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经济基本知识范文

经济基本知识全文(5篇)

经济基本知识

第1篇:经济基本知识范文

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通过理念更新、生产经营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等方式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并且一般都要综合运用这些途径以取得最佳降低成本效果。

1、通过理念更新推动成本降低

从实践来看,几乎所有的成本发生都与人有关,因此,只有人树立了降低成本理念才能推动成本节约。这一过程中,首先,领导者要带头更新成本降低理念,要树立降低成本就是增加利润或者提高效益举措的基本理念,带头参与到各种有利于成本节约的行为当中去,通过领导的示范带动促进成本降低。其次,广大职工要树立积极参与降低成本理念,职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以帮助所在单位节约成本就是为单位服务,就是立足岗位多做奉献的一种意识,利用这种理念指导自身行动,规范自身行为。

2、通过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推动成本节约

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成本包括材料、人工等成本,还包括管理费用等,因此,必须强化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首先,生产经营准备阶段成本管理,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市场原材料供应商等的调研,通过谈判有效降低燃料、原材料等的成本。其次,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管理,要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边角废料利用水平等促进成本降低。再次,通过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控制成本,要完善物流配送、降低产品损耗,促进成本降低。此外,还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标准化等推动成本节约,特别是标准化工作既可以保障质量,又可以降低谈判等成本,对于成本节约意义重大。

3、通过财务管理创新推动成本节约

财务管理创新是成本节约的重要途径,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等推动成本节约,通过编制预算方案,推动预算执行与考核,可以有效的促进成本节约。其次,通过信息化财务管理软件促进成本节约,可以利用信息软件对单位内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监督,一旦成本超标则进行预警,以此推动成本节约。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推动成本降低的现实保障

降低成本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竞争、追求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管理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厉行节约的背景下推行降低成本方案更为易行。实践中,单位可以从完善降低成本方案、强化组织考核、强化监督等方面推动成本节约。

1、制定降低成本的细化方案

首先,要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单位要根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定位,年度业务工作量,明确部门经费支出或者说控制标准,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目标。其次,要细化各部门成本支出细节,对于可预见的支出,要通过预算等方式在支出金额、时间节点上予以明确,特别是对于与往年比较成本节约达到一定比例的,要积极进行沟通和协调,明确成本降低的原因。再次,要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主体,一般而言,单位内部要形成以部门负责人为主体、全单位以主管财务的领导甚至一把手作为成本降低的责任主体推进成本节约。

2、强化降低成本的组织考核工作

首先,要强化对成本发生过程的管理,单位通过分析成本构成及发生的环节,科学的预测成本变化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全过程成本管理体系,并动员相应岗位人员参与到成本降低活动中来,形成降低成本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充分调动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降低成本的组织力量。实践中要整合各部门力量,避免各自为战等导致成本控制不力。再次,要强化成本发生的考核工作,对于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在年中和期末要组织目标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为成本降低未达标的,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对于成本控制较好的,要总结经验并进行推广。

3、强化降低成本的监督工作

第2篇:经济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生态经济;环境成本;控制

1环境成本的含义

环境成本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环境成本是指企业为预防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损害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产生的成本,而广义的环境成本是在狭义的环境成本基础上,增加了一项成本,即生产对环境造成损害不可准确计量的那部分成本。因此,环境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1时间性和空间性

由于环境成本的时间性,环境成本可以划分为过去环境成本、当期环境本及未来环境成本三类,因此与环境有关的相关项目支出也是对这三种环境成本的当期支出。由于环境成本的空间性,可以将其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

1.2连续性

企业对于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对环境成本的核算不仅是针对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指出,要着眼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贯穿于产品开发、销售及淘汰整个生命周期过程。

1.3功能性

环境成本根据功能性可以将其划分为弥补过去的环境损失、维护当前环境现状的环境损失及预防将来环境不利影响所发生的支出。

2生态经济视角下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环境意识缺乏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提升的同时更多的是带来个方面的环境问题。若想改善环境问题,企业必须要做到合理控制环境成本,必须牢固树立环境意识,从思想意识层面抓起,积极弘扬生态经济理念,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然而,诸多因素都导致了企业员工缺乏环境意识的问题。其一,教育背景的不同就导致了员工素质水平的差异,因而,在环境意识方面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距;其二,对生态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不透彻,从企业角度看,很多企业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节能减排,但实际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从员工角度看,有些员工甚至不知道生态经济是什么,更不用说了解它与环境的关系了。

2.2环境成本信息缺失

环境成本信息缺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环境成本是一个动态拓展的概念,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环境成本核算相应地也要发生改变。当前大多数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核算还停留在基本阶段,只是对几个最基本的成本指标进行核算,并未考虑到生态经济因素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未能将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扩展到更高成本上来。二是目前国内对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方面的研究较少,而环境成本自身的特性导致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信息方面的缺失,无法准确地对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计量,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构建较为缓慢。

2.3环境成本控制低效

对于环境成本控制,大多数企业认为要从节约下手,降低企业环境成本。然而节约还会带来另一些难题,比如说企业过度节约控制成本就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从而间接引发企业的经济消息下降。一旦企业思维仅局限于节约,就会禁锢其思想,无法进行突破创新,在技术上就会止步不前。对于环境成本控制环节多数企业选择在事后进行控制,只有在环境出现问题后才进行弥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这种方法不能在事前进行筹划,缺乏预见性,而且事后环境成本控制费用较高,效果不显著,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经济视角下环境成本控制的解决对策

(1)政府制定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环境成本控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府应加强环境立法,提高企业重视环境成本的意识,从强制性角度要求企业加强环境成本控制,迫使企业选择合理的生产规模,采用有环保技术和工艺,选择环境负荷低的替代材料,对各种污染处理系统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将环境成本控制在合理化范围。(2)强化环境管理部门的指导作用。环境管理部门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创新管理与环保管理,增进企业间的信息沟通,改变企业间环境成本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建立流畅的信息沟通网络,便于相互沟通,减少环境成本,促进企业间的共同可持续发展。(3)企业加强环境质量监控。一是对企业各生产环节进行监控,找出影响环境的各方面因素,并进行分析,着重关注企业废弃物的排放,使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减少因废气物排放超标而增加的处罚成本。二是建立企业内部针对环境因子的专门化成本控制系统,目的在于监控企业产生环境影响的全过程,找出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因素,将控制落实到环保设施运转、环境项目运行、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和环保事务的管理等方面。三是建立企业环境成本责任中心,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划分为各个阶段,分别落实成本责任人,对整个过程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对事前、事中及事后成本的控制,将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谢东明,王平.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战略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3).

[2]陈明坤.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第3篇:经济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领导力;业务能力;沟通能力

1引言

施工现场是企业形象展示的窗口,合同履约、产品形成、企业文化弘扬、利润创造等活动都是通过施工现场实现的。作为项目组织机构核心的项目经理,对项目目标实现、达到什么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项目经理具有相当的素质和能力。

2品质

集体层面:有大局观,正确处理业主、合作单位、同一场地交叉施工单位与本企业之间的关系,维护业主利益,创建与相关单位和谐共赢的生产环境。单体层面:有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坚韧意志,能创建阳光、向上、和谐的项目文化氛围,及传递正能量的施工环境。

3领导力

具备凝聚力,关心员工的困难和身心健康,鼓励员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素质,充分调查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创建一个和谐的项目组织机构。短时间内正确判断员工的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地安排员工的岗位和任务。制定具有可实施性的项目管理制度,以身作则,形成一个纪律严明的项目组织机构,向员工灌输项目管理理念、项目目标、工程难点及技术要点。

4业务能力

桩基础施工涉及工程技术、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经济学及领导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项目经理应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4.1技术知识方面

熟悉生产流程、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相关的规范、法规,能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

4.2生产设备方面

了解机械设备的先进程度、性能及生产能力,能根据项目特点选择择最合适的设备。适时对设备进行调试和保养,保障设备完好,同时了解设备存在的不足,采取补强措施,保证产品质量。

4.3施工经验方面

4.3.1施工准备工作

桩基工程施工周期短、工期要求高、准备调整的时间不多、工作繁杂集中,对项目目标影响大。通常做法为:1)集中项目成员,理清当前的工作内容、紧急程度、室内工作、室外工作、白天工作、还是可以夜间加班工作。明确员工的即时工作、完成的时间、完成的效果。以尽早开工为原则,按轻重缓急展开工作。2)收集技术资料,了解现场原有管线情况,测量放线,规划现场。生活区、办公区、材料堆放区、加工区位置不影响生产施工,减少搬迁;施工道路通畅,使用时间长;管线铺设方便施工,避免穿越道路;设备位置适合发挥其最好功效、利于后期施工,避免集中;即不安全,又无效率。3)购进材料,检验检测,规范存储,确定合理的使用方法、措施。引进设备,置于准备生产位置。4)穿插进行,完善各种手续、文件、各项交底。落实文明施工要求,完善生活办公环境。5)相关单位、部门接洽沟通,达成共识。

4.3.2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是完善和提高过程,是施工队伍体现综合素质的过程。1)强化、落实项目管理制度和企业规章,规范员工的言行,项目经理以身作则,逐渐展现一个有纪律、有文化、懂技术、懂管理的项目团队。弘扬企业的优秀文化,赢得信誉。2)掌控施工层面、施工过程,消除各环节中的质量安全隐患。桩基施工需重点控制:桩机对位、垂直度、钻进速度;钢筋尺寸、钢筋搭、焊口;导管的密封性;混凝土的标号、和易性、坍落度;施工人员是否按规程操作等。管理人员深入现场一线,进行巡视、检查、讲解和指导。随着工程进展,调整作业面,提前处理影响施工的因素,保证生产工效,实现安全、质量和进度目标。3)安全、质量、进度、采购及材料耗损等因素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利润,是项目利润管理的重点。4)灌注桩施工用材主要是钢材、混凝土、水泥,占材料比重的70%~80%以上。灌注桩混凝土的充盈系数规范要求为1.0~1.3。混凝土消耗可以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来实现;控制孔径、孔深,减少灌灰过程的浪费,采购定量准确。配筋原则:浪费最少,接头最少,根据钢材尺寸和构件尺寸确定塔接或对接。水泥注意储存和搬运过程中的浪费、过期、水浸、淋湿及破损等。5)工程收尾。工程施工将要结束,部分管理人员和工人可能情绪波动、精神放松,难于集中精力或干劲过于高涨。种种不正常的状态极有可能造成质量安全事故。保持施工队伍的稳定是此阶段的工作重点。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使得管理人员和工人头脑清醒,心态平和。管理人员坚持生产一线,事必躬亲。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随时巡查和指导,以沟通为解决矛盾的主要手段,理性地对待各种问题。

5风险规避

所谓风险规避就是提前消除人、物、环境的不安因素。知道什么环节存在什么风险、什么地方存在什么风险、什么时间存在什么风险、什么人存在什么风险。要求项目经理工作踏实、用心;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掌握整个工程的情况;随时巡视,洞悉工程的变化;信息反馈能力敏捷;意识超前;执行力强,如此方能提前诊断不安因素,有的放矢地布置措施,除隐患于摇篮。

6沟通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某桩基工程的二期工程。一期主体已建至10~15层。一期用土,将二期施工现场已挖成低于自然地表0.8~1.2m,十分不规则的坑,恰值雨季,一片,杂草丛生。一期施工队的生活废水和食堂废水直接排入现场,覆盖4个楼盘位置,污泥最厚0.4m,污水深0.2m,浊气很重。第一任项目经理进场三周多时间,每天牢骚满腹,情绪烦躁,现场工作缓慢,业方非常不满意。第二任项目经理到任后,与项目成员考查现场近1d,晚上公布现场处理方法和具体工作安排。处理方法为:(1)排明水;(2)避开楼盘和道路位置四周挖明水渠,渠深1~1.5m,以效果确定深度(实际为1.5m);(3)晾晒后按楼座平整场地,处理好一处开工一处;(4)渣土铺路辅以钢板;(5)现场污泥拌土清除场外。显而易见,项目经理的坚定信念以及面对困难绝不摇摆的精神,对稳定员工情绪,项目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7创新

基础施工同样面临材料、设备及施工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作为工程人应以发展的思想、开阔的眼界、求变的态度研发掌握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使用新型材料和施工工艺,降低消耗,提高质量。随着建筑物越来越高,建筑的地质环境越来越有挑战性,桩基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提高桩基施工项目经理的综合能力,完善桩基工程施工管理,创建优质工程是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建春.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点工作[J].建筑规划设计,2007(7):34-35.

第4篇:经济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经济空间;非中性;社会性;资本化

人类的经济生活充满空间维度。然而,空间因素在早期的经济思想史上并不是研究的主题,即使是后来的主流经济学,也因在其建模方法上无法纳入空间变量而选择对其忽略[1]。区位理论的兴起,虽然将经济空间作为所研究的主要范畴,但是完全将其置于外生化的境地。这些理论在研究范式上构成了经济空间的中性论。本文所界定的经济空间,是现实中的经济地理空间,亦即一种社会实践的空间,包含其内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经济空间的非中性。研究范式是“某些科学家共同体所普遍接受程度思维定式,亦即共同接受的信仰、目标、基本假设和方法”[2],其演进是一个遵从历史和逻辑双重维度的过程,尽管经济空间中性论影响广泛,但空间经济学发展带来的理论创新、理论积累,已经为经济空间非中性成为主流研究范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阈,就经济空间的非中性展开论述。

一、何为经济空间的中性

货币中性论忽略了货币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经济空间中性论亦是如此。经济空间中性论源于将经济空间予以绝对外生化考察的经济学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如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区位论等,其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曾推动了经济思想史中关于增长理论研究的发展,但却将经济空间“容器”化、“黑箱”化、“工具”化,使经济空间陷于中性的境地。

(一)关于经济空间的外生化考察

1.古典经济学:“容器”化的经济空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古典经济学曾考虑到经济空间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总体上仅是考虑到经济空间的一些基本使用价值对生活的作用,如可利用性、可承载性、可分割性等,潜移默化地将经济空间视为一种“容器”。威廉•配第提出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著名论断,仅考虑了经济空间中土地资源对于财富创造的作用,与此类似,萨伊在“三位一体”理论中也仅考察了经济空间中土地对创造价值的作用。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理论中,仅考虑到经济空间的可承载性、可分割性对生产的作用,跨空间的生产分工类似于在一个“容器”空间内不同专业生产活动的局域分布。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比价优势理论中,假设生产要素不能跨国流动,也是仅考虑到经济空间的可承载性、可分割性对各国生产的作用,也类似于具有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别,即具有不同比较优势国家的生产活动在一个“容器”空间中的分割与分布。尽管古典经济学考虑到经济空间对于增长的作用,但是假定空间是既定不变的,是由经济以外的纯粹自然因素决定的,视经济空间为一种外生因素、外生变量,关于经济空间是一种外生化的考察。2.新古典经济学:“黑箱”化的经济空间。与古典经济学考虑到地理空间的资源可利用性、可分割性等使用价值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新古典经济学完全将经济空间“黑箱”化。正如新经济地理学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所指出:“关于经济体如何安排空间利用问题,经济学家通常是怎样处理的呢?答案很简单,他们一般根本就不涉及这个问题。”[1]新古典经济学在严苛的基本假设的前提下,采取了“奥卡姆剃刀”①的方式,以数理工具使其理论模型化、普世化,把经济关系、经济作用转化为由符号和公式构成的精密数学逻辑[3],确保理论范式整体上的清晰与系统,拒绝考察其他力量对产出的影响,不仅摒弃了以往经济学分析注重价值判断的传统,而且也完全将经济空间“黑箱”化,即仅将经济空间视为投入—产出的“黑箱”,完全不考虑空间维度下资源如何配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范式下的均衡分析,供需函数、几何曲线刻画出的市场出清,将经济空间绝对“黑箱”化;边际分析对于变化率的研究尽管更精确化,但也完全剔除了空间因素的影响;生产函数Y=F(K,L),仅考察了既定技术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影响,假定厂商在短期内无法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调节,将增长过程视为各种生产要素进入“黑箱”相互作用后转化为产出。空间,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经济空间,被“奥卡姆剃刀”剔除后,完全地“黑箱”化,乃至绝对地外生化,直接导致新古典经济学增长理论中空间维度的缺失。3.传统区位论:“工具”化的经济空间。传统区位理论基于经济最优化分析,从“选择”的角度,将经济空间视为一个能够促进产出、增加利益的“工具”。传统工业区位论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韦伯曾指出:“今天,我们目睹了经济力量的巨大更替,资本和劳动力的迁移,这在过去任何时代都不曾看到的。我们亲历‘帝国的兴盛,帝国的衰落’,这显然是区位变化的结果。”[4]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界定了选择特定空间的利益———成本节约,即不同农业生产方式如何选择由运费和地租相权衡的成本最小化空间作为区位[5];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仍区分了选择特定空间的利益是成本节约,即工业企业如何选择如运费、工资、集聚等因素相权衡的成本最小化空间作为区位;勒施的均衡区位论,进一步考虑到消费市场的因素,提出选择特定空间的利益是利润的增加[6],即厂商如何选择竞争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空间作为区位。基于此,传统区位理论视阈下,所选择的经济空间是一种能够带来利益的工具,即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工具。空间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亨利•列斐伏尔认为,“工具性的空间具有一种‘特定的功能’。”[7]奥古斯特•勒施认为,“找到正确的区位对于人生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一切企业的成功,对于一个永久性居住点的建立———总之,对于人类一定集团的生存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合适的区位必然是一个能保证事物会最妥善发展的区位。”[6]选择最优区位就意味着选择最好的工具。经济空间区位本身是由自然、社会等外部因素决定,是被视为不变的,仅是被视为静态视域下被选择的工具,如列斐伏尔所言,“资本主义是通过对空间加以征服和整合来维持的。很长时间以来,空间都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地理学的中心,或者一个空洞的几何学的中心。它变成了工具性”[7]。尽管没有将经济空间忽略,而是考虑到经济空间的作用,但这种工具理性下的静态空间视阈,仍未摆脱外生化的局限。

(二)外生化所决定的中性论

经济学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中性论是货币中性理论。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一般把货币作为与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强调货币的中性,即货币的供给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3],从而形成了货币中性论。与经济学中的货币中性尚考虑到货币变化不同,经济空间中性论则完全将经济空间外生化、静态化,完全不考虑经济空间的变化及其对于增长的影响。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科学认为,空间具有物质性,有其物质属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没有脱离空间的物质运动存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空间存在;空间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紧密结合。经济空间中性论则仅是在物质属性上来审视经济空间,即物理的空间,立足于空间的物质形态,从长度、高度、宽度三个维度展现出来,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一种客观形式,具有中立、纯粹的性质。这是经济空间中性论的基本视阈。无论是完全忽略经济空间影响的“黑箱”化,还是仅考虑既定经济空间固定使用价值的“容器”化、理性选择中的“工具”化,都源自经济空间中性。总结起来,经济空间中性论从中立、纯粹的视阈来看待经济空间,视经济空间本身是静态、不变化的,仅是由长度、宽度、高度构成的物理形态及其使用价值,由自然、社会等外部因素决定,而自身对于产出、增长不会产生影响。这导致了在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中把经济空间“容器”化、“黑箱”化、“工具”化。

二、经济空间中性论何以局限

经济空间中性论完全将经济空间外生化、静态化,完全不考虑经济空间的变化及其对增长的影响,割裂了空间与经济学的内在联系,拘囿了经济学范式的空间维度,滞缓了空间经济学理论的演进,具有很大的理论局限性,更难以解释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事实与绩效。

(一)割裂空间与经济学的内在联系

空间与经济学是密切联系的,这源自空间的使用价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经济系统要落实到具体的经济空间区位。经济空间中性论仅是从纯粹的、中立的视阈来看待经济空间,是一种唯“物质性”下的空间观,直接导致了空间因素在经济学中的“容器”化、“黑箱”化、“工具”化。经济空间中性论的这种唯“物质性”忽略了人类经济所占据空间的社会性。正如区域科学的创始人沃尔特•艾萨德所指出:“在经济学领域里,区位理论距离经济学中心的距离就象最远的行星距离地球那么遥远……。”[1]经济空间中性论将经济空间的使用价值,与社会中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对产出与增长,即人类的主体活动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分割开来,而未将其融合起来作为整体进行考察。对社会性的忽略,使得上述空间经济理论未能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物质性是经济空间的自然属性和基本属性,体现出经济空间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而社会性则体现出经济空间在生产关系中的作用。经济空间中性论仅基于客体空间,其对社会性的忽略,正是对生产关系的忽略,排除了人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割裂了空间与经济学的更深入的内在联系。

(二)拘囿经济学范式的空间维度

人类的经济活动从来都是沿着两个最重要的维度展开的,一个是时间维度,表现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与周期性波动,一个是空间维度,表现为经济的空间集聚与发散[8],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经济学范式的空间维度,是经济学的整体发展、经济学家的规律性共识中对于经济空间的考察视阈和理论依据,应是一个随着学科发展和原理形成而不断扩展的范畴。一旦经济学范式的空间维度被“容器”化、“黑箱”化、“工具”化等传统理论所拘囿,不能与时俱进地得以扩展,则必将影响到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也难以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而唯“物质性”的经济空间中性论中,空间维度仅是由长度、高度、宽度三个维度展现出来的物理形态,仅是表征物质存在,并未基于社会性而详细剖析经济空间内在因素,如经济空间结构等,对增长的更广泛影响。尽管空间是广袤的,但经济空间中性论却将经济空间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限定为“容器”“黑箱”“工具”,这些固化、模糊化、静态化的范畴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造成的思维定势严重限制了人们研究空间经济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拘囿了经济学范式的空间维度。

(三)滞缓空间经济学理论的演进

理论的演进意味着理论在更深层次上的创新与发展。反之,如果一种理论仅在表象亦或浅层次停留,则会导致其自身演进的停滞,失去发展前景。经济空间中性论源自对经济空间在经济学范式中的外生化考察,“容器”化、“黑箱”化、“工具”化仅将空间因素停摆在经济学范式分析的表象或浅显层面,这种外生化视阈的局限会约束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空间,将导致理论发展的固化、僵化。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因其社会性,可以是内生因素、内生变量。经济空间的内生化分析不是不可实现,而是被中性论所忽略。从现代经济学理论发展趋势和现实空间经济增长问题来看,空间经济学的内生化研究范式将在理论界定、模型构建、归纳概括、解释现实、政策建议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如果仍然仅仅从经济空间中性论下的“容器”化、“黑箱”化、“工具”化的视阈来考察经济空间,那么必将滞缓空间经济学理论的演进和发展。

三、经济空间如何非中性

所谓非中性,就是经济空间以其自身变化参与、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超越了经济空间中性论下的“容器”化、“黑箱”化、“工具”化。关于经济空间如何非中性,应通过丰富其内涵———判定和概括经济空间的社会性,来确立起空间能够非中性的基本前提,并从动态的角度来展现外在表征[9],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根本逻辑。这三方面可以简明阐述经济空间如何非中性,是一个依次递进、辩证统一的过程。

(一)前提:空间的社会性

经济空间非中性的基本前提是经济空间是一个可以变化的范畴,但唯物质性下的空间是既定不变的,只有充分纳入人类经济活动因素的经济空间才是可以变化的。也就是说,只有基于经济空间的社会性这一前提,才可以考察经济空间如何变化来影响经济增长,即考察经济空间非中性。空间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亨利•列斐伏尔则认为,经济空间具有多重属性,忽略了经济空间的社会性,而只把物质性作为经济空间的唯一属性,是片面化的。在哲学本体论上,列斐伏尔构建了三维空间理论,即:(1)物理的空间,包括自然和宇宙,立足于空间的物质形态,属于物理空间。(2)精神的空间,来自于思辨或大脑的抽象,包括逻辑抽象和形式抽象。(3)社会的空间,空间中的社会主体、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属于社会空间。在第三个维度上,即社会空间上,其是现实中的经济地理空间,是一种社会实践的空间,包含了它所处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10],其本质是社会性。经济(地理)空间意味着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所占有的空间范围,是由规模、结构、功能、边界等要素构成的空间实体。从这一维度考量,物质性并不是经济空间的唯一属性,而仅是客体空间的特征,会对经济空间产生“中立的”“纯粹的”性质认识。社会空间是自然空间中有人类存在、占有、活动的地理场所,空间中的社会主体、社会行动、社会关系,即社会实践的空间,决定了空间的社会性。只要与社会实践相关联,经济空间就不是中性的和纯粹的,而是非中性的。经济学范式中的经济空间具有“二元属性”,即有物质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物质性是社会性的基础。但是,经济空间的本质是社会性。人化的空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扩张而被生产出来,又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并被作为社会工具。经济空间既是社会存在,又是社会工具,这是经济空间的社会性的基础所在。经济空间的社会性,意味着对经济空间的考察摆脱了基于唯物质性的外生化,赋予了经济空间以内生化的因素,是经济空间非中性分析的前提。

(二)表征:空间自我生产

经济空间非中性不是一个仅存在于抽象意义的内涵范畴,其必然要有外在、动态的表征。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区位论等经济理论显然无法展现这一表征。经济空间非中性的表征,可以用空间政治经济学来诠释,即空间的“自我生产”。传统意义上,物质属性下的经济空间仅作为社会存在,是中性的、纯粹的。然而,社会属性下,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空间既是社会存在,又是社会工具,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填充物,具有社会性。人类的经济地理空间因其社会性,即不是中性的、纯粹的,经济空间自身是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关于经济空间在经济增长中的动态表现,空间政治经济学派提出了经济空间的“生产与被生产”,认为经济空间不仅作为社会工具用于社会生产,也作为社会要素、社会产品被经济关系所生产,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出不同的社会空间(经济空间),这是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原理而总结出的变化规律,能够诠释经济空间非中性的外在表征。列斐伏尔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一个不断超越地理空间限制而实现空间的“自我生产”的过程,而从区域发展的视阈审视,自我生产出来的“空间”就是新形成的经济空间结构,其符合资本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也就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这一过程外在地展现了经济空间在经济增长中的非中性。此之所谓的经济空间“自我生产”,实质上就是经济空间结构作为集聚与扩散的均衡所形成的分布形态发展和演化的过程,是经济空间非中性的外在、动态的表征。

(三)逻辑:空间的资本化

继对经济空间非中性的前提、表征进行阐述之后,必须归结出其逻辑才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进而指导实践。从政治经济学的视阈出发,经济空间非中性最根本的逻辑在于经济空间在经济增长中的资本化。政治经济学中,扩大再生产是其阐释经济增长的代表性理论,而扩大再生产的核心就是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资本化。在经济空间社会性的前提下,空间“自我生产”形成了经济空间结构,其发展与演化决定了经济空间的资本化。具体来看,经济空间以其使用价值而被直接投入经济增长过程,与诸生产要素一起形成经济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对增长的影响是空间资本化的核心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单资本”。在单一的经济空间结构组成的经济体系中,正如新经济地理学代表人物保罗•克鲁格曼所指出,空间集聚就是经济活动在特定空间的集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集中,这就可以类比于:作为空间极化结构的集聚不断自我强化意味着经济空间结构作为资本的投入不断累积,这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二是“多资本”。在多个经济空间结构组成的经济体系中,某些类似“中心—边缘”增长极系统(这种增长极系统存在层级性,可以是园区、区域或是地区、国家)这样的经济空间结构被逐个投入到经济运行过程中,这就可以类比于:经济空间结构被作为资本而依次投入到经济活动中,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以上两个方面决定了经济空间如何“资本化”,其归纳起来的综合性机理在于:在空间内生作用过程中,在集聚力和扩散力两种力量作用下,由点、线、网络、域面、层级等基本要素组成的经济空间结构在演化中,实现了集聚与扩散之间的均衡,并不断演化,影响到最终产出和经济增长。这一“空间资本化”就是类比于一种经济空间结构作为资本投入到经济运行中,以其自身演化促进产出增加和经济增长,是经济空间非中性的最根本逻辑所在。

四、经济空间非中性的实践维度

经济空间的非中性,不是绝对地由理论推演而来,而是从普遍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其又将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对于空间经济学的实践维度,譬如全球经济板块发展差距问题、各国内部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特定微观地区的转型发展问题等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对认识经济全球化不平衡发展的实践价值

从经济空间非中性的视阈审视,经济全球化就是一个经济空间结构全球转移和替代的过程[11],即空间资本化后的全球扩张过程。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中的要素自由流动不仅不会造成区域发展均衡、消除贫富差距,反之会将空间资本不断积累在少数区域,既强化了原有的发展差距,又造成了新的发展不平衡[9]。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依靠长周期积累起来的存量,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依靠短周期快速积累的增量,能够促进空间资本在少数发达经济地带的持续积累,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对指导国家内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价值

从经济空间非中性来考察,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缺乏空间资本———空间经济增长极。因此,对于一国内部的协调发展而言,就是要形成新的空间资本,即以更具效率的空间结构替代落后地区原有的缺乏效率的空间结构,形成新的空间经济增长极系统。当前中国正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无论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些地区要实现后发赶超,就必须依托城市群、产业带的集聚作用的进一步强化,形成更具经济带动性、成长性的增长极,经济空间布局更加优化,提高区域经济的效率,构筑高质量的地区经济发展格局。

(三)对指导具体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践价值

从经济空间非中性的角度看,一个具体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就是在地区的范围、功能、边界不变化的既定情况下,仅是经济空间结构中核心要素———产业形态、产业布局变化,如近期中国重点建设的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行政、地理空间范围边界以及经济区功能的定位,都是既定不变的,如果要实现地区经济的增长,就必须依托具体的产业形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具体而言,我国重点建设的雄安新区立足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应建设好内外交通网络布局;率先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立足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应促进产业集群在珠三角城市群的集聚;后发崛起的海南自贸区立足发展现代服务业,应实现产业沿港口线的圈状分布。通过以上路径可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以经济空间结构优化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转型发展。综合而言,内生化逻辑决定了经济空间的非中性。在社会性的前提下,经济空间非中性的根本逻辑是经济空间的资本化。从政治经济学的视阈审视,由社会性决定的经济空间结构演化,作为空间内生化力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亦是经济空间作为资本的形成、投入、变化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范式演进的角度来看,经济空间非中性论对经济空间中性论的超越,既是历史演进的必然,也是逻辑演进的结果,具有重要现实应用的实践维度,必将为经济增长理论、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奠定新的理论基础,推动新研究范式的构建与成熟。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第5篇:经济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经济师;企业采购成本;控制

1企业成本控制面临的风险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因素,需要经济师准确判断风险类型,科学合理地控制采购成本。一是成本控制的固有风险。企业采购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采购风险,而固有风险通常表现为市场风险。市场经济的变化会导致价格的不确定,可能会增加采购成本,超出企业的预算。并且在企业采购活动中,市场很难做到“公平、公开”的基本原则。这要求经济师提前预测采购成本,确保企业的预算满足市场环境的规定。二是成本控制的计划风险。在采购活动中,经济师应科学全面地分析市场环境和供应商,针对某些不合理现象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制定和落实采购计划。比如技术要求、采购数目和交货时间也许会偏离采购目标,阻碍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经济师要按照采购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明确适当的采购目标,做出科学的采购成本计划。三是成本控制的细节风险。企业的采购工作考察经济师的综合能力,要求其对细节进行精细化处理。在对采购产品全面具体分析的情况下,合理避免采购计划中不合理的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企业采购的风险性。在企业采购管理活动中,要注意采购物资的细节要求和使用范围,在采购预算的允许下,不仅要买对产品,还有买好产品,也就是选择符合规定且性比价高的商品,做到以最低的成本争取最高的利益。四是成本控制合同风险。成本控制下的合同风险大部分表现为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后的相关工作,比如供应商可能会做出延期交货、所提供商品质量不合格、数量不足等违约行为。即使合同中明确规定一系列的违约处罚条例,但实际上让供应商履行其职责困难重重。如果采购物资没有及时到位,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与发展。因此,经济师对市场进行充分到位的调研活动,掌握各类供应商的具体信息,全方面了解他们的信誉度是否良好、产品质量优劣、生产能力强弱、供货方式是否便捷以及是否能按时交货等基本信息。优先选择各方面指标都优良的供应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采购成本的工作效率。

2减少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措施

企业采购管理工作要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调控。依据成本控制方式和实际要求等,制定合适的成本控制策略。

2.1科学分析采购价值

在企业采购过程中,经济师科学分析采购价值,限制采购成本在一定的价值范围内,采用有效指导来提升企业采购活动的经济合理性。首要工作是进行效用分析,它确保所采购商品的基础效用与预期效用的一致性,因此,经济师需要熟悉所购商品的基本功能效用,使采购方案不仅能带来深层次的经济效益,还具备操作可行性;其次是进行成本分析,这要求经济师准确掌握所购商品的价格变化规律以及降低成本价格方法。必要时商讨是否可以取消某些采购商品,或是否能通过对比,找到其他性比价更高的替换品,由此提高采购商品的经济实惠度,制定出最佳的采购方案。

2.2合理运用战略采购,控制采购成本

企业在进行采购活动时,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战略,才能在确保商品的质量达标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不断提高企业收益。整体性战略贯穿采购活动的整个过程,这表现为经济师在采购工作中必须具备全局意识,做到从整体出发,准确细致地评估采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保证主要环节的整体性和有序性,进而才能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行之有效的现实根据。整体性战略还体现在与供应商进行价格商谈环节中,要对所提供商品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综合的分析,不能仅仅是从价格角度考虑商品,而是在商品进行各方面的考量和是否能与供应商长期合作的关系等基础上,做出合理、妥善的决策。

2.3创新采购途径和方法

随着经济社会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市面上涌现许多电子商务平台,冲击着传统采购方式。时代的发展变化要求经济师要与时俱进,结合商品的实际效益和采购指标,利用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准确把握生产经营活动。整合平台所提供的商品的价格、库存数量、运输距离以及用户评价等资料的,解决采购筛选商品的各种问题。管理的合理化和整体化有益于增加与同类企业相互之间交流情报,促进企业双方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增加采购绩效,实现采供在经济上的共赢。经济师要紧跟时展方向,合理采用互联网采购途径,提高控制采购成本的可行性,从而减少采购商品的成本费用。

3结语

只有对采购成本进行合理有序的控制,才能使采购活动取得整体性进步。经济师在采购成本控制工作中要对市场风险和其他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做到规避风险,制订出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本次研究中,通过科学分析采购价值、合理运用战略采购,控制采购成本以及创新采购途径和方法等减少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措施进行管理,对采购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增加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朋业.探讨经济师如何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J].中国商论,2018,(16):89-90.

[2]常虎.浅谈经济师如何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J].纳税,2018(06):196.

[3]王继刚.国有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研究[J].财讯,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