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怀梆艺术传承个案考察

怀梆艺术传承个案考察

一、怀梆的前世与今生

怀梆是河南省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明朝怀庆府一带,亦称怀调、怀庆梆子、老怀梆、小梆(班)戏,主要流行于河南焦作和新乡部分市区。金天德年间(1149-1153),怀庆府一带杂曲小调《剪剪花》《挑花篮》《风摆柳》等已在民间传唱,“竹马”“旱船”“龙灯”等“社火故事”在乡村盛行。明洪武、永乐年间,受弋阳腔、昆山腔及乱弹、梆子腔的影响,“社火故事”、杂曲小调与歌舞百戏逐步融合,最终演变成梆子腔体系的稀有剧种——怀梆。明末清初,怀梆开始蔓延怀庆府八县。清乾隆四十六年,戏曲集《缀白裘》已传播至济源市。清嘉庆年间,怀庆府形成怀梆“行戏班”“江湖班”。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怀庆府、半农半艺的怀梆民间班社迅猛发展。这些班社或以村名命名,或以掌班的名艺人名命名,出现了同乐班、普庆班、义乐社、二戏班、李端章戏班等著名班社。清末民初,怀梆涌现出马丑妞、李永泰、乔庆云、吕连人、崔福岭、张树柱等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著名艺人,名伶辈出推动了怀梆艺术的发展和成熟。直至抗日战争,由于面临日寇的侵略和威胁,怀梆艺人四处逃亡,怀梆班社纷纷解体,古老的剧种濒临消亡的边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怀梆得到了复苏,业余剧团迅猛发展。1950年,武陟县恢复怀梆业余剧团26个。1953年,沁阳县恢复怀梆业余剧团32个,1957年发展到100多个。1958年,武陟县怀梆业余剧团发展到66个。1955年初,沁阳县成立县怀梆专业剧团。一时间“村村有戏班,人人唱怀梆”,怀梆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局面。1956年,沁阳县怀剧团演出的《对花枪》,获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演出、音乐、导演三等奖,演员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1960年戏曲改革,怀梆的主奏乐器“尖弦”(大弦)被豫剧的板胡取代。“”期间,怀梆艺术再次遭受严重的摧残。改革开放,怀梆剧种再次复苏,但观众大量流失,专业队伍青黄不接。1992年,全国仅有一家怀梆专业表演团体——沁阳市怀梆剧团,先后演出过300多本传统戏和近百本现代戏,参加过国家、省市戏曲大赛近30次,获团体及个人奖项90多项,已成为怀梆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主阵地。

二、怀梆的流派和传人

随着怀梆艺术的成熟和完善,怀梆形成了东西两路不同的流派:以焦作为中心,流传在焦作以东一带称为东路怀梆;流传在焦作以西一带则为西路怀梆。东路梆子保持了传统的、原汁原味的腔调,在表演上粗犷豪放,擅演文武带打蟒靠架子戏。西路梆子则在原腔调上有所改进,演唱声昂情沛、唱腔平直古朴,富有高亢挺拔的特色。流派的形成,催生了俗称“盖八县”的20余位怀梆名角。“盖八县”个个戏路宽、技艺精、演唱俱佳,影响甚广。东路怀梆著名艺人李永泰(1802—1895),艺名银成,被称为怀梆之鼻祖。李永泰舞台扮相俊美、唱腔圆润明亮,以旦角戏出众,有“假闺女”之称。在表演上,他以质朴细腻善于刻画人物见长。崔福岭(1904—1999),艺名拐兰孩,以扮演旦角闻名,也扮演一些生、净角色,其唱腔柔和、起腔平稳,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善于叙述和抒情,给人以淳朴健朗、清澈委婉之感。西路怀梆著名艺人张树柱(1892—1978),艺名麻柱,12岁投师学艺,初习旦角,后工老生,20岁便扬名怀庆府。他擅唱功,行腔激越流畅,高低音运用自如。他所带领的剧团非常注重蟒靠架子戏,以扮演帝王将相和文武老生著称,也演出一些旦角戏。1955年,张树柱加入沁阳县怀梆剧团。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张树柱获演员一等奖。赵登云(1928-2000年),艺名毛艺,小生驰名,初学越调演旦角,后唱怀梆扮小生,16岁唱红怀庆府。赵登云唱做俱佳,嗓音高亢雄健,低柔谐美。沁阳有些乡村一度把怀梆戏称作“毛艺戏”,可见其影响之深远。肖月芳(1925-1996),是怀梆戏历史上第一个登上舞台的女演员。她从小习艺,工青衣。她曾在《对花枪》中饰演姜桂芝,数百句唱词一气呵成,让人赞不绝口。20世纪40年代,怀梆没女演员,男演员唱旦角。自从有了坤角后,怀梆的舞台形象愈加丰富多彩,扮相与行头愈加讲究,吸引来更多的观众。1956年,肖月芳应邀参加沁阳县怀梆剧团。肖月芳的唱腔典雅含蓄,音韵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嗓音清脆明亮,吐字纯净清晰。赵玉清(1940年-),1956年考入沁阳县怀梆剧团,师承第三代怀梆剧种传人张树柱和第四代传人李发贵。赵玉清主攻旦角,兼演小生,演过青衣、老旦、须生、彩旦,以闺门旦著称。凭着坚忍执着和勤奋好学,从默默无闻的配角到引起轰动的主角,赵玉清渐渐成了剧团的台柱子,成了远近闻名的“怀梆之花”。1999年,赵玉清与郭全仁等十几位怀梆老艺术家,组建沁阳市怀梆协会,整理怀梆大戏十本、小戏五本,移植京剧、晋剧等剧种十本,录制怀梆各种资料片700多盘,培养出了以“小玉清”张素礼为主的多位怀梆名角。2006年7月,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授予她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民间戏师”称号,成为豫西北地区怀梆剧种第五代传人。郭全仁(1941年-),原沁阳市怀梆剧团鼓师,被称作“怀梆活字典”。1957年,郭全仁考入沁阳县怀梆剧团,先后担任剧团的乐队伴奏、音乐设计以及指挥。30多年来,郭全仁先后修改了十个剧本,整理创作怀梆剧目11本,15篇,获国家、省、市各级奖证23项。郭全仁出版的《怀梆唱腔选》《怀梆艺术》《怀梆论坛集锦》等六本怀梆书籍,不但总结和梳理了怀梆的历史,整理和归纳了怀梆的唱腔,还对散落民间的怀梆资料,做出了抢救性的发掘和集纳,填补了怀梆研究的空白,为保存、传承这一古老的剧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2007年6月5日,赵玉清、郭全仁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怀梆)代表性传承人。

三、怀梆的传承与保护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地方戏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剧变,怀梆出现了演出市场低迷、演员跳槽等现象,剧团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2003年,沁阳市怀梆剧团仅演出十场,经费入不敷出。剧团试图“以文养文,以副养文”,一度开办工厂、商店,在内部成立歌舞团,以解决演员生计,但没能走出生存的窘境。2006年5月20日,怀梆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怀梆剧团的生存状况有所好转。沁阳市财政对市怀梆剧团的差额补贴由原来的每年11万元增至20万元。同年,沁阳市怀梆剧团现代怀梆戏《王东明》参加河南省县(区)级戏剧大赛,获剧目金奖及舞美设计、音乐设计、音乐伴奏等多项大奖。2007年8月,中央财政对沁阳市怀梆剧团下拨20万元的保护经费。2008年,剧团全年演出108场,戏金收入12万元。2009年,剧团全年演出增至150多场,现代怀梆戏《好媳妇》荣获河南省第二届县(区)级戏剧大赛一等奖及剧作奖、导演奖、舞台美术奖。沁阳市怀梆剧团逐步走出了生存的困境。近年来,沁阳市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积极开展怀梆戏曲保护发掘工程,开办了怀梆艺校,并通过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采取送戏下乡的方式,把舞台搭在群众的家门口,把怀梆剧团推向了市场。怀梆部级传承人赵玉清则被焦作师专、焦作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他还是沁阳市联盟小学和王占中心小学的艺术指导,先后辅导业余剧团数百家,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宣传、普及怀梆艺术的重任。2013年,沁阳市怀梆剧团怀梆现代戏《姐妹花》再次荣获河南省第三届县(区)级戏剧大赛一等奖,获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舞台美术奖。2017年11月,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打造的怀梆剧目《大破天门》进京汇演,作为“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公益展演周”活动的首场演出,亮相梅兰芳大剧院。《大破天门》行当齐全,唱念做打俱佳,不仅反映了古老剧种具有深厚的传统,而且彰显了河南稀有剧种、地方大戏的风采,赢得首都观众和戏剧专家的高度评价。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展演提高了稀有剧种怀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据统计,沁阳市至今坚持演出的怀梆业余剧团仍有25个,焦作市、博爱县、修武县、孟州市、武陟县、温县也活跃着一批怀梆业余剧团。沁阳市宋寨村剧团已传五代,剧团80%都是年轻人,年龄最大的演员74岁、最小的20岁,一年演30多场。他们闲集忙散,不以营利为目的,半农半艺,节庆自娱娱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唱响了新农村的欢乐景象。一方水土养一方独具特色的戏曲,怀梆艺人忠实表达了怀川人的情感,让怀川人品咂出故土情结和桑梓趣味。坚定文化自信,充满文化自觉,稀有剧种必须强调独特性、唯一性,地方文化部门应当像抢救和保护文物一样保护怀梆这“活文物”,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加强怀梆艺术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和完善梆子戏体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孟莉莎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音乐学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