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集约化小学校园的方案设计

集约化小学校园的方案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新生人口不断增长,各小学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入学儿童人数越来越多。现时很多小学校园规划建设面临着土地使用紧张、活动场地有限,空间利用不善等现状,校园规划建设需要采用集约化、多元化、综合性、整体性等设计手法来满足使用要求。本文以里水同声小学为例,针对小学校园规划建设的集约化设计展开分析,希望为今后的小学校园建设提供少许建议。

【关键词】小学校园;集约化设计;规划建筑;同声小学

1引言

自新世纪以来,社会的教育观念在逐步转变和提高,国家对学校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城市各中小学规划建设面临土地利用紧张、活动场地有限等问题。如何解决校园空间与用地条件的矛盾,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解决各功能整合和协调关系,都是当今中小学校园建设需正面面对的问题。2015年中共五中全会公报全面实施普遍二孩政策,新生婴儿的不断增加要求社会配备更多的教学资源。部分中小学在现时的规划容量和设计条件下就需考虑远期增设教学班,以满足未来日益变化的教学需求。在该矛盾下,集约化设计将成为当代中小学校园规划建设的主要设计手段。集约化是指在城市建筑在有限土地资源的情况下,通过综合组织生活功能或复合空间设计,形成紧凑、高效、有序的功能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使既有空间满足不同种类、不用性质的功能高效使用等,达到整个系统的和谐运作。校园功能空间的集约性,设计目的是形成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校园复合空间,紧凑、合理、高效、有序是主要设计策略。新型立体多元化空间更多强调是一种多向的交流空间设计,如采用首层架空、架空平台、立体绿化相结合等手法,形成具渗透性和连续性的综合空间。

2项目概况

同声小学位于佛山南海区里水上沙村地段南地块,是同期开发建设的大型住宅小区天御江畔的附属配套小学,主要为其及北侧金沙半岛提供小学学位。小学占地19398m2,现设规模为24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为1080人,远期规划考虑调整为30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1350人.同声小学与其他小学相比,主要面临着占地规模小,发展用地受限等问题。该校上层规划设定为24班,方案评审后期教育局要求调整为30班,突发的办学规模调整使原定的校园建设总用地变得紧张,远期生均指标仅为14.4m2,低于佛山规划技术指标的18m2。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得教学用房、行政管理用房和后勤辅助用房的规模也相应扩大,此外校方还需要配置室内风雨球场、500座学生餐厅及配套厨房、18间教师宿舍和尽量多的校园停车。基底面积的增加使可用于学生课外活动的室外硬地和绿地面积严重不足。面对如此现状,如何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合理、紧凑、集约化地整合各功能区域,以满足日常校园生活和使用,是本项目的设计重点。

3总体布局

整个建设用地为南北向不规则的花瓶形状。南北长约328m,东西宽约167m,瓶颈位置最窄为80m。集约化总体布局设计主要是对不规则场地的针对性利用,充分考虑基地的可利用范围,做到物尽其用,对于场地的不规则的边界,空间利用会相对困难,需通过调整建筑形态避免消极空间的产生。方案设计上以“契合地形、外边围合、内外渗透、底层架空”为设计策略,除了在用地周边留足退缩间距和消防通道外,余下用地均需充分利用并合理布置建筑,以达到集约化的节地优势。同声小学可根据功能使用分为三大区,一是由基础教室、专用教室和办公用房组成的教学楼,二是由学生餐厅及厨房、室内风雨球场和教室宿舍组成的综合楼,以及主要占地的球场运动区。教学楼及运动场按规划技术要求为南北向,故布置在主要的南北走向用地上,没朝向要求的综合楼则布置在剩余的西侧空地上。教学楼和综合楼两者建筑联结,呈L字形包围运动区,并在联结处错位形成入口广场。三大区根据用地的不规则形状调整自身建筑形式和功能布局,契合地形并充分利用特殊空间,使功能空间均化布局在用地范围内,缓解局限用地产生的拥挤感.为弥补不足的室外活动空间,教学楼与综合楼首层基本为架空活动空间和走廊。连贯的架空空间既减少了建筑围合庭院所产生的封闭感,同时使得校门前广场空间、球场运动区与围合庭院空间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并保证了首层人行流线的流畅连贯性。同时架空空间亦可用作学生课余活动空间,铺设防滑砖,摆放少量小型球桌,满足南方雨季时节仍有室外运动场地。球场运动区尽可能保留东侧自然山体,减少土方开挖。教学区的围合庭院内设置种植绿地,增加紧张的绿地率和活动硬地空间,教学楼西侧通过连廊与综合楼相接,构成整个校园的教学流线。校园总体布局既充分顺应用地条件,也创造出相当大的活动空间。

4功能布置

集约化设计除了体现在空间布局上,还可表现在功能布置的竖向集约化整合。综合楼是集约化下功能整合的建筑方案。为布置下除基本教学区外的校园配套功能,综合楼首层设置了约900m2的公共食堂和配套厨房,二层南侧布置了完整的室内风雨篮球场,并在相邻北侧设置三层共18间的教师宿舍,利用不同的防火分区和疏散楼梯实现了功能布置的竖向整合。综合楼的功能集约整合一改传统校园建筑的散乱布置,既充分利用有限用地的竖向空间,整合后的建筑体量与教学楼相当,成为不同于教学楼重复式的建筑外观形制,两者相互对比又统一,为校园整体的建筑风格增添特色.综合楼底层食堂入口面向校门前广场,厨房可由北侧后勤入口单独进入,保证后勤流线独立而并不影响教学区。教学楼普通教室采用8950×8200的平面净尺寸,可容纳6排共45个学生座位,教室后排刚好可设置储物架,该平面尺寸既保证了适宜的使用尺度又有效减少了教室的占地布局。主要行政管理用房并合设置,并靠近运动场一端,可充分利用运动场与教室的降噪退缩距离。教学楼、综合楼内部分楼层设置了可上人的平台和连廊,充分利用屋顶空间。空中平台设置了种植绿化,保证了各层师生均有各自的课余活动空间,避免下课时刻涌往首层活动而造成的人流混乱.

5立面造型

同声小学采用了现代风格进行立面设计,建筑造型着重体现学校自身性格特征,注重营建简洁、明亮、轻松、愉悦的宜人氛围。建筑立面主色调采用橙色和白色面砖作对比和衬托,部分墙体采用暗灰面砖减轻建筑体量并突出整体结构骨架,附以铝合金银白色栏杆和深灰色钢窗框完成整体效果。楼梯间等局部运用升高、突出、破局的设计手法,形成清新、活泼、洁净的建筑外观。此外立面细节设计上也作了许多考虑。基于南方气候考虑,走道采用外走廊形式,交通性外廊最小净宽为2.5m,局部走廊放大,形成聚集空间,走廊采用悬挑结构,外观无柱形式构成了学校的重要线条元素,简洁大方明了,视线通透开阔。空调室外机与外遮阳统一合并设置,保证立面洁净有序。建筑前广场、大门值班、围墙等也进行了相同处理,保持校园内外建筑风格协调统一,最终形成校园整体建筑风貌.

6结语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校方、开发商和设计方三方的协调努力下,同声小学顺利建成投入使用。虽然局部还留有一些遗憾,但校园的整体空间基本达成了集约化的设计目标,并满足了日常教学的使用需求,塑造了良好的现代校园形象。校园以清新活泼的建筑风格,紧凑高效有序的功能空间,精致体贴的细节受到了各师生们的欢迎,已逐渐成为孩子们快乐的学习园地。作为主要的设计人员,为集约型现代校园规划建设做出一些积极的尝试而感到淡淡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尹伊.探讨中小学的校园形态的集约化设计[J].建材与装,2016.

[2]徐静集.约型校园的探索———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学楼设计[J].城市建筑,2008.

[3]林有为.应对节地需求的中学校园空间集约化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4.

作者:伍志毅 单位:广州市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