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精选(九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第1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关键词】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 原因

一、引言

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鄂尔多斯地台上的一个典型区。该黄土堆积区,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气候特殊,降水稀少而且分布不均,加之人为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该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陇东黄土高原现存的三个面积较大的塬面――董志塬、枣胜塬、长武塬的面积均明显缩减。严重的水土流失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第一,造成了农田的跑水、跑土、跑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形成“三跑田”;第二,大量的泥沙被冲入河流,淤积河床,而且还加大了黄河下游的含沙量;第三,水土流失对该区的生态环境、居民日常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而研究水土流失的现状,探讨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气候

该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各气候要素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或递增,同时兼具垂直气候变化特点。该区大部分气候干燥,旱灾频繁;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冷热季节明显,气温温差大,日照时数较长。

(一)光照

该区光照充足,太阳年总辐射为460.5―586.2千焦/厘米2,年日照时数1600―2700小时,作物生长期日照时数1300―2100小时,大于0℃的有效辐射在188.4―211.9千焦/厘米2。

(二)温度

该区属于暖温带,但是由于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实际温度低于同纬度地区,年均温在4.0―11℃。随海拔变化,气温呈递减趋势。在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8.0℃以上,六盘山区年均温在4.0℃左右。冬春时节多大风天气,气温随之降低。

(三)降水

该区年降水量为184―637mm,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都极不均匀。具体分为两点:①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呈规律性递减,但是沿河谷、川道向山地随海拔升高而呈增高趋势。年均相对湿度在46%―71%之间,变化规律与降水量变化规律一致。而干燥度则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在0.7℃―3℃之间。根据该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可以将全区由南到北划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干旱三个地带性气候区。②时间上,该区年内分配不均,冬季降水量很少,仅占年内降水量的1%―3%,而7―9月降水量占到51%―68%。通过对平凉纸坊沟流域1995―2003年的降水资料分析,该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29.6mm,降水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1.5%。年降水量变差系数为0.21,偏差系数为0.357。

(四)植被

该区处于农牧交错地带,地表景观主要为稀疏草原。由南向北随气候条件的变化呈现为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带。天然林植被较少,分布零散,且多为旱生型和中生型,主要分布在陇山和子午岭等部分地区。大部分地区为近年来新植的人工林,面积较小,次生林造林率还较低。本区植被稀少,与水土流失严重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地区已经草原化,主要树种有辽东栎、白桦、山杨等,灌木有柠条、枸杞、黄蔷薇等;草本植物有本氏羽茅、闭穗、白草及蒿类。

(五)土壤特性

本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土。黄土有着自己特有的性状和特征,在土壤中明显有别于其他土壤。黄土在该区的特性主要表现有:①黄土具有多孔性和多洞性,孔隙度大,在40%―50%之间,具有很强的吸水和透水能力,故有“海绵体”之称;②黄土的透水性在连绵阴雨的情况下,有所增大,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可达2cm3;③黄土垂直发育,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④黄土具有沉陷性,由于黄土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因而使黄土遇水不断地失陷、崩塌。

三、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水土流失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在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因子和人类不合理开发等人为因素的交织下,该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在自然因子中,黄土的性质和特殊的气候是主要因子;在人为因素中,过度垦殖和滥牧滥樵是主要的因素。具体可以在两个大方面来看,在自然方面:①表层土壤多为黄土和沙地,由于黄土性状特殊,易导致沟头延伸,沟岸扩张;沙地松散、植被稀疏、干旱少雨等,都使得黄土极易被侵蚀;②该区大部分地区,沟深坡陡,地面起伏大,也易导致水土流失;③植被稀疏,覆盖率低,而且降雨集中在7―9月,多暴雨、强度大,是造成侵蚀的直接原因。 在人为方面: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陡坡开荒,乱砍滥伐森林,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形成恶性循环;②工矿建设与油田开采、传统的生产观念等,都是其原因。特别在畜牧业中,传统的养畜观念和习惯盛行,导致采食过度,践踏严重。现在该区植被覆盖率不足10%,而且破坏严重;③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高达65%,林牧业脆弱。

陇东地区水土流失由来已久,其危害和后果主要有:①流失地区生产力下降,导致贫困,加剧了人地矛盾,水土流失使土地肥力下降,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是其客观直接原因;②淤积下游河道,引发水旱灾害;③严重危害工况、交通、城市安全,影响农业生产;④导致生态系统恶化,环境问题突出,破坏生态平衡,自然承载力下降。

【参考文献】

第2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壑多,平地少,斜坡多,沟谷的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在这种地形条件下,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带走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水土流失使购股增多,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这不只是黄土高原的危害,同时黄河下游也因而有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都造成巨大困难。

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出现这种危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人类,个破坏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物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物被人类破坏,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如今的千沟万壑景观,就在这中长期条件下造成的,这还不都归功于人类。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有么一天,不仅耕地没有,就连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那里。在经受人类的破坏后,很难恢复。黄土高原农垦历史悠久。现在,又随着黄土高原的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增长。

黄土高原现在不只是水土流失严重,有暴风雨时,只会发生洪灾害,还会引起泥沙流。滑坡塌陷等灾难。农田住房,道路经常受到破坏。又经常遭受旱灾。只能种些抗旱的作物,如:高粱谷子等。有时,农民饮用水供应都有困难。

第3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人民治理黄河以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经历了从小区试验到重点试办;从典型示范到全面发展;从单项措施、分散治理到以小流域为单元不同类型区综合治理;从防护治理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从以人工治理为主,逐步向人工治理和依靠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相结合转变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从而踏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目前,黄土高原地区已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建设淤地坝5.9万多座,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6%,年均减少入黄泥沙4亿多吨,累计增产粮食670多亿公斤,综合经济效益超2000亿元,解决了20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黄土高原的主色调已由“黄”转“绿”,长城沿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生态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

黄土高原地区70年水土保持工作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同时期都具有时代特征明显的示范样板和成功经验,对不同时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水土保持科研:典型示范 成果丰硕

1951年10月,14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风尘仆仆奔赴位于董志塬腹地的西峰镇,组建西峰水土保持工作站;1952年11月,将陕西省绥德米脂水土保持站并入黄委在绥德成立的陕北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1953年,又将我国第一个水土保持科研机构――1941年1月成立的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移交黄委西北黄河工程局,更名为陇南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1956年,三站同时更名为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简称水保站)。几十年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的定位清晰,典型意义逐渐凸显。

1943―1957年,天水水保站经过反复试验建设的地埂工程,可拦蓄十年一遇的暴雨径流,能有效防止坡地的水土流失,至今仍是最经济简便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当年,经爱国知识分子傅焕光从美国寄回的牧草草种,几经培育,至今还在黄土高原广泛播种,遍地开花结果。叶培忠先生培育的草木樨,被1955年全国第一次水土保持会议誉为西北的“宝贝草”。 如今在天水市西南的龙王沟水土保持种苗基地里,经叶培忠几十年前精心培育并栽种的“叶氏杨”现在已有两抱多粗,在夏日的骄阳下,“叶氏杨”挺着笔直的腰身,葱郁的绿叶迎风招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峰水保站东湖苗圃、南小河沟水土保持试验场相继建立,开始了农林水牧果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试验研究和水文、气象观测;增设野外试验基点,加强了子午岭林区的观测研究;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建立了环县水土保持试验场,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试验研究工作。辛勤的付出得到了丰厚回报,南小河沟小流域1957年荣获“全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先进典型”称号,1965年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样板” 称号,1982年3月被《人民日报》誉为“黄河中游的一块翡翠”。现在的南小河沟已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利风景区”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绥德水保站在开展试验研究的同时,培养了辛店试验场、韭园沟等综合治理示范基地。1954年,坡地水平沟耕作法在韭园沟示范后,被迅速推广到黄土高原广大地区。保水保土保肥的水平梯田试验成功,可使粮食亩产比坡地提高2~3倍。随着沟壑土坝、水力冲填筑坝技术的试验成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三道防线”的大面积推广,更加坚定了科技人员治理水土流失的信心和决心。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仅韭园沟流域就修筑大小淤地坝110座,拦泥50多万立方米,粮食平均亩产比建坝前提高4倍以上。

群众高兴地说,“修坝如修仓,澄泥如存粮”“家有三亩坝,天旱也不怕”。

小流域治理:成就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新途径

1980年,中央在山西吉县召开了由13个省(区、市)参加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座谈会,总结推广黄河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先进经验。

1984年4月,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共同研究提出对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积极采取面上梯田、林草等水土保持措施的同时,在沟道中增修一些治沟骨干工程,提高水土保持的防御标准的对策。实施“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水土流失治理防治策略。

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水土保持领域的改革也稳步推进。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从过去零散治理变为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使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明显加快,治理速度和面积成倍增长,户包治理小流域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山西省河曲县农民苗混瞒,1981年5月率先承包新尧沟小流域250亩的治理面积,2年间就治理了50%,人均收入超千元。这个经验很快在全县推广,带动全县三分之一农户包治5100多条流域,面积约4.47万公顷。1983年9月,黄委组织召开现场会推广“户包”经验,很快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首肯和支持。党中央及时发了简报,明确承包期可以延长,可以转让,可以继承。从此,户包小流域如燎原之势,迅速在全国推广。

沙棘种植:治理严重水土流失区的一剂良药

为加快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委沙棘办公室广泛宣传动员相关省(区)扩大沙棘种植面积,并从1986年开始在重点地区进行示范区建设。从1989年开始,先后选定号称“地球癌症”的内蒙古砒砂岩区、甘肃中东部残塬丘陵沟壑区、晋西北严重水土流失区、陕北盐碱滩地和风沙区、青海东部高寒山地、宁夏南部半黄土丘陵区、黄河口等沙棘试点试验区进行示范种植,5年内推广种植沙棘10万公顷。

在黄委沙棘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推动下,黄土高原地区沙棘资源建设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沙棘种植面积约占年度水土保持造林面积的10%左右。其中,“地球癌症”――砒砂岩项目区的沙棘种植获得较大成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1992年8月,国家沙棘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高级技术专家及领导15人,对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砒砂岩种植沙棘试点情况进行了考查,初步认为,砒砂岩地区生态条件虽然恶劣,但是种植沙棘可改善环境,其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剂良药。

1993年9月,水利部在内蒙古东胜市(今东胜区)召开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推广沙棘治理砒砂岩示范区的成功经验。1994年9月,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在甘肃镇原县召开“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部署新一轮沙棘示范区建设任务。

据统计,自1986年以来,黄土高原平均每年种植沙棘6万公顷,沙棘资源总面积已由20世纪 70年代的53.3万公顷 发展到目前的150多万公顷 。在沙棘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近 200项科研成果 ,沙棘加工业年产值已达数亿元。

淤地坝建设:拦泥沙 保水土 淤良田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最初的淤地坝是自然形成的,距今已有400多年。

20世纪80年代,针对淤地坝单坝规模小、中小型淤地坝数量多,遇到较大的暴雨洪水容易出现垮坝等问题,经科研人员探索,在沟道适当位置增建骨干坝,拦截沟道上游洪水、保证下游中小型淤地坝安全。该措施有效地改变了以往多次洪水淤积、一次较大洪水连锁垮坝、洪水泥沙俱下的所谓“零存整取”情况。

自“九五”计划以来,为保证淤地坝的运行安全和充分发挥整体效益,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确立了“以支流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骨干坝和中小型坝相配套,建设沟道坝系”的思路,建成了一批防洪标准高、综合效益好的典型坝系。这些淤地坝在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对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黄土高原地区共建有淤地坝5.8万多座,已淤成坝地140多万亩。如今,一座座淤地坝,如同一张张巨大的网,纵横交错地分布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并用自己宽广的胸怀,拦截泥沙,奏响了黄土高原的希望之歌。

世行贷款项目:对外合作的典范

2004年5月20日下午,美国华盛顿特区第19街世界银行总部。巨大的现代化办公楼12层大厅内灯火辉煌、气氛和谐而热烈,“2003年度世界银行行长杰出成就奖”颁奖盛会正在这里举行。当满头银发的时任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面带微笑向大家宣布,将世界银行的最高荣誉“杰出成就奖”颁给已实施10年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时,全场沸腾,掌声如潮。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我国政府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开展的大规模水土保持项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土流失防治项目。该项目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的组织协调下,黄委与陕、晋、甘、蒙4省(区)自1990年9月开始酝酿,积极立项申报世界银行贷款,并积极组织开展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最终,国家同意利用外资捆绑式在以上4省(区),进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尝试。

黄委及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先后组织数百名技术骨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强化培训,走访或调研相近项目的成功经验,认真听取世界银行的咨询意见,起草完成了各类立项论证报告、项目区选择背景资料及相关文件。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和扎实的工作,1994年第一期世界银行项目启动,1999年第二期项目启动。两期项目先后投资42亿元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贷款3亿美元),不仅在提高项目区农民生活水平,消除贫困,改善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减少入黄泥沙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项目省(区)的48个县(旗、市)中的120多万人从中直接受益。

在两期项目的实施中,较好地实现了政府官员、项目管理与技术支撑相结合的“三元互动”运行机制。形成了融“规划、协调、示范、监督、科研、监测”于一体的流域水土保持管理新格局,为我国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外资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时任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一行,早在1995年9月考察延河项目区时,就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他们所见到的“最出色的项目区之一,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只有中国”。验收团在向世界银行执董会提交的项目竣工报告中,对项目情况和效益大加赞赏。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恩斯伯格先生,在二期项目竣工验收大会上,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描述了项目区10年来的治理规模:“10年来,如果把所有治理面积加在一起,以宽度100米计算,便可以西安为起点,经旧金山、华盛顿、巴黎、莫斯科,再返回西安。也就是整整绕地球一圈啊!”

退耕还林还草:促进林草植被覆盖率快速增长

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三江”大水后,国家提出“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16字方针,全面揭开了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的序幕。有关研究成果显示,2000―2008年,黄土高原林草植被覆盖净增加11.5%,黄河年均输沙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16亿吨锐减到退耕还林还草后的不足3亿吨。

实践证明,退耕还林还草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功实践。比较典型的是陕西省延安市,该市通过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由33.4%提高到45.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25%提高到68%,年输入黄河泥沙量由2.58亿吨下降为1.96亿吨。2013年7月,延安市尽管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但是没有形成洪灾。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退耕还林工作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336项重点任务之一大力推进。也明确要求,要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当前,中央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必将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黄土高原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彰显人水和谐新理念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是黄委联合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原有水土保持项目基础上,通过调整和充实,于2001年3月正式推出和启动的一批流域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工程主要包括国家通过黄委下达投资而开展的各种水土保持项目。该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例如,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天水藉河示范区建设,是我国第一个流域性大型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坚持以“一川、两山、四景区、八条高效治理开发示范流域、三十个高科技示范点”为重点,通过5年综合治理开发,新增治理面积500 平方公里,建设治沟骨干工程7座,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基本控制了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二期项目建设于2007年实施以来,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5.8 平方公里,占计划任务178.83 平方公里的103.9%,打造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先进、措施配套齐全、治理成效显著、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示范小流域。

2007年实施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泾河砚瓦川项目,是西峰水保站继齐家川示范区之后承担建设的第二个水土保持治理项目。

在遵循“塬面径流调控、坡面林草治理、沟道水沙集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基础上,考虑项目区综合条件,提出了上游雨水径流资源综合利用固沟保塬区、中游庭院径流集蓄利用塬坡兼治区、下游河川径流综合利用沟坡封禁治理区的分区防治思路。建设期间累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3.24平方公里。项目区综合治理程度由38.48%提高到76.75%,林草覆盖率由20%提高到47.3%。

砚瓦川项目是流域机构与地方政府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双赢项目。在项目建设期间,西峰水保站5次荣获“支持庆阳发展突出贡献奖”,1次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按照“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水新思路,先后于2002年、2004年、2005年分3期启动和实施了33个项目。该项目涉及黄河上中游7省(区)62个地(市)的300多个县(旗、区),实施封禁保护面积50多万平方公里。项目实施后监测评估结果表明:经过封育保护,各项目区林草覆盖率提高幅度在25%~40%,多数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率为50%~70%。

预防监督:不断拓宽依法防治新领域

面对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的资源开发状况,为控制人为水土流失,以1989年国务院启动的晋陕蒙接壤地区监督执法试点工作为起点,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始终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率先在全国启动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工作。全面实施黄河流域(片)部级重点监督区、预防保护区监督管理,先后组织开展近240个县(市、区、旗)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创建7个部级生产建设项目生态文明工程。

目前,在生产建设项目督查、重点防治区监管、预防监督信息化、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跨越式发展,重点项目督查率均达到100%。仅“十二五”期间,黄河流域各省(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3万多个,开展监督检查近30批次,完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3900多项,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500多起,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超过16亿元,促进生产建设单位投入水土保持资金240多亿元,防治人为水土流失面积40多万公顷。

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局,作为专门负责特定区域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机构,自1998年组建以来,通过加强与各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积极依靠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充分调动县级水土保持监督机构的积极性,主动开展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工作,先后对300多个大中型建设项目、500多个小型建设项目进行了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检查、专项检查、跟踪检查和水土保持督查,进一步促进了辖区内水土保持监督全面进入规范化轨道。

监测评价:助推智慧水土保持建设

自2002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建设以来,现已初步形成了以西安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郑州终端站和天水、西峰、榆林直属监测分中心为主,青、甘、宁、蒙、陕、晋、豫、鲁、川、新等10省(区)的10个监测总站及其地(市)35个监测分站为辅的监测网络。先后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套综合性水土保持数据库标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编码规定》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表结构及数据字典》。率先研发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应用系统,包括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黄土高原淤地坝管理信息系统、黄土高原淤地坝辅助设计系统等,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监测系统一期工程的建成,为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动态,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4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关键词:水土流失;经济发展;环境

当地球表面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各种破坏和沉积等现象时,就意味着形成了水土流失。水土资源不仅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水土资源不断遭到破坏时,就意味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水土流失的角度,分析了其对经济发展的冲击。

1水土流失防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土资源的依赖和利用也迈进了新的阶段,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各种各样的水土资源浪费与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环境恶化,这样就会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虽然通过采取措施使其状况有所改善,但还是无法阻挡水土流失的延续和环境的恶化。这样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一些地区十分贫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土流失会导致农耕地耕作层的土壤营养不断减少,土层变薄,农作物不容易生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土流失的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各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不断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各种方式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并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的影响和人为的影响。以中国的黄土高原为例,之所以会产生水土流失,自然的影响因素有:第一,黄土高原的图结构松散,输送,抗腐蚀能力很低,遇到水的冲击会很容易崩溃。第二,降雨。在黄土高原,每年的六月到九月是降雨最为密集的时候,可以达到全年降雨量的五分之三以上,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土壤被雨水侵蚀。第三,植被。黄土高原的植被稀少,覆盖率很低,这样也会造成水土流失。第四,地形地貌。黄土高原地形陡峭,无数沟壑纵横。人为因素主要有:第一,人为破坏植被。几千年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如战争、农田开垦,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大量破坏。一旦出现降雨,植被和地表缺乏蓄水功能,直接使雨冲刷土壤,形成无数条沟壑。长此以往,黄土高原的土壤越发没有营养,干旱的现象随之而来,也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第二,放牧失控。黄土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却遭遇了常年放牧强度过大,导致草地的覆盖程度越来越低。过度放牧使得草越吃越少,甚至再也长不出草地。第三,药材乱挖。由于人们经常挖药材,使得草原被大大破坏,这样也会引起风蚀和水土流失。第四,城市的建设导致水土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候,其所带来的就是大规模的建设,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第五,工程建设。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每年也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植被被破坏,随意建设和开采的现象很严重。

3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3.1人类生存环境遭到威胁。水土流失严重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水土流失的面积大,强度大,而且类型比较多,原因比较复杂。一旦形成水土流失,将会给后续的治理带来高昂的成本,而且很难在短期之内改变现状。人们的环境因水土流失而遭到了很大的威胁,沙漠化显现日益严重,并且会使得许多地区十分贫穷,缺少可耕的土地,再加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困扰,不仅会使人更加贫困,还可能会影响人的生命和安全。

3.2破坏土地资源。水土流失会破坏土地资源。有些地区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因此而丧失许多土壤,土层变薄,土质粗糙,结构被破坏,土壤的蓄水能力大大下降,一旦遭遇暴雨可能就会直接导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产生。此外各种荒山也会层出不穷,其原因就是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还有一些地区因水土历史已经使得土层全部消失,形成石化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这片土地失去了种植的能力。

3.3诱发森林被毁。森林不仅能够为人类精华空气,还能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堪称人类的守护神。但是,由于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森林却面临着被毁灭的现状。曾经,森林的面积占据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二,但是,随着人们大量开发土地,森林不断被破坏。当水土流失显现日益严重时,森林也遭到了破坏,由此引发的就是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森林不断减少,土壤日益干旱,营养减少,植树造林更充满了难度,当的土越来越多时,防风固沙的作用已经消失,新鲜的空气也越来越少,环境面临着进一步的恶化。

3.4降低土壤的肥力。水土流失会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比如,有些地区的降雨很严重,雨水会冲刷掉许多表土层,使得土壤的理化结构遭到破坏,影响土壤的肥力,使得土壤更加贫瘠,缺乏营养,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许多人在开垦土地的时候,不注重土地的养护,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土壤结构不合理,引发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

3.5各种灾害发生频繁。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可谓屡见不鲜。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发生次数频繁,种类多,而且影响范围十分广泛。中国许多地区自然灾害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目前,洪涝灾害是水土流失中最常见的自然灾害。许多人因洪涝灾害而丧生,经济财产受到严重的损失。自1949年建国至今,中国农业时常会遭受洪涝灾害,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农田淹没,农作物遭到毁坏,农民会因此而没有收入,这样就会加剧贫困。中国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水土流失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剧了贫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了解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针对性解决方法改善现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珂珊.水土流失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7-71+96.

[2]王治国,张超,纪强,等.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及其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6):101-106.

[3]田卫堂,胡维银,李军,等.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4):204-209.

第5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分类号】:U416.2

水土流失是指地球表面的土壤及其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力的作用,在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各种破坏、分离(分散)、搬运(移动)和沉积的现象。其本质是土壤肥力下降,理化性质变劣,土壤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是世界上头字号的环境问题,中国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1%。在漫长的时间里,由于遭到人类不当经济活动和干扰破坏,致使水土流失加剧。

1.水土流失的现状

随着人口增长、资源缺乏、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等问题的出现,人们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之需,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水土流失问题显得更为严峻。我国水土流失之所以成为其环境问题之首,还在于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水土资源的平衡,加剧了洪涝干旱和风沙灾害,形成全国90%左右的贫困人口,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我国的西部地区山区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4,山区人口占总人口的1/2,因人为破坏,西部地区多是山地,丘陵和沙漠,戈壁所覆盖,为冬春多水和夏季降雨集中的气候特点,非耕地资源占土地面积的96%,西南缺土,水土资源匹配欠佳,西北缺水,干旱,风沙严重。据水利部2002年1月公布的全国第二次遥感数据统计,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流失面积为293.7万km2,占西部国土总面积的42.876%,占全国总水土流失面积82.5%。西部12个省区的水蚀面积106.84万km2,占全国水蚀面积的64.8%,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5省区风蚀面积183.62万km2,占全国风蚀总面积的96.26%。西部地区有3.6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3,436km2的速度继续扩展。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不仅分布广,面积大,而且侵蚀类型复杂,侵蚀量大。黄河上中游、长江上中游和珠江流域以水蚀为主,局部伴有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独;西北风草原区以风蚀为主,西南青藏高原区以冻融侵蚀为主,西北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区则是风蚀水蚀共存。我国属于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且主要发生在西部,西部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水土流失遍布于各省,不论是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农村、工矿、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2.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2.1自然因素

土壤的结构与颗粒组成,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影响土壤抗冲性和抗蚀性,决定水土流失的程度。一般说来,土壤容易受到侵蚀有两种原因即土壤易分散和土壤通水性不良。我国黄土高原土壤中砂粒及粉砂粒含量多,粘粒少,颗粒间粒结力弱,稳定性差,易遭水蚀和风蚀。黄土结构松散,土质疏松,遇水很容易分散、崩解,扰侵蚀能力低。降雨。降雨是水土流失发生的动力,除直接击打土壤,形成击溅侵蚀,还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体,并参与形成土壤内的一些特征,以一种综合的效应来影响侵蚀。一般说来,降雨量是影响侵蚀的主要因子之一,高强降雨和高度降雨是决定水土流失总量的决定性因素。水土流失往往只发生在几场暴雨之中,一次大的降雨有时占全年侵蚀量的80%~90%左右。黄土高原地区降雨集中、强度大、暴雨高,径流冲刷和搬运能力强,水土流失强烈。大的降雨过程,加剧了河流的淤积,陕北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重点区,也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植被覆盖的多与少,决定着水土流失的强与弱。由于森林在下雨的时候,茂密的森林可以截留一部分雨水。森林、草地中有一层的枯枝落叶,具有很强的涵蓄水分能力,随降落物量的增加,其平均蓄水量和平均蓄水率也在增加,整地造林对强化降雨入渗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少。因此,植树造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之一。

2.2人为造成的因素

毁坏植被。历史上西部地区长期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社会经济发达,人类活动极为频繁,特别是连绵不断的战争,对森林草原植被破坏严重。2000年来,人们不断开垦农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大片的森林被砍伐,草地被辟为农田,植被破坏后地表毫无蓄水功能。超载放牧。西部的三大高原地区是中国畜牧业基地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放牧失控,放牧强度的增大直接影响到草地的覆盖程度,有时对草场的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超载使草地利用不平衡,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乱挖药材。工程建设。全国每年开矿、修路等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开采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水土保持工程和植被措施,乱采、滥挖、随意滥倒、弃土弃渣,地表径流和集中径流流失严重,切沟密布,进而发展成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陡坡开荒。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许多地区都是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随着人增地减,为了维持基本生活,人们不是大力在耕作方式上求得进步,而是扩大耕种面积。

3.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更新观念,生态修复。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保证恢复和重建自然的生态系统,而不是脱离原有的自然基础,去盲目地建设一个新的生态环境。因此,新时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必须注重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预防为主,强化监督。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曾经历过两次西部开发,成果显著,但多以环境为代价,教训极深。

这次的西部大开发,会不会带来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大开挖”局面?我们以为,人们的这种忧虑是不无道理的。未来的生态环境是继续恶化还是得到遏制,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各种人为因素的控制程度。集中资金,重点防治。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水利部在全国八个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贫困的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其范围主要在西部,包括黄河流域的无定河、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等。它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列专款,有计划、有步骤,集中连片大规模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此后,国家又安排专项资金,先后开展了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和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

结语:

水土流失灾害会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在水土流失的形成和发生过程中,都收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灾害的发生,因此,应当减少破坏性的开发工作。同时灾害的发生还受到自然环境尤其是恶劣天气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于气候状况的监控和保护性工作的进行,才能够更好地开展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第6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是什么吸引了荷兰王储来到了黄土高原,来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韭园沟小流域?是这里的石油,还是煤炭?答案都不是。还是王储自己说出了谜底。“我这次到榆林来参观考察非常值得,看到了著名的黄土高原,看到了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看到了当地农民群众通过治理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没有治理的石家沟与经过治理的韭园沟小流域相比,治理与不治理大不一样。”

亚历山大站在韭园沟小流域高高的大坝上,望着山顶层层梯田,沟坡成片的林草,沟底座座相连的淤地坝,淤咸的坝地上长满了丰收的玉米、高粱,赞叹不已。他忘记了旅途的疲劳,不顾淅淅沥沥的小雨,兴致勃勃地向陪同的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周月鲁局长问这问那。

据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在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介绍:自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加大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先后启动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其投资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效果之显著,都是前所未有的。黄土高原地区的干部群众,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大规模地进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六年间,黄土高原地区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8万平方公里, 建设基本农田1861.7万亩、淤地坝16592座,水土保持林草9399.8万亩。

这是一组多么令人鼓舞的数字,也是吸引亚历山大殿下来到黄土高原参观考察的真正动因。

古老的黄土高原,如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淤地坝,农民喜爱的“粮囤子、钱袋子”

跳进黄河洗不清,是说黄河的水质浑浊,泥沙含量高。在黄土高原上,大大小小的沟壑有27万条之多。一场暴雨,沟道内成千上万吨泥沙流入黄河,造成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群众贫苦;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形成“地上悬河”,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民群众在同水土流失斗争的实践中创造了淤地坝这种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这是黄土高原地区广为流传的新农谚。农民形象地称淤地坝是“粮囤子”、“钱袋子”。

淤地坝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真正原因是其显著作用和效益:一是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二是淤地造田,促进农业增产;三是蓄水利用,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四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五是促进退耕,改善生态环境;六是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保护下游安全;七是以坝代路,改善交通。据测算,建设一座大型淤地坝,每淤一亩坝地平均可拦泥8000吨,中型淤地坝平均拦泥6000吨,小型淤地坝平均拦泥3000吨,可见淤地坝对减少黄河泥沙和保护下游安澜具有重大作用;淤成的坝地,平均亩产300~400公斤,有的高达900公斤,是坡耕地的6~10倍,是梯田的2~3倍,是农民喜爱的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淤地坝建成后,前期能够有效地拦蓄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解决水资源缺乏地区的农民生活生产用水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调查,黄土高原地区建成的淤地坝,已解决了10007人和几千万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淤地坝可连接沟壑两岸,以坝代桥,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交通条件,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黄土高原地区以坝代桥的淤地坝占20%,相当于建设了2万多座乡村公路桥。

淤地坝显著的作用和效益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水利部把淤地坝建设列入2003年水利工作“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并组织编制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正式启动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

按照规划,到2020年底前,黄土高原地区将新建淤地坝16.37座,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坝地750多万亩,拦泥能力400亿吨,蓄水能力达到170亿立方米,可发展灌溉360万亩,可促进退耕还林还草3300万亩和封育保护6000万亩,年减少入黄泥沙7亿吨。

这是一幅多么宏伟壮丽的规划蓝图 它昭示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世行项目,世行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先生站在黄土高原的高坡上,延河世行项目区尽收眼底。他心情十分激动,不是因为看到了巍巍的宝塔山,听到了高亢激扬的信天游,而是赞叹这里的世行项目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他说:这是我所见到的最出色的项目区之一,在许多国家都有过同类项目,能取得这样大成就的只有中国。他称该项目是世行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

世行项目,全称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该项目以扶贫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基本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各项治理措施,增加项目区植被覆盖度,建立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减少入黄泥沙,为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它是我国首次利用外资开展的大型水土保持项目,到目前开展了两期项目,共引进世行贷款3亿美元,加上国内配套资金,总投资为42.6亿元人民币。一期项目于1991年开始前期工作,执行期8年。项目区涉及陕、甘、晋、蒙四省(区)的7个地(盟)22个县(旗),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4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7.59%。二期项目于1999年启动实施,项目执行期6年,项目区涉及上述四省(区)的12个地(市)37个县(旗),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4.7%。

一期项目竣工验收时完成治理措施面积48万公顷,其中建设基本农田10万公顷,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17公顷;营造林木297公顷,人工种草10万公顷;修建治沟骨干工程149座,淤地坝1140座,有效地控制了项目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年减少泥沙3800万吨。项目区农业总产值由项目实施前的8.97亿元提高到9.49亿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由361元增加到1263元,人均粮食由378公斤增加到532公斤。

二期项目经过6年时间的实施,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积43.8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8.87公顷,造林24.3万公顷,人工种草5.7万公顷,天然草场封育5.7万公顷,建成治沟骨干工程116座,淤地坝232座。项目区农村社会总产值由1998年的29.6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7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581元提高到2004年的1608元;人均基本农田由0.11公顷增加到0.15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116.57吨,人均544公斤;各种治理措施新增减沙2695万吨,有效遏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减少了入黄泥沙,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世行项目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令来考察的世行官员们惊叹不已。

当世界银行委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组成项目验收团,对一期项目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时,验收团一致认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贷款项目以其扎实细致的前期准备,科学严密的组织实施与管理,高起点、高质量、快速度地建成了一大批综合治理典型。项目的成功实施,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减少了入黄泥沙,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验收团在给世行执董会的ICR报告中,对项目建设内容、产出效益、可持续发展、机构建设、借款方表现等五项指标都给予了“非常满意”的最高评价。

为此,世界银行还专门组织多家国际新闻媒体赴项目区采访报道,向全世界宣传推广项目管理经验。一期世行项目荣获了世行行长“杰出成就奖”,这是世行从全世界3000余家世行项目中遴选出的,也是我国水利行业中唯一的一个获奖项目。

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好路子

如今陕北农民唱起了新的“信天游”:“山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羊羔羔养在家门中;草棵棵赛过粮苗苗,禁牧带来好光景。”靖边县一位参与了40年生态建设的农村干部颇为感慨地说:“与吴旗相比,吴旗造林没我们多,可是人家封禁保护比我们力度大,靠自然本身恢复了植被,效果比我们好。”

半个多世纪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防治靠的是人工治理,靠天治理谁都不敢想,认为这是懒人的做法。如今人们已经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一些专家学者还从理论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生态修复符合生态演替的基本规律,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和最有效、最经济、最科学的选择。两院院士石元春说:生态建设既要人为治理,更要重视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后者更为快捷有效,也最省钱。

各地在生态修复方面纷纷亮出大手笔。陕西省榆林、延安所属的25个县(区)现已全部实现了封禁;内蒙古围封、休牧、轮牧、禁牧草场面积达到1.56亿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6.35%;山西、青海、陕西、宁夏政府先后出台了封禁治理、三封两禁和全境禁牧的决定。目前国家开展了128个生态修复试点县和“三江源”区预防保护工程,各省(区)也开展了一批地方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据统计,水土流失年防治速度是20世纪末的3倍,封育保护面积接近人工治理速度的2倍。黄河上中游七省(区)的54个地(市)294个县(市、旗)实施封禁保护工程至今,封禁保护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驱车走进黄土高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荒山秃岭变绿了。陕西吴旗县封禁3年,林草覆盖率提高了24个百分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的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40%~50%。特别是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林草覆盖率平均提高了2个百分点,先期开展退耕还林的地区,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明显减轻。该工程已使黄河上中游七省(区)1400多万农户6700多万农民直接受益,每年人均获得生活费补助40元、粮食补助494斤,被广大干部群众称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生态修复促进了经济发展。陕西吴旗县在实施生态修复后,大力发展集约高效农业,培育草、羊、杏三项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兴办绿色企业,国内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与实施生态修复前相比均翻了一番多。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实施封禁治理、舍饲养殖后,牲畜数量比禁牧前增加8.1%,良种及改良种畜平均达到87%,羊的出栏率由28%提高到44%,平均出栏时间由21个月缩短为9个月。

生态修复不仅使土地、草场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农牧业生产方式。许多地方的农牧民已经逐步走出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超载放牧,越牧越荒”、“自给自足,广种薄收”的怪圈,树立起市场效益的新观念。

牧民们说:草原才是我们的命根子,草场已经破坏了,我们必须给它休养生息的机会。封育保护促进了草场植被的恢复,也为今后畜牧业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水利部曾组成联合调研组,先后对10个省(区)的18个地(市)、33个县和54个镇进行广泛调研。最后调研组得出的结论是: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它不仅促进了植被恢复,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粮多、草多、肥多、钱多良性循环的致富之路。

高原嬗变,警示人与自然应和睦相处

2004年一场秋洪,使沉寂多年的西安灞河再现了当年的如虹气势,但洪水过后,人们惊奇地发现,湮没河底千年的古灞桥露出“峥嵘”。

灞桥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比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赵州石拱桥(公元605~618年)还要早20多年。大桥总长约400米,桥墩有40~50座。如此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多孔石拱桥,不仅在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是罕见的,而且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灞水东南来,逶迤绕长安。想当年,在波涛汹涌、河面宽广的灞河上,一座巨型大桥凌空托起,其恢弘气势和壮观景象怎不令人惊叹。唐代诗人王昌龄在《灞桥赋》中赞叹它“若长虹之未翻”,这是对隋唐灞桥恢弘气势的真实描绘。

隋唐灞桥为何湮没地下,时隔千年后又再现人间?这其中既有自然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也有人为的因素。自隋开皇二年建桥以来的1400多年间,灞河源头的秦岭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尤其是灞河上游的蓝田,至汉代时人口大量增加,开荒种地,滥垦滥伐,结果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流入灞河,使河床抬高了8米之多,致使大桥淹没于水下,最终被废弃。

隋唐灞桥的湮没,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大自然进行报复的典型范例。古桥沉浮,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人与自然应和睦相处,否则,隋唐灞桥的今天就是人类的明天。

第7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关键词: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山区;平原;淤积

中图分类号:S157.2文献标识码:A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耕地面积的减少将给子孙带来极大隐患。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山区,还危害平原地区,给山区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也严重威胁着江河下游地区的安全。

1水土流失对山区的危害

在坡耕地进行耕作时,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跑水、跑土、跑肥,即所谓“三跑田”。坡地农田的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水分状况。这种情况不仅在干旱的黄土地区是这样,即使在雨量充沛的地区,如长江流域和华南等地,坡地也易发生干旱,主要原因是坡地保水力差,而使水分大量流失。

就土壤养分看,在多雨地区如南方的山区稻田,即使尚未形成土壤流失,但由于渗透水分的淋洗,就足以使土壤酸化,华南地区亚热带和热带分布的pH值降低的砖红壤多属于此类情况。根据在海南岛的测定,在未受侵蚀或侵蚀轻微的耕作层,其pH为6~605;而遭受侵蚀的耕作层,其pH值一般为5左右,土壤的pH值降低,也就是恶化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严重的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另外,在坡耕地上,随着水分和土壤的流失,表土层的养分也随之流失。由于坡耕地养分大量流失,使地力大大减退,是流失的坡耕地上农作物产量年年降低的主要原因。

尤其在开垦陡坡耕地时,其减产的速度更为惊人,如在河南省内乡县的调查,在垦种陡坡后的第一年原粮亩产100kg,当年即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第二年亩产为75~80kg;第三年亩产只有50kg。如果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山区坡耕地往往可耕种4~5年即需要落荒,不仅减低产量,而且彻底破坏了土地的生产力。

沟浊对土地的破坏更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黄土地区被沟浊破坏的土地更为惊人,在黄河中游不少地区,沟壑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40%~60%或更多。东北辽河流域沟壑面积也占总土地面积的6%~13%。

水土流失的危害对山区农业的影响,除了侵蚀作用外,还表现在其冲击作用。黄土地区的淤积将使土壤板结龟裂,阻碍土壤的渗水性和通气性,影响作物生长。而在土石山区和石质山区淤积为砂砾,“水冲压沙”严重地破坏着土地。如我省集安市1979年连续降雨170mm,让农田受到严重损失。

山区的泥石流对当地的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南方有些省市在发生洪灾时,多数耕地面积地被毁,房屋倒塌,给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说水土流失对山区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也是多方面的。

2水土流失对平原地区的危害

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山区,而且也给平原地区带来极大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结果,使大量的泥沙淤积池塘水库,减少了工程效益,缩短了工程寿命。黄河干流上有7个大型水库,水库流程量愈来愈重,其中临潼、青铜峡、新桥、风翔等4个水库已淤积3/4。我省辽源市平岗乡身安水库建成于1970年,库容为59万m3,十年间淤积泥沙44万m3,现已变成沙库而报废。据统计,我省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 296座,塘坝4 821座,总库容为213亿m3。据水文测验资料和典型调查推算,由于水土流失的影响,全省各类水库、塘坝每年泥沙淤积量约4 000m3。每立方米库容造价如按0.1元计算,则每年大约损失人民币400万元。

大量的泥沙流入河川,导致河床抬高,从而引起河道淤浅和加宽,这是发生特大水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黄河河床抬高10cm。辽宁省柳河流域每年输入下游泥沙1 000万t,河床每年抬高10cm以上。我省松花江,近些年来由于上游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下游的淤积也比较严重,河床也在逐年抬高。特别是哈尔滨段,江中的沙滩不断出现,并继续淤高连片,不仅使河道发生不利的演变,而且严重影响桥梁安全以及防洪、供水和航运。如滨州线换桥附近,淤积的沙滩长3 400m,淤积量达490万m2,每年平均淤积6.4万m3,原计划八孔桥洞通航,现只剩下两孔通航。滨北线铁桥,沙洲长3 800m,平均每年淤积8.6万m3,通航孔因淤积而封闭,现在只能在非通航孔中通航。此外,哈尔滨市供水感到困难,因排沙每年需投近千万元。60年代千吨轮可直接达黑河镇,航程约1 500km,现在航运线缩短为580km,1979年吨位下降为600t。

华北平原上有些河流已成为“地上河”,这是由于泥沙的淤积而使河床抬高的结果,缩小了原来的行洪断面,一遇到洪水河道不能及时排泄,势必造成决口泛滥成灾。黄河、淮河等河流过去每年决口就是这个原因。河流泛滥成灾,大片庄稼被冲毁,良好的农田被水冲沙压,人畜也遭受很大伤亡,人民和国家的财产遭受很大的损失。

第8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关键词:黄河 治理方略 泥沙

1 引言

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包括长江在内的其它河流无法比拟的,她流经中国腹地,诞生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既得益于黄河与黄土的哺育而生息繁荣,又受害于黄河与黄土相伴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与黄河治理有关。在历朝历代,治黄方略如何制订均是我国安民的决策课题。倍受后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黄成功事例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他改进了共工和鲧“ 围堵障水”的作法,采用“疏川导滞”之策,平息了水患。这一传说,实际上是对先民治河的总结[1]。从周以后的文献记载中,可证实防御洪水的黄河大堤的雏形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后诸侯国家兴起,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力、物力,从一时一地出发,在大河两侧出现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堤防。规模比较大的和比较长的就成为我国早期的长城了。文字记载十分确切的是在西汉汉哀帝即位之初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继鲧、禹之后较早提出创见并且见于正史记载的重要治黄方略。贾让当时面对的黄河下游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悬河”,堤防宽窄很不一致,布局更是混乱,所以他最不主张的下策是筑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张放弃旧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他认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一策。”中策主张开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贾让三策均没能认真实现。东汉王景的宽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规模实施。他选定行河路线较优的线路,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修渠筑堤,并利用沿河大泽进行放淤,取得了无重大改道变迁的成就,一直倍受后人赞赏。但是这种安澜毕竟是相对的,大量的泥沙淤积,至少隋唐五代出现了泛滥决口,更不可能有“千年无恙”的史实。值得借鉴的是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与实践。他主张南北两岸“坚筑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统,如用缕堤束水攻沙,用遥堤约束洪水泛滥,用格堤阻止滩区行洪并促进滩地落淤;为防御大洪水,又修建滚水坝分泄水。并且在当时黄河南流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借助洪泽湖的调节能力“蓄清刷黄”。潘季驯治河实现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两个转折,抓住黄河泥沙淤积这个根本问题,显然这一点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后的明、清治河举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则。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响至今。但黄河河床仍继续淤高,泥沙灾害日益积累,以致于1855年发生了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剧变。

黄河治理开发真正取得巨大进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黄河已开始变成为人们兴利造福的河流。总结治黄成败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认为采用“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等措施,标本兼治,近远结合,可以妥善解决泥沙问题;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形成一个防洪减淤的工程体系。显而易见,如此治黄已将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治理对策,人们对黄河的研究与治理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昔日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而今变成了宏伟的“水上长城”,成为海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在人们的努力下,取得了连续52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和综合治理开发的丰硕成果,治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来,历经多少前辈的治河实践,一直未能改变黄河这条泥龙恣意游荡的脾气。史书上清晰出现着2600多年里黄河泛滥1500次、改道26次的记载。下游决口泛滥范围,北抵津沽,南达江淮,纵横25万km2。频繁的决口改道,给两岸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害。而今,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急剧增长,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强度大大增加,母亲河的忧患仍在。由于冲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减,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行洪能力大大减弱,高滩滩面漫水机遇已与1855年铜瓦厢决口前的情况接近,河道已趋于预警高度,悬河形势极为严峻;严重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却又生发出季节性断流的灾患,自1972年以来的27年中就有21年断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现断流。影响到依靠黄河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不仅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带来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2,3],如加重了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日渐贫瘠。黄河断流、洪涝灾害的环境恶化相互交加,黄河安澜中隐伏着危机,治黄事业无比艰巨又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黄河的演变,对黄河治理和开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黄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使治黄事业更为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亟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奋斗。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就黄河的治理方略述一管见。 2 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

众所周知,黄河难治的症结在于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西为祁连山余脉,西北为贺兰山,东至管涔山及太行山,北起阴山,南抵秦岭,共有64万km2,海拔1000~1500m,相对高差100~300m,这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深厚、黄土地形最典型的地区。特殊的边界条件下,中游暴雨是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以及水土严重流失的动力因素,“愈冲愈陡,愈陡愈冲”[4],使黄土高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每年来自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泥沙达10亿吨左右,土壤侵蚀模数可达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黄,致使一些水库湮废失效,下游河道不断淤高,防洪压力日趋加重。不少人认为,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希望通过植树种草,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但是也应认识到,黄河塑造出的华北大平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黄河早在远古时期就是一条多沙河流。《左传》引用周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表明更早的年代黄河已是相当浑浊,因为黄河沙多的自然现象应该比这句周诗要早得多。她所流经的中游地区,特别是现代界定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中的大部分地区,自古即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水蚀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这可以《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为证:“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该诗生动地描绘了2000多年前大暴雨后山洪暴发时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的自然景观。再如《禹贡》中所称:“禹别九洲, 随山浚川”,表明当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已十分严重,大量泥沙入黄,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日益严重,人们才会产生“随山浚川”(亦即随着山去导滞,疏浚上游的河道)的设想。原始的或常规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立地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也就难以达到具有一定覆盖度的植被状况[5]。无论如何,对古代黄河中游地区植被状况的估计一定要考虑自然气候的制约影响。《诗经·大雅·云汉》描述了周宣王时大旱多年的情景:“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NFDA4如焚”。也就是说大地旱得好象起火燃烧,山川干枯。显然如此干旱的气候之下,很难存在良好的植被。

我们认为,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必须跳出传统框框,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如修筑控制性拦沙工程、淤泥坝系及必要的挡土墙,变沟壑为平地;也包括人工定向爆破等措施,使一座座高耸的峁峁梁梁填充沟壑,变坡地为相对平原。同时,辅以必要的生物措施。这些措施把经多年治理如今仅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约20%、而入黄泥沙却占总入黄沙量80%左右的水土严重流失区,改造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6]。在这种失去了侵蚀地理环境的“平原”之上,水土流失被遏制,该地貌类型区入黄泥沙可减少70~80%(实际上入黄泥沙不可能也不需要减少100%,否则将会使下游河道遭受较强的冲刷,特别是给河口三角洲地区带来很大麻烦)。

只有从最基本的流域单元入手,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土严重流失区的侵蚀地理环境,才是黄河治本之策,而且这决非很久之后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要立即动手,分步实施,10多年足矣。在这些具备涵养水源条件的人造“黄土平原”上,再采取相应的生物措施,不远的将来就不难实现“再造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宏伟目标。从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来说,这完全是可行的。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向西部战略转移,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角度讲,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3 与外流域调水结合的综合治理方略

相传我国上古之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然而,历经沧桑,黄河近代水资源日趋贫乏,其水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大量资料表明,水少是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淤积升高的主要动力因素,也是黄河难治的另一症结。模型试验发现,洪水机遇减少是黄河下游近些年河床萎缩、过洪能力很低的主要原因[7]。从水资源角度讲,黄河是惟一流经干旱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的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流域内地域广阔,环境多样,土地与矿藏丰富,因水资源贫乏而制约着发展,因此黄河治理不仅要考虑防洪,而且还要考虑水资源问题。花园口以上多年平均径流深77mm,相对于全国平均径流深276mm的28%,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属长期性、区域性、资源性缺水,因此,缓解黄河下游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开源,即从外流域调水济黄,增补黄河有效水资源量,这是适应发展的长期战略措施。为此可利用黄河以南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基本上沿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路,自汉江丹江口水库始,沿途把汉江、淮河上游可引之水经河南南阳、平顶山、许昌等地,在郑州以西桃花峪上游(如孤柏嘴附近)自流引入黄河,并利用东平湖和拟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加以调节。尔后,通过现有的下游引黄工程,包括引黄济津、引黄入冀(现有的共产主义引黄工程和位山引黄入冀工程供水能力已经很大)、引黄济青工程,向河南、山东、河北相关地区供水,兼顾南水北调中线、东线方案的调水作用。从而减轻黄河水供需压力,达到解决下游断流、保证输沙用水量、改善下游河道淤积状况之目的。如果调水规模有保证,不但能缓解河北有关地区用水紧张局面,还可再通过河北水系的局部调整接济京津,满足原中线南水北调方案对京津的供水要求。在此前提下,黄河流域来水可主要考虑本流域中上游用水,相应缓解了黄河中上游水资源短缺的不利局面。并且小浪底水库可按照“高水高用”的原则,相机调水北上。

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入黄,沿途干渠应与淮河流域的河流和集水区域平交,与该流域的防洪体系相结合,形成“串联水库”,除发挥相应的供水作用外,特别是在淮河、汉江流域的暴雨期,还将产生其他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一,通过优化调度,将淮河、汉江流域无法承受的洪量调入黄河,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上游各大支流的洪水入海通道,淮河、汉江的防洪压力遂大为减轻。其二,调洪水入黄,可冲刷黄河下游河道,扩大主槽断面面积,提高过洪能力,减少下游河道淤积。赵业安等专家的研究结果[8]及我们开展的模型试验资料[7]表明,黄河下游有“大水带大沙”及“大水出好河”的规律,水少沙多是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根本原因,且水沙搭配不相适应是造成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抬高的又一主要原因。因此[9],只有调洪水入黄,使流量与含沙量相适应,“大水带大沙”时,才能取得最好的输沙减淤效果。其三,小浪底水库的库容,是发挥综合利用效益的保证[10],小浪底水库可借分洪调水之机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相应增加了水库极为宝贵的库容。加大了水库调节能力,极大地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总之,如此调水对黄河防洪减淤乃至整个黄河治理都能产生巨大效益,同时对改善黄河下游特别是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大量泥沙填海造陆,不断扩大河口三角洲国土面积,并有利于当地海上石油变为陆地开采,其意义甚为深远。

为弥补汉江下游枯水期用水,可修建引江济汉工程,即从荆江沙市附近自高而下向汉江下游开渠调水,为节省渠道长度,并便于调蓄,引江济汉工程可经过长湖。初步选在沙洋镇以下作为入汉江江口,入江口位于规划梯级之一的兴隆枢纽上游,以便于调节。荆江年均径流量大且较稳定,汛期长达半年之久,故引水补汉是有保证的,同时洪水期还可减轻荆江防洪压力。

4 结语

治理黄河方略必须针对“水少沙多”这一症结进行科学制订。为使黄土高原地区入黄沙量大大减少,应采用现代工程措施,将水土严重流失区整治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相对平原,改变其侵蚀地理环境。这一治本之策无疑是行之有效的。

为缓解黄河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应从汉江、淮河上游调水入黄,冲沙减淤,改善生态环境,兼顾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的供水作用,并通过黄河以南构成的“串联水库”的调度,把黄河下游河道作为淮河及汉江上游洪水的入海通道,扩大黄河下游河道过洪断面,同时将小浪底水库乘机所排泥沙输送入海,提高该水库的综合效益。

本文提出的治黄方略,不仅把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治理对策,而且还把临近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考虑,防洪与用水问题等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实现黄淮海平原的水资源优化调配。

参考文献

[1]谢鉴衡,赵文林。黄河泥沙问题的历史和现状。黄河泥沙。赵文林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

[2]张俊华,张红武,陈书奎等。黄河下游断流影响、原因及对策。见: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展。邵维文主编。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9.

[3]姚文艺,赵业安等。黄河下游河道断流初探。水科学进展,1999,(2).

[4]谢家泽。关于黄河下游治理问题。谢家泽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张红武。黄河问题的对策。科学时报,1999.3.24.

[6]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根治黄河不是梦幻。科技日报, 1997.

[7]张红武,江恩惠等。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的相似律。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8]赵业安,潘贤娣等。黄河下游河道冲淤情况及基本规律。见:黄河水利研究所科学研究论文集。(第一集,泥沙·水土保持).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第9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

在**总书记发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伟大号召五周年和党的“**”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黄河水利委员会在这里召开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现场经验交流表彰会,总结推广藉河示范区建设与管理的经验,部署今后工作,非常必要。这次会议,必将对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向长期关心、支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各级党政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战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第一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向受到表彰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先进县(市、区、旗)表示热烈的祝贺!

昨天,大家参观的藉河示范区建设现场,规划起点高、治理规模大、建管机制好、效益显著,看后令人振奋。刚才,贠小苏副省长和天水市张津良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天水市赵春市长全面介绍了藉河水土保持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青海、甘肃两省又分别作了典型发言,听了很受启发。李国英主任的讲话,系统总结了两年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和成效,提出了下一阶段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路、布局和工作重点,特别是在治理方略上提出“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管理”的要求,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讲四点意见:一、总结经验,坚定搞好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信心

黄河流域以其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而著称于世,同样以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黄河安澜,是黄河流域人民和黄河水利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建国以来,中央及各级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紧紧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全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建设治沟骨干工程*多座,近年来每年完成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比“八五”期间增加约*平方公里,治理速度明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黄河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黄河水利委员会在规划、协调及工程实施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黄委会的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思路清晰。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黄河特点、科学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治思路。近年来,又进一步明确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整合,实现了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和规模治理的转变;二是管理规范。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要求,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从一开始就着力抓前期工作,工程实施有规划、有项目建议书、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在工程建设中因地制宜地推行“三制”,落实项目建设责任主体,全面推行资金报账制和工程监理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质量;三是重视科技。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各级水土保持科研站所多、技术力量强的优势,取得了大量的水土保持科技成果,推动了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四是工作扎实。黄委水土保持局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作为负责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专门机构,认真负责,深入基层,科学规划,制订技术标准,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支撑,确保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

黄河流域各省区紧紧围绕本地区治理开发的主要任务,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调整和完善水土保持工作思路,创造了不少好经验,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之路,其主要经验:

一是坚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各地从实际出发,把水土保持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山西省政府从*年起,每两年召开一次全省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每次会议明确一个主题,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甘肃省委、省政府对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成效。定西县确立了水保立县的方针,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一届接着一届干,水土流失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山东、河南等省每年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实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青海省政府*年*月做出了对黄河源头实施封禁的决定,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很多地市也相继出台了封山禁牧的决定,加快了植被恢复的速度。宁夏固原地区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坚持水保搭台、政府导演、部门配合,治理规模大、质量高、效果好。今天,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能有如此好的发展局面,也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不断增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投入的结果。

二是与时俱进的政策调动。黄河流域是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出典型、出经验的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黄河流域首先推行了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的模式。进入九十年代,又率先推出了拍卖“四荒”的重大举措。九十年代末,在组织形式上,又推广了专业队施工和大户治理的经验。去年以来,又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大力推广了陕西省吴旗县封山禁牧、内蒙古乌盟“建一退二还三”和山西省“小开发,大保护,以小促大”的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符合实际的技术路线支撑。实践证明,黄河流域长期总结形成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支流为骨架,县域为单位,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粱峁坡沟川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治理开发路线,完全符合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水土流失防治规律,是一条成功的、实事求是的治理开发路线。同时,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实践中采用的“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也是非常成功的。按照水土保持分区防治规划,建立不同类型区的治理样板,通过示范小流域、示范县以及大示范区建设,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和模式,让大家看得到,学得着,有力地推动了面上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四是严格规范的工程管理。从项目前期工作、立项审批、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到资金管理、科技推广等各个环节,黄委会和各省、区水利水保部门都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有力地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益。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自启动实施起,就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积极试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实行中央资金报账制,推广专业队施工,既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益,又为全国带了个好头。

这些成功的经验表明,只要我们有坚强有力的行政去推动,有与时俱进的政策去调动,有符合实际的技术路线作支撑,有严格规范的工程管理作保证,有水土流失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总书记提出的山川秀美的目标也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二、认清形势,增强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紧迫感

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年*月,**总书记视察黄河时强调,“必须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黄河的一项根本措施,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朱镕基总理指出,要从源头上治理黄河,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他们的主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方向。其次是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增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退耕还林的资金投入,京津风沙源治理、塔里木河和黑河综合治理、首都水资源保护等工程相继启动。再就是全社会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高度关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把生态环境的好坏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愿望日益迫切,广大干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近几年,国家先后实施了一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优惠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掀起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高潮,从*年起,全国连续四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万平方公里,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公路、铁路、能源等基础设施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建设,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增加,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明显加大;三是水土流失仍然面广量大,许多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规模、力度及水土流失治理的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还很不适应,任务十分艰巨。

黄河流域既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也是我国能源矿产的富积区和老少边穷较为集中分布的地区。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能否搞好,对全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搞好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也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需要;不仅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意义十分重大。目前,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和严重程度仍居全国之首。因此,必须进一步认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三、明确目标,加快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和汪恕诚部长对黄河治理提出“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的要求,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加快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减少入黄泥沙,控制下游河床不抬高,恢复植被,改善生态,再造秀美山川;二是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期内,黄河流域每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要达到*.*万平方公里;到*年,全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要得到初步遏制,建立起较完善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和预防监督体系,使人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到*年,全流域*%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叶,全流域所有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基本实现山川秀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近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切实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恢复和治理难度大,防止人为水土流失尤其重要。各级水利水保部门要把监督执法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首位,严格执法,切实扭转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的局面。要围绕西部大开发,实施生态大保护。要重点抓好煤田开发、油气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西气东输及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的监督与保护工作,使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干旱少雨的黄河上游地区,特别是源头区,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搞好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作。

二是加快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对于减少入黄泥沙,实现“河床不抬高”的目标,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黄土高原的主要特点是千沟万壑,沟道侵蚀严重,要加大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的建设力度,开展以坝系建设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内陆河流域,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妥善安排生态用水,节约用水,科学调水,统一管水,恢复绿洲植被,控制沙漠扩展。

三是建设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和管理信息系统。去年,黄委会对全流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的遥感调查,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当前,要根据国家已经批复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的安排,抓紧流域监测中心站、省级监测总站和重点监测分站的建设,尽快在全流域建立自上而下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以信息化促进水土保持的现代化为国家实施重点治理和预防监督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搞好水土保持科研和技术推广。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站所较多,技术力量相对雄厚,是我们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宝贵资源。今后,要进一步依靠这支力量,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发挥科技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更大作用。在加强水土保持实用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上,要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问题,开展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水土保持基础研究,如黄河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最佳治理模式的研究、封育保护扶持政策的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用水研究、塔里木河等内陆河流域人工绿洲与自然绿洲规模研究、生态自我修复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通过这些基础研究,更好地指导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

四、采取措施,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明确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坚持“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方针。当前,黄河水利委员会及黄河流域各省区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围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当前工作中的难点,在坚持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改革体制,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把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是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确保质量效益。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入,黄河中上游地区是重中之重。各地必须强化管理,确保中央投资发挥效益。一要加强前期工作,按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思路,突出重点,搞好规划,力争新上一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特别是加快“黄河中游多沙粗沙重点区域水土保持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已经实施的工程,要优化设计,严把审批关;二要加强建设管理,因地制宜地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三要加强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检查验收管理办法与程序,明确责任。检查验收工作要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忌走过场,力戒和形式主义;四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实用的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发挥科研单位与科技专家在项目评估、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为基层服务的水土保持科技推广与技术培训服务体系,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五要加强资金管理。积极推行报账制,坚持专账、专人管理,保证专款专用。项目建设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避免暗箱操作,防止资金的挪用和乱用;六要推行产权确认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落实治理成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明确责、权、利,落实管护责任,确保水土保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二是抓好封育保护,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十分繁重,仅仅依靠人工治理远远不够,必须在加大人工治理的同时,注重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生态。近年来,陕西省吴旗县和内蒙古乌盟等地,大力实施封禁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在一定的降雨条件下,只要封禁起来,是完全可以恢复植被的。要统一认识,采取措施,把封育保护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去年,黄河流域率先在*个县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今年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黄土高原的许多地区,地广人稀,有开展封禁的很好条件。各地要认真组织实施,黄委会要加强指导,及时总结不同水土流失区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经验与做法,以更好地指导全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

三是深化各项改革,加大水土保持机制创新力度。要继续推进土地承包、股份合作、租赁和拍卖“四荒”使用权等多种形式的水土流失治理责任制,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把推进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使用的良性发展机制。必须根据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快水土保持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在项目建设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群众积极参与。要制定并完善有关政策,积极培育和支持大户治理,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技术上给予指导,政策上给予优惠,通过大户带动和吸引社会各方面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四是树立典型和样板,搞好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地建设了一大批符合当地实际的水土保持生态园、精品小流域和集中连片的示范区,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生态建设。但是,我们现有的示范工程,规模还比较小,档次还不够高,区域还比较分散,在示范导向性上也还缺乏系统性。耤河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在较大的空间上集中展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果,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确立了水保部门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取得很好的效果。今后,各地要大力推广这一经验,把大示范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抓紧抓好。示范区建设要明确示范内容,注重科技成果应用,协调各方面力量,做到有规模、有品位、有特色、有效益,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