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好人好事新闻范文

好人好事新闻精选(九篇)

好人好事新闻

第1篇:好人好事新闻范文

关键词 新闻策划;新闻报道;舆论环境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5-0025-02

1 新闻策划的原则

新闻策划是指以事实为基础,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时机、报道手段、报道艺术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新闻策划一般采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集中报道、组合报道等形式,不论何种形式均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策划最基本的原则。新闻工作人员在对重大事件进行策划时,要以尊重新闻事实为前提进行策划,在保留事实的基础上深化主题、掌握全局,防止新闻报道出现脱离新闻事实的情况。

1.2 可操作性

新闻策划要遵循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准则,对策划在实践中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对策划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同时,策划还要考虑采访计划、资金准备、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问题,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做好策划工作安排,保证新闻策划实施顺利。

1.3 独特性

新闻策划要以独特的视角,对新闻的内容、地域、时间进行全面报告,充分挖掘真实事件的新闻价值。在新闻策划的选题阶段,要将内含重要信息的新闻作为题目,如国家颁布的新政策、与民生相关的措施等。在策划过程中,多从微观的视角出发,采用推动报道方式报道事件的发展,对新闻事实进行全面透视,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

1.4 典型性

新闻策划的目的是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提高新闻报道质量,这就要求新闻策划必须选取具备典型性的新闻事件进行策划,拓宽新闻事件的宽度,开发新闻事件的深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此外,新闻策划也可以将某一新闻事件的局部、侧面和重点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分析,从小处着手发现具有典型性意义的事实。

2 新闻策划的作用

2.1 体现新闻价值

在同题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以独特的新闻视角进行新闻策划,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闻素材,深化主题,能够使报道耳目一新,实现人无我有的独家报道,加深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新闻策划在报道角度、挖掘深度、推出时间、版面处理等环节作出了精心安排,能够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尤其对于重大题材的报道而言,新闻策划能够充分凸显事实本身蕴藏的新闻价值。

2.2 突出报道重点

新闻策划能够有意识地发掘广大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抓住报道的重点,增强报道的效果,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新闻策划中,要以具体事物为观察点展现大主题,这样能够使受众更加详细地了解事件,抓住新闻精髓。

2.3 引导社会舆论

新时期下,新闻媒体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利益诱惑,如果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就有可能出现偏差。为此,必须做好新闻策划工作,弘扬主旋律,深入群众、贴近生活,充分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增强新闻宣传效果。此外,新闻策划还能妥善应对突发性新闻事件,通过对突发事件进行精心、周密策划,可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3 做好新闻策划的建议

3.1 找准题材

找准题材是新闻策划的首要环节,在策划选题时必须选择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大问题等有价值的新闻题材,坚决不能漏报。新闻策划要在短时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占据某一版面或时段进行报道,使报道做出声势,吸引受众注意力。尤其在社会新闻选题方面,新闻策划要掌握全局,找准取材方向,使选题既是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又是政府重视解决的问题,从而将政府解决的问题与百姓要求解决的问题有效衔接起来,使新闻报道争取到政府和群众双方的满意。此外,新闻策划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在选题时应当保持独特的视角,凸显鲜明的主题,明确新闻的中心思想,找准新闻的最佳着眼点,要体现自己在策划中的特色。

3.2 把握报道时机

新闻报道的最佳时机也是新闻策划的最佳时机,把握好最佳时机能够使新闻策划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即时性是新闻传播的本质特点,所以新闻策划要遵循这一特点,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最大价值。对于问题性报道而言,不能过早或过晚,过早会使报道不深入,掺杂报道者对报道对象的主观认识,而过晚会降低报道价值,陷入重复报道的窘境;对于突发性事件而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报道,一分钟也不能耽误。同时,新闻策划还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选择合适的信息,避免向受众夸大社会阴暗面或渲染暴力,这样会对社会舆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违背新闻策划原则。

3.3 精心编排

编辑排版是将新闻策划落实到版面上的重要环节,必须做到策划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从而使广大受众乐于接受。在编排上要围绕着新闻策划的选题服务,利用图片说明、文字表述、图文并茂等手段增加版面的吸引力,使选题更加突出。编辑可以选取某条有新闻价值的题材作为新闻中心,运用图片、评论、消息、特写等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报道,从而塑造独家新闻。

3.4 避免新闻策划误区

在新闻策划工作中,要避免在认识和实践中陷入宣传误区。首先,杜绝刻意炒作。新闻策划要尊重新闻事实,按照新闻事件的发展情况进行报道,使策划既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又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当前,有一些新闻报道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争取更多的关注度,无底线地炒作新闻,在新闻事实上进行肆意捏造,并倾向于报告名人隐私、娱乐新闻、灾害事故等题材,从而严重降低了新闻价值,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杜绝个人偏好。新闻策划是一项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工作,采编人员不能仅凭自己的偏好选择策划内容,更不能人为地影响新闻事件的发展,而是应当合理地安排报道内容和编排方式,体现最佳的新闻价值。再次,杜绝“策划新闻”。“策划新闻”是指对新闻事实进行策划,以达到某种社会效果或宣传效果的一种新闻制造或导演方式。这种“策划”会使新闻事件全部在主观的预想和操作之中,严重歪曲新闻事实,必须严厉禁止。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是完全相反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要避免走入“策划新闻”的误区,以免引发读者的怀疑和反感,进而降低新闻媒体的社会形象。

4 结论

总而言之,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入开发新闻资源、提升新闻媒体社会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闻策划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选好题材、抓住时机、做好编排,确保新闻策划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蒋毅.新闻策划及其意义[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第2篇:好人好事新闻范文

关键词 电视新闻;宣传;艺术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0-0001-02

笔者作为一个年轻的电视新闻工作者,经过十多年来的学习与实践,体会到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采、摄、写水平和增强新闻宣传效果,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注意总结探讨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因为只有具有新闻与宣传双重价值的新闻,才能成为最佳新闻作品。也只有实现了新闻与宣传的双重价值的新闻,才能取得最佳社会效果。

假如对此问题只注重采、摄、写,而不讲究其宣传艺术,那么其所报道的新闻质量则不会很好,主题不鲜明,又缺乏艺术魅力。则会使受众感到乏味,自然也难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对此问题,我提出以下浅见愿和同行共同研究探讨,以求共勉。

1 实现新闻和宣传双重并举的原则

我们有的同志误认为搞新闻与宣传是同一回事。其实新闻与宣传则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它们的不同就在于新闻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为出发点,而宣传则是把传播自己的观点、主张以影响受众作为自己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宣传价值所表达的是客观新闻事实同社会需求的吻合一致程度,程度高才能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我们平常说的新闻宣传,是兼有两种目的的宣传活动。因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中,就必须严格遵守新闻规律,并把握好宣传规律。也就是说,要尽量实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双重并重与统一。所以新闻既要注重选那些能引起广大群众共同关心的事实,又要注重选择那些能明白显示自己观点的事实,最终使受众能接受我们新闻中的事实和观点,从而实现我们的宣传目的。

2 要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的作用,作为新闻媒体就要不断扩大信息量,努力提供受众未知、欲知、应知的新闻,要着力反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精神,社会的最新事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这就要求我们所播发的新闻,时间上新、内容上新、思想角度新,这样才能使受众有新鲜感并兴趣浓,才能倍加关注,得到满足。我们的宣传目的也会得以很好实现,否则,我们的宣传效果也会打了折扣。

3 要注重新闻的接近性

新闻必须反映人们所共同关心的事实和问题,如果我们所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得不到受众的欢迎,其原因大都是这事实不是人们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其信息含量不大,内涵欠充实,实现价值不大,难能给受众以有益的启迪教益,这当然难以有好的宣传效果。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就要在工作中不断深入实际广泛调查研究,吃透上级精神的同时,了解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需求,采制实际工作中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较大问题,选材一定要有针对性、接近性,上情下传,下情上达,使新闻宣传在受众的心坎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高质量的新闻并取得满意的宣传效果。

4 新闻要增强受众信任度

信任度是衡量新闻宣传社会效果的根本尺度,只有受众对新闻宣传的内容认为是真实的、积极正确的,是可行的,才会持信任态度。为他们所喜爱,所认同并受到积极影响,乐于接受而引起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的宣传价值。这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和努力追求的,也就要求我们应尊重事实。

说到“事实”,有总体事实和个别事实,表面事实和本质事实等关系。对此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造成新闻事实的失准、甚至失真。所以我们在采写工作中要反复认真调查、分析核实事实,坚持辨证思维,切勿一点论,并把握好总体事实、本质事实,不能主观随意取舍,以偏概全,把事实抽象化、理想化、标准化,好的就绝对好而没有任何不足之处,差的就一无是处,没有任何优点长处,如此就必然会造成夸大、虚假、失真,引人质疑,而失去受众的信任,当然也就不会有好的宣传效果,这是新闻工作者应尽量避免的。

5 要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及根本。新闻报道要又快又好,才会有好的宣传效果。但“快”不是绝对的,而应是相对的。一般说新闻该抢则抢,越快越具有新闻时效性,而不能把新闻压成旧闻,或成了“马后炮”。不过有的事实则要等待适当时机再播发,而不能不加以选择地抢先播发,否则则会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有的甚至会造成不良影响和被动。总的说我们的新闻要注意选择最佳时机播发,也就是要掌握好时宜性。唐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直播50分》节目,经常针对居民生活中发生的某些问题和出现的困难及时予以播报,使问题能引起相关部门单位的重视,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使市民普遍感到非常满意,有关部门单位也受到大家的广泛称赞,从而使新闻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6 要讲究新闻采摄播和制作的品位

作为电视新闻,提高采编、摄像、播音主持和制作的思想性、艺术性,是增强其宣传效果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精心研究,不断提高水平,以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新闻,力争多出精品,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1)拍摄镜头注重画面安稳,构图要完整,各镜头、拍摄手段运用要合理,要善于捕捉抓拍能很好表现主题的典型生动细节,特别是与事件密切相关的、能体现事件思想意义的典型人物细节,以及能反映浓厚的现场气氛的镜头。画面信息量要大,内涵充实。拍摄时要选择好环境,讲究背景和前景,突出主体,以充分发挥电视纪实的本性。

2)制作要精、细、巧,画面组接要讲究画面语言,要符合叙事规律而有特点,衔接自然,情节交代清楚,重视同期声的合理运用,声音清晰,音量适中。解说词要与画面有机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可根据内容适当配乐,但要选好乐曲,使其与内容相协调一致,恰如其分,以能很好的烘托环境,渲染气氛、情绪,突出主题思想,增强感染力;配乐音量要掌握好,音量大小变化自然,不可忽大忽小,更不能喧宾夺主。此外,应注意乐句的完整性,一般不能突然中断,嘎然而止,不能“腰斩”音乐,更不能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总之制作要精益求精,思想艺术性强。

第3篇:好人好事新闻范文

好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所谓要素,就是构成某事物必不可少的元素。传统新闻理论中,新闻的要素被总结为“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如何(how)。在笔者看来,这五个W只是构成一般新闻的要素,而不是构成一件好新闻的要素。窃以为,新闻要被众人称“好”,应当具备真、善、美的品质。

这里的真,有主客观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诚。真诚是体现在作品中的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或状态。真能动人,诚能感人。即便是一件批评性的新闻,如果能让被批评者感受到一种真诚,也能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传播效果,令被批评者心悦诚服。很多新闻作品缺乏感染力,主要不是因为事实本身缺乏亮点,而是因为作品中体现不出、感受不到作者的真诚。

二是指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好新闻的必要条件。真是主观对客观的认知和判断。实则是主观认知和判断的对象,是新闻事件或事实本身。但是,由于条件的差异,主观认知和客观事实有时候并不一致,也就是说,真有时候不一定等于实。因此,真实不仅有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之分,还有主观真实和客观真实之分。如何做到真与实、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尽量一致,主要取决于主观的努力程度和客观条件的允许程度。

这里的善,有因果两层意思:

一是指善意。包括与人为善和惩恶扬善。

二是指善果。也就是说,不管是正面新闻还是负面新闻,都应该对社会起到鼓舞、鼓气、鼓劲或者警示的作用。2011年“7・23”温州高铁事故发生后,全国大多数媒体一窝蜂地指责高铁、嘲笑高铁、妖魔化高铁。要说事故和死人,当然不是好事,应当竭力避免,发生了也应当及时报道,而且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但是,世界上每年都会摔下来多架飞机、翻沉多艘舰船、撞坏无数汽车,死的人也是千百倍于高铁,为什么就不能对刚刚起步的高铁多一些宽容呢?事实上,中国的高铁在短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引进技术到出口技术,一下子使中国走在了全世界铁路建设技术市场的前面,为中国人的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无穷的便利,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引起了西方世界一些人的“羡慕嫉妒恨”。这种高新技术和新生事物,即便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必然的,是可以改进的。但遗憾的是,事故发生后,许多网民和媒体蜂拥而上,群起而攻之,一竿子把高铁打翻在地,结果导致中国本来引以为豪的高铁在世界上声名狼藉,国内许多高铁项目停工,在全球高铁市场的合同几乎一夜间被取消,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这就是媒体非理性报道的恶果。也就是说,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新闻表面上看对“事故的受害者”负责了、对社会负责了,却对中国的整体形象和长远利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而是不值得鼓励的,也不能说是好新闻。

这里的美,也有内外两层意思:

一是内在的美。好的新闻作品应当具有审美的价值和作用,要有社会意义,并具有内在节奏的美、逻辑的美、意义的美,使人们阅读后有一种美的享受或洗礼,而不是像有的新闻那样,追求一种轰动效应、腥色效应、审丑效应和恐惧效应。

二是外在的美。好的新闻作品在制作上、文字上、画面上或声音上给人一种美感,能够让人产生美的联想或者美的追求。但是,外在的美如果不和内在的美有机结合,就会变成一种哗众取宠,就是本末倒置。

像很多新闻奖一样,中国新闻奖评的是好新闻作品,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想让中国的媒体生产更多的好新闻,眼睛仅仅盯住作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盯住人。因为,新闻作品是由人生产的。也就是说,没有好记者,就没有好新闻。新闻本无所谓好坏,只有经过记者的加工,才有了“好”“坏”之分。因此,对于一个媒体来说,培养更多的好记者远远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地抓好新闻更有效、更有益、更本质。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记者呢?或者说,一个好记者的标准是什么呢?

好记者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用中国传统的文化语言来表述,好记者可以用五个标准来衡量:

智,即好记者要具有能够对社会现象和新闻事件作出正常判断和超常判断所必须的知识和智慧。

信,即记者具有诚实可信的品质。人无信不立。记者无信,作品岂能有真?自己无信,岂能信人?

仁,即好记者必须心存善念,宽厚仁爱,与人为善,其作品才能有建设性,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文明的发展。

勇,即好记者要有铁肩担道义和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勇于担当,就是勇于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勇于创新,就是在业务上不断超越过去、超越对手、超越自己。

严,即好记者的工作作风要严谨,工作态度要严肃,作业流程要严格,生活态度要严正。

如果用学术一点的语言来表述,好记者可以用四个标准来衡量:

胆,即好记者要有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为民发声,仗义执言,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威武所屈。

才,即好记者要有专业精神,以专业的态度和专业的标准与要求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新闻服务。

学,即好记者要有职业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与新事物,不断提升新闻服务的本领和水平。

识,即好记者必须是一个有思想的时代观察家、社会活动家、新闻探险家(新闻敏感性、新闻创新能力)和新闻制作家。没有思想的记者,不可能写出有思想、有时代高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没有唐太宗,也就没有魏徵。好记者固然难得,但是,好记者如果遇不到一个好领导,也是明珠暗投,无法表现出“好”来。

好领导的标准是什么?

中国自古就希望“国有明君”。其实,一个单位、一个媒体又何尝不希望有一个好领导?在2011年中国新闻奖评奖研讨会上,很多一线的与会者在研讨好新闻作品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了作品的作者和作者的领导,特别是后者对好作品和好记者产生的重要性。好领导可遇不可求。那么,好领导是否也有一定的标准呢?当然有。那就是:

善选人才。自古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好领导不一定是一个好的专业人才,但是一定要慧眼独具,善于发现和选择人才。领导的首要才能不是自己干了多少事,而是选了多少能干的人。

善用人才。有了人才,不一定能善用人才。有人不用,等于无人。有才不用,等于浪费。很多媒体单位千方百计挖才引智,却对身边的人才视而不见,或者对重金寻来的人才冷落一旁,或者阴差阳错地安置。因此,好的媒体领导,不是引进了多少人才,而是让多少人才发挥了应有的能量。

善待人才。也有不少媒体的领导知人善任,但却只是使用、利用,而非重用,久而久之,“凉了英雄们的心”。至于嫉贤妒能者,则更是等而下之的领导了。因此,好的媒体领导,不仅要马儿跑,还要马儿吃好草,以必要的、到位的激励机制,在物质上、精神上和事业上善待好记者,让好记者觉得适得其所,才有所用,价有所值,业有所归,更有干头,更有奔头,更有劲头。

有好领导,就有好记者;有好记者,才可能有好新闻;不断有好新闻,就是好媒体。

如何识别假“好新闻”?

一件好新闻的产生是很不容易的,受到很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在评选中国新闻奖的时候,专家们也时常会碰到一些题材重大、声情并茂、新闻手段和元素运用娴熟、貌似优秀的假“好新闻”。那么,如何将这些假“好新闻”从真“好新闻”中剔除呢?或者判断一件假“好新闻”的标准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否定性词组可以提供参考:

未到现场。只要是记者没有到过现场,无论后期搜集的资料多么丰富,拼贴的画面多么流畅,声音模拟得多么逼真,文字多么优美,评论多么生动深刻,都不应当是或者被评为好新闻。这是一种行为导向,是为了鼓励更多的记者勤跑多走,更加重视新闻的第一现场。当然,作为一种评奖体裁类别的新闻评论不在此列。

不真善美。不能在传播的过程中给受众和社会带来真善美感受的新闻作品不应当是或者被评为好新闻。当今有不少媒体经常制作、播出一些腥味十足或者不分的新闻作品,虽然能够吸引眼球、耸人听闻,但是,失真乏善不美,所以绝不能纵容鼓励。这也是一种新闻的价值导向。

非相关性。新闻作品本身无懈可击,甚至可圈可点,但是和传播的对象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新闻也不应当被评为好新闻。好新闻是相对的,有明确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对象的。非相关性越强,意味着新闻作品的聚焦越不清晰。一件与主要的传播对象无关的新闻怎么能成为或者被评为好新闻呢?

无引导力。这里的引导力包括:价值吸引力――好的新闻作品必须对受众或社会有用、有利、有益;作品表现力――好的新闻作品必须让受众易受、乐受、有趣;媒介传播力――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有一定的覆盖率、到达率、接触度、满意度和忠诚度;品牌影响力――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有一定的权威性、公信力。

一件新闻作品如果不具备上述四种“力量”,就可以视之为无引导力,当然也就谈不上好新闻或者被评为好新闻了。

第4篇:好人好事新闻范文

关键词:新闻策划;宣传舆论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新闻策划作为一个高频率使用的操作方法。已经受到新闻界的广泛关注和青睐。当前,伴随互联网、手机报、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诞生,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仅靠抢先消息而在竞争中取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广大受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这就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竞争的主战场中。各媒体之间更多的是看谁能有效地利用和挖掘有限的共享资源。变共享为独享,不断提高新闻质量,提升媒体的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加强新闻策划,使新闻报道更具特色、更有吸引力,已成为许多新闻媒体的共识。事实也证明,新闻策划已成为媒体增强竞争力、影响力有力武器,对提高新闻宣传的报道质量,增强可读性,凸显媒体个性。展示媒体品牌,提高媒体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可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新闻策划的定义

广义的新闻策划可以理解为新闻传媒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它包括对传媒的受众定位、经营方针、员工构成、内部管理、资产资金、技术设备、广告经营等,进行全方位运筹和规划。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是新闻工作者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对新闻传播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并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修改,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取得最佳社会效益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过程。这里探讨的是狭义的新闻策划。

二、强化新闻策划的作用,体现最佳新闻价值

近年来,随着读者对新闻系列报道、深度报道等的阅读需求,策划已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新闻策划是新闻工作者根据新闻事实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角度新、选材精、立意好、挖掘深的报道,以达到深入反映事物的社会价值。揭示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本质特征,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闻策划的强大作用和意义在于它能将一些分散、无形的事实充分调动和集中起来,从而使新闻潜在价值得到深入开发而成为显新闻。产生一种“宣传性现象”。事实证明,新闻策划在确保新闻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和正确的舆论监督。提高新闻宣传的报道质量等方面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发掘新闻价值,满足受众需要。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新闻赖以生存的客观事实是千变万化、稍纵即逝的。通过新闻策划,可以充分挖掘、凸显事实的新闻价值,不仅可以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而且可以敏锐地回溯过去发生的历史、科学地预测未来,以及探索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发展趋势,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要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闻大战中获胜,传播者就必须摸准受众的脉搏,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策划报道选题和报道方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现代新闻传播已经不是一种单向的“我传你受”的信息流通。一方面传播者按照新闻价值规律将经过选择的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另一方面,受众对于相关信息的反馈也将抵达传播者。并影响传播者的传播行为。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也越来越多越广,受众对新闻报道关注的层面和对报道深度的要求也跟以往有所不同。他们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还想了解其内部的发展过程或变化,关心事情进展的详细过程以及新闻背后的新闻、媒体的相关评论,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决策依据,甚至还想参与其中。而且,受众对于传播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传播者的重视。受众的需求和对报道的反应成为新闻策划以及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

第二,有利于形成独家报道,推出新闻精品。

新闻策划有利于形成独家报道,吸引读者的眼球。引起大家的关注,产生好的社会效果。谁搞的策划好、形式新。谁的采访写作水平高。谁制作的版式精美,谁就能在媒体中独领,抢占先机,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如果没有策划,不主动组织,满足于来料加工。记者写成什么模样就发什么模样,这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况,报道就会缺少章法和冲击力,就难以在新闻大战中胜出。形成独家报道,推出新闻精品,一要有超越一般人的新闻眼光,在未被别人关注的领域发现新闻线索或潜在的新闻生长点,并能准确地判断出它的新闻价值。二要在策划内容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别出心裁,别具匠心。对于可预见的、媒体都关注的事件,打破常规,在不违背新闻规律和政策、法律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出奇出新,采用新的形式、新的手段、新的途径展开报道活动。激发受众的接受兴趣。从而形成较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第三,有利于提高媒体的知名度,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

新闻策划是打造媒体影响力、吸引力和扩张力,提高质量和品位的一项重要措施。新闻策划的主题常是某一时期人们关注的重大事件。重大事件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只有重视新闻报道的策划工作。才能搞好完整的重大事件的报道。由此可见。积极做好新闻报道策划工作,能给受众提供更为完整、优质的信息。从而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对于提升媒体的完美形象有很大的作用。

一个成功的策划,既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新闻资源,聚焦事件。形成声势,有力地推动新闻事件的进展,扩大报道的社会效果。又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还会增强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从而树立媒体的品牌,提升媒体的公众形象及社会影响力,起到积极的传播效果。

三、坚持新闻策划的原则,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1.真实性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这是新闻策划的立足之本和最根本的法则。由此我们在进行重大新闻报道策划的时候,必须认识到重大新闻策划是建立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撇开新闻事实本身进行的。真实是新闻最基本的特性。新闻策划要坚持在事实的基础上掌握全局、深化主题。如果丢失了新闻真实的生命线,那么。再好的新闻策划也将会失去意义。

因此,新闻策划决不是要新闻报道者去凭空臆想,人为设计制造现象而掩盖或歪曲事物本来面目和固有的本质现象,无中生有地“导演”、创造事实,从而导致新闻的失实。在作新闻策划时,一方面要防止按策划人主观臆想来误导舆论,另一方面要防止歪曲和改变事实的本质。出现虚假报道。

总之,无论如何千变万化。新闻策划都必须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事实是新闻策划赖以形成

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也就不可能有新闻,更不可能有“策划”。

2.前瞻性

新闻策划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在报道新闻事实之前就应该发挥它的预测性和超前性,这就提出了新闻策划的前瞻性原则。新闻策划的前瞻性就是对新闻及事态的发展有预见性并及时做出新闻策划。新闻策划。是新闻人的一种主观行为和“议题设定”。策划人必须要了解读者喜欢什么,对新闻有什么期待和要求,要在确定公众价值观和态度的基础上进行策划。要做到前瞻,必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准确把握热点和难点问题,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

策划人事先对自己做的选题要心中有数。编采人员要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一线记者要及时向报社反馈信息,三者缺一不可。做策划,获取信息是重要前提,媒体和记者要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要将新闻触觉伸展到各个角落,使新闻变被动为主动。变随机为定向。

3.独特性

新闻策划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在时间和地域,内容和形式上以独特的气质和视角予以报道,才能出奇制胜,达到策划的目的。

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创新”,是新时期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新闻创新的要求。

在选题上,应该以选择事件性较强的新闻进行策划为主,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以及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都是新闻策划的重要选题来源。从这些看似宏观的选题中。选择从微观角度入手,通过报道来推进事件的递进和发展,最终揭示事件的本质,满足人们的期待感,引起受众关注,而不能囿于平面思维无休止的重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要运用独特的视角,观察和透视新闻事实,发掘蕴含在这一事实之中的新闻价值。实践中不乏此种情况,同样一件事实,从这一角度看价值不大,换一个角度便极有意义,使得“身价倍增”。通过新的整合使新闻事实中的价值得到更充分、更全面地展示。正确引导舆论。从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只有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构思。经过反复酝酿、调整,并从多个报道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报道方案来加以实施,才能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最终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

4.可操作性

新闻策划是否成功,取决于最终的效果。进行策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在策划过程中,每一个方面每一个步骤都要想一想在实际中是否可行,人员配置、资金准备、采访计划等等,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做到各项资源整合的最优化。不能只凭一时的激情。只求一时的热闹,而要进行长计划、短安排,把事情想得越周到越好。想得越复杂越好。同时在制订策划目标时要留有一定余地,具体实施起来才有备无患,以免发生变故而措手不及。

即使策划方案再完美。如果不具备实际的操作性,只能是纸上谈兵。许多新闻媒体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做过一些新闻策划,但是真正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收效良好的并不多。究其原因,在于实施的力度小,只能坐而言。不能起而行,对新闻策划的可行性认识不够充分。对报道时机的把握、报道难度的估计以及思想准备、物质条件等方面缺乏系统周密的考虑。导致策划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或半途而废的尴尬境地。这样的新闻策划是不可取的。

四、避免新闻策划的误区,提高宣传工作质量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闻策划毕竟只是新闻工作的一种手段,既不是新闻工作的目的,更不是新闻工作的本质。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陷入误区。

首先,忌刻意炒作。新闻策划不论做几篇报道,都是按照新闻规律,按照事件的进展来报道。新闻策划在追求社会反响的同时,能够遵从新闻的一般规律,注意社会效果,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为了制造轰动或抢新闻。吸引受众眼球,抢占市场卖点。按照商业的需要。新闻炒作不惜哗众取宠,超越新闻事实,往往小题大做,着眼于“曝光”,偏重于社会新闻、灾害事故、娱乐新闻、名人隐私等题材,甚至不惜导演、编造一些“新”、“奇”、“特”事件,经过精心包装,以“震撼”的面目向受众亮相,但是所报道的事情往往新闻价值不大。相信大家对“天仙妹妹”、“芙蓉姐姐”等等这些网络炒作都还记忆犹新吧。在真实性上,新闻炒作像是“挤牙膏”,往往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报道不够客观公正,有时倾向性明显;或者任意编排事实,且有明显的反复性。前面说了的又拿出来说一通。

其次,忌过度期待。新闻本质上是对新闻事实的一种客观反映。在策划报道活动时,必须依据事实的新闻价值,合理地安排报道方式、编排方式和投放的人力、物力、版面,以客观、合理、适度的原则进行事实报道,而不能因采编人员自己的喜好和推断过度使用新闻资源。甚至人为地左右新闻事件朝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新闻实践中往往会发生过度强调主观能动性。过度期待事件的结局,甚至希望事件朝着预设好的方向发展的情况。于是,出现了某些媒体通过主观策划,主题先行的问题。

总之,新闻策划。只有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才可能做出一个好的作品,体现其最佳新闻价值,调动广大受众的收视、收听或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余额,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策划,[J],新闻世界,2010,(4)

[2]邹藏,新闻策划应如何定位[J],新闻世界,2008,(10)

[3]姚君喜,新闻真实性的意义阐释[J],社会科学,2007(6)

第5篇:好人好事新闻范文

关键词:新闻策划 新闻宣传 效果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208-01

所谓新闻策划,是指对新闻报道本身的设计和谋划,是一项关于新闻或者新闻需要而进行的设计和谋划工作。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一般要求要立足于事实,做到实事求是,同时,策划本身就是事情发生之前的设计和计划,所以新闻策划要求有一定的创新和前瞻性,同时要围绕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事情来进行设计。总的来说,新闻策划的作用是在对新闻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和充分发挥出新闻报道社会功能的前提下,让企业取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新闻策划的现状

1.1 缺乏创意

策划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的,新闻策划也不例外;可以说,创意的好坏和民众的注意力是成正比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在互联网技术的普遍以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策划工作逐渐走向了泛滥的方向。在这样的环境下,新闻阅读者自然很容易就产生了厌烦心理。在读者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无论是新闻的板式还是新鲜感,都已经有一种陈旧的感觉了。这样不仅使读者的阅读兴趣降低,还会导致大量读者的流失,影响新闻品牌。另一方面,由于新闻策划缺少了创新性,导致了新闻内容本身缺少新鲜感和时代感,精品内容也大大减少了。

1.2 新闻策划的观念不清晰

现在的新闻策划人员有很大一部分甚至连新闻策划的概念都还没有搞懂,甚至把新闻策划等同于策划新闻。实际上,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新闻策划,是指对新闻的报道的策划,策划的作用是让所报道的新闻产生新闻本身应该具有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但是策划新闻是指对新闻本身的事实进行策划;这是一种对已发生或者即将要发生的具新闻价值的社会事情的主观能动上的反应,策划的重点是判断事情本身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由于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独家新闻和一些所谓轰动效应事件的追求已经使得无论是策划新闻还是新闻策划都发生了一些变味。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出现虚假新闻或者为了制造新闻而故意进行某一些行为的现象,这些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实际上已经背离了新闻的工作原则。

1.3 新闻策划的工作不到位

在进行新闻策划的时候,无论是策划一组报道还是一个选题,都必须要对策划本身的可行性以及能够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和论证,同时要对策划中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比如报道本身的难度、报道时机以及各种物质条件都要进行周全的考虑。但是,目前很多工作人员在进行新闻策划时,这些工作往往没有做到位,甚至在做调查工作的时候也马马虎虎,没有深入进行。这就导致了很多新闻策划的效果并不明显,新闻策划的工作自然是受到怀疑了。

2 新闻策划对新闻宣传效果的重要性

新闻策划对新闻的宣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好的新闻策划能够让新闻本身创造出一种更好地向读者提供新闻信息的环境,使新闻的传播价值更大

在信息时代中,由于新闻本身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同时信息又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在众多的信息当中,有很多信息是读者反感、厌恶或者对读者来说根本没有意义的信息;而如果在新闻报道中过分融入这些信息的话,无疑是会带来致命的结果的。在每天大量的信息中,要做好新闻传播,要在众多的信息当中做到大浪淘沙,在报道中突出新闻的主要内容,要让新闻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严密的新闻策划。在策划中,针对读者的喜好策划新闻的内容,将读者涉及较少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等内容传达给读者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获知权。

2.2 做好新闻策划,能够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用新闻来创造出一个促进多方合作和共建新闻事业的平台

作为传统新闻载体的报纸,在促进多方信息沟通的同时,能够促进多方的思想观念上的交流,从而带来各种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或者技术上等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做好新闻策划工作,还能够通过新闻来促进多方面资源的整合,从而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新闻媒体本身就具有一种能够将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的功能,在使用市场机制以及手段来进行各方面资源的整合的同时,通过构建起一个发展平台,能够让政府、企业和报社本身都能够获利。这听起来很抽象,但是,想想新闻存在的价值就很容易明白了。

2.3 做好新闻策划,除了能够提高新闻传播的效应,还有利于塑造独家报道,写出更多的精品内容

在新闻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对新闻的追求也越来越激烈了,往往在新闻发生的时候,谁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谁就拥有了报道的主动权,“抢新闻”也已经成为了业界公认的事实。对于读者来说,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事情的真相也是一种信息获取的刺激感所在。所以,在这一现象没办法改变的前提下,进行新闻策划,有利于形成比新闻内容本身更具有价值的社会评论专栏。虽然在我国,报社的社评部分严重缺失,但是社评是一个报社的灵魂,这是世界报业公认的事实。

3 做好新闻策划

做好新闻策划,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选择所要报道新闻的内容;对宣传方式进行策划;统筹规划,把握大局。

3.1 选择报道的内容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进行新闻策划首先要具备很高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在选择新闻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来进行报道。所谓具有新闻价值,是指事情要满足新闻的特点要求,如时效性、新鲜感等等。所以在选择新闻的时候,首先要做好这一点。通过选择那一些老百姓和社会真正关注的事实来进行报道,也是新闻工作者所必须坚持的新闻理念。

3.2 在选择好所要报道的内容之后,就要开始选择新闻的宣传方式了。

宣传方式是新闻相关人员为了能够让尽可能多的读者能够充分了解到新闻报道内容而从事的工作。为了适应现在人的生活习惯,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了。在进行宣传方式的选择的时候,要注意新型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在进行策划工作时,只有充分做好了策划工作,才能在各方面进行创新,让工作分工落实到个人,策划工作才具有可操作性。

3.3 统筹规划,把握大局

除了做好上面工作之外,要特别注意让两部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整个工作都不能脱离最原始的目标,不然,就会出现很多无用功了。其次,对于策划所能取得的效果和策划本身的情况,策划者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判断。在对新闻策划工作做到统筹规划时,才能提高策划的可实施性,让新闻的传播效果达到计划中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王玉岩.新闻策划:企业报新闻宣传中的一把利器[J].甘肃科技纵横,2009(6).

第6篇:好人好事新闻范文

关键词:新闻稿件;质量

abstract: how does the article in view of enhance the news manuscript the quality, how discussed the news to write anything and write the good content the question.

key words: news manuscript;quality

说到新闻的写作,多数人都知道,新闻要具备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和事情的结果。有些通讯员说:我经常给报纸、电台投稿,五要素也具备,可是投的多,采用的不多,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觉得这就要解决好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1 新闻写什么呢

(1)要写新事,写不见和少见的新闻;我们知道: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比如:有些事件属于特别新鲜或突发的,或者是重大的事件,你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只要具备5个w,字数不要求太多,一二百字也可,三四百字也可,这类新闻一定受听众或读者的欢迎,编辑在编发稿件时一般会采用。有时一些重大或突发事件的发生,虽然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但还没有结果,事态还在继续,作为首次报道,应首先把事件发生的消息告知读者或听众,编辑在编发稿件时也会采用。wWW.133229.cOM然后再对发生的事件继续进行后续报道,对了解到的还在发生中的事件在当前的结果进行报道,同时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信息进行梳理,然后进行综合报道。有时候,有些重大事件发生后,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会不断涌现出更超越事件本身分量,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的新闻,这就为新闻报道者提供了更大的报道空间,此时的后续报道也尤为重要,听众或读者也非常关注,作为新闻编辑也特别注重,此时报道者,应及时跟踪,把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报道,与编辑部配合及时播发。

(2)写新好事,就是效果好、办法好的经验和做法。这些新闻线索往往是从简报、工作 总结 、汇报材料、信息里找新闻眼,把一些呆板的简报变成鲜活的新闻。

(3)写故事,生动的、活泼的、有趣的东西必有含义,这就要求我们深思考,找由头,挖掘情景,了解背景,写出综合性的新闻,这样的新闻要符合主旋律,体现新闻正义。

(4)写新故事,新闻宣传要突出“团结鼓劲、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主基调,要特别注重发挥 教育 和引导的功能。因此,对负面的事情正面写,这就要求记者或通讯员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换位思考问题。这就告诉我们:①新闻稿件要具有时效性,要及时发现新闻线索,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报道,把最新的消息告知广大听众或读者。②新闻稿件要有深度。

2 要提高新闻的深度

如何提高新闻的深度是由一个记者或通讯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所决定的。素质和能力涵盖了好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思想、品格、性格、写作基础、概念、写作方法,还要博览群书,等等。新闻是一门综合学科,写新闻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用心感受,只要心中有大局,努力实践,都会写出好新闻。要写好新闻,一定要掌握与政策稳合的基本点、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新闻事实的 规律 点。评价一条新闻,首先要看它有没有思想性,因为思想就是灵魂,有思想性的新闻必须是真实的,写的角度不同,含金量就不同,含金量是新闻的内涵。一般来说,重要新闻、头条新闻应该是承诺少、解读多。对重要新闻延伸探索的话,就是深度报道,注重挖掘内涵、注重来龙去脉,善于背景的利用,引深故事,推波助澜。

3 如何写出好新闻

(1)写新闻要有眼光。一个记者或通讯员要想写出好新闻,必须有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通过现象去思考问题,要善于对事物分析,选角度、求突破。要抓住脉搏找准切口,细心研究。我们平时要多听广播、多读报纸、多看电视新闻,从中掌握新闻媒体当前重点宣传报道哪些方面的新闻,作者抓住新闻点就等于找到了泉眼,再进行归纳再提升,有针对性地为新闻媒体投稿,这样,命中率就比较高了。

第7篇:好人好事新闻范文

关键词:新闻;记者;现场;采访

在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现场采访成为电视新闻的标志,也是区别其他媒体新闻的重要内容。新闻现场采访不仅决定了新闻的信息量和新闻的魅力,也直接反映了电视台的形象。现场采访要求记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采访中要充分挖掘新闻事实的场景,用最准确的语言报道新闻。

一、做好现场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现场采访是一项系统、繁琐的工作,因此,为了确保能顺利地开展现场新闻的采访工作,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很有必要,是提升新闻现场采访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障措施。一般来说,新闻现场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新闻被采访人员的选择,采访主题的确定,采访问题的准备,采访时间、地点以及提问的顺序等。为了充分做好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记者应该提前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仔细思量,并且全面考虑到在采访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以及在进行采访时的情绪、语气和神态动作等。

另一方面,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找好采访角度,才能有效地把握采访中的每一个细节,挖掘出更多的新闻信息,因此,在进行新闻现场采访时,记者应该充分考虑到被采访者可能会回答的一些事情,进行更深层次的询问,这样才能确保新闻现场采访深入开展,提升新闻现场采访的质量,丰富新闻的内容,提高新闻的魅力。

二、要具有随机应变的驾驭能力

当今社会,新闻事件发生的环境是纷繁复杂的,发生新闻事件的地点可以是城市、乡村、工厂、学校、矿山、集贸市场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再者,采访对象的文化层次、个性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记者要随机应变,采取灵活的方法去应对。情况变了,方法一成不变,等于作茧自缚,对采访来讲不会有好的效果。另外,在采访中,变化往往措手不及,打乱了没有方案的记者。这就要求记者要快速处理,迅速做出反应,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思想,从而把握大局。记者必须控制好现场,要对该事件全面了解,迅速报道新闻和事件的发生情况,快速选择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然后口齿伶俐,语音纯正地报道事实,访问相关的新闻人物和业内人士,深入地挖掘新闻背后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捕捉高质量的新闻。

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工具。在一场新闻报道中,记者清晰、流畅的表达不仅能够十分明了阐述新闻事件的内容,也能够让观众有比较好的观看体验。

另一方面,由于新闻事件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记者在现场采访的时候,常常需要面对许多不同的新闻当事人,报道各种类型的新闻。这时,新闻记者的知识储备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只有记者本身具备各方面的知识积累,他才能够更好地在采访的过程中应对自如,使现场采访的过程更为流畅。

四、适当的增加情感表达与投入

在对待事物的情感态度上,不同的人在对待同一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有高兴或悲伤、有愉悦或忧愁等,那么对于新闻记者的现场采访,就是面对面的情感碰撞过程,强调真实情感交流的呈现。对此,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的过程中,要适当投入与表达情感,以满足受众在情感共鸣上的需求,这更能提高现场采访质量。

新闻记者在步入现场之后,无论新闻事件现场是重大还是微小,都应保持平静的心情。这是因为,记者情绪上的波动,会影响其对现场的敏锐观察,特别是感受到现场的味道、声音、情境,而出现过于激动或亢奋的心情,是极不利于现场采访正常开展的。所以,新闻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对新闻事件进行真实、真诚的表达。

新闻记者作为公众与新闻事件的牵线人,丰富的情感、高尚的品德是新闻记者所应具备的良好品性,只有这样,新闻记者才能理性采访,在挖掘新闻价值的同时坚持真理。与此同时,新闻记者适当地投入与表达情感,可以拉近并打动受众的心。而对于受访者而言,真挚的情感投入,有助于在现场采访中产生共鸣感和信任感,进而敞开心扉,全面展示新闻现场。

五、做好现场提问环节

首先,提问要做好准备,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要对即将问道的问题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时间允许的话,采访者可以和被采访预先进行良好的沟通,采访者尽可能把采访的问题明确清楚,把目的和要求告诉被采访者。

其次,提问要简洁。新闻记者在采访前,要对每一个提问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一定要切中新闻要点,表述清晰明了,内容不宜过长。提问要具体到某一点,不能泛泛而谈,要针对新闻事实进行具体提问,这样才能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回答。

第三,发问要抓住主线,及时引导并跟进报道。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引导采访对象说出有价值和意义的谈话内容,时时围绕新闻事实进行谈论,一旦采访对象说话的内容偏离主题,记者一定要将它拉回主线上来,边听边问,根据谈话内容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提问方式,挖掘具有深度的问题。

第四,采访过程要做到“口”“眼”并用。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记者要充分运用自己口、眼、耳的能力,在说的过程中观察采访对象神态、表情的变化,并根据听到的内容调整自己的采访内容。

六、结束语

现场采访是电视新闻的重要部分,也是体现电视新闻价值与魅力的关键所在。新闻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时,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还应该具备驾驭采访现场的综合实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现场采访工作,保证新闻采访质量,有效地丰富新闻的信息量,提升新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侯晓江.浅谈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现场采访[J].西部广播电视,2014.

第8篇:好人好事新闻范文

[关键词]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能力培养

在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往往是最先接触到事件和当事人的新闻工作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准确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便于社会大众关注和了解事件真相是自身的职责所在,因此要想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就需要新闻记者很好地培养自身的基本职业能力。其中,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能力是新闻报道工作中最重要的两项职业能力。

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意义与关系

1.1 新闻采写的概念和意义。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时,为了便于新闻的创作,而对新闻事件的对象进行的一系列调查研究、询问倾听、思考记录的等活动,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新闻事实,以便于进行后续的传播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新闻采访的工作人员一般更倾向于获得更易受到大众关注的新闻事实。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活动的延续,他主要将采访过程中获得的新闻素材进行加工成为成熟的新闻作品之后通过媒介传播出去。

1.2 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关系。从上述基本概念可知,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新闻采访活动决定了后续的新闻写作;只有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客观的认识和反映事实,才能够为后续的写作工作打好基础;同时,新闻写作的素材基本来源于新闻采访活动。因此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活动相互制约、共存。

二、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培养措施

1.提高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

要培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能力,首先要求记者具有足够的新闻敏感性,即能够很好地发现新闻线索。新闻线索是指进行后续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工作的信号和目标,它通常具有模糊、简单且变化性较大的特点,新闻线索可以为新闻记者进行后续的采访以及调查研究指明方向,因此发现新闻线索能力是新闻记者必备的职业能力。要求新闻记者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具有足够的经验、思想觉悟以及判断力,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帮助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时迅速抓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以此为依托,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素材,筛选出能够引起大众关注的新闻事实,并进行后续的新闻采访和写作工作;足够的新闻线索判断力主要是指记者在众多的新闻线索中能够分清主次、准确判断新闻线索的传播价值的能力。因此,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判断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培养记者在生活、工作、政治上的敏感性,以及多加积累和实践来获得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记者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新闻选择能力,主要是是记者在发现新闻线索后,对新闻所具有的报道价值、政策宣传思想、社会效应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以正确的方式对新闻线索进行筛选处理。

2.合理规划采访工作

在找到合适的新闻线索后,记者需要展开后续的新闻采访工作。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需要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新闻的事实真相,与新闻被采访对象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以对新闻客观事实具有更充分和深刻的认识。在采访工作开始前,记者需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采访对象进行事先了解,有效地收集并分析事件的背景材料,如果是较为专业背景新闻线索,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做好采访计划。想要有效地做好采访工作,就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较为全面的挖掘新闻线索的能力,要求记者能更加全面地分析事件的形势,能够抓住采访对象的关键问题,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被假象所迷惑。但同时,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对被采访者的心理状态也应当做足够的考虑,做到守时守信、相互尊重,保持记者应当具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具体的,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要做到随机应变,在采访形势有利的情况下要多加追问,当采访对象有负面情绪时不能强求,要适可而止,并给予适当的解释和安慰,同时记者本身应该具有足够稳定客观的情绪。

3.把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应当遵守相关的新闻写作原则:新闻写作应当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按照事件的基本事实进行报道,对新闻的五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原因有着充分的交代,以保障新闻作品的真实可信,这样的新闻作品也符合新闻读者的客观需求;另外,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新”这一特性需要有正确的理解,即报道的新闻事件不仅要具有时新性,也要符合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写作方法有着恰当的把握,一般来说,要掌握正确的新闻写作方法,首先要明确每次新闻报道的新闻主题,新闻主题不仅是指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客观性质,还要包含新闻作品的中心观点,表达一定的看法和意图。在新闻主题的确定上,要保证主题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尽量避免较为模糊的主题观点的表达;在正确选题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已有的新闻事实材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判断哪些材料和新闻主题相关、具有鲜明的新闻特色和独家性、且具有报道的价值,对无意义的一般事实可予以忽略;作为一项写作工作,新闻写作的结构布局也需要把握,一般来说,新闻作品结构应当紧凑,利于主题观点的表达,且布局具有明确的逻辑性以更好地反应新闻材料之间的关系,也更利于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情况以及后续的发展形势等。

4.培养新闻写作的语言风格。作为一项偏向于实用性的写作工作,新闻写作的语言风格显得更加朴实和明确,但这不代表新闻写作可以不注重语言风格的培养,实际上,合适的语言和写作风格可以使新闻作品更富有表现力,也更适合新闻的传播和阅读。为了更清晰的展现新闻事件,使报道不过于蕴含记者个人的感彩,新闻写作的语言风格通常较为客观简练,例如更多的陈述句和中性词的使用,更简单的语言结构和更少的生僻字等,但同时也富有朴实的文采,例如对新闻对象的描写和对事件过程和新闻场景的准确细致描述,都可以使得文章更加富有表现力;新闻写作的文风应当为新闻主题服务:假如新闻主题具有明显倾向性,在写作文风中也要体现出鲜明的写作态度;若报道的新闻事件较为活泼明快,文风上也应有所照应,而不应一成不变。

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培养优秀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以更加客观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满足新闻读者的客观需求,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越发重要。本文仅针对新闻报道中的一些基本采访和写作培养要求进行说明,对于相关研究和学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好人好事新闻范文

(一)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特点。1、截至2014年底我国持有新闻记者证的新闻采编人员约有三十五万人,90%以上的新闻采编持证人员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报纸、期刊记者十二万人,广播、电视、通讯社等媒体记者十五万人。从性别上来看,男性略多于女性;从年龄结构看,中青年记者占了绝大多数。2、新闻采编从业人员表面上看起来综合素质和年轻化程度都比较高,但我国对新闻媒体事业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出现过一些持假证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以提供虚假、伪造的证明文件等欺骗手段申领新闻记者证;利用新闻采编工作之便从事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被吊销新闻记者证且未满5年的人员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编写虚假新闻,包括在采写新闻报道中采取凭空捏造,无中生有,隐瞒事实,制造假象等方式,造成发表的新闻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行为。

(二)新闻采编工作的内容。1、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任务和要求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具体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2、新闻编辑。新闻编辑是按照媒体的编辑方针,对新闻信息分别进行评价,选择,加工,配置,协作组织版面或者节目,公开传播给受众,并且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报道工作,为受众的需要服务。

二、新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变化

新形势,本义是指新的事物发展形势,或者国内、国际的时事发展新的趋势。在本文指的是在这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创新新闻采编形式,提高新闻采编的水平,改善以往的模式,为当代新闻注入新鲜的血液。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媒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不再是以往的报纸、广播、电视,而是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介,这类传播媒介更便捷、迅速,不过也有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熟知信息的传播方式,牢牢把握当下的社会热点,并熟练使用多种传播媒介,努力做好采编工作。

三、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

(一)新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的不足。1、在我国当前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普遍存在采编方式固定、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种单一的采编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因此,新闻采编方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实现采编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我国采编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2、新闻素材内容的采编比较浅显。新闻采编工作者一般只负责为新闻媒体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实时性素材,促使新闻媒体将某些重大实践迅速地、准确地向公众报道出来。我国大多数新闻采编工作者,能够迅速地为新闻媒体采编到及时可靠的新闻线索或新闻素材,但是,针对部分非常重大的社会问题,新闻采编工作者对素材内容的采编深度不够。如果在新闻媒体制作新闻的过程中,缺乏扎实的新闻采编工作基础,那么所制作出来的新闻将失去应有的真实性,经不起时间和人民大众的考验。3、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亟待提高。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大多数新闻媒体都认识到了新闻采编工作在整个新闻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新闻媒体都把新闻采编工作作为整个新闻制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新闻采编工作逐渐成为新闻事业中的重要工作之时,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却还停留于原始阶段。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没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自身能力不足,以至于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闻采编工作。

(二)新形势下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应对措施。1、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拓展新闻采编工作方式。不同的新闻采编方式,对新闻采编工作的效果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单一、落后的新闻采编工作方式,不利于获得丰富的新闻素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新闻采编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拓展新闻采编方式,实现采编方式的多元化。例如,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收集工作,通过人们群众的力量来收集新闻素材,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2、新闻采编人员应深入挖掘新闻事件。受众在观看新闻之时,最关注的就是新闻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本质。没有深度的新闻消息,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大。因此,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深入挖掘新闻的本质信息,亲身投入到实践中去,使人民群众能够深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加强所报道新闻的影响力。例如,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对反映社会现象的重大事件,就应当给予深入的挖掘,为新闻媒体工作者解释事情的本质现象提供丰富、真实的素材。3、作为新闻工作者,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用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鲜明的政治观点去观察、分析、研究和反映问题,努力揭示事物的本质,客观公正地反应事物;其次应热爱新闻采编这个工作,因为,新闻工作者只有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满怀热情才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卯足干劲,尽心尽力地做好新闻工作;此外,还要努力地学习新闻采编的专业知识,时刻给自己补充“能量”,这样才能让自己不被社会淘汰,从而更好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