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一体化的表现范文

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精选(九篇)

经济一体化的表现

第1篇:经济一体化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 城市;聚集;乘数效应;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9)05-0042-03

作者简介 王妙英,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管理工程;(北京100083)

孟祥林,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与区域研究。(河北保定071003)

一、城市得以产生的前提分析

1、个体城市产生的农业剩余财富前提。城市是非农人口的聚集地。第一产业的充分发展促使第二、三产业的出现进而聚集和加强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继而导致了不同产业构成在空间场所上的分工,这个分工过程决定了以非农产业为经济核心的城市不能生产农产品,城市人口所必需的粮食需要由城市区域外部的农业产业提供,所以只有农业的发展和发达,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在经济上才有可能,农业剩余是非农化和城镇化的物质前提。第一,农业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是一切分工的基础。如果农业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仅够直接生产者本人消费,即使有部分劳动者想专门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农业基础而不得不重新从其他产业中回归到农业产业中来。第二,农业剩余产品的出现首先使内部分工开始出现,农业内部分工更细且出现专门服务于农业的“原始工业”。第三,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增多,非农产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社会出现了生产农产品的农民和加工农产品的工人。第四,在数量上有多少农民能转化为工人不取决于非农产业发展的愿望,而完全取决于农民能生产出多少粮食并以之养活脱离农业产业的工人。如果农业产业能为其他产业提供赖以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足够产品,就使得农业产业中富余的劳动力有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可能,且不会造成重复性回归,城市化进程便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过程,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第一个必要前提。

2、个体城市产生的农业剩余人口析出前提。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出现了剩余劳动力,该条件只是为城市的产生创造了可能性,而要将其转化为现实性就必须使富余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产业中析出。这需要通过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实现。农业的商品化会极大地推动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具体表现在:促使农业分工和专业化进而加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充分释放;使生产要素在结构调整中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冲破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阻力;在产品商品化过程中加强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并且加强科技的应用力度;通过建立各种机制和通道加强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排放;加速农业劳动者间使用生产资料的组合关系发生变化并通过农业内部劳动过程的细分加剧农业劳动力分化;加强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联系的系统,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条件;通过加速市场的发展拓宽农业劳动力吸收的路径从而强化农业过剩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因此,城市现象的发生除了前面所提及的第一前提外还必须有第二个前提,即农村还必须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第二、三产业为农业提供了新工具,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在生产效率提高后又可以提供更多的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人口进城从事非农产业活动,这个往复过程不断叠加,城市化也就随之得到发展。

三、聚集及其双向作用对城市体的空间影响

1、聚集的二重乘数效应与城市的产生。支撑城市发展的全部要素是在“比较优势利益――功能互补利益――机会选择利益”等三种动力机制作用下通过双重乘数效应实现的。第一层次乘数效应,即第二产业的经济增长推动城市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聚集作用于成长);第二层次乘数效应即城市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形成投资环境的改善带来新一轮工业项目投入(成长作用于聚集),两个层次的乘数效应交互作用产生了不同形态和规模的城市。

第一层次的乘数效应――由“聚集”作用导致城市“成长”的机理。研究表明,导致城市发生和成长的聚集过程往往是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的作用相关联的,这种始发性的工业就成为推动城市成长的增长极,进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工业,城市在不断扩大了的经济规模的基础上深度发展,区域内外的经济体对这些发展机会的充分利用又相应促进城市聚集的进一步发展,整个过程便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第一层次的乘数效应。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层次乘数效应作用过程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工业项目数量和规模的扩展,还在于流入城市体内的异质生产力能否与原有生产力形成质的交融,实现异质要素同质化,促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同向力,使得分散杂乱的要素成为按照一定秩序排列的为实现特定目的(城市成长)的功能整体。这是第二层次乘数效应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基础。城市在聚集过程中实现的规模成长实际上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城市化过程中个体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对生产力要素的引入不是机械嵌入而是要借助自组织过程中经济系统的主动优选进而进行消化与调适,使外来要素成为个体城市系统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第二层次的乘数效应――由“成长”引致城市成长进一步引发“聚集”的机理。城市由一个点开始通过要素聚集逐渐成长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地域经济复合体,城市成长总是伴随着城市聚集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城市成长过程就是经济质的流动和累积过程,并且这个过程进一步创造经济质的流动和累积,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聚集规模进一步扩张,使得城市投资环境和内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分工得以进一步深化。深化和精细的分工使得区域内产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使得创新活动在城市域内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创新活动深化和逐渐扩展到相关产业链条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自身的发展,城市系统成长过程中的功能创造主要表现在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改善后的城市环境使城市成长为城市聚集的推动力。所以,第二层次的乘数效应中的城市成长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产业的成长,由于不同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效应和产业本身的聚集效应,使得密切联系的产业部门在空间分布上通过产业链条表现为明显的集中趋势。而城市借助于这种聚集优势不断扩展其规模。

三个动因和两个乘数的作用机制使得城市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产生,通过自身的发展创造进一步聚集的条件,这种过程可以通过简单的模型来表示(如图1)。图中表示了城市中两个经济体的聚集过程及其聚集后所产生的效应。假设两个经济体生产同类产品但分别处于不同市场区域,经济体(左图)具有需求线D1和供给线St,形成均衡的价格Pt和均衡的产量O1,经济体:(右图)具有需求线Dq和供给线S’1,均衡

水平时的价格为P2和产量为O2。如果两个经济体之间由于某种生产联系需要聚集在一起,如果在同一个市场中进行生产时经济体:的供给曲线在经济体t的市场中位于s2的位置(假设D。不变化),这时经济体,的价格由P1下降到P2,均衡产量在Q3

2、聚集的双向效应与城市体的空间聚散。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是由该时期的生产要素投入量F和要素生产率(P)所决定的。用函数表示就是:Y=f(F,P)。在技术水平一定时,要素生产率相对稳定,国民收入Y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δY/δF>0即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的增函数,δY/δP>0即生产水平是劳动生产率的增函数。但是在城市经济中要素投入行为并不完全按照一般生产规律进行,聚集作用表现为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的双重效应:当聚集经济超过聚集不经济时,即使生产技术水平不变,该城市的要素生产率也将高于其他城市,从而吸引要素流入的速度增加,促使经济呈现累积增长。聚集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运用Baumol的累积非均衡增长模型得到很好地说明。该模型包括两个表示收入变动的线性等式:Y=a-βD1和Dt=γ―δY10方程中Y表示聚集的效果,D表示生产消费需求,t是经济发展周期,D1表示第t期的消费需求,t+1表示当期的后一期,α,β,γ,δ等都是常数项系数。第一个公式表示:下期的聚集效果是本期生产消费需求的减函数,即本期的生产消费需求越高(低),下一期的聚集效果就越低(高);第二个公式表示本期的生产消费需求是本期聚集效果的减函数,即本期的聚集效果越高则本期的消费需求就越低。这两个式子的综合意义是:若本期因集聚不经济所导致的损失增大(减小),未来的收入就会变小(变大),即下一期的聚集水平依托本期的聚集收益(损失)程度,相反若本期聚集经济所导致的收益增大,未来的收入就会变大。将两个式子合并得:Yt+t:α―βγ+βBY10该方程可以表示:下一期的收益水平是本期收益水平的函数,从方程中可以看出,若B8>1时,本期的收入会导致下期的收入增加,于是经济态势呈现累积性扩张;相反,若βδ0且βδ

经济发展的这种作用规律正是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的表现,当一个城市区域出现经济发展的累积性扩张时即出现聚集经济,反之则出现聚集不经济。这个思想可以通过图3说明。图3中1线为城市经济的均衡增长路径,即如果城市沿着1增长则不存在聚集经济也不存在聚集不经济。m线表示受聚集效应明显影响时的增长路径,聚集所产生的经济或者不经济用m线与1线之间的面积来表示。m线高于1线时表示聚集经济产生,高出的部分越多表示聚集经济越显著,m线低于1线时表示聚集不经济,低出的部分越多表示出现聚集不经济的程度越大。当聚集效应比较明显时,城市的收入变动将表现为第一种情况,图中表现为累积方向,当聚集效应较小或者为O时表现为第二种情况,图中表现为收敛方向。当聚集经济效果明显大于聚集不经济时,由于大量要素的流入,城市的收入将大于均衡值,图中表现为m与l的交点Ye的右边,城市经济呈现出累积式加速增长态势。当聚集经济不明显时,即m和1交点Y。的左边,城市经济将呈现加速衰减态势。图中描述了A、B、c三种均衡状态,城市的规模依次是A

参考文献:

[1]叶强.集聚与扩散――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奥莎利文著.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经济一体化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经济发展;新趋势

社会经济在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均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整体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而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经济管理必须要加强研究,对于其现代化特点应当准确把握,同时明确经济发展新趋势,从而为通过经济管理推动经济发展奠定理想基础。本文就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新趋势进行分析。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特点分析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具有能动性及创造性特点

虽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为能够使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要求均能够得到较好满足,应当积极提升社会上其他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在当前经济管理方面,经济管理能动性正在不断增强,并且经济管理权限也在不断扩展,从而在外部管理以及内部刺激方面经济管理均能够发挥出积极作用。另外,经济管理现代化也具有创造性特点,当前在经济管理方法、理念及模式方面均表现出较明显先进性特点。由于现代经济管理表现出能动性及创造性特点,经济管理模式也表现出现代化特点,从而使经济管理能够与现代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使经济管理能够得以更好发展。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具有自动化及科学化特点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现代化也逐渐表现出科学化及自动化特点。通过科学化管理可使管理过程中比较复杂的一些环节得以有效减少,可使管理有效性得以更好提升,而管理手段自动化可实现及时调控以及指挥经济管理,同样能够使管理工作有效性得以有效提升。在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为能够使实现自动化及科学化,必须要在资金以及人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对于先进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应当积极引进,从而使经济管理能够得以更高现代,使经济管理能够与市场经济发展更好适应。

(三)经济管理现代化具有艺术性特点

艺术及经济两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高级经济管理具有一定艺术性特点。经济在物质世界方面所产生作用及艺术在精神方面所产生效果具有等同价值,只是在形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另外,经济管理方式以及过程均能够体现出艺术元素。

(四)经济管理现代具有民主化及专业化特点

为能够使经济管理现代化得以较好实现,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应当保证经济管理人员具有优秀经济管理能力及管理技能,这属于经济管理现代化能够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专业化经济管理知识能够使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及能力得以提升,从而使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能够更加专业。另外,经济管理现代化也具有一定民主化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管理民主化与经济发展需求更加符合,对我国经济灵活性发挥十分有利。

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在现代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大形势,社会经济发展为能够使社会环境需求你得到较好满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不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及改革,对新型发展动力不断进行探索,使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新的趋势。就当前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言,其发展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济发展表现出高端化趋势

长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都处于较低端化发展情况,其主要体现就是我国出口的很多产品均被认为科技含量比较低,而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中国出口产品也将会由中国制造转变成为中国创造,从而使产品科技水平得以提升,同时也是使我国经济发展增强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大形势下,很多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取得很很大成就。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也逐渐摆脱低端化发展趋势,逐渐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二)经济发展表现出服务化趋势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体现出服务化发展趋势,这一点所指的主要就是在现代国民经济中服务业就业以及增加值所占比例均在不断增加。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产业,其不但能够较好推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并且表现出低排放、低能耗优点,这一点与绿色经济发展理念也比较符合,因此,通过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服务业比例得到很大程度增加,社会经济发展体现出越来越明显服务化趋势。

(三)经济发展表现出网络化趋势

经济发展的网络化趋势所指的主要就是居民购物消费逐渐实现网络化。在现代社会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电子商务逐渐兴起,一些传统消费观念以及消防方式开始发生改变,网络购物已经十分普遍,这种消费方式与现代人们快节奏生活方式相适应,因此在现代社会上得到很快的发展。这种情况的改变使经济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逐渐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网络化趋势。

三、结语

在当前社会各个方面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属于十分重要的方面,同时也是保证各个方面能够得到较好发展的基础,而经济管理在经济发展中又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要对现代经济管理加强认识,掌握经济管理现代化特点,并且对于经济发展新趋势应当进一步明确,在基础上才能够保证经济管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够使其发挥更好作用。

作者:陈计中 单位: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

参考文献:

[1]秦东,刘富荣,王柳.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4).

[2]葛治钢.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

第3篇:经济一体化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国家;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分析

现今我国首要的目的,就是要将传统的经济管理转变为现代化的经济管理,这样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这种转变,不仅是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呼应,更能够增强国家在国际中的地位,体现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这也是今后经济管理的一种趋势。

一、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就是经济管理的现代化,若想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不管是经济管理的观念、模式、方法等层面上,都需要做出改变。与此同时还要依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脚步,完善经济管理的各种措施。在此之上更是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且还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进行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

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相较于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更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其部分的表现形式是直接与当今科技接轨的。经济管理现代化主要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其包括了经济管理着重点的改变、科学自动性、专业民主性、自由创造性。

(一)经济管理的着重点发生改变

经济管理的着重点,从之前的重“管”轻“理”,转变为轻“管”重“理”。现在的经济管理核心之所以发生转变,是因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要求掌控者的掌控力度有多强,而是要求掌控者的掌控方法优良。重“理”能够有效的分清经济发展的规律,更能够容易发现管理中不和谐的地方,并且能够提高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稳定程度。只有从“理”出发,才能够更好的去改变现今的经济格局,为今后的经济发展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科学自动性

经济管理的科学自动性,其代表着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性方面,另一个是自动性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在平时的经济管理中,强调科学性运转,以科学的角度去审视管理方式的完整度。自动性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主要表现的是,借助现今网络信息时代的技术与手段,实现经济管理的高度自动化,这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效率与利益。

(三)专业民主性

经济管理现代化着重突出的就是专业民主性。由于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以及各类经济管理高等院校的建立,为国家与社会输送了不少的专业型人才,这就让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从整体上得到提高。同时,在国家推行社会民主主义的政策下,经济管理的决定也不再单单由一个或是几个人决定,而是由社会大众的集思广益,不但为经济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也是体现了民主管理的重要特质。经济管理的专业性与民主性,是经济管理现代化标志性的产物。

(四)自由创造性

在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中,是对人们自由创造的体现。这是由于在经济管理的发展初期,人们对于经济发展观念认识过浅,但随着国家经济进步,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这使得现今的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观念有了从新的认识,并且还对传统的经济管理提出了质疑。人们在质疑的同时,也开始着手于经济管理的创造性改变,不再单纯的依靠固有的管理观念,而是穿插着自己对于经济管理的独特见解。许多对经济影响巨大的管理理念,都是人们不经意间创造出来的,这也体现了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自由性。

三、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的探究

对于经济管理来说,我们不但要吸取以往的经验与教训,还要明确未来的发展路线,这有利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人性化趋势

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也是仍然离不开以人为本的基础理念。纵观国家经济的复苏到现今的繁盛,国家对于经济体系的宏观操控,大多都是以广大群众的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方向。在此之上,强调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管理发展方向,能够有效的引导人民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在促进社会和谐、增加人们幸福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民主化趋势

民主化的经济管理模式,能够让整个经济体系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其管理优势是从两方面体现的。一是管理方面,对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集思广益,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避免了闭门造车。二是发展方面,使用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加深人们对于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明确其发展与自己生活能够产生的联系,从而使经济管理能够有效的进行。

(三)网络信息化趋势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其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经济管理中,也越来越多的依赖着这项技术进行,其具有特有的高速性、准确性、及时性特点,是在今后经济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之一。现今我们已经看到不少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经济管理中,比如在管理中运用职工管理软件、在通讯软件上进行实时视频进行开会等。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的收发、共享等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管理效率。

(四)管理结构扁平化趋势

在以往的管理机构中,会呈现一种金字塔结构。通常一切决定都是以最高管理者为基准,一旦最高管理者对于整个经济结构中底层的基础结构不了解,则直接会导致整个结构系统的运转不灵。管理结构的扁平化是指最高管理者可以直接获取底层基础结构的信息,这样不但能够对接下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还能够从多角度印证策略是否合理、有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在今后的经济管理上要围绕其人性化、民主化、网络信息化、扁平化特点进行管理,才能更好地矗立在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市场。

参考文献:

[1]郑本祥.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3(05).

[2]杨晓冬.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2(17).

第4篇:经济一体化的表现范文

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又将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由于各国的发展情况不同,其经历的时间长短等情况也就不同。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的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在我国被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以后,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经济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再经过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最终进入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其发展过程是一个特定阶段。其社会性质,属于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2~15页)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矗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其他经济成分是指占公有制经济以外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经济成分,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要发展其他经济成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发展经济,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三、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3~14页) 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

个体经济是以生产资料个人私有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小私有经济。个体经营者通常自己购置生产工具、原材料等生产资料,自己参加生产劳动,生产经营的收入纳税后归个人所有。

私营经济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从事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形式,就是说它是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二者的不同点是个体经济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从事生产、经营,私营经济主要是雇佣工人从事生产和经营。

二者的相同点是生产资料、劳动成果都归个人所有,都以单纯追求利润为生产目的,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在我国现阶段,对它们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4~15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经济规律。在现阶段,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正是这一规律的具体表现。

五、一部分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7页) 共同富裕与一部分先富起来是统一的、一致的。使全体劳动者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可以借助先富者的经济力量,并通过先富者的示范作用,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激励广大劳动者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学习致富技术、经验,探索和开辟致富之路,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六、“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1页)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首先,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促进的。其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安定团结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1页)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以改革和发展确保社会的长期稳定。另一方面,又要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八、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9页) 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就是既要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又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在于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增长速度,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变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九、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5、第36页) 从狭义上讲,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亦称“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形态”,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等。从广义上讲,经济制度还包括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包括有关经济工作的规章制度等内容。生产关系的内容称为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采取的具体形式、国家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等属于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又称“经济管理体系”,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下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组织管理形式、管理权限划分、管理机构设置、企业经营方式等内容。经济体制既反映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总和)的性质,是基本经济制度得以实施的具体制度和方式,又反映社会生产、经济运行的具体特点和要求,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36~38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不可分割的,具体表现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和基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一方面把土地承包给农民,由农民分散、自主经营。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建立起了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发展。只有建立双层经营体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在80年代前期,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了克服带来的问题,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规模经营,通过创造条件,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为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和农户承包经营提供了重要保障。十一、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4~45页)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生产和流通的经济手段。计划,就是由国家行政部门通过编制经济发展计划,依靠行政命令下达计划,按计划安排生产和流通。市场,作为调节手段,就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和商品价格的变化来促使商品生产者调整生产和流通。

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活动中,计划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两种调节手段,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资本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手段,并没有排除必要的计划,并且,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国家宏观计划的范围不断扩大,手段不断改进,力度不断加大。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使市场经济有序地、健康地发展。

十二、市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4~45页)市场,既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又是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方式。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建立起来的经济管理体制。

市场不等于市场经济,有市场不等于就有市场经济。市场是在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时就出现的,而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全社会生产和流通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手段时才产生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因此存在市场,但不存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产生的。

十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5页)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主要是指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市场经济侧重讲的是一种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有市场经济,就一定是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而市场经济则是产生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

十四、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教材第49页)实行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实行对外开放,是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途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矗崇洋、全盘西化,就不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在实行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十五、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的关系(教材第53页)经济特区,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一块特定地区。所以,特区在经济上“特”,在政治上不“特”,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我国的经济特区实行许多不同于内地的特殊经济政策,但同国内其他地区仍保持着广泛密切的联系,既依托内地又服务于内地。全国都可以利用特区,观察和了解现代国际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经济特区比较集中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世界各国可以通过经济特区来观察和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因此,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十六、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教材第58~59页)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必须的条件。我国向来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著称。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是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但是,人口多、增量大,按人口平均占有的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在工农业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一定的条件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和增长速度的快慢,对资金积累的规模和速度具有很大影响。人口多、增长快,用于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部分的基金就多,国民收入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就会减少,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十七、人口素质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教材第64页)人口素质与经济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智力的发展,体力的增强,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经营管理的科学化,要求劳动者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在当今世界,国际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和智力的竞争。因此,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大问题。

十八、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0页)政治制度包括基本的政治制度和具体的政治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在我国包括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在基本的政治制度下,还有具体的政治制度,即政治体制。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具有稳定性。而政治体制则是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它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健全。正是在不断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才能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促进和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在我国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中,还存在不少弊病,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我国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十九、人民、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0~78页)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的主体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国家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是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

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只能通过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代表人民,是人民的公仆。

由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总之,人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二十、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5~76页)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者密切联系。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人民代表大会,也就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二者是有区别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十一、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7页)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国家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构成我国的国家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分工的不同而不是分权,是一种从属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得超越它,也不能与之平列。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执行机关,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二十二、人民民主与对敌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1~73页)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一方面,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另一方面,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

民主与是分不开的。人民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对广大人民来说是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来说是。不可能只有民主而无,也不可能只有而无民主。只有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才能有效地对敌对分子实行;同时,也只有坚持对极少数敌对分子的,毫不手软地打击敌人,才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利。

二十三、阶级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教材第20、第72页)阶级与阶级斗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阶级是一个经济范围,是经济实体。当剥削阶级丧失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作为一个完整的剥削阶级就不复存在了。在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整体已不再存在。但是,剥削阶级被消灭了,阶级斗争并没有同时被消灭。因为剥削阶级一经产生,就不仅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而存在,而且是一种政治力量,有自己的思想、政治观点。因此,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同时还存在于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这表明,阶级斗争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阶级斗争可以直接以完整的阶级为依托,也可以不以完整的阶级为依托,阶级与阶级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离。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阶级斗争。在我国,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社会上还有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还存在危害国家安全的反革命犯罪分子、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严重经济犯罪分子等。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实行,依法打击他们的破坏活动。

二十四、中国共产党与派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3~74页)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和各派彼此互相依赖、真诚相待、共同承担着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历史责任。在现阶段,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派的共同任务。

二十五、人民民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教材第76~80页)人民民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国体的表现形式。我国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它的管理形式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它能最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集中人民的意志,使人民参加对国家的管理,从而保证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且只有坚持人民民主,才能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有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巩固人民民主。

二十六、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教材第86页)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其他方面。有法可依,是指立法方面的要求,是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才有法制可言;有法必依是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有法不依,等于无法,只有严格守法,才能实现依法治国;执法必严是执法方面的要求,要执法如山,不徇私情,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违法必究是指无论何人,只要违了法,一律要受法律的追究和制裁,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全面贯彻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才能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形成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法治环境。

二十七、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之间的关系(教材第88页)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密切联系的。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矗法制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只有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同时,社会主义法制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只有发扬民主,了解人民的意愿,才能制定出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其次,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法制以法律形式把人民的民利和其他权益肯定下来,并用法律手段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人民以法律为武器,同侵犯自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使民利得到保障。

二十八、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教材第92~93页)宪法与普通法律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点:宪法与普通法律,都是法律,在阶级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不同点: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最大的权威性。首先,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普通法律只能依据宪法精神制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行为规范。其次,从法律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矗普通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就是从法律效力方面说的。再次,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二十九、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2页)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首先,权利和义务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国家的建设者。因此,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又承担着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要职责。其次,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只有保证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才能调动公民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义务又是

实现权利的基础,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义务,为社会、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才能为充分享受权利和自由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三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7~108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具体表现在:

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革命的理想、信念,可以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社会主义道德可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严格的纪律,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其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只有进行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才能提高人们的智力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再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可见,两个文明建设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必须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即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三十一、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9页)在我国,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共同理想从总体上和全局上包括了个人理想,共同理想的实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共同理想还为个人理想指明了基本方向。另一方面,共同理想要通过个人理想来实现。由于整个社会是由各个社会成员及其从事的各行各业组成的。因此,符合共同理想要求的又切合自己实际的个人理想,有利于共同理想的实现。没有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就会落空。

三十二、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09~118页)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思想道德建设概括起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理想、道德、纪律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十三、纪律与自由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13页)纪律与自由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自由如果脱离纪律的约束,就会成为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由。只有遵守纪律,才能保障人民享有最广泛的自由。那种不受任何纪律约束的“绝对自由”,是任何社会都不会存在的。我们不仅要遵守纪律,而且还要同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斗争。只有人人遵守和维护社会主义纪律,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十四、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20页)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属于同一性质的社会形态。两个阶段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消灭了剥削制度;人民是社会的主人,享有管理整个社会事务的权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在整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这些共同点表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共产主义因素。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完善、发展,必将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准备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是由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决定的,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三十五、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教材第121页)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人类的最高理想是密切联系的。具体表现在:

第5篇:经济一体化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资本;资本属性;资本主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9-0012-03

资本主义精神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由资本的生产方式、运营方式、产品的分配方式及相应制度决定下的资本经营者的精神状况及表现,它是资本主体的思想意识、心理动机、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的抽象表达。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主体间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

较早提出资本主义精神概念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诚实、守时、勤奋、节俭的理性精神和生活态度,是资本家的“节欲”精神,这种精神是宗教改革的结果,“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1]他认为,资本主义精神促使了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

在韦伯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高度对资本主义精神分析以后,西方学者纷纷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研究,并赋予不同的内涵。桑巴特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由企业家的精神和市民的精神组成的统一体。例如,他认为17世纪荷兰的崛起不是起因于新教,而是因为有宽容等其他的精神动因[2]。美国学者里亚・格林菲尔德在对英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发展背后的意识进行分析后认为,现代化的、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背后的动因或者“精神”,并不是对“理性经济行为人”的解放,而是民族主义[3]。博尔坦斯基和夏佩罗认为,历史地讲,有三种连续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们分别代表了冒险、投机和革新等精神,其理想特点是企业家和领导者具有“感召力、想象力、交流的天赋、直觉、灵活性和全面主义”[6]。

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和反映是经济伦理和道德。当代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和著名学者梅原猛在其合著的《回归哲学》一书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精神。他们认为,近代资本主义以追求利润为主题而获得了发展,现在,道德、伦理和资本主义明显分离了,剩下的只是赚钱,一些经营者缺少社会责任感。他主张超级大企业必须自我抑制,公正经营,不能和政治权力串通一气危害民众的利益[4]。另一位被认为是儒教资本主义之父的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提出了“经济道德合一”的思想,则从另一方面阐述了日本资本主义精神[5]。

与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不同,国内学者、尤其是经济学界主要是从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借鉴研究,推崇资本主义所谓企业家精神,认为这种精神是企业家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是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如创新、冒险、敬业、合作等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财富的重要源泉。

“理性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假设,可以看出,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众多学者,对资本主义精神正是从理性“经济人”的道德伦理角度分析的。第一,“经济人”是“自利的”,就是说追求自身利益是驱使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根本目的和动机就是追逐利润,无论是理性的“节欲”精神、奢侈的消费精神,还是企业家个人的冒险和创业精神、经营意识、理念以及个人魅力,都是“经济人”围绕这一目的的精神表现。从“经济人”角度分析,容易将资本主义精神归结为自利精神。第二,在斯密看来,交易是出于“把我所需要的给我,你就会得到你所需要的”动机,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私利时,不得不考虑他人的私利,否则就难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经济人”必须强调道德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必须“理性”交易,这就掩盖了“经济人”理的本质。第三,夸大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利他性”。“经济人”在逐利的同时,无意识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这被认为是经济人假设中最有意义的命题。然而,正是这一“‘经济人’的灵魂”的命题最具有蒙蔽性,它把资本主体的动机深深地掩藏起来了。

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精神,把它局限在一定的道德伦理等思想范围内,这和较早前马克思从资本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有着本质区别,它看不到马克思所强调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社会的道德人”,只能把人看做是单向度的“经济的道德人”。这样的分析,也使人无法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对利润的追求所导致的经济与道德的冲突,主观的道德价值和客观的经济价值分裂的本质。

我们应该看到,在资本主义及其精神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虽然其内涵、表现形式、组成要素等随着不同主体、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条件不断变化,但其背后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它只能是资本及其生产方式的反映。资本及其生产方式不仅决定着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而且是它发展演化的动力。而要说明这一点,就必须从资本范畴及其属性出发,对资本属性与主体精神表现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

资本精神是由资本主体表现出来的。从个体层面上看,它表现为资本主体运用资本追逐价值增殖的动机、行为、道德表现等,如经营中的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生活的理性节俭、个人的贪婪、自私等。通过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反映到主体的精神意识领域和行为上。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的逻辑展开和必然反映。

首先,资本的一般属性决定着资本主义精神的一般性表现。资本的一般性是指资本具有增殖性、运动性、价值性、竞争性、权力性。“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性。”[7]资本一般性是商品经济共有的范畴,它存在于商品经济的任何阶段,任何领域。一方面,资本冲破民族、地域、文化、意识形态、宗教传统的束缚,使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领域的经济活动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的这种一般性,资本对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动机等产生了冲击。资本与宗教作用,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宗教变革的产物,与文化、道德作用,就是义利统一、理性节俭的意识。资本精神反映在经济观念方面,就是竞争、公平、效益意识,反映在政治观念方面,是民主、法制、平等、自由意识等。尽管资本主体的这些精神表现可能不尽相同,但都是资本生产、运营等活动方式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以资本运营为典型特征的社会,因而,它的资本主体具有资本一般属性决定的精神表现。

其次,资本的特殊性使资本主义精神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资本增殖或者说发挥作用,必须有一定的“作用场”或者经济环境,这个“作用场”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的行为动机、目的意图、道德表现、不同企业主体的理念和行为都以市场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展开,从而形成了既丰富多元又目的单一的充满悖论的精神现象。第二,资本在运动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资本的形式尽管不同,形态不断变化,资本主体的动机却是相同的,但由于资本主体在资本运动中的参与方式、分配方式、消费方式等地位的不同,相应的形成了主体的不同精神。第三,资本归属不同的主体,资本主体精神表现不同。从主体角度看,资本主体精神有个体(包括企业家)、企业组织(包括跨国企业)、社会(包括经济共同体)等不同类型的精神表现;从资本运动过程看,有不同部门、行业、企业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等;从资本体现的生产关系看,它必然反映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和精神;第四,资本必须结合一定的社会形态,资本的增殖属性使得它不断冲破束缚自己的各种藩篱,动员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一切力量为自己服务。它不仅和不同的民族、国家、宗教、文化相结合,而且作用于社会结构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习俗、心理等不同层面,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在社会不同层面的综合精神表现。

再次,资本主义精神对资本属性的反映表现在发达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中。一方面,它使得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人们站在了市场经济的同一个平台,从而使经济全球化进程能够迅速发展,资本运营所需的精神能够得以共享认同。另一方面,在世界市场中,经济主体一般都带有强烈的国家与民族的色彩,由于受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经济基础与经济能力,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的影响,资本主体精神必然面临着冲突与竞争,各经济主体总是形成有利于自身的经济精神,培育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最后,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高新技术是推动资本主义精神的演化发展的三种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垄断资本、高新技术的发展,生产、投资、金融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资本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组,这就要求资本主体突破传统思想和特征,具有全球眼光和思维。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要求资本主体更加注重商业伦理、重新定位实现自己动机的手段。所有这些,都使资本主义精神具有同以往不同的表现。但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未变,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未变。资本主义理性的逐利精神带来了什么呢?人们除了拼命的、单调的、运用一切手段赚钱外,更多的人感到生存状况日益艰难,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的道德沦丧等,资本不仅把文明带到了全世界,也把危机与灾难带给全世界。

可见,从资本逻辑上讲,资本属性、资本主体精神的内在表现是一致的,从本质上不存在“善”,也不存在“恶”。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属性在资本主义特定社会的必然逻辑展开和主体精神表现。

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却在生产着矛盾。资本主义始终要面临和解决的一个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自身表现与生产方式的矛盾。

第一,资本自身发展与其主体精神表现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资本“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8]“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8]资本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8]。然而,正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这种资本,却是靠剥夺起家的,“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9]“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9]资本同样带着血和火书写着其发展史。而且,这种文明的悖谬还会继续下去,因为“‘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吸血鬼就绝不罢休”[9]。可以看出,资本主义一方面创造出物质文明,另一方面表现出这一创造过程主体精神上的虚伪、欺诈和野蛮性的一面。资本自身发展与其主体精神表现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

第二,包括资本主义精神在内的资本主义文明自身的矛盾不断深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虽然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从总体上看,其文明自身的矛盾却不断深化。其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10]:首先,由单一性矛盾和危机向综合性矛盾和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由早期的经济危机所导致的“文明危机”,引向现在的社会文化领域,成为一种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在内的综合性、普遍性的危机。其次,社会主体自身的“文明矛盾”更加凸显。出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体自身特有的“文明矛盾”或“文明悖论”。再次,由民族―国家范围的矛盾转化为全球性的矛盾。最后,由损害当下文明的矛盾向危及人类文明根基的“生态文明危机”演进。

资本的生产“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9]“资本也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种历史的生产关系。”[9]资本主义精神及其与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深化和合规律性的演进,既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下的资本主义精神表现的狭隘性、矛盾性、扭曲性,也预示了它的消亡和终将被更高的精神文明形式所取代。人类文明由资本主义文明向社会主义文明的转型成为必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资本现象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普遍现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坚持这一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如何赚钱,而是探索支持中国市场经济的一种精神,找到中国企业家应具有的灵魂。没有精神追求和使命感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构建资本精神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其意义比资本主义的物质前提,如资本原始积累更为重大[11]。其次,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精神、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中,要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出发,对资本加以道德伦理限制,始终体现和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目的,企业及其经营者要从“社会的道德人”角度,实现最广大人的利益,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最后,对待资本主义精神的问题不仅是认识问题,如何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而不是西方学者的方法,建构与培育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相承接,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既包容多样又形成核心价值体系等适合本民族、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的问题,恰恰正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56.

[2]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297.

[3]里亚・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M].张京生,刘新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李阁楠.稻盛和夫的新资本主义精神[J].日本学论坛,2002,(2).

[5]周见.涩泽荣一的实业思想与日本资本主义精神[J].日本研究,2003,(4).

[6][法]塞巴斯蒂安・巴杰安.新“资本主义精神”[J].杨松,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277.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34-835.

第6篇:经济一体化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金融规划;金融效率;资本转化

一、引言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规划(下简称金融规划),是经国务院审批的国家专项规划,是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及科学发展观目标编制的金融中期发展改革规划。该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有关文件编制,对完善金融体制机制、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金融的不断创新,金融界限不断拓展,金融的功能与作用早已超越其发展初期的定义范围。其金融货币化功能、风险管理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在金融创新下不断发展并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而金融的脆弱性及金融危机的破坏性使金融规划的制订极具急迫性和必要性,亦对相应的制度安排、政策制定与规划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金融效率研究

金融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的四个环节包括:财富虚拟化进程、金融规模扩张、金融资本化进程及资本转化产出。如图1所示,财富虚拟化进程是国民财富进入金融系统的过程,是一国居民在金融体系中实现财富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固化财富从消费末端实现再流通的过程。财富的分配致使财富分散化和固化。由于分配使财富分散到各劳动个体上,使财富的利用率较低;同时财富的固化也使财富被进一步转化形成固定资产、长期负债等低流动率资产,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而金融虚拟化进程能将分散化的财富重新实现积聚,通过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实现固化财富的再流通,为资本化提供条件。

金融规模扩张是考虑在国民财富向金融体系转移过程后金融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张过程。其扩张速度及产业规模占比是体现金融体系发展进程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检验金融系统活跃性的因素之一。

金融资本化进程是金融资产向实体经济提供资本支持的过程。金融资产的形成是固化财富的虚拟化的结果,但金融资产的运用却是多样的,即可在金融体系内部实现自我增值或风险转移。只有向实体经济投放的金融资产才能实现资本化。股票和债券等证券的发行是典型的固化财富虚拟化与金融资本化的统一,而银行存款的形成仅仅是实现财富虚拟化的过程,银行贷款才是实现金融资本化的进程。

资本转化产出是金融资本化后所实现的财富支持对实体经济的推动效率,实际上是实体经济使用资本化资金的效率,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最终成果。资本转化率是体现金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本文样本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年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披露公报及国泰安数据库,以1978~2010年中国33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为初始样本。

(二)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根据金融推动实体经济路径,本文建立以下的模型

FINt=a+βWt+γFPt(1)

CAPt=δ+εFINt+θFP(2)

Yt=μ+pCAPt+σFPt(3)

其中W代表国民财富;FIN代表金融资产总量,CAP是金融资本化总量,Y代表国民生产总值,FP代表金融规划的调整与完善程度,t代表时间。

对于金融资本化总量CAP,本文使用广义社会融资规模进行衡量。广义社会融资规模包括债券发行额、股票融资额、银行贷款额以及其他信托担保资金等,目的在于衡量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带来的实际资金支持。

由于FIN是CAP的自变量,CAP是Y的自变量,依次将(1)式代入(2)式,再将(2)代入(3)式得(4)式,即

Yt=μ+p(δ+ε(a+βWt+γEPt)+θFPt+σFPt(4)

合并得

Yt=(μ+pδ+pεa)+pεβWt+(pεγ+pθ+σ)FPt(5)

化简得

Yt=τ+φWt+ωFPt(6)

由于变量都属于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存在单位根,简单回归可能导致伪回归的出现。为消除单位根,本文使用差分法使各变量趋于平稳,得到以下修正模型

ΔdFINt=a+βΔddWt+γFPt(7)

ΔdCAPt=δ+εΔdFINt+θFPt(8)

ΔdYt=μ+ΔdCAPt+σFPt(9)

同理,通过(7)式、(8)式、(9)式的迭代得到(10)式得

ΔdYt=τ+φΔdWt+ωFPt(10)

四、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本文利用中国的历年度数据对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分别对(7)式、(8)式、(9)式和(10)式进行回归分析。其中(7)式、(10)式中国民财富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时间为1978~2003年;而(8)式、(9)式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时间为1978~2011年。为消除回归可能出现的异方差,回归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权重为各式首个变量的标准差。

(7)、(8)、(9)、(10)式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报告了样本的回归分析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7)式中ΔdWt的系数在回归中显著为正,且大于1,表明国民财富的增长能有效带动金融资产形成,同时金融资产增长速度比整体国民财富积累速度更快。(8)式中ΔdFINt的系数亦显著为正,但系数小于1,表明金融资产的增加能推动资本化进程,但其增速慢于金融系统规模的扩张。(9)式中ΔdCAPt的系数显著为负,但数值较小只有0.19,表明金融资本化增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承不断减少的作用。由于回归数据经二阶差分处理,ΔdCAPt和ΔdYt均指加速率,所以并非表明金融资本化与经济增长成负相关,而是指随着金融资本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促进效用不断削弱。(10)式回归是整体测量国民财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系数亦为显著正相关,但整体促进效率较低,只有0.32。

(7)、(8)式所表示的国民财富虚拟化进程及金融资本化进程中,金融规划的完善程度对这两个环节的影响在回归中未能体现。由于FPt在(7)、(8)式回归中并不显著,所以回归无法反映出金融规划的逐步推进对财富虚拟化和资本化进程有何影响。但在(9)、(10)式中,FPt均为显著正相关,表明金融规划的逐步完善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上的作用是明显的。同时,这表明金融规划整体上在实现财富积累增长上亦得到了有效支持(如图2所示)。

五、结论及展望

金融规划的目的在于提高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但究竟是以完全市场化、完全放开金融限制、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还是以政府制定框架、以金融规划指引金融体系发展,这一问题是众多专家学者的讨论关注点。但从历史的角度看,金融规划的推出与制订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曾庆久.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3(11).

[2]韩云虹.基于金融规划的中国国民总储蓄变动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2009(05).

第7篇:经济一体化的表现范文

经济史数据图表题的解法:

1.五看:标题、时间、比较项、数据的增减、标注。①看图形的标题,明确历史问题的主题或内涵;②看图表数轴注明的时间,确定时代特征和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③看比较项,对涉及到图表的比较项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④看数据的增减,了解某一时段增在哪儿,某一时段减在哪儿;⑤看标注,认识带有提示或补充性质的标注人物或文献名称。

2.依据数据的增减,分析图表的来源、内容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有效信息,认真分析、对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发掘其本质、特征或内涵,并根据设问要求判断相关历史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数据图表所反映内容间的关系和内在的联系性。

3.依据时空、世界史和国别史的限制,联想相关历史事件(课本知识),确定图表与课本某部分或者是几个部分相关联的知识点,找出衔接点,进行知识能力的迁移,并根据设问要求分析变化的实质或原因。

一、扇形数据图:能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主次分明。

【2012高考真题解析1】(2012全国新课标文综卷·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解析】答案C。此类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两个时间数据图的变化,同时要结合两个时间相关的历史知识。所以考生一要注意看时间,二要注意看数字或百分比的变化。从图片上看时间分别为“1965年”和“1995年”。从所占比重看,1965年时,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日本相对较少,而到1995年时,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日本所占份额相对增多,其他工业国、拉美和非洲有所减少,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无多大变化。再结合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20世纪50、6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7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滞胀”现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再结合图表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集中于亚洲地区,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明显。

二、表格数据图:便于统计、对比、整理,对数据的分析更精准。

【2012高考真题解析2】(2012安徽文综卷·18)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表2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解析】答案B。这样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表格,注意表格的标题,表格的纵横列各表达什么内涵。此表对比农村和城市在1979-1984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变化,读表可以看出农村无论收入增长率还是消费水平增长率都明显高于城市。但要留意这数据对比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而不是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对比。然后结合1984年的时间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城市改革才刚刚全面展开,农村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成功,并在1984年全国取得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柱形数据图:能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前后对比一目了然。

【2012高考真题解析3】(2012浙江文综卷·18)右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解析】答案B。从统计示意图中充分挖掘题中的历史信息, 不轻易放弃对试题提供的可利用的信息——后方七省的空间地理概念和抗日战争期间的历史概念,从七年工厂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到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有起有伏、有增有减,而不是逐年递增,A项错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超过了1937到1940年的发展水平,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介绍大后方和沿海工业发展对比概况以及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所以CD项错误。

四、条形数据图:显示各个项目之间的比较情况,可视性较强。

【2012高考真题解析4】(2012安徽文综卷·22)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图6反映了

图6 2009—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解析】答案C。解图表型选择题,读懂图表是正确解答的第一步,要注意理解表格和选项中的历史概念金砖国家、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世界经济区域集团, 明确表格中2009-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数据关系。通过图表观察,俄罗斯经济负增长,巴西2009年负增长,金砖国家只有印度、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故“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说法错误,首先排除①,也据此排除选项AB;在材料中不能反映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因为增速较快的金砖四国不是区域性经济集团,而2010年欧盟的增长为1.7%也不能说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所以排除③,也据此排除D。

五、折线数据图:能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探究其发展规律。

【2012高考真题解析5】(2012福建文综卷·38)材料三 1952年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图14——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5分)

第8篇:经济一体化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关联分析 滞后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学者对中国股市的波动做了一些研究,其基本结论与经验判断证明,目前我国股市仍然是“政策市”,推动股票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源仍然来自相关政策。也有一些学者利用 1990—1998 年的沪深股市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股市的运行特征,认为我国股市目前已经初步具有了成熟股市的基本特征,股市运行曲线基本上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吻合。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活动可以发现,gdp 增长率、gnp增长率等反映经济基本状况的指标呈现周期性特征,同时零售物价指数也在短期内表现为周期循环。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必然会对股市产生影响,从而使得我国股市与其他发达市场一样,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运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即二者有着某种长期均衡关系。

2. 无论是短期抑或长期,经济增长对股票市场都存在着单向granger 因果关系。

3. 就长期历史平均而言,中国股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态势;但就短期历史动态而言,并未达到可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程度,甚至出现了背离宏观经济的现象。

二、实证分析

1. 指标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1998年-2006年的gdp值、上证指数以及二者之比:证券化率。

证券化率(securitization ratio)作为衡量一国(或地区)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测度了证券市场在该国(地区)经济中的重要性,当证券化率越高,证券市场在该国(地区)经济体系中越重要。一般,发达国家(地区)的证券化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证券化率较低。尽管短期或许存在不稳定性,证券化率仍不失为权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关度的较好参考指标。

2. 对反映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数据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

① 主成分分析:第一个主成分(以下称实体经济主成分)可以解释固定资产投资年度累计、进出口总额年度累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工业增加值这四个变量,是和实体经济相关的指标,称之为实体经济主成分;

第二个主成分(以下称金融市场主成分)可以解释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m1、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这四个变量,是和金融市场相关的指标,称之为金融市场主成分;

第三个主成分(虚拟经济主成分)可以解释收盘价、上证指数、股票总市值这三个变量,是和虚拟经济相关的指标,称之为虚拟经济主成分。

本文只研究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也就是第一类主成分和第三类主成分)各自的发展规律和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对于金融市场方面我们在这里不做研究。

② 建立arima模型,以显示虚拟经济的变化规律:

可得出虚拟经济变动规律方程式表示为:

xt=-0.131+0.077 xt-1

依据方程式(1)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虚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宏观方面,其预测结果分析可以减少股市不规则波动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一定程度上避免股市的大幅度波动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微观方面,预测结果也可以作为投资者们进行投资的一个参考。

③gdp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分析:

可得出gdp变动规律方程式表示为:

xt= 64.863-1.002xt-1-0.973 xt-2-0.951 xt-3

依据这个方程式(2)我们可以对gdp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预测,其预测结果分析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经济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④滞后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的总体走势与其国家的政治环境及经济景气状况的变动周期是高度相关的,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走势的预期心理会首先从股市上反映出来,因此人们称股票市场为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 但是股市预测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

所以,我们选取股票总市值作为虚拟经济的一个代表指标,gdp作为经济发展状况的代表指标,检测股票总市值变化反映gdp变化的滞后性。

三、研究结论

第一,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虚拟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总市值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实体经济的一些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解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显著相关的,虚拟经济指标的变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实体经济的变动。

第二,虚拟经济主成分和gdp的变化规律都符合arima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出的虚拟经济变化规律可以对虚拟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预测。预测结果可以反映股市的未来变动,政府根据这个变动可以对股市做相应的调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减少股市的大幅波动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这个预测结果也可以作为投资者们进行投资的一个参考,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用gdp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指标,构建gdp变化规律的arima模型。它可以作为一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一个依据,使国家宏观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

第三,股市虽可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但它的预测作用往往是具有滞后性的。根据我们滞后回归分析的结果,我国股市对经济发展预测的滞后期是三个季度。滞后期的验证为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使经济预测的结果更合理,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制定都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参考文献:

第9篇:经济一体化的表现范文

关键词: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村庄再造;合作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5)01-0090-06

一、问题提出

发展集体经济一直是解体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特别是在2006年税费改革之后,集体经济的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村级组织所要承当的公共事务日益增多,而所能运用的集体资源越来越少。虽然对农业的反哺力度不断增大,但是分配并不平均,且反哺政策的实施主要针对个人。村庄在公共事务统筹能力上变得日益力不从心。在当前体制下,村级集体经济在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提供农村公共设施、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重新认识集体经济,是村庄再造的关键。

已有文献对集体经济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体经济适应性问题,也就是对于集体经济效果评价;二是对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这两个方面是在不同研究主题下对集体经济的再认识。对于集体经济评价,主要是以为研究主题,分析其内在机制与失败的原因,为今后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而对于集体经济模式的探讨,则是以合作组织研究为载体,它突破了原有集体经济概念,为我国今后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除去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上的争论,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究竟是一个资源要素问题,还是村庄内部管理问题?集体经济未来承当的角色是生产为载体的农户组织形式,还是以服务为纽带的社区公共服务支撑?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我国集体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困惑,本文正是基于此,通过对浙江省126个经济薄弱村的调研,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了解,来理清集体经济发展困境所在。

二、集体经济发展再认识

许多学者认为,集体所有制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生产力水平较低、组织起来以提高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度的要求[2]。但现实的经验并没有完全支撑这样的论断,组织起来的可能并不是因为生产力水平较低,而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的地区也并不是组织匮乏的地区。重新认识集体经济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首要步骤,特别是基于我国集体经济发展历史,更能够进一步理清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以为研究载体的集体经济再评价

由于原有对集体经济认识受斯大林主义的影响,研究基本上是在“合作化=集体化=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框架内讨论问题[3]。而正是这一模式下最好的样本。因此,对集体经济的再认识主要集中于的再分析。对于,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凡想理解中国现代化的人都不能绕开公社,研究公社是把握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4]不论是社会学视角下对于运行条件与机制的了解,还是人类学与历史学对于的挖掘与还原,以及从政治学角度关注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基层政权问题、基层民主问题等,都从不同的侧面来理解组织下的运行状况。而经济学则特别关注的经济产出和效率问题。张军(1998)认为要素的流动性缺乏,使得缺乏发展的空间。林毅夫(1992)则从博弈论的视角考察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对于社员退出权的剥夺,使得的性质从“重复博弈”转变为“一次性博弈”,最终使得监督成本极大上升,与此同时劳动积极性下降,组织效率极大地滑坡。此外,陈剑波(1996)、谭秋成(1998)、周其仁(2002)、梅德平(2004)、傅晨(2006)分别基于剩余所有权、制度变迁、模糊产权等角度分析内部缺乏效率的原因。

自解体后,对集体经济效果的评价成为学者们对计划经济进一步认识的研究载体。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对“统”的层面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制度失败的原因分析。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微观机制讨论,基于这一特殊的集体经济模式,从效率角度作为最终的价值评价来理解集体经济发展的逻辑。

(二)以合作组织为研究载体的集体经济再探索

解体后,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人们依然对于农村缺乏长效发展机制而感到担忧。组织一直是学者们呼吁的话题,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的杜润生先生对于农民缺乏自己的组织而感到深深的忧虑,也一直在呼吁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如果有合作组织相互补充,那就如虎添翼,实现新的飞跃。”早期的学者如牛若峰(1997)、夏英(1999)、周建华(1999)等以产业化、组织化的视角来揭示我国农业发展中组织的必要性,靳相木(1998)等讨论了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制度涵义,郭红东(1998)等则将农业产业组织及其组织创新视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5]。

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难以对接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分散化的小农经营使得市场风险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安全卫生问题难以有效地控制。吴学凡(2006)从三个方面提出发展农业组织化势在必行。首先,发展农业组织化与现实的制度安排相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业组织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离不开农业组织化,农业产业化的兴起需要农业组织化。其次,农业组织化是破解“三农”问题的路径依赖。最后,农业组织化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现实依靠[6]。侯军岐(2003)认为,发展农业组织是农民利益得到保护的关键。张红宇(2007)通过分析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市场条件和实践基础表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正当其时[7]。

无论是基于对集体经济的再评价,还是对合作组织发展的进一步认识,发展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已经成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不论是近郊地区利用市场优势,还是远郊地区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特别是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大、社会治理成本与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有效分担交易成本与合作压力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任务。因此,对于集体经济的再认识应该摆脱效率维度的生产问题,更需要公平维度下的分配问题。新的集体经济不再是单一生产性问题,而是农村长效发展、和谐发展的治理结构问题。

三、浙江省W市集体经济薄弱村基本描述与要素分解

2012年浙江省下发了《关于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浙委办2012年79号),进一步明确了经济薄弱村的标准:省定经济薄弱村是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且经营性收入(村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和投资收益之和)在5万元以下,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的村。W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在浙江省全省经济发展的前列。工农业发展水平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特别是个体经济发展使得村庄经济不断提升,但也正是基于此,使得村庄内部利益主体不断多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各种力量的影响。因此,以此为调研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2012年W市统计年鉴显示,W市截至2012年底共有126个行政村为集体经济薄弱村,涉及人口11.26万,占W市人口的9.41%。许多村落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村内部矛盾较大、合作成本无法分担,最终使得农村组织基本运转存在困难。因此,发展集体经济能够有效解决村组织基本运行问题,实现农村公共事务有序发展。

(一)W市经济薄弱村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涉及W市全部经济薄弱村,共涉及W市15个镇街道。按照乡镇财政收入的标准,将126个村落分为五组,每组涉及三个镇街道(分组依据为乡镇街道财政收入,从1组到5组,财政收入由小到大)。基本情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所调研的126个经济薄弱村中,其内部存在较大的差异。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数量并没有与经济收入变动呈现出相反的变动。与此同时,人口、耕地面积以及山林面积都没有与集体经济薄弱村数量呈现出较强的一致变动。从集体经济薄弱村内部来看,各个村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无论是村庄内部的资源,还是村庄自身的规模。在所调研的126个样本中,村庄规模最小的只有38户,而最大则有866户。人口数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所调研的样本中,人口最少的村庄仅为133人,最大的为2 456人。

(二)集体经济发展要素分析

将样本调查资料中指标量做简单处理。首先,将劳动力与村庄总人口之比作为一个新的衡量村庄人口结构的变量。LF变量可以反映出村庄人口的结构,也可以表示为村庄人力资源的情况。由于在样本中人口变动较大,这样处理可以剔除一些变异变量。其次,由于浙东南地区属于耕地资源比较紧张的地区,村庄自然资源衡量标志采用山林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这一变量一方面可以反映出该村落自然环境,同时也可以了解该村落的村庄环境。

由此,形成新的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解释的相关变量(如表2)。从表2中我们可知,观察变量由原来的人口、劳动力、耕地面积、山林面积、乡镇财政收入、村集体收入、集体经营性收入、村总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变为该表中几个关键变量。

依据上述变量,对样本数据进行新的描述。我们得出,相比原始表的描述,此处变量的方差较小,一定意义上在构造新的变量过程中,剔除了一些变异数据,使其在描述上更加合乎逻辑。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村庄集体收入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我们进一步解释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集体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无论是基于的反思,还是基于合作社的探索。现阶段集体经济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管理问题,基层干部则是管理的主要载体。因此,探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就必须思考村干部以及党员和宗族势力在其中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集体经济将加入以党员干部为主要考察变量的因素分析。

在本文的谈论中,我们选取四个有效变量。一是村党员干部数量,虽然党员干部数量受到人口规模的影响,但是不同规模的党员数量,可以反映出一个村落政治资源的运行。二是村干部的任期,本文选取村主任与村长两个职位的任期作为参考变量,来反映村庄的稳定性因素。第三,我们选取村长是否为党员这一变量因素,来考察两委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从检验的角度来看,村长能不能成为党员,基本上是一个村庄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前述五个变量之外,又选取了三个变量作为考量集体经济发展检验管理维度(详见表3)。

四、集体经济薄弱的进一步分析

从经济薄弱村基本情况,分解出八个相关变量,以此来分析影响经济薄弱村发展的原因。在此,做八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利用stata软件,做九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4。

从表4中我们可以得出:在变量关系中两类变量的相关情况各不相同。第一类变量(LF、VS、NE、DM、IC)这些传统认为的集体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与集体经济收入这个变量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一)基于要素变量的集体经济发展分析

劳动力要素在当下的农村已经不再是作为一种资源要素存在,而是反映村庄活力的一个标志。劳动力要素存量的背后是一个劳动力流动的过程。“空心化”的村庄不仅在中西部存在,在东部同样也有这种现象,缺乏必要的集体经济使得村庄在人口迁移上存在一个“推力”。而较好的村庄集体经济则会形成一种“拉力”,从而形成“离土不离乡”的人口就业格局。村庄自然环境在村庄发展上也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传统认为集体经济是一种合作应对困境的发展模式,但是自然因素在市场化的背景下变成了集体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自然条件越好,可能集体经济发展越有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在靠近城市的郊区,土地的变性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市场化程度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个正相关的关系。改革以来的集体经济发展,并不是仅仅从生存视角的选择,而是在市场之上对农村资产的有效利用与资源的有效开发。因此,市场化的推进对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如果能够在市场化推进中解决好村庄治理难题,那么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并不是一个真命题。

(二)基于管理视角的集体经济发展分析

从管理视角来看集体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针对村干部的协调性问题。本文所采取的三个变量(DY、RQ、DF)就是基于干部冲突与村干部的延续性问题来理解的。党员作为一种村庄力量的纽带,不仅是一个政治因素,也是一个经济因素。村庄中的党员数量虽然与村庄人口有关,但是党员的数量与结构在村庄动员中具有不可低估的能量。其次,作为村干部之间关系的两个关键变量RQ与DF,能够反映村庄在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以及管理中的有效性。村集体经济的薄弱一定意义上与干部的不协调有关。在调研的村庄中,干部冲突不和谐是村庄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一定意义上,也可以验证本文所指出的“集体经济发展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管理问题”。

(三)进一步理解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上述的两类变量中,VS、DY、IC并不是较为显著。但是经过分类之后,发现存在不同的相关问题。详见表5。

在调研样本中依据集体收入的高低选取前40个村庄与后40个村庄,将前面不显著的变量做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在收入较好的村庄中人均收入也较高,而且党员数量与村庄规模都与集体收入存在正相关性;而在发展较差的村庄三个变量与较好村庄的关系存在很大的不同,党员数量与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发展存在一个较小的负相关性,这表明在集体经济发展衰落的同时,也影响了其政治建设;而村庄规模这一治理的范围,在较差的村庄中表现为负相关性,表明因协调成本的加大而使得村庄治理困境加深。

五、结论与思考

从集体行动的困境逻辑解读,到国家兴衰的分配性问题解读,奥尔森所展示的问题也可以应用到对集体经济的再认识上。丹尼斯・缪勒在肯尼斯・阿罗工作的基础上所表明的是特殊利益集团的不断增加所造成的分配问题的重要性不断上升[8]。而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正是由于利益的不断多元化,使集体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现阶段,村庄发展需要一定的集体经济支撑,而集体经济的功能也需要相应的延伸。一方面表现在,面对“给予型”背景下的“以工补农”发展阶段,集体组织的薄弱使得再分配过程不断受到来自村民的合法性挑战;其次,由于现阶段给予的策略与单纯“输血式”扶贫的差异,使得村庄配套设施难以建立,许多项目难以落地。因而,重新认识集体经济在村庄发展中的功能,是集体经济发展的首要步骤,也是新时期村庄再造的根本。

(一)集体经济发展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集体经济的发展,历来是集体经济发展讨论的焦点。传统观点认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集体经济的生成却认识不足。从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再到劳动力迁徙不断加剧的今日农村,原有的集体经济都退回到仅有的集体资产。在调研村落中我们发现,就普遍意义上来看,现阶段集体经济发展更多的是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从浙江省W市的调研资料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集体经济发展并没有显示出很强的相关性。发展集体经济是否为发展经济的手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因为集体经济的再造更多地依赖于管理手段、干部队伍、村民意识的提升。

(二)集体经济发展是否与市场区位优势有关

集体经济发展与市场区位之间的关系,在调研的村落中也没有显示出相应的规律性。但是市场区位的变化确实是集体经济再造的有效契机。市场区位的变化,使得农村内部“资源-资产”结构发生变化。分配性问题日益成为村庄发展的关键。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郊的村庄,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原有的村内资源变为增值的资本,村庄发展面临重要的机遇期。村庄内部的分配性问题又一次使得集体经济发展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此时的集体经济发展更多的是基于共同体视角的分配性合作治理过程。

市场因素以及与此相伴的资源环境禀赋,使得村庄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存在较大的可依赖性。资源要素以及与此伴随的区位价值,是新时期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依赖。能否建立有效的村集体经济模式,关键在于对资源要素的有效化管理。

(三)集体经济发展的管理因素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要素之中,特别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建立完善的社会转型时期,集体经济的再认识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相比传统集体经济的发展功能,现阶段更应关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分配功能。因而管理要素就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经济薄弱村都存在干部组织内部矛盾问题,或是由于宗族势力或是由于发展思路等因素。而党员队伍素质,也成为影响村庄组织动员以及整合的关键性力量。

与此同时,村干部之间的矛盾也是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村落之所以难以有效地发展集体经济,就是由于干部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使得许多集体性事务由于村内部较高的治理成本问题而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

(四)集体经济发展的依赖与分配功能

重新认识集体经济,关键在于理解新时期集体经济发展的依赖以及新时期集体经济所承担的社会功能。面对新形势农村建设的需要,集体经济的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致富功能,而更多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聚合-分配”职能。集体经济的发展必须重塑自身的社会功能,而这就需要更高要求的管理职能。这一点也是传统对于集体经济发展讨论的一个盲区。

当前农村特有的统分经营模式,在“分”的意义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统”的问题上却建设不足,而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于“统”的模式与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集体经济作为统合经营的有效手段,必须依赖村内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展民主化建设,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入治理要素。一方面能够使得村内治理达到和谐,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资源谋求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就目前而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三资”(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资源)的有效利用。“三资”的有效利用更多的是一个具有公共性质的管理话题。随着农户参与意识以及民主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首要面临的将是一个民主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忠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7,(8):64-70.

[2]宗寒.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几个问题[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2):38-45.

[3]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张乐天.告别理想:制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5]郭红东,和丕禅.“农户+农户合作中介组织+市场”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组织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1998,(8):12-16.

[6]吴学凡.我国新型农业组织化:现实的必然选择[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9):60-63.

[7]张红宇.对新时期农民组织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3):4-10.

[8]曼瑟・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

Rethinking the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y and Collective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Ma Chaofeng1, Xue Meiqin2

(1.Party School of CPC Wenling Municipal Committee, Wenling 317500, Chian;

2.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