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黄公好谦卑范文

黄公好谦卑精选(九篇)

第1篇:黄公好谦卑范文

法国卢浮宫,有一尊雕像。那是美神维纳斯。看着断臂的维娜斯,我有点遗憾。有人曾告诉我,曾经有好多个方案,为雕像恢复原貌,最后发现,没有一个完整的,比残缺的更美。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设计者,也就是那位隐身的造物者,根本就没有设计“完美”。

有人问功成名就的曾国藩,为什么把自己的住所题名为“求阙斋”?他回答:“不求满而求缺”。有人问球王贝利:“你最漂亮的球是哪一个?”他回答说:“下一个。”又有人问大导演谢晋:“你最好的影片是哪一部?”他回答:“下一部”。这就是大智慧啊。为什么《圣经》讲“谦卑人有福了”?谦卑,会让你在成功后赢得敬佩;谦卑,会让你在失败后博取同情;谦卑,会让你在进步后更进一步。所以啊,这个世界上是由不完美构成,完美只是相对而言。

当拿破仑与反法同盟互相厮杀又难耐对手时,欧洲大地正进行着变革,他们正向着近现代文明飞奔,可当这种“完美状态”的界限被打破时,他带着部队横扫欧洲,给欧洲带来的是鲜血与嚎哭:大宋在与元对峙时,彼此都安抚百姓,使他们生活安居乐业,同样的,当忽必烈带着铁骑席卷中华时,留下的只是四等分人的荒谬制度…这样的完美就需要制约,需要人们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进而去维护他。

就像庄子的那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这两种性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就像完美和残缺,他们是一对矛盾体,相互制约的同时又是相互促进双方的发展,这个世界也就是在这样的规律下逐步前进的,正所谓是,矛盾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第2篇:黄公好谦卑范文

1、闻义而徙:闻:听到;义:正义;徙:迁移。听到符合道义的事就心动神往,虚心相就。

2、整瓶不摇半瓶摇:比喻真正有学问的人很谦虚,知识浅薄的人才自以为了不起。

3、执经叩问: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4、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5、自以为然:然:这样。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的态度。

6、虚中乐善:中:同“衷”,内心;虚中:虚心;善:善言善事。指虚心采纳善言,乐意做善事。

7、采及葑菲: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8、勤慎肃恭:肃:严肃;恭:谦逊。勤劳、谨慎、恭敬、谦虚。指做人的美德。

9、屈己待人: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10、虚船触舟: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

11、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12、谦恭虚己:虚己:谦虚,虚心。谦虚恭敬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13、谦尊而光:尊者谦虚而显示其美德。

14、谦光自抑:谦光:谦虚退让的风度。比喻德高望重的人能够谦虚退让。

15、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16、纳头便拜:纳头;低头。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形容人谦虚有礼貌。

17、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18、引玉之砖: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19、一瓶不响,半瓶晃荡:瓶中装满水晃不响,装半瓶水时一晃就响。比喻充实的人谦虚寡言,而浅薄的人偏偏爱显示夸耀自己。

20、委诚求当:指推诚相待,虚心求教。

21、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22、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23、虚受益,满招损: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24、虚一而静:指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25、自以为是: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26、矜功伐善: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极不虚心。

27、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28、贵人贱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表示谦虚。

29、降心俯首:指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30、自用则小: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31、谦逊下士:下:礼让。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32、盛名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33、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34、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35、老子天下第一:老子:不谦虚的人的自称。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号人物。

36、言气卑弱: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

37、谦受益,满招损: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38、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39、活到老,学到老:指人一生虚心好学。

40、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41、谦冲自牧: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克制。比喻谦虚谨慎,自我克制。

42、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43、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44、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45、祛衣请业:祛衣:掀起衣服。形容恭恭敬敬地拜见,虚心请教。

46、逊志时敏: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

47、虚而不淈: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48、谦以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49、谦卑自牧:谦卑:谦虚;牧:养。谦虚谨慎,修身养性。

50、鸣谦接下:以谦虚的态度接待下宾。

51、一谦四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52、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53、损之又损:形容极为谦虚。

54、纳善如流:纳:采纳,接受;善:好的建议和意见。形容虚心接受别人的好建议好意见,像水顺流而下一样自然顺畅。

55、昆山片玉: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56、矜才使气:矜:自夸;使气:意气用事。倚仗自己的才能,使意气,不谦虚。

57、降心下气:指虚心下气。

58、尺寸可取: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59、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60、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61、谦躬下士:犹言谦恭下士。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62、披怀虚己:披怀:敞开胸怀;虚:虚心。比喻虚心礼让,诚恳相待。

63、刍荛之见: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64、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65、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66、管见所及: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67、温恭自虚:温恭:温和谦恭;虚:虚心。温顺谦恭而不自满。形容诚恳受教的好态度。

第3篇:黄公好谦卑范文

——题记

准确地说只有头顶上的天空才算是真正的天蓝或者湛蓝,而稍远一些的天空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被距离故意修改或削弱的浅蓝色或淡蓝色,实际上就连那些漂浮不定的淡蓝色或浅蓝色也混杂着冬日里每个晴好的天气常常拥有的浑浊的——灰蒙蒙之中的天苍苍、野茫茫的颜色。

即便是冬天,光秃秃的树也仍然排着队,有时候望着这些过于虔诚的树,总觉得叶的离去是一场残忍的明白,而那些光秃秃的树枝留给我们的像是一个没有确切答案的选择题。你可以被它们相当有效的倔强和固执以及它们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的植物观所感动。也可以认为它们谦卑的灵魂深处隐含着被挑剔、刻薄的岁月蹂躏和涤荡之后那种凌驾和超越的自鸣得意。总之它们留给你的是无尽的探索、解读和想象的空间。太阳远远躲在天空寒冷的角落里,阳光虽然明亮但因为缺少温暖的好意而显得很谦卑。枯萎的草坪、僵硬的泥土和凌乱的石子因为过于凄凉和冷清而不被人们欣赏。地上很多因为过于干燥而卷曲的树叶被风吹来吹去,发出轻微的窸窣声,看上去而显得有些不耐烦,仿佛缺少雪的遮掩与覆盖,它们的灵魂终究难以安息。

灰色的石砖铺就的小路引导着我延着它想像的曲线意图明确地向它认为最优雅浪漫,悠闲自得的地方谦卑的延伸着,匍匐着。弯弯的河水躲在弯弯的冰下,咕噜咕噜地流淌着,似乎感觉有些憋屈和沉闷,像是喘不上来气似的。另一片池塘早已干涸,水走了,池塘没有了夏日的喧闹。独自孤单地打量着天空。树这面的阳光望着树那面的阳光,树这面的天空望着数那面的天空,彷佛它们对树和树指手划脚地讨论冬天的事好像非常感兴趣似的。

城市里那些多余的、刺耳的、费力不讨好的、自我纠结的、让人忧心忡忡的噪音被来自公园里自然的生态带有一种训斥的警告强行驱逐和隔离,那些寂静的、爽朗的、优雅的笑声和好听的鸟鸣被保留下来。实际上这里的意图很明显,这是一个竭尽全力忽略、悖逆、揶揄城市的地方。而城市本没有错,只是人性中那些原本合情合理的欲望被不怀好意的城市捕获,然后被它们无限扩张、放大,成为幸福和灾难共存的人造遗址。

我喜欢在这冰冷的季节里长时间或者偶尔集中精力注视着那些斑驳的阳光,凹凸的树皮,风吹日晒的泥土,冻出裂纹的冰,孤单的池塘,以及那些各种植物的残骸。看起来很杂乱、颓废,但仍然井然有序,它们存在的方式,浑然天成的位置,千姿百态的姿势,不重复,不造作,不买弄,每一个卑微的细节都那么神奇,都承载着自然的使命。

我离开公园时的确有些依依不舍,也可能因为这块土地是我唯一经常来祭奠、瞻仰、追忆、缅怀和崇尚大自然的地方。我喜欢春天刚刚萌芽的绿草和柳树上嫩黄的毛毛狗,我喜欢夏日小河边各种五颜六色的光滑的石子和傍晚池塘里聒噪的蛙鸣,我也喜欢秋天层林尽染的霜叶和秋虫的哀鸣,但我更喜欢这个缱绻的冬天,以及它那冰雪的聪明和无稽。

第4篇:黄公好谦卑范文

1、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2、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3、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4、为别人服务最多的人最富有。

5、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6、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黑格尔

7、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王进喜

8、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9、信心缘于明确的目标及积极的态度。

10、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徐特立

11、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吕坤

12、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13、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冯雪峰

14、信心是一种态度,常使"不可能"消失于无形。

15、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

16、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秋瑾

17、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申居郧

18、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

19、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20、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21、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徐特立

22、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23、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

24、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25、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聂大年

26、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罗曼·罗兰

27、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28、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29、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30、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

31、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32、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33、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富兰克林

34、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最怀忌恨。——斯宾诺莎

35、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36、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37、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38、“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邓小平

39、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谢觉哉

40、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41、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张咏

42、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休谟

4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

44、骄傲的人喜欢见依附他的人或谄媚他的人,而厌恶见高尚的人。……而结果这些人愚弄他,迎合他那软弱的心灵,把他由一个愚人弄成一个狂人。——斯宾诺莎

45、与人协商而不产生摩擦,是有待学习的一大课题。

46、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47、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奥斯特洛夫斯基

48、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49、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50、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卢梭

51、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约翰·洛克

52、得到帮助最好的方式是开始帮助别人。

53、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安徒生

54、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55、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歌德

56、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57、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慨叹是弱者……——高尔基

58、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雨果

59、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就是自卑。——斯宾诺莎

60、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61、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孟德斯鸠

62、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63、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64、每次你多做一些,别人就欠你一些。

65、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66、不谦虚的话只能有这个辩解,即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富兰克林

67、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68、啊!夸奖的话,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麽乏味!——孟德斯鸠

69、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高尔基

7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71、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72、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73、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74、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列夫·托尔斯泰

7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76、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77、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巴甫洛夫

78、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79、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伽利略

80、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约翰·洛克

81、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吕坤

82、服务的道路才能通往快乐的城市。

83、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往往把应该引为奇耻大辱的事,大吹大擂。——克雷洛夫

84、多做一些,机会将随之而来。

85、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徵

86、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宋濂

87、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8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89、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90、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91、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92、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93、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季米特洛夫

94、为了彻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观主义成分,我们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虚心。——邓拓

95、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96、所有伟大的奇迹都只是信心的力量。

97、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别林斯基

98、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邓拓

99、谦虚的学生珍视真理,不关心对自己个人的颂扬:不谦虚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炫耀个人得到的赞誉,对真理漠不关心。思想史上载明,谦虚几乎总是和学生的才能成正比例,不谦虚则成反比。——普列汉诺夫

100、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张廷玉

101、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102、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103、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104、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105、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布莱克

106、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107、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108、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海涅

109、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10、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朱舜水

111、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112、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契诃夫

113、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巴甫洛夫

114、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冯雪峰

115、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116、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117、私心胜者,可以灭公。——林逋

118、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斯大林

119、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120、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斯宾诺莎

121、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富兰克林

122、大多数的科学家,对于最高级的形容词和夸张手法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贝弗里奇

123、不幸很少会纠缠有希望和信心的人。

12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25、你不能让所有的人喜欢你,却能减少别人讨厌你的原因。

126、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27、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128、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129、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冯学峰

130、不要忽视小节,宇宙由原子构成。

131、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32、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133、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简文帝

134、信心不能给你需要的东西,却能告诉你如何得到。

135、生活就是战斗。——柯罗连科

136、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朗费罗

13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13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翟

139、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14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4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142、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143、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14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145、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14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147、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黑格尔

148、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49、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卢梭

150、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151、卑鄙和高傲的动机只会满足愚人、武夫、人类的侵略者和掠夺者的贪于,人们应当放弃这种动机,不要让这些诱人的饮料再麻醉那些自命不凡之徒!——圣西门

152、善于钓鱼的人选用鱼喜欢的饵。

15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54、除非你愿意,没有人能破坏你对任何事情的信心。

15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56、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麽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巴甫洛夫

157、虚已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158、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159、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60、信心需要立足点,恐惧却能凭空存在。

161、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16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163、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斯宾塞

164、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165、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培根

16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第5篇:黄公好谦卑范文

关键词:易传;礼;王夫之;德礼;忧患意识

《周易外传》是王夫之的第一部易学著作,其目的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立于易简以知险阻”的人生哲学。作为一本哲学意味很浓的书,过去人们对该书涉及到的传统哲学命题的改造,对宋明理学的清理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较多的揭示,而对它涉及到人生险阻的礼学问题却被人们长久地忽略。目前,仅见业师萧汉明先生的《船山易学研究》,[1]对此略有涉猎。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拟对王夫之此书中的以礼释易的倾向作一勾勒。

一、“因《易》以生礼”的源流论

在王夫之看来,易与礼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讨论易与礼之间关系时,王夫之追溯了周王朝的政治基础,认为 “周以礼立国,而道肇于《易》。”[2](卷六)也就是说周礼的各种原则,是蕴含在《周易》中的,《易》是礼的源头。在历史上,将《易》与礼联系起来,并不是王夫之的创见,这是先秦时代就有的一种观点。当晋国的韩宣子在鲁国看到《易象》与《春秋》时,就曾慨然称许 “周礼尽在鲁矣。”[3]同样,在《易传》中,以礼释易的解释倾向也时有所见。王夫之在《易》与礼之间关系方面的创见,在于他对《易》为礼的源头作了新的论证,并认为以礼释易之所以可能,就在于易与礼之间有着一种普遍理与具体应用的关系。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在把古代学术分为六大类的同时,对各自的内涵及其关系作了区分,认为“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着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 在此,《汉书》依刘歆的《七略》,提出了《易》在六经中居主导地位,且为五常之道的本原的观点。汉代学者陆贾在《新书》中认为,“先圣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民始开悟,知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道,长幼之序”,同样明确地揭示了《易》作为礼的内在根据。

王夫之在明清之际这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依据“推故而别致其新”的时代要求,对《易》作为礼的本原,作出了新的论证。首先,从时间上看,易、礼两者起源约略相同,“礼之兴也于中古,易之兴也亦于中古”(卷六)。这种相同产生的时间,使得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共同地规划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礼的精神。其次,由于“圣人之教,有常有变”(卷七),礼乐与《易》分别体现了圣人之教的两种特性,即常与变的统一。因而,它们是相互依存,相得以彰的,但这两者又不是并列的,而是有主从的。《易》是根本,礼则受《易》支配,是《易》所派生的文化形态。王夫之明确地称“《易》与礼相得以章,而因《易》以生礼。故周以礼立国,而道肇于《易》”(卷六)。其三,《易》之所以能包括礼的种种原则,在于“易兼常变,礼维贞常”。(卷六)《易》作为“弥纶天地之道”的书,自然涵盖了礼的基本原则。在王夫之看来,礼是《易》中三才之道具体而微的人道原则的表现。尽管“时有常变,数有吉凶”,但是,圣人对于世事的常变两型,总能“于常治变,于变有常,夫乃与时偕行,以待忧患。而其大用,则莫若以礼”(卷六)。凭借礼以待忧患,表明了《易》指导社会生活的功能与礼是相同的,但在范围上有宽窄的不同。但不出《易》的范围。《易》作为道的大全,是普遍的,是礼的一般的原则,礼的精神含蕴其中;礼则是具体的,《易》所揭示的吉凶,在人事方面的体现,与礼的节度相同。所以,王夫之认为“《易》全用而无择,礼慎用而有则。礼合天经地纬以备人事之吉凶,而于《易》则不敢泰然尽用之,于是而九卦之德着焉”(卷六)。从礼方面看,违礼或应礼是人生举动吉凶的根源,但吉凶在《易》中除了来自人间的举止因素之外,更有自然的、非人为的各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它囊括了世间的一切吉凶及其根源,而礼的吉凶则纯为对人事仪则违顺的反映。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九卦之德与礼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反映了礼“以常待忧患”的方面,也体现了《易》之变与礼之常的统一。

二、“九卦之德”的礼学意蕴

在《周易外传》中,王夫之沿着《系辞》的思路,深入地剖析了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所反映的礼学精神,认为它们是“圣人以之实其情,酌其理,束其筋骸以强固,通其气以聪明”(卷六)的工具,也是教导人们依礼而守正的卦。王夫之认为九卦之德的共同特点,就是再现了《易》中“反常以尽变,常立而变不出其范围”(卷六)的礼学内容。

履卦涉乎忧危在于六三阴爻“失位以间乎阳”(卷一),使履卦在六十四卦中,再现的人道凶吉至为忧危。对此,履卦昭示的君子之德为“君子以涉于忧危而用为德基,犯难而不失其常,亦反求其本而已矣”(卷一)。在世事纷繁前面,反求其本是避免人生险阻的根本办法,这就是履卦之德。履作为“德之基”就体现在“初、二之刚实而无冀乎物情之应者以为之基”(卷一),也就是说履卦的初、二两爻皆阳,但却无求于外物,对外物无求的纯素本性,决定了外物也不可能来惊扰自身,心怀坦荡,又不求外物,就可以在“行乎不得已而有履”(卷一)的情况下,“犯难而不失其常”,泰然处之。因为无求外物,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参与对人生有限资源的争夺,相反,在外物惊扰自身之际,却可以将自身的情况公之于众,“在心为‘素’,在道为‘坦’”(卷一),可以排除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就的种种猜疑。用公开的 “诚”,将一切因强求外物而召致忧患排除殆尽。在人际交往中,忧危险阻并非是一种不可预期的重大变故,其实,它就蕴含在平凡的言笑之中,蕴含在对他人不切实际的期望中,所谓“险阻生于言笑,德怨报以怀来”(卷一)。对这种日常生活中的险阻,要达到“履虎尾,不?A人”的有惊无险的平安,除了以宽容的胸怀、消弥招致外物反感的言笑之机外,是不可能有更好办法的。尤其是当人们一旦以谦退的态度对待外物时,我与他者的凶险关系将发生改变,一方面是客观情势将向有利自己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物之悍戾者亦恻怛而消其险”(卷一)。从自我对他者的关系改变的过程看,履虎尾而不?A人,并不源于猛虎的恩赐,而是“实自求之祥”(卷一)可能带来的一种结果。因而履卦作为德之基,主要体现在“初与二,无求者也”的身上,无求于他者,而反求自己,在反省中调适人与我的关系。

“是故谨于衣裳??,慎于男女饮食而定其志,则取诸履”(卷六)。履的礼学意义,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的庸言谨行中对礼的原则的践履。尤其是自《易传》中对忧患意识的阐发,将九卦之德作为消解忧患的手段以来,《易》的礼学原则,更为人们所注目。履卦的《象》传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对此两语,近代学者张洪之曾称,“象传两语,可括《仪礼》全书。礼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防患也。”[4]上下之辨,之所以可以概括《仪礼》全书,在于它关乎个体各自的位与德,也是人们谨守各自的职分与修养德业的根据,礼正是通过尊卑上下原则来使社会中的众多个体各安其分的。司马光在对“辨上下”的阐释中,称“履者,人之所履也。民生有欲,喜进务得而不可厌者也,不以礼节之,则贪侈无穷。是故先王作,为礼以治之,使尊卑自等,长幼有伦,然后上下各安其分,而无觊觎之心,此先王制世御俗之方也。”[5]如果说履卦的象辞所阐明是“辨上下”的尊卑原则,那么,是《序卦》所阐明的则是履卦对礼的践履原则。《序卦》称:“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者,礼也。”这就明确地将履与礼对应起来,《荀子》称“礼者人之所履也”,也正强调了礼的践履原则。

履卦初九的“素履,往无咎”,为人们对礼的践履原则提供了解释的文本依据。宋代学者胡瑗在其《周易口义》中对《易》中的礼学原则的揭示,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他称“礼以质素为本。往则践而行之之谓。”清代学者李士珍则称:“素,无饰也。履道之始,无位之地,外不求应,内不失正,素位而行,无假缘饰。礼曰,甘受和,白受采。初之素,礼之本也。”[6]王夫之在强调履卦所昭示的礼的践履原则时,则着力批判了老庄的那种退婴式的逃跑主义,认为世间所谓以道消“履虎尾”之凶、或以数驭“虎”之凶的机变之士,其实他们“浮游于二气之间,而行不碾地”,“绝地而离乎人”(卷一)是不可能真正“履虎尾”的,“履虎尾”作为身处忧患的象征,与那些对人生漠不相关而自逃其难的退婴主义者、醉者是无缘的,因而他们也就难以体察到“履虎尾”这种人生忧患的艰辛。

谦卦之德,在王夫之的视野中,主要取《象传》的“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之意,即对多者进行节制,增益寡者,使其文彩焕燃,“执平施之柄,则取诸谦”(卷六)。《系辞下》抽象的“德之柄”,在王夫之那里被还原成了人事法度的平施之柄。这种“平”符合谦的原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朱子所称:“人多见得在己者高,在人者卑,谦则损己之高而卑以下人,使是平也。”[7]这里的“平”就是自我贬损,也就是谦卦初六的《象》所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这种卑以自牧与《礼记》中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的精神是相通的。今人高亨对谦卦所概括的“地卑而山高,地中有山,是内高而外卑。谦者才高而不自许,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誉,位高而不自傲,皆是内高外卑,是以卦名曰谦”,则全方位地揭示了谦谦君子在才、德、功、名、位等方面,对表现自我价值的节制。这种自我贬损正与“人道恶盈而好谦”[8]的社会期望相一致,也与庸人的社会尺度相一致。但是,这种“平”的方式主要取决于君子的德性,它是一种以牺牲自己的所得或抑制自己高出平均水准的德性来与世俗达到同一水平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讲,这是有德性的人通过自愿让渡自己的所得而赢得社会整体的公平的方式,这种“平”虽与社会大多数人的期望相符,但却不宜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尤其是当有德者们将这种与自我德性相一致的裒多益寡方式推行到全社会范围时,就出现“削其多者以授寡者”(卷二)的平均主义式的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对“多者”的侵害,人为地造就新的不公,必然导致因多而被剥夺者的怨愤。从自我方面来看,这种自我的贬损、抑制,若放在社会分配中,明知却故意地对他人的分配多于自己,这种方式就是个人对自己做了不公正的事。而这类事情只有那些谦虚知足的人才肯做,它是无法作为一条普遍规定而期望所有的社会成员遵奉的。

在王夫之看来,在行动上要做到符合礼的精神,但在财富的分配中又不放弃自己的所得,最理想的施平方案是增益社会的总体财富,而不是以剥夺一部人而补救另一部分人,所谓“平不平者,惟概施而无择,将不期平而自平”(卷二)。这种社会福利的整体改进方案,是以承认既存的多寡差异为前提,并指望通过消除绝对贫困而保证全社会福祉的增进,它实施的策略是“寡者益焉,多者裒焉,有余之所增与不足之所补,齐等而并厚,乐施之而不敢任酌量之权”(卷二)。将酌量之权悬置,让看得见的调节之手给一切人,无论是寡者还是多者都带来福音。这种平等是基于一切人所共有的生存条件的改善,使人们都得到基本生存保障的提高。但是,这种基本生存条件的平等,必须有社会财富的增加作其后盾的,否则,欲使全体社会成员生存的平均水准共同提高的愿望,只可能成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画饼。在这里,王夫之事实上是将对多者的现状的承认,而且亦给予与少者相同的补助,看作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理想办法。尽管他看到了这种“概施无择”可能会带来新的不平衡,即一方面是加剧了多者与寡者的鸿沟,另一方面是使寡者在享受福祉的同时出现新的心理不平衡。所以,他期望在“概施而无择”的公平原则实施过程中,“多者不能承受而所受者寡,寡者可以取盈而所受多,听其自取,而无所生其恩怨”(卷二)。但是,这种听其自取,且又希望多者在这种君子普降甘霖的“概施”中,能自觉做到“所受者寡”,则又回到了对多者的道德期望上来了,而这种发自内心的“裒益者”所实行的厌足之道,在生活中与大多数人对追求财富的本性相距甚远。相反,人们对于货贿之事,无不是孜孜以求的。所以,王夫之又清醒地看到,谦德作为“持物之长短而操其生死”的方式,是对待小人不得已的工具。尽管它是为了“调物情之险阻”,使公平作为一种理念使大多数人受惠,但它又无疑地带上了“以迎人之好,邀鬼之福”的阴谋之术的意味,德性便被贬作了“身涉于乱世之末流,不得已而以谦为亨”(卷二)的处世策略。

对于谦卦的“裒多益寡”的解释,王夫之虽然在卦中的解释与《系辞下》的解释中,都涉及到了“调物情之险阻”的分配原则,但他前后解释的根据并不完全一致。在谦卦中,他对“裒多”解释为给“多者示裒”,是一种“有余之所增”的积极行为,这与《象传》的原意恰为相反。但在《系辞下》中,他又回到了《象传》的礼学思路上来,以礼的原则进行分配[9],对多者进行限制,所谓“裒多以为节,益其寡以为文”(卷六),同样,《系辞》中对“谦,德之柄也”的解释,则要求“执平施之柄”(卷六),这又明显地与谦卦中“乐施之而不敢任酌量之权”(卷二)的作法是相矛盾的,而这种矛盾体现了“圣人示平道焉以消其不平”方式上的差异。如果说在谦卦中,王夫之认识到“调物情之险阻”的忧患时,社会中只有两种类型的道德人格,即君子与小人,君子对于“有余之所增”的小人,与“不足之所补”的小人,一并予以财货上的增益,体现了君子对待小人的博怀的话,那么,在《系辞》中,王夫之要求依礼对多者进行节制,给予处于社会弱势的寡者的关怀,使他们也能沾染礼乐文明的光辉“以为文”,则是一种以礼为德的解释思路,他依据礼的限制性原则,使得“圣人执平施之柄,裒多益寡”具有其合法性。即便依礼而执“平”也并非是完全平均,而仅是使“寡者”的生活略有比较得体的表现而已,它的前提依然是以等级的不同需要为依据的。事实上,在传统社会中,依礼的等级而分配、消费,对社会心理可以取到平衡作用。这就正如《荀子·荣辱》所称:“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个体所占有的资源多少,只要与社会各阶层的礼相符就可以做到心安理得的。

复卦所具有的礼学功能是“别嫌明微,克己而辨于其细”(卷六)。由于复卦是阳一而阴五之卦,“阳一故微,阴五故危”(卷二)。这是说复卦所显示的忧患,在于 “一阳居内而为性,在性而具天则,而性为礼。五阴居外而为形,由形以交物状,而形为‘己’。”这样,一阳与众阴之间,构成了少以驭多,贵内而贱外的格局,但一阳与五阴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心存戒惧的交往,阴与阳之间,惟恐相犯。若从形性方面看,一阳代表的是内在的性,也即是礼,而五阴代表的外在的形,是个体的血肉之躯。由于形质的本我,与人的本性相对立,作为礼(即本性)的对立面,它往往要随外在条件而改变,因而,“克己”即规约六二爻以上的众阴,就是以礼来约形,克己以复礼,就是要返回到与天俱生的本性上来。在王夫之看来,“人之初生,与天俱生,以天具人之理也。……凝其初生之理而为‘复礼’”(卷二)。 “复礼”从根源的意义上讲,表现为“复以为知”的道德自觉,而人作为天地之心,其道德自觉取决于“不息之诚,生于一念之复”(卷二),这样,复卦既为外在规范意义上的“小而辨于物”的礼,提供别嫌疑、决是非的先验根据,又为人性的自我完善规划了“不远复”的反省路线。

贞常不变是礼的主要特性,但是,若一味地贞常也容易走向礼的反面,变作失礼。《礼记·礼器》中称:“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尧授舜,舜授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10]《乐记》中强调“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在王夫之看来,这种依时而变礼的精神,是取法于恒卦的。恒卦显示的忧患正是“时”,“恒者,咎之徒也。非恒以致咎,其时咎也”(卷三)。在这种凶咎之时,“体道者安其故常而不能调静躁之气”(卷三),既有个体认识的原因,也有时代风雷激荡的原因。但人们若仅在形式上“安其故常”,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在守礼,而不能在根源层面上“体天地贞常之道,敦圣人不息之诚”(卷三),那么这种恒的形式恰恰不能保证礼的长存,因为历史的辩证法往往与个别的人愿望相反,守恒之道在于“非恒也而后可以恒,恒者且不恒矣”(卷三)。一切恒常之物都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无论是情、势、位均是如此。所以,王夫之清醒地看到,“情不可救,势不可因,位不可怙。怙其位以保其固然,故恒四跃马关弓而禽终不获,恒初陆沉隐蔽而贞以孤危”(卷三)。这种从恒四爻与初爻的恃有常位却一无所获中,可见“立不易之方”的礼固然重要,但若“恃之以终在”,以之为亘古不变的法则,则无异于痴人说梦。这样,礼取之于恒的,就不仅是“天尊地卑,雷出风入之规矩”,相反,它主要汲取的是“巧者天地圣人之所以恒”(卷三)的变的智能,也即是《彖传》所明示的“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在凶咎之时,能以非恒而求其恒的态度处世,就能做到“涉于杂乱而酌情理以不拂于人心”(卷六)。礼只有做到不拂于人心,才能体现出“管乎人情”、“?咎斓刂?椤?11]的特征,只有这种本乎性情的礼,才具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12]的功能。

损卦的礼学意蕴,在《系辞下》中被解释为“损,德之修也。”而修德是通过对自我的自由意志的抑制来实现的,即《象传》所云:“君子以惩忿窒欲。”王夫之认为“柔以惩忿,刚以窒欲,三自反以待横逆”(卷六),这种克己的态度就是损卦所含蕴的礼学精神。在王夫之看来,惩忿与窒欲都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是个体情感存在忿的发动与欲的鼓动。君子用“损”的精神来指导自己立身处世,所需惩忿的忿是已处于爆发之际,“忿非爆发,不可得而惩也;用之于‘窒欲’,而欲非已滥,不可得而窒也”(卷三)。若没有忿已爆,欲已滥这种特定的条件,“若夫性情之本正者,固不得而迁,不可得而替也”(卷三),更不能对它不加区别地惩窒了。对于什么是不可惩窒的正常感情,王夫之主要列举了两种代表性的类型,一种是“大勇浩然,敢抗王侯”的“性主阴以用壮”的激情爆发,它们似忿但绝非普通的忿,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系统的反抗,它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暴政或异族的入侵;另一种是“好乐无荒,相思辗转”的对异性的正常渴慕。这两种性情发动的正当的形式,是不容惩窒的,它们是人所具有的“清明之嗜欲,强固之气质”(卷三),是人生有意义生活的必要条件。如果说惩忿窒欲是通过个体修德的方式来达到“损以远害”的目的,那么,王夫之以为取之于《损》卦的“三自反以待横逆”的态度,则是调节人际关系的礼所固有的要求。孟子在考察“三自反以待横逆”时,先于王夫之作为了具体的阐发。在《离娄下》中,孟子依据“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礼学对待原则,设想了“三自反以待横逆”的人生境遇。假若有人待我以蛮横或忤逆,一个君子的正确反应应该是反躬自问:“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13]而不是勃然大怒,经过反躬自问,自认为自己的行为符合仁的精神、礼的要求时,就再想一想这种横逆是否导源于自我行为的不忠,“三自反”就是从仁、礼、忠三个方面来对人我关系所作的系统反思。若这三个方面均做得无所欠缺,我们就有理由确定“横逆”是凭空来自作为对象的妄人的无知,而不是作为主体的自我道德的缺陷。正是在这种“自反”过程中,人既抑制了非理性的暴怒,又表现出了优雅的礼乐教养。

在社会生活中,真正符合礼的精神的作法是既有讲求齐一的,也有容许异制的。《礼记·王制》称:“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后易其宜。”[14]这里强调因地制宜、依从民性是礼的重要出发点。《礼运》中称礼之不同,是圣王顺从民情的结果,“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15]《礼器》中强调“礼之大经”为必举其定国之数,也就是“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同样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并认为“居山以鱼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16],恰恰是一种非礼之举。这些强调礼在特定地域、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表现出形式的多样性,王夫之认为是源自益卦的启示。益卦所表现出的“因时制宜,如雷风之捷用而条理不穷”(卷六)的精神正是为礼所实行。益卦所体现的忧患在于“匮而不给之患”(卷三)。王夫之比较了自然界(阴阳)以及圣人对待万物的态度,认为“阴阳与万物为功而不同忧;圣人与万物同忧而因以为功”,因而对于万物匮乏带来的忧患,阴阳是无须思虑,且也不能思虑的、不计较的。圣人则不然,在“博施忘己”的时候,就离不开万物。对于有限的财物,尽管可以“以义制我而不保己以贪其利”,但圣人在损己往益的过程中,必然只能“节宜五行而斟酌用之”,才可以使天财地产与阴阳的造作相配。

困卦之德则为礼的存在提供了合法性的论证。王夫之依据《象传》所言:“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重点探讨了守礼“致命”的必要性。他认为:“人之有生,天命之也,生者,德之成也,而亦福之事也”(卷三)。这样,个体的人所秉承的阴阳二气,在承之为器、遇之为时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胸襟的大小、与时的通达方面的差异。这种客观的时、器方面的差异,表现在个体承受的德与福形态上花样百出,这样,人的生存感受就会表现出“或胜于德而不胜于福,或胜于福而不胜于德”(卷三),即是有德的人,他的生活未必是幸福美满,相反,有福的人,又未必有德。在个人遇不遇即个人能否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上,历史的机遇表现出了极大的偶然性,“有时俭于德而侈于福,有时俭于福而侈于德”(卷三),个人的道德水准与个人承受的命运往往表现出了不对称的情形。“如是者,有余、不足,皆非人所能强。非人所能强,听命之自然,是以其所至者为所致。则君子之于困也,因之而已”(卷三)。从卦象上看,困表现为刚为柔所掩,刚的境遇是“不胜于器而俭于时”(卷三),推之到人事上,是君子为小人所掩,处此穷厄委顿之世,君子除守礼而行,“知而处之以愚”(卷三)而外,又有什么更好的走出困境办法呢?!孔颖达的《周易正义》称:“处困而能自通,必是履正体大之人,能济于困,然后得吉而‘无咎’。”[17]也就是说,守礼并不必然地使我们成为免于穷厄困顿的君子,但要走出人生的困境,却不得不守礼。

井卦之于礼的启示,就在于《象传》所说的“井养而不穷”,井以水井养人,似人以德施人。所以,王夫之认为井昭示于人的是“挹之于此,注之于彼,施敬于人而不孤恃其洁清”(卷六)。这里,他既揭示了挹此注彼的礼物的流动性。作为“施敬于人”的表现形式的礼物或交往,往往是在同类之间进行的,所谓“天下之能加于我者,皆其同类者也。天下之与我异类者,皆其不能加我者也。同类而同情,则性正而情交;异类而异情,则先难而后易;同类则异情,则貌德而衷刑”(卷三)。礼的施报往来,人际良好的情感互动都是以相同的文化意识为基准的。异类之间的交往,之所以会是“先难而后易”,在于要使他们感受到异类文化的熏陶,不拒斥王道的泽被,通常要经历一个由难到易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要由本能的抗拒,到被动的感受,最后才达到自觉的追求。承认异类异情者可以泽被王道教化,就不会“孤恃其洁清”,拒人于千里,体现出了礼的和合乐群精神。相反,若自恃洁清,对于“贪?w庸菲废弃之子”,“鄙为木石,无使有自致之薄长,则沦没澌萎,卒以抑菀而不永其生”(卷三),就会使天下?贩咸煨讨?樱?薹ù嫜?谑兰洌?饩突崾?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15_1.shtml>社会整体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为废弃无用的人所充斥。其实天下之所以“弃人”遍地,不正是在上者实行“孤恃其洁清”的弃人策略所致吗?相反,“君子之于世也,不数数然于物之类己,而虞其有替??;其漠不相即者,则徐收之以为利用”(卷三)。只有敞开胸怀,养物不穷,才能将一切漠不相即者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天下又何弃人之有?与此观念相类,三百年后的哲人称,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不正对那些以自我为世间的唯一尺度,大搞“顺之昌,逆之者亡”的鸡肠小肚者的无情嘲讽吗?

王夫之对于井之初爻所称“井泥不食,旧井无禽”深为感慨,认为人生在世的荣辱,正与井相似的,“既以为井矣,食之则荣而不食则辱”(卷三),若不幸为泥所污,世人只要疏浚泥污,薄取小用,依然不失为井。但若因不幸而泥,便弃之不食,井便失去了自新的可能,“长捐于时而无汲时,灰心于涓而滴之再润者,亦势莫如何,终自废以无禽矣”(卷三)。在上者的蔑弃与在下者自身的“疏贱羸弱”,正是导致在下者如初爻所显示的“生理惫而生气穷”的原因。

王夫之认为井卦作为衰世之卦,其忧患在于“劳”。《象传》中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劳的必要性在于井中之水是有限的,使得井的卦象表现为“巽劳而坎非不劳者也。巽劳于入,坎劳于出”(卷三)。人们若用桔槔的方式从江河取水,则取水容易,费力少而收效多,人既不劳,水亦不尽。但井毕竟不是江河,对于井水,人们除了“抱瓮而汲之,重绠而升之”(卷三),是不会有其它更好方法的。井水虽然有限,却能源源不断地供“十室之邑”饮用,本会干涸的井,却能够汲之不穷,正是“恃有劳”而已。

巽卦的险阻在于“巽之于初,疑进疑退,无信也。志不信,无以信于下矣”(卷四)。在人际交往中,因疑而表现为“情之难格”,人们之间相互猜忌,戒心重重。处在此情此景之下,人们若能“行之以顺,理之以正,出之以让,权度情理”(卷六),就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戒备,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这正是巽卦之于卑位者守礼自处的启示。尤其是巽的初爻为阴,其位本可能成为“阴阳之会,疑战之府”(卷四),但它却由于对卑位的准确判断,能自觉地以让以顺相处,而不骤起妄动,以逼九二阳爻,正是有德君子终保己志的处世方法。对阴爻这种善处卑位的赞赏,也就是王夫之所发掘的巽德。他称:“甚哉!择位而居,能消时之险阻而平之,阳有所自全,阴有所自正”(卷四)。以上就是王夫之探讨九卦之德与礼之间关系的大致内容。

三、“惟衣裳可以配乾坤”的礼象论

在社会生活中,礼作为止乱、避免忧患的工具,与《易》密切相关。《易》中所揭示的礼的关系表现为 “反复以尽常,常立而变不出其范围”(卷六)。除了九卦之德外,王夫之在对其他卦的解释中,也随处以礼释《易》,揭示了《易》作为礼之源的性质。

王夫之对衣裳在礼与《易》中的地位作了详尽的阐发。坤卦六五爻称“黄裳,元吉。”王夫之认为黄裳对于礼的启示在于,坤自含其美为黄,黄代表地的颜色,而玄代表天的颜色,黄色实而近,玄色则冲而远,“实者至足者也,近者利人者也,‘含万物’者在此。若是谓之至美”(卷一)。这种从大地的特性中抽象出“黄”,是因为黄色之美不仅仅有炫目于外表,更在于黄色与一切有利于人生的生养之物相联。而一旦它与“裳”相连,则更具有深远的文化意味,它预示着人的耻感意识的萌生。但裳所遮蔽的耻感,在周易中则为上下的方位意识所置换。黄裳元吉则体现了人间的“顺道也,实道也,阴位之正也”(卷一)。这样坤之六五的卦象,能使圣人以此为效法的对象,“兴礼乐而成文章,则成以顺而美有实,亦可以承天而履非位之位矣”(卷一)。礼乐取法于黄裳,人们按礼乐行事,即是对天道的顺从,有了天道为后盾,那怕是六五这种不当位的阴爻,一样可以获得“元吉”的结果。

在解释《系辞》的“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时,王夫之认为圣人独取衣裳作为乾坤的法象,并以天下的治乱安危系于衣裳,正是衣裳具有作为乾坤纲领的性质,它代表的是“天地之大经,人禽之大别,治乱之大辨,以建人极而不可毁者”(卷六)。在这里,衣裳已超出了单纯的人生用度的性质。作为人类生活中对肉体的遮蔽物,衣裳在不同的时间、季节里,如冬季固然可以使人免于寒冷的侵袭,夏天可以使人感受到清凉,但这仅仅是衣裳特定的自然功能而已,其它的人生用具同样具有。比如佃渔耒耜、孤矢门柝、舟楫服乘、宫室棺椁、纪事的书契等等,无不有其特定的功能,但它们均不足以成为宇宙间最醒目的法象,何以“惟衣裳可以配乾坤”(卷六)呢?

王夫之阐明了衣裳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衣裳在起始阶段,固然是“始于毛革,继以丝??”,在此阶段,主要突现的是衣裳冬温夏清的自然功能。但随着人的觉醒,人对性别、廉耻等文化意识的自觉,人们对衣裳的感受,就逐渐为文化意识所主宰。这就是衣裳有其自然功能之外,还被赋予了社会功能,它对人起着“别嫌疑,厚廉耻”(卷六)的规定。于是,衣裳本身也随之发生了文明所具有的另一种意义。尤其当衣裳作为人们社会等级的主要区分手段时,就更是如此。王夫之说,“若夫上衣下裳,施以绣,间以绘,采以五,章以十二,配以六冕,缀以?佩,应规矩,中乎准绳,炎非以适,寒非以温,为之也劳,服之也若赘”(卷六)的时候,衣裳的文化意识就自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文化意识主要指向社会固有的尊卑秩序,而秩序才是社会治乱所系,上衣下裳的秩序恰如乾坤。在王夫之看来,“圣人所以继天而致治者”是从《易》象中抽象出礼的原则,并以之为社会治乱基础的。“天位尊,地位卑,上下定矣;天成象,地成形,文章着矣”(卷六)。当上下的秩序形成以后,居于下位的人或万物就不敢贸然动摇上位者的权威,从而心生敬畏;另一方面,由于“衣裳文章”对人的吸引、以及亲和感,无意中造就了下位者对上层的敬爱与顺从。这样,秩序的威严与衣裳文章的吸引,共同使得统治的秩序得以形成。这种维系治乱的秩序,从天地对万物的主宰,到人对于物的宰制,以及君子对于野人的管理都是无处不在的,离开了以上下为核心的秩序,自然、社会就会陷入无尽的混乱之中。

王夫之还从衣裳的型制、文彩中,看到了衣裳作为乾坤法象对人的情感的影响。这种最具日常性的衣裳,使得人们“触目而天地之法象在焉,莫或不敬也,莫或不爱也”,衣裳本身对自然秩序和人间的秩序均起到了不同程度、或不同方式的揭示作用。在王夫之看来,衣裳“洁齐,以示无散乱也;宽博,以示无虔鸷也”(卷六)。衣裳的文彩使得“天地方圜之仪则,天产地产之精华,咸备焉;阴阳损益之数,律度规短准绳自然之式,咸在焉,以示人极之全也”(卷六)。衣裳所具有的种种人为之“文”,就使得它得以与自然界中其它物种的行为区别开来。人们可以通过衣裳的礼饰符号,来标识人所特有的性别、廉耻意识、秩序观念,以及人的好恶情感。相反,自然界的其它物种,比如“鹧鸪负叶以覆露,水鹳畜?以御寒,鸥蛋文身以避蛟,?桴鲋仵跻月摹保ň砹??T谕醴蛑?蠢矗??锝绲拿?⑽撇剩?捌涠宰匀唤绲谋灸芾?茫??墙稣加辛艘律训淖匀皇粜裕??豢赡芨秤枰律训?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22_1.shtml>文化意义,而这种自觉,只有人才具有。人是通过拥有人为的衣裳,才将自己与自然界区别开来的。

王夫之不仅对人的衣裳的文化意义作了深入的阐发,也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正当的“文”与非正当的文饰“贲”作了区分。在王夫之看来,礼反映了人的自然情感的律动,“饮食男女,无思而感,因应而变,则伦类不戒而孚,礼乐因之以起。其合也为仁,其饰也为礼。大和之原,至文之撰,咸在斯也”(卷二)。但礼文与“贲”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们是否与人的情感相连。所谓“情相得而和则乐兴,理不可违而节具则礼行。”“及情者文,不及情者饰。”“贲者,非所饰也:非所饰也,其可为文乎”(卷二)?礼文带有人的社会情感在其中,而贲则是与人的情感毫无关联的强加,是一种过度之饰。这一点,证之于易本身也是如此。贲的“初九,贲其趾”,正是饰非所饰的行为。在王夫之看来,初九这种希冀以礼自饰、自贲其趾,仿佛是不越礼的求贲行为,其实正是这种看似礼饰的行为,却对礼起到了消解、蔑视的作用。贲的“不及情而强致之,于是乎支离漫漶”(卷二)。王夫之以为贲的做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明庶政的基础,却不可以以之为制礼的基础,在社会功用上它是低于礼文的。贲卦“设不然之理,以给一时之辨慧者”,它的理据是强致之理,并非是礼中所依据的那种“不可违”的必然之理。但是,“非所饰”而饰的贲,在历史上,还是不幸成了晚周时代的精神风貌。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非所饰”之饰,足以让人将礼与贲混同起来。王夫之以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虽是以“贲”为特征的,但孔子却能自觉地将礼文与“贲之文”相区别开来,而老子则在以“贲”为特征的时代中,由于看惯了“忠信有涯而音容外贷”(卷二)的现实,因而指斥“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但老子只不过是以贲为礼而已,老子的批判是深知贲而不知礼的错误批判,以此来指斥“贲”是可以的,对于礼却显得理据不足。

王夫之视“贲”为非所饰,它具有“张之不嫌于急,驰之不嫌于缓”(卷二)的性质。相反,作为源于易的文则是易象的显现。《易传》曾将易规定为“易者,象也。”王夫之则进一步认为“举易皆象,象即易也。”“盈天下而皆象”(卷六)。从六经与易的关系看,“《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律,莫非象也。而《易》统会其理”(卷六)。礼文作为人类营造之象,它具有与天地相参的性质,落实到人间则又可使之“神物兴而民用前”。对于礼象所契合天道与人道两个方面的密切关系,王夫之认为,“今夫象:玄黄纯杂,因以得文;长短纵横,因以得度;坚脆动止,因以得质;大小同异,因心得情;日月星辰,因以得明;坟植庐壤,因以得产;草木华实,因以得财;风雨散润,因以得节”(卷六)。这样,物象的色彩、大小、质地,给礼的规则提供了一系列的参照指针,人们在法象、尚象而拟象的过程中,造就了其敬爱法象之心,从而使得礼表现为“理”的必然规律,也即是“理之不易者也。”这就既将《易》中的“贲”与“文”得以区别开来,又使得礼文的合法性得到说明,同时也阐明了礼何以是从属于《易》的原由。《易》对礼的涵盖性还在于圣人“因像求象,因象成《易》。成而为材,动而为效。故天下无非《易》而无非道,不待设此以掩彼”(卷六)。既然像是用来指称人伦日用的纷繁形态,礼象作为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是《易》象全体中的一个种类。

四、“位”的秩序意识

易与礼的关系,还可以从《易》与礼所共同重视的“位”的概念中找到其合理性的说明。在《易传·系辞上》的开篇中,“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还有“天下之理得,而位成乎其中矣。”又称“列贵贱者,存乎位。”“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这种种对“位”的推重,正透露了《易》作为礼的源头的性质。“位”在自然界中是对特定对象的特定空间的描述,是无所谓高下优劣之分的,但当人作为描述自身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时,位便被人赋予了不同的价值意义。天尊地卑就是以人的眼光来赋予这种“位”以价值的表现,它体现的是以高为贵的法则。相反,在老子那里,则提出了以下位为最有价值的观念。所谓“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18] “善用人者,为之下。”[19]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20]等等,都肯定了所处下位者的特征、肯定了与流俗不同的下位价值。

“位”作为礼的范畴,它是与世俗秩序联系在一起的,它是秩序链条中的一个节点,正是一个个不同的“位”共同构成了人伦秩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所处位置的准确把握,是依礼的指引而实现的。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21],“不知礼,无以立也。”[22]礼的功用就在于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明白自己的位置。东汉礼学大家郑玄对此有了准确的揭示,以为“礼者在于所处。”[23]个人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正是世俗秩序与个体教养的主要体现。在《礼记·曲礼》中,“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24]强调为人之子在不同的空间状态下,所不宜处的位置,正是对个体秩序意识的灌输。同样,在重大节庆的宴请中,席中位置的尊卑也与人们的习惯相联系,它们同样构成了礼的内容。比如朝南朝北的席坐,则以右为贵;东西朝向的,则以左边为贵,这种方位的尊贵就是礼的秩序意识的表现。由于“位”既含有平面的空间意识,也可由立体的垂直结构所构造。《易》中,“六位时成”,正阐明了人生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处,也是与时运的变迁紧密联在一起的,因而《易》中六爻之“位”明显地带有礼的印记。

在王夫之看来,《易》之位,昭示的正是自然界秩序,“位者天地之所以治人也”(卷六),是“天地不忍不治之仁”(卷六)的外显,对于在混乱中生活的人的不忍之心,是圣人通过天地之“位”而形成秩序的内在根源,因而“位”所构成的秩序是天地所固有的,这样,“位”就并非纯粹是一个揭示政治权力结构的概念,即便在单纯的礼规定中也是如此。“位”作为一种对自然秩序的模拟,它必然含有政治权力意识与文化教养意识的双重内容。对于“位”所具有的这两种属性,王夫之也作了深入的揭示。从政治权力意识的角度看,王夫之认为“夫天下之有所大疑者二,得之思保之,未得思致之,未失思存之,失而思安之:位也,财也。天下之得失尽于此而矣。”这里所思致、思保、保存、思安的“位”,无疑是与政治权力相对应的权位。在权力结构中,人们惕惧“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的干之上九之位,也不企慕“潜龙勿用”的初九之位,人们真正企盼的是“飞龙在天”的九五之尊位。正是基于这种对权力之位的迷恋,所以,“愚者见位,知其贵而已也,而骄肆以丧其仁”(卷六),人们通常倾心于“位”的权力因素,而将代表文化教养的“位”,也即是人所具有仁爱之心消逝殆尽。从《易传·系辞》中称,“何以守位曰仁”,到王夫之则将这种主体的努力,外化为客观的“位”的特征,称“位者仁之藏”(卷六),认为“位”是仁的依附之处,或者说“位”至少为仁的实现提供了基础,还有《易》中《彖》、《小象》的作者对卦爻辞吉凶的解释,所提出的爻位说,都不过是人在日常生活秩序中,种种依礼而守位的关系的反映。王夫之称“因性而授之以处谓之位”(卷四),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位置,所承受的命运,是与个体的才性而相联系的,得位且安于所处,就可以杜绝忧患,远离屈辱。但王夫之又认为,人不应该苟且于命运所赋予之位,因为“天下所可贞者君子之一,而得失忧虞弗能禁也。当其吉,不得不吉,而固非我荣;当其凶,不得不凶,而固非我辱”(卷六)。对于吉凶忧患的正确态度是顺从天下之动而动,且在必要的时候,“不惮于玄黄之血”,而不是象释道那样,以“虚极静笃”为理念,为了避免吉凶悔咎而窒其动,以绝其吉凶悔咎之源的。

总之,王夫之将礼归宗于《易》,以《易》为礼的本源,礼的理念都是《易》的原则的推衍或显现,主要是为了阐明“立于易简以知险阻”的人生理论。尽管《易》包括了贞常与唯变所适两种特征,而显现礼的主要是《易》中的九卦之德,但贞常之礼,也必然会因乎时而表现出了变的特征。由此,在《易》与礼之间,人们可以由对忧患险阻的知晓、把握,达到对贞常之礼的自觉践履,礼与《易》共同地构成了幸福人生的指南。

注释:

[1]萧汉明:《船山易学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1月版,第68页。

[2][清]王夫之:《周易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2月版,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卷数。

[3]《左传》昭公二年。

[4][5][6]马振彪:《周易学说》,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16页、第115页、第116页。

[7][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769页。

[8][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80页。

[9]孟子《尽心上》曾称“食之以时,用之行礼,财不可胜用也。”

[10][11][12] [元]陈?唬骸独窦羌?怠罚?本?褐泄?榈辏?994年版,第202页、第333页、第328页。

[13][清]焦循:《孟子正义》,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7月版,第350页。

[14][15][16][元]陈?唬骸独窦羌?怠罚?本?褐泄?榈辏?994年,第114页、第199页、第201-202页。

[17][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194页。

[18][19][20]《老子》第六十六章、第六十八章、第七十六章。

[21][2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7月版,第363页、419页。

第6篇:黄公好谦卑范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和语义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制度,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汉英称谓在形式、语用意图、文化内涵上存在诸多差异,通过两种语言称谓系统的归纳对比,挖掘各自的文化内涵,对中英称谓语的翻译提出三种方法。

关键词:亲属称谓;文化差异;比较;翻译

Abstract

Languageisthecarrierofculture,kinshiptermisnotonlyapartoflanguagebutalsoakindofculture.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kinshiptermsreflect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EastandWesttosomeextend.FromthecomparativeanalysisofusagesandmeaningsofkinshipaddressingsystembetweenChineseandEnglishwhichpeoplefamiliarwith,thepaperistorevealtheculturalimplicationinit.Theybelongtodifferentkinshipaddressingsystemsalsohavedifferentusagesofkinshiptermsanddevelopments.Themainreasonsforculturaldifferenceslieinthefamilystructure,consanguinity,patriarchyconcept,cultureadoptionandcourtesyprinciple.Thecomparativeanalysisofitsfeaturesandusagescanhelpustounderstandthecultural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BasedonthegreatdifferencesinthetitleandkinshipaddressingsystembetweenChineseandEnglish,andtheircomplicatedpragmaticintentionsandculturalimplicationsinuse,thepapersystematicallycomparesthetwosystems,andrevealstheirrespectiveculturespecificimplications.Finally,threemethodsarepresentedonhowtotranslateaddressingform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

Keywords:kinshipterm;culturaldifference;comparison;translation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复杂程度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复杂,英语简单。“亲属称谓(Kinshipterm)是一定的亲属制度(Kinshipsystem)所产生的文化符号,它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1](P139)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汉语要区分血亲姻亲,如伯父、叔父、姨母和伯母、婶母、姨父;区分宗族非宗族,如爷爷、侄儿、孙子和外公、外甥、外孙等;区分父系母系,如叔叔、姑妈、堂兄和舅舅、姨妈、表兄等;区分长幼辈份,如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显得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如grandparent(爷爷,外公,奶奶,外婆),brother(哥哥,弟弟),sister(姐姐,妹妹),uncle(伯父,叔父,姨父,舅舅,姑父),另外,英语中的一些亲属称谓非常笼统,没有指明具体关系。所以像Linda’sbothermarriedMichelle’ssister这句话就很难准确地译成汉语,因为不知道brother是Linda的哥哥还是弟弟,sister是Michelle的姐姐还是妹妹。还有cousin这个称谓,有时连男女都不分了。在西方国家,亲属关系的涵盖和延伸范围远没有中国那么广阔。

(二)、英汉亲属称谓关系表达清楚性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所表达的关系清楚明了,英语笼统。“家庭是以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一种基本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P34)中国人重亲属称谓,辈份性别指代清楚,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从称谓上一目了然。然而,英美人并无如此清晰明了之差别,仅是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在称谓上常混为一谈(如grandfather,uncle,brother-in-law等词语),有时甚至连男女也不分,如cousin一词可指堂兄、堂妹,又可指表兄、表妹。最为简约的是uncle与aunt,前者将中国人的伯,叔,舅父,姑父,姨丈等所有与父亲同辈的男性一概统称,后者将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所有与母亲同辈的女士一词蔽之。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对纲常伦理的定义和概念与中国文化有着较大的出入,或者确切点说,是没有像中国传统文化中那样有一套严格繁琐的纲常伦理。

(三)、英汉亲属称谓中敬称和谦称的使用差异

汉语有敬称和谦称,而英语没有。“英汉社交称谓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差异,应当是敬称与谦称的使用。英语中虽然同样有敬称,但绝少有谦称,因为西方人崇尚和提倡自信,对人有礼但不过分自谦。而汉语中谦称与敬称并重,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无疑也源于中国传统礼教。‘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典礼》),因而汉语谦称有许多,如:愚、在下、鄙人、不才、小可、晚辈、未学、后生、卑职、下官等等。不仅有自谦,而且还代为亲属谦。如:小儿、犬子、内子、拙荆、小女、小婿等等。”[3](P48)汉语里用敬称直接表示敬意,旧时常用,如尊称:令尊、令堂、令公子、令爱、令千金等又用谦称间接表示恭敬,抬高对方,贬低自己,让对方产生优越感.消除压力。而西方人则崇尚和提倡自信,一方面要对别人有礼貌,另一方面要求自己不卑不亢,过分自谦,反而让人觉得你信心不足,是懦弱的表现。所以.英语中很少有谦称,相反只有表示上帝的“He”和表示自己的“I”无论在句首句中都是大写.这种擅自代为人谦的情况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西方人强调平等的权利,哪怕对子女、父母也将其当作一个独立人的人来看待,并不认为有支配其的绝对权力。

(四)、英汉亲属称谓中对长辈称呼的差异

汉亲属称谓中不可对长辈直呼其名,英语可以。汉语亲属称谓注重辈分,英语中则辈分淡化,血亲传统分为“九族”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亲疏有别、长幼有序。中国文化讲究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有序,按中国的伦理观念,传统文化对汉语的称谓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在汉语的亲属称谓中有明显的尊卑、长幼、亲疏之分。可以说,汉语称谓反映着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在社会和家庭中,语言称谓必须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和地位。在汉语中不仅父母的姓名是绝对避讳的,对于长辈或地位高者要用尊称,即使是同辈,也有固定的称谓,不可直呼其名。

“耶稣主张,家庭中的成员平等,他自己就以名字称呼母亲,而且认为子女可以与其父母相争,可以与他们为敌。因此在英语亲属称谓中没有尊卑之别,同辈之间不论年龄大小,均可直呼其名,以表示亲切友好。”[4](P86)西方社会组织结构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提倡人人平等。

二、英汉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因素

(一)、家庭类型

“亲属称谓的简化,意味着家庭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占那么重要的地位;资本主义关系下的家庭,其构成和社会作用完全不同于封建主义关系,在语言中也能找到反映。”[5](P249)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社会组织的单元是家庭或家族,因此家族势力非常强大,而在家族内部,宗族内的亲疏关系是严格按等级区分的,内外亲戚,嫡庶区别得很清楚。为了维护和适应这种层次森严、内外有别的封建家族体系和封建伦理道德,相关的很多称谓就出现了,而且分得特别仔细。

“在英美等国,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占主导地位.这种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妇和他们未成年的子女,而且孩子长大后马上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自立门户.因此,他们的家庭成员关系非常简单.他们并不把亲属关系看得那么重。由于这些亲属不住在一起,没有必要,也不需分得那么清楚。”[6](P66)这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称呼语,称谓语相对贫乏。在这种家庭中,人际关系非常随便、开放,以个人主义观念为核心的自我意识非常明显。

中国传统的宗法血亲关系和伦理道德影响的结果,它体现的是一种严密的家族关系。英语民族的家族关系远不及中华民族的那么严密,家庭结构也较松散。

(二)、血缘关系

汉民族深受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同族内部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汉民族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既有血缘关系又有经济联系的由大家庭组成的庞大的宗族性的社会组织,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族,而不是个人,个人要受家族权利的支配。与之相比较,封建社会在整个欧洲存在的时间较短,而资本主义制度较早地代替了封建制度,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另一方面英美国家的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上,其重视商业。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其经常移民和殖民,这样,造成他们组织管理上摆脱了家族血缘的束缚,更重视人与人的契约关系和平等关系。

(三)、宗法观念

“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之别、宗族与宗族之别、血缘与非血缘之别,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家族,宗法关系悠久稳固。”[7](P95)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封建宗法关系不复存在,但亲属、亲戚关系在社会关系网中仍然居重要地位,其根本原因应追溯到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华大地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既重家庭伦理,又讲社交礼仪。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使中国人认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于齐家。故古往今来,三纲五常影响至深,家庭伦理至关重要:一家之内,长者为尊,老者为上,长幼尊卑,泾渭分明;亲朋友好,男女有别,远近亲疏,不错规矩.而英美人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讲天堂,说地狱,而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那么严密,家庭观念也较之中国淡薄,亲属称谓之简略概括,不求精确。”[8](P207)

四)、文化取向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进行是非判断和优劣判断的尺度,他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对自我价值的判断通常以压抑的形式表现,也就是说,对自身价值的评论常常是低值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压抑的自我价值出发。在称谓语中,尤其是敬语,谦语特别多。与汉民族恰恰相反,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注重个人权益,争取平等的自由竞争思想意识比较强。这种注重个性,肯定个人的价值观念使西方人更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独立精神。这和民族的价值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五)、礼貌原则

汉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要求人们称呼他人时,不能随意直呼其名,须按等级、身份选择相应的称呼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因而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移,扩大到家以外的社会关系中去,于是汉文化中出现了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这一现象体现在言语交际中,就是亲属称谓常用于社交场合,以传递社交指示的不同语义信息。如大伯、叔叔、老兄、贤弟、大嫂、小妹等词语常常用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对方,目的是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无论是对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均按年龄、性别称呼对方为大爷、大娘、大叔、大哥、大姐等;小朋友称军人为叔叔;长辈对相识的或不相识的晚辈称“闺女”等。这些用于社交场合的词语与其用于亲属称谓本身在语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表示的是一种亲属血缘关系,而前者表示的是人们之间“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的一种良好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它必将随着交际的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和交际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英美人宗族观念淡薄,不仅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家族以外的人,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Michael,Linda,Jane等),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如:Mr.Summers,Mrs.Howard,MissJones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互相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不例外。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女、年龄、社会地位等,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汉文化中用于社交场合的亲属称谓不可用于英语中,否则会引起人际关系混乱,导致交际失败。

(六)、等级观念

传统的中国家庭构成形式是大家庭(三世、乃至四世同堂),家庭关系的中心是父子。家庭要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大小、辈份高低是极为重要而严谨的区分依据。因此,在亲属称谓里,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许丝毫的含混和马虎。同辈分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呼下辈的名,也可以连同姓一起称呼;下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相应的称谓进行称呼,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为“uncle”,女性一概称为“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一律称“cousin”。在同辈之间,英美人往往是以名字或昵称相称呼。就是下辈对长辈,也往往直呼其名,包括儿媳(女婿)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子女对继父母的称呼,因为在他们看来,这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不过美国人对自己父母和祖父母还是以Dad、Mom、Grandpa、Grandma相称。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冲突也是必然存在的。如果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都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同样不同的文化在交际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应该了解自己,也要学会文化适应,寻找交际的共同习俗。对文化差异表现宽容,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

三、翻译技巧

(一)、英汉亲属称谓词的词义不对等

称谓语用意义的翻译绝非按词直译、一一对应那么简单,因为同一种称谓在不同语境中可能蕴含着不同的语用意义,传达这些不同语用意义的译文当然也就不一样。例如表达亲属称谓时,汉语往往习惯用“排行称谓”,而英语习惯用“姓名称谓”。此时,双语在转换时用译语中对应的称谓语替代原语的表达,以使译文读起来自然、易懂,没有翻译腔。

“例1邢夫人笑道:‘……你大妹子现在在你二婶子家,只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曹雪芹《红楼梦》)

LadyHsingsmiled:‘His-fengispartofyourAuntWang’sestablishment,soyou’llhavetoaskherpermission.’

‘大妹子’、‘二婶子’根据上下文的语义直接译成其所指的王熙凤,王夫人,即‘His-feng’,‘AuntWang’,译文简洁明了。”[9](P96)

“例2Shehadbeensilent,alittledazedsinceshecamebacktoconsciousnessandfoundEllengone,Scarlettattermagant,theworldchangedandunceasinglabortheorderofthenewday.(MargretMitchell,GonewiththeWind)

当初她从昏迷状态里恢复过意识来,突然惊觉母亲是没有了,大姐变成泼妇了,世界全然改变了,一天到晚只有无穷无尽的工作了,她就一直不声不响迷迷糊糊的过到现在。(傅东华译《飘》)

Carren在想到母亲和姐姐的时候用的都是名字,但汉译时,应该根据汉民族的习惯,用其相应称谓词,使中国读者易于接受。”[10](P117)

因此,在翻译的理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交际情景和原文的文化背景,按原语文化的推理习惯来理解原文中称谓语在此情此景中的真正所指。

(二)、对关键词进行解释

为使译文更好地传达思想,反映人物关系,有时亲属称谓语的翻译需要进行解释意义。

“例1‘她从贫苦的姑家,又转到更贫苦的姨家。’(萧红《王阿姨之死》)

Shehadlivedforawhilewithsomeimpoverishedpaternalrelatives,andthenhadbeenbundledofftosomematernalrelativeswhowere,ifanything,evenworseoff.(TranslatedbyHowardGoldbalt)

汉语中姑姨亲属关系分明,可英语中对应的“aunt”包含姑姨在内的诸多女性长辈亲属。HowardGolbalt采取释义法分别用paternalrelatives和maternalrelatives解决了这一难题,从而把原文的信息传达给了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英语读者。”[11](P70)

在英语亲属称谓汉译的过程中同样容易引起歧义,指代不明,所以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应该对关键的亲属称谓加以解释。

亲属称谓的翻译要结合语境,判断其语用含义,然后根据译语的称谓习俗,在译语中选用一个恰当的称谓,使原文称谓和译文称谓表达的感彩相当,语气相符,语用上等值。

(三)、亲属称谓词的非亲属称谓用法解释

亲属称谓的社会化是汉民族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对非亲属成员冠以亲属称谓,使人们缩短了感情距离,变得容易交流它还能表达说话人尊敬、亲昵、谦虚、愤怒、鄙夷、傲慢、悲痛等感彩。“敬爱的,您的儿女对不起您,总理精神传万代,子子孙孙举红旗。”这首天安门诗抄就是通过亲属的称谓的社会化表达了全国人民对的强烈怀念,在崇敬之中饱含悲痛之情,如果不用这两个亲属称谓,这种情感就会大打折扣。而这种称谓现象在英语里找不到它的影子,英语往往是通过上下文、词汇手段和句法层面来表达这些情感的。如表达傲慢骄横时,汉语可采用“老子”称谓,而英语可能用“hesaidarrogantly”。所以“大叔、阿姨、五婶、三哥、老妹”就在英语找不到在情感意义上的对等词,这常常使我们在翻译中出现困惑,因此翻译此类亲属称谓时往往要根据语篇意义改换其原来的指称。

“例1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她伤心快要发狂,便忍不住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她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吧。’(鲁迅《药》)

Underthecircumstances,fearingshewassoheart-brokenthatsheshouldgetcrazy,MrsHuacouldn’trefrainfromgettingtoherfeet,walkedacrossthetrailandwhisperedtoher,‘Don’tbesosad,madame.Let’sgoback.’”[12](P144)

在这里,把“华大妈”翻译成“MrsHua”,“老奶奶”翻译成“madame”

表明了华大妈的身份,同时也表达出华大妈对长辈的尊敬。

而英美人宗族观念比较淡薄,一般对家族以外的人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他们一般直呼其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语境在汉译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变化。

四、结束语

语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内涵。英汉称谓系统反差强烈,折射出各自的民族文化。汉语称谓系统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对中西称谓语异同的深入认识,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困惑和误解,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要在这两种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系之间进行翻译转换,译者需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中选用合适的称谓语翻译方法。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参考文献

[1]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方小勇.由称谓看英汉文化差异[J],镇江高专学报,2003.第16卷。

[4]转引自李庶泉.论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及教学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2004.第14卷。

[5]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6]王玉环.文化差异与亲属称谓翻译[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第20卷。

[7]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1,第2卷。

[8]国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9]转引自时波.汉英亲属称谓的对比及其翻译策略[J],铜凌学院学报,2005,第2期。

[10]黄碧蓉.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其互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第8卷。

第7篇:黄公好谦卑范文

1939年中央实验茶场、1940年浙江大学,这两个中国早期发展和研究茶叶的机构,都曾设在贵州,历史曾给了贵州这个机遇,但是错过了;60年后的今天,上天再一次给贵州一个发展茶产业的机遇,能否把握住,这对于贵州是一个大好的机遇,地理位置使贵州没有受到前期经济发展的染污,仍然保存比较多的原生态,地无三里平的地形,多山、多丘陵,正是茶树生长的好环境;天无三日晴的气候,云雾笼罩、空气湿润、日夜温差较大,更是茶树生长的好条件;多民族风情孕育多种茶文化,发展茶产业的天时、地利都具备于贵州,贵州是否能以茶产业发展做为脱贫致富的法宝,目前需要的也就是人和条件,端看贵州人民的智慧,贵州人民的做人做事态度了。因为,其它省份地区有很多发展茶产业的先进经验,贵州只要礼贤下士,借镜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典范,就不会重蹈覆辙,就可后来居上,此间最重要的课题是“人和”。

第一要谦卑。不要开口闭口,就是贵州的茶园面积就要达到600万亩了,居全国第一而沾沾自喜。贵州发展茶产业还是“小老弟”,要谦卑,妥善应用国家发展茶产业政策,不要以为有指标就盲目无限上马,广辟茶园,要知道茶园面积大,不一定就可以产量大、质量高的茶叶。其实,贵州的茶园管理水平相当低,从亩产量不到20公斤,就可见一斑。几年后大量生产,绝大部分是生产名优绿茶,单价偏高,生产出来的茶叶,能卖得出去吗?能卖到国外去吗?虽然茶叶是绿色的金子,但是茶叶如果卖不出去,就成为垃圾,600万亩的茶园给贵州带来的是福还是祸,还是未知数。

第二要务实。贵州发展茶产业已是色彩鲜明的政策,已具备了天时地利的条件,目前的问题在缺少人才、缺少务实、缺少虚心、缺少市场、缺少品牌,只依恃着天时地利,是不能够发展茶产业的。许多不务实的作风,弄虚造假,为了拿补助金,茶树种了没人管理,没有真正的人才,种茶、制茶、销茶,都没有掌握市场。根据资料,贵州省茶园的亩产值仅1500多元,只有其它产茶省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末,而茶叶单价却是其它产茶省最高者。如此怪现象,其中必有不实者。只有创造人和,补足人才的缺失,才能水到渠成,发展贵州茶产业。

第8篇:黄公好谦卑范文

然南北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 于 清 绮 河 朔 词 义 贞 刚 重 乎 气 质 气 质 则 理 胜 其 词 清 绮 则 文 过 其 意 理 深 者 便 于 时 用 文 华 者 宜 于 咏 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舍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隋书•文学传序》)

1. 用斜线“/“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

贵 于 清 绮 河 朔 词 义 贞 刚 重 乎 气 质 气 质 则 理 胜 其 词 清 绮 则 文 过 其 意 理 深 者 便 于 时 用 文 华 者 宜 于 咏 歌

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南北朝文学各自的特点。

3. 文中“宫商”指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五音中的两音,请写出其余的三音。

二、 阅读名著,完成4~6题。

4.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诗集,诗歌形式自由活泼、风格雄奇壮美,具有瑰丽的浪漫色彩,《炉中煤》《天上的街市》等均是其中的名篇。

B. 《老人与海》描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经过重重艰险,最终只带回一副鱼的骨架的故事。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性的小说,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

C. 《女神》首先体现的是一种破旧立新、勇于革命的大胆叛逆精神。诗人作为旧时代的逆子,站在新时代的顶峰,以无比强烈的情怀和恢宏的气概,呼唤着二十世纪革命风暴的来临。

D. 《老人与海》选择了老人圣地亚哥作为主人公;选择了孩子诺曼林作老人的伙伴;选择了辽远的大海作为老人捕鱼的典型环境;选择了一生中难得遇见的大马林鱼作为老人的猎物,让故事集中在84天内完成,体现了海明威创作的“冰山原则”――冰山的水下部分要让读者去体会。

E.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与鱼似乎是一种硬汉的两种表现:一个是体力不足但智慧和顽强有余,另一个不但强健而且沉着机智。鱼和老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双子座。

5. 《老人与海》中有许多象征意义的形象。请分别指出“老人”“大马林鱼”“鲨鱼”“狮子”的象征意义。

三、 阅读材料,完成6~8题。

一朵花

西洋人说一朵花造不成春天。我是中国人,中国人说一朵梅花就能造成春天。

我家没种梅,但也有植物报春,它是多年生球根,花朵似郁金香而小,像是郁金香远房的不肖子孙。它在每年春分之前就钻出积雪,使人精神大振。冰冻的土地很坚硬,它必须以“怒芽似剑”的姿势开路,然后,它就转换角色,谦卑地、柔和地、十分可人地,在雪地上铺出一片彩色,以春的气息转换人们冬的心情。这花身价平常、地位重要,因为它“一阳来复”占了先机。

花有千红万紫,也有公侯伯子男,可是一般人家庭院面积有限,花能入选,必有合乎人意的条件,或因为开得早,如梅;或因为开得久,如月季;或因为开得迟,如菊。时机是成功或失败的一个条件。

以花喻人,他如果开风气,敢实验,就得一“早”字。如果专心致志,再接再厉,就得一“久”字;如果不求近功,大器晚成,就得一“迟”字。社会需要每一种人,他们都能登上“人才”舞台。

选自《青年文摘》

6. 赏析文章第2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7. 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8. 根据文章内容,总结花朵开放的特点和人的性格之间的关联。

【参考答案】

1. 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

2. 南朝重音韵文采,北朝质朴刚健。

3. 角、徵、羽

4. AD 解析:A选项中《天上的街市》出自郭沫若第二部诗集《星空》;D选项中应该为“故事集中在4天内发生”。

5. “老人”是“硬汉精神”的象征;“大马林鱼”是人类美好理想和追求的象征;“鲨鱼”是邪恶力量的象征;“狮子”是勇敢、自信、男性(正义)力量的象征。

6. “谦卑地、柔和地”等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儿既顽强又谦卑、柔和的特点,也写出了一朵普通的花带给人们的喜悦。

7. 文章开头先写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出一朵梅花能造成春天;接着写了自家一朵普通的花;最后分析花与人之间的关系。

8. 开得早的花,就像开风气、敢实验的人一样;开得久的花,就像专心致志、再接再厉的人一样;开得迟的花,就像不求近功、大器晚成的人一样。

(作者:朱彩娥,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少年心事当拿云。

(上接第55页)

【参考答案】

1. ①战乱连年,山河破碎;②亲人离散,生死未卜;③老友分别,难以重逢。

2. 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

3. 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②“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⑤“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第9篇:黄公好谦卑范文

关键词:为人处世;与人相处;低调;谦逊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68-02

所谓“为人”是指一个人做人的风格与品位。俗语说,“一样米饲百样人”、“人各有志”,人人不必学做同样的人,但人人不可学做坏人,要学做一个卑谦的人、礼仪的人,同时还要求是一个道义的人,宽厚的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组成部分来说,首先应当是做一个好人,然后才是能人。不管在什么形态的社会中,有德有才都是社会的合格品,有德无才就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缺德少才就是废品。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帅气、多漂亮、多能干、有多好的背景,如果不懂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注定是失败的。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弄明白,应该怎样去为人行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并且任何人都无法回避。

一、掌握为人处世之道的必要性

(一)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从表面看,为人做事似乎很简单,谁都会做,谁都在做,其实不然。有的人做事出发点和愿望是好的,可偏偏事与愿违,那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好做人做事的学问,不懂为人行事之道。所以说,做人做事是一门涉及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学问,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单从一个方面去理解、去观察,都不能窥其全貌,必须对现实生活加以总结提炼,得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人行事之道”[1],我们才有所遵循,有道可依,有矩可行,才不会一意孤行,才会有所改变。如果心若改变,你的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你的行为就会改变;行为改变,你的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就会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就会改变,因为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现在。你今天的状态就是你昨天为人处世的结果;同样,你明天的生活状态将取决于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因为天亮都是从自家窗口开始的。因此必须要把握好为人行事之道,学会做人做事的原则,先做人后做事,才能做好事,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走得远,才能事业有成,取得成功。

(二)掌握为人处世之道是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

由于每个人的品行不一、为人处世的风格不同,所形成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也不同,当然其结果也就不同。在人际交往中,有的人厚道,有的人阴险;有的人大方,有的人小气;有的人直爽,有的人奸诈;有的人宽容,有的人苛刻;有的人与人友善、友好待人,有的人小肚鸡肠、吹毛求疵,等等。因为世间之大,为人无奇不有,千人千面,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二、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原则

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有许多,各个层面、各个时期的各种理念层出不穷,如:《三字经》、《道德经》、《素女经》、仁、义、礼、智、信、中庸之道、朱熹家训、曾国藩家书、卧冰求鲤、孔融让梨,现代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等等,可以说铺天盖地。但最主要的重中之重,是“与人为善,以诚相待”[2],这应该是为人的底线。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种缘分;人和人相处,靠的是一份诚意。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基本的东西是真诚,真心才能获得真心的回报。真诚是一种不加掩饰的透明,真诚的眼光是清澈的,真诚的态度是中肯的,真诚的行为是从容的。人无信则不立,真诚是人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成功之母。因此,说:“诚信比黄金还重要”。笔者觉得除了以诚相待以外,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缘分。

(一)为人处世要珍惜缘分

什么是缘分,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无缘不相逢,人们相信缘,相信缘分,有人说:缘自天意,分在人为;有人说:缘是前世的茶,分是今世的水;有人说:第一次相遇是偶然,第二次相遇是重逢,第三次就是缘分了。

缘分,作为中国文化和佛教的一个抽象概念,应该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联结,是一种必然存在的机遇把握和流失,是人际间的分分合合,是生活中演绎出的恩恩怨怨,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在茫茫人海中不期而遇是缘分,与同事在一起长期共事,朝夕相处,在事业的征程中,属于同一个行列中的团队,更是一种缘分。如果我们相信缘分,就要珍惜缘分,呵护缘分。珍惜缘分就是与人和谐相处;呵护缘分就是不要去伤害它。因为人生靠的不是时间,靠的是珍惜。也许你不很聪明,但要有悟性;也许你为人不很热情,但要有真诚,因为人生冷暖取决于心灵的温度。

岁月如河,谁也无法挽留它匆匆逝去的波涛。人生只是几十年,在这样短暂与人相处的有限时光里,谁也没有理由不去珍惜人与人之间那分随缘。无论处在什么位置上,别让外界浮躁了自己。

(二)为人处世要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对人对事

对别人要宽容一点,善意理解一点,要求少一点,豁达多一点,有什么不开心的呢?与人相处豁达很重要,豁达意味着风度、胸怀和气质,是学识和才能的象征。因为宽容的基础是自信,自信的基础是强大。无论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中,都要以诚相待,你就会获得与人融洽相处的快乐,因为乐观的心态来自于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如果你能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那么你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

(三)为人处世要学会放低身段低调做人

什么是低调?低调就是不张扬、放低姿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学会低调做人,才是真正强者的姿态。

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3]。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却不影响其高耸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却不影响其海纳百川。人与人之间的优长短缺,虽然差异不同,但绝不可以恃强凌弱,自命不凡。《道德经》中云:“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人之下”。所以,真正的强者是含而不露,内敛极深,不好与人争强;有头脑的人,不一味好胜。《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谦卑为人,低调做事,三顾茅庐,赢得关羽、张飞、诸葛亮的敬重,死心塌地为其效命,成为生死知己。

低调做人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智慧。当今功利社会与人相处,稍有处理不当,就会招致不少麻烦,轻者,工作不愉快,重则,影响职业生涯。因此,与人相处还是低调一点为好。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因为一切都会成为过去,无论是失意时还是得意时,都很快成为过去。能冲刷一切的是时间。低调绝不是懦弱的标志,而是大智若愚聪明持久的象征。在“愚”中等待时机,将有为示无为,主动吃亏是风度。

(四)为人处世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

做人不能太精明,不要小聪明,让自己始终处于冷静的状态,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工作,才能事业有成,实现心中的梦想;做人不要恃才傲物,恃才傲物是为人做事的一大忌。容人之过,方显大家本色。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成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成人。财大不可气粗,居功不可自傲,是做人的根本。

(五)为人处世要懂得谦逊,克服骄矜之态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尊重的是那些谦逊的人,而不是那些盛气凌人爱慕虚荣的人。谦逊,就是为人谦虚和逊。谦逊不仅是一种性格,更是一种素养,一种境界,一种高尚情操[4]。能否做到谦逊,自古以来就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标准之一。谦谦君子,利禄小人,只有谦逊的人才能不傲气、少自负,不刚愎自用。见识越广,越知己之不足,也就越谦逊。吾生有涯而知无涯。越是头脑简单、知识贫乏的人,越是把什么都看得很简单,一切都无所谓,因为无知者无畏。成熟的苹果红着脸,饱满的谷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着我们:成功来自于谦逊。为人谦逊不张扬,不是消沉、保守,而是处于成绩面前不炫耀,一帆风顺不得意,永远保持着踏实、自然、平常的生活态度和格调,睿智处世,城府深邃。

怎样做到自然的谦逊呢?成功之人自有过人之处。当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够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体现的是成熟、理性、豁达、智慧。对个人的名利、进退得失,看淡一些,超脱一些。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5]。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智若愚,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远离是非,你才能在工作与学习中不断增加新的动力,从而实现你的理想人生。

(六)为人处世要态度谦和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不要拿自己不当外人,那样你就会失去朋友。要时刻记住,得意时不可忘形,不可目中无人,态度要更加谦卑,才会赢得同事和朋友的尊敬。要想在办公室与同事心情舒畅的工作,并与领导关系融洽,那么就多注意你自己的言行。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莫逞一时口头之快,你嘴快当了,却把别人伤害了。凡事慎言谨行,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因为领导和同事都喜欢言行得体、态度谦和、工作踏实,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并且容易得到重用。

总之,要想先做事,必须先做人,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同志对如何为人行事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论人,当节取其长,体谅其短;做事,须先审其害,后计其利”。为人处世问题,作为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古今中外,论为人处世之道浩若繁星,博大精深,难以尽述,是一个人终身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洪应明.菜根谭:为人处世大全[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8.

[2]任呈祥,李珂.谈大学生为人处世应注意的方法[J].科学教育,2009,(8).

[3]王齐伍.为人与处世的技巧[J].科技信息,2007,(19).

相关文章阅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