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网络文学传播对传统文学的影响

网络文学传播对传统文学的影响

摘要:网络文学不仅改变了中国汉语文学的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还在传播体制上对传统文学观念和创作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进而促使当代文学的数字媒介转型。本文在传播学视野下,分析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促进两者在传播方式上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从而促使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保证自身传播特色的前提下,均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网络文学;网络传播;传统文学

一、网络文学的传播特点

1.传播主体的泛化

文学从“纸上”跃到“网上”,表现出一些与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新特质。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泛化是指在网络传播中,传播主体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由众多的、广泛的传播者同时在进行信息传播并同时成为传播的主体。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使每一个互联网的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就是传播主体。网络文学商业化的今天,优质的网络小说已经成了门户网站、作者们的吸金石。例如一本门户网站的优质网络小说,网站会提供一定的免费章节,当读者形成阅读惯性后,就会花钱看看后面需要付费的章节。这些阅读付费章节的读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有可能变成信息的提供者。在网络上,如果我们喜欢一本在门户网站上需要付费的网络小说,一般情况下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找到免费资源。这些资源或许是某些付费会员下载后直接发给你的,也可能是某些小的网络文学网站为了生存不惜侵犯版权手打的,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都从信息的消费者变成了信息的提供者[1]。

2.传播时效的瞬时性

在平时接触的传统文学中,传播时效最快的可能就是日报上的小说连载,这种连载的形式并不普遍。一般的纸介质文学都有固定的周期进行传播,比如周刊的传播周期就是以一周为单位,月刊的周期是一个月,而书籍的周期是最没有规律可言的。传统文学的作者写一部作品,有的需要数月,有的可能需要数年。在传统文学中,许多好的作品都是作者通过长时间的修正、补充等打磨出来的。网络文学的传播已经不像传统文学作品那样有一定的周期限制,从创作到也许只需要短短的几个小时。现在的网络文学十分简单,网络们首先在门户网站注册一个自己的账户,登陆自己的账户后就可以自己的作品。网络文学作品并不需要像传统文学作品那样经过固定周期的审核过程,当时,只需要通过极短的系统审核后就在网上,并且被网友们搜索到、阅读到了。网络文学大大缩短了作品从成型到发表的时间,与传统文学经历的撰写、修改、编辑、印刷、出版等长时间的经历不同,网络文学在传播时效上打破了传统的传播周期,实现了瞬时性。

3.传播形式的互动性

2014年最火的韩剧非《来自星星的你》莫属,这部韩剧延续了韩剧典型的周播剧的模式,边拍边播,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这部韩剧原本只有20集,无奈观众对结局不满,编剧才又应众多粉丝的要求多写了一集。网络文学的传播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与韩剧相契合,相对韩剧来说,周期可能更短一些。传统文学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传播,作者将已经完成的作品刊登、发表,与读者的交流互动极少。网络文学的传播方式与传统文学不同,它可能是一人对一人传播,也可能是一人对多人,或者是多人对多人。在网络文学领域,读者与作者的互动更频繁,读者对作者的影响力可能比韩剧粉丝的还要强。读者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在影响作家的同时也可能会激发作者不同的灵感,从而创作出更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

4.传播途径的多样性

网络文学的诞生使文学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使文学更加平民化。网络文学平民化特点让它的传播途径更广泛。无论是在线的网站阅读、博客阅读、手机阅读,抑或是离线的电子书阅览器阅读,这些传播途径都使得网络文学的传播越来越广泛。这其中,网站依旧是网络传播的重要途径。除专门的网络文学门户网站外,新浪、搜狐、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也开辟了专门的文学专栏,邀请知名的作家撰写专栏内容,供广大读者阅读。这说明网络文学传播途径的多样化离不开支持与维护。当然,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设备也成了网络文学传播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一个读者可以通过网站将自己喜欢的作品下载到移动设备上,再通过蓝牙、即时通信等方式传送给其他读者,其他读者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将作品再传播给其他人。这种交互的、交叉的、动态的非线性传送使网络文学的访问量、阅读量、下载量等急速增长。

二、传统文学传播方式的弊端

媒介时代,媒介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把强大的作用力辐射到文学活动[2]。从内容上来说,传统文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从传播方式上来说,传统文学有着明显的劣势。传统文学受传播载体、传播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信息时代,印刷文明向电脑文明、书面传播向电子传播的转变已经给网络文学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巨大变革和严峻挑战[2]。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无论是从媒介载体、文本形态、主体身份、创作模式、传播方式还是功能价值上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似乎一直都处于难登大雅之堂的尴尬境地。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种尴尬的现状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文学因独特的传播方式产生了许多问题,另一方面是网络文学给传统文学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冲击和影响。

1.传播载体的单一性

在网络出现之前,近代的传统文学作品是以书籍、杂志、报纸等物态的硬载体形式流通并传播的,追溯到古代,传播的载体是甲骨文、铭文、竹简、锦帛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传统文学传播的载体在制作、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再加上储存挤占空间、经济成本不菲等,导致传统文学的阅读成为一种花费较大、不易掌控的行为。

2.传播过程的单向性

传统文学受传播载体的限制,在传播过程中是“推传播”,作者与读者是施动与受动的关系,读者能够欣赏到什么样的作品绝大部分取决于作者。作者传播作品,读者阅读作品,这之间是单向的“施———受”过程。这种单向的传播过程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众的选择自由,是被动的选择。

三、网络文学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学的借鉴意义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各有优劣,但在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网络文学的传播方式及特点都值得借鉴和学习。网络时代,传统文学做好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而且是大环境背景下的必然之选。只有在自身优点的基础上辅以适时且有效的传播方式,传统文学才能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获得持续良性的发展。

1.传播形式多样化

2015年,路遥《平凡的世界》被改编成电视剧。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许多受众开始阅读书籍。在此之前,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风头正劲,相应带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传统文学以全新的传播形式出现在大家眼前,不仅可以让大家眼前一亮,而且可以彰显传统文学的魅力所在。当下,许多网络文学作品转战实体图书,相应的传统文学作品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到更广泛的传播途径。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学适应当下传媒大环境十分必要。

2.传播过程互动化

传统文学讲究“十年磨一剑”,一部好的作品需要长时间的构思、素材搜集、撰写、出版等多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读者参与进来的机会几乎为零。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需要的是“点对点”的双向交流或是“一对多”的多线性交互。虽说传统文学是汉语文学的中流砥柱,但传统文学的作者多与读者交流互动,才能准确把握读者的想法与需求,才能使传统文学的传播收到更好的效果。传统文学才能在网络文学的冲击下获得长足进步。

3.传播主体专业化

对于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学来说,其弊端显而易见。传统文学作为“正统”文学,转播主体可以说算得上是精英。传统文学在无法与网络文学比拼数量的时刻,要比的就是质量。传播主体的专业化能够使作品更加精良,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传播主体的专业化能够使作者意见领袖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读者对作品质量的要求其实是从一而终的,都希望能够看到优质的作品。传统文学的优势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刘祥.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颠覆性研究[D].文学报,2007.

[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作者:王欢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