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妇科疾病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

妇科疾病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

1妇科炎症症状

妇科炎症主要指女性的生殖器官炎症,主要包括宫颈炎、盆腔炎、阴道炎和外阴炎。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使得女性长期处在妇科炎症的威胁当中,女性的生殖器官暴露于外并且由于尿道、肛门紧挨着,使得女性的生殖器官的清洁困难,经常的湿润得不到干燥,以及在特定的生理期期间的代谢行为等因素为各种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继而极易感染妇科炎症。女性感染妇科炎症后根据不同的炎症和感染程度会出现不同特征的症状,大致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异常、尿频、尿急、尿痛、性交疼痛、下腹坠胀、经期疼痛、月经不调等等。比较轻微的外阴瘙痒大致是由于细菌感染的原因,是阴道炎症的前期,并没有造成严重的感染,此阶段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女性在遭遇此等困扰时应该立即就医将病情扼杀在萌芽期。白带异常常常表现为量增多、呈黄绿色、有结块、血丝或者有异味,而且还常常伴有月经异常,这些很有可能是由于盆腔充血或者卵巢炎症受损、宫颈炎、子宫糜烂造成的。而若表现为下腹经常坠胀则有可能是由于急性妇科炎症累及腹膜,造成腹膜发炎、损伤而引起疼痛,盆腔炎、慢性炎症瘢痕、宫颈炎很有可能是其诱因[1]。

2妇科炎症的病因

妇科炎症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由于物理的机械损伤,也有可能是化学元素的刺激、或者是生物源性的感染以及由于变态反应引起内、外生殖道的抵抗力减弱而引发的继发感染。

2.1生理性污染

生理性污染一般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对生活细节的不注意而导致的。女性的身体结构及生理特征构成了女性独特的、相对较脆弱的生理机能,因此,女性为了保证其自身的甚至器官的健康安全就必须特别的注意,给予特殊的护理。像在生理期期间忽视个人卫生,比如使用不洁净的卫生用品、长时间不换卫生用品、不用除菌护理液进行护理或者有性生活等等。或在平常的生活中将袜子、外衣、外裤等等与内裤一起混洗,又或者在冬天不勤换洗内衣裤等等,这些原因都很容易导致阴道的感染。感染后如若不及时治疗就会使病情继续发展,最后导致其他妇科炎症的继发感染。

2.2物理性损伤

物理性损伤主要是由于内裤太紧对阴道造成压迫、充血,或者是由于剧烈的户外运动对其造成偶然性伤害,也可以是因为性生活频繁或者性生活粗暴造成。而分娩、流产或其他宫腔手术也可能引起阴道或者子宫颈损伤形成炎症,或者继发细菌感染。

2.3化学性刺激

化学性刺激引发的妇科炎症往往是在治疗慢性妇科炎症过程中的再次损害。比如使用较大浓度的酸性或者碱性杀菌治疗液冲洗阴道治疗生殖道感染,或者是在经期、性行为过后使用护理液对阴道造成刺激,使得阴道粘膜受到腐蚀而发炎感染。

2.4生物源性感染

生物源性感染主要是生殖器官内菌群失调引起的[2],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生殖道内含有少量的支原体、念球菌以及其他种类的需氧菌和厌氧菌,它们一起构成了正常的生殖道菌群,并且它们的数量以及分布都是一个协调的平衡生态,它们与生殖道的内环境一起构成了生殖道的自净作用,用以清洁通过生殖道的代谢物,维持生殖道内的清洁。如果在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条件下,体内的内分泌激素发生变化容易造成生殖道内菌群的失调而引发感染。除此之外,生殖道还有可能感染病毒、沙眼衣原体、淋病双球菌、滴虫等等,破坏生殖道健康,引发不同程度的妇科炎症。

3科炎症的预防措施

3.1预防意识

拒绝妇科炎症的侵害最首要的措施就是有防范的意识,只有对妇科炎症的预防引起高度重视,认识到妇科炎症的危害以及感染的来源,才能在心理上,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远离妇科炎症的发病根源,从而杜绝疾病的感染。

3.2医源性预防

外阴和阴道是妇科检查以及分娩、流产、结扎等等各种宫腔手术的必经之路,假若在不规范的条件下操作,或者医务人员技术不过关、不纯熟,就会给生殖道带来不必要的损伤以及病原体的感染,导致妇科炎症。所以,在选择就医或者做检查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并且要求医务人员在做各种检查或者手术时必须做到无菌操作。在无菌操作室中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并且对需要用到的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医源性感染[3]。

3.3日常生活防范

日常生活的防范是很细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应该注意保持外阴部位的清洁干爽,尤其是在生理期期间,更应该注意,不穿纤维内裤和牛仔裤,保证通风散热,保持干爽。将内裤与其他外衣裤、袜子以及男性内裤分开来,单独清洗。避免使用大量抗生素以及长期口服避孕药,避免不洁性交,避免使用不卫生、消毒不完全、堆积太久的卫生棉,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护理液等等。在日常生活的活动中也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运动,不要经常进行一些危险的、剧烈的运动。在日常的性生活中也要做到节制有度,不要做一些身体无法承受的尝试,要学会保护自己。阴道是连接内生殖道的通道,它的健康与否常常影响着其他生殖道如子宫、卵巢的健康,阴道的轻微感染如若处理不当、治疗不及时很可能累计其他的生殖器官,引起更多的妇科炎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更应重视轻微的病症,及时处理及时治疗,将病源扼杀在最小的肆虐范围,甚至是消灭病原滋生的机会,从预防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