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包装艺术与技术的体现

包装艺术与技术的体现

本文作者:都建业 单位:河北工艺美术学校装潇教研室

“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技术不需要艺术,而艺术却大大地需要技术……。由于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不可能将它们囊括在一起。但是,它们共同的创造根据必须由想要树立新思想的人去探索,去重新辨明”。(引《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格罗皮乌斯)

一、包装—多学科的综合体现•理性与感性的社会产物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促使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消费活动得以活跃,市场经营状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做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开始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创造符合现代生活环境的产品,满足人与社会的需求。产品包装的产生与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产物。依据于消费观念变化后对产品所形成的新认识,使得消费活动开始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从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改变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及人类思维活动的意识形态。诸多因素使得产品包装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使其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众多的学科领域。如:社会学、市场学、信息学、价值学、心理学、美学、材料学、物理学、数学等等,形成了社会一环境一市场一产品一人这一庞大的社会网络。在相互影响互为制约的条件下,同步于社会现象中的其它学科,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着作用。

包装的制作创作过程,是对人类社会活动中观念的认识与体现,成为改变社会和自然形态的一种方式,众多学科中科学技术成果得以综合运用。产品包装的设计活动作为社会工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多学科的合理运用才能被社会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消费者)所认可。否则,单独学科的自行运作,只会自行的消亡,也不会成为社会经济规律中大规模生产的因素。也不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不符合社会平衡和自然规律。这样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不可能因一个或多个合理产品包装来定位完成,而需要无数合理的设计观念来协调运作发展,包装的设计与制作活动,才能明确找出在工业设计中的合理位置。

复杂而全面的相互作用才能称之为社会,不同个性的客观实在转化于社会过程中,必然有矛盾的出现。这并非不合理现象应予以排斥,而是没有找出合理的共同点。包装的发展也在不断寻求共同点,这样才能使构成社会的人所接受。作为感性和理性并存的人类,理性与感性是正确辨别社会因素中的共同点和发现自身特有属性的重要来源。在这样的思维意识形态指导下,使得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变化,产品的类别、品种不断调整自身原有的方式。理性活动是人类在客观与辨证的思维形态下进行的认识过程,这样条件下所形成的态度,是理智而明确的,是共同点的结集因素。在感性制约的条件下,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社会环境、先天因素、教育信仰等诸多前提因素的不同,使得思维活动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变化出自身明显的特性。感性与理性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正确和非正确的运行结果,使得人类生存的社会自然形成“曲折前进”的发展轨迹。同样,做为社会经济派生物的产品包装,在进展过程中呈现出不稳定的本质特有因素。产品包装作为综合学科的全方位体现,理性与感性的表达形态,在具体过程中不能排斥来自各方对其所造成的影响,而是正确的表现其合理的存在形式,运用到产品包装中,达到产品包装本质的目的—人的需求。

二、包装—人与社会的创作过程

“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应由社会来规定,由社会确定我们的课题范围。……我们要努力对人民生活进行尽可能大的展望,对人民的心愿有尽可能深的洞察,尽可能努力得到对民众团体的广泛的知识,做为我们,是这个民众团体的服务者,我们的工作是为民众服务”。(引《包豪斯与社会》汉内斯•迈尔)

不论人类在从事任何工作时,其出发点源于某种因素,其根本的过程与结果必定作用或服务于人类。产品包装也是这样,人类为了适应环境或自身的需求,而从事的创造和制作行为。在当今社会,做为劳动生产者的人,同时又是消费者。这就使得工业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注入了相对永恒的活力,消费的过程不断的刺激生产,生产者依据市场营销中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产品的原有的性质,来适应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成为连续再生产的重要依据。

消费群体生活环境的变化,就会使得消费需求出现新的导向,从而引发出对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的生产,来自于新的观念、知识、设备、材料。对其原有的生产模式进行否定,调整位置来适应不断的变化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形态也进行着自身的新陈代榭。

人类在循环往复的消费过程中,由于人(消费者)在消费观念上的变化,使工业生产的格局得以调整,社会经济形态的原有模式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自然与社会诸多综合现象发生新的变化。综合现象的全面变化,又会对人(消费者)在适应环境和适应自己需求的过程中,对消费内容提出新的要求,社会就是在这样一个循环演变的过程中发展。

做为特殊促销手段的产品包装,在整个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自身原有的形式也发生着变化。如:130年前,在西方的商店里出售的商品,都没有包装。工业革命后,商标性的包装出现,但形式非常简单。1920年以后,小包装的产品出现。在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消费者可以一目了然知道它什么商品,但当时只是采用石印技术。几十年以后,超级市场的出现,产品丰富的同时,包装制作与设计也趋现代化。在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包装制作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创作因素,证明其制作设计过程不是某一人、某一产品来完成的,而是社会经济形态,人类思维意识的综合体现。产品包装的设计者作为社会形态中的一个基因,或多或少的会体现出大众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可能在表现过程中有自身特性的语言,也要基于社会前题下的个性变化。

产品包装做为社会经济环境中的自然产特,其目的是服务于人类。是运用综合的科学技术,创造出人们在生活工作当中所需要的客观实体。使人(消费者)与包装、包装与产品、产品与市场、市场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组成大的社会形态。其设计的目的应是达到它们相互之间的协调,在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中,牵动社会前进的步伐。充分个性化的创作过程,忽略产品的社会属性,单纯的艺术化表现,排斥人与社会的存在因素,其结果同样不会被受众所认可。

三、设计不单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

“包装从生产商到消费者之间都必须有最佳的视觉传递能力,包装必须能回答所有消费者愿意提出的信息要求和内容。包装是信息传达的工具,用最佳的信息传达这种方法会有效的影响包装的功能。设计不是单纯的为了艺术,而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引:瑞士包装、商标设计专家伏尔凯斯来华讲学内容)

包装是在产品的前提延伸出的附加物,产品消失,就不可能有包装形式的存在。包装的目的在于生产、营销、消费等过程中能够完好的保护其产品,以及方便使用和贮存的需求。随着产品类别的丰富,消费观念的更新变化,消费过程中参与者对比值的增多,这样,包装才不断强调其独特的视觉传递能力。向消费者提供出的特性和消费者所感兴趣的视觉内容,从面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包装做为产品与消费之间的客观媒体,消费者对符合自己心态的装演形式产品好感的同时,便会引伸出对产品的信赖。基于这样一个消费心理的过程,使得包装的制作设计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环节。

消费需求心理中的好感出现,在于包装上特殊的视觉表现形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技法的运用,它的形态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但包装的任何设计活动,做为社会形态的综合体现,其创作过程明显区别于一般的艺术创作过程如:油画、雕塑、书法等。纯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个性基本能够充分体现的活动方式,没有过多的因素制约,可以较全面的体现出作者的心理感受。而包装设计创造过程中,虽然最终要用艺术化视觉语言进行表达,完成时的结果(艺术视觉语言),还要附合上述的制约。但首先要考虑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如:产品特性、消费观念、社会效益等等。仅此而言,其创作是一种理性多于感性的思维过程。如若设计过程中排斥制约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必定会被淘汰。纯艺术化的包装在不具备产品等制约特性后,不会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欣赏艺术品的环境不应在购物场所,美好的艺术手段只是包装表现中需要参考的众多学科中的一个类别。但这种侍殊的类别,需要在它的表现形式上转化出学科的存在因素。

社会发展要求人们不断的去认识了解接受新的东西。生活环境和观念上的变化,使人类的视觉、心理和思维上都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发生演变。同时,对包装的形式、制作、设计产生影响。就包装在市场营销中所具有的特殊视觉语言来说,它不仅同产品、销售、消费和生产有关,还包含着更多的社会综合因素。派生于产品的包装形式,其目的是促进产品的销售,产品是消费活动的最终目的。使生产者获得必要的利润,消费者的购物愿望得以实现。背离了产品、市场、消费为中心的基本前提,产品就难以在市场营销中立足生存,包装上合理的艺术视觉语言,传递出产品的独特性,应有的价值,与消费者进行着无声的心理交流,创造着更多的销售机会。

四、包装—技术与艺米的双重体现

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科学技术的推陈出新。产品包装在工业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示出不同阶段所特有的时代特征。工业技术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电子化、标准化等迅速发展,促进了产品包装制作设计过程中的规范化、多用途等新型模式。从中不难看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年代的科技在产品包装上所带有的时代烙印。

产品在适应消费过程中的不断更新,对包装制作设计手段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不但要求包装要具有产品的特有形态和功能属性,而且要体现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时代科技功能。就现在包装的制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材料、造型、结构、装潇等手段,已明显的区别于过去的手工业制作过程。

消费活动是包装设计的直接服务对象,在较大的程度上,消费影响着包装的设计思维过程,尤其在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两个需求方面,使包装的设计活动具有更为多样的特点。仅此而言,消费者的购物活动已不再单纯的满足于实用(物质上的),而从美观(精神上的)的角度,投入了一定量的心理因素。实用消费逐渐被多元化消费所替代,购物的单纯需求已变成多方位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体现。以往单调的印刻、绘画等包装形式的表现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已被更多的摄影、电绘等手段所充实。从包装材料上,也在放弃着过去的天然材料,对玻璃、纸、金属、塑料等人工复合材料的使用,将包装的体现形式表达的更加充分。

实用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普及运用,体现出消费活动中的高档次,多分类的需求内容,单调的手段不再会适应现实社会的消费需求,新技术、新手段同样会引起褒贬不一的结果。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思维状态的频繁更新,产品包装的制作设计更要率先一步,这样才能起到引导消费的目的。

当今,依据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所表现出的包装形式,(如:挤压式包装、易开式、缓振式、防腐式等等)已明显区别于过去的包装形式。同时,也预示出今天的包装模式,将被明天的新观念、新技术所淘汰。这就警示每位包装活动的从业者,不能静止的观看问题,所掌握的观念与技术,必须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认识新的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消费埂断更新着的需求。

产品包装做为社会现象的综合产物,放弃艺术的特有形式,其结果是难以想象的。

艺术手段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结果,表现出人类在物质生活中所体现的精神状态,是用来满足人(消费者)的高层需求。现实中,产品包装的创作过程充分体现艺术手段,而忽视产品、市场等社会因素也是原于此因。从中不难看出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所有人形成的潜在影响。

艺术创作的活动虽然是精神的产物,作为社会基因的创作者同样具备社会状况下形成的思维形态。现实生活环境的状态变迁,是诱发其创作灵感的源泉。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艺术活动的深层拓宽。艺术做为人类社会的特有产物,包含着较为全面的社会因素。这样,就不难寻出将其转化到产品中的表现形式。任何科学与形式的存在,不能否定社会这一前提因素,相互间的转化与借鉴是发展自己特性的无限动力。

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技术(产品特性,特征需要艺术,而艺术更需要技术。两者间虽然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更需要有新思想的人(产品包装制造设计者)去探索,去重新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