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精选(九篇)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

第1篇: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

【关键词】 西北黄土高原区;防治;水土流失

引言

以前的西北黄土高原区,不仅塬面平坦宽阔,植被繁茂种类繁多,该地区的沟壑稀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农耕过程中采用的生产方式不合理,加之黄土高原本身的地貌特点和半干旱气候,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目前,西北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多年来,对西北黄土高原区的治理从未懈怠,经过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党的十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而作为生态文明的关键理念,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是现阶段的时代特点和基本要求。对于西北黄土高原而言,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水土流失问题依然较严重,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积极贯彻党的十精神,必须加强对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

西北黄土高原,目前的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面积甚至已达70.3%(该区原有总面积为64万km2)。其中,年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强度水蚀面积以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8%(其面积为14.65×104km2);剧烈水蚀(指年侵蚀模数在15000t/km2以上的地区)面积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面积为3.67×104km2)。现已形成了大量沟壑,光山秃岭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目前的水土流失现象极为严重。据统计,每年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而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这些泥沙大约1/4的会淤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上,使得下游河床严重高出地面,甚至有“地上悬河”之称,极易发生洪灾,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现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m发展战略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21世纪以来,国家对自然环境越来越关注,如何搞好生态环境,在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势在必行。注重水土流失防治,保住绿水青山这一重要“环境生产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人们生活富足,国家富强。以往,由于国家投资受限,对西北黄土高原区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一般只侧重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现有的治理方法并不能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很好的融合。要想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但要密切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还要对其粮食安全、土地生产率、污染现状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结合区域一体化管理,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2.2治理难度加剧

经分析,在西北黄土高原区,由于气候干旱、山高坡陡使得可耕种面积较少。再加上,当地交通条件不高,大部分人口处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可以说,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与群众生活贫困并存,人们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过度放牧、毁林造田,加上他们的乱砍乱伐,使得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水土流失也更加严重,加剧了治理的难度,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3预防保护力度不够

造成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预防保护力度不够。目前,该地区虽然也针对水土流失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进行治理,但是,人们对没有很好的环保意识,仍处于过度开发和肆意破坏阶段。本来西北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就低,加上人们的植被破坏和随意弃土,生态环境恶化的没有得到明显遏制。这种边治理边破坏的处理方式,远远不能满足面积广阔的中、轻度侵蚀地区的自我修复。人们预防保护力度的不足加剧了高原区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防治思路和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的总体思路是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式,在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区内,加强管理维护和封禁,主要以生态修复为主、治理为辅,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局部依托人工治理。具体措施如下:

(1)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由于小流域是江河的最小单元,是产沙的主要源头,所以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办法是水土保持的一个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小流域治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沙土流失,减少洪水的发生。在黄土高原区,可以将小流域治理作为本地农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的手段来做,采取集中治理和综合治理。

(2)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

多年来,为了能够加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人们尝试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比如:修筑高质量的水平梯田、栽植经济林木、修筑阶梯式沟坝地等。这些措施不仅防止了水土流失,还提高了土地质量。

数据表明:多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旱区水利工程建设,甘肃建成水利工程,发展水浇地近20万hm?,使陇中地区的水浇地面积达到32万hm?。庄浪县坚持34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累计修成水平梯田6. 3万hm?,每年拦蓄降水4 185万m?,拦水效益达86%,拦泥沙433万t,拦沙效益达97%,庄浪县梯田化项目工程彻底改变了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取得高效。事实证明,在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发展水利建设事业,无疑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同时通过修筑高质量的水平梯田,沟底修筑阶梯式沟坝地,在田埂栽植经济林木,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3)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近些年,由于过度砍伐和放牧,再加上黄土高原本身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该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要想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需要加快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但是,单纯的靠人工力量还远远不能使已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很好的恢复,主要还需要依靠大自然自身所具有的自我修复功能,保持不同自然条件下生物和植被的多样性,促进植被生长繁衍。不过,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尽量减少人类的进一步干扰和影响,树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从而才可能推动和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4)加强监测和监督,规范并完善相应法律制度

首先,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要不断的强化全民的法制观念和水保意识,从法律层面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家都能够意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其次,要认清现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及相应治理工作进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测网络,积极开展环境检测评价,认真实施好信息系统建设工程;最后,就要求我们的水利部门要不断的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监督工作,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条例,比如,可以制定一些水土保持监督工作规划,明确好水土治理工作思路和未来几年的工作目标,从法律层面将该项工作落实到位,明确责任,并辅以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4. 结论

目前,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这就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黄土高原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新时期,要重新审视原有的水土治理工作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该地区生态特点的水土流失防治思路,力争在新时期,使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工作能有新的突破,在未来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需要相关部门认真负责,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督工作,规范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指导水土治理工作的快速高效开展,最终实现优化水土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国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治理若干问题刍议[J]. 中国水土保持, 2015(9):1-5.

[2] 王白春, 刘雅丽, 舒怡,等. 新时期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思路[J]. 中国水土保持, 2016(9):16-18.

第2篇: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

一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黄土高原面积约64万km2,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之处,更是古代中华文明的发祥地。250万年以来,在这块土地上堆积了厚100—200m的黄土古土壤系列1,是全球最厚和最完整的黄土地层,也是塬地平广、丘陵顶平坡缓、沟谷开阔,川、坪、涧、掌、地完整平坦,植被茂密、腐殖质层深厚的沃野粮田。但近千年来,人类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其逐渐沦为千沟万壑、地瘠民贫和灾害频繁的地区。究其症结,莫过于土地利用不当,破坏了黄土独有的“点棱接触支架式多孔结构”,进而使土壤渗透性和抗冲性能遭到破坏,其水土流失严重程度已跃居世界首位,年均侵蚀模数高达3720t/km2,是长江的14倍、美国密西西比河的38倍、埃及尼罗河的49倍。黄河多年平均含沙量37.6kg/m3,分别为上述河流的72倍、58倍和30倍。其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t,高出250万年以来平均降尘量的100倍。

黄土高原形成于250万年以来的风成黄土堆积,只是近1000年来才急速演变而成黄土侵蚀区。究其原因较多,但其中自然因素特别是干旱与人为因素对“土壤水库”失调导致有限水资源功能的破坏,是加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因此,黄土高原的整治已成为当今非常重大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关系着黄土高原本身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同时也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地带的土地沙化及其防治,黄土高原北部能源基地综合开发、改善生产环境、复耕及根治黄河水患,调节增进西北地区的生态与环境建设等息息相关。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根治黄河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50年的安澜。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利用极不合理,滥垦、滥牧、滥樵、滥伐、滥采之风屡禁不止,甚至有增无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造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下游河床年淤10cm,造成大堤“越加越险、越险越加”的另一恶性循环。目前,下游河床已大大高出开封城,严重威胁两岸200个县(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亿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解决两个恶性循环,核心是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干旱与水土流失并存的矛盾。而解决该矛盾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重建黄土高原“土壤水库”的巨大调节功能,迅速恢复植被。

二 “土壤水库”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2,堆积的成壤过程形成特殊的黄土高原“土壤水库”。从地质大循环和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来看,黄尘沉积与成壤及成岩同时、同地进行,是黄土古土壤多层交替叠加并形成厚达k00—200m 地层系列的关键。需要说明的是,黄土也是古土壤,是在比较干冷时期形成的、成壤作用不明显的黄土状新成土。由于黄土在土壤剖面上的成壤强度与在一般成土母质上繁生植被后形成的土壤不一样,一般成土母质随着风化层的不断加深增厚而不断下伸,形成成壤强度上强下弱的“V”字形状,并形成AC或ABC型层理比较易识的土壤剖面构形;而在黄土上发育的土壤其成壤强度的显示却并非如此,有时恰恰相反,尤其生物起源的磁化率和粘粒胶膜等呈现上弱下强倒V形状态,红褐色古土壤层尤其如此。由于黄尘不断沉积,形成A层不断增厚、上升而没有C层的存在,同时土体也因植被繁生而不断形成更深厚的Ah层,这与地质学家划分的黄土古土壤时间序列一致。黄土沉积后的生物反馈合成等成壤过程较明显,但矿质部分的风化淋溶过程仅限于可溶性盐类。由此不难肯定,黄尘沉积后只有相应植被及时繁生才能进一步巩固并提高其赋有的通透性能,从而不断形成和加强其它土壤所不易获得的特殊“土壤水库”。只有这样的“土壤水库”才能就地分散接受全部降水,并防止土体充水时引起的崩散湿陷和洞穴、暗淘等现象发生,为土层不断加积增厚创造条件。

土壤本身即是巨大的蓄水水库。这一点可以通过现实状况的反例证明。在土壤侵蚀过程中,土层日渐变薄,其蓄水量日趋减少,径流量相应增多。根据土壤持水量和产流量计算,土壤持水量随着侵蚀程度的增大土壤层变薄而减少,径流量则随着侵蚀程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在同等降雨条件下,强度侵蚀土壤和剧烈侵蚀土壤的持水量,分别为无明显侵蚀土壤的1/4和1/10,而径流量却相应为轻度侵蚀土壤的4倍和5.3倍。在裸岩条件下,几乎全部降雨以径流形式流走。由于降水大量流失,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总贮水量均随之减少,形成土壤水分和作物需水量之间的不平衡,从而造成农业干旱。此外,土壤入渗水量减少而地表径流增加,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分配,破坏了正常的水量平衡关系。

黄土高原古地貌海拔在千米以上,它又位于黄河中游,因此除不断下切河谷及局部内陆洼地可有物质堆积外,其侵蚀方式应主要为剥蚀,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据陈明扬和安芷生等的研究和推算,黄土高原不仅是个沉积区,而且250万年以来在本区可能年沉积0.19×k08—0.83×k08t黄土,占全部年降尘的63%—88%,成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一大特点。黄尘的主要来源区和黄土的堆积区,北自肯特山、唐努山,东以大兴安岭,南以长城到昆仑山,西以帕米尔高原为界,共计3.50×k06—4.00×k06km2的范围为我国现代大气粉尘的来源区和中国大陆主要的粉尘降落区。

黄土高原的另一个特点是沉积物分布的地带性以及物质组成如颗粒大小、矿物种类的相对均一性和变异规律性。近年来,3种降尘方式所形成的黄土微结构中细粒团的普遍出现是黄土高原又一大特点。它不仅显示了“水拦泥”的作用,同时也解释了有些化学元素含量在黄土高原边缘呈折线下降,以及其粘粒含量关中明显高出豫西地区等现象;据此说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常以推移在先。难怪在西峰径流小区观测中发现,径流小时以粉粒较多,而径流大时才见粘粒增加等异常现象。由此推断,细粒团作为一单元体与其它黄土颗粒呈点棱接触形成支架式多孔结构可能是黄土高原形成的关键和主要动力,也可能是黄土区特殊“土壤水库”能够及时形成的基础。

三 重建“土壤水库”是黄土高原治本之道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治水多采用“蓄泄统筹,以泄为主”的方针。但这一方针已不适应目前的状况。这是因为:①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造成频繁断流,大量地宣泄地表径流已与缺水之态势相违背;②合理蓄水有利于下游堤防安全,缓解堤防失守之危机;③治黄需要走综合之路,并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明朝水利专家徐贞明指出“水利之法,当先于水之源”、“水聚之则害,而散之则利”,“弃之则害,用之则利”,提出“治水先治源”。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28字方略”,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20余年,但因有关领导部门未正式采纳施行,仅停留在论文和口头建议层面上,因而无法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验证。但是“28字方略”作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3个水保站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示范的11个试区,以及无定河流域、定西和晋西北等地区的200多个治理样板中都得到了证明,并取得丰硕成果。

“土壤水库”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和动力,由此,“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作为方略核心,是符合黄土高原演变实际的。在黄土高原形成过程中,“土壤水库”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土地利用时,必须以改善“土壤水库”为前提、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水资源作用,达到消除洪灾,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及建立生态大农业的目的。

转贴于 从黄土和黄土高原形成的全过程来看,黄尘是从干旱地到达黄土高原上空与东来湿气相遇,通过3种降尘方式(自重降落、凝聚降落和雨淋降落)堆积而成。这一过程早在250万年以前就已开始。据此得出“没有季风就没有黄尘的降落,没有植被的繁生也就没有黄土高原”的科学论断。而3种降尘方式使黄土层具有“点棱接触支架式多孔结构”3,使黄土具有渗透性能好、蓄水容量大、植被容易繁生的特点。植物的繁生反过来又巩固和提高了土体的渗蓄能力和抗冲性能。随着土层增厚,其蓄水容量必然增大,形成巨大的“土壤水库”,防止了地面径流的发生,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水土流失的危害。这样的规律和理论不仅被250万年以来黄土古土壤系列的地质事件所验证,而且还被百余年来子午岭屡遭垦荒后的植被自然恢复和群众生产实践中把“三跑田”变为“三保田”的事实所证实。这是与黄土的渗透率高和蓄水层厚分不开的。这一特性使得一次降水500mm不发生蓄满径流,降雨强度2mm/min上下不发生超渗径流。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植被的无情破坏,进而对“土壤水库”的无情伤害,不合理利用土地和直接削弱土壤入渗和抗冲能力,形成超渗径流,导致湿陷、洞穴和暗沟冲刷等,完全是人为造成的冲刷过程。因此,保护、加强、重建“土壤水库”,迅速全面恢复植被才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的治本之道。

四 “三库协防”,再现黄土高原秀美山川

黄土高原植被的迅速繁生是巩固和提高土体通透性,进而形成高容量“土壤水库”的“天赐动力和强劲保障”。植被的繁生是成壤作用的始发标志和基本动力,对黄土这样的特殊土状物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保护、巩固和发展的唯一“动能”。依靠这一“动能”,尤其植物根系的缠绕和串联作用,黄尘在沉积时所固有的支架接触式多孔结构才得以保持巩固、疏松和通透性能才得以充分发挥,黄土层的堆积才得以不断增厚,25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厚达100m以上的黄土古土壤系列和顶平面广的高原地貌才得以形成和保持,否则就会遇水滑脱落实,甚至湿陷,引起坡面冲刷。农地耕层雨后容重的增加和初渗与稳定渗透性相差悬殊等现象都是显而易见的确证。因此在缺乏一定植被的保护前提下,不是洪流滚滚(雨期)把黄土冲刷殆尽,就是沙波汹涌,尘海无边(干冷期)。

黄土高原植被的迅速繁生提高了土体赋存通透性,进而形成大容量的“土壤水库”,它与黄土地层中厚达40m以上的包气带相联而形成毫无蒸发损失的地下水库(当时群众称它为空山水)。地下水库可以为人类储存和保护水资源,但是它需要理想的库区和充足的水源。地面水库是人为调节洪涝干旱的主要工程措施,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过分依赖它的作用,而忽视土壤水库的巨大作用。要充分发挥以上两库的作用,使其成为抗旱排涝的有生力量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资源优势,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土壤水库”的联系作用不可忽略。只有重修“土壤水库”并实现其同地下水库、地面水库“三库”协防才能真正体现“治水之道在于治源”和“水用之则利,弃之则害”这个“至理名言”的伟大意义。在黄土高原国土整治时,遵照“28字方略”,以此为指导思想全力巩固“土壤水库”以便尽先将自然降水接纳下来,直接尽可能蓄积于黄土之内,让潜在的洪流转化为持续的径流,以供工农业、发电、航运、生活之用。

因此全面迅速恢复水土失坡地植被(含作物)为当务之急。这需要通过优化径流调控手段4,消弱或切断侵蚀动力,强化入渗、增进和维护土壤水库的健康功能,以便把降水的大部或全部蓄积起来,从而保证当地植物繁生的需求,并有利于通过乔灌植物下扎的根系引入地下深处成为地下径流或水库、矿泉水再转入各级水路网,最终实现水土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因此,只要修复保护好“土壤水库”,就能保证全部降水就地分散入渗,避免径流冲刷。可以预言,只要认真落实“28字方略”,根治黄河水患,再造黄土高原秀美山川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五 建议

(1)应将重建“土壤水库”,实现三库协防,作为构建和谐黄土高原,再现秀美山川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土壤水库”是地表水库、地下水库的纽带,是植被、森林、草原及地面植物赖以生存的根基。只有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恢复重建黄土高原的“土壤水库”功能,才能有效利用其巨大的调控降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的功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成功才有希望。

(2)加大降雨径流调控与利用研究力度,为落实“28字方略”提供技术支撑,同步解决黄土高原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两大难题。“28字方略”的核心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本质是通过“截、渗、汇、蓄、用”的综合调控径流手段,就地高效利用降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加大降雨径流调控研究力度,将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径流充分开发利用,才能确保黄土高原“土壤水库”健康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确保黄土高原植被的快速恢复。

(3)转变治水观念,在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同时,应重视“土壤水库”的恢复与重建。“治水之道在于治源”,“水用之则利,弃之则害”,因而“治水之道在于治源的升华”。目前,我国正在建设节水型社会,恢复发挥黄土高原“土壤水库”调控降雨径流、恢复保育生态、提供优质水源的功能,应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一环。

主要参考文献

1 朱显谟,任美锷.中国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整治对策.中国水土保持,1992, (2):4-10.

2 朱显谟. 试论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土壤水库.第四纪研究,2000,20(6):514-520.

第3篇: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

关键词小流域;生态建设;综合效益分析;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

中图分类号s1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299-02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东龙头沟小流域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第2批重点小流域,该流域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实际调查,具体分析了流域治理的效益,为评价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提供基础资料。

1研究地区概况

甘肃省正宁县位于东经107°56′20″~108°38′8″,北纬35°14′40″~35°36′18″,县域总面积1 319.5km2,耕地面积2.91万hm2,人均耕地1 360m2。平均海拔1 460m,年平均气温10.4℃,降雨量626.7mm,蒸发量1 500mm,无霜期148d。研究地东龙头沟小流域位于正宁县西南部,系泾河一级支流四郎河支沟,黄土高原沟壑区,侵蚀严重,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第2批重点小流域。域辖山河镇、永正乡2个乡镇,9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10 816人,4 436个劳动力。流域总面积45.49km2。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研究方法

小流域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附录b中单位面积年增产量与增产值的计算以及治理(或规划)末期有效面积上年增产量与年增产值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2.2数据来源

采用了实际调查和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数据[1-3]。自然条件数据采用流域内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为试点流域逐年按5%的典型农户随机抽样调查与年报核实方法取得;土地利用数据采用1∶10 000地形图外业调绘,采用三级控制用求积仪量算取得。计算期内价格指数,如流域内各项投入、产出定额均采用同期当地市场价格[4-6]。

针对该流域的特点,选取了5年共完成的治理面积26.969 km2,其中梯田387.2hm2,乔木林1 668.99hm2,灌木林183.02 hm2,经济林433.4hm2,人工种草24.28hm2,修建淤地坝3座,水窖418眼,道路13.67km,这其中乔木林主要树种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灌木林主要树种为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subsp.sinensisrous i)、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 pall.),经济林主要包括苹果林、梨林、杏林,人工种草主要草种为苜蓿(medicago sativa linn.)。分年度治理投资情况见表1。

3生态建设效益分析

3.1蓄水保土效益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中基础效益(保水、保土)的测定方法,拦蓄标准采用该流域的规划资料,径流模数为24 200m3/km2·年,侵蚀模数为5 476t/km2·年。东龙头沟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措施的拦泥和蓄洪标准分别为:梯田90%、85%;人工造林(包括乔木林主要树种刺槐、灌木林主要树种沙棘、沙打旺65%、60%;经济林70%、65%;人工种草65%、40%。计算分析得出,2001年各类措施共拦泥7.01万t,蓄水18.39万m3,治理期末的2006年各类措施拦泥14.59万t,蓄水60.1万m3,拦泥蓄水效率分别为58.6%和54.6%,治理后新增拦泥、蓄水效率分别为30.5%和37.9%(见表2)。

3.2经济效益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中经济效益的测定方法,东龙头沟重点小流域在实施中讲求实效的观念,采用塬、坡、沟治理一体化的综合配置模式,增加了商品流通量,产品商品率由2001年的40.5%提高到2006年的61.1%,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6年人均产粮达到605kg,人均纯收入3 234.48元,治理前后流域总产值和各业产值变化情况见表3。

3.2.1单项措施经济效益。梯田效益根据多年调查资料分析,并对照临近移风沟流域的有关数据,粮食单价1.40元/kg,秸秆0.14元/kg,运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p=pa-pb

式中:pb为该项措施实施前每年单位面积产量(kg/hm2);pa为该项措施实施后每年单位面积产量(kg/hm2);p为该项措施实施后每年单位面积增产量(kg/hm2)。

经计算,2006年 效益达到71.99万元,到2035年将达到2 159.70万元(见表4)。造林效益包括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效益的总和。经计算,治理期间乔木林2006年效益达到236.80万元,到2035年将达到7 104.00万元。治理期间经济林到2006年效益达到288.21万元,到2035年将达到8 646.30万元(见表5、表6)。通过换算,治理期间种草效益2006年达到2.57万元,2035年将达到77.1万元。淤地坝效益2035年将达到57.03万元。小水工程主要计算水窖的蓄水效益,2006年达到6.57万元,2035年预计将达到197.10万元。

3.2.2经济效果分析。该流域治理由单项措施组合而成,把梯田、水窖、淤地坝的经济计算期确定为10年,经济林20年,乔木林15年,人工草地5年。经济计算期内措施更换一次性分摊在生产维护费内。动态贴现率取6%,基准年选治理期末的2006年,以2006~2035年30年作为经济计算期,分析方法采用动态和静态2种。一是静态分析结果。经计算,各项措施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梯田5年,乔木林5年,经济林5年,果园3年,人工草地3年,水窖6年,淤地坝8年。净效益18 608.93万元,投资回收期4年。二是动态分析结果。各项措施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梯田7年,乔木林7年,经济林8年,人工草地4年,水窖7年,淤地坝17年。净效益8 902.91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

3.3社会效益

一是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完善。在治理期间,通过逐年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到2006年农、林、牧比例调整到4∶7∶1,与治理前的15∶1∶10相比,农业用地减少了35.7%,林业用地增加了94.1%。二是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经济迅猛增长,粮食自给有余。据统计,到2006年,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 006.00元,比治理前2002年的816.00元增长了145.8%,群众人均消费水平由治理前的352.40元提高至723.60元。

3.4生态效益

一是提高了地表林草覆盖度。龙头沟小流域经过5年综合治理,林地与草地面积逐年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表覆盖度。林草覆盖率由2002年的3.1%提高至2006年的53.9%。加速了农田林网的形成,从而改善了该区域的小气候,促进了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二是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能力。由于梯田、林草措施的实施,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从而使环境质量有所提高。三是改善了生态环境。随着各项水保措施实施,流域治理程度由治理前的20.5%提高到2006年的79.8%;侵蚀模数由5 476t/km2·年下降至2 269t/km2·年。

整理

第4篇: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

关键词:手段 黄河 健康生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当前,黄河的洪水泥沙、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仍十分突出,严重威胁着黄河的自身生命,昔日奔腾咆哮的黄河,如今却病魔缠身,在不断地呻吟、呐喊。黄河与我们生息相依,休戚与共,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黄委党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这是一项规模宏大、艰巨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大河上下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我们要高举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大旗,当好黄河代言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拯救黄河,保护黄河,为黄河健身强体,大力加强“原型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建设,积极采取宣传、工程、科技、经济、法律、行政等综合手段,并通过开源节流、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湿地保护、南水北调、洪水资源化、人工增雨,雨水利用、调水调沙等多种途径和措施,打造绿水青山的新黄河,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维持黄河生命基本水量与水质,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洪水造床能力、水流挟沙和自净能力、河道生态维护和修复能力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黄河长治久安,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宣传手段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和经济的粗放式发展,人们只顾无节制的向黄河索取,而忽视了对黄河的保护,严重干扰影响了黄河的生态系统,使黄河的健康生命直接受到威胁。为此,黄委明确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并将其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大河上下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健康心理和理解支持。重要的是倡导一种人们与河流和谐共处的文化,用一系列的精神、信仰、观念等感化人们的思想,化为发自内心的主动爱护河流的行为。才能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时,自觉地坚持和谐相处的原则,严格遵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规律,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现今社会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利于黄河健康生命的基本道德水准。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监督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各种传媒手段,采取不同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教育,一是宣传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大力弘扬黄河精神和民族精神,牢固树立热爱黄河,保护黄河的思想;二是宣传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及人水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黄河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保护黄河的重大意义,彻底转变思想观念;三是宣传黄河防洪和水资源等现状和困扰黄河的主要问题及其面临的严峻形势,提高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四是宣传有关黄河的法规政策,增强法律意识。通过宣传,为维持河流健康生命营势造场,使人们自觉接受并牢固树立这一新理念,充分认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的转变,由只重视黄河的治理开发向保护管理和治理开发相结合转变,真正意识到黄河也是具有生命的,而且黄河的生命与我们息息相连、休戚相关,视黄河为友,并与黄河和谐共处,呼唤理性发展,呼唤绿色文明,呼唤科学的决策方式,呼唤科学的生产方式,呼唤科学的生活方式,为实现“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构筑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工程手段

要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目标,以保证“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为标志,以人与自然及河流、工程相和谐为宗旨,按照“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和“拦、调、排、放、挖”综合治理洪水泥沙的指导思想,强化工程措施,不断完善河防、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水沙调控、水保生态等工程体系。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河防工程体系

河防工程是防洪保安的重要屏障。要根据黄河干支流的不同特点,研究治理方略,明确治理目标和措施,以防洪和水资源、水环境安全为核心,制定黄河干支流河道治理统一规划,加强综合治理,在黄河干流宁蒙河段、禹门口至潼关的小北干流河段及渭河下游等重点防洪河段建设标准河防工程;加快三门峡库区的综合治理。在黄河下游,建成以标准化堤防、河道整治、河口治理工程为主的下排工程和配套完善的分滞洪工程,结合河道疏浚淤背固堤等措施,淤筑相对地下河。同时,加强交通道路、通信、信息、水文、气象等基础设施和非工程体系的建设,进一步稳定河道,控制河势,提高河道排洪输沙能力,加强洪水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水沙调控工程体系

黄河的主要问题是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而调水调沙是改善水沙条件、防洪减淤的有力措施,因此,要统筹黄河流域干支流的水沙资源搞好水沙调控工程体系的总体规划,尽快建立完善以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大柳树、碛口、古贤、三门峡和小浪底等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为主体的黄河干支流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和调水调沙的长效机制,实行群库联合统一调度,坚持不断的做好调水调沙工作,有效的调节洪水泥沙,特别是调平洪峰沙峰,保证干旱期河道的最低流量,实现全河水沙的多年调节,塑造协调平衡的水沙关系,尽量使河道长期保持输沙、生态等最低限量的基流,同时,在进行放淤试验论证的基础上,利用黄河小北干流滞洪滞沙的自然条件,建设完善放淤工程,进行大规模的放淤,开辟处理泥沙的新途径,新战场;并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弥补黄河水量不足,改善水沙条件,实现洪水资源化和防洪减淤减灾等目的,保证河道不断流。

3、水保生态工程体系

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泥沙问题是黄河的主要症结,水土保持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根本措施,近年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仍很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河床不断抬高,使黄河的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要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认真搞好黄河全流域的水土保持规划,确定水土保持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目标,以及工程与非工程、政策保障措施等,实施综合治理,广泛深入的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在黄河两岸营造防护林带工程,建设绿色长城,尽快遏制黄河上中下游的水土流失,构建良好的黄河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使大河上下成为绿水青山。

近年来,黄河源区出现了雪线上升、冰川退缩、湖泊缩小、河道断流、生态功能退化的现象,导致了草场退化、荒漠化、沙化、盐碱化和鼠虫害严重、水土流失程度加剧等生态危机。要尽快制定实施黄河源区综合治理规划,明确黄河源区预防保护监督的目标和任务,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完善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监督工程体系,采取人工增雨等有效措施,加强草场的管理,通过合理轮牧,草场封闭式保护,或生态移民等方式, 大力植树种草,构筑深厚而广泛的绿色屏障,确保黄河源区生态资源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以淤地坝沟道坝系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力开展淤地坝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飞播封育等措施,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综合措施,建立措施配套、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体系,建设山川秀美工程,有效控制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有害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国是全球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国家,有自然湿地3600多万公顷。黄河流域湿地面积广阔,仅黄河入海口湿地面积就达30余万亩。要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加大湿地保护恢复力度,使自然湿地纳入保护管理范围,抓好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等建设,坚决制止肆意侵占和非法破坏湿地的行为,对违法占用、开垦、填埋以及污染自然湿地的,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尽快编制黄河流域湿地保护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建立国家、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湿地保护投入机制,认真坚持和逐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从法规制度、政策措施、资金投入、管理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团结协作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三、科技手段

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因此要大力加强“三条黄河”建设,深入开展治黄战略、黄河自然规律等重要基础性课题的研究,积极开展治黄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力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构建科技治黄体系,全面提升治黄现代化水平。

1、加强“数字黄河”建设,尽快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以 “数字黄河”工程为重点,加强应用系统、应用服务平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防汛、水资源管理调度、水土保持等各项治黄工作中。重点搞好信息采集、快速传输、高度共享,覆盖全河各级机关、防汛单位、沿河各大引水口、排污口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海量数据库管理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视频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多媒体及虚拟现实(VR)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全流域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社会和经济状态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与数字化处理,构建全流域综合数字信息平台和三维虚拟流域模型,以科学计算和数学模拟技术为核心,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管理和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提高治黄业务的反应能力和决策的科学性;基本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数字化、主要业务智能化、政务办公电子化,利用数字流域提供的丰富可靠的信息资源,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不同应用决策系统,以人工智能技术和会商环境为支持,构建综合会商和宏观决策平台,以提高防治、处理流域各种危机的决策水平,使黄河流域各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治黄科学理论研究,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积极研究探索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深入开展水沙变化趋势、河道演变规律、黄河干流枢纽工程运用方式、调水调沙、小北干流放淤、上中游水土保持与下游防洪减淤关系、治黄方略、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和政策补偿等问题的研究,对治黄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开放式的研究,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加速治黄现代化建设。

3、加强人才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与人才为重点,全面实施人才战略,进一步完善体制改革,深化机制改革,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治黄工作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建立科学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行业拔尖人才的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全面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竞争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对创新成果进行重奖,使创新之花盛开,有力推动治黄现代化建设。

4、加强“模型黄河”建设,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模型黄河”是由多种类型室内实体模型和野外原型试验场(区)构成且相互关联、扩展性及功能强大、测控系统可与“数字黄河”耦合并与“原型黄河”信息系统相集成、能与“数字黄河”和“原型黄河”联动的实体模型体系。 “模型黄河”工程体系建设包括实体模型建设、测控系统建设、模型厅及配套设施建设等。其中实体模型的模拟体系主要由黄土高原模型、水库模型、河道模型和河口模型等所组成。黄土高原模型主要用于研究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流域侵蚀产沙规律、坝系“相对平衡”机理、沟道重力侵蚀规律及治理方案等;水库模型用于研究水库运用方式、库区冲淤演变规律、水库运用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及其对策、库区治理措施、水沙调控机理及调水调沙运用方式等;河道模型主要用于研究河床演变规律、河道整治方案、洪水演进预报等;河口模型用于承担河口演变规律及综合治理方案的研究等任务。“模型黄河”通过对黄河自然现象的反演、实验,探求黄河自然规律,研究和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和应用基础问题,提出黄河治理科学方案,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模型黄河”和“数字黄河”的联合运用,以实现各种治理开发方案在“原型黄河”上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目标。因此,要加快实施“模型黄河”规划,建设高质量的“模型黄河”工程体系,建立科学、先进、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各种模型试验研究,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服务。

5、加快水文水资源现代化建设,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支撑。要加速构建黄河水文水资源监测、报汛通信、黄河气象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黄河水文信息服务等体系,不断完善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充分运用卫星遥感、雷达等水文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GPS、振动式测沙仪等水文在线监测技术和同位素地下水监测技术,结合常规监测技术,实现对大气水的时间、空间连续监测,河流地表水的连续监测和地下水的同步监测,最终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空间水、地表水、地下水相协调的黄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体系,大力提高黄河气象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能力,弄清流域下垫面变化对黄河水资源量的影响、黄河流域产水耗水用水特点和流域水循环规律,实现对流域水资源的全面实时监测、合理配置、科学分析评价, 积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为黄河的治理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法律手段

黄河水少沙多,河情十分特殊,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防洪和水土流失防治任务艰巨。黄河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地区间和部门间用水矛盾尖锐,环境污染严重。除害与兴利、整体与局部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关系极为密切,关系协调和利益调整非常复杂,水事问题更为突出。因此,首先要构建完善黄河流域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主要包括流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政策措施和执法监督等法规。以及投资保障、水价调整、滩区治理补偿等政策。抓紧制定实施《黄河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条例》、《黄河法》等法规。其次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高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实行舆论监督,对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水污染、侵占河道等事件及时进行公开曝光,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建立强有力的执法体系,实行依法治河,依法管理。加强水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严格执法,办事公正。进一步完善河道巡查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把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节约、配置以及防洪、防断流、防污染、河道整治、河道清障、河道采砂等一切水事活动和管理活动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规范各种水事活动和依法处理各种水事矛盾,进一步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严厉打击各种水事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河道管理秩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经济手段

黄河的治理开发事关重大,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黄河治理开发资金筹集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治黄工程建设、维护、管理和保护所需经费。同时,紧紧围绕治黄主业,充分发挥黄河水、电、土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供水、水电、土地开发、工程施工、设计咨询等优势项目和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切实加强计划、财务管理,及时进行审计监督,保证各项经费合理使用。同时,建立相关的经济处罚和激励机制,做到奖罚分明,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并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合理核定引黄供水水价,解决黄河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和水资源费的征收等问题;推行黄河下游行蓄洪区防洪保险制度,不断探索“以河养河、以水养水”的新路子。

为促进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高效利用,充分体现水资源的商品和资源属性,应尽快引入市场机制,运用市场调节优化配置水资源,实行以水定产、以供定需,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合理确定水权,建立明晰的水权制度,以利于实现水权的转让与交换。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用合理的水价调节保护水资源。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制定由资源成本、工程成本、环境成本及合理利润构成的完整水价格,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水要素市场,构建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一是将水资源费纳入供水成本。二是适时调整水价,三是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四是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和定额管理,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实行超额累进计价。五是合理确定回用水价格,促进中水回用和污水再生利用。

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一是摸清家底,保证维持黄河生命基本水量。组织对黄河流域干支流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分析预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认真研究确定维持黄河生命的基本水量,并优先予以保证。二是算好水账,以供定需,优化配置、达到供需平衡。在优先保证黄河自身生命系统所需的生态、输沙等基本水量的前提下,统筹社会经济系统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等用水需求,进行优化配置,并根据其发展变化趋势及时进行调整,实现高效利用。三是认真搞好黄河干支流水资源总体规划,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的基础。四是加速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用水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的水权明晰及流转顺畅的水权分配机制和成熟的水市场、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和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完善水资源实时监控计量、信息采集、调度管理系统,提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以流域为单元,流域宏观管理与区域微观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区域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的机制,彻底改变职能交叉、条块分割、权责不明、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和粗放式发展经济,浪费水资源的状况,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制定流域水资源宏观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指标体系,完善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计划及非汛期黄河干流水量调度预案,建立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机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科学调度,在黄委机关设立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在沿黄省(区)及黄河干流的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控制性枢纽设立水量调度中心,建成黄河干流主要断面(含省界断面)、取水口、退水口、排污口和支流入黄口水量、水质统一监测网络及地下水监测网络,实施国家统一分配水量,流量断面控制,省(区)负责用水配水;重要取水口和骨干水库统一调度。逐步形成总量控制,限额用水,定额管理,市场引导,水权交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合理划定水功能区,实行入河污染物总量和省界断面水质双控制,加强部门合作,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和保护,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研究推广节水技术,开源节流,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打造与流域水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和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防污治污的力度,坚决执行《黄河干流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逐步从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防范,从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治理、从单一措施治理走向各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从区域治理走向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全局治理,主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治理,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污染严重的企业,对黄河干支流上已有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逐一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和社会监督,设立污染举报热线,对举报乱排污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并建立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在各排污口设立远程监测控制断面,对所有排污口实行统一管理,随时掌握各排污口的排污情况,对污染超标排放的企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限期进行整顿,使其尽快达标。并采取严厉的经济处罚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坚决制止乱排污现象,对屡禁不止的排污企业,责令其停业整顿或关闭,维护良好的水资源管理秩序,保持黄河的自净水量,提高流域水体水环境承载能力。五是结合实施跨流域调水、洪水资源化,大力开展人工增雨、雨水利用,彻底改善黄河的水量和水质状况,缓解黄河水资源的压力,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六、行政手段

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为加强黄河流域管理,有效协调各部门、各省(区)间的关系,更好地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应按照权威、高效、协调的原则,建立健全流域宏观管理为主体,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明确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事权,构建适应黄河河情的流域管理新体制,实行公共参与和民主协商管理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全流域一体化统一管理的新体制,拟将黄河流域的渭河、洛河、汾河等主要支流和小浪底等骨干水库及重点引黄取水口等交由黄委直接管理,便于指挥调度,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二是拟成立黄河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有关领导担任主任委员,国家有关部委、流域机构及流域内各省(区)负责人和用水户代表等担任委员,实行委员制,作为决策协调机构,其办事机构设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全面负责、统一管理黄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抗旱、水资源配置、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水环境保障、污染治理、综合治理开发利用等一切涉水事务,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统一协调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及时协商研究解决黄河治理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彻底扭转目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协调的局面,推动各项治黄工作有序开展。

2002年8月29日颁布实施的新水法,进一步明确了流域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黄委作为黄河的代言人肩负着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神圣使命,要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科学规划决策,有效配置调控和有力监督控制的作用,一是加强治黄队伍建设,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大力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特别要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艺术、驾驭能力和决策水平,避免决策失误。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种人才,实施科技兴黄战略,打造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综合管理能力强的专业队伍,要高度重视基层建设,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强前期工作,不断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提高预见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行政执法能力和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增强工作的超前性、前瞻性、创造性、主动性、原则性,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统一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规,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透明度,完善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推动洪水管理、工程及建设管理、河道管理及水政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二是实行事、企分开,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黄委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水行政职能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单位,应不断深化改革,实行事、企分开,进一步加强依照公务员管理工作,全面推行水利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当好黄河代言人,千方百计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使企业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增强经济实力。三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各项目标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法规,全面推行以各级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管理责任制,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从防汛、防凌到水资源、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都层层落实各项责任制,建立严格的督查考评体系,实行责任追究制,奖优罚劣,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完善协商协调和监督机制,团结协作治河。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人人有责,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和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部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和全河一盘棋的思想,明确有关部门的具体职能,科学分工,落实责任、相互支持。识大体、顾大局,加强协商、协调和沟通,实施有效的监督,及时处理解决各种水事矛盾和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正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参考文献

1、陈效国:21世纪黄河治理开发的思路与布局。

2、《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3、牛玉国:全力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 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提供可靠支撑。

第5篇: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

关键词 庙台流域;荒山荒沟;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153-01

1 流域基本概况

庙台流域位于固原市原州区东北部10 km,该区域总面积36.6 km2,涉及官厅、头营2个乡镇5个行政村,650余户,3 000人左右,其中农地1 641.7 hm2,占44.9%;有林地143.6 hm2,占该项目总面积的3.9%,其余的为牧荒地及其他用地;海拔高度1 604.0~1 997.3 m,年降雨量350 mm左右,属干旱区,土壤以缃黄土、黑垆土为主,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劣,生态十分脆弱,且大部分林地为退耕还林、荒山灌木营造的山桃、山杏、沙棘、柠条、刺槐、臭椿、白蜡等混交的中、幼林。

2 治理依据及规模

依托中央及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综合项目,按照“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主,以整村推进为方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劳共同发展,兴修梯田484 km2,造林种草1 325.8 km2,修筑骨干坝1座、中型淤地坝3座、小型淤地坝7座,新修道路51 km,打井窖300眼,建成多层次、多功能、开放性、高效益、完整的综合治理体系。

3 主要造林技术及措施

3.1 荒山荒沟造林技术

3.1.1 整地。采用“66431.2”水平沟整地标准,即在山坡沿水平线先挖60 cm深60 cm宽的沟,所取出的土用于培埂,要求埂高40 cm,埂上沿宽30 cm,埂面拍光。然后再用沟上坡活土进行回填,回填后水平沟底宽1.2 m,反坡15°。沟间距6 m。在大于25°坡面或地形破碎的地方采用大鱼鳞坑整地方式,株行距为100 cm×120 cm,

3.1.2 造林。用沙棘、山桃、柠条、山杏、刺槐、臭椿、白蜡等乡土树种混交植苗造林和夏季水平沟外沿柠条直播造林。苗木选用根系发达,长势良好的一至二年生优质壮苗。混交树种按1∶1在水平沟内栽植,一般按山坡中、上部以沙棘、山桃、山杏混交,山下、沟底以刺槐、臭椿、白蜡为主,道路绿化以樟河柳为好,株距为1 m×1 m。栽植时,对苗木先进行蘸浆处理(要求抗旱保水剂、水按1∶200混合,再加入50 g驱鼠剂,加黄土搅拌打成泥浆),然后照“一提、二踏、三覆土”的技术要求进行栽植。外沿在雨季抢墒直播柠条,在80 cm穴距处,开2 cm宽小沟形成,直径为15 cm的圆,在小沟内均匀散播15粒左右饱满种粒,覆土1.5 cm,略加镇压。

3.2 退耕还林(草)

项目区陡坡地按退耕还林要求进行造林,树种主要以柠条、山桃、沙棘、杞柳等为主,在水平沟间距空地兼种紫花苜蓿,造林结束后要及时或逐年对造林地进行补植、补播、松土、除草、打药、病虫鼠害综合防治管理,确保造林成活率。

3.3 抗旱造林措施

3.3.1 树盘覆膜。树盘覆膜可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的温度及氮、磷、钾的含量,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以及早熟具有明显作用。

3.3.2 人工补水。干旱缺水是导致原州区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节水灌溉、人工补水、浇定根水可促进造林成活及树木的生长发育,提高造林成活率[3]。

3.3.3 生根粉、保水剂技术应用。ABT对苗木成活和生长有明显的提高和促进作用,保水剂具有刺激苗木根系生长发育、持续保水、缓释肥水之功效。因此,用生根粉、保水剂配置泥浆蘸根带浆深栽,中耕除草覆盖保墒造林技术,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可在不同程度上大幅度提高植树成活率。

4 取得的成效

4.1 生态效益

治理后林草覆盖率由9.4%提高到29.9%。年平均拦蓄地表径流63万m3,拦蓄泥沙13万m3,保水率达65%,保土率达86%,流域内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基本农田大幅提高,增加林草面积1 325.8 hm3,并结合封育、退耕,形成以林草牧为主导产业的新型产业格局,土地利用率提高20%。

4.2 社会效益

通过荒山荒沟治理,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基本实现农业自给、林业、畜牧业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也创新机制,积累经验,为黄土高原地区提供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促进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4]。

5 参考文献

[1] 朱立军.庙台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做法[J].中国水土保持,2010(8):27-28.

[2] 高秀琴.宁南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抗旱造林技术的组装配套与应用[J].宁夏农林科技,2008(1):94,41.

第6篇: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

[关键词]水土流失 成因 治理

一、水土流失的含义、成因及危害

水土流失是指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破坏地表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使大量肥沃表层土壤丧失、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在高山深谷,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害工矿及交通设施安全。

二、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通过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考察,根据遥感分析,黄土高原地区2000年土壤侵蚀面积41.9万km2,占总面积的67.14%,其中水力侵蚀占总面积的52.78%,风力侵蚀占总面积的14.11%。WwW.133229.Com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及其面积发生显著变化,强度侵蚀面积显著减少,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4.1亿t~4.5亿t。但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人为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新的水土流失,导致我国水土流失灾害进一步发展。据2002年完成的遥感调查初步成果,全国水蚀面积与10年前基本持平,其中东部地区稍减,西部某些省区仍在扩展。针对上述水土流失“边治理、边破坏”,西部地区破坏大于治理的严重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建议。

1.通过政府行为,使大家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水土保持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对环境保护极为重视,对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较好,边开发边综合治理,才能维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我们大荔县,经济长期处于贫困,治理水土流失,更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依法保持水土,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在水土保持方面,应发动政府行为,大力宣传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生态可持续性,同时让人们知道水土流失的危害性。让每个人牢固树立“水土保持,从我做起”的意识。

2.进一步认识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黄土区水土保持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局部治理与整体恶化的趋势并存,特别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承载力加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西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面积大,大陆平均海拔高,而且是季风性气候,冬春干旱,夏季雨量又相对集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因此,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既与人为因素破坏有关,同时也与我区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对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应有足够的认识,要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有步骤地实施并落实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规定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3.从四荒入手,搞好水土保持

四荒即荒山、荒滩、荒坡、荒沟。一般来说,只有在“四荒”资源使用权界定清楚的情形下,农民才会对“四荒“治理形成稳定的预期收益,进而采用可持续的“四荒”治理措施,所以必须搞好产权界定。“四荒”资源的产权界定决不是简单地发一张产权证就能奏效的,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产权界定所包含的具体的内容。要管理好四荒,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给“四荒”资源的经营者较长的治理时间,使其能够形成稳定的预期收益,从而采取可持续的治理措施,真正实现“四荒”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要从规范“四荒”使用权转让的条件和程序入手,积极培育“四荒”资源使用权流转市场,为“四荒”资源的流转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使其成为提高“四荒”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3)以承包、拍卖的方式诱导农户竞争“四荒”的使用权,有助于加快“四荒”治理的进程。近几年大荔县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激励群众积极承包荒山种树。大荔县境内的千亩铁镰山03年绿化达95%以上。这无疑对水土保持起了很好的屏障作用。

4.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需要妥善解决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生态修复与集中治理的关系,要在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集中治理,实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

(2)正确处理水土保持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要在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现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机结合。

(3)正确处理点上治理与面上管护的关系,要切实解决好重建轻管的问题,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治理步伐,实现水土流失防御、治理与管护的有机结合。

(4)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关系,要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5)正确处理能力培育与执法监督的关系,要在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执法监督,在执法监督的过程中加大能力培育强度,实现能力培育、监测监督与行政执法的有机结合,全面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加速推进水土保持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

5.应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法规制度

完善水土保持法规制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行的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开发建设单位不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的违法违规行为,缺乏具体且有强制力的处罚和处理措施,直接影响监督执法效果。二是对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如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审批、水土保持监理技术规范等问题尚无严格、明确的规定,导致这些环节的管理缺失或不规范,直接影响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三是流域机构的法律职责尚不明确,缺乏必要的执法权,难以对水土保持违法行为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凡此种种,都严重影响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第7篇: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

例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

材料二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材料三 长江水系图

(l)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是 ,该工程的首要任务是 ,还具有哪些综合效益?

(2)长江横贯东西,素有“黄金水道”的美称,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角度分析其通航价值高的原因。

(3)“引江入湖再造八百里洞庭”的构想将成就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试述湿地有哪些生态作用?

解析 本题以“长江建坝”“引江入湖”为背景,侧重考查河流的开发利用。第(1)题,仅从知识层面考查三峡水利工程的作用,较易。第(2)题, 长江通航价值高受自然条件(如流量、流速、通航里程、通航时间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城市分布和经济水平等)的双重影响。第(3)题,湿地的生态效应可从涵养水源、蓄洪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三峡;防洪;发电、航运、养殖、灌溉、生活用水、旅游等。(2)自然条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量大、汛期长;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形,流量平稳;无结冰期,可四季通航;流程长,通航里程长;社会经济条件:沿途是我国人口密集、社会经济发达地区,货流量、人流量大。(3)涵养水源、蓄洪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

点拨 河流之“利”主要表现在水资源、水能和水运三方面,此外还有淡水养殖、农业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高,开发潜力大。

二、河流之“患”

例2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全球所有河流存在的问题在黄河上都能够寻到踪迹,而黄河的泥沙、悬河、断流以及生态问题均可堪称世界之最。

材料二 在1992~1999年的28年中,黄河利津水文站有22年发生断流,共计86次,1091天。自1999年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后,尤其是2002年黄河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请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中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

(2)试述调水调沙后黄河河口防洪防凌(汛)形势和生态环境有何变化,并简析原因。

解析 本题以黄河为研究对象,侧重考查河流之“患”的成因和治理措施。第(1)题,黄河断流原因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且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为主。第(2)题,修建水利工程是一项重要的防洪防凌措施,“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湿地面积增加”。

答案 (1)黄河沿岸人口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增加;无统一调度,导致对黄河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差。(2)防洪防凌形势得到缓解;调水调沙使得河底泥沙冲刷入海,河床加深,泄洪能力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河口地区淡水和湿地面积增加,减轻了盐渍化和水污染程度,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明显增加。

点拨 河流之“患”(或称“水害”)一般表现为洪涝灾害和水污染,特殊河流或河段还可能存在断流、凌汛、地上河等问题。在河流治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针对水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采取合理的有效措施。

三、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与治理

例3 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材料四 经过多年的实践,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已取得的成绩有:①航运方面:田纳西河干流已建成9座梯级船闸,完成了航道渠化整治,通航里程共1240千米;②防洪方面: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已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流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③水力发电方面:建成水电站30座,总装机容量(包括抽水蓄能)609.3万千瓦,水能利用率达90%;④水质管理方面:通过有效监测为流域内提供了洁净的水源;⑤土地利用和水上游览方面:TVA通过制定相关规定,实施有效的管理,使各类开发利用活动与自然保护相协调。

(1)简述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区位优势。

(2)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与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3)针对当前长江流域开发与治理的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本题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为成功范例,探讨我国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田纳西河流域在气候、水文、地形及资源方面存在着优势,与我国长江流域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开发的成功经验对长江流域的开发有很大借鉴意义,如水能的梯级开发、旅游、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答案 (1)①田纳西河流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②流域内地形起伏,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③有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矿)等矿产资源。(2)相似之处:①都通过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③立足于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工业;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等。(3)①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②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③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④进一步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⑤发展特色旅游业。

点拨 河流综合开发利用与治理的两点启示:一是河流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水利”和“水害”;二是要学会辩证地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辩证思维。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图示黄河河段( )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6、7月份

C.含沙量少

D.有凌汛现象

2.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能源资源

C.充沛的淡水资源 D.充裕的煤炭资源

3.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A.解决资源供求矛盾 B.消除城乡差别

C.提高环境的承载力 D.不利于产业结构

4. 阅读材料,回答(1)、(2)题。

(1)长江流域和波河流域均旱涝灾害多发,试分析原因并提出综合整治措施。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给河流开发利用的基本内容有 、 、 、 、 、 等。

1. D 2. A 3. C

第8篇: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

流域环境存在的问题

在点源污染方面,上游的矿业污染、中游的乡镇生活污水和畜牧业排水和城区的工业企业排水以及居民区排水所造成的污染最为突出。矿业废水年排放量达30余万m3。城市4条小河承纳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数量较大,污染严重,其排水最终汇入黄柏河干流,严重污染干流水体。在面源污染方面,主要表现在生活垃圾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在内源污染方面,由于黄柏河下游区段受葛洲坝回水的顶托呈滞流状态,库区的悬浮物质易在此处沉积,此段底泥的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磷含量在0.2%以上,内源污染成严重。黄柏河支流-城市4条小河污染日趋严重,大量污水汇入黄柏河中,在排污口附近水域形成污染带,加剧了黄柏河干流水体的富营养化。流域水资源开发程度高,水循环紊乱,生态环境流量难以保证黄柏河流域于上世纪90年代基本完成全流域的开发建设,流域水力资源开发程度已达63.7%,建成的大中型书库有13座。由于工农业、电力用水,经黄柏河干流的水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用水量不足,黄柏河东、西支流和干流均有断流的现象。水土流失、生态退化流域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水土资源过渡开发,河流岸线资源和水面被侵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流域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减弱,导致流域生态退化问题。少数地方无序开发矿产资源,使地质结构破坏,随意丢弃矿渣,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和水环境的污染,尤其是中上游的页岩区生态退化问题严重。包括城区4条城市小河在内的黄柏河城区段,环境污染严重,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水生态破坏严重。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治理思路和治理原则流域综合治理的组织实施需要政府的领导、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和实施单位的共同参与,根据《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黄柏河流域的环境现状和特征,提出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和思路。黄柏河水环境治理原则是:1)控污截源、减少流域水体污染负荷;2)科学调度、构建良性的水循环系统;3)河道治理,防护堤加固,营造多样性的生态景观;4)长效管理、保证流域水质持续改善;5)普及宣传、唤起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实施思路和理念是:政府主导、市场机制、市民参与、分期实施、注重实效、长期坚持。综合治理对策鉴于黄柏河流域环境问题,在工程技术层面和流域管理上,考虑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解决。1)严格控制点源污染、大量消减面源污染点源的控制是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的保证,通过矿井封堵、尾矿坝工程,进一步治理黄柏河上游的矿业污染[4];建设城镇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截流率,提高城区段水环境质量,改善库区的回水水质。点源治理应纳入治理的重点,是近期流域环境治理的优先项目。面源的控制主要是对黄柏河集镇构建垃圾收集、转运和填埋系统;在农村推广沼气工程,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削减农村生活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水、粪便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源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4]。2)河道治理,治理内源污染,防护堤整修,提高防洪能力黄柏河夷陵城区和城市4条小河防洪标准低,亟需加固防护堤和进行河道清淤。通过黄柏河小溪塔城区段、城市4条小河清淤工程和防护堤工程,全面削减内源,提升城市河道景观,提高环境质量;通过工程措施、多自然营造技术、亲水构建技术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滨岸生态景观系统,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5]。根据底泥的性质确定合理的处置方式,防止二次污染。采取环境治理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措施治理黄柏河下游顶托河段水体富营养化问题[6]。3)联合调度,保证黄柏河生态环境需水量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运转的基本流量,根据黄柏河流域水文特征、水生态与水环境特征以及水资源利用情况合理确定生态环境用水量[7],对天福庙、西北口、尚家河、汤渡河等水库和干流进行联合调度,适当增加干流水量,避免河底、河流断流现象,增加其水环境容量,保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4)构建生态防护带,控制水土流失生态防护带是一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同时也是一项水环境保护措施,其主要功能包括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河床冲刷,减少泥沙进入河道;利用缓冲带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减少来陆域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河道,形成控制面源污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达到保护和改善水质的目的;缓冲带在溪流沿岸构成了一定自然风景线,美化了河流生态景观,改善了人居环境。5)制定长效管理措施,保证流域持续治理和治理效果根据流域特征,制定完整的流域综合治理长效管理体制,已经竣工的项目能够正常发挥功能,保证设施的日常管理,促进流域治理的持续性。

结语与展望

第9篇: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范文

水土保持管理局

(2021年4月1日)

0县地域辽阔,是00市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之多,境内沟壑纵横、梁峁交错,自然条件严酷、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中上游多沙粗沙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多年来,我县紧紧依托项目支撑,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截止2020年底,全县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587.39平方公里,治理率达到43.14%。

一、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就

通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规划先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理念,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我们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统筹规划山、水、田、林、路、渠,把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来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1、梯田建设惠民生:梯田建设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民生项目。2013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增民生”的核心要求,积极争取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地整治项目,累计投资90418.26万元建设梯田96.22万亩。通过坚持不懈兴修梯田,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截止目前,全县梯田面积达到238.6万亩,人均7.1亩,梯田化率66.7%。

2、流域治理促提升:流域治理是引领水保生态建设的关键举措。2011年以来,我县共争取上级支持高标准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12个,分别为:...项目。完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7个,其中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3个(0000),市级财政3个(000),县级财政1个(000项目)。通过以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我们共计投资16799.93万元,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66.43km2。其中:新修梯田7721.71hm2、营造水保林4285.95hm2、栽植经济林217.09hm2、配套田间道路、砂石路和主干土路855.07㎞、荒山造林1374.98hm2,封禁治理1555.53hm2。

3、淤地坝建设利长远:淤地坝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奠基石”。我们对60座病险淤地坝进行了除险加固,新建淤地坝13座。完成总投资8071.26万元,坝控面积275.8km2,有效减少入黄泥沙、降低下游洪水危害。

4、塬面保护补短板:为有效控制沟头延伸对塬面造成的侵蚀危害,保护塬面及耕地完整。2020年,我们在...、...、....实施沟头防护和蓄排引水下沟防护工程,不仅防止沟头前进,还有效遏制了塬面侵蚀,完成投资....万元,完成综合治理面积....。

二、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

坡耕地综合治理、塬面保护、小流域治理和淤地坝建设与除险加固等项目的落地生根,不仅完善了我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机制和体制,更是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进程,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1、突出产业发展,农业基础稳步增强。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富民生”的核心要求,我县把梯田建设与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紫花苜蓿种植和设施瓜菜产业,年均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100万亩以上、紫花苜蓿80万亩以上,“梯田+地膜+种植”和“梯田+种草+养殖”的高效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在全县范围铺开,设施瓜菜产业在....三乡镇初具规模。

2、突出生态建设,治理成效显著提升。以建设基本农田为重点,以营造水保林、栽植经果林为突破口,坚持走“以重点工程为依托,突出三大效益,建设生态农业”的水土保持发展之路。目前,治理区年均减少水土流失量2869.91万吨,降低土壤侵蚀模数3451.11吨/平方公里·年,生态效益显著。仅梯田建设年均直接经济效益达2.03亿元,同时带动产业发展,项目区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

3、突出机制创新,投资渠道不断拓宽。虽然省、市、县三级政府不断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投入,但仍然不能全面满足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通过推行示范带动、承包到户、竞争激励、培训指导等方式,广泛吸收民间资本3000多万元,引导企业和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5.6平方公里,推进本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持续有效开展。

三、现阶段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塬面和掌地共存、梁峁相间、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沟谷深切是0县独特的地貌特征,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造成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423mm,且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暴雨形成径流冲刷严重。经过多年大力开展水保综合治理,我县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但塬面萎缩、掌地塌陷的趋势和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1、水土流失形式依然严峻,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县总土地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严重。截止2020年底,全县仍有5630.14km2水土流失未得到治理,若按年治理200km2的进度估算,还需30年,治理进度缓慢,水土保持形势十分依然严峻。

2、掌地治理系统不完备。掌地是0县北部独有的特殊地貌,即山岭之间一种平坦黄土沟谷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目前,0县共有大小382条掌区小流域,总面积926.19平方公里,有掌面农耕地2.4万公顷。据调查统计,平均每年有68公顷平缓掌地变成沟壑,800公顷粮田被洪水淹没损坏,近百户群众由于沟头前进、沟岸扩张,被迫搬家,造成了沟进人退的严重局面。

3、残塬治理工程推进较慢。县东南部残塬沟壑区总土地面积729.18平方公里,涉及9个乡镇27个行政村,水土保持治理程度较低,雨季里塬边不断被残蚀,据调查统计,该区年减少塬地50多公顷,水土流失总量达到583万吨。且现有实施的项目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塬面保护项目和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为主,而县级财政紧困,无法完全满足群众对山、水、田、林、路、草综合规划治理的需求,生态治理现状与生态建设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大。

鉴于以上问题,结合县情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加大水保生态建设投资倾斜力度。从实施项目的成效来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采取立体设防进行综合治理的效果特别明显。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我县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投资力度,加快水保生态治理步伐,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切实减少入黄泥沙,逐步实现“绿水青山”的治理成效,特别是建议加大“掌地残塬”治理力度。

四、“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