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经济思想概论范文

经济思想概论全文(5篇)

经济思想概论

第1篇:经济思想概论范文

在把握时代特征、社会生活主题、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期望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和学科特色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具体而言,该模式包括三大板块的内容,即变动主题实践教学、恒定主题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教学。通过互相支持、相互衔接的三大板块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既突出社会实践教学的时代性,又注重独特性,全面提高社会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一)变动主题社会实践教学

所谓变动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根据时代特征、国家生活主题及“概论”的学科属性,“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3],确立每年社会实践教学的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教学主题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能够推动“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时代化、生活化,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年度社会实践教学主题的选择必须符合三个原则:其一,与国家生活主题密切相关,也即近期党和政府倡导、宣传的,攸关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创新性、战略性思想、路线、政策;其二,与课程内容高度相关,也即紧扣学科属性和特点,与“概论”课教学的重点内容有机结合,集中反映社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三,与学生生活高度相关,也即是不宏观、不抽象,让大学生觉得熟悉、亲切,有参与的兴趣和期待。“概论”课教师可以根据以上原则,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最终确定本年度的社会实践主题,然后围绕该主题确立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操作规范、考核办法,并在对学生座谈访谈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社会实践教学方案。比如,2014年“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主题可以是“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是社会调研。围绕该主题、结合“概论”课教学重点,可以设计一些体现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具有可操作性的调研方向或题目,鼓励学生以个体或者团队形式展开调研,并写作主题明确、著述规范、格式统一的调研报告。鼓励学生在调研报告中采用视频、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丰富社会实践教学成果形式。最终,通过变动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一方面,深化大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提高自己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各类社会现象;另一方面,用中国梦构筑学生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广大学子的历史责任感,增强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

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是指根据本校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历层次等,确立相对固定且有特色的社会实践主题,每年组织学生围绕该主题开展深入、持久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所学校“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具有特色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继承性、连续性和创造性,由专业老师带队,由具有创新意识、探索勇气、合作精神的学生组队参与。通过组织持续的恒定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地方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区域生态保护、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品牌和特色的社会实践教学成果。要发挥恒定主题社会实践教学的作用,必须注意:其一,主题必须是与国家战略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体现他们自身的特长和价值;其二,角度、内容、方法等必须具有一定创新性,既有对以往工作的继承,又有新的推进和发展,体现所学有所用并且有所成;其三,成果必须有精品意识,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学术素养。比如,地处东北的高校,可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确立若干调研题目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社区和政府管理部门,全面了解东北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学科特点,调查学科相关行业企业的情况,具体调查对象可以是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调查内容可以涵盖产业结构升级、清洁生产、企业文化建设、社会保障等。可以制定中长期调研计划,持续多年围绕该主题进行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研究,力争全面、深刻地反映调研对象,为地方决策提供服务。再如,有些高校在革命老区,可以以留住活历史为题,组织学生采访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参与者,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结集出版。这有利于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的精髓,更加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成果,更加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三)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稳定性、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根据“概论”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联系具有代表性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以及城市社区、新农村、现代企业等,设立“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可以增进他们的认知、增强他们的认同、升华他们的认识。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不能随意化,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名气越大越好,而应该是从“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要求出发,坚持三个原则。其一,典型性。企业、社区以及博物馆众多,不可能都挂牌作为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必须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其二,相关性。即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高度相关,能够通过对社会实践基地的参观、学习,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其三,互利性。既要发挥社会实践基地对教师研究、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也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扶持作用。

二、正确处理三组关系

发挥“概论”课“三板块”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作用,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三组关系。

(一)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关系

“概论”课包括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部分,二者密切联系、互相补充。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的阐释和演绎,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是基础;社会实践教学是理论的应用和拓展,旨在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的内涵,并运用其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是升华。二者统一于“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推动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的是具体问题。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4]“概论”课体系宏大、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诸多内容,教师必须按照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原则,着力讲授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理论问题,做到“少而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深化学生对重点问题的认识,还必须在教学中将年度社会实践主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结合起来,围绕其设计若干社会实践题目,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体验、深刻领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并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转变为对之的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格、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外化为行为习惯。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教师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阐释该问题,教师可以搜集、整理各种资料,通过横向比较法描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差距,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并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的形式分析出现差距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增强忧患意识。同时,也通过纵向比较法描述建国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进步,让他们领略到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成就,增强自豪感。与之相配合的是,在社会实践教学中,围绕该问题可以设计若干调研题目,指导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以及山川、田野等,通过所听、所看、所问、所想,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深化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认知。

(二)处理好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与学生组织

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概论”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目前,在高等学校中承担社会实践组织和管理工作的还有团委、学生处等学生组织。那么,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呢?首先,二者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包括:第一,在目标上,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在内容上,都面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覆盖农村、城市社区、企业、政府、博物馆、展览馆等多个层面;第三,在形式上,都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都以调研报告、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形式展现社会实践成果。然而,作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和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有不同之处。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是课程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后者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二者不属于同一个范畴。第二,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开展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侧重于增强“三个自信”;后者主要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及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综合素养的提高。第三,管理方式不同。前者主要由任课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后者则主要是以学生自发的形式为主。第四,考核方式不同。前者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的表现计入成绩,后者则是学生培养的一个环节,不以成绩计。明确了课程社会实践教学与学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区别,“概论”课教师应该加强组织和管理,从源头的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协调指导到末端的考核评价,都要时刻注意把握“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本立足点和预期目标,在课程教学体系内彰显社会实践的价值。

(三)处理好教学方案设计与具体制度保障的关系

第2篇:经济思想概论范文

关键词: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创新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高校课程要与思政理论课协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相关研究在近两年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1],在思政大旗的引领下,广告专业课程纷纷开始启动思政建设。

一、广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现状

以“广告”和“课程思政”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共查到37篇文献,其中涉及“广告学概论”课程的文章仅4篇,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可见,广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学者探讨的主要内容有:1.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研究者普遍认为课程思政融入广告专业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符合“广告行业发展的需要”与“大学生成长中正确培养的需要”[2],更是“中国高等广告教育自身建构和完善的理论自觉”[3]。2.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研究者提出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设方向[2],以及“导”“感”“悟”“行”的教学实施构架等建议[4]。3.可应用的思政元素。教师结合广告专业课程特色,探讨可以融入的教学内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素养,具体表现为现代广告史中广告人不懈探索走出中国特色的敬业精神等[5],少数先行的教师甚至已经对照课程内容列出详细的思想映射与融入点。4.教学方法。思辨讨论、项目驱动、专题论文等方法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而被广泛应用[6-7]。思辨讨论可以实现教学的层层递进,由分歧到统一,由浅层到深入的思维过程。项目驱动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知识建构,实现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与认同。专题论文可以使学生展开更具逻辑的思考,甚至不乏课堂论文扩展为毕业论文的例子。可见,更多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举止都受到影响。

(二)研究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广告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广告专业课程尤其是“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这些论文是研究者基于自身建设实践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从路径、方法上为后续建设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建议,使后来者有据可循、有理可依。但在初始建设阶段,教师除了需要原则指导、方法借鉴,同时也要关注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面临不少微观层面的操作困难。如课程思政内容如何融入教学内容实现思政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不同教学方法更适合何种思政内容的教学等,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对重难点问题提供更多拆解建设过程与操作方法的案例分析。

二、“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难点

(一)思政目标与课程目标相统一

“广告学概论”是新闻传播类通识性的专业课程,通常在大一开设,课时多、知识覆盖广,发挥强基固本的通识教育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广告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联系实际,学会用广告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广告实践活动,为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过于强调思政目标而忽视课程目标是不可取的,无法满足广告专业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要求。要实现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做到思政目标与课程目标科学合理的协调设置,二者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二)教学范式从知识漫灌转向因材施教

目前,“广告学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均为“00后”,因其接受心理、对课程思政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等问题,教师应在教学方式上创新,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在教学范式上从知识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紧密融合。在传统“授—受”课堂教学中,即使存在讨论、互动教学环节,仍摆脱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漫灌学习模式。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心理,与学生实时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赋能。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挖掘与时俱进的课程思政资源,才能做到将价值导入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教学中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设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机制

思政建设需要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评价是导向、评价是指挥棒,抓住评价就是抓住了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8]。因此,课程建设需事先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在“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的明确指示下[9],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具体情况,将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中心,不断完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机制。由此,教师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授课效果测量,倒推教学提升方向与方法。

三、“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以“三贴近”为驱动,营造课程思政生态

“三贴近”是指思政内容贴近知识内容,教学方式贴近学生接受心理,教师贴近学生。广告学是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专业,教师须要根据教学知识点,不断挖掘时展下的多主题内容作为思政教育资源,形成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点内在的逻辑关联。同时,教师须要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习效果;教师作为教学重要主体,师德师风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做其知识层面的解惑人、思想层面的引导人、生活层面的知心人、人生道路的指路人,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进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例如,讲“广告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刚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通常会觉得话题涉及的内容相对陌生。教师在讲授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时,可通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会带动中国广告的迅猛发展”为问题导向,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读书报告进行主题性研讨,并且教师充分认可学生的自我探索与观点价值,在“三贴近”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

(二)以“两型课堂”为阵地,形成课程思政张力

课程思政就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全过程。第一,立足第一课堂。教师需要针对课程知识系统优化课程设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深耕”“细耕”,体现价值引领与思想融入。第二,用好第二课堂。通过课程项目实战、企业调查与名师进课堂等方式,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不仅益智也重在立德树人。例如,教师将整个课程设计为三大模块:理论知识模块、广告分享模块(线上周末广告下午茶)及广告实践模块(探索性实践作业)。理论知识讲授结合专业知识点,注重联系中国广告产业发展与企业品牌发展实践。“周末广告下午茶”是在每周末,教师与学生们在线上一同分享、鉴赏、评点优秀公益和品牌广告,感受广告创意魅力,领略广告传递的家国情怀、品牌价值以及人生奋进的主题。探索性实践作业有专题读书报告、城市标识设计、传统文化广告创意策划方案等。三大模块联动作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自主吸收相关思政内容,更爱祖国、更爱家乡、更爱家乡的传统文化。

(三)以“双向动力机制”为杠杆,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必须“以生为本”,关键在于“激发”,成效在于“内化”,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赋能。该课程建立了评价学生的双向动力机制:一是激励引导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述企业品牌发展故事、广告名人奋斗故事、国货广告故事等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企业、人生,争当时展的“接力者”。二是课堂教学互动评价机制,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教学结果评价相统一。注重对学生素质绩点与专业效能的全面考察,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例如,课程近3年坚持“课堂十分钟”版块,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自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益广告、企业品牌广告进行分享和品鉴,每个小组成员提交鉴赏感悟。教师引导学生现场点评、互动交流,再作综合评价。展示能力、鉴赏能力、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构成学生成绩。

四、“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在上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的整体指导下,教学团队对课程每一章节都进行了详细设计。此处以“广告学概论”导入课为例,对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性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知识性目标主要从广告现象分析切入,从理论关照入手,以具体问题意识为导向,注重知识点的系统与深入性的讲解,以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思政目标主要从优秀广告作品案例和最新电视文化节目分析入手挖掘思政资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注重引导学生对广告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规范价值进行初步思考。

(二)教学设计

导入课的知识点是广告概念与广告特征,结合专业教学任务,该节课程设计了5个知识点:广告现象观察与解析;问题:为什么不能简单认为“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广告与新闻传播的区别;广告的概念与特征。思政内容在知识框架下分别设计为:一是广告社会价值。通过合理的案例选择,使学生认识到广告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观察并解析广告现象,理解其能通过发挥社会功能去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二是广告文化价值。通过优秀的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的赏析,使学生理解广告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公益广告与爱国广告中所传递的多元主流文化。三是广告经济价值。理解广告与经济间的关系,认识广告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并由此树立学生的奋斗精神,志在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四是以真实性为价值底线。在区分广告与新闻传播的同时要求学生看到两者的共性,是以真实性为价值底线。五是广告审美价值。通过优秀的广告案例与精品节目赏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理解广告所具有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其进行“美育教育”。教学手段的选取是在结合上述设计的基础上,选取更为有效、更贴近学生接受心理的教学手段。如图1所示。

(三)教学效果

通过公益广告与政治广告所表达的主题内容,使学生由“筷子”的文化符号了解公益广告传递的中国人的文化情感与价值理念;观看政治广告《我是谁》,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在平凡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形象,对共产党人的党性有直观、具体、形象的认识;观看与赏析《典籍里的中国》,其所呈现的“民本思想”“家国情怀”和“多彩的中国和中国人”,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产生影响。课后,课程团队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本课程对他们做人与做事都产生了良好的激励作用。

五、结论

第3篇:经济思想概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概论;非环境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急剧上升的人口数量导致出现的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等都是人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的结果[1]。以来,一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2]。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建设美丽中国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新时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3]。此外,2017年2月至6月,教育部相继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召开新工科建设相关会议,其中,也特别指出,要提高工科学生的生态意识[4],这充分说明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当代中国发展必须坚持的策略,也给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环境保护教育提供了契机。生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每个人都应该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加大环境保护教育的宣传力度,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作用,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关于环境保护教育的普及问题尤为重要。因此,应加强非环境专业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研究,提升教学效果,培养综合人才[4]。本文将以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生物工程类新工科专业为例,在新工科背景下就如何面向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进行探讨。

一、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概述

针对非环境专业,高校开设的环境保护概论大多为选修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种课程的定位使非环境专业学生对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认知不足,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不大,与自身所学的课程也没有密切关系,学习主动性并不强,课堂教学效果不佳[5]。对于上述现象,高校应针对不同专业,明确环境保护概论课程的性质以及定位,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作用。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之所以在非环境专业中开设,就是要让高校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现状,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知道如何从身边做起,改善环境状况。

二、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进与探索

(一)密切结合专业知识

首先,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不能与环境专业的学生选用相同的教材,应基于非环境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知识难度较低的教材。本门课程选取了曲向荣主编的《环境学概论》作为主要授课用书,选取张文艺等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作为参考辅助用书,这几本书的内容浅显易懂且覆盖面广。在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生物工程专业授课中,我们选取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第五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六章水体污染及其防治、第七章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第九章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等这几章重点内容进行讲述。在讲授过程中,紧密结合专业知识,讲述化工及生物制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及对环境的危害。并且,在部分章节中,都穿插了化工或生物工程方面相关实例(见文末表1)。比如,在第七章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授课中,首先介绍固体废物的来源、工业和生活固废的产生、固体废物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等,进而通过纪录片“垃圾围城”和“塑料王国”的实例引出世界各国垃圾分类措施的实施,并结合2019年至今人们的防护措施,引出口罩、过期药品、洗手液消毒液空瓶等物品的分类处理方法。

(二)充分融入课程思政

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除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以外,其他专业课授课中也应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当前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5-6]。“润物无声”的思政融入促使高校教师筑牢育人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寻找课程发展的新途径。对环境保护概论这门课程来说,首先,我国当前面临的水体、土壤、大气、固体废物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且错综复杂,把化工和生物技术专业融入环境学理论、从系统角度将当前环境类理论、实践、科研的发展与生物化学技术手段耦合已成为国内外环境治理的趋势。通过学习环境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平时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明白对他们学习态度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会更深刻理解到所学专业对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在重点章节讲授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关键技术的同时,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思想(见文末表1)。

(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对于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等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过程中更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质量与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在多媒体教学已基本成为高校教学“标配”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借助超星学习通、钉钉和腾讯课堂等多种教学平台,实现资料共享,利用平台等资源及时补充参考书籍、视频、图片、最新科研成果等课程教学素材,补充完善课程线上资源,有效进行线上教学、讨论和答疑。2019年度,部分课程在线上进行教学,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关于授课方式的选择在线上平台做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3.2%的学生喜欢完全线上教学的方式,他们认为线上教学能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尤其是线上授课能够进行课后回放,有利于知识的复习;34.9%的学生还是认为线下教学方式更能满足他们,因为线上教学存在许多影响因素,比如:网络的不稳定、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和老师沟通等;另外有41.9%的学生更喜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他们认为,线下课堂能够及时提问和互动,线上资源能够随时阅读,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结合教学效果来看,线下授课+线上资源分享的模式更为高效,线上授课课时有限,不能完全将课程的相关内容、视频甚至是时事政治内容及时分享,这些辅助资料上传到线上平台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阅读讨论。但是,由于线上资源平台的构建目前还属于在探索中实施的阶段,25.6%的学生认为线上内容与平台资源能够完全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67.4%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基本能得到满足,有些学生认为这些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7.0%),这就督促教师要继续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此外,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也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教学氛围更加良好。调查问卷显示,53.5%的学生还是习惯于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约46.5%的学生能够接受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授课方式,两种方式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因此,在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授课中,前半学期内容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为辅的方式。后半学期课时中,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课堂汇报的方式展示并提出与环境相关的知识,把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学生的汇报内容丰富多彩,积极性较高,同时也显示出当代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其中包括:(1)从电影中了解当前环境现状并呼吁大家保护环境;(2)在抖音、微博等媒体上看到国家出台的相关环保政策并转发让更多人了解;(3)在知网、百度文库等平台中搜索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文章,并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环保领域进行展望。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更高效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升级,能够提高非环境专业学生对环境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选取多样化考核方式

目前,环境保护概论这门课程最常见的考核方式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构成,这种考核方式较为呆板,最后考试成绩也不能代表学生真正掌握了相关内容,对学生的评价失之偏颇[7]。对于非环境专业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繁琐。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本课程采取过程化考核形式:总成绩=出勤10%+课堂表现及课堂讨论参与度10%+作业完成情况20%+课堂PPT展示汇报20%+期末论文40%(评分标准包括选题、论文格式、文字表述、内容完整性、完成时间五项,各20分,满分100分)。其中,期末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自拟题目,结合专业知识和课程内容并阅读多篇文献进行总结,这样的考核形式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中,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三、结语

第4篇:经济思想概论范文

理论的形成与构建离不开相关出版物的载体传播。民国时期财政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在这一时期的财政类出版物中得以反映。本文从分项数量、框架比例等方面对民国时期财政理论的出版发行状况进统计分析,以时间序列对财政理论体系进行回顾,以学科类别的横向差别对其进行区分,不仅是对民国时期财政理论形成的过程进行再现,也对其结构特征展开了分析,从而清晰地描绘出民国时期财政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轨迹。

关键词:民国时期; 财政理论; 出版物

一、引 言

思想本质上是社会意识的理论化。就思想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某些特定的历史进程就是整个社会的观念和意识在平民大众的 “需求”与 “意向” 基础之上激发的能动。正如梅尔茨所说: “潜在的思想”包括 “成千上万的人抱有的朦胧的向往……数不尽的希望,无数次受雄心或需求支配而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1]因此,思想史不仅除不去社会的时代烙印,更是撇不掉平民大众所代表的一般性属性。而长久以来,针对思想史的研究,精英智者和经典文本成为重中之重,在评定影响的过程中,精英智者和经典文本占据了所有的决定性,进而在精英经典与平民大众的选择中失之偏颇。财政思想史学的研究也概莫能外。葛兆光曾针对此提出了一般思想史的看法,他反对思想史仅仅是精英史和经典史,提出精英与经典未必就起决定性作用,认为还有一种 “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的历史”[2]不容忽视。这并不是否认精英与经典的性,也并非是要挑起精英经典与平民大众之间的抵牾,而是在思想史研究过程中,更强调作为精英与经典的知识源泉———平民大众 “潜在”思想的性。民国时期,财政成为经济领域内一大内容,财政理论在经济学界同样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日益窘迫的财政现实问题面前,从政府官员到学界学者,从业界精英到报刊记者,无不投身激辩、讨论当中。借出版物表达自己言论更是成为常态,或以书籍出版为窗口著书立说,或借有 “短平快” 的期刊为论辩阵地。可以说,民国时期财政理论体系的构建发端于现实财政问题,交织糅合进西式财政学理解中,而催熟于财政类出版物的载体交流中。因此,使用现代经济学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出版物为样本,对民国时期财政理论的出版发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不仅是对民国时期财政理论形成的过程再现,可以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还能清晰地掌握财政理论体系构建的基本轨迹。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数据的选择

( 一) 研究方法

在现代电子传媒形式出现以前,纸质出版物是思想最的传播载体之一,同时它也是社会对思想的需求最直接的显现。出版物长久以来都有着主观引导现实需求与客观塑建理论体系的功能。尤其是在思想处于更替嬗变时期,激荡撞击的思潮变革下,出版物所展现出来的洞察力是理论体系形成的推力。恰如民国经济学家唐庆增所指出的: “在昔中国研究经济事物者,仅限于少数哲学家政治家手中,普通人士,对此殊少贡献,甚至为在上者所压迫,其思想无由表现; 时至今日,民意大昌,且确能操纵有极大之影响,职是之故,研究今年估计思想史者,对于一切传播知识之机关,如新闻纸杂志宣传品一切,亦应予以相当之注意。”[3]可见,报刊媒介在当时之于传播思想的影响力度有多大了。民国时期,随着新闻出版业的大力发展,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能够接触到的知识、观念的渠道日益丰富,借助于这些愈加广泛的渠道,平民大众的话语权也得到释放。他们不再满足分散的表达,而是以群体性的形式,开始在报刊、普及读物等载体上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他们逐渐与精英著作共同阐释对社会的看法与见地。有鉴于此,财政思想史的研究应综合宏观与微观的考量,宏观层面考察民国时期财政理论体系的构建轨迹,同时微观层面具体把握专家学者对财政现象的具体运用和理论体现,方能对民国时期财政理论体系有充分的认识。就研究方法而论,在经济学中使用统计方法,可以达到简单直观的效果。同样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可以为向来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经济史学研究提供数据依据。本文所研究的财政理论本质上主观性极强,使用系统规范的指数、等式、模型等计量方法显得较为困难,若以财政学出版物为中间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亦可窥探财政理论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流变,进而追寻财政理论体系的整体演变趋势和内在结构变迁。  

( 二) 研究数据

以出版物为切入点对财政理论体系构建的轨迹进行多方面的定量分析,目前研究较少。最早如胡寄窗[4]曾经针对应用经济学著作出版物进行过大致统计尽管数据稍显简单,但却是十分新颖的尝试。张亚光[5]在对民国时期金融思想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以北京图书馆 1993 年出版的 《民国时期总书目 1911—1949 经济》[6]为统计数据源,对民国时期金融出版物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多层次统计分析。该研究以思想的时期为纵轴,思想类型为横轴,对民国时期金融思想进行了细致的回顾,视角新颖,内容详实,是迄今为止民国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最为全面的研究,极具开创性和启发性。稍显遗憾的是,既以出版物 为 研 究 对 象,该 研 究 并 未 对 期 刊 进 行整理。本文所采用的民国时期财政类著作出版物的数据,源于北京图书馆出版的 《民国时期总书目 1911—1949 经济》[6]。该书汇总了北京、上海、重庆等图书馆对 1911—1949 年出版的经济学出版物。在有书即录、不设标准的原则下,是目前为止收录民国时期经济学出版物最为全面的数据库,包含了经济 9 大类别。其中,财政类出版物共 2 181 种,涉及财政十几类具体问题。此外,得益于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民国时期浩如烟海的期刊得以通过电子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也为民国时期财政理论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支持。针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我们加以利用的民国时期期刊资源主要有四种: 

( 1) 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隶属于上海图书馆,收录民国时期期刊两万余种,是目前收录最广、种类最多、检索功能最为成熟的民国期刊数据库。 

( 2) 国家图书馆民国数据库,现有四千余种民国时期期刊资源,颇具特色的是可以提供电子影像的全文阅览。

( 3) CADAL 民国期刊库,属于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的子数据库,收录有六千五百余种期刊资源。

( 4) 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晚清民国七千余种期刊资源。需申明的一点是,尽管这几类期刊数据库收录范围不一,但出于期刊本身固定性的发行特点,以晚清民国期刊数据库为主要来源,并辅以其他数据库的查漏补缺,可以较为全面地统计民国时期财政类期刊。在对出版物统计数据运用的过程中,由于数据源收录范围相当之广,而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民国财政理论体系,数据中不可避免存在如民国时期政府各类政策法规、会议纪要、统计数据、政府报告等与不属于本文研究内容的数据,如《民国时期总书目 1911—1949 经济》[6]一书中财政类出版物有 2 181 种,而财政类著作出版物为1 090 种。故而对财政类著作和期刊的一一筛选和排查能为本文的概述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同时,这一时期财政学出版物的原始数据都无明确的归类标准,既不以时间为序,也不以学科加以归类,故而本文借用一般的统计分类法整理数据,从时间顺序上对财政理论体系进行回顾,从学科类别的横向差别对财政理论体系进行区分。

三、民国时期财政类出版物统计分析

从整体来看,民国时期财政类出版物呈现出前 30 年飞速增长,并在 30 年代达到最高值,后十年内相对滑落的发展态势 。财政类著作及期刊的出版代表了整个社会对 “财政”这一议题的关注度。上述发展态势无疑表明整个民国时期,无论是财政理论还是财政时事问题都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其效果也正如当时财政学者朱通九所说: “我国财政学方面之著作,既如货币金融书籍之众多,则其对于我国财政方面改进之影响必甚巨,曰,事实俱在,岂容否认。”[7]从出版物数量来看,在最初的 20 年间出版了财政类著作 176 种,财政类期刊 23 种,而到了 30 年代,财政类著作出版种类高达 480 种,期刊也有 50 种,换言之,20 世纪 30 年代财政类出版物数量大约是民国前 20 年的 2. 7 倍。随后的 40 年代虽然数量上有所回落,所减少的数量却不多,这都与当时各项财政改革实践紧密相关。财政思想犹如财政发展的一面镜子,既随之变迁而交织泛起,又驱之前进而绵延向前。民国时期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通过重新划定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关、盐税主权得以自主,裁厘改统并建立近代税制体系等一系列举措,促使民国时期财政制度得以完善并向近代化迈进。这些出版物数量的增长恰恰是发端于晚清的近代财政体制变革的体现,可以说,直接为我们展现了民国时期财政制度发展和财政思想异彩纷呈的局面。

    从出版物类别来看,在财政这个整体概念之下,财政概论、预决算、公债出版物与之前所分析的财政类出版物保持着一致的发展态势,即同样是前 30 年间飞速增长,并在 20 世纪 30 年代达到最高值,后 10 年内有相对滑落的发展态势,体现了财政体系内各个子集理论的一般性趋同。同时,租税、自治财政、财政监督与管理类别的出版物则保持了各个年代均持续增长的态势,这与当时这些实务领域所发生的变革紧密相关: 直接税于 1934 年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开始议办;裁厘改统始于 1931 年; 1928—1949 年国地财政的划分经由两级至三级,再由三级降为两级,而后又改回三级财政。诸如此类重大改革政策和方针一方面吸引了实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同时在这些具体领域内的高度关注也从反方向说明了出版界对财政一般性理论出版物关注度的相对回落。此外,20 世纪 30 年代还有一个类别的出版物相对比较特殊,由于战事的集中爆发,特殊时期的财政如何运行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因而战时财政理论的出版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同样呈现出集中爆发的态势。

   从出版物各类别占比统计中可以看到,民国时期财政类著作出版物主要集中在财政概论及租税。这两类著作在整个民国时期财政类著作当中分别占比 27%、43% 。除此之外,财政监督与管理和公债出版物占比相对较高,剩余自治财政、战时财政、市县财政类别占比相对较低。从表 5 的期刊占比可以看出,期刊本身具有较强包容性,各类问题集中于财政概论与租税两个类别中加以探讨。前期财政概论类的期刊较为集中,后期随着对各类税种的关注增加,创刊热点集中于专门讨论租税的期刊出版物。这一特点同样反映在著作出版物发行状况中,占比最高的是租税类出版物,其次是财政监督与管理和公债类出版物,相比自治财政、战时财政、市县财政类别占比则相对较低。这种情况既是受租税理论在财政学理论体系当中地位影响,也是民国时期正处于旧式税制结构向现代税制框架转变的关键时期,新旧租税种交织演变。北洋政府时期关税、盐税、货物税、田赋成为四大最税种,较之以往以田赋为核心的封建税制,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已经大致构建了以关税、盐税、统税为主的国税体系及以田赋、营业税为主的地税体系,基本上已是现代化税制的雏形。可以说,围绕税制结构的变革引领了民国时期财政体制的变迁,本文的数据也恰恰很好地反映出了这一点。

    财政概论类出版物在民国时期占比较大,这既是财政本身的属性决定,也与当时财政实践相关。从最初的单纯借鉴西式财政理论到后期逐渐针对中国财政问题而进行的思想,财政概论类出版物经历了由完全的舶来品转化为结合中国国情的特色财政学理论,贯穿其中的是实业界、学界始终探寻适合中国财政路径的实践,由此才有如数据显示在出版物方面的关注度持续不减。此外,结合类别与时间阶段来看,在 20 世纪前 20 年,由于尚处在西方财政理论被引进的探索阶段,财政学的基础理论成为关注的重点,同时受当时财政窘迫现实的影响,租税理论也是倍受关注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从数据上来看,前 20 年内,无论是实业界还是学界对除财政、租税以外的其他理论的涉猎都显得较为单一,除公债、财政监督与管理外,其他方面的研究都是浅尝辄止。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出版物统计数据直接反映了当时中国财政思想以及实践的封闭和狭隘。进入到20 世纪 30 年代后,随着财政实践的拓展,学术界整体研究开始趋于多元化转变。恰如表中数据所示,财政概论与租税部分依旧占主要地位,其他理论领域则愈加趋于丰富。除占比最高的两大部分以外,公债部分占比有所下降,而财政监督与管理部分占比相对有较大幅度提升,到 40 年代甚至达到 16%。此外,预决算、自治财政部分基本都呈等比例的发展态势,而战时财政由于其特殊性在 30 年代有集中增长以外,到 40 年代则稍有减少。表中数据也表明民国时期财政理论既基于财政实践活动不断修正、提升并逐渐丰富,又为具体的财政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四、民国时期财政类出版物特点总结

( 一) 思想启蒙推动实践探究

不管是出于急功近利,还是对理性实用的追求,思想启蒙所带来的精神财富是丰厚的。发轫于晚清时期的财政现代化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新时期的时代表征。进入民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崛起,通过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财政探究,又将其经济表达进一步集中提升,并由此继续带来了极大的启蒙意义。在整个民国时期,新式财政思想取代传统财政观在更大范围内得以普及,同时历史舞台上也涌现了大批实业界、学界的精英,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财政专业人才。这些财政思想的启蒙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财政实践探究就是集中体现。以预算思想为例,当时不少国人尤其是以维新派梁启超、郑观应等人为代表,就财政制度方面向国内传播西方先进理念,提倡以西方先进制度为榜样建立中国的预算制度。这些思想的传播也促成了光绪帝1898 年宣布改革财政制度,编制预算决算等决议。后期在试图效仿西方推行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引入了预算制度,并设立由国会对财政预算的监督。清政府于 1910 年成立了资政院和咨议局等机构实行预算审查权,并于次年推出了中国历史上首份全国预算案。开始了立法机构对财政权力监督的进程。尽管首份全国预算案只是对当时各省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汇总,显得预算实践形式远大于内容,但就试办预算案的意义而言,其诞生为民众提供了一个足以约束统治阶级财权的工具,激发了民众反抗专制并保障民权的意识,突破了统治阶级长久以来以民本思想为饰辞设置的思想圈囿,带有深远的开创意义。抛开具体的实施成效来看,这些财政改革措施尽管还有颇多问题,在民主与法治方面却完全突破了旧的财政观,这其中离不开大量财政类出版物对西方预算思想的普及与对中国预算制度的探索。

( 二) 思想延展紧随财政实践

现实环境造就了思想,也是思想延展的场域。从思想的内在价值追求而言,总会极力去呈现现实。究竟思想能否恰当地与现实内在需求达成契合,取决于思想能否不断进行自身的创新与纠正。民国时期财政思想与财政实践亦是如此。财政理论的发展是建立在财政改革的背景之下的,以现代化趋势为导向的财政理论在民国时期建立起了基本完备的理论体系,而它的发展也势必会影响财政改革。通过对民国时期财政类出版物的统计分析发现,这一时期在财政理论领域的探究深植于同一时期由简单至广泛的财政实践之中。无论是著作还是期刊的出版,最终目的都是想研究如何利用财政的手段化解当时较为窘迫的财政状况。既为现实目的出发,那必然要依托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刻上鲜明的时代烙印。财政类出版物在 20 世纪 30 年代迎来了出版高峰,这正是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在稳固社会环境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财政实践在思想领域的直接反映。从讨论税制体系的税种创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再到创新联综组织、超然主计等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以及探讨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的划分办法,诸多方面无一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 三) 理论移植与本土消化

思想文化的国别传递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内部需求和宏观价值判断。自晚清以来,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以严复、林纾等人为代表,引译了大量的外国财政学著作到国内。在此等情况下,传统财政思想受到巨大冲击,也凸显出现代财政思想从被移植到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轨迹,并促使财政实践因之丕变,启蒙意义可谓深远。进入民国时期,仅就中国财政问题进行理论探究著作在 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就占据财政类著作的 50%。直接从国外引译过来的财政类出版物数量到后期已然较少,尽管 20 世纪30 年代一度又兴起了对凯恩斯主义等新式思想的借鉴,但更多的是国人在业已成熟的财政学理论框架内,结合中国特殊的财政问题进行理论移植的再消化。这说明过往对西式财政理论莫衷一是的照搬已经逐渐向本土化脱胎换骨地转变。虽然由于思维格局、运用方式、思想驳杂等方面的局限约束,财政理论本土化的转变进程中显得还不够彻底,但这一时期财政理论研究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拿来主义,而是企图达到在不断借鉴中进行重构以及在重构中不断解构的水准。

( 四) 趋于完善但研究不均

在对西式财政理论进行借鉴和吸收的过程中,民国时期财政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大量财政类出版物的普及和财政实践的发展得以构建并不断完善。在对民国时期财政类出版物内部各个分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如本文所统计的数据显示,不同类别的理论受关注程度差异较大,财政基础理论及租税理论长期成为研究重点,其他类别理论则相比显得较少,各个类别之间的研究存在严重不均的状况。一方面,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造成,西式财政理论最初被引入到国内必然存在一个判断、认定、接受和适应的过程。在不断加强对财政理论的深入了解后,研究的视点也逐渐开始分散到财政理论的各个支论当中。另一方面,财政理论也受到财政实践的巨大影响,在关于时局紧迫的税制改革、国债、财政体制等问题的冲击下,国人开始自发倾向于研究热点问题的理论探究。

参考文献:

[1] 梅尔茨 . 19 世纪欧洲思想史[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9.

[2] 葛兆光 . 中国思想史·导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3-13.

[3] 唐庆增 . 中国经济思想史[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0. 40.

[4] 胡寄窗 .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86-390.

[5] 张亚光 . 中国近代“发展之学”研究的史料与方法———以民国金融思想史为例[J]. 福 建 论 坛,2007,( 11) : 100-102.

[6] 北京图书馆 . 民国时期总书目 1911—1949 经济[M].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7] 朱通九 . 近代我国经济学进展之趋势[J]. 财政评论,1941,( 3) : 124.

[8] 郑大华 . 论国民时期西学东浙的特点[J]. 中州学刊,2002,( 5) : 18-123.

[9] 夏国祥 . 清末民初西方财政学在中国的传播[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 6) : 35-38.

[10] 程霖 . 20 世纪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 以学术著作为主的考察[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 4) :139-148.

[11] 张利荣 . 近代学科发展: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兴起[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3) : 54-59.

第5篇:经济思想概论范文

关键词: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专业要点;教学设计

教育繁荣,国家则繁荣。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1]。自在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政治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基于世界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着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繁荣复兴的国家战略发展全局,“培养谁、如何抓好培养、为谁培养”三个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问题[2-3]。长期以来,高校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而思政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其教学不能深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去,导致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教学是分离的。教育部于2020年正式《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即《纲要》),指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是检验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是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过程,开展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把价值塑造、知识转移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4]。这一观点与《华盛顿协议》中的理念不谋而合,从《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提出的12项素质要求中可以看出,毕业生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备社会责任感、社会科学素养、合作精神、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5]。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被重视和深化,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意识、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成为培养品学兼优人才的关键环节。要想使一个国家和社会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被高度关注,首先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教育发展战略方向和人才培养发展目标。其次,深度挖掘学校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优质思想理论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是所有课堂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性时代性课题[6-7]。环境科学研究是一门多层次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的现代新兴学科,是针对当前面临的重大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发展的一门学科。因为它着眼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讨论人类活动对多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知识内容蕴含了大量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科学地融入于环境科学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生态文明观、政治观的奉献精神,为今后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优化该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思政教学成为重要课题。奉献精神,为今后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优化该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思政教育成为重要课题[8-9]。

一、“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内涵分析

作为综合性大学农学学科中的专业必修课程,“环境科学概论”是“5技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后续学习的基础性课程。对接市场对各类学校及专业人才的发展需求,围绕国家农业、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和相关各个行业的大企业发展需求,培养一批能同时从事技术推广、技术市场营销、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咨询及专业技术服务的“5技农业+”实用型专业人才。该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设置中主要包含环境管理、环境问题、环境学原理、环境科学与技术、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内容,涵盖了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等内容,涉及爱国主义、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工匠意识、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因其涵盖面广、知识点多,且更新速度快,因此,“环境科学概论”课程适合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二、“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现路径

青年作为我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价值发展取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未来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发展取向。进而,环境专业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和责任担当意识尤其重要。教学中以质量提升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5技卓越农林人才”为出口,从整体式目标、课程思政内容、教学环节三个维度进行了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尊重自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国家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整体式目标设计

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育人,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原则,重视专业教育和道德教育。首先,明确教学对象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为充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环保行业技术发展新需要,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在环保、农业、国土资源等政府部门及其他相关大型企业部门从事“5技农业+”的实用型人才(包括技术推广、技术管理、技术市场营销、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其次,清晰其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注重培养“基础厚、专业精、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青年。基于此,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培养具备相对扎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并且着重强调综合素质高,将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相融合,引导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环境友好的生态价值观、伦理观,增强家国情怀、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增强绿色发展信心。

(二)以质量提升为根本,进行思政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师资队伍特点,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多维度提高思政教学质量与水平,形成一支能力强、经验丰富、理念先进、勇于探索、勤于创新的思政教师队伍,为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保障。围绕“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中相关知识传授、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环节和项目内容的巧妙设计,结合选定的教学内容,将其与思政案例有机融合,达到专业教育兼顾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编入教学大纲,每章都遵循课程思想政治目标,采取课前预习课件及相关内容;课中讲解、点评、互动相结合;课后辅以讨论、作业及参加相关课题等作为补充的多模式、多手段教学环节设计,对收集、挖掘的思政案例和素材,以翻转课堂、特色案例教学、混合式和嵌入式教学、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展现;同时,注重“课程质与量”的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比例”的结合,将相关性强、互动性好、点评效果佳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三)以“5技卓越农林人才”为出口,进行融入式教学环节设计

为了让课程发挥“育人”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吸引学生参与课程互动,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领会和认可教师传递的价值观,使之真正“学深悟透,内化于心;以学促做,外化于行”。1.坚持唯物史观。新时代精神可以与课程中许多内容完美融合。在环境科学绪论的教学中,围绕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发展、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等专业要点,采取混合式教学加案例教学的方法,有机融入唯物史观和生态文明思想等思政元素。在全球环境与清洁生产的教学中,围绕人口增长与环境压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涵及原则,选取小组讨论、自学加评论、翻转课堂、专题讲座等教学方式,将生态文明思想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方法去探索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2.培育工匠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的教学中,围绕各要素污染及环境保护目标、污染防治技术及基本思路等专业要点,采取回顾式教学: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翻转课堂:国内外污染实例分析;嵌入式教学:最好的饮用水是哪种;特色案例教学:郝吉明院士关于PM2.5的访谈、中国十大给排水院士等新闻报道及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恪尽职守的能力素质,厚植工匠文化,激发学生的工匠意识和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3.厚植爱国情怀,牢固责任意识。在研究土壤环境教学中,围绕并结合土壤环境特点、土壤污染及修复方法等多个专业要点,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并结合特色案例进行教学,例如: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以“污染土壤的防和治”为题,要求学生从五个方面、用三种方式进行阐述。在混合式课堂教学中,通过预留相关特色案例主题,如中国生态环境官网关于“土十条”的新闻公报;百度中关于土壤污染的相关新闻;南京土壤所三位著名院士及相关工作介绍;讲述我国环境方面获得的伟大成就和研究成果等,采取搭建自主授课学习互动平台,并结合慕课资源线上预习、线下教学课堂互动提问的教学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培育社会责任感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立志奉献、自尊自强、敬业求实、顽强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4.突出法治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在污染防治技术及环境管理的教学中,围绕我国污染防治法和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历程、国家环境标准体系以及具体法规标准等相关内容,以翻转课堂辅以拓展学习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立法精神、遵纪守法,激发创新,突出法治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价值引领。5.有效注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在固体废弃物教学中,围绕固体废弃物的环境问题、全过程管理原则及综合利用方式方法等专业要点,采用对比学习:国内外全过程管理对比;讨论学习:如何推进垃圾分类;案例教学:中国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与利用等教学方法,将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课堂。在全球环境问题的教学中,围绕全球大气环境问题、八大公害带给人类的启示以及全球环保合作的重要意义等专业要点,采取自学结合案例教学的方式,将低碳、绿色发展理念植入教学,培育学生绿色发展、守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中心工程,而“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守护好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意识的主要屏障,则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重任。一个好教师以善问社会,以善养社会,思政根基才能以塑造灵魂、塑造生命承负起学生健康成长引导者和指路人的责任。

三、“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实践效果

通过“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笔者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以知识传授为载体,将“立德树人”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课程学习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联系,对课程进行育人思想和育人功能的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为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培养思想过硬、行业产业需要、引领未来的“5技农业+卓越农林人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国内各级、各类农科学子创业创新大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还创建了包含课程思想政治内容的示范性课程。总体而言,整个课程设计比较合理,结合学习内容,聚焦一种方法,多方法协同,优化组合。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环境科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