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范文

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精选(九篇)

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

第1篇: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范文

一、紧扣词语,删繁就简

每篇课文中总有一个或多个最富表现力、最能体现笔者情感并最能突出主题的关键词,这就是文章的“文眼”,也是作者选材的侧重点、内容的核心点、观察的出发点、思想的闪光点。“片言居要”即为此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紧扣关键词语拓展开,便能删繁就简,把文读透。

如《卧薪尝胆》一文课后的练习三中有以下词语:败仗、表示、免除、屈辱、万般无奈、建议、谋臣、后患、耻辱、转弱为强。这些词语无疑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在学生初读课文并了解词意后,我们就可选取其中一些词语,让学生连起来说说故事的大意。这不仅可使学生较快地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低耗高效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又如《庐山的云雾》一文中隐藏了许多概括庐山云雾特点的词语。以“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默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便可使其轻而易举地找到“腾云驾雾、飘飘欲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词语。这些描绘庐山云雾特有个性及壮丽景象的词语,一经活化于学生心头,本文的学习效果也就不难水到渠成。

二、品析词语,情意凸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按此要求,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的过程中,将词语与文义构建出紧密联系,并咀嚼出词语的“言中情”和“言外意”,细品出语言所具的情致和应有意境。

语文教材中,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饱含着强烈真挚的情感,而所有这些都常常凝聚在关键词句中。可以这么说,有时一个词就是一个风光旖旎的世界。《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因有“冒出来”一词而顿显奇妙。具体教学中,我们不妨可提出这样的疑问:“描写荷花为什么要用‘冒出来’?我们还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白荷花?和‘冒出来’相比,哪个更好?”通过流程演化,并联系上文中的“挨挨挤挤”,学生应能深切感受到此“冒出来”更能传神地表现出白荷花竞相开放的盛况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接着教师还可推波助澜:“这些白荷花冒出来想干什么呢?”经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学生必能从中体会白荷花这样做是为了“展示美丽”“呼吸新鲜的空气”……如此教学,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词语所含的奇特精妙,自可浓浓一品,情状、意象凸显。

三、感受词语,拉近生活

语文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得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努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能感悟文本的主旨,并凭此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黄河的主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为让学生产生真切感受,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动作演示,可让学生将手贴在课桌上移动,并谈谈此时的感觉和想法。有了这种体验,学生肯定能更好地感受到艄公的技术高超,以及游客们即时的惊喜和兴致。在品味词语时,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并由此拉近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四、想象词语,短词读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言文字是具有张力的,这些张力能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可在文本中搜寻具有独特魅力的词语,并结合语境带着学生一起品读,以提升其思维的深度,在“短词读长”中,使学生领悟到看似平淡的语言中所具有的张力,且在语言的精彩处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力。

第2篇: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范文

基督教音乐 勃艮第乐派 弥撒曲 音乐风格

一、概述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从公元一世纪兴起至今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基督教音乐是基督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孕育出了灿烂的欧洲音乐文化艺术,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十四世纪末到十五世纪初,基督教音乐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在此前已经出现了最早期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克劳苏拉、孔杜克图斯、经文歌等音乐体裁,使西方音乐从单声音乐扩展到了多声部的复调音乐。这个时期正值欧洲文艺复兴的早期,在音乐方面开创先河的是一批来自欧洲大陆北方,即勃艮第地区的作曲家,西方音乐史上称他们为勃艮第作曲家(Burgundian composers)或勃艮第乐派(Burgundian School)。

勃艮第历史上是当时欧洲北部文化生活最繁荣的地区,通常被认为是欧洲文艺复兴音乐文化的发源地。勃艮第作曲家们多供职于宫廷,除了为宫廷礼拜堂提供仪式音乐之外,也为宫廷的世俗活动服务,为勃艮第宫廷带来了位居欧洲音乐前列的创作技法和风格样式,使勃艮第宫廷成为了当时欧洲音乐的典范及音乐中心之一。

严格来说,勃艮第乐派中的“勃艮第”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含义,而更多的是一个时期内的地理以及文化的概念。勃艮第地区由于地域辽阔,文化背景复杂,音乐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音乐风格广泛,再加上音乐家们的流动性也很大,这就使得勃艮第乐派的音乐具有了开放的国际性的色彩风格,成了联接十四世纪“新艺术”与佛兰德乐派之间的桥梁。勃艮第地区的音乐作品的主要体裁是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曲家有迪费和班舒瓦。

二、主要代表作曲家

1.迪费

纪尧姆·迪费(Guillaume Dufay,1400-1474)是勃艮第乐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出生于法国的康布雷(Cambrai)地区, 1420年起开始周游意大利和法国,先后在意大利的罗马、博洛尼亚、佛罗伦萨等地任职,1439年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康布雷度过,任康布雷大教堂神父。他的音乐融合了法国“新艺术”的传统,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风格,以及当时在勃艮第的英国人邓斯泰布尔的影响。

迪费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音乐创作领域包括宗教和世俗两个部分,以宗教作品居多,主要创作体裁有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正是在这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勃艮第乐派的发展方向。

首先,是尚松(chanson)的创作,这是他保持传统的风格最多的一种体裁。他的近80首尚松中有近60首都是采用了回旋歌的形式,内容题材广泛,多以爱情诗为主题。结构以三声部为主,一般上方声部为独唱人声声部,下方有两个器乐声部。常用的伴奏乐器有管风琴、弦乐器、小号或竖笛等。受到福布尔东风格的影响,迪费的音乐中三和弦的因素有所增加,有着突显的主调音乐织体和大量的六度、三度音响,旋律也更加流畅。

其次,是经文歌(motet)的创作。迪费的经文歌大部分是等节奏经文歌,并且多与宗教庆典仪式有关。他的《最近玫瑰开放》(Nuper rosarum flores)就是为了庆祝1436年佛罗伦萨多莫大教堂穹顶的圣祝仪式而创作的。

2.班舒瓦

吉尔·班舒瓦(Gilles Binchois,1400-1460)是勃艮第乐派另一位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他的宗教音乐作品主要有四部圣母颂歌(Magnificat)、短小的三声部赞美诗(hymn)和交替圣歌(antiphon)等,都是为特定的宗教仪式所创作的,音乐很少具有装饰性,而是以简单的三声部的作品居多,四声部的极为少见。

班舒瓦的音乐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是他的尚松的创作,这也是勃艮第乐派的主要音乐体裁。班舒瓦的尚松创作大多都采用回旋歌的形式,主要特点是主旋律位于高声部,由人声来演唱,下面两个声部为器乐声部。班舒瓦的尚松旋律表达了绵绵的幽思,充满了忧伤的情调,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很简洁,没有复杂的节奏,有时会浮现出三和弦的和声轮廓。在歌词的选用方面班舒瓦也非常讲究,他所选用的歌词大多都是由他人创作的,使音乐家与诗人各自成了两个独立发展的领域。他最著名的尚松作品《越来越》(De plus en plus)等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佳作,也被后世许多作曲家所引用。

三、以迪费的弥撒曲为例分析勃艮第乐派的音乐风格

弥撒曲(Mass)是天主教圣餐仪式上吟唱的礼拜歌咏,有专用弥撒和常规弥撒之分。勃艮第作曲家常用的体裁是定旋律弥撒曲(cantus firmus mass)。弥撒曲的各个乐章采用一个相同的旋律作为定旋律,或取自常规弥撒、日课的圣咏,或采用世俗曲调,以此作为音乐统一的轴心把各乐章联系起来,采用四声部织体,定旋律多位于倒数第二声部,定旋律的原有名称一般被用作弥撒曲的名称,如迪费的作品《“面色苍白”弥撒曲》《“武装的人”弥撒曲》。

迪费创作了至少9首完整的弥撒套曲,他在晚年时创作的4首都是定旋律弥撒曲。迪费打破了之前英国作曲家的传统作法,采用世俗歌曲的旋律作为定旋律,取代了前人所使用的格里高利圣咏。他的《“面色苍白”弥撒曲》(Se la face ay pale)是以他的同名叙事歌的固定声部来作为定旋律的,另一首《“武装的人”弥撒曲》(L’homme arme)则是采用了一首著名的世俗歌曲的曲调来作为定旋律,他在羔羊经中引用了这首世俗歌曲的曲调作为定旋律,在整个乐章中多次反复出现这条旋律,迪费运用了多种作曲技法来处理定旋律,如逆行、倒影、增值等,显示出了他高超的作曲对位技巧。迪费的弥撒曲大多是采用四个声部,这也奠定了四部合唱的形式,在这四个声部中,固定声部已不像中世纪传统习惯那样总是出现在最低声部,而是被安排在了次低声部,迪费把最低声部称为“贝司”,即现在意义上的“低音声部”。他的四个声部自下而上已固定为:低声部、固定声部、高对应声部、旋律声部或最高声部。在这样的织体中,固定声部中的定旋律被安排在了内声部,音响上更难辨认,但它仍然是统一弥撒曲五个乐章的主要因素。

四、结语

勃艮第乐派在西方音乐史上属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乐派,它一方面继承了14世纪法国“新艺术”时期的音乐创作传统,同时又打破了许多过往的传统,为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在勃艮第乐派的音乐中,即兴的作曲方式越来越少,音乐家们更多的是追求精致的音乐技巧,使音乐听起来更加柔和而高雅。勃艮第乐派的音乐风格,标志着西方音乐史从中世纪晚期向文艺复兴时代的过渡。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第3篇: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范文

关键词: 海明威 《太阳照样升起》 生态女性主义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最重要且最有影响的美国作家之一。他的艺术创作尤其以“硬汉”“海明威式的英雄”而闻名,士兵渔夫猎人,以及“重压下优雅的”男性形象都与海明威的个人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一生结过四次婚,打过猎,捕过鱼,被卷入到世界大战中,还参加过西班牙内战。他的种种行为都表现出他身上所具有的男性力量,而他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硬汉的典型和传奇的作家。除了冰山理论海明威式的英雄悲剧意识以外,海明威对待女人和自然的态度也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使人们了解海明威也是一位非常关注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美国作家。

一生态女性主义的兴起

随着目前的环境危机和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人们开始从哲学角度重新考虑自身的行为。生态女性主义应运而生,它是法国女权主义学者佛朗索瓦・德・奥波尼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它将生态学与女性主义结合在一起,是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环境问题的一种手段,也可以说是从生态学角度去丰富女性主义的一种研究方法。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主义与生态学本质上是相互需要的,其目的在于解放那些受西方意识形态支配,处于边缘化的女性和自然。它反对父权制社会对性别种族和自然的统治与压迫,提倡女性文化和女性原则,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它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在父权制社会下,男性统治女性与人类支配自然有着重要的联系。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颗新星,使得从生态学与女性主义结合的角度分析文本变得越来越热门。毫无疑问,对大作家海明威经典作品的解读也是仁者见仁。在《太阳照样升起》中,海明威透露出强烈的反战情绪,因为战争破坏了自然界,也粉碎了人类世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通过这部小说,海明威勇敢地挑战了在西方文化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二元制理论和父权制。他向我们阐释了一个道理:战争,包括民族间的战争和性别间的战争是导致人类和谐家园丢失的直接原因。

二勃莱特与周围男性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

《太阳照样升起》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但却讲述了战争对于男人和女人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心理影响。学界都认为这不是海明威颂扬男性气概的一部小说,而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小说,这个女性就是阿什利夫人”。[1](P67)她34岁,在战争中失去了挚爱,变得惶恐不安,后来又受到丈夫情感上的虐待。小说自出版以来,其中心人物勃莱特就引起评论界的极大争议。例如,阿兰・泰特称她为“无情的”;西奥多・巴达克认为她是“没有女人味的女人”;埃德孟德・威尔逊描述她是“小说中唯一有破坏力的人”。[2](P80)但也有一些评论家认为海明威对当时出现的新女性持同情甚至欣赏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篇小说例证了自一战以来性别构建的快速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勃莱特和她周围的男性体现了当时出现的新型男女关系。这种关系基于一种“颠倒的”性别角色,而此种性别角色提出了传统的性别分界线的问题,这也是海明威对西方父权制文化下占统治地位的二元论和父权制的公然挑战。

勃莱特是海明威创造的最轻佻的女人,至少表面看来,她是反传统的现代新女性的缩影。她不仅时尚,而且长相也倾向于男孩子。她“穿着一件针织紧身套衫和一条苏格兰粗呢裙子,头发朝后梳,像个男孩子。这种打扮是她开的头……”。[1](P24)勃莱特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地寻求自由。她像男人一样,自由地出入酒吧餐馆和旅店,喝酒跳舞,甚至看斗牛比赛,她也兴致勃勃,表现出了超人的胆量和勇气。

然而与勃莱特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她周围是一些消极的缺乏勇气的男性人物。勃莱特的未婚夫迈克,在面对她的不忠时,没有勇气和力量去斥责她,而只能通过酗酒来隐藏自己的不满。实际上他一点也不关心勃莱特,他爱的只是勃莱特充满诱惑的身体,因而勃莱特不可能从他那儿得到慰藉。

科恩没有战争经历,再加上战前的浪漫主义和固守不放的过时的价值观,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科恩娶了第一个对他好的女孩为妻”。[3][4]小说中使用被动语态也暗含了科恩的消极生活。然而离婚后,他又被一个叫弗朗西斯的女人掌控了将近三年。勃莱特的出现使他终于鼓足勇气离开了弗朗西斯。他对勃莱特一见钟情,被她迷人的外表和身上的现代性所吸引,但却不能完全理解她,因而得不到她的芳心。

小说中,只有杰克是勃莱特最信任最无私的倾听者,也是唯一能完全理解她的人。勃莱特对杰克从不保密,她会把她的内心世界甚至内心的黑暗面完全吐露给杰克。他们互相理解,言辞虽少却能很好地交流。如果杰克不是因为战争受伤导致性无能,他们会是一对幸福的夫妻。可能正是因为在战争中受了伤,他才能完全理解同样是战争受害者的勃莱特。然而勃莱特不会因为受伤的是她爱的人就放弃自己的性权力。相爱却不能生活在一起,因而杰克过着一种矛盾而又痛苦的生活。

可见,勃莱特与周围的男性之间充满了矛盾。也正是这种无法调和的矛盾阻碍了勃莱特与周围的男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这种不和谐似乎是女性的“男子气”与男性一定程度上的“女性化”对立的结果。这种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性关系的混乱,而这也正是海明威对于性别关系的思考所在。通过展现这样一个充满两性矛盾的世界,海明威告诉我们,两性间的紧张关系就像战争一样,是把双刃剑,它会因为缺少相互关心和依赖而伤害到双方。因而,健康和谐的两性关系就成了人们寻求的目标。

三自然――人类精神的避难所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自然不仅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背景,而且是与人类世界有着紧密关系的真实存在。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将性别关系和人类与自然关系都考虑进来,并将性别关系扩大到人类与自然这样一个更大的范围。海明威是“自然界的守护者和代言人”,[1](P122)是“一位迷恋自然的作家,自然是他的主题之一”。[4](P5)自然存在于海明威作品中的任何地方。在《太阳照样升起》中,自然就是位于西班牙山脉处的伯格特――远离现代文明喧嚣的地方。

西班牙山区的钓鱼旅行与其他几个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占据了小说中间的三个核心部分:从纯朴的山区居民巴斯克人身上,杰克和比尔感受到了只有自然才能赋予的健康性情。看到车窗外的小镇和自然环境相映衬的美景时,一个巴斯克人情不自禁地向比尔和杰克眨眼示意,并说道:“很美,是不是?”[3](P78)一位巴斯克人十五年前去过美国,但过多地谈论美国人使他感到厌倦,现代机械文明的世界对他并没有吸引力,他和妻子选择住在山区。比尔和杰克在这里钓鱼游泳,尽情地享受自然的恩赐。他们是迷惘的现代人的典型,庆幸能够暂时远离混乱的现代社会。

宏观上看,这篇小说是两个方面的事实对照,即现代人类社会和自然。一方面,小说极力展现现代工业文明导致的悲剧,西方传统的宗教伦理和哲学在此被完全否定,现代战争导致的后果是道德的混乱、情感的失落、价值观的迷失和的危机。另一方面,小说凸显了自然的纯洁和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从而张扬了自然的价值,因为任何到这来的人都会发现自己置身于安宁和谐的新世界中,他们会觉得放松愉悦幸福,没有了世俗的担心和忧虑。在那里,杰克几乎忘却了时间和自身的不幸。自然就是杰克的精神避难所。

然而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勃莱特却拒绝接近自然。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再次认识到这种颠倒的性别身份。是男性而不是女性表现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从自然中寻求精神慰藉。小说中,杰克与自然的亲近也表明了海明威怀疑是否只有女性才本能地接近自然。不过杰克是在战争中受伤后,变得不像正常男人时,才表现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如果不考虑杰克的伤,海明威描写这样一个热爱自然并从自然中汲取力量的男性似乎是为了证明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本能地接近自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海明威的这种怀疑给生态女性主义者提出了新的思考空间。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地球孕育了万物生灵,因而被比喻为地球母亲。而生态女性主义者也是在强调女性作为孕育者和关怀者的自然角色,即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生物相似性。然而在《太阳照样升起》中,海明威将勃莱特与其周围的男性进行比较,并深入分析了自然对人类的净化作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父权制的意识形态,以此证明男性也是可以本能地亲近自然的。而生态女性主义论者一直强调,父权制文化下被边缘化了的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生物相似性,并声称女性更容易理解自然和生态危机。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暗示,即过于强调这种生物相似性可能会颠覆男权至上的思想,导致人们认为应该女性处于支配地位,而这仅仅是因为女性有接近自然的优势。这显然对解放男性女性和自然起不到丝毫作用。

参考文献:

[1]Love,Glen A.Hemingway among the Animals.Practical Ecocriticism:Literature,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London: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2003.

[2]Wagner,Linda W.Proud and Friendly and Gently:Women in Hemingway’s Early Fiction.Bernard Odyssey (Ed).Ernest Hemingway:The Papers of a Writer.New York:Garland,1981.

第4篇: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范文

关键词:人类学派 实证主义哲学 进化论 天生犯罪人论 综合犯罪原因论

通常认为,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是犯罪学研究的对象。其中犯罪现象是指一定时空中表征、状述和反映犯罪原因并被犯罪原因所决定,进而为预防犯罪提供依据的有关犯罪和犯罪人的非刑法条文形态的诸经验事实的总结。犯罪现象是犯罪原因的结果,是一种表浅、直观的经验事实。而近代犯罪学史基本上就是犯罪原因学说史。近代犯罪学兴起始于对犯罪原因的研究,狭义上的犯罪学即犯罪原因学,即使广义上的犯罪学也以犯罪原因理论为核心部分。同时,罪因理论的基本价值体现在犯罪原因与犯罪对策的关系上。二者的关系常常被比喻为病因与治病的关系。[1]

一、理论产生背景

19世纪下半叶,谈论法律哲学已成为不合时尚的行为。这是因为,当以宪法为保障的政治平等制度的普遍建立和经济上的稳定使这些思想对立(激进与传统、理性与信念)暂时地失去了人们的吸引力的时候,人们的兴趣一方面转向了与工业发展和经济繁荣有直接联系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另一方面则转向了经验主义的政治社会科学。哲学就这样被埋没了长达50年之久。[2]刑事古典学派以前的刑法主张都是在法律概念领域认识犯罪现象,犯罪与其说是一个社会现象,不如说是一个法律概念或哲学范畴,菲利(Enrico Ferri 1856-1929)认为,刑事古典学派的方法论是把犯罪作为法律规定的一个抽象实体进行研究。[3] 这也难怪刑事古典学派,该学派所主张的意志自由论并非绝对为真的命题,它是一种思辨方法,其方法论意蕴是要借助它所推导出来的结论反对中世纪刑罚的专断与严厉。从社会整体(哲学本体论)来考察,自由意志论有虚假的成分,人是受到个人和社会等方面客观条件限制的;历史的发展已到了研究这些社会现象的时候,19世纪后半叶的实验哲学与人类生物学和心理学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自然研究相结合,已经创造了一种特别适合对个人及社会犯罪现象进行实际调查的学术气氛。

19世纪末西方社会出现的犯罪浪潮高涨及因此而来的刑法危机是将刑事实证学派推到前台的另一重要因素。在犯罪不断增长的现实面前,刑事古典学派的理论显得苍白无力。正如菲利所指出的:在意大利,当古典派犯罪学理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这个国家却存在着从未有过的数量极大的犯罪行为的不光彩状况,这确实是一种令人惊异的对比。因此,刑法阻止不住犯罪浪潮的波动。正因为如此,实证犯罪学派便与其他学科一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它建立在我们日常生活状况的基础之上。[4] 犯罪的增长说明了刑事古典学派关于刑罚心理强制学说的虚幻与失败,以往刑法制度在治理犯罪方面的无所作为便成为新学派产生的有利突破口。[5]

由此,犯罪学的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专门从事人的素质方面、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的,这一派以龙勃罗梭的人类学研究为主,应用生理学、医学、精神学、心理学等知识来阐明犯罪的原因。与此相对应,另一派是为人的行动即环境方面、社会学方面进行研究,他们应用了社会学、统计学、教育学等方法。[6] “自从刑事古典学派、刑事人类学派与刑事社会学派的深刻的片面以后,在刑法领域中不再有片面,因而也就没有了深刻。我们看到的现代刑法学派,无非是新古典学派、新人类学派、新社会防卫论。这里虽然标榜‘新’,实则是一种‘旧’:因为,已经不能再突破旧古典学派、人类学派、社会学派的藩篱。” [7]

二、其他理论的影响

(一)实证主义哲学

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 1836-1909 )创建的犯罪学被称为实证主义犯罪学。龙勃罗梭的犯罪学理论深深的打上了实证主义的烙印。

将实证方法引入犯罪学研究始于龙勃罗梭。实证主义哲学,为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创。在1882年孔德就提出一个重要命题:观察优于想象。一方面,它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越于感性知觉的范围,只能达到事物的现象,不可能亦无必要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主张科学的任务在于记述所谓事实,排除任何价值思辨;另一方面,由于实证主义强调并得出实证的知识,把事实、经验、感觉等作为其哲学的基本范畴,把实证作为一种方法论基础。这样,客观上就倡导了学术研究重事实、面对实际的风气和方法,有利于克服思辨哲学那种纯抽象的法学研究倾向。当然龙勃罗梭对犯罪学的研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实证主义的弊端,以为一切犯罪问题都可以通过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得以解释,将复杂的犯罪问题简单化,没有进一步揭示犯罪的根源。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龙勃罗梭犯罪学的影响终其一生。

在整个社会背景下,达尔文用大量事实说明人起源于动物,人类共同祖先是猿,从根本上动摇了上帝创造人的宗教观念,使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有了正确地认识,在这种氛围下,龙勃罗梭将犯罪归因于遗传的天生犯罪人的观点才得以出笼。

在内容上简言概之为遗传和变异。遗传的核心是双亲把自己的生物特征通过基因转移给下一代,由此形成物种之间的连续性。龙勃罗梭在其早期的著作中主要是接受了这个观点,认为犯罪也是可以通过基因转移给下一代,因此存在天生犯罪人。变异强调物种间的非连续性,是指形形的物种通过共同起源和分歧发展,各自适应于一定生活条件,呈现各种适应现象。天生犯罪人一开始就遭到许多犯罪学家的抨击,在其弟子菲力等人的影响下,龙勃罗梭在其晚期著作中降低了天生犯罪人在总的犯罪中的比例,强调堕落对犯罪产生的影响。人之所以会犯罪不是由于基因而是由于堕落,这也是一种变异。[8]

在达尔文进化论影响下,科学的人类学开始形成,这门学科根据人类的生物特征和文化特征,综合地研究人类,并强调人类的差异性以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龙勃罗梭将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犯罪学的研究,因此龙勃罗梭的理论又被称为刑事人类学。

三、天生犯罪人论

(一) 前期思想

切萨雷•龙勃罗梭的犯罪原因思想,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早期的著述中,龙勃罗梭主要注意遗传等先天因素对犯罪的影响。作为一名监狱医生,他对几千名犯人作了人类学的调查,并进行了大量的尸体解剖。1870年12月,在意大利帕维亚监狱,龙勃罗梭打开了意大利著名的土匪头子维莱拉尸体的头颅,发现其头颅枕骨部位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处,它的位置如同低等动物一样。得出结论:这种情况属于真正的蚯突(vermis)肥大,可以说是真正的正中小脑。这一发现触发了他的灵感,由此他认为,犯罪者与犯罪真相的神秘帷幕终于被揭开了,原因就在于原始人和低等动物的特征必然要在我们当代重新繁衍,从而提出了他的天生犯罪人理论。[9]天生犯罪人成为龙勃罗梭早期著作中一个核心命题。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犯罪者通过许多体格和心理的异常现象区别于非犯罪人。2、犯罪人是人的变种,一种人类学类型,一种退化现象。3、犯罪人是一种返祖现象,是蜕变到低级的原始人类型。4、犯罪行为有遗传性,它从犯罪天赋中产生。[10]天生犯罪人是龙勃罗梭早期犯罪原因思想的一个核心命题。龙勃罗棱对天生犯罪人的特征作了如下的描述:1、生理特征:扁平的额头,头脑突出,眉骨隆起,眼窝深陷,巨大的颌骨,颊骨同耸;齿列不齐,非常大或非常小的耳朵,头骨及脸左右不均,斜眼,指头多畸形,体毛不足等。2、精神特征:痛觉缺失,视觉敏锐;性别特征不明显;极度懒惰,没有羞耻感和怜悯心,病态的虚荣心和易被激怒;迷信,喜欢纹身,惯于用手势表达意思等。[11]

作为犯罪原因先天因素,龙勃罗梭从种族和遗传这两方面展开。关于种族和犯罪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是建立在对一些犯罪现象直观地认识基础上,没有直接的科学依据。龙勃罗梭侧重研究了遗传因素对犯罪的影响,从调查个案入手肯定了隔世遗传规律,还提出了天然类聚说,认为两个犯罪家庭联姻后,遗传的影响更大。龙勃罗梭在1876年《犯罪人论》一书中推出天生犯罪人论的时,认为通过对成千上万的罪犯进行观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是可信的,自称是“基因的奴隶”,认为有些基因即使当时看起来是无足轻重的,而以后也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12]如何评价龙勃罗梭的这一观点呢,美国犯罪学家劳伦斯•泰勒的论断也许是公正的:“他们(早期天性学说支持者)只能依靠自己的观察做出结论,只能根据当时的科学知识状况提出理论。按现代标准衡量,那时的知识是原始的,所以那时的理论当然也只能是原始的。因此,那时许多理论虽然反映了朴素的真理,但在今天看来也不乏荒谬之处。” [13]

(二)后期思想

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一经传播,马上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抨击。当看到龙勃罗梭搜集的那些相貌不对称和有特征的罪犯画像时,法国人类学家保罗•托皮纳德尖刻地挖苦说:“这些肖像看起来与龙氏朋友们的肖像一模一样。” [14]英国犯罪学家查尔斯•巴克曼•格林(1870-1819)经过12年的工作,领导一项研究计划,根据96种特征考察了3000名以上罪犯,个人还进行了1500次观察,并作了300次其他补充观察。指出:“事实上,无论是在测量方面还是在犯罪人中是否存在身体异常方面,我们的统计都表现出与那些对守法者的类似统计有惊人的一致。我们的必然结论是,不存在犯罪人身体类型这种事情” [15]在科学验证的事实之上,戈林断言,不存在天生犯罪类型,犯罪不是由遗传而来的,他呼吁犯罪学家把心理特征,特别是智力缺陷作为犯罪行为的原因来加以研究。

意味深长的是,格林一方面批判天生犯罪人论,一方面则不自觉地接受了龙勃罗梭倡导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龙勃罗梭在后期的著作中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从只注重犯罪的遗传等先天因素,到把犯罪原因扩大到堕落等后天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堕落是与一定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分不开,因此,龙勃罗梭分别研究了地理与社会因素对犯罪的影响,强调智力、情感、本能、习惯、下意识反应、语言、模仿力等心理因素与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宗教、环境等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的作用,天生犯罪人在罪犯总数中的比例也一再降低。在1893年出版的《犯罪:原因和救治》一书中,天生犯罪人占33%,由此形成综合的犯罪原因论。[16]

他在《犯罪:原因和救治》中指出:“导致犯罪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并且往往缠结纠纷。如果不逐一加以研究,就不能对犯罪原因遽下断语。犯罪原因的这种复杂状况,是人类社会所常有的,决不能认为原因与原因之间毫无关系,更不能以其中一个原因代替所有原因。”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犯罪原因,他说:“实言之,每一现象中的真正特殊原因何在,即使是善于观察的人,亦不能下一断语。” [17]

四、结语

任何一种学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时代背景的烙印,或许这可谓之历史的局限性。对一种学说不可能全盘地套用,也不可全盘地否定。虽然龙勃罗梭关于遗传决定犯罪的理论是原始的,但他能抽象的思考人类,对过去一直以理性可以自由支配意志为基础的人类观和刑法理论给予冲击性影响,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丰富的想象力。当天生犯罪人论受到批判时,能够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修正,形成犯罪原因综合论,从这点上说龙勃罗梭不愧为一个严肃的科学家。尽管随着研究的深入,龙勃罗梭的观点受到彻底批判,但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犯罪原因的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此,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判决,而是一种判断。而判断又离不开判断者,“只有那种由人性深处的自我意识所创造的意志,才能于不同的人际之间实现这种选择:一句名言说道,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哲学。” [18]

参考文献

[1]康树华著:《犯罪学-历史、现状、未来》,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储槐植、许章润等著:《犯罪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60、149-150页

[2] [美] 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杨知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66页

[3] 菲利:《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4] 菲利:《实证派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5]宗建文 刑法法典化及其可能性——《刑法机制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11] [德] 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著,马君玉译:《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115页

[12]陈兴良著:《刑法的启蒙》,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13] [美] 劳伦斯•泰勒《遗传与犯罪》 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第13页

[14] [美]理查德•昆尼等 《新犯罪学》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第52页

[15] 吴宗宪 《西方犯罪学史》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第289页

[16] 刑事法学旧派与新派的犯罪学思想比较研究

第5篇: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范文

(青岛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33)

摘 要: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印象主义,光影在西方绘画作品中无不呈现出永恒的面貌。西方绘画对光的运用集中体现在写实艺术之中。本文主要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和印象主义艺术大师绘画作品的分析,探索光影运用的发展轨迹,感悟光影效果的处理技巧和魅力。

关键词:西方绘画;光影;明暗对照法;文艺复兴;印象主义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

The Charm of light and Shade in Western Paintings

NAN Cai-hong

一、引言

光在西方绘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了光,便有了体积,有了形状,有了色彩。从古希腊到印象主义,西方绘画对光的运用集中体现在写实艺术之中。在西方绘画史长河中,对光的运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在这个时期,对光的运用是为了通过制造幻觉达到描述的作用,从而达到对真实地再现。艺术从古埃及到古希腊的转变,正是古希腊人认识到光的重要,从而认识到明暗,认识到色彩,达到对真实的表现。第二个阶段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在这个阶段对光的运用可用一个词来概括:设计。强调一种人工性的设计,这基于对光的独立表现力的认识。光并不只是为了塑造形体的明暗,而且是为了气氛、环境的渲染或体现画家的思想。第三个阶段从18世纪到“印象主义”。在这个阶段,画家开始表现光线本身,表现真实之光。西方绘画经过三个阶段的漫长发展过程,终于达到了对光的解放,这就意味着对写实性绘画的消解。

艺术家利用光影在画面中创造空间效果,文艺复兴初期,画家达•芬奇用“明暗对照法”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卡拉瓦乔对之进行了发展,使用了戏剧般的光线,多取侧光照射,这时的画面暗部是不反光的;而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作品中暗部开始反光;荷兰画家维米尔则一改画面光线对比强烈、主题鲜明突出的真实现实形象,让室外的冷色光线融合在室内暖色光线中,将人物与背景处理得虚实有度;到了印象主义光线被视为第一位的主题,整个画面发出闪烁的光芒。

二、文艺复兴初期达•芬奇利用“明暗对照法”

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

文艺复兴初期,开始重视光影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的第一位绘画大师是达•芬奇,它不仅运用光线表现形体,而且还研究了各种光照下的明暗效果,开始在自己作品中展现光与影的艺术魅力。首先运用光线照射物体所产生的明暗对照,使画面中的空间感从二维转入三维。从此,“明暗对照法”被推广开来。研究达•芬奇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在他的作品中,所有人物以及所有景物都被光线照亮了。如《最后的晚餐》中,除了构图中心的主体人物耶稣由于占据中心位置引人注目外,几乎没有什么主次光线的处理,在每个人物上,仅仅是分别采用了明与暗对照的方法来表现出人物的空间变化。处在同一时期的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沿用了此方法,这为后来产生了推广性的影响。大师的作品给予后来的艺术家以新的启示,文艺复兴晚期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非常重视光影和色彩的艺术表现力。

三、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卡拉瓦乔使用戏剧般的光线,

取侧光照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光线反差效果

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画家卡拉瓦乔是极具影响力的光影处理艺术大师。他的艺术创作,为当时的画坛带来了一阵清风。卡拉瓦乔的绘画技法基本属于威尼斯画派,但对画面的处理则有很大创新,擅于删除烦琐的细节描绘,作品精湛严谨具有刚劲的风格,在他的作品里,使用了戏剧般的光线,利用集中的有控制的侧光照射,使人物在暗色空间中格外突出,恰到好处的与环境相衔接。对画面中光线的处理有独到之处,卡拉瓦乔画中的暗部常常是利用单纯的并不透明的底色,他的作品的暗部是不反光的,画面形成了光与影、虚与实的紧张和对立的节奏关系,造成了一种简洁的画面结构。他执著的写实主义精神完全背弃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化目标,而遭到抨击,卡拉瓦乔对光暗关系的重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把明暗对照法引入欧洲绘画,开拓出绘画艺术的新境界。对17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当光线进入卡拉瓦乔的绘画作品时,光线的主动性被作者积极的显现出来了。在他的晚期作品《玛丽亚之死》中,表现手法左侧光照射,把人物安排在强烈的光影变化之间,形成戏剧般但又非常真实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卡拉瓦乔有意识的减弱画面左半部分的光线,进而加强右半部分主体人物的光线照射效果,这从色度、明度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这种相对集中地光线通过对画面有所示意性的运动而使作品具有活力,从而打破了文艺复兴时初期那僵死、甚至是呆板的“明暗对照法”。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丰富了画面的表现效果,增强了作品的神秘感,为人们的感官带来了极大的震动。总之,善于运用光影的卡拉瓦乔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光线反差效果,形成了他技法上的一大特色,此风格在当时影响深远,甚至在以后的几百年中,这种画法一直占统治地位.

四、巴洛克艺术大师伦勃朗擅长用聚光及透明阴影突出主题,

运用笔法表现质感

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对光线的运用可以说在巴洛克艺术大师中表现得最为出色。伦勃朗是一位用“光”的大师,他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绝对不亚于文艺复兴时的三巨匠,在当时是一位非常有名望的色彩学家。他的作品常给人一种难以理解的、丰富的色彩关系。这位荷兰画家早年吸收画家卡拉瓦乔的明暗对比的方法后加以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擅长用聚光及透明阴影突出主题,运用笔法表现质感。他早期的作品用光较为平均,后受卡拉瓦乔的影响,改亮调平光为暗部侧光,并更为大胆果断地处理光影。从他的作品《夜巡》、《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穿东方服装的男子》中可以体会到光线始终是他作品最动人的因素。作品大胆使用戏剧般的光线,这种大胆新奇的构思,打破了以往的荷兰传统绘画,反映出伦勃朗开始同理想化的古典写实主义决裂,从而使作品的空间感和体积感得到了加强。强烈的对照总是能够集中人们的注意力,阴暗可以把光明烘托得更强烈,这一道理被各时期的画家所了解。明暗到了伦勃朗这里似乎有了更特别的意义,从他以妻子为模特所作的《扮成画神的莎士比亚》中可以看出,光影的作用已经被画家推向极致。集中在主角身上的光照使整个画面具有了某种神灵降世的奇妙之感。光线在此处有数种不同的变化,神奇的光线来自画面左上部,高光区是他的面部和身体上半部,她的左手沐浴在光明之中,画家精心的刻画使观者深信可以随时触摸到这只富有女性之美的手。“花神”手中所持的花棒离光源最近,却因为物体的阻光作用,而隐到了阴影中,暗绿色的枝叶吸收了光线而显得饱满,几朵微小、素净的小花与她头顶的花冠相呼应。而伦勃朗用来描绘背景的“阴暗”,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沉重、闷塞的阴暗,而是一种从容、一种包容,甚至是一个轮廓,但却令人不断浮想那光影背后的秘密。罗丹曾说“运用阴暗即是使你的思想活跃”。光和影在老年的伦勃朗手中,成为他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最有力的艺术语言,而悲愤使伦勃朗对光线的运用更加强烈、绝对。作品《自画像》面部的光线层次递减的分布,右脸颊的光线慢慢在颈部和右边的面部晕开,自然地与背景中的阴影沟通。炽灯下的老人额头光洁而显现智慧,似乎比我们相象中少了些深刻的皱纹,但是那双明暗不同的眼睛则饱含了岁月的磨难所导致的心灰意冷,但是又坚守着内在精神的坚韧与执着。画面感彩如此强烈而有感染力,使观者很快能进入到他所表现的世界中与之精神相通。光线始终是伦勃朗作品中最动人的因素。

五、维米尔让室外的冷色光线融合在室内暖色光线中,

将人物与背景处理得虚实有度

维米尔是17世纪荷兰著名的画家,他以绘制反映小资产阶级家庭及市井生活的画成名,是一位出色的风俗画家。画家本人在去世五十年之后已经被历史和世人所遗忘,甚至到18世纪之前,还把他本就为数不多的作品都算到别人身上。但他的作品后来得到较高的荣誉,被看作是全盛艺术时期的一部分。他的风俗画捕捉了当时人们每天生活的一瞬,《窗前读信的少女》正是此类画作的代表之作。作品中那真实的光线感,使作品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意。维米尔深受卡拉瓦乔和伦勃朗等人对光线运用的影响。传说维米尔在室内作画,让人物靠近窗前,使柔和的窗外光线从侧面照射进来,让窗外的冷色光线渐渐消融在室内的暖色光线之中,将人物与背景画得虚实有度。画面中,这位少女临窗而立,她鲜明的侧影表现出人物专注而又复杂的表情,她细心阅读的大概是一封来自情人的书信。一扇向里打开的窗户玻璃上映出她的面孔,窗帘、果盘、水果等物品以不同的形体变化形成对比的关系。画家特别喜欢表现从玻璃窗射进来的自然光线流淌到窗前人物身上的美妙变化,他所用的“维米尔黄”使他的作品晶莹剔透,人物身上泛起珍珠样的光彩,少女的脸部和肩头的光就是这种奇妙的效果。这种对光影效果的处理方法,来源于画家明鉴秋毫的观察,不愧为大手笔。

六、印象主义作品视光线为第一主题,用明快的色彩捕捉

自然光线下景色的视觉效果

在印象主义作品中,光线被视为第一主题。印象主义鼻祖莫奈受前辈大师在自然界中光线和颜色处理上的影响,用明快的色彩捕捉自然光线下景色的视觉效果,探索研究阳光或阴影下那千变万化的颜色。追逐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天光云影。然而他以及同道画家们自由率意的表现手法,忠于自然印象的再现,不重视造型的体积感和形象的表情,这些在讲究细腻质感和画面完成度的学院派古典风格仍大行其道的当时,无疑被视作是离经叛道。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睡莲》中感受到,方向不同交叉、并置的笔触和横向分布的睡莲将水陆巧妙的分隔开来,在画水边的碧树、水中的莲叶和水底的倒影时,使用了多种颜色来表现变幻的光影效果,虽然物体的轮廓线变得模糊了,对象的细节及画中的形象也没有那么逼真写实,但画面光线的亮感却得到了加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全部色彩,沉静、柔和、奔放,在这光影交织的世界里,谁能不佩服画家用手中的妙笔留住了瞬间的永恒。

第6篇: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范文

【关键词】设计导语;和谐氛围;灵活教法;成功乐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也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瑞士心理学家皮阿杰指出:“青少年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 增长知识目的,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考虑的问题。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根据自身的粗浅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

        《语文教育心理学》中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敲好开课的第一锤。语文课更要有新颖别致的导语。如讲《苏州园林》,我是这样设计:“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导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导语的设计是多种多样的,可根据课文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定。如朱自清《背影》,我以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为导语,立即唤起了学生的一种亲情回味,带着这种亲情回味和反刍之心阅读课文,他们的情绪就既容易受到课文的感染,也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2.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质疑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真诚的理解和信任,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使学生有积极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在人格上尊重学生个体,深入了解、理解学生的所思所为。事实证明,以教师的权威感迫使学生学习只能适得其反。 

                                          

        上课时,教师要尽量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走到学生中去,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氛围应当平等,教师不要高高在上,应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新解。教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多用积极评价,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应该肯定他的积极思考和敢于发言。 3.挖掘教材之美,培养审美情趣

        教材中的美比比皆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济南的冬天》等教师可通过形、色、声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那令人陶醉的景色之美,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通过《背影》、《最后一课》让学生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美,与人物的感情产生积极的健康的共鸣,这样以情品文,就可促进思维,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

        4.采用灵活教法,活跃学生思维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讲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排练,把全班分成三组,自选角色,每组选一个韩麦尔先生和“我”,剩下的就是出列在课堂上的特殊学生——镇上的人们。每个学生表演得都很认真,都能进入角色。这样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真真的体会到了,应如何爱祖国、爱母语,使同学们认识到了学好自己祖国语言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应义不容辞地去学好,学懂,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学习《寓言二则》一课,课后要求背诵全文,这项作业难度大,我把学生安排好小组,让学生编排课本剧。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排练中。最后把每三个小组安排在一起进行演出,评出最好的一组到全班演出。这样在快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5.利用多媒体,激发求知欲

        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必须借助于直观手段所展示的形象,来唤起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多媒体对于教学的辅助作用,日见鲜明。创设必要的情景进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如古诗词教学,内涵丰富,跨度反差强烈,意境深远,要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内容,就必须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如《诗词五首》中,幽雅的田园,边塞的月夜,古人的宅院,可怜的卖炭翁,只有在学生的头脑中构成形象,才能如临其境,历历在目。再如散文《春》一课,向来以巧妙的修辞和新颖的语句而备受推崇,但学生单凭优美的语言是很难对所描写的画面作出想象,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这个目的,它可以把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这些真实的照片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6.激励学生,体验成功乐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成绩较差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鼓励最好是不定期的、看似偶然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学生才会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例如:每周用一定的时间介绍学生的日记或作文称为“精品回放”时间,让他们自己读自己的作品,相互传阅,相互评比。借此,我把学生作品中的清词丽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录下来以便学以致用。再如学期末,组织学生编辑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选,日记选,出版一份自己的报纸,全班同学合作续写一部小说等。当学生面对自己的作品时,他们真正体会到了语文学习中成功的乐趣。

第7篇: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范文

这是一个被网络神化了的人物。新浪网曾经这样描述评价他:写历史的时间比易中天要早;出版历史书的数量比易中天、阎崇年二人之和要多;在网络上的粉丝比易中天、阎崇年、于丹三人之和要多。“赫连勃勃大王”,这个昔日匈奴暴君的名字在普通人读起来有些拗口,但在网络上,却是一个受到众多网友追捧的名人。生活中,他的真名叫梅毅。

从2004年起,赫连勃勃大王在网上发飙,开始了有关中国历史的创作。他陆续在内地和香港出版了《隐蔽的历史》、《历史的人性》、《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刀锋上的文明》、《小怜玉体横陈夜》、《帝国如风》、《历史长河的悲喜英雄》、《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等十几部历史图书。逾500万字的历史作品,不仅在国内诸多大型网站受到成千上万读者的热捧,著名作家李国文、雷达、蒋子龙、梁晓声、肖复兴、舒婷、叶延滨、林希等人对其作品亦大加推崇,可称得上是国内极少数同时受主流文学界承认而又被大众读者认可的网络历史作家。

作家起了个暴君的网名

梅毅是天津人,长得文质彬彬,讲话写文章走的却是野性率直派的路子,他的笔名干脆很张扬地叫做“赫连勃勃大王”。这个人怎么看都是矛盾的―英文专业出身从事金融行业,做的是金融工作却专心写小说,爱好小说但以历史书成名,已经因历史写作成名了却改写金融自传了……

梅毅从小就是个有点怪的孩子,上小学就读了不少古书,功课看起来不错,但偏科严重。考大学时,数学成绩特别差,喜欢中文写作,却最终选择了英文专业,虽然不肯好好学功课,但也一路从大学上到研究生,拿了硕士学位。

毕业后,梅毅选择到一家商业银行国际部工作,正式成为物质城市深圳的一名金融白领,而此时的他却因为想到了文学理想而不安心。“当时的条件确实艰苦,我和一个年轻同事范岳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9楼房屋里面,夏日酷热如蒸,冬天冷风彻骨,晚上连电灯都没有。唯一的消遣就是两个人共嚼一包咸干花生穷聊天,观看南方肥大的蟑螂在半明半暗的墙壁上倏然飞走。但是,彼时的心情是那么恬淡、安逸。”

选择写作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用他的话说是“生活在文化沙漠里的自我挣扎”。自此,梅毅开始在工作之余创作文学作品,并陆续在《中篇小说选刊》等知名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一些中篇小说。梅毅最早是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的,发表过《生命的伤口》、《赫尔辛基的逃亡》等多部中篇小说,出版过系列长篇小说“伪青春三部曲”―《南方的日光机场》、《失重岁月》、《城市碎片》。梅毅甚至还翻译出版过社会学教材《人类行为》。2000年,广东省首次作家体制改革中,梅毅以业余作家身份战胜许多专业作家,成为全省23名首批签约作家中的一员。

“如果学了中文,从事了与中文相关的职业,那么也许我现在会是一个顶级金融发烧友。没办法,我就是一个见异思迁的人。别人是干一行爱一行,我是干一行不爱一行。干一行想进入新的一行。”

小说出了两三本后,梅毅跑到天涯论坛的“煮酒论史”版去侃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是非。两晋南北朝属于最混乱难写的历史阶段之一,梅毅做金融年薪几十万,也完全不必依靠写历史作品谋生。这件事不过是他这个专业“见异思迁”人的一次新迁而已。

2003年末,梅毅学会了上网,开始“泡论坛”―天涯论坛、新浪的大话春秋论坛、还有猫扑的文史论坛。看得多了,梅毅一时技痒,也试着发了些历史散文的帖子,并且给自己取了一个网名“赫连勃勃大王”。“我开始写历史是在2003年底、2004年初。那时候在网上写历史的,一个是我,一个是潇水,还有一个是火焰塔,我们三个是中国互联网上进行趣味历史写作的鼻祖。我最早是写两晋南北朝,火焰塔侧重五胡十六国,潇水写的是春秋时代,我们当时的历史写作,完全与功利二字无关。”

为什么取这样一个笔名?梅毅的回答也简单:“纯粹好玩,一般武夫假装好文,文士则喜欢佩剑。”也有好事的网民请专家从“潜意识”的角度给梅毅来了个心理分析,得出的结果是,梅毅最早对历史的兴趣,可能正是从西晋崩溃后那个“华丽的血腥时代”各个蛮族的争斗仇杀中开始的。这导致他日后对另类历史写作一发而不可收。

梅毅的同事里有不少国外名牌大学金融专业的“海龟”,他们看了这些历史文章后叫好,但同时下定论,说梅毅最多不过写几篇就罢了,肯定坚持不下去的。梅毅不服,当即和朋友们打赌,誓要完成历史系列。后来,北京的一个出版商找梅毅出历史书,梅毅觉得写这个还会有稿费,何乐而不为呢?

三年多过去了,“赫连勃勃大王”已经完成了11本历史书,获得“历史写作狂人”的雅号。

成为当下如日中天的“赫连勃勃大王”,梅毅自己也没有想到,在网络论坛上写写历史,纯粹属于兴趣爱好,根本没有预计到现在的名利双收。当然,随着历史写作的深入,梅毅本人的世界观也在发生变化。“我对国家也会变得忧心忡忡起来。”2006年“五一”期间,梅毅去了在一个小村子里的文天祥墓地。那天下着大雨,但站在文天祥的墓前,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被历史打动了”。

还原一个欲望膨胀的时代

因为自己从事金融工作,梅毅这些年来只是周末写作。但也正是梅毅一直游离在文学和历史这两个学科之外,他的历史写作反而不受束缚和羁绊,眼光也与职业学者和教授截然不同。“我笔下的历史之所以好看,主要是我把历史人物当人,无论凶残还是软弱,英雄还是狗熊,人性的复杂多变被呈现出来后,历史也就变得好看起来。”

“赫连勃勃大王”的名字打响了,他的文字成为出版商的抢手货。每次梅毅写一个朝代,刚刚在网上贴出一章,许多出版商就争先去“抢购”,价码也不断提升,仅《大明朝的另类史》就获得预付稿酬60万元。

有媒体评论这本书是为了赶这波“明史热”仓促而成的“急就章”。对此,梅毅予以澄清:“我的这本书可不是冲着这股热而出的,是早列入写作计划的,之前出了《元朝的另类历史》,现在赶巧出了这本书。”

做完澄清,梅毅才安下心来谈书。《大明朝的另类史》描述了大明王朝近30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梅毅一扫传统历史图书的沉闷和枯燥,力图给读者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该书出版后,文史兼精的老作家李国文发表了很高的评价,说梅毅的写作不同凡响,“有书卷味,无方巾气;有清新感,无腐儒气;有认真的学问,无肤浅的戏说;有深沉的思考,无庸俗的功利”。

梅毅说,他写明朝,主要想写的是一个“欲望膨胀的时代”。在他心目中,明朝的灭亡,是过度的结果。梅毅喜欢写李自成和张献忠,正是因为他对这些人物有了新的认识。李自成的兵败,他觉得主要还是人性在欲望困扰下的结果。当他做这些分析时,感觉特别酣畅淋漓。

友人曾这样评价过梅毅:“梅毅的存在,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一个异类,一个‘当代自欺者中的聪明人’,一个商品时代不合时宜的舞文弄墨者,一个一面享受当代纸醉金迷生活又一面沉浸于历史幽暗时光中的无害的‘好人’。所以,‘偶像的黄昏’,这一不无笑谑意味的名称,就是我以及周围的好友送给他最恰当不过的称呼。但是,从梅毅的嘴里、笔下,我们都从来没有听说、看见任何一种‘充满怀疑、充满忧伤、充满对生命厌倦的声调和态度’。”

似乎为了应验这种“梅毅印象”,就在“赫连勃勃大王”如日中天的时候,梅毅却回头写起了文学自传。他以自己10多年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一部披露金融界内幕的长篇小说《南方・爱》,将矛头直接对准金融界的喧嚣与躁动。而该书首印10万册的成绩,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

写历史要为读者负责

写完明朝,梅毅下一个目标是写汉朝,之后还会写秦汉史。梅毅本来还打算再接着写春秋史,写东周列国,但这个计划现在看来恐怕会暂时搁置一下。因为最近梅毅发觉网上有两个写战国史特别厉害的人,他觉得自己写恐怕不能超过他们。梅毅觉得,这是对读者的一种负责。

“我出生成长于天津,这种中国北方‘官话语系’的环境和市井气息对我的写作有很大帮助。另外我对诗词尤其是咏史诗格外熟悉,使用起来信手拈来,这也许也使得我文字的张力与众不同吧。”

能写出那么精彩的历史书,梅毅认为基础就是自己有出色的古汉语阅读能力,他读“古书”的速度和阅读现代文一样。这种能力不是源于“训练”,而是源于“兴趣”。“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这句话在梅毅身上得以体现。从周一到周五,只要有空余时间,梅毅就会读读古书。“别人晚上看电视的时间,我用来读史书;还有出差坐飞机,3个小时,看看书,一抬头就到了。”工作日读的资料,梅毅利用周末来转化成文字。梅毅一个周末就能写2万字。

梅毅写什么朝代的历史,就要先读这个朝代的正史。“写历史还是要下苦工夫,比如宋史,500万字的资料不敢说细看,大概翻一遍。我写李自成1.83米的个子,瞎了一只眼,别人说你怎么知道他长这样?这个东西就得至少看五本当时明史的笔记,你才能得出这个结论。”

梅毅引用了诗人北岛的话来诠释自己的历史创作:历史就像废旧汽车堆积如山的场地,写历史的人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你可以弄出劳斯莱斯,也可能装出一辆自行车。

第8篇: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

所谓课堂有效性即是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使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充分、协调发展。很多时候,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么就是“太无视”教学改革,要么就是面对课程改革,有心无力,而沿用旧模式,“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要么就是“太重视”教学改革,盲目实践新教学理念,单纯追求新教学形式,而忽略教学实际,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华而不实。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初中英语教学经验,对于如何提高英语有效性教学进行了思考。

一、激发兴趣,保持有效学习动力

“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而兴趣,正是点燃这火药的导火索。课程改革中也强调了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因此,我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会先想方设法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从而在教学中投其所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初中生,男生喜欢打篮球、看球赛,女孩喜欢看浪漫爱情电视剧、小说。他们各自有喜欢的歌曲、喜欢的明星。我就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爱好,在课堂教学中,但凡能涉及的,就会适时、适量地给学生呈现一些相关的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果然兴致勃勃,想说,敢说,也喜欢说。这样,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大胆讲英语,自觉练习英语。

二、精心设计,照顾各个层次学生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更何况是一个班四十多个学生,无论是知识基础、语言能力还是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设计英语课程教学时,一方面要尊重个体差异。不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既要设计并布置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的教学任务,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积极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又要营造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师生、生生能在课堂上平等互动,拉近师生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方法多样,持续给学生新鲜感

一个方法,即便是再好的方法,用的次数多了,用得久了,它的魅力也就消失殆尽了。要激发、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认真地钻研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常变常新,才能给学生以新鲜感。例如,词汇的教学,就可以通过图片、事物、同义反义词解释、创设情境等不同的形式来呈现,来达到让学生理解词义的目的。

参考文献:

夏章洪.改进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丽水师专学报,

第9篇:兴致勃勃的近义词语范文

关键词:酒 《太阳照常升起》 海明威 镜子作用 象征意义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海明威是美国最著名、最富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因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而一举成名,迈耶斯就曾高度评价它是海明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1](P192)在这部小说中,“酒”这个意象随处可见,马尔科姆就曾说道,“他的主人公早晚都在喝酒;他们喝下去那么多的葡萄酒、茴香酒、格拉巴酒和封达多尔酒,要是他们都是些凡胎肉身的凡人,他们都得因酒精中毒给送进医院。”[2](P12)酒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对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心理活动乃至当时的社会背景都有着映射作用,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一.酒:一面反映个人的镜子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不管主人公是欢乐或悲伤、兴奋或沮丧、清醒或昏迷、独自一人亦或是成群结队,他们似乎总能找到喝酒的理由。事实上,酒作为一面反映个人状态的镜子对小说人物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都有着映射作用。

一方面,酒可以反映人的生理状况。首先,每当人们感到寒冷、疲惫的时候,他们便会选择喝酒。在小说的第十一章中,比尔提议喝一杯“滚烫的朗姆酒和宾治酒的混合甜酒”以长久的保持温暖。之后也有提到杰克因喝了一口茴香酒而感到“嗓子眼一直热乎到肠子里”,他认为酒可以暖胃。其次,酒可以起到麻醉的作用,减轻人的痛苦。[3](P67)酒精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可以消毒,也能麻醉人的神经。在小说第三章,杰克突然心情郁闷感到头疼,他便去要了一杯啤酒加一杯科涅克白兰地酒来麻醉神经减轻这种痛苦。在第十八章中,杰克感觉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于是比尔便劝他喝了一杯接一杯苦艾酒,之后杰克便觉得好些了。因此,酒就像镜子一样反映着人的生理状况,他们会在感到不适时通过酒来调节自己的身体状况。

另一方面,酒可以反映人的心理状况。首先,当人们感到痛苦时,酒能给予人安慰和解脱。海明威称小说中的人物为“迷惘的一代”,他们因其传统的价值观念不适合一战后的世界却又迷惘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而感到困惑。在小说中无论是杰克、比尔还是勃莱特感觉到疲惫、烦恼、甚至已经醉了的时候,其他主人公都会劝他们喝酒。他们通过喝酒来麻痹自我,在酒精的世界里放纵、沉沦。其次,当人们不想面对现实时,酒便给了他们逃避的借口。例如在第四章当勃莱特和杰克聊到伯爵迈克的时候,杰克选择了逃避并且把酒当成挡箭牌一次次的劝勃莱特喝酒,试图将她灌醉。而之后迈克被问起如何破产的时候,迈克又以醉了为理由来扯开话题。酒对这些主人公们而言便是唯一能减轻痛苦的良药,是逃避现实的麻醉剂。[4](P124)

二.酒:一面反映人际关系的镜子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所有的角色都以酒会友,他们把喝酒当成一种习惯,就像上瘾了般的不分时间、场合地喝酒。酒是一面反映人际关系的镜子,朋友、恋人亦或是陌生人在相处时所选择的酒的种类和喝酒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一方面,酒可以反映出女主角勃莱特和不同男人间的暧昧关系。杰克和勃莱特的爱情是小说的主线之一,海明威虽没有明确指出两人的恋爱关系,但读者却可以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杰克对勃莱特深深的爱。例如在勃莱特首次出场的时候,杰克正“站在门口喝着啤酒,感受从街上吹来的阵阵凉风”。而当勃莱特和杰克兜兜转转再度重逢在西班牙街头的时候,他们还是选择了喝酒。在他们对话中穿插的全是“再来一杯”、“斟了点酒”的字眼,似乎酒才是他们唯一能沟通的方式。也许杰克和勃莱特的感情体现在这一杯杯酒中,他们的感情没有终点,就像他们之间的酒永远没有喝完的那一天。除此之外,海明威巧妙运用了酒这一意象来侧面反映勃莱特和其他男性的感情纠缠。当杰克和勃莱特谈到迈克的时候,他喝着白兰地和苏打水,在勃莱特嘲笑他反应慢时他才发现“刚才只喝了几口白兰地苏打,这会儿喝了一大口”,有的时候甚至忘了酒杯中的酒。除此之外,迈克每次都在喝醉了的情况下讽刺罗伯特对勃莱特的穷追不舍以及勃莱特对罗梅罗的恋恋不忘。这也许就印证了“酒后吐真言”这句老话,如果没有酒,勃莱特和其他男人间的绯闻也许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但也正是因为酒精的作用,才让这一段段感情更加扑朔迷离。

另外,酒还能反映出小说中主人公们的友情。盖伊曾说过,酒杯里竟能蹦出友谊来,这似乎与中国古代许多诗人“以酒会友”的精神不谋而合。也许在海明威看来,酒也是一种友情的催化剂,通过两个人喝酒的频繁与否与喝酒的模式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来两个人的关系如何。虽然喝酒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但不是所有的人在任何场合都以同样的方式来喝酒。当杰克和比尔、勃莱特一行人在一起喝酒时,他们大多比较随意,边喝酒边谈论着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并且常常喝起来就没有了节制。而在第十一章中,当杰克和比尔遇到巴斯克人的时候,他们喝酒的方式也与之前截然不同。其中一个小伙将“双臂伸长到最大限度,高高举起酒袋,用一只手夹紧皮质酒袋,一股美酒便嘶嘶地进入他的嘴里。他在那儿高举着酒袋,酒顺着一个扁平而又猛烈的轨道进入他的嘴里,他始终不紧不慢而有规律地将酒吞进去。”不难发现,此时此刻杰克和比尔也被他们喝酒的方式所感染,虽然他们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但酒已然成为他们之间最好的沟通工具。除此之外,当罗梅罗第一次与杰克一行人正式认识的时候,他用蹩脚的英语告诉他们“喝这儿的吧”,希望能和他们通过喝酒来拉近距离。可对于他们而言,如果对方是陌生人,他们宁可独自小酌。喝酒这件小事也是件大事,酒的本身就是友情的象征。

三.酒:一面反映社会历史的镜子

在小说的故事背景中,其实正值禁酒运动的兴起,因此酒精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小说中。这样看来,海明威多次在小说中提到酒似乎另有深意,从某种程度来说,酒也是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反映。

一方面,酒在小说中的频繁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禁酒运动。从19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禁酒运动在美国持续了近一百年。而当时“酒即罪恶”的观念当时已经深入人心,只因许多如酗酒、偷盗、伤人等和饮酒有关的社会问题大量出现。[5](60)在小说中的主人公们频繁地饮酒恰恰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讽刺,社会道德公约越是禁止他们喝酒,他们越是背道而驰。海明威通过对喝酒这一行为的刻画,使当时人们的迷惘情绪和反叛精神得以充分体现,并且通过使其笔下的女性加入饮酒行列来突显酒的重要性,进而表达他自身对禁酒运动的不满。

另一方面,海明威通过其笔下的女性饮酒来反映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饮酒并不是男性的专利,勃莱特作为小说中唯一的女主人公是所有人里喝酒最多、最疯狂的一个。她在出场时便和酒精分不开了,要了一杯杯白兰地苏打。勃莱特似乎比许多男主公的酒量都还要好,这在当时看来是不合适宜的。在西班牙的狂欢节时,勃莱特甚至被安坐在一个酒桶上,一群人包围着她把她当一尊像来围着她喝酒、跳舞。酒被视为成人化和男性化的标志,因此在那个时代的女性喝酒来彰显她们的特立独行。除了勃莱特之外,另外一名女性角色乔杰特也非常喜爱喝酒。当她和杰克偶遇想要喝一杯潘诺时,杰克阻止道“这种酒不适合小女孩喝”。事实上,早期人们普遍相信饮酒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女性的营养饮品便是朗姆酒配牛奶[6](P174),女性也经常喝酒来美容,因此乔杰特非常不悦地回杰克道:“你才是小姑娘哩”。如此看来,酒除了能解渴、帮助身体机能正常运行之外,还能满足饮酒人内心深处的欲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妇女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思想上都获得了全面解放。她们不甘于沦为男性的附属品,想要通过性解放、饮酒等来彰显自己经济独立和思想上的开放,饮酒也就被两性化和大众化了。[7](P92)就像小说中勃莱特这类追求时尚的新女性与酒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她们将酒赋予了自由、解放的新涵义。

柏拉图曾将文学比喻成一面镜子,它能映射现实,照进人的内心。酒在《太阳照常升起》[8]中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它既映射了小说内人物的心理和人物关系,又反映了小说外真实的社会背景。通过“酒”这一意象,小说中的人物显得更加的真实、生动;也是“酒”这座沟通人际关系的桥梁将小说中的人物都联系在一起。在酒的背后还藏着作者创作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使整个故事似乎有迹可循,更为真实。透过“酒”这面物质文化的镜子,小说世界中乃至那个时代里的精神文明也就得以呈现了。

参考文献

[1]Meyers,Jeffrey.Hemingway:A Biography.New York:Macmillan,1985:57.

[2]Cowley,Malcolm. Hemingway: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Englewood Cliffs, 1962: 35.

[3]杨雁,王群锋:“被酒充斥的世界――论酒在中的作用”。《贺州学院学报》1(2007):66-69。

[4]周子玉:“海明威作品中酒与美食的象征意义”。《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2011):123-24,135。

[5]何军:“19世纪至20世纪美国禁酒运动失败原因探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2001):60-63。

[6]白玫,郭九林:“早期的美国城市酒馆文化与传统酒馆的兴衰”。《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5(2010):174-77.

[7]R L,Allen.Only Yesterday: An Informal History of the 1920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