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客家文化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运用

客家文化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运用

摘要:封面设计是书籍的外貌,它承载着作者与设计师的思想情感,是作者与设计师沟通的精神桥梁,也是精神空间与物理空间的结合。客家文化符号饱含丰富的人文意趣,具有独特的传统艺术魅力,本文立足客家文化,把书籍封面设计与客家文化符号相结合,使客家乡韵和现代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书籍装帧封面设计艺术的主流。

关键词:客家文化;书籍封面设计;符号

书籍的封面设计伴随着科学技术与现代工艺的进步而逐步的发展,但由于世界各国文化不断渗入,西方的文化思潮迫使我国本土文化受到冲击,争先恐后的借鉴西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导致书籍封面设计的理念、形式、内容等方面也遭受影响。在封面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客家文化符号进行简单的拼贴挪用,如何用?怎么用?才能体现客家乡韵。从客家文化符号的角度出发,研究客家文化与书籍封面设计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客家文化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提供解决思路。

一、客家文化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中造型的应用

图像时代的来临,书籍封面之“像”也发生了变化:一味追求图像的直观感受与视觉效果,忽视人文理想与文化内蕴。图像语言的“像”承载着客家乡韵的“意”,是对客家文化精准浓缩化的视觉展示。

(一)具象造型的应用

具象造型第一时间作用于读者的感官,唤醒读者视觉上的认知,也为传播客家独特的乡土文化与韵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客家民居》系列书籍的封面中,将客家建筑影像元素应用到封面中,选取独特的视角,巧妙地露出建筑物顶端的一部分,引起视觉的新奇感,抓住读者眼球,突出符号的真实性,也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广东客家文学史》把围屋墙体砖瓦琐碎的部分简化,屋顶的瓦片用绵密的线组成,通过“线”的有序排列形成了具体的“面”,这样一来,个性化的、具象的围屋成了一个大众熟知、便于记忆的“围屋”。通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创新而表现出的一种设计手法,借助客家文化符号所呈现的信息,在读者的大脑中还原主体物的形象,转变成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应用到封面设计中,这样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趣味性,还给予读者对客家文化内蕴的联想。

(二)抽象造型的应用

具象的应用虽然在视觉上方便读取所呈现的内容,但也会受到事物自然状态的束缚。那么,抽象应用的优势就在于设计过程中受到的约束较少,且更加多样化,其传达给人们更多的是感性认识,激起读者对客家文化符号的认同意识。如《赣南民歌集成》将客家女性与服饰上的纹样提炼,以简约的几何形为主体符号,加上有规律的重复、组块给予读者一种平衡有节奏的韵律美,更能体现出客家平和安静的美。通过几何图案的交错搭配,赋予画面节奏感、秩序感、协调感,把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简化为艺术符号,使画面达到简约而明快的视觉美感,以简约而不简单的视觉符号传达客家独特的文化内涵。那么在《客家人》与《闽文化的多元传播》的封面中由点组成一根随风舞动的线,由线组成一个个祥云纹样的面,这样的符号,表现出一种沸腾的激情。点的应用,可以有大小与性状的区别;线的应用,往往更多的是采用曲线,在面的应用上,恰当地通过面积、形状的对比来传达所呈现的信息。通过空间虚实、画面大小、线条疏密的处理手法,赋予元素或刚、或柔、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动、或静的节奏感和对客家文化的情感属性。

二、客家文化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中构图的应用

对于书籍封面设计来说,构图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恰到好处的构图能让各个符号之间相互配合,并且获得艺术感染力,甚至会影响封面整体的效果。利用构图来引导读者的视线,在视觉上产生动势,形成空间流动感。

(一)均衡式构图

主体物与非主体物分别置于两侧的构图,不规则的分布在视觉上遵循稳定感和平衡性则为均衡。如《五华客家话研究》左边是客家围屋的造型,右边利用文字组合呈现出画面的均衡,一左一右以不同的形态来搭配,使得画面整体看起来稳重平衡,言简意赅既相互制约,又不破坏封面整体的和谐。画面的均衡要在形式美中寻找,注重画面物体的分布是否合适,大的事物与小的事物均衡,静的事物与动的事物均衡,低的事物同样可与高的事物均衡,近的事物与远的事物均衡。

(二)对称式构图

中国人自古偏爱对称,注重心理上的平衡。事物两侧在大小与外形的组合上具备逐一对应的位置关系。如《四川客家方言语法比较研究》将赣南客家围屋的造型以对称轴为基点,对称分布,形态结构严谨,给人庄严肃穆的视觉效果,侧面体现出客家围屋森严、稳重的形象。这类形式的构图,拒绝角度倾斜、画面无秩序的布局,简洁明了的突出主体物,让主体物居于核心的对称式构图加强表现力。

(三)留白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1]。“虚”并不是指画面中什么都没有,而是一个空灵自由的境界。如《赣南围屋》大面积的留白处理,凸显主体,集中读者的视线,更给观者一种惬意放松的视觉享受。书籍封面中的留白,营造空间层次,不刻板,张弛有度。留白带来的神秘感、空灵感和神圣感,削弱布局因为太满而带来的压抑感,无意的吸引读者把视觉导向主体物,使得布局之间疏密有致。

三、客家文化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色彩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中是最具表现力的因素之一,色彩语言的表现力相比其他艺术语言更具有直观性、装饰性、抒情性、联想性及冲击力。一旦触碰读者的审美需求,必定产生联想并对其寄托情感。

(一)单色的应用

色彩的使用过于冗杂,可能会使人觉得纷乱。那么,单色的应用会使书籍封面的整体比较大方、整洁,准确的传达重点问题,也会使主题变得明确许多。舍弃一些琐碎的问题,更具条理性,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单色也可以降低出版成本。客家建筑的“黑”、“白”、“黄”;客家服饰的“黑”“蓝”“灰”,都展现出清新淡雅、低调朴实的一面,将这些经典色系装点封面,就是对客家乡韵最直接的表达。若单色应用的不好难免显得乏味、呆板,缺乏画面的灵活性。所以,在应用单色的同时,必须让书籍封面各种元素看起来是一个整体。如《客家人》选用了一种颜色作为封面底色,给人典雅质朴、沉稳低调的感觉,也侧面反映了客家精神,体现了色彩的象征性。封面也没有过多的装饰物,简单的颜色突出了书籍的名称,使得书名一目了然,客家独特的乡间风情与韵味扑面而来。无论是哪一种颜色都有它特殊的含义与所包含的地域文化,通过客家的主打色,从而联想到客家文化特点,传递客家文化精神面貌。

(二)对比色的应用

色彩直接作用于大众的视觉神经,当大众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能瞬间引人注目的书籍,必定是极具张扬的色彩。这些色彩和书籍封面中的元素与文字之间形成了相互补充的呼应联系。市面上有些传统文化类书籍封面设计颜色过于娇艳,出现了红与绿、黄与紫等高饱和度的色系搭配,让人感觉很刺目、很艳俗。那么针对这种问题,可以把类似这些强烈的对比色化解为小面积的对比,还可以降低颜色的饱和度与亮度或增加黑、白、灰、中性色等办法进行协调,根据客家的代表色来选择符合读者的色彩搭配。如《客家研究导论》封面底色采用偏深偏冷的颜色,沉稳幽静,体现了一种与客家文化气质相吻合的古朴,中心图案采用了明亮的暖色,一冷一暖形成鲜明对比,色调明快爽朗,却又不显突兀。对于主体物颜色的选择来说,无论是起衬托作用的底色还是起对比作用的底色,无论是装饰画面的作用还是丰富画面的作用,都必须是对主体物的辅助表达,两者既相互对比又相互融合,在这样的作用下共同构成一个鲜明和谐又能表达客家文化的视觉色彩整体。

四、总结

近年来,中国的书籍封面设计方面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将客家文化符号与书籍封面设计相结合,为的是能够将书籍封面与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为的是将艺术的美与传统的美有机结合。那么,将客家文化与封面设计结合,一方面是积极促进客家文化符号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具体实践与发展,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包容性,而不是让其仅仅是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符号独立存在。另一方面,是为了消除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家文化符号日渐消亡的可能。以书籍封面设计为载体,大幅拓展客家文化在书籍封面设计领域的社会形态意识,继承客家文化的独特性,发扬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

作者:曾嘉琪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