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社会调研范文

经济社会调研精选(九篇)

经济社会调研

第1篇:经济社会调研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协调度;协调度模型;咸宁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005-04

引言

土地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最直接方式。我国人多地少,且土地资源质量分布不均。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就需要在协调土地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土地资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学界对于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明晰土地利用是否处于协调状态,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为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做出科学指导。

随着咸宁市城市规模的扩展,用地需求也越来越大。以2004―2013年为研究时间段,以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因素,建立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咸宁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协调度分析,提出咸宁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调控对策。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咸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来源于2005―2014年《咸宁市统计年鉴》和《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咸宁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咸宁市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协调度是度量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是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协调度低说明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之间的协调无序;反之,则表示系统内部要素和系统之间的协调有序。协调度是反映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社会协调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更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社会协调程度或整体功能的大小,有学者还引入协调发展度的概念,协调发展度是度量和评价区域内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与发展程度的定量指标。

二、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分别从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土地利用结构指标包括人均土地占有量、耕地比例、林地比例、园地比例、其他农用地比例、居民点工矿用地比例、水利设施用地比例;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地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地均财政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效益指标包括人口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居民消费水平、市区人均绿地面积、农民纯收入。

(二)数据标准化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指数化处理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即当X为正效应时:

Sj为第j项指标原数据值,Smax为原数据指标最大值,Smin为原数据指标最小值。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有多种,如德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这里采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

(四)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评价函数构建

设{x1,x2,x3...xm}描述土地利用结构,{y1,y2,y3...ym}描述经济效益,{z1,z2,z3...zm}描述社会效益的指标。

那么,土地利用结构函数为:f(x)=Wix′i

式中,Wi为土地利用结构指标的权重;x′i为土地利用结构指标标准化值。

同理可知经济效益函数:g(y)=Wjy′j,社会效益函数 h(z)=Wzz′k。

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C为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λ为调节系数(λ≥2),本研究中选取λ=2。

(五)协调度等级评价标准

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过程就是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综合协调、交互胁迫的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胁迫,由低级协调共生向高级协调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一个演化周期内,整个系统将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螺旋式上升4个阶段,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拟定协调度的等级及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

基于此,引入协调发展度模型:D=C×T (3)

式中:T为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的综合评价指数,反映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计算公式为:

T=α×f(x)+β×g(y)+χ×h(z)(α,β,χ为权重) (4)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区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咸宁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

根据《咸宁统计年鉴》和咸宁市土地变更资料,2013年咸宁全市土地总面积975 149.92公顷,其中农用地为830 954.14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5.22%;建设用地70 437.54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7.22%;其他用地190 543.3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7.56%。农用地中耕地和林地比例较大,耕地199 247.38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0.43%;林地543 860.45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5.77%。

近年来,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趋势。2013年,咸宁市生产总值为872.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7∶48.5∶32.8。全年固定资产投资953亿元,增长28.9%。常住人口248.5万人,城镇化率4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 581元,增长9.9%。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 480元,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协调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权重确定

(1)数据标准化,运用公式(1)将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指标里各个指标数据标准化,除了居民点工矿用地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为负效应外,其余皆为正效应。

(2)根据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如表 2所示)。

2.协调度评价结果分析

(1)结果

采用表2 的数据,根据公式(2)至(4)测算得出咸宁市2004―2013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分值、经济效益评价分值、社会效益评价分值和总协调度C 值,综合评价指数体系T、协调发展度D,确定每年度的协调度结果(如表3和下页图所示)。

(2)分析

第一,从总体状况来看,2004―2013年咸宁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D值总体呈增长趋势,这是由于咸宁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结构不断优化,从而使得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逐步协调。2005―2006年从严重失调到濒临失调,这是由于2005年开始咸宁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效益提高;2007―2013年一直保持平稳上升,从濒临协调到良好协调。这说明随着咸宁市城市化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处于越来越合理的阶段,加之咸宁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三者互动效应逐渐加强,使得协调程度越来越稳定。

第二,2004―2013年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分值呈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总体从2004年的0.4781增长到2013年的0.6251,其中2004―2008年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用地的结构和布局随之发生变化,咸宁市的人均耕地比例从2004年的0.21259%下降到2008年的0.1982%。园地从0.0306%下降到2008年的0.0303%;其他农用地比例从0.0692%下降到2008年0.0687%;居民点工矿用地比例则从2004年的0.0366%提高到2008年的0.0378%;林地比例从2004年的0.4276%提高到2008年的0.443%;说明这一阶段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改变,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导致耕地等农用地面积下降过快,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因而其评价分值从2004年的0.4781直接下降到了2008年的0.1714。2009―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评价分值则一直平稳上升,说明随着咸宁市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土地利用结构中的各个指标逐渐达到相应的平衡,土地利用结构逐步趋向合理。

第三,2004―2013 年咸宁市经济效益发展水平一直逐年稳步增长,其评价分值从 2004 年的0.0151增长到2013年的1.000,呈快速增长趋势,这是因为咸宁一直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其地均GDP从2004年的2.1 万元/ hm2提高到2013年的8.94万元/hm2;人均GDP从2004年的7 402元/hm2提高到 2013 年的29 408元/km2;地均财政收入从2004年的1 505元/ hm2提高到2013年的8 399元/hm2;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2004 年的2 360元提高到2013年的10 812元,提高幅度非常大;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从2004年的0.38万元/人提高到2013年的1.51万元/人。可以看出,地均GDP、人均GDP、地均财政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等指标都在逐年增长,经济结构发展逐步变得合理,因此从2004―2013年咸宁市经济效益评价分值一直持续增长。其中,2010年土地经济效益评价分值快速上涨,是由于借助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和鄂南经济强市建设重大战略的实施,使得整体水平大幅上升。

第四,2004―2013年咸宁市社会效益评价分值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其评价分值总体上从2004年的0.1282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0.8582。虽然其中也有小幅波动变化,但增长趋势明朗。2004―2010年,社会效益评价分值一直处于0~0.3的低值区,但2010―2013年社会效益评价分值持续上升,到2013年达到了0.8582,这是由于自2011年以来,咸宁市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使得社会生态总体水平大幅上升,因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2004―2013 年,咸宁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D值从2004年的0.0474增长到2013年的0.8605,总体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咸宁市强化土地管理力度,实现工业进园的制度,大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外延式扩张为内涵式发展,控制了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变的速度,加上招商引资的效应,GDP增速较快,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并逐渐趋于合理,土地利用效益逐步提高。

(二)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控建议

第2篇:经济社会调研范文

【关键词】石柱县;民生导向;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调研报告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是重庆市唯一集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淹没县、革命老区县和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于一体的县份。全县面积3012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2%,是重庆市唯一的单一土家族自治县。

由于历史、区位、基础、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该县至今仍是部级贫困县。曾长期在全市综合排名靠后,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市低位,属于两翼中的落后区县。近年来,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紧紧围绕“两个共同”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民族自治县科学发展新路径,初步实现了由边远区县向枢纽门户、传统农业向特色工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阶段性跨越。为深入总结石柱经验,进一步为重庆市区县尤其是渝东地区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石柱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现状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2亿元,比2006年增加49.5亿元,年均增长17%;工业总产值达到75亿元,比2006年增加55亿元,年均增长3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7亿元,比2006年增加77.7亿元,年均增长29.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7亿元,比2006年增加10.5亿元,年均增长5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1亿元,比2006年增加18亿元,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81元,比2006年增加3524元,年均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55元,比2006年增加7946元,年均增长14%。三产比由2006的24.8:32.8:42.4调整为2011年的20.5:43.1:36.4,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城镇化率提高到34%,年均增长2.2个百分点;商品销售总额达到53亿元,比2006年增加37.2亿元,年均增长27.4%;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亿美元,实现了辣椒制品、莼菜、黄连、五倍子等农产品直接出口。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500万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强力推进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完成6.4万农民转城任务。加快“双轨住房”建设,建成廉租房15万平方米、商品房160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开展“三权”抵押贷款,发放抵押贷款6亿元。积极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4+1”培养模式在全市推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招商引资从零起步、大步跨越,合同引资额累计达到43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超过180亿元。建立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困难救助制度,享受城乡低保21965人,城乡医疗救助32.7万人次、1976万元,临时困难救助1236人次、65万元,计生扶助5807人、639万元。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率分别达到95.1%、91%。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成绩明显,78.6%的农户提前实现万元增收,城乡收入差距由3.5:1缩小到2.77:1。

二、石柱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主要经验

1、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营造争先创优的发展氛围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生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路径,以跨越赶超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开放兴县、工业强县、商旅活县”四大战略,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着力建设“五个石柱”,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着力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增进人民福祉;着力加强党的建设。提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的思想理念,统一干群的发展思想,坚定干群的发展信心,鼓足干群的发展勇气,倡导打破常规、求新求变的改革意识;坚决克服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守业思想,坚决冲破坐井观天、闭目塞听的封闭思想,树立放眼世界、洞察未来的开放意识,通过打开思想的大门,进而打开发展的大门,使党委领导的心思精力向经济发展凝聚,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向经济发展引导,县域财力物力向经济发展倾斜。注重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掘党员干部能力,确立了“论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信得过的原则,推行开放式选拔使用干部、动态式考察调整干部两种方式,激发各级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全县上下一心奋力苦干实干”的发展氛围。

2、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框架,增强经济实力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保持和实现了黄连、辣椒、莼菜、长毛兔四个全国第一。黄连常年在地面积5万亩,产量占全国60%、世界40%;长毛兔圈存量连续14年保持在250万只以上,规模位居全国县级第一;种植莼菜1.3万亩,列全国三大莼菜基地之首;发展辣椒30万亩,是“中国辣椒之乡”。四大特色产业覆盖全县95%以上农户,形成了“村村有致富产业、家家有增收项目”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突出发展特色资源加工业:工业园区连续四年被重庆市政府评为“优秀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70.6亿元,建成和在建面积达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78家、投产62家,全部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220亿元。2008至2011年,连续四年被市政府评为“优秀工业园区”, 实现了由“概念园区”向“蓝图园区”和“优秀园区”的历史性跨越。

三是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民俗生态休闲旅游业实现重大突破。完成旅游投资30亿元,建成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创新成立西南地区首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黄水人家”。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3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8.5倍和16.9倍。

3、化解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解农村发展“三大难题”

一是创新农村金融方式:有效破解了农业农村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探索试点,有效解决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现状,实现了“银农双赢”。同时,打捆建立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贴息基金,组建村级资金互助社,为广大农户创业增收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三权”抵押贷款6.3亿元。

二是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建立了“一院校+一产业+一部门+多乡镇”的农业科研及推广模式。深化与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

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的“县校(院)合作”关系,先后邀请16位知名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建成辣椒、黄连、长毛兔、马铃薯等研究中心,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430余期(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建成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65万亩、科技示范点26个。

三是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探索形成了“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引进培育重庆小天鹅、贵州百花药业、北京国港、山东康大等龙头企业47家,农产品年加工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加工转化率达50%以上。组建农资供应、技术管理、保护价收购、加工销售“四统一”的紧密型专业合作社275家,入社农户达40%以上。建成中国最大的黄连交易市场和年交易额2亿元的木材交易市场,开工建设以辣椒、中药材、农资、建材、汽摩配件和小商品市场为主的20亿级渝东综合市场群,拓展了小生产进入大市场的广阔空间。

三、石柱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几点启示

1、只有充分发挥党委的统筹、统领、统率作用,才能统筹兼顾谋划发展全局

五年来,石柱县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统筹统领统率作用,紧紧围绕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渝东枢纽门户和绿色生态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按照“三步走”战略,统筹兼顾谋划发展全局,既注重宏观战略把握,又注重微观思路创新;既注重当前工作,又注重长远发展;既注重经济建设,又注重民生改善,形成了经济社会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2、只有围绕中心、集中精力、突破重点,才能以点带面加快发展步伐

围绕中心,才能抓住关键;集中精力,才能攻坚克难;突破重点,才能带动全局。五年来,全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握紧拳头,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狠抓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特色农业发展和民俗生态休闲旅游等重点工作,以各项重点工作的快速突破,加快了全县发展步伐。

3、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勇于创新,才能广泛聚集要素拓展发展空间

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有活力;唯有开放,才有出路;唯有创新,才能破解发展难题。五年来,石柱全力推动思想解放,突破思维峡谷,冲出心理大山,针对发展中的诸多弊端不断深化改革,针对封闭落后的特殊县情着力扩大对外开放,针对相关工作中的制约瓶颈努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了活力,增强了动力,聚集了要素,拓展了发展空间。

4、只有大力发扬苦干、实干、巧干精神,才能抓好落实取得发展实效

苦干与实干体现作风、锤炼意志,巧干关乎智慧、彰显能力。五年来,全县持之以恒加强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大力发扬锲而不舍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创新创优借力巧干的工作作风,以百折不挠的意志攻克难关,以务实创新的举措落实工作,以团结协作的精神推动发展,各行各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

5、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注重和谐,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发展合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五年来,全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导向、科学发展、发展惠民、富民优先,赢得了民心,形成了合力,促进了跨越发展。

第3篇:经济社会调研范文

一、基本情况

近年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松鹤村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多年来,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入手,大力发展小城镇、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及教育、文化等事业,因地制宜,大力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效很大,但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低。该村委会属板桥河水库灌区,境内没有像样的水资源可利用,历史以来大部分耕地依靠板桥河水库开闸放水来栽种。

2、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能力不强。该村委会经济总量不大,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存在收入普通偏低,增收困难的问题。表现得尤突出的是贫富差距极大,相当部分群群众还比较贫困。

3、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滞后。该村委会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烤烟及部分蔬菜,除烤烟外,大部分属传统生产方式经营,且种植结构单一,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严重滞后,土地产出效益不高。

4、产业调整困难,群众意识不高。镇、村都积极想方设法,努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困难极大,阻力不小。如今年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万寿菊生产,在当地特别是三家、乐业村小组,相当部分群众意识不强,急功近利,未把耕地的科学种管当回事。

5、第三产业发展慢,品味档次不高。该村委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起步较早,但发展较为绶慢,且档次不高,大多属粗放式的经营管理,这与其地处交通要道,集贸中心区,人流物流集中的地位相不相称,第三产业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不到15%。

三、对策措施及建议

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当务之急,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按照州委提出的建设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四村具体目标,应扎实抓好以下工作,切实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加大帮扶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加快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仍需从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千方百计争取支持。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特别是干旱年景,群众生活用水却极为困难,更谈不上生产用水。因此,除完善现有水利设施外,还应把重点放在家庭水窖,田间水窖的建设上来,争取80%以上农户建有水窖,省效缓解缺水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发展的问题。

2、抓好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积极进行产业的培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除抓好传统支柱产业烤烟外,应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药材、养殖等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走多业并举的路子,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加强科技培训,实现增产增收。以科技为先导,加大农村适用科技特别是现代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针对不同产业及各个时节,有针对性邀请相关方面的科技人员对群众进行科技培训,提高科技素质,以科技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实现增产增收,加快发展。

4、做好宣传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已到了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鼓励农民承包土地适度流转于种田大户、种田能手上,特别象靠临矿山的村民小组更应如此,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是相应的合作社,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5、提升品味档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在当地起步早,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车流、物流的增多,第三产业发展在该村委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应本着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支持鼓励当地群众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4篇:经济社会调研范文

到____年底,__的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城市第一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9__年的1__倍、84倍和76倍,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__的奇迹得益于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始终置身改革开放的潮头浪尖,成为“华南模式”的缩影,也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__位于珠江口东岸,北靠广州,南连深圳,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160多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抗英战斗就发生在这里,从此拉开了中华民族百年抗争、走向复兴的近代史序幕。

19__年,__仍是一个有111万人口的农业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9元。当地人回忆那时的景象是“青年跑光,田地撂荒;老人心慌,干部难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__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扬长避短,敢为人先,经过不懈努力,__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____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151亿元,是19__年的1__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014元,是19__年的82倍;财政收入538亿元,是19__年的440倍;进出口总额__1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602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8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514元,分别是19__年的84倍和76倍。今日的__,经济总量已跃居全国城市第十二位,地级城市第一位,并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等称号。在中华民族迈向工业化、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__人民又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树起了一座新的丰碑。

__奇迹是如何创造的?总结他们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率先引进外商投资,形成加工出口产业集群

利用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是__经济腾飞的主要途径。早在19__年8月,__虎门镇就尝试引进外资,在全国兴办了第一家出口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依靠港商提供的几个图纸样板和__0万港元投资,边试产、边出口、边扩厂,当年出口30多万港元,6年收回投资,合作双方都很满意。此后,以外商来件、来料、来样加工进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形式,在__及珠三角地区迅速发展起来。港商、台商和其他外商的资金、技术、营销渠道同内地的劳动力、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__作为加工贸易基地,在吸引外资、吸纳劳动力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由小到大逐步形成产业集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为了增强竞争力,其制造环节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转移成为必然趋势。__抓住这个机遇,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电子类企业上。开始以电子玩具、收音机、录音机的来件组装为主,逐步向电子元器件延伸,完善配套能力。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电脑及网络产品大发展阶段。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端到高端、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由面向国内市场到走向国际市场,电子类企业不断集聚,上下游产品配套,体系越来越完善,电子信息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市拥有电子信息企业3300多家,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达80多万人。____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__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4.8%;机电产品出口436.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2.5%。

配套体系的完善,成本的下降,进一步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逐步使__成为对全球it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中地。目前全市电脑零部件配套率达到95%以上,it产品在世界市场份额超过__%的有__多种,其中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及半成品占40%,敷铜板、电脑驱动器占30%,高级交流电容器、行输出变压器占27%,电脑扫描仪、微型马达占__%,电脑键盘占15%。仅台达一家企业就有__多家中小企业为之配套。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竞争力,使__在全球电子市场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份额不断增加,产品主要销往美、欧、日、韩等国。如宏威数码电子机械公司生产的光盘设备居世界第二位,____年生产光盘7亿多张,居世界第五位。“__塞车、全球缺货”。这个说法形象地表明了__在全球电子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是从制造业向研发、制造、物流业不断延伸。先进制造业是__的支柱产业。为了提高制造业的档次和水平,实现由技术外源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__建立了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基本模式、以产学研合作为着力点、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推动__从加工制造中心向技术研发中心转变,积极建设创新型城市。从__06年起,市财政计划连续5年每年投入__亿元,建设公共和行业性技术创新平台,健全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分别为1家、13家和43家,有9个镇为__省专业技术创新试点单位。环境幽雅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以it和生物医药产业为主攻方向,吸引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正向“著名企业聚集中心、研发服务中心和人才教育中心”的目标迈进。

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实现科工贸一体化发展,是创造__经济奇迹的重要环节。从__05年起,实施了“商贸__”工程,颁布了城市商业网点

规划,整合商业基础设施;市政府认定了54家工业商贸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市经贸局引入先进管理理念,着力培育商贸流通服务业名牌。目前全市已拥有9个中国商业名牌企业、12家部级酒店,吸引了一批国际知名物流和展览企业前来投资。全市已形成半小时商业圈,进出口十分方便。良好的服务降低了流通成本,进而增强了出口竞争力。

三是从主要吸引港台资金转向吸引全球大企业。30年来,__依靠中央给__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充分发挥__地处沿海、毗邻香港的地理人文优势,通过“借船出海”、“三来一补”等形式,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1985年开始实施“向农村工业化进军”战略,通过大量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推动了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外向型工业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重点吸引台资。之后,抓住国际大企业进军中国大陆市场的机遇,及时把引资重点转向日、欧、美、韩等国,引进了一批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国际大企业。民营经济也在为外资企业的协作配套中逐步成长,出现了以厂带厂、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内外互补的景象。截至____年11月底,__共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前来投资,拥有外商投资企业1.54多万家,有4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81宗项目,全市累计合同吸收外资超过500亿美元,形成了电子、机械、服装、食品、塑料、化工等外向型现代工业体系。

四是从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随着企业数量和外来人口的增加,__以一个县的面积承载了1__0万人口,成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土地、淡水供给能力已接近极限。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利用土地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面临的突出矛盾。他们一方面从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入手,全面清理闲置土地,重点打造科技产业园、工业园和生态园;另一方面开始实施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工程,精心选择外资,优先为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解决用地指标,要求每亩投资强度必须在50万美元以上,不断提高引进项目的门槛,使全市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升。__06年,全市新签项目合同平均金额248万美元,比____年增加1.2倍;其中超千万美元的项目31宗,世界500强企业项目新增5宗。

二、鼓励能人来__创业,为发展内资企业搭建平台

__人深知,由外商独资、控股的加工贸易不是支撑__经济的长久之计,只有内资企业不断壮大,实现由外资为主向内资为主、由加工贸易为主向一般贸易为主的转型升级,才是__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为此,市政府采取措施,利用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鼓励内资企业发展。

一是为打工族提供创业服务。__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万务工经商人员,他们中间既有普通的打工者,也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有一批创业者。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和影响下,他们把外企作为学校,把外国管理者作为老师,潜心钻研,掌握技术,学习管理,少数人逐渐成长为成功的创业者。政府为他们的成才培训、土地供应、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子女上学等提供一条龙式服务。____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比__00年增长了近3倍,占全市各类经济实体的94%;注册资金超过800亿元,增长5倍多。全市逐步形成了纺织、服装、家具、五金、模具等以内资为主体的特色产业群,每年都有十几万劳动力进入__,走出了一条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路子。

二是为科研成果转化搭建舞台。为支持发展科技型企业,市财政每年安排__00万元作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并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了境内外的创业者,像宏威数码、易事特等民营企业,就是带着技术成果来__创业成功的。仅松山湖科技园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企业就达__0家,民营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兴起,以自主创新带动创业的路子越走越宽广。现在,__民营企业已逐步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从“三来一补”的贴牌生产向自有品牌生产转变,培育出一大批名、特、优、新产品。截至____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已拥有9个中国驰名商标、14个中国名牌产品,拥有__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近__0个。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__市制定了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细则,包括资助民营企业上市,引导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目前已有12家成为重点培育的上市后备科技企业。____年民营经济增加值99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1.5%;民营企业纳税183亿元,占全市税收的38.8%。民营企业已成为支撑__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三是鼓励本地劳动力在服务领域就业。__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服务需求。当地居民利用自身优势,在服务业各个领域积极创业,大显身手。目前他们已在酒店服务、房屋出租、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教育医疗、旅游休闲、交通运输等方面站稳脚跟,仅厂房、宿舍、柜台出租即带来可观的收益,既为全社会提供了周到服务,也大幅度增加了居民收入,使全市人民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遍富裕起来。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改革开放的实践让__人认识到:如果说企业是“摇钱树”,那么环境就是“聚宝盆”。栽得梧桐树,不愁凤凰来。为打造“投资者的天堂”,__始终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关系发展前景的一件大事认真来抓。

在硬环境建设上,__先后走了两步棋:第一步,改革开放之初着重打基础。上世纪80年代初主要是解决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问题。随着企业的增多,1988年开始实施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战略,发展联网 公路,扩大水电供给,改善住宅、商业环境。1992年又提出实施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__战略,以高标准和超前意识抓城市规划,以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抓城市建设和管理。90年代中期,用__0多亿元建成全国第一个城乡光纤中继传输程控电话数字交换网;兴建了176座桥梁,修建了4条主干公路、13条联网公路,全市公路通车里程__00多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91公里,公路密度超过韩国。这一时期,__的城乡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原来的村镇已经变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第二步,新世纪以来着力抓提高。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对市、镇、村统筹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网络化基础设施。近年来共投入115亿元,用于环保设施建设。__05年,开展了清理违法搭建、违法用地、养殖业污染、无照经营等整治工作,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_06年,又推进以整治生态环境、整治旧村、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农贸市场等活动,全面建设安全、文明、清洁、安静的社会环境,打造适宜居住的城市。____年,启动了40多处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对六大污染行业采取关闭、搬迁、在线监控等措施。市财政出资5.5亿元、镇村配套25亿元,兴建了5个森林公园,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8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1.2%,森林覆盖率33.1%;斥资5亿元建设面积为4平方公里的绿色世界城市公园,城市环境大为改善。

在软环境建设上,__抓了两件事:一是建立服务型政府。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力的信贷支持和良好的金融生态。为了创造这一条件,__一方面重视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吸引海内外金融机构来__开设分支机构;另一方面改革完善地方金融机构,建设高效、安全、开放的金融服务和监管体系。市政府建立了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技术成果产业化。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基金、贷款担保公司,为重点发展产业的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组建了科技投资担保公司,成立民营企业融资辅导中心,重点支持制造型、科技型、外向型和就业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目前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发生率只有2%。良好的金融生态吸引了更多的银行贷款,扩大了融资规模。二是建设和谐__。外来人口迅速增加,既带来了发展的活力,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压力。市委和市政府决定用“新莞人”代替“外来工”的称谓,十分重视处理好本地居民与新莞人的关系,以关爱新莞人为切入点,突出为新莞人办好实事。他们加强工资和用工管理,把最低月工资标准从__05年的450元提高到____年的7__元;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在全国率先实施社保年检制度,在新莞人中扩大工伤保险,目前新莞人参保率达82%;政府新建廉租房和收购农民旧房,以较低价格出租给新莞人。放宽新莞人入户规定,对企业技术骨干和表现优秀的新莞人,给予入户__等鼓励。为保障新莞人民主政治权利,在去年市党代会和两会上,新莞人首次出现5名政协委员和17名党员代表。最近,他们还在新莞人中公开选拔专职团市委副书记和市妇联副主席,并计划今后在工青妇组织中拿出若干职位进行公选。

四、壮大村镇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和城乡一体化道路

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__经济的一大亮点,也是__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发展工商业中增强集体经济。早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__市就对集体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将适宜分户使用的耕牛、农具分配到户,将会堂、仓库等适合统一经营的资产保留在集体。对外开放后,__农民充分利用这些保留下来的集体资产,通过土地开发、建厂出租、房屋出租和门面房出租等方式,增加了集体收入。目前,在以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农村,集中了全市2/3的户籍人口、经济总量和工业企业。到____年底,全市农村集体总资产已达__89亿元,占全省同级资产的1/3强;年经营收入140亿元,约占全市公共可支配财力的1/3。村均净资产1.47亿元,均纯收入1463万元,全市没有一个集体经济“空白村”。____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514元,其中来自集体的收入6934元,占60%。集体经济已成为__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以工建农中发展现代农业。__人懂得,农业的基础地位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发展现代农业是__的一大优势。近些年来,__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的新目标,利用二、三产业的收入建设农业和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服务体系,努力发展多种经营,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向专业化、产业化迈进。经过持续不断的发展,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全市农村以林果业为重点,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格局。如今,全市大部分农民已经过上了宽裕的小康生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活跃在__大地。

在共同富裕中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先富帮后富,富村带穷村,是__走向共同富裕的一条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初期,__一些村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收入差距有所拉大。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他们着手对经济后进村进行帮扶,并逐步提高扶持标准。1985年纯收入低于3万元的村为扶持对象。从__02年开始,把81个纯收入低于50万元的村和11个经济欠发达镇列为扶持对象,通过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发放扶贫贷款、化解不良债务、结对挂钩帮扶等一系列措施,使欠发达村镇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到____年底,这些欠发达村总资产达41.5亿元,年经营总收入3.1亿元。__02年以来,全市累计为经济欠发达镇发放扶贫贷款34.6亿元,市财政投入农村扶贫基础设施建设2.84亿元,在农村教育、文化 体育、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实施财政倾斜,有力地改善了农村投资环境和生活条件,缩小了各村镇发展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富而思进,重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经过30年的迅猛发展,__人富了。怎样改变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现象,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这是摆在__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了激励大家朝着新的目标迈进,他们着重抓了3件事:

一是以先进文化塑造人。__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要保持城市发展持久不衰的活力,必须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塑造城市文明,夯实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实现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为建设“文化新城”,创建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全市共投入15亿元建设文化设施,大剧院、展览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岭南画院等文化设施相继落成。投入40多亿元建成村镇文化中心80个,图书馆(室)367个、文化广场360个、电影院和影剧院49间,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形成。他们还定期举办以高雅艺术和知识普及为特色的“文化周末”、“文化高地直播车”、“__学习论坛”、“读书节”、“图书流动服务车”,各镇村举办了特色鲜明的广场文化活动。为了倡导和谐文化,__06年初,__开展了城市精神大讨论,“海纳百川、厚德务实”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也成为全市和谐文化的主旋律。同时,开展了“温情__三联系”系列活动,即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本地户籍居民与外来暂住人口的联系,加强企业老板与企业员工的联系,倡导情感关怀,增进沟通理解,构建和睦共处、和谐共进、同舟共济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对__的认同感、亲切感和归属感。

二是以优质教育培养人。为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__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市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项教育事业协调发展,1989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5年在全省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__06年全市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8.6%。__市在保证增加教育经费、统筹协调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办与民办教育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他们大力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的“三名工程”。选拔校长教师参加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选派校长出国挂职学习和轮训,开展英语教师“海外培训计划”,选聘学科带头人。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历进修、高级研修、业务技能培训、技能考证和技能竞赛,开展“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专题教育,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和道德水平,为提供优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三是以创新创业激励人。随着家庭财富的增加,年轻人中出现了一些好逸恶劳、无所事事的现象。为培养新一代人吃苦耐劳和经营能力,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近年来__市加快实施了“创业__”工程。构建了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健全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向劳动者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通过使用《劳动力资源应用平台系统》,对劳动力资源实行动态管理,对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实现信息化管理。从__06年起,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投入__亿元,用于青年人就业培训补贴,努力营造崇尚劳动、激励创业的社会氛围。长安镇对考上大学的青年人,给予学费资助和补贴,直到学业完成;对愿意出去打工的青年人,工资低于本村居民的,由村委会给予补齐;对于参军入伍的,保留户口和村民身份。与以前相比,这个镇的年轻人读书的多了、当兵的多了、打工的多了、入党的多了,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第5篇:经济社会调研范文

二、发展优势

一是发展提速,历史机遇好。县委县政府提出四位一体,四区同城的发展战略,一些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卢村,卢村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近年来,清方村通过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提出建设美好家园,为美好乡村建设夯实基础的口号,农村面貌显著改善,为加快发展凝聚了民心,营造了声势,奠定了基础。

三是生态优越,发展潜力大。清方村依山临水,生态良好,2008年创成省级生态村。市委副秘书长詹长春来村调研时,深有感触地说,清方,真正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辖区画屏山(垮皮山)已由县旅游办征用,待开发,画屏山风光被县政府门户网站采用为首页背景,成为广德宣传名片之一。

三、存在的困难

一是水源保护压力大。清方村处于水库库尾,地处XX县水源保护区,保护水源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尚未做强,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旅游辐射作用尚未发挥,短期内效益不明显,良好的生态优势没有很好的转化为发展的优势,群众对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

二是传统林业效益低。传统的一家一户粗放式经营,成本高,产出低,群众林业收入总体偏小;农村人才技术缺乏,外出务工人员多,致富能手带动农村发展少;林业生产中,毛竹是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群众对发展经果林,苗木花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受人均山场面积偏少,山多地少和市场风险等制约,林业集约化经营难以推广;由于生态环境好,植被覆盖高,荒山面积少,新增林业面积的潜力不大,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生产基础条件差。由于清方村部分民居处在淹没区,卢村水库蓄水,水位上升,部分村组道路被淹没,山货不能下山,生产生活不便,由于资金的缺乏,部分道路年年坏,年年修,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群众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的愿望比较迫切。

四、初步设想

一个口号即打造生态清方,全面建成小康的口号。千方百计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三个工程即建成一座桥梁,两条道路,分别是红庙村民组水毁桥梁重建工程,关塘村民组水库淹没道路提升工程和竹坞里山场道路建设工程。多方争取和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实施三个工程,千方百计地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稳步改善群众生产基础条件。

五、基层的几点期望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上级的关心和社会的关注。基层对农村发展有以下几点期望。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经济林业发展进行扶持;加强金融机构对接,解决经济发展贷款难的问题;争取项目资金扶持,扶持培育林业发展示范基地;整合涉农资金,完善山场道路等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群众投资兴业的热情。

第6篇:经济社会调研范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五个统筹”和谐社会构建

区域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载体,既是不同地区间人与人关系的作用形式,又是人与自然共存互动的空间形式。区域结构失衡,发展进程和水平差距过大,和谐社会就失去了依存的基础。区域过度失衡将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地区差距鸿沟、城乡发展割裂的矛盾,这将从根本上动摇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是制约社会和谐的深层次原因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目标,这实际上是试图解决我们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最突出的矛盾,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些年来,东中西部发展的差距仍在逐步扩大,给我们未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自古以来地区经济发展就不平衡,从宋朝开始,中国就出现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西部地区越来越落后,中国社会发展重心逐渐向东南偏移,这种不平衡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态势。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的发展;而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却拉大了,这既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原有经济基础和市场潜力不同等客观原因,也有经济体制、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不同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包括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和帮助落后地区发展两个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不仅带动了全国的发展,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现在突出地提出统筹区域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帮助落后地区发展,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大局。国家为扶持中西部落后地区发展已经采取了一些实际步骤,包括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年~2010)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综合分析影响地区发展的各种因素,地区差距近期仍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也是中国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制约社会和谐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继续呈现明显失衡态势

1980年,东中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81:1.21:1,到1994年变成了2.31:1.24:1。 又一个10年之后,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地区现代化之路》,将中国分作东北、华北、黄河中游、华东沿海、华南沿海、长江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区域,并且提供了代表各自现代化水准的一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地域上的越来越不平衡的趋势。

对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三大阶梯、三大高地、三驾马车、三大病灶。和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相反,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是东高、西低、中部居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换渤海湾地区,是鹤立鸡群的三大经济高地,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前行的“三驾马车”。据2007年“工业增加贡献率”分析,粤、苏、浙、鲁、沪5省(市)占64%。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前述重大成就的同时,亦存在一些病灶:西部地区重点表现在“欠发达”上;东北三省突出表现在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上;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负其重,双重约束已显端倪;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类病灶在不同地区重点有所不同,但不排除其他病灶,如广东、福建属发达省份,但粤北、闽西、闽北一些地区至今还处于相当欠发达的状态。

2.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第一,影响了中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西部地区疆土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居住人口稀少,资源开发利用相对落后,形成了被闲置或粗放经营的局面。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对于解决全国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影响了生态环境建设。千百年来,历经多次战乱、自然灾害及各种人为原因的破坏,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 加上本身该地区干旱少雨,森林、水力资源自然流失严重,国土沙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一系列的自然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着当地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全国的生态建设。因此,国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加以治理,而在西部地区内部,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都还不尽相同,国家对西部的投入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位置相对偏东的川、陕、甘等省份。

第三,科技文卫事业发展滞后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缓慢,基础建设薄弱,社会事业更加相对滞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受到掣肘。据统计,截至2007年,西部地区每万人中科工人数为3.0,约为发达地区的1/4;研发费用占GDP的0.5%,是发达地区的1/3,“孔雀东南飞”现象十分突出。

第四,民族问题和边境安全隐患问题高于其他地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0%左右在西部,而中国陆地边境线的80%也在西部。所以,西部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稳定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最终实现现代化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党在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有过许多经验教训,对此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研究,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担理论和现实意义。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然而中西部地区却发展缓慢,差距不断拉大,导致区域发展失衡。我们实行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内生的一系列矛盾逐渐暴露,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也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巩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世纪之交,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试图遏制和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十六大以来,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提出了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目标,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发展新战略,即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通过统筹兼顾达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

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的是,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三、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协调区域经济大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城乡、区域、各阶层利益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全局的、整体的和长远的发展,而过分注重某一层面、区域、阶层的片面发展,忽视整体协调发展,既会影响社会和谐,也难以将发展保持下去。以协调与和谐为目标的发展有别于一部分人、地区受益,一部分人、地区受损的发展。它强调经济增长量与质的统一;强调城市与乡村的共同繁荣,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发展;强调各阶层的共同受益,全社会的和谐共存。所以,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如果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任其长期发展下去,将会制约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为此,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以期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在21世纪初期,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以及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些要求和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和谐社会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适当发挥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作用,促进地区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以及地区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地区经济的普遍繁荣和社会的共同进步,为全面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构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综上,只有通过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协调和促进各区域间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技术手段等的流动与转让,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延伸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圈,进而实现其整体性的迈进和发展,我们才有可能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面临的诸多复杂性问题提供一个妥善的“化解机制”,从而实现社会和谐这样一个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经济社会调研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协调发展

现如今,我国落后的交通始终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造成交通运输落后的主要原因就是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础保障。不过,无节制的增加交通投资也并不一定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刺激和促进作用,某些时候还会阻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重视交通投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概述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交通建设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收益慢等特点,同时还需要用到能源、土地以及金属材料等稀缺性资源。过度超前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等于将国民经济中其他部门发展的资源大量挤占,这样就造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资源被闲置,而其他部门发展时资源短缺,出现了社会经济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调的状况,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第一条铁路于1876年开始建设,第一条公路于1906年开始修建,航空事业近两年才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神州十一号于2016年发射成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跃居世界前列,各种问题正在逐步改善。但相比于发达国家的综合性运输体系而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与运输装备依然呈现出较差的质量、较低的能力、较偏的布局和较少的数量等特点,在我国基础建设投资中,交通运输业投资比重相对较低。

2.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迅速扩大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量大幅提高了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有效改善了整体结构,使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状况不断好转。特别是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城市道路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正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但也有一些问题存在于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

2.1总体规模依然偏小,具有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在粗略计算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以后能够看出,在世界上,我国运输网络密度仍然比较落后,尤其是主要运输通道上缺乏充足的客货运输能力,具有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各种运输方式的市场优势没有充分得到发挥,从而对运输效率的提高造成一定影响。

2.2具有较低的技术装备水平。不合理的运力结构和参差不齐的交通运输技术状况对运输效率的提高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在客运、铁运的自动化管理方面相对落后,通信导航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先进的卸运设备和工艺也要广泛应用。

2.3缺乏平衡的空间分布,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现如今,我国中东部和西部的交通基础建设施工水平存在的差距相对较大。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东部地区为“发达型”,中部地区为“跟进型”,主要是西部地区为‘落后型”,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2.4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现如今,多头管理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现有状态。通常来说,各部委的职能与各省厅局直接贯穿。按行政区划分管理机构的职能范围,导致交通运输体系具有较低的效率,严重浪费资源。所以,对交通运输体系加强统一建设很有必要,能够使交通运输的总体效率得到提高。

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3.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通常长期实践能够看出,在满通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外部性和政治、政策形势的条件下才能够使经济发展通过交通投资建设来实现。想要实现经济发展,必须确保三个条件同时得到满足,满足其中一个条件是不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满足两个条件,会限制经济的发展。而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加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对钢材、水泥、木材等资源有大量的消耗,这种情况下会增加物资生产部门的就业和收入,而木材、水泥、钢材等物资需求的增加又会大幅增加全社会物资生产部门的收入。另外,物资供应部门不断增加的收入和就业会使基层劳动者的收入得到提高,而人们对于饮食、医疗、旅游以及服饰等消费的需求也会相应的增加,这样会增加消费品部门的收入和就业。与此同时,随着消费品、生产资源以及服务行业收入的需求的增加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这样良性循环下,使我国国民收入不断增加,进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图1)。

3.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基础保障,其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较大的投资和较长的周期,对国民经济有着较大的贡献。按照国民经济贡献方式进行划分,其中包括有间接贡献、直接贡献和诱发贡献。一是间接贡献,其中交通运输行业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效应包括两种:一种是后向拉动作用,另一种是前向推动作用。一是后向拉动作用主要指增加值通过交通运输中间投入的产品生产所创造出来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要对沥青、水泥、砂石、钢材等能源进行大量的消耗,一定数量的增加值会通过中间物品的生产而产生。同样上述能源需要对矿石和能源等中间物品进行消耗,这种情况下一定数量的增加值会通过这些中间物品的生产而创造出来,而不断增加的产出和创造的增加值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上述的供给关系使国民经济相关行业产出得到增加的现状被称为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向后拉动作用;二是直接贡献,主要表现为交通建设行业所有经济活动最终创造的增加值。在对国民经济行业进行划分能够看出,建筑业内包含了交通建设,而客货运输属于运输业。建筑业与运输业均属于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物资生产部门,只不过前者是提供有形产品,后者是提供无形服务。本文所指的直接效果主要指交通部门本身增加单位产值对国内生产总值所做的净贡献;三是诱发贡献,主要是指相关部门产出增加后,不断增长的投入价值使收入增加。而不断增加的收入会加大人们消费能力,这就导致社会的需要相应增加,从而使生产进一步扩大,使相关部门的产出进一步增加,而上述内容中因消费作用不断增加各部门的各轮产出的情况被称之为交通运输队国民经济的诱发贡献。

3.3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交通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着纽带作用。在上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外部性和政治、政策形势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交通基础设施的纽带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市场需求的影,市场需求扩大和门槛距离增加是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从而使各经济单元能够更加频繁的交流。所以,进一步发展的社会经济对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可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从而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二是资金供给的影响,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逐渐增加了可用于投资的各种形式资金和能够分配给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可以使其建设的步伐加快;三是技术供给的影响,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能够使社会分工的发展得到促进,这种情况下改进了原有技术或创新新技术。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众多技术难题被攻破,积极影响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制度供给的影响,不断发展的经济使市场机制得到有效完善。例如为了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匮乏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以逐步引进转让经营权、国际投资证券等方式,且效果显著。

第8篇:经济社会调研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24-02

一、关于实证研究中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随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提出,对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多。按研究对象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上,将国内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计算了中国1982—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并把计算结果同西方六国的数据做了对比,发现中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非常低;孙绍荣等(2001)对世界173个国家和地区二十二年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中观上以区域或省份为对象进行研究。贾彦东、张红星(2006)通过1996—2003年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东、中、西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地区情况各有不同,差别较大;高耀、刘志民(2010)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研究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总的来说,早期以定性研究为主,注重从理论上论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花亚纯、王志宏等(2006)从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筹高等教育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随着进一步的研究,部分学者将视角转向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在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时,得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或大或小两种不同的结论。纵观各研究发现早期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时,多选用地区GDP和地区人均GDP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发达程度,用地区万人占有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地区万人占有大专以上人口和地区劳动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比率,以此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二、关于完善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指标体系仍需完善

通过研读国内外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及协调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一,目前国内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宏观性理论研究偏多,微观性实证研究偏少;其二,对于区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仅有的研究也较多的停留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方面,对于协调性研究不足。界定和度量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方法的文献资料较少,理论和方法还不是很成熟(高耀,2010)。实证研究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简洁性、代表性、客观性、系统性、差异性以及数据可获性等基本原则,但已有的各类指标体系或缺乏科学性或缺乏客观性、差异性。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在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择与分析模型的选择同样重要

在实证研究中,指标的选择、体系的建立固然重要,但选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舒尔茨把资本分解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教育水平提高而增加的教育资本存量和教育资本收益率来测量教育的经济效益。中国学者崔玉平(2001)采用丹尼森的算法即教育综合指数法计量出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樊华(200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概念,建立了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国1990—2003年高等教育与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协整分析理论是近年来处理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的有力工具,但协整关系是一种长期均衡稳定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需要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此外误差修正模型不仅能弥补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反映不同时间序列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又能反映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正的机制。通过三种分析方法的相互补充、分析结果更科学。综上,笔者主张可通过建立协整方程、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指标数据进行分析。

(三)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阶段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设想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从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经济发展总量、经济发展结构、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了尝试。具体(见下图):

参考文献:

[1]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1):31-37.

[2] 孙绍荣,等.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关系的国际统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1,(4):30-31.

[3] 傅征.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90.

[4] 晏成步,高金岭.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6):43.

[5] 刘丽,欧向军.苏北高教服务苏北经济的相关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8,(6):53.

[6] 李新荣.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64.

[7] 王萍.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甘肃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2):140.

[8] 张丽峰.河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105.

[9] 贾彦东,张红星.区域性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6,(3):94.

第9篇:经济社会调研范文

1.1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体育与经济的密不可分性、相互制约性已是人们的共识。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直接制约着体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一重要因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身体素质的提高,则必须通过体育训练才能达到。因此,体育与经济表现为广泛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关系。

(1)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为体育可以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体育劳务、扩大就业,并为国民经济增加收入。如美国职业篮球赛、棒球赛、冰球赛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涌入赛场,而且门票价格昂贵,收入惊人。

近年来,由于体育与娱乐、体育与康复、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不仅扩大了就业机会,而且使得其经济效益更为显著。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种体育有偿服务的项目,如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体育项目的表演、出访、交流以及体育场馆的多种经营,大型运动会的多渠道筹集资金等;一些体育院校在利用师资、科研和技术力量及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优势,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2)体育的经济功能。在于体育劳务被人们消费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提高方面。体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合乎目的的体育消费,能促进劳动者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改善。体质的增强,可以延长劳动者的寿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体育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竞技体育商业化与大众健身体育的发展,直接刺激和推动了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体育运动的开展,要有体育用品、体育器械、体育设施等作为必要物质条件。因此,体育的发展,必然会扩大对相关部门的产品或劳动的需求。为这些部门提供市场,从而带动和刺激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发展。举办运动竞赛,特别是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比赛,其功能和作用远远超出体育竞赛本身。

1.2高校体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高校体育如何发挥场地设施、师资等自身优势,从而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是高校体育部门应该注重的重要课题之一。体育与经济效益的联系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它们自身的价值,体育对经济的发展也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它所产生的效益无论从有形还是无形方面,都是不可低估的。两者之间有其相互推动的作用,也有相互依赖的作用,促使着体育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壮大。高校体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思路开展:

(1)高校体育自身的发展可以带动本地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本地区的生产及工作产生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高校体育运动为潜在的经济市场注入了活力,与其它行业形成了撞击,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同时,为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校体育可以面向社会开展各种有偿服务,包括表演、运动员(队)训练、裁判员培训、文化交流等,这样将会取得不菲的经济效益。

(3)高校体育产业化,可以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对社会就业、旅游及对外宣传起到推广作用。

(4)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形成,可以吸引众多企业的青睐,使被动的、单一生产销售途径以高质量的生产销售渠道所代替,起到主动占领市场的作用。

(5)高校体育产业所产生出的丰厚经济利润,又能对自身体育运动的设施、器材、设备及运动员或运动队匮乏的经济投入起到了改善作用。

2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

2.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就显得更加迫切,而且人们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体育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其内容、形式以及效用也应该是多层次、多样化的。

近年来,国家为发展社会体育采取和制定了许多重要措施和规划,如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全民健身条例》和关于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有关法令,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但还应当看到,我国社会体育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薄弱。人口教育水平低,社会体育经费极少,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这些都是制约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高校体育必须适应这种发展的新形势,要把学校体育放在整个教育大系统和社会的宏观系统中去考虑,学校体育不但是复杂的、动态的,而且是多样化和多功能的,它在开展社会体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社会体育又是参加人数最多的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它也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学校体育对社会体育的贡献,是社会对学校体育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也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对自己职业和工作意义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重要方面。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是并存的,是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持的。特别是高等院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师资力量强,场地器材完善,不但可以在社会体育中大有作为,而且会增强自我发展的活力,在落实全民健身战略中大显身手,同时,学校体育的另一个职能是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体育新的进程,社会体育将促进高校体育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2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的思路

2.2.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存在互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