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纺织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一)“纺织品设计”方向培养目标

主要面向纺织生产和经营企业,培养具备从事纺织面料市场需求的跟踪调查、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分析、织物分析、纺织面料设计与工艺落实和调整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初期可胜任织物分析、织物小样试织、织物小样工艺计算等工作,3~5年后可胜任面料设计、工艺员、产品设计员或新产品开发员等工作岗位。

(二)“纺织品检测”方向培养目标

主要面向纺织生产企业、检测机构、贸易公司,培养从事纺织纤维检测、纱线性能与品质检测、织物性能与品质检测、纺织品生产与安全检测等岗位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初期可胜任纺织原料、纱线与织物检验员等岗位工作,工作3~5年后可胜任检验技术、质量检测主管等岗位,负责纺织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及管理工作。

(三)“纺织品营销”方向培养目标

主要面向纺织生产企业、贸易企业,从事接单、跟单、业务、纺织品外贸、纺织网店经营等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初期可胜任布行前台接单、业务助理等岗位工作,工作3~5年后可胜任跟单员、业务员、业务主管等岗位工作。

二、纺织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过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基础,确定纺织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具体任务、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对象及所需知识、能力、职业素养等,归类整合职业行动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职业行动领域,融合纺织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实际工作行动的逻辑过程编排学习领域,综合考虑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需要,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和过程。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纺织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岗位工作任务的归纳,整合出企业的典型工作,即根据中职纺织专业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从而形成行动领域,并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每一项学习领域都是一项完整的工作过程,各学习领域的排序遵循职业成长规律,符合认知学习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及认知规律,采取递进的方式重构行动领域,并将其转换为具体的课程。

(二)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纺织专业岗位群的调 研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进行课程重塑,制订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学习领域课程描述、学习领域内容安排、学习情境设计三部分。

四、课程体系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五个对接”

围绕“产教对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纺织专业课程体系及学习情境设计突出了“五个对接”,即课程模块与岗位能力对接——根据岗位能力所需知识点来确定以纺织工艺技术为基础、以纺织产品检测、设计和营销为发展方向的课程模块;学习过程对接工作过程——以实际设计、检测等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领域工作任务,学习情境通过具体的项目、任务来体现,项目、任务来源于生产实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岗位能力;课程考核对接岗位技能考核——把行业标准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教学场所对接生产车间——将实训室布置成适合教学的仿真型设计中心、检测中心和营销中心,学生的工作学习全部在其间完成;学生作品对接实际产品——学生的纺织设计成品、检测报告等就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课程学习情境以纺织品形成过程中涉及的材料、内容进行排序,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活动按照简单—复杂—综合递进,按照完成工作的过程来组织教学(包含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方案—作出决策—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等整套流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多维度进行综合考核。通过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快掌握本专业岗位综合技能,实现高技能人才培训目标。

五、职业能力培养实施三个逐级推进的环节

将职业能力培养分为三个逐级推进的环节,即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环节、职业专门能力培养环节、职业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培养与提高环节。

(一)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环节

该环节为第1~2学期的知识学习与基础技能培养阶段,充分利用纺织合作企业的资源,采用在校进行“项目教学”,下厂进行“生产教学”的工学交替循环教学,通过下企业进行“专业认识实践”和“岗位认识实践”,使学生了解纺织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产品生产流程、工艺设计与产品检测方法、各工序岗位要求及管理方法等,具备纺织专业基本应知应会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职业专门能力重点培养环节

该环节为第3~4学期的岗位职业技能强化,即“准顶岗”阶段。该阶段先通过纺织检验、纺织营销、纺织工艺技术三大典型岗位模块技能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岗位基本技能,并安排系统化的综合技能实践来达成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职业规划与职业资格考证,让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做好从事岗位职业工作的心理和专业能力准备。

(三)职业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培养与提高环节

该环节为第三学年(第5、6学期)的顶岗实习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此时,他们已面临就业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职业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该阶段借助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为主导,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骨干教师组成教学管理团队,结合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内容,校企合作实施综合实训项目,使学生熟悉工作流程,提升职业综合能力,为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综上所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通过学习情境的规划和设计,展现不同情境下企业完整工作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有利于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衔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更符合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

作者:刘梅 单位:广西纺织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