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成本管理的高校运用

成本管理的高校运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高校的成本管理在高校管理中被逐步重视。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高校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制度保障

1.高校成本管理现状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张,招生人数的逐年增长,高校基础建设占用了大量的资金,从而使得部分高校开始负债经营。一方面由于高校的教育资源处于超负荷运转,教育经费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经营需求,另一方面高校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成本管理水平低,诸多因素的叠加导致高校的教育成本薄弱,难以满足管理的要求。随着高校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的转变,高校的成本管理越来越受到单位内部、社会公众的重视,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高校的成本成为重要课题。2.高校成本管理制度保障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财务会计政策。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将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的累积摊销纳入核算范围,将折旧、摊销费用合理地分配至相应的会计期间,为高校核算运行成本提供了指导。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大力发展管理会计,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2016年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提供了指南。这些制度的陆续出台,为高校实施管理会计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高校的成本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高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高校经费主要是财政拨款,由于资金来源的无偿性,对于资金的使用没有考虑成本因素,在资金的分配中也不考虑投入产出。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高校只注重资金的投入,不考虑资金的使用成本和产生的效益;投资决策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只考虑建设的规模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不考虑其所耗费的成本和经济效益。高校普遍存在以支定收的现象,长期以来,高校都是根据日常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决定支出,资金预算计划也是根据以前年度的支出情况,估计的大概数据而上报,成本管理的意识非常淡漠。2.成本管理的应用环境缺失首先,高校缺乏合适的成本管理工具。高校不同于营利性企业,不具有营利性,属于非营利单位,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不适用于高校。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培养的人才是其最终输出的产品,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企业管理会计中成本核算方法,如目标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等成本管理工具不适用于高校。其次,缺乏相应的管理会计制度。高校一直以来实施的会计准则是收付实现制,没有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地分摊。高校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主要是进行简单的收支管理,随着高校收入来源的多样化,招生规模的扩大,这种简单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法,难以满足高校的会计核算要求。由于收付实现制的局限性,高校还普遍存在按合同列支的现象,尤其是在考核预算执行情况时,为了达到上级部门预算执行进度的要求,按照合同条款列支经费,而实际的经济业务并没有在当期发生,从而使成本信息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最后,没有设置成本管理部门及缺乏相应的管理会计人才。一般高校财务部门没有设置成本管理机构,财会人员更多承担的是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对现代成本管理知识匮乏,也没有相应的成本管理实践经验。3.成本管理的应用程序没有建立很多高校的财务会计工作仅仅定义为对付款业务的核算,缺乏基本的会计控制与成本核算的功能。由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历史习惯,日常经营活动的开支基本上是以支定收,既没有事前的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管理,也没有事中的成本控制以及事后的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各部门的经费支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既缺乏成本支出前的整体规划,也没有成本支出后的绩效考评措施。

三、高校成本管理的对策

1.树立成本管理的全员理念在当前提倡创建节约型校园的理念下,高校应当培养全体教职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做好宣传工作,让全体员工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摈弃过去不考虑产出回报,重投入轻产出、重核算轻管理的陈旧理念。高校应当发动全体员工积极投入到成本管理的工作中,从思想上树立成本管理的理念,使员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每项活动都是有成本的经济行为,并且这种成本是可以控制、可以节约的。成本管理不是财务部门的专项行为,是需要全体教工共同参与、共同配合的工作。音乐院校的教职员工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教师群体的个性更张扬,自我意识较强,在思考问题时可能更加感性。由于专业的差异化,成本意识的观念淡薄,在宣扬成本管理的理念、组织成本管理的活动时,不能强行灌输成本管理的观念,更多地应该加以引导、宣讲的方式推广成本管理理念,以免引起其不满、抵触情绪,不利于成本管理的顺利开展。高校管理层通过召开座谈会、宣讲会等系列活动,向全体教职工宣传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醒目的位置张贴通俗易懂的成本管理宣传标语,将成本管理的思想融入给每一位教工,使其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在日常的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时刻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应用环境根据高校的办学规模单独设置成本管理部门或成本管理岗位,单独核算高校的成本费用,对高校的成本实施管理。引进管理会计人才,对现有会计人员进行管理会计业务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水平。做好成本基础信息的记录,为成本管理提供完善的基础数据。高校内部应当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0号——成本管理》等政策,制定适合于高校自身情况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合乎规范的成本管理体系。鉴于高校经营活动的特殊性,结合高校自身的特色,可以考虑在高校范围内按部门建立成本责任中心,按部门归集成本费用,明确成本的分摊。由于高校的主要产品是“人”,教学成本、科研成本是高校最主要的成本。高校应该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将教学、科研、行政等相应的成本,分摊到相应的应予承担的部门中。音乐学院的办学特色是小规模、精英化教育,师生配比一般是一比一。有些专业课设置的师生配比甚至是二比一,这些特殊性导致了音乐院校的办学成本一般要高于综合类学科的大学,成本管理在音乐类高校中显得尤为重要。各个院系是根据专业设置,每个专业每年都会针对各自的专业特色开展一系列的艺术节活动。因此,对于音乐院校的成本归集,可以以系、处为作业单位,将每一个院系都划分为一个单独的成本作业中心,建立院系责任成本制度,将成本控制落实到系、处。3、完善高校成本管理的应用程序将高校的成本管理按照事前、事中、事后划分为三个阶段,严格要求高校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财务部门应当按照要求严格编制预算,将高校的各项支出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内,严禁超预算支出,各项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任何部门都不得随意增加开支。对于每项支出,高校应当建立相应的成本核算系统,避免支出浪费现象。高校应该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关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着重考虑高校的长远发展,逐步向决策性管理模式转变。事前对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的成本态势进行预测与规划,事中对发生活动的成本进行干预与控制,事后对经济业务活动已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音乐院校经常会有各种形式的校级交流互访活动、多样化的各类艺术节活动,教师的科研项目更多的是以采风的形式进行,要求音乐院校要做好事前的活动经费预测与规划工作,做出全面的预算。由于艺术活动的连续性,一方面要做好成本的核算工作,将每个艺术活动作为一个单独的成本核算主体;另一方面根据活动的成本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以监督和促进高校加强成本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对每项大型活动的成本管理形成制度化考核机制,从而提高高校的成本管理水平。

四、结语

从目前高校所处的经营环境而言,高校实施成本管理必不可少,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高校经营管理模式转变的重要过程。高校实施成本管理必须结合院校的自身特点,在成本管理上多下工夫,提高学校的经营管理水平,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始终保持学校的竞争优势,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本管理经验,为建设世界一流音乐院校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

作者:王昕 单位:中央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