管改造服务。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学习王文广同志的先进事迹,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加强医疗民警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增强职业感和荣誉感。认真总结近年我省监狱系统发生的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案例,汲取经验教训。出诊时严格遵守全程录象制度,保障民警及罪犯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二)强化医疗民警管理规范。严格落实医疗民警值班的主副班制度,值班时严格遵守主副班医疗民警岗位职责;住院医师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交接班制度,病犯出院后要在一周内及时进行病历归档。各辅助科室要及时完成住院医师开具的处置单。收押体检各科室要严格认真负责对待每一名收押罪犯。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水平。定期组织医疗民警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和交流,定期组织医疗民警到社会医院进修学习,积极鼓励各科室医疗民警参加全科医生培训。使大家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改进服务态度,更好的为监狱改造工作服务。

三、方法措施

(一)学习阶段(9月13日至10月10日)

集中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监狱法》,《人民警察法》,《执业医师法》,《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八条禁令”》等法律法规及医德医风相关制度,为活动开展打牢思想认识基础。

(二)自查自纠阶段(10月11日至10月25日)

1、各科室医疗民警查考勤情况,查是否有庸、懒、散,是否存在消极应付、执行力不强的情况;查纪律作风,是否严格自律、遵章守纪

2、住院医生查是否及时使病犯得到救治,是否存在误诊、延误治疗的现象。查医疗处方、文书和医疗档案,医疗操作是否符合卫生行业规定,是否严格落实各项操作程序和制度,出院病犯病案是否及时归档,医院病犯的病历严禁随意外借。

3、收押各科室要查是否按规定程序和项目进行,是否存在缺项漏项,入监档案是否规范。

4、监狱医院支部要查指导思想是否端正,医疗民警是否具备资质,是否超范围执业。查药品采购过程是否符合规范,价格是否合理。

5、自查期间每个参加人员都要写出自查报告,要找准问题,深入分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整改落实阶段(10月26至11月13日)

活动小组把整改落实作为本次活动的中心环节抓紧落实,将自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并在监区设立医德医风意见箱,收集罪犯对医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医疗人员,与自查问题一并整改。整改要明确时限,明确标准,并公开承诺,接受监督。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监狱成立医德医风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同志任组长,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狱医院。监狱党委要把医德医风整治活动并入治庸问责活动的议事日程,领导小组要亲自部署安排,小组领导要亲自抓,具体抓,引起高度重视,每个阶段要进行一次总结。

第2篇:监狱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不久前,网上还曝光华东某监狱修得豪华如“白宫”,欧式大楼、高档酒吧、豪华会议中心、带阳台的单人牢房和人工河等,设备奢华程度超过许多高档社区,被称为“散发着豪华自由的香味”。

在网络时代,人们喜欢把个案放大。其实让民众心情复杂的并非监狱的这些硬件设施,而是一些落马贪官们在里面是否照样过着“逍遥生活”。正如法国作家斯汤达曾在小说《红与黑》里慨叹的那样:“监狱最大的不幸,在于不能把自己的牢门关严。”

“烧脑”的思想斗争

郁平(化名)是在西部某监狱(以下称G监狱)服刑的一名职务犯,这天比往日早起了一个多小时,“天气热,睡不着”。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很红。

“他进来的时间不长,可能还不太习惯。”郁平的管教民警告诉记者,“刚来的人一般都是这样,我们这里规定夏天是6点起床。”

G监狱是集中关押职务犯的监狱,外界传说这里只关押“副处级以上的落马官员”。但据这里监察科的王科长介绍,“外面的说法并不准确,到这里来服刑的职务犯,多是被判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正科级以上干部,同时,我们这里还关押着一些社会犯”。

贪官在入狱后,往往心理都很微妙。记者有一名在上海某监狱工作的朋友,他分析说,进来的人一般有三种心理,一是真正打心底里认罪的,二是认为自己是权力斗争牺牲品的,再就是认为自己运气不好的。所以他们刚进来大多有一番“烧脑”的思想斗争,若不能破除这道思想关,精神和身体都容易出问题。

他就亲眼见到过一名贪官入狱后,因承受不了巨大落差的打击,意志消沉,怨天尤人,连续失眠多日后,精神趋于崩溃,产生了自闭等反常行为。而节假日往往是贪官们最难熬的时分,想着不能相见的、被自己伤害的父母和子女,很难说他们没有内疚感。

只要过了这道心理关,落马贪官对在狱中改造的态度,一般说来还是比较配合和积极的。在监狱系统,普遍认为职务犯要比一般社会犯好管,G监狱一监区的李监区长就说:“不少职务犯当过领导,文化素质较高,愿意加入积极改造委员会。所以拉帮结派、争吵、打架的少,更别说越狱等暴力反抗了。”

不过,落马贪官没有直接的抵触行为并不代表没有抵触情绪,“职务犯在失去自由后,会表现得比较烦躁,尤其在积分考核和行政奖励上,特别较真,下意识会钻监狱规章制度中的‘空子’,管教民警稍不容易就会被抓住‘小辫子’。” 李监区长表示。

贪官的“小灶”

原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贾永祥和副院长梁福全,当年刚被判刑尚被羁押在看守所时,就与前来会见的亲友大吃大喝了15天,日均消费千余元;安徽省潜山县综合经济开发区原副主任曹晓明获刑入狱,职务被罢免了半年,竟然每月按时“拿”工资;原成都市金牛区副区长马建国在服刑期间,不穿囚衣,不吃囚饭,可以随时回家过夜,甚至叫过去的“兄弟”给狱警发“工资”……

这些被曝光出来的恶性事件,让公众质疑贪官坐牢也有特权。那么职务犯在监狱中到底没有特殊待遇呢?G监狱教育科张科长表示,随着监狱管理的规范化,过去一些地方对职务犯“开小灶、住单间”的现象已几乎绝迹。以G监狱为例,职务犯的关押监室和社会犯的一模一样,都是8人间。为了利于管理,同案犯一般都要隔离关押在不同监区。那些加入了积极改造委员会的职务犯,则相对有更多一些的活动空间。

华东某省监狱管理局一名干部表示,不少监狱对职务犯们的确有个“小灶”,就是在每天晚上进行国学、绘画和经济等课程学习,这和他们本身的专业、兴趣爱好有关,监狱这样做也是最大可能的人性化管理。原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靳建禄因贪污罪进监狱后,因为给其他犯人讲《道德经》,身份变成了众犯人的“道德老师”,报道中说,他的课讲得很吸引人,监狱其他犯人成了这个贪官的“粉丝”。

记者注意到,在监狱系统中,由于职务犯和社会犯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不同,一般从事的是轻度劳动。“我们采用‘1+5+1’,学习一天,劳动五天,休息一天。”G监狱的李监区长表示,“不过工种调整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虽说这里最‘累’的就是做做园艺,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但有的人还要喊累,也许以前他们干的活确实太少了。”

不少贪官缺乏身体锻炼,过去长期的饮酒、抽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让他们大多患有 “三高”等富贵病,监狱的规律生活在无形中起到了一种治疗的作用。广州某国有公司原副总经理白某因受贿入监,60多岁的他没待多久,“三高”都消失了,体能也比以前好了,连上几层楼都不会喘气。他自认为是“监狱里生活有规律,加上地方偏僻,空气较好”。

“狱中的文艺骨干”

“我来了/趔趔趄趄/终于站在你的铁门前/一纸执行通知薄薄的/将沉重压迫我16年/是的/这是我平生的/第一次坐牢/坐很久的牢……”

这是四川省资阳市原政府副秘书长李和平在狱中写的诗,他因贪污和受贿被判了16年。在“出事”前两个月,他还在监狱给当地干部讲道德和法律,“故地重游”时,已成阶下囚。他曾经是一个诗人,在狱中写的《清江诗稿》被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身兼编导和主演的情景剧《炼狱》在四川各地巡演20多场。如今,李和平的良好表现已获得两次记功,6次行政表扬,也减了两次刑。

据G监狱刑罚执行科陈科长介绍,对于职务犯,监狱都是采取“一犯一策”。在他们进入监狱时,就会进行摸底考察,根据个人不同情况,选择独特的教育改造方式,让其把特长用到对社会有用的事上面。他们的特长,通常表现在文艺、基建、医疗等方面。

四川大学一名法学教授告诉记者,放眼全国来看,贪官们在入狱后,创作激情都会开始爆棚。巨大的落差让这些人对其人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会,思想和视野有了很大改变,面对漫长刑期,有的人本身文化素质较高,光靠回忆就可以烹出一顿“猛料十足的大餐”。有的被抓贪官则觉得自己很冤枉,他们便想用文学的方式,倾诉心声,引起重视。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在狱中写了《中国经济新思考》一书,震动国内经济学界并一度成为畅销书;原湖北省天门市市委书记张二江在监狱服刑期间,先后撰写《孙子兵法译注》等4本书,被军事科学院评价“对准确理解孙子兵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曾经被称作“中国报业第一人”的原广州日报社社长黎元江甚至在狱中获得了人民大学的博士结业证书。

这些还是算本身就有“两把刷子”的,有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创作起来难度的确不大。G监狱政治部一名干部表示,这些人在狱中著书立说虽与减刑并无直接挂钩,但有的是写专业技术指导书,可符合“重大发明创造”的要求,有的则通过现身说法得到加分,最终目的还是指向假释或减刑。以G监狱为例,自2008年以来,服刑人员就有17项科技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一些过去的“基建专家”更是帮着把关监狱的一些工程项目,节约了2300万元资金,通过这些立功,他们自然能获得不菲的加分。

不过,让公众发出疑问的是,为什么这些腐败官员会有时间和条件写书?有的则在一进监狱后就成了“反腐作家”?

江苏、河南等省监狱管理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为了“充分利用个人才能”,职务犯罪人员的劳动岗位通常是狱报编辑部,张二江、黎元江等人就担任过狱报编辑。显然,编辑工作留给他们大量空闲,他们便用来著书立说,称之为“狱中的文艺骨干”也不为过。

羞答答的刑期静悄悄地减

相较于贪官在监狱里做什么、民众更加关心他们在监狱待了多久。据统计,目前中国在押犯每年至少有20%至30%获得减刑,而官员获减刑的比例则达到70%,远远高出平均值。

按法律规定,得到减刑和假释的基本原则是“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即今后社会危害性越小的,越可能得到减刑、假释。G监狱刑罚执行科陈科长指出,本身职务犯就是利用手中权力进行犯罪的,被判刑后早已不具备职务犯罪的条件,自然很难再犯同样的罪,获得减刑、假释的比例也会较高。

然而,最后的裁定权在法院手中。记者那名在上海某监狱工作的朋友表示,法官是根据监狱的建议书与报送的罪犯表现材料,决定是否减刑的,而现实中很少有监狱送过去的提请不被通过的。据他了解,过去某些省的部分监狱将减刑办成“轮流坐庄”,是因为符合刑法规定的减刑条件的罪犯较多,但地方上却人为限制了减刑比例,不少罪犯只好排队减刑,“这样既违背了减刑本质,又严重降低了减刑的质量”。

不过,减刑宽严度的掌握,各地在执行上稍有不同。有的监狱掌握罪犯减刑面大而减刑幅度小,有的减刑面小而减刑幅度大,造成相同的表现而减刑结果的差异较大。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就曾明确表示,把在押人员参与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即唱红歌、读红诗等)的情况,依法按照程序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作为立功受奖减刑假释的一个重要依据,也引起过坊间热议。

除了减刑和假释,保外就医更是一条部分获刑贪官“逍遥法外”的通道。保外就医不需要通过法院审理批准,且获刑官员一般是经济犯罪,没直接受害者,就难有人盯着。仅2010年,我国检察机关纠正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程序或脱管漏管的就达555人。

广东省江门市原副市长林崇中因被判10年刑,但他在审理期间,花了不到10万元钱,办好了“保外就医”。法庭宣判当日,他直接从法院回到家里。为林崇中做出虚假鉴定的河源市人民医院相关人士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不说百分之百,起码大部分被判刑的高级干部,只要有病都会被保外就医”。

G监狱监察科王科长表示,保外就医其实并没有外界想得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监区、病情鉴定小组、减评委、监狱、检察院和省监狱管理局审批的一系列程序,且最多只有一年的期限,期满后还想保外就医的,必须再走一遍这些程序。且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在死缓执行期间的,罪行严重民愤很大的,以及为逃避惩罚在狱内自伤自残的都不允许保外就医。“比起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的制度更应该得到完善,尤其是过程的透明以及对其监外执行的监督不应脱节。”王科长说。

第3篇:监狱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高墙之内看上去如此宁静。一小队犯人正跟着两名狱警跑步,队列轻松,并没有什么强度。“他们都是肺结核病犯。”清河分局金钟监狱狱警陈长征对《望东方周刊》说。金钟监狱关押的都是患有严重传染病的犯人,根据犯人所患疾病,他们被分类关押。作为北京市唯一的传染病犯监狱,金钟监狱不仅有肺结核患者,还有艾滋病、梅毒、肝炎等病症患者。

金钟监狱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清河农场十五分场延续至今,1998年经过改扩建,成为清河分局第一座楼式监狱,也是当时硬件设施最先进的监狱。2001年8月2日,金钟监狱七分监区开始收押艾滋病犯。从那时起,金钟监狱就成为清河分局唯一具有治疗和改造双重功能的特殊监狱。

或者可以说,金钟监狱拉开了清河分局建设现代文明监狱的序幕。这座拥有红十字标志的国家暴力机器,无疑是中国监狱管理迈向人性化文明治理的一面旗帜。清河农场已经纳入国家行政机关序列,经费也已纳入北京市财政预算体系,有没有把犯人改造好自然成了衡量监狱成绩的最高标准。

“人类到了现在,也该有这种文明了。”

倘若没有高墙、电网,没了那两道门禁,金钟监狱就像一座普通医院,而且更安静、更干净。

监狱内正中是一座白色医院楼,右侧则是一排排分门别类的监台。监合里一尘不染,所有墙上都严实地裹着一层起伏的软铁皮般的材料,以防止病犯撞墙自杀。房内有空调、电视和独立卫生设施,整个色调呈白色――种种设置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病犯的绝望心理。

这座占地74.66亩的囚禁式医院目前有干警240人,13个职能科室,设计关押能力500人。监狱内针对肺结核、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罪犯分别设置了特殊改造功能区。护士和狱警每天都会准时给病犯分发药物。

对自己的工作性质,金钟监狱的干警大都没向亲友坦白――整天与严重传染病患者接触,即便防护严密,也仍然会给人极大的心理阴影。何况,为了照顾犯人心理,在与犯人交流时,他们并没有戴上手套、口罩、帽子,也没有穿上厚厚的防护服。

“应该说我们的防护还是很到位的。你看那些传染病大医院里,医生平时看病也是不戴手套,口罩、帽子,不穿防护服。”陈长征说。其实做到这一点,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要迈过多大―道坎。

在金钟监狱刚刚收押艾滋病犯人时,即便是清河分局其他监狱的同事们,对他们也是心有忌惮,平时总开玩笑说“离我远点”。虽然是玩笑话,但对陈长征们却是不小的刺激。

金钟监狱曾专门带队到北京有名的传染病大医院参观学习,也请专家来讲课,告诉大家只要防护得当,艾滋病并没有那么可怕。但同事们的忌惮并非不可理解。金钟监狱生活卫生科科长牛爱生在讲述自己抢救病犯的经历时,就仍然心有余悸。

那次,一名艾滋病犯人在监狱内的医院就诊时,不慎摔下台阶,磕到头部,血不断涌出。当时正在值班的牛爱生与另一位年轻同事一起架起病人,开车送至市区医院。而在这期间,牛爱生还在没有做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帮助病犯小便。

“艾滋病人的血液特别危险,但当时没办法,好在没出什么事。”牛爱生说,必须把犯人的事情做好,这是尊重他们最起码的人格。“人类到了现在,也该有这种文明了。”

监狱顺应时代的发展,科学有效且人性化地对罪犯进行改造,在金钟监狱的体现无疑最为明显。病犯大都抱有绝望与报复心理,对于那些和病犯们朝夕相处的狱警来说,每一个传染病罪犯都可能是一颗“不定时炸弹”。

2009年1月收入金钟监狱的重症病犯徐淼,患有艾滋病、肺结核、丙肝三种传染疾病。金钟监狱给他单独一个房间。从金钟监狱的监控摄像来看,徐淼情绪还算稳定,护士定时去给他送药,而他则躺在床上听收音机。

“我们会经常去跟他说说话,保证他情绪稳定。”陈长征说,他们要极力避免病犯自杀等紧急事件。金钟监狱正式成为传染病犯监狱以来,五六年间共遇到二三十起紧急事件。

“每一次紧急事件,我们都脱一层皮啊。”金钟监狱监狱长刘建国说,保证病犯不出现非正常死亡,是一个硬性要求,每一名干警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

即便有些重症病犯因病死亡,也需要医生鉴定,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鉴定,北京市检察院介入调查,然后才能通知家属,准备善后。“监狱是不能自己认定罪犯正常死亡的。”牛爱生说。

“让走出清河的人远离犯罪”

清园监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所大学。这所漂亮的监狱崭新而整洁,监狱内是宽敞的道路与广场,道路两侧有各色彩旗。

清园监狱是在1996年由原来的清河劳改总队十二支队更名而来。2002年北京市投资7000万元对其进行了改扩建。作为北京市监狱管理局着力打造的特色监狱,清园监狱结合出监、常规、集训三种管理模式,着重开展创业培训、就业指导、职业训练及拓展训练,摸索先进的届临出监罪犯的改造模式。

走进清园监狱广场两侧那些三四层的崭新楼房,学生宿舍般的房间里,犯人们显得清洁而轻松。他们大都要在两三个月之后走出监狱。

“‘以改造人为中心,全面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现代清河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监狱法》颁布以来,监狱‘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意识已经得到确立,干警体罚虐待罪犯的顽疾已经得以根治,罪犯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局长魏书良说。

早自1998年起,清河分局举办了“整治打骂体罚”活动,收效显著。

随后,北京市监狱局提出了“干警工作与罪犯改造之间构建和谐关系”。在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局长郑振远看来,这需要干警的能力与素养。而为了更好地发挥干警能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北京市监狱系统正在积极构建罪犯科学分类体系。

2005年6月,清河分局潮白监狱成为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分级管理试点单位,当时对罪犯的分级管理只是按照刑期、犯罪性质等一些基本属性划分,比如按刑期分,十年以上是重刑犯,十年以下是轻刑犯,或按照判决书定罪性质分类。

2007年10月,潮白监狱正式转为科学分类试点单位,监狱首先会根据罪犯的危险程度,而不是刑期与定罪性质等,把罪犯分为高度戒备、中度戒备和轻度戒备。

对于高度戒备的罪犯,首先会进行服刑指导,诸如如何面对漫长的刑期,做好心理调节等等;中度戒备的罪犯则主要是适应监狱生活;轻度戒备的罪犯,主要进行的是与社会衔接的教育,比如出去做什么。

“监狱每半年都会给罪犯做一次危险评估,随时了解情况。”潮白监狱副监狱长孟巍说。每年都会有罪犯发生反复,2009年潮白监狱就有10名罪犯从中度戒备回到了高度戒备。2007年初,北京市

监狱系统新设置了心理矫治室,对罪犯的性格特点有了比较清晰的监控与判断。

2009年6月,科学分类体系在整个北京市监狱系统全面铺开。此时,对罪犯进行科学分类,已经有了一整套经验与规范。仅仅是一个罪犯分类的标准,就有数十种因素需要考虑。如客观要素有性别、年龄、国籍、身体状况、刑期、犯罪史、成长史、家庭情况等;主观要素有危险程度、改造表现、改造难度、改造需求等。

2008年6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提出“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清河分局也把“让走出清河的人远离犯罪”作为愿景。

清河分局关押的都是北京籍犯人,罪犯走出清河融入京城社会,仍然可能面临社会歧视、家庭和单位不接纳等困难。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清河农场已经引进社会帮教。监狱只是对罪犯改造的一个环节,进入社会的刑释人员需要更多包容。

“社会背景变了,你自然就得改”

现在,北京市监狱管理局14所押犯监狱已有9所被评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走过60年,清河农场从新中国第一劳改农场变成了现代文明监狱。

在清园监狱监区,有一小片类似四合院的地方,这是一个特殊的集训分监区(惩教分监区),被称为“监狱中的监狱”。相对于监狱其他分监区管理模式,这个集训分监区的铁栏杆更为严密,专门设有禁闭室。这是清园监狱的另外一个特殊功能――所有清河分局所属监狱违反监规纪律的犯人,都被送到这里来进行集中教育改造,包括对出现思想包袱、可能发生自杀、自残或其他各种危险倾向的犯人开展集中危机干预和集中疏导教育。

“对犯了错或可能出现危险的犯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集中疏导教育,化解矛盾、消除危险,待危险消除了,重新开始常规教育改造。千万不要误解为集训队提高对犯人的惩罚,法律法规绝不允许出现以任何理由打骂体罚犯人的言行,这是所有干警内心的‘高压线’。”集训大队指导员李长金介绍说。

杨鸿杰是这个集训大队的队长,有35年从业经验的他一肚子故事。北京南城的“惯犯”“大哥”,杨鸿杰大都打过交道。北京市监狱管理局看中了他的经验,给予他“专家型干警”称号。

对于清河农场来说,杨鸿杰算是一个过渡期人才。他从老一辈清河人那里学得了经验,又能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干警打成一片。“传统观念是藐视犯人。”杨鸿杰说,在他的印象中,老一辈干警们经常对犯人说的话就是,“你这个人就这样了”,“你一定要改正”。

那时候,即便是被派出所找去谈一次话,也是非常丢人的事。被关押的犯人就更不用说了。“那时干警认为,我代表政府,你是犯人,我们一句话,你们就得听。”杨鸿杰回忆说。

这种观念极为顽固,即便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清河农场大量招收大学生,对于这种习惯思维也作用不大。

杨鸿杰经常看专业书籍,尽管他认为实践更重要,不过,他也知道,书上的说法是对的,“迟早要走这条路,他们还是比较先进的。社会背景变了,你自然就得改了。”

第4篇:监狱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笔者从1990年夏秋开始,查阅了大量的文史、档案资料,并辗转寻访当年曾经管理过陈璧君的多名当事人,有幸结识了曾出任过上海市人民法院监狱(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前身)首任典狱长的武中奇和那时常到监狱送物、接见,最后为陈璧君处理后事的陈璧君长媳谭文素(陈璧君长子汪文婴之妻)的弟弟谭文亮,遂撰此文。

缓缓流淌的黄浦江水,孕育着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这条上海的母亲河的北岸,是著名的繁华区提篮桥。老上海都知道,这里在解放前曾经是包娼、聚赌之地,是殖民者营造的“自由世界”。但是现在提起提篮桥,马上会使人们联想起一座戒备森严的监狱――上海市提篮桥监狱。

提篮桥监狱,于1901年开始修建,1903年5月启用至今。由于规模宏伟、建筑精良、犯人收押数量多――最多时达15000余人,大于当时日本东京丰岛区东部的巢鸭监狱(即后来的东京都巢鸭看守所)和印度的孟买监狱,故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

一、陈璧君在提篮桥监狱囚禁了整整10年,共计3641天

翻开曾坐落在上海市长阳路147号上海市监狱总医院(即2007年迁入浦东周浦镇里仁村1236号,全国第一家专门收押老病残罪犯监狱的南汇监狱)的历史档案,有一个病人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奸陈璧君。谁都知道她的丈夫是中国现代史上“天字第一号”的大汉奸。

陈璧君曾任国民政府中央监察委员。1946年4月27日,被国民政府江苏高等法院以“通谋敌国、谋图本国罪”判处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先后移送苏州监狱(国民政府江苏第三监狱,亦称狮子口监狱。2009年5月被搬迁)、苏州长春巷吴县看守所(1949年6月5日,在此成立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安局)、苏州司前街公安局看守所(后曾系苏州市公安局看守所。2005年,改建为苏州警察博物馆及禁毒展览馆)关押。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的当日,陈璧君成了共产党的阶下囚。

1949年,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震撼了上海这座百年城市。5月28日,弄堂里的人家推开窗户,听到清亮的鼓角声,一队年轻的士兵擎着鲜红的旗帜穿巷而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占领了上海,这座东方的巴黎正式进入了红色时代。

根据华东军政委员会的命令,7月1日,陈璧君被移押到中国人民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政务接管委员会法院接收处第三组,由毛荣光、王正福负责接收至上海市人民法院监狱(1951年5月改称上海监狱,同年8月改称上海市监狱。1995年5月起,正式更名上海市提篮桥监狱。为了行文的统一和读者阅读的方便,以下均统称提篮桥监狱)。1959年6月17日晚,陈璧君在提篮桥监狱医院病亡。

陈璧君在提篮桥监狱囚禁了整整10年,共计3641天。在这期间,她先后5次在监狱医院住院治疗,其中少的6天,多则达一年半之久,总计达到1791天,几乎是这段服刑期的一半时间。当时,陈璧君的子女(三男二女)分别远在香港和印尼。在大陆的亲属中,有其同父异母、比她小11岁的妹妹陈舜贞,陈舜贞先后住在上海市巨鹿路和陕西南路,1958年11月迁居南京,1963年病故。

陈璧君医治无效而亡后,狱方通知了陈璧君的长媳谭文素(陈璧君长子汪文婴之妻)的弟弟谭文亮。谭文亮来到监狱医院,管教干部当着他的面,清点了陈璧君的遗物,交由他处理,他因尚未成家,住在集体宿舍,所以只领回了几支钢笔,其他物品请狱方处理。狱方告诉谭文亮,本着对陈璧君及其亲属负责的精神,准备把遗体送验尸所检验,亲属还可向遗体告别。谭文亮将陈璧君的死讯电告其子女,其子女嘱谭文亮代为处理后事。

6月22日,陈璧君的遗体经尸检,在上海市西宝兴路殡仪馆火化后,由谭文亮领回骨灰,通过邮局寄往广州,经由陈璧君生前好友送往香港,交给她的子女。众子女在家中祭奠后,集合在港亲友,将骨灰洒在香港附近水域,只留下一小部分,拟在今后适当时机归葬故里。

二、在她留下的各种文字中,完全看不到她拒绝认罪,准备一辈子坐牢的痕迹

近年来,不少媒体和报刊刊登过诸如“汪伪第一夫人在提篮桥”、“陈璧君终身被囚之谜”一类的文章。文中述及宋庆龄、何香凝得悉其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后,有心拉她一把,于1949年9月找到、,说“只要陈璧君发个简短的认罪声明,人民政府可以下令释放她”。当晚(9月25日晚上)宋庆龄、何香凝联名写信给陈璧君,陈璧君拒绝认罪,还给宋庆龄、何香凝写了复信,终至终身被囚。

笔者通过甄别核实,这段所谓的“秘闻”,始作俑者是“魏白”,首先出现在由“魏白”编著、国防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11月出版的《审判汪伪汉奸,国共两党惩奸纪实》一书中。而且,这本书的作者署名是魏白“编著”,而不是“著”。“编著”与“著”,其中含义大有差别(魏白先生后来在黄河出版社也曾编著、出版了好几本有关军史方面的书籍,如《四野十大虎将传奇》等)。

《审判汪伪汉奸》全书各章、各篇标题多为“某某之谜”,如汉奸政权之谜、汉奸叛逆入狱之谜、逃脱审判之谜、日寇凶手引渡南京伏法之谜、走狗恶棍先期暴毙之谜、陈璧君终身被囚之谜等等。

书中引用的资料没有注明任何出处。有人怀着猎奇心理,又扩大了传播面,客观上抬高了陈璧君的人品,同时对历史人物的研究造成混乱,给史学界造成了影响。

陈璧君在提篮桥监狱中最大的思想问题是不服国民政府对她的判决。她拿的是国民政府的判决书,一直希望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她重新审判。她甚至多次说过,也书面写过这样的话:“我申请人民法院重审我,我愿死在人民的判决下,不愿偷生在蒋贼()所判的无期徒刑中。”陈璧君在提篮桥监狱服刑中,思想有一个转变过程,开始她不认罪,存有“成王败寇”的思想,后来经过学习,尤其是多次生病住院治疗,切身感受到了自己受到的人道主义待遇。

1952年9月24日,早晨起床后,陈璧君感到胸口沉闷,呼吸也很困难,走路好像踩在棉花团上,马上向值班干部报告,遂被送到监狱医院。经过仔细检查,她的血压偏高,心律严重不齐,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她即被安排留院观察。11月13日,陈璧君又以同样的病症住进了监狱医院。这次由于病情不稳定,住院时间长多了,共计住院193天,新年也是在病房中度过的。医生根据她第一次住院的情况,制定了一整套的治疗方案。次年5月底出院时,她已是红光满面,一再向半年多来日夜陪伴她的医生护士致谢。

1954年1月12日,陈璧君旧病复发,这次的高血压和心脏病比以往两次来势更加凶猛。监狱医院的有关医生经过会诊,制定了一套缜密的长期诊疗方案,对她服药的最佳时间、每天卧床休息量、每餐的进食营养都进行了科学的安排。夏天,把她安置在通风透气、比较凉爽的病房;冬天,则安排在朝南、阳光充足的房间。第二年的11月,陈璧君又突然得了颈淋巴腺炎症,医院立即给她施行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在1955年7月书写的思想汇报中,她这样写道:“1949年7月1日,我到女监。初期是很不能心平气和的。以为成王败寇。但每天的《解放日报》和我幼子(指汪文悌,笔者注)送进来的书,令我心平气和。知道共产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事。后来见到的《论人民民主》后,我更心悦诚服了。更后来,我挚友龙榆生(注:万载人,曾是陈璧君子女的家庭教师,中国著名词学家,解放前曾与陈璧君一起关押在南京。解放后在上海博物馆工作)又送来许多进步书来给我学习,且每月寄一封勉励我努力改造的信来,我更加了解马列主义和思想了……启发我的第一个思想转变的人是我的幼子和龙弟(指龙榆生)了。我从书报的学习、吸收、反省和先生们(指监狱管理人员)的教育,更从广播的教育中得到更多的事实道理了。关于改造犯人思想的材料很丰富,有深奥的、有通俗的,都能适合各犯人的文化程度。我是一个自问很努力学习的人,也觉得恍如置身于革命大学,但可惜我的病亦随着我的年龄增加。”

在她留下的各种文字中,完全看不到她拒绝认罪,准备一辈子坐牢的痕迹。

三、遍寻史料,“何香凝与宋庆龄合写给陈璧君的那一封书信”无记载

长期来,监狱方面和1952年6月23日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劳改处对陈璧君的管理和她的日常生活十分关注,对陈璧君服刑的情况,监狱及其上级部门上海市公安局劳改处(1964年12月,改称上海市公安局劳改局。1983年7月,上海市劳改、劳教工作由市公安局整建制移交给上海市司法局。1995年5月,更名为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常有专报、简报上报或转送上海市公安局领导,并抄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如1956年9月2日,陈璧君病情稍有恶化,思想有所消极,劳改处就向市公安局副局长杨光池、马金铮呈送简报。又如,同年9月27日,劳改处又向市公安局领导报告陈璧君的病情报告。1959年6月,陈璧君病亡后,上海市公安局党组还写报告给上海市委,汇报陈璧君病故的详细情况。如果中央领导机关或中央领导对陈璧君有什么具体批示,文件的运行路径应当通过上海市公安局及市局劳改处逐级转递,而且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都应该有备案。目前,上海市监狱管理局档案室完整地保存着陈璧君服刑时的各种档案,上海市的政法机关保存完好的档案材料中,根本找不出宋庆龄、何香凝写给陈璧君的信。陈璧君的改造档案和监狱的文书档案中都反映不出宋庆龄、何香凝写信给陈璧君,更没有要陈璧君发认罪声明的原件或抄件,以及相关的线索资料。甚至陈璧君自己在监狱中所写的各种自传和思想汇报中,都没有提到这一内容。

按照监狱管理工作规程,政府机关来文或亲属来信,首先要经工作人员签收。经审阅后,再视情转交给服刑人员。对任有国家重要职务、极有社会影响力的宋庆龄、何香凝的来信,不可能不作记载。

2000年早春,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白发萧然的老人登上了上海浦东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鸟瞰巍峨壮观、弛名世界的大上海,老人神色凝重,两行老泪潸然而下。

老人缘何心热血涌,百感交集,激动难抑?

因为半个多世纪前,他曾随中国人民第三野战军南下干部纵队,一起参与了解放上海和建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工作。1949年9月21日,他又出任共和国首任远东第一大监狱典狱长。

这位老人,就是武中奇。

武中奇明确对笔者表示,过去从来没有听到过宋庆龄、何香凝写信给陈璧君的事情。而且在已经出版的各种有关何香凝、宋庆龄的传记和《年谱》、《年谱》、《宋庆龄年谱》中,也找不到相关的内容。

1999年12月,由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宋庆龄书信集》(全书55.75万字),收录了1909年至1981年期间,宋庆龄写给海内外各界人士的953封书信。该《书信集》中也没有1949年9月25日,宋庆龄与何香凝合写的那封给陈璧君的书信。另外,由尚明轩、余炎光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的《双清文集》(全书68万字),是廖仲恺、何香凝著作的合集,包括函电、书信、演说、诗词、公牍等,书中也同样查不到1949年9月25日,何香凝与宋庆龄合写给陈璧君的那一封书信。

在《年谱》、《年谱》和《宋庆龄年谱》中,可以查到的是1949年9月25日,出席新政协会议,当天晚上在中南海召集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问题的协商座谈会。宋庆龄在1949年9月21日至30日期间,出席了新政协全体会议,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并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9月26日,宋庆龄出席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华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在北平协和医学院礼堂的集会,纪念苏联科学家巴普洛夫诞辰100周年。另外,当时各媒体上也没有1949年9月25日宋庆龄、何香凝为陈璧君特赦之事找、的内容,亦无、会见宋庆龄、何香凝的记载。

四、笔者曾撰文驳斥陈璧君所谓“拒绝认罪,被囚终身”的“史实”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任何人的定罪、判刑、收押、释放,均要履行一定的司法程序。稍有法律常识的人应该晓得,司法实践中不会发生某个判处无期徒刑的犯人,只要发个所谓《悔过声明》后,就可以恢复自由的事情。1959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签署特赦令,对于确实改恶从善的集团和洲国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实行特赦。12月4日,包括溥仪等33人获得第一批特赦,其中曾关押在功德林的原战犯有: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宋希濂、陈长捷、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

1975年3月19日,在国内生机萧杀、空气中弥漫着阶级斗争硝烟的“”时期,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在抚顺、济南、西安、北京各战犯管理所召开了特赦释放大会,第七批共293名特赦战犯走出了监狱。11月15日前后,根据主席的《关于清理在押省将级党政军特人员请示报告》批示,15000余名被特赦人员获得释放,走出监狱、劳改场所的大门。

综上所述,依照法律,服刑人员只有通过司法部门的改判,撤销原判、减刑、假释、特赦或者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等法律程序才能出狱。

……

笔者曾在长篇纪实文学《远东第一监狱》和《上海监狱人权记录》一书中,撰文驳斥了陈璧君所谓“拒绝认罪,被囚终身”的“史实”。也许人微言轻,我所提出的事实和依据,没有得到造假者的纠正和相关媒体的重视,而陈璧君所谓“拒绝认错,宁愿坐牢终身”的史料,仍然流传。

第5篇:监狱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好好活着,等待法律特赦”

“从早上骂到晚上,最后我真的毛了,抓起菜刀,冲着他脑袋就是两刀。谁想到他命就没了。”说这话的是一名77岁高龄的老人,他叫秦福。

秦福曾是某敬老院的“火头军”。2010年3月5日,像往常一样,秦福早早起来烧稀饭。在烧饭过程中,他不小心将水溅到老黄身上。

老黄66岁,两人关系特别差,因溅了一身水,两人再次发生争吵。老黄嘴巴不饶人,将秦福的祖宗八代到身边亲人“问候”个遍,“老实巴交”的秦福干脆不理睬老黄。中午饭时,老黄继续骂秦福。到了晚饭时,老黄依然不住嘴,气不过的秦福跑到敬老院旁边的警务室,想让里面的工作人员制止老黄的骂人行为,但没人理睬他。晚上6点钟,面对骂骂咧咧的老黄,秦福实在忍无可忍,随手抓起菜板上的菜刀,冲向老黄,在将其推倒后朝着他的头部砍了两刀……

看到老黄倒在血泊中一动不动,秦福慌了,赶紧跑到警务室投案自首。随即,他被警方控制。事后,老黄经抢救无效死亡。秦福被判无期徒刑。

“监狱哪里都好,就是不自由,没酒喝。”秦福说,他在老家的时候,烧制了20余年的烧酒,没事喝两口是他最大的爱好。秦福从未结婚,现仅有一个侄女尚保持联系。

“进监狱后,发了两套衣服我舍不得穿,保存起来。我刑期太长了,万一将来不发衣服了咋办?”

“我们这把年纪了,蹲监狱后真的是刑期比命长,肯定活不到出狱那天了。现在我好好养身体,等机会看看,法律能不能对我们这些老年人有特赦的机会……”秦福在监狱工作相当积极,认罪服法,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每天都在监区忙活着接开水、照顾其他老弱病残犯、为舍房打扫卫生等。因表现良好,秦福的刑期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20年。

“监狱比家好,吃肉比家勤”

“以前,监狱在我脑子里没任何概念,活了一辈子,没想到最后在这里安身立命。”杨开泰70岁,牙齿已经全部掉光。他说话时,管教干警要仔细听才能听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杨开泰来自重庆合川农村,2006年6月份,在农田里,为了一棵小树苗的归属问题,他和自己的亲哥哥争执起来。“明明就是我种的树,他非说是他的,还想给我铲了。这怎么行,说着说着,我们两个就整起来了(重庆话,意为打起来)。”杨开泰自己说,他不是存心想打死哥哥。“锄头在我右肩膀扛着,我就是把身子侧转了一下,锄头打在哥哥头上,他就死了。”

同年下半年,他因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无期徒刑。“妈九十几岁了,5个娃儿各忙各的事情,很少来看我,心里还是很悲伤。当初我要不是那么毛焦火辣的就好了,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监狱里的条件比家里好多了,吃肉吃得比家里勤些,还可以,感觉跟敬老院差不多……”杨开泰说,“不晓得能不能活到出狱的那天,反正先坚持着嘛,心里也没啥特别想法。我们这种年龄的人,不晓得能不能得到法律的特殊照顾。”

监狱生活:爱看老战争片

“在监狱里,我的身体反而好起来了,此前脑梗塞导致我右膀子、右手麻木,右脸面瘫,在监狱打了两年多太极拳,毛病还真好了。”62岁的服刑人员秦国说。

鉴于老年罪犯的身体特点,监狱在日常管理上,更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比如,劳动基本以轻型手工劳动为主,身体不适可以不参加劳动,每天会多出一些锻炼机会。每周有三四天吃肉,值班民警基本都略通医术。夏天天气炎热,监狱方会在每个监区准备大量的十滴水、仁丹、白糖、老荫茶、西瓜等防暑降温药品、食品。每天安排时间看新闻、电影。

“他们最喜欢《地道战》、《地雷战》等老题材的电影。2009年《阿凡达》最火的时候,我们放了这部碟,想给他们换个口味。没想到电影看完了,几百号人脑袋都是蒙的,都不知看了些啥。后来他们就给管教民警提意见:可不可以不放外国片,看不懂。”渝州监狱监区长陈星任说。

在老年罪犯最关心的医疗救助方面,每个监区均配有医务室,监狱有专门的医院。以重庆市另一所重刑犯监狱渝都监狱为例,该监狱专门建有一座二甲医院,服刑人员一般的病情均可治疗。假如有重大疾病需要救治,监狱方会将犯人转送至大坪医院、西南医院、新桥医院等三甲医院救治。

“老房子着火扑都扑不灭”

“老年人犯罪,用俗话说,就是‘老房子着火,扑都扑不灭’。”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周小燕说。“老年人犯罪种类大概可以这样分:暴力型犯罪占50%左右,涉性犯罪占20%左右,诈骗类犯罪占15%左右,其他犯罪占15%左右。其中,农村老年人犯罪以暴力、涉性为主,而城市老年人犯罪,基本以职务、诈骗犯罪为主,比如老党员、老干部。”

“老年人犯罪,以农村居多,他们身上有三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缺少亲情关爱;二是心理有严重问题;三是缺乏沟通、协调渠道,这些人心里有什么疙瘩,得不到宣泄后就憋在心里,久而久之一旦爆发出来,后果往往不堪设想。”渝州监狱二监区副监区长徐彬宾说。重庆市的13所关押老年罪犯的场所内,每个场所有60至90余名老年罪犯。

一位民警表示,在重庆政法系统内,重庆检方曾在10年前对社会公布过一次全市老年人犯罪的整体情况,包括犯罪率、犯罪种类、犯罪总人数以及预防措施等。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政法系统再没有对外公布过相关数据。“公布信息后,总会有一些其他杂音出现。比如境外某些势力,他们随时会搜集此类消息……”该名干警道出了其中原因。

第6篇:监狱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摘 要 题】监狱法学研究

【关 键 词】美国监狱/发展趋势……

一、20世纪美国监狱制度的特点

20世纪是美国当代监狱的发展时期。20世纪美国监狱的发展可以用几个基本的行刑模 式来加以概括(有的行刑模式的思想源于20世纪以前,但在20世纪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医疗模式

医疗模式(The Medical Model)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是由于犯罪者心理和生理的疾病和 障碍所导致,而这些疾病和障碍是可以治疗的,如果承认这一前提,那么监狱的首要任 务就是确认他们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疾病和障碍,从而矫正他们的犯罪行为,因此,那 种认为用基本相同的方法能把罪犯改造过来的观点是不妥的。医疗模式的产生与美国医 学科技的发展以及受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有关。医疗模式的发展主要在 1930年到1974年期间,1930年,美国国会授权新成立的联邦监狱局发展对罪犯实行分类 管理和建立带有治疗性质的监狱,许多州的政治家在讲演时一改过去的提法,把治疗作 为监狱工作的目的,而把惩罚作为陈旧、过时的概念。医疗模式强调对罪犯的个别化处 遇,因此,需要加强对罪犯的分类,以便于帮助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学工作者开展 工作。医疗模式认为,监狱环境对治疗改造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因此,不同类型的罪 犯应安置于不同安全警戒等级、有不同教育训练项目和不同环境的监狱,并应考虑到对 精神病的照管等。这一模式的操作就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检查、诊断、开药方、治疗 以及将病治好后让病人出院。与医疗模式相适应,美国广泛适用了不定期刑、假释、未 成年人的司法和执行制度。虽然许多人指责医疗模式对罪犯过于宽大,但事实上这种模 式一方面保留了惩罚的内容,另一方面给对罪犯的治疗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二)更新模式

更新模式(The Rehabilitation Model)认为犯罪并非完全是行为人心理的、生理的疾 病和障碍所导致,主要是行为人没有经历一个正常的社会化过程,所以应着重对他们进 行重新社会化。重新社会化是指通过改变行为人原有的犯罪动机、价值观念、自我概念 及态度来预防再犯,主要的途径是通过不同的矫正项目如教育、工业训练和咨询等,来 祛除他们的犯罪动机。更新模式受美国实证主义学派的影响较大,实证学派认为人们的 行为是生理的、经济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发 现犯罪的原因。在20世纪初,美国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实证主义提供了理论依 据,实证主义观点在监狱领域主要表现为三点:(1)犯罪行为不是自由意志的产物,而 是犯人对生理的特点、心理的失调、社会的条件不能控制的结果;(2)罪犯能够得到更 新;(3)更新必须针对个人的特点和问题。

更新模式认为要使罪犯得到矫正主要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改变犯罪所产生的外在 环境。当时美国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城市,犯罪者中移民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问题更为 突出,因此,需通过社会的政策来改变城市中少数民族的居住条件,如改善公共卫生条 件,加强土地拥有者和承租者的法律保障,使公共建筑、游艺场所、居民住房、教育等 的状况得以提高。二是考虑如何使犯罪者得到更新的途径。他们认为由于犯罪原因有所 不同,因此改造需采取针对每个人具体情况的方法,例如在判决以前法律工作者应作出 有关犯罪人的判决前的报告,报告涉及犯罪人的特点以及有关犯罪的相关背景材料,这 样,法官和矫正人员能客观全面地分析犯罪者的特殊情况,采取措施,有利于他们得到 更新。更新模式与医疗模式的共同之处是更加注重行刑的个别化原则,赞成对罪犯的分 级处遇、不定期刑和假释制度,但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反对更新模式的倾向达到高潮 ,因为虽然监狱进行了大量的矫正工作但不能有效减少重新犯罪率,而支持更新模式的 人认为:虽然一些矫正项目只适用于特定的罪犯,虽然从总体来看重犯率没有减少,但 不能否认大量的更新改造项目还是收到了积极的效果,更新改造是对罪犯应尽的道德的 和人道主义的社会责任,重新犯罪率涉及到整个的刑事政策、刑罚制度以及许多复杂的 社会因素,不能把责任都归于监狱。

(三)监狱替代模式

监狱替代模式(也称为社区模式The Community Model)主张通过扩大社区矫正的形式来 部分替代监狱的功能。这一模式在美国的20世纪60年代达到高潮。1967年,美国总统委 员会在法律执行和司法管理的报告中指出:犯罪和不轨行为的增加是社会组织和机构不 能充分发挥正常功能的体现,因此,矫正的任务包括了建设或重建社会的联系和制约的 功能,使犯罪者能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即获得就业和教育的机会。这一观点与提倡 社区矫正的观点相一致。社区模式认为刑事司法执法体系的目的应该使罪犯在社区中得 到新生,他们认为医疗模式强调罪犯在监狱中得到治疗是有片面性的,更新模式希望罪 犯在监狱中得到矫正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监狱这种人工建造的机构主要是用于将罪犯 与社会隔离,而不利于提高罪犯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 ,不应过于强调在监狱中对罪犯的治疗和更新,而应增加罪犯在社区中变为守法公民的 机会,所以,应有选择地对非暴力犯和初犯等更多地采用缓刑等非监禁刑的判决,以便 于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区职业和教育的项目,以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必 须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也应使他们能尽早得到假释,增加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尽快 地得以新生。

监狱替代模式注意考虑了罪犯与其犯罪环境的关系,认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罪犯的 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社会因素在犯罪问题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对罪犯处遇的重要 方面是能够找到利用社区资源的方式来帮助罪犯对社区的适应和结合,使其成为有用的 守法公民。目前美国的监狱替代形式主要是缓刑和假释,也包括社区的中途训练所、其 他的强化监督项目、家中监禁、电子监控、罚款、赔偿、社区服务等。

(四)监管模式

监管模式(The Custodial Model)也称为报应模式(The Retribution Model),从20世 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在美国矫正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美国的 犯罪率有较大的增长,犯罪控制成为社会的中心任务,同时,监狱的治疗、更新项目并 不能证明其明显的有效性,特别是在1974年罗伯特.马丁森对监狱工作中更新改造项目 的调查报告显示,除了少数的项目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外,大多数更新的努力不能对重新 犯罪率产生明显的效果。这个基于对当时231个不同的矫正项目有效性评价的综合研究 结果影响了公众对更新改造的信心,加上政治的影响,人们对医疗模式、更新模式提出 了更多的疑问,并认为监狱替代模式降低了刑罚惩罚的严肃性,根据罪犯的个别需要来 决定刑事惩罚的量是缺乏充分依据的,并指责假释委员会对犯人的释放缺乏科学的标准 ,因此,监管模式的影响得以扩大,导致美国监狱押犯的急剧上升,1970年美国监狱押 犯是20万人,到1997年达到120万人。

监管模式的核心是为了满足眼前的和直接对犯罪进行控制的需要,监狱工作者的职责 仅仅是将犯罪人控制在狱墙之内。该模式强调惩罚要与犯罪的严重性相适应,罪犯需要 得到他们应受的惩罚。该模式认为,犯罪是行为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和选择,所以犯罪人 应对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更新改造不应作为矫正工作的主要目的,在惩罚的过程 中适当开展一些矫正工作也是需要的,但它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监管模式的理念, 罪犯被判刑后应根据其犯罪严重程度送往不同安全警戒等级的监狱。一些人认为这种报 应性的监管使监狱除了成为犯人的仓库外没有什么其他的价值,事实上,惩罚对于某些 罪犯来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对某些罪犯来说则可能相反,更为人道的手段应该 是加强对他们的矫正。

(五)公正模式

公正模式(The Justice Model)认为所有的罪犯应依法受到同样的对待和处理,因为种 族、出生、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刑事处罚是不能容许的。通过执法 ,使社会公众能感觉到惩罚的公正性,从而增强刑罚的威慑力。公正模式的基本原则是 :社会有责任惩罚犯罪者,惩罚的威慑对于社会公众遵守法律是重要的。公正模式要求 在适用法律时主要依据犯罪的行为,刑事判决应具有明确、清楚、不含糊的特点,这样 可避免在量刑时以更新为导向和行刑个别化的倾向。

公正模式的另一层含意包括了对罪犯的权利保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监狱领域中 的一个重大事件是法院开始受理涉及押犯权利的诉讼案件,因此对押犯在服刑中的权利 问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在19世纪,美国的犯人曾被宣称为“国家的奴隶”,被视为二 等公民,法院对于监狱内部管理事务采取不干预的政策,致使监狱中侵犯罪犯权利的事 情屡屡发生,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1941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任何州和 矫正工作人员,无权剥夺和限制犯人向法院起诉的权利,但事实上法院仍不愿受理犯人 的起诉。到60年代后期,在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下,促进了重新确认犯人在服刑中的法 律地位问题,1964年,美国最高法院决定在州和地方矫正机构的罪犯有权受到1871年公 民权利条例的保护。根据规定,犯人可依法对监狱长和其他工作人员提起法律诉讼,这 就改变了过去监狱工作人员有绝对权力的状态。法律生效后,犯人向法院上诉的案件迅 速增长。犯人向法院的上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原判事实、定性和量刑的异议; 二是监狱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如虐待犯人、食品缺乏营养、医疗保护不足、个人财产被 盗、受到他犯侵害、监狱过于拥挤以及限制宗教的自由等。但是为避免犯人的无意义的 重复诉讼,1995年,国会制定了监狱诉讼改革法规,对犯人提起的诉讼进行了一定的限 制。

二、美国监狱发展的趋势

(一)监狱的押犯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目前,美国社会仍然存在着一种对犯罪实施强硬措施的氛围,由于许多的犯罪是由一 些累惯犯实施的,因而有人用“旋转的门”来比喻这些人的重新犯罪,这也从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矫正和刑事执法的现状,使公众对监狱的更新能力信心不足,最终,人们要求 对累惯犯和实施特别严重的犯罪给予强硬的惩罚。最近的一些立法反映了美国对犯罪的 强硬态度即对罪犯给予更严厉的惩罚,例如对假释进行一定的限制,允许法官对有嫌疑 的罪犯使用审判前的拘禁,这些人或者对社区有一定的危险或者有逃跑的可能,但是较 长的刑期和对假释的限制将意味着监狱会过于拥挤。

(二)非监禁的适用也将增长

目前,在美国法院改变判决的形式已得到了普遍的共识,这对矫正工作有直接的影响 。虽然在较大程度上定期刑判决代替了不定期刑的判决,强制性判决的范围得到扩大, 罪犯的早期释放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导致了许多监狱过于拥挤;虽然一些矫正机关没 有权力参与决定罪犯服刑期的长短,这些属于法院和假释委员会的权力,但由于监狱过 于拥挤的压力和客观现实,许多人主张美国仍应该继续使用介于监狱和传统社区矫正之 间的中间程度的惩罚形式来替代监禁,包括单独罚款、没收财产、赔偿、社区服务、强 化的缓刑、假释监督、家中监禁和电子监控、日报告中心和住所的社区矫正等。未来的 社区矫正是大有可为的。作为受过教育的有税收意识的公众明白建立更多的监狱并不是 解决犯罪问题增长的最好的办法。改变传统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角色将会继续,通过 矫正工作与社区更为密切的合作来管理犯罪者。目前美国的社区矫正即非监禁刑的适用 已约占的整个刑罚适用的三分之二,这种高于监禁刑的趋势仍将继续发展。

(三)受害人对刑事活动参与的增加

在美国今后的刑事判决和刑事执行中,受害人的参与将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犯罪嫌疑 人和被告被起诉触犯了州的刑法时,在说明这个法律关系时往往提到的是犯罪人的名字 和所在的州。虽然犯罪可能是抢劫、伤害和杀人,但在案件中犯罪受害人往往并没有正 式地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直到目前,犯罪受害人在案件的起诉和裁决中仅扮演了非常不 重要的角色。然而今天的法院,允许受害人在犯罪的判决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主要 是通过证据和受害人有影响的陈述。不仅在判决中,而且在刑事执行中允许被害人有更 多的参与,例如在假释委员会作出假释的决定之前,受害人和受害人的家庭成员可以在 听证会上充分发表意见,包括对犯罪人获得假释提出异议。虽然被害人参加刑事司法和 执法已有多年,但今后的参与将呈现出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四)民办监狱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监狱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私人监狱的扩大。民办监狱是指由非官方的组织(营利 的、少数是非营利的)来建设和管理监狱。民办监狱在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在19世纪 工业革命时期有较大的发展,但在20世纪初取消,到20世纪80年代,民办监狱重新开始 作为行刑的方式,现在民办监狱的发展有较快的增长。民办监狱的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 直接原因:①监狱的过于拥挤,拥挤的监禁条件引起罪犯起诉的增长;②工作人员辞职 率的增加;③监狱预算的增长以及监狱中缺乏改革、创新和效率。间接原因是:①当今 的社会政治气候希望减少税收和缩小政府的规模;②应用强硬的社会控制政策,特别是 “反毒品战”,扩大强制性监禁判决导致监狱人口超出预期的增长;③美国有尽可能减 少政府控制经济的传统,人们相信许多民营部门比公共部门能更有效的工作。

对民办监狱的支持主要是从经济的和管理的角度;对民办监狱的反对主要涉及罪犯的 福利、利润的获得、有可能降低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法律的、理论的、道德的、伦理的 形象的问题。目前,虽然美国仅有一百二十多个民办监狱,押犯约占全国监狱数量的十 分之一,但是预测民办监狱的数量会有比较迅速的增长。

(五)监狱工作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虽然目前监狱工作者的技能已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在管理技术上,与社会上公共和 私人的企事业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方面的训练和教育。对于 监狱高层的领导,应进一步强调管理的原则;对监狱基层工作者来说,系统管理罪犯的 方法将变得更为重要;对于中层的监督和管理者,技术上的管理能力将成为高效率工作 的核心。强调管理并不意味着替代对罪犯的更新改造活动,它要求矫正工作者进一步扩 大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便于更有效地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罪犯的复杂性也进一 步增加,特别是一些严重的犯罪分子,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来对付他们,但要求每个工 作者都具备所有的专业知识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工作人员之间的专业合 作将变得更为重要。这一方面要求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通过专业合作来提 高效率,增加对工作的满意度。对工作人员的奖励不仅是金钱,而且包括向他们提供在 工作中的参与机会,从而使个人的能力和积极性得到保护、发挥和发展。另外,美国已 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对各种行业的工作都有重要的影响,包括监狱。有关计算机 在监狱工作中的运用,对年轻一代工作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对年龄较大的人来说可 能接受的要慢一些,但不管如何,监狱工作在许多方面的计算机化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Carlson,Norman A.,Karen M.Hess and Christine M.H.Orthmann.1999.Correc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a practical approach.Belmont,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Champion,Dean J.1998.Correc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a contemporaryperspective.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3]Clear,Todd R.and George F.Cole.1994.American Corrections.Belmont,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第7篇:监狱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 近日,《检察日报》刊载笔者所在检察院的《一场特殊的亲情“会见”》宣传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让群众感受到铁网柔情,一扫“躲猫猫”等事件发生以来群众对监管执法冷漠无情的感觉。《人民网》、《中国日报》等媒体先后予以转载,这是我院监所检察理性执法的一个重要佐证。近年来,我院监所检察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扎实开展各项检察工作,依法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实行监督,维护了监管场所安全稳定。本文谈谈我院的做法。

论文关键词 派驻检察 监管场所 刑罚执行

一、公正执法,确保刑罚执行正确实施

建立检监协同办案系统,细化办案操作流程、落实办案人员岗位责任,加大对罪犯减刑、假释量化考核条件的审查力度,确保对案件事前审查与事后监督的有效衔接。为强化对减刑、假释案件的执行监督职能,驻监检察官认真参与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活动,积极履行个案监督和法律监督的双重职责。特别对原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罪犯的减刑、假释案件,驻监检察室实行一案一庭审的监督模式,确保了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的合法性和公平性。2010年以来,我院驻监检察室年均办理减刑、假释监督案件3118件,提出纠正意见88件,纠正成功率达到100%。在广州举办“亚运会”期间,为确保社会稳定,根据市委政法委的要求,驻监检察室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从严把握、慎重审批,凡涉恐、涉黑、涉枪、涉爆以及其他严重暴力犯罪的涉案罪犯一律不予批准,防止了因刑罚执行不当导致脱管失控、危害社会情况的发生。

二、理性执法,保障罪犯合法权益

对监狱食品卫生安全、御寒防暑工作、囚款囚粮使用、医疗卫生保障条件、监舍设施安全等情况开展检察监督,确保罪犯基本生活条件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为保护服刑罪犯生命健康权,我院驻监检察室通过多年的实践,在广州地区首创《罪犯病情事前介入调查制度》、《预防死亡罪犯家属缠诉机制》,主动介入重病罪犯患病情况调查,适时提出检察建议,杜绝罪犯因救治不及时或不恰当导致病亡的风险。对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罪犯,实行法医介入审查,高效应对狱内罪犯突发重病事件。如2011年,番禺监狱罪犯何松辉因患癌症晚期,检、监两家依法对其办理了保外就医,使该犯在弥留之际能及时与家人团聚,并在家人陪同之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自2010年以来,驻监检察室共配合番禺监狱办理罪犯保外就医38人,其中,紧急保外就医6人,及时挽救了罪犯生命3人,有效防范、化解了潜在的群体闹访、上访危机。该做法与成效得到上级检察机关的充分肯定。2010年以来,驻监检察室调查罪犯死亡事件8次(均为正常死亡),开展尸表检验8次。由于调查及时、工作细致,多年来未发生因罪犯死亡引发缠诉、闹访事件。

三、平和执法,维护监管场所安全稳定

重点打击越狱、脱逃、行凶、破坏监管秩序等再犯罪活动,2012年对罪犯魏会勇企图脱逃未遂案件依法提起公诉,严厉打击狱内再犯罪活动。驻监检察人员每日开展巡查工作,制作《驻监巡查表》,深入“三大现场”落实日常巡视检察;加强对监管动态的掌控和风险隐患的排查,驻监检察室每月定期与监管场所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分析监管执法和检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排查牢头狱霸,重点监督纠正“体罚虐待”、“以罚代管”、“超时超强度劳动”等监管违法问题,开展了“监狱清查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监管”等专项活动,促进监狱依法、文明管理。2010年以来,共协助狱方开展安全大检查10次。2010年“亚运”安保期间,驻监检察人员放弃休假,加强在岗值班,并针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从严把握政策导致部分罪犯及其家属不满情绪,积极做好释法说理工作,有效消除监管场所和被监管人之间的矛盾。

四、阳光执法,检察监督公开透明

在监区设置“检务公开栏”,派发《监狱检察阳光检务》小册子,配合监狱开展“开放日活动”,设立检察信箱,公开接受罪犯及其家属来信来访,及时解难释疑。2010年以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30次,在押人员提出约见检察官358次,检察官开展在押人员谈话教育1024次,举办驻监检察开放日5次,举办驻监检察接待日32次。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驻监检察室把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与预防犯罪结合起来,一方面配合监狱做好各项帮教活动,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亲情感化等工作;另一方面协助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和监外执行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社区矫正检察官制度,定期走访、监督辖区内各镇街社区矫正工作,调查辖区内监外执行罪犯的生活状况,严防脱管、漏管情况的发生。

五、文明执法,做好尼日利亚籍罪犯监管检察工作

目前番禺监狱在押外籍罪犯达200多人,其中尼日利亚籍罪犯达160多人(包括持他国假护照自称尼日利亚籍的罪犯约90人),是外籍犯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尼日利亚籍罪犯的监管问题日渐成为番禺监狱乃至广东省其他监狱外籍犯管理的难题。这一群体中犯抢劫、贩卖毒品等重大恶性犯罪的罪犯占总人数的80%上,其在狱中难管难教问题尤为突出,常出现抱团抱群、集体乱投诉等现象,驻监检察室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形势、监管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运用了“三查一动一干预”的方法,协助番禺监狱解决尼日利亚籍罪犯监管难的问题。

反观我国对尼日利亚籍罪犯的关押状况:以番禺监狱为例,监狱对尼日利亚籍罪犯采取非集中关押的模式,即将在押的尼日利亚籍罪犯平均分派到五个监区,与本国籍的罪犯公共收押,外国籍罪犯在服刑期间与本国籍罪犯享受同等条件的住宿、伙食以及接受同等标准的劳动、文化考核。在互监安排上,同一互监组只安排一名尼日利亚籍或者外国籍罪犯,防止外籍罪犯间的抱团。尽管监狱对外籍犯抱团做了充分的制度预设和给予充分的现场监管力度,但仍很难避免尼日利亚籍罪犯私下相互串通。

尼日利亚籍罪犯抱团抱群、集体乱投诉等行为无疑加重了狱内监管的危险系数。外籍犯抱团对抗其实际上是挑战监规纪律,对抗监管改造的违规违纪行为,直接危及到监狱正常监管秩序,且由于该行为具有预谋性、策划性、协作性、抱团性等特点,比单个对抗改造更具危险。其次,尼日利亚籍罪犯之间形成自我保护的团体,一致排外,当与本国籍罪犯发生冲突时会一拥而上,容易诱发集体斗殴。

  与此同时,尼日利亚政府及民间组织打着保护其国籍罪犯不受非法权利侵害的旗号,渗透到监狱内部,与狱内罪犯内外联系,获取狱内信息,甚至可能出现里应外合,一边是尼日利亚政府及其民间组织在外渲监狱非人道改造,抹黑监狱形象,制造舆论压力;另一边狱内罪犯借机哄监闹事、对抗警察管理,届时将会危及狱内监管安全和狱外公共安全。

为了有效遏制尼日利亚籍罪犯抱团对抗、集体乱投诉等行为,防止尼日利亚籍罪犯哄监闹狱事件,我院驻监检察室通过发掘自身潜力,结合实践经验,归纳出“三查一动一干预”的检察办法,全面协助番禺监狱解决尼日利亚籍罪犯监管难的问题。

(一)立足三查,强化罪犯监管检察

(1)加强对外籍犯监管工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审查。审查监狱对外籍犯的信件、通讯、外诊、顾送、领事及家属会见、刑满释放等工作的实体和程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确保监狱以合法、人性的监管有力回应尼日利亚政府及其民间组织非议性质疑。(2)加强重点尼日利亚籍罪犯的排查。对在押的尼日利亚籍罪犯、包括持他国假护照自称尼日利亚籍罪犯中改造情绪不稳定,特别是对监狱执法监管不服的罪犯,建议监狱做好针对性管理教育工作,对可疑者做好进一步的夹控,并收集总体排查情况,定期跟踪、定期评估,协助监狱抓好重点罪犯、重点监控。(3)协助监狱加强对外籍犯亲情电话、来往信件的检查。定期对监听专管警察进行法制培训,讲解国家对待外国罪犯的法制政策,听取专管警察反馈意见和疑问,及时解难析疑;加强对外籍犯往来信件的审查,畅通与监狱狱政部门的通报机制,及时通报截获的外籍信件信息。

(二)联动配合,多方合力协同安保

加强与地方部门的联防联动,制定针对外籍犯的相关应急机制,确保狱内监管安全。要求监狱对相关情况及时通报驻监武警部门、驻监检察部门、当地公安部门,形成检察、监狱、武警、公安四家合力,共同应对外籍犯集体抗议、暴动、脱逃等突发事件。

第8篇:监狱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9月3日下午,本刊记者来到隶属于辽宁省监狱管理局的锦州监狱。这里是辽宁省最大的监狱之一,也是全国司法系统的一所模范监狱,2008年成功创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被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一等功。

为什么选择锦州监狱来做这个选题:因为这里是辽宁省首家为服刑人员特辟“心理宣泄室”的监狱,这里还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救治及康复服务。

这里更有辽宁司法界的一面旗帜,他是吴海龙,荣获过全国文明执法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青年卫士”、省直监狱系统“十佳干警”“全国监狱系统心理矫治工作标兵”等称号,是我国监狱理论研究专家、辽宁省监狱管理局警务训练基地客座教官、渤海大学心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研究生导师、辽宁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部级会员、中国应用心理学会理事、辽宁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锦州市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1987年就来到锦州监狱工作的吴海龙,当年的职务是分队长,1994年开始负责锦州监狱心理矫治工作,2002年担任锦州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现任锦州监狱心理矫治室主任。在锦州监狱招待所的会议室,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吴海龙警官带我们进入一个未知世界。

心理矫治作为继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后的第四大重要手段进入中国监狱,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吴海龙介绍,中国监狱系统对罪犯群体提出从心理学方面改造的要求,最早是在1980年代,由司法部监狱管理局提出。

1992年吴海龙通过考试进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习时读的专业就是监狱管理和教育改造,毕业后又在中科院心研所进修了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回到锦州监狱,担任教育改造科科长,负责罪犯的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和包括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心理矫治。

我国《监狱法》对心理矫治有专门规定,指出心理矫治既不能定位在纯粹的医学概念上,也不能与改造工作雷同,它包括对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与行为矫正、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及与此相关的服刑人员心理诊断、疗效评估、再犯罪心理预测等项内容。

那么中国监狱开展心理矫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呢?

吴海龙告诉记者,我国在罪犯改造中引入心理矫治手段是在1980年代末,而早在1981年11月3日,《光明日报》就刊发了《研究罪犯心理学的实践意义》一文。当年12月,时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的潘菽教授发表谈话,倡议开展包括司法心理、罪犯心理、罪犯改造心理等几方面内容的法制心理学研究。

之后随着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和各省司法警校普遍开设了“罪犯改造心理学”课,推动了心理学知识在监狱系统的普及。

吴海龙介绍,目前全国监狱都已开展了心理矫治工作,在28个省、市监狱里,从业者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这项工作对于稳定罪犯情绪和狱内管理秩序,改善监狱心理氛围,提高改造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服刑人员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吴海龙分析,“不少服刑人员走向犯罪,不仅是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也存在着某些情绪障碍、变态心理、人格障碍等方面原因。再有监狱是一种用强制力剥夺人身自由的特殊环境,这一环境具有的威摄与约束作用,也容易使服刑人员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和行为异常,加重原有的心理障碍或产生新的心理疾患。”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吴海龙在谈到罪犯时使用的称呼都是“服刑人员”,他说自己在给服刑人员作心理咨询时,也尽量会制造一个相视而坐、喝茶交流的谈话环境,创造出平等、融洽、放松的气氛。

“取得服刑人员的信任往往是进行有效心理咨询的关键。高墙内是小社会,高墙外是大社会,要把服刑人员当一个社会人来对待,疏导他们的心理,使他们适应社会,而不仅仅是当作罪犯来惩罚”。

第一个主动来找吴海龙做咨询的服刑人员告诉他:“我想变好,可是总有冲动想袭击干警。”

面对服刑人员,吴海龙首先要实现从警官到心理咨询师的身份转换。他告诉记者:“进入心理咨询师的角色,用术语讲就是‘脱马甲’,有时会换掉警服,穿上医生用的白大褂,这样便于服刑人员接受认同,阻抗心理会小一些。有时候也会穿警服工作,这种时候会先介绍自己的工作,通过语言引导沟通,消除对方的阻抗心理。”

海龙还记得他做的第一个心理咨询案例――

当时(1994年)很少有服刑人员会主动要求做心理咨询。主要是队长觉得有反常表现的,由队长提出要求,服刑人员被动地过来做咨询。所以这第一个主动来要做咨询的就让人很难忘。这名服刑人员因伤害罪入狱,40岁左右。他坐在我面前时刚开始没吱声,然后就开始哭。我先从他能主动来找我做心理咨询方面给与肯定。

稍后,他讲出自己的心理问题:想变好,可是总有冲动想袭击干警,也知道如果真动手,会面临加刑的后果。虽然努力克制这种想法,可是也影响到了日常生活,总是担心控制不住自己,导致晚上睡不着觉,不能专心干活。

经过我的开导,他说出问题背后的心事。事情发生在两年前,当时的他很认真干活,自认为做得很好,可还是出了一件残次品,分队长批评并处罚了他。于是他对处理这件事的干警产生敌意,总在想自己哪个方面得罪了干警,之后他分析一定是干警存心找茬要处理他,就想找机会报复这名干警,可是后来发展到想要袭击所有穿警服人的想法。我给他分析:这是“心结”没解开又泛化了的结果,因为当时他的情绪不稳,我给他做了放松训练,并运用认知疗法,进行认知重构,纠正他的认知偏差。经过几次心理咨询后,这个服刑人员终于解开了“心结”,开始正常的监狱生活。后来还因表现积极获得减刑,目前这个人已经出狱并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服刑人员多数都会有人格缺陷,针对不同个案需要开具不同的心理药方,制订个性化行为治疗方案。

吴海龙在警服外面又套了一件“救死扶伤”的白大褂,这件白大褂许多年来重塑了多少生命,海龙自己也记不清了。他的工作时间按规定是每周一到周五,但周六和周日加班是常事,因为经常会有预约和急诊。在锦州监狱,服刑人员有需求时可以和队长沟通,填写预约申请表后再做咨询,也可以随时约见心理咨询师。

应该说,海龙所从事的心理咨询要复杂得多,因为他的工作对象几乎可以说都是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特殊人群。从1994年开始从事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工作到今天,吴海龙投入了大量心血,他称自己也时常会遇到比较棘手的难以解决的个案,这个时候他会大量查阅资料,并和周围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朋友一起交流研究设计解决方案。

海龙分析,服刑人员的心理障碍从犯罪学的角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叫危险人格,一类叫危险心结。危险人格是早年顽劣,缺乏自然情感力,遇事冲动嚣张,不能忍耐,是非观念缺乏,极其自私,受点刺激就容易走极端;另一种是因为纠结过去的失败,而突发的犯罪,他的特点是有意外变态或严重暴力性,一踏入高墙之内,那种急剧的角色转换更会让他们无所适从,失落、恐慌、焦虑的心理接踵而至。几乎在所有服刑人员身上,这种心理障碍都或多或少存在着。

他讲到自己前段时间咨询过的一个求助者,父母离异,孩子被判给母亲,父亲只负责给他钱,这个孩子小学毕业后就瞒着爸妈辍学了,在社会上流浪,最后家里发现时已经迟了。因为盗窃,今年21岁的他已经进过2次监狱,看守所进过好几次。

海龙判定这个人就是缺陷人格,主动对他进行了访谈和心理咨询,从行为养成、知识重建上给他开了一张个性化“药方”。

吴海龙所带领的锦州监狱心理矫治团队都掌握了哪些个性化心理咨询方法呢?

海龙告诉记者,在咨询过程中,一般性的心理问题有阳性强化法、面质技术(咨询师针对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音乐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严重的心理问题可用系统脱敏法、认知行为疗法、叙事疗法、 箱庭疗法(沙盘游戏);神经症类心理问题可用森田疗法、内观疗法;对应急性心理障碍可采用宣泄疗法、静省疗法;对人格障碍类、心结类问题还要采取特殊的心理危机干预,此外还有催眠、放松训练、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技术等等,都是一些常用的方法。锦州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设有个体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试评估室、团体辅导室、静省室、宣泄室、音乐治疗室、心理减压和情绪调节室等。

对于压力比较大、脾气相对暴躁、好发无名火但没有指向性攻击行为的罪犯,一般用宣泄疗法。

近年来有多家媒体对锦州监狱“心理宣泄室”进行过报道――

2004年,因为过失杀人而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吴某刚刚和妻子办完离婚手续,就在狱中听说妻子又找了个男的,心中立刻燃起怒火,整天烦躁不安。而当吴某在锦州监狱一个特殊房间里一番拳脚把“仇人”痛打一顿后,他说自己心情好多了……这个特殊房间就是面向服刑人员的“心理宣泄室”。

这是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墙壁已经被海绵包裹,橡胶人也没有棱角,服刑人员如果认为自己有无法排解的苦恼、怨恨,就可以进入这个房间,然后用所有愿意使用的手段发泄,包括大喊、怒吼,对橡胶打脚踢……

“他们毕竟还要回到社会,与其将怨恨带到社会上,还不如让怨气留在监狱里。”吴海龙这样解读“心理宣泄室”的意义。除“宣泄”疗法外,锦州监狱还开辟有“心理静省室”:求助者可以躺在椅子或床上,通过一段浅催眠,让求助者身心放松,去回想一生重要的人,自己最亲近的人,回想他们对自己的恩情和自己对不起的地方……, 吴海龙告诉记者,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宣泄,很多服刑人员更适宜接受“静省”治疗。

吴海龙讲了另外一个“静省”的案例――

服刑人员史小亮(化名)因抢劫罪被判15年徒刑,两年前突然出现精神病症状,而且越来越厉害。地方医院诊断认定他是精神分裂症。按照医嘱,监狱准备给他办理保外就医手续。会不会是诈病呢?吴海龙带领的心理矫治团队带着疑虑请示监狱领导,给史小亮实施了“心理静省”治疗。

开始时史某根本不接受治疗,后来逐渐配合,他常犯的“精神病”也很少发作了……经过近两年的心理疏导治疗,史某基本痊愈,主动告知自己实际就是心理上没有想通,那些症状都是伪装的。

出台新《规范》,建立心理矫治三级网络,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并为服刑人员建立心理档案。

今天的锦州监狱,处处体现着现代的管理与文明,过去服刑人员清一色的光头,也成为了历史。在新修订的《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里,“服刑人员”替代了过去一直沿用的“罪犯”;“不准、不得”等训诫性词语,全部改用陈述式、指导性表述。旧规范中关于服刑人员一律留寸发或光头的规定改为按时理发、剃须、剪指甲。新《规范》中,还专门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配合心理测试,养成健康心理”纳入进来。对监墙色彩,也进行了合理选择,消除了以往人们头脑中“灰黑阴暗”的监狱形象,采取既庄重又不失活泼的色彩,将监狱粉刷一新,同时对内墙也采取了通透式设计,目的是化解和消除服刑人员的心理压抑感和抵触情绪。

此外,为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改造,锦州监狱在生产劳动现场和人员密集场所,还会选择一些轻松欢快、能够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压力的音乐进行播放,这些做法均有效改善了服刑人员的心理环境。

吴海龙介绍,目前锦州监狱心理矫治室,具体负责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工作,配备有4位专业心理咨询师,下面各监区都设置了心理辅导站,配有心理辅导员和心理评估员。从1994年开始,锦州监狱所有罪犯入监后都会通过心理测试,评估心理健康状况。服刑人员中还有心理互助组,以此形成一个心理矫治的三级网络。

吴海龙介绍,服刑人员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监区设立的基层心理辅导员,就是为了发现服刑人员有心理异常表现,及时送交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咨询治疗。

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专业的心理专家一起,为有心理问题的服刑人员制订详细的心理咨询方案,并为全部接受过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服刑人员建立心理档案。

锦州监狱本着矫治犯罪心理与治疗心理疾病相结合的原则,目前,已经成功矫治个案530多例。

每周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还会通过闭路电视定期给服刑人员播放心理访谈节目,进行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也是锦州监狱在心理矫治领域的一项实践成果,对解决罪犯心理问题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第9篇:监狱医院工作总结范文

今天起得早。醒来时看一眼身边的手表

>> “非典”驻村日记(2003) 他从“日记门”走进监狱门 “非典”时期自驾游日记 非典 日记 认清“非典” 战胜“非典” 监狱餐厅 监狱之梦 监狱弘法 海上监狱 电子监狱 学生监狱 监狱风云 监狱之国 挪威监狱 监狱之旅 走出监狱 非典激变 抗击非典 非典遗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监狱非典日记 监狱非典日记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03年4月26日 星期六 晴 有阳光 南风约3、4级

今天起得早。醒来时看一眼身边的手表是5点5分。起来一通洗漱后,再拿起手表一看才5点30分。打开窗子,一股清新柔爽的细风迎面飘来,顿觉一阵畅然。楼下监号大院里,还静静的没有一人,大院东西两边的柳树和榆树葱绿中似乎还影出些浅黄。监号南部小路边的两大片绿茵,铺展在两幢监舍楼之间,格外夺人眼目。

翻阅起昨天的报纸。报纸内容除了几条国家经济政治的消息外,大多都是有关关于防治“非典”的报道。忽记起昨晚中央台“面对面”栏目记者王志采访一位名叫钟南山的医学专家的节目。五官有着明显特点的王志访问的主题是“非典”。六十多岁的钟南山严肃、沉重很带感情地叙说了很多。他说他在接受采访前接到了一个电话,他的一位主任医生,因为抢救一名“非典”患者被传染上了“非典”,电话里说这位医生目前的情况很不好。说这话时他的脸上透出了深深的忧虑和焦急。对面的王志没有继续向他提问题。我才知道这位不苟言笑的总是把被访问者逼到“绝境”的记者原来也是很能读懂人心的。几天来,电视里那些医生与“非典”患者零距离接触的镜头,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到在人类突遭特大疫情侵袭时,只有他们能为自己的同胞做些事情,在付出辛苦的同时,面临着时刻被传染上“非典”的危险。看着一个个镜头里闪过的一个个肃穆里带着些恐惧的面孔,我暗叹,在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类表现得是那样的惊惧、脆弱,然而又是这样的坚毅、顽强和不屈。

全国“非典”病例仍呈上升趋势。广东、北京、山西位列在前,天津也有开始的两例上升到昨天的十几例。几天来,我亲眼见到,大小药店里抢购预防“非典”药品的人们进进出出,神色紧张。我和爱人以每付(服)9元的价格买了四付(服)由、白术等配成的中草药,只喝了三付(服)时,觉得身体不适,只得停下。又到药店去买口罩,老板说,进了200个都卖完了,明天再说吧,他当时说2块5一个,等到第二天我们再去,口罩果然有货,但却是5元一个,无奈,只得花10元钱买了两个。尽管在药店门口是这幅景象,但来到大街上,看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戴口罩的却是寥寥,好像对“非典”不是那么“感冒”,与药店门口的气氛竟是这样大的反差。

昨天是星期五,晚上值班。晚7点多,狱政治处值班干警就打电话来通知明天早晨下班后不许回家,说是狱党委刚刚开会研究决定,按照司法部统一部署,全国监狱系统立即进入封闭工作状态。我问,可能要封闭多少天?回答是估计十天二十天吧。

6点多时,院里有了几个犯人在跑步晨练。我来到楼下,出了监号门,再出大门,顺着监狱里的小公路小跑起来。早晨的空气让人觉得格外舒适。

吃过早点时,第一班进行封闭隔离的干警全部到达监狱,听候具体工作命令。我和本科的小孟被排在第一班,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半个月全监犯人的教育工作将有(由)我们两人具体实施。

一天里,狱党委开了好几个会,都是针对隔离封闭期间的一切具体事情进行一次次研究,最突出的问题是这个期间的干警生活问题。

第一班的隔离封闭时间是15天。从今天起,我计划把参加监狱预防“非典”封闭隔离连续工作这一特殊时期的工作和生活记录下来,以便让自己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记起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给自己、给人们、给监狱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

从昨晚我就在想,医务工作者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他(她)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是我们中华民族夺取这场胜利的先头兵。监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既是后方,又是前沿,既肩扛着预防“非典”进入监狱的重任,又担负着确保安全稳定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使命,双重的责任,双重的重担,失一不可。或许,在这一期间,作为执行者的监狱人民警察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以告世人,但通过无声无息的工作换得监狱这个特殊场所最大的平静正是他们的孜孜所求。 4月27日 星期日 有阳光 气温约30度 微风

今天,看到大家显出一副坦然处之的样子,说说笑笑,谈的都是对各地“非典”呈上升趋势表示关注的话题,大部分同志都觉得监狱这样做可以理解,否则,监狱里假如有干警被传染,再传染到犯人们,那状况就严重了。不过,大家又认为就这样半个月一个月封闭下去,人人不准出监狱的大门,是否受得住。

早点是生活科为干警安排的挂面汤、馒头、茶鸡蛋、咸菜。因为一时吃饭的干警剧增,生活科的干警在食堂里忙前忙后。整天里,他们又都在监号门外的接见室里为备班的干警倒床铺,个个满脸大汗。

监狱从前两天就做出决定,在每天的上午由各监区干警分批带犯人下楼到大院或楼下的空地晒一个多小时的太阳,为的是“杀菌”、“消毒”。今天一上午,监号大院里满院子都是犯人,但划地为“牢”,很有秩序。

有犯人听到了干警们被封闭隔离的消息,说,队长们也真不易,这15天、一个月,不让出院子回家也相当一个大拘留了。我听得出他要说“你们和我们一样了”。他没敢说。

鉴于“非典”疫情的形势,本月中旬已停止了犯人接见。为了做好以后一段时期犯人的思想稳定工作,狱党委指示本科本着安全、娱乐、有意义的原则搞一些活动。我和小孟作出了一个月全监犯人进行趣味性体育活动的计划,下发到各监区。活动以每周一项,第一周自4月30日始,举办拔河比赛;第二周自5月8日始,举办足球比赛;第三周自5月15日始,举办跳绳比赛;第四周自5月20日始,举办排球比赛。

晚饭后,监号门警卫队拉起一道大红的布标,作为监号内值班干警与外面备班干警的隔离线,警卫队还用一块大黑板传达了狱党委命令:所有值班干警和备班干警未经狱党委特批不准出入监号门。晚上7点30分整,主抓监狱管教工作的监狱长在监狱广播站发表广播讲话,号召全体干警严格执行狱党委关于封闭隔离连续工作的命令,克服一切困难,坚守岗位,恪尽职责,并教育全监犯人积极配合这项工作,齐心协力,坚决打赢预防“非典”这一仗。

爱人在外地工作,我们的父母都不在本市,我被封闭隔离,女儿只能一人在家,上学、吃饭、休息,也只有靠她自己了。晚上8点多才给女儿打电话。她说,自己已经吃完了,吃的炒米饭,我问她有菜吗,她说有,你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可是,自己却想,这一封闭隔离措施十天半月是不会结束的,不禁觉得心里酸酸的。毕竟女儿才十三岁。

近二十年的警察生涯使我养成一种作风,服从,不折不扣地服从命令。

命令是铁打的,又凉又硬,而作为一个父亲的心是肉做的。我才知道,男人原来这么脆弱。因为,我坐在办公室里,泪水直流。

近11点时,本科备班的同志把几个面包放在监号门警卫队,让下楼去拿,小孟去了。他回来说,这是外加工户买来的,给干警们晚上饿了用。外加工户从昨天起已经不许再进二门了,所有货物必须有(由)干警自己来回倒运。真是感谢这些工人老哥们,难得他们的一片心。 4月28日 星期一 多云 气温约26度 有风

一整天里,天空都是阴阴的,像是有无限的愁绪罩在老天的心头,被压抑得打不起精神。一直挨到晚上7点左右,食堂的干警把晚饭送进监号时,才刮起大风。风旋转着扬起地上的尘土,扯平了树上的枝条。到八点时,风越刮越大,好像憋足了劲,疯了一般发出了呜呜的吼声。

小孟说,天气预报说今晚有中雨。我当时就想,为了因患“非典”而死去的人们,为了因患“非典”正在惨遭痛苦折磨的人们,也为了惧怕“非典”而打乱正常生活的人们,作为大自然的老天也该掉几滴泪了

今天的疫情报告说,全国的“非典”病例已增到3106例,从昨天上午10点到今天上午10点新增203例,天津“非典”病例也已增到43例,疑似病例增到67例,从数字上看,呈上升趋势。天津的晚间新闻播放了记者采访时卫生局局长的实况。那位局长说,新增病例21例,疑似病例12例,其中20例确诊病例、9例疑似病例,是对某医院进行封闭隔离后出现的,另外1例确诊病例、3例疑似病例,来自市传染病医院,也就是说,新增的病例绝大多数来自被封闭隔离之后的医院,对社会不会有影响,请大家放心。新闻报道了又有几个督导小组奔赴疫区;经军委主席批准,一批军医抽到北京参加“非典”防治工作。看来,全国防治“非典”的工作形势仍非常严峻,中央、国务院确实是下了很大决心。悲壮激昂的曲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字幕,中央领导深入群众中的镜头,让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的犯人们睁大了眼睛,他们大概从心里也受到了某种震撼。

上午,各监区的犯人在监区干警的带领下继续按批次下楼放风,下午,我和小孟按计划为全监犯人播放了一场录像。我看到,几个监区的干警一天里都在不停地用小拉车来回倒运货物,这些从前本都是有(由)犯人干的劳作,现在改由值班干警把货物从监区拉到监号门,再由备班干警从监号门拉到二门。我看到年轻的、年老的干警们脸上都腾腾地冒着汗,气喘吁吁,但他们仍是有说有笑的。

晚上八点多时,给女儿打了一个电话,她说,她弄了点涮羊肉吃,吃得太饱了,有点撑得慌,我说以后吃饭要吃七八分饱,不要吃成这个样子,对胃口不好,她说知道了。不过我对她能有这份自理能力还是感到高兴。我告诉她,外面起风了,预报说晚上可能有中雨,明天早晨起来要看看天,如下雨或阴天不要忘了带雨衣,或添加衣服,她一一答应着。我又告诉她,一定要注意卫生,不要买外面的食物吃,放学就回家,小心传染上什么病,不要让父母担心。挂了电话,我心里仍是沉甸甸的。

刚才看了一会儿电视,还是中央台“面对面”的王志采访广东一家医院的一个护士长叫张积慧的,张讲着她与她的同事们2月份以来护理“非典”的经过,并讲了她与丈夫和孩子分别住进医院不能回家的情景,让人感动。讲到一些地方时,王志同被访者都留下了泪。

今天的三顿饭都是由人送进来的。监内的秩序比较正常。干警们像从前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各自的工作。

从星期六到今天已经是三天没有出监狱的大门了,尽管工作不是很多,但已觉到身体疲乏,心情也有些压抑,主要是因担心孩子。

今天监内秩序正常。 4月29日 星期二 雨过天晴有阳光 约24度 微风

从上星期五值班到今天,我已经在单位连续呆了四天了。

早晨起床后,觉得身心都有点疲惫,伸着懒腰去开窗子,发现晚上果然下了雨,估计只是零星小雨,地面才湿了一层皮,有的地面已经很干了。放眼远眺,监狱大墙外的烟囱、楼房,树木,都显得那么若无其事的,一脸的漠然,几面能看得到的红色的小旗子,也是无精打采,很费力地动动,却怎么也飘展不起来。几只是燕或是鸽子的东西在尽头的空中旋飞。

雨没下起来——我想,老天是不会同情人类的,就像人类永远不肯向大自然低头一样。

到楼下走走,顿觉爽快了很多。已有一些干警在操场上或是小路上踢腿、小跑,几个犯人也夹在其间,一幅监狱内特有的晨练景观。

走到操场上时,两个熟悉的犯人上来说话。队长,领导们这样做也太有点不像话,家里要是有老人和孩子的怎么办?我说,想办法。他们说,老人在外地的,孩子给谁?我说,想办法。想什么办法?他们问。什么办法都行。我说。他们笑了。我说,有办法的不用说了,没办法的想办法,想不出办法的就别想了,但领导的命令必须执行,要不就脱掉这身衣服自己走人。他们感叹一声,说,队长们也真不容易。

来到监号门,通过敞开的仅能通过一人的门口,看到了外面备班的几个干警也在散步,我同他们打着招呼。我们远距离地说着话。他们说,三十多个人住在一个大屋里,不光乱,空气也不好,睡不好,白天又没事,又没个电视,烦。我想,自己在监号门里值正班,尽管出不了这个门,但值班室里还算清静,就两个人,睡个好觉,还是没问题的。看着这些每天在监区里打头碰脸的同事们,如今因为“非典”,被一门之隔,心中不禁有着一种难言的滋味。

上午八点,参加新成立的安全保卫组到各监区转了转。各监区的监舍内卫生情况都比较不错,楼道、室内干净,楼内空气也非常好,有的只是一点刚刚消过毒的药味。犯人们一部分去了生产车间,剩下的大都是老病残犯人,看报纸的、聊天的,显得很静。几个生产车间内犯人们有序地劳动着,有的还不间断地为犯人们播放着轻快悦耳的曲子。一切安然有序,一切正常如旧。

上午,狱政治处给干警们购进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蒜,备班和正班的干警每人一份。

昨天的《法制日报》今天中午才看到。头版头条是司法部长张福森4月27日慰问北京市坚守岗位的监狱、劳教干警的报道。张部长说,非典型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全国司法行政机关的同志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上来,本着对党、对人民和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百倍的警惕,打好防治非典的攻坚战,坚决防止非典疫情进入监狱、劳教所。在进入监所隔离区时,张部长带头遵守监所规定的体温测试等项制度。他说,监狱是刑罚执行机关,考虑到监狱的性质和人员密集等特殊情况,为预防非典在监狱里蔓延,部里决定采取在全国监狱、劳教所暂停罪犯、劳教人员家属会见等“七个暂停”的措施,同时对警察实行轮班封闭连续工作的措施,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阻断疫情向监狱、劳教所蔓延,确保干警、罪犯、劳教人员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安全稳定。他说,落实“七个暂停”和干警轮班封闭连续工作的措施,是硬性的要求,要切实执行,决不含糊,不打折扣,实行干警分班封闭工作,会给干警的生活、身体带来一定影响,领导同志要采取周到、细致的办法,帮助警察克服困难,放心工作。他要求,全国的监狱、劳教人民警察要向战斗在非典型肺炎第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学习,为防止非典疫情进入监狱、劳教所做出应有的贡献。

读过这篇报道,我对采取这种封闭隔离的做法又有了较高的认识。

可能是因为昨晚赶写日记到了夜里十二点多(其实,这几天的日记都要从九点左右写到夜里十一或十二点,因经常被一些电话或事情打断),中午饭后特困,两眼皮上下紧凑合,只得补了一个小时的觉,才觉得松快一些。

又是夜里十二点四十分了,明天要搞犯人拔河比赛。睡觉。

今天监内秩序正常。 4月30日 星期三 晴 阳光充足 有27度 微风

从4月26日实行封闭隔离到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对于监狱干警来说,五天连续工作不回家,并且不准出监狱的大院,处于一种完全的封闭隔离状态,这是近二十年以来没有过的。曾经有过一两次的紧急状态,那也是一段时期住在单位不能离开,但除了在外面跑,在单位待命时也是有自由的活动空间的。一个人活动空间受到人为的限制,自然滋生一种心理上的不适和压抑,对于每个干警只是这不适和压抑的程度轻重而已。今天,有的干警开始掰着手指数日子:刚刚第五天,还有十天呢。工作空余时间和中午休息时,他们下象棋,打乒乓球,看看电视;这些都不愿做的,就睡会儿觉。总之,已有大部分干警不像前几天那样精神抖擞、一脸的激情和不在乎,但他们没有流露出一句怨言和透出丝毫畏难的情绪。

每顿饭都安排得有素有荤,几天来都没有重样儿,看得出狱生活科的同志们是在小心翼翼地做着他们的这项很不好做的后勤工作,真是动了脑筋。

今天的中午饭12点半才送到楼下,按平常晚了点儿。我下去拿饭时,一个犯人在抱不平,他说,都这个点儿了,不得把队长饿死,队长,给前楼监狱长打电话,告他们。送饭的一名年轻的干警和两个犯人都戴着大口罩,他们听到了这个犯人的话,但都没有吭声。我说,谁也不可能成心把饭送晚,准有原因,要不你问问?年轻干警说,今天定的菜来晚了,再从大门一点点倒进来,饭就晚了,这是先给里边送的,备班的还没吃呢,我们科长都急了。我忙说,晚点就晚点,也不饿。

今天,按照计划要组织犯人进行趣味体育活动的第一项:拔河比赛。上午的天气真不错,难得的日丽风和。在南北两个监号楼之间的一片平整的空地上,两个监区提出来的拉拉队南北整队坐好,一棵(条)新买来的拔绳,中部系着一节红带子,老老实实地躺在空地的中间,格外醒目。为了营造一种与之相合的欢娱气氛,现场四周早已插上很多崭新的旗子,红黄粉绿,在微风之中,跃跃欲试,准备摇旗呐喊,监狱广播站播放着音乐,那英的、阿杜的……一派节日里才有的景象。上午两个小组的比赛很有秩序。

因为下午外面的温度升高,没有举行比赛。

下午打了两场乒乓球,出了很多汗,为的就是运动运动,要不半月下来身体就废了。

晚上看电视新闻时才恍然明天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了。从中央台和天津台报道外面部署欢度节日的镜头上看,商场里、街道上、公园里,都布置得缤纷多彩有新意,但在这些场所却寥无几人。

忽想起两个星期前给百余里外的父母打电话说“五一”决定要回家呆两天的事,心里不觉怅然失落起来。记起父亲在电话里本已听到了我说要回家的事,但他还是不止一次地说着“五一没事就回家来吧”。今年的春节,我和爱人孩子是年三十下午两点多到的家,因为值班初一起早就赶回了单位。明天,父母双亲绝对是又空欢喜一场了,但无论如何,明天起早要给他们打个电话把事情说明白。多说两句好听的。

刚才监狱通报说,一个监区出现一起犯人打架事件,一个犯人把另一个犯人从三楼打到一楼,直到把这个犯人打得爬不起来。打人的犯人事后主动找干警承认错误,但鉴于特殊时期,打人的犯人被暂关禁闭反省。

明天去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 5月1日 星期四 晴 阳光充足 预报31度 微风

早晨,站在窗前就感觉到了透过玻璃的阳光的烘热。穿过东面的狱墙向远处了(瞭)望,近千米之外就是包容这个“小社会”的大社会——那是受到刑律处罚被关进监狱服刑的人们望眼欲穿的“自由的天堂”,他们心中每年每天唯一的期盼就是能早一天走出这大墙,走出这“小社会”,回到那个大社会。

大墙外,树木葱茏,厂房林立,水波泛光,车辆行人来来往往。“天津早晨”预报说今天的温度是31度。自然界的万物该脱去绒装换上漂亮的绿衣了。

给父母的电话是吃过早饭打的,父亲出去了,母亲接的电话。我刚说明了不能回家的缘由,母亲就深深理解了。她说,没事,工作最要紧。又马上问,你们监狱里没有被传上的吧,你们可要小心点儿,我和你爸每天都看电视,说天津也够厉害。我说,不像想象得那么严重,放心吧。我想,母亲所说的“你们”应该是包括我的同事、监狱里的犯人们,当然还有我的小家。

因为今天是“五一”节,犯人食堂要为犯人们改善伙食,每天两顿饭都要改善,将持续四五天,所以,上午的拔河比赛开始得晚些。

今天的天气尽管要比昨天热了很多,但参加比赛监区的干警尤其是犯人们的那份热心和兴奋劲一点不减。尽管是一项趣味性的活动,获奖犯人的奖品只不过是些毛巾、香皂、牙膏之类小生活用品,但所有参加比赛的监区都明白自己是为了一个目地(的)而来:为监区争得荣誉。所以,比赛一开始,观阵的干警们犯人们,都睁大了眼睛紧握拳头不停地为自己场上的队伍呐喊助威。对方想偷偷换人,裁判的行为稍有偏颇,都激起场下七嘴八舌的大声指责。全监八个监区都参加了这项比赛,按抽签的形式分成四个小组,到今天上午出线的是一、三、四、五监区,其中一、三监区是劳力较多的监区,四、五监区是监狱老病残犯集中的两个监区。参加比赛的生产直属监区和行政监区都是劳力较多的监区,两家与两个老病残监区对阵,却出乎意料地被淘汰,赛后无论干警还是犯人都唧唧喳喳地说着原因,一脸的惋惜。经抽签,第二轮为一、三监区一组,四、五监区一组,强碰强,弱对弱,明天又是一场恶战。

中午,到昨天出现犯人打架的监区去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打架起因很简单,打人的犯人是个犯人组长,中午时他按照监区的规定敦促那个被打的犯人做组里的药水消毒,被打的犯人可能是动作慢了些,这个组长急了,说,知道吗,这是件大事,是大伙儿的事,你不想干就说话。那个犯人说,小题大做,喷点药水管什么用,这里要是得上非典把人都泡在药水里也不顶用。组长一听,二话没说就动起手来,边打边骂,别的犯人看着那个犯人说话的确可气,谁也不去劝。组长一直把那个连滚带爬的犯人从三楼打到一楼的大厅,直到干警听到闹声才从办公室跑出来制止。

监区干警说,每天的药水消毒室指定专人做的,那个被打的犯人是监区指定的该组做消毒劳作的犯人,近日对这个活儿有点不认真,犯人们心里有气。监区已把他换下了,至于那组长,出发点是好的,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没怎么着就动手打人,当然是绝对不允许的,先关着,过几天再作处理。

晚间新闻报道了天津地区“非典”疫情情况和总书记来津视察防治“非典”工作的消息。天津“非典”病例一天中又增加了12例,截至今天共计61例(死亡3人),这一情况告诉人们,防治“非典”的形势仍非常严峻。总书记在津走了很多地方,在医院、社区,表示慰问,讲解形势,谆谆叮咛,为人鼓劲。想来,中国的国家领导人真不容易。今天的“非典”疫情,对刚刚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无非又是一次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的果断、沉稳,心系于民力挽民族危难的信念,应该说已经使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一半的胜利。

在监狱备班、值班的干警有140名,内外人数几乎均等,在几天的连续工作后,大家的确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身心疲惫的情形,这一点表现为他们晚上想睡睡不实、早晨起不来,尤其是备班的同志,手头一下子没有了工作,却要一天天地被圈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呆着,尽管他们知道这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是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大局的特殊需要,但他们望见监号门内的干警们因人手紧张忙前忙后而自己又不能进去帮忙,只得远远地凑在一起搓手顿足。我发现,大家都是在默默地坚持着,自我寻找着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比如打扑克,用凉水洗澡,没人的时候小吼两声,我的办法就是当没有犯人时运足气在楼道里高喊两声,顿觉全身贯通,头脑清醒,但往往都是把小孟吓上一跳。晚饭前,一名干警说,几个监狱领导到备班干警休息室内同干警们打扑克,热闹极了。 5月2日 星期五 晴 阳光充足 南风有3、4级

从三楼能看到监号门外的那片足球场大的草坪,草坪的边缘是一圈跑道,隔一条小道就是监狱的犯人接见室,备班的干警就暂时住在那里,他们这半个月的活动区域就是接见室和这块草坪,半个月后我们撤离他们进入监号,第三班到监狱备班。今天早晨我起晚了,7点半时小孟叫我,我才懒懒地起来,到窗前看一眼楼下的操场上静无一人,再望一下监号门外,也没有发现有三五成群的干警像前几天那样在散步、小跑。小孟说,看出来,大伙儿是乏了。

监狱总值班处打电话给各单位,询问几天来干警和犯人们的身体情况。我说,我们科的干警和犯人的身体状况良好,请领导放心,我们顶得住。总值班同志说,请你们多注意身体。一句话说得我心里好舒服。

吃过早饭,和有关部门的同志们到各监区监舍、生产车间检查安全情况。干警们都着装齐整地严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监舍内地面洁净,铺位叠放整齐,空气清新,几个车间内的生产也显得秩序井然。

上午的拔河比赛,因为参赛的两个组是硬碰硬、弱对弱的较量,如今天能出线,就能确保自己进入了此次比赛的一、二名,所以对今天出场的每个监区来说都非常清楚,决不能掉以轻心。有的监区不知从哪里借来了一个小鼓儿,很像回事儿地敲了一通,引得场外犯人一阵阵的喝彩。比赛的近一个小时里,场里场外喝声阵阵,热火朝天,只见对阵双方脚下的尘烟随风荡去,拔绳中间的红带子却像个慢性子的新娘子被众人盯得扭扭捏捏,左不是,右不是。参赛队员的鞋子顶进了土里,拉拉队里的声音都变了调。最后,裁判把哨子只吹了半响,哨子已钻到土堆里。真是一场痛痛快快的恶战。比赛结果是,一监区五监区出线。五监区是我监老病残犯人最多的监区,这个结果真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今天上午我才听说狱党委对备班的同志有几项要求,每天早八点必须起床,床铺整整齐齐,每天运动不得少于一小时,每天上午定时测量体温,晚上没睡好的中午一定自觉地补觉。狱纪检每天对他们的警容风纪、室内卫生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