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降低儿科血培养污染的护理方法

降低儿科血培养污染的护理方法

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8668例血标本污染原因,通过多学科参与、人员培训、规范皮肤消毒等一系列措施干预,制定并规范护理人员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有效降低血培养的污染率,为临床护理人员总结行血标本采集标准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儿科;血培养污染;原因分析

1血培养污染率原因分析

1.1医院对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医院层面对新入职护士、轮转护士以及低年资护士感染知识培训不到位,导致该层级护士感染意识薄弱,无菌观念不强。

1.2抽血环境不达标

部分科室采集血培养标本时未在穿刺间进行,穿刺间空气消毒不合格,穿刺室患儿家属较多,来回走动。

1.3皮肤消毒不彻底

在为患儿抽取血培养标本时往往出现患儿家长不愿意剔除毛发,抽取过程中患儿的哭闹、躁动,家长来回搂抱孩子时,衣服、手是造成穿刺部位消毒后二次污染的发生原因,造成皮肤消毒不彻底。此外,皮肤消毒剂使用不规范以及消毒待干时间不够也是原因之一。

1.4医务人员无菌意识不强、手卫生不规范

采血人员洗手不规范,操作前未洗手或洗手时间过短;抽血时因患儿哭闹导致血管暴露不明显,需要采血护士反复用手触摸,造成已消毒的皮肤再次污染;抽血完毕用棉签止血时,棉签触碰采血针头导致血标本假阳性。

1.5其他原因

因患儿家属原因对采血不配合,依从性不高,导致只留一套血标本。

2对策

根据血培养标本的采集要求、人员培训内容和血培养标本污染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如下检查项目,由护理部,感染办和细菌室相关负责人组成血培养抽血过程采取个案全流程检查督导,并及时补充流程和检查项目。

2.1人员培训方面

医院管理部门对采血护理人员进行统一规范的培训并监督及考核等,合格后方能参与血培养标本的的采集。加大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尤其是年资2年以下的护士进行穿刺流程培训,所有操作者及助手必须按规定洗手、戴口罩。

2.2环境方面

采集血标本统一在穿刺间进行,穿刺间的每日2次紫外线环境消毒,抽取标本时,杜绝家长的随意走动讲话,必要时为家长佩戴口罩。

2.3皮肤消毒方面

2.3.1进一步对相关文献分析可知,常见的四类污染细菌主要寄生在皮脂腺深部及皮肤毛囊中,而它们若在肘部、腹股沟及会阴部等处则会更易于生长。对于这些细菌,若只是简单消毒及擦拭的话,往往无法将其消除,甚至会引发更为严重的污染,一般采取先用消毒剂作用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擦拭才能有效提高杀菌质量。2.3.2一般采集静脉血[1]其他研究表明已存在的内置静脉导管与污染率增高相关,所有研究表明只有新插人的导管才不会增加导管采集的标本的污染率。2.3.3穿刺前应清理患儿穿刺部位的皮肤,剔除毛发减少为患儿摆放体位人员对穿刺部位的污染。

2.4医务人员方面

2.4.1在进行标本采集时,护士标准手卫生后进行穿刺操作和标本采集,护士操作时手指避免反复触摸消毒部位,护理人员应规范消毒,抽血完毕,为患者按压取针时不能使棉签直接接触针头,应在离穿刺点1cm处按压棉签,穿刺后滚动按压穿刺点3~5秒。拔出针头并更换针头后将标本注入消毒过瓶口的。2.4.2培训医生了解抽取血培养的指征,病人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如何准确对血培养结果进行解析和临床验证。2.4.3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培养基和时机的把握,如何进行结果报告等进行培训。并在护理部,感染科和细菌室分别选择有资质的的人员对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考核,考核通过方能进行血培养项目的相应工作。

2.5其他方面

2.5.1研究表明,双份血培养病原菌检出率高于单份血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而且,多份标本也有利于解释结果,不仅能辅助区别一过性、间歇性和持续性菌血症,还能鉴别出污染和真正的菌血症。此外,双份/多份标本培养可以对患者医疗有更好的保障,还可以弥补因单份血培养可能导致的假阳性的错误解释所致的住院时间延长以及药物和检验费用增加。做好对患儿家长解释沟通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血培养双瓶留取的必要性,并取得家长配合,提高抽血依从性。2.5.2科室建立登记本,所有采集标本必须登记采集人、采集时间等。护士长及时和医院微生物室联系,收集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将污染原因责任具体到个人进行督导培训,杜绝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和不规范操作。

3体会

血培养标本污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经济负担,还可能因为不恰当应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因此医院积极规范取血培养留取操作标准,通过多科室培训、协作,有效降低血培养假阳性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患儿家庭负担,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陶黎黎,胡必杰,周春妹,等.3644瓶阳性血培养病原茵分析及双份血培养意义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58~261

2范冰,梁慧,周广军,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行感染的临床意义[J].武警医学,2008,19(9):809~811

作者:张明丹 薛莹莹 吴祎君 王文霞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