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融媒体下广播电视精品项目策划浅谈

融媒体下广播电视精品项目策划浅谈

摘要:互联网时代,广大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方式、理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传统广电媒体该如何做好重大精品项目的策划实施,使引领思想、展现成就、讴歌人民、启迪心智的新闻报道、专题节目、重大活动等成为时展进步中的重要精神力量,成为了融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媒体发展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媒介融合;重大精品项目;创新策划;传统媒体

一、引言

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战线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责任,践行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举措。广播电视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努力登“高原”、攀“高峰”,呕心沥血创造精品力作,夯实新时代精品工程建设,为人民讴歌、为时代讴歌。

二、精品创作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广播电视工作者应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学习贯彻落实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贴近时代要求和人民需要,努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总体来说,就是要围绕传播好、解读好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一主题主线,讲好中国故事。

(二)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广播电视工作者要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善于从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文物考古、文学艺术、典籍著作、人文传统、风俗习惯中挖掘素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和文化魅力。

(三)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

广播电视工作者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来说,应该在工作中积极传播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并运用群众喜爱的表现手法、艺术形式,把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充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四)增强传播效果,主动适应融合发展大势

在表现形式上,要注重吸引年轻人,用年轻人喜爱的艺术语言与表达方式创作出更多富有青春气息、时代气息,能够与年轻人产生共鸣的优秀作品。此外,还要运用好新媒体传播平台,实现大屏小屏联动,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提升其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精品项目策划实施的优势

(一)权威性是传统媒体的重要特性

从1940年延安清凉山走出来的红色电波,到如今融媒体时代下的立体传播平台,传统媒体在新闻采编、精品创作、融合传播、技术支持等方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新时代,广播电视工作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牢固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第一时间传播好党和政府的声音,形成了传统媒体较好的公信力。

(二)覆盖广、受众基数大是广播电视的主要优势

《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拥有广播电台、广播电视台等播出机构2647家,是1949年的54.02倍、1978年的18.64倍;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力也大大提高,全国有节目制作经营机构近2.7万家,是1978年的189.45倍,从业人员97.90万人,是1978年的5.44倍;全年广播节目制作时间为801.76万小时,电视节目制作时间357.74万小时,分别是1982年的51.69倍和550.37倍;广播电视播出能力日益增强,公共广播播出1526.7万小时、公共电视播出1925万小时,分别是1982年的20.08倍和211.18倍;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94%和99.25%,比1978年提高了36.94%和63.25%;全国高清有线电视用户9257万户,比2017年增加了1886万户,同比增长25.59%;有线电视智能终端用户1884万户,比2017年增加了1183万户,同比增长168.76%;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收入223.94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56.62%;新媒体业务收入467.76亿元,比2017年增加了190.10亿元,同比增长68.47%,初步呈现出了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局面[1]。

(三)传统媒体的采、编、播、创更具思想深度,资源整合更有力度

传统媒体对关键信息的收集和深度挖掘有着很好的基础,不仅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采、编、播、创等全流程立体宣传体系,还在新闻宣传、深入报道、评论评述等方面建立了系统化的业务体系,并且在合理调度和运用社会资源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四、融媒体时代下精品项目的重要作用和现实价值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科技产业和智能应用的升级,因此,传统媒体应提高认识、转变思路,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专业的素养、更灵活的手段和更全面的技能做好融媒体时代的精品项目。

(一)精品创作的时代价值和重要作用

“创作精品节目”是广播电视领域永恒的话题,时代呼唤精品,社会需要精品,受众欢迎精品,广播电视工作者奋力追求精品。精品节目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是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介呈现出多元融合趋势,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这就要求传统媒体要转变思维、创新方式方法,坚持与时展同步,创作出更多彰显时代特色、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精品工程。

(二)精品项目策划实施是对传统媒体理念的创新

增强精品创作意识与融媒体传播意识是现阶段传06统媒体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传统媒体应该努力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在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同时,建好自主可控的新媒体平台,用好在商业新媒体平台开设的各类账号,真正实现融合发展。自媒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既互相竞争又联系紧密,凸显出了各自的特征与优势。传统媒体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维,运用好自媒体的优势,与之相互协作,做到扬长补短,互惠并存,从而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兼容并蓄融合发展。比如:“美丽陕西在耳边———美丽乡村推介之旅”项目就是以广播节目为平台,以融媒体传播为手段,通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展示了美丽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成就。2016年以来,该活动先后推出了“关中行、陕北行、陕南行”等区域寻访活动30余场,以及以“桃花节、油菜花节、采摘节、民歌节、面花节”等为主题的群众性文艺汇演、文化交流活动40余场;发起成立的“美丽陕西年度推介之旅大型采访团”先后推介了120多个名村古镇、景区景点、农业项目、非遗项目,线上节目达200期。此外,该精品项目的全媒体采访团先后播发了2300多条报道,新媒体关注量累计过亿,充分彰显了广播媒体的价值与社会责任。

(三)精品项目能产生凝聚效应和引领作用

精品项目从策划立项到实施,这一过程需要集结优秀队伍、整合优质资源,并能够通过研讨、分析等形式聚合优质的创意思想,所以说,精品工程的策划实施能够及时梳理、整合自身资源,对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有着重要作用。2020年11月,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人民网、人民视频主办的“我爱我的家乡”大型融媒直播活动,联合了国内11个地市、省内107位县(市、区)长、网红主播等各行各业人士,全程历时4个月,直播场次达12场。其中,第二季“陕西骄傲”通过聚焦陕西各行各业的发展成就,呈现了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的新气象、新作为,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从媒体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该活动整合了省内装备制造、科教卫生、交通运输、能源化工、航空航天、水利、文旅、电子信息、农林、生物医药等行业资源,有效提升了我省广播电视行业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决心和能力。此外,陕西广播电视台策划实施的“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人文历史穿越活动,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重点项目,得到了丝路沿线多个国家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的广泛关注和报道,直接覆盖人口达20余亿人,在丝路各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在此形势下,陕西广播电视台一鼓作气,计划于2022年8月底正式启动“2022丝绸之路万里行———西望中国”大型融媒自驾采访活动。这些精品项目的实施是对传统广播电视业务的升级扩展,是具有较高示范效应的媒体行动,更是体现主流传统媒体价值的重要实践活动。

(四)精品项目的策划实施对传统媒体

技术体系的不断更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是精品项目传播的根本要素,因此,传统媒体不仅要在创新意识和工作方法上作出改进,还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比如,互联网技术、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等。无论是高清传输、数据化改造,还是广播电视后期制作的技术升级,亦或是广播直播间的融媒体改造,这些都是为受众提供服务的,只有不断更新传统媒体的技术体系,才能把“小精品”转化为有策划、有亮点、有关注度的“大精品”。在精品项目策划实施的同时,如何做好短视频传播也是当下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2018年被视作短视频元年,短视频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为传媒行业的自主创新带来了另一种思路,拓展了我国传媒行业的板图,诸多传统媒体大号纷纷加入了短视频大军,其中,央视《新闻联播》官方抖音号开通仅一天,了3条视频,就累计获得了1300万余粉丝。此外,央视《新闻联播》官方抖音号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搭建了冬奥短视频中枢机制,构建了“快反+产品”轻量级、批量化的生产模式,累计制作了冬奥新闻短视频和精品视频200余条,总播放量破百亿次,新版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增下载量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播放量和点赞量均为同级媒体第一。

五、精品项目策划实施的方法

(一)深耕本土文化沃土,着眼时代,服务人民

融媒体时代,要想做好重大精品项目,就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不仅要紧贴时展,还要立足本土文化,深耕本土文化沃土。近年来,广播电视精品项目源源不断,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万里走单骑》《上新了·故宫》,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国考古大会》《唐宫夜宴》以及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每一次精品项目的诞生都让观众看到了中华文化之美、中国山河之美,彰显出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重塑和牢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2]。2020年,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也策划推出了多个精品项目,比如《中国·考古》《丝路风·中国节———中华传统节日融媒体大直播》等,用实际行动践行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二)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时代表达

广播电视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与时代表达相结合,注重贴合群众的审美习惯、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和导向,让典型人物成为主角,让感人事迹成为主流

广播电视工作者要着力打造诸如《焦裕禄》《山海情》《共和国血脉》《路遥》这样的精品电视剧、广播剧,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展现典型故事,传播正向的价值表达,引导人民群众主动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高尚品格。

(四)加大精品供给,聚焦主题主线,坚持推出讴歌人民、讴歌时代的精品项目

广播电视工作者要形成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的精品内容生产流程,让讴歌人民、讴歌时代的作品成为主流,让主流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同时,要通过精品项目更好地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强化主流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2021年,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成立了精品内容生产领导小组,常设办公室,通过机制体制的完善,促进了精品内容生产,值得广大同行借鉴。

(五)以“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为原则

要让普通群众和真正干实事、真干事的人成为精品项目中的主角,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上向善。需要注意的是,精品项目的策划实施不能简单照搬,也不能过分夸大典型人物或典型事迹的积极作用,而是要遵循“小正大”的原则,把握好尺度,有质量、有效果地稳步推进精品项目的落地。

参考文献:

[1]张君昌,张文静.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发展成就与经验启示[J].传媒,2019.

[2]吕岩梅.文化自信正在激活中国电视文艺原创力[J].广电时评,2021.

作者:摆卫军 谷晴 单位: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