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铁换乘空间设计策略

地铁换乘空间设计策略

摘要:在传统空间设计理念中,形式感往往会是设计者强调的部分,尽管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但现实中不乏看见忽视并制约着人的行为的设计。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地铁换乘站这一类型的空间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诉求愈加复杂、多元化。所以更应该探寻乘客在地铁换乘站空间中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并提出优化策略,探索如何建造一个乘客不会迷失方向且感到身心舒适的地铁换乘空间。

关键词:地铁换乘站;心理与行为规律;寻路;空间导向设计

中国地铁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截止到2017年,我国有31个城市地铁运营,运营线路总长为3293km。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11年至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营业里程将达到6560公里。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然而飞速的发展过程中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地铁站设计偏重追求物质形态,而忽视了一些人们的行为需求。由于地下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尽管有许多标识、通道、出入口,但人们还是会感觉难以辨别方向,难以及时找到通向目的地的有效途径,这也导致了站点换乘效率低,人流疏散效率低日益严重的局面。研究乘客在地铁换乘空间中的行为和心理规律,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构建出高效便捷的地铁换乘站空间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地铁换乘空间特点

地铁换乘空间具有自然光线难以引入的视觉影响、空气流通较差的嗅觉影响、环境潮湿的感觉影响等特点,此外作为公共交通服务空间,具有人流量大,环境信息丰富,空间结构复杂的公共空间的特点。

1.环境封闭性

地铁换乘站空间绝大多数位于地下,整体环境相对封闭。地下空间中自然光线难以进入,内部空间多依赖人工光源,环境潮湿且空气流动性低,通风性较差,污染的空气甚至一些新增建筑材料的刺激性气味较难排出,这些都会使人感觉不适。由于其环境的封闭性,人们在其中会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缺乏安全感。

2.环境复杂性

地铁换乘空间大多数面积较大,信息多且人流复杂。由于空间形态等一些因素的限制,空间的流线布置通常都较复杂,平面可能会有较多转折点,人们不时要做出定向选择,换乘步行距离较长;站厅站台空间通常会有层高设置,乘客换乘通常需要多次上下楼梯等等。整体环境的复杂性增大了乘客空间认知和寻路辨向的难度。

3.空间乏味性

受技术、经济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绝大多数地铁站空间形态都较为雷同,空间界面的设计也没有受到重视,缺乏创意,可识别性差,室内色彩较单一,整体空间呆板、乏味。站域内空间通常会包含较长的过渡通道,但这些通道内多数只是用简单的广告灯箱装饰,缺乏活力和趣味性。

二、乘客在地铁换乘空间中的心理特点

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地下空间是一个阴暗幽闭的环境,人在地下空间中会感觉到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一些负面情绪。在换乘过程中,无法快速的到达目的地会加剧这种负面情绪的增长,使人对空间的体验感更差,产生更负面的场所记忆,如此以往,恶性循环,人们对这一空间会建立负面的情感。

1.人在地下空间中的心理特点

地下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对其的心理感受普遍较差。1979年,临床心理学博士HoUon和Kendall与其他地下空间专家合作,研究了人们对地下空间环境的心理态度,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到人们的情况状态的问题。结果表明,人们在地下空间里,更多的是关注环境的心理反应和物理反应,即使有类似的其他环境的负面物理特征,人们对完全地下空间环境的评价是最低,主要的评价是不安、不快、消沉、孤立、缺乏吸引力、不开阔、张和气闷等。1

2.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心理特点

基于出行者生理特性的出行时间,出行者为完成出行行为需要不断消耗自身的能量,当能量消耗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感到疲劳、厌烦2。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多数乘客诉求高效便捷的出行,希望尽量减少花在交通方面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出行过程是否通畅、换乘距离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迅速找到换乘站点、换乘等待时间是否过长等,都会影响出行者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进而影响其期望效用。3

三、乘客在地铁换乘空间中的行为规律

通过观察,除去商业休闲等活动,人们在地铁站的行为表现通常有两种其一是加快脚步,尽快前往换乘站台或者出口等目的地;第二种就是来回踱步犹豫不决,尤其在面对繁多的标识信息和各种需要做出判断选择的转折点。这些行为表现都反映出乘客在地铁换乘空间中空间认知和寻路辨向较难,需要更直观清晰的引导。

1.乘客在地铁换乘空间中的行为类型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对公共空间中的人的行为活动分成了三种,即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我们把乘客在地铁换乘空间中的行为也据此分类。(1)必要性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它们的发生很少受到物质构成的影响,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参与者没有选择的余地4。如寻路这一行为,不管是换乘、出入站还是去休闲区域活动,这都是在地铁站空间唯一必要发生的行为。乘客需要获取位置信息,进行定位、定向然后选择最优路径以达目的地。(2)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会发生自发性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一类型的活动包括了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休息等。这些活动特别有赖于外部的物质条件。当空间具有高质量时,尽管必要性活动的发生频率基本不变,但由于物质条件更好,它们显然有延长时间的趋向。5在地铁站中提供了休息座椅等基础设施,使得乘客会在这一空间中候车休息、驻足查看信息或无意识的看地铁站的整体环境等。舒适宜人的的空间环境会引发更多的自发性活动。(3)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与自发性活动的连锁反应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互相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仅以视听来感受他人6。在地铁站空间的文娱活动、商业活动、交流等均为社会性活动。

2.乘客在地铁换乘空间中的活动特点

(1)集中性地铁站空间中人的活动具有集中性,尤其在楼扶梯入口处、进出口闸机处等,人的从众心理会使人自然而然跟随大量人流的行动方向。例如无锡东站地铁站自动售票机有两列,一列直冲站厅入口,一列在转弯处朝另一方向。朝向入口这列售票机往往有许多人排队,第一次在此站点购票的乘客看人们集中于此也会选择在此购票,而完全忽视另一排空闲的机器。(2)时间性乘客在不同的时间点有不同行为模式,在早晚高峰时间段,乘客多尽快赶车,较少有其他行为。而在其他空闲时段,尤其是晚上和周末,乘客的行为模式更丰富可能会有休闲娱乐,交流等多样化行为。在不同的时间段人流密集程度也不同,也会对乘客行为模式产生影响。(3)区域性在不同区域的地铁换乘站中乘客的行为取向也不尽相同。如在城市中心商务区,乘客行为多数为急于交通,行为单一;而在城市商业区,乘客行为可能更加悠闲且丰富,购物、娱乐、吃饭、聊天等。(4)程序性乘客在地铁换乘空间中的活动都是具有程序性的,不管是入站乘车、换乘还是出站等目标需求,乘客的行动都会被分为不同阶段,如进站时,乘客要购票、安检、通过闸机、下楼、到站台候车等。不同的步骤所需时间不同,所以控制相关步骤的数量配比和距离可以有效缓解人流过度拥挤的状况。

四、地铁换乘空间优化策略

1.尽量简明的空间流线系统

人们在地下空间要比在地面上熟悉度低,过于复杂的平面会使人更难理解。过长的换乘距离和障碍会影响人们体能消耗和认知距离,使人产生烦躁的情绪。所以在流线系统的规划上一方面要考虑不同目的需求的人流动线,做好人流分流,减少或尽量避免流线交叉,避免拥堵;另一方面就要考虑设置更简明清晰的流线,以使人们快速便捷的抵达目的地,增加乘客在地铁换乘空间中的乘车体验。在站厅空间,尽量保证空间的通透性,尽量避免乘客视线受阻,从而影响信息的获取与判断。考虑到乘客就近和最小代价心理,从进入站厅到购票、检票、进站台候车等,都应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尽量设计成最短路径以满足乘客行动需求。7

2.增强空间的可识别性

增强空间的可识别性可以帮助乘客在地下空间中快速定位和辨向。人在地面空间参照物比较多,空间熟悉度高,所以可以轻易的辨向。地下空间相对封闭,增强和地面联系,合理引入一些地上标志物可以增加乘客对空间的熟悉度,使乘客更容易的辨向并减缓乘客在地下空间中的压抑和焦虑感。另外,可以设计一部分标志性的节点。人们通常会通过路径中的节点、标志物去记忆这条路径。差异性的节点可以刺激人对空间的识别,增强对空间的记忆,从而使乘客更迅速的找到通往目的地的有效途径。

3.合理有序的导视系统

导视系统是乘客寻路过程中极为重视的部分,但过多的导视牌需要乘客花时间阅读、理解、筛选反而降低了乘客寻路效率。过于紧凑,密集的导视牌往往会给乘客带来信息负荷,加重乘客紧张不安的情绪。导视牌的设置应放在乘客所需的重要决策点及主要通道,考虑乘客不同的目的,合理配置导视必要的内容信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导视牌,以免造成干扰。导视部分应具有整体性,颜色和符号等都应该统一有序,便于乘客迅速准确地接收信息。4.营造空间的舒适性舒适的地下环境可以缓解人不安的情绪,在地铁换乘站中,可适当的引入一些自然光线以及绿植景观,增加一些更具特色,有创意的装饰设计。人会被有趣味性的东西吸引,空间丰富有趣可以使人更放松。

五、结语

地铁站公共空间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接下来的地铁站空间研究和设计中,应更好立足在人与空间环境互动的关系基础上,从乘客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更合理化、人性化,更便捷舒适的地铁换乘空间。合理的空间设计和流线规划不但可以减少人流拥堵,提高乘车效率,而且可以达到更好疏散防灾的目的。地铁站空间目前正朝多样化、丰富性的方形发展,所以地铁站的设计在保证空间基本导向功能性的同时,还要重视地铁站空间的多元化,引入丰富的业态和活动,重视人文精神的建设,增加空间内涵,营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

作者:贾素 王婧雯 范剑才 单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