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的渗透

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的渗透

【摘要】情感教育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讲述了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渗透的途径,主要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平等对待每名学生。旨在为班主任管理班级提供参考意见,利用情感教育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班级管理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的重要性

(一)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小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并且在家庭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班级中团体意识较弱,不能很好的配合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融入情感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多对学生进行赞赏教育,调动其积极性,令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并将教师当作和妈妈一样值得信赖的人[1]。在此情感交流中,提升学生幸福体验,在班集体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愉快,并且能为他人着想,主动帮助他人,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氛围,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二)丰富学生内心情感

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特点,并且身心发展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受自我能力和以往经验的影响,不能良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在课堂中,遇到感兴趣的话题就滔滔不绝,不能听从教师安排进行下一学习环节。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其进行情感教育,比传统的直接约束行为,效果要明显的多,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另外,在情感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正视自己内心情感,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在教师情感的疏通下,逐渐养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综合素养,为学生后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往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作为命令的发号者,站在绝对主导的地位,并要求学生必须服从并执行,将其放在被动的地位,学生缺乏主动配合教师的意识。并且这种管理手段,会让学生产生反抗的心理,故意不配合教师,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课堂中学习气氛紧张,学生成绩普遍较低,教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自身做起,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班级的中心人物,不再向其发号施令,而是与学生多沟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让学生将教师当作朋友,而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更加积极的参与班级管理中,站在主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完善。此时,不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怎么做,学生已经可以主动进行自我行为的约束和管理,减轻教师负担。通过教师良好情感的融入,将学生作为主体,与其做朋友,在班级中构建良好情感氛围,可以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中,进而提升成绩。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

当学生信任教师,与学生做朋友后,就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小学生受年龄的影响,思维发展比较单一,并且自我意识不高,对很多事情缺少正确的判断,导致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对学生情感正向发展带来影响。因此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结合情感教育,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例如小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长期唯我独尊,在学校中也以自己为中心,很容易和其他学生产生口舌,影响正常学习,严重者会影响班级秩序,班主任管理上出现阻碍。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将情感渗入其中,向学生传递正确情感观念,转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令其在班级团体中和其他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三)平等对待每名学生

小学班级中人数众多,其中不乏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性格外向的学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不能厚此薄彼,要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因为其学习差异产生不公平对待,否则会对学生心理发展带来影响[2]。小学生心身发育处于初级阶段,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班主任在此过程中要深入掌握学生实际情况,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公平对待。例如有两名学生上课迟到,一名学生成绩好;另一名学生成绩较低。针对这两名学生的教育管理,不能只批评成绩低的学生,或者教育成绩好的学生,而是询问其为什么会迟到,对学生进行客观的教育,避免使用批评的语言,可采用鼓励的形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下决心不再迟到,积极的配合班主任参与后期的教学活动。综上所述,现在小学教育不再只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将素质教育融合其中,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型人才。班级管理中深入情感教育,让小学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公平对待每名学生,与其做朋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增强道德品质,将来成长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时乐晓.关于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3):198.

[2]孙红芬.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193-194.

作者:李健 单位:德州市德城区新湖南路小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