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策略探讨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策略探讨

摘要: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在使用资金和筹集资金方面的自主权逐渐提升,而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需要逐渐加强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为此,本文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的重要作用为入手点,分析了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债务风险、支付风险、资产风险等类型,继而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有效策略

引言

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也使得事业单位逐渐加快了体制改革的步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遇到了诸多发展机遇,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挑战,财务风险相继出现。为了能够灵活应对这些挑战,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需要事业单位积极探索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从而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资金效益,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的重要作用

1.1有助于提升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而当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事业单位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部分事业单位会采用不合法的手段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事业单位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可以获得更多真实、精准的财务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对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并对这些财务信息进行披露,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监督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同时为事业单位高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持。

1.2有助于对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事业单位开展投资管理工作的时候开始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最为常见的方法有合作以及合资等模式,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基本上都是靠国家财政拨款来获取的,因此,事业单位如果不能有效落实财务管理工作,将可能造成浪费资产、盲目投资等不良现象[1]。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加强防范,并通过建立风险防范评估机制等方式来保证事业单位可以在充分发挥财务管理效能的同时,为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但是据相关调查发现,目前依然有少数事业单位仍然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其他管理制度也缺乏完善性,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使得事业单位难以提升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事业单位如果此时加强了财务管理力度,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可以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有据可依,并能够从中获取关键的指导,从而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防止出现浪费资金、难以提升资金利用率的情况。而且在财务管理的约束作用下还能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度,有助于事业单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类型

2.1债务风险类型

在事业单位众多的财务风险中债务风险是最主要的一种风险类型,也是财务风险防控的主要方向。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资金收入通常可以分为政府拨款资金收入、股权资金收入、经营业性资金收入、事业性资金收入等类型。但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为了能够不断扩大单位规模,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往往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基于此种状况之下,事业单位如果只是凭借之前财政拨款或者是靠自身的经营收入是难以满足资金发展需求的,此时就会有大部分事业单位开始采用债务性筹资方式来获取大量的资金,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应的风险[2]。例如,事业单位的大多数投资项目都是长期投资类型的,这样的项目一般具有期限较长、数额较大、见效较慢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偿还利息比借贷资金还要多的情况,而事业单位又不具备强大的还债能力,贷款利息难以按时支付,给事业单位造成了巨大的资金负担,从而使事业单位逐渐陷入债务危机中难以自拔,由此可见,债务投资风险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中最常见也是最难以控制的风险类型。

2.2支付风险类型

对于事业单位存在的财务风险类型来说,支付风险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如果能够对资金支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出现支付风险现象。但是事业单位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未根据预算支出范围及标准制定支出计划,支出过程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使资金未按规定的用途使用。最终使事业单位在预算和收支方面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从而逐渐为事业单位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支付风险。另外,因为有的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管理方案的时候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所以造成了当前存在的预算难以完成或支出高于预算的不良现象,并由此引发出支付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对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可能为事业单位带来资金浪费的危害,而且网络平台中以及媒体行业在近几年对这方面的曝光率持续增长,这严重损害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对其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定有效的支付风险防范措施,尽量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

2.3资产风险类型

在事业单位中资产风险是财务风险中极为重要的一种风险类型,是其进行风险防控的主要方向,而且国家相关组织部门也加大了清查事业单位资产风险的力度,但是经过清查之后,最后获取的清查结果差强人意,与预定的风险管控目标相差较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尽人意的效果,主要是因为一些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来对资金进行安排和使用,而且也没有重视财务管理、监督管理以及审计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存在严重的资金无法实现保值增值的状况,这造成了严重的资产浪费现象,同时也造成了资金流失和资源流失的不良局面。

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策略

3.1对风险控制加强重视

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会遇到财务风险问题,这是每个企业都在所难免的,因此,事业单位只有在财务管理风险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不断加强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尽量避免出现财务风险。基于此,事业单位一定要正确的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在风险控制方面,同时事业单位还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工作人员都可以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通过加强财务管理的方式来提升风险控制能力,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中,促进其高效开展。

3.2事业单位要对内部资产监管进行强化

事业单位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所以造成了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加强对内部资产的有效监管,这对于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3]。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内部资产监管进行强化。第一,转变落后的观念,正确认识资金管理和资产升级问题,并将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以此提升资金管理水平。第二,采用先进的资产管理方法,落实各项责任和制度,对固定资产使用时进行动态化管理,帮助事业单位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另外,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时,要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财政部门审批。第三,务必要做到认真清查单位资产,事业单位要对自身的实际资产情况进行清查,这样才能为做好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保障,事业单位只有做好的资产清查工作,才能防止资金闲置或占用,从而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4]。总之,事业单位在开展经营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对资产管理加强重视,在不断提升管理力度的同时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资产效益。

3.3事业单位要做好资金支付业务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我国的经济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事业单位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支付管理。需要做好以下相关工作:第一,明确支付事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根据预算编制目标制定支出计划,对专项资金进行统筹规划及合理安排。第二,合理设置支出业务相关岗位,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避免资金流失风险。第三,加强支出审核及审批控制,重点审核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重大支出事项需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做出决定。第四,定期编制支出业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对支出进行分析与监控,为决策者提供信息与数据支持。

3.4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要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控力度,就必须要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对国家的最新政策进行了解和掌握,就无法建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长此以往,势必会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以及风险防控能力产生影响,因此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对财务管理加强重视,并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一方面,要为财务人员提供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鼓励他们多了解和学习一些与法律相关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并不断提升他们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还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专业培训,让财务人员可以接受再教育,并邀请相关专家来单位进行讲座,让财务人员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并要针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进行重点培养,全面提升他们应用先进软件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管理人才,组建高质量的管理团队,从而为事业单位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3.5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能力

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帮助,同时还有助于降低经济损失,提升经济收益。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思路来实施:第一,在构建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一般情况下会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设计,分别是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能力、营运能力以及偿债能力,并要以此为基础从二级识别指标出发考虑来进行设计。第二,要利用当前广受欢迎的层次分析法来对评分标准进行确定,同时还要对其加以重视,然后结合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来设计风险预警级别。第三,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在专业计算方法的辅助作用下来分析并计算财务风险得分,并对其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依照当前事业单位的风险承受能力来积极寻求有效的风险解决对策。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大规模的信息数据,为此,事业单位需要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作用下,对信息数据进行快速而精准的搜集和整合,对其中存在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提示。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财务管理来说,风险控制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要对内部资产监管进行强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霞.财务管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策略[J].财会学习,2021(32):197-198.

[2]翟艳.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与优化策略[J].今日财富,2021(15):187-188.

[3]马杰贤.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21(18):163-165.

[4]黄显河.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财经界,2021(18):110-111.

作者:刘建丽 单位:河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